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的物理

音乐中的物理
音乐中的物理

音乐中的物理

一、表观联系

首先,我想先从表观和感性的角度谈一谈物理与音乐的联系。

从美学角度谈起。音乐之美在于每一个音符(不论单音还是和弦)都让人感到快感。艺术家们就是利用这一点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旋律中,让人们在音符的跳动中或喜或悲。单纯分析每一个音节,就会发现如下事实:单音总是十分悦耳,而只有某些音节混合在一起时会让人感到悦耳,人们将其称之为和弦。

早在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时代,人们就对此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探讨。毕达哥拉斯就认为,两根相似的琴弦处于相同张力下的时候,当它们同时发声时,如果它们的长度之比为两个小整数之比,那么发出的音程是悦耳的。

当时的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派——人们称之为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此感受颇为深刻,并把它作为学派的基础,甚至相信在天体方面也会有类似的定律。而牛顿力学创立之后,我们十分惊喜地发现,行星运动的轨道的确存在着数字间的某些定律,即万有引力定律。不仅仅是定律本身,定律推导出的行星运动规律——尽管只是接近于完美——足以让人感到自然界的伟大。于是,我们不该指责毕达哥拉斯学派中人,因为对数字的威力怀有神秘信仰的不只是他们,也包括许多物理学家——因为物理曾被称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当然,除了“天体音乐”外,物理的很多方面都蕴含着音乐旋律一样的数字关系,如量子能级结构等。而我这里不想列举更多的音乐一般的物理现象,只想谈谈音乐中蕴含的物理现象。即便是这一点,物理之美已经显现无疑。

二、弦上的振动

弦的一端发生振动时,弦上就会生成一列波,其方程可表示为

)(vt x F y -=

通常写成复数形式

)/(v x t i Ae y -=ω

这样写的一大好处就是将繁琐的三角函数运算简化为指数的加减法运算,从而将线性微分方程变成实数的多项式方程。

当一端固定时,令固定端点为0=x ,则反射波与原来的波叠加,方程变为

)()(vt x F vt x F y ----=

将方程变为复数形式

)/sin(2)(//v x ie e e e y t i v x i v x i t i ωωωωω-=-=-

从这个方程可以看出,弦上的每一个点都在以ω为角频率振动,只是位移不同而已。在ωπ/v k x =时,位移0=y 。这些点我们称之为“波节”。这种弦上的图像被称为“驻波”。 琴弦总是两端都固定的。也就是说,弦上各点振动的角频率必须满足

L v n /πω=

因此,我们知道,两端固定的弦具有做正弦运动的性质,但仅能以某些确定的频率做正弦运动。随着n 的不同,我们看到的弦上的波节数也不同。

但一般的情况是弦上的振动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弦运动叠加而成。这样的弦上的

波节分布是不均匀的。

而事实上,任何运动都可以这样来分析,即设想它是所有各种由适当振幅和相位组成的不同模式的运动之和。后面的分析还将利用这一点。

这样,我们就基本研究清楚琴弦的振动方式了。

三、悦耳的音符

重新回到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派,也就是当数学分析工具已经成为了了解自然界的良好工具的时候,重新去了解他们的发现。

先说说什么是噪声。噪声就是那些听上去并不是那么悦耳的声音。不只是建筑工地才能发出噪声,即便是给我们带来无数悦耳音符的钢琴,当某人同时按下“duo ”和“re ”时,我们也可以听到不和谐的音调。

不过在物理学家看来,这仍然不是噪声。对于一根弦,无论我们怎样拨动它,在一个周期后,它总是会重复上一个周期的音调。而噪声不同。当噪声袭来时,如果我们在耳朵边安放一个气压计,读数的人将不会从读数中发现任何规律——也就是说,我们的耳膜受到的是没有任何规律的音符群!这种音符群就被物理学家们称为噪声。

这时候,我们实际上也得到了乐音的定义:周期性振动产生的声波。

音乐家们谈论乐音时,总是从响度、音调、“音色”三个方面谈起。声波的响度在升学中也叫做声强,可以用下面的方程计算声强

v A I 222

1ρω= 这里的速度v 是一个标量。如果把它看成矢量,那么I 也是一个矢量,表示能量随声波的流动,叫做“班印廷矢量”。

音调对应于乐音中声波的振动周期。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这是乐音特有的行为。 音色是乐音的一个更为复杂的特性。它能反映为什么古筝和钢琴在发出同样音调和响度的乐音时,我们依然能够分辨出这两种乐器。

画出固定点空气压强与时间的函数图像,我们就很容易了解这三个概念:响度由每个周期上曲线下的面积决定,音调由周期表示,而音色则取决于图像的形状。

下面我们重点讨论什么决定乐音的音色。这一点关系到我们该如何欣赏音乐之美和物理之美。

数学分析中傅利叶级数(Fourier Series)的方法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工具。这套理论首先由波那利(Bernoulli)在1753年首先提出,并由迪利克莱特(Dirichlet)在1829年对这套理论给出完整的证明。这种分析法的用途不仅仅在分析乐音上,而傅利叶(Fourier)首先对这套方法的利用是在1822年出版的《热的分析》。

对于任何一个连续的周期函数,我们总能将它写成傅利叶级数的形式

)sin cos (2/)(10t n b t n a a t f n n n ωω++=∑∞

=

其中

???===T n T n T

tdt n t f T b tdt n n t f T a dt t f T a 00

0sin )(1cos )(1)(1ωω

于是,我们就将任意的一个乐音分解成频率为ω的整数倍的若干个音符的和。这时,我们将ω称为“基频”。而a 和b 的值就决定了乐音的音色。

现在我们该如何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发现呢?我们从驻波的知识中可以知道,基频ω由的长度决定。当两根弦的长度之比为两个小整数之比,比如说是2比3,那么它们的基频之比就是3比2。那么,短弦产生的二次谐波就和长弦产生的三次谐波频率相等。于是,我们听到了悦耳的声音。不过我们至今还不能确定,当我们判断一个音符是否悦耳时,我们的耳朵究竟是在与谐波匹配还是在做算术?

傅利叶级数的另一大好处在于它满足帕斯沃(Parseval)等式,即

∑?∞=++=1

222002)(2)(2n n n T b a a dt t f T 而它恰好表示了声波的能量!这是因为波中的能量与其振幅的平方成正比,对于一个形

状复杂的波来说在一个周期内的能量与?T

dt t f 02)(成正比。

由此可见,乐音的三个特性——音色、音调和响度——都蕴含在傅立叶级数的公式中!

关于乐音,我先写到这里。也许,其中蕴含的音乐之美和物理之美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但我想从这些数学的表达式中,人们总是能找到数学在物理中的应用。至少我还抱着毕达格拉斯式的幻想——数学在解决自然界的问题中有着巨大的威力,而物理正是要利用这种威力去解决自然界中的所有问题。当然,现在的数学中还有很多定律没有找到它在物理中的应用,但我相信,在统一——物理学家永恒的追求——达到之前,这些数学的定律总能找到在物理中的应用。也许那时,物理和数学都将回到从前,回到那个自然哲学的时代。

PB04025026 于越

音乐中的物理

音乐中的物理 一、表观联系 首先,我想先从表观和感性的角度谈一谈物理与音乐的联系。 从美学角度谈起。音乐之美在于每一个音符(不论单音还是和弦)都让人感到快感。艺术家们就是利用这一点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旋律中,让人们在音符的跳动中或喜或悲。单纯分析每一个音节,就会发现如下事实:单音总是十分悦耳,而只有某些音节混合在一起时会让人感到悦耳,人们将其称之为和弦。 早在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时代,人们就对此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探讨。毕达哥拉斯就认为,两根相似的琴弦处于相同张力下的时候,当它们同时发声时,如果它们的长度之比为两个小整数之比,那么发出的音程是悦耳的。 当时的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派——人们称之为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此感受颇为深刻,并把它作为学派的基础,甚至相信在天体方面也会有类似的定律。而牛顿力学创立之后,我们十分惊喜地发现,行星运动的轨道的确存在着数字间的某些定律,即万有引力定律。不仅仅是定律本身,定律推导出的行星运动规律——尽管只是接近于完美——足以让人感到自然界的伟大。于是,我们不该指责毕达哥拉斯学派中人,因为对数字的威力怀有神秘信仰的不只是他们,也包括许多物理学家——因为物理曾被称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当然,除了“天体音乐”外,物理的很多方面都蕴含着音乐旋律一样的数字关系,如量子能级结构等。而我这里不想列举更多的音乐一般的物理现象,只想谈谈音乐中蕴含的物理现象。即便是这一点,物理之美已经显现无疑。 二、弦上的振动 弦的一端发生振动时,弦上就会生成一列波,其方程可表示为 )(vt x F y -= 通常写成复数形式 )/(v x t i Ae y -=ω 这样写的一大好处就是将繁琐的三角函数运算简化为指数的加减法运算,从而将线性微分方程变成实数的多项式方程。 当一端固定时,令固定端点为0=x ,则反射波与原来的波叠加,方程变为 )()(vt x F vt x F y ----= 将方程变为复数形式 )/sin(2)(//v x ie e e e y t i v x i v x i t i ωωωωω-=-=- 从这个方程可以看出,弦上的每一个点都在以ω为角频率振动,只是位移不同而已。在ωπ/v k x =时,位移0=y 。这些点我们称之为“波节”。这种弦上的图像被称为“驻波”。 琴弦总是两端都固定的。也就是说,弦上各点振动的角频率必须满足 L v n /πω= 因此,我们知道,两端固定的弦具有做正弦运动的性质,但仅能以某些确定的频率做正弦运动。随着n 的不同,我们看到的弦上的波节数也不同。 但一般的情况是弦上的振动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弦运动叠加而成。这样的弦上的

音乐中的各音阶与频率的关系

音乐中的各音阶与频率的关系--十二平均律zz 2009-09-18 14:46 “律”,即“音律”(intonation),指为了使音乐规范化,人们有意选择的一组高低不同的音符所组成的体系,以及这些音符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大家都知道的do、re、mi、fa、so、la、si,这7个音符就组成了一组音律。研究音律的学问叫做“律学”。也就是研究为什么要选择do、re、mi……这7个音(当然也可以选择其它音)作为规范、这些被当成“标尺”的音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的学问。 对于任何民族来说,只要他们有着丰富的音乐体验,只要他们想积累起关于音乐的知识,迟早都会遇到关于律学的问题。令人惊讶的是,古今不同民族,虽然各自钟爱的音乐形式可谓万紫千红、百花争艳,彼此也没有互相借鉴,但大家的律学的基础概念却出奇地相似。这也许是音乐本身超文化、超地域的魅力所致吧。 (BTW:现代人学习的do、re、mi、fa、so、la、si,这些好像没有意义的单词,其实都是中世纪时西方教会中很流行的一些拉丁文圣咏(chant)的首音节。这些圣咏是西方现代音乐的源头。) 学过高中物理的都知道,声音的本质是空气的振动。而空气的振动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也就是所谓的声波。所有的波(包括声波、电磁波等等)都有三个最本质的特性:频率/波长、振幅、相位。对于声音来说,声波的频率(声学中一般不考虑波长)决定了这个声音有多“高”,声波的振幅决定了这个声音有多“响”,而人耳对于声波的相位不敏感,所以研究音乐时一般不考虑声波的相位问题。

律学当然不考虑声音有多“响”,所以律学研究的重点就是声波的频率。一般来说,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是20HZ(每秒振动20次)到20000HZ(每秒振动20000次)之间。声波的频率越大(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听起来就越“高”。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 (BTW:人耳能分辨的最小频率差是2HZ。举例而言就是,人能听出100HZ和102HZ的声音是不同的,但听不出100HZ和101HZ 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另外,人耳在高音区的分辨能力迅速下降,原因见后。)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耳对于声波的频率是指数敏感的。打比方说,100HZ、200HZ、300HZ、400HZ……这些声音,人听起来并不觉得它们是“等距离”的,而是觉得越到后面,各个音之间的“距离”越近。100HZ、200HZ、400HZ、800HZ……这些声音,人听起来才觉得是“等距离”的(为什么会这样我也不清楚)。换句话说,某一组声音,如果它们的频率是严格地按照×1、×2、×4、×8……,即按2n的规律排列的话,它们听起来才是一个“等差音高序列”。 (比如这里有16个音,它们的频率分别是110HZ的1倍、2倍、3倍……16倍。大家可以听一下,感觉它们是不是音越高就“距离”越近。用音乐术语来说,这些音都是110HZ的“谐波”(harmonics),即这些声波的频率都是某一个频率的整数倍。这个ogg文件可以用“暴风影音”/StormCodec软件来试听。) 由于人耳对于频率的指数敏感,上面提到的“×2就意味着等距离”的关系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关系。用音乐术语来说,×2就是一个“八度音程”(octave)。前面提到的do、re、mi中的do,以及so、la、si后面的那个高音do,这两个do之间就是八度音程的关系。也就是说,高音do的频率是do的两倍。同样的,re和高音re之间也是八度音程的关系,高音re的频率是re的两倍。而高音do上面的那个更高音的do,其频率就是do的4倍。

音乐中的物理学

音乐中的物理学 ----大学物理小论文 09311201班 1120122368 董承昊

音乐中的物理学 关键词:音乐物理学 前言 虽然我是一个标准的理科男,但是从小到大,我一直十分喜爱音乐,学习了物理学的有关知识后,我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虽然音乐对于我没有以前神秘了,但是丝毫没有减弱音乐在我心目中的神圣感,或者说,这种科学和艺术的统一更让我觉得它的奇妙。正如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家福楼拜所说的一句话:“艺术越来越科学化,科学越来越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会在山顶重逢。” 音乐与物理的关系更加体现了这种科学与艺术的统一。音乐是一种声波,我们可以把它称作音乐声波,它具有机械纵波的一切属性。在研究声乐的时候,自然有与振幅有关的能量问题,如声强,声压,声能分布形成的声场,音乐声的传远和衰减等问题;有频率域,时间域,相位域问题,如形成各种声谱,旋律,节奏,立体声等问题;或与声的传播速度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如声乐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和叠加问题,如音乐的反射,吸收,独立传播拍的现象等等。乐器本身也是一种产生音乐声的一种物理仪器,它的分类,材料的性质,结构,震动的模式,声学参数,调试,维护,测量,表演等无不涉及物理问题,电声乐器的发声原理及调试加工,音箱设备,音乐在厅室的传播,唱歌发声的原理以及研究音乐的方法等,都离不开物理。 一.物理意义上的音乐声 人们一般把机械波按其频率分为不同的波。一般来说,振动频率在20Hz以下的叫做“次声”。如地震前兆的大地震动,海洋,大气里传播的气流震动,原子弹爆炸都有可能有次声波。

振动频率在20到20000Hz之间的声波叫做“可听波”,即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当然,对于每个人来说,可听的范围会有一些不懂,一般来说,年轻人的听觉范围比老年人要广一些。 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的称作超声波。 在可听声里,人的唱歌声大概从60Hz(男低音)到2500Hz(女高音)。钢琴的最低音是27.5Hz最高是4086Hz。除了特大的管风琴之外,几乎所有的传统乐器的发声频率都在这个区间之间。在可听声里,又分为乐音和噪音。凡是其振动波形是周期性的,在频谱上是分列的,听起来是有一定的音调的,就叫做“乐音”。反之,凡是其振动的波形不是呈周期性,在频谱上是连续的,听起来是没有一定音调的,则称作“噪声”。 每一个乐音,即周期性的振动都可以分解为许多不同频率,不同相位,不同振幅的简谐振动的叠加,这叫做“富式分析”。简单的简谐振动即正弦振动或余弦振动产生的声波叫做“纯音”。实际的乐音如歌声和乐器声都不是简单的纯音,而是许多纯音的叠加。在这些简谐振动中频率最低的叫“基频”,频率是基频的整数倍的叫作“谐波”,频率不是基频的整数倍的叫作“分音”。基频,谐波,分音组成了实际的乐音。 我们所听到的音乐中,除了一部分是乐音以外,还包括一部分物理意义上是噪音的部分,如锣,鼓等没有固定音调的打击乐器,水声,风声等效果声等,当然也是音乐声的一部分。 很久以前的科学家就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把一个乐音中的20000Hz至50000Hz的高次谐波“切掉”,与原来的相比,二者听起来是有明显的区别的。这个实验说明了部分高次谐波对音乐的改变(尤其是音色)是有作用的。因此,也应纳入到音乐声中。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物理上来讲,音乐声应由三部分组成,即乐音,

歌词中的物理知识 - 中国物理C

惠永张战杰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歌手唱得投入时,往往双目紧闭,做无限投入状;目的是带领听众用心去聆听、去感受,给人的错觉是音乐只和听觉器官有关。实际上如果没有眼睛这个视觉器官在头脑中积累的视觉图景,有很多音乐我们也就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就没有那种真真切切地投入,正如双目失明的人永远不会真正地欣赏 我爱你塞北的雪 天蓝蓝,海蓝蓝等歌曲一样。很多歌曲在追求旋律优美的同时,还善于以我们常见的自然景象为题材,比如日、月、星辰、风、云、雨、雪、雾等。在优美的歌声中,你的眼前会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也许我们听得太投入,也许是我们认为物理和音乐永远也不会扯到一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很少能联想到我们学过一些物理概念、现象或规律。 物理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也是一门形象的科学。十几岁中学生正值如诗如歌的年龄,他们爱听歌、更爱唱歌。有很多学生非常熟悉的歌曲,其歌词不仅脍炙人口,而且其中一些歌词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在物理教学中,若能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将一些流行歌曲的有关歌词适时地引入课堂,不仅设置悬念、创设物理情景,在欣赏音乐中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并进而使学生去掉学习物理的畏难情绪。如果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感悟出其中的一些物理知识,他们会重新感受物理这门学科:深感物理就在他们的生活中,物理之美无处不在,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 歌词中的光学现象 在歌词中,有许多与光学现象相对应的句子。如 天蓝蓝,海蓝蓝中!天蓝蓝,海蓝蓝??# 打靶归来中!日落西山红霞飞??# 红旗飘飘中!腾空的志愿像白云越飞越高??# 阳光总在风雨后中!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 鲁冰花中!天上的星星眨呀眨??#(我上网查了一下,仅在百度查得含有!蓝蓝的天空#的歌曲就有十几首,含有白云的就有7首之多。)为什么白天天空呈蓝色,太阳落山又呈红色?云为什么呈白色?彩虹为什么出现在风雨之后?星星为什么!眨眼睛#? 白天天空之所以是亮的,完全是大气散射的结果。若没有大气,看到的是悬挂在漆黑背景中的太阳和几颗星星,这正是宇航员看到的情景。!白天天空呈蓝色,太阳落山又显得是红色#,这都要从大气的成分及其对白光中不同波长光的不同散射来解释:大气中主要是氮气和氧气,还有少量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它们中含有氮、氧、氢、碳等原子。这些原子会在太阳光束电场的策动下振动起来,相当于一个振子。这些振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子振子#,固有频率高于可见光频率,又称紫外振子;另一类是!重振子#,固有频率低于可见光,又称红外振子。显然,这些分子在可见光区没有共振,因此空气和水对于可见光几乎是透明的。但是,微弱的散射还是存在的。由于红外振子与原子运动相联系,其质量M远大于和紫外振子相联系的电子质量m,故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红外振子的振幅远小于紫外振子的振幅,所以只考虑紫外振子就可以了。在可见光中,除了蓝光和紫光的频率接近这个固有频率外,其他单色光的频率都相对小得多。所以,通过大气的阳光只有蓝光和紫光引起大气分子电荷做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换句话说,蓝光和紫光比其他可见光散射得强烈。太阳光中紫光相对强度小,这就是晴空之所以呈蔚蓝色的原因。 而在清晨日出不久或傍晚夕阳西下时,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一路上蓝光、紫光都被散射掉了。剩下透过来的主要是红光,所以我们才看到绚丽似火的朝霞或晚霞。大面积海水的蓝色乃是天空的反射色。 空气中的尘埃随雨落下,更多的阳光到达地面,这就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雨后的阳光更加灿烂。雨后,天空比较潮湿,具有许多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相当于光学中的三棱镜。当太阳光穿过这些小小的水滴时,发生了光的色散现象,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彩虹。尤其是空气中小水滴很多又不太大时,彩虹的颜色特别鲜艳。 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星星本身并不发光,星星的光实际来自对太阳光的反射。星星!发出#的光经过大气折射后才能进入我们的眼睛,因此我们实际看到的是星星的像。由于大气的流动性 歌词中的物理知识 68 现代物理知识

物理声学练习

物理中考复习试题(一) 声学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72分) 1、信息1 :据说,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后,为了“聆听”语写的乐曲,用硬捧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就这样语写了不少传世之作. 信息2 :有经验的土著居民在打猎时,经常伏身贴地,他能听到一般人站立时不易觉察的动静,并且能及早发现猎物. 请综合1 、2 所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声音传播的特点 ( )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空气中更快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月球上的宇航员可直接用语言交谈 C.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人在池塘边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的鱼,声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A.岸――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 C.岸――空气――鱼D.岸――水――鱼 4、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时,琴弦看上去好象变粗了 5、以下几个实验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A. 放在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部分,铃声明显减弱

B. 把正在发生的收音机密封于塑料袋中,然后放在水里,人们仍然能够听到收音机的声音 C. 拉小提琴时的琴弦的松紧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 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弹开 6、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膜,鼓膜就不发声了,其原因是:( )。 A、手将声音吸收了; B、手不能传播声音; C、手使鼓膜停止了振动; D、以上原因都有。 7、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它的声学原理是() A.声音的反射 B.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在墙壁内传播 D.利用回声加强原声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是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禁止鸣喇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 9、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过春节人们喜爱放鞭炮(如图所示),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观点,你觉得谁的观点最正确() A.小明: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噪声。 B.小华: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 C.小轩:放鞭炮虽然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问题。 D.小新: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问题了。 10、医用听诊器的作用是() A.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B.使振幅增大,响度增大 C.减少声音的分散 D.缩短听者距发声体距离 11、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论文)

数学物理学的关系 曾志华 摘要: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中,数学与物理学几乎始终是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探索他们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 关键词:历史数学物理学关系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relationship Abstract: Most of the time in human history in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almost always are inseparable links together. Exploring their relationship, can help us know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better. Key words: history mathematics relationship 在当代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数学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物理学和数学的关系问题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维格纳曾经指出:“阐述物理学定律的数学语言的恰当性这样一种奇迹是一件极好的礼品,我们既不理解它也没有得到它”。“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极大的有用性是相当神秘的,没有对它进行的合理的说明州”。这很有代表性地说明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以及问题的复杂性。 一、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随历史的变化 从古希腊时代起,数学因为它在考察自然中所起的作用,而被评为头等重要的,天文学和音乐经常与数学相联系,而力学和光学则毫无疑问是数学的,但是,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在几个方面由于17世纪的工作而改变了。第一方面,因为大大地扩展了的物理学已被伽利略指导去使用量的公理和数学的演绎,所以由物理学直接激发的教学的活力就变得占支配地位了。第二方面,伽利略指令去寻求数学的描述而不是去探索因果关系的解释,导向了接受像万有引力那样的概念,万有引力和运动定律是牛顿力学系统的全部基础,因为对万有引力唯一可靠的认识是数学的认识,所以数学变成了物理学理论的实体。第三方面,这时,数学和物理学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了,也就是说当物理学变得越来越依靠数学来产生它的物理结论时,数学也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物理学的成果,来证实自己的做法的正确性。 也许有人以为数学家将会关心保持他们学科的特性,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他们根本不是被迫依赖于物理意义和结果来捍卫他们的论点,事实上17、18 世纪对数学贡献最大的人或者主要是物理学家,或者至少同等地涉及这两个领域,比如笛卡儿、惠更斯、牛顿,他们作为物理学家要大大超过他们作为数学家。费马、莱布尼兹等在物理学中是很活跃的,事实上,这个时期,很难说出一位对物理学没有浓厚兴趣的杰出的数学家的名字。由此可见,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界限有时并不是那么分明,很多数学家对物理学感兴趣;同时很多物理学家都需要借助数学工具来解决他们遇到很多困难。 19 世纪后,数学是物理学的工具。在19 世纪所有复杂的技术创造中间,最深刻的一个是非欧几里德几何学,在技术上是最简单的,这个创造引起数学的一些重要分支,但它的最重要影响是迫使数学家们从根本上改变对数学性质的理解,以及它和物质世界的关系的理

音乐中各种音符的应用

音乐是一门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同时也是人类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类共同的语言,音乐与人类生活形影不离,它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以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的需要。 一、共振和音量 共振是在一种物理系统中,当在特定频率的振动大于其他频率的振动就称之为共振,此特定频率称为共振频率。只要有与该系统固有相同频率传导时就会发生共振,即当系统接受到与系统固有振动频率相似的频率时,系统产生共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一个振动和另一个振动,称为共鸣。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共振,喉颤与空气产生共鸣,形成一种交流的语言,蝉叫的叫声“知了,知了”蟋蟀“唧唧、唧唧、唧唧”的叫声,这些都是由共鸣原理引起的,都是因为身体的一部分与空气产生共鸣。当紫外线穿过大气时,臭氧层以类似紫外线的频率振动,大气中的臭氧层能起到保护紫外线的功能也是由于产生共振。红外线的热量被释放到大气中也是由于它与大气中吸收热量的二氧化碳产生共鸣;光合作用也是利用叶片中的叶绿素与可见光产生共鸣,吸收阳光后产生氧气和养分。但是共振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有一列用整齐的步伐过桥时,脚步的振动频率就会与桥的振动频率相近而产生共振,导致桥梁大幅度振动而倒塌。地震也是地壳中的板块断裂产生波动的频率与地面上的建筑物振动的频率相近,导致产生共振使地上建筑物倒塌。在日常生活中要合理利用共振,避免有害共振。音量,是物体产生振动时所产生的压力,音量的大小也叫声音的响度。当物体被激发时的振动频率决定音的高低;在距离和传播媒介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被激发时的振动程度,即振幅决定音的强度;音长则取决于激发振动体的方式、振动体的张力以及振动体所具有的共振体的结构。 二、节奏速度、强弱在音乐平衡中的关系 节奏是自然,社会和人的活动中一种与韵律结伴而行的有规律的突变。自然界和文化艺术界因不断变化而丰富发展,包括多维度空间的周期性变化,如高度、宽度、深度和时间等方面的规律性变化,称之为节奏。具体变化的事例包括:音乐的舒缓激励的艺术节奏、美术作品的韵律,文化作品的前期铺垫、叙述、高潮、结尾等,日常生活的节奏快慢、工作、生活效率的高低、不同阶段各社会生产效率等。在自然界中,山脉和河流的起伏,动植物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规律,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地球的自转公转周期,也可以解释为规律性、持续性、完整的运动形式。通过重复和对应将各种变化因素组织成先后连贯有序的整体(节奏),是作品抒情的重要表现形式。节奏体现事物发展的过程本身,表现的却是事物变化的结果,是艺术之美的精神相对性。音乐的节奏是音乐旋律中音符或音节的长度和强度。人们常常把音乐的节奏比作它的骨架。节奏是不同时间长度上声音(长度和强度)的组合。节奏和节拍是音乐的重要元素。随着音高,他们形成了音乐的旋律。节拍是指音符的发音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发音的多少。 三、装饰音 竹笛演奏中的装饰音有以下几种: (一)泛音。

初中物理知识点-歌曲

八年级上册 第1章(测量) 兰花草 长度单位米,时间S 记;量程分度值,测量必看的;尺子要紧靠,读数垂尺面;不能忘估读;数据单位齐。 错误能改正,误差不能避;多测求平均,减小误差的;累积与平移,还有替代法;细小与圆柱,也可测图距。 第2章(运动与能量) 物体分子组,无规则运动;固液气分子,气体最快的;分子永运动,升温能加剧;分子有间隙,扩散证明的。判机械运动,位置是否移;对比参照物,运动要位移;动静相对的,参照是依据;快慢看速度,耳屎的问题。 路程S记,时间就用t;速度V表示,路程时间比;单位米/ 秒,千米/小时; 3.6进率,小除大乘以。 第3章(声)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振动发声,介质传播声音;月球真空,电波才能传声;固液气体,固体传声最快; 20次声,20000超声。 乐音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频率大小,决定音调高低;响度音量,振幅远近决定; 音色判定,不同物体。 噪声大小,分贝来定; 控制噪声,消声隔声吸声途径; 声音反射,形成回声; 超声次声,医学运用预测灾情。 第4章(在光的世界里 感恩的心 —直线传播与反射) 我来自自然,能自己发光,有谁知道我叫光源? 同种的物质,如果很均匀, 我将在每一刻直线传播。 天地虽宽光的路却遥远, 宇宙的距离,光年计算。 看似距离近,实际却非常远, 牛郎和织女,也难相见。 光要遵循,反射定律; 三线一面,要让法线要站中间,

反射入射,两角相等; 光线可逆我一样会牢记。 我发出光线,垂直在镜面, 有谁知道三线合一? 我斜对镜面,我射向何处? 谁在下一刻回答我? 光漫反射,会四面去传播, 我遵循这人间反射定律。 我还有多少路我还要走多久,要苍天知道我速度最高。 平面成像,左右相反; 物像连线,它一定会垂直镜面。 像距物距,距离相等。 光线可逆我一样会牢记。 反射成像,柳暗月明; 伴我一生,让我记清楚反射成像。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牢记。 第4章(在光的世界里—光的折射)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光透两物,折射三线同面; 斜射成角,空气中角最大; 凸透中间,就是主光轴线; 左平右聚,左聚右平。 凹透中间,也是主光轴线; 左平右散,左散右平画线; 发散光线,反向延长过点; 光心光线,方向不变。 物在焦外,倒立实像; 二焦分界,近小远大照相幻灯; 物在焦内,正大虚像; 近视凹镜,远视凸镜千万记清。 第5章(物态变化) 隐形的翅膀 测温度,首先,要看量程分度值; 再放置,不碰容器底也不碰四壁; 我读数,我一直放在液体里面读; 视线平,不需要估读。 (重复)体温计,结构,细小缩口有弯曲; 看量程,能测35至42摄氏度; 我知道,我测量事先必须摔一摔; 然后测,才有希望。 非晶体,晶体,熔化过程不一样;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 熔汽升,吸热,液凝凝都要放热; 汽化要包括,蒸发沸腾吧; 第6章(质量与密度) 隐形的翅膀 质量用,m,位变形变量不变; 用天平,游码靠左边再去调螺母; 我知道,我一直左物右砝测质量;

第一章 音乐的本质与功能

第一章音乐的本质与功能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习者了解音乐的起源与发展跟人类的自身发展及社会、自然等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探究各种音乐产生学说,其合理性及多元性;认识音乐的发展从非审美的领域中萌芽并逐步分化出来,然后又逐步汇合起来,形成综合音乐形式,随即又进行更高级形式分化,这种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的规律。初步掌握音乐的本质,现实社会审美活动的主观思想和与其它艺术形式区别的本质特征,理解音乐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中的功能,重点掌握音乐的特殊教育功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音乐的起源、音乐的本质与基本特征。 2、掌握音乐的功能,主要是音乐的教育功能。 教学环节和方法: 本章教学主要以讲授法为主,辅助使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音乐的基础知识。 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音乐活动对学前儿童的生活、学习、成长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那么,什么是音乐的本质?为什么说音乐具有教育人的功能?如何理解音乐的审美功能?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音乐能力发展乃至全面发展究竟有何关系?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本章的内容。 第一节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一、音乐的起源 一是“模仿说”:起始于古希腊德漠克里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亚里士多德为最杰出的代表。他们认为艺术(包括舞蹈)起源于人对自然地模仿,而模仿是人的天性和本能。 二是“游戏说”:席勒认为艺术的根本起因则是“游戏的冲动”、“以假象为快乐的游戏冲动一发生,模仿的创作冲动就紧跟而来,这种冲动把假象当作某种独立自主的东西”。他还认为,游戏是自由的人性表现,游戏也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的标志,在游戏中人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满足,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 三是“巫术说”泰勒提出,由于原始人处在蒙昧状态,生产力极其低下,利用自然的能力极

物理公式版歌曲

物理公式版歌曲 初中物理知识记忆“顺口溜”总结 一、声学 物因振动而发声,振动停止停发声。固比液气传声快,真空不能传播声。感知声音两途径,双耳效应方向明。规则振动叫乐音,无规振动生噪声。分贝强弱要注意,乐音也能变噪声。防噪产生阻传声,严防噪声入耳中。声音大小叫响度,响度大小看振幅。距离太远响度小,减少分散增大声。声音高低叫音调,频率高低调不同。长松粗低短紧高,发声物体要分清。同一音调乐器多,想要区分靠音色,只闻其声知其人,音色不同传信息。超声次声听不到,回声测距定位妙。B超查病信息传,超声碎石声传能。 二、光学 发光物体叫光源,描述路径有光线;直线传播有条件,同种介质需均匀;影子小孔日月食,还有激光能准直;向右看齐听口令,三点一线能命中;月亮本不是光源,长度单位有光年;传光最快数真空,8分能飞到月宫。光线原以直线过,遇到界面成反射;一面两角和三线,法线老是在中间;三线本来就共面,两角又以相等见;入射角变反射角,光路可逆互相看;反射类型有两种,成像反射靠镜面;学生坐在各角落,看字全凭漫反射;若是个别有“反光”,那是镜面帮倒忙。 镜面反射成虚像,像物同大都一样,物远像远没影响,连线垂直镜中央.还有凸面凹面镜,反光作用不一样;凹面镜能会聚光,来把灯碗灶台当;观后镜使光发散,扩大视野任车转。 不管凸透凹透镜,都有一定折射性;经过光心不变向,会聚发散要分清。平行光束穿透镜,通过焦点是一定;折射光线可逆行,焦点出发必平行;显微镜来是组合,两个镜片无分别;只是大小不一样,焦距位置要适当;物镜实像且放大,目镜虚像再放大;望远镜来看得清,全靠两片凸透镜;物镜实像来缩小,目镜虚像又放大。为啥感觉像变大,全靠视角来变化。画反射光路图: 作图首先画法线,反入夹角平分线,垂直法线立界面。光线方向要标全 画折射光路: 空射水玻折向法,水玻射空偏离法。海市蜃楼是折射,观察虚像位偏高。

音乐中基本乐理知识【乐理知识总结】

音乐中基本乐理知识【乐理知识总结】乐理知识是单独的系统的一门学科,但是又与声乐、视唱练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是互相作用着的,没有乐理知识的积淀,其他相关的内容学起来就会较吃力。所以音乐爱好者或者说是未来的音乐家们都必须系统的学习乐理。为大家介绍乐理知识总结,仅供参考。 一、五线谱,五条线,间隔着四个间;第三间,高音"哆"(do),下加一线中音"哆"(do),一线"咪"(mi),二线"嗦"(sol),一二三间"法、拉、哆"(fa、la、do)。 二、五线谱,像楼梯向上高,向下低一二三线,357 一二三间,461 四线五线唱24(高音)第四间上唱个3(高音) 三、第一线小猫咪咪第二线小老鼠嗖第一间小红花发第二间小提琴拉 四、中央C上敲敲门dododo(哆哆哆)此条也可以念:下加一线敲敲门dododo 下加一间打招呼rerere(来来来)第一线上小猫叫mimimi(咪咪咪)第一间里放沙发fafafa(发发发)第二线上把话说solsolsol(说说说)第二间里把手拉lalala(拉拉拉)第三线呀笑嘻嘻sisisI(嘻嘻嘻)第三间里歌儿多dododo(哆哆哆)

?声音作为一种物理现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物体振动产生音波,并通过空气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听觉器官将信息再传给大脑,给人以声音的感觉。 ?音的性质音所具有的物理属性,叫做音的性质。有高低、长短、强弱、音色四种。 ?基音以琴弦为例,由全弦振动所产生的音就是基音。 ?泛音由弦的部分振动所产生的音就是泛音。 ?复合音由基音和泛音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声音,叫做复合音。它的产生是根据物体振动时,不仅整体在振动,它的部分同时也在振动,因此我们平时所听到的声音都不只是一个声音,而是有许多声音组合而成的,于是便产生了复合音。 ?分音构成复合音的各音,叫做分音。由全弦振动所产生的音,叫做第一分音,也叫做基音。由弦的二分之一振动所产生的音,叫做第二分音。其余依次类推。 ?纯音相对而言,只有一种频率的声音,叫做纯音。如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就是纯音。

在“声学音响”与“音乐体验”之间

在“声学音响”与“音乐体验”之间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本文从作为实证和应用科学的声学角度出发,引出一些与音乐美学视域内的问题的思考,从乐音的音高、时值和音色属性、和谐感问题以及声学环境三个方面来论述,挖掘不同学科在这些契合点上融合的可能性。意在运用“视域融合”,突破单一的研究视角,尝试建立新的学科联系,以促发更多对于当下新的音乐现象、音乐文化中艺术教育的思考。 《上海书评》杂志曾有一篇文章题为《阿城、孙良谈绘画与材料》,交谈的二人前者是广泛涉猎各种艺术门类的知名作家,后者是专业画家。虽然最终的关注点依然是历史上绘画美学的基本问题,但他们却并不从美学的核心切入,他们谈及文艺复兴三巨头与中国传入的澄心堂纸的关系、中国古代绘画色彩的流变与纸质发展的关系、印象派绘画从室内走到自然与颜料工艺的关系、17、18世纪西方绘画中的一些荧光效果的蚌壳粉、玻璃粉的运用……他们从历来不太被重视的美术的工艺、技巧的领域切入来纵深解读文化问

题。比如为何达·芬奇的某些素描会有如中国宋画的典雅、细致的质感;很多中世纪的宗教壁画和文艺复兴前后的画家如何产生那种独有的神秘光感;维米尔、谢洛夫他们如何不用常规画笔,而用手、干笔或砂纸的绝技使画作达到微妙的效果…… 看似一场漫谈,但这种由“边缘”切入“核心”的观照方式让人眼前一亮,给笔者带来很大启示。音乐学界中,音乐美学可谓源远流长,从古代文明的破晓期开始就一直伴随着对音乐的哲学思考。时至今日,音乐美学依然是音乐学领域中一门核心的基础理论学科,解释音乐艺术的总体基本规律。然而在后现代的今天,各类艺术已经远远超出传统分类,媒介混杂,对各类艺术的认识和理论研究也有了很大改变。 音乐美学站在体系音乐学中最注重音乐艺术精神性的、抽象思辨的一极,在另外一极,则是最为实验性、应用性的学科——音乐声学。它与之前所提到的绘画材料有些类似,关注客观的音乐材料,研究乐音的发声、传播和接受过程,在实践应用方面涉及材料力学、工艺美学等具体问题。相对于史学、美学和民族学而言,它毫无疑问处于作为艺术的音乐理论界边

音乐与健康 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已完成 1 【单选题】 “借由音乐,人们将感受到正确的情绪”。是世界卫生组织哪一年戒毒年时提出一个口号。 A、2006年 B、2001年 C、2000年 D、2010年 我的答案:C 2 【单选题】 选择项中哪首国歌是听上去比较悲伤的?而且是小调旋律的? A、中国国歌 B、波兰国歌 C、法国国歌 D、以色列国歌 我的答案:D 3 【单选题】 刘鹗在其哪部书中写了这么一段名言?“只觉人耳有说不出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A、《勾股天元草》 B、《治河续说》 C、《铁云藏龟》 D、《老残游记》 我的答案:D 4 【单选题】 1.mp3: 请说出这首作品叫什么名字? A、踏古 B、欢沁 C、无邪 D、凡人歌 我的答案:B 5 【单选题】 “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做禽兽的小学生。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建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儿学会了唱歌。”这句话是哪位古希腊先哲说的? A、毕达哥拉斯 B、德摸克里特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我的答案:B 6 【单选题】 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和调查,世界上真正健康的人仅仅占到了百分之多少? A、5% B、75% C、25% D、30% 我的答案:A 7 【单选题】 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司令部”处与人体的哪个位置?而这个组织担负着管理人体各个器官机能活动的协调,人的一切活动都接受这个“最高司令官”的“指挥”。 A、下丘脑 B、大脑皮层 C、脊髓 D、脑干 我的答案:B 8 【单选题】 两只老虎的旋律到了著名作曲家马勒的作品里就成为了另外一首截然不同的作品了,请问该作品名称? A、亡儿之歌 B、旅行者之歌 C、大地之歌 D、葬礼进行曲 我的答案:D 9 【单选题】 中国好声音的歌手中,哪位歌手的口号是“不做第一,只做唯一”? A、梁博 B、吴莫愁 C、吉克隽逸 D、李琦 我的答案:B 10 【单选题】 1.1章节中曾经提到了一首杜鸣心的作品,请问曲目是什么? A、水草舞 B、在北京的金山上 C、让我们荡起双桨 D、春之采 我的答案:D

论音乐与物理学

论音乐与物理学 从古代到今天,很多科学家就艺术与科学都谈论过自己的对其二者的看法,就物理学家来说,他们大多都热爱音乐,波尔曾说:“我个人的经验就是,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热爱音乐艺术,我年轻的时候,钢琴弹得很好。”[1]他们之所以能够在科学上做出惊人的创举,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音乐爱好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就音乐对物理的影响及其二者的关系做简单论述。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几为物理学家的音乐情趣。 1 物理学家与音乐 1.1爱因斯坦与音乐 被誉为“近代物理学之父”、“原子弹之父”的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一生不仅酷爱音乐,更没有离开音乐。被举世闻名的滑稽大师卓别林称为“浪漫主义艺术家”。他既是一个出色的“第一小提琴手”又能弹得一手好钢琴。 爱因斯坦6岁起练习拉小提琴,随后学习弹钢琴。随着时光的流逝,爱因斯坦对音乐渐渐入迷。到了中学时期,他已经能拉一些著名作曲家的作品了;上大学时,爱因斯坦经常到同学家中参加音乐会。在爱因斯坦坎坷漫长的一生中,他与小提琴总是形影不离,他几乎没有一天不拉小提琴,他经常参加各种演奏活动,演奏音乐简直成了他的“第二职业”。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着他心爱的小提琴,甚至连参加庄严的物理学会议,他也不忘上台为人们弹奏几首曲子。据说,有一次爱因斯坦到一个小镇上受邀去参加一个慈善晚会上演奏莫扎特第四协奏曲。在第二天报纸报道:“小提琴家爱因斯坦的演出技艺精湛……据说他在物理学方面也颇有建树。”爱因斯坦听说后非常开心。 在爱因斯坦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每当他工作之余、或在工作遇到障碍时,总爱拉一段小提琴,或在钢琴上弹一会儿。音乐促进了爱因斯坦大脑的发展,为他创造了最佳的思维能力和超人的智慧。据他的夫人介绍,在他成年后研究相对论的日子里,他经常与钢琴相伴,从不会见客人,甚至很少下楼吃饭,直到他的论文完成。 1.2普朗克与音乐 普朗克认为,音乐艺术和物理学的最高使命都是试图去揭露自然界的秘密,音乐至少是去表现这种秘密。 普朗克幼年时就表现出很高的音乐天赋,钢琴和手风琴都弹得很好。他一生酷爱古典音乐,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年轻时还写过一部轻歌剧。1874年高中毕业,在选择大学的专业时,十分苦闷,因为他在音乐、语言文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拿不定主意,该选择哪一个专业,几经斟酌才选定了自然科学决定成为一名物理学家。但他对音乐的爱好和热情,却至老不衰,成为他生活中的一种消遣。他在慕尼黑大学工作时,曾是该校合唱团的指挥。他还领导一个乐队,每逢节日就在教堂里演奏。他最喜欢巴赫的“布兰登堡第三协奏曲”。自从他和爱因斯坦共事后,他俩常常一起配合演奏。前者弹钢琴,后者拉小提琴,场面十分动人。在他去世前夕,还坐在

说明乐器中的物理学

举例说明乐器中的物理学 班级:美术学国画班 学号:20130307101011 姓名:赵达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乐器演奏的美妙的音乐,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其中隐含的物理原理呢?我们早已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人们要能听到声音,首先要有个产生声音的源头即“声源”。然而,几乎世界上任何一种物体都能产生声音,不同的音调、音色和响度创造出不同的声音。世界上的声音丰富多彩,那么乐器又是如何产生美丽的声音的呢? 其实乐器的许多方面都隐藏着物理的影子。乐器的分类要以其发声的物理机制为依据。制作乐器材料的性能,如湿度、硬度、弹性模量、密度、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材料的阻尼性质、声阻抗等,都是物理属性。材料的处理,如人工老化、加湿、烘烤、上保护层等,都是物理方法,用的是物理测量仪器。许多研究乐器的方法如频谱分析、波形观察、激光全息、声电模拟等等都是物理方法。乐器的保存和维护如保持一定温度、湿度等,都是物理环境。因此,物理学是乐器学的基础。 既然乐器的分类可以根据其发声的物理机制为依据,那么,乐器可以分为几类呢?如果大体分析的话,可分为四类。 弦乐器。弦乐器的发音方式是依靠机械力量使张紧的弦线振动发

音,故发音音量受到一定限制。弦乐器通常用不同的弦演奏不同的音,有时则须运用手指按弦来改变弦长,从而达到改变音高的目的。 弦乐器从其发音方式上来说,主要分为弓拉弦鸣乐器(如提琴类)和弹拨弦鸣乐器(如吉它)。弓拉弦鸣乐器:小提琴(Violin)、中提琴(Viola)、大提琴(Cello)、倍低音提琴(Double Bass)、二胡;弹拨弦鸣乐器:竖琴(Harp)、吉它(Guitar)、古琴、琵琶、筝。提琴的弦越长、越粗,发音越低;弦越短、越细,发音越高。改变琴弦的张力也可以改变音调,调弦就是这个道理。改变弦的紧张程度同时也改变了音色。为了使琴的音色明亮些,可以把弦调到标准音调以上。 管乐器。分为吹孔气鸣乐器,单簧气鸣乐器,双簧气鸣乐器和唇簧气鸣乐器。前三类乐器由于从历史渊源上都起源于芦管乐器,且音色缺乏金属感,所以统称为木管乐器,相对应的,唇簧气鸣乐器被称为铜管组。 管乐器的发音,是由管内空气柱作周期性的振动所产生。仅仅将气吹入管内,并不能成声,必须在管口上有一定的装置或某种发音体,随着吹气发生迅速的、有节奏的、连续的一股一股的气流,激起管内空气柱的振动,形成驻波而发出乐音。 膜板乐器。是靠膜和板振动而发声的,可以分为:膜振乐器,如鼓;板振乐器,如梆子、木琴,靠敲击发声,是“硬振”乐器;体振乐器如钟、钹也可以收入此类。另外锯琴也可以归入此类,它靠拉弓起振。

乐器中的物理学

乐器中的物理学 张无忌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令人“耳”花缭乱的各式各样乐器的简单分类以及各类乐器具体的发声机制,还列举了“钢琴“、“笛子”的一些简单原理,使得“音频”、“音色”、“响度”、“声阻抗“、”弹性模量“等抽象的物理词汇有了更进 一步的与我们面对面。 正文: 爱因斯坦在不断探寻真理的过程中始终与小提琴相伴,钱学森更是把自己在导弹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归功于妻子 优美的琴声,可见乐器早已和物理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姿彩万千的艺术天地中,音乐是一条永无止息的河,它源自人类的心灵,经由生活的沉淀,幻化精美的华章。声音是音乐的直接化身,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既有震耳欲聋的雷鸣,也有小溪流动的熙熙哗哗,既有萧的怅然忧伤,也有唢呐的高亢喜悦,不同感觉的声音源自纷繁多样的乐器,这么多的乐器又可以分为哪些种类呢?大致可分为一下四种: 一、弦乐器。它们通过拉、弹、拨,击的方法使弦振动而发声,再借助共鸣箱使弦的声音在共鸣箱中共呜而被放大。常见的弦乐器有小提琴、大提琴、吉他,二胡、琵琶等。

二、管乐器。它们是一些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管子,人用嘴吹动簧片或哨子之类的振动器件,激发管内的空气柱振动而发声。西洋乐器中的单簧管、双簧管、等,以及民族乐器中的笛、签、萧、唢呐等都属于这一类。 三、打击乐器。它们是指用器物(棒、槌等)打击膜、板、棒等东西,使之振动而发音的乐器的总称。这类乐器包括:西洋乐器中的定音敲、木琴、三角音叉等,还包括民族乐器中的锣等。 四、电子乐器。现代电子乐器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如电吉他、电提琴等,指在原来乐器(吉他、提琴等)的基础上,增添电子扩音系统和音色变化装置,大大改善原有乐器的表现能力。另一类,电子琴等,完全由电子振荡器来完成音阶的组成。在传统乐器中,钢琴弹不出小提琴的音色,笛子也吹不出二胡的声响。而电子琴依靠音色合成网络,能演奏出几十种不同音色的乐器声。此外,它还装有各种自动装置,可以自动产生节奏、和弦等音响效果,大大简化了演奏,甚至一台电子琴能奏出一个乐队的效果来。 乐器就是发出音乐声的机器。因此,任何一种乐器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声学仪器。下面让我们进一步对乐器的结构进行具体的剖析。 首先,一个乐器必然有声源,即振动源。弦乐器的振动源是振动的弦线。管乐器的振动源可以是振动的簧片,如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