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艺术

艺术创作中的精神追求,是艺术家深层的心理构架与实践皈依。艺术家的艺术创作都应重视个性与时代性。传统绘画形式的高度完满化和规范化,要求对其自身的突破和超越。社会的转型,相应的文化变异也要求新的绘画形式语言的出现。在20世纪之初,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中国画坛面临着突破陈旧文人画形式和重振民族文化自尊的使命。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林风眠和一批留洋归来的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中西融合的改良和革新之路。林风眠并没有走徐悲鸿倡导的以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的道路,而是紧紧把握住中国传统画重神韵的文化精髓,把西方艺术的现代主义形式和中国水墨画相结合,为传统中国画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形式语言系统。他的作品既有时代面貌,又创艺术新格,总是洋溢着宁静的诗意。

林风眠早年留学法国。在那里,他认识了著名雕塑家扬西斯。他对林风眠后来成为美术教育家而开辟中西合璧的艺术道路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扬西斯的鼎力推荐下,林风眠进人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在学院派权威人士哥罗孟教授的工作室学习。但他不欣赏学院派画风,扬西斯来看望他说:“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可知道你们中国的艺术有多宝贵的优秀传统啊!你为什么不去好好学习呢?去吧!走出学院的大门,到东方博物馆,陶瓷博物馆去,到那富饶的宝藏中去挖掘吧!”林风眠开始走出象牙塔,到图书馆博物馆去学习,向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抽象派、表现派学习。

林风眠始终把精力放在寻求新的绘画形式语言,来完善自己的绘画风格。他认为:艺术创造原由“情绪冲动”而生,情绪的表达则需要“相当的形式”,而形式的创造与构成,任需“赖乎经验”和“理性”。并指出“不能同内容一致的形式自然不会是合乎美的法则的形式”,艺术家应当把握住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内容,“以合乎这样的内容为形式。”也是由此才出发,他反对摹仿古人、外国人、也不赞成“弄没有内容的技巧”。他从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作出了努力改革,使他的作品中总是洋溢着宁静的诗意。色调优雅、构图单纯、造型隽美、想象丰富、内蕴含蓄、格调清新,富于装饰性和感染力。

一、线条的运用

林风眠绘画画面用线较少有传统文人画的影子,努力使表现手法和绘画样式更加单纯、简洁,以较少的用笔,表达更丰富的内涵。他摆脱了文人认可的以书法入画的笔墨形式,其笔墨其实是继承了唐代的笔墨,用线跨出了元以后的语言体系,主要借鉴魏晋六朝至唐代的“流动如声”的线,以自然为师的态度,通过线条的造型表现力传达生命的情感。他参照民间瓷画畅快的用线和汉代画像石刻拙朴的线条特质,以及民间硬笔单纯质朴的线条,又创造性地移植并改造了中国壁画和青花瓷绘中温润、迅疾、流畅的露锋线,而且畅而不浮,从而在反叛文人笔墨规范中发展了笔墨,在传统不能容忍的地方丰富了传统。林风眠推崇宋代梁楷的简笔画,谓之“自由的,冲破一切的创造”,“把复杂繁密的自然界物象,设法使之单纯化,与现代西方的速写“具有相同的性质”。同时他还吸收西方画家马蒂斯的用线对情感的表现观念,再结合自己的心理经验加以综合、创造,产生了他独特的线描风格。其基本特色是:疾速、富于力度和冲击性。

中国民间瓷器与20世纪上半叶享誉巴黎的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用线,是林风眠彩墨艺术

作品中较突出借鉴的线的样式。民间瓷绘线条与马蒂斯白描的共同之处,在于两种线条同样

具有自由、流畅、活泼的性质。虽然瓷绘的线条是用毛笔在瓷器上描绘花鸟,而马蒂斯是用铅笔线条在纸上描绘人体和静物,但它们以忽视笔与画面接触阻力的运行速度和曲线轨迹而成为林风眠所欣赏的美与生之线。由于瓷器表面质地较为光洁,不便于寻求毛笔在宣纸上类似文人画那种如锥画沙、如折钗股、一波三折、藏头护尾的特性,同时,也由于性情真率的民间艺人渴求更为自由的表现方式,所以瓷绘线不避一意畅快,抛头露尾,以直抒性灵为特色。林风眠所谓“把笔顺着气痛快地拉”,能够恰当地传达这种感受。林风眠借用了这种线型来丰富他的彩墨作品。他综合两者的目的在于,以毛笔画出如铅笔一样细致而又不失自由挥写特性的线条。

这种线条在林风眠的画中主要用于描绘鹭鸶和裸女。鹭鸶线条接近似瓷绘线,裸女用线则稍偏近马蒂斯的铅笔线条。作于80年代的《裸女》,不仅用线质地感觉相似,且运线轨迹亦相似,即为了强调曲线美,有意删去了裸女肢体关节处的骨点。前者用线通常较为迅捷并略见粗细变化,后者则较为柔缓和匀速,粗细变化亦不明显。

多数论者们都认同鹭鸶画面的线与瓷绘线的关系,他本人也曾证明了这种关系。但是,他并没有一成不变地将瓷绘线照搬到画面。林风眠自己曾说过,他为了提炼用线的质地美,用了几十年的工夫。林风眠用线看起来轻松简单,但炼到火候殊不容易。以柔性毛笔达到硬质铅笔线条似的细致却又保持民间瓷绘线一般的自由,而不落入高古游丝描那样的装饰趣味,需要毕其终身之功,才足以磨练出能与书法线条抗衡的“美与生的线条”。实际上,林风眠用线虽出于瓷绘线,但不可等而论之。以宋代瓷州窑《立鹤坛》与林风眠的画相比,一方面可见鹤体的用线与林风眠画中的鹭鸶同样地显示出奔驰的张力感。另一方面,相对而言前者用线不免失之于粗。前者于后者之间用线起了质的变化,由粗犷的原创形态,转化为略具雅化的情调,却又不失原初生命力的再创形态。

林风眠的用线虽然于文人画所提倡的不同,但他却继承了中国画用线的情感表现的本质精神,在不为人注意的民间绘画中进行挖掘,在西方用线中大胆借鉴,站在高处汲取中西艺术的营养,在自成一体的形式语言的总体和谐中,独创了一套笔墨系统,以焕然一新的“笔”、“线”观念论证了他的“中西融合”的艺术思想。其艺术自信使他成功地进入了现代领域。

二、色的运用

色彩是构成林风眠绘画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林风眠的作品都有一种情绪、情调和意境的感染。艾青说他的绘画纯然是“彩色的诗”。林风眠曾说过,中国绘画所以不如西方能表现体量的真实,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绘画原料用水彩或水墨。这种材料使用的“不便和艰难,绘画的技术上、形式上、方法上反而束缚了自由思想和情感的表现”。林风眠用色的艺术特点概括起来是“黑白的悲凉于彩色的哀艳”。他敢于打破中国画传统重墨

轻色观念的束缚,力

图把西方重体量和光色与中国画的墨色两种方法加以调和在宣纸上引进了色彩,引进了阳光,把传统水墨的黑白只作为黑颜色加以使用,综合印象派和象征主义的表现方法,强调原色的运用,突出色彩的质感和直接的情感表现,同时赋予色彩以一种诗意的、象征意味的角色。他的色彩既强烈、直接、又抒情稳重,充满力量和热情,具备民间的质朴感和浓郁的抒

情气息。他的画具备强劲的视觉冲击力但又不乏中国绘画宁静的文化气质,这是林风眠水墨绘画的重要特征,也是他对传统水墨画语言系统最有力的变革和探索。

林风眠常常大胆地用水粉颜料层层叠叠地在具有发散性的宣纸上作画。水粉颜料是粉质颜料,覆盖能力强,便于表现丰富复杂的调子,色彩也很鲜艳强烈。在生宣纸上施水粉不同于在水粉纸上的效果,生宣纸的渗透性使含水量大的那部分颜色迅速发散,“吃”人纸中,形成画面覆盖与渗透、透明与不透明兼有的特色,使作品产生出半写意半水粉画的特殊韵味。加之林风眠还能大胆使用对比色,且又能取得对比中的调和,这使他的画面呈现出现代的富丽与辉煌的同时,又不失传统国画色、墨、水相渗相融的情趣。

大体说来,林风眠的用色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方法:

1全墨法。这类作品均不用彩色,全以水墨出之,如《渔舟》、《冬》、《野泊》等。林风眠竭力发挥黑的效果,偏爱黑乌鸦、黑渔舟、黑礁石、黑松林、黑衣女。紧邻着的是白墙、白莲、白马、百修女、白茫茫的水面。这些作品强调个性和环境气氛,画面色调低沉,造就了压抑、空旷、沉闷的氛围。黑与白的对照,衬以浅淡的灰色层次,表现了孤独荒廖的意境,画面因之透露着淡淡的哀愁与悲凉。

2以墨托色法。背景主要以浓墨为主,不管是冷色或暖色、艳丽或灰晦暗的色彩,都在大片墨的笼罩下,转为幽邃而如梦幻般的意境。这是林风眠绘画作品的主要形式。静物、风景画皆不乏此法。《秋林》的灿烂、《荷塘》的恬淡、《紫藤》的寂寞,各种抒发内心情感的色彩情调,都在这种特有的用色关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3墨色融合法。在色彩中掺入不同比例的墨,墨中加色,色中有墨,墨中有色,形成独特的色墨,使墨色与物象色彩和谐为一,让作品看上去仍不失为色彩画,这是林风眠用墨的另一个突出特点。他没有完全舍弃中国传统用墨法,有时以墨托色,有时又以色托墨,更多的时候则是将墨与色交融并用。林风眠经常采用水粉厚抹、色中掺墨、墨底上压色或同时在纸背面上加托重色。浸入纸中的墨和色以交混的亚光效果,产生了光色中蕴含水墨笔墨意味,水墨中含色彩浓艳美感的特殊画面美感。并以此保持厚实感和兼有西画的视觉冲击力和中国画那种水墨交融中含意悠远的隐柔之韵。林风眠的《鹭》、《芦雁》等代表作品,以深墨、淡墨为主,颇具水彩意味。墨色在画面就不再处于主宰地位,而经常起到重色调的作用。他在用色上把水彩、水粉同墨一起使用,使作品既有较强的色感,又显得色调和谐、沉稳。可见,这些作品是根据画面需求和光色的冷暖远近关系,原理多出自西画,但视觉效果上都是民族传统的,使画面出现了西方绘画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又洋溢着中国绘画宁静的文化气质。

4全色法。林风眠同时也运用浓重的色彩来表现艳丽的题材,全以色彩表现作品,主要是他的花卉题材。这类作品放弃用墨,只以色彩在宣纸上作画。色彩以高浓度、强对比来表达内心感受,画面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密集的色彩与色点表现满盆红花,遍野秋树。其花卉色彩既吸取了印象派色彩的冷暖转折规律,同时也结合了中国民间大红大绿的直观效果,寓丰富多彩于天真烂漫。如1963年所作的《绣球花》中,十多朵花组成一花簇,从胭脂粉、粉紫、紫罗兰、青绿、粉蓝、深蓝再到墨绿的丛叶,可构成一个丰富的色轮。这幅作品体现出中国民间绘画和刺绣风格与西方印象派色彩融为一体,从中体现出林风眠画风的中西融合的特点。

三、方构图的选择

绘画的构图是创造一种平面上的视觉结构,这个结构把各要素组织在统一、合意的秩序中。构图是绘画艺术的基础,也是能否表达作者构思和给人以形式美感之所在。在画面的章法上,我们常见的中国画往往是立轴、横轴,十分讲究虚实关系的处理,并落有题跋。林风眠打破了传统中国画的程式,借鉴宋代绘画的传统,喜欢用方构图,“像这样大量运用方形构图、且能变化无穷的画家在中国美术史上林风眠还是第一人”。

方,意味着向四方等量扩展,以求最完整,最充实的内涵。圆,亦是扩展到最大量感的结果。方形构图和传统的卷轴和长卷相比,具有强调空间因素而淡化时间因素的效应,它与西画的焦点透视相谐,而不适用散点透视;在描绘时适合特写式近景刻画,而不利于展开式全景描绘;利于平面式形式构成,而不便进行多层次的虚实重叠组织。以方形构图是林风眠绘画的特色。他以采用方形来与传统拉开距离,追求现代感的意识。最明显的例子是鸡冠花、大理花、绣球花、菊花等各种盆花及水果、瓶罐等静物组合,令人感到无限饱满。

在画面内容上,林风眠有意无意地运用了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几何体的构成原则,在有机的组合中,造成一种音乐性的形式感。他用方形的画面,巧妙地安排矛盾而达到正中出奇,平里造险的出人意料之效。外方内圆,千变万化的圆形和多重的方形,求最大的扩展与最严谨的紧缩,在胀与缩的矛盾搏斗中构成力的平衡,成为他静物画构图的基本阵式。如他画里出现的花瓶、花盘、杯、盆等等,大多用圆形。在使用圆的同时也用了大量的方形,如窗户、窗帘、门、桌椅、台布等。画中的方圆矛盾的对比,都是苦心经营,形成稳定与变化、静势与动势的对立,形成及其对照又和谐共生的统一画面。在每一幅画面上,宁静与张力、饱满和通透、倾斜与平衡,都保持着统一。另外,画面上坚挺锋利的线,对照了团块的量感美。这些锋利的线并非只是孤立的线,它们是画面的构成因素。林风眠一方面利用方形构图的稳定特征,表现出一种单纯化的审美追求;另一方面又利用方形构图的可变特征,来承载他多变的形式节奏,从而适应他丰富的情感体验与表现欲望。这个审美形式应该说源自于他首先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根底和精神与现代艺术观念的结合是这一生成原因的基础。

由此可见,林风眠构图的最高原则是多样的统一,复杂而和谐。他不是对景写生,往往以默写为主,运用自由想象,在其中投入了主观意蕴,强化了创造型因素。这是林风眠作品最突出的特质,呈现了林风眠绘画的现代意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林风眠在中国近现代绘画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他提出了问题,更在于解决了一系列重要问题:1.他以西方近现代的光色观念为基点,开创性地完成了光色水墨化和水墨光色化,成功地解决了光、色、墨的冲突;2.创造性地移植并改造了中国壁画和青花瓷绘中湿润、迅疾、流畅的露锋线,而且畅而不浮,从而在反叛文人笔墨规范中发展了笔墨,在传统不能容忍的地方丰富了传统;3.以中国艺术为文化底蕴,创造性地移植并改造了西方近现代绘画的造型观、体量观、构成观,并形成了自己的风神体格。

林风眠的绘画最大限度地否认了传统文人画的程式与范型,又最大限度地吸收与保留了传统文人画重神韵的美学精神,他融入了墨与色的趣味,平衡了古典精神与现代技巧的矛盾,他以中国的韵律感为核心吸收了西方现代美术的形与质,使中国式的线与西方式的面、形形成二重奏,他将西方音乐的沉雄与东方诗意的温柔有机互渗,把东方人的写意与西方人的表现相统一,从而实现了中西合璧的理想。

民族情怀是林风眠一生挥之不去的情结,也正是如此,他的艺术才会有如此浓郁的中国情韵,才能以独特的魅力长久地征服观众。

林风眠生平

林风眠(1900—1991),原名林凤鸣,生于广东梅县一个农民家庭。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等。著有《中国绘画新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 他于20岁赴法勤工俭学。先在法国蒂戎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又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是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是“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导者和最为主要的代表人,是中国美术教育的开辟者和先驱,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1926年受中华民国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之邀出任中华民国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1927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西子湖畔创办中国第一个艺术高等学府暨中国美术高等学府——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任校长。后来隐居于上海淡泊名利,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常务理事,理事。林风眠于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 林风眠赴法留学期间,对中西艺术发展深有感触。他先入第戒国立美术学院,受教于院长、雕塑家杨西施,学习素描。不到半年,林风眠的素描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杨西施很为赞赏,便介绍林风眠到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拜在著名的画家哥罗孟门下学习。林风眠在1963年2月17日在《新民晚报》上发表的《回忆与怀念》一文中提到:“有一天杨西施特地到巴黎来看我,叫我拿作品给他看。准知他看了很不满意.批评我学得太肤浅了。他诚恳地然而也是严厉地对我说‘你是个中国人,你可知道你们中国的艺术有多幺宝贵的、优秀的传统啊!你怎么不去好好学习呢?去吧!走出学校大门,到东方博物馆、陶瓷博物馆去,到那寓饶的宝藏中去挖掘吧……你要做一个画家,就不能光学绘画,美术门类中的雕塑、陶瓷、木刻、工艺什么都应该学习。要像蜜蜂一样,从各种花朵中吸取精华,才能酿出甜蜜来。’” 林风眠留学期间的创作,意识内涵是多向的,其中不乏遥远的幻想。救世的呼唤、爱的温馨、力的颂美、沉郁或婉转的情思。总的特质,是热情洋溢,富于浪漫主义色彩,隐含着某种内在的悲悯。这和他的年龄、他的欧洲的学习与生活是一致的。 林风眠赴法留学希望自己能多学些中国没有的东西,尤其对写实西洋绘画很感兴趣,但在法国导师杨西施的启蒙下,他开始研究中国的传统艺术。林风眠l963年回忆道“在巴黎,那高耸的东方博物馆和陶瓷博物馆,一定还是从前那样阴森寒冷的吧!在这个时候,是不是也有人带着笔和纸,啃着冷硬的面包,在对着东方的古董鉴赏和临摹呢?四十多年前,我不知在那里度过了多少晨昏,也是在那里开始学习我们祖国自己的艺术传统。说起东方博物馆和陶瓷博物馆,不由得又使我怀念我的法国老师——浮雕家扬西施来了。”从那时起,林风眠在他60多年的艺术创作中始终没有偏离用中国传统的表现手法与西方绘画相结合的道路,并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改良了传统中国水墨画的表现形式。 林风眠受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响,承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波澜,倡导新艺术运动,积极担负起以美育代提高和完善民众道德,进而促成社会改造与进步的重任。他锐意革新艺术教育,请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登上讲台,聘请法国教授克罗多讲授西画,并提出了“提倡全民族的各阶级共享的艺术”等口号,全国艺坛为之欢呼。他提倡兼收并蓄,调和中西艺术,并身体力行,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高度个性化的抒情画风,为中国现代绘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风格典范,也是20世纪实践中西文化融合具有革新开拓精神的先驱,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画坛的艺术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的创始人。是中国现代绘画史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

林风眠艺术

艺术创作中的精神追求,是艺术家深层的心理构架与实践皈依。艺术家的艺术创作都应重视个性与时代性。传统绘画形式的高度完满化和规范化,要求对其自身的突破和超越。社会的转型,相应的文化变异也要求新的绘画形式语言的出现。在20世纪之初,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中国画坛面临着突破陈旧文人画形式和重振民族文化自尊的使命。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林风眠和一批留洋归来的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中西融合的改良和革新之路。林风眠并没有走徐悲鸿倡导的以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的道路,而是紧紧把握住中国传统画重神韵的文化精髓,把西方艺术的现代主义形式和中国水墨画相结合,为传统中国画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形式语言系统。他的作品既有时代面貌,又创艺术新格,总是洋溢着宁静的诗意。 林风眠早年留学法国。在那里,他认识了著名雕塑家扬西斯。他对林风眠后来成为美术教育家而开辟中西合璧的艺术道路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扬西斯的鼎力推荐下,林风眠进人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在学院派权威人士哥罗孟教授的工作室学习。但他不欣赏学院派画风,扬西斯来看望他说:“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可知道你们中国的艺术有多宝贵的优秀传统啊!你为什么不去好好学习呢?去吧!走出学院的大门,到东方博物馆,陶瓷博物馆去,到那富饶的宝藏中去挖掘吧!”林风眠开始走出象牙塔,到图书馆博物馆去学习,向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抽象派、表现派学习。 林风眠始终把精力放在寻求新的绘画形式语言,来完善自己的绘画风格。他认为:艺术创造原由“情绪冲动”而生,情绪的表达则需要“相当的形式”,而形式的创造与构成,任需“赖乎经验”和“理性”。并指出“不能同内容一致的形式自然不会是合乎美的法则的形式”,艺术家应当把握住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内容,“以合乎这样的内容为形式。”也是由此才出发,他反对摹仿古人、外国人、也不赞成“弄没有内容的技巧”。他从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作出了努力改革,使他的作品中总是洋溢着宁静的诗意。色调优雅、构图单纯、造型隽美、想象丰富、内蕴含蓄、格调清新,富于装饰性和感染力。 一、线条的运用 林风眠绘画画面用线较少有传统文人画的影子,努力使表现手法和绘画样式更加单纯、简洁,以较少的用笔,表达更丰富的内涵。他摆脱了文人认可的以书法入画的笔墨形式,其笔墨其实是继承了唐代的笔墨,用线跨出了元以后的语言体系,主要借鉴魏晋六朝至唐代的“流动如声”的线,以自然为师的态度,通过线条的造型表现力传达生命的情感。他参照民间瓷画畅快的用线和汉代画像石刻拙朴的线条特质,以及民间硬笔单纯质朴的线条,又创造性地移植并改造了中国壁画和青花瓷绘中温润、迅疾、流畅的露锋线,而且畅而不浮,从而在反叛文人笔墨规范中发展了笔墨,在传统不能容忍的地方丰富了传统。林风眠推崇宋代梁楷的简笔画,谓之“自由的,冲破一切的创造”,“把复杂繁密的自然界物象,设法使之单纯化,与现代西方的速写“具有相同的性质”。同时他还吸收西方画家马蒂斯的用线对情感的表现观念,再结合自己的心理经验加以综合、创造,产生了他独特的线描风格。其基本特色是:疾速、富于力度和冲击性。 中国民间瓷器与20世纪上半叶享誉巴黎的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用线,是林风眠彩墨艺术

林风眠作品欣赏

林风眠是广东梅县人,原名凤鸣,出生于1900年。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先在第戎美术学院,后又来到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习绘画。20年代,年仅25岁的林风眠出任国立北平艺专的校长。1928年又在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出任校长。抗战期间,林风眠辗转西南,生活清苦,每天面壁作画,极力试图打破传统绘画程式。1950年林风眠辞去杭州中央美术学 院华东分院教授之职,迁居上海南昌路的一幢法国式的二层楼房里,专门从事绘画求索。不久,法籍妻子携女离国,他孑然一身,过起略似重庆大佛般的生活。除了美协组织他到农村、山区、渔场深入生活外,他就闭门作画,每天子时已过,邻居五能看到林风眠画室里的亮光。十几个春秋过去,艺坛几乎忘记了林风眠,然而这正是他的艺术黄金时代,“林风眠格体” 在寂寞耕耘中臻于炉火纯青。50年代,他的艺术更受到贬抑,生活拮据,每月只得上交两幅画以换取一点儿生活费。10年动乱期间,面对一次次抄家,无奈之中的林风眠将其数十年的心血千余张精心之作浸入浴缸,从抽水马桶中冲出去。80年代,在其晚年又在香港过 着隐居般的生活。老人的头发几乎全部脱落了,人老了但艺术却不老,他的画色彩更热烈、笔墨更放纵、韵味更醇厚。 林风眠终生致力于溶合中西绘画传统,创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原名林风鸣,后来改成风眠。生于1900年,卒于1991年8月18日。终年91岁。

林风眠先生 1900 年出生于广东梅县的一个石匠艺术家庭,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擅长描写仕女人物、 京剧人物、 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 有房子的风景画。其作品有《春晴》 、 《江畔》 、

《仕女》 、 《山水》 、 《静物》等。并 著有《中国绘画新论》 ,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 9 岁画中堂《松鹤图》被县 里商人购去,首次卖画,名震乡里。 19 岁,即开始留学于艺术与浪漫的国度 -- 法国的学习生涯,开始了其浪漫之旅。 1925 年 26 岁的他与法籍蒂戎美术学院雕 塑系学生阿丽丝·瓦当结婚。同年冬天,在蔡元培先生推荐下,林风眠先生任北京国立艺专校长兼教授,遂偕夫人阿丽丝返国。其后,人生多转,北京、上海、 杭州的城市到处都有其辗转的背影。

画家林风眠简介

画家林风眠简介 林风眠,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林凤鸣,生于广东梅县,自幼喜爱绘画,19岁赴法勤工俭学。他先在蒂戒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又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1927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后来的浙江美术学院)任校长。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林凤眠于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 林风眠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从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题,他的画特点鲜明,观者一望即知。他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他无愧于是一位富于创新意义的艺术大师,对许多后辈画家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林风眠是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 他的作品总有一种淡淡的哀怨和孤寂,而正是这种哀怨和孤寂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审美情趣的悲剧美。这与画家本人颠簸曲折的一生有关。 抗战期间,林风眠辗转西南,生活清苦,每天面壁作画,极力试图打破传统绘画程式。1950年林风眠辞去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之职,迁居上海南昌路的一幢法国式的二层楼房里,专门从事绘画求索。不久,法籍妻子携女离国,他孑然一身,过起略似重庆大佛般的生活。除了美协组织他到农村、山区、渔场深入生活外,他就闭门作画,每天子时已过,邻居总能看到林风眠画室里的亮光。十几个春秋过去,艺坛几乎忘记了林风眠,然而这正是他的艺术黄金时代,“林风眠格体”在寂寞耕耘中臻于炉火纯林凤眠作品-高士青。50年代,他的艺术更受到贬抑,生活拮据,每月只得上交两幅画以换取一点儿生活费。10年动乱期间,面对一次次抄家,无奈之中的林风眠将其数十年的心血千余张精心之作浸入浴缸,从抽水马桶中冲出去。80年代,在其晚年又在香港过着隐居般的生活。老人的头发几乎全部脱落了,人老了但艺术却不老,他的画色彩更热烈、笔墨更放纵、韵味更醇厚。

林风眠

林风眠 林风眠(1900--1991),原名林凤鸣,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学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林风眠生于广东梅州市梅县区,自幼喜爱绘画。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国立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 林风眠1919年赴法国留学,1925年返国,20至25岁是在欧洲度过的。1920至1923年,他相继在迪戎美术学院、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素描、油画。1923年赴德国游学。在德期间,他创作了许多作品,计有《柏林咖啡室》、《渔村暴风雨之后》、《古舞》、《罗朗》、《金字塔》、《战栗于恶魔之前》、《唐又汉之决斗》等。 据林文铮的回忆、遗存图片和部分经林风眠校阅过的《林风眠先生年谱》(朱朴编)的记述,可知《柏林咖啡室》、《渔村暴风雨之后》是以德国见闻和生活感受为主题的。前者描绘柏林一咖啡馆近景,画面人影浮晃,诸饮者在招呼、对谈、嬉笑。笔触奔放,光色交辉,使人想起马奈的《女神游乐厅的酒吧间》。一位研究者说《柏林咖啡室》是画家“目睹富豪之骄奢淫逸,感慨德人精神之消灭,灵魂之堕落,”故作之。另一位研究者说此画是“反映德国人在战后复苏中欢快情绪的”。从画作印刷品看,此画确描绘了欢乐情绪,画家的主观意欲如何,似难作十分肯定的回答。 《渔村暴风雨之后》,画的是暴风雨后,渔家妇女在海边等待归舟的情景:人们面向大海站立,外表的平静正掩盖着内心的不安和紧张。视觉效果的戏剧性,对平凡劳动者命运的深切关心,是这件作品的特色。此画曾挂在杭州艺专的校长室内。50多年后,林风眠的学生李霖灿还清楚记着它的“沉重而凝实的黯然色调”和画中女子“在海边翘首天际”的情态及整个作品的“笔触、气魄、神采”!。 《古舞》“描绘希腊少女之晨舞”;《克里阿巴之春思》“描绘埃及女王思慕罗马古将,抚琴悲歌于海滨”;《罗朗》“取材于雨果之咏史诗,描写法国中古血战图”;《金字塔》“描写黄昏白翼天女抚琴于斯芬狮”;《战栗于恶魔之前》、《唐又汉之决斗》,“取村干拜伦叙事诗之作”。这些作品,充满了对古代和神话世界的向往,歌咏的是神奇的爱情和英雄主义,激荡着青年画家的诗情和幻想。 其时,林风眠遇德籍奥地利姑娘罗达(Von·Roba)。她是出生在一个大家族的孤儿,毕业于柏林大学化学系。两人一见钟情,但受到许多阻力。这些作品所洋溢的热烈、憧憬、抒情乃至淡淡的忧郁,不免与画家的爱情背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在咏古抒怀的描画中,

吴冠中简介

吴冠中简介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文学代表作有《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 人物生平 吴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于风景油画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 从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 1919年8月29日(阴历闰七月初五)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闸口乡一个农民家庭。 1926年,就读吴氏小学。1930年,入宜兴县县立鹅山小学学习。 1931年,小学毕业,考入无锡师范学校。 1934年,完成三年师范初中,入读浙江大学代办的工业学校电机科。 1935年,投考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1936年,入国立杭州艺专习西画,兼学中国画及水彩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校长林风眠率领全校师生,与人民一起撤离杭州。 1938年,艺专附中结业,升入本科学油画,师事常书鸿及关良。同时亦学习中国画。 1940年,转学中国画,成了潘天寿的学生,临摹了不少历代绘画精品。 1941年,仍迷恋油画色彩,转回油画系。 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任国立重庆大学助教。 1943年,于四川重庆沙坪坝青年宫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 1946年,考取全国公费留学绘画第一名,赴法国留学。 1947年,就读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修油画。 1948年,作品参加巴黎春季沙龙展和秋季沙龙展。 1950年,留学归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 1953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1956年,任教于北京艺术学院

林风眠作品构图分析

穿越时空的合璧 ——林风眠作品《小薇》构图技法分析 我们很多人可能都知道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等当代绘画大师,但似乎很少有人了解他们的老师林风眠。这位38岁以前在中国画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是默默无闻的,甚至可以说是被外界所遗忘。 但他对中国绘画界的贡献其实是非常大的,他真正说是中国现代绘画的先驱者。在过去几百年里,大量的中国画直到现在也被一些人认为从笔墨到构图都十分相似,缺乏画家的独特个性和风格。但林风眠以自己富于表现力的毛笔将中国传统书法绘画的基础与西方的形式、色彩和构图意识结合了起来,这种开创使得中国的艺术家们能以现代的手法表达出完全中国化的感受,并从西方艺术理念的影响中解脱出来。 在晚年的《自述》中林风眠写道:“我一生所追求的不单单是童年的梦想,不单单是青年时代理想的实现……在经历过丰富的人生历练后,希望能以我的真

诚、用我的画笔,永远描出我的感受。” 这幅于1963年创作的人物画《小薇》,造型简洁和线条概括,画面深沉有力,表露出画家内在的激情与活力。背景与前方的花台奔放洒脱,花束色彩浓艳葱郁,画面中的块面结构与花台几案相互穿插映照,既自然放松又严谨整饬。 女孩、椅子、花台、花束、家具共同构成这幅画的骨架。但所有的物象都围绕着戴红领巾的女孩,使她成为毫无疑问的构图中心。另外她近乎居中的位置和偏暖的色调也使人们在第一眼看上去的时候视线就会落到她的身上。 画面的基调沉静中带着欢快、自然、纯真,整体属于亮调子,中间的部分颜色最偏暖。画面非常的鲜明强烈,虽然比较偏平面化,但是黑白灰层次分明。背景的黑逐渐过渡到中间的白,衣服褶皱的黑,线条的黑,花朵的白,上衣的白,家具的灰,非常的平衡稳定。 画面用色非常大胆,很多地方近乎就是纯色,女孩健康的红色的皮肤、颜色热烈的红领巾、白色的上衣、蓝色的裙子、褐色的家具、绿色的背景植物、白色中带着粉红色的花束、深绿色的花盆,色调夸张而调合,整体偏平面化,抛开了光线对画面的束缚。 视点位置方面属于中视平线构图,画中的女孩符合我们日常生活中平视的效果,使人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边角的处理方面,林风眠也是非常独到。下方左右两边的家具的部分使画面更加协调稳定,上方的芭蕉从左到右的颜色由浅入深既有变化又强调了光线感,满而有透气感。 这幅画的构图十分有趣,尤其是画面的背景方面。画面以对称的构图形式,布置了一左一右的不同角度和颜色的桌子。女孩和花台上的花束都近乎处于中间

《画家林风眠》教学设计

《画家林风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初步学习彩墨画的表现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对比欣赏、递进式体验感知作品的独特韵味,尝试彩墨画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 3、情感目标:感悟画家的人格魅力和坚持不懈的艺术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林风眠作品的艺术特点。 难点:彩墨画技法的运用。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毛笔、生宣纸、水彩或国画颜料、墨、水、相关背景资料。 学生准备:毛笔、生宣纸、水彩或国画颜料、墨、水等。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设疑激趣。 (1)出示图片:有一个人,被称为中国现代画坛接触的艺术大师,当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以为中国现代绘画的启蒙者,开创了彩墨画的新纪元,至今仍极深远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画家。 (2)提问:猜一猜,他是谁教师揭题并板书:画家林风眠。 … 二、课堂发展 1、初步了解。(画家林风眠生平介绍) (1)了解林风眠生平。 (2)教师介绍林风眠的艺术人生。 2、作品初赏。 (1)教师一起欣赏教科书中《三月梨》、《琵琶侍女》、《秋之湖》、《秋鹤》等作品(教科书第10、11页),了解林风眠其人其画。

(2)教师提问。(说一说) 问题一:画家林风眠的作品表现了哪些内容(静物、仕女、芦苇、鲜花等)问题二:你能感受到作品中彩墨交融的独特效果吗 [ (3)学生欣赏、讨论。) 3、对比欣赏。(比一比) (1)教师提问:为什么林风眠的画那么有名作品与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有何不同 (2)比较欣赏:欣赏林风眠与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鸟、风景、侍女、芦苇等),学生通过对比欣赏找出独特表现形式。 ①构图:以正方形为主。 ②造型:不是纯写生,有装饰意味。 ③用笔:随意、干脆、简练、迅疾。 ④用色:以墨色为主,以墨显色,以色助墨。色彩浓重,彩墨交融。E.落款:落款简单,基本只有姓名与印章。 · ⑤笔墨体验:仔细观察林风眠作品的用笔、用墨和用色,并尝试用笔蘸上颜料或墨,结合水在宣纸上临摹林风眠的作品局部,感受其用笔用墨。 4、教师总结。 什么是彩墨画在中国画里,以“水墨画”为基底,在其上敷色、点彩,使画面在色彩上比水墨画更丰富、明快、鲜亮。林风眠独特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其他水墨画,他的作品被大家成为“风眠体”的彩墨画。 三、创作作品 临摹林风眠彩墨静物画一幅。要求:构图饱满、形体概括;用笔简练、设色明快。 四、课堂展示 学生将作品展示在围墙上,相互评价,老师指导鼓励。 五、课堂总结 林风眠作品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在于他一生勤奋笔耕和“融会中西”的创新

齐白石简介及作品集

齐白石花鸟鱼虫画精品集 齐白石原名纯芝,号渭青,兰亭,后 改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白石老人, 别署杏子坞老民,星塘老屋后人,借山吟 馆主者、寄萍、齐大、木居士、湘上老农、 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 家贫寒,少时读书一年,牧牛砍柴之 余读书习画。1877年做木匠学徒,次年 改学雕花木工,曾习摹《芥子园画传》, 并据以作雕花新样。 1888年起,弃凿学画,先后从萧乡陔、 文少可、胡沁园、谭溥等人学画,曾从陈作埙读书,从王湘绮攻读诗文,任龙山诗社社长。 1902年起,出游陕西、北京、江西、广东、广西。七年间“五出五归”,得见名山大川,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篆刻由丁、黄一路改学赵之谦体。 1917年二进北京,结识陈师曾、姚茫父等,次年返湖南。1919年定居北京,

从陈师曾劝,始行变法。 1926年应林风眠聘于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任教。1936年游四川。 1937年自加两岁。抗日战争期间,北平沦陷,表示“画不卖与官家”。 1946年重操卖画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应徐悲鸿聘,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 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委员。1952年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 1957年去世,享年九十七岁(实为九十五岁,因信术者言,跳过二岁)。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曾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擅长中国画、书法、篆刻和诗歌。一生作画不辍,留下大量诗、书、画、印作品,传世画作有《墨虾》、《牧牛图》、《蛙声十里出山泉》等。 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传》等;出版有三卷本《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山水画选》等画册多种。 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 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同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诞生100周年纪念展览会》。 1983年底至1984年1月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纪念齐白石诞辰120周年作品展

六年级美术《画家林风眠》(教案)

第4课画家林风眠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的艺术台特色,初步学习彩墨画的表现方法。 2、通过对比欣赏、递进式体验感知作品的独特韵味,尝试彩墨画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 3、感悟画家的人格魅力和坚持不懈的艺术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林风眠作品的艺术特点。 难点:彩墨画技法的运用。 三、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学生)毛笔、生宣纸、水彩或国画颜料、墨、水、毡垫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毛笔、生宣纸、水彩或国画颜料、墨、水、毡垫等。 教学过程: 1、设疑激趣。 (1)、出示课件。 有一个人,被称为中国现代画坛杰出的艺术大师,当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 以为中国现代绘画的启蒙者,开创了彩墨画的新纪元,至今仍极深远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画家。 (2)、提问:猜一猜,他是谁?教师揭题并板书:画家林风眠。 2、讲授新课。 (1)、初步了解。(林风眠生平介绍) A、了解林风眠生平 B、教师介绍林风眠的艺术人生。 (2)、作品初赏。 A、师生一起欣赏教科书中《三月梨》、《琵琶仕女》、《秋之湖》、《秋鹤》等作品(教科书第10、11页),了解林风眠其人其画。

B、教师提问。(说一说) 问题一:画家林风眠的作品表现了哪些内容?(静物、仕女、芦苇、鲜花等)问题二:你能感受到作品中彩墨交融的独特效果吗? C、学生欣赏、讨论。 (3)、对比欣赏。(比一比)

A、教师提问:为什么林风眠的画那么有名?作品与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有何不同? B、比较欣赏:欣赏林风眠与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鸟、风景、仕女、芦苇等),学生通过对比欣赏找出独特表现形式。 a.构图:以正方形为主。 b.造型:不是纯写生,有装饰意味。 c.用笔:随意、干脆、简练、迅疾。 d.用色:以墨色为主,以墨显色,以色助墨。色彩浓重,彩墨交融。 e.落款:落款简单,基本只有姓名与印章。 C、笔墨体验:仔细观察林风眠作品的用笔、用墨和用色,并尝试用笔蘸上颜料或墨,结合水在宣纸上临摹林风眠的作品局部,感受其用笔用墨。 D、教师总结。 什么是彩墨画?在中国画里,以“水墨画”为基底,在其上敷色、点彩,使画面在色彩上比水墨画更丰富、明快、鲜亮。林风眠作品独特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其他水墨画,他的作品被为“风眠体”的彩墨画。 (4)、尝试实践。(试一试) A、临摹林风眠彩墨静物画一幅。要求:构图饱满、形体概括;用笔简练】设色明快、鲜亮。PPT演示作画步骤:第一步:勾线打形;第二步:淡墨敷色;第三步:添加重彩;第四步:深入调整。 B、学生作业。 C、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作画,敢于用墨、用色、敢于下笔。 (5)作业评价。(评一评) A、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并加以鼓励。 B、同龄人作品欣赏、林风眠作品再欣赏。 3、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林风眠作品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在于他一生勤奋笔耕和“融会中西”的创新思想。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才会有生命力。 1、课后拓展。 (1)、尝试以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为对象,用彩墨画的艺术形式去表现。

油画-名人佳作 林风眠之《秀色美景篇》

油画-名人佳作林风眠之《秀色美景篇》 油画-名人佳作林风眠之《秀色美景篇》吴宪生作林风眠大师像 树林 1940至50代作山村油画画布 村前 山水镜片设色纸本 村舍 林风眠《山村》 林风眠《农村小景》彩墨画66x65.5 20世纪50年代

林风眠-山林70×99CM 美丽山村 农舍 农家 风景布面油画 风景油画纸板 秋山幽居图彩墨纸本70年代 《秋山幽居图》作品墨色浓重,境界晦冥,犹如彤云密布、夜色初临或黎明未开之时,在阵阵雷鸣中所望见的山景,云雾飞动,连山石林木也呈奔腾之势,好像埋藏着的原始生命力爆发了出来,溢于画幅。70年代末,林风眠以黄山作画,并没有表现云海的缥缈、山峰的青翠、境界的幽深,而是以粗犷的笔触、热烈的色彩描写山间灿烂的晚照,表现

出一种痛快淋漓的恢宏气象。这是林风眠对黄山印象的抒写,也传达了他历经“文革”劫难之后,在新时期新环境所获得的 生命感受。 林风眠创作《秋山幽居图》时,无论个人境遇还是社会氛围,都已完全与五六十年代不同。同一时期众多色调明丽,用笔轻松的作品,凸显其进入了创作生涯的又一个高峰。远山近坡,群峰云霞,林木小屋,无不统一在赤橙黄绿四色的基调中,随大师的画笔恣意徜徉,悠游自在。中国山水画大写意的精髓,在来自异域的表现形式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林风眠的《秋山幽居图》作品透着一种孤独感,不过那孤独化作了冷峻,在他那坚挺冷峻的松石和严若冰霜的境界中显示孤绝清澈的人格。蒙克的作品也是孤独的,然而蒙克骚动变形的画面没有宁静自足,只有受伤灵魂的恐惧和痉挛。林风眠作品中的寂寞孤独感是诗意的、美的。这诗意既来自艺术家对自然对象(亦即移情对象)的亲切和谐关系,也来自对个人情绪的一种审美观照。而这,又深植于他的气质性格、文化素养和人生际遇。林风眠的执着纯朴的艺术 求索不免孤独,他在各时期总被人觉得“不合时宜”。细心的 观者可以发现,林风眠艺术的疏远政治主要还不是出于某种政治如何,乃出于他对艺术本质和功能的看法,以及对艺术

林风眠作品欣赏

林风眠终生致力于溶合中西绘画传统,创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原名林风鸣,后来改成风眠。生于1900年,卒于1991年8月18日。终年91岁。 林风眠先生 1900 年出生于广东梅县的一个石匠艺术家庭,现代画家、美术 教育家。 擅长描写仕女人物、 京剧人物、 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 有房子的风景画。其作品有《春晴》 、 《江畔》 、 《仕女》

、 《山水》 、 《静物》等。并 著有《中国绘画新论》 ,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 9 岁画中堂《松鹤图》被县 里商人购去,首次卖画,名震乡里。 19 岁,即开始留学于艺术与浪漫的国度 -- 法国的学习生涯,开始了其浪漫之旅。 1925 年 26 岁的他与法籍蒂戎美术学院雕 塑系学生阿丽丝·瓦当结婚。同年冬天,在蔡元培先生推荐下,林风眠先生任北京国立艺专校长兼教授,遂偕夫人阿丽丝返国。其后,人生多转,北京、上海、 杭州的城市到处都有其辗转的背影。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随学校内迁,先至 浙江诸暨、江西,后到湖南长沙。迁徙时只带走国画作品,油画舍弃,被日军作雨布用。这是林风眠作品第一次大批损毁。 1940 年, 41 岁,目睹侵略者暴行的他,开始隐居重庆嘉陵江南岸弹子石破军火库中, 潜心创作。 画出一批深刻揭露日军屠杀罪行的抗日宣传画, 作品在香 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展出。 1955 年秋,太太阿丽丝与女儿蒂娜移居巴西,从此 他开始了后半生的独居生活。 可怕的文化大革命到来了,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林风眠被逼无奈将 自己毕生所画的国画一千余幅浸人浴盆捣成纸浆, 从马桶冲掉,

一部分油画用火 炉烧掉。 作品第二次惨重损毁。 红卫兵共抄家十几次, 时间最长的多达十几个小 时, 将大部分手稿及画稿掠去。 这不仅是个人心血的毁灭, 更是中国艺术界的损 失! 1967 年 68 岁的他,开始接受所谓的“劳动改造” 。 1968 年 8 月政府以“日 本特务” “特嫌”罪名被上海公安局拘捕,后转入上海南市第一看守所,

齐白石简介

齐白石简介: 齐白石简介: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 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1864年1月1日(清同治三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四岁。 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 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齐白石家道贫寒,少时读书一年,牧牛砍柴之余读书习画。1877年做木匠学徒,次年改学雕花木工,曾习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1888年起始学画,曾任龙山诗社社长。1890年二十六岁时转从萧芗陔、文少可学画像,二十七岁始从胡沁园、陈少蕃习诗文书画。 三十七岁拜硕儒王闿运为师,并先后与王仲言、黎松庵、杨度等结为师友。 齐白石在家乡先后居出生地星斗塘、梅公祠借山吟馆、茹家冲寄萍堂。 自四十岁起,离乡出游,五出五归,遍历陕、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广等地,饱览名山大川,广结当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诒、郭葆荪等皆为挚友。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篆刻由丁、黄一路改学赵之谦体。五十五岁避乱北上,两年后定居北京。时与陈师曾、徐悲鸿、罗瘿公、林风眠等相过从。1926年,齐白石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名誉教授、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49年7月、1953年9月两次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连续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1954年8月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毛泽东主席交谊甚深并受到过接见;1953年1月文化部授予其荣誉奖状及?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12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其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4月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其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9月举行授奖仪式;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抗日战争期间,表示?画不卖与官家?。1946年重操卖画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白石老人自传》等。出版有《齐白石全集》等各种画集近百种。七十四岁游蜀,与黄宾虹、金松岑相见。齐白石一生共有两妻室,共有七子五女。1874年由父母做主娶童养媳陈氏春君,1881年与妻陈春君圆房,育有三子(良元、良芾、良琨)二女,1940年发妻陈春君在湘潭老

林风眠《小薇》作品赏析

林风眠《小薇》作品赏析 任永利 【摘要】:受后印象派,野兽派和立体派的影响,林风眠在他的彩墨世界里一直试图将塞尚、勃拉克的内在结构和马蒂斯、毕加索爆裂的色彩与奔放的笔触融为一体,他关照自然的这种方式与造型语言,无疑是属于西方现代主义的,但同时他又用宣纸、松墨、毛笔这些地道的中国画材料作为主要媒介,而且,他在使用这些中国画媒介的时候,通过对于陶瓷、石刻、剪纸和蜡染等民间美术语言的融合,表达了奔放、孤傲、郁勃和苍凉等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哲诗。 【关键词】:林风眠《小薇》绘画艺术艺术风格中国 【正文】: 受后印象派、野兽派和立体派的影响, 林风眠在他的彩墨世界里一直试图将塞尚、 勃拉克的内在结构和马蒂斯、毕加索爆裂的 色彩与奔放的笔触融为一体,他关照自然的 这种方式与造型语言无疑是属于西方现代主 义的。但同时,他又用宣纸、松墨、毛笔这些 地道的中国画材料作为主要媒介,而且,他 在使用这些中国画媒介的时候,通过对于陶 瓷、石刻、剪纸和蜡染等民间美术语言的融 合,表达了奔放、孤傲、郁勃和苍凉等典型 的中国传统文化哲诗。也即:林风眠用西方 现代主义的审美图式表达了意蕴深沉的中国文化诗情,从而将笔墨与色彩,写意与构成、意境与形式整合一体,开创了彩墨画——这一传统中国画的现代水墨之路。 林风眠讲究形式与构成的彩墨画,无疑是注重艺术创作的主观性的;在他一生彩墨画的

创作生涯中,笔墨与色彩的构成形式,也无疑是他探索与创作的主线。富有意味的是,1950年随着大陆中苏友好关系的缔结,俄罗斯巡回画派批判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潮和创作方式,席卷了整个中国大陆的美术界,印象主义以及此后的西方现代主义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和批判。林风眠也未能幸免于此。他不仅因此与当时写实主义主流艺术观念不和,于1952年辞去杭州艺专(此时已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职,定居上海,而且在1950年代末参加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的相关写生活动,从而在1950年代末至1960年初,他的创作风貌发生了细微变化,画面出现了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形象,如《渔民》、《收割》和《集市》等等。这些为数不多的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品既是这段特殊历史的时代印证,也是林风眠创作生涯中难能可贵的一种变化。 1963年创作的《小薇》就是这段特殊风采的见证。这大概是迄今为止看到的林风眠甚少有确切记录的人物画;画面中的那个少先队员,是时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秘书长的吕蒙先生的女儿徐小薇(吕蒙原名徐京祥),这幅看似写生的作品,记录了林风眠在那段“被改造”并将遭受更大劫难的特殊岁月与吕蒙的一种特殊关系。这里,既有吕蒙作为解放区文艺干部在解放后的上海对于像林风眠这样资深却又难与时共谋的画家的爱戴与保护,又有林风眠对于这样一位欣赏他的美术干部的尊敬。他们的关系是亲密融合的,以致吕蒙上小学的女儿能时常到林家来玩,此时林风眠的妻子和女儿已移居法国,独居的他在心底不免孤寂和凄凉。就画面而言,这是林风眠一生中唯一画过有着政治标记——“红领巾”的作品,也只有对着纯朴天真的少先队员,画家才能焕发出创作激情。虽然《小薇》是有确切物件的人物画,但作品并不完全注重这个的特定人物形象地刻画,而是注重画面内在语言的把握,作为画面主要形象的“小薇”也以概括的造型和简捷的勾线凸现出来,特别是那些果敢而浓黑的线条,不仅与少先队员的白衬衫形成了对比,而且也使画面更加深沉有力,由此透露出画家内在的激情与活力。与处理人物形象不同,背景与近前的花台则更加奔放洒脱,近前的花束不仅色彩浓艳葱郁,而且结构块面与花台几案相互穿插映照,既自然放松又严谨整饬。应该说,《小薇》是林风眠一生中富有特殊纪念意义的作品,它不仅印证了林风眠与吕蒙之间的友情,也印证了现实主义时代美学思潮在林风眠作品中的折射。 林风眠是一个长寿的画家,一生活了91岁。他38岁以前在中国画坛上可以说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许多当代绘画大师像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等都是他的学生。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他却越来越默默无闻甚至几乎被外界所忘记。 这一切都源于他对艺术的理想性追求,也就是所谓“艺术救国”,包括倡导中西绘画的融合以改革中国画。

林风眠简介 (3)

林风眠简介 一、生平: 林风眠(1900—1991),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学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 生于广东梅州市梅县区,自幼喜爱绘画。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 从本质上说,林风眠是一位纯真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他既缺乏活动家所需要的对变化着的环境有灵活的应变力,也没有要主持画坛、令群英拜服的领袖欲。他对于艺术教育是充满热情的,但既然在这块地盘上已难以发挥热力,他就毅然且安然地专心于创作。而且,融合东西方艺术,是他早在巴黎求学时期就已确定的奋斗方向,能寂寞耕耘也正中下怀。 二、画风及内容: 静物是林风眠40年代晚期至60年代最爱画的题材:大多画瓶花、盆花、玻璃器皿、杯盘、水果等。在这一些静物作品中,他探索构图、色彩、线描与色光的结合;探求水墨与水粉、东方神韵与西方形式的统一。在形式求索背后,是对美和生命活力的无穷追求。观赏这些静物,犹如面对一处宁静而灿烂的“桃源”,一片充满情和爱的光焰,一个变化着感觉、心境和情绪的内在世界。在中国艺术家中,还没有人能把静物画得如此丰富、精致,如此具有心理性。 50年代以后,戏曲人物成为林风眠喜爱的绘画题材。作品中无意流露的东西,远比他说出的意识到的多。他一再描绘舞台上的关羽、红娘等,已经袒示了他的选择和意向;而他最多画的《宇宙锋》,把赵高与女儿的对峙,画作一丑一美、一黑一白的对照,不只出于形式的需要,也出自爱憎的投射。他有时把赵女和哑奴以明亮的色调画在前面,而把赵高和赵高式的脸谱作为动荡不安的背景,使人感到比舞台表演更丰富的涵意。 林风眠早期的水墨画还有灵动飘逸的特色,后来渐渐转向沉静与孤寂,即便那些热烈浓艳的秋色或和煦明媚的春光,也带有此种特色。当然,林画的孤独感并不是空虚感,也不同于佛家说的空茫境界,更没有现代西方画家如契里柯、达利作品中那种荒诞式空漠;换言之,它只是一种寂寞,一种独自欣赏世界的自足的寂寞。 三、艺术理想: 徐悲鸿、林风眠和刘海粟等,都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 1、诸子百家:(选择一家介绍)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四书)道家(老子、庄子) 墨家(墨子)法家(韩非、李斯) 名家(邓析、惠施)阴阳家(邹衍,五行学说)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杂家(吕不韦)兵家(孙膑、孙武、岳飞) 医家(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王冰、张从正、朱震亨、李时珍、张景岳) 2、宗教思想:(选择一派或一人介绍) 佛教的流派: 佛教十宗——大乘佛教的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律宗、密宗、禅宗、及净土宗,小乘佛教的俱舍,成实二宗;藏传佛教;佛教四大圣地——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 佛教禅宗六祖:始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道教的诸天神(三清四御,诸天星辰之神,三官,玉皇大帝,文昌帝君等),流派(按学理、按地区、按人、按道门划分、五大宗、四大派、道家四大圣地) 回教(穆斯林) 3、哲学家、思想家 中国:董仲舒、王弼、王充、周敦颐、朱熹、李贽、王守仁、顾炎武、黄宗羲、王船山、曾国藩、魏源、严复、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邹容、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鲁迅、毛泽东、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牟宗三等 二、艺术类: 4、琴棋书画 笛子、二胡、京胡、古筝、萧、鼓、古琴、扬琴、琵琶、马头琴……民族乐曲《茉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中国书法、篆刻印章、 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 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 八骏图、太极图(太极)、八卦…… 5、中国戏剧 粤剧、昆曲、湘剧、京剧、皮影戏、川剧、黄梅戏、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京戏脸谱。 京剧角色:生、旦、净、丑“戏曲”“四大声腔”昆山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 6、汉字汉语

中国最为经典十幅油画作品欣赏(收藏佳品)

中国最为经典十幅油画作品欣赏(收藏佳品) 中国油画最早起源于17世纪初距今400多年前。中国油画的历史,一般认定是从“五四”前后李叔同、李铁夫、林 风眠等大批艺术青年的留学风潮算起。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引进起步阶段(20世纪初—1936),代表性画家有林风眠,刘海粟等人。二是艰难坚守阶段(1937—1949),代表性画家有徐悲鸿等人。三是曲折探索阶段(1949—1976),代表性画家有董希文等人。四是自觉构建期阶段(1977—2015),代表性画家有罗中立等人。一百多年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中,油画的思想、观念、风格、技法等明显地表达出不同历史背景、时代精神下民族化的过程,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经典油画作品。 1、自画像李叔同1911年布面油彩60.6x45.5cm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藏 这幅画是李叔同1911年(辛亥清宣统三年)32岁春,于东京美术学校毕业时创作的自画像。该画画风细腻缜密,表情描写细致入微,类似清末融合中西的宫廷肖像画,有较高的写实能力。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等,

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是1906年(丙午光绪三十二年)9月29日27岁时,以“李岸”之名注册,考入东京美术学校油画科,1911年3月毕业。毕业后偕日妻回国,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前身)音乐、图画教师。1942年九月初四圆寂于泉州。 2、音乐家李铁夫1918年布面油画68×56cm 李铁夫(1869-1952),生于广东江门市鹤山。艺术大师,革命家。中国近现代油画艺术与民主革命先驱。1885年,16岁随叔父到国外谋生与求学。1887至1891年,分别在英属加拿大阿灵顿美术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1896年,加入孙中山的民主革命,1907年在英国与孙中山等创立兴中会。1908至1911年,入威廉·切斯画室。1913年入美国纽约美术大学,1914年获铜像雕刻学冠军。是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个赴欧美学习并取得较高成就者。1930年由美归国,

中国名家名画简介

【刘国松】先生1932年出生于安徽,祖籍山东青州,1949年定居台湾。 五十年代大学毕业后,发起创立了对现代水墨画有开山之功的五月画会,领导一代改革创新的艺术潮流,通过几十年的创作教学实践,完成了一系列令世人振聋发聩的大作,培育了两岸三地乃至于东西方数不胜数的高足,在艺术观念、表现领域、手法技巧上都做出了革命性贡献。因此,获得了一系列辉煌的奖项和荣誉,从而确立了刘国松先生在当代美术史上的显著地位。 【梁岩】,河北省清苑县人。现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专业画家。 梁岩是被海内外誉为当代著名的实力派肖像画家。他在荣获中国文联命名的"97中国画坛百杰"称号后,经中国美术家协会特别举荐,99年入围中国画坛18杰行列,参加了中国美协主办的"特邀中国画家巡回作品展",并有11幅作品入选该大型画集。经中国文联批准,梁岩又荣获99中国百杰画家。 【杜应强】男,1939年生,广东省澄海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常务理事,汕头画院院长。 自幼酷爱绘画,擅长版画、国画和速写,画风浑厚、朴实、清丽、明快,富于诗情与乡土气息。其版画、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览,被国家选送至世界各国展出。

【程十发】名潼,居称步鲸楼、三釜书屋。他1921年出生于中国景物明媚、文风颇盛的一个江南小城松江,家里三代人都是一悬壶济世的中医师,尤其到了父亲一代,更是雅好书画艺术,家里的墙上壁间,经常挂满各种艺术作品,由于这样的家庭“优雅气氛”,使得年少的程十发很早就喜欢上美术。 可是,他的艺术道路并非一帆风顺,18岁那年,他靠一批亲友的协助,才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求学,他聪慧早熟,从小就对绘画的墨守成规无法接受,他的看法和做法,在当时很引起学院派保守人士的反感,老师骂他,有时还拒绝批改他的作业,如此紧张的师生关系,确实是很少见的。好不容易才挨到毕业,日子却没有因此而变得轻松愉快起来,他的那类“离经叛道”的作品,一幅也卖不出去,生活所逼,为了养家活口,最后他毅然放下手中的画笔,转行当了钱庄职员,更不幸的事,肺病悄悄侵入体内,使他在贫病交加之余,辞掉工作在家中疗养,通过画“小人书”、连环画来赚取家用,一直到后来进了上海美术出版社当专业画家,情况才告好转。 程十发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中国画院院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