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法探析

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法探析
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法探析

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法探析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本院2008年-2011年2月56里外伤性脾破裂的患者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3例进行保守治疗,20例进行保脾治疗,33例进行脾切除术,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及时准确的诊断、科学合理的治疗是挽救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生命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保守;手术;疗效

外伤性脾破裂由直接或间接外力作用所造成的脾脏损伤或破裂,可发生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腹部皮肤完整,腹腔未经伤口与外界相沟通),也可发生在腹部开放性损伤(腹部皮肤丧失完整性,腹腔经伤口与外界相沟通)。外伤性脾破裂其开放性者多由刀戳或弹片伤等所致,往往伴有其他的内脏损伤,而闭合性者则由倾跌、拳击、车祸等直接或间接的暴力所造成,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腹部损伤[1,2]。为了探讨外伤性脾破裂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笔者通过对本院2008年-2011年2月56里外伤性脾破裂的患者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2008年-2011年2月56例外伤性脾破裂的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31例,年龄5-58岁,平均年龄为31.5岁,车祸15例,高处坠落伤21例,塌方压伤5例,跌伤5例,殴斗7例,其他3例。受伤后到明确诊断最短25min,最长18h。

1.2 诊断标准[3] (1)腹痛:突发性左上腹痛,可伴有左肩放射痛(Kehr 氏征)。(2)休克:轻度仅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或脉率加速,出血明显时可有烦躁及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3)可出现左上腹压痛、肌紧张及很明显的反跳痛等腹膜刺激症,甚至出现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4)?腹腔诊断陛穿刺拙得不凝周血液等;(5)B超发现脾破裂、脾区增大或积血、腹腔积液等;CT或MRI 检查发现脾包膜下血肿或实质破裂;腹腔镜检查,可达到诊断和治疗目的;但必须等待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以后进行。

1.3 治疗方法本组56例患者,非手术治疗3例,手术治疗53例,其中行单纯脾切除33例,脾脏部分切除或缝合修补术15例,脾片大网膜内移植5例。手术治疗者放置腹腔引流31例,非手术治疗方法:患者绝对卧床、禁食、胃肠减压、输液、输血、抗感染、局部加压包扎、保护心肺功能等。

2 结果

6例患者中3例进行保守治疗,20例进行保脾治疗,33例进行脾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少,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9天-50天,平均时间29.5天。

(推荐)肝脾破裂患者护理

肝脾破裂患者护理 学习目的及内容 了解肝脾破裂概念 熟悉肝脾破裂临床表现 掌握肝脾破裂护理 概念 肝脏和脾脏是人体腹腔内最易破裂的实质性器官。肝破裂和脾破裂是常见的外科急症,两者可单独发生,也可同时发生。 临床表现 肝脾破裂时,大量血液和胆汁流人腹腔,临床症状以腹内出血和腹膜刺激为主。患者所出现症状的早晚。严重程度与破裂范围大小和出血量有关。出血的早期有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心跳加快、尿量减少等症状,出血较多时有神志淡漠。反应迟钝、口唇和指(或趾)端发绀。四肢厥冷、脉快而细弱,尿量减少、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当腹膜出现刺激征时有腹肌强直、腹壁紧张以及明显压痛和反跳痛 术前护理 1 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松解衣领,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平卧,头及下肢各抬高15°,以利于呼吸,增加回心血量,搬动时取右侧卧位,借助内脏压迫起暂时的止血作用。若有多发肋骨骨折时应慎重,避免加重损伤。 2 抗休克治疗的原则目的是迅速恢复组织的灌流量,采用抗休克液体疗法应遵循早期、足量、快速、多通道的补液原则。选择粗大而直的静脉通路,但不宜选用下肢大隐静脉作为输液部位穿刺,因肝损伤时可能合并下腔静脉损伤,手术时游离翻转肝脏,压迫肝脏破裂伤时,均有可能使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因而可使下腔静脉的回心血量减少,输注的液体漏出血管外,不能尽快补充血容量,影响抗休克治疗效果。 3 对重要脏器功能的支持,防治因休克而合并ARDS、ARF、DIC 我们在肝损伤患者术前抗休克过程中,注意观察各种心功能指标,观察患者呼吸困难和缺氧情况,及时吸氧和纠正心衰,观察患者尿量和比重,出现早期ARF时,及时使用速尿,确保尿量,给予胃肠减压,注意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紊乱。 4 动态观察本组30例肝破裂患者中,4例入院时血压在正常范围,患者末梢循环及肢端温度也尚可,属于肝破裂的早期或间歇期,对于此类患者,我们始终进行生命体征的观察,随着失血量增多,均得阳性结果。因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患者的面色、末梢循环、肢端温度、尿量的变化,可为我们争取时机,抢救患者取得主动权。 5 争取手术时间患者纠正休克的同时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做好术前准备,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术后护理 1.密切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和血氧饱和度(尤其在术后24 h内),同时观察面色、四肢末梢颜色、温度的变化、切口渗血及腹部情况,判断有无继续出血征兆。 2 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给予低流量吸氧,半肝以上切除患者需间歇吸氧3~4天,严密观察呼吸情况,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当患者咳嗽时可帮助按压切口,鼓励患者排痰。必要

脾破裂护理常规

脾破裂的护理常规 一疾病的概述 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器官,它被与其包膜相连的诸韧带固定在左上腹的后方,尽管有下胸壁、腹壁和膈肌的保护,但外伤暴力很容易使其破裂引起内出血。 二临床表现 脾破裂的临床表现以内出血及血液对腹膜引起的刺激为其特征,并常与出血琩和血速度密切相关,出血量大而速度快的很快就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伤情十分危急。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主要依赖; ①损伤病史 ②临床有内出血的表现; ③腹腔诊断性穿刺抽得不凝固血液等。 三治疗原则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当前脾破裂的处理原则虽仍以手术为主,但应根据损伤的程度和当时的条件,尽可能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全部或部分地保留脾脏。下列手术方式可根据损伤的具体情况选用:脾修补术,部分脾切除术,全脾切除术。 四护理评估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病情、配合程度心理、社会、家庭、文化环境精神等。五护理要点及措施 1、协助患者做好术前检查 2、做好术前指导 备皮,洗澡,更衣,抗生皮试等。 术前禁食水,取下假牙,贵重物品交予家属。 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过度焦虑者,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3、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1)严密观察监护伤员病情变化:把病人的脉率、血压、神志、氧饱和度(SaO2)及腹部体征作为常规监测项目,建立治疗时的数据,为动态监测病人生命体征提供依据。 (2)补充血容量: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快速输入平衡盐液及血浆或代用品,扩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改善休克状态。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氧,改善因失血而导致的机体缺氧状态,改善有效通气量,并注意清除口腔中异物、假牙,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4)密切观察病人尿量变化:怀疑脾破裂病员应常规留臵导尿管,观察单位

外伤性脾破裂临床治疗体会

外伤性脾破裂临床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5-01-06T10:52:10.167Z 来源:《医药界》2014年10月第10期供稿作者:刘飞 [导读] 常见的外伤性脾破裂的并发症包括:合并颅脑损伤、合并胸腔内脏损伤、合并腹内脏多发伤、合并颌面与颈部损伤及四肢骨折、合并胸腹壁损伤。 刘飞(胡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湖北襄阳441700) 【中图分类号】R65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摘要】目的:观察和探究外伤性脾破裂治疗的方法效果以及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随机在我院选出10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患者50人。对照组患者实行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实行手术治疗。结果:100例患者的病症均得到有效控制,但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则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比对照组更加平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救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有利于重症脑损伤患者的及时有效康复,值得在各大医院的临床实践中推广。 【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临床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是由直接或间接外力作用造成的脾脏损伤或者破裂,可发生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腹部皮肤完整,腹腔未通过伤口与外界接触),也可以发生在腹部开放性损伤(腹部皮肤已经不完全,腹腔通过伤口与外界接触)。外伤性脾破裂多伴随着其他的内脏损伤,属于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腹部损伤。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出100名在2013年1月~2014年3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30例;年龄在16~59岁,平均年龄(37.4±1.3),骨折时间为1h~13h。实验组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28例;年龄在18~58岁,平均年龄(38,9±1.4),骨折时间为1h~12h。其中,因车祸受伤的患者41例,39例为摔伤,20例为外物重击受伤。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时间、受伤原因等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保守治疗(患者出血量不多,生命体征稳定又无合并伤)。绝对卧床、禁食、水、胃肠减压、输血补液,应用止血药和抗生素等等。患者在大约2~3周后方可下床轻微活动,恢复后3个月内应该避免剧烈活动。 1.2.2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行保脾手术。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局部物理或者生物胶止血技术、缝合修补术、脾动脉结扎或者术中栓塞术、部分脾切除术、腹腔镜保脾术、自体脾脏组织转移、全脾切除术等等1.3观察指标患者基本的生命体征(患者的血压高低情况,脉搏速度是快是慢,跳动是否有力,患者呼吸的速度以及瞳孔的大小变化),脾脏的恢复情况,是否产生并发症。 1.4治疗效果方法评价100例患者的病症均得到有效控制,但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1.5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可靠,结论科学。 2、结果100例患者的病症均得到有效控制,但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则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比对照组更加平稳(患者的血压和脉搏速度平稳,跳动有力,患者呼吸的速度正常以及瞳孔的大小变化正常)。 3、讨论脾脏是一个非常脆弱的实质性脏器,根据它的损伤范围可以分为:中央型破裂,被膜下破裂和真性破裂。前两种由于被膜完整出血量受到限制因而临床症状不明显而最终形成血肿被吸收,但有些血肿(特别是被膜下血肿)在某些微弱外力的影响下可转为真性破裂,因此,作为医护人员要认真观察病情,但临床85%都是真性脾破裂,临床症状主要从以腹腔内出血为主。患者表现为面试苍白,出冷血,脉搏细数,血压下降,时有明显腹胀和移动性浊音,出血量大时会危及生命。 3.1外伤性脾破裂的患者检查情况如下:3.1.1临床化验:可见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热容等数值下降,白细胞计数可能略有升高。(2)B超:可探测脾的外形的大小,脾实质内血肿的存在和演变。(3)诊断性腹腔穿刺可抽出不凝血。 3.2针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手术前后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有:3.2.1紧张与焦虑护理措施:(1)向病人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介绍疾病的愈合过程。(2)向病人介绍外伤性脾破裂病症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3)有效快速的回答病人所提出的问题。(4)多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说出自身的感受并给予及时的精神疏导。 3.2.2由于外伤失液、失血导致患者体内液体量不足。 护理措施:(1)积极建立静脉通路,根据医嘱按时完成补液量。(2)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情况、生命体征、皮肤的温湿度以及尿量。(3)给予氧气吸入并准确记录出入量,采取良好的保暖措施。(4)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包括:备皮、备血、药敏、禁饮和置管。 3.3疼痛。 护理措施:(1)向患者讲述疼痛的原因和时间。(2)将患者调至舒适的体位,双腿屈膝或者半卧位。(3)必要时使用镇痛药,注意观察用药的效果。 3.4综合护理。 护理措施:(1)评估病人的自理能力,鼓励患者最大限度地完成自理活动。 (2)每天用温热水擦洗后使用50%的酒精在局部受压处按摩,每隔2~4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3)各种操作要动作轻柔。(4)翻身时防止各种引流管扭曲重叠,保持引流的通畅。(5)合理饮食,可以多吃营养丰富、好吸收、好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口味清淡、多吃新鲜蔬菜瓜果、豆类、蘑菇类食物,多吃汤类、煲类食物,可吃猪肉、鸭肉、鸽子肉。吃枣、花生、红豆等。 不要吃牛羊肉、狗肉、鸡肉、鱼虾、辣椒等辛辣食物,不要吃油腻的、油炸的、腌制的、烟熏的食物,不要吃生冷食物等。 常见的外伤性脾破裂的并发症包括:合并颅脑损伤、合并胸腔内脏损伤、合并腹内脏多发伤、合并颌面与颈部损伤及四肢骨折、合并胸腹壁损伤。 保脾手术方法较多,医生需要根据脾外伤的病情、所在医院的条件,和手术医生的经验等做出正确的选择。应该尽量保留不低于正常人的三分之一脾脏体积和良好血运,才能有效地维持脾脏的正常功能。

外伤性脾破裂临床分析

外伤性脾破裂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5-16T17:26:02.2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杨德平 [导读] 60例均恢复良好,平均住院15天,腹腔引流平均量500ml。 杨德平(青海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810000) 【中图分类号】R6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04-0179-02 【关键词】外伤性肝脾破裂临床分析 外伤性脾破裂在基层医院,尤其是在交通事业发达、现代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更为多见。单纯性脾破裂死亡率约为10%若合并破裂,死亡率则达70%以上,因此,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多能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间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60例,其中闭合性损伤51例,开放性损伤9例,保守治疗6例,手术治疗54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间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60例,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16-59岁,平均年龄41.2岁。受伤原因为车祸撞击伤、高处坠落损伤以及刀刺伤。其中开放性损伤9例,闭合性损伤51例。伤后距明确做出诊断最短30分钟,最长20小时。合并肋骨骨折9例,肾挫伤3例,股骨干、骨盆骨折9例,后腹膜巨大血肿24例,无一例死亡。 1.2 临床表现入院时脉搏100次,分以上者42例,血压120-90/90-60mmHg者43例,90-50/60-0mmHg17例。血红蛋白6-10g/L者19例,5g/L以下者无,11g/L以上者41例。白细胞计数1万-2万者28例,1万以下者12例,2万-3万之间者19例。全部病例都有肝区或脾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3例可疑,56例阳性,肠鸣音消失1例。均行腹腔穿刺并抽得不凝血液,施行紧急剖腹探查术。 1.3 治疗 60 例患者,保守治疗6例,手术治疗54例。采用非手术治疗,严密监测血压、心率、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和腹部体征,维持心率<100次/min;绝对卧床休息;禁食、胃肠减压、止血、合并伤相应处理、床旁B型超声动态观察等。术式选择:单纯脾切除术28例,脾裂修补术28例,行脾部分切除术7例,脾切除后脾组织自体移植1例,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32例,术后48~72 h拔管,引流出淡血性液体50~200 ml。 2 结果 60例均恢复良好,平均住院15天,腹腔引流平均量500ml。1例术后出现发热,体温38.7℃左右,经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1例并发左侧胸腔积液,后吸收,出院前常规超声检查,均无腹腔积液或脾周脓肿,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脾脏损伤居于腹腔脏器损伤的首位,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多发于青壮年,以20~40岁为多见,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达10:1,部分病人有脾肿大病史。造成脾破裂的原因多为暴力所致,本组病例均有外伤史,但对临床症状不典型,被膜下出血,延迟破裂者,应详细追问有无外伤史,此点在诊断方面尤为重要。根据致伤因素不同,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类。开放性脾损伤多为刀刺伤、枪弹伤和爆炸伤等,多见于战时,常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闭合性损伤大多由上腹部或左下胸部的钝挫伤、坠落伤、挤压伤、拳击伤等直接暴力所致,多见于和平时期,也可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医源性脾破裂系因手术时操作不慎或检查时医疗器械使用不当所致,属于特殊性质的损伤性破裂,约占脾损伤的8%左右。脾破裂主要表现为腹痛和腹腔失血,病情急重,未经任何治疗死亡率达75%。脾破裂25%患者合并腹外多发伤,好发部位最常见的是颅脑、胸部和骨骼。有报道,单纯脾破裂未合并其他腹部外伤者仅占1/3,常见合并胃、左肾、胰腺多发伤,伴胰腺、结肠损伤者,还易招致术后感染。一般此类病人病情紧急,且多伴有复合损伤,而容易忽视腹部症状,故应仔细询问病史。病人均有腹痛之主拆。有些著作指出病人有恶心、呕吐。 脾破裂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及时诊断和果断采取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完善的检查、密切监控和早期手术探查。我们强调详细了解受伤过程和细致的物理检查是诊断腹部损伤的基础,对辅助性特殊检查有指导意义,能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避免重复和延误。有时因伤情紧急,病史询问和体检无暇顾及,需与急救措施(如止血、输液、抗休克、维持呼吸道通畅等)同时进行。休克患者的诊断力求简单、直接。因持续慢性出血所致血液动力学不稳或可能发生延迟脾破裂者,应予留观。在诊治过程中,保持高度警惕和完善诊疗思维是提高诊断正确率的关键。 随着现代脾脏外科观念的建立,不再一味地切除脾脏,治疗策略体现了“个体化”特点,如保留脾脏功能和选择微创的手术方案。开放性脾外伤多为手术治疗。重要的是闭合性外伤的治疗选择。通常I、Ⅱ级闭合性脾外伤为保守治疗,适于具备先进影像监测、病情稳定者。多数学者同意,血液动力学是否稳定是钝性脾外伤保守治疗的首要条件。严重的Ⅱ级和Ⅲ级脾外伤以脾修补术疗效较好,而Ⅳ级以上者常需要部分脾切除或全脾切除。腹部症状明显、合并多发伤、血液动力学不稳定、48小时内输血>2U才能维持Hb水平(8g/d1)者是外科手术指征。 以往治疗脾损伤的经典方法是采用脾切除术。认为无论脾损伤的程度如何,原则上均应行全脾切除术。保留脾脏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非手术治疗、特别是保留性脾手术治疗脾损伤取得了长足进步,各种保脾术式层出不穷,但“保命第一,保脾第二”仍是脾损伤治疗的基本原则。根据我国新的脾脏损伤程度分级标准,对脾损伤进行不同的治疗:I级可采用非手术治疗、黏合及物理止血治疗、缝合修补术;Ⅱ级可采用缝合修补术、脾部分切除术、脾破裂捆扎和脾动脉结扎术;Ⅲ级多采用脾部分切除术、脾动脉结扎术;Ⅳ级多采用全脾切除术,可同时加自体脾组织移植。 参考文献 [1] 李广华,金玉琳.脾损伤的分类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实用外科杂志,1992,12:509. [2] 付祥林,王惠,蒋跃光.创伤性脾破裂75例治疗分析.中华创伤杂志,1992,8:287. [3] 李亚辉,马金生,张应洲.闭合性外伤性脾破裂65例临床治疗分析.河南外科学杂志,1995,12:200-202.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体会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外伤性脾破裂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1例脾脏损伤程度为Ⅰ~Ⅱ级、生命体征平稳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19例非手术治疗保脾成功(包括4例儿童),2例中转开腹行脾切除加脾种植术,无死亡病例。结论:创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可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创伤,避免手术的并发症,只要严格掌握指征,选择好患者,行非手术治疗是可行的。 本院2002年3月-2011年5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92例,其中21例行非手术保脾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1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男13例,女8例,年龄4~47岁,平均31岁,其中儿童4例。均为单纯性闭合性脾破裂,车祸12例,摔伤6例,砸伤3例,16例合并肋骨骨折,其中7例合并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以上病例中均无病理脾,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血液病等内科慢性病史,腹腔积液量少,B超下盆腔积液量深度为 2.3~6 cm,脾损伤程度据CT检查,按1994年美国创伤外科协会制定的脾损伤分级标准属Ⅰ~Ⅱ级,血流动力学基本平稳。 1.2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入院后均行外科多参数监护,留置尿管,补液、配血、备血,早期应用止血药,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营养支持,适当镇静剂解除患者的紧张恐惧、烦躁情绪,禁食水3~7 d,胃肠减压,绝对卧床1~2周,保持大便通畅,每日测血红蛋白浓度,床旁超声至病情平稳。 2 结果 19例非手术治疗保脾成功(包括4例儿童),随访3~6月,无迟发性脾破裂;中转开腹手术2例,其中1例保守治疗15 h,经输血800 ml,血流动力学不平稳而中转开腹行脾切除加脾种植术,1例保守治疗36 h发现腹膜炎加剧,腹胀明显,行开腹手术,术中发现合并空肠破裂,行肠修补加脾切除、脾种植术。本组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3.1 脾脏功能及其重要性随着近年来脾脏外科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开展,对脾脏的功能也有了新的认识。脾脏是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造血、储血、滤过病原微生物及衰老畸形的红细胞、血小板的功能,又具有免疫调节、抗感染、抗肿瘤及内分泌功能。脾切除术后可致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易出现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小儿,易出现脾切除术后凶险感染;脾切除术后失去了免疫监视功能,增加了发生恶性肿瘤的几率。由于失去了脾滤过衰老畸形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使血液黏稠度和血小板数增多,易出现血栓。虽然经过大量对脾脏的研究,但目前对其功能的认识还有一定

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查房

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查房 护士长:今天我们查房的内容是讨论外伤性脾破裂的有关知识及护理。下面请责任护士作简要病例介绍。 责任护士:患者,男,31岁,农民,以左侧腹部外伤后疼痛2小时于XXXX年9月13日急诊入院。抬入病房。主诉:入院前2小时患者在劳动中不慎被木块击中左中上腹部,即感疼痛剧烈,直腰困难,经当地医生处理后送入我院。查体:全腹均有压痛,以左中上腹为重,反跳痛明显,肠鸣音活跃。诊断性腹穿抽出不凝血;B超提示:腹腔中量积液,碑破裂;血常规:WBC11.8*109/L,RBC4.43*1012/L。入院处理:积极作好术前准备,并于当日4pm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积血约800ml,脾脏面及膈面下极均有较多凝血块,脾膈面有一约6cm*1.5cm横行裂口,另有约2.5cm*1.0cm横行裂口,脾脏面下极可见两处约1.0cm*3.0cm,1.0cm*2.5cm裂口,均有活动性出血,吸尽积血,常规游离并切除脾脏,脾窝置管左上腹引流分层关腹。 护士长:请A护士谈该病发病情况及其临床症状。

A护士:脾脏是一个很脆弱的实质性脏器,据其损伤的范围可分为:中央型破裂,被膜下破裂和真性破裂。前两种因被膜完整出血量受到限制,临床症状不明显最终形成血肿被吸收,但有些血肿(特别是被膜下血肿)在某些微弱外力的影响下,可转为真性破裂,因此,我们要认真观察病情。但临床上85%都是真性脾破裂,临床症状主要从以腹腔内出血为主。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数,血压下降,时有明显腹胀和移动性浊音,出血量大时可危及生命。 护士长:B护士谈谈相关检查情况。 B护士:1.临床化验:可见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等数值下降,白细胞计数可略有增高。2.B超:可探测脾的外形的大小,脾实质内血肿的存在和演变。3.诊断性腹腔穿刺可抽出不凝血。 护士长:责任护士提出手术前后存在的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责任护士:1.焦虑:紧张(与知识缺乏有关)。护理措施:⑴向病人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介绍疾病的愈合过程。⑵介绍我科的技术水平,举例说明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⑶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予以明确有效的答复。⑷多和患者交流,鼓励说出感受并给以理解。 2.液体量不足(与外伤失液,失血有关)。护理措施:⑴积极建立静脉通路,根据医嘱按时完成补液量。⑵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生命

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4-12-31T15:15:00.4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4期供稿作者:毛娇娣 [导读] 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器官,创伤后容易出血,脾破裂占腹腔实质性器官损伤20%-40%[1]。 毛娇娣 (江苏省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江苏常州 213011)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33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要点,包括术前的病情评估、入院后的急救措施、心理护理、术后的观察护理。结果:33例患者通过医护人员有效的急救及精心的护理均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所有病人均未因护理并发症而延迟出院。结论:及时有效的急救与正确的护理措施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4-0285-01 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器官,创伤后容易出血,脾破裂占腹腔实质性器官损伤20%-40%[1]。脾损伤在临床上最主要的危险是腹腔内大出血,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十分重要。我院2011年01月-2013年6月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33例,并给予系统、完善的急救与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我们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33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5例。年龄在16-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7岁,以青壮年居多。交通车祸伤26例、高空坠落伤5例、刀刺伤1例,直接暴力伤1例。其中12例入院时有失血性休克表现,有合并伤10例。 1.2 治疗方法与结果:27例行脾切除手术治疗,6例经保守治疗,均临床治愈出院。 2 急救与护理 2.1 病情评估:患者入院时,立即安排入抢救室,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观察意识、瞳孔、四肢温度、尿量等情况。发现病人表情淡漠,皮肤和口唇黏膜苍白,四肢湿冷,脉细弱,收缩压<90mmHg,舒张压<20mmHg,提示休克,立即报告医生处理。详细询问受伤史,检查受伤部位,询问腹痛的部位、性质、及伴随症状,检查有无移动性浊音及腹膜刺激征等情况。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尽快做出初步判断。 2.2 采取正确的体位,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选用套管针穿刺,以保证快速输液、输血,及时补充血容量,有条件最好留置中心静脉插管,可随时监测中心静脉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补氧,以改善缺氧状况。严密观察病情并及时做好记录,动态观察腹部体征,注意腹膜刺激征程度和范围。注意保暖,如调整室在20℃左右,或给患者加盖被褥,禁忌任何形式的体表加温,避免患者受凉,有利于末梢循环的改善,增加组织灌流量。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及相关检查,通知手术室做好手术准备,为抢救争取时间。 2.3 心理护理:导致脾破裂的原因多为意外伤害,患者毫无思想准备,在紧急情况下,不要忽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切忌只注意监护仪上数字的变化而忽视病人的存在。帮助病人建立安全感,耐心做好心理安抚工作。取得患者的信任,积极主动配合抢救治疗。 3 术后护理 3.1 术后未清醒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患者清醒后取半卧位,保持气道通畅,酌情给氧。协助并指导病人有效的咳嗽排痰,痰液粘稠者给予雾化吸入。根据患者病情及时给予止痛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相关记录,床边心电监护。术后应加强营养,少食多餐,多进流食。对于禁食的患者,每天口腔护理2次,保持口腔清洁;随时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定时翻身预防压疮;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做好会阴护理,防止感染;做好头发护理,给予床上洗头;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和下肢静脉血栓。做好病房卫生清洁和消毒隔离工作。保证室内空气洁净,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与患者进行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3.2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术后最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为腹腔内出血及血栓形成,凡出现不能解释的症状或腹痛、腹胀、血便、黄疸、肢体麻木等,立即通知医生,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或再次手术[2],同时给予心理护理。感染术后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排痰,予半卧位休息,鼓励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褥疮发生;遵医嘱及时、准确、合理使用抗生素。 4 讨论 脾破裂患者病情急、变化快,尤其是出血性休克患者。因此抢救时因做到及时、准确、细致,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针对性和预见性的进行护理。术前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对症处理,术后对呼吸道及各种引流管的精心护理是急救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李乐之,路潜.外科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49. [2] 贾立群,龚光清,王桂芹.外伤性脾切除术并发症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与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4) :1718. [3] 曹顺勇.脾切除术后血栓形成的原因、诊治及预防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 2010,7(1): 83-84.

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治疗体会

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1月至今,我院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120例,搜集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0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方法,患者全部痊愈,住院平均时间为 20天。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同时外 伤性脾破裂的治疗主张“保命第一,保脾第二”的原则,不轻易切脾,特别是小儿,但也不能盲目保脾。 【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临床体会 腹部外伤中,在腹腔脏器中,脾脏是最易受伤的实质性脏器,占各种腹部伤 的40-50%[1],主要危险在于大出血,死亡率10%,85%为被膜和实质同时破裂的 真性破裂,少数为中央型或被膜下破裂,其被膜尚完整,但可在2周内突然转为 真性破裂而大量出血,称延迟性脾破裂,应予警惕。2010年1月至今,我院共收 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120例,其中112例实施手术治疗,8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现就我院临床治疗进行论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今,我院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120例,其中 男100例,女20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5岁,所有患者均进行临床CT 检查确诊。其中车祸造成的脾脏损伤110例,高处坠落伤患者5例,打架斗殴造 成的脾脏损伤5例,其中合并有颅脑损伤的患者102例,液气胸患者10例,合 并四肢多发骨折的患者8例。脾脏上级损伤的患者60例,下极损伤患者50例, 复合损伤的患者60例。 1.2脾脏损伤的程度共分四度损伤其中I度损伤的标准为:孤立脾脏裂伤,裂伤的深度小于1cm,长度小于5cm;II度损伤的标准为:孤立的裂伤,裂伤的深度 大于1cm ,长度大约5cm,深,或多处裂伤但未涉及脾门;Ⅲ度:星状破裂,部 分断离,已涉及脾门;Ⅳ度:脾脏广泛碎裂,脾门区裂伤,脾包膜广泛剥脱,脾 蒂血管严重损伤。其中I度II度损伤的患者8例,III度以及IV度损伤的患者共 112例。 2 治疗 保守治疗8例患者成功进行了保守治疗,但是临床医师必须积极观察患者的 临床症状,如出现休克前兆,应立即改为输血补液的情况下积极手术治疗;手术 治疗患者112例,其中脾脏修补术80例,脾脏部分切除患者20例,脾动脉结扎 +脾修补术12例,所有手术患者经积极的临床治疗,均康复出院。 3 讨论 3.1在腹部损伤中,脾损伤率最高,约占40%~50%[2],因脾脏血流丰富,且脾脏组织较脆,脾脏破裂后出血速度较快,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于是切除脾 脏就成为抢救生命的有效方法。由于脾脏重要功能已陆续被发现,人们不再认为“脾脏毫无功能,留之无用,切除有益[2]”。一律采用脾切除来治疗脾破裂,已成为过去且被废弃。通过我院2010年1月至今收治的120例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笔者认为,首先,应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必须严格掌 握保脾适应证。 3.2保脾手术的临床意义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具有免疫和抗感染功能。脾脏内富含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当机体受抗原侵袭时,多种淋巴因 子与巨噬细胞,杀伤T细胞与中性粒细胞互相配合,共同清除抗原异物,发挥细

脾破裂的护理常规)

脾破裂的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 (1)严密观察监护伤员病情变化:把病人的脉率、血压、神志、氧饱和度(SaO2)及腹部体征作为常规监测项目,建立治疗时的数据,为动态监测病人生命体征提供依据。 (2)补充血容量: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快速输入平衡盐液及血浆或代用品,扩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改善休克状态。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氧,改善因失血而导致的机体缺氧状态,改善有效通气量,并注意清除口腔中异物、假牙,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4)密切观察病人尿量变化:怀疑脾破裂病员应常规留置导尿管,观察单位时间的尿量,如尿量>30ml/h,说明病员休克已纠正或处于代偿期。如尿量<30ml/h甚至无尿,则提示病人已进入休克或肾功能衰竭期。 (5)术前准备:观察中如发现继续出血(48小时内输血超过1 200m1)或有其他脏器损伤,应立即做好药物皮试、备血、腹部常规备皮等手术前准备。 2 心理护理 对病人要耐心做好心理安抚,让患者知道手术的目的、意义及手术效果,消除紧张恐惧心理,还要尽快通知家属并取得其同意和配合,使病人和家属都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积极主动配合抢救和治疗。

3 术后护理 (1)体位:术后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如清醒后血压平稳,病情允许可采取半卧位,以利于腹腔引流。患者不得过早起床活动。一般需卧床休息10~14天。以B超或CT检查为依据,观察脾脏愈合程度,确定能否起床活动。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按时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观察再出血倾向。部分脾切除患者,体温持续在38℃~40℃2~3周,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不高,称为“脾热”。对“脾热”的病人,按高热护理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并补充水和电解质。 (3)管道护理:保持大静脉留置管输液通畅,保持无菌,定期消毒。保持胃管、导尿管及腹腔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注意引流物的量及性状的变化。若引流管引流出大量的新鲜血性液体,提示活动性出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改善机体状况,给予营养支持:术后保证病人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禁食期间补充水、电解质,避免酸碱平衡失调,肠功能恢复后方可进食。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血浆等,保证机体需要,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 4 健康教育 (1)病人住院2~3周后出院,出院时复查CT或B超,嘱患者每月复查1次,直至脾损伤愈合,脾脏恢复原形态。 (2)嘱病人若出现头晕、口干、腹痛等不适,均应停止活动并平卧,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脾破裂护理查房

脾破裂护理查房 一.病例汇报 患者,女,56岁因腹胀痛2月加重头部外伤后腹痛加重1天于2015.11.25平车入院,入院体温36.5 脉搏86次/分血压114/77mmHg,神情,皮肤巩膜不黄,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一),腹平坦啊,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外疝,下腹部可见纵行手术疤痕2条,愈合良好。腹肌软,全腹压痛、无反跳痛,以左侧腹部为甚。肝脾肋下未及,未扪及肿块,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正常。既往史:有子宫肌瘤手术切除及阑尾切除手术病史。辅助检查:2015.11.25,本院腹部立位片:不完全性肠梗阻可能。外院CT:腹腔积液。腹穿(一).全腹部CT示:1、盆腹腔内积液、积血;脾脏上部密度改变,考虑脾脏挫裂伤。2、双侧胸膜增厚。3、考虑左输尿管上段小结石并右肾盂稍扩张。4、L5椎弓崩裂,椎体向前Ⅰ度滑脱。于2015年11月26日15时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后诊断:外伤性脾破裂。 二.护理诊断及措施 1. 生命体征改变的可能(与手术、麻醉有关) 护理措施:术前: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发现患者烦躁、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数等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观察病人的腹部体征,如腹痛、腹胀急剧加重及时通知医生。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和血氧饱和度(尤其在术后24h内),同时观察面色、四肢末梢颜色、温度的变化、切口渗血及腹部情况,判断有无继续出血征兆。 2. 疼痛(与疾病及手术创伤有关)。 护理措施:术前:密切观察病人疼痛性质、部位、程度,在未明确诊断时,禁止使用止痛药,以免掩盖伤情。在无休克时,病人取舒适卧位。不要随意搬动伤者,以免加重伤情。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疼痛性质、部位、程度,必要时给予止痛药。术后去枕平卧小时,抬高床头30°左右,以利于呼吸、减轻腹部张力、减轻伤口疼痛,利于伤口愈合。 3.液体不足(与外伤失夜,失血有关)。 护理措施:积极建立静脉通路,根据医嘱按时完成补液量。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生命体征、皮肤的温湿度及尿量。给予氧气吸入,准确记录出入量,保暖。积极作好术前准备:备皮、备血、药敏、禁饮、置管。 4.焦虑:紧张(与知识缺乏有关) 护理措施:向病人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介绍疾病的愈合过程。介绍我科的技术水平,举例说明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予以明确有效的答复。多和患者交流,鼓励说出感受并给以理解。讲解饮食知识,讲解禁食的原因、目的,讲解疾病的康复知识、治疗方案及预后。术后知道正确进食,及活动,引流管的保护。 5.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损伤有关 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给予低流量持吸氧,严密观察呼吸情况,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当患者咳嗽时可帮助按压伤口,鼓励患者排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祛痰和止痛药物。 6.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管道有关 护理措施:做好管道的护理,加强口腔及尿管护理,保持口腔及会阴的清洁。 更换引流袋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指导病人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同时患者有肺部损伤,指导吹气球,以增加肺活量。半卧位休息利于引流,防止逆行感染。 7.潜在引流无效 护理措施:各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和记录引流夜的量和颜色、性质,发现异

脾破裂护理病案分析

脾破裂护理病案分析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脾破裂病人的护理案例分析 男性,XXX,17岁,左季肋部外伤后10小时,口渴,心悸,烦燥2小时。患者今日晨起骑摩托不慎摔倒,致左季肋部跌伤,当时疼痛剧烈,即到镇上医院就诊,拍片证实有肋骨骨折,卧床休息和局部固定后感觉好转,但仍有左上腹痛伴恶心。下午起床活动时觉全腹疼痛发胀,伴头晕、心悸,2小时来口渴、烦燥。查体:T37.6℃,P110次/分,R21次/分,Bp 90/60mmHg。神清,颜面、结膜明显苍白,心肺(-),左季肋部皮下瘀斑,压痛。腹稍胀,全腹有明显压痛,以左上腹为着,肌紧张不明显,但有明显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可闻,弱。化验:Hb 82g/L, WBC 90×109/L。腹部B超提示:腹腔内积液,(考虑出血的可能)胸部CT提示:肋骨骨折,上腹部CT提示:腹腔内出血(脾破裂的可能);急诊医生初诊为:1.脾破裂,腹腔内出血;2.肋骨骨折;收入院。 T37.6℃→因为脾破裂,所以导致机体体温正常调节机能发生障碍而发生变化,低热。P110次/分→脉率偏高,因为出血所以心动过速。 WBC 90×109/L→白细胞计数增多。 Hb 82g/L→血红蛋白减少,提示有内出血。 脾破裂导致: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①→微循环障碍1→肺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 →②组织缺氧→【H+】→1)酸中毒 →2)微循环障碍2→1.肺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

→2. 脑功能障碍 →3. 凝血功能障碍随出血的多少和快慢,破裂的性质和程度以及有无其他脏器的合并伤或多发伤而有不同的表现,仅有包膜下破裂或中央破裂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左上腹疼痛,于呼吸时可加剧;同时脾脏多有肿大,且具压痛,一般不明显,多无,呕吐等现象,其他的表现也多不存在,如不完全破裂一旦转为完全性破裂,急性症状将迅速出现,病情也将迅速恶化。 不完全破裂一旦转为完全性破裂。急性症状将迅速出现。病情也将迅速恶化。完全性破裂一旦发生后首先将有腹膜刺激症状。出血缓慢而量亦不多者。腹痛可局限于左季肋部;如出血较多散及全腹者。可引起弥漫性腹痛。但仍以左季肋部最为显着。反射性呕吐属常见。特别是在起病的初期。有时因血液刺激左侧膈肌。可引起左肩部(第4颈神经的分布 区域)的牵涉性痛。且常于深呼吸时加重。称为Kehr征。随后患者于短时期内即可出现明显的内出血症状。临床表现:如口渴、心慌、心悸、耳鸣、四肢无力、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神志不清等;严重者可于短期内因出血过多,循环衰竭而死亡。 体检:时可以发现腹壁有普遍性的压痛和肌肉强直。以左上腹部为最显着。左季 肋部之脾浊音区也常有增大。如腹内有多量血液积聚。还可发现有移动性浊音;但因脾周 围常有凝血块存在。故患者左侧卧时右腰部可呈空音。右侧卧时左腰部却常呈固定之浊音。称Ballance征。 该病人诊断: 1.脾破裂,腹腔内出血 2.肋骨骨折

脾破裂的急救与护理

脾破裂的急救与护理 脾破裂是常见的急诊之一,病人入院后往往病情急、危、重,出现失血性休克,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尽快了解病情,快速纠正休克,尽快手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脾破裂的临床表现以内出血及血液对腹膜引起的刺激为其特征,并常与出血量和血速度密切相关。出血量大而速度快的很快就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伤情十分危急;出血量少而慢者症状轻微,随时间的推移,出血量越来越多,才出现休克前期的表现,继而发生休克。 抢救与护理: 1.病人入院后立即判断病情,迅速测量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神 志、面色、脉搏、呼吸、腹部体征变化,尽量减少搬动,如 需搬动的护士应辅助。、 2.迅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症状, 液体复方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快速静滴或10%氯化钠静脉注 射。 3.病人入院后立即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休克昏迷去平卧,头 偏向一侧,防止舌后坠,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防窒息,给 予吸氧3-5升/分,观血氧饱和度。 4.在抢救休克的同时做好术前准备,包括下胃管、留置导尿、 备皮、配血、通知手术室

术后的护理: 1.观意识、脉搏、血压、呼吸、口唇色泽、皮肤温度、尿量。 每30-60分钟测生命体征,给予吸氧,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术后6小时取半卧位,记录24小时出入量,如发现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应立即报告医生。 2.术后常规留置胃肠减压、腹腔引流管、尿管,应妥善固定, 严防扭曲、脱出,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引流液性质、量及色,并做好记录。有效负压吸引,如胃管不通,可用少量盐水冲洗,胃管放置3-7天。腹腔引流管定时挤压,防止血块凝结堵塞,如果腹腔引流管引流鲜红色液体ml,应立即行剖腹探查术。 3.该手术病情急、管道多,容易发生并发症,应严密观体温、 伤口情况,保持创面干燥、清洁。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口腔及会阴的清洁,多翻身,鼓励早期下床活动,防肠粘连,术后痰液较多,指导雾化吸入2-3次/日,稀释痰液,保留尿管2天以上的,行膀胱冲洗,防止尿路感染。 饮食的护理: 肠功能恢复后,可进全流质,进食后无不适可逐步为半流、软饭、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为主,避免生硬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外伤性脾破裂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

外伤性脾破裂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 发表时间:2017-05-17T15:47:56.43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5期作者:何亚娟 [导读]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从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抢救治疗的12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如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及药物护理等;观察组实施整体干预护理,对比分析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有显著的差异(P<0.05)。观察组有4例出现恶心,2例腹痛,并发症的出现率为10%,对照组术后有6例腹泻、8例腹痛、6例恶心,并发症的出现率为33.3%;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的对比上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外伤性脾破裂的患者,采取整体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脾破裂是临床上常见的外伤性脏器损伤,占腹腔脏器损伤的45%左右[1],临床上约85%为真性破裂,出血量较大,可迅速发展为失血性休克,如抢救不及时极易造成病人死亡。本文针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均实行恰当、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抢救治疗的12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有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范围是18至75岁,平均(41.3±1.2)岁;对照组有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范围是19至76岁,平均(41.6±1.5)岁。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的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如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及药物护理等;观察组实施整体干预护理: 术前急救:①体位,明确诊断后将患者置于去枕仰卧位或中凹卧位,即将头部抬高20°--30°,脚抬高15°--20°,利于静脉回流,增加回心血量,改善脑血流,防止脑水肿[2]。②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进行配血,为患者进行输血治疗,迅速开放2条以上静脉通道,选择上肢静脉对患者进行补液抗休克治疗,大量快速补液,快速补充平衡盐溶液,改善组织灌注,遵循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的补液原则,迅速补充血容量。在补液的同时尽快准备手术止血,出血未控制时将平均动脉压控制在50--60mmHg,以防稀释血液。③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患者口鼻腔分泌物,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给予氧气吸入,流量调节为4--6L/min。④心理干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由于失血过多及事发突然,大多出于几度恐慌、不安的状态,因此,需以通俗简练、亲切和蔼的语言鼓励支持患者,并保持冷静,有条不紊的进行抢救,以免给病人及家属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术中干预:术中严密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注意检测血压、中心静脉压等指标,密切观察患者休克症状是否纠正。适时安抚患者与患者说话,减轻其紧张情绪。 术后护理:术后患者禁食禁饮、去枕仰卧6h以上,术后多取平卧位,禁止随意搬动病人,以防诱发或加重出血。正确连接引流管,做好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管道,保持引流通畅[3]。教会患者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如聊天听音乐等,以减轻疼痛,如必要时遵医嘱注射镇痛药物。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严密观察病人面色、神志、腹痛性质等,以防再出血。指导病人饮食清淡流质为主,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食。术后2--4h巡视病房一次,耐心倾听患者感受,并尽量满足患者合理需求,轻声安慰,细声关心,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有显著的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随着交通事业及建筑业的迅速发展,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发病率亦随之增加,其中以脾脏损伤最为多见。因其出血量大,常导致失血性休克。如果不及时诊治,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