当今的时代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当今的时代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当今的时代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当今的时代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然而伴随而来的是思想的大解放.大爆炸。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以追求金钱和名利为最高奋斗目标,被金钱和名利所束缚,他们为了金钱和名利不折手段,甚至触犯法律这一最后的底线,最终遭到世人的唾弃,遭到法律的惩罚。最终害人害己。是什么让他们失去理智,做出如此伤天害理的事情?

社会上出现的“三聚氰胺”事件.染色馒头事件.瘦肉精事件.以及地沟油事件等等,无不是人类为了一己私利做出的伤天害理之事。他们都是因为金钱和利益的诱惑,才铤而走险走上这条不归路。他们之所以走上这条不归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摈弃了诚信与道德这一做人的最基本的准则,只一味的对物质生活享受的追求,而忘却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他们没有明白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同等的重要,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应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水平。

古有云:人无信,则不立;可知诚信对我们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市场经济的国家里。诚信就显得尤为重要。没有了诚信,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回成为泡影,永远也无法实现。古有商鞅立信,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知不信也,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徒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徒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民信之,卒下令。古人尚且如此,懂得诚信立身。我们难道更不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用以造福人类社会?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现如今的很多人都被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社会生活所禁锢,他们不再有古人的高尚节操和诚信立身之气,他们已经在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社会生活中慢慢的变得唯利是图,变得勾心斗角。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早已把诚信二字抛之脑后,他们一切以金钱和名利为出发点,他们一切向钱看齐,他们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就有了一切。

在诚信所被人们唾弃的同时,道德这一诚信的好兄弟也同样逃不掉被人类抛弃的厄运,社会上出现的小悦悦事件,毒胶囊事件等等;无不是人类道德沦丧的体现。他们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对其他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这一系列现象的出现,致使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变得越来越不近人情,使得各自都不敢相信任何陌生人,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安全隐患,对我国各民族的大团结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如果人们不那么自私自利,不那么冷漠麻木,心存一点点道德与良知,社会上就不会出现那么多让人寒心.痛心之事,社会或许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也许会是另一番景象。一个温馨.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或许就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每个人将不再是忧虑与惊恐,整日提心吊胆.担心受怕的度日。而是脸上时刻露出甜甜的微笑。

如果我们心存道德与良知,人人拥有一颗爱心,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将是一个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美好社会。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想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温馨.和谐,处处充满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里,但是由于人们的各种私欲力量的膨胀,加上本身的文化知识并不是很

高,文化素养低下,一旦有一点点极端的偏急思想,由于本身自身的思想抵抗意识极为薄弱,一下就走人了极端了。加上我国这几年的经济迅猛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很大改变,极大的冲击了传统的思想理论体系,在一段时间内致使人们的思想处于极大的混乱和茫然之中,很多人才会做出一些丧尽天良的事情,这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是人类社会进步不可避免的,现在国内出现的这些不良现象,曾几何时,在发达国家也同样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挂羊头卖狗肉等等一系列现象他们也都出现过,这些都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或多或少会出现的,然而,随着他们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他们政府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他们投入到教育方面的资金越来越多,国民中受教育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的知识和文化素质也越来越高,这样的不良社会现象也就越来越少,慢慢淡出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才有了他们这样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才有了他们这样一个和谐,繁荣的市场经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要总是抱怨这抱怨那的,不要认为现在社会上的人都以金钱和权力作为人生的价值取向,认为社会变得越来越冷漠,不在轻易相信任何人,现在的人越来越不可信,为此,你就以一颗消极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开始和身边的人同流合污,自甘堕落,沉沦自己。如果你这样想,那你就真的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只是正处于我们经济社会深化改革,思想大碰撞的交处时刻,一旦我们成功越过深化改革这个门槛,我们必将

迎来美好的明天,社会上三聚氰胺事件,小悦悦事件,瘦肉精事件等等,我们将再也不会在社会上看到,他们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慢慢地退出历史的舞台,未来的人们将永远不会生活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环境之中,社会也将变得越来越和谐,安定。

但是在我们努力深化改革的同时,也跟应该像发达国家那样,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扶持力度,提高教育投入在国民经济收入中的比重,因为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只有加大教育的投入,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服务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同时,政府应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全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社会上多树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优秀工作者,抓典型,树模范这种作用的力量也是不可小视的,这样就会形成点带线,线带面,面带片的良好效果。

诚实是和谐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如果缺少了它,和谐社会将只是一纸空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是一场泡影。由此可见,诚信对我们的重要,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诚信,何谈成家立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了诚信,何谈振兴。所以全社会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诚信制度建设,只有把它形成一种制度,它才会更好的彰显它的作用。

思想道德建设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各民族要想团结一致。思想道德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思想道德建设没有处理好,就会出现很多不好的社会现象,给社会造成不和谐因素,致使社会出现动荡局面,这不

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各民族的团结。

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诚信和思想道德建设,要从娃娃抓起,不断创新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努力培养出新一代的高素质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出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诚实的品质。

近现代史时代特征

近现代史时代特征 重点:答大题时—切记按照: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作答(不易缺漏)+视具体情况再加材料;(用于分析原因、背景、影响、评价....) 一、中国【贯穿于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一个重要主题:近代化——政治:民主法治化;经济:市场化,工业化;文化:科学理性化】 (一)晚清(1840--1912) 1.政治: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的出现/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逐渐加深,清政府腐败;中国人民的反抗,各阶层开展救亡图存运动(近代中国人的政治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政治近代化 2.经济: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逐渐瓦解,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外资经济、洋务经济(近代化起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发展、大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生产】——经济近代化 3.文化:传统儒家思想受到冲击;西学东渐,西方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的传入——文化近代化 (二)北洋政府(1912--1928) 1.政治:北洋政府对内独裁,对外卖国;军阀混战(1916,袁世凯去世后);中国各阶层挽救民族危亡;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壮大——政治近代化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迎来短暂春天,一战后,发展受挫;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外资经济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经济近代化 3.文化: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启蒙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的产生;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文化近代化 (三)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 1.政治:国共两党的对峙/合作;日本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改订新约运动,维护国家主权;解放战争爆发——政治近代化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衰落;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发展;日本掠夺;官僚资本主义和美国经济掠夺——经济近代化 (四)新中国初建(1949--1978) 1.政治: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左倾”的出现/泛滥;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遭破坏;外交事业(中日、中美关系)发展; 2.经济:生产力水平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发展;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发展/僵化;平均主义盛行(分配);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 3.文化:科技事业发展;教育事业和文艺事业(发展——受挫——恢复和发展);双百方针实行/遭受打击 (五)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至今) 1.政治:完善民主和法制建设;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经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步建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义务教育的开展/发展;文学艺术的发展;科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双百方针的恢复 二、世界 (一)工场手工业时代(14—18C60年代) 1.政治:民主和专制的斗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

大变革的时代

“大变革的时代”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 (一)导入新课: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导入框中“立木为信”的故事,提出问题:商鞅为什么要发起变法?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 教师总结出:战国时代是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大变革的时代”。这个大变革时代的到来,与生产力的发展有绝大的关系,下面我们就先从生产发展讲起。由此导入新课。(二)新课讲授 1、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以前学的内容,在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普遍使用的哪些生产工具? 【学生回答】:原始社会时期,主要工具是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夏、商、周三代是青铜时代,但在农具使用上仍以木、石为主, 西周时才使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进行农业生产。 2 【教师】:非常好! 在此基础上,根据课本中P36页《战国时代的铁制农具》图, 【教师提问】:生产工具又是由什么材料制成呢?比较一下以上众多材料的生产工具, 如果是你的话,你会选择哪种质量的生产工具? 【学生回答】:铁, 后者: 铁器。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民和我们的同学一样聪明, 他们当时也选择了铁器来作为生产工具。图片中的铁器就是当时铁制农具的一部分。1950年,在河南辉县的一个魏国墓葬里,出土了铲、锄、犁、、斧、削等铁器多达93件;其中铁器达85%。这说明铁制农具在战国时期已非常普及。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动动脑筋,为什么铁农具在当时能这么快推广呢? 【学生回答】: 答案一:铁农具比石农具和青铜农具坚固、耐用,而且锋利。 答案二:还需一个条件,那就是需要有那么多的铁。 答案三:大量铁的生产需要有丰富的铁矿资源,而技术上也必须提高而且推广。 【教师总结】:我把大家说的内容概况一下就是:一是铁农具与石农具和青铜农具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二是当时的冶铁工业已相当发达,能够生产大量铁器。 【教师讲授】:除了生产工具出现变化外,耕作的动力也发生了变化,看一下,人们利用什么来帮忙拉犁耕田呢? 【学生回答】生:牛 【教师讲授】:对,人们找到憨厚老实的牛来帮忙耕田,也就是由人力耕作变为畜力耕作。我们可以从一些事件来看一下,比如说在春秋时期,人们常用牛来起名,如孔子有个弟子叫冉耕,字伯牛的,还有一个叫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一个大夫姓牛,字子耕,那么通过这些个人名,说明在春秋时期,确实已经出现了牛耕,而且可以知道牛耕现象已经相当普遍。【教师过度】:当铁器和牛耕出现之后,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所以在战国的时候,就出现了名闻世界的都江堰工程。 2、著名的都江堰 【教师提问】:阅读课文回答,都江堰是哪国、谁负责修筑、一个怎样的水利工程? 【学生回答】:都江堰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大变革与大转型的时代》学案(含答案解析)

学案1 大变革与大转型的时代 [课程标准]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1.发展的表现 (1)铁器和牛耕逐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有了更大的发展。 (2)兴修水利工程,战国三大著名水利工程有魏国的西门豹渠、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遗惠至今。 2.发展的影响 (1)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私田大量增加。 (2)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3)新兴地主阶层力量壮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地主经济。 (4)各国统治者希望通过变革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概念阐释] 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西周时盛行。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重点精讲] 想一想哪些因素促使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大变革的时代? (1)生产力的发展是春秋战国时期变法改革潮流出现的根本原因。春秋末期,随着铁农具、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封建生产关系出现,且逐渐取代奴隶制生产关系。 (2)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掌握政治权利。 (3)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进行要求各国国君通过内政改革增强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取得

战争的胜利。 (4)法家思想提供了变法改革的理论武器。 深化探究 材料 图一春秋战国时期图二战国时期贵族 的铁制农具用的牛形酒容器 图三战国嵌错赏功宴乐壶及壶上的水陆攻战纹饰 思考 (1)图一和图二各反映的根本问题是什么?两幅图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图三反映了战国时期社会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答案(1)①图一反映出生产力发展,出现铁制农具。图二反映出牛耕推广。②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并逐步推广,推动了农业发展,农业发展推动了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同时图二也是社会存在——牛耕技术在文化领域的一种反映。 (2)战争是战国时期的显著特点。 二、赋税改革和诸侯国的卿大夫夺权 1.赋税改革 (1)齐桓公任用管仲,实行“相地而衰征”的政策,不分公田、私田,一律按土地的多寡肥瘠征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

时代特征与越南社会主义

时代特征与越南社会主义 导读:本文时代特征与越南社会主义,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在20世纪的世界历史变奏曲中,社会主义是贯彻始终的主题之一。“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曲折前进,构成了20世纪历史画卷的主页。”(注:李铁映《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载于李慎明主编《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一方面,20世纪见证了社会主义的凯歌高奏和辉煌成就。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时代特征、世界格局无不打上了社会主义的烙印。另一方面,20世纪也见证了社会主义的波澜起伏和严重挫折。人类历史进程的曲折迂回,不同时代的主题变换以及世界格局的新旧交替改变着社会主义运动的条件、形态以及战略策略,影响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始料不及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了低谷和困境。但社会主义始终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前景中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存在着,中国、越南等一些国家仍然高举着社会主义旗帜,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世界各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力量和现实社会主义国家都在反思和总结以往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探索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之路。本文以越南为个案,以时代特征与越南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为视角,尝试分析越南共产党人在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

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把握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探讨和解决新世纪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以期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 我们知道,对所处时代的科学判断和所处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制定基本路线、基本政策、基本发展战略的基础。越南共产党也认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首先是每个共产党——马列主义的党都必须懂得自己正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个时代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基本矛盾,其发展方向如何,以便选择一个正确的、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前进方向。因为正如列宁所说,只有在对时代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注:《列宁全集》第2版第26卷第143页,第145页,第143页。)人们对于时代的性质和特征的理解和判定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他们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时代的性质和特征的判断不合时宜甚至是错误的,那么他们的实践活动也必然会陷入谬误之中。不仅如此,任何对时代的不正确的认识都必将给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事业,给各民族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造成损失。可见越南共产党非常重视时代问题。那么,越南共产党又是怎样判断所处时代的性质和特征的呢? 越南共产党认为,时代这个概念有时被阶段、时期、纪元或文明等概念所代替,但一般地说,时代这个概念被认为是根据一定的标志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案 (1)

舒兰市中小学“两修三课”教案用纸(正页)

舒兰市中小学“两修三课”教案用纸(副页)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一、导言引入新课 由立木取信的故事导入。 教师小结导入: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大变革的时代”,而生产力的发展是引发这场“大变革”的重要原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情况; 二、讲授新课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2、提问:如果给你一块实验田,让你亲手耕种,你会选用哪种农具?为什么? 接着提问: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 3、铁农具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当时标志着生产力提高的另一个因素是牛耕。那么我国大约在什么时期就开始使用牛耕了? 用牛耕以前人们是怎样耕地的? 请两组同学上台演示:一组演示用耒耜翻地(倒退)、另一组表演人拉犁翻地(前进),不久,拉犁者脚步变得吃力,并不断用手擦汗。 提问:看完表演你有什么体会?怎样解决人体力不足的问题好呢? 学生认真听,认真看,议论并请学生发言。 学生阅读小字并适当补充铁器加工的资料 学生通过回答,比较出铁农具的优越性。 从铁农具的优越性和冶铁业的发达两方面回答 学生通过回答掌握知识点 表演使学生直观、形象地体会出牛耕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牛耕也表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舒兰市中小学“两修三课”教案用纸(副页) 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总结: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劳动效率,为精 耕细作、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也为开山凿渠 提供了便利,因此,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兴修水利。其中最 著名的是秦国的都江堰。 二、著名的都江堰 1、课前我们已经做了准备,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 你的成果,向大家介绍一下都江堰的工程原理?为什么李 冰要在这个地方修建都江堰呢?大家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小组讨论一下,然后进行回答。 所以治理岷江,人们早已望眼欲穿。公元前3世纪,李冰被秦王任命为蜀郡郡守,成为这个地方的最高长官。李冰有着远见卓识、又通晓天文地理知识,而且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官员。为解除水患,造福百姓,他深入高山峡谷,观山势,察水情,寒来暑往,日夜操劳,制订治水方案。 假如这时你是李冰的参谋,你会给他怎样的参考方案? 总结:刚才通过几位同学的演示和讲解,我们了解了都江堰的工程原理,它根据防洪灌溉的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科学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控制内江、外江的江水流量,使原来“旱涝多变”的成都平原变成“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了,至今还在造福于人民,这样高超的设计和工程质量不能不令人赞叹! 人们千秋万代颂扬着李冰的功业,请看61页李冰石像和石像旁的诗句:“始知秦太守,伯禹亦不如”传说李冰为了治水废寝忘食,终于在一个漫天风雪的黄昏,他拄着黄荆拐杖,举步艰难,昏倒在雪地上,数日后与世长辞。李冰的事迹光照史册,中国人永难忘怀。 学生小组讨论后,指图讲解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并由各组代表说出各自治水方案。 学生介绍:李冰的治水方针是“分洪以减灾,引水以灌田”,他精心设计,调动大量民工投入修建,终于完成了集防洪、灌溉,航运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 学生认真听,并深受教育。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案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以及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2分钟)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春秋战国时代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让我们了解当时的改革是怎样推动社会进步的. 二、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13分钟) 1、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时期。 2、牛耕进一步推广时在()时期。 3、负责都江堰这一工程建造的是()国的()。

4、被称为“天府之国”的是()。 5、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国君是()。 6、经过商鞅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三、合作探究:(10分钟) 1、说一说,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 2、《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四、达标训练:(10分钟) 基础训练P15第一题 五、堂清检测: 默写自学提纲内容,要求全过。 附:板书设计 一、农业的进步: 1、春秋时期,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 2、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秦国李冰在岷江修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二、商鞅变法: 1、背景:生产力的发展。

2、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3、变法的内容: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4、变法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初一历史上 大变革时代练习题

xxxXXXXX 学校XXXX 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XXX 年级xx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每空? 分,共? 分) 1、1912年,毛泽东同志在《商鞅徙木立信论》中指出:“商鞅之法,良法也……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商鞅之法”不包括( ) A .颁布均田令 B .奖励耕战 C .承认土地私有 D .推行县制 2、史书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这突出地说明,商鞅变法( ) A .没有改变土地制度 B .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C .严重缺乏群众基础 D .违背了历史潮流 3、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措施中,调整生产关系的措施是( ) A .兴修水利工程 B .推行重农抑商 C .承认土地私有 D .推广牛耕生产 4、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A .诸侯争霸 B .百家争鸣 C .商鞅变法 D .铁器与牛耕 5、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依据商鞅变法的措施可以获得奖励的是 ①书读得好的人 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③仗打得好的人 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6、下图反映商鞅在变法中采取的措施,目的是 ( )

A.统一政治 B.统一度量衡 C.加强军事力量 D.统一文字 7、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磨制石器②打制石器③铁制工具④青铜工具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③①②④ 8、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最主要的是因为() A.分封制的推行B.百家争鸣的活跃 C.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 D.合纵连横的开展 9、下列哪一措施不属于商鞅变法的内容()。 A.改革土地制度 B.奖励军功 C.重农抑商 D.建立分封制 10、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的使用 B.个体小农的出现 C.百家争鸣的影响 D.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11、2014年5月17日,位于苏州阊门内下塘街的泰伯庙修复一新,对游人免费开放。商朝末年,为了完成父亲传位给弟弟季历的心愿,泰伯、促雍兄弟避居吴地,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但他们还不可能做到的是() A.传授铸造铁器的方法 B.带来青铜礼器 C.带来精美的彩陶器具 D.传播甲骨文字 12、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因素是 A.秦孝公的支持 B.人民的大力拥护 C.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 D.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趋势 13、战国时期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方式是() A战争B革命C变法 D奴隶起义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对商鞅评价很高,说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彻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仅限于当时,更影响了中国数千年”。商鞅的变法内容中,直接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措施有( )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N080602209 姓名:乐晓辉 摘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站在时代高度,以马克思的科学态度和精神,科学回答了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遇到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关键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代特征现实意义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时代条件 人类社会发展长河是由具有不同特点的历史阶段组成,每个具有特点的历史阶段即可称为一个时代。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 第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经济前提。自从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爆发以来,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和发展,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促进了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流动和配置,使生产、贸易、金融的全球化真正达到世界规模。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掀起了战后经济全球化的第二次高潮,进入90年代更进一步加快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是一个世界性潮流。在21世纪,它将以新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但是,经济全球化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世界带来了积极变化,另一方面它的发展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严重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及其严重性,使得全球化已经陷入危机和困境中。最后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家还将长时期处于弱势地位。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严峻考验,发展中国家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在21世纪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中求得更大发展。 第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科技条件。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技领域出现了新的突破。从40年代来到70年代中期,发生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宇宙航天技术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从70年代后期开始,又发生了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和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为主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以科学理论的革命为先导,以教育革命为条件,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劳动生产率成十倍、百倍、千倍的提高。进入90年代,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通信等现代技术创新的日益发展和融合,以及互联网的应用发展,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为标志,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当人类跨入21世纪后,这种作用进一步增强,各国在这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 第三、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国际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正式解体,世界局势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呈现复杂多变的情况。特别是2001年发生“9、11”事件后,世界上的不安定因素自然增加。但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大变革的时代

序号04 主备人:赵亚飞 审阅人 : 秦海龙 审核人: 王亚锋 班级: 姓名: 时间:2013-10-8 第1页(共1页)张洪中学七八年级政史备课组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说出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能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重点难点】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学法指导】 阅读浏览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 自学讨论法:组内要相互讨论,各抒已见,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知识链接】 复习提问:西周末年,周幽王做出了哪一件蠢事?(烽火戏诸侯)后果怎样?(诸侯再也不听周天子的号令,西周在公元前771年灭亡了。东周虽然建立起来,但周天子已处于傀儡地位。)到了战国初年,相继发生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等事件,说明某些大夫的势力已超越诸侯了。新生的政治势力要求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们怎样进行改革变法呢?请看课本“导入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农业 1.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_____时,铁农具使用反围扩大。 2.______末年已使用牛耕,_____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3.______和_____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二)水利 4._______时期,___国蜀郡太守______在岷江中游修筑_____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三)商鞅变法 5.公元前_____年,_____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6.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用:经过商鞅变法,_____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我国封建国家形成了。 8.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有哪些变化?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活动一、谈谈铁农具和牛耕分别出现时期?给社会带来什么好处? 活动二、都江堰工程时间、修建者、历史作用? 活动三、探究商鞅变法背景、内容、历史作用如何? 【当堂测评】(个人展示) 1.与“徙木立信”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管仲 B.齐桓公 C.孙膑 D.商鞅 2.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3.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 ) A.铁农具 B.选种 C.牛耕 D.治虫害 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根本动力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力图称雄天下的 C.周王室日渐衰微 D.阶级斗争的尖锐 5.战国时期是( ) A.奴隶社会的衰落时期 B.封建制的确立时期 C.奴隶制的鼎盛时期 D.统一的封建国家形成时期 6. 和 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7.秦国蜀郡太守 在岷江中游修筑的 ,是闻名世界的 工程。 8.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 ,发展 ,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 9.公元前 年,商鞅在 支持下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 国家。 10.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和 的矛盾。 【课堂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布置】P37、P39动脑筋

《信息时代的生产技术练习题》

信息时代的生产技术练习题 一、单选题 1. 美国学者吉尔特认为:日本和其他资源匮乏的岛屿,已经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方,(电子业)是 世界发展最快的主要产业。 2. 信息时代的主心骨既不是电子消费品,也不是重型电气机械,而是(计算机)。 3.为更好的叙述,我们可以将信息产业理解为以(计算机产业)和通信产业为主体的高技术产业。 4.(互联网络)对通信业的冲击和影响不亚于它给计算机技术带来的冲击。 5. (美国)获诺贝尔奖的人数最多。 6. 在个人机硬件方面,日本正受到(台湾)势利的威胁,国内空洞化趋向已日渐明显。 7. 人类社会依靠的三种资源就是物质、(能源)和信息。 8. (信息产业)已与石油、汽车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 9. 马来西亚信息产业的始作俑者是世界最大的两家硬盘制造厂商:昆腾和(希捷)。 10. 1945年底,使用(电子管)制造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了,这台计算机的名称为ENIAC,它每秒 钟可以进行5000次运算。 11 通用型或是快过时的技术,发达国家一般采用(技术转让)的方式给欠发达国家。 12. 计算机病毒会自我保护、自我复制,而且会(隐藏)。 13. 现代通信体系的特点之一(多层次),是指在现代通信体系中,信息的传递不再局限与传统的电缆线 路。 14. 卫星通信是保证通信网络无缝隙覆盖的重要技术之一,个人通信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都少不了它。 15. (信息时代)催生产业大亨,在为更好的叙述,我《福布斯》排行榜中,信息大亨占了很多席位。15. 和传统电子技术相比,(微电子技术)立足于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微型化。 17. 对年轻人来说,十年寒窗掌握的大量(知识),是今后人生道路的重要资本。 18. (1959 )年夏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诞生。 19. 硅谷是位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 20. 亚洲的信息产业中,(印度)是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国,仅次于美国。 21. 早期的互联网主要是(数据通信),环球网的建立开始了多媒体数据通信业务。 22. CIMS系统的宗旨是使一个工业企业的(整体)获益,而不是企业局部得到应用。 23. (技工贸一体化)方式是有中国特色的民营高技术企业成长的方式。 24. 个人计算机与若干台计算机联接起来的通信联接线路,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25. (特曼)被尊称为“硅谷教父”。 26. 当今的时代是以(网络)为中心的时代,网络的应用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27. 马隆在著作中谈到:70年代初,有迹象可以看出,约41家公司是(仙童)公司以前的雇佣人员建立 的。 28. 微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其他计算机内部部件,通过(总线)相连。 29. 现代通信体系的特点之一(多层次),是指在现代通信体系中,信息的传递不再局限与传统的电缆线 路。 30. 肖克利因发明(晶体管)而获得诺贝尔奖。 31. 至1984年,(日本)获得美国专利的项目数量超过英国、法国和西德3国发明家得到美国专利数量的 总和。 32. 一般认为,(商业)在20世纪50年代始于美国,随后相继在日本和欧洲得到发展。 33. (产业化)是指以规模生产,使高科技走出作坊式发展而真正成为实业。 34. 信息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融通信、信息处理技术为一体,是当代发展最快、渗透力最强的新技 术。

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

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我们现在就在强调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目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科技投入的规模不断提2006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总额达到300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0年的0.9%提高到2006年的1.42%。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顺利推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带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 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动力和前景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世界最大的人口规模,在长达近三十年的时间内实现了年均9.6%的高速增长。使中国经济从解决温饱到基本实现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在经济总量大幅增加的前提下,仍然继续保持了年均近10%(9.76%)的增长,既消除了通货紧缩,又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经济发展的质量提高,效益改善,波动减少,协调性增强。持续经济发展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78年,我国GDP总量只有2165亿美元,到2006年,已达到2.63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四,按现行汇率,人均GDP约2000美元。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为1132亿元,2006年,剧增到3.93万亿元,一年新增的财政收入已达到10年前全年的财政收入水平。到3月底,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202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而在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区区1.67亿美元,即便是到亚洲金融危机暴发的1997年,外汇储备也只有1398亿美元。中国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制造业能力和水平迅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教育全面发展,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2006年全国高校在校研究生110万人,普通高校在校生1739万人,当年入学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达到580万人,毕业生超过40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全国居民储蓄总额超过17万亿。中国的对外开放度不断扩大,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2001年加入WTO后的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速年均28%,到去年底,总规模达到1.76万亿美元;累计实际利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案新人教版

大变革的时代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西周末年,周幽王做出了哪一件蠢事?(烽火戏诸侯)后果怎样?(诸侯再也不听周天子的号令,西周在公元前771年灭亡了。东周虽然建立起来,但周天子已处于傀儡地位。) 讲述过渡:到了战国初年,相继发生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等事件,说明某些大夫的势力已超越诸侯了。新生的政治势力要求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们怎样进行改革变法呢?请看33页“导入框”。

学生讨论: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当时正处于大变革的时代。由于生产的发展,要求变法;而改革变法,则必须取信于民。)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教师首先指导学生阅读33—34页有关课文,进行活动: 1、先看37页“自由阅读卡”,了解“铁氏三兄弟”的区别,再根据34页“动脑筋”: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原因有二:它在性能上比石器和青铜器优越;当时的冶铁业已相当发达,能够生产大量铁器) 2、37页“活动与探究2”,分析材料:这个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牛的生理特征和习性,为利用畜力进行生产创造了条件;也反映了当时牛耕已经很普遍的史实) 二、著名的都江堰 指导学生阅读34页“正文”和“阅读文字”,观看35页“文献资料”和插图,讨论回答: 1、后人为什么认为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他主持修建成都江堰) 2、都江堰有什么作用?(消除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号称为“天府之国”) 三、商鞅变法 指导学生阅读35—36页“正文”和“阅读文字”,结合观看“文献资料.商鞅语句”和插图“商鞅舌战守旧群臣”,讨论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的主要目的和结果怎样?( 1 依靠武力胁迫其他诸侯国承认自己的领导地位,是春秋争霸战争的目的,结果是大量减少了诸侯国的数目,逐渐趋向统一; 2 通过富国强兵,吃掉敌手,准备统一中国,是战国兼并战争的目的,其最终结果是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那时社会阶级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有怎样的变化?(一些土地由国家所有变

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练习题

网上育才 教育视角 家庭教育 科普长廊 教学专区 活动园地 会员特区 您的位置:站点首页>>信息中心>>教学专区>>高中专区>>历史>>综合测试 世界史上册第二章专项练习 作者:尹新东| 来源: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浏览次数:450 次 东北育才网校| 2008-4-9 9:20:50 高三复习世界史上册第二章专项练习 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主要是因为它 A.改变社会性质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处死了封建君主D.创立了议会民主制 2.1804年3月21日是法国人忧喜交加的日子:刚刚颁布的《拿破仑法典》规定了法国人所享有的民事权利。但已婚妇女仍不享有公民权。对这部法典评价比较确切的是 A.进步意义大于缺陷B.歧视妇女一无可取C.因有局限无法施行D.长久实行没有改变

3.十七、十八世纪世界历史出现了巨大的转折和变化,其表现不包括 A.英国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B.法国大革命撼动欧洲大陆封建统治秩序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D.欧洲思想领域出现改造旧社会的政治构想 4.法国和美国独立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富兰克林和杰斐逊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B.法国公开帮助美国和英国作战 C.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的思想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得到体现 D.杰斐逊等人起草《独立宣言》借鉴了法国《人权宣言》的内容 5.“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这些引文出自 A.美国的《独立宣言》B.英国的《权利法案》 C.卢梭的《社会契约论》D.法国的《人权宣言》 6.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道:“使小农转化为雇佣工人,使他们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转化为资本的物质要素的那些条件,同样也为资本主义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典型体现马克思所论述的这一过程的是 A.美国西进运动B.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C.英国圈地运动D.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7.《神权》一书中记载:“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利,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上正确道路……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过度的侮辱。”最能准确反映此材料思想观点的是 A.国王有立法权B.君权神授,王权凌驾于法律之上C.臣民要维护王权D.王权高于法律 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存在着国王集团与清教徒的斗争,这一斗争实质是 A.世俗权利与神权的斗争B.君主专制与宗教专制的斗争 C.个人独裁与反个人独裁的斗争D.封建统治集团与新兴资产阶级的斗争

大变革的时代余荣

大变革的时代余荣 Lele was written in 2021

第三界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参赛者:余年荣 工作单位: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大湾中学 邮编:546103 电话: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大湾中学余年荣 教材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本课简要介绍了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修筑);生产力的发展使大量荒地被开垦为私田,私田主人改变剥削方式,封建剥削方式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产生,他们为争取政治、经济利益,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变法运动使各国封建制度得到确立。教材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结构出发,通过较多图片、小故事、小常识等资料,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更容易掌握本课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引导学生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分析战国时期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认识到生产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 通过角色扮演及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结局、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巩固自身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改革,并认识到变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要性、曲折性,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的需要、时代的需要,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变革及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大量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到铁器、牛耕的推广和水利工程的修筑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角色扮演等更多课堂活动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查找资料、讨论,引导学生培养探索性学习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201x-202x年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案1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要求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2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李冰与都江堰的修建; 3、手工业和商业的兴盛以及封建城市的兴起; 4、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历史作用;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能力方面: 1、通过讲述大变革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引导学生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 会变革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小结,归纳大变革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农业手工业技术的 世界领先情况,以培养学生综合、概况历史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观看“都江堰水利工程平面图”,并结合课文中有关内容,引导学生 认识都江堰的作用,使学生学会利用地图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识图、用图的能力。 思想方面: 1、通过介绍大变革时期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名闻世界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 的修建,以及农业、手工业的成就,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大变革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最终导致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而相对优越的封 建制度,反过来双促进了生产力的更快提高,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说明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社会制度,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规律。

3、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通过对商鞅变法意义的讲解,使学生认识 到正是由于实行了行之有效的变法改革,才使得原本并不十分富强的秦国强大富裕起来,为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使学生认识到:变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教学重点:农业的发展、都江堰的修建和商鞅变法。 教学难点:各国变法的历史背景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为主,结合阅读、讨论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告诉学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并逐步确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诸侯争霸,七雄并立,社会动荡,战争不断。在五霸争雄,七国并存的战场背后,是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发展的标志是什么?世界闻名的都江堰是怎样修建的?那时的农业、手工业、商业有什么特点? 一、农业的发展 1、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教师首先提问:在春秋战国以前,农业和手工业工具以什么为主?估计学生回答有些困难,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回忆以前讲过的知识,得出答案:以石器和铜器为主。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战国时代的铁制农具》图,边指图边讲解:在春秋后期,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铁质工具开始在农业和手工业部门使用。到了战国时期,铁农具已经广泛使用。在构成生产力的诸因素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因此,铁农具的经广泛使用就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时代特征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时代特征 19世纪中后期,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现代化的艰难历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又开始了艰难而又复杂的现代化建设,为现代国学的丰富与发展贡献了颇具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时代特征直接体现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国情特点、社会要求、发展逻辑与理论特色,饱含着中华民族繁荣、富强、文明、和谐的伟大梦想。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承载着时代的重任,是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化管理的理论支持。 一、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时代特征 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管理理论的源泉,中国的现代管理理论也应该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生活、价值观念、领导方式和管理模式都有了巨大的变化。而我国的实际情况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无论是政治制度、经济环境、文化价值、思维模式还是福利水平都存在着根本的不同和差异。我们不能全盘照搬西方的现代管理理论,但是对我国经济有用的东西要充分吸收和利用。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围绕着具体分析和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实际问题来展开,必定具有能体现中国实际及其特色的时代特征。 1. 浓郁的国别性。西方现代管理理论是结合西方国家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得出的,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条件下适合东西方企业社会的管理活动。但是,管理的本质是变革,管理理论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发展创新,照搬别人的管理理论来指导有着和西方国家不同发展背景、经历的中国明显是行不通的,更需要的是适合于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例如,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天下为公系出儒家《礼记·礼运·大同篇》,是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也是三民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其中民族主义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既有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有以满族贵族为首的清朝统治集团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民权主义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又一个主要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民生主义它希望解决的课题是中国的近代化,即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中国由贫弱至富强,同时还包含着关怀劳动人民生活福利的内容,与儒家仁的精神的统一。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基于当时中国特有的社会矛盾,指导中国走出独有的新民主主义道路;又例如,邓小平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姓社不姓资。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国现代管理理论一旦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不可能成就我们今天的辉煌。再例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充分肯定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局的工作。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些已经被证实了的管理理论,都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解决中国不同阶段的问题,从各方面都证实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浓郁国别性的实现形式。 2. 突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把社会实践范畴引入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最伟大变革,并把它作为自己全部理论的基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又回到实践并指导实践。其坚持理论的实践性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