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管理理念——文化管理

核心管理理念——文化管理
核心管理理念——文化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管理理念——文化管理

自从1990年哈默和普拉哈德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以,中国学者和企业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究竟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个成熟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更主要的表现为企业文化。由于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作用,社会经济将逐步走向文化化。而管理也将走向文化管理时代。

一、现有管理理念的不足

到目前为止,人类管理理念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行为管理三个时期。这些时代管理理念虽然各有特点,但都是基于物质的重要性而构建的,也就是说总体来看,可以认为是物本管理理念下的三个时期。由于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一体化的到来和对人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巨大作用的认识,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以人为管理中心的时代。很自然地,学界把这个时代的管理理念定义为“人本管理”。本文认为,这个定义的准确性值得商榷。

1.指向模糊

“人”的定义的模糊是“人本管理”最大的缺陷。“以人为本”难以指出所谓的“人”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物质的要求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精神的要求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以人为本并没有明确。我们知道,从总体上看,许多的国有企业,事实上存在着新老两个不同利益的群体,下岗分流政策分流出去的下岗职工和“内退”职工,做出了历史贡献但已经发挥不出多大作用的人,一大批滞留在管理岗位上的知识老化的管理干部是老员工的代表;企业高薪引贤刚刚引进的硕士博士们,从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引进的应届大中专学校毕业生是与之对应的另一个群体的代表。从眼前来看,新老员工在观念上和利益上是不一致的。那么,站在企业的角度,“以人为本”

是以面临分流或已经分流出去的老员工为本,还是以企业刚引进的新人为本?

2.把物质财富作为最终的目标

人本管理理念提出的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的发展作为管理的重要价值。但是,追求人的发展这一价值取向最终服务于管理的物质目标,作为取得这个目标的手段和方式而存在。尽管关于管理授权、信任、人性化和管理模式扁平化等等的争论此起彼伏,但“利润最大化”依然是最基本的经济理论和经营哲学,起支配作用。而真正的成熟企业,恰好与“利润最大化”的经典理论相悖。柯林斯在《基业常青》一书中,通过对福特汽车、ge、ibm、宝洁等“强中强”公司的分析指出,“综观这些伟大企业的历史,其领导人从来不把'追求最大利润'作为主要的动力或首要的目标。盈利只是目标之一,

绝不是最重要的目标。他们更强调的是事业的发展,是一种超盈利的使命感在支配着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他比一心要赚钱的公司更赚钱。”

3.逻辑错误

从“人力资本管理”这个措辞来看,被管理的对象是一种能整合、积聚、倍增其它物质资源的资本。我们把它叫做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形成并不是公共物品,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被大众广泛利用的人力资本部分只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本,这些基础性资本对于经济发展并不起核心作用,也不是管理的主体对象。值得管理学研究的人力资本是由人的先天特质和后天的教育以及所处的人文环境共同塑造的稀缺性资本。具有专属性,不可转移性特点。不能通过契约迅速转移,不能用货币资本或其它资本交换(知识产权是人力资本的衍生资本,是可以交换的,但不是人力资本本身),具有高附加值的人力资本是不可能完全通过教育培育的。这些特点决定,人力资本在很大程度是具有个体独占性。而一个团队或组织要实现管理具有个体独占性的资本的目的,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

4.适用范围窄

尽管“以人为本”强调人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进而强调围绕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管理活动的人本管理理念认识到了人才创造价值与谋取竞争优势的决定作用。但是,它的适用范围局限于现代管理三大要素的人的管理方面,对于另外两个要素物资和资金的管理,人本管理理念缺乏较强的指导性。比如,我们很难说,企业的投资决策要“以人为本”,企业的战略扩张或收缩要“以人为本”。当然,也比较难用“以人为本”作为企业生产流程管理(比如epr系统等)信息化措施、质量管理(如6σ等)的方针。虽然我们并不否认以人为本的外溢效应会对它们产生重要的影。

如果,我们把“以人为本”或者“人力资源管理”位为一个管理的时代,那么,我们将在事实上陷入片面的陷阱:打破从物本管理时代的重视物质而不关注人的创造性的桎梏,却又陷进了只重视人的创造性作用而忽视物质的基础性存在的怪圈。本文认为,既要从物本管理时代摆脱,又要克服人本管理的上述缺陷,必须走文化管理的道路。二、文化的定义

文化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从政治、经济、艺术到科学、技术、教育、语言、习俗等无所不包。文化的定义非常的多,但是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文化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四人类在长期斗争中积累下来并时代相传的关于如何适应环境,与自然做斗争、协调人类内部关系的行为模式。他反映了人类对于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全部认识,并且通

过人类的道德、价值、知识、信仰、风格、习惯、才能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现代汉语辞典》(2002增补本)对文化的定义①:“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简明扼要地指出了文化的定义。本文所讨论的文化管理理念的“文化”定义和属性,融合了上述两种含义。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文化首先是指一个团体或组织所尊崇的哲学意义上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二、文化天然地包括了对物质的关注。

三、文化管理的基础

文化管理理念的提出,是基于对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对文化的巨大作用的认识而做出的。

3.1.经济基础

3.1.1知识经济时代

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对经济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的因素已经由体力、自然资源、资金转变到科技和知识。从根本上讲,人类对科技和知识的垄断性逐步弱化。企业可利用的技术、管理方法及制度具有流通性,这些制度和方法不为一个企业所拥有,可以为众多企业参考和利用。而且,技术更新日新月异,企业仅靠其核心技术或专利技术间接垄断部分消费市场的周期大大缩短。知识产权作为国际通行的维持技术开创者垄断的局面将因为人类可利用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扩展而被打破,垄断计算机操作系统多年的微软被linux蚕食近30%的市场分额的例子,只是这个新的时代到来的前奏。

3.1.2 社会保障水平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体系不断完善。社会甚至可以为任何一个不属于任何经济组织的公民提供生活保障和安全保障。人类的贫困的定义,已经由对物质缺乏的绝对贫困逐步转向到相对贫困,对自身价值的追求提到了最重要的的位臵。这在今天的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非常接近这个假设。

经济和社会保障的发展,决定了人们的需求层次的转变。不再是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生存人”和“安全人”,而是转向对自己存在的价值的深入思考和追求。这就要求管理的理论基础的更新和层次的随之而提高,即由物质领域向精神领域的转化。美国管理学家sam w. gellerman的“金钱是一种最容易被夸大,效果最差,花费最昂贵,也最为复杂的激励工具。”道出了物质为主的激励方式和管理方式快走到尽头的真实。

3.2文化的魅力

企业文化的是一种能唤起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最有成效地推动企业的发展(凝聚),诱发起人这个有机体产生一种自勉力、发奋进取精神以及推动人们献身事业的责任感和行为(激励),通过思想压力的方式使员工的价值观念、思想认识、心理情感、行为方式受到影响和规范(约束)的巨大的精神力量。企业文化的这些功能,使人们对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的日常管理和战略管理的作用来越重视,但是,本文之所以把文化管理理念定位为新经济时代的核心管理理念,或许下面所要论述的文化的作用更为重要:

3.2.1文化是创始企业的先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基础。从历史的角度上看,文艺复兴与工业革命,新文化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是文化为经济的发展打下心理基础的体现。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的存在形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个国家的文化。今天的国有企业整体走入困境的原因,与其说是经济学家归结的体制问题,倒不如说是国有企业建立之初的哲学思想的错误。即把经济组织和政治紧密联系的哲学思想的错误。

从微观看,在设立企业之初,企业的缔造者并不是最开始创建企业的技术、积累企业的资金。或许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资金是建立企业的最直接的动因,但是这些动因并不必然导致一个企业的产生,真正促成企业产生的动因是企业家的创业欲望。是对于解决的企业的制度,企业的市场定位和对其产品所隐含的价值(实用、美观、方便、节省)能与顾客的价值观想契合的推断。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的问题了。

3.2.2文化决定了企业能否走向成熟

正如生物学上,人的孕育过程是人的进化过程的再现一样,单个企业的建立过程也大多要再现经济发展的过程。逐步从工业化走向知识化在走向文化化。一个创意、一个专利技术、一个ic策划都可以激发一个企业的建立并促成它在短时间里的成功。创业初期的企业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企业的文化萌芽和发展成熟过程。一个尚处在孕育阶段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难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的。正如巴钠德所言,一个组织的首要目标是生存。由于市场经济的残酷、信息的不对称和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不完善,给生存压力下的企业提供了动机又提供了可能性。现实世界中,也的确可以看到因为破坏规则而做大做强的企业。但是,应该看到,这些做大做强是相对的,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企业繁荣期大致在5~6年,之后就迅速地走向衰败。从某种角度上看,这些企业实际上并没有走向成熟,更谈不上持续经营。

深究这些企业走向衰败的原因,与在创业初期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文化滋生的土

壤的逐步积累的过程中所隐含的企业文化,为日后的落败打下了伏笔。许多经济学家指出,许多励精图治的企业家所经营的企业从成功走向失败,与企业家的人格缺陷有莫大的关系。而企业家的人格缺陷,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企业文化的缺陷。创业初期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与企业家的个人魅力和激情,瀛海威的张树新、巨人的史玉柱、亚细亚的王遂舟都堪称是激情式企业家。激情在创业初期的巨大动力,足以掩盖很多矛盾,特别是企业家人格缺陷引发的企业经营战略的危机矛盾。但是,一旦企业走向成熟或初具规模,希望做大做强的时候,同样业已成熟的企业文化开发发挥限制企业发展的作用。官本位思想,由领袖崇拜演变而来的领袖瘾、做倾思想积淀的妄想癖等等企业家的人格缺陷,引发的企业决策浪漫化、随意化最终导致企业走向失利。中国很多明星企业的“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与对企业创立起先导作用的文化未能完善和修正有着莫大的关系。

3.2.3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潜力的界定作用世界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认为:“一个组织只能在其价值观内成长,一个企业成长被其所能达到的价值观所限制”。ibm前总裁小托马斯〃沃森认为,“一个企业的基本哲学所起的作用,是超过技术或经济资源,组织结构、发明创新和时机选择等因素所起的作用”。我们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它往往渗透着企业的主要领导人特别是创始人的许多个人特质。一个成熟的企业的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制度是可以学习的,但是,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不可以模仿和复制的。过去,我们曾经通过各种途径推出了各种学习的榜样,“学习韩钢”、学习“许继”,学习海尔,包括现在很流行的“六σ”。但是,全国上千万家的企业,很难再找出一个“韩钢”或“许继”,也没有再造一个“海尔”来,即使有所进步,也很难达到那样的高度。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隐藏在企业管理、技术制度后的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企业文化是不可复制的。对企业文化的形成有极其重要作用的企业家的人格魅力是不能复制的。只要没有比海尔或许继等被学习对象更先进的企业文化的培育,就永远不可能有超过这些企业的后起之秀。

美国哈佛大学对两组企业(一组重视企业文化,另一组相反)进行了11年的考察比较,发现“前者总收入平均增长了682%,后者仅增长了116%;前者公司净收入增长了756%,后者仅为1%。”这个调查报告,为文化的超乎寻常的作用力提供了量化的证据。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类似后者的缺乏强劲的企业文化支撑的企业,必将沦为被淘汰的对象,退出市场。

3.3.新的管理理念的萌芽

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现状,都在呼唤一个全新的管理理念及以其为代表的管理时代的到来。目前,管理已经出现了新的萌芽: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传,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物质等等,激励理论、组织扁平化、柔性化、人性化等措施或观念,都是新的管理理念萌芽的象征。这些理念和措施完善的将来,就是文化管理理念,而这个时代就是文化管理时代。

事实上,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管理理念已经在管理精英的实践中得到了体验,只不过,管理学界并没有把它提升到管理的最高层次的高度。比如,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企业家和最成功的首席执行官韦尔其的管理方式和艺术的最重要的内容是价值观。“对韦尔其而言,没有任何事情比通用电器的价值观更重要。”与泰勒为代表的重视“硬”要素的管理模式不同,韦尔其更重视以价值观为表现形式的企业文化。这被一些美国学者称为“基于价值观的领导”。wal-mart(沃尔玛)把企业文化定位为其成功的根本原因,海尔的张瑞敏更原因自己是一个哲学家。在政治领域,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等等,这些经过实践考验的理论,无一不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观和方法论,而不是对资源的要求。

今天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的寻找,百家争鸣,现在几乎达成了共识——体制问题。这并没有错。但本文认为,这离真理还是有一层纸。真正的原因,是体制背后的文化。是对国有企业的属性的错误认识的后果,即社会主义哲学思想的泛化的设计思维的错误。这种思维把国有企业当作政治体制的一部分,使经济体带有浓厚的政治性。国有企业改革,是体制改革没有错。但更深层次的是哲学思想的重新认识,文化的修正。今天我们对国有企业改革付出的巨大的重臵成本,是文化的巨大作用的反佐证。

四、“文化人”假设。

从管理学的角度上看,不同的管理理念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的支撑。文化管理则基于“文化人”的人性假设。

1.决定人的生存方式的因素,是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方法论。个体有迫切希望其

价值观和方法论被尊重、理解进而被其它个体所接受的欲望。

2.物质是人的基础性追求。但物质更主要地是人类追求客观自我和内心自我相契合

过程中可利用的以及确定个体价值的参照物之一。其作用正如基尼系数的不断变小一样日渐淡化。

3.现实社会所能提供的客观物质条件和社会文化氛围是形成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和方法论的客观基础,个人的生理条件、心理条件和智力水平是形成个人文化的

主观因素。这决定了人的可塑性,即人会随着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的变化而不断

地调整自己的需要。这为文化管理提供了可能。

4.人的需要在任何一个时空点上都是复杂的,并且人的需要的满足呈现出螺旋式上

升的特点。而精神的激励、个体哲学思想的发展和完善是原动力。物质的丰富是

个体哲学和社会文化的外溢效应。

五、文化管理理念

恩格斯说:“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是互相影响并影响到经济基础。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经济的原因,而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恩格斯所说的政治、法律、哲学等,都是构成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长期以来,我们都是用经济的手段管理经济,最近发展的人本主义,又存在上述不全面、模糊等缺陷。管理的最高阶段,其实就是用恩格斯所说的这些非经济的因素来管理企业,就是以经济手段为基础的,文化为支柱的文化管理。把文化的理念贯穿到企业的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货币资金管理。用文化做统帅,具体的人力资本管理、物资管理等方法和措施做将才。

“文化人”的人性假设决定: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企业这种工作环境。“文化人”假设对应的企业文化管理的本质,是在人的体能、技能和智能的基础上,更主要地通过对以价值观和方法论为表现形式的企业文化的塑造,形成适合个人的智能、体能和技能最大限度发挥和潜能的发掘的机制,同时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人的物质追求(包括生理追求)和社会追求的协调发展。作为一个企业而言,它要创造具有本企业独特性的正向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本身及文化的外在表现(组织结构,企业制度,经营策略)去激励、约束企业人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奋斗。企业为个人创造的使其价值观和方法论得以被尊重和实现的机制是最有效的激励方法。

六、文化管理的先进性

6.1指向明确

文化管理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即以价值观和方法论为基础的哲学思想是企业管理的对象。部分学者认为,文化的含义是中性的,有催人进取的促进企业发展的文化,也有腐蚀人的灵魂阻碍企业进步的文化。本文承认善恶并存的人性(性善与性恶是人类文明以来一直没有结果的辩论赛。人本管理的模糊性也由此而来),但并不认同文化的两面性。文化作为人类群体的共同的行为模式、几千年的积累和修正形成的共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具有正向意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积淀。非正向意义的曾经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并不可能在历史的

长河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延续并为人类所尊崇。规范善恶并存的人性是人类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的要件之一,作为规范的尺度,文化的定义不是中性的,也更不是两面性的。所以文化管理的指向是明确的。

6.2更加全面

文化管理克服了部分管理理念或重视物,或重视人的片面性,从更高的层次关注物质、资本以及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既强调对价值观、方法论的修正对企业管理的决定性作用,也强调了物质的基础性作用。在具体管理措施上,吸纳科学管理、行为管理理念中有利于培养员工职业精神和尽责念的部分,又兼有人本管理理念对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之长。用这种人所共知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去指导对人、财、物三者的管理。这也与目前把企业文化定义为纯精神的价值观予以研究,把文化的作用局限在指导对人的心理契约的管理的观点也是不一样的。

6.3与人的需要更融洽

人类需求满足并不像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所说的那样,从势力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进而逐步上升到自我实现的需求。人的需求在任何一个时空点上都是复杂的。我们并不能说一个处于饥饿状态的人就不追求安全,不追求被人尊重,而只能说,在对某一个特定的需求出现强烈的满足欲望的时候,会压制对于其它需求满足上的努力,降低其满足程度。

而人在任何一个方面的需要的满足,都会印发对其他需要的满足程度的提高。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有先物质追求而后发展到精神追求的过程。但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后,不会再出现明显的先后顺序,而是两者的交互互动过程中不断提高。螺旋式上升理论很好的解释了这个问题。

6.4更加科学

文化管理理念与以前的管理理念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完全替代关系,不是目前所述的那样,用法治取代人治,用人力资本管理取代物质资本管理,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重心偏移和理论支撑的关系。即由文化管理来统领对员工行为的管理、物质管理、资金的管理和人力资源的管理。或者说,正如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一样,文化管理理念在实践上其实早已存在,基于“经济人”、“社会人”等人性假设而建立起来的各种管理理念,无论是科学管理也好、行为管理也好,其实都是文化管理的初始的不全面的形态,它所表现的同样是一种价值观和方法论,只不过尚未触及到文化的真谛。这些不同时代的管理理念,是管理理念的“螺旋式”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层级。它们共同推动了比自身更加科学的文化管理的出现。

八大现代质量管理理念

八大现代质量管理理念 丁慕青:实战派培训! 世界500强讲师 16年培训经验。曾担任过外企500强企业内训师、法资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北京大学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特聘讲师;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讲师; 2009年华人500强讲师, 2011年中国企业教育百强讲师团特约讲师; 中华培训讲师网讲师 品牌课程: 团队管理与团队建设 高效能时间管理 中层管理者能力提升训练 现代质量理念即核心质量思想,是质量管理方法的精髓。质量管理理念与其他理念的区别在于,质量管理理念不仅理论上有比较成熟的成果,而且实践中也形成了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开展税收质量管理工作,八大质量管理理念值得国税系统关注和借鉴。 质量管理理念一、质量理念 (一)质量的内涵 从字面来理解,“”是指产品或的优劣程度。而按照9000给出的定义,“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里,“固有特性”是指某事物本来就有的永久性的特性;“要求”既包括明示的需求或期望,也包括隐含的需求或期望。有的管理学着作将“质量”的可操作性的定义概括为“满足甚至超出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二)现代质量理念的实践要求 1、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把追求质量应用于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视质量、分析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质量。 2、采用科学的方法管理质量,积极投身质量管理,认真实施质量管理理念的文件。 3、严格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确定的质量标准衡量自身的工作,杜绝不达标的“不合格品”。 4、对于工作质量的衡量,既要进行定性评估,更要进行定量分析,注重用可以量化的质量标准去评判工作质量的优劣、管理水平的高低。 5、正确处理质量与数量的关系。既要完成工作任务,更要确保工作质量,克服过去工作重布置轻落实、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 质量管理理念二、顾客理念 (一)顾客理念几乎是全部质量管理方法共同遵守的原则 9000八项质量原则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全面质量管理()将“质量”定义为“满足及超过顾客的期望值”;流程再造()第一条原则就是“以顾客为导向”,站在顾客的角度策划流程;6δ管理(一种追求卓越的质量管理理念与方法)有六大主题,第一大主题就是“真正关注顾客”。 (二)行政机关有必要强化顾客意识 1、机关顾客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其一,行政机关的顾客不是直接为他们接受的付费,其实,纳税人缴税就是为政府的服务付账,但是由于付款的过程和接受服务的过程相差太远,淡化了这种等价交换关系。其二,大部分政府的服务是垄断性的,许多政府职员认为“顾客们不会有别的选择,只能在他们店里购物”,因而滋生优越感、缺乏危机感。 2、行政机关强调顾客理念的意义。其一,强调顾客理念要求人员将注意力由组织内转移到组织外;其二,强调顾客理念可以帮助我们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即政府机关的服务也代表一种交换关系,服务对象有权利得到最好的服务。因此,在行政机关强调顾客理念有助于提高服务的自觉性、自发性,把服务变成内在要

质量管理体系五大核心工具

质量管理体系五大核心工具 摘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展示,也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企业要想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围绕质量这个核心开展生产,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借以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让企业领导放心,让我们的客户称心!下面我们主要针对质量管理中核心的五大工具进行介绍。 质量管理概述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质量管理,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也称品管五大工具。包括: 1.统计过程控制(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2.测量系统分析(MSA,Measure System Analyse); 3.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Failure Mode & Effct Analyse); 4.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 5.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1、统计过程控制(SPC)SPC是一种制造控制方法,是将制造中的控制项目,依其特性所收集的数据,通过过程能力的分析与过程标准化,发掘过程中的异常,并立即采取改善措施,使过程恢复正常的方法。 实施SPC的目的: ?对过程做出可靠的评估; ?确定过程的统计控制界限,判断过程是否失控和过程是否有能力; ?为过程提供一个早期报警系统,及时监控过程的情况以防止废品的发生; ?减少对常规检验的依赖性,定时的观察以及系统的测量方法替代了大量的检测和验证工作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新理念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新理念 [摘要]21世纪进入了科技、信息和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市场竞争全球化与经营战略创新化,使得管理对象、管理目标和管理方式出现了新变化。伴随这些变化的出现,现 代企业管理也出现了新的管理理念:强调企业管理的精细化;强调企业对“人”管理的人性 化;强调企业竞争的协作化;强调企业管理的创新化。把握这些新理念将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精细化;人性化;协作化;创新化 企业管理理念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最近20年来,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紧紧抓住 国际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趋势,更新观念,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勇于创新,取得了极大 的收益与进步。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新理念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为我国企业更好更健康地发展提供借鉴。 、树立创新理念 人类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文明史。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 社会经济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社会交通由人力车、马车到火车、汽车、飞机;企业管理从泰勒时代把人当作机器一样对待,到现代企业管理的“以人为本”,都 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以,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立足创新,包括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以开拓创新为动力,走出一条以科技为主导的质量效益型发展路子。实践证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成功之路。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经济的主体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企业竞争首先 是产品适销对路,质量要高,成本要低,服务要好,即按照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经营企业。要达到这些要求,就要在技术、经营、管理、制度、组织等方面实现创新。企业领导者、管理者、广大职工要全面提高素质,包括思想观念、技术业务、道德素质以及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力等。 、紧紧抓住依靠科技进步的关键性因素 科学技术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 高达85%在我国的经济发达省、市,如广东省的深圳市,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达75% ;在现代工业园,如苏州现代工业园,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达70%实践表明,现代经 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是主要推动力。企业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实现科技创新:一是增加科技投入,每年投入经费不少于整个集团公司销售收入的5%二是要引聘、培养高科技人才。

团队管理核心理念

团队管理核心理念 2014年03月26日15:51 来源:作者:赵晓东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513 团队管理(team management)指在一个组织中,依成员工作性质、能力组成各种小组,参与组织各项决定和解决问题等事务,以提高组织生产力和达成组织目标。基本上,小组是组织的基本单位,各种小组的形成,若是成员能力具有互补性,形成异质性团队,其效果较佳,因为可从不同观点讨论,激发更有创意或独特的问题解决方式。 1、管理人员和部属所组成永久性团队,常常称为家庭式小组(family group); 2、为解决某一特定问题所组成的团队,称为特定式小组(special group)。 3、后者可以说是一种临时性或任务性的组织,一旦问题解决,可能就解散了。一般而言,团队建立要能成功,必须具有下列要件: 小组成立有其自然的原因; 小组成员之经验和能力彼此能够相互依赖; 小组成员之地位和身分最好相当,不能相差太大; 4小组的沟通必须具有开放性,才能有效沟通,以利问题解决。 团队管理乃是运用成员专长,鼓励成员参与及相互合作,致力于组织发展,所以可说是合作式管理(collaborative management),亦是一种参与式管理。随著组织工作复杂性日益增多,很多工作实难靠个人独立完成,必须有赖于团队合作才能发挥力量,所以团队管理有时代需求性,成功组织建立各种不同功能性的团队管理。因此,组织若能善用团队管理,对于激发成员潜能、协助问题解决、增进成员组织认同、提升组织效率与效能,具有一定的功能。 为发挥团队管理的效果,每位成员须先了解小组目标与使命及个人角色和责任;其次成员亦须了解如何完成小组任务,最后要能积极投入小组目标的达成。由于沟通在团队管理扮演著相当重要角色,如能事先举办讲习会,建立成员有效沟通技巧,更可使团队管理有良好效果。目前学校已设各种小组或委员会,如何加强成员沟通技巧,增进凝聚力,实属重要课题。 团队管理是未来管理的新取向,惟不能陷入团队管理的迷思,认为所有的团队都是好的,成员在一起就是一种团队、彼此会相互喜欢等,都不是务实的看法,只有在一个开放、沟通顺畅的环境下,才能发挥团队管理的功能。 制定良好的规章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是近几十年才逐渐出现并普及的新概念,以前称之为人事管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人事管理逐步发展为人力资源管理,并向人力资本、以人为本管理发展。针对不同的阶段,对人的认识的不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也有其不断变化的过程。对人的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任何一位管理者都必然要做的,因为管理者要管事,而任何事都是通过人来做的,所以管理必定要管人,也就是说他们是广义的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的执行者。但狭义的人力资源管理却是指那些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的专职人员所做出的工作。也就是说管理不管是管人还是管事都得将人作为管理的基础。 2.1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问世于20世纪70年代末。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虽然不长,但人事管理的思想却源远流长。从时间上看,从18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革命,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被称为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人事管理让位于人力资源管理。 2.1.1人事管理阶段 人事管理阶段又可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工业心理学阶段、人际关系管理阶段。(1)科学管理阶段:20世纪初,以弗里得里克·泰勒等为代表,开创了科学管理理论学派,并推动了科学管理实践在美国的大规模推广和开展。泰勒提出了“计件工资制”和“计时工资制”,提出了实行劳动定额管理。1911年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这本著作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因而被西方管理学界称为“科学管理之父”。(2)工业心理学阶段以德国心理学家雨果·芒斯特伯格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推动了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进程。雨果·芒斯特伯格于1913年出版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标志着工业心理学的诞生。(3)人际关系管理阶段 1929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率领一个研究小组到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九年的霍桑实验,真正揭开了对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 2.1.2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又可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两个阶段。“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早在1954年就由彼德·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企业所广泛接受,并逐渐取代人事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也不断成熟。人们更多的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为企业的战略服务,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如何向企业管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阶段。 2.1.3人力资本管理阶段 将人视为一种资本来进行管理。人作为资本参与到生产活动中,具有以下的特点:(1)人力资本可以产生利润;(2)人作为资本,可以自然的升值;(3)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产生利润;(4)人作为一种资本,参与到利润分配中。 2.1.4以人为本管理阶段 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是将人视为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应首先考虑的因素。在企业中,客户的“上帝地位”被员工取代。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当企业满足了员工的各种需求的时候(如工作环境、薪酬、尊重等),员工的工作效率、创作力将会极大的提升,可以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其核心是:对企业中的惹应当视为不仅仅是一种资源,企业的目标从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转移到满足个人发展从而促进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上来,认为组织和员工的管理应采用“民主式”、“自主式”的管理,强调员工在组织中的个人作用的同时强调团队的作用,鼓励员工在组织中得到发展,他认为个人的发展对组织是有益的。他主张对人力资源重点在于进行开发与利用,强调对员工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强调对员工实行更有激

最新现代企业管理是非题资料

二是非题 1与从事作业性非管理人员直接联系并组织和监督他们工作的管理者称为基层管理者如主管、工长(v) 2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例关系,因此企业高层领导直接管理的人数应很多( x) 3企业特别是高管管理职权的集权和分权往往应相互结合,并且是个动态过程(√) 4企业组织有效性要求组织应保持~定的弹性即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目标的改变而不断作相应调整(√) 5事业部制结构的主要缺点为机构重复设置、各事业部之间相互沟通困难、本位主义严重和缺乏规模经济(√) 6有限责任公司最适合中小型企业,与股份有限公司一样必须公开账目(X ) 7企业集团是用产权纽带或契约纽带连接起来的包括(控股)企业、(参股)企业、(外围)企业的现代高级组织形式之一 8国有独资公司的重大事项是由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决定的,而不由公司董事会决定的x 9现代企业制度的最主要形式是公司制(V) 二是非题 1企业愿景表明企业想成为什么,宽泛、高远,甚至充满野心,是企业基本的经营理念;在企业愿景基础上的企业使命比较具体,表明企业具体业务和追求以区别于其它企业;而企业战略目标是企业使命变为可操作的具体指标,并有规定期限(v) 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只能来自于技术创新,不可能来自于管理创新(×) 3 SWOT战略匹配分析,首先通过企业内部各加权因素IFE矩阵得出企业实力是优势或劣势,其次通过企业外部各加权因素EFE矩阵得出企业对外有机会或面临威胁,最后把内部情况与外部情况综合考虑得出不同战略(√) 二是非题 1消费需求异质性理论是市场细分化的基础和理论依据(v) 2现代市场的含义指有购买愿望的消费者(x) 3市场指进行交换的有型场所,不包括买卖双方的无形交换关系的总和(X) 4消费者欲望指没有得到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其需求指有能力并愿意购买的欲 望(X) 5营销不同于销售( v)、 6商品退出市场即表明产品的生命周期到了,||同时这产品也无任何使用价值?(x) 7市场预测定性的德尔菲法指把相关人员集中起来,交换意见,共同讨论进行x 8市场预测的移动平均法与指数平滑法适宜于数据为中短期的时间序列,趋势方程法则适宜数据为较长期的时间序列(v) 9市场预测平滑法是重近期(即近期权重值大),轻远期(即远期权重值小),且权重呈等比递减数列( v) 10营业推广可长期和单独使用(X) 1l不同商品使用不同品牌避免企业声誉系于一种品牌,刺激企业内部竞争(√) 12商品退出市场即表明产品生命周期到了,同时产品也无任何使用价值(X) 13目前大多数产品使用经销商品牌,而不是生产商品牌( X ) 14对高档古玩定价时应采用价高的整数定价策略,对低档商品定价时应采用给人以精确便宜的尾数定价策略(v) 15企业促销活动中,如其促销对象为中间商,企业积极把产品推销给批发商,批发商再积极推销给零售商,零售商再积极推销给顾客,手段以人员推销和适当营业推广为主,这称为“拉”促销策略(X)

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的新理念

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的理念 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中,质量管理已不单纯是如何保证产品质量的问题,本年度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审标准,其内容充分体现了现代质量经营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是组织追求卓越绩效取得成功的经验总结.其核心观点和相关概念是组织所必须具备的意识,应体现在全员,尤其是组织中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之中,现归纳其中的精华,以作为加强和改善我们的质量工作的参考. 1.领导者作用 组织的领导在质量经营获得绩效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不是从事直接、具体的管理工作,更不是被动地处理紧急问题。而是运用权利和影响力引导和影响员工,使其按照组织目标的方向努力工作,保证目标实现。领导作用主要应履行四个方面的职责: (1)创建以顾客为中心的价值观,明确组织的使命和存在价值; (2)制定组织的发展战略、方针、目标、体系和方法,指导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引导组织的长远发展; (3)调动、激励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到全员参与、改进、学习和创新; (4)以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个人魅力起到典范作用,形成领导的权威和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带动全体员工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2.以顾客为中心 经济全球化为所有组织扩大了市场的空间,同时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顾客为关注焦点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的要求,是组织实施质量经营的战略性概念,必将带来经营方式的变革。 (1)产品的质量和组织的绩效是由顾客来评价的,组织依存于顾客。 (2)为顾客创造价值,让顾客满意,建立稳定的关系,培育忠诚的顾客。 (3)既要了解顾客今天的需求,同时要预测顾客末来的需要,在满足顾客今天的需求的同时,引导顾客末来的需求。 (4)尽全力减少失误,对万一发生的失误要迅速、热情处理好,消除顾客的不满意,挽回信誊,留住顾客。 (5)对顾客需求变化和满意程度保持敏感性,对顾客和市场的变化给予快速和准确的反应,不断改进,增强市场应变能力。 3.培育学习型的组织和个人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影响到组织的发展,所有的组织和个人,都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掌握知识,以适应组织外部环境变化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困此,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1)组织和个人要学习新目标、新方法,以持续改进,适应新的发展变化; (2)组织的目的一是盈利,二是培育人。培训是组织对员工成长的投资,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是高回报的投资; (3)学习内容不限于技能和岗位培训,应包括意识教育、研究开发、最佳工作方法和标杆学习。 4.建立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合作伙伴关系 组织的成功取决于内部员工和外部合作伙伴的知识、能力、创新和工作动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组织的内部、外部环境趋于多变和越来越不稳定。为了寻求稳定的经营,保证目标的实现,组织需要建立内部与外部的战略伙伴关系。

以IS09000系列标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以IS09000系列标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524-72 以IS09000系列标准为核心的质量 管理体系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企业为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不断地摸索和探讨新的管理理念,引进新的管理思想,采用新的管理手段。其中IS09000族标准就是近十年来被国内外企业广泛用于提高和改进管理的一个基础管理标准。IS09000族标准的实施,在推动企业的各项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传统管理意识的不自觉抵触,加之认证活动中的引导不到位,致使贯标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同程度的负面效应,即所谓实践偏差,从而大大影响了标准功能的发挥和企业宣传工作的积极性。究其原因,最突出的是没有认识到质量管理体系与现代管理学各系统之间的关系,不能很好地主动地使之兼容和协调,这一点是影响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关键,也

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几点思考

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几点思考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新特点是信息化、全球化、规模化、知识化。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求彻底变革企业管理思想,树立经营管理的新理念。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要想实现根本性的创新,就必须变革管理思想,完善管理理念。本文从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入手,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创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近三十年来,GDP 的平均增长速度已达到10%,更有一些经济分析组织得出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仅次于美国,上升到世界第二位的结论。中国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主要表现在生产能力逐渐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增强,这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华民族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蕴藏着巨大市场,另外,中国人具备取长补短的能力,善于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最重要的是,我国在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中,找到了适合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1.管理理论的发展 1.1 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侧是从组织方式和管理职能等方面对企业的效率问题进行研究。这一阶段的代表理论家有美国的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法国的法约尔,被称为管理理论之父;德国的马克斯〃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1.2 20世纪30年代—20世纪80年代,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指的是行为科学学派,以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组织行为、团体行为与个体行为,重视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等因素,对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影响作用。行为科学的主要成果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等。管理理论丛林指的是,各种管理理论林立,其中最著名的是,管理科学理论和管理过程学派。管理科学理论是指,以系统的观点,运用统计学、电子计算机和数学的技术,为现代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通过控制和计划,解决企业中生产与经营的问题。管理过程学派的观点是,无论组织所处的环境和组织的性质有多么不同,但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是相同的。 1.3 20世纪80年代—至今,当代管理理论阶段 当代管理理论阶段,是指进入80年代以后,国际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石油危机,深刻影响了国际环境,这一阶段的管理理论,研究企业环境与组织关系,以战略管理为主,重点研究企业应该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充满危机的、动荡不安的经济环境。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这一阶段也是企业再造的时代,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詹姆斯〃钱皮与迈克尔〃哈默是该理论的创始人。他们认为,企业应对经营、管理和运作的方式进行重新的设计,以工作流程为中心,进行“再造工程”。从80年代起,美国企业开始了大规模的重组革命。9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的第二次管理革命也陆续展开。 2.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新理念 2.1企业的信用管理

企业项目管理核心概念提升

项目核心概念提升 1.目标客源主要特征: 消费者主要特征 ⑴月收入1400元以上 ⑵收入稳定或事业稳步发展的年轻人 ⑶年龄多数在25——35岁之间,多以首次置业为主 ⑷家庭人口为1——2人,以单身白领和新婚夫妇为主 ⑸以投资为目的(多以中老年为主) 2.主要客源社会类型: ⑴单身白领,特别以现代年轻女性为主 ⑵年轻教师及文化艺术界人士 ⑶个体经营者、SOHO人 ⑷中老年小型投资者 ⑸异地在昆有长期接待业务关系的 ⑹被云南优良的人居环境所吸引的海内外新的“体验型”移民3.目标客户特征描述: 项目目标客户的共性应为: 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家庭收入在中上水平 渴望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 对时尚生活有一定的追求

家庭结构是以单身和小家庭为主 因产品差异界定的目标客户类型为: 25——30岁左右的年轻置业者大多以有稳定收入为主,他们对时尚生活有敏锐的感受力和极强的接受力,希望走在时代的前沿。 30——35岁左右的年轻小家庭,以预备结婚和已婚的第一次置业为主,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者。他们有自己的事业积极热情,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25——35岁左右的现代独身女性,她们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是本案重要的目标客源之一。 55岁以上的中老年小型投资者,因其存在着投资倾向和投资实力,也会成为本案主要的目标客源之一。 4.目标客户置业动机描述: 置业动机分析:年轻工薪层买什么房? ⑴价位上可以接受 ⑵物业管理完善 ⑶建筑质量及户型要好 ⑷交通便捷 ⑸高质量的、独特的人文环境 ⑹周边配套设施齐全 ⑺手续合法,诚信度高的发展商 ⑻楼盘具有升值潜力 据权威机构对昆明市近年房产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调查研究显示:从消费者的购房动机来看,首次置业一直是近年来房产的绝对主流。购房动机与其购房时

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财富管理行业郭树清

郭树清 (2012年6月7日)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同志们: 经过一年半的精心筹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正式成立了。首先,我代表中国证监会向长期以来支持协会筹建的国务院各部门和北京市各有关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基金业协会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 1998年春天,我国的第一只证券投资基金诞生。短短14年里,中国的财富管理服务蓬勃发展起来。从封闭式基金到开放式基金,从信托计划到银行理财,从投资连接保险到天使基金和阳光私募,从各种各样的资产管理公司到林林总总的另类投资项目,都显示出勃勃生机,中国的金融业也因之而五彩缤纷、熠熠生辉。截至2011年底,证券投资基金资产净值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到万亿元,信托资产万亿元,保险资产万亿元,各类创投与私募股权投资万亿元。 然而,我们的财富管理行业总体上还处于幼年时期,不仅远远未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而且自身也存在种种的缺点与不足。比如,产品设计针对性不强,行业分割还比较严重,监管标准不尽一致,对投资者保护的制度安排存在缺失等等。总之,前述各个领域都遇到严峻的挑战,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一、发展财富管理对经济转型具有根本意义 首先,这是提高我国经济效率的需要。中国是世界少有的储蓄大国,截至今年4月底,全部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万亿元。但是,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还不够顺畅、不够理想。中小企业、“三农”、教育、医疗、文化及其他民生服务领域,资金都十分紧缺,但制造业、重化工业、矿业、能源交通等领域,投资冲动却非常强烈,出现了较为普遍的产能过剩。中小企业多、融资难,民间资本多、投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突出。这说明,我国经济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资源错配和资源浪费。国内外经验表明,专业的财富管理,能够以市场化的方式,把社会资本集中起来,在实体经济不同领域和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资本的优化配置,从而把资源引导到国民经济最需要和最有竞争力的环节。例如,天使基金、风险投资可以培育创意、鼓励创新,股权投资基金可以帮助企业把特有的

十大质量理念

十大质量理念 十大质量理念 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威廉戴明 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其次才是制造出来的,质量控制应该从制造阶段进一步提前到设计阶段。——田口玄一 对于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松下幸之助 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约瑟夫朱兰 ------------------------------------------------------------------------------- 质量是兴国之道 【入选理由】 ?翻开历史的日记,我们清楚地看到:上世纪末,虽然我国很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列第一位,但高品质的产品却要依赖进口;由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我们的产品要向别人支付高额的专利费;由于质量不过硬,在对外贸易中,我们的产品常常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靠什么?质量!质量!还是质量!质量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其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质量是兴国之道!”这一口号的喊响仿佛叫醒了沉睡中的“雄狮”,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注定是要被载入史册的。质量被提到了决定国家兴旺发达的高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质量兴市”、“名牌战略”……一系列质量战略的实施显示了中国以质量振兴经济的决心。如果说20多年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初步完成了“数量”的积累,那么进入新世纪的中国正朝着“质量”的高度进发。 -------------------------------------------------------------------------------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品牌的基础 【入选理由】 ?过去的10年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品牌的基础”无疑是企业文化理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句话。大浪淘沙,无数企业兴衰成败的案例正在不断验证着它的正确性。重质量者得市场,轻质量者遭淘汰。在谷歌上输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0.17秒就能搜索出640多万条信息,该理念流行和影响的深度与广度充分说明了“质量”二字的深入人心。质量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兴国之道,更是企业的生命所系,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呢?可以说,质量就是企业的全部。 ?品牌是近年来最流行的关键词之一,而质量则是品牌最密切的关联因素。如果将品牌比作一座大厦,质量就是这座大厦的根基。没有质量这个坚实的根基,企业建立起来的品牌“大厦”必然经不起市场的风雨洗礼,甚至会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纵览近年来叱咤市场的知名民族品牌无疑不是高举着“质量”的大旗:海尔、华为、格力……成功的因素各有千秋,但质量是所有走向成功的品牌共同的法宝。但愿我们的企业继续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产品质量,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企业品牌。 -------------------------------------------------------------------------------

质量管理的核心是什么

《3A-管理/生活小故事》 第351期 亲爱的朋友,您好!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本期与您分享的主题是:《质量管理的核心是什么?》,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祝工作顺利! 编者:杨仁伟 2013年4月8日星期一 质量管理的核心是什么? 每个企业都在做质量提升的工作;很多质量人也在为“提升”二字所奔波。然而,怎么做提升?如何让提升有效?就必须明白质量管理的核心到底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做体系,为什么设立各项检验,为什么做FMEA,为什么做SPC?说到底,就是防止不良产生。而不良为什么产生?都是人让其产生。包括软件行业也一样,还有自动化行业,自动化自动化其实也是人让它自动。所以这里引出一个观点,就是产品不良必然是由人产生!人会犯错,犯错导致各种不良产生。那么质量管理的核心就是预防人犯错。 而预防人犯错,就必须框人,通过制度、标准和流程来约束人。如何约束?引用佛家的一句话,就是世间万物皆有因果,讲究“因果报应”。引用体系里的过程方法理论,输入了因“X”,输出了果“Y”。记住五句话:所有质量问题Y的产生,必然由于X变化引起的!X的变化,引起Y的变化!假定X不变,那么Y就不会变!X的变化量,决定Y的变化量!质量的本质就是控制变化! 我们质量人经常说自己很忙,是忙还是盲,还是莽?我们检验员总是不够用,做来料检,首件检查,过程巡检,出厂全检。是很“忙”!?忙到最后还是会出质量问题。但是看看以上几项工作,有几项是做“果Y”还是“因X”?再回顾上文几句话,“X的变化,引起Y的变化!假定X不变,那么Y就不会变!”现在很多企业都是花20%的精力管控过程变化X,而花80%的精力管控结果Y。抓Y只起到让问题在公司内部发现,还是客户处发现的作用。而不良已经产生,抓Y属于死后验尸,不能提升质量水平。要想提升质量水平,要靠管控X来实现。 美国通用电气,仓库几公里大,但是没有一个来料检验员。而我们的供应商质量工程师,每日审核供应商都很忙。试想一下,靠你两个小时的审核,能提高其质量水平?与其审核,不如给供应商一个培训;与其按条款一个个看,不如看引起你进料不良的几个参数,然后教会供应商如何控制这几个参数不变化。事有因果!你经常发现进料不良,给供应商打电话说,你们什么毛坯不良,而

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点

1.名词解释 (1)什么是管理,什么是企业管理? 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所采取的最有效、最经济的行动,是对行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是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对组织内的各种资源(人、财、物等)进行合理配置的综合性活动。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目的:企业管理的基本目的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并达成预定的产品数量、达成预定的产品品质、如期完成任务、减少费用支出的要求。 (2)什么是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有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3)什么是企业责任? 企业责任:是指企业在争取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面对社会的需要和各种社会问题,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利益,所应该履行的义务。 企业责任的内容:对员工、社区、生态环境、国家、消费者和社会的责任。 (4)什么是企业的动态原理? 动态原理:是指企业管理系统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自己的经营观念、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为达到此目的,必须相应改变管路方法和手段使其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相适应。(5)什么是决策? 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含义:1、决策的主题即可以是组织,也可以使组织中的个人2、决策要解决的问题,既可以是对组织或个人活动的选择,也可以是对这种活动的调整。3、决策选择或调整的对象,既可以使活动的方向和内容,也可以使在特性方向下从事某种活动的方式。4、决策涉及的时限即可以是未来较长的时期,也可以仅仅是某个较短的时段。 (6)什么是控制? 控制: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它可分为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各项行动完成是朝着达到组织目标方向进行的。控制系统越完善,管理者越容易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简单题 (1)企业管理的特征? 1、企业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 2、企业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现代企业管理追求多目标的经营管理,倡导自由式经营管理和动态管理;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2)简述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是指经营和管理企业必须遵循的一系列最基本的管理理念和规则。主包括系统原理、分工原理、弹性原理、效益原理、激励原理、动态原理、创新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等。 (3)怎样看待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科学性: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可观规律。一方面,管理是由一些概念、原理、原则和方法构成的科学知识体系,是有规律可循的;另一方面,管理作为一门科学知识,是可以通过学习和传授而掌握的,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经过系统的管理知识的学习和训练。艺术性:强调其实践性,无实践则无所谓的艺术。 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管理的艺术性反映的是千变万化的管理现象,而管理的科学性则反映了纷繁万千现象中的规律,并使之上升为理论、原理和方法。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二者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和转化的。管理的艺术可以上升为科学理论,管理艺术又需要理论指导;管理科学理论的运用必须讲究艺术。管

品质管理重点

品质管理重点:事后检验把关、事中过程控制,事前预防控制

2、调整品管组织的功能 ①建立现代的品管组织架构,强化品管组织的阵容。 ②品管人员的角色定位 3、品质需要全员参与、团队合作 ①推行TQM(Total QualityManagement) ②改变工作习惯:做好了才叫做了 ③将顾客的观念延伸至企业内部,下工序就是上工序的顾客 ④在企业内部形成支援系统 ⑤推行全员与品质管理的活动,如5S、Qcc、TPM等等 4、要有满意的员工 ①控制品质变异要素4MIE的核心——人 ②精简组织,定期组织重整。 ③建立良好的员工士气。 5、重视教育训练 品管界有一句名言,即“品质,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人的工作态度及方法是决定产品与服务品质的主要因素。优质的工作态度与方法,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来自不断的训练。 ①企业内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训练制度,每年编制预算费用。 ②从最基层的员工到中高阶干部都设定相应的训练时数。

6、品质要持续不断地改善 ①遵循PDCA的管理循环进行改进 即Plan(计划)、Do(实施)、Check(查核)、Action(处置),是从事持续改进(改善)所应遵行的基本步骤。 1.计划:是指建立改善的目标及行动方案。 2.实施:又称执行,是指依照计划推行。 3.查核:指确认是否依计划的进度在实行,以及是否达成预定的计划。 4.处置:指新作业程序的实施及标准化,以防止原来的问题再次发生。(或设定新的改进目标)。 ②运用QC—STORY的步骤与技巧 何谓QC Story,QC原为Quality Control(品质管制)的缩写品管之意,Story 原意为履历之意,组合在一起即称为品管履历,在QCC现场改善活动初期,它是QCC问题解决汇总报告的程序,后来因为其汇总报告流程的严谨性,许多人就渐渐地将QC Story当成是问题解决的顺序和方法,在企业中尝试推广使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改善效果。 QC Story的展开 步骤0:开始 步骤1:选题理由 步骤2:现状把握 步骤3:活动计划 步骤4:解析 步骤5:对策实施 步骤6:效果确认 步骤7:标准化 步骤8:反省、残留问题点 步骤9:今后行动计划 步骤10:总结、报告与发表 ③活用SQC统计技术 统计质量控制Statistical QualityControl,包含以下内容: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doc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1 《弟子规》是一本古书,但她却历久弥新,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启迪着人们的心灵。若要让她古为今用,就要和现代生活密切联系,方能体现出她的宝贵价值。下面是我学习的一点感悟向大家汇报一下,便于以后更好的学习和深入。《弟子规》全书共1080个字,用现代眼光看充其量是一篇短小的文章,但她的字里行间却蕴藏着丰富的内涵。文中列举了113件日常生活小事,让人们在饮食起居、洒扫应对中进行修身,为以后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古人的用意和存心我们要深刻的领悟,才能突破时空的界限更好的同圣贤进行思想和心灵的交流。当说到《弟子规》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若把整部《弟子规》浓缩成一句现代公认的管理名言“细节决定成败”,或许大家会有所认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就要在琐碎的生活小事中养成。由此可见,古人对童蒙养正打好建功立业基础看的多么重要啊。而“细节决定成败”是用现代的语言阐明了生活行为习惯对事业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二者不谋而合。生活的细节《弟子规》中列举的很全面,依教奉行肯定会有很大的受益。《弟子规》开篇就讲孝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就是以孝道为基础扩而广之的。对孝的现代理解是:服从,是“心悦诚服”的服从。服从父母、服从长辈、服从领导、服从党、服从国家和民族;服从法律、服从纪律、服从规章制度、服从命令、服从管理,直至严格执行,“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借口”这句洋为中用的管理名言被我们所接受,而我们自产自销的名言“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却被深深的打上封建糟粕的烙印,以显示其多么残酷无情和霸道。但其用意和“没有任何借口”所见略同,只不过没有外国名言委婉含蓄罢了。它们的主旨都是要求人们绝对服从,严格执行。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从婴幼儿就开始让其接受服从的意识,从孝顺父母做起的。《弟子规》入则孝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

中层管理核心理念讲解学习

《中层管理核心理念与管理技能提升》培训班 学习心得体会 我院于4月20-21日,举办中层管理核心理念与管理技能提升培训班,特邀请国家高级培训师邹树波老师,为我院中层以上干部,业务骨干等一百多人,作了为期两天的培训。邹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激情互动的讲课方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邹老师运用科学沟通、科学管理、学科建设、医院危机、营销战略等方面理论,提升管理者的领导力,打造医院一流团队。通过培训,我感到受益非浅,深切的感受到培训课程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切合我院实际,弥补了我们基层管理者在管理理论知识上的不足。特别是如何打造一流的团队执行力、管理者如何提升领导力对我们尤为重要,使我认识到执行决定成败,责任高于一切。 邹老师从事多年医院管理研究,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对于医院管理者的管理方法,有着很高的造诣。邹老师讲道,管理者的四大基石--“魂”、“道”、“术”、“器”。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就是领导力,领导力需要别人的支持。要具备领导能力,需要讲信用,才能得到威信。“谋其职,谋其政”,就是要讲究工作方法,才能提升领导能力,驾驭全局,善于沟通,有激情,有干劲。有前瞻性,才能给员工带来希望。管理要有科学性,有组织,有计划,方式方法要有切合实际。不虚,不废,严格有序,充分发挥员工的个人长处,发掘个人潜力,打造出强有力的团队,提高团队的执行力。团队执行力需要营造良好的执行力文化,执行文化的导向会形成一种氛围,经过长时间

的沉淀和积累,形成医院文化,也就是风气。风气的好坏决定一个医院决策的成败。用正确的人,即合适的岗位用对的人,用人用在刀刃上;做正确的事,即把握明确的工作目标,目标的制定要有延续性,不能朝令夕改;正确的做事,即如何提高执行力。如何提高团队的执行力,是我们每个中层干部都应该认真思考的。我认为,首先,是保证政令畅通,畅通的沟通渠道,是落实执行力的重要环节,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布置工作应及时督查跟进,督查是落实执行力的有效环节,能提高各层人员的落实能力。合理灵活运用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责、权、利,奖罚分明,也是提高执行力的有效手段。 在我们的工作中,沟通是很重要的方法,运用沟通,团结,凝聚力等方式来提升执行力。邹老师将沟通在管理中的应用,科学的、系统的分析,科学的应用,才能真正提升我们的管理水平。邹老师讲到,沟通是管理者的重要工作方式。沟通分上下级关系、同志关系、医患关系等的沟通。沟通方式有语言沟通,眼神沟通,行动沟通等。沟通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用感情,用真情,懂得尊重,换位思考,遵守章法,谨言慎行。这样才能与对方拉近距离,想法接近,相互接受,才能达成一致,才能共同解决问题。了解到了与人沟通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工作中良好的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我不是在临床医技科室工作,相对来说与患者的接触比较少,但在我的工作中,沟通仍必不可少,准确体会领导意图,体会科室想法,完成自己的工作,需要沟通;获得同事的理解,积极配合工作,需要沟通;接待来访人员,了解满足他们的需求,需要沟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