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综述

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综述
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2001212231

作者简介:王长征,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3基金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重点项目(KZCX -3)沿海地区人地关系演化机理与调控途径研究资助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综述3

王长征 刘 毅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和干预超出了生态环境所允许的范围,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便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经济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主要是二者的“U ”字形关系,经济与环境关系问题的研究领域涉及地理学、经济学、生

态学等学科,影响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因素包括市场与政策、技术与经济结构等。在对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的过程中建立指标体系,以承载力为标准,对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状况进行定量评价。关键词 经济;环境;协调;研究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2104(2002)0320032205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排放出大量的废弃物,破坏了生态环境的结构和功能[1],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环境和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2],严重地影响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探求当代经济与环境矛盾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预防措施与解决途径便成为关注研究的重要问题。

1 对经济与环境作用机理的认识

当前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关系是可持续发展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建立二者的协调关系尤为重要[3]。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与《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是完全一致的[4],而且从任何区域范围来看,可持续发展都要求要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关系[5]。反过来说,可持续发展实质上就是人和自然关系协调发展的规范[6]。协调发展是处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关系的最佳选择,协调发展是保证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

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7]。

为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必须注意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在经济起飞初期,环境会伴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恶化,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环境恶化会得到遏止,并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向好的方面转化。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这种倒“U ”关系,

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kuznets )曲线[2][8]。许多经验和数据都验证了环境退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这种倒“U ”关系的存在[9]。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转变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和利用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技术来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以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传统发展道路,可以使“突兀”的倒U 型曲线改变为“平扁”的曲线。如果搞清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发展中国家可以促使环境质量的转变提前发生[10]。

2 多学科研究的重点领域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复杂系统,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领域,如: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人口学、哲学、伦理学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切入点对区域经济-环境系统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年 第12卷 第3期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 T Vol.12 No.3 2002

协调进行分析,进而解决协调发展问题。

2.1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区域经济与环境的时空布局和优化调控问题

人地关系理论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始终离不开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受“人”、“地”两类系统的区域性影响,人地关系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而且,任何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都必须落实在具体的区域上[11]。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经历了环境决定论、或然论、人类生态学、文化景观论等,现在和谐论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即人类发展必须保持与自然环境的协调。60年代以来,人地关系协调论逐渐被公认[12]。毛汉英提出人地关系理论是区域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13],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协调人地关系,人类必须自觉地调控自身及系统各要素的发展,使系统总体发展轨迹与资源环境容量的限制作用相适应[14]。地理学是从时间上和空间上研究环境与经济发展在质量、水平、方向和大小等方面的协调关系。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要求特定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要保持经常性的动态协调关系,简称为PRED协调发展。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首次在全球层次上研究了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条件;吴传钧院士对中国的PRED协调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冯玉广等在分析了区域PRED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判别模型,定量分析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关系标准[15]。有的学者通过资源模型与社会模型衡量协调发展的水平,并提出了协调度的概念[16];温琰茂等在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相结合原则下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17]。

2.2生存保障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经济-环境系统的出发点

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是分离的,将自然环境作为人类活动的物质仓库和人类生活的空间,它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是基于环境的外部性。环境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彻底消除污染是不可能的,但是经济活动存在最优污染水平。经济学将控制而不是消除污染作为自己的目标[18]。为解决经济的环境外部性问题,厉以宁认为应将市场调节作为第一次调节,政府调节为第二次调节[19]。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的理性可以克服环境和资源中的问题,而不会出现经济上的资源枯竭,保证经济的平衡增长。为说明这个问题,有的从经济原理上进行证明[20];有的通过历史经验数据进行了证明[21];有的认为市场价格变动可以调节资源的供需矛盾[22]。DeSerpa等人则认为环境与生态破坏具有长期性,会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要维护后代人的利益,必须靠国家干预[23]。经济学以前的经济价值核算理论,没有将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等外部性因素考虑在内。为反映生产的全部成本,对资源环境与经济一体化分析成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新热点[24][25]。要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一体化,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要明确资源环境是有价值的,二是要建立资源价值及其货币表现。对于前者,有《中国自然资源定价研究》等专著专门进行了论述。对后者,人们提出了绿色G DP的概念对原G DP进行修正,以将资源、环境全部纳入经济核算体系[26]。

2.3生态学与环境科学主要是从生态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经济学把社会经济系统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并强调彼此之间的联系,尊重自然是生态经济学最大的特点,他们认为,资源环境问题不能简单用外部性和替代性解释,它最重要的是经济结构特征[27]。Daly 发表了稳态经济的理论,提出经济结构变化对稀缺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小,只要经济中的投入水平与外部输入相当,资源就能达到最优利用率[28]。

1990年,Norgaard提出了协调发展理论,认为通过反馈环在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可以实现共同发展[29]。这一理论把经济发展过程看作是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他指出西方的科学与一体化通过新技术控制自然界,而不注重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的深入联系,因此破坏了协调发展的模式。生态经济学认为人类追求的目标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条件下,经济平衡与生态平衡有机联系的最佳组合,即寻求最适度的生态经济平衡。

3 经济—环境系统协调相关因子研究

3.1市场与政策的失效是经济环境关系失调的主要原因

从宏观角度来看,污染是一种经济行为[30],受经济规律制约。影响经济环境失调的原因首先是市场失效,价格不能反映经济活动的费用与效益,反而传递着关于资源稀缺性的错误信息[31]。市场在分配和有效利用环境资源上的失效,使得政府干预成为必要,环境政策也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对市场失效的纠

王长征等: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综述

正不是政府干预的主要目标,而在实际选择中经济增长的稳定一般要优于环境目标,政府的政策调控往往有强化资源环境市场失真而非纠正的趋势[32]。因此,要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仅依靠政府与市场调控是不可能的,必须与环境投资、技术进步和控制工业发展速度等手段相结合[33]。

3.2技术是解决经济—环境矛盾的主要手段

在众多的经济与环境的影响因素中,许多学者认为技术是实现二者协调发展的关键。与传统观点相反,朱德明认为加大环境基础设施的投资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会对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34],这主要表现在对市场的牵动、对结构的优化、对就业的吸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手段是技术[33]。由于技术的非对称性,即资源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与环境保护技术的相对滞后,使得目前通过技术解决环境问题进展缓慢[35]。

3.3经济结构对环境的影响

区域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对资源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品”和“污染物产业的质和量的控制体”,它的合理性评判及由此做出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大部分学者对此进行了定性的分析[36]。崔凤军认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分析,通过定量分析产业结构对环境的影响,得出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的评判标准[37]。

4 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定量研究

环境—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对其仅作一些定性分析是不够的。因此,建立一定的指标体系,以反映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定量分析,掌握和评价环境、经济状况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以便根据制约的瓶颈,有目的、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38]。近年来,一些学者对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了不少研究[39]。具体来说,对区域经济-环境系统进行定量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指标体系的建立

经济-环境系统其指标包含在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大系统中,涉及范围较广。由于系统的复杂和对系统的理解不同,在指标选取上也有所不同。大部分学者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构建了某些区域的指标体系[40],有的学者采用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与联合国政策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部共同提出的“状态-压力-响应”指标体系框架[41];杨士弘等根据协同论的原理构建了经济-环境系统协调评价指标体系[42]。

4.2将承载力作为衡量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的重要标准

尽管对承载力的界定、承载力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不同,但许多学者都将承载力描述为判别经济-环境协调度的重要标准之一,认为环境承载力既不是纯自然环境特征的量,也不是描述人类社会的量,它反映了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界面。唐剑武、叶文虎认为当今环境问题,大多是人类活动超过了环境承载力所造成的[43],高吉喜认为生态承载力涵盖了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弹性能力[44]。王学军将环境承载力和人口承载力概念结合起来,提出地理环境人口承载力的概念。并从自然、社会、经济三个方面对中国分省的地理环境承载潜力进行了评判[45]。徐强提出了区域矿产资源承载能力,并将其分解为矿产资源的人口和经济承载力两方面[46]。

4.3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国外的环境经济学家主要研究实现最优污染水平,如鲍莫尔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寻找污染控制最优途径[47]。很多学者也对人口、消费、生产等因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构建了许多模型。但内斯对常用的6种模型进行了比较,发现各种模型的结构及核心内容大致相同[48]。

冯玉广在分析了区域PRED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差别模型,定量分析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标准[15];有的学者通过模糊数学中贴近度的概念定义协调系数,分析了山东某县的可持续发展状况[49];秦耀辰、赵秉栋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模拟分析了河南人地系统的自然演变模式[50];基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性,通过环保投资与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特征研究,提出经济环境协调标准,用于分析不同时空的经济环境协调问题[51];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借助系统工程多目标优化的思想,建立了新型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模型[52];在行业产值关联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产业投资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环境污染,通过建立多目标决策模型,得出某省区域产业投资与环保投资的最优分配比例[53];以区域“人-环境系统是自组织系统”为出发点,应用自组织理论建立了区域经济-环境系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年 第3期

的非线性演化模型,并在许多城市进行了实证研究[54];有的学者利用遥感与GIS技术,分析经济活动、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影响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55][56]。

5 结 论

纵观国内外区域经济与环境协发展的研究,不难看出,中外的专家学者都十分重视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领域、不同的切入点来研究、分析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为了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和研究区域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从各自学科角度出发,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GIS、GPS和RS技术等技术支持系统和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在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资源环境的扩展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系统集成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使得区域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不断更新和完善。但总的来讲,关于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

(1)对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不够透彻,不能说明经济与环境协调的本质,对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很难给出客观和正确的评价。

(2)经济-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仅从某个或少数几个学科得出的结论不可能反映区域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全部内容和要求。

(3)不同区域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加之行政管理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同级别的区域单元经济-环境系统都保持相对的独立和相对完整性。许多实证模型和结论是经验性的总结,在其他地区不一定适用。

(4)现有的指标与模型大部分还是多层次、多指标的罗列,不能真正反映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编辑:于 杰)

参 考 文 献

[1]吴人坚.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选择———中国南方地区经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综合分析及对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2]陈惠雄.资源约束与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4):9~12.

[3]于光远.追求实现协调发展[A].见:《经济发展与环境》编委会编.经济发展与环境[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8.

[4]李文彦.持续发展与地理学[J].地理学报,1994,49(2):97~106.

[5]郑度.中国21世纪议程与地理学[J].地理学报,1994,49(6).[6]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19(2):172~177.

[7]K F Jalal.Sustainable Development,Environment and Poverty[A]. Asian Development Bank,1993.

[8]T Panayotou.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t Different Stages of Eco2 nomic Development Livehoods in the Third World[M].London:Macmillan Press,1995.

[9]World Bank.China:Environmental Strategy Paper[M].New Y 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0]李建新.环境转变论与中国环境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2000,37 (6):106~111.

[11]龚胜生.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原则[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 15(1):1~6.

[12]王黎明.区域可持续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3]毛汉英,陈为民主编.人地系统与区域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14]申玉铭,毛汉英.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18(4):287~295.

[15]冯玉广,王华东.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定时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7,(5):402~405.

[16]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19(2):172~177.

[17]温琰茂等.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J].环境导报, 1999,(2):33~36.

[18]Pearce,Turmer.Economics and natural Resource and the Environment [M].England:Havester Wheatsheaf,Hertfordshire,1990.

[19]厉以宁.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0]Boserup.Are the really depletable resources?In C Bliss and M Boserup(eds).London:Ecinomic Growth and Resource[M].1980. [21]Smith.Markets and environment:a critical appraisal[J].Contempo2 rary Economic Policy,1995,13(1):62~73.

[22]Dasgupta.The control of resources,Basil Blackwell[M].Oxford:Ox2 ford Press,1982.

[23]DeSerpa.Pigou and Coase in Perspective[J],Camridge Joural of Eco2 nomics,1993,(17):27~50.

[24]雷明.资源—经济一体化研究———投入—占用—产出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22~31.

[25]Unite Nation.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s Accounting [M].New Y ork:Unite Nation,1993.

[26]雷明.1995′中国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矩阵及绿色G DP估计[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11):1~9.

[27]Tailor.Respect for nature:a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ethics[M].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6.

[28]Daly H E.Steady-State Ecinimics[M].Washington:Island Press, 1990.

[29]Norgaard R R.Economic Indivators of Resource Scarity:a Critical Es2 say[M].New Y ork:Journal of Environment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990.

[30]夏光.企业环境污染行为的机制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1989,9 (4):241~246.

[31]Stiglitz J.Growth with exhaustive natural resource:efficient and opti2

王长征等: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综述

mal growth paths[A].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C],Symposium,1986.

[32]Regier H A,Marson R V,Berks F.Reforming the use of natural re2 sources[A].in Berks F https://www.360docs.net/doc/062351144.html,mon property resources:ecology and com2 munity-bas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London:Belhaven,1989.

[33]蔡宁.论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及其模式[J].中国环境管理,1995,(3).

[34]朱德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表现[J].环境导报,1998,(1):1~3.

[35]Page.Conservation and Economic Efficiency[M].Baltimore&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7.

[36]Halser A V.Strategi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in urban areas[A].In modern approach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M]. New Y ork:Pergamon Publishing,1989.

[37]崔凤军,杨永慎.产业结构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1998,18(2):166~169.

[38]吴跃明,张翼等.论环境—经济协调度[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7, 16(1):20~24.

[39]曹凤中.我国乡镇企业的大气、水污染及对策[J].环境保护,1997 (5):3~9.

[40]李春晖,杨勤业.环境代际公平判别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0,19(3):220~226.

[41]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for Policy Coordin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Framework and Methodologies[M].New Y ork:United Nations,1997.

[42]杨士弘.广州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预测及调控研究[J].地理科学, 1994,(2):136~143.

[43]唐剑武,叶文虎.环境承载力的本质及定量化初步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8,18(3):227~230.[44]高吉喜.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承载力研究[D].中国科学院博士论文,1999.

[45]王学军.地理环境人口承载潜力及其区际差异[J].1992,12(4).

[46]徐强.区域矿产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几个问题的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1996,11(2):135~141.

[47]Baumol,Oates.Theory of Environmental Policy[M].Cambridge:Cam2 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48]Ness.Popul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Framework for analysis[A]. (in)The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Policy and Training Project

[C].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USA,1994.

[49]于瑞峰等.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估研究及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5):1~6.

[50]秦耀辰,赵秉栋.河南省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拟与调控[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7):124~131.

[51]蔡宁.经济环境协调标准及其辅助决策模型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1):85~90.

[52]吴跃明,郎东锋等.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模型及其指标体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2):47~50.

[53]马金,王浣尘等,区域产业投资与环保投资的协调优化模型及其试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7:47~50.

[54]林逢春,王华东.区域PRED系统的通用自组织演化模型[J].环境科学学报,1995,(4):488~496.

[55]高志强,刘纪远等.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同人口分布的关系研究[J].遥感学报,1999,(1):66~70.

[56]李本刚,陶澍.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模型研究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1998,(3):87~90.

A REVIEW ON THE HARMON Y OF ECONOMY

AN D ENVIRONMENT RESEARCH

W A N G Chang2z heng L IU Yi

(Institute of G 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 100101,China)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man’s exploit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has already gone beyond the self2control capability of the entironment,which will threaten man’s exist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how to keep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2

ment in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is one of the hots pots that scholars study.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 of between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is mainly based on the coordination of”U”relation foundation of

the two factors.The disciplines which study this question includes geography,economics,ecology,etc.G eogra2

phy’s focal point i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environ2

ment;Economics’starting point is survival guarantee;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research angle is e2

cological economic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etting up an index system and mathematic model,taking re2

gional carrying capacity as a an important appraisal factor,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quantitative ap2

praisal on the coordination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 brief comment on the current research issue is given

in the end.

K ey Words economic development;environment;harmony;research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年 第3期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英文名称: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学分: 2 总学时: 36 实验(上机)学时: 无 开课专业: 经济学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限定修课程之一。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之中,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形势日益严峻。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突出强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资源与环境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了迫切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教学,树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分析与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节约资源、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经济政策。 二、预修课程:微观经济学 三、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导论2课时第一节复活节岛的兴衰 第二节对几个传统概念的再认识 消费。稀缺。市场。 第三节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建立 第四节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价值评估及其作用。管理环境的经济

手段。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环境问题。 第五节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的发展趋势 第六节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拓展 对资源稀缺性的重新认识。对经济系统的扩展。经济增长模式的重新选 择。效率、最优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节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指导思想。配置效率目标的选择。 第八节怎样学习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 重视经济学与环境科学的融合。重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双重属 性。重视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研究。 第二章微观经济学基础3课时第一节竞争市场与效率 市场。市场结构。帕托最优。效率。 第二节需求、供给和均衡 需求。供给。均衡。 第三节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 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 第四节个别需求和总需求 个别需求。总需求。 第五节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私人物品。公共物品。 第六节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 市场失灵。政策失效。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4课时第一节外部性的定义 外部性。正外部性。负外部性。 第二节外部性的类型 公共外部性和私人外部性。可转移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 第三节外部性理论的应用

论新形势下我国应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势不两立抑或比翼双飞? ——论新形势下我国应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作者:武林 二〇一三年五月十日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恩格斯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她在为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过程中,也遭受着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强大反作用力。如何处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并使其共生,是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是发达国家所面临的课题,而且也是发展中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所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和妥善解决的课题,对我国而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生展开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将是荒漠。”马克思的这句名言精辟地揭示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要生存,社会

要发展,就要发展生产力。而生产的实质是人类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物质,创造财富。当这种索取超出了地球的承载能力,超过了自然资源的极限,就会引起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如森林锐减、臭氧层出现空洞等等,无一不是人类无节制地索取带来的环境问题。在环境问题出现的过程中,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和反作用日益突出,资源枯竭和能源危机等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又是统一的整体。所谓统一, 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与发展,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环境是发展的基础,离开环境资源,人类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发展是环境的前提条件,没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就失去了根本保障,失去了经济发展,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目的也就无法实现。 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环境保护得好,环境资源的利用就可以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优美良好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市场经济资源,是一种社会经济产业。人类社会随着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改变,环境产业必然会兴起并向纵深发展,人们的消费由解决温饱问题到物质满足进而追求环境舒适,一股绿色消费的浪潮正席卷而来,环境文明已成为人们物质、文化和生活消费的新追求,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不仅是相互依存的,而且是可以相互促进发展的。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障碍 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已经在加强环境保护方面采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范本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编号:FS-DY-20606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 整版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

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 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

旅游的经济影响文献综述

旅游的经济影响文献综述 引言 旅游的影响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经济、环境、社会文化。了解和认识旅游业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相互效应,一直是旅游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从世界的范围来看,大多数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设施的建设的初衷,是为了带动经济的增长;中国国内的情况更是如此。旅游在经济方面巨大的积极影响,是现代旅游得以迅速发展和大众化的最主要原因。旅游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评估旅游经济影响的方法与模型也数量众多。在期刊网上搜索了1990-2010年间近50篇关于旅游的经济影响的论文,并仔细阅读了近20篇论文,参考文献,整理并归纳了旅游的经济影响的研究方法及其影响。 一、旅游的经济影响研究 评价旅游经济影响就, 则必然需要建立一定的评价标准, 收集被评价对象的相关信息, 这更适合于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 (一)乘数效应 旅游区域经济影响评价研究的第一个时期是以利用“乘数原理”为主要分析工具的简单数学模型时期。凯恩斯在20 世纪30 年代提出的所谓“乘数原理”, 本来是考察投资增量与国民收入增加量的倍数关系的一种宏观经济模型。乘数原理应用于旅游研究时, 变为考察旅游收入的增量和国民收入增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考察旅游就业的增量和国民就业增量的倍数关系。在1996匡林关于乘数理论的几个问题中有所论述。但是乘数关注的是这一变化的最初原因和最终结果之间的关系, 而实际过程并不在它的研究视野之内。因而学者又进一步设计出其它模型。 (二)投入—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 I/O , Input/Output)可以清楚地显示社会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的复杂性, 解决乘数研究无法回答的旅游区域经济影响的过程问题。有广泛的应用。如2007年宋增文写的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旅游业产业关联度研究,2010年钟歆玥、钟方雷写的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旅游业产业关联分析。并且分析结果很好的表明了中国旅游业产业关联具有广泛的波及影响作用、相对较强的前向带动作用等特点。但是投入产出分析还存在着局限性,因为它假设:“技术系数”的不变倾向, 即在同一张分析表中, 一个单位的产品所需的各种投入都

2017届高考《经济生活》必背基本知识点

《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价值决定价格。由于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升,导致价值量增大,这是造成物价不断上涨的根本原因。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3)纸币发行量。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4)其他因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对物价上涨起了助推作用). (1)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有不同影响。)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影响人们消费选择:替代品比较多的商品,其价格上涨后,消费者会选择替代品。在互补商品中,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不仅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上升,反之,也是这样。) (1)调节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减少产量;相反,会增加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相反,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拓展延伸】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以及稳定物价的措施 原因 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③稳定物价,防止通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以人为本。 措施 提示科技+发展生产+纸币发行+市场监管+宏观调控 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④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论环境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

论环境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今年备受关注的一季度经济数据上周发布,2015年以7%的经济增速稳稳开局,中国经济依然势头强劲。经济发展使得中国国民财富这块蛋糕做的越来越大,分配也正趋于公平化。然而,正当我们为这些发展欢欣鼓舞的时候,却忽视我们身边的环境正不断遭到破坏。 为了GDP,地方政府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换取GDP数值的增加, 发展不可持续的经济。他们不惜焚林而田、竭泽而渔,这无疑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逆转的毁灭性破坏。要知道环境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物质基础。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了环境,那么也就没有了未来。 在中国,每天由于经济建设有80个自然村消失,大气污染,水 污染,土壤污染,光学污染等等污染正一步一步腐蚀中国的生态环境,每年由此造成的死亡人数不断增加。不久前央视记者柴静自费百万拍出纪录片《穹顶之下》,讲述当代中国的雾霾问题,震惊全国人民。 而这仅仅是众多污染当中的一个而已,在这个纪录片中,我们直面社会真实问题,21世纪以来雾霾造成的人口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急剧 上升,国民幸福感下降,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环境污染现象。是时候该反思了。 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作后盾,任何经济发展目标都难以实现。环境是人们得以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前提和保障。如果我们不能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

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生活和工作在优美的环境之中,就算经济再发达、物质再丰富,没有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心情,又谈何生活水平和品质,又如何达到我们的小康乃至共产社会。 一个政府,尤其是我们的人民政府,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必须要明白经济发展是为了造福人民,如果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只是物质的丰富附带疾病的多发,那这样的经济是病态的,人是病态的,政府是病态的。环保,不是治理环境,而是爱护环境。最好的环保不是治理,是爱护。 对于经济发展的认识,我们从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中的集中力量去发展,到了现在的科学发展观。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在不断加深,但是生态经济的建设更多是在于地方政府,因为中央管的是政策,而具体的执行在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对本地的具体企业单位起着监督管理作用。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效益,才能真正做到经济发展与环保并驱。 看到2015年我国第一季度GDP的7%的增幅,让我联想到前些年的“保八”之战,现在我们的增速降下来了,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是在发展之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既要发展经济又要爱护环境,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 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宜居城市的构成要素 《GN中国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包括生态环境健康指数、城市安全指数、生活便利指数、生活舒适指数、经济富裕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城市美誉度指数在内的七项一级指标,四八项二级指标,七四项三级指标组成。总结一下城市宜居性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安全要素 安全是人的需求层次中除了基础生理需求之外的首选。目前城市的物质生活水平使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已无需过多地关注基础生理需要, 安全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维护公共安全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 是居民安居乐业的必要条件和创造宜居环境的保证。因此, 宜居城市需要有完善的预防与应

基于实验经济学方法的环境外部性问题研究

基于实验经济学方法的环境外部性问题研究[摘要]本文运用实验经济学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的优点,解决了在我国现阶 段自然资源交易价格的决定和初始权的分配以及对污染企业的税收额度的确定等问题上的困境。本研究也发现在实验室中利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可以最低成本得到最优的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有助于政府在环境治理中做到有的放矢,以减少政策实施的盲目性,降低政策运行的成本。 [关键词]环境外部性;实验经济学;双向拍卖 外部性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它会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市场运行效率导致市场失灵。我国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很多都涉及环境外部性。环境经济政策是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影响市场主体行为的政策手段。具体包括7个方面:绿色税收、环境收费、绿色资本市场、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绿色贸易和绿色保险。与传统行政手段的“外部约束”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是一种“内在约束”力量,具有促进环保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环境治理与行政监控成本等优点。 近年来,实验经济学由于实验的可控性,能够通过在实验中设计不同的交易机制包括双向拍卖、标签价格制度等,比较不同的交易机制对市场中交易者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市场中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交易机制对环境配置的问题并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环境外部性问题的研究中。 1 国内外关于环境外部性问题研究综述 外部性的概念是马歇尔首次提出的,马歇尔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中,在分析个别厂商和行业经济运行时,提出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这一对概念。马歇尔把企业内分工而带来的效率提高称作是内部经济’而把企业间分工而导致的效率提高称作是外部经济。1920年,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对马歇尔的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并正式形成了外部性理论,庇古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角度提出和分析了“内部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概念,按照庇古的观点,导致市场配置资源失效的原因是经济当事人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从而私人的最优导致社会的非最优。因此,纠正外部性的方案是政府通过征税或者补贴来矫正经济当事人的私人成本。只要政府采取措施使得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与相应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相等,则资源配置就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即“庇古税”方案。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1、如何理解劳动力需求的含义? 所谓劳动力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的数量。有三个问题与劳动力需求的概念密切相关。(一)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1、劳动力需求是生产活动的需求2、劳动力需求是对物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一种派生需求。(二)边际生产率理论是劳动力需求理论的支持理论之一(三)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2、何谓劳动力需求弹性? 劳动力需求弹性是一般需求弹性概念的属概念,也具有一般需求弹性的各种性质。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是指劳动力需求量(及供给量)的变化对工资水平变化的影响程度。劳动力供给量大的时候,如工资下降幅度大,说明供给弹性大,如果工资不怎么变化,则说明供给弹性需求小。按绝对值的大小,劳动力需求弹性共有5种状态。(1)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零。(完全无弹性)(2)劳动力需求弹性小于1。(无弹性)(3)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1。(单位弹性)(4)劳动力需求弹性大于1(弹性较大)(5)劳动力需求弹性无穷大。(完全无弹性) 3、工资率和产品需求的变化如何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 工资的变化包括上升和下降两个方面,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工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工资的上升。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影响可以分解为两个影响效应。一个是与资本的相对价格比上升而产生节约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另一个是因工资上升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引起产品价格上涨,导致产品需求下降,最终形成劳动力需求减少的规模效应。 8、影响社会劳动力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包括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两方面。其中微观因素包括:(1)企业生产规模、(2)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3)企业利润量、(4)工资变化、(5)其他要素价格、(6)预期等。宏观因素包括:(1)社会生产规模大小、(2)国家经济体制、(3)产业结构状况、(4)科学技术进步、(5)对外开放程度、(6)相应的市场环境、(7)政府政策等。 9、分析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技术进步在各种各样的经济变量中对劳动力需求量如何发挥影响,取决于:(1)在生产等量产品时劳动与资本可以获得何种程度的节约;(2)通过下调产品价格,以及企业利润、劳动者收入的变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产品需求。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表现在:一是使企业能以较少的劳动投入生产既定的产品产量,减少劳动力需求量;二是使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下降,产品销量上升,产出规模扩大,从而使劳动力需求量增加。 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映程度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论文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无机非10-2 2010440778 刘堤 摘要: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与能源的短缺,世界各国都加快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的实施,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争取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谋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当然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经济的循环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题。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主要因素之一。同时我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再加上部分地区对自然资源的滥加开采,加剧了能源危机。同时各企业生产技术落后,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给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当前的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为了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必须加大对各地区,各企业内部的改革以及创新技术的指导。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 经济循环的内涵与发优势 1.1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

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观,是一种“资源——产品——再利用”的闭环型非线性经济。改经济模式强调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要达到低投入高产出的效果,因此,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1.2循环经济的优势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传统经济是以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再生产加工与消费的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 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不断把资源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造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据统计2005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GDP的14.5%(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但却消耗了世界15.8%的淡水资源,26%的钢材,25%的铝和47%的水泥。而只有56%的城市污水和54%的固体污染物得到处理。可见,我国的还是属于高耗能高污染国家行列。然而,循环经济的实施与发展,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并从根本上消解了长期以来环境与污染之间的尖锐矛盾。 2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2.1企业的意识 企业存在的意义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了节约成本,所有的企业几乎都不愿意在内部加以改革以及在技术层面上的进一步创新与提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doc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 内容完整版 中国科学院14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前10名,而北京和广州宜居指数分别为56.24分和56.78分,分别位居倒数第一名和第二名。那么,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xx中国科学院内容是什么?下面我为大家揭秘。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

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 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 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初级》教学大纲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初级)》教学大纲一、课程及教师基本信息

二、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

2. 学习内容包括课前阅读、课程作业、课后复习、文献综述、课下实验、课程论文等;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及基本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小幅度调整。 三、推荐教材及阅读文献(包括按章节提供必读文献和参考文献) 教材: (1)课件讲义 (2)马中主编.《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 (ISBN7-04-019360-4),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 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阅读文献: 第一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概述 ●David Pearce.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nu. Rev. Energy Environ. 2002. 27:57–81 ●皮尔斯,沃福德著,张世秋等译,世界无末日.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6 ●[美]A?克尼斯等.经济学与环境.北京:三联书店,1991 第二章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与配置效率

●Tom Tietenberg. (Ch. 2)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7th edition, HarperCollins Publisher Inc., 1996. 中译本 ●Solow, Robert M. “Sustainability: An Economist’s Perspective.” In Economics of the Environment: Selected Readings. 4th Edition. Ed. R. N. Stavins. NewYork:Norton & Company, 2000. 第三章外部性 ●Tietenberg. (Ch. 4, pp. 62-80). 中译本 ●庇古,《福利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0 第四章、公共物品 ●Hardin, G. (1968).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 162(3859), 1243-1248. 第五章物质平衡理论 ●克尼斯等著,马中译. 经济学与环境..北京:三联书店,1991 ●克尼斯和鲍威尔著,王增东译. 环境质量与残余物管理.北京:三联书店, 1990:18 第六章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Krutilla J., Fisher A.著.《自然环境经济学——商品性和舒适性资源价值研 究》(RFF环境经济学丛书).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 ●汤姆?泰坦伯格.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第五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张象枢等著,《环境经济学》,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3 第七章环境经济评价 ●Stavins R. N..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2nd Edition (edited by L. Blume and S. Durlauf),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Ltd. 2004 ●USEPA. 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Clean Air Act 1990-2020 (summary report). March 2011 第八章环境价值评估 ●皮尔斯,沃福德著,张世秋等译,世界无末日.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6 ●Goulder, Lawrence H., and Donald Kennedy. “Interpreting and Estimating the Value of Ecosyst em Services,” in Gretchen Daily et al., eds., Natural Capital: Theory & Practice of Mapping Ecosystem Servic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世界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世界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概念 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等三个阶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规范化过程。 1.1经济全球化基本成因 (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2)微观经济行为主体追逐利润的动机是经济全球化过程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3)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原因 1.2经济全球化特征 (1)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动力。 (2)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微观主体。 (3)经济行为跨国界活动成本降低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不断深入与拓展的重要保证。 1.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1)贸易全球化 (2)生产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 1.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贸易、就业和投资的增长。 2.经济全球化增加了世界各国经济运行风险。 3.经济全球化过程使世界各国贫富差距拉大。 4.国家经济主权逐渐弱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的直接影响。 5.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市场实现真正一体化。 6.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投机因素。 2、跨国公司:具有全球性的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实体,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国际经济组织。 2.1跨国公司的特征 1.结构特征 营业规模;地理分布;股权结构 2.环境特征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 3.经营管理特征 战略目标全球化;营运过程的国际化;组织管理的内部一体化;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生产要素转移的内部化 2.2跨国公司国外投资的参与形式 1.股权参与的形式 收购企业和股权式投资 2.非股权安排形式:不参与股权,不能凭借股权对企业进行控制和管理,而是通过对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各种资源技术的控制,并通过签订一系列合同,为东道国提供各种服务,与东道国的公司建立起密切联系并从中获利。 许可证合同;管理合同;产品分成合同 2.3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

浅析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浅析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其增长令世界瞩目。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属于粗放型经济。资源环境是制约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暴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其主要是来自工业的排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巨大,废气、废水与固体废弃物日益增加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生产力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科学发展观追求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即在发展经济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力,实现自然资源持久利用,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以可持续的绿色循环经济为基本模式,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考虑环境代价和资源承受能力,评价经济增长程度要用绿色GDP,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和谐协调节约友好 正文: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年均GDP增长达到9.7%,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发展水平,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经济今后保持平均以7.2%的速度持续增长,就可实现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目前,中国GDP已经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有人估计40年左右超过美国(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英赶美”,对中国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2001年至200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5%,比世界平均水平(3.8%)高出5.7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1%)高出7.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8%)高出3.7个百分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时期增长最宽的国家。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平均贡献率为14.3%,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 中国高速增长延续时间之长、速度之高,已经超越了战后全球经济中最受瞩目的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战后的“经济起飞”,如果说存在着“东亚奇迹”的话,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就是真正的“中国奇迹”。 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 (一)我国从总量上是“地大物博”,但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战略意义的土地、水、矿产和森林等资源,人均占有量都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 (二)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少、优质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资源少。各种非农使用使良田大幅度减少,基本没有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的目标; (三)水资源紧缺已影响到生产和生活。河流断流、泉水干涸、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质污染更加剧了缺水危机。 (四)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用量矿产,如富铁矿、锰、铜、石油等,储量不足,供给愈来愈依赖于国际资源的利用;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是在特定国情下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 所作出的现实选择,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保护环境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发展 引言: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是人类取得的最重要认知成果,关注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已是必然选择。而只顾经济发展,不注意环境 保护,对人类来说这是一种自杀行为。今天我们对自然掠夺的索取,最终会导致 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严重,更别提经济发展,所以两者应共同存在。那么,就应 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 1.环境问题恶化与经济快速发展有着内在联系 环境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的 结果。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和发展 的必要前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保证。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度 和影响程度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人 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丰富和提高。但是与经济增长相伴的工业 化和城市化进程却使得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我国的水资源已亮起了红灯,由于基 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地下水的无节制使用,使得不少地区的江河断流、 湖泊萎缩、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出现地面沉降甚至塌陷。如果不及时节约和控 制利用水资源,未来的水荒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2.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措施 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也是我们工作 实践中绕不过去的发展课题。对于发展中国家,不能片面地强调任何一方,两者 必须协调起来,才能实现持久的经济发展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即实现可持续 发展。 2.1中国必须跳出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发达国家可以先发展后治理,发展好了谈环保,但中国确实走不了先污染后 治理的道路%理由有三:第一,当中国开始工业化与城市化时,西方发达国家早 已完成原始积累,并通过100多年的不断争夺,划分确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他们的 国际规则,中国污染成本肯定转不出去.第二,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结构很不合理, 不可能学习西方,到人均 8000美元以上再谈环保。第三,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 道路,中国传统文化是与谐文化,我们不能搞生态殖民主义。我们只能走可持续 发展道路,即绿色平崛起道路。 2.2中国必须致力寻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一,更加确定与追求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比较, 比的不仅仅是生产力,还要比共同富裕,比谁更公平正义,要比人的全面发展和 道德文化力量。第二,应该重新制订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例如国土整治规划, 应打破行政区划,根据不同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总量去制订不同区域的 发展目标,再依此制订不同的考核体系与政策体系。第三,应推行行政体制改革,其核心是政府职能转变。政府由主抓企业主抓经济向主抓公共服务过渡,如环境 保护。同时还要理顺政府与市场、与企业的新型关系。第四,要制订一系列经济 环境政策。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适合中国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重点摘要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重点摘要 中科院对外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 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的前10名。 研究表明,对中国40个案例城市不同维度的城市宜居性评价比较发现,居民评价得 分最高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依次是人文环境舒适度、 交通便捷性、环境健康性和城市安全性。 其中,城市安全性维度评价在6大指标中得分最低,深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安 全性评价均较高。 本人主要负责钢结构分公司生产、技术工艺及质量管理工作,本年度分公司较好完成 了各项生产任务及生产指标,先后承担并完成新1、2号高炉钢冷却壁制作、6m焦炉炉柱 生产、120吨大转炉技改、热轧二期工程、冷轧厂房建设及集团技改3000吨H型钢制作等任务,并取得良好成绩,1~3季度产量较去年同期有大幅提高,并创造1200吨月产量记录。 公共服务设施评价最高的5个城市,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及南京、青岛、成都、济南和昆明等著名的旅游城市。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高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 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而东部沿海城市的自然环境宜人性更强,这方面评价最高的5个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苏州、青岛和南京。 交通便捷性评价最高的城市分别为厦门、苏州、济南、海口和银川等,另外威海、石 家庄和昆明的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高,主要以二三线城市为主。 此次报告首次通过大量居民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反映了公众真实的城市宜居性感受。一个有意思的结果是:不同年龄、学历、户籍状况、家庭月收入等属性的居民对城市宜居 性评价结果明显不同。其中,20-29岁、40-49岁、本地户口、高学历、家庭月收入5000 元以下和2万元以上等社会群体的城市宜居性评价较低。也就是说中等收入群体的满意度 要高于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排名最高的依次是厦门、威海、宁波、济南和苏州。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发布:居民幸福感厦门第一!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1、资源的概念: 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所发现的有用且稀缺的物质、能量及其功能过程的总和,它们往往以原始(自然)状态进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费过程以提高人类当前或未来的福利。 资源经济学角度考虑: 1)具有用途并产生价值的物质 2)资源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变化,人们能够拓宽资源的范围) (随着人们需求、物质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能将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资源) 3)稀缺性。在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强调资源的数量和人们的需求相比的数量是有限制的,有别于资源与环境科学中的资源范畴。 4)天然性: (强调资源以自然或以原始物质形式进入人类的经济过程) 2、资源的分类 非再生资源: 1)又称为不可更新资源或耗竭性资源2)资源的存储量一定,主要是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 可再生资源: 1)又称可更新资源或非耗竭性资源2)该类资源的存储量是在自然过程中或在人类参与下可以更新或持续补充 2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之间的联系: 1.在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 2.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可以避免可再生资源成为不可再生资源或者非再生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3、共享资源 指没有明确的所有者或虽具有法律上的所有者,但不能行使其权利的例如:公海、草原、河流 4、资源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地域性(区域具有资源优势,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3多用性(可以在多种用途之间分配,如水资源) 4数量有限性与潜力的无限性(数量在技术一定条件下是有限的) 第二章 1、资源稀缺的概念: 由资源的自然有限性所引起的在经济上表现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取得和使用资源的一种状态。主要标志:资源在市场上价格的存在。 2、资源稀缺与资源短缺,资源短缺是怎么回事,举例,判断 稀缺:经济社会中资源的一般内在性质,是指一般的、所有的资源而言。 短缺:是资源的一种个别性状,是相对于其他资源而言的一种市场上相对供不应求的现象,反映着某种资源在市场上供应的程度和供求状况。 两者之间存在联系但变化不总是一致的。稀缺是永久的而短缺是暂时的。 稀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具有时间属性。 3.两个模型概念: 边拓模型是指相对于资本和劳动的供给量来说自然资源的供给量非常充足的一种经济状态。 李嘉图模型是指原材料生产的单位成本随生产规模的增加而增加,资源可用性受目前利用率和累积用量影响的一种状态。举例:农地 4、两者的函数模型判断 边拓模型中:g(*)函数表现为不变的规模报酬;生产可能性曲线PPF为直线,且平行地向外推移(图2-2)。由于自然资源充裕,自然资源产品生产函数为不变规模报酬(!),资源可随劳动资本的投入而扩大,最终产品G的生产受制于劳动或资本的限制,而非自然资源。 李嘉图模型中:g(*)表现为递减的规模报酬;存在自然资源利用的约束。即L1的增加速度比R0的增加速度快——成本增加定律;生产可能性曲线为弧线型,以一种不对称的方式向外推移(图2-1)。 5、两个模型的比较反映的实质是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率: 理解: n 通过两个模型的比较,可以找到反映自然资源产品稀缺性变化的指标,即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率。 n 追求G最大化的经济系统中,两种要素的相对价值由他们在生产G的过程中相互替代的比率决定,该替代率也就是G 等产量曲线与PPF在切点的斜率。 n 在PPF上,如果斜率越来越小,R0就越有价值,或越稀缺;反之,则L0越有价值,越稀缺。在图2-1中,显示出R0 的相对价值随经济扩张而提高的特征。在图2-2中则显示出不变的相对价值和稀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