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量变与质变说课稿

马哲量变与质变说课稿
马哲量变与质变说课稿

马哲量变与质变说课稿

一、量变与质变是什么?(板书)

引例:同学们应该知道庄稼生长的情形,如果你蹲在旁边观察它一天,你根本就发现不了它在生长,甚至第二天,第三天你去看,还是没有丝毫变化,那么它是不是真的停止了生长呢?答案当然不是,其实它无时无刻不在生长,只是很不明显,不容易被我们发觉罢了。这种变化就是量变。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如果你两个月后从旁边走过,你会发现过去绿油油的禾苗现在已金黄的一片,显现出一派丰收景象,即将收割了,这种变化是根本的明显的,就是质变。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质变。

含义1、量变: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

2、质变: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重点: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之一。

二、为什么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板书)

传说,印度的舍罕王打算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发明人的胃口并不大,他只要求国王在棋盘的第一格放一粒麦子,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照这样每格内比前一格加一倍。把棋盘的64格放满就行了。国王听完后便欣然答应。谁料还没放到第二十格麦子就已经空空如也。国王很快就看出来,即便把全印度的麦子都给他,也实现不了他的诺言!我们来计算一下,这位发明者所要的麦子究竟有多少: 1+2+4+8+……2^63+2^64 在数学上这叫几何级数,计算的结果是:18,446,744,073,709,551,615(粒) 这个数字的麦粒,大约是四百多万亿斤,相当于全世界两千年生产的全部小麦!

故事解剖——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聪明的国王犯了一个大错误:忽视了量变,不懂得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在看来似乎微不足道的数字面前吃了大亏。这就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

例1::故事赏析——《笨人吃饼》:古时候,有一个行路人,肚子饿极了,就买了一个烧饼吃。吃后不饱,就又买了一个吃,但肚子还是饿得慌。于是他连吃了 6 个,感觉还不是很饱,最后又买了一个,哪知这个烧饼只吃了一半就饱了。这时他十分恼火,狠狠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并责骂道:“我是多么愚蠢啊,先前的 6 个烧饼都被我白吃了!早知道先吃这个烧饼就能吃饱,我为什么不先吃它呢!”

故事剖析——故事中的笨人不懂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他吃饼吃饱了。其本身就是一口一口吃饼的量的积累过程,吃饱了不仅是最后那半个饼子的作用,而是吃的全部饼子的作用,最后的那半个饼子只不过是由量变到质变发生转化的关节点。——只意识到了质变而没看到量变。

***得出结论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和必要准备。

其他例证:1、小树长成大树、古猿转变成人、圆锥—圆台—圆柱。 2、《荀子·劝学》中的一段:“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成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对联“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 4、家里的电灯拉绳被孩子拉断了。其实你没有必要批评他,因为那是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5、一个人,首先是小偷小摸,占小便宜,这只是一般的道德问题;然后越弄越大,由原来的几元几十元,最后偷到上百上千元,偷的价值不断变大,最终达到了犯罪的标准。 6、杭州雷锋塔倒塌,先是塔砖一块一块掉,到最后轰然一声,塔倒了。 7、建设节约型社会,就要自觉增强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譬如: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如果 13 亿人汇集起来将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

例2:故事赏析——公元前五~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诡辩论者欧布里德等人提出了如下哲学论题:一粒谷子是否可以形成一堆谷子?少一根头发能否成为一个秃头?“谷堆论证”的具体内容是:一颗谷粒不能形成谷堆,再加一颗也不能形成谷堆,如果每次都加一颗谷粒,而每增加的一颗又都不能形成谷堆,那么怎么形成谷堆呢?“秃顶论证”认为:掉一根头发不能成为一个秃顶,再掉一根也不能成为秃顶,那么如果每次掉一根,而掉的每根又不能形成一个秃顶,那么何以形成秃顶呢?

故事剖析——事物量的变化,到了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一”虽然不是多,但是“一”的不断重复或积累,就会形成向多的转化。欧布里德的论点割裂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他只看到了“一”,只看到了谷堆增加“一”粒或头发掉了“一”根,而没有看到“一”的不断增加或减少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从矛盾角度分析,谷堆是由一粒一粒的谷子堆积而成的,是“一”这一矛盾方面向“多”的矛盾方面转化的必然结果;秃顶的形成是一根一根头发不断减少造成的,是“多”这一矛盾方面向“一”的矛盾方面转化的必然结果。它们都是矛盾方面在量变的过程中的转化,是量变引起了矛盾的方面在地位、作用和性质上的转变。

***得出结论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例3:“不积跬步,无以之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这就是我们在求学之路中的质变与量变的知识。我们从出身就开始了学习生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我们在学校中积累知识,一步一步在为我们的理想奋斗。当我们自信满满的走向高考的考场,这是一场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人生中很重要的时刻。我们每个人学习就是想考所理想的大学,我们就像鲤鱼,而高考就像龙门,我们越过去了,我们就成功了,成为龙之娇子。成为一名大学生,但我们学习的过程还没有结束。我们还在继续的向知识的殿堂进发。知识就是如此,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但是,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新的事物又开始了新的量变。新的事物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引起新的质变,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不断循环,不断演进。

***得出结论3: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循环演进。

问:没有量变是否也会引起质变?

例证1:田忌赛马

第一场齐威王上田忌上中中下下

第二场齐威王田忌上下中上下中

结果:田忌三战三败

结果:田忌两胜一败

田忌参赛的马数量、质量未变(还是原来的三匹马),但由于马出场比赛的顺序发生了变化,引起质变(转败为胜)。这说明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例证2:“肖伯纳的故事”

故事赏析——英国的大文豪,才华横溢,但人长得瘦,谈不上英俊潇洒。有位漂亮的女演员,非常爱慕他的才华就写信向他求婚,信中写到:“亲爱的肖伯纳先生,如果我们结为夫妇,生下的孩子像你那样聪明,像我这样漂亮,那我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是肖伯纳对这个女演员却没有感觉,于是他就按照女演员的思维给她回了一封信:“尊敬的女士,这万万不能,假如孩子像我这样丑,像你那样笨,那我们不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吗?”

故事解剖——这个小故事体现了“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的哲学理论。

*难点*: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值得一提的是:(1)不是所有的量变都会引起质变,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变。就像没有达到沸点的水是不会形成水蒸气的。这是因为: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当矛盾双方在斗争中力量的增减还没有引起依存关系的破裂时,事物处于量变状态;当矛盾双方在力量上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矛盾双方地位的变化,依存关系破裂,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即发生质变。(2)“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者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度就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

问: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什么?量变和质变具有不同的特点,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是质变。

三、怎样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来解决问题呢?

“愚人吃盐”,讲的是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作客,吃菜嫌淡而无味。主人知道后,给他加了一点盐,他吃了后便觉得味道很美。而后他想,味道好是因为有盐,加了那么一点点盐就那么好吃,多加一点岂不更好吃了吗?于是,他就大吃起盐来,其结果是又苦又涩。

故事剖析——“愚人吃盐”是不懂人食用盐是要适量的,一定数量的盐会使食物味道有滋有味,但过了量,就会转变为又苦又涩了。

(方法论)这一哲学范畴启示: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原则。

还有许多例证可以解释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的关系,在此就不一一阐述了,希望同学们通过对本次的学习对质量互变规律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学会能够在生活中运用自如,我的课程讲述完毕,谢谢大家!

程然 1009060405

议论文写作素材:量变与质变

议论文写作素材:量变与质变 (1)正例: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21人,但她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终于推翻了蒋家王朝,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的无产阶级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 《文史通义》的作者章学诚,年轻时接受能力较差,记忆力也不十分好,读私塾时,常为背几十个字伤脑筋。但他日夜苦读,由少积多,终于成为大学者。 三国时的董遇,家贫无力上学,靠卖柴糊口,但他利用"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抓紧时间勤学苦读,依靠自学终成名重一时的学者。 一位青年画家专程请教大画家阿道夫·门采尔:"我画一幅画只要不到一天,可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阳门采尔笑着回答:"请倒过来试试吧。要是你花一年功夫去画,那么,只要一天功夫就准能卖掉它了。"青年画家接受了门采尔的忠告,回去后认真苦练基本功,深入搜集素材,经过周密的构思,用近一年功夫创作了一幅油画。果然,这幅不到一天就卖掉了。 (2)引言: 1、台上一分钟,台下千日功。--俗语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苟子·劝学》 3、当事物的运动在第一状态的时候,它只有数量的变化,所以显出好似静止的面貌。当事物的运动在第二状态的时候,它已由第一种状态中的数量的变化达到了某一个最高点,引起了统一物的分化,发生了性质的变化,所以显出显著变化的面貌。 4、祸患常积于忽微。--欧阳修 5、千里之堤,渍于蚁穴。--俗语 6、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文匹。――古语 (3)反例: 北京市原副市长王宝森平时不注的修养,贪污受贿,生活腐败,终于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最后畏罪自杀。 报上曾登载过《救救家长》的文章。文章说:中国的"小胖墩"比十年前增加了三倍。"任性儿""阔少爷"愈来愈多,出钱请人代做作业、代搞卫生、代吃剩饭的现象愈演愈烈。 北京有一个父亲,居然容忍儿子站在自己肩上撒尿。

2018考研政治马原高频考点:质量互变规律_毙考题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8考研政治马原高频考点: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是考研政治马原的高频考点之一,在复习的时候需要考生强化记忆。下面小编重点解读这一考点,希望考生注意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巩固记忆。 马原高频考点:质量互变规律 1.量变的含义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2.质变的含义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3.区分量变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 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5.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式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 6.方法论意义 (1)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2)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对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3)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要把远大的理想目标和科学的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把敢想、敢闯的革命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既反对因循守旧、止步不前,又反对急躁、陷于空想。 【例题】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 A.肯定中包含否定 B.量变引起质变 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 【答案】B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

联系实际说明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 浙江义乌的一家企业却将这个一般人看不起眼的产品做出了大文章。它的产品90%以上用于出口,在全球饮料市场上,有1/4的消费者用的是这家公司生产的吸管。公司每天用两个集装箱将约8吨重的产品运往世界各地。 ,这个事例体现了量变的重要性,也说明任何事情同时具有质和量,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或形式。事物的变化表现为由量变到质变和质变到量变的质量互变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也就是事物的质变。质变是量变合乎规律的结果,同时是新的量变的开端。量变与质变的相互过渡、相互交替构成量变质变规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依赖于量变。冰和水就是很好的例子,有冰变成水,有水变成冰,水从0度到99度都是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水到了100度发生了质变,变成了气体。有冰变成水也是一样的,所以说,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的。 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例子很多,从古到今有很多成功的人都经过了这种过程。传说,印度的舍罕王打算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发明人的胃口并不大,他只要求国王在棋盘的第一格放一粒麦子,第二格放两粒,第三格放四粒。照这样每格内比前一个加一倍。把棋盘的六十四格放满就行了。国王听完后便欣然答应。谁料到还没放到第二十格麦子就已经没有了。国王很快就看出来了,即便把全印度的麦子都给他也实现不了他的诺言!经计算,这个发明者需要的麦子要18,466,744,073,709,551,615粒,这个数字的麦粒,大约是四百多万亿斤,相当于全世界两千年生产的全部小麦。在这个故事中,国王忽略了非常重要的量变。 战国时,齐威王和田忌赛马,两人各出上、中、下等马三匹,比赛时,以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的马无论是哪一等都比田忌的马强,结果田忌三战三败。田忌的好友,着名的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孙膑得知此事,帮他出了一个好主意,并请求齐威王再比一次。比赛又开始了,这次是田忌以下等马队齐威王的下等马,结果两胜一负,这次田忌赢了。事物的质变就是事物从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跨越,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田忌采纳孙膑的意见,马仍然是原来的马,只是改变了与对方赛马的“排列顺序”,所以就由输变赢。这就是启示我们,要促使事物向好的方面的发生质的变化,不但要注意量的积累,循序渐进,而且还要把握“空间结构形式”变化,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这样才能夺得胜利。

《马原》各章核心知识点归纳

绪论、主干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主干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

(完整版)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绪论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

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C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方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分析法是根本方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

量变与质变

量变、质变的含义,辩证关系原理 量变和质变 1、量变、质变的含义 量变: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质变: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2、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⑴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任何质变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更不是凭空出现的。客观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过程,而过程总是要逐步进行的。 我们应当注意,不仅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而且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这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另一种形式。 ⑵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只有质变、飞跃才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才能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我们应当注意,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总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度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二、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1、要坚持适度原则 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的原则。 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以,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我们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 物的飞跃和发展。 3、要重视量的积累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重视量的积累,有步骤、分阶段地一步一步地去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意义:量变是事物发展的一个过程 质变是量变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突变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阶段,质变是量变的新起点,区别在与量变过程保持着质的稳定,质变过程是量变的更新.

2017-2018年马原考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考点整理 考试时间:2018年1月9日9:00-11:00 考试说明:本次期末考试的成绩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占30%,网络成绩30% 因此要求阅卷教师严格按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评卷,同时要做好平时成绩的记载与整理。题型分为辨析、简答、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及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鲜明特征: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2)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是统一的 三、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服务的。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指的是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彻底性,以及实事求是的客观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是辨证统一的。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源于对工人革命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以客观实际为依据的,因而具有科学性。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的行动指南,因而具有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四、实践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形式 概念:(主观见之于客观)实践是人类特有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切活动,特别是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基本特征:

高二政治量变与质变 练习与解析 人教版

量变与质变练习与解析 一、选择题 1.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在() A.一定质的基础上进行,先从质变开始 B.一定量的基础上进行,先从量变开始 C.一定质的基础上进行,先从量变开始 D.一定量的基础上进行,质变和量变同时开始 【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进行的,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正确的选项为C,选项A的“先从质变开始”,选项B的在“一定量的基础上进行”,选项D 的“在一定量的基础上进行,质变和量变同时开始”都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 【答案】 C 2.事物发展状态中的量变属于() ①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②事物在质上的变革③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④事物处于急剧变化状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解析】该题意在考查量变的特点,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在量变过程中,事物是自身没有变成其他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故①③可入选,②④不是量变的特点是质变的特点,不选。 【答案】 B 3.质变是指() A.事物性质相对稳定时期 B.事物处于数量的增减时期 C.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处于原统一体中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对质变含义的理解。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即事物内部矛盾主次双方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故C正确;D项与C项的意思相反,故排除;A、B项都是量变的特点,故不选。 【答案】 C 4.下列变化属于质变的是() ①货币变为资本②冷水变成60℃的热水③石墨—金刚石④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该题意在通过具体事例考查对于“质变”含义的理解。紧紧抓住“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这一点作判断即可。①货币变为资本,即货币为资本家所掌握,变成了剥削工人的工具,就不再是一般的货币了,其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②水在0℃~100℃之间的变化都是量变,其物理性质并没发生变化;③石墨和金刚石的成分相同,但由于排列次序的不同而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这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另一种形态;④第一宇宙速度,使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转,成为地球的卫星,如果达到第二宇宙速度,人造卫星就挣脱地球的引力,变成绕太阳运转的人造行星或飞到其他行星上去了,这显然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答案】 D 5.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它们的物理学性质完全不同。这其中包含的哲理是()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

联系实际说明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一支吸管平均销售价格为8-8.5毫钱(0.008-0.0085元),其中原料成本占55%,劳动力成本占20%,设备折旧等费用占15%,纯利润约10%,就是说,一支的利润在8-8.5毫钱(0.0008-0.00085元)。 浙江义乌的一家企业却将这个一般人看不起眼的产品做出了大文章。它的产品90%以上用于出口,在全球饮料市场上,有1/4的消费者用的是这家公司生产的吸管。公司每天用两个集装箱将约8吨重的产品运往世界各地。 一个人、一个企业,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壮大起来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没有一个个的 8-8.5 毫钱,也就没有年利润近500万的收入,这个事例体现了量变的重要性,也说明任何事情同时具有质和量,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或形式。事物的变化表现为由量变到质变和质变到量变的质量互变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也就是事物的质变。质变是量变合乎规律的结果,同时是新的量变的开端。量变与质变的相互过渡、相互交替构成量变质变规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依赖于量变。冰和水就是很好的例子,有冰变成水,有水变成冰,水从0度到99度都是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水到了100度发生了质变,变成了气体。有冰变成水也是一样的,所以说,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的。 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例子很多,从古到今有很多成功的人都经过了这种过程。传说,印度的舍罕王打算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发明人的胃口并不大,他只要求国王在棋盘的第一格放一粒麦子,第二格放两粒,第三格放四粒。照这样每格内比前一个加一倍。把棋盘的六十四格放满就行了。国王听完后便欣然答应。谁料到还没放到第二十格麦子就已经没有了。国王很快就看出来了,即便把全印度的麦子都给他也实现不了他的诺言!经计算,这个发明者需要的麦子要18,466,744,073,709,551,615粒,这个数字的麦粒,大约是四百多万亿斤,相当于全世界两千年生产的全部小麦。在这个故事中,国王忽略了非常重要的量变。

《马原》期末复习资料考点完整

《马原》复习资料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理论来源、经典著作、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答:含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承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经典著作:两人《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新莱茵报》 马《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 恩《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整理出版《资本论》二三卷 鲜明特征: (1)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应。(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 (2)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按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它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 (3)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 (1)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2)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3)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派别的划分及各派别的基本思想和代表人物(唯物主义VS唯心主义;可知论VS不可知论;唯物史观VS唯心史观;辩证法VS形而上学)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马原考点(1)

马原考点 一、绪论 1、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是有机统一的。 2、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3、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4、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 5、四个全面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6、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7、唯物辩证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8、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9、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第一章 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这一问题是划分知识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20世纪初,列宁对物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 5、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性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性。 6、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7、世界统一于物质。 8、联系的特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9、发展的实质: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0、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11、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 1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高二政治量变与质变

高二政治量变与质变 量变与质变教案 课题:量变与质变 目的:识记量变与质变的含义 理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理论的能力。 重点: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难点: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顺序上发生了变化,也会引起质变。教程:【复旧】事物发展的原因:是内因和外因。今天我们学习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 【导新】传说,印度国王打算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发明人要国王奖励他小麦,第一格摆一粒,第二格摆2粒,第三格摆4粒,把棋盘64格全放满就行了,国王满口答应。 1+2+2的平方+2的3次方+...2的63次方+2的64次方--1这个数字的麦子,大约是400多万亿斤,相当于全世界在2008年内生产的全部麦子。聪明的国王犯了一个错误,不懂得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不懂得量变积累的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导学检测】常考考点: 量变和质变 1、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1) 哲学上把事物在数量上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① 的

变化,叫做量变。量变是保持这个事物的② 没有发生改 变的一种变化,可以理解为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量变是 事物在③ 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 等方面的变化。把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叫做④ 变。质变是由一种事物向另一事物的根本转变, 是事物⑤ 的改变, 是事物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飞跃。 (2)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① 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 就不会有质变发生。② 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2)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形: 一是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律等方面的变化发展能够引起质变;二是事物在总体 上数量不变, 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和③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 又必然会引起质变。④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⑤ 变-⑥ 变-⑦的量变-新的⑧变这样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 , 由低级到高级 , 由简单到复杂 , 永不停息地岗前发展的。 4)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 , 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⑨ [归纳分析]: 一、量变与质变

量变和质变教学设计

《量变和质变》教学设计 吴忠高级中学谢淑玲 [教学内容]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适用修订本) 思想政治(必修) 二年级(上册) 第四课第二节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与质变 [教材分析] 第四课的教学内容在全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体现了世界观、方法论和人生观教育的有机结合,是特别有利于联系实际,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课。其中,第二节事物发展的状态共2框,是在第一节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变化、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事物是怎样变化、发展的”,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论述了学习量变、质变关系原理的重要指导意义。因此,搞好本节课的教学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要充分钻研和把握教材内容,分析和了解学生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使学生能够识记量变与质变的含义;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②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应用理论的能力;培养学生举 一反三,善于联系、联想的思考能力。 2、情感与价值: 本框的学习重点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为下一框题集中进行方法论、人生观方面的教学奠定基础,为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奠定基础。 3、过程与方法: 通过事例分析、讨论归纳,交流辨析等课堂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典型事例的选举、课件的有效使用,增加课堂容量,激发学生热情。 [教学重点]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教学难点] 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教具辅助] 自制多媒体课件(PPT)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教师在学生讨论与

马原辩证法核心知识点

马原辩证法核心知识点 1.两大特征:联系与发展 题型:这个考点在2010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出现过单选题型,在2012年、2014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出现过多选题型。2013年、2015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出现了材料分析题型。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联系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或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联系的特征: 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本性,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和主观认识而转移。

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组成的复杂的系统。系统就是由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 多样性。由于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因而事物的普遍联系必然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物质与运动形式之间,不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存在不同的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也随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联系的多样性表现形式主要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条件性。条件这一范畴指同特定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世界上任何联系都是有条件的。离开条件,一切都无法存在,都无法理解。 ?发展 发展是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物质世界是不断向前发展着的。否定发展,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错误。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

质变和量变的关系

质变和量变的关系 1、质变和量变哪个更重要量变是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或场所上的变 更,表现为不显著的变化。它表现为事物的稳定、平衡、均势、静止等状态,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质的规定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表现为稳定、平衡的破坏,统一体的打破等形态,体现了事物的非连续性,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 2、质变和量变的辨证关系: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D. 质变引起新的量变 1.质变和量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产生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开始一个新的发展过程。2、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在总的量变中包含部分质变,在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也就是说,这个人如果没有吃了前面六个饼子的准备,也不会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吃到第七个饱了,这种量变达到一定程度,而产生质变的可能。 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状态。其一,它们变化的形态不同。其二,从内容上看,量变是原事物的延续或维持;质变是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可见,量变和质变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量变没有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质变使事物发生由一事物向它事物的转变,它改变了事物的根本性质。量变和质变都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引起的,当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还没有达到主次地位的改变时,事物呈现出量变状态;当矛盾双方地位发生改变,原有统一体破裂,这时事物呈现出质变状态。二、量变和质变二者是辩证统一的。首先,二者相互依赖。一方面质变依赖于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因为质变不是凭空出现的,它需要一定的量变为基础。这说明了事物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另一方面,量变也依赖质变。质变体现了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只有质变才能使量变得以完成。质变还引起和促进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即新的量变必须以新的质变为基础,没有质变产生的新质,就没有新事物的量变。其次,二者相互转化。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和质变到新的量变的变化过程。事物的变化首先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在一定范围内即不突破度时,就不会引起质变。但当量变突破度的极限时,事物就必然发生质变,旧质消失,新质产生。三、质变就是旧质向新质转化的决定环节。质变发生在新旧交替的关节点上,既是前阶段量变的结果,又是新阶段量变的开始。既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又把它们联结起来成为万事互变的契机。把握质变这个关节点,是正确理解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关键。四、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形式一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等方面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能够引起质变。二是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这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另一种形式,只不过这种量变属于"内涵的量"的变化。事物由于内部排列组合的变化而引起质变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领域。如学生学习,如果能把学过的知识排列组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就会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有质的飞跃。同时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指导自己的思想、工作和行动,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避免几种错误认识一是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所以量变比质变更重要。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因此,就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说,质变比量变更重要。二是只要有量变,就一定会发生质变。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矛盾双方地位的变化,从而使依存关系破裂,才会发生质变。三是量变的总和就是质变。量变是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则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量变总和,不一定会带来根本性质的变化,不一定有质变。四是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终结。质变是原来量变的终结,又是新的量变的开端,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又进行着新的量变。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正是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相互交替,才构成了事物永恒发展的过程。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先有量变,后有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不会凭空发生,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质变打破旧质对量变的限制,巩固量变的成果;在前进性运动中,质变造成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因此它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辩证法的两大特征

2018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辩证法的两 大特征 考研政治复习要把握科目框架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认为大家通过逻辑图来复习,更有利于记忆和梳理,下文我们就通过图片来记忆马原知识点,18考生注意巩固。

说明: 唯物辩证法是对世界存在状态的回答。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静止孤立的,而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发展的。实际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都不是马克思的创造,早在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之前,就存在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唯物主义(又叫做机

械唯物主义)这两个派别;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才是辩证法的创立者,只不过他的辩证法体系是唯心的,即只承认精神领域存在着辩证关系。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待唯物主义,便形成了辩证唯物论,从而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相区分;另一方面从唯物主义出发去看待辩证法,便形成了唯物辩证法,从而与唯心辩证法相区别开来。 考点: (1)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2)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3) 联系与发展、发展的实质 (4) 发展与过程 (5)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6) 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 (7)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8)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9)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10)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1) 矛盾分析方法 (12)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13)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辨证关系 (14) 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 (15) 辨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16) 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 (17)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18)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9)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20) 辨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21) 辨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考试题型: 唯物辩证法历来是考研政治的重点,它的三大基本内容,即二大特征、三大规律、五大范畴都曾经作为材料分析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考研真题当中。尤其是“对立统一规律”考查的频率很高。 复习策略: 除了根据所给图示,掌握基本框架之外。考点(1)至(17)都要作为材料分析题的形式来理解记忆。因此这部分内容不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而且还要培养用所记忆的知识去分析材料、回答问题的能力。这是对考生比较高的要求,需要长时期的练习。考点(18)至(21)则以选择题的方式了解记忆即可。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或形式。事物的变化表现为由量变到质变和质变到量变的质量互变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也就是事物的质变。质变是量变合乎规律的结果,同时是新的量变的开端。量变与质变的互相过度、相互交替构成量变质变规律。 而在哲学范畴内,质是指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此物之所以为此物,此物之所以有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直接同一意味着:一方面,事物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某物一旦丧失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它就不是原来的某物而变为他物,而他物也具有自己质的规定性;另一方面,质是一定事物的质,离开特定事物的质也是不存在的。 而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来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任何事物都同时具有质与量,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质和量的统一体现在“度”这个范畴中。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这就是关节点或临界点。度就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 质变与量变的关系是辨证的。量变不是质变,但又可以引起质变;质变不是量变,但又可以引起新的量变。量变在度的范围内进行,是一种保持事物质的稳定的状态,但它同时又是一种向度的边缘或关节点不断推移的趋势,一旦达到并超过度的关节点时,就会引起质变;质变是原来量变的终结,又是新的量变的开端,在新的量变的开端,在新质的基础上,又进行着新的量变。量变——质变——新的量变,如此相互转化、相互交替,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形成了量变质变规律或质量互变规律。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这是因为,质变是一种质的事物向另一种质的事物的转化,而不同质的事物总有自己所持有的度,这个度再小也有一定的限量。例如,不同元素之间有的只是由于原子核内差一个正电荷,没有这个“一”的增加或减少,就不会有不同元素之间的转化,同时,在量变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着两种方向相反的量,如物体运动中的吸引与排斥、生物进化中的遗传与变异,对立阶级双方的力量差异,等等。在这种情况下,量变不仅表现为量的绝对值增减,而且表现为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质变的前提,而且决定着究竟会导致什么样的质变。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的每一种变化都影响并改变着质,量变对质变的这种作用逐渐积累、“沉淀”下去,达到并超过临界点,就必然引起质变。质变不在量变之外,而在量变之中。同时,量变引起质变还可以从质和属性的关系中得到说明。如前所述,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所以,改变了事物的属性及其互相关系也就改变了事物的质。量变就是不断地改变事物的属性以及其互相关系也就改变了事物的质。量变就是不断地改变事物的属性以及属性与属性的关系,因而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自然界中,无论是宏观物体,还是微观物体,无论是分子、原子,还是基本粒子,其变化都会引起结构、速度等量的规定性的变化,随之也出现了新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

(完整word版)马原20个必备考点

现在这个时候,政治的复习应该加紧了,以下是王吉老师整理的马原20个必备考点,大家抓紧背了。 【说明】运用四步审题法审题,然后用关键词锁定考点,五步答题法答题(推荐使用第一、二、三、四步答题),今年考生必须关注的重要考点有如下20个,必须背诵。(如下内容选自《掌中贝》,今天得到的最新消息是,《掌中贝》已经出版,由于出版流程缓慢,让大家久等了。 马原1 意识的能动作用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正确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最后,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马原2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总之,实践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物质变换。 2.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