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教案

《蝉》教案
《蝉》教案

《蝉》教案

一、新课导入

大家来猜一个谜语:唱歌不用嘴,声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锥,专吸树枝水。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自吹啥都懂,其实全不晓。这是什么动物?谜底:蝉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蝉这种动物。

二、作者简介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相传荷马为古代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出生后的几年间,法布尔是在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度过的,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他笔下的昆虫故事生动有趣,而且还带上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观察的烙印,使他的作品更有深刻的意义。

他的传世杰作《昆虫记》是一部十大卷的巨著,《昆虫记·蝉》共有四大部分,分别为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本文选自第二和第四部分。

三、分析课文类型

蝉这篇文章是什么样的文体?

这是一篇法布尔的科学小品,什么是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科学小品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那么说科学小品就是说明文的一种了。

科学小品有什么特点呢?

科学小品的特点:内容真实,结构严谨巧妙,语言生动准确(这些我们在读蝉的时候都要特别注意体会)

四、课文讲授

1、通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生词

金蜣涂墁蚋蜕变巷道臃肿窠纤鳍镐

2、划分课文层次

全文分成两大部分:蝉的地穴和蝉的卵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看其间的一些小层次。

第1段:交代作者有个很好的研究蝉的习性的环境,起了统领全文的作用。

第25~26段:概括蝉的生活历程。

既照应了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形象化的总结。

五、重点探究

1、第一部分

作者是抓住了这一部分“蝉的地穴”展开的

2—7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

孔口:

在阳光曝晒的道路上又好些小圆孔,孔口与地面相平——注意幼虫有一种有力的工具,能够刺透晒干的泥土和沙石。(第2自然段)

这些小孔约一寸口径,周围一点土都没有——蝉的幼虫是从地下上来,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第3自然段)

地穴的深度、形状:

蝉的隧道大都时深十五六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完全关闭起来(第4自然段)

地穴为什么不会坍塌:

其实它的动作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矿工用支柱支撑隧

道,铁路工程师用砖墙使地道坚固。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水泥。它身子里藏了一种极粘的液体,可以用来作灰泥。(第4自然段)

地穴的位置:

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为的时可以从那里取得建筑用的汁液(第4自然段)

蝉挖地穴的方法,挖出的土的去向和身上带有泥点的原因: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它身子里有一种极粘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第4自然段)

所以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墁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第5自然段)

隧道的顶上留一层一指厚的土,用来抵御外面的恶劣气候,直到最后一刹那。只要有一些好天气的消息,它就爬上来,利用顶上的薄盖去考察气候的情况(第5自然段,第6自然段写蝉怎样具体考察气候的情况)

它挖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于是墙壁就更加柔软,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第7自然段)

8—11段,写蝉出洞脱皮的过程,十分细致。

脱皮的顺序:

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体。头先出来,接着使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这时候除掉尾部,全体都出来了。(顺序:背——头——吸管和前腿——后腿和翅膀——尾部)(第9自然段)

蝉最后从壳中脱出:

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尽量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第10自然段)法布尔用拟人的手法说蝉“表演一种奇特的体操”用了一连串动词,如“腾越”﹑“翻转”﹑“倒悬”﹑“伸直”﹑“张开”﹑“钩住”等等,把蝉从壳中脱出的艰难过程具体,生动,准确的写了出来。

脱皮的时间:

文中说,蝉从壳中全部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点钟”;刚得到自由的蝉从柔弱到强壮起来飞离树枝,大概要三个半小时。由此可见,作者观察的耐心程度也是惊人的。

第二部分蝉的卵

12—13自然段,写蝉怎样产卵的

蝉选择产卵的地方:

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第12自然段)

蝉产卵的过程:

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这些小孔的形成就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第13自然段)

产卵的数目:

一个小孔内大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的总数约为三四百个。(第14自然段)

(为什么要产这么多卵呢?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蚋)

14—17段,写蚋怎样破坏蝉刚产出的卵。

非常具体,一边(蝉)是一无所知,一边(蚋)是紧追不舍,使读者也知道得清清楚楚。文中作者也表明这是他经过多次观察才弄清楚的。

18~20段,写蝉卵孵化,幼虫出壳

先是对刚孵化的幼虫作了具体的描写:

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连接而成。(鳍状物体的作用是什么呢?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走出由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有困

难的事情)

接着又对出壳以后落地之前的幼虫的情态进行了描写:

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线端摇摆着。”这好像不是在写虫子,而是在写一个可爱的小孩儿了。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准确而生动呢?因为作者不仅用眼睛,而且还借助放大镜进行了仔细的观察。(第19自然段)

21—23自然段写幼虫落地

严肃的实际生活:

危险重重——只要有一点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土,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粘土上。(第22自然段)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24自然段写幼虫挖穴隐藏

最后它着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爬掘地面。我从放大镜里看到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

写地穴是按照考察的过程,从外到内的顺序写的,写内部构造的同时介绍了建造地穴的方法。幼虫出穴以后,又是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幼虫出穴以后怎样寻求脱皮的地

方;怎样完成脱皮而变为成虫,飞离树枝;怎样产卵;怎样孵化成幼虫;幼虫落地以后又怎样寻觅隐藏处所,然后挖土隐入地下。一步一步发展生长的过程写得非常清楚。

六、问题解析

1、蝉从产卵到成虫的生长活动情况。(生命简史)

成虫产卵→蝉卵孵化→(即刻)→幼虫走出壳外→(不久)幼虫落在地上→(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几分钟以后)幼虫钻进地里→(四年后)幼虫从地穴爬出→(徘徊一阵)幼虫爬上灌木枝或草叶→(半个小时后)变成成虫→(三个半小时)成虫离枝飞去→(五星期后)成虫交配、产卵、死亡。

2、蝉的幼虫会遭遇到哪些危险?

没有落在软土上,无法钻到地下去寻觅藏身之所,遭遇霜冻被冻死。

3、全文的最后一句话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作者寄托的情感,有对蝉发育成熟的漫长艰苦的历程的感叹,也有对蝉的善良又热爱生活的特点的赞美。

六、语言特色

(一)说明中兼用文艺笔调,对所要说的事物进行具体描绘。

1、拟人: 读了“蝉的卵”,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可怜的母

亲”生儿育女所付的艰辛,同样也会憎恨象蚋那样专门残害生灵的坏种。而由卵发育成蝉所经历的漫长艰苦的历程,更使我们对这个小生物的成长发出慨叹,多么不易啊! 从而对作者在文末的一大段抒情产生共鸣。最后一段里的“苦工”“享乐”“歌声”“穿起”等。

2、比喻: 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离壳过程。它“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绉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不可能看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脱出。”整个动作顺序有它自身的规律,其中的“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翻”“钩”“脱”等动词用得非常准确,把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准确而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说明顺序倒叙幼虫→成虫→产卵→幼虫

(二)语言准确明晰

1、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为了科学地说明蝉的生态的各个方面)

第一部分

第七段“臃肿”,言其肥大而笨,写出它的形态,因其大故能贮满汁液。

“肥重”,言其重,因其重,故能把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

第八、十、十一自然段“把握”“钩住”“挂”这三个词语分别写出了“蝉的脱壳的过程”。

“把握”: 紧紧抓住。“钩住”: 像钩子一样挂住。“挂”: 吊在上面。

第二部分

第十二段“寻觅”“寻找”“找到”分别写出了天冷找地方藏身的情况。

这三个词语都有“找”的意思,一个比一个口语色彩更浓。

2、语言准确、平实。

第二段中说: “在阳光曝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与地面相平。蝉的幼虫就从这些圆孔爬出”。“道路”前面的一个限定语“阳光曝晒”正写出蝉的特性“喜欢顶干燥、阳光顶多的地方。”“阳光曝晒”不能写为“阳光充足”,“曝晒”限制在炎热的夏天。

拿蝉的脱壳过程和孵化过程来说,文章都写得很清楚,“开始”“不久”“最后”“以后”这些时间词语,正写出其过程的进展。

部编版初中语文《蝉》优质课教案

19 蝉 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文学笔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一、导入新课 由虞世南的《蝉》“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导入本课学习。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通读全文,理清说明顺序 1.法布尔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 明确: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段),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第2—7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这一层写

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2—3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段说明蝉建穴,第5—7段写蝉伺机出穴) 第三层(第8—11段),写蝉出洞蜕皮的过程。(这一层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对事物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8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9—10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1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卵》,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卵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产卵、孵化和成虫的考察从介绍产卵开始。其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这一部分可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层(第12—13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过程和数量等。 第二层(第14—17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 第三层(第18—20段),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出壳。 第四层(第21—23段),写幼虫落地。 第五层(第24段),写幼虫挖穴隐藏。 第六层(第25—26段),概括蝉的生活历程。既照应了“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形象化的

蝉 【一等奖教案】新人教版

19* 蝉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抓住主题句或关键词,抓住精神;学习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自主合作探究来仔细品读课文、揣摩文中语句,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联系生活,体悟生命的意义,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激趣导入法、朗读指导法、启发法、讨论法、资料搜集法、竞赛法、圈点勾画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展示图片“大家知道这个是什么虫子吗?”学生自由回答(蝉,知了,等等)。我们今天讲的就是这个——蝉(板书)那么有没有同学可以来说一说和蝉有关的东西?(学生发言)我这里有一个和蝉有关的古希腊神话。(讲述神话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法布尔的《蝉》。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被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他的传世杰作《昆虫记》是一部十大卷的巨著,书中作者用富有诗意的文艺笔调向人们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2.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金蜣.(qiāng) 窠.(kē) 隧.道(suì) 涂墁.(màn) 抵御.(yù) 纤.弱(xiān) 蚋.(ruì) 轧.扁(yà) 鳍.(qí) 喧嚣.(xiāo) 罅.隙(xià) 钹.(bó) 跳蚤.(zǎo) 3.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罅隙】缝隙。 【张合自如】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首先想请一位同学说一下,《蝉》这篇文章是什么样的文体?有什么特点?

公开课《蝉》教案

公开课《蝉》教案

三校联动同课异构公开课教案 《蝉》 授课人:吴俊芳 教学目标: 1.培养朗读能力,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了解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以及培养由事物引发哲思的能力; 3.体会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活着的情感,树立对动物追求自身生命意义的理解和尊重的思想。 教学重点:由抑到扬的写作手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方法:提问法、引导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生活有许多美的事物,需要我们去发现,值得我们去感悟,请学生看图,谈谈对生命的感悟。刚才几位同学对生命的感悟很精彩,今天,我们学习香港作家小思写的一篇散文《蝉》,看看小思从蝉的身上感悟到了什么? 我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你们来想。 (生诵读) 二、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评价这位同学读的怎样。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小组讨论这篇短文写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感悟? 总结:我们人类比蝉的生命更长久,更要像蝉一样把自己的生命过得丰富多彩!但是我觉得这篇文章除了它的思想价值需要我们去学习品味外,还有它的语言和情感也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的。 三、品词析句体会情感 师:让我们通过比较句子去细细品味作者的情感。我们先来读一句话。(幻灯片出示:“杜鹃花没零落,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知知不休的。”)生:(深情地朗读):“杜鹃花没零落,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知知不休的。” 师:“孩子们,从这个句子中你能觉察作者对蝉的情感吗?” 生:“喜爱”“也可能是厌烦吧!” 师:二者都有可能。在这里,作者的情感趋向不很明朗。现在,我们加上一句话,你看看能体察到作者的情感吗?(幻灯片出示:使事忙的人听了烦。) 生:烦 师:“烦”字出来了,烦到什么程度呢? 生:觉得蝉很吵,有一点讨厌…… 师:有一点讨厌,也许很讨厌,作者明确的表达了他讨厌的程度了吗? 生:没有。 师:现在请大家再读一段文字。(幻灯片出示加了虚词的语句:“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更知知不休的,使事忙的人

《蝉》优质课课堂实录

《蝉》优质课课堂实录 小引: 上完了《紫藤萝瀑布》,下课的时候,我补充说,宗璞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女儿,原名冯钟璞。 有几个孩子很惊讶地说,老师,宗璞是女的吗? 我也很惊讶地说,你们不能从文字风格中感觉出这是个女作家吗? 他们说不能——原来,在我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却是孩子们的百思不得其解。突然,我灵机一动,说,明天我们要学的《短文两篇》,也是两位女作家写的,不如我们明天就以这个为话题,探究一下,从哪里能看出这是一位女作家。 孩子们兴致勃勃的。 因为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本来打算略略带过的,但是,孩子们的兴致勃勃使我改变了主意,我决定把它上成一节探究课。 课堂上,孩子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细细谛听,那都是生命酣畅淋漓的宣泄。这些小小孩们,他们的叽叽喳喳给我提供了多少创意啊!他们求知若渴的眼睛激发了我多少言说的愿望啊!他们如痴如醉的眼神,每每使我在课堂里产生一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我是越来越喜欢243班的孩子们了! 一、导入——冰心小诗 诗人,是世界幻想上最大的快乐,也是事实中最深的失望。 师:知道这首小诗的意思吗?

生:不太知道。 师:我也不是很清楚,从字面上来看,大概说的是诗人,能够用幻想创作一个无比快乐的世界,而在现实世界里,他总是失望的吧,因为现实世界不像诗人想象的那么美好和浪漫,而且诗人在现实世界里,也总是郁郁不得志的吧。比如伟大的诗人李白,在现实的世界里,未必就是顺水顺风。我也常常想,既然如此,他为什么还是要写诗呢。年龄大了一点之后,我明白了这是因为这种幻想或者说思想的快乐,足以抵消一切现实的苦痛吧,或者说,有了内心的强大,诗人就有了一种看待世界的审美的眼光。诗人,或者说文学家,总是敏感而敏锐的,尤其是女作家。我们接下来进入《蝉》的学习,看看这篇文章如何显示出女性的特色。 生:我来!我来!我来...... 师:大家的准备都很充分啊,但是不能现在就着急回答问题,先读课文。读课文的过程中,你或许能够把自己的说法更好地完善。 生放声朗读读课文。 二、交流——女性特色 师:现在可以交流了。 生:我找的地方是“杜鹃花还没有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和“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女作家的心思都是细腻的,要是男人,可能不大会注意杜鹃花什么时候开,树下是不是躺着一只病蝉。我从小到大的女作家写的书都是细致的,尤其是观察的时候。 师:我们可以总结为——观察细致。请大家注意“拾得”这个词语,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20 蝉 教案

19蝉 1.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2.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3.学习本文的写法,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一、导入新课 有一位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的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但却是植物和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他就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在之后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他被世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蝉》这篇课文就选自《昆虫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蝉,了解蝉.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通读全文,理清说明顺序 1.法布尔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 明确: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段),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第2—7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这一层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2—3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段说明蝉建穴,第5—7段写蝉伺机出穴) 第三层(第8—11段),写蝉出洞蜕皮的过程.(这一层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对事物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8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9—10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1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蝉》优质公开课教学方案设计,课程教案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教案

过去,青年渐渐衰老萎缩,最后沦落到了只会不停的向碰到的每一个人诉说他和女神的爱情的地步。女神的爱情也渐渐的被消磨殆尽,最后女神抛弃了他,可怜的人变成了一只虫子,继续讲他的故事。这只虫子就是蝉。)我说了这么多,大家有什么感想可以谈谈吗?(预计学生发言——大家说的很好,可见我们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那么现在请大家翻到P78面,我们来看一下这篇法布尔的《蝉》(板书,法布尔) (二)分析课文类型 首先想请一位同学说一下,蝉这篇文章是什么样的文体?(学生回答) 这是一篇法布尔的科学小品,什么是科学小品?有人知道吗?(学生回答) 科学小品:科学小品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那么说科学小品就是说明文的一种了。 科学小品有什么特点呢? 科学小品的特点:内容真实,结构严谨巧妙,语言生动准确(这些我们在读蝉的时候都要特别注意体会)——板书 (三)简单分析课文结构 大家把课文的第一和最后两自然段划开,然后花10分钟时间看下课文。等下我有问题要问大家。(要求:A、标注全文自然段,B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词,并作好记号,C试着划分下段落层次) 1,分析课文开头。 大家集体朗读第一自然段 (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一到七月初,蝉就占据了我门前的树。) 交代作者有个很好的研究蝉的习性的环境,起了统领全文的作用,有了观察蝉的环境就可以具体描写蝉的习性,说明下文的观察都是法布尔亲自观察的,使者看起来很真实——联系科学小品特点。

课文的结尾两段先不要看,等我们划分好课文结构后再作分析。 2,划分课文层次。 这篇课文分成了两大部分,蝉的地穴,蝉的卵。这些大部分中又有什么小层次呢?谁来分下层。 板书: 做课后习题一 蝉的生命简史: 成虫产卵→蝉卵孵化→(即刻)→幼虫走出壳外→(不久)幼虫落在地上→(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几分钟以后)幼虫钻进地里→(四年后)幼虫从地穴爬出→(徘徊一阵)幼虫爬上灌木枝或草叶→(半个小时后)变成成虫→(三个半小时)成虫离枝飞去→(五星期后)成虫交配、产卵、死亡。

2018年19课《蝉》优秀教案

19 蝉 教材分析: 《蝉》是一篇事物说明文。在《昆虫记》第5卷中,《蝉》原文共有5章,本文节选自第14章和第17章。本篇安排在第五单元第三课,本单元主要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蝉》的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蝉是大自然中一种极普通的昆虫,作者对蝉做了长期、大量、细致的实地观察,用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科学而又详尽地介绍了蝉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这一问题特点,引导学生注意其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的写法,还有运动文学的语言表达,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教学重难点: 1、注意文中的人文主义关怀(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对万物的赞美之心)。 2、掌握科学小品的基本特点,体会运用文艺性手法写作科学小品的用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一、古诗导入: 1、出示古诗《蝉》的诗文。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不过,这个谜语是一首诗,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一读,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学生自读,指名猜。——蝉 师: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谁的诗?(虞世南)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古诗。师:世界上有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也写了一篇关于《蝉》的文章,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二、作者简介: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款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

公开课《蝉》教案

三校联动同课异构公开课教案 《蝉》 授课人:吴俊芳 教学目标: 1.培养朗读能力,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了解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以及培养由事物引发哲思的能力; 3.体会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活着的情感,树立对动物追求自身生命意义的理解和尊重的思想。 教学重点:由抑到扬的写作手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方法:提问法、引导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生活有许多美的事物,需要我们去发现,值得我们去感悟,请学生看图,谈谈对生命的感悟。刚才几位同学对生命的感悟很精彩,今天,我们学习香港作家小思写的一篇散文《蝉》,看看小思从蝉的身上感悟到了什么? 我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你们来想。 (生诵读) 二、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评价这位同学读的怎样。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小组讨论这篇短文写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感悟? 总结:我们人类比蝉的生命更长久,更要像蝉一样把自己的生命过得丰富多彩!但是我觉得这篇文章除了它的思想价值需要我们去学习品味外,还有它的语言和情感也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的。 三、品词析句体会情感 师:让我们通过比较句子去细细品味作者的情感。我们先来读一句话。(幻灯片出示:“杜鹃花没零落,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知知不休的。”)生:(深情地朗读):“杜鹃花没零落,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知知不休的。” 师:“孩子们,从这个句子中你能觉察作者对蝉的情感吗?” 生:“喜爱”“也可能是厌烦吧!” 师:二者都有可能。在这里,作者的情感趋向不很明朗。现在,我们加上一句话,你看看能体察到作者的情感吗?(幻灯片出示:使事忙的人听了烦。) 生:烦 师:“烦”字出来了,烦到什么程度呢? 生:觉得蝉很吵,有一点讨厌…… 师:有一点讨厌,也许很讨厌,作者明确的表达了他讨厌的程度了吗? 生:没有。 师:现在请大家再读一段文字。(幻灯片出示加了虚词的语句:“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更知知不休的,使事忙的人听了

《蝉》教案

《蝉》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法布尔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他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二)学习法布尔的写作手法(拟人)——“风格即人” (三)注意文中的人文主意关怀(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对万物的赞美之心)——以人性关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人文主义关怀。(“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却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探究生命。”《昆虫记》卷二) (四)掌握科学小品的基本特点,体会运用文艺性手法写作科学小品的用意。二、重点难点 (一)文章的结构特点 (二)文章的语言特色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二课时 一、教学任务 (一)分析了解课文结构 (二)掌握课文内容——蝉的生长过程 (三)分析写作特点(第二三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展示图片“大家知道这个是什么虫子吗?”学生自由回答(蝉,知了,等等)。“我们今天讲的就是这个——蝉(板书)那么有人可以来说下和蝉有关的东西不?(学生发言)我这里有一个和蝉有关的古希腊神话。 (曙光女神爱上了一个人类青年,为了能和他长相厮守,她向宙斯请求赐给爱人永恒的生命,但是曙光女神忘了请求给那个青年永恒的青春。于是时间一天一天

过去,青年渐渐衰老萎缩,最后沦落到了只会不停的向碰到的每一个人诉说他和女神的爱情的地步。女神的爱情也渐渐的被消磨殆尽,最后女神抛弃了他,可怜的人变成了一只虫子,继续讲他的故事。这只虫子就是蝉。)我说了这么多,大家有什么感想可以谈谈吗?(预计学生发言——大家说的很好,可见我们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那么现在请大家翻到P78面,我们来看一下这篇法布尔的《蝉》(板书,法布尔) (二)分析课文类型 首先想请一位同学说一下,蝉这篇文章是什么样的文体?(学生回答) 这是一篇法布尔的科学小品,什么是科学小品?有人知道吗?(学生回答) 科学小品:科学小品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那么说科学小品就是说明文的一种了。 科学小品有什么特点呢? 科学小品的特点:内容真实,结构严谨巧妙,语言生动准确(这些我们在读蝉的时候都要特别注意体会)——板书 (三)简单分析课文结构 大家把课文的第一和最后两自然段划开,然后花10分钟时间看下课文。等下我有问题要问大家。(要求:A、标注全文自然段,B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词,并作好记号,C试着划分下段落层次) 1,分析课文开头。 大家集体朗读第一自然段 (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一到七月初,蝉就占据了我门前的树。) 交代作者有个很好的研究蝉的习性的环境,起了统领全文的作用,有了观察蝉的环境就可以具体描写蝉的习性,说明下文的观察都是法布尔亲自观察的,使者看起来很真实——联系科学小品特点。 课文的结尾两段先不要看,等我们划分好课文结构后再作分析。 2,划分课文层次。 这篇课文分成了两大部分,蝉的地穴,蝉的卵。这些大部分中又有什么小层次呢?谁来分下层 板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20 蝉【名师教案+集体备课】

20 蝉 【教学目标】 1.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2.学习本文的写法,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3.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蝉 [唐]虞世南 垂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导入语:请同学们读一读这首古诗,再欣赏这两幅图片。 蝉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种昆虫。同学们对它有多少了解呢?千百年来,蝉入诗入画,寓意深远。它不食人间烟火、性情高洁、饮露而生;它出土蜕变获得重生、精神永存、羽化传承。今天,让我们走近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看看他笔下的“蝉”是怎样的吧。 (板书:蝉法布尔) 【设计意图】利用古诗和图片导入,既能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直观感受,也能引发学生的想象,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课文中寻求答案。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1)辨析生字词。 (2)作者简介。

2.学生自读课文,梳理行文思路 (学生自己阅读概括,然后小组内交流) 预设《蝉的地穴》:幼虫的洞口——幼虫的穴道——幼虫出穴后 《蝉的卵》:蝉的产卵过程——蝉卵的敌人——蝉卵的孵化——幼虫的活动 小结:《蝉的地穴》: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蝉的卵》:从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设计意图】意在引导学生通过自读,从课文中获取蝉的相关知识。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的文学性 1.比读,发现“有趣” 蝉的简介:蝉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半翅目,蝉科的一类生物。蝉的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进入夏天,早年产下的受精卵会孵化成幼虫,它们会钻入土壤中,以植物根茎的汁液为食。幼虫成熟后,爬到地面,脱去外骨骼,羽化为我们常见的长有双翼的成虫。虽然成年的蝉仅能存活几个月,但是幼虫阶段能够在土壤中存活好多年,例如6年寿命的蝉,其幼虫阶段就占了一生中的5年。 ——摘自“百度文库”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摘自法布尔《蝉》设问:同学们比较阅读以上段落,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预设更喜欢第二段。前一个语段语言侧重于科学、严谨,使用了较多的专业术语,但读起来较为枯燥;后一个语段语言则生动形象,善用细节描写,更吸引人。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整体上感受本文语言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2.细读,梳理“有趣” 设问: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结合课文旁批和阅读提示,说说文中还有哪些“有趣”的介绍,其语言都有哪些特点。 提示:可以从用词、修辞手法、说明方法、表达方式等角度思虑。 (1)精妙动词的选用。

蝉名师教案

蝉名师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蝉》教案 主备课人: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的音词义,了解作者及作品《昆虫记》相关知识。 2.掌握文艺性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3.概括文章内容,学习作者葆有纯真爱心,潜心观察、科学记录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艺性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2.理解文意,概括蝉的地穴,蝉的卵写作的内容,体会法布尔的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 情境渲染法:合作探究法:诵读教学法: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积累重要的音词义,了解作者及作品《昆虫记》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及要点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随着法布尔的不一样的笔调,一起来认识蝉的丰富多彩的生命历程。 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义,作家作品。 1.读准字音,准确写字形,牢记词义。 ①字音 暴晒(bàoshài)金蜣(qiāng)窠(kē)隧道(suìdào) 地穴(dìxué)黏土(niántǔ)涂墁(tú?)刹那(chànà) 纤弱(xiānruò)臃肿(yōngzhǒng)罅隙(xiàxì)轧(yà) 蚋(ruì)鳍(qí)?车辙(chēzhé)钹(bó)跳蚤(tiàozǎo)? ②重要词语。 刹那抵御无动于衷开合自如 2.作者作品。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法布尔及《昆虫记》有关资料。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一生最大兴趣,尽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正因为他热爱真理所以他撰写《昆虫记》时,《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 三、合作学习,圈点勾画文章内容。 教师导学:请同学们分小组快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概括文段主要内容。 1.理清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1段)写“我”有研究蝉的好环境,引出下文,强调作者写作的真实准确。 第二部分(2—11段)写蝉的地穴及蝉出洞脱皮的过程。 第三部分(12—17段)写蝉产卵及蚋怎样破坏蝉刚产出的卵。 第四部分(18—24段)写蝉卵孵化,幼虫出壳及幼虫挖穴隐藏。 第五部分(25—26段)作者发出感慨,蝉生长的艰难,进而让人们喜爱它们,尊重生命,亲近自然。 2.思考,交流。蝉的地穴和蝉的卵具体写了哪些内容?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里,作者由外到内,依次说明孔口出现的位置,洞口的大小。最有趣的是蝉的神奇的本领,它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那样修建的地穴不会坍塌,蝉还能在隧道里具体考察外面的天气情况。作者在花了大量时间的精确观察下,科学细致地描述了蝉出洞脱皮的艰难过程。 第二部分《蝉的卵》这一章节,作者先说明蝉产卵选择的地方、方式、数量,产卵的过程。再具体生动而准确的描述蚋是怎样破坏蝉刚产出的卵,描写这部分时,还

19.《蝉》 比赛课教研课公开课优质课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文学笔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教学重点:1. 掌握文艺性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2.理解文意,概括蝉的地穴,蝉的卵写作的内容,体会法布尔的科学精神。教学难点:文学笔法。 教学方法:情境渲染法:合作探究法:诵读教学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虞世南的《蝉》“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导入本课学习。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通读全文,理清说明顺序 1.法布尔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 明确: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段),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第2—7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这一层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2—3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段说明蝉建穴,第5—7段写蝉伺机出穴) 第三层(第8—11段),写蝉出洞蜕皮的过程。(这一层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对事物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8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9—10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1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卵》,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卵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产卵、孵化和成虫的考察从介绍产卵开始。其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这一部分可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层(第12—13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过程和数量等。 第二层(第14—17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

《蝉》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蝉》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蝉》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教材分析: 《蝉》选自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是以说明文的题材为主,但是本篇课文又是科学小品,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写法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多采用文艺笔调吗,是说明文中的一种。《蝉》选自法布尔写的《昆虫记》,这是一部科普著作,是八年级学生要求读的一本名著。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由于在本单元已经对说明文有了一定的接触,本篇课文又不同于一般的说明文,而且是与大自然有关的昆虫方面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兴趣,这对理解文章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 1.学习法布尔全面、细致的观察方法,学习蝉的科学知识。2.学习文章采用的拟人的写作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蝉的基本科学知识,提高自己观察能力。难点:学会拟人的修辞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借用电脑网络收集蝉的图片,制作PPT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音乐《大自然的声音》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一篇与大自然的昆虫有关的一篇课文,现在请同学猜猜是什么。ppt 出示猜谜语:唱歌不用嘴,声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锥,专吸树枝水。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自吹啥都懂,其实全不晓。 一、基础. 展示 1.走近作者 法布尔,法国人,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他出身贫苦的农民家庭,在农村,他被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昆虫迷住了,爱上研究昆虫这一行,有时候他会一连十几个小时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地对一种昆虫进行精细的观察,他没有专门学过昆虫学,他靠的是专心致志的自学和长期耐心细致的观察研究,用了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写成了《昆虫的故事》(又译作《昆虫记》)。 2.文体知识 科学小品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写法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多采用文艺笔调,科学小品文是说明文中的一种。 3.掌握课后读读写写 二、表达. 展示 1.读课文,你收获了蝉的什么知识? 2.文章结构(看结构多质疑,大组用问答的方式对文章再次进行理解)

19法布尔《蝉》教案

《蝉》(法布尔) 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二)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三)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出示古诗《蝉》的诗文。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不过,这个谜语可有点难,是一首诗,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一读,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学生自读,指名猜。——蝉 师: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谁的诗?(虞世南)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古诗。师:世界上有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也写了一篇关于《蝉》的文章,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二、作者简介: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款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他被国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而《蝉》这篇课文就是改编自《昆虫记》。法布尔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成就了自己,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知识财富。 三、总体感知文章 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昆虫记》,去看一看法布尔眼中的《蝉》究竟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先去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并思考: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 学生读文章,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两方面——蝉的地穴、蝉的卵。 归纳:全文自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自然段),表明自己“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次(2-7自然段),写对蝉的地穴的考察。

蝉名师教案

蝉名师教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蝉》教案 主备课人: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的音词义,了解作者及作品《昆虫记》相关知识。 2.掌握文艺性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3.概括文章内容,学习作者葆有纯真爱心,潜心观察、科学记录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艺性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2.理解文意,概括蝉的地穴,蝉的卵写作的内容,体会法布尔的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 情境渲染法:合作探究法:诵读教学法: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积累重要的音词义,了解作者及作品《昆虫记》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及要点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随着法布尔的不一样的笔调,一起来认识蝉的丰富多彩的生命历程。 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义,作家作品。 1.读准字音,准确写字形,牢记词义。 ①字音 暴晒(bàoshài)金蜣(qiāng)窠(kē)隧道(suìdào) 地穴(dìxué)黏土(niántǔ)涂墁(tú)刹那(chànà) 纤弱(xiānruò)臃肿(yōngzhǒng)罅隙(xiàxì)轧(yà) 蚋(ruì)鳍(qí)车辙(chēzhé)钹(bó)跳蚤(tiàozǎo) ②重要词语。 刹那抵御无动于衷开合自如 2.作者作品。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法布尔及《昆虫记》有关资料。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一生最大兴趣,尽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正因为他热爱真理所以他撰写《昆虫记》时,《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 三、合作学习,圈点勾画文章内容。 教师导学:请同学们分小组快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概括文段主要内容。 1.理清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1段)写“我”有研究蝉的好环境,引出下文,强调作者写作的真实准确。 第二部分(2—11段)写蝉的地穴及蝉出洞脱皮的过程。 第三部分(12—17段)写蝉产卵及蚋怎样破坏蝉刚产出的卵。 第四部分(18—24段)写蝉卵孵化,幼虫出壳及幼虫挖穴隐藏。 第五部分(25—26段)作者发出感慨,蝉生长的艰难,进而让人们喜爱它们,尊重生命,亲近自然。 2.思考,交流。蝉的地穴和蝉的卵具体写了哪些内容?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里,作者由外到内,依次说明孔口出现的位置,洞口的大小。最有趣的是蝉的神奇的本领,它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那样修建的地穴不会坍塌,蝉还能在隧道里具体考察外面的天气情况。作者在花了大量时间的精确观察下,科学细致地描述了蝉出洞脱皮的艰难过程。 第二部分《蝉的卵》这一章节,作者先说明蝉产卵选择的地方、方式、数量,产卵的过程。再具体生动而准确的描述蚋是怎样破坏蝉刚产出的卵,描写这部分时,还

《蝉》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蝉》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教案 教研组章节名称蝉授课班级16209、16210、16211 授课时间本教案课时上课时间1、知识与技能教学三维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 20XX-20XX学年第2学期第 6 周语文课程名称语文授课教师周冠祥 1.学习通过细致观察,用拟人、比喻等文艺性手法和准确明晰的语言,说明一种动物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的方法。 2.培养学生提取、筛选主要信息和概括的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掌握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 4. 掌握科学小品的基本特点,体会运用文艺性手法写作科学小品的用意。教学重点 1.文章的结构特点. 2.文章的语言特色. 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本班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说明文的基础较好。学习法布尔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他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教材处理与资源整合 主要学法与教法 课前准备

结合语文导学案 讲谈法问答法 音频、PPT 教学实施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教学任务 分析了解课文结构 掌握课文内容——蝉的生长过程 分析写作特点 二、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展示图片“大家知道这个是什么虫子吗?”学生自回答。“我们今天讲的就是这个——蝉那么有人可以来说下和蝉有关的东西不?我这里有一个和蝉有关的古希腊神话。 我说了这么多,大家有什么感想可以谈谈吗? 分析课文类型 首先想请一位同学说一下,蝉这篇文章是什么样的文体? 这是一篇法布尔的科学小品,什么是科学小品?有人知道吗? 科学小品:科学小品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科学性,又

《蝉》优秀教案

19蝉 教材分析: 《蝉》是一篇事物说明文。在《昆虫记》第5卷中,《蝉》原文共有5章,本文节选自第14 章和第17章。本篇安排在第五单元第三课,本单元主要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蝉》的实 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蝉是大自然中一种极普通的昆虫,作者对蝉做了长期、大量、细致的实地观察,用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科学而又详尽地介绍了蝉的 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这一问题特点,引导学生注意其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的写法,还有运动文学的语言表达,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教学重难点: 1、注意文中的人文主义关怀(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对万物的赞美之心)。 2、掌握科学小品的基本特点,体会运用文艺性手法写作科学小品的用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一、古诗导入: 1、出示古诗《蝉》的诗文。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不过,这个谜语是一首诗,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一读,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学生自读,指名猜。——蝉师: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谁的诗?(虞世南)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古诗。师:世界上有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也写了一篇关于《蝉》的文章,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 二、作者简介: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一一款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 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他被国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而《蝉》这篇课文就是改编自《昆虫记》。法布尔通 过自己的努力不但成就了自己,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知识财富。

20 蝉(名师教案)【八上部编】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20 蝉 【教学目标】 1.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2.学习本文的写法,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3.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 蝉 [唐]虞世南 垂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导入语:请同学们读一读这首古诗,再欣赏这两幅图片。 蝉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种昆虫。同学们对它有多少了解呢?千百年来,蝉入诗入画,寓意深远。它不食人间烟火、性情高洁、饮露而生;它出土蜕变获得重生、精神永存、羽化传承。今天,让我们走近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看看他笔下的“蝉”是怎样的吧。 (板书:蝉法布尔) 【设计意图】利用古诗和图片导入,既能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直观感受,也能引发学生的想象,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课文中寻求答案。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1)辨析生字词。(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

(2)作者简介。(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栏目) 2.学生自读课文,梳理行文思路 (学生自己阅读概括,然后小组内交流) 预设《蝉的地穴》:幼虫的洞口——幼虫的穴道——幼虫出穴后 《蝉的卵》:蝉的产卵过程——蝉卵的敌人——蝉卵的孵化——幼虫的活动 小结:《蝉的地穴》: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蝉的卵》:从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设计意图】意在引导学生通过自读,从课文中获取蝉的相关知识。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的文学性 1.比读,发现“有趣” 课件出示: 蝉的简介:蝉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半翅目,蝉科的一类生物。蝉的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进入夏天,早年产下的受精卵会孵化成幼虫,它们会钻入土壤中,以植物根茎的汁液为食。幼虫成熟后,爬到地面,脱去外骨骼,羽化为我们常见的长有双翼的成虫。虽然成年的蝉仅能存活几个月,但是幼虫阶段能够在土壤中存活好多年,例如6年寿命的蝉,其幼虫阶段就占了一生中的5年。 ——摘自“百度文库”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摘自法布尔《蝉》设问:同学们比较阅读以上段落,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预设更喜欢第二段。前一个语段语言侧重于科学、严谨,使用了较多的专业术语,但读起来较为枯燥;后一个语段语言则生动形象,善用细节描写,更吸引人。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整体上感受本文语言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2.细读,梳理“有趣” 设问: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结合课文旁批和阅读提示,说说文中还有哪些“有趣”的介绍,其语言都有哪些特点。 提示:可以从用词、修辞手法、说明方法、表达方式等角度思虑。 (1)精妙动词的选用。

蝉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新人教版

19 蝉 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掌握科学小品的基本特点安 导入一(猜谜语导入):大家来猜一个谜语:唱歌不用嘴,声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锥,专吸树枝水。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自吹啥都懂,其实全不晓。 这是什么动物?今天我们跟随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一起去了解这一小动物吧。 导入二 (讲作者故事导入):有一位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他被国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他就是法布尔。而《蝉》这篇课文就是出自《昆虫记》。就让我们走进《昆虫记》,去看一看法布尔眼中的《蝉》究竟是什么样的。 1.作者简介 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被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他的传世杰作《昆虫记》是一部十大卷的巨著。作者用富有诗意的文艺笔调向人们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这与作者长期接触大自然和喜爱文学,酷爱诗歌分不开。少年时期的法布尔家境贫苦,为了帮助贴补家用,便担当起给人放鸭的劳动。正是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接触中,少年法布尔爱上了昆虫研究这一行。由于他对各种昆虫的精细的持久的观察,他笔下的昆虫故事都显得生动有趣,而且还带上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观察的烙印,使他的作品更富有深刻的意义。 2.知识链接 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科学小品的特点:内容真实,结构严谨巧妙,语言生动准确。 《昆虫记·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作者用生动活泼、风趣形象的语言,详细阐明了蝉的生活习性,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课本节选自第二、四部分。本文属科学小品,是介绍动物生态的说明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