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若干问题探讨_杜人淮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若干问题探讨

杜人淮,申 月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03

)收稿日期:2015-07-

14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JY077

)作者简介:杜人淮(1964-)

,男,江西新建人,博士,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生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防经济理论与实践;申月(1991-),女,江苏泰州人,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研究生管理一大队学员14队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国防经济理论与实践

摘 要:国防工业是保障国家军事力量及军事优势的重要科技和工业基础,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和带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原动力,是加快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最重要领域。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当今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日益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国防工业走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发展道路,有助于扩大自主创新的社会基础,增强自主创新发展后劲,提高自主创新效率效益。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的实现,主要是基于科技扩散集成效应、优势叠加倍增效应和共享协同互动效应。为更好地推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需加强军民融合式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等制度建设。

关键词: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内在动因;实现机理;制度建设

DOI:10.6049/kjjby

dc.2014050932中图分类号:E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5)20-0113-

070 引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防工业代表着国家整体的科技水平与工业水平,是带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原动力,是军民融合发展的最重要领域。推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可提升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促进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特别是国防工业自主创新已成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强调,

要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1]

;2

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重申,要健全国防工业

体系,完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制[2]

;2

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明确,要

坚定不移地走军民融合式创新之路[3]

;2

015年5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再次重

申,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

4]

。本文试就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1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内在动因

国防工业是保障国家安全需求的特殊产业,

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追求独特和领先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国防工业必须以自主创新为主要发展动力。随着军用和民用科技的日趋融合,高新技术军民两用趋势的不断增强,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体制正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共同政策取向。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就开始探索解决如何充分有效发挥国防工业作用,努力寻求一条既能有效增强国防实力,又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

5]

。虽然我国国防工业基础在不断增强,但自主创新能力仍滞后于发达国家,跟踪仿制成为国防工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与国防建设、经济建设要求不相适应。新形势下,仅依靠国防工业自身力量,走封闭式自主创新发展之路,难以有效提升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只有把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有机地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发展,才是加快提升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1.

1 扩展自主创新社会基础无论是国防科技,还是民用科技都离不开创新。自主创新的直接参与者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自主创新的间接参与或推动者包括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等。其中,高等院校主要担负基础

研究与高科技领域原始创新,科研院所主要担负应用研究与高科技产品开发研究创新,企业主要担负新产品、新工艺等的开发创新,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对科技自主创新进行宏观指导、协调和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金融机构主要为科技自主创新提供融资等方面的支撑,中介组织主要为科技自主创新提供相关信息,并为创新成果转化及转让等提供必要的服务支持。

国防工业属知识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产业,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领域、多个环节和多种因素,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相关产业和相关制度的有力配合。20世纪电子计算机、因特网、核能、空间等技术的重大突破,虽源于军事需求并发端于国防工业,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有力支持。因而,国防工业自主创新需要不断扩展自主创新的社会基础。

国防工业创新能力体系包括创新资源、创新组织、创新过程和创新关系等[6]。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有助于不断扩大国防工业自主创新的社会基础,充分发挥各创新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不断提升国防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1)可有效发挥社会相关创新主体的作用。通过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广泛推动高等院校(特别是知名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及金融机构等各方参与国防工业自主创新,形成自主创新合力,增强国防工业自主创新社会基础。

(2)可有效发挥社会相关创新资源的作用。通过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充分动员人才、技术、资金、信息和管理等创新资源,提高国防工业自主创新的人才、技术、资金、信息和管理等水平。

(3)可有效发挥相关创新服务平台的作用。通过军民融合自主创新,有效利用各类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平台,以及各类科技文献资源与服务系统、计量标准体系以及计量检测技术等服务与支撑平台作用,提升国防工业自主创新的组织、实施和运行能力。

(4)可有效发挥相关创新制度保障的作用。通过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发挥各方推动和保障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市场规则、创新文化等相关制度的作用,更好地支撑和推动国防工业自主创新。

1.2 增强自主创新发展后劲

历史和现实证明,军工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是用钱买不来的,因而必须始终把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国防工业自主创新不仅包括科技和装备的自主创新,还包括相关科技手段的自主创新。同时,提高国防工业自主创新离不开资金、人才、技术、制度等创新要素。

国防工业科技创新可分为技术创新学习、技术创新模仿、技术模仿创新和技术自主创新4个层次[7]。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决定了国防工业自主创新必然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能够源源不断地从全社会获得各种动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发展后劲,加快提升自主创新的水平层次,实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1)可从全社会不断增强的科技投资力度中获得发展后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科技投资力度,用于科技自主研发、引进和消化吸收的资金持续增加,科技创新能力不断跃升。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不仅可充分利用全社会的科技创新优势资源,而且能充分获取全社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增强自身的自主创新发展后劲。

(2)可从全社会不断加大的人才培养力度中获得发展后劲。人才是创新之本,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教育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培养工程,如“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可充分发挥两院院士等各顶尖级科学家队伍、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专家队伍等人才资源优势,加快提升自身自主创新能力。

(3)可从整个社会全面深化体制机制等改革获得发展后劲。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最大红利。为了加快推动经济、社会、科技等各方面共同发展,应依照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与经济、社会、科技等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等障碍。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不仅可直接分享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发展红利,同时可借鉴各方面改革的成功经验,深化和完善国防工业体制机制改革,为推动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注入强大动力。

1.3 提高自主创新效率效益

当今世界,有关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的竞争日趋激烈,归根到底是国防工业自主创新的竞争。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变动变化大、尖端项目多,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投资规模大、时间周期长、消耗资源多、实施难度大和失败风险高。因而,国防工业自主创新,特别是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国防工程和重大武器装备型号研制的自主创新,仅依靠国防工业自身力量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我国民用科技领域资源雄厚、成果丰硕,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只有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科技成果的不足5%,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转化水平[8]。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可充分发挥民用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优势,将先进适用的民用技术转为军用,不断提高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效率和效益。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年

(1)有效缩短国防工业自主创新周期。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能够加快形成“小核心、大协作”的科技创新发展格局。在此格局下,国防工业企事业单位可重点专注于国防科技开发或武器装备研制的关键和核心领域科技创新,或与具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资质和科技创新优势的民用科研生产单位协作攻关。非关键、非核心科技创新活动可交给其它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资质的企事业单位承担,或直接采用民用前沿科技创新成果和先进成熟科技成果,这样既可节约时间,又可降低创新活动失败的风险,提高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成功率,从而持续提升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缩短国防工业自主创新周期,加快自主创新发展步伐。

(2)有效节约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费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意味着国防工业与民用科研生产领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等)在科研人才、经费、设备、场地和成果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和共用,也可在某些科研环节和科研项目等进行分工协作,从而节约大量购置设施设备、建设科研场地、使用科研人员和从事科研活动等方面的费用,避免或减少科研资源重复配置和闲置浪费等问题。这不仅可有效缓解科研资源供求矛盾,还能使国防工业集中有限资源提升自身自主创新能力。

2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实现机理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就是把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有机地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更好地发挥社会科技创新资源比较优势,有效克服和破解国防工业自主创新面临的瓶颈和制约因素,加快提升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的实现机理,主要是基于以下3方面效应:

2.1 科技扩散集成效应

实践证明,实现科技创新资源和科技创新成果在国际间扩散、转移、流动和集成,不仅是后发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差距的重要捷径,也是发达国家维持其科技创新优势的重要手段。提高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步伐,同样需要创新资源与创新成果的扩散、转移、流动和集成。创新资源包括创新主体、创新人才、创新资金及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等;创新成果包括新知识、新原理、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等。

社会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能否在不同部门及产业之间进行扩散、转移、流动,国防工业能否对各种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进行有效集成,充分合理地利用游离于国防工业自主创新之外的各种社会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并将其纳入国防工业自主创新体系,直接关系到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效率和最终的创新效果。通过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打破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的军民界限,破除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创新资源及创新成果相互分割的局面,能有效推动创新要素流动、知识扩散、技术转移,有助于国防工业集成社会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并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更好地提升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可概括为内生创新(Endogenous Innovation)和集成创新(Integrated Innovation)。它们都离不开科技要素与科技成果的扩散和集成。国防工业集成创新是对已有技术的局部创新或组合创新,即军工企事业单位利用各种管理技术、信息技术与工具等,通过对已有军工和民用科技的选择、集成和优化,开发和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等科技成果的创新活动;国防工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军工企事业单位通过引进并消化吸收尚未民用或军用的先进技术,自行开发和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等科技成果的创新活动。由此可见,获得已有技术是国防工业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要前提。国防工业原始创新是获取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原创性活动。从最终成果来看,国防工业原始创新虽然表现为独有并具有原创性的发现或发明,但其原始创新活动所需的先进技术手段、科技人才等,同样有赖于社会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的扩散。

国防科技自主开发和武器装备自主研制,是涉及众多学科前沿知识和众多领域先进技术的复杂创新活动。如今,现代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军工企事业单位应及时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把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孕育于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之中。通过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鼓励和支持民用科研生产部门积极参与国防工业自主创新,并建立起庞大的技术扩散和技术服务体系,以加快民用科研生产领域研发设计平台、试验测试平台、加工制造平台、管理技术平台、软件系统等先进科技手段使用的扩散,以及民用科研生产领域新概念、新理念、新原理、新知识、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新专利等科技创新成果的扩散,并使之加快向国防工业领域汇集,使国防工业部门能够广泛吸纳和有效集成最前沿、最先进和最实用的科技手段和科技成果,并通过消化吸收等实现国防工业创新系统的整体优化,带动国防工业在关键领域和环节的技术突破,全面提升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2.2 优势叠加倍增效应

通过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将国防工业自主创新寓于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之中,彻底打破国防与民用领域创新资源间的严格界限,把国防工业形成的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研发比较优势,与民用科研生产领域的科研条件、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成果等整体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把我国目前尚处于分割和分散状态的各类自主创新资源有效整合到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实现军工创新资源与民用创新资源的

·

·

 第20

期 杜人淮,申 月: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若干问题探讨

优势叠加、优势互补和优化配置,从而加快提升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国防工业和民用领域的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等各具优势。其中,国防工业在国防特色科技平台建设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建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等科技研究与开发平台,若干工业技术研究应用中心等国防科技工程化与成果转化平台,重大试验验证基地、基础性研究试验基地、大型综合性科研基地等国防科研公共服务与支撑平台,在国防科技专门人才和国防科技专门创新成果等方面也形成了明显优势。另外,在长期的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自主开发过程中,我国军工科研院所与军工企业形成的特有科研攻关组织方式及方法,在重大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研制开发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

目前,我国民用领域在科研条件、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成果等方面均占有绝对优势。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两院院士等顶尖级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以及其它对知识创造、传播和使用知识起重要作用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担负科技人才培养和承担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重要任务的国家“985”和“211”等重点建设院校,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发表的SCI论文和EI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等高等级科学技术奖,申请和获得授权的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均主要集中于民用领域。不仅如此,民用科研生产领域还集中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体制机制灵活、负担普遍较轻和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便利等优势。

随着当今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革命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的界限日趋模糊,民用科技的先进程度在许多领域已超过国防科技,同时,国防工业和民用领域的科研条件、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成果等创新资源共享共用的趋势也更加明显。因此,通过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可充分发挥民用领域的创新资源优势,最大程度地聚集军工和民用创新资源优势,并对军工和民用的创新资源优势进行有机整合,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优势叠加,形成“强强互动”的创新倍增效应,从根本上加速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步伐。

2.3 共享协同互动效应

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军民科技资源在许多方面可以共用,军民科技成果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军民两用科技,许多科技成果可以相互共享。因而,通过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把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有机地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可产生共享协同互动效应,加快提高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推动国防工业自主创新发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柔性设计与柔性制造系统的广泛应用,军工科研生产部门与民用科研生产部门可实现共享共用的科技资源越来越广泛,共用科技资源的潜力也越来越大。通过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充分发挥共享共用军民科技资源效应,不仅可大幅度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还可大幅度提升国防工业自身创新能力。如通过共享共用基于产品数据管理的先进数字化研发平台、基于制造执行系统的先进数字化生产线、基于虚拟仿真的先进数字化试验测试平台等,提升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所需的设备设施现代化水平;通过共享共用军民科技人才资源和军民科技成果等,提高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所需的科技人才水平和科技成果水平。

另外,通过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把国防工业自主创新寓于国家整体创新体系之中,形成跨越军工和民用不同部门、不同场所、不同地域的军民科技并行开发、军民产品并行研发和军民整机和分系统并行研制的创新格局,形成军民科技自主创新的协同互动效应,真正意义上实现军工与民用部门自主创新的协同、互惠、互补与互动。这可大大节约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时间和成本,使军工部门能够集中有限时间和资源专注于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在长期制约我国武器装备研制和发展的关键及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实质性重大突破,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武器装备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发展滞后,甚至一些领域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军民融合发展实现形式灵活多样[9],实践中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共享协同互动效应,可由不同形式体现出来。

(1)围绕军民重大项目开展有效竞争和分工协作。国防科技工业部门与民用有关部门围绕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科技工程和武器装备型号研制等重大项目创新活动,遵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充分发挥各自科技创新比较优势,通过分工协作研制或联合攻关等方式协同完成相关任务,以此推动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科技工程和武器装备型号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和实现快速发展,并由此加快提升国防工业自主研发、设计、制造能力和水平。

(2)建立跨越军民界限的区域新型战略联盟关系。国防科技工业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联合有关地方政府或民用科技工业部门,通过共建兵器、航空、航天、船舶、电子等高科技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等方式,建立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群,构建跨越军民界限的区域新型战略联盟关系,共同构建军民融合知识链和产业链,围绕军民重大科技开发和产品研制,共享共用区域军民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加快军民科技创新成果双向转化,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开展分工协作,协同攻关制约重大科技和产品开发的关键技术及核心技术,促进军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年

民科技创新的交流、协调和良性循环,由此加快提升国防工业自主研发、设计、制造能力和水平。

3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制度保障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旨在从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有机地融入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且在许多方面具有纯公共产品性质,因而国防工业自主创新发展必然面临市场失灵等问题。美国国防工业专家雅克·甘斯勒[10]指出,防务经济与商业经济的分割对双方均有害,只有政府才能消除两者之间的藩篱。因此,加快推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需要政府提供更多趋利避害的制度保障。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讲话中谈到,我国军民融合发展还存在思想观念跟不上、顶层统筹统管体制缺乏、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滞后、工作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11],并就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作了总体部署,明确了军民融合制度建设和改革发展路线图。

3.1 军民融合式战略规划建设

目前,我国关键技术自给率较低,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远高于发达国家30%以下的水平[12]。表明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任重道远。国防工业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既是增强国家安全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军地两大系统和多方利益关系,需要军民融合式战略规划的强力推进。战略规划是系统设计,也是整体布局。推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需要加强军民融合式战略规划建设,通过军民融合式战略规划的指导和牵引作用,使国防工业自主创新与我军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军事斗争准备发展相适应,与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布局调整相适应,从而使国防工业自主创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发展步骤、建设任务、资源配置等相衔接、相契合、相协调。

(1)加快构建军民融合式战略规划体系。我国的战略规划,从时间跨度上讲,可分为中长期规划和五年规划;从涉及范围来讲,主要有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国家不同部门、行业和领域等发展规划,以及各级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不同部门、行业和领域等发展规划。

目前,我国各发展规划之间不衔接、不协调等问题比较突出,且未能充分体现军民融合发展的要求。虽然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防科技工业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等均明确提出,要深化国防科研体制改革,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强军民结合的统筹和协调,建立军民结合、军民共用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等。2011年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列出专章明确部署军民融合发展,并使之上升为国家战略,但系统完整的军民融合式战略规划体系尚未建立,不利于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

目前,国家和地方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军民融合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结和“十三五”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工作。为了推动军民融合式国防工业自主创新,需健全完善军民融合式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规划,打破“军民分割、相互封闭”的界限,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按照经济社会建设与国防建设相协调、相统筹的要求,加快构建军民融合式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军民融合式国家和地方不同部门、行业和领域等发展规划,以及军民融合式国防建设与军队建设发展规划。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有关民用部门、行业和领域的发展规划,既要充分反映经济社会和各行业自身发展要求,也要兼顾国防需求和融入国防功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规划,既要充分反映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需求,也要注重发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溢出效应”,促进和带动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等建设发展。

(2)积极推进各战略规划相衔接、相配套。军民融合式战略规划体系涉及到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和不同领域的发展战略,为了有效推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需要各战略规划之间能够相衔接、相配套,避免各规划中内容出现相互矛盾、相互冲突和相互掣肘等问题。

为有效推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可考虑单独制定和出台国家军民融合式发展总纲性规划,用于统筹和指导国家与地方军民融合式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军民融合式民用部门、行业和领域等发展规划、军民融合式国防与军队建设发展规划的制定,确保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民用部门及有关行业和领域发展规划、国防与军队建设发展规划等,既能充分贯彻军民融合发展的原则和要求,又可实现各规划的军民融合发展内容相协调、相衔接和相配套。为加快推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国家、地方军民融合式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其军民融合式民用部门、行业、领域等发展规划,要与军民融合式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国防动员等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规划相统筹,确保各规划中军技民用、民技军用,以及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转化、推广、使用和相关制度安排等能够统筹协调和运转顺畅,有效克服和避免制约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因素的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发挥规划的牵引和指导作用,特别要强化战略规划,拿出可行办法推动规划的落实,加强督导检查、建立问责机制,强化规划刚

·

·

 第20

期 杜人淮,申 月: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若干问题探讨

性约束和执行力[11]。

3.2 军民融合式体制机制建设

体制创新是保障,机制创新是动力。目前,我国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还面临不少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建立完善的军民融合式体制机制。为加快推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需把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纳入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设计,纳入国家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有机整体,从解决当前制约我国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的突出矛盾出发,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入推动相关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一切妨碍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大军民融合式体制机制建设力度,为把国防工业自主创新有机地融入国家创新体系,鼓励和引导民用科技工业部门积极参与国防工业自主创新,从而为不断提高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顺畅的制度环境。

(1)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发展领导和协调机构。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一个对军民融合发展进行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的最高权威机构,全国范围的军民融合发展整体上还处于分散、无序状态,军民融合发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给力、不协调、不合作等问题,并由此影响和制约着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虽然2012年为落实国发[2010]37号文件精神,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建立了由工业与信息化部为部际协调小组组长单位,由23个国务院和军队部门参加的部际协调机制,但由于缺乏最高权威机构的有效组织和领导,难以真正实现全国范围内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上下联动、横向统筹和各方协调的格局。因而,有必要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最高决策与协调机构,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进行统一领导和协调。

为更好地推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可依照《国防法》关于“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可以根据情况召开协调会议,解决国防事务的有关问题”等规定[13],设立国家军民融合发展领导小组,作为全国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议事、决策和协调机构,小组成员可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有关分管领导构成。同时,国务院和军队有关部门及各省(市、自治区)应设立相应的军民融合发展领导小组,作为本部门、本系统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议事、决策和协调机构,业务关系受国家军民融合发展领导小组的指导。这样,国防工业自主创新就可打破军工和民口、军用与民用、中央与地方等的界限,并从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全局上有机整合各方面利益关系,统筹协调各方面的行为规范,使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共享共用社会经济技术基础,不断壮大和提升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发展。

(2)注重军民融合式体制机制改革的整体推进。为了增强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需全面深化军民融合式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军民融合式体制机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一是整体推进军民融合式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条块分割、部门分立、军民分离、多头领导、分散管理是我国现行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的典型特征。目前,我国基础科学研究主要由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等负责;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主要由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农业部和工信部等负责;国防科技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和武器装备型号研究主要由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局等负责。这不仅影响和制约着科技发展效率,而且难以有效推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为此,可按照“统一领导、分类管理”的思路整体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考虑设立科技最高管理机构,统一制定全国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政策法规及其有关管理协调工作。有关基础研究、应用和开发研究的实施可采取分类管理办法,基础研究主要由国家主导、政府管理,应用研究主要由企业主导、市场调节。

二是整体推进军民融合式国防工业体制机制改革。可按照《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指导意见》明确的分类改革总体要求[14],全面深化军工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除少数关系国家战略安全军工企业外,通过多种途径推进股份制改造,如资产重组、上市、相互参股和兼并收购等,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军工企业并参与股份制改造。分类推进军工科研院所改革,应用研究类及工程开发类军工科研院所可进行企业化改革,改制为现代股份制企业或转制为大型企业集团的研发中心,战略性、基础性、公益性军工科研院所加快向现代科研院所转型,最终形成内外开放、核心精干的军民结合、军民互动、竞争协作的军工体制机制。

通过军民融合式体制机制建设,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着力解决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等[11],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引导和带动民用科技工业部门广泛进入国防工业自主创新领域,不断提升国防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3.3 军民融合式政策法规建设

虽然我国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现实中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面临诸多困难、矛盾和问题。推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仅靠行政命令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只有在法治的框架内,强化军民融合的法治保障和政策支撑,才能使军民融合获得持久动力[15]。为了更好地推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的常态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尽快完善推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的政策法规框架,逐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年

步把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纳入制度化发展轨道,加快实现军民融合不断由个体融合走向整体融合、由单项融合走向系统融合、由浅层融合走向深度融合,由主要依靠政府主导融合走向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融合,切切实实地走中国特色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道路。

(1)完善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政策支持体系。推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必然面临不少科技成果需要二次转化,许多必备设施、设备等资产需专用性投资,沉淀成本较大等问题,技术风险、投资风险和市场风险等都较大,客观上需要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资等政策支持。然而,我国现行的军民融合发展支持政策还存在目标导向不明确,化解军民融合发展风险和降低军民融合发展成本等有效激励机制缺失,税收和利息减免等政策实施的覆盖面有限,公平性缺乏等问题。为此,需按照统筹协调、高效管用、确有必要、公平公正等原则,加快完善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一是加快完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体系。中央、地方财税和金融机构需强化对民用科技工业的军用及军民两用技术研发、民用技术向军用技术转化,以及民用科技工业与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合作等的支持力度,并采取必要的扶持、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民用科技工业参与国防工业自主创新。中央和地方财税可采取税收减免、退税、奖励、补贴研发费、研发费抵扣税收等政策支持军民融合发展,金融机构可通过设立军民融合专项贷款、贷款贴息和减息等方式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二是加快完善投资融资政策支持体系。需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推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投融资的政策支持体系。为此,可积极发展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构,逐步形成投资机构与军民融合创新企业“项目共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风险投资机制;积极发展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市场,通过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等资本市场筹集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所需经费。

另外,国家和地方政府还可设立军民两用技术开发和军民技术转移等专项基金,重点对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建设予以有力扶持。

(2)健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法律保障体系。为了更好地规范和推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需通过“立、改、废”构建一套层次分明、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协调一致和系统配套的保障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的法律体系。

一是加快制定和实施《军民融合发展促进法》。将其作为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法,确认军民融合发展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规定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在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中的职责,明确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管理制度、激励措施和法律责任等。涉及我国保障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的法规,既包括不同部门制定的法规,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中央军委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的军事法规,以及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的地方法规,也包括各种涉及军民融合发展的单行法律法规,如国防市场准入与退出法律法规、军民融合标准体系法律法规、军民融合式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等。因而,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军民融合发展基本法,作为不同部门制定有关保障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具体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准则,确保有关保障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的法律法规能相互配套和协调一致。

二是梳理、调整和修订现行法律法规。现行法律法规不仅未能充分体现推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发展的内容和要求,而且存在着孤立零散、操作困难、导向性差等问题。因此,为了全面、系统和深入地推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迫切要求按照统筹协调、相互衔接的要求,加紧对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梳理、调整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中,如果有关保障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的内容缺失,需加快补充相关条款和内容;如果存在不利或阻碍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的条款和内容,需加紧调整和修改;在推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方面,如果相关法规中的有关条款和内容存在相互矛盾和冲突之处,需加快理顺和修订。为了充分体现法律权威性,还需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检查、监督和惩戒力度。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3.[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6-57.

[3] 习近平.准确把握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军事创新[N].人民日报,2014-08-31.

[4] 习近平.把握改革大局自觉服从服务改革大局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N].人民日报,2015-05-06.[5] 杜人淮.论邓小平的国防工业改革发展路线图[J].军事历史研究,2014(4):136-143.

[6] 徐建中,李业平,姜树凯.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9):55-58.

[7] 李金生.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生演化模型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5-95.

[8] 艾亚.做强科技金融才能助推科技成果转化[J].国际融资,

2013(10):34-35.

[9] 杜人淮.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助推新型城镇化:现实需求、内在机理和战略举措[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6):51-55.[10] 雅克·甘斯勒.经济有效的国防建设[M].北京:中国国防科技信心中心,1992:9.

[11] 习近平.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努力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5-03-13.

[12] 李太淼,肖人乐.科技人员自主创新内生机制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1(3):126-128.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汇编[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76-77.

[14] 国防科工委、发展改革委、国资委关于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

业委员会文告,2007(7):9-12.

[15] 杜人淮.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法治保障[J].国防科技工业,2015(2):29-31.

(责任编辑:张益坚)

·

·

 第20

期 杜人淮,申 月: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自主创新若干问题探讨

包头稀土研究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包头稀土研究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作者:暂无 来源:《稀土信息》 2018年第7期 包头稀土研究院从建院初期就肩负着稀土及其功能材料服务我国国防军工建设的使命。早期研制的稀土及其合金广泛应用于坦克、火炮、弹体、舰艇、军机零部件等领域,基本满足 了军工的需求。1969年开始又逐步扩大了稀土功能材料的研究范围,其中包括稀土永磁材料系 列(1:5型稀土钴永磁材料、2:17型稀土钴永磁材料、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稀土电热材 料系列、稀土贮氢材料系列、稀土阴极发射材料系列、稀土发光材料、稀土电光源材料以及稀 土钢和含铌钢等,为我国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包头稀土研究院下属的蒙稀磁业公司作为主要军工产品配套单位,多年来一直为我国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提供大量优质的钐钴磁钢和器件,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产品也由 过去的钐钴轴向环、钐钴辐射环扩展到径向环、多级拼接环、异型件、磁瓦等,同时已经开始 向军工用户提供深层次的产品和技术服务。在满足我国国防需求的同时,蒙稀公司积极开发民 用市场,近三年销售额为2000余万元,产品主要应用在石油电机、高精尖仪器仪表、电子信息等领域。 近年来,为加快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步伐,包头稀土研究院苦练内功,全面改造企业生 产线,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努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员工的综合素质,实现产品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充分满足我国军工行业快速发展对钐钴磁性材料的广泛需求。其次,在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联系的同时,寻求广泛合作,通过走访交流,详细了解用户 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另外,强化分工与协作也是近年来工作的重点,包头稀土研究院专注钐 钴磁钢毛坯的生产,将机械加工交给加工技术水平高、有资质的公司,保证最终产品让用户满意。 包头稀土研究院力求为包头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的军民融合工作作出更大贡献,近年 来大力加强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合作,在军工民品配套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合作研发。“十二五”期间,包头稀土研究院与内蒙古科技大学合作承担了国防科工局下达民口配套项目 1项,包头稀土院完成了设计方案的确定、图纸设计、所需材料的选择与制定,完成各部件的 加工制造,初步研制出了所需产品。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承担了国防科工局下达民口配套 项目1项,包头稀土研究院负责项目总体方案设计、工艺放大、工程化和产品交付,产品性能 满足配套要求。通过合作开发交流,不但促进了本单位相关科研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扩大了包 头稀土研究院在军工领域的影响力,积累了军民合作融合式发展的经验。 “十三五”期间,包头稀土研究院计划在钐钴永磁材料、磁致伸缩材料、高超声速风 洞加热器用电热材料、高温电解制氢隔板、低温储氢合金及镍氢电池、磁制冷技术、核工业、 热障涂层陶瓷靶材、稀土基复合氧化物耐蚀陶瓷材料、稀土改性铝锂合金材料、镁锂超轻合金 材料、非晶材料及传感器、高强度耐热稀土镁合金、高温合金、稀土助剂等领域继续与国内知 名机构寻求合作,在军品、民品方面都取得突破,为内蒙古自治区军民融合合作发展做出积极 贡献。 如今,包头稀土研究院的军民工作已驶入自己的“快车道”,在科技创新飞速发展的 今天,包头稀土研究院力求科技开发与军民融合齐步走,在为稀土行业和稀土产业的发展贡献 科技力量和人才资源的同时也在军民融合工作上努力前行,争取更大的突破。

2019年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总结

2019年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争创军民共建先进活动 我局把军民共建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在局党委的领导下,结合我局具体工作实际,制定出军民共建工作计划和有关规定,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确保了军民共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深入开展拥军奉献活动,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 我局始终把拥军爱国作为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的主要内容,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活动,形成大力弘扬拥军优属的社会风尚。我局把为部队排忧解难作为开展军民共建工作的立足点,把为部队办好事、办实事当作共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落实。努力创建一个“军爱民、民拥军”的社会氛围,推动军民共建的进一步开展。 三、立足自身特点,做好新形势下军民共建工作 立足市交通局实际,服务大局,注重建设。在局党委高度重视下,从大局出发,急共建工作所急,想部队所想。2018年应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陆航旅)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航校)请求,对通往这两个部队的道路及部队门前广场、院内道路进行维修铺设,以保证部队的出行顺畅和周边环境的整洁。我局会同****区区委、区政府责成***区交通局,要求认真落实,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相关道路的维修铺设。共修补和铺设黑色路面15000平左右,使用资金近40万元,其中市交通局克服财政资金上的不足安排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补充****区资金上产不足。

一年来,虽然我局在军民共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局仍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加大军民共建工作力度,不断充实和完善共作内容,向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进一步开创我局军民共建工作的新局面。

中国军民融合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中国军民融合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军民融合即实现国防工业建设与社会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协同发展。军民融合包含了“走出去”与“迎进来”两层含义。所谓“走出去”,即军工企业要通过发展军民结合产业融入到市场经济大环境当中;所谓“迎进来”,即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到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中来。 军民融合通过多领域交流共进,大幅提升体系综合效能:发挥国防工业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带动作用,释放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红利;发挥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和创新科研上的优势,以整个经济社会的大体系支撑国防现代化建设。 一、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民参军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融合进度将加快,融合层次将加强,军民融合将成为今后军工投资的重点。首先是“民参军”的范围会扩大、比例会大幅度增加。更重要的是,资本层面的“民参军”落地将推进军民融合的“资本融合”。 随着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改革和装备采购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引入民企、社会资本参与军工企事业单位的重组改制,一些军工企事业单位将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的混合所有制结构,一些优势民企的先进技术、顶尖产品将进入国防科技工业装备生产和武器维修领域,“民参军”相关产业增值空间大。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军民融合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民参军市场规模达到3288.5亿元。

图表:2014-2016年民参军市场规模分析 数据来源: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三胜咨询 未来几年,我国民参军市场规模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军民融合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到2022年我国民参军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0亿元,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图表:2017-2022年民参军市场规模分析 数据来源:三胜咨询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内容

【要闻】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研究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专题会议。 【回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格局”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关键词语。 军民融合是中国国家战略,目前理论研究与政策解读多,缺乏一个全国性的发展布局,尚处于“开发区模式”,且“各自为政”,此模式可能极大浪费资源。此内容可以让各地、各行业在军民融合的大格局中找到定位,作为十四五规划参考,以促进国防经济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自古以来,“犁”与“剑”就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凭仗——依靠犁得以生存,凭借剑方能自卫。很多情况下,“犁”与“剑”又是一对矛盾,“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历史上,能有效化解二者矛盾的国家,往往能较好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美国一跃成为世界一流军事强国。数十年来,庞大的军事开支非但没有将美国拖垮,反而进一步巩固了其霸权地位,其奥秘之一就是通过军民融合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 “犁”体现于经济。 “剑”体现于军事。

明朝的灭亡:清八旗军总兵力才17万,面对李自成百万起义军,明朝数百万正规军,上亿汉人,竟斩关夺将,一路凯歌……翻开中国的历史,强盛的中国是一个人们朝圣的中国,是一个用路与世界紧密连接的中国。路是一个国家开放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开放、富裕与强盛象征。其中最为盛名的路是中国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中国中央王朝与周边地区并延伸到更远地区的贸易通道的称谓。丝绸之路形成、发展的客观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贸易对象、贸易内容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对外输出的商品以丝绸、瓷器、茶叶(西方进口中国奢侈品)等为大宗,相延成习,以“丝绸之路”命之。 中国对陆空的认识,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走向强盛。后对海空的认识,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也一度强大。现在人类进入到了网络空间时代和未知的太空时代,中国需积极开辟“网上丝绸之路”和“天上丝绸之路”。丝路战略是历史的选择,也成为中国强盛的现实需要。

军民融合式发展调研报告

最新军民融合式发展调研报告(精选) 下面是为您准备的最新军民融合式发展调研报告(精选),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噢 !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后续精彩不断,敬请关注 ! 按照局党组总体部署,为深入推进军粮供应战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前不久,国家粮食局军粮办调研组深入河北省,就军粮供应军民融合式发展问题进行调研。调研针对军民融合式后勤综合保障建设、主副食区域化集约保障、军供粮油进学校、进社区等内容,召开 4 次座谈会,并实地到鹿泉、石家庄、承德等地军粮店,唐山军粮主食生产车间和社区销售亭,石家庄军民融合肉蛋菜奶低温储藏库和家家惠主食生产车间,听取军粮管理部门、军粮企业和社区百姓群众的意见建议,收集了大量基础资料,形成丰富调研成果。 一、军民融合式发展情况河北省拱卫京畿,环绕京津,战略地位特殊,政治责任重大,军粮供应应急保障任务繁重,粮食部门坚持先前方、后后方、先军队、后地方的供应原则,在积极做好军粮供应工作的前提下,坚持平战结合、军民兼容、主副并进、粮食并举的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精神,依托军粮 供应网络,紧贴部队及社会需求,围绕政府中心 工作,结合放心粮油等民生工程,把军粮供应工作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积极为部队、为社会服务,构建军民兼容、应急

应战的河北军粮综合保障体系。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河北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9 天的热食需求,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此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评价粮食干部职工的精神品质,省粮食局军粮中心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通报表彰。 (一)军民融合式发展创新力度大 xx 年以来,河北省对军粮供应军民融合式后勤综合保障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方向,打造河北军粮品牌,明确为部队服务、为群众服务、为大局服务的宗旨,突出应急保障、食品安全两大工作着力点,实现由单纯的部队政策性供应向军民兼容的市场化、品牌化、产业化供应转变 ; 由单纯的米面供应向主食、副食、调味品综合性供应转变 ; 由单纯的日常供应向应急应战、食品安全、以兵为本、军民融合转变,推进队伍、质量、基地、品种、网点、信息平台和市场七大建设,实现观念创新、职能创新、形象创新的目标,从而体现并探索新时期粮食部门的特色职能和形象。 2012 年以来,承德军粮进学校、唐山军粮进社区的做法,为军民融合式发展探索了多元化的形式。去年 9 月,省军区领导到省粮食局视察时,对河北军粮军民融合式后勤综合保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继续推进,全力抓好。 (二)军粮供应应急保障水平高河北省积极探索和实践军民融合式后勤保障模式,依托现有军供企业,完善应急保障体

2019年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总结

2018年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争创军民共建先进活动 我局把军民共建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在局党委的领导下,结合我局具体工作实际,制定出军民共建工作计划和有关规定,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确保了军民共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深入开展拥军奉献活动,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 我局始终把拥军爱国作为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的主要内容,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活动,形成大力弘扬拥军优属的社会风尚。我局把为部队排忧解难作为开展军民共建工作的立足点,把为部队办好事、办实事当作共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落实。努力创建一个“军爱民、民拥军”的社会氛围,推动军民共建的进一步开展。 三、立足自身特点,做好新形势下军民共建工作 立足市交通局实际,服务大局,注重建设。在局党委高度重视下,从大局出发,急共建工作所急,想部队所想。2018年应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陆航旅)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航校)请求,对通往这两个部队的道路及部队门前广场、院内道路进行维修铺设,以保证部队的出行顺畅和周边环境的整洁。我局会同****区区委、区政府责成***区交通局,要求认真落实,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相关道路的维修铺设。共修补和铺设黑色路面15000平左右,使用资金近40万元,其中市交通局克服财政资金上的不足安排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补充****区资金上产不足。

一年来,虽然我局在军民共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局仍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加大军民共建工作力度,不断充实和完善共作内容,向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进一步开创我局军民共建工作的新局面。

军民融合 建议书

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根据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政策指引,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我区(杭州市萧山区)相继发布了《关于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充满创新活力的全国经济强区的若干政策意见》(萧委…2017?4号)和《杭州市萧山区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文件中支出:加快探索“民参军”机制创新和“军转民”开放创新,推进军民技术、产业、资本和人才融合,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实现突破发展。基于以上内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建设共享型军民融合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需求牵引、国家主导作用,切实发挥政府层面专门机构的作用,统一规划布局;建设军民融合的技术、计量、测试、标准、质量等综合性的服务平台,推动军民技术创新资源共享。创建重点领域的产业联盟,利用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的技术优势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对于转化的成果予以奖励和政策补助。同时,可建立军民技术和产品推广目录,建立军民两用技术项目、产品需求及政策信息发布平台,指导企业在军民融合发展领域找准市场和方向。 二、完善军民融合体系法规,构建制度化的统筹协调机制 建立省、市、区三级联动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制度的统筹协调工作。加强民营企业参军的政策指导和扶持,解决企业申报科技项目中遇到的产品领域受限、关键技术等涉密无法申报的问题。同时,支持军民融合企业建立健全军品科研、生产体系,取得军工研制资质,提升技术水平、研发能力;鼓励军民融合企业参与

军用标准编制,支持军民融合企业获得军民两用领域国家授牌的发明专利,拓宽“民参军”渠道;对列入国家、省、市、部队等的重点项目在资金、融资、人才和设备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对人才引进和培育提供补助政策 上半年萧山区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快萧山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萧委…2017?8号)文件。文件中指出要建立市场导向的人才管理机制,制定市场化引才激励实施办法,充分发挥企业的引才育才主体作用。围绕这几方面建议完善企业引才育才政策制度的建立,对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提供补助和优惠政策。多开展依托科研院所的企业人才再培训、再学习等活动,提升现有人才能力水平。同时,建立对军民融合发展骨干、经营管理人员、核心技术开发人员的激励机制,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我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服务。 四、扶持中小企业参与军民融合领域 对有技术优势和独立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鼓励企业参与军民融合发展,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与科研院所、大企业、大集团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对中小企业实行一定的减税免税等政策,鼓励企业开展技术转化、成果转化,为推广企业自身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 五、

调研报告:加快推进县域军民融合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加快推进县域军民融合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XX县高度重视军民产业融合发展,在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融合实践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积极进行探索,成效明显。但在实践中,县域军民融合还存在着不少瓶颈与问题,需要决策层关注重视。 一、县域军民融合发展的主要瓶颈 从XX县看,我省县域军民产业融合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为: 1、产业的系统性不够强。一是缺乏产业整体规划。县层面上对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导向、企业补贴政策、工业平台区划、军民融合行业标准等缺乏高起点的产业发展规划。二是产业链不完整。民参军企业分布零星,产业链不完整,明显增加了生产成本。三是军民融合与招商选资紧密度不高。目前招商引资与军民融合之间的紧密度还不够高,军融与招商各自为政,优势不能有效互补。

2、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大。从XX县来看,目前在政策扶持上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军工四证”补贴灵活性不足。现阶段,地方上出台的政策是“军工四证”办齐后实施一次性补助,虽然政策力度不小,但企业感到资金压力较大,因为“军工四证”办下来不仅需要200万左右费用,而且耗时长。二是对新产品研发补贴力度不够。对新立项项目、新研发产品缺乏相应的扶持。 3、平台拓展基础不够宽。军民融合需要有一定平台进行支撑,没有平台就没有纽带。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军地合作缺乏有效机制。各个军代局、军代室、驻地部队有信息、有资源、有政策,全县层面上缺乏有效挖掘,沟通渠道比较有限。二是各类展会缺乏有效组织。全县层面上缺乏针对参加军民融合展会的有效组织和管理,并且对参会企业申报费、展会费等没有相应的补贴政策。三是内外联动互动不够。一些资深军工专家有信息、有项目,但“请进来”的力度不大,同时,“走出去”的深度也不够,平台利用有限。 4、人才引进政策力度弱。军民融合需要懂行的企业家,还需要相关的高尖精人才。从调研掌握的情况来看,县级层面对高精尖人才的专项扶持制度不够完善,存在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作为坚定实施的七大发展战略之一,明确要求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近日,发展改革委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司有关负责人就发展改革领域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情况做出如下解读。 军民融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党的十九大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作为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历史时期,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支撑国家由大向强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走向强盛过程中,面对多方位的制约因素和阻力,必须正确处理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既需要国防实力有大的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安全提供坚强保障,也需要切实发挥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拉动作用,提高物质产品与社会服务的总体供给水平。

第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赢得国家战略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举。面对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变革加速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系越来越紧密,必须把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作为争取主动、实现超越的战略途径,全方位整合国家力量,加快军民协同创新发展。 第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健全党领导下的统筹经济建设和国家建设的制度管理体系,就必须打破传统封闭的军民二元分离结构,推动跨军地、跨部门、跨领域的各类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形成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第四,军民融合发展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支撑。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根本基础。强军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海洋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等一系列基础保障。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发展改革系统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使命任务十分艰巨。要在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集中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强化创新思维、加强统筹谋划,在破解制约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上下功夫,在打造军民融合龙头工程和精品工程、以点带面推动发展上下功夫。

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浅析

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浅析 顶层制度设计 2017年9月22日,主持召开了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对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意见》指出,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意见》提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要坚持国家主导、市场运作,健全完善政策,打破行业壁垒,推动公平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坚持问题导向、务效,围绕“军转民”、“民参军”、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军民资源互通共享等重点领域,突出解决深层次和重点、难点问题,向更广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坚持协同推进、成熟先行,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作用,调动军工集团公司、军队科研单位和中科院、高等院校以及包括民营企业在的其他民口单位等多方面积极性,形成各方密切合作、协同推进的强大合力,注重政策统筹协调,有序推进,成熟一项、落实一项。

相关部门已在加快推动军民融合。2017年1月22 日,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成立,《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国防科工局发布《2017年国防科工局军民融合专项行动计划》,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印发并组织实施《“十三五”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规划》,强化顶层设计,推动重点区域军民融合率先突破;按照“同等能力同等对待”的原则,深化能力结构调整;落实国家关于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部署,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围绕已签订局省战略合作协议,推动落实一批重点事项和重点项目,协调推进军工企业“三供一业”移交,开展军工周边安全控制围划定试点。与等军工重点省份签订军民融合战略合作协议,抓好局省战略合作。深化民参军,推动军工开放发展,编制发布2017年度《民参军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支持民营企业承担投资项目,落实《国防科工局关于非国有企业申报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支持具备条件、自身有意愿的民营企业承担军工能力建设项目。深化国有军工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 完善政策环境,编制《涉军企事业单位改制重组上市及上市后资本运作军工事项审查申报指南》。深入推进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组织3家首批试点单位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

重点专项2018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 “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重点专项2018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等提出的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提出2018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针对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创新不足、科技创新支撑不足、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以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创新、开放、分享、协同、融合”为发展理念,以提升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与水平为主题,以推进互联网与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主线,创新现代服务科学,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融合,打造现代服务支撑平台,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的跨学科、综合交叉科研团队和联盟建设,重塑现代服务业技术体系、产业形态和价值链,提高科技在现代服务业增加 —1—

值中的贡献度,创新发展跨界融合的现代服务新生态,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本重点专项按照现代服务科学理论、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新兴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科技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文化科技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等5个方向,共部署35项任务。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7-2021年)。 2018年,拟在“科技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方向启动不少于4个定向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约0.6亿元。项目须有经费配套,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鼓励充分发挥地方、企业与市场作用,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项目申报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1.1)的研究方向进行,拟支持项目数均为1~2项。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涵盖二级标题下所列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每个课题参研单位不超过5个。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 指南中“拟支持项目数为1~2项”是指:在同一研究方向下,当出现申报项目评审结果前两位评价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时,可同时支持这2个项目。2个项目将采取分两个阶段支持的方式。第一阶段完成后将对2个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 —2—

XX军民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XX军民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我区军民融合发展工作始终遵循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做好新时期军民融合发展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始终把军民融合发展工作作为事关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社会稳定的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加大了工作组织领导力度,具体做到五纳入、四到位。五纳入: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社会与经济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单位和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与评先树优挂钩;纳入全民国防教育内容。四到位:一是组织机构到位;二是政策落实到位;三是运行机制到位;四是经费保障到位。 针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趋利意识日益增强的实际,区党工委、管委会和驻区部队,以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部队战斗力为基本目标和根本任务,注重从强化认识入手,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双拥宣传教育: 在军民融合发展工作中,开发区将全面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作为重中之重,不折不扣地落实政策,及时研究解决优抚政策落实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并加强检查监督,确保政策法规落到实处,切实维护了广大军民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使优抚对象得到国家的关怀。

多年来,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为驻区部队解决了工作生活、训练、执勤等方面的困难。每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区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都要到区消防大队进行走访,送去慰问金,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训练情况,对消防官兵表示亲切的慰问,并听取了他们对开发区建设发展的建议,感谢他们对开发区经济建设、社会安全稳定所作出的贡献。 同时驻区消防部队视驻地为故乡,把驻地群众当亲人,为群众排忧解难。近年来,消防大队将扶贫助困作为强化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奉献爱心活动。一是每年都带上大米,面,油,鸡蛋等慰问品前往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送去了问候和祝福,表现了驻地消防官兵拥政爱民的良好形象;二是积极开展警民共建活动,共建美好家园,对驻区中小学校、重点单位和企业开展了消防宣传和防火培训,使人民群众的防火防灾意识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促进了军地双方相互交流,密切合作,共同提高,有力的推动了军地和谐发展;三是大力支援地方经济建设,促进驻地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创建卫生城市工作,抽调官兵,配合地方清理垃圾,美化路面,净化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在队伍内部叫响了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的口号。 我区的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始终以渤海革命老区精神为激励,把拥军优属作为单位的重要工作,坚持党政一把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内容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内容 实现由单边格局向双边格局转变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由单边格局向双边格局转变,目的是要打破“军”与“民”单边发展、从各自利益出发、相对独立运行的格局,实现“军”与“民”协调发展、互利共赢、双向一体运行的双边格局,真正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融为一体。 全面规划,顶层布局。实现军民融合由单边格局向双边格局的转变,目的是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为增强国家战略潜力和国防实力提供保障。有效推进这一战略举措,必须从牵引机制及制约双边格局构建的关键环节入手,进行整体规划、顶层布局。着眼发挥整体核心功能,构建在中央直接领导下的由军地双方共同参与的顶层组织领导机构,着重在管理体系、创新体系、人才体系、保障体系、信息体系、咨询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整体布局。 制度先行,衔接配套。军民融合由单边格局向双边格局转变,将打破长期以来单边格局形成的固有状态。可以想见,在新的双边格局取代原有的利益格局、独立运行格局、自我封闭格局过程中,各种失衡状态、无序运行、阻力障碍都将显现出来,矛盾和问题将此起彼伏。因此,需要在构建双边格局的同时进行行为规范,确保在转变中按规则行事、依照准则推进、遵循规程深入。为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制度先

行,着重解决各体系间的制度盲区、交叉重叠、操作性差和各体系内部的制度衔接等问题,做到军民融合处处有遵循、时时有规范。 实现由系统格局向体系格局转变 军民融合作为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两大领域融为一体的有机整体,由诸多系统构成,军民融合实现由系统格局向体系格局转变,就是将目前诸多仍处于相对独立、分散实施、各自为政的系统,纳入到军民融合这个体系格局之中,实现各个系统的整体联动、一体运行、协调发展、步调一致。 系统运行,体系管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当前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现经济与国防建设的有机统一,实现各领域间的跨界发展,实现各系统的优势互补,迫切要求军民融合必须实现从系统运行格局向体系管理格局过渡。既要在宏观上把军队、政府和企业的军民融合资源纳入同一个管理体系内,又必须能够实现经济与军事、军工与民企、人才使用与培养等在中观和微观上的体系互动。这一格局的构建必须自上而下没有断层,确保军民融合各系统之间、各领域之间、各要素之间都统一在体系管理格局内。 纵横贯通,统一筹划。当前,社会经济与军事发展已近乎一对孪生兄弟,形影相随、密不可分、彼此相依。特别是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经

最新军民融合式发展调研报告(精选)

下面是为您准备的最新军民融合式发展调研报告(精选),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噢!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后续精彩不断,敬请关注! 按照局党组总体部署,为深入推进军粮供应战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前不久,国家粮食局军粮办调研组深入河北省,就军粮供应军民融合式发展问题进行调研。调研针对军民融合式后勤综合保障建设、主副食区域化集约保障、军供粮油进学校、进社区等内容,召开4次座谈会,并实地到鹿泉、石家庄、承德等地军粮店,唐山军粮主食生产车间和社区销售亭,石家庄军民融合肉蛋菜奶低温储藏库和家家惠主食生产车间,听取军粮管理部门、军粮企业和社区百姓群众的意见建议,收集了大量基础资料,形成丰富调研成果。 一、军民融合式发展情况 河北省拱卫京畿,环绕京津,战略地位特殊,政治责任重大,军粮供应应急保障任务繁重,粮食部门坚持先前方、后后方、先军队、后地方的供应原则,在积极做好军粮供应工作的前提下,坚持平战结合、军民兼容、主副并进、粮食并举的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精神,依托军粮供应网络,紧贴部队及社会需求,围绕政府中心工作,结合放心粮油等民生工程,把军粮供应工作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积极为部队、为社会服务,构建军民兼容、应急应战的河北军粮综合保障体系。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河北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9天的热食需求,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此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评价粮食干部职工的精神品质,省粮食局军粮中心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通报表彰。 (一)军民融合式发展创新力度大 xx年以来,河北省对军粮供应军民融合式后勤综合保障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方向,打造河北军粮品牌,明确为部队服务、为群众服务、为大局服务的宗旨,突出应急保障、食品安全两大工作着力点,实现由单纯的部队政策性供应向军民兼容的市场化、品牌化、产业化供应转变;由单纯的米面供应向主食、副食、调味品综合性供应转变;由单纯的日常供应向应急应战、食品安全、以兵为本、军民融合转变,推进队伍、质量、基地、品种、网点、信息平台和市场七大建设,实现观念创新、职能创新、形象创新的目标,从而体现并探索新时期粮食部门的特色职能和形象。2016年以来,承德军粮进学校、唐山军粮进社区的做法,为军民融合式发展探索了多元化的形式。去年9月,省军区领导到省粮食局视察时,对河北军粮军民融合式后勤综合保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继续推进,全力抓好。 (二)军粮供应应急保障水平高 河北省积极探索和实践军民融合式后勤保障模式,依托现有军供企业,完善应急保障体系,打造出集军事型、市场型、学习型为一体的专业化团队。目前全省已有9个市的军粮供应单位组建了预备役连(排),利用可互相策应的网点以及拉得出、用得上的队伍,使全省军粮供应系统具备了较为可靠的后勤饮食综合保障能力。2016年石家庄雪灾、2016年应急军演、2016年抚宁扑火、2016年保定、唐山、承德等地洪水灾害中,军粮应急保障网络发挥了重要的后勤保障职能。尤其是2016年抚宁火灾中,以抚宁县粮食局为主,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承德等市粮食局策应,保障了成千上万名官兵(三)综合保障能力建设成效显著 粮食部门在确保按质按量保障部队的同时,系统发展河北军粮连锁经营,优化军粮供应网点布局,提升服务功能,进一步满足部队和民生饮食需求。河北省军粮供应系统在省局的统一组织下,通过与省内外30多家粮油、副食、调料加工企业建立联盟,与总后、海后等单位合作,目前已培育和开发出195种河北军粮产品;与石家庄家家惠、廊坊民生源、保

军民融合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资金申请报告

. 2013年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 资金申请材料 项目名称:军民融合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项目单位:湘潭市先锋工业经济园开发有限公司申报日期:2013年03月29日

目录 一、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1) 1.1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 (1) 1.2项目承担单位基本财务情况 (3) 二、项目的基本情况 (3) 2.1项目建设背景 (3) 2.2项目建设内容 (5) 2.2.1平台基本情况 (5) 2.2.2平台组织机构 (5) 2.2.3平台管理制度 (6) 2.2.4 平台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7) 2.2.5 平台激励机制 (7) 2.3项目建设的主要目标 (17) 2.4项目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18) 三、项目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的理由和政策依据 (18) 3.1项目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的理由 (18) 3.1.1项目建设意义 (18) 3.1.2项目拟解决问题 (18) 3.2项目申请专项资金政策依据 (21) 四、项目拟申请资金的使用计划 (23)

一、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1.1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 湘潭市雨湖区位于湖南省中部的湘江之滨,是湘潭的经济、文化、科教、商贸中心和全省主要军工基地,也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之一,与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连成一体。全区辖6乡镇9个街道,总面积451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区域范围内公路、铁路及水运条件十分优越,京广、湘黔、武广铁路纵横交错,107、320国道和京珠、上瑞高速公路穿越全境,湘江千吨级货轮码头通江达海,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仅半小时车程。 “十二五”以来,雨湖区实施“开发建设新区,改造提升老区,发展壮大园区”的工作思路和“强商兴工、富民强区”的发展战略,率先成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城区、文化工作先进城区、双拥模范城区,连续两年获得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一等奖。近年来,雨湖区委、区政府解放思想,审时度势,作出了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军工企业为龙头,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承接产业裂变和产业转移,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湘潭雨湖区.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的战略选择,基地创建已列入2013年1月28日国家工信部第四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公布名单(工信部规[2013]23号),成为全国30个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之一。基地的创建成功,为我区充分发挥军工企业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工业园区发展,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我们将借助省级工业集中区于2012年12月获得省发改委审批的契机,成立雨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现有先锋工业园、鹤岭工业园资源,组建雨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雨湖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理。

中国科协年会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展览会简介

附件 中国科协年会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展览会简介 展览会面向信息系统、无人化平台、模拟与仿真、卫星资源利用、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8个军民融合高新技术领域,重点邀请400余家企事业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如实物展示、模型展示、互动体验、现场表演等,同期配套高端论坛、主题沙龙、银企对接、现场签约等特色活动,集中展示军民融合的发展历程、现阶段成就、技术和产品的未来发展,搭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平台,充分彰显军工高科技引领带动国家科技创新、助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展览面积四万余平方米,包括场内及场外两部分展区。预计约2万名专业观众到场参会参观。 一、展会特色 1.规格高: 届时将邀请有关国家领导人、军队和政府有关部门领导、院士和知名专家等观展及参会; 2.规模大:展出面积大,参展单位多,专业领域广; 3.覆盖面广:军工集团集中展示军民融合成果,来自全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研究院所、高等院校、民营企业等将广泛参与; 4.宣传层次高、宣传面广、频率高:新华社、央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制作专题节目;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开辟专栏报道;相关行业报纸杂志重点突出报道; —1 —

5.构建创新科技产品的交易与合作平台: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专家委员会将逐步向国防科技工业相关部门和领域推介重点企业,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合作与产业发展; 6.形成重大研究成果:对展会的成果进行深化发酵,将具有代表性的参展成果和论坛形成的发展建议报送有关领导和部门; 7.互动性强:现代化展示,互动体验无人机、机器人(海陆空),船模表演,飞船模型演示等。 二、同期活动 高端论坛;专题沙龙;路演(新技术产品发布与推介会);银企对接会;军民融合政策服务;合作签约仪式;军民融合科普互动。 三、目标观众 通过全国主流平面媒体、广电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协调科协系统、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各成员网站、刊物、微信等渠道进行活动的立体传播,面向军民融合各企事业有关单位、高等院校和社会各届邀请专业观众: 1.出席中国科协年会的2000余名专业参会代表; 2.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所属各学会、各地方学会和各分支机构的专业人员; 3.军民融合高端论坛的专业参会代表; 4.陕西当地及西部地区军工及相关科技专业人士; 5.全国军民融合相关领域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等。 —2 —

科研创新、平台项目申报书

附件3 河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科研创新、平台项目) 申 请 报 告 申报单位(盖章): 项目名称: 所在地: 申报时间:

目录 一、申报材料真实性承诺 二、河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请表 三、资金申请报告正文 四、相关附件

一、项目申报材料真实性承诺 我单位承诺:此次申报河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项目“”,所提交的申请材料内容和所附资料均真实、合法。如有不实之处,愿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特此承诺! 单位(盖章)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月日

二、河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请表 单位:万元 一、项目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 地址邮编 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银行信用等级 单位隶属□央属单位□省属单位□军队所属单位□其他 单位资质及有 效期含保密资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装备承制单位资质、高新技术企业等 企业技术(工程)中心名称级 别 现有主导产品(或主要研究方向)(现有主导产品名称、产量、市场占有情况等;或主要研究方向、成果等,100字以内)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利润固定资产税金负债总额银行贷款资产负债率 二、申报项目情况 项目名称 研发方式 □自主研发□产学研联合研发 □购买、引进成果再创新□其他 周期 年月—年 月 (×个月) 项目负责人 姓名职务电话传真电子邮箱 产业类别□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装备制造□航空航 天□新材料□其他

项目基本情况(科技创新项目: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平台项目:建设目标、主要建设内容,100字以内) 项目特点、优势(军民融合特色、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和创新点,100字以内)项目进展情况(项目进度,完成情况,立项等审批完成情况,200字以内) 项目建设意义(对军民融合、产业促进、区域带动、国防建设等的意义,100 字以内) 项目风险分析(政策、资金、技术、市场等风险分析,100字以内) 预期经济效益 (年新增) 销售收入利润税金预期社会效益(100字以内) 项目投资(平台项目填 写) 固定资产投 资 自有资金 银行贷款其他 资金 贷款额利息合计 已完成投资 2018年 2019年 … 经费预算(科研创新项目填写) 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加工费其它2019 2020 本次申请资金支持方式 申请单位或上级单位审核意见: (盖章) 年月日市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盖章) 年月日 备注:直报单位只填写申请单位或上级单位审核意见栏并盖章;市县项目申请单位或上级单位审核意见栏、市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审核意见栏均填写并盖章。

2020年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总结

2019年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总结 2020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关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指示精神,深入扎实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立足单位实际,服务大局,注重建设,积极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军民共建工作,将交通建设工作与爱国拥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加大力度、扩大广度,将军民共建、拥军拥属工作落到实处。现将一年来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争创军民共建先进活动我局把军民共建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在局党委的领导下,结合我局具体工作实际,制定出军民共建工作计划和有关规定,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确保了军民共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深入开展拥军奉献活动,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我局始终把拥军爱国作为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的主要内容,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活动,形成大力弘扬拥军优属的社会风尚。我局把为部队排忧解难作为开展军民共建工作的立足点,把为部队办好事、办实事当作共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落实。努力创建一个“军爱民、民拥军”的社会氛围,推动军民共建的进一步开展。 三、立足自身特点,做好新形势下军民共建工作立足市交通局实际,服务大局,注重建设。在局党委高度重视下,从大局出发,急共建工作所急,想部队所想。2020年应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陆航旅)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航校)请求,对通往这两个部队的道路及部队门前广场、院内道路进行维修铺设,以保证部队的出行顺畅和周边环境的整洁。我局会同****区区委、区政府责成***区交通局,要求认真落实,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相关道路的

维修铺设。共修补和铺设黑色路面15000平左右,使用资金近40万元,其中市交通局克服财政资金上的不足安排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补充****区资金上产不足。一年来,虽然我局在军民共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局仍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加大军民共建工作力度,不断充实和完善共作内容,向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进一步开创我局军民共建工作的新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