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心理词汇发展模式的历时研究_付玉萍

二语心理词汇发展模式的历时研究_付玉萍
二语心理词汇发展模式的历时研究_付玉萍

二语心理词汇发展模式的历时研究1

付玉萍1崔艳嫣2陈慧3

(1,31琼州学院外语系,海南三亚572200;21聊城大学外语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本研究运用词汇联想测试,调查了英语专业学生是怎样习得生词并把他们融入到心理词汇中的。结果发现:尽管三次测试中语音反应最多,但随着词汇知识的增加,被试的反应从语音向语义稳步发展;由语义倒退回语音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表明二语词汇习得不是沿着线性路径发展的,而是伴随着某种G形或H形的发展趋势;语音反应的大量存在表明二语心理词汇的组织首先是以语音为主;心理词汇的组织模式受到词汇频率和学习者的语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心理词汇;发展模式;词汇联想;语义反应

[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720(2009)01-0016-07

前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应用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发展,研究者对外语教学与研究领域备受冷落的/灰姑娘0)))词汇的兴趣与日俱增,关于心理词汇、词汇习得、词汇储存、提取及使用的实证研究也逐渐增多(如:A itch ison,1987;Carter,1998;Cu,i2006; M eara,1983;Na m e,i2004;N ati o n,2001;O.Gor-m a n,1996;Sch m it,t1998a,1998b;Sêder m an, 1993),但这些研究大多是共时的,集中在静态表征的研究上(如:M eara,1983;Na m e,i 2004;O.Gor m an,1996;Sêder m an,1993),缺乏动态的历时的词汇组织发展模式与路径的调查研究。本文以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为对象,运用自由词汇联想测试考察他们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对40个新学生词联想反应的变化,进而揭示二语心理词汇组织发展的模式与规律。

1研究背景

在心理词汇组织结构的众多研究方法中,词汇联想测试是最古老、相对直接、操作简单且被广泛运用的一种。同传统的研究方法相比,词汇联想测试能提供给我们大量更丰富的信息(Schm it,t1998a:389)。一个最基本的词汇联想测试就是,给被试呈现一个刺激词,让他尽快说出或写出他所想到的第一个词。其潜在假设是,这种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所给出的反应词是被试心理词汇中与刺激词联系最强的那些词。通过分析联想反应词,我们能够得到心理词汇之间联系的线索,即心理词汇的组织结构,虽然这些反应词不一定都能像语言其它方面的问题那样用既定的规则来解释,但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研究之后,学者们已经有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词汇联想测试主要区分三类反应词:聚合反应、组合反应和语音反应。聚合反应通常指那些与刺激词词性相同并能在一个句子里执行相同语法功能的词,如DOG-ca,t DOG-an i m al。组合反应与刺激词有一种修饰、搭配联系,一般不属于同一词性,比如DOG-b ite,DOG-bark。语音反应则只在语音上与刺激词相似,没有任何语义联系,如

16

付玉萍等:二语心理词汇发展模式的历时研究

DOG -bog 。

英国心理学家Franc is Galton(1879)首次使用该测试记录了心理词汇的组织结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这一范式在心理学界受到广泛关注,心理学家Kent 和Rosano ff (1910)、W oodro w 和Lo w e ll(1916)、O .Conner (1928)、Sche llenberg(1930)等运用词汇联想测试编写了词汇联想常模表(Schm it,t 1998a :390)。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词汇联想研究再度得以发展,研究者们运用权威的Ken t-Rosanoff 词表对正常儿童和成人进行了广泛的一语词汇联想实验并得出以下结论:(1)一语者的反应类型主要是聚合反应和组合反应,语音反应很少;(2)和成人相比,儿童产出更多语音反应,随着语音反应的减少,组合反应逐渐增多;(3)伴随语言水平的提高,儿童在5-9岁时反应模式逐渐和成人趋于一致,即发生所谓的/组合)聚合0转变

o

(syntag -

m atic-parad i g m atic sh ift);(4)低频刺激词多引发语音及一些无法归类的反应。Ent w isle (1966,74)指出:语言接触的增加决定每种反应(联系)类型的发展变化(图1);只有高频词才经历所有的发展阶段,而低频词的发展不完全(Post m an,1970:245)

图1 词汇联想的发展阶段(E nt w isle)

PaulM eara 率先把词汇联想实验拓展到第二语言研究领域,他经过一系列自由联想测试得出结论:与母语者相比,(1)二语学习者心理词汇间的联系缺乏稳定性;(2)语音在二语心理词汇组织中起主导作用;(3)二语心理词汇间的语义联系呈现一种系统性变化的趋势(1983:30)。该结论被以后众多的研究证实并得以广泛应用(如:Carter ,1998;Chan -nel,l 1988;Gass &Se li n ker ,1994;Read ,1993,1997),但其可靠性也受到来自母语和二语研究的批评与挑战(如:Cunn i n gha m ,1990;O .

Go r m an ,1996;S êder m an ,1993;S ing leton ,1999;W o lter ,2001)。

Cunn i n gha m (1990)对两组学英语的爱尔兰语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英语输入多的一组产出更多的聚合反应,而语音反应较少。O .Gor m an(1996)收集了22个说广东话的中级英语学习者的联想反应数据,她本意是想证实M eara 的观点,结果却正相反,大多数反应词与刺激词有明显的语义联系。Soder m an (1993)在一语为芬兰和瑞士语的英语学习者中实施了词汇联想实验,得出如下结论:每个单词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组合-聚合0反应的转变不一定就是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使然,因为高级学习者的反应,特别是对低频词的反应中存在许多语音反应,而初级学习者的反应中也有相当数量的聚合反应。基于S êder m an 的假设,W olter(2001)在测试中考虑了词汇熟悉度,结果发现,所谓的/组合-聚合0转变实际上是一个错误的命名,研究者发现的不过是语音反应到语义反应的转变。N a m ei(2004)比较了100名波斯-瑞士双语者和100名母语者的联想反应,证实一语和二语中都出现了语音反应,这不是语言水平的表现,而是每个单词习得必经的基本阶段;同样,/组合-聚合0转变不是心理词汇组织的特点,而是每个单词的发展特征。

尽管词汇联想研究在国外是一种很普遍的探索心理词汇组织结构的研究方法,但在

国内却一直未引起学者们的足够关注,只是最近几年才有少数学者采用该方法进行了词汇研究。张淑静(2004)调查了部分中国高水平英语学生的词汇反应类型,结果表明,受试的反应中存在着大量的语音反应,部分证实了M eara 的二语心理词汇的语音说。白人立(2005)探讨了中国部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联想反应,结果显示:被试的二语心理词汇语义联系要比母语脆弱得多;被试对不熟悉词的联想多是语音或无反应。

17

2009年第1期外国语言文学(季刊)

(总第99期)

综上所述,关于心理词汇发展模式的研究结论可概括为:(1)一语和二语心理词汇都会经历/组合-聚会0转变;(2)每个单词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都会经历由非语义到语义的发展过程;(3)心理词汇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但传统的词汇联想研究大多选用被试非常熟悉的高频常用词(例如Kent-Rosano ff 词表)作为刺激词,这些词诱发的反应不能全面描述心理词汇的真实特征和发展路径。不幸的是,极少有研究试图调查母语者对低频刺激词的反应特征,(如:S tolz&T iffany 1972)更不用说二语学习者了(M eara,1983: 30)。基于以上考虑,作者经过精心挑选,从被试精读课本(5新编英语教程6,李观仪主编)将要学习的两个单元中选出40个生词作为刺激词。这些词都可以在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词汇表中找到,根据吴自选和李欣(2002)按英语专业八级词汇使用频率的划分标准,这些词的词频最高的在2,000词表中,最低的在10,000词表中。

2研究设计

211反应词分类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词汇联想反应有不同的分类。

本研究要调查二语心理词汇的组织发展模式,基于前人的分类方法和相关的语义学理论(C ruse,2000;M ill e r,1998),本实验收集到的反应词分成四类:聚合、组合、百科知识和语音及其它反应。与测试的易于操作恰好相反,反应词的分类要复杂得多,因为被试常产出难以分类的词,特别是聚合、组合反应很难区别开(M eara,1983:30)。为保证分类的一致性,每种反应类型都提前给出明确的定义并以实验中出现的反应词为例加以说明。此外,为使分类更客观可信,三位作者共同参与进来,独自分类,标准不一致时再请求英语词汇习得专家帮助。

21111聚合反应

如图2所示,聚合反应词与刺激词属于同一词性,在句子中可以被另一相同词类的词代替,但也有例外,比如,在某些被试头脑中,对刺激词C H I C,GRACE和C ONFI R M的反应分别是fashion,beautiful和sure?,这些反应词与刺激词没有明显的序列或修饰关系,而语义联系非常明确,故此这些不同词类

的词也被归为聚合反应。

图2组合聚合关系(R ichards,e t a,l2000:463) 21112组合反应

组合反应描述刺激词和反应词间的一种从左至右或序列关系,即搭配关系,反应词来自不同的词类(A itch ison,1987)。比如,图2例句中所有词之间都有组合关系。一个组合反应词与其刺激词共同组成一个组合体(syn-tag m)(R ichar ds,et a.l,2000:463),如SCRAM-BLE-egg,PREDI C T-earthquake,S HRE W-rude。与刺激词属于同一词性但能组成明显序列关系的反应词也被归为组合反应(张淑静,2004:75)。例如:STR I P E-cloth,SHRE W -bad mood和VERSE-r hy m e。

21113百科知识反应

除了语言学知识(如词性和句法结构),有些反应词与个人经验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者会习得单词的起源、历史、背景和文化等,即学习者的百科知识(M c C arthy,1990: 41)。被试储存的每个词好像都与百科知识有某种联系,因此如果某个反应词与刺激词没有明显的聚合和组合关系,就看看它们是否与被试的百科知识相关。例如:B APT I ZE-b i b le, STR I P E-flag和S WAN-ballet。

18

付玉萍等:二语心理词汇发展模式的历时研究

21114语音及其它反应

有四类反应词归为这一类:(1)反应词有某种明显的刺激词语音或拼写特征但没有任何语义联系,如BEET-bea,t BLARE-g lare;

(2)反应词与刺激词属于同一词族?,而同一词族的成员被认为是同一个词,如PRED I CT -predicti o n,THR I V I N G-thrive,SUPPOSI-T I O N-suppose和GRACE-graceful等;(3)无法归类的反应词,如PAR I S H-co l o r, VERSE-turnover和BLARE-head等;(4)被试没给出任何反应词。

212研究问题

为了更详细准确地解释新学生词的发展路径,本文运用历时研究的方法,通过自由联想测试考察二语心理词汇的发展模式。期望经过三次联想测试,发现被试的联想反应有何共同趋势,是否高频词产出更多语义反应,低频词产出更多非语义反应?

213研究对象

本词汇联想实验在山东某职业学院二年级两个自然班的50名英语专业学生中进行。他们都来自山东,学习英语的平均时间为7-8年,都通过了大学入学考试,同在英语系使用一样的教材,学习一样的课程,因此可以假设他们的英语在同一水平上。

214测试方法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词汇联想测试可分为四类:连续联想测试,延续联想测试,限制联想测试和自由联想测试(K r use,et a l1, 1987)。自由联想测试被认为是人类理解语言形式或语义最直接、最直观的反映,因此本实验采用自由联想测试。

215研究过程

21511前测

为确保刺激词是生词,测试前,作者从两个单元中选出78个词,在该校英语系二年级另一个平行班进行了前测,从被试不认识的45个词中选出40个作为刺激词。

21512数据收集

W olter(2001)区分了四种不同的数据收集方法:听说法(aura l-ora lm ethod),听写法(aura l-w ritten m ethod),看说法(w ritten-o-ra lm ethod)和看写法(w ritten-w ritten m eth-od)。由于缺乏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国学生的听说能力差而读写能力强,另外,在以前众多的研究中看写法硕果累累(Schm itt 1998a;Schm itt&M eara1997;Sing leton1999)而且省时、易操作,所以本实验采用看写法收集数据。本词汇联想实验分三次进行,三次测试之间大约间隔一个半月,共历时三个月(见图3)

图3词汇联想测试过程

测试前,被试在多媒体教室坐好。确保每人都拿到词汇联想测试卷后,作者通过四个例子用英语和汉语分别解释测试要求,保证被试明白具体做法后测试正式开始。刺激词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每次呈现一个词,每个词停留5秒钟后幻灯片关闭,20秒后呈现下一个词,被试在25秒钟内写出头脑中出现的第一个词。测试期间,被试既不许查阅辞典或参考书,也不能互相讨论。第二、三次测试程序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每次测试刺激词的顺序有所不同。当然,被试毫不了解他们还会有第二、第三次测试。

216数据分析方法

三次测试共得到41人的有效试卷123份,其数据全部输入电脑。然后运用统计软件SPSS1115和Exce l2007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分析包括:(1)计算每种反应类型的频数和百分比;(2)以反应类型为因变量,用频数分布和卡方检验的方法比较三次测试之间和内部的反应类型差异是否显著;(3)运用条形图加工数据,以清楚地显示研究结果。

19

2009年第1期

外国语言文学(季刊)(总第99期)

3 结果

311

词汇组织的总体发展模式

图4 三次测试中各类反应的平均比例表1

三次测试中各类反应的频数统计表

结果显示(见图4和表1),四种反应类型在三次测试中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语音及其它反应比例最高,百科知识反应比例最低,各类反应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语音及其它反应>聚合反应>组合反应>百科知识反应。卡方检验结果为:皮尔逊卡方值x 2

=741536A ;df =6;p =1000,说明三次测试中

各类反应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

图5 三次测试中语义-非语义反应比例

表2 三次测试中语义-

非语义反应的频数统计表

所有的聚合、组合与百科知识反应都与刺激词有一定的语义联系,它们合并为语义反应,语音及其它反应为非语义反应,这样就得到了被试词汇组织的总体发展模式(如图

5和表2)。被试第三次测试中产出语义反应的比例最高(56183%),而第一次测试中语义反应的比例最低(42168%)。但是,非语义反应的比例在第一、二次测试中超过了一半(分别是57132%和51108%),占据了主导地位。

卡方检验结果为:皮尔逊卡方值x 2

=651996A ;df =2;p =1000,说明三次测试中语义和非语义反应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

表3 三次测试中语义-

非语义反应比例的差异

卡方检验分析表明,三次测试中两类反

应比例均有显著差异,即:测试3中语义反应的比例明显高于测试2,测试2中的明显高于测试1(见表3),反之亦然。

表4

三次测试中反应类型的历时变化

注:向上=从非语义反应向语义反应转变;向下=从语义反应向非语义反应转变;语义无变化=三次测试中都是语义反应;非语义无变化=三次测试中都是非语义反应;自上而下=从非语义反应到语义反应,之后又回到非语义反应;自下而上=从语义

反应到非语义反应,之后又回到语义反应;总数=1640(40个刺激词41名被试)

表4概括了三次测试中反应类型的历时

20

付玉萍等:二语心理词汇发展模式的历时研究

变化。从表中可见,大量反应类型没有任何改变:1640例反应中,被试产出326例语义反应,369例非语义反应,占42137%,换句话说,1640例反应中大约42%在三次测试中一直保持不变。在确实发生变化的945(449+221+124+151)例反应中,变化的主要方向是从非语义为主转变为语义为主(221+124vs 1449+151),表明语义反应的数量稳步上升,非语义反应的数量逐步下降。如表4所示,124例反应发生了自上而下的变化,即从非语义反应到语义反应,之后又重新回到了非语义反应,151例反应发生了自下而上的变化,即从语义反应到非语义反应,之后又重新回到了语义反应,表明在二语习得过程中,随着语言接触的增加,有些词会得以巩固并进一步融合,而有些词因得不到巩固会被遗忘。这些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反应的存在说明有些词的发展路径是G 形或H 形的,这与张淑静(2004)的研究结果相吻合,即/二语词汇习得不是呈线性路线发展的0。以上数据表明,随着词汇知识的增加,二语心理词汇中的大部分新学生词会经历从不知到有所知,再到熟悉、得以巩固并进一步融合的过程,而有些词由于永久或暂时遗忘会经历倒退或反复现象,故此它们的融合要复杂得多,这进一步证实了M eara (1983)的观点,二语心理词汇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

312

词频对反应类型的影响

图6 高-低频刺激词诱发的语义-非语义反应比例

注:高=高频刺激词;低=低频刺激词

为了检验刺激词的词频对四种反应类型

的影响,40个刺激词按照词频平均分成了两组,第一组的20个词都在前4,000词表中,第二组的20个词都在5,000-10,000词表中。如图6所示,高频刺激词比低频词诱发了更多语义反应,高频词诱发的非语义反应呈下降趋势,同时低频词诱发的语义反应略有上升。另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低频刺激词诱发的非语义反应在三次测试中基本没有变化,暗示被试三个月期间几乎没有接触过这些词。 4 讨论

统计结果表明,尽管三次测试中语音及其它反应最多,但确实存在语音向语义的转变。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探究性的结论:随着更多生词被学得、熟悉并进一步融合,二语学习者的心理词汇从语音向语义稳步发展,但也有从语义倒退回语音的现象,因为语言接触和实践的缺乏导致了单词的遗忘。所以,第二语言词汇习得不是沿着线性路径发展的,而是伴随着某种G 形或H 形的发展趋势。心理词汇的这种动态特征表明/词汇学习是递增的0(Schm it,t 1998b :283),/词汇习得需要反复接触语言材料0(张淑静,2004:197)。三次联想测试中语音反应大量存在,这并非意味着被试词汇量缺乏,而是二语心理词汇的组织首先是以语音为主,即把不熟悉的词通过发音和别的词建立联系也许是词汇习得过程的第一步。因此,心理词汇组织基于形式的特征不是语言水平的表现,而是每个单词习得必经的基本阶段(Na m e,i 2004:363)。很显然,被试之所以在三次测试中产出少量的语义反应,原因主要在于刺激词是刚学过的低频词。这表明被试还没有完全掌握这些词,他们头脑中这些词的语义联系还不够稳定,容易被遗忘。

21

2009年第1期外国语言文学(季刊)

(总第99期)

这些孩子气的语音反应与刺激词在语音或形态方面有些类似,例如:BLARE-g lare, BREAC H-reach和PAR I S H-Paris,与/浴缸效应0(单词的首音和尾音在单词语音结构中比中间部分更重要、更突出、更容易激活。杨亦明等,2001:97)相吻合。这表明被试刺激词的很大一部分还没有建立起语义联系,或至多建立了某种联系但这种联系太脆弱,难以通过联想通达相关词汇。没有语义联系、语义联系太脆弱或只能通达语音联系的词汇很难说已被习得,有效的通达几乎是不可能的。二语学习者头脑中语义联系的缺乏阻碍了他们有效地通达/提取词汇,从而阻止他们找到合适的词汇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

5结束语

本文运用自由联想词汇测试,调查了部分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对40个新学生词的反应,揭示了二语心理词汇组织的发展模式,并得出探究性的结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不是沿着线性路径发展的,而是伴随着某种G 形或H形的发展趋势。本研究进一步证明词汇习得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终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制定一个长期的词汇习得计划。首先,二语教师的词汇教学要精心设计,遵循词汇习得原理,对不同的词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次,为了习得不同的词汇知识,学生必须养成日常泛读的好习惯,这是语言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第三,学过的词汇要不断复习,以便在短时记忆中得到巩固,在长时记忆中加以夯实;最后,教师应意识到二语词汇语义网络的重要作用,在词汇教学中注意语境教学及词汇的聚合和组合关系,帮助学生通过同义、反义、上下义以及词汇搭配等关系掌握生词,尽快把新学生词融入到二语心理词汇中,以确保其快速提取和正确运用。

注释:

1本研究属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项目批准号: 08X M Z039)。

o年龄小的儿童产出的反应词可以和刺激词组合在一句话中,即组合反应,而年龄大的儿童和成年人常给出刺激词的替代词,即聚合反应。(En t w i s l e,et al1,1964:19;Ruke -D ravi n a,1971:77)

?所有刺激词都是大写,反应词都是小写。

?一个词族包括中心词,其曲折变化形式和与其关系紧密的派生形式。(Nati on2001:8)

参考文献

[1]A itch i son,J1W ords i n t h e M i nd:An Introducti on to the

M en talLex i con[M]11st ed1Ox f ord:B l ackw el,l19871 [2]Carter,R1V ocabulary:App lied Lingu i sti c Pers pecti ves

[M]12nd ed1London:Rou tledge,19981

[3]Ch annel,l J1Ps ycholingu i sti c cons i derati ons i n the study of

L2Vocabu l ary Acqu isition[A]1In R1Carter& M1M cCarthy(Eds1)1Vocabu l ary and Language T each i ng

[C]1London:A llen&Unw i n,1988:83-961

[4]C r u se,D1A1M ean i ng i n Language:An Introdu cti on to Se-

m an tics and Pragm ati cs[M]1Oxf ord:Oxf ord Un i versity Press,20001

[5]Cunn i ngha m,L1L2V ocabulary:A S tudy of theW ord Asso-

ci ati on Res pon s es of Begi nn i ng Learn ers of Iri sh[D]1Dub-li n:U n i vers it y of Dub li n,19901

[6]Ent w i s l e,D1R1W ord A ss oci ati on ofYoung C h il dren[M]1

Balti m ore:Johns H opk i n s Un i versity P ress,19661

[7]Ent w i s l e,D1R1,F1Dan i el&R1M uuss1The syntagmati c-

parad i gm ati c s h ift i n ch il d ren.s word as soci ation[J]1J our-nal of Verbal Learn i ng and V erba l Behavi or,1964(3):19 -291

[8]G ass,S1,&Seli nker,L1Second Langu age A cqu isiti on:An

Introductory Cou rse[M]1H ills dale,N J:E rl baum,19941 [9]K ruse,H1,P1J a m es&M1S m it h1A mu lti p l e word associ a-

ti on probe in second l anguage acqu i s iti on research[J]1 S t ud i es i n Second Language A cqu i s i ti on,1994(9):141 -1541

[10]M c C art hy,M1V ocabu lary[M]1Oxford:Oxford Un i versity

22

付玉萍等:二语心理词汇发展模式的历时研究

Press,19901

[11]M eara,P1W ord ass oci ation i n a f oreign l anguage:a report

on the B irkbeck V ocabulary P roj ect[J]1Notti ngh a m L i n-gu i sti c C i rcu l ar,1983(11):29-371

[12]M ill er,G1A1Noun s i n W ordNet[M]1In C1Fell bau m

(Ed1)1W ordN et–An E lectron ic L exical Dat ab ase

[S1I1]1Ca m bridge,MA:M I T Press,1998:23-461 [13]N a m e,i S1B ili ngu al l ex i cal developm ent:a Persian-Sw ed-

is h word ass oci ati on st udy[J]1International J ournal of App lied L i ngu istics,2004(14):363-3881

[14]Nation,I1S1P1Learn i ng V ocabu lary i n An other Language

[M]1Ca m bridge:Ca m bridge Un i versity,20011

[15]O.Gor m an,E1An i nvesti gati on of t h e m en tal l ex i con of

second language l earners[J]1Teanga:Th e Iris h Year Book ofApp li ed Lingu i stics,1996(16):15-311

[16]Pos t m an,L1The C alif orn i a nor m s:associati ons as a f unc-

tion ofw ord frequency[A]1In L,Post m an&G,K eppel (Eds1)1N or m s ofW ord A ssociati on[C]1N e w Y ork:Ac-ade m ic P ress,1970:241-3201

[17]R ead,J1Th e devel opm ent of a n e w m eas u re of L2vocabu-

l ary kn o w ledge[J]1Langu age Testi ng,1993(10):355 -3711

[18]Read,J1Vocabu l ary and testi ng[A]1In N1Schm itt&

M1M c C arthy(Ed s1)1Vocabu l ary:D escri pti on,Acqu is-i

ti on and Ped agogy[C]1Ca m bridge:Ca m bridge Un i versity Press,1997:303-3201

[19]Richards,J1C1,P1John&H1Platt1Long m an D i ctionary of

Language T eac h i ng and App li ed L i ngu i sti cs[M]1Beiji ng:

Forei gn Language T each i 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1 [20]Ruke-D rav i na,V1W ord ass oci ati ons i n m ono li ngual and

mu ltili ngual Ind i vi duals[J]1L i ngu i s tics,1971(74):66 -851

[21]Schm itt,N1Quan tif y i ng w ord associati on res pon ses:w hat is

nati ve-li ke?[J]1Syste m,1998a(26):389-4011 [22]S ch m itt,N1T rack i ng the i n cre m en tal acqu i s iti on of s econd

language vocabu lary:a l ongitud i nal study[J]1Language Learn i ng,1998b(48):281-3171

[23]S chm itt,N1&P1M eara1Research i ng vocabu lary t h rough a

word know ledge framework:word ass oci ati on s and ver b al Su ffi xes[J]1Stud i es i n S econd Language Acqu isiti on,

1997(19):17-361

[24]S i nglet on,D1Exp l ori ng t he Second LanguageM entalL ex-i

con[M]1Ca m bri dge:Ca m bri dge Un i versity P ress,19991 [25]Sod er m an,T1W ord ass oci ati ons of forei gn language l earn-

ers and native speakers:the ph eno m enon of a s h ift i n re-

spon s e t ype and Its relevance f or lexical developm ent

[A]1In H1R i ngbo m(Ed1)1N ear-nati ve Profi ciency i n

Englis h[C]1Abo:Abo Akade m,i Engli sh Depart m ent Pub lications,19931

[26]W olter,B1Co m pari ng t h e L1and L2m en tal lexicon:a

d epth of i nd i vi dualw ord kno w l edgem odel[J]1S t ud ies i n

S econd L anguage Acqu isition,2001(23):41-691 [27]白人立1词汇联想反应[J]1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

(1):28-311

[28]崔艳嫣1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词汇能力发展研究[D]1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21

[29]吴自选,李欣1英语词汇分级突破:英语专业八级

[M]1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1

[30]杨亦明,曹明,沈兴安1国外大脑词库研究概观[J]1

当代语言学,2001(2):90-1081

[31]张淑静1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词汇:性质与发展模式

[M]1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1

收稿日期:2008-7-12

作者简介:11付玉萍(1969-),女,山东聊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二语习得

21崔艳嫣(1972-),女,山东东阿人,副教授,

博士,研究方向:语言学、二语习得

31陈慧(1957-),女,广东澄海人,教授,研

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23

Sel ected Abstracts

…………………………

H o w t h e Ch i n ese and the British Eva l u ate the Speech A ct o fApo logy(1) U si n g authentic v i d eo pr o m pts,th is study exa m ines the Ch i n ese and t h e British eva l u ation of the speech act o f apo l o gy fro m both the cross-cult u ra l socio-prag m atics perspecti v e and the i n ter-lin-gual pragm atics perspecti v e.The fi n d i n gs de m onstrate that the Ch i n ese respondents are m ore face-o-riented,that is,t h ey tend to correlate the need for face-saving w ith the necessity to apolog ize,wh ile t h e ir B ritish counterparts are m ore fact-o ri e nted or that they are m ore inc li n ed to consider the sever-i ty of offense in advance.The study also sho w s the i m po rtance o f culturally induced non-verba l as-pects o f apo log izi n g behav ior.Know ing that the realizat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speech acts are conti n gent upon appropriateness of t h e body language,teachers should redoub le t h e ir e fforts to i m-prove t h e students.m eta-prag m atic a w areness tha twould enab le the m to integ rate paralingu isti c e le-m ents in the practica l setti n g.

……………………

A Longitudina l Study of the Deve lopm enta l Pattern of SL M enta l Lex icon(16) Th is research i n vesti g ates t h e deve l o p m enta l pattern and route o f the CEL.s m ental lex icon t h rough w ord associati o n tests.The result revea ls that as ne w w ords are learned and beco m e m ore fa m iliar,the learners.m enta l lex icon changes fro m the m ore phono log ical to the m ore se m antic.W h ile the subjects do m ake m ore se m antic responses as ti m e goes on,ho w ever,responses m ov i n g backw ard fro m se m an-tic to non-se m antic a lso occur,wh ich i n d icates that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 i s iti o n does no t deve l o p i n a li n ear route but w ith so m e-shaped or I-shaped deve lopm enta l trend.The fi n di n gs o f t h is long itudina l study add e m p irica l ev idence to theoretical assum ptions about the organ izati o n and t h e develop m ental route of the L2m enta l lex icon,further i m ply i n g that vocabu lary acqu isition is a life -long process rat h er than an/all-or-no thing affair.0

Dev iantU sage o f Fore i g nW o r ds in The O ldM an and the Sea and Its Translation:A Perspective fro m

……………………………………………………………

Re levance Theo r y of Translation(29) H e m ing w ay.s deviant use o f Spanish wo r ds i n The O l d M an and the Sea reflects the author.s co mm u-n icati v e i n tenti o n.Apply i n g t h e relevance translati o n theo r y to a study of the lex ical dev i a nce in this case and co m par i n g the w ay it is handled in fi v e translations o f The O ldM an and the Sea,th is paper analyzes ho w the readers.cogn iti v e envir onm ent is co mm unicative ly affected by H e m i n g w ay.s pecu-l iar use of these l o anw ords.

The Gro w th ofAm erican S tudies and the Em erging ofAm erican L iterary H istory(42)

……………

Th 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i n itia l i m petus to sort out and w rite about the h istory o fAm erican literature resu lted fro m the developm en t ofAm erican Stud ies.W here atte m pts in the early20t h century to co m e up w ith a coherent narrati v e of Am erican literat u re w ere fr ustrated by the d i v isi o n bet w een the high and the pop literature,the r i s ing o f Am erican Studies and the criti c is m of Am erican sy m bo ls and m yths succeeded i n br i d g i n g t h e gap bet w een t h e t w o and creating t h e i n tegrated sy m bo l o f the Am er-i can m ind.L iterary H istory o f the United States,ed ited by Spiller in1948,m arked the e m er g ing of a unified narration on Am erican w r itings.

72

词汇化研究综述

词汇化研究综述 一、词汇化概述 (一)词汇化概念 词汇话的概念可以分别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来阐释。沈家煊(2004)认为,”从共时层面的角度来看,词汇化指“用词来表达某个概念”;历时层面的词 汇化,是在历时发展中,原来非词的语言形式变为词的过程,它包含有两种意思:一是指词缀变为词,这是相对于“实词虚化”或“语法化”而言;另一种指词的组连(两个或多个词连接在一起的序列)变为词。”[1] (二)词汇化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词汇化有不同的类型。从董秀芳的《词汇化—汉语 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一书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汉语词汇化过程的三种类型:(1)是由短语发展而来,这是双音词最主要的来源。在这类词汇化过程中,“其内部成员有的词汇化过程高,各方面都符合了词的标准,这是词中最典型 的成员;而有的词汇化程度不太高,在有些方面符合词的标准,在另外一些方 面则还带有短语的特征,这是词中不太典型的成员。”[2](2)是从语法性成分参与形成的句法结构中衍生出来。句法结构中所包含的语法性成分的功能在发 展过程中逐渐衰落或消失,而这些汉语历史早期出现的虚化程度不等的各类语 法性成分,都有可能与相关的词汇成分发生粘合从而变成词。但是这类现象并 为引起以往学者的注意。(3)是本不在同一个句法层次的两个相邻单位变为一个词的跨层次结构词汇化。这一类型的词汇化的对象主要是虚词,这一变化实 质上是由一个非语言单位变为词汇单位。 杨亦鸣、余光武(2003)则认为语言中词的词汇化程度是不同的,他们赞 同Packard(2000)提出的”根据词的成分是否保持其语义和语法信息的明晰性将词分为‘强词汇化’和‘弱词汇化’“[3]这一说法,同时,Packard(2000)指出”词汇化之所以是汉语里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不仅因为它是汉语构造新词 的一个特别来源,还因为它可以解释词与其成分之间的变化本质和词的内部信 息在总体上对于语法的可用性。“[4]语言中的词与其成分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根据其词汇化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据此Packard(2000)对词汇化进行了 以下五种分类:”(1)是常规词汇化,(2)是隐喻词汇化,(3)是弱语义词 汇化,(4)是弱语法词汇化,(5)是完全词汇化。”[5]

心理学英语词汇

心理学英语词汇 A B 白质:White Matter 胞体:Cell Body、Soma 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 布洛卡区:Broca's Area C 测验法:Measurement Method 刺激:Stimulus 程序学习:Programmed Learning 初级运动区:Motor Area D 大脑皮层:Cerebral Cortex 呆小症:Cretinism 电刺激:Electrical Stimulation 电子:Electron 顶枕裂:External Parieto-Occipital Fissure 顶叶:Temporal Lobe 定位:Localization 定位说:Localization Theory 动机:Motive 动作电位:Active Potential 多巴胺:Dopamine E 额叶:Frontal Lobe F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反射:Reflex 反射弧:Reflex Arc 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 副甲状腺:Parathyroid Gland 副交感神经系统:Para-Sympathetic System G 高分辨率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 割裂脑:Split-Brain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 个案法:Case Method 个案研究:Case Study 工程心理学:Engineering Psychology 功能性核磁共振脑成像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 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 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 官能:Facult 管状神经系统:Tube Nervous System 过程:Process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汇总

心理现象 mental phenomenon 心理过程 mental process 心理状态 mental state 心理活动 mental activity 意识 consciousness 心理维度 psychological dimension 心理运动 psychomotor 内部活动 internal activity 普通心理学 general psychology 实验心理学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行为科学 behavioral science 心身关系 mind-body relation 心理机能定位 localization of mental function 心理能动性 mental activism 外周论 peripheralism 先天理论 nativistic theory 强调遗传素质决定人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遗传 heredity 目的论 teleology 认为生物和人类的活动受一定目的的引导。 活动 activity 活动理论 activity theory 认知心理学 cognitive psychology 认知 cognition 相对于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的所有认识过程的总称。包括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问题解决、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cognitive process 认知结构 cognitive structure 元认知 metacognition

认知失调 cognitive dissonance 认知地图 cognitive map 认知技能 cognitive skill 认知方式 cognitive style 信息 information 信息论 information theory 信息加工 information processing 信息加工心理学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sychology 信息加工理论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信息加工模型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中央处理器模型 central processor model 信息储存 information storage 信息提取 information retrieval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计算机类比 computer analogy 计算机模拟 computer simulation 计算机模型 computer model 唯心主义心理学 idealistic psychology 意动心理学 act psychology 唯意志论 voluntarism 唯灵论 spiritualism 强调超自然精神作用。 心灵学 parapsychology 心灵决定论 psychic determinism 心灵致动 psychokinesis, PK 心理技术学 psychotechnics 内省 introspection 内省法 introspective method 直觉主义 intuitionalism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P2) pasimology 手语式 passing score 合格分数 passing stranger effect 陌路效应 passion 热情 passionate love 热情的爱 passive 被动的 passive absorption 被动吸收 passive adaptation 被动适应 passive aggression 被动攻击 passive aggressive 消极攻击的 passive aggressive personality 消极攻击人格 passive attention 被动注意 passive avoidance 消极躲避 passive avoidance training 被动回避训练 passive castration complex 被动阉割情结 passive consciousness 被动意识 passive defense reaction 被动防御反应被动防 反应 passive distribution 被动分布 passive euthanasia 被动安乐死 passive exercise 被动锻炼 passive imagination 被动想象 passive inhibition 被动抑制 passive instinct 被动本能 passive introversion 被动内向性格 passive language 被动语言 passive learning 被动学习 passive movement 被动运动 passive reason 消极理性 passive resistance 消极抵抗 passive sensitization 被动敏化 passive sleep theory 被动睡眠理论 passive speech 被动言语 passive theory of sleep 睡眠的无活动学说 passive therapy 消极治疗法 passive transfer 被动传递 passive vocabulary 被动字词 passiveness 被动性 passive aggressive personality被动攻击型人格passive aggres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消极攻击型人格异常passive aggressive underachievement消极反叛性低成就passive dependent personality被动 依赖性人格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M2)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M2)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M2)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M2)menarche 月经初潮 mendacity 谎言 mendacity 说谎癖 mendelian characters 孟德尔性状 mendelian inheritance 孟德尔式遗传 mendelian trait 孟德尔形质 mendelism 孟德尔遗传学说 mendelism inheritance 孟德尔遗传学 mendelism morganism mendel s law 孟德尔定律 mendel s law of inheritance 孟德尔遗传定律 mendicancy 乞讨生活 menier s syndrome 梅尼尔氏综合症 meninges 脊膜 meninges 脑膜 meningitis 脑膜炎 meningocephalitis 脑膜脑炎 meningocephalopathy 脑膜脑病

meningocortical 脑膜皮层的 meningocyte 脑膜细胞meningoencephalomyelitis 脑膜脑脊髓炎脑膜脑脊髓炎meningomyelitis 脊髓脊膜炎 meningopathy 脑膜病 meningoradiculitis 脑膜神经根炎 meniscus 凹凸透镜 meniscus 半月板 menopausal depression 更年期抑郁 menopause 更年期 menotaxis 补偿向性 menotaxis 不全定向 menses 月经 menstrual age 月经年龄 menstrual cycle 月经周期 menstrual disorder 月经失调 menstrual flow 月经 menstruation 月经 mental 精神的 mental 心智的 mental aberration 心理失常 mental ability 心智能力

社会学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

(按中文拼音首字母排序) B 暴民:mob 比拟法:analogical method 比例抽样:proportionate sample 不可知论:agnosticism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 不完全归纳:incomplete induction 边际效用递减: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柏拉图式爱情:Platonic love C 丛众:conformity 残疾人:the handicapped 参考书目:bibliography 参考群体:reference group 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 初婚年龄:age at first marriage 垂直流动:vertical mobility 出身群体:descent group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抽样范围:sampling frame 参与式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 D 代沟:generation gap 对照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 定性分析:qualititive analysis 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 定额抽样:quota sample 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y 地位流动:status mobility 第一手资料:primary data 第二手资料:raw data 单因素实验:single-factor experiment 地域性流动:geographical mobility F 法人:fictitions person 反隔离:desegregation 犯罪学:criminology 父居家庭:patrilocal family 父系亲属:agnate 父子关系:filiation 分析性研究:analytical research 封闭式监管:close custody 封闭型问题:closed question 分层随机抽样:stratified random sample G 规范:norms 更年期:menopause 过激主义:ultraism 个案研究:case study 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 归属需求:need to belong 个人崇拜:personality cult 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 H 行话,黑话:argot 横坐标:abscissa 合理趋势:rational trend 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婚姻调适:marriage adjustment 宏观分析:macroscopic analysis 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 互补角色:complementary role J 家谱:family religrees 截点:cut-off point 拒答率:refusal rate 绝对值:absolute value 监护人:chaperonage 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 角色距离:role distance 角色紧张:role strain 金钱崇拜:mammon worship 间接暗示:indirect suggestion 价值中立:value free 价值判断:value judgement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V)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V)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V)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V)v factor 语文理解因素 v.f. 语言震颤 va 视敏度 vacancy 空虚 vacant state 空态 vacillate 波动 vacuum reaction 真空反应 vacuum response 真空反应 vagabond 游民 vagabondage 流浪 vagabondish 流浪者 vagal 迷走神经的 vagary 奇想 vagoaccessorius 迷走副神经 vagoglossopharyngeal 迷走舌咽神经的迷走舌咽神经的 vagogram 迷走神经电图 vagomimetic 类迷走神经的 vagoneurosis 迷走神经病

vagosplanchnic 迷走交感神经的vagotomy 迷走神经切断术vagotonia 迷走神经过敏vagotonin 迷走神经紧张素vagotony 迷走神经紧张vagotropic 对迷走神经起作用的vagotropism 向迷走神经性vagovagal 经迷走神经反射的vagrancy 思想游移不定 vagus nerve 迷走神经vagusstoff 迷走神经素vainglory 自负 vakt 多感官教学法 valence 效价 valence 诱发力 valence expectancy model valetudinarianism 虚弱 valid argument 有效论证 valid argumentation 有效论点valid dimension 有效维度valid exclusion 正确排除 valid inclusion 正确录取

[整理]中英心理学专业词汇汇总.

G factor G 因素 G factor 一般因素 G period G period G 期 G score 年级分数 G tolerance G 耐力 G 期G 期 GA 总平均数 gab 空谈 GABA 氨基丁酸 gabble 急促不清的说话 gabby 健谈的 gaby 傻子 GAD 泛焦虑症 gad 游荡 gaffe 失礼 gag reflex 咽反射 gage 量规 accumulative learning theory 加涅的累积学习论 加涅的学习层次 加涅的学习层次系统 加涅的学习模型 加涅的学习结果种类 加涅的学习阶段 ory of instruction 加涅的教学论 gaiety 快乐 gain 增益 gain experience 获得经验 gain from illness 因病得益 gaining new insights through restudying the old material 温故知新gainsharing 收入分成 得失说 得失模型 得失论 gait 步态 galactochloral 半乳糖氯醛 galactosemia 半乳糖血 galeanthropia 变猫妄想 盖伦气质学说 galeophilia 爱猫癖 gall 恐吓 Gallup polls 盖洛普民意测验 盖洛普民意测验

Galton bar 高尔顿横木 Galton Questionnaire 高尔顿问卷 Galton whistle 高尔顿音笛 高氏定律 高尔顿音笛 高尔顿音笛 高华二氏步骤高华二氏步骤 galvanic current 电流 galvanic reflex 电反射 galvanic shock 电休克 galvanic skin reflex 皮电反射 galvanic skin response 皮电反应 galvanic skin response apparatus 皮电反应仪galvanic stimulation 电刺激 galvanocontractility 电流收缩性 galvanogustometer 电味觉计 galvanohypnotism 电催眠 galvanometer 电流计 galvanonervous 电流神经的 galvanotropism 向电性 gam 交际 gambler 赌博者 赌博者的错误 gambling 赌博 gambling focus 赌胜性聚焦 gambling house 赌场 game 游戏 game against nature 反自然博奕 game against society 反社会博奕 成人婴儿游戏成人婴儿戏 game of dialogue 对话游戏 game theory 博奕论 gamenomania 求婚狂 gamester 赌棍 gamete 生殖细胞 les 规则游戏 gamin 流浪儿 gaming 赌博 gamma distribution γ分布 gamma fiber γ纤维 gamma motor neuron γ运动神经元γ运动神经原gamma movement γ运动 gamma rhythm γ节律 氨基丁酸

国外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综述.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期 国外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综述S 宋冈H 提要,本文从第二语言习得角度对国外词汇习得研究作一综述,所以本文将其作为重点。文中以、90,主要论及其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具,年以前的研究。 ;词汇 第二语言(L2词汇习得研究与语言教学、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紧密相关。历史上,语法习得研究在语言教学、语言习得中始终占据着中心地位,而词汇、语音习得研究则居于次要地位,今天基本上仍然是这种局面。然而,词汇是语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言教学不可能撇开词汇教学。词汇习得研究自然不容忽视很多学者也逐渐认识到词汇习得的重要性,并且致力于词汇习得的研究。 一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的发展 对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认识直接影响着相关研究的发展。语法习得研究一直 占据着第二语言习得(SLA的中心地位。部分学者虽然早就认识到词汇习得的重要性,也初步进行了一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第二语言教学,但是这些有限的研究存在很多不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80年代,SLA全面、深入的发展促进了对L2词汇习得的认识,L2词汇习得越来越受关注,出现了一批有实际价值的著作。 本文根据L2词汇习得研究的发展情况,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1 1980年以前的研究,(2 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3 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 1. 1980年以前的研究

对1980年以前的研究,Meara (1980,1984、Sharwood (1984等按照各自的理解发表过不同的评价。较悲观的看法认为,这一时期的研究较分散,大部分无理论支持,仅 有的理论也不成系统;专门研究或文章较少,多为语法语音研究的副产品以英语作为L2的词汇习得研究为主。较积极的观点则认为,不少研究涉及了L2 词汇习得的不同方面,只是仍有待发展。上 日衷心感谢我的导师王建勤先生的悉心指导与同窗刘召兴同学的大力帮助,他 们的意见与建议使本文能够最终完成。 45 述观点反映了SLA在词汇习得研究上的不平衡状况。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研究是基础性的,受第一语言(L1词汇习得研究的影响较大,而较少触及词汇习得过程本身。在20世纪70年代末,语言交际功能与特殊目的语 言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交际与阅读中的词汇策略有所发展丄2词汇习得 研究也逐渐形成一定规模。 在中介语(Interlanguage框架内,,旨在对收集到的偏误进行详尽的分类,进而解释语料。遗憾的是,,少预测力与解释力,还谈不上指导L2词汇习得研究。 同一时期,L2词汇控制研究也较为普遍,语词表,一个为“ Basic English有” 850词;“,有2000词,其筛选基于使用频率,对Longman的联系未经过验证,但是在。以Palmer和West为代表,他们都,并将成果切实地体现在教材上。同类研究涵,,极大地方便了非专业人员。 。记忆术实际上是词汇呈现方式的问题。研究表明,关键词法优。然而,这类研究存在许多问题:(1其理论基础,即配对联想学习,仍有待论证;(2相关实证研究有局限,仅为实验室条件下的小规模操作,与其他方法的比较结果尚不能获得认可;(3可以引起联想的目的语(Target Language词语有严格限制,如语音上存在联系的词语,其它词语则较难应用,如认知词汇、积极词汇等;(4并非所有的关键词都有效,只有经过大量实验验证的词语才可以。

建筑专业词汇中英对照(精心整理版)

1DESIGN BASIS 设计依据 计划建议书planning proposals 设计任务书design order 标准规范standards and codes 条件图information drawing 设计基础资料basic data for design 工艺流程图process flowchart 工程地质资料engineering geological data 原始资料original data 设计进度schedule of design 2STAGE OF DESIGN 设计阶段 方案scheme, draft 草图sketch 会谈纪要summary of discussion 谈判negotiation 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 初步设计preliminary design 基础设计basic design 详细设计detail design 询价图enquiry drawing 施工图working drawing, construction drawing 竣工图as built drawing 3CLIMATE CONDITION 气象条件 日照sunshine 风玫瑰wind rose 主导风向prevailing wind direction 最大(平均)风速maximum (mean) wind velocity 风荷载wind load 最大(平均)降雨量maximum (mean) rainfall 雷击及闪电thunder and lightning 飓风hurricane 台风typhoon 旋风cyclone 降雨强度rainfall intensity 年降雨量annual rainfall 湿球温度wet bulb temperature 干球温度dry bulb temperature 冰冻期frost period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I1)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I1)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I1)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I1)ia 项目和配列ia 智力年龄 ianthinopsia 紫幻视 iar theory 内隐联想反应理论 iatreusiology 治疗学 iatrogenic disorder 误诊致病 iatrogenic homosexuality 误导性同性恋误导性同性恋iatrogenic neurosis 误诊性神经症 iatrogenic neurosis 医源性神经症 iatrology 医学 iceberg organization 冰堡组织 ice mountain profile 冰山剖面图 ichthyophobia 恐鱼症 iconic 形象的 iconic experience of moral feeling 想象的道德情感体验iconic memory 映象记忆 iconic representation 形象性表象 iconic representation model 形象表象方式 iconic representation stage 形象再现表象阶段

iconic sign 图象符号 iconic store 映像贮存 iconography 图解 iconolagny 恋肖像癖 iconolatry 偶像崇拜 iconomania 肖像崇拜癖 ict 胰岛素休克治疗法 ictal 突发的 ictal depression 发作性抑郁症 ictal emotion 突发情绪 ictometer 心搏计 ictus 暴发 ictus epilepticus 癫痫猝发 icw interest record 儿童福利机构的孩童兴趣纪录id 本我 id anxiety 本我焦虑 idea 观念 idea 意见 idea of justice 公正观念 idea of reason 理性观念 idea of reference 参照主意 idea of self accusation 自责观念

心理学英文术语

实用文档 感觉记忆(SM)—sensory memory 短期记忆(STM)—short-term M. 长期记忆(LTM)—long-term memory 复诵——rehearsal 预示(激发)——priming 童年失忆症——childhood amnesia 视觉编码(表征)——visual code(representation) 听觉编码—acoustic code 运作记忆——working memory 语意性知识—semantic knowledge 记忆扫瞄程序—memory scanning procedure 竭尽式扫瞄程序-exhaustive S.P. 自我终止式扫瞄—self-terminated S. 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 命题(陈述)性知识——propositional(declarative)knowledge 情节(轶事)性知识—episodic K. 讯息处理深度—depth of processing 精致化处理—elaboration 登录特殊性—coding specificity 记忆术—mnemonic 位置记忆法—method of loci 字钩法—peg word (线)探索(测)(激发)字—prime 关键词——key word 命题思考——propositional thought 心像思考——imaginal thought 行动思考——motoric thought 概念——concept 原型——prototype 属性——property 特征——feature 范例策略——exemplar strategy 语言相对性(假说)—linguistic relativity th. 音素——phoneme 词素——morpheme (字词的)外延与内涵意义—denotative & connotative meaning (句子的)表层与深层结构—surface & deep structure 语意分析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全句语言—holophrastic speech 过度延伸——over-extension 电报式语言—telegraphic speech 关键期——critical period

文献书目

前30篇重要文章 1. Cook,V. Evidence for multicompetence[J]. Language Learning,1992(42): 373-405. 2. De Groot, A. M. B. Determinants of bilingual lexicosemantic organization[J].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Learning, 1995(8): 207-228. 3. Henricksen, B. Three dimensions of vocabulary development [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99(21): 303-348. 4. Jiang Nan(蒋楠). Lexical repres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 [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0(1): 47-77. 5. Kroll, J. F., & Stewart, E. Category inference in translation and picture naming: evidence for asymmetric connections between bilingual memory representations [J].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1994(33): 55-69. 6. Marslen-Wilson,W. Functional parallelism in spoken word-recognition[J]. Cognition, 1987(25): 69-103. 7. Meara, P. Word association in a foreign language: a report on the Birkbeck Vocabulary Project [J]. Nottinghan Linguistic Circular, 1982, (11): 29-37. 8. Mwihaki, Alice. Meaning as use:a functional view of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J]. Swahili Forum, 2004(11): 269-297. 9. Ron, B. & Derek. B. 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and lexical-semantic effects in visual word recognition: Are a few stages necessary?[J]. Psychological View, 2006(113): 392-424. 10. Schmitt, R. W. 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0(2): 129-158. 11. Wesche, M. & T. Paribakht.Assessing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knowledge: depth versus breadth [J]. 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1996: 35-60. 12. Yin Ping. Prototypical motivation of polysemy[J].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0, (7): 50-53. 13. 陈万会. 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14. 戴曼纯. 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138-160. 15. 戴曼纯. 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动词习得实证研究[J]. 外语学刊, 2008(5): 114-122. 16. 董燕萍, 桂诗春. 关于双语心理词库的表征结构[J]. 外国语, 2002(4): 23-29. 17. 董燕萍, 周彩庆. 多义熟词的理解性和产出性词汇知识的习得[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6): 49-52. 18. 桂诗春. 潜伏语义分析的理论及其应用[J]. 现代外语, 2003:76-84. 19. 桂诗春. 外语教学的认知基础[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4): 243-249. 20. 桂诗春. 英语词汇学习面面观—答客问[J]. 外语界, 2006(1) : 57-65. 21. 李绍山,李志雪. 心理语言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2): 27-33. 22. 李延娥. 心理词汇研究及其对英语二语词汇学习/教学的启示[D]. 吉林大学, 2006. 23. 刘宁. 在听写任务中探寻二语学习者的心理词汇状态[D].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心理学英文术语

感觉记忆(SM)—sensory memory 短期记忆(STM)—short-term M. 长期记忆(LTM)—long-term memory 复诵——rehearsal 预示(激发)——priming 童年失忆症——childhood amnesia 视觉编码(表征)——visual code(representation)听觉编码—acoustic code 运作记忆——working memory 语意性知识—semantic knowledge 记忆扫瞄程序—memory scanning procedure 竭尽式扫瞄程序-exhaustive S.P. 自我终止式扫瞄—self-terminated S. 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 命题(陈述)性知识——propositional(declarative)knowledge 情节(轶事)性知识—episodic K. 讯息处理深度—depth of processing 精致化处理—elaboration 登录特殊性—coding specificity 记忆术—mnemonic 位置记忆法—method of loci 字钩法—peg word (线)探索(测)(激发)字—prime 关键词——key word 命题思考——propositional thought 心像思考——imaginal thought 行动思考——motoric thought 概念——concept 原型——prototype 属性——property 特征——feature 范例策略——exemplar strategy 语言相对性(假说)—linguistic relativity th. 音素——phoneme 词素——morpheme (字词的)外延与内涵意义—denotative & connotative meaning (句子的)表层与深层结构—surface & deep structure 语意分析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全句语言—holophrastic speech 过度延伸——over-extension 电报式语言—telegraphic speech 关键期——critical period 差异减缩法——difference reduction 方法目的分析——means-ends analysis 倒推——working backward 动机——motive 自由意志——free will 决定论——determinism 本能——instinct 种属特有行为——species specific 驱力——drive 诱因——incentive 驱力减低说——drive reduction th. 恒定状态(作用)—homeostasis 原级与次级动机—primary & secondary M. 功能独立—functional autonomy 下视丘侧部(LH)—lateral hypothalamus 脂肪细胞说——fat-cell theory. 下视丘腹中部(VMH)—ventromedial H 定点论——set point th. CCK———胆囊调节激素 第一性征——primary sex characteristic 第二性征——secondary sex characteristic 自我效能期望—self-efficiency expectancy 内在(发)动机—intrinsic motive 外在(衍)动机—extrinsic motive 成就需求——N. achievement 需求层级—hierarchy of needs 自我实现——self actualization 冲突——conflict 多项仪——polygraph 肤电反应——GSR (认知)评估——(cognitive appraisal) 脸部回馈假说——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 (生理)激发——arousal 挫折-攻击假说——frustration-aggression hy. 替代学习——vicarious learning 短期记忆(STM)—short-term M. 长期记忆(LTM)—long-term memory 复诵——rehearsal 预示(激发)——priming 童年失忆症——childhood amnesia 视觉编码(表征)——visual code(representation)听觉编码—acoustic code 运作记忆——working memory 语意性知识—semantic knowledge 记忆扫瞄程序—memory scanning procedure

国内二语词汇深度测量研究述评_何微微

2013年6月吕梁教育学院学报Jun.2013第30卷第2期(总第84期)Journal of Lvliang Education Institute Vol.30No.2(Sum.No.84)【教学改革】 国内二语词汇深度测量研究述评 何微微 (昭通学院外语系,云南昭通657000) 摘要:国内二语词汇深度测量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初具规模。本文回顾了国内该领域测量常用的工具及方法,明确指出该研究存在的问题:目标词选词有限;测量工具或脱离语境或较主观,致使结果难以推广;只能测试词汇深度的某些重要方面;该领域测量多为横切面研究,动态跟踪性研究偏少。 关键词:二语词汇;词汇深度;测量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086(2013)02-0080-03 一、引言 词汇虽在二语习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其研究一直难成显学,直至20世纪70年代国外语言学者才着手对词汇习得开展多方面的研究:词汇量和词汇深度成为词汇习得研究的两个主要维度,但是词汇量的研究远远超前于词汇深度。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外语言学者着手词汇深度知识习得研究,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起步更晚,尚有不少课题有待探讨。鉴于此,本文拟对词汇深度知识的界定及国内词汇深度测量方法及工具现状进行回顾,以期对这一领域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二、词汇深度的界定 目前词汇深度尚无全面完整的定义,理论上词汇深度知识的界定基于词汇知识框架:Cronbach[1]最早进行了词汇知识研究,指出掌握一个词应包括5个方面———概括、运用、词义广度、词义准确度及词的可用性,其界定肯定了词汇知识由多方面组成,但太过笼统,没明确指出除词义以外具体涵盖的方面。Richards[2]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词汇知识划分,词频、语域、形态特征被包括在内,尽管Meara[3]评论Richards的界定没有涵盖某些重要的词汇特征,而未能为词汇知识的描绘和界定提供系统的框架,然毫无疑问,Richards更为丰富地指出词汇知识结构是一个广泛复杂的领域。随后,Na-tion[4]提出了一个相对全面的框架,完全掌握和了解一个词包括———1)词形(form),包括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2)位置(position),包括语法形式和搭配;3)功能(function),包括词频和恰当性;4)词义(meaning),包括概念和联想。此框架将之前研究所忽视的重要词汇特征:如拼写、发音、搭配和联想包括在内,从而成为国内外语言学者进行词汇深度研究所广泛接受的理论框架。 在此理论框架下,学者们对词汇深度定义进行了探索,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Anderson和Free-body[5]将词汇深度定义为词汇的充分并深度理解;Read[6]认为学习者词汇知识了解的质量为词汇深度,即在多大程度上了解并掌握该词;Qian[7]指出词汇深度为学习者对词汇多方面知识的了解,即学习者对词汇掌握程度。国内语言学者分别从各自的研究目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出发给出了词汇深度的操作性定义:如谭晓晨[8]认为深度知识由拼写知识,形态-句法知识和语义知识构成;李俊[9]定义词汇深度指的是词汇的语境定义,包括词汇的精确度,语境择词的能力和词汇的句法特征。 收稿日期:2012-10-09 作者简介:何微微(1980-),女,四川自贡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法研究。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