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语义学论文

形态语义学论文
形态语义学论文

形态语义学

专业:设计艺术学指导老师:刘闻名

姓名:柳天

学号:1128370025

内涵性语意在产品识别中的应用

摘要主要探讨消费者对产品内涵层面上的语意认知 ,及其在品牌产品的识别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内涵性意义在感觉、情绪和文化社会价值等不同方面的具体内容和认知差异的深入认识 ,帮助设计师运用产品语意的概念方法 ,维护品牌产品的差异化和一致性 ,从而更有效地进行产品的策略性开发。

关键词内涵性语意品牌语意识别差异化

产品语意学自 1950 年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提出后 ,其把研究语言意义的方法应用于产品设计的构想 ,极大地影响了当代设计的发展。长久以来 ,许多学者和设计师结合符号论的观点 ,认为产品形态在传达的过程中应具有外延和内涵两个层面的意义 ,并且结合使用者的界面设计、人机因素等对外延性语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而产品的内涵性语意作为在文脉中不能直接表现的“潜在”关系 ,包含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从现在的产品作为行销系统中的一环来看 ,其在内涵层面上显示出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的象征价值 ,与品牌、广告等一样都与产品识别(Product Identity) 、市场定位、品牌形象、新产品策略息息相关。因此 ,需要以新的角度来关注产品的内涵性语意的传达与认知。

一、产品语意的构造

在产品语意学中 ,外延性意义与符号和指称事物之间的关系有关 ,它在产品文脉中是直接表现的“显在”关系 ,即由产品形象直接说明产品内容本身 ,借助形态、构造、特征等元素来表达使用上的目的、操作、功能和可靠性等内容。而内涵性意义则是与符号和指称事物所具有的属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有关。它是一种感性的信息 ,更多地与产品形态的生成相关 ,即由产品形象间接说明产品物质内容以外的方面———产品在使用环境中显示出的心理性、社会性或文化性的象征价值。例如 ,消费者认为产品有某种现代、前卫的感觉 ,或通过产品感受到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或从中感受到一个高性能的、让人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这种意义只能在欣赏产品形态的时候借助感觉去领悟 ,使产品和消费者的内心情感达到某种一致。由于其内容的广泛和不确定性 ,因此 ,针对其象征价值的不同特性又细分为感觉、情绪(里层)和文化社会价值(深层)两方面。

里层意义的感觉、情绪 ,是消费者对产品造型产生“情感性”的认知结果 ,是对美丑的直接反应与喜爱偏好的直接感受 ,例如产品造型给人某种有趣的感觉。想象和联想在这种认知的过程中起着激活人们情感的作用。这与消费者本身的感性、个性及其成长的背景有关 ,一般是“非功利性”取向的。消费者在与产品的形状、色彩和质感等这些产品语意中最有特性的要素的接触中 ,首先产生情感性的语意认知。

深层意义的文化社会价值观 ,是消费者对产品产生的一种更深层的认知结果 ,它是一种受到外界的影响与教育而形成的共同价值观 ,也可能是一种流行时尚 ,一种文化含义 ,一种固定印象。这些定型的思考方式往往左右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消费者往往透过造型符号感受到某种文化内涵 ,体会到特定社会的时代感和价值取向 ,其中具有一定的功利内涵。更加值得关注的是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 ,消费者所认知的这种深层的内涵性语意还体现了商品、经济等外围

因素 ,在消费者心中自然形成了对某一品牌产品独具特色的固定看法(即产品中的品牌印象) ,如品牌的一致性和与其他产品区别的差异性。

这两种内涵性意义在消费者的整个语意认知中 ,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持续相似的语意感觉的塑造和不断强化 ,帮助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价值观;而固定的文化、社会、品牌的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情感反应 ,而这种印象也正是通过情感性的反应加以表达。消费者对于不同内涵性意义的考虑在行为上具体表现为:对不同的产品因不同的感性属性进行分类 ,对不同的产品在某一感性属性的表现进行评价 ,及根据表现对某些产品产生一定的偏爱。

二、产品识别的必要性

从具体产品的角度来讲 ,除了其本身所固有的物理属性外 ,还包含有品牌个性、象征价值、使用者印象等感性属性 ,这些信息已经与市场中的产品结合在一起而成为典型商品形态———品牌产品 ,即拥有品牌 ,意义和形象与消费有关的产品。其中 ,品牌作为激烈竞争的商业社会的产物 ,它虽表现在如名字、包装等具体的物理属性上 ,但是人们感觉到的品牌个性 ,却是一种抽象无形的心理感受 ,更多的是通过有形的产品———造型、功能、材质等来支撑构筑。消费者对于这些品牌信息差异的识别 ,其实就是通过对产品内涵层面上的语意认知 ,通过对不同的品牌产品产生分类、评价及偏爱而实现的。因此 ,语意认知与品牌产品的识别密切相关。

产品识别 ,属于非语言性的传达 ,它是多方面感性语意属性和侧面的汇积 ,通过产品内涵性语意认知的差异不断表现出来 ,成为传达给消费者的特定的设计感觉和逻辑 ,并进而引起强烈的购买需求。它的持续塑造可以改变如今产品的识别对于媒介广告的过分依赖 ,通过造型强化产品自身的竞争能力 ,而产品内涵性语意的运用正是这样一种有效工具。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背景下 ,面对产品不同程度的同质化倾向 ,差异性设计日渐成为竞争的主流 ,因而产品识别也就愈加重要。

三、品牌产品的差异化

从产品语意学的角度来看 ,过去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产品的“黑盒化” ,消费者不知如何使用产品 ,甚至不确定它的功用是什么。这使得设计师开始注重利用形式、借助外延性语意来充分解释产品本身的功能意义———即不同种类产品间的外形识别。而现在是造型相似的时代 ,由于同类产品缺乏差异 ,因此要求在造型中凸显虚拟的品牌个性———即同类产品外形中的不同品牌的识别 ,而这正是通过产品的内涵性语意来达到的:借助产品外形的识别把品牌识别加以明确化 ,并且使之与相关的竞争产品区隔开来。

通过访谈和市场调查 ,将这些表达结果纳入一个由相对的语意词汇构成的坐标框架中 ,就可以清楚地明确彼此产品形象在市场中的相对位置。从中一方面可以在众多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中细分市场 ,有效地找出有差异又符合消费者潜在需求的产品位置 ,帮助设计师与其他领域的人员合作 ,开发出独创性的新产品;另一方面 ,它也可以帮助企业在维护自身产品个性与品牌形象一致的同时 ,尽可能动态地保持与其他品牌产品相对的“差异性”。

而产品内涵性语意词汇的比较和研究 , “策略性”地运用具体设计要素 ,例如:形体和线条的特征、色彩的区分、构造方式和使用方法的差异、材质的不同等等 ,可以协助企业在充斥着全球市场竞争和相关产品的市场上 ,树立独特而真实的产品形象和风格。

四、品牌产品的一致性

产品感性形象的一致传达也相当重要。如果这些信息不统一 ,甚至相互干扰 ,就会使产品的品牌形象模糊 ,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在认知运作中 ,利用连续的事件来促使消费者不断强化关于品牌产品的某些语意属性和感觉 ,从而产生某种熟识和经验 ,将有助于消费者迅速而正确地理解品牌产品所传达的完整信息 ,并由不同且相关的语意侧面构成品牌产品的感性形象。因此 ,要在产品设计中利用内涵性语意持续一致地传递品牌概念 ,以创造一种熟悉感和信赖感 ,这对于消费者从感觉上的分类、评价与偏爱直至向实际购买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这其中包括了品牌个性与产品风格的一致和产品外在表现的持续两方面的内容。

因此在设计中必须将这些抽象的品牌概念视觉化 ,把它们转化为各种具体的造型要素 ,例如一类相似的风格或一些固定的细节等 , 并且不断地加以重复强调。产品应该延续一个统一的视觉形象 ,尽管每次的诉求侧重点不同 ,但使得消费者认知的内涵性信息应该是一致或有延续性的 ,而这些更是建立品牌忠诚度最有形的力量。例如 , 德国Siemens公司 ,作为世界级的大企业 ,其 16 个商业单元涉及的产品范围很广泛 ,从桌面电话、工作站到电力设备、运输系统 ,所有这些不同种类的产品通过明确化内涵性语意概念———现代的、高性能

的 ,而不是艺术的、新奇的 ,使得产品设计和公司品牌牢固地联结在一起 ,每一个设计要素都被用来加强 Siemens的品牌和传递体现在其中的价值。

这其实就是家族产品的思维模式 ,即产品的定位无论是在纵向的延续 ,还是横向的发展 ,都是有语意脉络可寻的。因此在产品的开发流程上 ,设计师通过和市场行销及设计管理的相关人员间的互动 ,将外观造型、市场定位等 ,以特定的语意词汇构成坐标空间 ,将这些未知的产品形象具体化 ,维持品牌产品形象的“持续性”表现。

多年以来 ,工业设计在设计艺术学、人机学、语意学、市场分析、社会文化等许多领域都作出了富有创新的探索。如今 ,我们正进入后工业的信息时代 ,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观念的融合 ,将是包括工业设计在内的诸多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对于产品语意学的新的关注和思考 ,将会对我们更为有效地开发产品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 RUNGTAI LIN ,C. Y. LIN ,JOAN WONG. An Applicationof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in Product SemanticsJ . Internation 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1996 , 18 :194.

2 翁注重.谈建构“产品语意认知空间”J . 工业设计 ,1994 , 2 :102.

3 DAVID AAKER. A Brand Is More Than a ProductJ . Innovation ,1998 , Summer :38.

4 RUTH SOENIUS. Ensurin g Siemens’Identity through Pro duct DesignJ . Innovation ,1998 , Summer :48.

5 邱丰顺.品牌创造未来J . 设计 ,1999 ,

6 .

语义学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一词多义现象 摘要:一词多义指一个词项具有多个相关义项的语言现象。新义项的产生不是随机的, 也不是盲目的, 而是人类认知参与下语言历时变化的结果, 因此认知角度的一词多义研究能够比较清楚地揭示一词多义的根源与本质。新义项以基本义项为核心, 按照辐射型或链接型方式排列, 构成一个词项意义的原型范畴。人们总是从基本义项出发, 主要利用隐喻和转喻思维等方式, 将新义项赋予现有词项, 从而使一词多义现象表现出明显的认知理据性。 关键词: 认知; 一词多义; 范畴化; 隐喻; 转喻 Abstract:Polysemy is the linguistic phenomenon in which a lexical item has more than one related meaning. It is the diachronic result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facilitated by human cognition. New meanings, centering on the basic meaning and arranged in a radiant or linear manner, form the prototypical category of a w ord. People tend to attach new meanings to a lexical item by w ay of categorization, metaphor and metonymy, which results in the striking motivational features of polysemy. Key words: cognition, polysemy, categorization, metonymy, metaphor 几乎所有的语言中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 即一个词可能会承载二种以上的意义, 语言学家将此语言现象称为一词多义现象。通过赋予同一词形以更多的词义来减少词的数量, 它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语言,减轻了人们词汇记忆的负担,是人们进一步认知世界的简便、有效的途径,是优于造词、构词和借词的语言手段。因而,一词多义现象一直成为了语义学研究的热点。传统的理论对于一词多义现象做过众多的研究, 其中主要有: K atz 和Fo rdo r( 1963) 基于组词间的类似性提出的语义成分分析法(semantic feature analysis); 由德国学者J. Trier 提出的词在语义上是互相联系的完整的词汇系统语义场理论以及传统的真值语义分析。传统的语义学理论更多地将它归于历史的、社会的因素。这些固然是词义变化的重要因素, 但它们只是外部因素, 传统的语义学理论终究没有看清词义变化和一词多义的关系, 也未能充分地解释一词多义现象形成的缘由。本文试图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运用范畴化的型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方式,发展模式以及认知手段进行研究。 1.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 认知语言观承认客观世界的现实性及对语言形成的本源作用, 但更强调人的认知的参与作用, 认为语言不能直接反映客观世界, 而是由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作用之。所谓“心生而言立” , 其认知模式是: 客观世界—认知加工一概念生成一语言符号(赵艳芳,20 0 1 : 3 5 )。Lakof与Jo h n s o n (1 9 8 0 : 1 9 5 : 1 9 9 9 ) 以及L a k o f (19 8 7 )根据他们提出的体验哲学认为: 人类的认知、概念、意义、推理和语言等均源于对客观外界的感知和经验, “体验哲学和C L (cognitive linguistics ) 认为认知来源于实践, 语言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 (王寅, 2 0 0 5 : 1 6 )。认知是和语言不可分的, 认知是语言的基础和发端。语言是由客观世界, 人的认知体验, 社会、文化历时与共时价值观及其语用因素促动形成的、具有动态演绎、延异性质和形态的象征符号系统和精

形态语义学论文

形态语义学 专业:设计艺术学指导老师:刘闻名 姓名:柳天 学号:1128370025

内涵性语意在产品识别中的应用 摘要主要探讨消费者对产品内涵层面上的语意认知 ,及其在品牌产品的识别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内涵性意义在感觉、情绪和文化社会价值等不同方面的具体内容和认知差异的深入认识 ,帮助设计师运用产品语意的概念方法 ,维护品牌产品的差异化和一致性 ,从而更有效地进行产品的策略性开发。 关键词内涵性语意品牌语意识别差异化 产品语意学自 1950 年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提出后 ,其把研究语言意义的方法应用于产品设计的构想 ,极大地影响了当代设计的发展。长久以来 ,许多学者和设计师结合符号论的观点 ,认为产品形态在传达的过程中应具有外延和内涵两个层面的意义 ,并且结合使用者的界面设计、人机因素等对外延性语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而产品的内涵性语意作为在文脉中不能直接表现的“潜在”关系 ,包含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从现在的产品作为行销系统中的一环来看 ,其在内涵层面上显示出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的象征价值 ,与品牌、广告等一样都与产品识别(Product Identity) 、市场定位、品牌形象、新产品策略息息相关。因此 ,需要以新的角度来关注产品的内涵性语意的传达与认知。 一、产品语意的构造 在产品语意学中 ,外延性意义与符号和指称事物之间的关系有关 ,它在产品文脉中是直接表现的“显在”关系 ,即由产品形象直接说明产品内容本身 ,借助形态、构造、特征等元素来表达使用上的目的、操作、功能和可靠性等内容。而内涵性意义则是与符号和指称事物所具有的属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有关。它是一种感性的信息 ,更多地与产品形态的生成相关 ,即由产品形象间接说明产品物质内容以外的方面———产品在使用环境中显示出的心理性、社会性或文化性的象征价值。例如 ,消费者认为产品有某种现代、前卫的感觉 ,或通过产品感受到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或从中感受到一个高性能的、让人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这种意义只能在欣赏产品形态的时候借助感觉去领悟 ,使产品和消费者的内心情感达到某种一致。由于其内容的广泛和不确定性 ,因此 ,针对其象征价值的不同特性又细分为感觉、情绪(里层)和文化社会价值(深层)两方面。 里层意义的感觉、情绪 ,是消费者对产品造型产生“情感性”的认知结果 ,是对美丑的直接反应与喜爱偏好的直接感受 ,例如产品造型给人某种有趣的感觉。想象和联想在这种认知的过程中起着激活人们情感的作用。这与消费者本身的感性、个性及其成长的背景有关 ,一般是“非功利性”取向的。消费者在与产品的形状、色彩和质感等这些产品语意中最有特性的要素的接触中 ,首先产生情感性的语意认知。 深层意义的文化社会价值观 ,是消费者对产品产生的一种更深层的认知结果 ,它是一种受到外界的影响与教育而形成的共同价值观 ,也可能是一种流行时尚 ,一种文化含义 ,一种固定印象。这些定型的思考方式往往左右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消费者往往透过造型符号感受到某种文化内涵 ,体会到特定社会的时代感和价值取向 ,其中具有一定的功利内涵。更加值得关注的是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 ,消费者所认知的这种深层的内涵性语意还体现了商品、经济等外围

语义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作为语言学一个分支的语义学 语义学的建立以法国学者米歇尔·布勒阿尔1897年7月出版《语义学探索》为标记。 该书1900年翻译为英文“语义学:意义科学的研究(Semantics:Studies in the Science of Meaning)”。 这本专著材料丰富,生动有趣,重点在词义的历史发展方面,兼顾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全书共三编:1,讲词义变化的定律,介绍变异、扩散、类推等概念;2,讲如何确定词义,介绍释义、比喻、多义、命名等;3,讲词类、词序、组合规则等,涉及语法意义。 除了语言学的语义学,还有逻辑学的语义学,哲学的语义学,还有心理学家对语义的研究。 a,逻辑学的语义学是对逻辑形式系统中符号解释的研究,又称“纯语义学”,对象并非自然语言的语义。 b,哲学的语义学围绕语义的本质展开涉及世界观的讨论。“语义学”或“语义哲学”又是本世纪前半叶盛行于西方的至今仍有影响的一个哲学流派的名称。 c,心理学家研究语义,主要是想了解人们在信息的发出和接收中的心理过程。 d,语言学的语义学把语义作为语言(乃至言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它的性质,内部结构及其变异和发展,语义间的关系等等。 布勒阿尔的书给语义的发展以重要地位,声称研究语义的变化构成了语义学。同时它把语义限制在“词语”的意义上,主要是词义上。这两个特点一直贯穿在他以后半个多世纪的若干代表性著作里。 继布勒阿尔之后,一部有世界影响的语义学专著是两位英国学者奥格登和理查兹合写,1923年出版的《意义的意义》(The Meaning of Meaning)。这两位学者还曾共同创制了后来遭到各种非议的“基本英语”(Basic English).

框架语义学对二语词汇教学的启示_汪立荣

2011年第3期总第127期 外语研究 Fo reig n L anguag es Research 2011,l3 Serial l127框架语义学对二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汪立荣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成人二语词汇学习过程中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在第一阶段,二语词形对应于一语译词的意义;在第二阶段,二语词形逐渐过渡到对应于二语词义。根据框架语义学,词义以框架为依托,通过框架获得理解,而框架在许多方面因语言而异。二语词义在第一阶段是完全通过一语框架获得理解的,这种理解方式一直延续到第二阶段的开始。在第二阶段该理解方式开始从一语框架转向二语框架。学习者在这个阶段能否系统建立二语框架决定学习的成败,因此帮助他们建立二语框架是二语词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在简单介绍框架语义学的相关概念之后,试图阐述二语词汇学习的两个阶段并探索在词汇教学中如何帮助学习者将一语框架调整为二语框架,包括梳理、重构和新建二语框架。 关键词:框架语义学;框架;侧显;二语词汇学习;二语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242(2011)03-0049-08 1.引言 对于二语学习中语法和词汇孰重孰轻的问题,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没有语法,很少信息可以传达;没有词汇,则任何信息也传达不了0(Wilkins 1972:111),因此,/掌握了最低限度的结构和大量词汇的人比掌握几乎全部结构但只有少量词汇的人在阅读理解和基本语言交际中更为有利0(Celce-M urcia &Rosensweig1979:242)。这符合二语学习的实际情况。但语言教学理论,不管是语法-翻译法,还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情景-口语-结构教学法,或者80年代开始盛行的交际语言教学法,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忽视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Boers&Lindstromberg 2008:1-4)。不同时期的教学理论都跟当时的语言学导向密切相关,教学理论是否重视词汇教学研究跟语言学是否重视语言意义研究有关。近年来在认知语言学的影响下,词汇教学研究开始引起关注和重视。 在二语词汇学习中学习者/首先是感到词汇很难记,再就是记熟了许多词又用不出来,用时容易出错0 (朱纯1994:214)。原因何在?所谓/记熟0的词语,仅仅意味着二语词汇的形式在记忆中与一语译词的意义配对。形式与意义的这种跨语言配对,在我们看来,就是二语词语/用不出来,用时容易出错0的根本原因。显然,二语词汇形式如果对应于二语词义,上述问题就不复存在。要实现这种对应,学习者就要在/记熟0词语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二语词义。因此如何有效地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二语词义就是二语词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即试图应用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 ics)探索与此相关的教学方法。 2.框架语义学的相关概念 /框架0(frame)这个概念如今广泛见于心理学、人工智能、社会学、语言学等学科。它在不同学科中的定义并不完全相同。本文依据的是框架语义学的框架概念。框架语义学和格语法都是Fillmore创立的语言学理论,他心目中的框架概念在格语法和框架语义学中是连续的(Fillmore1982:115),但事实上格语法中的框架仅限于/语言描写的层面0,而框架语义学中的框架则延伸到/知识结构的描写,语言分析因而结合了认知现象的研究0,从而使得框架语义学/在认知语言学领域的影响特别大0(Cienki2007:171)。 2.1框架和词语 认知语言学认为,/在现实和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一中间环节0,即/现实)认知)语言0(王寅2005)。人类通过认知对现实世界进行加工,从而形成概念结构并/以图式化的方式对-现实世界的知识.进行编码0(Lowe et al.1997:19)。框架语义学/求助于构成意义基础并以用法为理据的各种概念结构来描写独立的语言实体(词语、词汇化短语和一些特殊的语法构式)0(Fillmore2006:613)。/各种概念结构0在框架语义学中都被称为框架。因此,认知语言学文献中的各种术语,如图式(schema)、脚本(script)、场景(scenario)、概念架构(ideat ional scaffolding)、认知模式(cognit ive model)、民俗理论(folk t heory)等等,都被框架语义学统称为框架(Fillmore1982)。 思维中的任何概念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归属于某个概念系统的。概念系统不仅具有结构,而且概念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方式是:/要理解其中一个概念,就必须理解该概念所适应的整个结构;当结构 *本文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认知框架的语义分析与翻译研究0(08K-01)和广州市高校科研项目/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教学研究0(10A121)的部分成果。

语义学论文可选材料

语义学论文可选材料

Deontic modality has to do with influencing actions, states or events and expressing what Searle calls “directives.” Epistemic modality is about how the speaker makes a judgment about the truth of the proposition. Modality is defined as “semantic category which expresses the attitude of the speaker towards that expressed in the sentence (Bussmann, 1996: 307)” Evidentiality, as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is pervasive in all languages. The semantic categories of evidentiality are hypothesized to be universal and language-independent. The only difference lies in the fact that evidential markers are language-specific. ( 房红梅2)in some languages like Wintu, evidentiality is grammaticalized in its grammatical system; in others like English and Chinese, evidentiality is lexically marked, and there are still some languages like Japanese that have both grammatical and lexical evidential markers. (16) as far as the current evidential studies are concerned, there are no unified agreements on the definitions, scope, and classifications of evidentiality and evidentials. Scholars of evidentiality show great enthusiasm for the specific descriptions of evidential markers and evidential systems in languages. This somehow has hindered

产品语义学大纲

《产品语义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的性质、任务及适用专业 (一)课程性质 《产品语义学》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课程从设计符号的基本理论出发,对意义、传达、语境、修辞等概念进行了阐述,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新的设计思考的角度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并且引导以产品语义学在设计中广泛扩展思路,帮助学生提高设计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符号的关联性和语言学中的修辞方法展开发散思维与联想,以期觅得产品预定概念和意义的最佳传达途径,并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起辅助作用。 (三)适用专业 适用于工业设计本科专业。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基本内容(含章节的重点、难点等) 第一章设计符号理论概 述 基本要求:了解设计符号的理论意义、符号理论发展简史、设计符号的特性以及文化与符号之间的关系。 重点:设计符号的特点。 难点:文化与符号之间的联系。 第二章产品语义学概述 基本要求:了解产品语义学的概念、产品语义学的缘起与发展、影响产品语义理论的诸多新观念以及产品语义学对我国设计发展的价值。 重点:产品语义学的缘起与发展。 难点:产品语义学与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第三章产品的语义 基本要求:了解产品语义的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产品语义的诉求层面。 重点: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 难点:产品语义的诉求层面。 第四章产品语义的传达 基本要求:了解意义的来源,学习人的要素、环境的要素和生活方式的约定。进而对产品语义有一个更高层次上的理解,使学生以使用者的角度认知产品、以及了解使用者心理模型和产品语义实现的条件。 重点:传达的概念与过程、语义传达的类型。 难点:使用者心理模型和产品语义实现的条件、产品语言的局限性。 第五章产品语义学在设计中的运用 基本要求:了解产品使用情景语境,产理解产品的合理性说服、情感性说服以及产品语义设计程序,了解修辞在产品语义表达中的应用及价值。 重点:产品说服功能与语义设计程序、产品语义传达的有效思维方法。

产品语义学论文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课程论文 题目:汽车造型设计中的产品语义探究 姓名: 陈绍明 学号: 摘要:产品是如何地传达其信息,汽车作为一种大型的工业设计产品又具有哪些含义,本文从产品语义学的角度去分析汽车造型中遗传因子及其构成的汽车文化,其造型意识通过哪些形态来表现;其基本特征表达怎样的语义内涵;汽车如何满足消费者日益高涨的精神需求;本文将对汽车造型设计中的语义表达做出一些探究。 关键词:汽车设计产品语义学文化传承性

2012年5月 一、产品语义学的定义及背景 产品语义学(Product Semantics )是研究产品语言(Product Language )的意义的学问。从专业研究角度克里本多夫(K .krippendorf )和布特(R.buettr )提出“所谓产品语义是研究人造物在使用环境中的象征特性,并将其知识应用于工业设计上。这不仅指物理性、生理性的功能,而且也包含心理、社会、文化等被成为象征环境的方面”。[1]产品自身构成一个完成的符系统,并且成为传递信息、表达意义的符号载体。通过对形态结构的利用和功能转化,传递和表达设计者的意念想法。 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人们不满足于工业时代的批量大生产,开始追求个性化,差异化,技术将大规模市场转化为无数的利基市场。产品的小批量,高度定制化生产,满足消费者日益高涨的精神需求,诠释使用者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从这种趋势看出汽车造型设计中的符号语言,是消费者需求的侧面的反应,围绕设计焦点与用户需求形成产品语义。汽车工业发展到今日,其逐渐从一种代步工具发展为社会人文精神的承载者。 二、汽车造型设计中的符号语言 德国的汽车品牌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设计中,尤其注重车身线条,空间比例,拥有着强烈的自我风格与个性文化。汽车作为大型的工业设计产品,同样具有其特有的产品语义,下面主要以甲壳虫,保时捷,宝马,奥迪为案例对产品的识别设计特征进行分析。 1.“甲壳虫”型汽车的流线型 汽车的外形发展从开始的马车型,到箱体型,可是当汽车车速超过100km/h 后,功率几乎都用来克服空气阻力了,人们开始降低车的高度和迎风面积来克服空气阻力,但作为高速车来讲,箱型汽车是不够理想的,因为它的阻力大,妨碍了汽车前进的速度,所以人们开始研究一种新的车型—流线型。 1936年,德国杰出的费迪南德·保时捷博士(Ferdinand Porsche)为当时的大众汽车公司设计出著名的“甲壳虫”汽车,成为汽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经典。 【2】如图1所示流畅的曲线造型和物美价廉的特色使得“甲壳虫”很快成为畅销德国的国民车。经过大自然的优胜劣汰进化后的甲壳虫的自然美被如实地运用到车身造型上,其车身造型的特点(如图2所示)在二战后得几十年一直经久不衰。对比2010款全新甲壳虫(如图3所示),新“甲壳虫”不仅继承了老“甲壳虫”的形态灵魂,更将空气动力学的造型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整个车身曲线流畅优美,富有动感。 新旧甲壳虫对比 易车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24896036.html,

语言学家菲尔莫尔Fillmore与其场景框架语义学之简要介绍

?Charles J. Fillmore Charles J. Fillmore (born 1929) is an American linguist, and an Emeritus Professor of Linguis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He received his Ph.D. in Linguistic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 1961. Professor Fillmore spent ten years at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before joining Berkeley's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in 1971. He has been a Fellow at the 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in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Dr. Fillmore has been extremely influential in the areas of syntax and lexical semantics. He was a proponent of Noam Chomsky's theory of generative grammar during its earliest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phase. In 1963, his seminal article The position of embedding transformations in a Grammar introduced the transformational cycle, which has been a foundational insight for theories of syntax since that time. He w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developed the theories of Case Grammar (Fillmore 1968), and Frame Semantics (1976). In all of his research he has illuminated the fundamental importance of semantics, and its role in motivating syntactic and morphological phenomena. His earlier work, in collaboration with Paul Kay and George Lakoff, was generalized into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He has had many students, including Laura Michaelis, Chris Johnson, Miriam R. L. Petruck, Len Talmy, and Eve Sweetser. His current major project is called FrameNet; it is a wide-ranging on-line description of the English lexicon. In this project, words are described in terms of the Frames they evoke. Data is gathered from the British National Corpus, annotated for semantic and syntactic relations, and stored in a database organized by both lexical items and Frames. The project is influential -- Issue 16 of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was devoted entirely to it. It has also inspired parallel projects, which investigate other languages, including Spanish, German, and Japanese. Frame semantics Frame semantics i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meaning that extends Charles J. Fillmore's case grammar. It relates linguistic semantics to encyclopaedic knowledge. The basic idea is that one cannot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a single word without access to all the essential knowledge that relates to that word. For example, one would not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word "sell" without knowing anything about the situation of commercial transfer, which also involves, among other things, a seller, a buyer, goods, money,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money and the good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eller and the goods and the money,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uyer and the goods and the money and so on. Thus, a word activates, or evokes, a frame of semantic knowledge relating to the specific concept it refers to (or highlights, in frame semantic terminology). A semantic frame is a collection of facts that specify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attributes, and functions of a denotatum, and its characteristic interactions with things necessarily or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it" (Keith Alan, Natural Language Semantics). A semantic frame can also be defined as a coherent structure of related concepts that are related such that without knowledge of all of them, one does not have complete knowledge of any one; they are in that sense types of gestalt. Frames are based on recurring experiences. So the commercial transaction frame is based on recurring experiences of commercial transactions. Words not only highlight individual concepts, but also specify a certain perspective from which the frame is viewed. For example "sell" views the sit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eller and "bu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uyer. This, according to Fillmore, explains the observed asymmetries in many lexical relations. While originally only being applied to lexemes, frame semantics has now been expanded to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 and other larger and more complex linguistic units and has more or less been integrated into construction grammar as the main semantic principle. Semantic frames are also becoming used in information modeling, for example in Gellish, especially in the form of 'definition models' and 'knowledge models'.

西方语义学对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影响

西方语义学对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影响 在欧美语义学发展的不同时期中,对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影响最大的当属结构语义学,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西方语义学对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影响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语义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语言学家提出来的,从“语义学”作为一个术语在学术 论文中公开发表以来,语义学在西方已经有了一百余年的历史。而在现代汉语的研究中,有关语义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已有的有关语义的一些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西方语义学的影响。在20世纪,现代汉语中有关语义的研究更是带有西方语义学的印迹。因此,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方语义观的差异,以及西方语义学中可以为现代汉语的语义研究所利用、已经被现代汉语的语义研究所吸收、以及能够进一步吸收的方面。 一、中西语义观的差异 西方,早在柏拉图时期,就有了关于意义的探讨和论述。柏拉图认为“以语言为载体 的文学艺术是‘影子的影子’,现实世界是模仿理念世界的,而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学艺术则 是模仿现实世界的”。亚里士多德以“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的精神批评了柏拉图的观点,认为“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学艺术是再现现实的产物,是以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为参照 的直接再现”。 通过二者的表述,我们不难发现柏拉图的观念强调和重视“理念”,可以称之为“理念观”,而亚氏的理论则重逻辑,重形式。 而在古代中国,有关“意义”的观点也层出不穷。早在先秦时期,著名的语言学家和哲 学家就有了关于“意义”的讨论:例如《左传》中有关“诗言志”的说法,孟子的“以意逆志”, 荀子的“心合于道”,墨子的“言有三表”,公孙龙子的“指物论”与“名实论”。到了魏晋时期,“寄言出意”、“得意忘言”,陆机《文赋》中有著名的“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从中可以看出,古代中国有关意义的讨论强调“心”和“意”,而西方传统的观念则重视“物”。 此外,在“意义是否可以穷尽”这一问题上,中西方的传统语义观有着截然不同的主张 和看法。 早期西方学者认为意义是可以穷尽的,因此可以进行分析。而中国传统的语言学家则认为意义是混沌的,很难进行切分,意义很难言说清楚。而中西方在语义观上的差异一直影响了后来中西方对于语义学的研究思路和发展过程。 二、西方语义学的系统观对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影响 在欧美语义学发展的不同时期中,对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影响最大的当属结构语义学。索绪尔所开创的结构语义学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结构主义思潮。结构语义学的主要贡献有

框架语义学与译文质量评估

框架语义学与译文质量评估 朱晓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江苏常熟 215500) 摘 要:Fillmore 提出的框架语义学是认知语义学的支柱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对任何一个概念的理解必然会激发一整套相关经验概念,包括它的隐含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框架语义学试图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破解人类识解语义的“黑匣子”,为了我们了解分析语义的产生,识解、转移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翻译研究与语义学紧密相关,本文试图从框架语义学的角度分析译文质量,希望推动认知语言学在翻译中的运用。 关键词:框架;框架语义学;译文质量评估[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6539(2010)12-0015-04 Frame Semantics and Assessment of Translation Quality Zhu Xiaom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shu 215500, China ) Abstract :Frame Semantics, one of the founding theories of Cognitive Semantics, argues that understanding of any concept inevitably triggers a whole set of relevant concepts including its implied and socio-cultural meanings. The employment of Cognitive Science partially enables Frame Semantics to uncover the “black box” in which human beings construe meaning.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semantics are closely related. This paper endeavors to assess translation qu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ame Semantics in the hope that studies with the assistanc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will ? ourish in the near future. Key words :Frame; Frame Semantics;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收稿日期] 2010 - 3 - 2 [作者简介] 朱晓敏 (1979~ ),男,常熟理工学院讲师,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翻译是一项古老的文化交流活动,中西方的翻译实践都源远流长。有实践就必然有对翻译活动的理性思考和探究。虽然人类对翻译的研究和翻译实践一样古老,但翻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由于翻译与语言天生不可分离的关系,所以翻译研究与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保持着同步。虽然是后起之秀,翻译学却在广泛吸收新兴语言学科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各个相关学科的理论模式被不断引入到翻译学中,从不同的角度对翻译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翻译的文化学理论、翻译的交际学理论、翻译的后现代理论、翻译的符号学理论等。当下,翻译的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各种跨学科研究中,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具体说是从认知语义学角度对翻译的研究,已经 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认知语义学支柱理论之一的框架语义学试图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破解人类识解语义的“黑匣子”,因而得到语言学家的广泛重视。本文试图从框架语义学的角度分析译文质量,希望能为认知语言学在翻译中的运用打开一扇窗,以期出现更多这方面的研究。 一、框架语义学理论简介 Minsky 是较早提出框架理论的学者之一,他认为我们的知识以数据结构形式贮存在记忆中,称为“框架”。框架代表典型的情景,这些典型情景以如下方式使用:“在遇到新的情景时(或对当前问题的看法作出改变时),我们必须从自己的记忆中筛选出一个结构,即框架。这是一种

分解语义学与认知语义学的对比分析

作者简介:蒋勇(1966— ),讲师,语言学博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文学收稿日期:2000103126(修改稿) 2000年第7期 总第135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0,№7Serial №135 分解语义学与认知语义学的对比分析 蒋 勇 (复旦大学外文系,上海 200433) 提 要:本文对比分析了两种主要的语义学流派。分解语义学认为语义就在言语容器之中,语义与认知者的百科知识 和理解过程无关。认知语义学吸收分解语义学认为概念可以解析的观点,提出语义与认知者的概念结构和解读策略有关。依据这种认知论,本文提出言语信号在与认知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挥借代的功能。 关键词:分解语义学;认知语义学;框架理论;言语的借代功能 Abstract :This paper offers contrastive analyses of two main schools of semantics.Decompositional Semantics proposes that meaning is objectively right there in the linguistic container and that meaning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cognizants πencyclopedic knowledge and their understanding.Cognitive Semantics incorporates the idea of Decompositional Semantics that concepts can be dismantled ,and argues that meaning is relative to cognizants πconceptual structures and processing strategies.Based on this cogni 2tive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finally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language plays a metonymic function in its interaction with cognizants πconceptual systems. K ey words :decompositional semantics ,cognitive semantics ,frame theory ,metonymic function of language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0)07-0002-04 1.Katz 的语义分解理论简介 较早在生成语法框架内进行语义分析的的方法是成分分析法(Componential Analysis )。(Katz &Fodor ,1963;Katz &Postal ,1964;Katz ,1972)我们将以Katz 的分解语义学(Decompositional Semantics )为主要评述对象。该理论的两个最主要的观点是: 语义规则的生成性:语义规则如句法规则的原理一样,是循环规则。如同用有限的句法规则解释无限多样的句子结构的思路一样,分解理论也是用有限的语义规则通过循环反复使用,可以生成无限多样的语义结构。 语义的构建性:句子的语义是通过语法和语义规则从词、词组到句子层层累建起来的。 Katz 的分解理论从这两个观点出发,建构复合句子的语法成分和语义词典的规则。Katz 的理论有三大目标: (1)确定词项的语义; (2)给出由词语的意义到词组的意义,再由词组的意义到句子的意义的建构规则; (3)用一种分析所有语言都适用的元语言(metalan 2 guage )来进行语义分析。上述的第一个目标通过给词项建 立语义词典得到实现。第二个目标通过投射规则和选择限制将词语的语义组合成句子的语义而得到实现。第三个目标试图使用一种分析各种语言时通用的语义成分(semantic components )或语义原初元素(semantic primitives )得以部分实现。这三大目标的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1.1 Katz 的语义词典让我们用“bachelor ”来观察Katz 的语义词典。(Katz &Fodor ,1963;Katz &Postal ,1964)“Bachelor ”的词典信息包括如下: bachelor {N} a.(human )(male )[one who has never been married ](单身汉) b.(human )(male )[young knight serving under the stan 2dard of another knight ](青年侍从骑士) c.(human )[one who has the first or lowest academic de 2gree](学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