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24例

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24例
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24例

现代医药卫生2012年10月30日第28卷第20期J Mod Med Health,October30,2012,Vol.28,No.20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多发生于中老年人[1-3],年轻人少见,多数由于突然跌倒,直接暴力所致。患者诉臀部或腹股沟处疼痛,活动受限。查下肢呈短缩、屈曲、内收外旋畸形,摄片提示股骨颈骨折[4-5]。骨折移位后,复位难度大,且因其解剖的特殊性,骨折后股骨头血液供应差,易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手术切开复位损伤大,易再次损伤残存血供,影响骨折愈合,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微创手术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在临床上的应用无疑满足了该类骨折内固定治疗的需求。本院2006—2010年采用在C臂X射线机下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24例中男16例,女8例;年龄50~72岁,平均6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6d,平均4d。按骨折部位分类:头下型2例,经颈型10例,基底型12例,均为闭合性。

1.2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入院后骨折无移位或移位和肿胀不严重者采用持续皮牵引,入院后2~3d手术;移位严重者入院后予持续股骨髁上牵引3~4d后摄床旁X射线片,牵引骨折端基本达到无短缩,肿胀基本消退后手术,牵引时间2~5d,同时检查有无手术禁忌证,并进行围术期治疗。手术时予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麻,先在C臂X射线机透视下手法闭合复位到最佳位置后维持固定,最佳位置为股骨颈骨折端上、下缘骨皮质对位好,无成角,固定此位置后常规消毒铺巾,在无菌状态下,在C臂X射线机透视下经皮于股骨大粗隆下约1.0cm和3.0cm处确定两枚导针的进针点,以股骨颈方向钻入,理想位置正侧位片在股骨颈正中位,穿针完毕后再分别于导针位置切开皮肤约1.0~1.5cm,分离皮下、切开阔筋膜少许后再分离至股骨上,依次用空心钻钻孔、攻丝,顺导针方向旋入直径7.3mm、长度适当的空心加压螺钉2枚固定,螺钉尖端位于股骨头软骨面下0.5~1.0cm,C臂X射线机透视复位固定满意后退出导针,缝合皮肤1~2针,敷料包扎。术后维持下肢外展中立位,预防使用抗生素1次,鼓励患者进行下肢肌肉等长收缩功能锻炼,4周后主动或被动练习下肢关节屈伸活动,2个月后扶双拐下地,患肢不负重活动,4个月后经摄X 射线片骨折线模糊后逐渐弃拐行走。

2结果

24例患者术后伤口均甲级愈合,无感染,复查X射线片骨折端均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内固定位置良好。经18~24个月随访,24例患者均骨愈合,愈合时间12~18个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肢体短缩、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无内固定断裂和松脱现象,功能恢复均正常或接近正常,无股骨头坏死。

3讨论

3.1骨折治疗的目的对于股骨颈骨折,由于股骨颈特有的解剖结构及血供差的特点,股骨颈骨折后如保守治疗,患者卧床时间长,且不易护理,骨折易发生移位,可导致骨折畸形愈合或股骨头坏死,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特别是头下型。为减少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院对收治24例患者采用持续皮牵引或骨牵引稳定骨折,减压,在无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2~5d后给予手术治疗,且手术为微创手术,损伤小,减少了对骨折端残存血供的破坏,有效防止了骨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3.2骨折的固定在内固定方面使用双头空心加压螺钉,在C臂X射线机透视下直接经导针顺股骨颈方向旋入螺钉固定,使2枚螺钉与股骨颈应力方向平行,且螺钉为双头加压,骨折端不易移位,内固定不易松动,骨折端紧密接触,有利于爬行代谢,建立新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选用双头空心加压螺钉不易使螺钉松动、退出,克服了三刃钉固定产生的较大创伤、多根斯氏针固定不牢的缺陷,有利于骨折端愈合。

3.3功能锻炼术后下肢合理功能锻炼应视骨折愈合情况适时逐渐进行。可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髋关节不能进行剧烈活动,只能进行简单的不负重屈伸活动,若超强度功能锻炼,外力过大会导致螺钉松动、退出或断裂,骨折端分离,不利于骨折愈合,待X射线片提示骨折线模糊后可扶双拐下地适当负重,待骨折线完全消失后逐渐弃拐行走,否则在自身体质量产生的应力作用下,易发生髋内翻畸形或股骨头坏死、塌陷,导致手术失败。因此,患肢负重活动时间最好在骨折线完全消失后进行,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手术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内固定可靠,患者能早期起床活动,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了并发症,骨折愈合率高[6-8],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较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雨,王美勇.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1,27(5):129-131.

[2]康秀宣,王国勤,李阳,等.股骨颈骨折行微创髋关节置换技术优点

分析与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15):87.

[3]傅玉萍,郭健凌,李霞,等.不同体位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

PFNA内固定术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62-64. [4]胥少丁,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

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24例分析郭少伟(桐梓县人民医院骨科,贵州桐梓563200)

【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4例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均采用在C臂X射线机下手法闭合复位经皮穿针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24例患者复查X 射线片,骨折端均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内固定物均在股骨颈内,位置良好,随访18~24个月评定疗效,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创伤小,疗效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尝试和应用。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外科学;骨折固定术,内;骨钉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20-3104-02中图法分类号:R683.42文献标识码:B

·3104·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刘波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刘波 发表时间:2019-03-26T15:02:25.65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作者:刘波张锋张冬生[导读] 观察股骨颈骨折行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的疗效 (安岳县中医医院,四川安岳,642350) 【摘要】目的:观察股骨颈骨折行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的疗效。方法:36例新鲜闭合单侧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记录治疗效果。结果:⑴36例患者手术成功,31例骨折于(3.5-10.5)个月内愈合,愈合率86.11%,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其余5例发生骨不连合并股骨头缺血坏死(均进行髋关节置换),发生率13.89%,无内固定失效发生。⑵Harris评分:优26例,良5例, 差5例,优良率86.11%。⑶骨折愈合率:Garden(Ⅰ-Ⅱ)型为100%,高于Ⅲ型的87.50%及Ⅳ型的40.00%(P<0.05),Ⅲ型高于Ⅳ型(P<0.05)。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可有效治疗Garden(Ⅰ-Ⅲ)型股骨颈骨折,骨折无移位者愈合率高。【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空心钉;Garden分型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398-02 股骨颈骨折是以老年人最为多发,髋关节置换作为其终极疗法虽获得一定近期疗效,但其远期(≥20年)疗效无法预料。因此,寻求一种有效可靠的内固定方法进而保留有功能的关节仍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观察股骨颈骨折行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的疗效,寻求其最佳使用范围,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我院、接受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36例,其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24-83)岁,平均(58.33±4.69)岁。 1.2 选择标准纳入年龄18岁以上、新鲜闭合单侧股骨颈骨折、在我院接受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骨折前KPS评分不低于70分、随访不低于12个月、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X线等临床病历资料不完整、存在严重危及生命基础病者。 1.3 手术方法股骨颈骨折端移位者,经骨科牵引床于患肢外展位充分牵引后,逐渐内收内旋,C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失败者,经小切口采用克氏针撬拨复位。随后进行经皮打入空心加压螺钉,具体为:大粗隆体表标记下方约3厘米处置入 2.0毫米导针1枚,确保前倾角、颈干角合适后,平行于导针方向再打入2.0毫米导针2枚,3枚导针呈等腰三角形平行分布,顺导针取1厘米左右皮肤切口,专用套筒保护下钻孔、攻丝至关节面下5毫米,测深后依次旋入长度合适的空心加压螺钉3枚,旋入过程均匀用力,全部旋入后方可适度加压。透视无误后关闭切口。所有手术由同一高年资主任医师主刀完成。术后每月复查X线,早期穿“丁”字鞋固定于中立位(外展20°-30°),指导患者行主被动功能锻炼,90天后非负重状态行走,待骨折线全部消失后逐步负重,180天内避免盘腿、侧卧。 1.4 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情况、术后随访骨折愈合、并发症、术后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2]等。髋关节Harris评分表由关节功能(含行走方式、距离以及下楼梯难易程度等)、关节活动范围(含屈曲、内外旋及内收)、关节畸形(含双下肢长度差异及屈曲畸形)、疼痛程度(从病废到无痛)四个方面构成,总积分最高100分。 1.5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经SPSS20.0完成,骨折愈合率等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则表示有统计学差异性。 2 结果 36例患者手术成功,手术时间(25-62)分钟;经(12-42)个月随访发现,31例骨折于(3.5-10.5)个月内愈合,愈合率86.11%,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其余5例发生骨不连合并股骨头缺血坏死(均进行髋关节置换),发生率13.89%,无内固定失效发生。Harris评分(股骨头坏死者取关节置换前最后一次随访评分):优26例,良5例,差5例,优良率86.11%。Garden(Ⅰ-Ⅱ)型骨折愈合率为100%,高于Ⅲ型的87.50%及Ⅳ型的40.00%(2=6.598,P=0.031;2=19.336,P=0.000),Ⅲ型骨折愈合率高于Ⅳ型(2=13.269,P=0.000)。表1 不同Garden分型患者骨愈合情况 内固定作为股骨颈骨折较为重要的治疗方法目前仍应用较多,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该骨折的原理在于:⑴经牵引床复位,手术操作简单,这不仅遵守了生物学固定理念,减少了对断端附近血运的损伤,而且减少术野与空气接触时间,降低感染风险。⑵在特定导向器辅助下是内固定螺钉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此三者抗压强度大,抗旋转、抗剪切力亦较可靠,骨折面应力均匀,且螺钉收紧后骨折区亦均匀加压,这对促进骨折愈合及减少髋内翻、股骨头倾斜均有重要意义。⑶该螺钉顶部有独特的松质骨拉力钉螺纹设计,可加压骨折端,其空心状态允许导针固定骨折后再旋入螺钉,从而提高复位质量。本研究36例患者获得约86%的骨折愈合率及Harris评分优良率;骨折愈合率,Garden(Ⅰ-Ⅱ)型>Ⅲ型>Ⅳ型(P<0.05),与李兴旺等[2]的研究吻合,提示空心加压螺钉可有效治疗Garden(Ⅰ-Ⅲ)型股骨颈骨折,骨折无移位者愈合率高。此外,笔者提醒同道:⑴术前拍骨盆正位X线片,于健侧模拟划出钉道,测量大粗隆顶点与进针点的距离及股骨干与钉道的夹角,可为术中定位进针点及颈干角方向提供参考。参考文献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分析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后踝骨折患者7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治疗组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则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以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1.67%,对照组为62.8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9.86±1.65)周,对照组为(15.77±2.09)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449,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且患者骨折愈合较快,值得借鉴。 关键词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骨折愈合时间 后踝骨折作為骨科最常见踝关节骨折类型之一,因人体后踝关节和腓骨、胫骨远端连接,一旦骨折,可丧失骨性结构支持,容易出现后踝关节脱位、退行性变化等,增加了患者后踝关节并发关节炎的可能[1]。目前,手术是治疗后踝骨折的重要手段,而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患者预后十分重要。本研究为明确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将71例后踝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分别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纳入本次研究的71例后踝骨折患者均为医院2014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已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后踝骨折,排除合并麻醉以及手术禁忌证者、神志不清者,本组患者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中男18例,女18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35.90±9.12)岁;骨折类型:旋前外旋型5例,旋后外旋型21例,旋前外展型1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23~63岁,平均年龄(35.91±9.09)岁;骨折类型:旋前外旋型6例,旋后外旋型22例,旋前外展型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取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其手术流程如下:持续硬膜外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在C型臂X线机下,对后踝关节实施手术复位治疗,期间需沿受伤相反方向推压已移位骨块。其中,对于旋前外旋型、旋前外展型骨折患者,需采取内翻姿势,其足部应呈90°背伸体位,挤压其踝关节予以复位;对于旋后外旋型骨折患者,则使其足部应呈90°背伸体位,以外翻姿势予以复位。复位满意后,固定其外踝,选用1 mm克氏针2枚保证其外踝处于复位状态,折弯针尾后使用空心螺钉进行固定。取0.5 cm长的切口,拧入导针、攻丝后,对骨折块进行加压处理。 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在小腿前方垫上沙袋,

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分析

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6-01-06T10:48:39.403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3期作者:刘元刚马骏[导读] 黔西县中心医院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安全性良好,能有效促进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黔西县中心医院 551500 【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所有患者给予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周与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分别为91.38±7.34分和95.33±5.34分。在术后1例下肢静脉血栓,无其他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3%(1/30),经治疗后有明显好转。在远期并发症中,无发生骨折不愈合,发生2例股骨头坏死。结论: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安全性良好,能有效促进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关键词】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动力髋螺钉;股骨颈骨折;并发症;Harris评分 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股骨颈骨折人数不断增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股骨颈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5%左右,多见于老年人[1]。由于股骨头生物力学的复杂性及局部血供的特殊性,股骨颈骨折后骨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率都比较高,导致对于治疗的要求比较高。但是股骨颈骨折常涉及高能量损伤,骨折端局部多存在粉碎或移位,动力髋螺钉的应用对骨骼的把持力减弱,预后一直不太好。随着医学的发展,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得到了广泛应用[2]。本文具体探讨了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纳入标准: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适应手术治疗;符合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58岁,平均年龄51.33±3.13岁;送诊时间为1.13±0.56d;合并疾病:高血压2例,冠心病1例,糖尿病5例;致伤原因:行走跌伤14例,交通事故致伤16例。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分布如下:Ⅰ型3例,Ⅱ型8例,Ⅲ型11例,Ⅳ型8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患者取仰卧位、硬膜外麻醉或插管麻醉,骨科专用牵引床进行骨折端复位。通过牵引,患肢的内收、外展、旋转、挤压使骨折端复位。于大转子下2-3cm处向股骨头方向倒“品”字形钻入导针3枚,C臂正侧位检查导针位置,满意后于导针边缘作约1cm长小切口。测深,植入7.3mm空心拉力螺钉3枚,螺钉的螺纹全部穿过骨折端距离关节软骨下约10mm。退出导针,缝合切口,术毕。 1.3 观察指标 (1)Harris评分:术后1周与术后3个月进行Harris评分,分值越高,患者手术效果越好。(2)并发症:观察与记录术后3个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进行最长5年时间的术后长期随访观察,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远期并发症。 2 结果 经过评定,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后1周的Harris评分为91.38±7.34分,而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为95.33±5.34分,表明患者获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在术后并发症中出现1例下肢静脉血栓,无其他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3%(1/30),经治疗后均有明显好转。在远期并发症中,无发生骨折不愈合,发生2例股骨头坏死。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患者通常来源于低能量损伤,可以是直接或间接暴力。直接损伤暴力包括跌倒时直接撞击大转子,间接损伤暴力通常是附着点肌肉的收缩力量大于股骨颈所能负荷的力量[3]。特别是许多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通常因机体老化和代谢速度减慢而患有多种慢性疾病,若患者在股骨颈骨折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将引发多种并发症,极大地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4-5]。 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基本原则是早期良好复位及可靠的内固定,锁定钢板的应用可以获得接近解剖复位,但对股骨头下区域的暴露有限,导致预后恢复比较困难。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能对骨折两端产生轴向拉紧,克服了三刃钉、普通螺钉及骨圆针等进钉时冲击损伤的缺点[6]。并且不暴露骨折端,不破坏股骨头血运,可提高骨折愈合率,促进患者康复。 股骨颈骨折患者常涉及高能量损伤,骨折端局部多存在粉碎或移位。对年轻和经过选择的老年患者,可以选择闭合复位或者切开复位内固定,固定方式可以选择空心螺钉或动力髋螺钉[7]。在本研究中,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后1周的Harris评分为91.38±7.34分,而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为95.33±5.34分,表明患者获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在术后并发症中出现1例下肢静脉血栓,无其他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3%(1/30),经治疗后均有明显好转。在远期并发症中,无发生骨折不愈合,发生2例股骨头坏死。 总之,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安全性良好,能有效促进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参考文献: [1]胡江华,陈中.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4,5(22):727-728. [2]黄道文,胡文浩,魏波,等.骨水泥型人工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39):7003-7008. [3]屠震宇.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6):58-60. [4]夏希,刘智.空心螺钉强斜低位与非强斜低位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17(2):108-113. [5]Zhouyuan Yang,Huifang Liu,Xiaowei Xie,et al.Total Hip Arthroplasty for Failed Internal Fixation After Femoral Neck Fracture Versus That for Acute Displaced Femoral Neck Fracture:A Comparative Study[J].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2015,30(8):1378-1383.

儿童股骨颈骨折加压空心钉治疗体会

儿童股骨颈骨折加压空心钉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09-12-21T13:58:19.0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9期供稿作者:吴亦新徐小艳[导读] 在儿童股骨颈骨折中,决定骨折预后的因素包括骨折的年龄、骨折的种类和骨折的部位等诸多因素。 吴亦新徐小艳(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洛阳正骨研究院河南洛阳 471002)【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29-0104-01 儿童股骨颈骨折少见,约占所有儿童骨折的1%,儿童股骨颈由于骨质坚韧而致密,多需较大暴力才能引起骨折,股骨颈血供破坏严重,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我院自2006年~2008年采用G型臂透视下手法闭合复位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53例,疗效好,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手术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股骨颈骨折53例,男33例,女20例;年龄9岁~15岁,按Colonna分型:经骺型10例、经颈型23例、基底部型20例,其中骨折移位不明显10例,明显移位成角43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5例,高处坠落伤38例,受伤至就诊时间均在3天以内。 1.2手术方法所有患儿入院后按移位情况常规行患肢皮牵引或股骨髁上骨牵引,3d~7d,在硬膜外或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麻醉后在G臂机透视下行手法复位,骨折复位满意,保持患肢外展20°、内旋10°位维持牵引,在皮肤上作一个小切口,在透视监控下,用电钻打入克氏针,沿克氏针方向固定空心钉。手术中空心钉固定的位置尽可能靠近股骨颈骨距处,同时空心钉的远端尽量不过骺板,但对于靠近股骨头的经颈骨折为获得稳定的固定,常常超过骺板。术后患肢穿“丁”字鞋保持外展中立位6周。本组病人采用2枚空心钉固定。 2 结果 术后不负重指导下自主肌肉收缩舒张功能锻炼,3个月后逐渐负重下地活动,定期复查CR片,全部病例骨折愈合良好,术后1.5a取出内固定物,随访年限10月~18月,行走功能正常,无1例发生股骨头骺板早闭及髋内翻及下肢短缩,仅1例发生股骨头轻度坏死,但行走时无疼痛及跛行,继续随访观察中。 3 讨论 在儿童股骨颈骨折中,决定骨折预后的因素包括骨折的年龄、骨折的种类和骨折的部位等诸多因素。骨折的部位越靠近头部,股骨头坏死的概率越大。股骨颈有其独特的功能解剖及血供系统,从髋关节解剖学特点来看,股骨头无菌坏死与骨折移位程度和骨折部位有直接关系,特殊的血供方式使儿童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颈始终有坏死的危险因素存在,儿童骨质坚韧,只有在较大暴力下才会发生骨折,因此骨折移位程度及血管损伤程度较成人严重,同时儿童时期圆韧带动脉供血不足,囊内动脉环多不完整,加之骨骺软骨板的阻隔,血管损伤闭塞极易造成股骨头缺血坏死。另外治疗过程中手法粗暴,内固定物穿过骺板,股骨颈骨骺受到较强的撞击,均可构成血运障碍,加之过早下床,不适当功能锻炼,均是日后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原因。良好的复位和可靠的内固定是保证股骨颈骨折愈合的关键。 本组病例采用的空心钉内固定具有以下特点: (1)钛金属制成,组织相容性较好,术后能进行MRI和CT检查;(2) G型臂X线透视引导,能准确定位,并且空心钉为典型松质骨螺纹钉,可使骨折端产生明显的加压作用;(3)空心钉在骨折面的应力均匀一致,有利于骨折稳定性,使骨折端的异常活动消除,使患儿具备早期功能锻炼的基本条件;(4)可引流降低股骨头颈内压,有利于改善局部而运用,降低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1]。 手术操作要求:对移位骨折必须完全复位,以G臂透视机多方位透视观察确认,以利于股骨头血供恢复及促进骨折愈合。在X线透视下确保固定的克氏针位于股骨头下约0.2 cm,手术过程中应当注意选择粗细、长度合适的空心钉,掌握空心钉头部一般不越过骺板,末端螺纹必须超过骨折线,对于靠近股骨头的经颈骨折,空心钉固定常常越过骺板,术后应严密观察股骨头的发育情况并向家属交代清楚,定期复查至骺板闭合为止,手术中应注意使空心钉固定的位置尽可能靠近股骨颈距处。术后患肢穿“丁”字鞋,保持外展中立位6周,不做牵引,有助于消除剪切应力及张力。且应避免过早负重,以免影响股骨头外上方局部微循环的重建。 为了恢复儿童股骨颈骨折后髋关节的形态和功能,尽量避免和减少儿童股骨颈骨折治疗后的并发症,应尽可能提供坚强的生物学内固定,保证骨折处的稳定性及维持复位。研究表明,股骨颈骨折治愈率与骨折后的复位质量、骨折的固定强度和固定方式有关,应用空心钉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能使其并发症明显减少。 综上所述,空心钉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疗效好,操作方法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建议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Cho M R, Lee SW, ShinDK, et al.A predictive method for subsequent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AVNFH) by observation of bleeding from the cannulated screw used for fixation of intracapsular femoral neck fractures J Orthop Trauma.2007, 21 (3):158.

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效果分析

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法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较对照组高,两组间上述两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采取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小切口固定术;临床疗效 股骨颈骨折作为一种严重的外伤性骨折疾病,其多因高能外部因素作用导致,多数患者来院就诊时,合并骨折端肌肉组织损伤、多发伤等合并症[1],而老年患者多合并骨质疏松,骨头相对较为脆弱,也容易发生该类骨折[2];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案进行治疗,极有可能导致致残,严重时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为分析采取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选取最近两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该类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中31例行上述手术方案治疗,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34例;年龄52~74岁,平均(66.3±3.4)岁;其中合并出血性休克、尿道损伤、直肠损伤、神经损伤患者人数依次为24例、14例、16例和8例。将上述选取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复位手术治疗,观察组行闭合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取仰卧位,麻醉成功后,于患髋下垫枕,借助C臂透视下维持患肢于11~15°状态,保持伸直内旋位,观察骨折的对位情况,待复位位置基本与解剖位置相符合后,于大转子下方4cm处左右行1.3~2erR切口,并于C臂透视作用下将第1枚导针钻入,保证导针位置位于股骨颈外侧,处于股骨头关节面下方0.5~1cm之间即可;再依照等腰三角形三定点分布法,借助平行导向器将另外2枚导针钻入,记录导针导入深度;对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在扩孔时导入导针时仅需要达到骨皮质即可,术后将空心钉用六边形中空攻锥旋入针孔中,另外两枚空心钉采取相同方法处理,术后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手术完成3w后,行X线检查,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骨折端愈合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总分100分,优:评分>90分;良:评分在75~89分之间;好:评分在60~74分之间;差:评分<60分。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的近期疗效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 的近期疗效 库瓦提?绕线 杜曼?吐鲁木汗 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 833200 【摘 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诊断为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的患者,先重建肩关节悬吊结构,行肩胛盂骨折闭合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定期复查肩部前后位、侧位和腋位片X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①50例肩胛盂骨折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6.3±8.2)min,平均手术出血量(6.7±1.2)ml,X线提示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7.2±4.8)周。②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36.7±13.9分、89.4±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50例肩胛盂骨折患者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腋神经受损、臂丛神经受损、腋动脉损伤、螺钉松动或折断等不良并发症。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疗效肯定,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关键词】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肩胛盂;骨折 肩胛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5%,常由直接暴力及外伤导致,其中以肩胛盂骨折多见,肩胛盂骨折发生后绝大部分患者合并胸壁、颈椎及多组织联合伤,危及生命,而且肩胛盂作为连接上肢及躯干的重要骨性结构,若治疗不当可影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因此本次研究收集我院诊断为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的患者,探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的治疗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诊断为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的患者,患者平均(47.9±21.3)岁,男28人,女22人,肩胛盂骨折部位左侧31例,右侧19例。骨折原因为车祸、跌落、钝器损伤。合并锁骨骨折29例,肩锁关节脱位25例,肩峰骨折32例,肋骨骨折38例,颈椎损伤16例,神经损伤19例,均有悬肩复合体损伤。所有患者均符合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的诊断标准[1],排除生命体征不平稳者及肝炎病毒携带者,活动性感染,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消化道疾病者,药物有过敏、恶性心律失常者。 1.2 方法 患者采取全身静脉麻醉,肩部垫高。先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锁骨骨折患者,采用“S”型切开,复位内固定;肩锁关节脱位时钩钢板固定;肩峰骨折者克氏针钢丝固定。进行骨折手术时保持上肢内收,穿入导针,抵于喙突前方。肩胛骨正位下保证导针与关节盂切线平行,腋位保证导针与喙突长轴一致。避免导针向内侧损伤神经及血管。反复确认导针位置后,钻入2~3cm,不超过骨折线,在导向器下再钻入2~3枚导针。在导针辅助下,参考文献标准[2],进行骨折复位。透视下确认复位良好后,使用2枚导针钻入肩胛骨,拧入螺钉进行加压,冲洗伤口,加压包扎,不放置引流管。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对患者定期复查肩部前后位、侧位和腋位片X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 1.3 疗效评价标准 Mallet评分参考文献标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分为疼痛、ADL、ROM(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活动)、肌力四项,总分100分,分值越高,功能恢复越满意。 1.4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Econometrics Views 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χ-±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样本率用χ2检验法,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手术结果及术后骨折愈合情况 50例肩胛盂骨折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6.3±8.2)min,平均手术出血量(6.7±1.2)ml,X线提示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7.2±4.8)周。 2.2 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36.7±13.9分、89.4±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50例肩胛盂骨折患者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腋神经受损、臂丛神经受损、腋动脉损伤、螺钉松动或折断等不良并发症。 3 讨论 3.1 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特点 以往骨折学术界对肩胛盂骨折的治疗方法存在分歧,主要因为肩胛盂骨折局部解剖、肩关节活动存在多种理论。根据肱骨头与肩胛盂的暴力方向,形成不同类型的骨折,Ideberg[3]将肩胛盂骨折分为5种类型,也有学者指出关节盂严重粉碎骨折属于VI 型,作为Ideberg分型的补充。其中III型为骨折线始自肩胛盂关节面的上半部分,并向内侧延伸,出于肩胛上切迹附近的肩胛骨体部。研究指出肩关节向内、偏上方的暴力是IdebergⅢ型骨折的损伤机制,在胸小肌、喙肱肌及肱二头肌的牵拉下骨折出现移位,因此此类患者基本伴发悬肩复合体的损伤。本次研究中同样发现50例患者均发生悬肩复合体损伤,与以往研究基本一致。IdebergⅢ型肩胛盂骨折的手术指征众多学者说法并不统一,有学者认为移位大于4mm应该手术。 3.2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优势 手术中若采用三角肌、胸大肌入路,由于前方血管丰富,神经游离困难,组织损伤多,关节面显露狭窄,造成术后患者恢复缓慢,影响患者肩关节早期锻炼,造成术后并发症高。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的治疗方法,结果显示术中患者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未发生1例并发症。 (下转至第185页)

跖跗关节损伤采用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体会

跖跗关节损伤采用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跖跗关节损伤采用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跗跖关节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和并发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优良率为87.80%,对照组优良率为65.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例发生并发症,占7.32%,对照组术后6例发生并发症,占14.6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跖跗关节损伤;闭合复位;皮螺钉;内固定 跗跖关节是中足的复杂结构,由中足前足的传导完成步行重力并在步态各期支持体重,所以一旦该部分损伤则会使步行受到严重影响。不同强度和机制的暴力引起的跗跖关节损伤治疗方式也不相同。尤其该关节解剖关系复杂,一旦漏诊或延迟治疗会造成患者出现严重的后遗症[1]。为减少后遗症和致残率,本院特选取部分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5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2例跗跖关节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男39例,女43例,年龄34~67岁,平均年龄(44.6±8.7)岁,根据Chiodo和Myerson三柱损伤分为27例三柱损伤,34例单柱损伤,21例两柱损伤。82例患者中,40例为跗跖关节复合体损伤且均由暴力所致,其中高处坠落伤8例,18例交通事故伤,14例机器挤压伤。42例为单纯跗跖关节损伤,其中交通事故伤14例,高处坠落伤7例,砸压伤5例,运动扭伤9例,机器挤压伤7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活动受限、中足肿胀、疼痛、畸形。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观察组给予观察组患者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采用硬膜外麻醉,将第2、3足趾和躅趾逐渐向远端纵向牵引后行手法复位、复位中间柱主要针对中柱损伤,即第2跖骨基与内侧楔骨问中放置大号骨折复位钳,与Lisfranc韧带法的方向相同。整复中问柱可在C型臂机监控下进行,一旦复位第2跖骨基才能自动复位第3跖骨基。确认复位达到预期效果后以自内侧楔骨内侧缘斜形向将1.5 mm导针钻入第2跖骨基,起到临时固定的作用,之后旋入相应长度的4.0 mm空心螺钉后在内侧与中间楔骨中固定另一枚螺钉。对内侧柱进行整复,在对患足拇趾牵引的过程中要向外侧推向内脱位的第

闭合复位及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观察

闭合复位及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6-03-01T11:15:49.0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1期作者:肖伟 [导读] 湖南省常宁市中医医院、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闭合复位及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确切,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湖南省常宁市中医医院湖南常宁 421500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闭合复位及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患者给予开放性整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及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较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2.00%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闭合复位及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确切,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临床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cannulated screw fixation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clinical results.Methods:I hospital in January 2013 to 50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were treated in January 2014,by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n=25)and observation group(n=25),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in the open reduction plate fixa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cannulated screw fixation on clinical outcomes for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00%,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72.00 percent higher,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Conclusions:In the treatment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cannulated screw fixation for the exact effect,simple operation,less trauma,quicker recovery and other advantages,has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Tibial Plateau Fractures;Closed Reduction;Percutaneous Cannulated Screw Fixation;Clinical Effect 胫骨平台是膝关节重要的负荷结构,一旦发生骨折,内外平台受力不均,产生骨关节炎改变。胫骨平台内外侧有内外侧副韧带,平台中央有胫骨粗隆,当胫骨平台骨折时,常伴有韧带和半月板损伤。胫骨平台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导致,内侧平台骨折约为15%~20%,外侧平台骨折约为50~70%,内外侧同时骨折约占25~65%。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造成膝关节畸形、不稳定或力线等问题,给患者正常生活、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临床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为手术为主,采用闭合复位及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疗效确切。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探讨闭合复位及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38.74±5.31)岁;受伤原因:交通车祸伤20例,坠落伤9例,重物砸伤14例,其他7例。结合临床症状,经CT、MRI检查,全部患者均符合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诊断标准[1],其中内侧平台骨折12例,外侧平台骨折25例,内外双侧平台骨折13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存在较高的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性整复钢板内固定治疗,给予2%利卡多因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止血带充气至500mmHg,于膝前正中处作纵行切口,充分暴露胫骨平台关节。若为塌陷性骨折,可进行植骨处理,采用钢板内固定,复位满意后放置L型或T型钢板。观察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及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结合CT扫描结果,明确骨折线走向,给予2%利卡多因硬膜外麻醉,取平卧位,患肢膝关节屈曲向上。借助C型臂X光机,持续性牵引下肢中立位,采用外翻应力或内翻应力复位,若胫骨平台骨折存在明显劈裂移位,给予1枚3.0克氏针,整复近端撬起骨折位的关节面,随后关节面台阶在2mm以下。临床固定后,针对骨折较轻的患者取外侧关节进针点切开皮肤1cm,严重骨折患者取内侧关节进针点切开皮肤1cm,将2枚与关节面平行、与骨折线垂直的导引针钻入对侧骨皮质,然后顺着导引针方向进行扩充,并拧入2枚7.00mm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 1.3 评价指标 参考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判定标准[2],规定实施治疗后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恢复行走功能,膝关节伸直无异常,活动角度与受伤前无差别,稳定性正常,Rasmussen评分为27~30分;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可短时间正常行走,膝关节伸直缺失程度<10°,活动度>120°,屈曲20°时不太稳定,Rasmussen评分为20~27分;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行走时间为30min~1h,膝关节伸直缺失程度为10~20°,活动度为95~120°,Rasmussen评分为10~20分;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膝关节伸直缺失程度>20°,活动度<95°,Rasmussen评分<10分。临床治疗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随访6个月~1年,平均随访时间(10.4±1.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整理实验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对本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应用(n%)表示,组间差异经x2检验,在P<0.05时,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0.0000

股骨颈骨折的复位方法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在老年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年龄越大,骨质疏松程度严重者,骨折发生几率越高。而年纪越轻,骨质越好,骨折发生率越低。但是,年轻患者一旦发生股骨颈骨折,必然是受到更大的外伤暴力,骨折断端移位大,股骨头血运损害严重,骨折不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均较老年患者增高。 Garden根据骨折移位程度将股骨颈骨折分为四型(图1)。Ⅰ型:不全骨折,股骨颈下方骨小梁部分完整,该型包括“外展嵌插型”骨折。Ⅱ型:完全骨折,但无移位。Ⅲ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X线片上可以看到骨折远端上移、外旋,股骨头常后倾,骨折端尚有部分接触。Ⅳ型:骨折完全移位,X线片上表现为骨折端完全失去接触,而股骨头与髋臼相对关系正常。从Ⅰ型到Ⅳ型,股骨颈骨折严重程度递增,而不愈合率与股骨头缺血坏死率也随之增加,该分型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 图一股骨颈骨折的Garden分型 复位方法

一 牵引 患者卧床,做胫骨结节牵引,患肢置于中立位,轻度内旋。牵引重量因人而异,一般为6~9kg,牵引时间不宜超过I2小时。90%以上的患者可通过牵引达到复位要求。 二 闭合手法复位 如牵引达不到复位要求,可加用手法复位,在硬膜外麻醉下: 1、MC Elvenny法:双下肢同时做牵引,目的是使骨盆固定,将患肢外旋,并加大牵引力量,继之,再将患肢内旋、内收,达到复位目的。 2、Leadbetter法:患者平卧于地面,将患髋及膝屈曲90°,沿患肢股骨轴线牵引,持续2~3分钟,再将患肢内旋,并轻度屈曲,复位后,将患肢轻轻放下,如患肢足部不出现外旋,则多半表明复位成功:执行内固定之前,再以C形臂机验证。 三 经皮穿针撬拨技术 如上述方法仍达不到复位效果,通常表明或股骨头断端或因刺入关节囊,或因头颈之间已发生旋转分离(图2A),或头颈断端之间某部位发生嵌插。(此种情况可发生在Garden II、01、IV型中任何一型)。此时,仅凭旋转患肢,使头、颈骨折断面对接已无效。为了避免切开复位可使用经皮穿针撬拨技术骨折复位。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目的评价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空心钉内固定,对股骨颈骨折愈合疗效进行评价。结果骨折愈合23例,不愈合2例,股骨头坏死1例。骨折愈合时间6~12月,平均7.5月。结论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操作容易、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髋关节功能恢复理想,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措施。 标签: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 股骨颈骨折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随着交通的发达和建筑等高空作业的增多,发生在青壮年的股骨颈骨折也在逐渐上升。因为股骨颈骨折发生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的概率较高,故在临床引起高度的重视。选取2006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来治疗骨折,效果显著,先报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股骨颈骨折26例,男9例,女17例,年龄32~80岁,平均57.5岁,左侧12例,右侧14例,高处坠落伤6例,车祸伤5例,跌伤15例。骨折分型:Garden分型,Ⅰ型8例,Ⅱ型10例,Ⅲ型6例,Ⅳ型2例。按骨折部位分型:头下型4例,经颈型8例,基底型14例。受伤到手术时间2~14例,平均4.5d。 1.2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取患者平卧位于手术床上,略垫高患侧臀部。在C型X线光机透视下将骨折牵引复位。复位满意后,持续牵引,标记大粗隆位置,皮肤常规消毒后铺巾。在透视引导下,于大粗隆下2~3cm处沿股骨颈方向打入3枚克氏针(克氏针呈倒立的三角形,远端克氏针紧贴股骨距进入。)透视确认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克氏针在股骨颈内的位置稳妥。以克氏针为中心,切开约1cm的切口,钝性分离肌肉致骨皮质,空心钻套入克氏针,钻入股骨颈。钻头致软骨下1cm,再用空心螺纹钉加压固定骨折。取出克氏针,常规缝合包扎[1]。 1.3术后处理术后给予抗生素3~5d,患肢中立位外展20°~30°,穿”丁”字鞋。患肢早期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踝关节及各足趾的活动,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14d拆线,6~8月扶拐患肢部分负重活动。门诊每月复查X线片,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2结果 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50min,出血量月30~60ml。术后无1例切口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6例患者获得18~30月(平均22月)的随访。骨折愈合23例,不愈合2例,股骨头坏死1例。骨折愈合时间6~12月,平均7.5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张力带治疗髌骨横行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张力带治疗髌骨横行骨折 发表时间:2012-12-04T15:35:10.6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1期供稿作者:裴富强邓岳杨大钊苏波[导读]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张力带固定术治疗横行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裴富强邓岳杨大钊苏波(西安航天总医院外二科陕西西安 710100)【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1-0131-01 【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张力带固定术治疗横行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5例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张力带固定治疗横行髌骨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获得平均11.2个月(9~15个月)的随访。应用临床骨折愈合标准评估骨折愈合率100%,根据胥少汀膝关节综合评价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6%。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疗效满意、具有微创、操作简单、骨折愈合快、愈合率高,以及膝关节功能好的优点。【关键词】髌骨骨折空心螺钉微创手术 髌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经典的髌骨骨折治疗方法是用两枚克氏针结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但是也存在固定效果不够确切,克氏针容易松动移位,钢丝局部受力过大等缺点。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外科技术趋向于微创化,在创伤骨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1]。我院于2007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张力带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23~80岁,平均4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3例,跌伤7例,重物压砸伤2例。骨折类型:均为髌骨横形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为1~18 d,平均6 d。骨折分离<5MM者7例,分离>5MM者18例。 1.2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麻。术中先行膝关节腔积血抽出,术者用双手拇指将髌骨远端向上推挤,同时双手示指将髌骨前面的皮肤尽量向上推移,然后将骨折远端与近端对合,轻轻活动膝关节使关节面恢复平整。经C型臂X线机正侧位透视证实复位满意后,用点状复位钳皮外夹持,暂时稳定骨折端。在髌骨下缘切开2个约5MM长的切口,C型臂X线机透视下穿入2枚直径1.5MM导针临时固定,沿导针攻丝后测深,选择2枚外径为4.5MM半螺纹空心螺钉顺导针穿入髌骨固定。固定牢固后拔除导针,腰穿针配合下自钉孔穿入1.2MM钢丝8字捆扎,冲洗后缝合。术中出血量10~20Ml,平均16Ml;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2Min。 1.3术后处理术后无需石膏外固定,术后第二日开始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术后2周开始膝关节屈伸锻炼,术后4周复查并部分负重活动。 2 结果 25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15个月,平均11.2个月。根据髌骨骨折临床愈合标准[2]:髌前骨折处无压痛;患者在无助行器辅助的条件下可独立负重行走30步;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小梁通过。参照以上标准,该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7~11周,骨折愈合率为100%。参照胥少汀的膝关节综合评价标准,本组最终的随访结果,优21例,良3例,中1例。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 3 讨论 髌骨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骨折,其手术方法多样,各有特点。各种方法均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面平滑,以利于膝关节早期活动和防止发生创伤性关节炎为目的。 对髌骨的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屈曲膝部时髌骨前方受股四头肌和髌韧带作用产生张应力,髌骨后方受到压应力。因此,将工程力学上的张力带原则引入髌骨骨折的治疗中,使髌骨在屈膝时能够将张应力转变为压应力,促进骨折端的愈合。经典的张力带应用,是采用两枚克氏针纵行固定髌骨,钢丝绕过克氏针在髌前形成“8”字固定,或者两道钢丝分别绕过克氏针在髌前形成两个环路。我们在既往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经典的张力带固定,能够起到较好的骨折固定和动态加压作用,但是,仍存在诸多需要关注的问题,如克氏针在手术中仅起到骨折端的固定作用,而不产生加压作用;克氏针的尾端需要折弯并敲击贴紧髌骨,钢丝应卡在髌骨表面和克氏针尾端之间,但是由于软组织的遮挡,这些操作往往不易,病人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克氏针容易松动并移位至皮下,引起压迫性疼痛,导致功能锻炼受限,不得不要求提早拆除内固定等。 我们使用空心加压螺钉结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移位的横行髌骨骨折,发现与以往的张力带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同时具备了加压螺钉的力学特性和张力带的效果,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除了手术操作简单,钉尾对局部软组织刺激性小,没有克氏针针尾折弯、钢丝绕过针尾等繁琐操作等优势外,2枚空心加压螺钉纵向平行固定,具有骨折端初始加压作用,并抵消了骨折端的旋转应力。1997年Carpenter等最早对比了AO张力带方法,两枚拉力螺钉平行固定方法,空心加压螺钉结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方法,认为后者能承受的负荷明显高于前面两种方法。CekinT等,在牛的髌骨横行骨折模型上,对比了改良张力带技术,Acutrak双头加压空心螺钉,Acutrak双头加压空心螺钉联合张力带三种固定方式,计算三者最大抗失效负荷,结果表明联合应用双头加压空心螺钉和张力带的固定方式,与其他两者相比,效果显著。 关于本术式笔者有如下体会:①术前应依据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测量所用空心螺钉长度。螺钉的螺纹必须完全通过骨折线,钉尾以不突破对侧髌骨皮质为宜,这样螺钉才具有加压作用,而且减少钉尾刺痛或戳破皮肤的可能。②对于髌骨一端骨块较小者,可采用自较小骨折端旋入螺钉,即螺钉可从髌骨上极旋入,也可自髌骨下极旋入。③用导针固定骨折后,可先选择1枚导针引导下攻丝,完成螺钉固定后,再行另1枚导针引导下攻丝、螺钉固定,有利于防止骨折移位。 经皮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符合外科微创原则,手术简单,固定可靠,软组织损伤小,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好,疗效可靠。 参考文献 [1]王亦璁.骨折治疗的微创术式.中华骨科杂志,2002,22 (3):190. [2]裘法祖主编,外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701~7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