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产业内贸易规模经济

第4章产业内贸易规模经济
第4章产业内贸易规模经济

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指数

资料来源:摘自东盟官方网站数据, 1995年—2002中国与东盟各行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经计算而得。

中美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分析

按照国际标准分类SITC,工业制成品包括SITC5—8类的商品。根据联合国统计署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 DA TABASE)数据计算,1992年以来,美国对华出口的首位商品始终是SITC7类商品,多年来平均占美对华商品出口总额的47.35%;而中国自1992年以来对美出口商品中SITC7类商品所占的比重不断扩大,到2002年SITC7类商品所占比重达到了40.92%,超过了一直在对美出口中占据首位的SITC8类商品(39.82%),首次成为中国对美出口的最大商品群。SITC7类商品主要为机械、电子产品,绝大多数的信息技术产品都包含在这个产品类别中。

中美之间贸易商品的结构变化,尤其是两国向对方出口的最大商品群均为SITC7类商品的事实,为本文从产业内贸易的角度来分析中美贸易结构提供了基础。

中美贸易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按照GL指数的定义,当GL<0.5时,两国的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美制造业贸易GL的最大值是2001

年的0.4149,小于0.5。这说明中美制造业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从近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中美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一直徘徊在0.3-0.4之间,中美贸易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由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中美贸易关系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中国的比较优势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而美国的比较优势表现在资本、技术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上。据英国《金融时报》介绍,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产品90%不与美国产品形成竞争,而呈互补趋势。据统计,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鞋类、服装等,还有低技术和低资本产品,如自动处理设备等。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主要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制成品和农产品。

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主要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即出口主要以低层次产品为主,进口以高层次为主,(主要从同类产品的进出口价格比来看,出口价低于进口价)

规模经济案例分析:

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性――汽车是全球化产业大规模才能保证持续发展

汽车产业是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效应的一个产业,可称为“四高产业”,高技术密集、高劳动密集、高资本密集和高门槛。“四高”最主要表现出来就是它的规模经济,由于其在生产设备和技术开发上的巨额资本投入,必然要求制造企业有足够的规模才能实现生产效益。

汽车产业是全球化的,不是区域性的产业,它不可能在某一个地方生存,一定是在全球生存,就是说它的地域性非常广。

第三,汽车产业的销售的网络也是全球的,你看很难有一个汽车企业在一个区域销售,如果在一个区域销售它的寿命肯定非常短,这三个特点决定了它必须是一个大规模的产业,不到一定的数量它生存就会随时面临危机,单一一个工厂要到30万辆的规模才能打经济规模。一个企业要到200万辆才能到经济规模,

我国汽车工业的最突出特点是生产分散、规模过小。生产规模过小同样也是造成开发能力和零部件工业落后的根源。随着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特别是我国已加入WTO,国内汽车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面对年产量超过千万辆的国际竞争强手的挑战,按照当前的生产规模水平,绝大多数小企业将会失去生存机会。因此,当前我国汽车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过渡期里进行产业重组,按规模经济的原则,建立以高技术为基础的专业化大批量生产体制,促进生产的集中和专业化协作。

英国某公司成本结构数据显示,单位成本随产量扩大而呈下降趋势。其主要结论为:当年产量由0.1万辆增加到5万辆时,成本下降40%;由5万辆增加到10万辆时,成本下降15%;由10万辆增加到20万辆时,成本下降20%;由20万辆增加到40万辆时,成本下降5%;以后产量每增加10万辆,成本下降比例及下降幅度更小,直到100万辆为止。从边际成本角度来分析,这时的规模是最小经济规模(MES),因为成本降低到极限。最优规模点要求的产量更大,部分外国学者认为,最优规模点,产量为200万辆。

国内外汽车企业规模经济现状及其比较

目前,我国共有1000多家汽车厂,这些厂家遍布于全国除西藏、宁夏以外各个省份,它隶属不同部门,互相分割。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生产批量小。据统计,2001年全国共有103家整车生产企业,比日本、美国、西欧所有汽车生产企业的总和还要多;但我国汽车工业的年产量总和还不及丰田汽车公司的年产量。在这103家企业中,年产5万辆以上只有12家,其余91

家的生产规模都相当小。有些汽车企业只生产几千辆,远未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

国内外汽车产量比较

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汽车产量为728万辆,比2005年增长27.6%,已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2007年全年的汽车产量中轿车产量为387万辆,增长39.7%。与此同时,2005年新增汽车产量为157万辆,其中轿车为110万辆,年度增幅之高,为世界各国所罕见。我国汽车产业总体规模很大,但单一企业的规模却相对很小。与国际汽车企业横向比较可看出(表1),我国汽车企业的生产规模虽然近两年增长很快,但规模仍然很小。

集中度比较

汽车工业生产要求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住脚跟。生产集中度是衡量企业规模结构的重要指标,直接表示了企业生产的垄断程度。由于众多汽车生产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必然使企业规模向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产业集中度提高,市场结构向寡头垄断格局演变。

然而,中国汽车工业的市场集中度却比较低,这也是和中国汽车工业规模经济水平低相适应的。测量集中度的具体方法和相应指标有很多,这里选用绝对集中度(CRn)和哈菲尔德指数(HHI)作为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

CRn是指某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之和。

HHI是指某产业中每一个企业市场份额平方后的加总。例如一产业拥有3家市场份额分别为50%、30%和20%的厂商,比HHI=2500+900+400=3800。据美国颁布的《水平兼并指导原则》认为,如果兼并后行业内的HHI指数较高,是寡头垄断市场。从表2中可看出我国汽车产业的HHI指数较低。

产出的规模比较

使用d值从另一个侧面分析我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见表3)。

表3中的mess指一家企业的最小最优经济规模,即长期平均成本最小时的最小产出。轿车工业的最小最优经济规模为年产30万辆。d值则表示达到MES的企业的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百分比。表3说明,美国、日本、韩国的d值都非常高,接近100%,而中国d值为0,还没有一家轿车企业达到规模化生产。在这方面,我们与美、日、韩等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以上分析充分表明,我国的汽车产业存在着严重的规模不经济。因此,进行结构调整,实施横向购并,实现规模经济确实是我国汽车产业改革的当务之急。

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没有强大的汽车零部件,就不可能有强大的汽车工业。但中国汽车工业零部件投资仍显不足,投资比重占不到整个汽车工业的30%。地方、部门零部件工业自成体系,投资分散重复,没有形成按专业分工、分层次、合理配套的产业结构,难以体现规模效益。根据对120种零部件工业的调查,同一种零部件有20个以上厂家(不含乡镇企业)生产占60%,最高可达65家生产。由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生产,带来的结果是生产批量小,技术及装备落后,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难以体现出零部件工业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

实现规模经济的基本思路与途径

目前,世界范围内汽车行业中的竞争日益激烈。加入WTO以来,我国民族汽车业逐步失去贸易保护和政策庇护,被迫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同世界各大汽车巨头同台竞技。当前要扩大我国汽车业的个体生产规模,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对汽车产业进行战略重组

企业并购是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资源互补的行为,可以发挥经营管理上的协同效应,便于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专业化分工,采用先进技术,产生规模效益。我国汽车企业的并购行为目前应以横向并购为主,由行业的优势企业并购相同类型的企业,通过横向并购实现汽车产业的战略重组。

美国历史上曾有2000多家汽车企业,现有三大巨头企业是经过上百年的竞争、淘汰、兼并、联合而形成。我国加入WTO后,汽车工业的散、小、乱必须通过并购进行战略重组。

在整车市场上,针对不同车型的市场结构采取横向并购的方式,轿车、轻型载货车应以上汽、一汽、东风为龙头进行并购重组,淘汰一批劣势企业,加快企业产业的结构调整,提高整个行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实力,促使市场结构向寡头型过渡。同时通过并购培育5—10家初具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大型企业集团。

2007年上汽集团以20.95亿元现金和上海汽车3.2亿股股份,约合107.38亿元收购南汽集团控股股东——跃进集团的全部汽车业务。“上南合作”是国内汽车业几十年来的最大一项并购,两者的合作将有效弥补上汽在商用车上的短板,也将为自主品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合作协议》签订后,上汽高达200万的年产量将一汽抛在背后,使目前国内汽车市场暂时形成了“1+x”的新格局。上汽和南汽,两个大型国有企业的合作,彻底推翻了国内汽车市场并购重组的多米诺骨牌。目前,东风集团已把并购的触角伸向了哈飞汽车;一汽也不得不把并购重组提上案头。

构筑有效的行业壁垒,加强汽车工业的宏观调控

在规模经济效益显著、起始生产规模高的汽车工业,规模经济是构成进入壁垒的重要因素。而现有企业规模不够、经济力量不足以构成进入壁垒时,关键要有一个符合汽车工业发展客观规律的产业政策。政府对企业起始生产规模法规化,对生产达不到起始规模的企业不准其进入,从而将规模经济壁垒转化成政策壁垒。同时,要改变汽车工业部门的条块分割体制,对全国的汽车市场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法规。在对外开放市场之前完成向内开放,切实减少企业之间竞争障碍,通过政策的支持鼓励,让企业在统一的市场竞争中去自发进行市场扩张。

通过战略联合提高汽车工业竞争能力

我国汽车工业尚处在“幼稚期”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汽车产品不论在质量、价格等方面都与国外产品存在不小差距。采取与国外汽车工业巨头结成战略联盟方式,分享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能迅速缩短我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我国汽车企业的竞争力。我国汽车企业应依据我国优势,与若干个具有实力的跨国公司结成战略联盟,使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国内化,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和竞争中全面提高汽车企业的实力。通过战略联盟,改善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技术开发能力不足的现状,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我国企业的生产规模,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改善市场环境。

汽车工业规模的实现,要有强大的市场购买力作为先决条件。而市场的形成涉及许多方面的因素。目前我国汽车消费方面仍存在着许多中间环节收费过多、过滥的现象。为实现汽车工业的规模经济,增加汽车市场的需求,加速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政府有必要推出鼓励汽车消费的政

策。首先要取消各种不合理的税费,切实减低消费者的购后成本,从而让汽车企业有更大的空间来通过价格支撑市场。其次做好汽车信贷消费,放宽消费者购车贷款条件,缩短消费者信贷消费的环节,从而推动汽车需求的增加。有力的信贷支持将为消费者提供购车贷款、分期付款等各种购车方式,大大推动我国汽车市场的需求。再次是加快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改革城市交通管理以适应汽车数量不断增加的需求。

把创新作为汽车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的内在动力

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就是创新。企业要持续全面创新,为其发展壮大注入不竭的动力。要坚持制度创新,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坚持技术创新,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技术开发体系。坚持管理创新,形成高效灵活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注重人才队伍建设。中国汽车企业集团应特别强调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可以形成企业核心技术充满生机的技术群体,从而获得持续的新产品研制与开发能力,并转化为进入市场和开拓市场的强大力量,开发出与规模经济相适应的市场规模。

我国自2004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以来,截止2008年4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数据显示,国内累计召回128次,涉及车辆1390867辆。

思考: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先大后强”还是“先强后大”?

产业集聚与全球生产网络

产业集聚与全球生产网络 金融学:王桦 1产业集聚的文献梳理 1.1影响较大的产业集聚理论 (1)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马歇尔(Marshall)是经济史上第一位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专题讨论的经济学大师。 马歇尔(1964,经济学原理)将集中于某些地方的工业称为地方性工业,并认为地方性工业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是自然条件,如气候和土壤的性质,在附近地方的矿石和石坑,或是水路交通的便利。第二是宫廷的奖掖。第三是统治者有意识地邀请远方的技术工人,并使他们住在一起。他首先发现并跟踪研究了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地方并保持活力的现象,他发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不仅可以在个别大公司通过内部经济性实现,一组小公司“几乎自动地紧密结合融为一个有机整体”也同样能达到,那就是通过外部经济而实现。由此,他奠定了产业区概念的基础。他所描述的集聚区的特征是:区域内生产的产品类似,拥有共同的生产技巧和知识。这种集聚被后来人称为“马歇尔集聚”,是产业集聚的一种基本形式。 奥古斯特·勒施(August Losch) 指出大量生产和联合生产能使利益增加;集聚容易促使市场规模扩大;外部经济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费用,从外部经济的角度对企业集聚进行解释。 (2)阿尔弗雷德·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1909 年,韦伯出版的《工业区位论》创立了集聚经济理论。韦

伯把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 他把集聚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大、发展而产生集聚优势,这是初级阶段;第二阶段是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产生地方集中化,这是高级集聚阶段。韦伯把高级集聚形成的原因归结为四个基本要素。 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出发,韦伯认为企业是否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成本的节省)与因迁移而增加的运费的对比。 韦伯集聚理论的缺陷是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仅从局部和静态的角度分析单个企业区位决定问题,社会因素和需求因素都被抽象而去。 胡佛(1948,经济活动的区位)的主要贡献在于指出产业集聚存在一个最佳的规模,如果集聚企业太少,则因集聚规模太小而达不到集聚能产生的最佳效果;如果集聚企业太多,则可能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使集聚区的整体效应反而下降。 (3)新经济地理学家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 克鲁格曼是新经济地理学创立者之一。该理论的核心假定是收益递增,以垄断竞争分析框架为基础,加入空间因素,建立了描述产业集聚的“中心—外围”模型。 其核心思想是,即使两个地区在自然条件方面非常接近,也可能由于“微小的偶然事件——开始了一个累积过程”,导致产业开始在其中一个地方集聚,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导致集聚的自我增强,形成领先区域。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定义: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 规模经济的定义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又称“规模利 益”(scale merit),指在一定科技水平下生产能力的扩大,使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规模指的是生产的批量,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不变,即生产能力不变情况下的生产批量变化,另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即生产能力变化时的生产批量变化。规模经济概念中的规模指的是后者,即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而经济则含有节省、效益、好处的意思。按照权威性的包括拉夫经济学辞典的解释,规模经济指的是: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同于边际效益一样,在某一区域里才满足比规模经济性。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minimum optimal scale以下简称mos)”。上述定义具有普遍性,银行业规模经济便由此引申而来。 规模经济的特点 随技术进步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最终规模不断变化;不同产业因其生产技术特性不同,工厂及企业规模经济的利用途径和形式亦有所不同。现代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并没有使规模经济因此而丧失。而是通过产品的系列化和高度完整的标准化,实行“多品种、少批量、大量生产体制”,使规模经济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对规模经济的研究,是地区工业合理布局和对某一产业在大范围进行调整的重要依据。 人们根据生产力因素数量组合方式变化规律的要求,自觉地选择和控制生产规模,求得生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而取得的最佳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或生产力规模的经济性,就是确定最佳生产规模的问题。 规模经济包括部门规模经济、城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在西方经济学里,规模经济主要用来研究企业经济。但作为生产力经济学的重要范畴,规模经济的含义则更为广泛,它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能获得经济利益的各个层次的经济规模。 规模经济的界定 规模经济一般界定为初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

垄断竞争与规模经济下的国际贸易

第六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 6.1 概述 到此为止,我们的模型都是以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为基础的。容易证明,规模报酬不变的技术其平均成本不变。这种技术特点是不存在固定成本。但是,二战之后,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固定成本(研发成本)在总成本之中的比重越来越重要,规模报酬递增取代了规模报酬不变的特征。在规模报酬递增技术的行业中,双倍的投入获取的是超过双倍的产出。我们举例子说明。 假设世界上只有美英两个国家,两国的生产技术完全相同,最初两国都生产10件这种产品,那么全世界需要花30个小时来生产20个单位的该产品。但如果该产品只由一国来生产,则只需要25个小时。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两国在贸易前都生产两种产品,那么专业化生产并进行贸易可以使得两国都能消费更多的产品。事实上,正如后面我们要证明的:国际贸易还增加了可供消费的商品种类。 6.2 规模经济与市场结构 我们首先区分两种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规模的扩大。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信息成本、设计成本、科研和发展成本等)会越来越少。 具有规模内部规模经济的一般都为大企业、大公司,多集中于设计、管理、销售成本较高的制造业和信息产业,如汽车、飞机、钢铁、电脑软件行业等。 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其概念至少可以追溯到英国著名经济学家Alfred Marshall所提出的“行业地区”现象——即无法用自然资源来解释的行业的地理集中。现在有关外部规模经济最好的例子莫过于位于加利福尼亚的硅谷半导体工业区。 Marshall认为有三个原因促成了外部规模经济的形成: 一.专业化供应商 许多行业需要专门的设备和配套服务,然而单个公司不可能提供足够大的服务需求。但行业的地区集中完全可以提供一个足够大的市场使各种各样的专业化供应商得以生存。这反过来使得该行业中厂商能够容易获得一些关键的设备和服务。例如洪城大市场及其托运车队。 二.劳动市场共享 厂商的集中能够为拥有高度专业化技术的工人创造出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一般来说,厂商可以较少面临失业问题,而工人的失业风险也很小。 三.知识外溢。

产业集聚基础知识教材

产业聚集理论 产业聚集理论(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Theory) 产业聚集理论概述 产业聚集(Industrial Agglomeration)理论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他们分别从外部经济、产业区位、竞争与合作、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交易成本、报酬递增等角度探讨了其形成原因与发展机理。由于研究背景及观察问题角度的不同,不同学者对产业聚集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综合起来看,产业聚集是指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处在一个特定领域内相关的企业或机构,由于相互之间的共性和互补性等特征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组在地理上集中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的现象。这些产业基本上处在同一条产业链上,彼此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呈现横向扩展或纵向延伸的专业化分工格局,通过相互之间的溢出效应,使得技术、信息、人才、政策以及相关产业要素等资源得到充分共享,聚集于该区域的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进而大大提高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 一、外部经济理论 早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亚当·斯密(1776)在其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根据绝对利益理论(Absolute Advantage),从分工协作的角度,通过产业聚集对聚集经济做了一定的描述,他认为产业聚集是由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而组

成的群体;大卫·李嘉图(1817)根据比较利益学说,研究了生产特定产品的区位问题,也指出了产业聚集所形成的聚集经济问题。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90)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产业聚集及内部聚集和空间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es)的概念,并阐述了存在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Scale Economies)条件下产业聚集产生的经济动因。他指出,所谓内部经济是指有赖于从事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而外部经济则是有赖于这类工业产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作者提出了三个导致产业聚集的原因:一是聚集能够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二是企业聚集于一个特定的空间能够提供特定产业技能的劳动力市场,从而确保工人较低的失业概率,并降低劳动力出现短缺的可能性;三是产业聚集能够产生溢出效应,使聚集企业的生产函数优于单个企业的生产函数,企业从技术、信息等的溢出中获益。 马歇尔进一步指出,同一产业越多的企业聚集于一个空问,就越有利于企业所需生产要素的聚集,这些要素包括劳动力、资金、能源、运输以及其它专业化资源等等。而空间内诸如此类的投入品,或者说生产要素的供给越多,就越容易降低整个产业的平均生产成本,而且随着投入品专业化的加深,生产将更加有效率,该空间企业也将更具有竞争力。因此,马歇尔相应提出了工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s)的概念和工业区理论。而关于聚集经济的根源,马歇尔认为来自于生产过程中企业、机构和基础设施在某一空间区域内的联系能够带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并带来一般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专业化技能的集中,进而促进区域供应者和消费者之间增加相互作用、共享基础设施以及其它区域外部性。但是,马歇尔(1920)强调因为更大的劳动力“蓄水池”,非贸易投入的可得性和知识外溢带来的外部性会使得一个产业聚集于某地,而其分析只适合于一个产业,无法解释不同产业的聚集。 二、产业区位理论 屠能(1826)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强调区位运输差异的理论,开创了区位理论的先河。在其《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作者寻求解释德国工业化以前某典型城市周围的农业活动的模式,最早用多种要素来解释聚集经济现象,其农业圈模型区位外生市场的假设,是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标准假设完美结合的典范,他更是因此而被称为边际主义的创始人。 而阿尔弗雷德·韦伯(1909)在《工业区位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聚集的概念,并从微观企业区位选址的角度提出了产业区位理论。从企业最小生产成本出发,认为费用最小区位是最好的区位,而聚集能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阐明了企业是否相互靠近取决于聚集的好处与成本的比较。他将聚集经济定义为成本的节约,并不特别关注产生聚集现象的原因,只是将其假定为内部规模经济的外部表现,其模型的目的只是解释为何这样的经济会导致聚集,而不是解释聚集经济本身。他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Regional Factor)和聚集因素(Agglomeration Factor),其中聚集因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聚集优势,这是初级阶段;而第二阶段则是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实现地方工业化,这是最重要的,也是高级聚集阶段。 勒施(1940)对产业聚集与城市的形成及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指出,大规模的个别企业的区位,有时也会形成城市,在这种场合,是一种综合生产几方面财货的大规模企业的区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一)规模经济的产生与本质 一般而言,规模经济包含如下内容:(1)生产的规模经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分摊到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就会减少。(2)交易的规模经济。集中的大规模交易比分次的小规模交易更节省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3)专业化分工效益。长期的大批量生产交易,将使分工更加细化、专业化,从而提高效率。 1、规模经济理论发展的一个简要回顾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规模经济效益的最初思想。斯密把分工看作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大原因,最著名的例子“制针”的分工。他认为分工又受制于生产规模与市场需求量。斯密认为“大制造业”与“小制造业”相比,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原因在于: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 严格讲,规模经济只有在机器大工业时代才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问题。以手工操作为基础的作坊式经济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生产规模,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规模经济。工业革命使机器操作系统代替了手工操作系统,从而产生了重大的社会经济后果和技术后果。 工业革命后,约翰.穆勒(1848)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大规模生产的好处,他指出“在很多情况下,进行大规模生产,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厂商越大,分工也就愈细”,“即便扩大生产规模不会导致进一步的分工”,当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时,每个工人的工作更为饱满,这也会有很好的经济效果1。穆勒分析了大规模生产可以降低成本的原因:一般说来,业务开支并不与业务量成比例地增加;大规模的生产需要配置昂贵机器的生产工艺;用大生产体制代替小生产体制所节省的很大—部分劳动,是资本家自己的劳动2。 1约翰.穆勒著,《政治经济学原理》(上卷),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155页 2同上,157-159页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练习题

国际经济学 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练习题 班级z102 姓名秦鹏欢学号104273 成绩 评分标准:每错一小题减1分,减10分以内为优,减20分以内为良,减30分以内为及格,减30分以上不及格。 一、填空题(40题) ?1、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分配时,是以___单个经济社会_____作为基本的单位。?2、要素禀赋理论是指各国的比较优势决定于它们不同的_ _______。 ?3、相互需求理论认为,_____ 是由贸易双方的供给条件曲线或相互需求曲线决定的。 ?4、从广义上看,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服务贸易. ?5、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从开发到退出市场,要经历_初始期_____、_成长期____和__成熟区______。 ?6、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7、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一个国家在充分和有效地使用其所有资源时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数量的组合。它描述了一国的条件。 ?8、生产可能性边界又叫,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MRT反映了产品转换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9、在要素禀赋理论中,生产要素包括两个。正因为如此,有时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又称为 2*2*2 模型。 ?10、若A国的要素禀赋为(w/r)A,B国的要素禀赋为(w/r)B,且有:(w/r)A>(w/r)B,则称A国是资本丰裕国家,B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 ?11、如果在 k/l(A)> K/L(B) 下,X生产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均大于Y生产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则称X是资本密集型的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12、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证明了在各国要素价格存在差异,以及生产要素不能通过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来直接实现最佳配置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可替代要素国际流动,“间接”实现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最佳配置。 ?13、从长期来看,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14、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国际贸易会提高贸易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降低与进口相竞争部门的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15、按照古典和新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各国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即“产业间贸易”。 ?16、如果说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贸易理论主要从供给的角度对战后的产业内、行业内贸易加以概括的话,那么则是从需求的角度对产业内贸易加以概括和解释。

产业集聚和规模经济

一、产业集聚 1、概念: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产生于l9世纪末,马歇尔在1890年就开始关注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并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马歇尔之后,产业集聚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流派。比较有影响的有:韦伯的区位集聚论、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E·M·胡佛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与钻石模型等。 2、形成模式 市场创造模式:区域范围内首先出现专业化市场,为产业集聚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市场交易条件和信息条件,最后使产业的生产过程也聚集在市场的附近。在我国,市场创造模式形成产业集聚的典型地区是浙江省,该省内有许多颇具规模的专业化市场,最终形成了一个个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 资本转移模式:一般是发生在有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当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出于接近市场或节约经营成本的考虑,在生产区位上作出重新选择,并投资于一个新的地区的时候,有可能引发同类企业和相关企业朝这个地区汇聚。这样一种产业集聚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资本从外部的迁入。我们把缘于资本迁移和流动而形成的产业集聚现象,称作资本迁移模式。目前,国内在资本迁移模式下形成的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有很多,其中起推动和促进作用的迁移性资本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 3、形成类型 指向性集聚:这是为充分利用地区的某种优势而形成的产业(企业)群体。通常是在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原材料集中地、市场集中区或交通枢纽节点。这些区位优势因素作为某种重要指向,吸引形成了产业(企业)集聚体。 经济联系集聚:这种集聚的目的在于加强地区内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为企业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外部条件。它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纵向经济联系而形成的集聚。纵向经济联系是指一个企业的投入是另一个企业的产出,这是种投入产出关联关系;另一种是横向经济联系形成的产业集聚。横向经济联系是指那些围绕着地区主导产业与部门形成的产业集群体之间的关系。 二、规模经济 1、概念:规模经济的定义规模经济(economy of scale)又称“规模利益”(scale merit),指在一定科技水平下生产能力的扩大,使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规模指的是生产的批量,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不变,即生产能力不变情况下的生产批量变化,另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变化即生产能力变化时的生产批量变化。规模经济概念中的规模指的是后者,即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而经济则含有节省、效益、好处的意思。按照权威性的包括拉夫经济学辞典的解释,规模经济指的是: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同边际效益一样,在某一区域里才满足此规模经济性。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minimum optimal scale以下简称mos)”。上述定义具有普遍性,银行业规模经济便由此引申而来。 2、特点 长期费用曲线的下降不是无限的,曲线最低点称为最小最终规模;随技术进步和生产工艺

产业集聚和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十六大提出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如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率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研究具体的产业发展形态。其中,产业集聚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下面我想结合前一段时间对珠江三角洲和省湾地区的调研,就产业集聚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概念和现象 所谓产业集聚,简单地说,就是就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围,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与此相对应的英文是cluster 也有叫产业集群的,含义大体相同。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产业集聚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产业集聚区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很大,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大份额。 产销量往往以亿”为单位,令人惊异。比如诸暨大唐镇的袜业市场,年交易量达6 0亿双;嵊县的领带市场,年交易量达到2.5亿条;的一个新建的织布厂,年产量达上亿米布。在,这类产业集聚被称为块状经济”。据统计,有5 2个块状经济”的产品在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 0%以上;在全国5 3 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5 6种以块状经济”方式形成的产品居全国第一。在珠江三角洲,彩电、计算机等产品的产量也占到全国的较大份额。例如,目前全国最大的四家彩电企业的生产基地、最大的几家计算机企业的生产基地都设在珠江三角洲。 二是产业集聚使专业化分工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获得了空前发展。 通常以大而全”、小而全”的方式存在于一个企业部的生产环节,在这里大量地分布在不同企业之间,每个企业只做一个部件,甚至一个部件的某个环节。企业分工的特点是,对技术含量较高、零部件较多、价值量较大的产品,如彩电、复印机等,不是一个主机厂(总装厂),而是几个厂在同一区域,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也不是一家,而是若干家。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这样,一个零部件厂可以同时给多个主机厂配套,容易到达规模经济要求,从而降低成本;而对主机厂来说,有多个供货商可供选择,有利于通过供货商的竞争改进质量、降

产业集聚效应与企业成长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3279312.html, 产业集聚效应与企业成长发展 作者:孔凡兵,王永仓,张志永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02期 摘要:作为一种空间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聚已成为许多国家、区域或城市经济的显著特征,并引起了经济学家、经济地理学家、管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广泛兴趣。从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角度出发,对产业集聚给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影响作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产业集聚;集聚效应;企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027-02 目前,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实生活中,在各级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产业集聚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产业集聚的发展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作为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一环,企业在产业集聚的集聚过程中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产业集聚概述 一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者对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从不同视角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细致详尽的研究。产业集聚是集聚的一种,特指经营相同产业的一群企业的集聚。随着产业的不断集聚,在集聚区域内会慢慢形成一个或多个产业集群,即某个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与公共或私人机构相互集中,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外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特性的有机体系。 二、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 产业集聚效应是指特定产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从而引起的集聚经济和集聚不经济。本文主要从产业集聚的集聚经济方面展开论述,分析产业集聚效应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1.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首先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规模经济效应是指由于产业集聚导致经济规模增加,从而给区域经济活动主体带来的利益影响。规模经济效应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 规模经济的定义规模经济(economicsofscale)又称“规模利益”(scalemerit),指在一定科技水平下生产能力的扩大,使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规模指的是生产的批量,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不变,即生产能力不变情况下的生产批量变化,另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即生产能力变化时的生产批量变化。规模经济概念中的规模指的是后者,即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而经济则含有节省、效益、好处的意思。按照权威性的包括拉夫经济学辞典的解释,规模经济指的是: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同于边际效益一样,在某一区域里才满足比规模经济性。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minimumoptimalscale以下简称mos)”。上述定义具有普遍性,银行业规模经济便由此引申而来。 规模经济的特点 长期费用曲线的下降不是无限的,曲线最低点称为最小最终规模; 企业规模经济 随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最终规模不断变化;不同产业因其生产技术特性不同,工厂及企业规模经济的利用途径和形式亦有所不同。现代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并没有使规模经济因此而丧失。而是通过产品的系列化和高度完整的标准化,实行“多品种、少批量、大量生产体制”,使规模经济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对规模经济的研究,是地区工业合理布局和对某一产业在大范围进行调整的重要依据。人们根据生产力因素数量组合方式变化规律的要求,自觉地选择和控制生产规模,求得生产量的增

第一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一、早期关于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的主要论点 1. 斯密的剩余出路说 斯密的贸易理论包括两个重要部分,一是“绝对利益说”,另一个是“剩余出路说”(vent for surplus)。前者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基点,后者则隐含着规模收益递增的条件。 斯密的剩余出路说认为,分工的发展是促进生产率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分工的程度则受到市场范围的强烈制约。对外贸易是市场范围扩展的显著标志,因而对外贸易的扩大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加速经济增长,增加了国民财富。 假定一国在开展国际贸易之前,存在着闲置的土地和劳动力,这些多余的资源可以用来生产剩余产品以供出口,这样贸易就为本国的剩余产品提供了“出路”。斯密写道,对外贸易可以“给国内消费不了的那一部分劳动成果开拓一个比较广阔的市场。这就可以鼓励它们去改进劳动生产力,竭力增加它们的年产物,从而增加社会的真实财富与收入”。[1]这种剩余产品的生产不需要从其他部门转移资源,也不必减少其他国内经济活动,因而出口所带来的收益及换回的本国所需要的产品,也没有机会成本,因而必然促进该国的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不仅通过扩大生产使国民财富增加,而且还增加了消费者的利益,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2. 马歇尔的规模经济论 马歇尔(A. Marshall)在《经济学原理》(1938)中,明确提出“规模经济”概念。马歇尔把分工及生产专业化与规模经济联系起来。马歇尔指出了大规模生产的好处,认为报酬递增是由于企业扩大其不动产而获得了种种新的大规模生产经济,从而在相对低廉的成本上增加了产量,同时他系统论证了大规模生产对工业的意义。他把组织作为除资本、劳动、土地之外的第四要素,发现随着生产集中会产生平均成本递减的利益,产业组织因而有追求规模扩大的动机。他说:“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利益,是技术的经济、机械的经济和原料的经济,但最后一项与其他两项相比,正在迅速失去重要性”。[2]换言之,经济规模主要是生产规模,核心内容是技术设备的经济规模。这一思想,后来成为新古典经济学谈论规模经济理论的主要依据。 依此,马歇尔把规模经济归结为两类,即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他写道:“我们可把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类:第一是有赖于这工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第二是有赖于从事这工业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我们可称前者为外在经济,后者为内在经济。”[3]显然,马歇尔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划分规模经济的种类的,所谓“外在”和“内在”都是相对于企业而言的。 马歇尔虽然提出了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这一对概念,但他把论述的重点放在内在经济。至于外在规模经济,马歇尔并没有对这一概念给出系统而明确的界定和阐释。马歇尔把内在经济的形成机理描述为:如果厂商的成本曲线是向下倾斜的,且是可逆转的(reversible),那么随着产量的增加,将导致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趋于下降;随着产量的减少,平均成本又会回复到原有水平(亦即是可逆转的)。这种产量的增加所带来的成本节省而产生的经济效率,他称为厂商的内在经济或内在规模经济。将马歇尔的内部规模经济的观点与国际贸易联系起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商务印书馆,1974年,第19页。 [2]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91页。 [3]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79-280页。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

关于产业集聚理论的分析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theory Study Summarization 摘要:产业布局是人类社会从事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体现,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产业各部门、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和分布。产业布局理论是研究产业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科学。产业区位理论和产业聚集理论是产业布局理论的核心。产业布局理论对若干重要产业的空间分布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和调整的直接和间接的措施。产业集聚是实现区域产业升级、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产业集聚现象大量存在于许多地区,促进了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 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 芝加哥学派; 产业集聚; 竞争优势;产业布局 引言 本文主要讲述了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业布局理论主要包括产业区位理论和产业集聚理论。产业区位理论主要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为理论、以及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重点阐述了产业集聚理论中的传统和现代经济地理学为基础的产业集聚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波特的新竞争优势理论并取得了很多成就。本文将从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产业布局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从区位论角度看,产业布局就是各个生产要素在企业寻求最佳生产区位的过程中形成的动态配置过程。陆大道(1980)认为工业布局是“根据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工业企业、工业基地配置的地区和特点。”产业布局就是研究区域内产业中各个产业类型的分布状况,动态上说就是各个产业根据生产要素、地理环境、区域政策而进行的自发的或者被引导式的分布与组合,形成整个区域工业的整体面貌的过程。对于产业布局的研究,国内外理论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国外理论发展除了针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外,特别重视纯理论性质的研究,从韦伯到马歇尔再到克鲁格曼和波特,对现实当中的问题都是先进行理论上的抽象,然后引入参数、模型,进行理论上的检验之后,再用现实中的数据进行论证。对我国产业研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产业集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早期的产业集聚被界定为“产业区”( Industrial District) 。现在, 将其称之为产业集群( Industrial Clusters) ,或者称集聚经济(Agglomerations Economy)。 产业聚集理论最早追溯于亚当斯密关于分工和市场的理论。古典经济学主要是以分工为基础,在规模效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研究与产业集群相关的比较优势和产生集群的原因。新古典产业集群理论注重研究地理邻近性导致的知识外溢,以及静态和动态的空间外部性。新地理经济理论则以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为基础研究聚集现象。波特的新竞争优势理论则把产业聚集于竞争优势联系起来加以研究。 (一) 产业集聚问题研究的起源:马歇尔对专业化工业区的分析 马歇尔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他曾把经济规模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产业发展的规模,这和专业的地区性集中有很大关系;第二类则取决于从事工业的单个企业和资源,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圣才出品】

第2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1.简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答: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规模经济是从生产的平均成本角度定义的,而范围经济通常是以一个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和多个企业分别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相对总成本来定义的。 (1)两者的联系 两者都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使用、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两者的共同成因包括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和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 (2)两者的区别 除了共同成因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还具有各自特有的成因。规模经济的特有成因包括:①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②采用大型、高效的专用设备的经济性;③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而范围经济的特有成因包括:①生产技术设备具有多种功能;②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③研究与开发的扩散效应;④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 2.如何判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答:一般以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来区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反之,若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不经济。如图2-1所示,令判定系数FC=AC/MC,则有:

(1)当FC>1时,产量小于Q1,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MC曲线在AC曲线下方,存在规模经济,即随着产出量的增加,平均成本曲线下降; (2)当FC<1时,产量大于Q2,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MC曲线在AC曲线上方,存在规模不经济,即随着产出量的增加,平均成本曲线上升; (3)当FC=1时,产量大于Q1小于Q2,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MC曲线与AC曲线重合,规模收益不变,平均成本曲线呈水平线。 图2-1 规模经济与不规模经济 3.如何理解和度量范围经济?请指出范围经济的一个案例。 答:范围经济通常是以一个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和多个企业分别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相对总成本来定义的,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如果企业增加产品品种或种类能节约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 令TC(Q x,Q y)表示一个企业生产Q x单位的产品X和Q y单位的产品Y所发生的总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的条件可表示为:TC(Q x,Q y)<TC(Q x,0)+TC(0,Q y)。即由一个企业同时生产产品X和产品Y比一个企业生产产品X、另一个企业生产产品Y所花

国际经济学重点整理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1.绝对优势是指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 各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各国应该将其资源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利益是“非零和”。因此,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 2.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含义:在某一种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体,若各个经济体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3.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意义: 1)它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 2)它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能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获利的思想,即国际贸易可以是一个“双赢游戏”, 而不是一个“零和游戏”,从而部分地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4.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局限性: 1)绝对优势说存在这一个必要的假设: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交易伙 伴相比处于劳动生产率绝对高,否则该国便不具有实际参加国际分工的条件,或者在国际贸易中没有任何的利益而只有伤害,这在理论上过于绝对,在实践中也不符合实际的情况; 2)在劳动价值论坚持方面,无法说明X、Y两种商品进行国际交换的内在等价要求是什么、在国际间进行 交换的价值基础是什么。 5.绝对优势学说的图形说明 结论: 在加入国际贸易后,A国和B国的生产点和消费点都出现了分离,且消费点明显提升。说明国际贸易扩大了A国和B国的消费选择范围,提高了各国居民的福利水平。 二、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1.比较优势是指即使一国在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国,即所有商品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相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较之那些相对劣势较大的商品而言,则具有比较优势。 2.每个国家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参与交换的各个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交换而增加产量,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 3.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4.比较利益就是相对优势,是本身各种优势之间的比较,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应该遵循从事优势生产、放弃劣势生产的原则。 5.机会成本: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或丧失的潜在利益。 6.比较优势学说的理论模型 前提条件: 1)采用2*2*1的模式,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个要素; 2)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型的,两国均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无任何贸易限制; 3)劳动在一国国内完全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完全不能流动; 4)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劳动充分就业,劳动的报酬是一样的; 5)交易双方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不考虑运输、保险等因素; 6)收入分配不受贸易的影响,也不影响贸易的进行; 比较优势学说的图形说明

长三角产业集聚的外部规模经济效益简析_周元娇

184 2012.032012年03月长三角产业集聚的外部规模经济效益简析 文/周元娇摘 要: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其各产业出现了明显的聚集现象。该地区的产业集聚源于各种内部、外部因素,其中外部规模经济的影响颇为重要。外部规模经济在促进产业规模,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产业合作之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优化了劳动力,行业技术和支持行业,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在长三角的建立和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聚;外部规模经济;产业合作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84-01商业文化 马歇尔认为,产业集聚与外部规模经济关系密切[1]。外部规 模经济促进产业规模的发展、劳动力共享、辅助行业的发展和技 术外溢,企业由此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了产业集聚。就长三角 民营企业而言,外部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更为明显,如下所示: 一、劳动力共享 熟练技能劳动力在企业间流动会带来管理技术和知识、经验 上的交流,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浪费, 改进操作程序并且能更好地进行产业上的分工和合作,尤其是对 于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熟练劳动工的流动共享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企业技术实力上的不足。更为重要的是,劳 动共享有助于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找到合适的劳动力。一般来 说,在空间上相邻的企业往往能更有效地分享劳动力流动带来的 益处,劳动力的流动也会因为距离的减少而更加频繁,因此推动 了相近企业的集聚。 劳动力的共享具有显著的外部性特征,一方面会使一个地区 的产业平均发展,产业内企业数量众多,类型相近;另一方面也 会使企业带上一个地区的通病,限制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趋于 同质化和平庸化,无法培养有价值的品牌。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纺织产业集群地,从1990年以后,绍兴 纺织产业迅速发展,数量不断增多,培养和吸引了大批劳动力。 由于劳动力的流动和共享,降低了企业寻找劳动力的成本。同 时,纺织技术和经验在企业间不断传播,降低了企业生产和管理 成本。不过,纺织企业的规模偏小,主要市场在中低档产品,劳 动力也多是半熟练劳动力。这样,企业间劳动力的共享和流动对 于企业产业升级作用不明显。加之产品同质化,只有加强创新才 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辅助行业的发展 辅助行业是为企业提供原料、工具和运输的行业。在一个产 业集聚内,除去生产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企业,还有生产配件和相 关机械的企业,提供物流运输、技术检测等服务的产业和在专业 知识和技能方面提供支持的机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对产业集 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长三角民营企业产业集聚的形成和不 断扩大是横向相似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和纵向上下游产业链的不 断延长的结果。 20世纪70年代末,南通开始出现大量的纺织家庭工场。后随 着政府多项推进措施的实施,特别是1992年,政府兴建了南通市 叠石桥家纺市场、江苏志川港志浩绣品面料市场,大力促进了纺 织产业集聚的发展。从纺织业的上游产业(即黄麻、蚕丝、棉 纱、化纤的生产)到核心产业(化纤制造、经编),再到下游产 业(色织、面料、辅料、绣品、印染、整理),最终生产出终端 产品(服装、毛巾、家用纺织品等),该市纺织业产业集聚逐渐 形成了完整的纺织业上下游产业链。随着南通市纺织产品的不断增加,对纺织机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在市区、通州市、启东市等地区产生了诸多纺织机械制造企业。此外,物流业也得到大力发展。南通汽运集团川港飞鹤物流分公司建设了客运物流仓储中心;苏通轻纺城、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等也都投入大量资金完善仓储、物流配套设施。随着南通市纺织业的不断兴盛,纺织产品品种的多样化,南通市的会展业也开始迅速发展,相关展览会影响力大力提升,中国南通国际针织暨缝制整工业设备展览会、南通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中国家纺博览会等成为纺织业产品展示、信息交流的平台。为了提高纺织技艺,1999年,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此外,南通还出现了中国家纺检测中心、南通市纺织产品质量检测所及江苏省家纺研发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三、技术外溢技术外溢主要是指企业间信息技术的交流和提升。信息对于民营企业产业集聚在市场经济中不断获得优势平稳运行至关重要。企业集聚的优势使得企业间的交流更为频繁,在生产技术销售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传播更为迅速,企业在合作与竞争中发展更快。集聚内的信息交流除了企业间的相互交流外,还需要靠行业协会、商会等来协调。在产业聚集地,同类企业竞争激烈,若没有组织者和交流的平台,很难实现企业间的沟通学习和合作。长三角地区有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长三角地区服务中心,长三角区域性商业协会及中国长三角铝业行业协会等组织。通过举办论坛、研讨会等,行业协会、商会等机构及时了解民营企业的现状和困境,企业间相互学习沟通,通过讨论提出建议和对策。如浙江中小企业协会就多次就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组织了多场研讨会。行业协会、商会等公共部门还可以承担起更重要的工作—解决共性技术问题。民营企业产业集聚内的企业由于财力、人力等不足,在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时常陷入困境。行业协会、商会等公共部门可通过投入资金等建立公共技术平台,供集聚内各企业共同使用。目前我国缺乏完善的创新保护机制,因此企业缺乏动力创新,严重制约了整个产业的发展速度。行业协会、商会、政府部门的作用还体现在制度建设和信息分享上,如义乌市袜业协会安排专人收集国内外袜业市场和袜业企业各类信息,经过归纳、分析,定期发布,在他们强有力的协调服务下,整个集聚应对市场风险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可以大大增强。同时,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降低企业成本。企业聚集在一起,不仅降低了运输的费用,还能在相互间产生信任,从而降低交易费用和信息传播费用等额外开支。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注:[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21-3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