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孔

铰孔
铰孔

6.3 铰孔

用铰刀从工件孔壁上切除微量金属层,以提高其尺寸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称为铰孔。由于铰刀的刀刃数量多,切削余量小,切削阻力小,导向性好、刚性好,因此其加工出的尺寸精度可达IT9~IT7、表面粗糙度可达Ra3.2~0.8μm 。

6.3.1 铰刀的种类和结构特点

铰刀按加工方法不同分为手用铰刀和机用铰刀;按所铰孔的形状不同又可分为圆柱形铰刀和圆锥形铰刀;按铰刀的容屑槽的形状不同,可分为直槽和螺旋槽铰刀;按结构组成不同可分为整体式铰刀和可调试铰刀。本节注意讲解标准圆柱铰刀。

1.标准圆柱铰刀

标准圆柱铰刀为整体式结构,它分为机铰刀和手铰刀两种,见图6-17所示。它的容屑槽为直槽,与钻头的结构组成类似,它由工作部分、颈部和柄部组成。工作部分又分为切削部分和校准部分。

手用铰刀如图6-17(b )所示,用于手工铰孔,其柄部为直柄,工作部分较长;机用铰刀如图6-20(a ),多为锥柄,用于机铰,装在钻床进行铰孔。

1切削锥角2? 铰刀具有较小的切削锥角。对于机铰刀,铰削钢件及其它韧性材料的通孔时,230?=?;铰削铸铁及其它脆性材料的通孔时,26~10?=??;铰盲孔时,290?=?,以便使铰出孔的圆柱部分尽量长,而圆锥顶角尽量短。

对于手铰刀,21~3?=??,目的是加长切削部分,提高定心作用,使铰削省力。 ○

2前角γ 一般铰刀切削部分的前角0~3γ=??,校准部分的前角0?,这样的前角,使铰削近似于刮削,因此可得到较小的表面粗糙度。

3后角α 铰刀的后角一般为6~8??的夹角。

4校准部分棱边宽度f

校准部分的刀刃上留有无后角的窄的棱边,在保证导向和修光作用的前提下,应考虑尽可能地减少棱边与孔壁的摩擦,所以棱边宽度0.1~0.3f mm =,与麻花钻类似,校准部分也做成倒锥。其中,机铰刀的后段倒锥量为0.04~0.08mm ,以防铰刀振动而扩大孔口,它的校准部分的前段为圆柱形,制得较短,因为它的校准工作主要取决于机床本身。手铰刀由于要依靠校准部分导向,所以校准部分较长,且全长制成0.005~0.008mm 的较小倒锥。

○5齿数Z

图6-17 铰刀结构 (a) 机用铰刀 (b) 手用铰刀

铰刀的齿数多,则刀刃上的平均负荷小,有利于提高铰孔精度,减轻铰刀磨损。但齿过多,会降低刀齿强度,减少容屑槽空间,不利于排屑,已加工表面易被切屑划伤,有时还会造成刀齿的崩刃。一般直径D <20mm 的铰刀,取6~8Z =;20~50D mm =时,取8~12Z =。为测量铰刀直径,一般铰刀齿数取偶数。

为获得较高的铰孔质量,一般手铰刀的齿距在圆周上是不均匀分布的。它可使铰刀在碰到孔壁上粘留的切屑或材料中硬点时,各刀齿不重复向硬点的对称边让刀,以免孔壁产生轴向凹痕。另外由于手铰刀每次旋转的角度和停歇方位是大致相近的,如果用对称齿就会使某一处孔壁产生凹痕。而机用铰刀由机床带动铰削,就不会产生上述现象。

6铰刀直径D 铰刀直径是铰刀最基本的参数。它包含被铰孔直径及其公差,铰孔时的孔径扩张量或收缩量,铰刀的磨损公差及制造公差等诸多因素。直径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铰孔的精度。用调速钢制成的标准铰刀分三种型号:1号、2号和3号。为适应具体孔径的具体需要,都留有0.005~0.02mm 的研磨量备用。

铰孔工艺

6.6 铰孔工艺、编程 材料: 45#钢,正火处理 图6-6-1圆周均布孔加工零件 6.6.1 铰孔加工工艺 1.铰孔加工概述 钻孔是在实体材料中钻出一个孔,而铰孔是扩大一个已经存在的孔。铰孔和钻孔、扩孔一样都是由刀具本身的尺寸来保证被加工孔的尺寸的,但铰孔的质量要高得多。铰孔时,铰刀从工件孔壁上切除微量金属层,以提高其尺寸精度和减小其表面粗糙度值,铰孔是孔的精加工方法之一,常用作直径不很大、硬度不太高的工件孔的精加工,也可用于磨孔或研孔前的预加工。机铰生产率高,劳动强度小,适宜于大批大量生产。 铰孔加工精度可达IT9~IT7级,表面粗糙度一般达Ra1.6~0.8μm。这是由于铰孔所用的铰刀结构特殊,加工余量小,并用很低的切削速度工作的缘故。 直径在100 mm以内的孔可以采用铰孔,孔径大于100 mm时,多用精镗代替铰孔。在镗床上铰孔时,孔的加工顺序一般为:钻(或扩)孔一镗孔一铰孔。对于直径小于12 mm的孔,由于孔小镗孔非常困难,一般先用中心钻定位,然后钻孔、扩孔,最后铰孔,这样才能保证孔的直线度和同轴度。 如图6-6-1所示的工件,加工6×φ20H7均布孔,孔面有Ra1.6的表面质量要求,适合用铰孔方法进行孔的精加工。 一般来说,对于IT8级精度的孔,只要铰削一次就能达到要求;IT7级精度的孔应铰两次,先用小于孔径0.05~0.2 mm的铰刀粗铰一次,再用符合孔径公差的铰刀精铰一次;IT6级精度的孔则应铰削三次。 铰孔对于纠正孔的位置误差的能力很差,因此,孔的有关位置精度应由铰孔前的预加工工序予以保证,在铰削前孔的预加工,应先进行减少和消除位置误差。如,对于同轴度和位

铰孔

6.3 铰孔 用铰刀从工件孔壁上切除微量金属层,以提高其尺寸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称为铰孔。由于铰刀的刀刃数量多,切削余量小,切削阻力小,导向性好、刚性好,因此其加工出的尺寸精度可达IT9~IT7、表面粗糙度可达Ra3.2~0.8μm 。 6.3.1 铰刀的种类和结构特点 铰刀按加工方法不同分为手用铰刀和机用铰刀;按所铰孔的形状不同又可分为圆柱形铰刀和圆锥形铰刀;按铰刀的容屑槽的形状不同,可分为直槽和螺旋槽铰刀;按结构组成不同可分为整体式铰刀和可调试铰刀。本节注意讲解标准圆柱铰刀。 1.标准圆柱铰刀 标准圆柱铰刀为整体式结构,它分为机铰刀和手铰刀两种,见图6-17所示。它的容屑槽为直槽,与钻头的结构组成类似,它由工作部分、颈部和柄部组成。工作部分又分为切削部分和校准部分。 手用铰刀如图6-17(b )所示,用于手工铰孔,其柄部为直柄,工作部分较长;机用铰刀如图6-20(a ),多为锥柄,用于机铰,装在钻床进行铰孔。 ○ 1切削锥角2? 铰刀具有较小的切削锥角。对于机铰刀,铰削钢件及其它韧性材料的通孔时,230?=?;铰削铸铁及其它脆性材料的通孔时,26~10?=??;铰盲孔时,290?=?,以便使铰出孔的圆柱部分尽量长,而圆锥顶角尽量短。 对于手铰刀,21~3?=??,目的是加长切削部分,提高定心作用,使铰削省力。 ○ 2前角γ 一般铰刀切削部分的前角0~3γ=??,校准部分的前角0?,这样的前角,使铰削近似于刮削,因此可得到较小的表面粗糙度。 ○ 3后角α 铰刀的后角一般为6~8??的夹角。 ○ 4校准部分棱边宽度f 校准部分的刀刃上留有无后角的窄的棱边,在保证导向和修光作用的前提下,应考虑尽可能地减少棱边与孔壁的摩擦,所以棱边宽度0.1~0.3f mm =,与麻花钻类似,校准部分也做成倒锥。其中,机铰刀的后段倒锥量为0.04~0.08mm ,以防铰刀振动而扩大孔口,它的校准部分的前段为圆柱形,制得较短,因为它的校准工作主要取决于机床本身。手铰刀由于要依靠校准部分导向,所以校准部分较长,且全长制成0.005~0.008mm 的较小倒锥。 ○5齿数Z 图6-17 铰刀结构 (a) 机用铰刀 (b) 手用铰刀

铰孔质量的判别及其解决措施

铰孔质量的判别及其解决措施 铰孔是半精加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精加工。一般铰孔的尺寸公差等级可达IT8~IT7,表面粗糙度R。值可达1.6~0.4。在实际加工中,常见的铰孔质量问题有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差,孔口呈喇叭状等。现分析其产生原因和改进方法。 1 表面粗糙度差的原因及其对策 铰削速度过大 铰削用量各要素对铰孔的表面粗糙度均有影响,其中以铰削速度影响最大,如用高速钢铰刀铰孔,要获得较好的粗糙度Ra0.63μ;m,对中碳钢工件来说,铰削速度不应超过5m/min,因为此时不易产生积屑瘤,且速度也不高;而铰削铸铁时,因切屑断为粒状,不会形成积屑瘤,故速度可以提高到8~10m/min。如果采用硬质合金铰刀,铰削速度可提高到90~130m/min,但应修整铰刀的某些角度,以避免出现打刀现象。铰削余量不适当,进给量过大 一般铰削余量为0.1~0.25mm,对于较大直径的孔,余量不能大于0.3mm,否则表面粗糙度很差。故余量过大时可采取粗铰和精铰分开,以保证技术要求。余量过小,不能正常切削也会使表面粗糙度差。 铰孔的粗糙度Ra值随进给量的增加而增大,但进给量过小时,会导致径向摩擦力的增大,引起铰刀颤动,使孔的表面变粗糙。所以,如用标准高速钢铰刀加工钢件,要得到表面粗糙度Ra0.63μ;m,则进给量不能超过0.5mm/r,对于铸铁件,可增加至0.85mm/r。铰刀刀刃不锋利,刃带粗糙 一般标准铰刀均未经研磨,影响铰孔的表面粗糙度,因此必须对新铰刀进行研磨。研磨时要注意铰刀的切削部分与校准部分的交界处,因为内孔最后在这里成形,刀具的粗糙度也在该处被反映到铰孔的内壁。所以研磨铰刀时,应特别注意用油石将该处轻轻地仔细研磨、抛光,使切削部分与校准部分的交接处圆滑过渡。经研磨的铰刀,切削刃后刀面刃带粗糙度得到改善,切削部分与校准部分交界处的粗糙度也得到改善,实际上是改善了铰刀本身的粗糙度,故有利于改善铰孔的表面粗糙度。铰孔时未使用润滑液或使用不当的润滑液 铰孔时未用润滑液,则铰刀工作部分的后刀面与孔壁会发生干摩擦,使孔的表面粗糙度差。同样,使用不适当的润滑液,不但不能改善摩擦情况,反而会使摩擦加剧,影响表面粗糙度。用高速钢铰刀铰削碳素钢时,可用10%~15%的乳化液或硫化油,都能得到较好的表面粗糙度。铰削铸铁时,一般不用润滑液。铰刀反转退出时会使表面粗糙度变差 铰刀反转退出时,因切削挤压铰刀,而划伤孔壁,故铰完后,应把铰刀从孔内沿进给方向拉出孔外,对柄部直径大于工件部分的铰刀,应保持与切削时相同转向退出。2 喇叭状孔的起因及解决措施 铰孔为喇叭状主要原因是:铰刀的切削部分与底孔不同心,进给方向和工件旋转中心不一致等。 解决措施如下: 改善铰刀的导向性能 可采用精密导向套,使铰刀沿规定的孔道铰削,如条件不允许用导向套,则可采用浮动夹头装夹铰刀,这样也可减小孔的喇叭形。缩短铰刀标准长度来改善喇叭形 其方法有2种:①铰刀的标准长度取4~12mm,其余部分直径磨小0.2~0.7mm;②取铰刀的标准部分为4~12mm,其余部分磨出较大的反锥,这2种方法均能缩短标准长度,有利于铰刀更好工作,后一种方法导向性略有降低,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第1种方法。3 防止孔径扩大 开始铰孔、孔径就较大

铰刀知识

铰刀的基本原理及常见问题通过对影响铰孔质量的主要因素加以分析,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在铰孔过程 中对铰孔加工质量的控制。对提高铰孔加工质量有很大帮助,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铰孔铰刀铰削用量表面粗糙度加工质量 在机加工中,常会遇到铰孔加工。铰孔是普遍应用的孔的精加工方法之一。因为铰刀的齿数较多,导向性能好,心部的直径大,刀具的刚性好,加工余量较小,切屑的厚度较薄,可以获得IT9~IT7级直径尺寸精度,内孔的表面粗糙度值可以控制在Ra1.6~0.8μm之间。但实际生产中,铰孔加工质量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要求。 一、影响铰孔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铰刀几何参数。铰孔质量的好坏取决于铰刀本身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因此,铰刀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决定了被铰孔加工质量的好坏。一是铰刀直径。它是根据被加工孔的公称尺寸和公差以及在铰削过程中被加工孔的扩张量或收缩量决定的。二是铰刀的齿数。一般,铰刀的齿数愈多,铰孔的精度就越高,表面粗糙度值就越低,同时,分布在每个切削刃上的负荷也就小,有利于减少铰刀的磨损。但齿数增多后却降低了刀齿强度,减小了容屑槽。在切削时,切屑就不容易排出。特别是铰深孔和切削余量大时,因容屑槽被切屑堵塞,切削液流不进去,致使铰刀和工件因产生热量而变形,影响加工质量。铰刀的齿数一般都选用偶数。三是切削锥角。它主要是根据不同的加工材料和铰刀的类型来加以选择。四是前角。由于铰削的余量较小,切削仅在刀尖处进行,与刀齿的前倾面很少接触,故前角可以为零,但在铰削塑性较大的材料时,为避免切屑粘滞在刀刃上,前角应取大一些。五是后角。铰刀的后角大,虽然可以提高切削刃的锐利程度,却降低了刀齿强度,在切削过程中容易产生震动和磨损,铰刀直径也随之减小,使铰孔直径达不到要求。六是刃带宽度。它主要是引导铰刀方向和光整孔壁,同时也为了便于测量铰刀的直径。铰刀的齿数越多刃带的积累宽度也大。因此有利于孔壁降低表面粗糙度值,铰刀的直径也不容易变小。但铰刀刃带较宽或积累宽度值过大时,会增加摩擦力矩和切削热,对孔壁的挤压比较严重,容易将孔径涨大,一般选择铰刀的刃带不超过0.25mm。七是铰刀的倒锥量。磨倒锥量是为了避免铰刀校准部分后面摩擦孔壁。 (二)铰削用量。对铰孔而言,铰削用量是很重要的。它对铰削过程中的摩擦切削力,切削热以及切屑瘤的形成和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合理加以选择使用。一是铰削余量。铰削余量不宜留得太大或太小。因为铰削余量留得太小,铰削时不易校正上道工序残留的变形和去掉表面残留的缺陷,使铰孔质量达不到要求。若所留的铰削余量太大,势必加大每一个刀齿的切削负荷,破坏了铰削过程中的稳定性,且增加了切削热,使铰刀的直径胀大,孔径也随之扩张,切屑的形成必然呈撕裂状态,造成加工表面粗糙。二是机铰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铰削速度和进给量要根据加工材料合理选择。进给量不能选得太小,太小时切削厚度可能小于切削刀齿的小圆半径。铰削余量、切削速度、进给量这三个要素是相互影响,当铰削余量较大时,切削速度,进给量就不能选得过高;反之,如果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选取较小值时,则可适当提高切削速度。

铰孔常见问题

铰孔是孔的精加工方法之一,在生产中应用很广。对于较小的孔相对于内圆磨削及精镗而言,铰孔是一种较为经济实用的加工方法。铰孔是铰刀从工件孔壁上切除微量金属层,以提高其尺寸精度和孔表面质量的方法。但是在铰孔加工中也经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应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1. 孔径增大 问题产生的原因: 1)铰刀外径尺寸设计值偏大或铰刀刃口有毛刺、切削速度过高。 2)进给量不当或加工余量过大、铰刀主偏角过大、铰刀弯曲、铰刀刃口上粘附着切屑瘤。 3)刃磨时铰刀刃口摆差超差、切削液选择不合适、安装铰刀时锥柄表面油污未擦干净或锥面有磕碰伤。 4)锥柄的扁尾偏位装入机床主轴后锥柄圆锥干涉、主轴弯曲或主轴轴承过松或损坏。 5)铰刀浮动不灵活、与工件不同轴、手铰孔时两手用力不均匀,使铰刀左右晃动。 解决办法: 1)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减小铰刀外径、降低切削速度、适当调整进给量或减少加工余量、适当减小主偏角、校直或报废弯曲的不能用的铰刀。 2)用油石仔细修整到合格、控制摆差在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冷却性能较好的切削液。 3)安装铰刀前必须将铰刀锥柄及机床主轴锥孔内部油污擦净,锥面有磕碰处用油石修光。 4)修磨铰刀扁尾、调整或更换主轴轴承、重新调整浮动卡头,并调整同轴度注意正确操作。 2. 孔径缩小 问题产生的原因: 1)铰刀外径尺寸设计值偏小、切削速度过低、进给量过大、铰刀主偏角过小、切削液选择不合适、刃磨时铰刀磨损部分未磨掉,弹性恢复使孔径缩小。 2)铰钢件时,余量太大或铰刀不锋利,易产生弹性恢复,使孔径缩小、内孔不圆,孔径不合格。 解决办法: 1) 更换铰刀外径尺寸、适当提高切削速度、适当降低进给量、适当增大主偏角、选择润滑性能好的

铰刀加工质量的判断及其解决措施

铰刀加工质量的判断及其解决措施 打印发给朋友举报来源:网络发布者:网络转载 时间:2008年10月23日 引言 铰孔是半精加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精加工。一般铰孔的尺寸公差等级可达IT8~IT7,表面粗糙度R。值可达1.6~0.4。在实际加工中,常见的铰孔质量问题有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差,孔口呈喇叭状等。现分析其产生原因和改进方法。 1 表面粗糙度差的原因及其对策 铰削速度过大 铰削用量各要素对铰孔的表面粗糙度均有影响,其中以铰削速度影响最大,如用高速钢铰刀铰孔,要获得较好的粗糙度Ra0.63μ;m,对中碳钢工件来说,铰削速度不应超过5m/min,因为此时不易产生积屑瘤,且速度也不高;而铰削铸铁时,因切屑断为粒状,不会形成积屑瘤,故速度可以提高到8~10m /min。如果采用硬质合金铰刀,铰削速度可提高到90~130m/min,但应修整铰刀的某些角度,以避免出现打刀现象。 铰削余量不适当,进给量过大 一般铰削余量为0.1~0.25mm,对于较大直径的孔,余量不能大于0.3mm,否则表面粗糙度很差。故余量过大时可采取粗铰和精铰分开,以保证技术要求。余量过小,不能正常切削也会使表面粗糙度差。 铰孔的粗糙度Ra值随进给量的增加而增大,但进给量过小时,会导致径向摩擦力的增大,引起铰刀颤动,使孔的表面变粗糙。所以,如用标准高速钢铰刀加工钢件,要得到表面粗糙度Ra0.63μ;m,则进给量不能超过0.5mm/r,对于铸铁件,可增加至0.85mm/r。 铰刀刀刃不锋利,刃带粗糙 一般标准铰刀均未经研磨,影响铰孔的表面粗糙度,因此必须对新铰刀进行研磨。研磨时要注意铰刀的切削部分与校准部分的交界处,因为内孔最后在这里成形,刀具的粗糙度也在该处被反映到铰孔的内壁。所以研磨铰刀时,应特别注意用油石将该处轻轻地仔细研磨、抛光,使切削部分与校准部分的交接处圆滑过渡。经研磨的铰刀,切削刃后刀面刃带粗糙度得到改善,

铰孔工艺

6. 6铰孔工艺、编程 材料:45#钢,正火处理 图6-6-1圆周均布孔加工零件 6. 6 . 1铰孔加工工艺 1 ?铰孔加工概述 钻孔是在实体材料中钻出一个孔,而铰孔是扩大一个已经存在的孔。铰孔和钻孔、扩孔 一样都是由刀具本身的尺寸来保证被加工孔的尺寸的,但铰孔的质量要高得多。铰孔时,铰 刀从工件孔壁上切除微量金属层,以提高其尺寸精度和减小其表面粗糙度值,铰孔是孔的精 加工方法之一,常用作直径不很大、硬度不太高的工件孔的精加工,也可用于磨孔或研孔前 的预加工。机铰生产率高,劳动强度小,适宜于大批大量生产。 铰孔加工精度可达IT9?IT7级,表面粗糙度一般达Ra1.6?0.8呵。这是由于铰孔所用的铰刀结构特殊,加工余量小,并用很低的切削速度工作的缘故。 直径在100 mm以内的孔可以采用铰孔,孔径大于100 mm时,多用精镗代替铰孔。在 镗床上铰孔时,孔的加工顺序一般为:钻(或扩)孔一镗孔一铰孔。对于直径小于12 mm的孔,由于孔小镗孔非常困难,一般先用中心钻定位,然后钻孔、扩孔,最后铰孔,这样才能保证孔的直线度和同轴度。 如图6-6-1所示的工件,加工6XQ20H7均布孔,孔面有Ra1.6的表面质量要求,适合用铰孔方法进行孔的精加工。 一般来说,对于IT8级精度的孔,只要铰削一次就能达到要求;IT7级精度的孔应铰两次,先用小于孔径 0.05?0.2 mm的铰刀粗铰一次,再用符合孔径公差的铰刀精铰一次;IT6级精度的孔则应铰削三次。 铰孔对于纠正孔的位置误差的能力很差,因此,孔的有关位置精度应由铰孔前的预加工 工序予以保证,在铰削前孔的预加工,应先进行减少和消除位置误差。如,对于同轴度和

提高铰孔质量的方法

提高铰孔质量的方法 【摘要】在机械加工中,铰孔是利用铰刀对已经用麻花钻头加工过的孔再进行精加工的一道工序,铰孔质量的优劣决定了工件的质量。 【关键词】铰削用量;铰削速度;铰孔操作 铰孔是利用铰刀对已经用麻花钻头加工过的孔再进行精加工的一道工序。可加工圆柱形孔(用圆柱铰刀),也可加工圆锥形孔(用圆锥铰刀)由于铰刀的刀刃数量多(6~8个)导向性好,尺寸精度高及刚性好,可达到2~4级精度和▽6~▽9光洁度。 提高铰孔质量须注意以下几点: 1 铰削用量选择 1.1 铰削余量(直径余量)是否合适,对铰出孔的表面粗糙度和精度影响很大 铰孔余量太大孔铰不光,铰刀负荷过大容易磨损会使刀刃崩碎;铰孔余量太小,不能去掉上道工序留下的刀痕,也达不到要求的表面粗糙度。铰刀直径小于6mm,铰削余量应在0.05~0.1mm;铰刀直径大于6~18mm,一次铰0.1~0.2mm,二次铰精铰0.1~0.15mm;铰刀直径大于18~30mm,一次铰0.2~0.3mm,二次精铰0.1~0.15mm;铰刀直径大于30~50mm,一次铰0.3~0.4mm,二次精铰 0.15~0.25mm。 1.2 机铰铰削速度的选择 为了获得较小的加工表面粗糙度,避免产生积屑瘤,减少切削热及变形,应取较小的切削速度。用高速钢铰刀:铰钢件时,转速4~8m/min;铰铸件时,转速6~8m/min;铰铜件时8~12m/min。 1.3 机铰进给量的选择 钢件及铸件0.5~1mm/转,铜铝1~1.2 mm/转。 2 铰孔操作方法 2.1 用手用铰刀铰孔时,可用右手通过铰孔轴线施加进刀压力,左手转动。正常铰孔时,两手用在铰杠上的力要均匀、平稳地旋转,不能有侧向压力,同时适当加压,使铰刀均匀的进给,以保证铰刀正确引进和获得较小的加工表面粗糙度,并避免孔口成喇叭形或将孔径扩大。 2.2 铰孔和退出铰刀时,铰刀均不能反转,铰刀退出后再停车,防止刃口磨钝及切屑嵌入刀具后面与孔壁间划伤孔壁。 2.3 铰尺寸较小的圆锥孔,应先按小端直径并留取圆柱孔精铰余量钻出圆柱孔,再用锥铰刀铰削。孔径和深度较大的锥孔,为减小铰削余量,先钻出阶梯孔,再用锥铰刀铰。铰定位圆锥销孔时,因锥度小有自锁性,进给量不能太大,以免铰刀卡死或折断。锥孔在铰削过程中要用相配的锥销试配检验以达到正确的配合尺寸要求。 2.4 机铰、手铰及铰锥孔,孔口要进行0.5~1mm×45°倒角。可使铰刀铰孔时容易切入,避免孔口出现毛刺。机铰时,工件放在平口钳上,平口钳用压板螺丝固定在钻床工作台面上,被铰工件不要装夹牢固,与平口钳钳口要有微小的缝隙,铰刀从钻头入口处开始铰,以保证铰刀中心线与钻孔中心线一致。 3 铰削时的切削液 选用合适的切削液来减小摩擦并降低刀具和工件的温度,防止产生积屑瘤并

《钳工》第六章_钻孔_锪孔_铰孔要点

第六章钻孔、锪孔、铰孔 第一节基本概念 用钻头在材料上加工孔,这一操作叫做钻孔;用锪钻把已有的孔扩大和在孔的端面或边缘上加工成各种形状的浅孔,叫做锪孔;为了提高孔的表面光洁度, 用铰刀对孔进行精加工,叫做铰孔。 钻孔在机器制造业中是一项很普遍而又 重要的操作。 在钻床上钻孔时,工件固定不动,为什么 用钻头能从工件材料中钻出孔来呢?当我们 在实践中仔细地观察,就会发现这是由于钻头 在做两种运动所形成的(如图6—1)。 1.切削运动(主运动)——钻头围绕本 身轴线作旋转运动,起切削作用。 2.进刀运动(辅助运动)——钻头对着工 件作直线前进运动。 由于这两种运动是同时连续进行的,因而, 钻头上每一点的工作轨迹呈螺旋线。我们 看到钻出的切屑成螺旋形的原因就在这 里。

第二节钻头 钻头由碳素工具钢或高 速钢制成,并经淬火处理。钻 头的种类较多,大致可分为扁 钻和麻花钻。 扁钻(如图6—2)的切 削部分呈三角形,形状比较简 单,因而可用工具钢自行锻 造。但由于它的导向作用差, 钻深孔时不能自动排屑,刃磨 后直径改变,所以应用不多。 下面主要介绍应用较普遍的 麻花钻。 1.麻花钻的构造:麻花 钻(如图6—3)分为直柄与 锥柄两种(直径小于12毫米 的钻头,尾部是圆柱形;直径 大于12毫米的钻头,尾部一般是圆锥形,用莫氏锥度),它由下面三部分组成:(1)尾部——起传递动力和夹持定心作用。 (2)颈部——它是制造钻头时磨削钻头外圆的退刀槽。上面标注钻头的材料、规格和标号。 (3)工作部分——包括钻头的切削和导向两个部分

切削部分包括横刃、两个主切削刃和两个后面,起主要切削作用; 导向部分在钻孔时起着引导钻头垂直钻进和修光孔壁的作用。导向部分由四个部分组成: 1)螺旋槽。它是正确形成切削刃和前角,并起着排屑和输送冷却液的作用。 2)刃带和齿背。在钻头的外表面,沿螺旋槽高出约0.5~1毫米的窄带,叫做刃带,刃带上面起副切削作用的是副切削刃。切削时,它与孔壁相接触,起着修光孔壁和引导钻头不致偏斜的作用。在钻头表面上低于刃带的部分叫齿背。有刃带齿背之分的钻头可减少钻头与孔壁的摩擦。 3)倒锥。在导向部分,每100毫米长度内,尾端直径比前端直径减小0.04~0.08毫米,倒锥的作用是为了减少钻孔时摩擦和发热。 4)钻心。钻心就是钻头两螺旋槽之间的实心部分,它把两个刃瓣连接在一起,以保持钻头的强度和刚度。 2.麻花钻的主要几何参数和它与加工材料的关系: (1)顶角(2φ):两切削刃之间的夹角叫顶角。顶角的大小与被加工工件的材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必须按照具体的情况正确地选择顶角,才能使钻头既容易钻入工件,又减少动力消耗。一般来说,标准麻花钻的顶角为118°±2°, 常用顶角值如表6—1。

铰刀设计原则及铰孔失效模式分析

铰刀设计原则及铰孔失效模式分析 在机械加工中,铰孔是用铰刀从工件切除微量金属层,以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是普遍应用的孔的精加工方法之一。因为铰刀的齿数较多,导向性能好,心部的直径大,刀具的刚性好,加工余量小,可以获得IT9-IT7级直径尺寸精度,内孔表面粗糙度可控制在Ra1.6~0.8mm之间甚至更好。下面简述一下铰刀的基础知识: 一、铰刀直径及公差的确定原则: 在铰孔加工中,铰刀的直径与公差直接影响到被加工孔的尺寸精度、铰刀的制造成本与使用寿命。确定铰刀的直径公差应考虑被加工孔的公差Δ、铰孔时的扩张量P或收缩量P1、铰刀使用所需的磨损备磨量H和铰刀本身的制造公差G,见下图所示。 以上计算方法可为按被加工孔的尺寸精度来设计或研磨铰刀提供参考。为满足工艺要求,一般要先试铰,根据试铰情况来修正计算出的公差带,再确定铰刀实际尺寸及公差,投入使用。 但铰孔时还受机床主轴径向跳动、铰刀的安装偏差、铰刀各刀齿的径向跳动、冷却液、切削用量等因素的影响,使铰出孔的直径往往会“扩张”现象,此时铰刀的直径按下式确定: domax=dwmax-Pmax (1); domin=dwmax-Pmax-G (2);dof=dwmin-Pmin (3). 公式中 do---铰刀直径(mm); dw---工件孔径(mm) ; dof---铰刀报废尺寸(mm); P---铰刀扩张量,一般选取0.003~0.02mm;G---铰刀的制造公差。 在铰削时,也会发生铰出的孔径小于铰刀校准部分实际直径,即产生孔的“收缩”现象,

例如用很小的切削锥的铰刀加工薄壁的韧性材料或用硬质合金铰刀高速铰孔时,铰后孔因弹性恢复而缩小。此时铰刀直径应按下式确定: domax=dwmax+P1min (4); domin=dwmax-G (5);dof=dwmin+P1max (6). 公式中P1---孔径收缩量,一般选取0.005~0.02mm。 铰刀磨损储备量H按下式确定: 铰孔后有扩张时 H=domin-dof=domin-dwmin-Pmin (7); 铰孔后有收缩时 H=domin-dof=domin-dwmin-P1max (8)。 二、影响铰刀铰孔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铰刀几何参数。铰孔质量的好坏取决于铰刀本身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因此,铰刀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决定了被铰孔加工质量的好坏。 1--是铰刀直径。它是根据被加工孔的公称尺寸和公差以及在铰削过程中被加工孔的扩张量或收缩量决定的。 2--是铰刀的齿数。一般,铰刀的齿数愈多,铰孔的精度就越高,表面粗糙度值就越低,同时,分布在每个切削刃上的负荷也就小,有利于减少铰刀的磨损。但齿数增多后却降低了刀齿强度,减小了容屑槽。在切削时,切屑就不容易排出。特别是铰深孔和切削余量大时,因容屑槽被切屑堵塞,切削液流不进去,致使铰刀和工件因产生热量而变形,影响加工质量。铰刀的齿数一般都选用偶数。 3--是切削锥角。它主要是根据不同的加工材料和铰刀的类型来加以选择。 4--是前角。由于铰削的余量较小,切削仅在刀尖处进行,与刀齿的前倾面很少接触,故前角可以为零,但在铰削塑性较大的材料时,为避免切屑粘滞在刀刃上,前角应取大一些。 5--是后角。铰刀的后角大,虽然可以提高切削刃的锐利程度,却降低了刀齿强度,在切削过程中容易产生震动和磨损,铰刀直径也随之减小,使铰孔直径达不到要求。 6--是刃带宽度。它主要是引导铰刀方向和光整孔壁,同时也为了便于测量铰刀的直径。 铰刀的齿数越多刃带的积累宽度也大。因此有利于孔壁降低表面粗糙度值,铰刀的直径也不容易变小。但铰刀刃带较宽或积累宽度值过大时,会增加摩擦力矩和切削热,对孔壁的挤压比较严重,容易将孔径涨大,一般选择铰刀的刃带不超过0.25mm。 7--是铰刀的倒锥量。磨倒锥量是为了避免铰刀校准部分后面摩擦孔壁。 (二)铰削用量。对铰孔而言,铰削用量是很重要的。它对铰削过程中的摩擦切削力,

铰孔的方法

铰孔得方法、技巧及应用 铰孔在模具装配加工中就是必不可少得一个环节。通过铰孔得加工作业,使孔得精度与光洁度、垂直度达到装配要求。铰孔比钻孔精度要高很多,比扩孔得精度也高.就是普遍得一线工人非常头疼得一个问题,经常不就是大就就是小,客户每次验收都会把它列为重点检查对象,每次多多少少都有问题。为避免问题得重复发生,在这里查阅借鉴了一些铰孔得方法,供大家讨论参考: 1 铰孔工具:铰刀与绞杠 ●铰刀 铰刀得种类很多。铰刀按刀体结构可分为整体式铰刀、焊接式铰刀、镶齿式铰刀与装配可调式铰刀 ;按外形可分为圆柱铰刀与圆锥铰刀;按加工手段可分为机用铰刀与手用铰刀。我们一般都就是使用整体式圆柱机用铰刀。 ●铰杠 手铰时,铰杠用来夹持铰刀柄部得方榫,带动铰刀旋转得工具为铰杠。常用得铰杠有普通铰杠与丁字铰杠。固定式铰杠得方孔尺寸与柄长有一定规格。可调式铰杠得方孔尺寸可以调节,适用范围广泛.可调式铰杠得规格用长度表示,使用时应根据铰刀尺寸大小合理选用。 2 铰刀得研磨 新铰刀直径上一般留有 O.O05——O.02mm 得研磨量 ,为保证铰孔精度,铰孔前 ,应按工件得精度要求研磨铰刀直径.新铰刀得研磨可用研具在钻床上进行。另外,铰刀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磨损,通常也由钳工进行手工修磨。 ●选择油石 修磨高速钢与合金工具钢铰刀 ,可选用W 14、中硬(ZY)或硬(Y )氧化铝油石;修磨硬质合金铰刀,可用碳化硅油石. ●研磨方法 油石在使用前应在机油中浸泡一段时间。将铰刀固定,研磨后刀面时,油石与铰刀后刀面贴紧,沿切削刃垂直方向轻轻推动油石,注意不能将油石沿切削刃方向推动,以免由于油石磨出沟痕将刃口磨

铰孔加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在铰孔加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孔径超差、内孔表面粗糙度值 高等诸多问题。 问题产生的原因 1.孔径增大,误差大 铰刀外径尺寸设计值偏大或铰刀刃口有毛刺;切削速度过 高;进给量不当或加工余量过大;铰刀主偏角过大;铰刀弯 曲;铰刀刃口上粘附着切屑瘤;刃磨时铰刀刃口摆差超差; 切削液选择不合适;安装铰刀时锥柄表面油污未擦干净或锥 面有磕碰伤;锥柄的扁尾偏位装入机床主轴后锥柄圆锥干 涉;主轴弯曲或主轴轴承过松或损坏;铰刀浮动不灵活;与 工件不同轴;手铰孔时两手用力不均匀,使铰刀左右晃动。 2.孔径缩小 铰刀外径尺寸设计值偏小;切削速度过低;进给量过大;铰 刀主偏角过小;切削液选择不合适;刃磨时铰刀磨损部分未 磨掉,弹性恢复使孔径缩小;铰钢件时,余量太大或铰刀不 锋利,易产生弹性恢复,使孔径缩小;内孔不圆,孔径不合 格。 3.铰出的内孔不圆 铰刀过长,刚性不足,铰削时产生振动;铰刀主偏角过小; 铰刀刃带窄;铰孔余量偏;内孔表面有缺口、交叉孔;孔表 面有砂眼、气孔;主轴轴承松动,无导向套,或铰刀与导向 套配合间隙过大;由于薄壁工件装夹过紧,卸下后工件变形。 4.孔的内表面有明显的棱面 铰孔余量过大;铰刀切削部分后角过大;铰刀刃带过宽;工 件表面有气孔、砂眼;主轴摆差过大。 5.内孔表面粗糙度值高 切削速度过高;切削液选择不合适;铰刀主偏角过大,铰刀 刃口不在同一圆周上;铰孔余量太大;铰孔余量不均匀或太 小,局部表面未铰到;铰刀切削部分摆差超差、刃口不锋利, 表面粗糙;铰刀刃带过宽;铰孔时排屑不畅;铰刀过度磨损; 铰刀碰伤,刃口留有毛刺或崩刃;刃口有积屑瘤;由于材料 关系,不适用于零度前角或负前角铰刀。 6.铰刀的使用寿命低 铰刀材料不合适;铰刀在刃磨时烧伤;切削液选择不合适,切削液未能顺利地流动切削处;铰刀刃磨后表面粗糙度值太高。 7.铰出的孔位置精度超差 导向套磨损;导向套底端距工件太远;导向套长度短、精度差;主轴轴承松动。 8.铰刀刀齿崩刃 铰孔余量过大;工件材料硬度过高;切削刃摆差过大,切削负荷不均匀;铰刀主偏角太小,使切削宽度增大;铰深孔或盲孔时,切屑太多,又未及时清除;刃磨时刀齿已磨裂。 9.铰刀柄部折断 铰孔余量过大;铰锥孔时,粗精铰削余量分配及切削用量选择不合适;铰刀刀齿容屑空间小,切屑堵塞。

铰孔

提高铰孔加工质量之浅见 李文武 【摘要】:通过对铰孔加工工艺、加工质量分析,合理改进刀具结构,提高加工精度。 【关键词】:铰孔工艺切削用量质量控制刀具改进提高质量 铰孔在机械制造及装配维修加工中应用广泛,这要求学生在钳工实习中熟练掌握铰孔加工技术,严格控制铰孔质量。经过实践总结,提高铰孔加工质量就要正确编制加工工艺,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对铰孔产生的质量问题进行正确分析、加以控制,对铰刀结构进行必要的改进。具体方法如下: 一、铰孔工艺 1、提高预加工工序质量 提高预加工孔精度是保证铰孔质量的前提。必须保证底孔不出现弯曲、锥度、椭圆、轴线歪斜、表面粗糙等缺陷。 2、合理编排工艺过程 对于精度为IT7-IT8、Ra1.6-0.8μm、D>20mm的孔,其铰孔加工工艺一般为:钻孔→扩孔→(镗孔)→粗铰→精铰。其中,镗孔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进行的,可以提高孔的直线度、降低表面粗糙度值。 二、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1、铰削余量 铰削余量过大,加工时铰刀易折断;铰削余量过小,则不能完全去除上道工序留下的加工痕迹,影响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根据加工经验,在钻床上铰削时(铰削余量/铰孔直径)分别取:0.1mm/3~4mm、0.2mm/5~10mm、1mm/12~16mm和2mm/18~30mm。 2、铰削速度

铰削速度过高或过低均易产生卷屑,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考虑到刀具的寿命,加工孔的质量。铰孔时根据工件材料选择:v铰=5~12m/min。 3、进给量 进给量会使工件孔产生表面硬化和粗糙,应加以控制。根据工件材料的不同,在钻床上铰孔时,f铰=0.18~1.5mm/r。 三、铰孔存在的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及控制方法 1、孔径增大 产生原因:1)铰刀外径尺寸偏大;2)铰削速度过高;3)进给量不当或加工余量过大;4)铰刀主偏角过大;5)铰刀弯曲;6)铰刀刃口粘附着切屑瘤;7)铰刀刃口摆差超差;8)切削液选择不合适;9)安装铰刀时锥柄表面未擦净;10)主轴轴承过松或损坏,铰刀在加工中晃动;11)铰孔时余量偏心,与工件不同轴; 控制方法:1)选择适当的铰刀外径;2)降低铰削速度;3)适当调整进给量或减少加工余量;4)适当减小主偏角;5)更换铰刀;6)刃口用油石修整或进行表面硬化处理;7)控制摆差在允许的范围内;8)选择冷却性能好的切削液;9)安装前将刀柄及主轴锥孔内部油污擦净;10)调整或更换主轴轴承;11)调整同轴度。 2、孔径缩小 产生原因:1)铰刀外径尺寸偏小;2)铰削速度过低;3)进给量过大;4)铰刀主偏角过小;5)切削液选择不合适;6)铰刀磨损部分未磨掉,弹性恢复使孔径缩小;7)铰削余量太大或铰刀不锋利,产生弹性恢复,使孔径缩小;8)内孔不圆,孔径不合格。 控制方法:1)选择适当的铰刀外径;2)适当提高铰削速度;3)适当降低进给量;4)适当增大主偏角;5)选择润滑性能好的油性切削液;6)定期更换铰刀;7)选取适当的铰削余量和刀具切削角度;8)提高孔加工与刀具刃磨的质量。 3、铰出的内孔不圆

9扩孔锪孔铰孔凸凹体锉配讲解

钳工工艺一体化授课计划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实习教学 凸凹体锂配 度,较小的表面粗糙度,这时候我们就要采用扩孔、铉孔、较孔。 1、 检查服装劳保是否到位: 2、 强调实习教室的安全操作规范,特别是砂轮机,台钻要有老师 在场方可使用; 教学时间 授课班级 教学课题 课题四孔加工 主任签字 扩孔、错孔、较孔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组织 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2 、 3 、 4、 了解扩孔、總孔、钱孔的相关知识; 掌握扩孔、翅孔、 钱孔的操作方法; 掌握具有对称度的工件(凸凹配)加工及测量方法; 正确使用干分尺,提高测量技能。 1、 扩孔、铉孔、较孔的操作方法; 2、 具有对称度的工件(凸凹配)加工及测量方法。 1、 扩孔、總孔、较孔的操作方法; 2、 具有对称度的工件(凸凹配)加工及测量方法。 绘图(凸凹配)、备料,钻头、扩孔钻,锂钻,较刀、卡尺、钢 尺、0~25mm 千分尺、25~50mm 千分尺、50~75mm 千分尺、锯弓、 300mm 板锂.150mm 板锂,样冲、画规、画针等常用工量具. 理论教学:以授课为主 实习教学:采用示范讲解、巡回指导、结束指导等教学方式 课前课后点名、记录,遇见旷课的及时通知班主任处理: 控制上测所时间和人数。 2、 3、 4 、 麻花钻的组成? 麻花钻横刃、主切削刃、前刀面、主后刀面的位置以及在切削 中所起的作用? 麻花钻孔壁歪斜的原因? 麻花钻孔壁粗糙的原因? 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较大的孔径或者需要孔壁有较高的精 课题安全 要求

3、控制学生在自己工位上,严禁打闹。 讲授新课:(工艺知识) 二扩孔 扩孔的定义:就是在钻孔的S础上用扩孔工具(要求不高时,可用普通钻头)把孔径加大。 常用的扩孔方法有麻花钻扩孔和扩孔钻扩孔 扩孔诂1 麻花钻扩孔的特点:横刃不参加切削,轴向力小,进给省力。但麻花钻外缘处前角较大,易把钻头从钻头套中拉下来。 扩孔为什么比钻孔的精度髙: 用钻头在工件实体部位加工孑为钻孔。钻孔厲粗加工,可达到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13-IT11,表面粗糙度值为Ra50-12.5pm.由于麻花钻长度较长,钻芯直径小而刚性差,又有横刃的影响,故钻孔有以下工艺特点: 1.钻头容易偏斜。由于横刃的影响定心不准,切入时钻头容易引偏;且钻头的 刚性和导向作用较差,切削时钻头容易弯曲。在钻床上钻孔时,容易引起孔的轴线偏移和不直,但孑无显著变化。 2 .孑径容易扩大。钻削时钻头两切削刃径向力不等将引起孔径扩大。

铰刀及铰孔加工

铰刀按使用方式分为手用铰刀和机用铰刀;按铰孔形状分为圆柱铰刀和圆锥铰刀,(标准锥铰刀有1:50锥度销子铰刀和莫氏锥度铰刀两种类型).铰刀的容屑槽方向,有直槽和螺旋槽.常用的材质为高速钢.硬质合金镶片. 一.手工铰孔一般注意事项:1.工件要夹正.2.铰削过程中,两手用力要平衡.3.铰刀退出时,不能反转,因铰刀有后角,铰刀反转会使切屑塞在铰刀刀齿后面和孔壁之间,将孔壁划伤;同时,铰刀易磨损.4.铰刀使用完毕,要清擦干净,涂上机油,装盒以免碰伤刃口. 二.机铰时注意铰削速度和走刀量(查金属切削手册) 三.铰削中,必须采用合理的冷却润滑液. 在铰孔加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孔径超差、内孔表面粗糙度值高等诸多问题。 问题产生的原因 孔径增大,误差大 铰刀外径尺寸设计值偏大或铰刀刃口有毛刺;切削速度过高;进给量不当或加工余量过大;铰刀主偏角过大;铰刀弯曲;铰刀刃口上粘附着切屑瘤;刃磨时铰刀刃口摆差超差;切削液选择不合适;安装铰刀时锥柄表面油污未擦干净或锥面有磕碰伤;锥柄的扁尾偏位装入机床主轴后锥柄圆锥干涉;主轴弯曲或主轴轴承过松或损坏;铰刀浮动不灵活;与工件不同轴;手铰孔时两手用力不均匀,使铰刀左右晃动。 孔径缩小

铰刀外径尺寸设计值偏小;切削速度过低;进给量过大;铰刀主偏角过小;切削液选择不合适;刃磨时铰刀磨损部分未磨掉,弹性恢复使孔径缩小;铰钢件时,余量太大或铰刀不锋利,易产生弹性恢复,使孔径缩小;内孔不圆,孔径不合格。 铰出的内孔不圆 铰刀过长,刚性不足,铰削时产生振动;铰刀主偏角过小;铰刀刃带窄;铰孔余量偏;内孔表面有缺口、交叉孔;孔表面有砂眼、气孔;主轴轴承松动,无导向套,或铰刀与导向套配合间隙过大;由于薄壁工件装夹过紧,卸下后工件变形。 孔的内表面有明显的棱面 铰孔余量过大;铰刀切削部分后角过大;铰刀刃带过宽;工件表面有气孔、砂眼;主轴摆差过大。 内孔表面粗糙度值高 切削速度过高;切削液选择不合适;铰刀主偏角过大,铰刀刃口不在同一圆周上;铰孔余量太大;铰孔余量不均匀或太小,局部表面未铰到;铰刀切削部分摆差超差、刃口不锋利,表面粗糙;铰刀刃带过宽;铰孔时排屑不畅;铰刀过度磨损;铰刀碰伤,刃口留有毛刺或崩刃;刃口有积屑瘤;由于材料关系,不适用于零度前角或负前角铰刀。 铰刀的使用寿命低 铰刀材料不合适;铰刀在刃磨时烧伤;切削液选择不合适,切削液未能顺利地流动切削处;铰刀刃磨后表面粗糙度值太高。

12、孔加工--铰孔

生产实习教学教案首页

课题五孔加工 任务三铰孔 授课安排: (一)工艺及专业理论知识(90分钟) (二)学生训练、教师巡回指导(2小时) (三)结束指导(15分钟) 注:由于受钻床等设备限制,孔加工练习可与定距板外形锉削穿插进行。【实习准备】 1.铰刀、铰手、示范用工具、教具等。 2.图纸等。 【组织教学】 1.点名,检查着装、劳保用品及安全措施等。 2.进行安全文明生产教育。 3.检查学生的实习准备工作是否到位。 【课前指导】

【示范操作】 示范一:铰孔方法。【实习安排】

一、实习步骤 1.在工件上按图纸要求划出钻孔加工线。 2.按照铰孔余量,确定各预钻孔的钻头直径进行钻孔,并对孔口进行0.5×45°倒角。 3.铰各圆柱孔,并用H8塞规进行检测。 4.铰圆锥孔,用锥销试配检验,达到要求。由于锥孔具有自锁性,因此进给量不能太大,防止铰刀卡死或折断。 二、注意事项 1.铰刀是精加工刀具,要保护好刃口,避免碰撞,刀刃上如有毛刺或切屑粘附,可用油石小心磨去。 2.铰刀排屑功能差,须经常取出清屑,以免铰刀被卡住。 3.铰圆锥孔时,因锥度有自锁性,其进给量不能太大,以免铰刀卡死或折断。 【巡回指导】 1.检查学生对钻头的选择是否合理(铰孔余量)。 2.指导学生的起铰及铰孔方法,注意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结束指导】 1.强调铰削用量对铰孔质量的影响。 2.讲评当天实习情况:纪律方面、进度方面、存在问题 3. 完成当天实训工作页 【教学后记】 一、教学方法: 1.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直观教学和现场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孔加工方法; 2.钻孔特别要注意安全操作,示范时以个别辅导、小组辅导为主; 3.加强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处理安全隐患; 二、课题小结: 1.成绩分析 班级平均:最高分:最低分:合格率: 2.课题完成情况 3.存在问题与不足

铰孔的一些问题

在铰孔加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孔径超差、内孔表面粗糙度值高等诸多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孔径增大,误差大铰刀外径尺寸设计值偏大或铰刀刃口有毛刺。进给量不当或加工余量过大。铰刀主偏角过大。 在铰孔加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孔径超差、内孔表面粗糙度值高等诸多问题。 问题产生的原因 孔径增大,误差大 铰刀外径尺寸设计值偏大或铰刀刃口有毛刺;切削速度过高;进给量不当或加工余量过大;铰刀主偏角过大,经常发生在铝合金的铰孔加工中,一般铰黑色金属的铰刀主偏角是45度的,但是铝合金硬度低,铰刀主偏角过大,铰刀定心不好,就会出现铰孔偏大的现象,可将铰刀主偏角修磨至30度;铰刀弯曲;铰刀刃口上粘附着切屑瘤;刃磨时铰刀刃口摆差超差;切削液选择不合适;安装铰刀时锥柄表面油污未擦干净或锥面有磕碰伤;锥柄的扁尾偏位装入机床主轴后锥柄圆锥干涉;主轴弯曲或主轴轴承过松或损坏;铰刀浮动不灵活;与工件不同轴;手铰孔时两手用力不均匀,使铰刀左右晃动。 孔径缩小 铰刀外径尺寸设计值偏小;切削速度过低;进给量过大;铰刀主偏角过小;切削液选择不合适;刃磨时铰刀磨损部分未磨掉,弹性恢复使孔径缩小;铰钢件时,余量太大或铰刀不锋利,易产生弹性恢复,使孔径缩小;内孔不圆,孔径不合格。铰出的内孔不圆 铰刀过长,刚性不足,铰削时产生振动;铰刀主偏角过小;铰刀刃带窄;铰孔余量偏;内孔表面有缺口、交叉孔;孔表面有砂眼、气孔;主轴轴承松动,无导向套,或铰刀与导向套配合间隙过大;由于薄壁工件装夹过紧,卸下后工件变形。孔的内表面有明显的棱面 铰孔余量过大;铰刀切削部分后角过大;铰刀刃带过宽;工件表面有气孔、砂眼;主轴摆差过大。 内孔表面粗糙度值高 切削速度过高;切削液选择不合适;铰刀主偏角过大,铰刀刃口不在同一圆周上;铰孔余量太大;铰孔余量不均匀或太小,局部表面未铰到;铰刀切削部分摆差超差、刃口不锋利,表面粗糙;铰刀刃带过宽;铰孔时排屑不畅;铰刀过度磨损;铰刀碰伤,刃口留有毛刺或崩刃;刃口有积屑瘤;由于材料关系,不适用于零度前角或负前角铰刀。 铰刀的使用寿命低 铰刀材料不合适;铰刀在刃磨时烧伤;切削液选择不合适,切削液未能顺利地流动切削处;铰刀刃磨后表面粗糙度值太高。 铰出的孔位置精度超差 导向套磨损;导向套底端距工件太远;导向套长度短、精度差;主轴轴承松动。铰刀刀齿崩刃 铰孔余量过大;工件材料硬度过高;切削刃摆差过大,切削负荷不均匀;铰刀主偏角太小,使切削宽度增大;铰深孔或盲孔时,切屑太多,又未及时清除;刃磨时刀齿已磨裂。 铰刀柄部折断

9扩孔锪孔铰孔凸凹体锉配讲解

钳工工艺一体化授课计划

讲授新课:(工艺知识) 二、扩孔 扩孔的定义:就是在钻孔的基础上用扩孔工具(要求不高时,可用普通钻头)把孔径加大。 常用的扩孔方法有麻花钻扩孔和扩孔钻扩孔 扩孔钻1 麻花钻扩孔的特点:横刃不参加切削,轴向力小,进给省力。但麻花钻外缘处前角较大,易把钻头从钻头套中拉下来。 扩孔钻2 扩孔为什么比钻孔的精度高: 用钻头在工件实体部位加工孔称为钻孔。钻孔属粗加工,可达到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13-IT11,表面粗糙度值为Ra50-12.5μm。由于麻花钻长度较长,钻芯直径小而刚性差,又有横刃的影响,故钻孔有以下工艺特点: 1.钻头容易偏斜。由于横刃的影响定心不准,切入时钻头容易引偏;且钻头的刚性和导向作用较差,切削时钻头容易弯曲。在钻床上钻孔时,容易引起孔的轴线偏移和不直,但孔径无显著变化。 2.孔径容易扩大。钻削时钻头两切削刃径向力不等将引起孔径扩大。 3.孔的表面质量较差。钻削切屑较宽,在孔内被迫卷为螺旋状,流出时与孔壁发生摩擦而刮伤已加工表面。 4.钻削时轴向力大。这主要是由钻头的横刃引起的。

扩孔钻的结构与麻花钻相比有以下特点: 1.刚性较好。由于扩孔的背吃刀量小,切屑少,扩孔钻的容屑槽浅而窄,钻芯直径较大,增加了扩孔钻工作部分的刚性。 2.导向性好。扩孔钻有3-4个刀齿,刀具周边的棱边数增多,导向作用相对增强。 3.切屑条件较好。扩孔钻无横刃参加切削,切削轻快,可采用较大的进给量,生产率较高;又因切屑少,排屑顺利,不易刮伤已加工表面。 因此扩孔与钻孔相比,加工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值较低,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校正钻孔的轴线误差。此外,适用于扩孔的机床与钻孔相同。 三、锪孔 锪孔的定义:将经过加工以后的孔用另外的一种工具将此孔的底部加工成一平面。或者说用锪钻在孔口表面锪出一定形状的孔或表面的加工方法。 锪孔钻的常见分类:柱形锪钻、锥形锪钻、端面锪钻 a)锪圆柱孔b)锪锥形孔c)锪孔口和凸台平面 扩孔、锪孔方法: 1、扩孔时为了保证扩大的孔与先钻的小孔同轴,应当保证在小孔加工完工件不发生位移的情况下进行扩孔。扩孔时的切削速度要低于钻小孔的切削速度,而且扩孔开始时的进给量应缓慢,因开始扩孔时切削阻力很小,容易扎刀,待扩大孔的圆周形成后,经检测无差错再转入正常扩孔。 2、锪锥形埋头孔时,按图样锥角要求选用锥形锪孔钻。锪深一般控制在埋头螺钉装入后低于工件表面约0.5 mm。加工表面应无振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