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伐无道 诛暴秦》习题精选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伐无道 诛暴秦》习题精选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伐无道 诛暴秦》习题精选 新人教版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是暗指()

A.秦始皇滥用民力,民怨沸腾

B.有人要在阿房宫刺杀秦始皇

C.秦始皇刑法残酷,社会动荡

D.秦始皇将葬在阿房宫

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3.仔细观察右图,它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城濮之战B.巨鹿之战

C.大泽乡起义 D.牧野之战

4.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西晋

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A.春秋和战国

B.秦和春秋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

6.如今我国推崇“依法治国”,其含义一是依法行政,二是公民也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然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就有“族诛”和“连坐”,这反映了秦的()

A.徭役繁重

B.赋税沉重

C.残酷的刑法

D.可怕的殉葬

7.“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事件是“焚书坑儒”和()

A.统一中国

B.秦末农民战争

C.楚汉之争

D.修筑长城

8.中国象棋上楚河、汉界(见右图)的划分与下列哪些历史人物有关()

①陈胜②吴广

③项羽④刘邦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9.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把夏桀、商纣、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成一类,他们最突出的相似点是()

①重用人才②重视农业

③统治残暴④末代国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人生不是一锤子买卖”。屡败屡战的刘邦,信心满满地做着自己的皇帝梦,最终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衣锦还乡。刘邦建立的朝代将都城定在()

A.咸阳

B.长安

C.镐京

D.殷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每年在外服役者不下三百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材料二当时在秦朝的市场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材料三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三这句话是谁说的?他讲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此人有什么壮举?

(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没有联系,为什么?

参考答案

1-10 AACAB CBDBB

11.(1)反映的是秦朝赋税、徭役繁重、刑法残酷。

(2)陈胜。为了号召大家起义推翻秦朝的统治。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或大泽乡起义)。(3)有联系。正是因为秦朝统治残暴,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所以陈胜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来推翻秦朝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练习

第1课远古人类 一、选择题 1.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的根本原因是() A.生活环境险恶 B.个人力量小 C.不易获取食物 D.生产力水平低下 2.中国人最讲究“入土为安”,这是对死者最起码的尊重。最早有此观念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古猿 3.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起源于非洲还是亚洲,一直是古人类学家争论不休的话题。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4.在国庆期间,在北京旅游的阿龙很想体验北京人的原始生活。当“周口店遗址文化节”活动主办者发给他一块兽肉让他切割时,他选择的最佳工具应该为 A.石制工具 B.铁制工具 C.棍棒 D.硬质土块 5.(题文)下列图片说明此远古人类() ①掌握了钻孔技术②会人工取火③用兽皮缝制衣服④懂得爱美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我国最早的人类 B.原始的农耕生活 C.中国古代的传说 D.中华文明的起源7.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学会使用天然火和学会人工取火分别是什么人( )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山顶洞人④河姆渡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多),人民不胜(承受不住)禽兽虫蛇(的迫害)",这种情况决定了远古居民最恰当的选择是() A.学会制造工具,抵御野兽 B.住在山洞里,躲避虫蛇 C.懂得用天然火,驱逐野兽 D.过群居生活,共同生存 9.获知元谋人会使用火是通过() A.神话传说 B.大胆想象 C.历史文献 D.遗骨遗物 10.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山顶洞人对美已经有了朦胧的理解、爱好和追求。下列能够说明这一问题

2017秋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秦朝的统一同步练习

《秦朝的统一》练习 一,选择题: 1.秦兼并六国,实现统一的条件中不包括() A.战国以来,政治上的分裂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使统一成为趋势 B.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C.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无力抵挡秦国进攻 D.秦始皇统治残暴,社会矛盾尖锐 2.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是在()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3.在秦朝时被确定为全国规范文字的是那一种()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楷书4.我国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政权巩固。在秦朝,中央负责反腐倡廉、监察百官的官员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5.秦始皇巩固统一是措施中,正确的选项是( ) ①车同轨,书同文②建立中央集权制度③统一货币④统一度量衡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李白的诗《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灭六国,诸侯西来的顺序是() ①韩国②赵国③魏国④楚国⑤燕国⑥齐国 A.④⑤①②③⑥ B. ②③①④⑤⑥ C.③④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秦朝 C.周朝 D.汉朝 8.假如你生活在秦朝,要给朋友写一封信,所写字体可能是() A 甲骨文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9. “一法度蘅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这反映谁的治国之道()

A.汉高祖加强中央集权 B.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C.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D.曹操北方改革 10.跨越历史时空,我们来到秦朝,下列说法现象不可能看到的选项是() A.看到某最高一级地方行政长官向秦始皇汇报工作的场景 B.在市场上用秦半两钱买一石米和一匹布 C.在公告栏上看到用小篆书写的一则公文 D.看到丞相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二、填空题 1.秦朝建立时间:①年;建立者:②;历史地位:我国历史上③王朝;都城:④_。 2.秦朝设立的三公是⑤;⑥;⑦。 三、材料题 1.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的时间是哪一年? (2)灭亡六国的顺序是怎样的? (3)扫六合后,他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的?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知识点练习题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图: 第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原始居民能够定居下来的根本原因是?答: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3、半坡居民的房屋(半地穴式房屋)与河姆渡居民的房屋(干栏式房屋)的比较:①半地穴式房屋保暖、抵御风雨;干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防止野兽侵袭。

②分别这样建造的原因: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与北方气候干燥、冬季气温低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干栏式房屋与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为什么中华民族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答:1、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2、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互换、制作乐器,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人文初祖。建宫室,制衣裳,会炼铜,挖井,发明舟车。(嫘祖养蚕缫丝、仓颉造字、伶伦编乐谱) ★二、禅让制: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商、周的更替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桀、纣残暴失民心;商汤和武王仁义之举得民心;任用贤人(伊尹、姜尚),联合周边小国。 三、夏商周的政治 1、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 内容: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权力:管理封地内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③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著名的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青铜立人像等) ★商周青铜铸造的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品种已基本完备。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这时的灿烂文明是以奴隶的悲惨生活为代价的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春秋争霸 1、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秦穆公、宋襄公。 著名霸主:齐桓公(标志:葵丘会盟),晋文公(标志:城濮大战胜利),楚庄王 ★2、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改革: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整顿内政)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在晋楚争霸中取得胜利。 ★3、诸侯争霸: 实质:为奴隶主的掠夺战 影响: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消极影响);但在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积极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试题(含答案)详解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1、本试卷为开卷试题,分卷Ⅰ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2、本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卷面分3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同学们,你喜欢历史课吗?提到历史,仿佛离我们很遥远,但真正走进历史,你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丰富的中国古代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同学们,在几个月的学习中,你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和体会,潇洒地走进历史展室,一展你的风采吧! 卷Ⅰ(选择题,共48分) 在表中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48分。 1、原始人的居住条件和生产情况同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你认为河姆渡聚落的主要粮食作物应是 A.玉米B.粟C.水稻D.大豆 2、“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这是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前几年访问大陆时拜谒何处的祭文A.黄帝陵B.炎帝陵C.始皇陵D.中山陵 3、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 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 D.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4、《左传》中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A. 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 B. 夏朝的王位世袭制 C. 西周的分封制 D. 秦朝的帝制 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 兵马俑 B. 司母戊鼎 C. 竹木简 D. 青花瓷 6、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国 C.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D.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 7、四川灌县二王庙有这样一幅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此联中的“太守”的最主要贡献是 A. 推官是用牛耕 B. 修建灵渠 C. 制造出铁农具 D. 修建都江堰 8、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中后期的秦国农民,要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A.建立军功B.通过联姻C.努力生产粮食D.靠贵族推荐 9、右图的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 臣”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B.国家一统,中央集权 C.法律严苛,覆盖全国D.交通发达,经贸昌盛 10、下列对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爆发于大泽乡 B. 建立过农民政权 C. 推翻了秦朝统治 D.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11、“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冻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首诗对秦朝一历史事件作出了否定的评价 A.统一度量衡B.统一文字C.焚书坑儒D.修筑长城 12、我国的成语有很多来源于历史典故,如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就来源于

七年级历史上册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练习题及答案 1.1127年,赵构称帝的地点是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赵构称帝的地点是南京,即今天的河南商丘,后来由于金军的南侵,将都城迁到临安。建康是今天的南京,江都是今天的扬州,要注意古今地名的变迁,防止混淆。 答案:南京 2.阿骨打的活动不包括 A.统一女真各部 B.举兵抗辽 C.称帝建金 D.迁都 思路解析:阿骨打是女真族杰出的首领,他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金政权,领导了抗辽斗争,并最终灭掉了辽。迁都发生在宋金议和之后,阿骨打早已去世。 答案:D 3.下列战役由岳飞指挥的是 A.东京保卫战 B.收复建康 C.黄天荡战役 D.郾城大捷 思路解析:1140年岳飞带领的宋军在郾城大败金朝骑兵主力,取得大捷,是著名的一场战役。 答案:D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12世纪强大起来的金政权先后灭掉的两个政权是 A.北魏、西夏 B.辽、北宋 C.辽、西夏 D.西夏、北宋

思路解析:西夏是在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政权的进攻下才最终灭亡的。金强大起来后,首先面对的是辽对其的压迫,所以在1125年先灭掉了辽,在1127年,接着灭掉了其南部的北宋。 答案:B 2.标志着北宋灭亡的事件称为 A.澶渊之盟 B.靖康之变 C.安史之乱 D.陈桥兵变 思路解析: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东路军进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同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次年三月,金军大肆搜掠后,立张邦昌为楚帝,驱掳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等北返,北宋亡。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耻”。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 答案:B 3.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他 A.作战英勇,收复失地 B.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 C.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D.是著名的抗金英雄 思路解析:岳飞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在过去的 __ 为纲的思想指导下,对岳飞的历史地位有着不正确的评价,认为他是民族英雄。但是岳飞抗金在当时来说,由于金政权与南宋政权对比处在相对落后的社会发展阶段,特别是金对于南宋的战争主要是掠夺,造成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文明的破坏,所以,岳飞抗金之所以

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图为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的宣传海报。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去体验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到 A.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 B.7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C.3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D.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 2、使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学会建造房屋 B、掘井饮水方便 C、原始农耕经济发展 D、自然环境的变化 3、《舌尖上的中国 2 》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常,有主食,还有副食。他们的主食是 A.水稻B.小麦C.粟D.玉米 4、中华民族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华人的统称。下列选项中的人物被中华民族尊奉为共同的人文始祖是 A.蚩尤与黄帝 B.尧与舜 C.炎帝与黄帝 D.炎帝与禹 5、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6、、古人对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格局进行了描述:“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山西简称“晋”,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该政治格局和名称源于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7、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8、我国下列古文字出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甲骨文②金文③小篆④隶书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9、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慢慢下降了。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10、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当时数百年的兴衰荣辱。下列成语与春秋时期人物对应的四组,错误的一项是 A. 退避三舍—晋文公 B.一鸣惊人—楚庄王 C、问鼎中原—吴王夫差 D、卧薪尝胆—勾践 11、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个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诸侯国割据混战日益扩大 B、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 D、历史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12、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秦国是通过商鞅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

七年级历史上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测试题 (时间:45分钟) 学校班级姓名等级 一.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相应的答案栏内,每小题3分,共45分。 1.呼韩邪单于向汉族提出“和亲”,发生在 A.汉元帝时 B.汉武帝时 C.三国时 D.南北朝时 2.“丝绸之路的”是闻名世界的东西交通要道,它开创于 A.西汉 B.秦朝 C.东汉 D.战国 3.下列不属于张骞通西域的作用的是 A.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 B.开辟了东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 C.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 D.设置了管理西域的行政机构 4.东汉时期的一次治理黄河的行动使得黄河在以后八百多年里没有改道,这次治理是在谁的主持下进行的? A.王景 B.汉武帝 C.秦始皇 D.汉明帝 5.右图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土的稀世珍宝,这一文物的生产年代是 A.战国 B.汉代 C.魏晋 D.秦朝 6.右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工具,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这一工具的发明者及朝代是(课本74页上冶铁水排图,不带下面的文字) A.西汉的王景 B.东汉的杜诗 C.东汉的王景 D.西汉的杜诗 7.蒙古风光好,游牧在草原。可后来匈奴既发展畜牧业,也发展农业。这是受哪一民族的影响? A.蒙古 B.汉族 C.羌族 D.越族 8.古代的西域是指: A.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B.葱岭以西更远的地区 C.今天中亚和西亚一带 D.今天的西欧一带 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一典故和谁有关?

A.张骞 B.班超 C.卫青 D.霍去病 10.今天的新疆地区在历史上最早归属中央政府开始于 A.西汉 B.东汉 C.战国 D.秦朝 11.“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是哪部作品的主张?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无神论》 D.《论衡》 12.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抵达夷洲,“夷洲”是今天的 A.台湾 B.南京 C.洛阳 D.北京 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唯一的一次短暂统一是 A.东晋 B.西晋 C.南朝 D.北朝 14.北魏迁都洛阳的目的是 A.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 B.加强对汉族地区的通知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洛阳的气候好 15.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 A.北人南迁 B.温暖湿润 C.土地肥沃 D.种植水稻 16.西汉末期商人用于交易的货币应该是下列的哪一种 A.半两钱 B.圆形方孔钱 C.五铢钱 D.刀币 17.两汉时期,不是手工业技术新成就的是 A.冶铁用水排鼓风 B.发明使用耧车 C.纺织使用提花机 D.用钢材制成的兵器 18.“蒙古好风光,游牧在草原。”历史上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民族是 A.东夷 B.突厥 C.蒙古 D.匈奴 19.欧洲人最早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是在 A.秦朝 B.汉朝 C.战国 D.春秋 20.可以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中查到的历史事件是 A.楚汉之争 B.蔡伦改进造纸术 C.班超经营西域 D.张衡制造地动仪 二.非选择题:第21小题11分,第22小题16分,第23小题16分,第24小题12分,共55分。

2020秋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1课百家争鸣练习题

第11课“百家争鸣”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祸福可以相互转化,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 )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韩非子 2.“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为而治”反映了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 3.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祭孔。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 A.“仁”的思想 B.“兼爱”的思想 C.“非攻”的思想 D.“无为”的思想 4.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仁者爱人 5.主张“兼爱”“非攻”的是() A、墨子 B、孟子 C、孔子 D、庄子 6.墨子思想折射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崇尚和平、追求和谐的积极力量,在当前社会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 A.“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改革”“法治” 7.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战国时期,下列哪一人物曾经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 A.墨子 B.荀子 C.孟子 D.庄子 8.在校园文化节的主题演讲会上,小刚同学引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一句

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 B.庄子 C.墨子 D.孟子 9.“百家争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异常活跃的局面。其中强调用“法令、权术和威势”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0.假如中央电视台举办挑战主持人节目,你认为最适合担当《法制时空》栏目主持人的是( ) A.孔子 B.庄子 C.老子 D.韩非 11.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思想与行为,如果在现代最有希望得到“诺贝尔和评奖”() A.孔子B.墨子 C.老子D.庄子 12.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本课后,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害公物”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这些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其中哪个组的观点更为合理( ) A.儒家组:损害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 B.法家组:损害公物属于违法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 C.道家组:损害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修炼自行解决 D.墨家组:损害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要提倡节俭 13.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句话,此名句出自( ) 三、材料分析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战国时期,社会制度急剧变化,许多社会问题有待解决,各个学派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以试图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

七年级历史上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七年级历史重点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1.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 (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战国时期什么人之口?是 什么意思?其中“孝公”是谁? 答:出自商鞅之口;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 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孝公”是秦孝公 (2)他曾在历史上有过什么作为?这一作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作为:于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进行变法。 主要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奖励军功;建立县制。 (3)这一作为有何影响? 答: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4)此人的主张是什么?这一理论属于哪家学派?代表哪个阶级? 答:他主张不因循守旧,实行变法。这一理论属于法家,代表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5)此人的变法是在什么时期的哪个诸侯国进行的?答:战国时期;秦国 (6)这次变法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哪一条?答:建立县制 (7)这次变法实施奖励农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答:增强国力 (8)如果你是当时的新兴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些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是什么? 答:①承认土地私有,保证地主对土地的占有,确保了地主的利益;②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安定。 (9) 材料二是描绘了什么场景?请说说: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是当时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场景: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变化: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10)这一理论对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答: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也应该根据现实的需要及时改变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地方,坚持改革的方针不动摇。 (11)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答:变法成功的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国君的支持和百姓的欢迎。(答出三点即可) 2.阅读下列材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通悦)乎?”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该材料是谁说的?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孔子说的,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他对教育的贡献有哪些?答: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②他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

七年级上册历史资料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资料题及答案 以平常的心态参加期中考,发挥自己的水平,胜利就在前方。祝你七年级期中考试!这是学习啦的期中测试题,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它结束了两晋南北朝时期长期的分裂局面,再度实现全国的统一是在 A.581年 B.605年 C.589年 D.611年 2.李渊在隋朝的废墟上建立了唐朝,开启了大唐盛世的历史。你知道唐朝是哪年建立的吗 A.626年 B.618年 C.581年 D.589年 3.唐朝时期,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加强联系的方式最准确的一项是 ①唐朝册封少数民族首领②唐朝与少数民族政权通婚

③在边疆设立管辖机构④与边疆少数民族进行贸易往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唐朝时农业非常发达, ___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出现的新农具有: ①耧车②曲辕车③翻车④筒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唐朝的吐蕃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A.回族 B.藏族 C.朝鲜族 D.族 6.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开辟汉藏友好历史篇章的皇帝是 A.唐高宗 B.唐中宗 C.唐太宗 D.唐玄宗 7.下列关于赵州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唐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B.设计科学,跨度很大,桥面平缓,便于交通 C.造型很美,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D.七百多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 8.其诗歌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被称为“诗仙”的著名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9.“他的诗,有的气魄雄伟,有的沉郁悲怆,语言凝练,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人们 尊称他为诗圣“,这段话是对谁的描述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10.唐代文坛名人顾况在读过某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诗后,曾感叹到:“有句如此,居亦不难”,某人是

部编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1-5练习题

历史1---5课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写在题号前面) 1.目前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人类是 A. 元谋人 B.北京人 C. 半坡人D山顶洞人 2.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是 A. 元谋人 B.北京人 C. 半坡人D山顶洞人 3.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我国远古人类是 A. 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4.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 传人的中华民族把谁奉为我们的人文始祖: A.盘古黄帝 B.黄帝炎帝 C.尧大禹 D.舜炎帝 5.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主体是 ①炎帝部落②蚩尤部落③黄帝部落④尧部落 A.①② B.①③ C. ①③④ 6.武王伐纣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周武王率兵打败商朝军队是在 A.阪泉B.涿鹿C.牧野D.巨鹿 7.商朝的建立者是 A.盘庚 B.汤 C.商纣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A.半坡居民B.元谋人C.河姆渡居民D.北京人 9.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是 A.炎帝、黄帝B.尧C.舜D.禹 10.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原始居民④半坡原始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试判断他姓 A.秦 B.夏 C.宋 D.唐 12.小轩决定假期中和家人一起去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去A.炎帝、黄帝陵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13.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我国下列先民中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14.大约7000年前的我国原始人类建造的房屋令人惊叹,看右 图房屋结构,结合地理环境因素,说出它是哪一远古居民的 房子: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15.“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这种办法实行顺序是 A.舜→禹→尧B.禹→尧→舜C.尧→禹→舜D.尧→舜→禹 16.周文王、周武王任用的贤才中最著名的是 A.伊尹B.吕尚C.管仲D.鲍叔牙 17.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18.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家天下 C.舜传位给禹 D.启打败有扈氏

七年级历史上册练习题精选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起源 知识要点: 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氏族、半坡氏族、大汶口文化、黄帝、禅让制 一、选择题 1、我国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2、在远居民中()开始学会用火。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3、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A、中国 B、印度 C、埃及 D、巴比伦 4、()人的生活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的氏族。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5、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A、中国 B、越南 C、泰国 D、缅甸 6、世界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是() A、中国 B、越南 C、泰国 D、缅甸 7、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A、黄帝 B、炎帝 C、嫘氏 D、大禹 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蚩尤 B、黄帝 C、炎帝 D、大禹 9、大汶口原始居民的主要生产活动是( ) A、渔猎B.采集果子 C.饲养牲畜D.农耕 二、填空题 1、人掌握磨光技术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 2、有此学者认为,在居民使用的陶器上出现的一些刻画符号,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3、在打败蚩尤后,和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海外华人自豪的把自己称为。 4、在古代原始部落,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 5、约公元前2070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三、简答题 1、在我国境内发现的有哪些远古人类? 2、在氏族公社中,人们的生活生产状况如何?

四、识图题 ①左图中间的人物是谁? ②后人尊称他为什么? ③他有什么贡献? ④他曾与谁联合打败蚩尤 ⑤至今海外华人称自己为什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知识要点: 夏朝的兴衰、武王伐纣、西周分封制、青铜器、奴隶的生活、春秋争霸、战国七雄、铁农具与牛耕、都江堰、商鞅变法、中华文明的勃兴、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基础训练一夏商西周 一、选择题 1、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尧传位给、舜 B、舜传位给禹 C、禹传位给启 D、启打败有扈氏 2、商王盘庚迁都到() A、牧野 B、殷 C、渭水 D、亳 3、曾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的是() A、夏桀 B、商纣王 C、周厉王 D、周平王 4、在西周不可能出现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 5、汤任用的有才干的大臣是() A、伊尹 B、姜子牙 C、周公 D、召公 6、要求大臣要勤于政事,要“有功于民”的是( ) A、盘庚 B、汤 C、纣 D、启 7、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叫( ) A、人殉 B、人祭 C、人牲 D、殉葬 8、奴隶主死了,把奴隶杀死或活埋来陪葬叫( ) A、人殉 B、人牲 C、斩首 D、祭祀 9、“夏桀把人当坐骑”图反映的社会情况是(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题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知识梳理 1时间:距今约年。 2发现地点:云南省。 3生产生活状况:已经会工具,知道用。 4意义: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1时间:距今约年至年。 2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3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北京人的进化过程,说明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4生产生活状况: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还会保存。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5社会组织:共同劳动,共同分享,过着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三山顶洞人 1时间:距今约。 2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也就是活动过的地区。 3体质特征:他们的模样和人基本相同。 4生产生活状况:(1)山顶洞人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了技术。(2)山顶洞人已会,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3)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4)他们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5)他们死后还要埋葬。 5社会组织: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他们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知识梳理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时间:距今约年。 2地点:今浙江。 3生产生活状况:①已使用,用耒耜耕地,种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②住着的房子,过定居生活,已经挖掘水井。③他们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还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年。 2地点:陕西。 3生产生活状况:①普遍使用,他们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等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②饲养猪狗等动物,还打猎捕鱼。 ③居住在的房子里,屋内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用。④能够制造陶,陶器上还出现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⑤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1时间:距今约千年。 2地点:山东。 3生产生活状况:①农耕经济有更大发展,农具有磨制等。②原始手工业比以前有更大的发展,陶器有了、。③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分化出现了。 第3课华夏之祖 知识梳理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经典习题新人教版

《原始农耕生活》经典习题 一、选择题: 1.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 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 A.① B.② C.①② D.③④ 2.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A.大豆和小麦 B.花生和高粱 C.甘薯、玉米 D.水稻、粟 3.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 4.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A.元谋人遗址 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5.下列哪一地区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最大()A.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 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 C.陕西临潼姜寨原始居民 D.河南新政裴李岗原始居民

6.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优劣 B.原始农业的发展 C.氏族公社的形成 D.学会建造房屋技术 7.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不同 B.使用的工具不同 C.生活习惯不同 D.思想意识不同 二、材料分析题 8.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请你猜测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 (2)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吗? (3)“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4)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北京人是中国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在中国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下列叙述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 A.过着群居生活 B.能够人工取火 C.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D.会保存火种 2.西安半坡博物馆是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社会遗址博物馆。在博物馆的展区陈列着当时此地先民的主要粮食作物种子。该种子应该是()A.粟B.玉米C.小麦D.水稻 3.某华侨要来中国祭拜人文初祖,他应该去()A.黄帝陵B.大禹陵C.秦始皇陵D.中山陵 4.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是() A.尧 B.舜 C.禹 D.启 5.河南安阳发现了商代都城的废墟,后人称为“殷墟”。历史上把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A.伯益 B.盘庚 C.成汤 D.商纣 6.《左传》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一史料反映西周的社会制度是()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7.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其中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势力,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A.齐桓公B.晋文公C.越王勾践D.楚庄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9.楚汉战争的实质是() A.民族战争 B.秦末农民战争的继续

C.汉代取代秦朝的战争 D.项羽、刘邦争夺帝位的战争 A.洛阳 B.长安 C.咸阳 D.敦煌 11.“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①轻徭薄赋②减轻刑罚③严惩贪官污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2.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被记载的是()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班超 A.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 B.汉族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 C.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迁 D.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14.三国时期群雄并起。追忆历史,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5.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到达当时的台湾地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史实。台湾在三国时期被称为() A.瀛洲 B.琉球 C.夷洲 D.扶桑 16.从东汉末年起,北方人口陆续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17.西晋统一局面被破坏后,北方长期处于多个政权分立的混乱状态。前后出现的政权 不下30余个。其中,统一过北方十来年的前秦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鲜卑族 B.氐族 C.匈奴 D.羌族 18.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 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题 第一单元 ⒈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⒉下列原始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居民 ⒊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我国原始人遗址是()。A.云南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C.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 D.陕西蓝田人遗址 4、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A.直立行走 B.手的发展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⒌从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黑猩猩 ⒍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D.过着群居生活 ⒎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共有的特点的是()。 A.烧烤食物 B.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C.共同劳动并共同分享成果 D.懂得人工取火 8.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

A.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B.山顶洞人与海边渔民交换C.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海洋D.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掌握了捕捉水生动物的本领 9在我国古代,较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 A.元谋人 B.长阳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10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 A.① B.② C.②③ D.③④ 11.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米饭 C.小米 D.玉米 12.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 B.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 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 13.通过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其主要判断依据是()。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 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 D.随葬品的多少 14.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 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 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 15.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原始农耕时代文化特征的有()。 ①定居生活②建造房屋③饲养家畜④制造陶器⑤使用打制石器⑥用耒耜耕地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⑥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检测题(全册,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时间:45分钟 总分:60分) 一、精彩四选一(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聚落遗址 2.根据片段联想: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②能够直立行走③已经使用火④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元谋人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 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C.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D.上古人类的外貌跟现代人没有差别 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5.“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6.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 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7.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代有哪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D.半坡人 8.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期人类生活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秆堆积。这处遗址是( )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9.“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半坡居民 ④河姆渡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 A.炎帝 B.大禹 C.黄帝 D.舜 11.“涿鹿,中华大地令人神往的地方!涿鹿,中华民族诞生的英雄山冈!涿鹿,中华民族从这里文明启航!涿鹿,中华民族灵魂的桑梓故乡!涿鹿,中华民族朝拜三祖的殿堂!”下列人物被称为“中华民族三祖”的是( ) ①黄帝 ②炎帝 ③蚩尤 ④大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每年固定在炎帝诞辰农历四月廿六举办,该节已成为海峡两岸同胞乃至全球华人华侨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下列传说中的发明创造与炎帝无关的一项是( ) A.首创耒耜,种植五谷 B.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