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思南旅游美食介绍

乌江明珠

思南县位于贵州省铜仁市西南部,地处武陵山腹地,乌江流域的中心地带,东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倚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南靠泉都石阡,北顺乌江经沿河达重庆涪陵入长江。铜遵公路干线横穿县境东西,黄金水道乌江纵贯南北,是黔东北联系湘、渝、川的水陆交通要塞。境内山川秀丽,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有黔中首郡、乌江明珠、“小重庆”之称。

思南夜景

思南民风淳朴,风情独具。乘船浏览乌江,可闻渔歌互答;

登岸置身山寨,则可饮一盅土家米酒,吃一片苗家腊肉,听一曲薅草锣鼓,看一堂傩坛古戏。思南傩坛戏将宗教仪式与世俗剧目夹杂于间,唱、念、做、打无不具备,时有踩刀、溜铧、翻叉等特技表演,其宗教仪式扑朔迷离,表演艺术诙谐端庄,面具式样多彩纷呈,得到了国内专家和日本、韩国等国学者的一致赞叹,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下面我主要为大家介绍思南的景点和美食。

景点

思南石林:

思南石林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思南县长坝景区和荆竹园景区,石林出露面积分别为4.9平方公里、2.3 平方公里。两片石林隔江相望,地表水沿可溶性碳酸盐岩的裂隙进行溶蚀和侵蚀,形成丛林状蚀余残留体,石林间有很深的石沟。

千佛洞:

位于腾龙峡谷内,喀斯特溶洞,洞口高出乌江江面30余米,洞深长约3公里,洞内钟乳石形态各异有十八罗汉观大海,五百罗汉下江南。这座大佛,貌似弥勒,成为洞中之最。

万圣屯森林公园:

位于思唐镇河东,森林覆盖于悬崖峭壁之巅,万圣屯拔地而起,绝壁险峻,树木以马尾松为主,间以混交杂林,林间常有多种珍稀动物出没,古以“圣岭春耕”为思南八景之列

中天塔:

座落于思南县乌江古城—思唐镇城东椅子山顶,始建于明朝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参政史贤始建。屡经修葺,塔身七层、六方,高40余米,额“鼎峙中天”。于乌江鲇鱼峡口仰望塔身,高插云际;眺望江中,波光闪闪,塔影摇,为思南之名景,古以“雁塔标霞”荣居思南八景之列。郝家湾:

依山傍水的郝家湾,村内民居平面大部呈规则布局,依山就势,坐南朝北,负阴抱阳,形成前低后高,两边高中间低的双拱曲线。屋宇层级抬升,重门叠户,错落有致。村寨后山斜坡上郝氏族开垦的百亩梯田,

为郝氏家族创造了农耕经济时代的安居生活。源自山腰地下涌出的泉水,四季不涸。泉流成溪,经过后坡田地后被人工砌筑成长约800米的沟渠,呈S型穿寨而过,旁立百余座石砌院落,经纵横交错的青石小巷连接,使村寨的布局如阴阳两仪的太极八卦,似生生不息的世外桃源

思南温泉:

位于相思溪河谷,也许称其“相思溪温泉”更为诗意。在山脚之下,溪水之侧,清澈透明,水质无染。百姓自发砌石为塘,温泉热气蒸腾,白日男用,夜晚女用,天地为屋,清风搓背,不亦快哉。

美食

思南特色小吃:花甜粑、绿豆粉、米豆腐、米粉儿、思南甜酱瓜、千层粉、油炸粑、糖麻圆、麻饼、思南泡菜、冈鳅豆腐(泥鳅豆腐)、粽粑、斑鸠叶豆腐、甜米酒、霉豆腐、酸鱼等等。

思南特产:思南金氏牛肉干,思南张氏甜大蒜,思南徐三爷乌江酸鱼,思南金氏松花皮蛋,这些都是包装好了的,适合长途带。

思南特色水果:八月瓜,地瓜儿,拐子儿,牛奶奶儿,红仔儿,泡儿,刺柠儿等等。

绿豆粉:

绿豆粉是思南的一种传统特色食品,也是逢年过节或招待贵宾的一种佳肴。制作工艺:按80%粳米与20%绿豆的比例分别浸泡,淘净大米,搓去豆皮,再用石磨将其磨成浆状。然后是架起柴火,将大铁锅烘干加热,抹上菜油,均匀倒入适量米浆,用木刮或锅铲刮成薄薄一层,加上盖子,火候适当时翻面焖熟。两三分钟后,一张形状如锅的绿豆粉皮就

加工完成,将其晾于竹竿,冷却后切成条状,可煮可炒。由于绿豆粉制作要求火候必须文武适中、恰到好处,工具也必须是大铁锅,而且使用柴火,才能产生那种本色香味,故只能沿用传统技艺手工操作,无法大规模机器生产,得以保持一份民间食品的本色本香、原汁原味。绿豆粉口感醇厚,绵香悠悠。这种幽香,连接着思南人永远无法割舍的乡情,即便天涯与海角。

米豆腐:

米豆腐是思南的风味小吃,特别是思南姑娘的盘中之珍。思南姑娘大脚板是一句玩笑话,其健美、聪慧与灵秀,是不争的事实,成为乌江岸边风景中的风景,这也许与她们经常大啖米豆腐不无关系。

米豆腐以大米为原料,加入一定量的石灰,用水浸泡,石磨研磨成浆,放入锅内,以火熬制,待其黏稠后起锅,冷却即食。吃时拌醋、酱、辣椒等,可热煮,但更多凉食,融充饥、解渴于一体,还助消化。因为脂肪极少,兼有瘦身功效。

羊肉粉(儿):

米粉的制作较为大众化,羊肉粉的奥秘在于羊肉的烹调。先把羊肉切成小块,反复漂去血水,再将羊肉及骨全部倒入沸水锅里,放进祖传的佐料配方,炖上半小时后,留下羊肉和原汤。然后将羊肉切片,再入汤锅,如是者两三回,连肉带汤盛入煮熟的米粉中,放上少许的姜片、葱花等佐料,即可食用。

思南羊肉粉肉质细腻,肉香纯正,既保留了原汤又绝无膻味,益中补气,齿颊留香。目前以卢家码头余氏羊肉粉名气最大。

花甜粑:

花甜粑的原料是糯米和粳米(大米)。制作时,先将糯米和粳米淘洗并过滤水分,两者混合,用石碓或石磨舂成粉末状的米面。舂碓或推磨富于节奏和美感,却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逢年过节,乌江两岸到处都是此起彼伏的舂碓声。

米面制成后,先取其中三分之一,掺水下锅,不断搅拌直至完全熟透,成为“米浆”,这个过程叫做“打浆子”。接下来,将米浆放上案板,与其余的生米面反复揉搓,可谓千回百转,千锤百炼。经过若干回合的揉搓,形成了黏和的面团,进入花甜粑制作的关键阶段——压花。通过一番巧妙的工艺(工艺过程暂且保密),花甜粑基本成型,然后放进蒸锅,柴火蒸熟,花甜粑就做成了,但还不能马上食用,得等其完全冷却,才可享用。整个过程需要40多个小时。

花甜粑的外形平淡无奇,与各地年糕似乎无甚差别。但你只要将条状的花甜粑横向切片,就会惊讶地发现,每一片都是红花绿草,鸟兽虫鱼,而且片片相同,好像克隆的一般,令人称奇。花有牡丹、月季,草木有松枝、幽兰,此外还有翩飞成对的蝴蝶。也可做成“福”、“禄”、“寿”、“喜”等字,一双巧手,变化随心。

花甜粑的吃法很多,将其切成片片,可以水煮、可以甑蒸、可以烤食,还可以加入甜甜的糯米酒,做成“甜米酒煮花甜粑”,招待“当紧客”(贵宾)。

附录:景点图片和美食图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