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础》1讲义

《哲学基础》1讲义
《哲学基础》1讲义

导论

●何谓“哲学”?

●简单地说,哲学就是对诸如生命、我们知道什么、我们应当怎样做或应当相信什么这样一些重大问题

的探究。它是一种对事物寻根究底的过程,一种对那些在大部分时间里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从未有过疑问或从未明确表达出来的想法提出根本质疑的过程。

第一章本体论1

一、何谓“本体论”

●“本”为事物的根源或根基。

●“本体”概念总是具有寻求最根本的东西的意义,总是具有以“本”释“末”的意义,总是具有为自

己的思想和行为寻找最终根据的含义。

●“本体论”(也称为“存在论”或“形而上学”)通常意指哲学中关于宇宙万物之最普遍、最一般、

最根本、最高的根据、本质或基础的知识或理论。

二、本体论的三重内涵

●(一)终极存在:寻求世界统一性。

●早期希腊哲学以自然作为思考的对象,这个时期通常被称为自然哲学或宇宙论时期,它的主要问题是

“本原”(arche)问题。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规定,所谓“本原”亦即万物从那里来,毁灭之后又回到那里去,一切皆变惟它不变的“始基”,它是宇宙最原始的开端和主宰。当时的哲学家们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论,他们企图以自然来解释自然,用一种自然元素来说明自然万物,以求得真理性的知识。于是,有人说本原是水,有人说本原是气,也有人说本原是火……

●“哲学之父”泰勒斯

●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泰勒斯宣称“大地浮在水上”。他首次突破神话宇宙论,以哲学方式表述宇

宙本原思想。泰勒斯的“水”体现了早期希腊自然哲学朴素、直观、辩证的有机自然观。

●阿那克西美尼

●1、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

●2、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万物就是根据这两种运动由气转化

而成;

●赫拉克利特

●“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

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分寸熄灭”。

●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1、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

●2、认为万物的生成和消灭是无休止的循环运动,四根在运动中是不生不灭的。

(中国古代也有气论,五行说)

●“五材”说五材说总结当时的科学知识,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是构成和资生万物的基

础。五材说表明,古人试图从五种物质构成的关系上来把握一切有形物体的整体。

●巴门尼德将“存在”确定为哲学的对象,为后来在西方哲学史上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本体论奠定了

基础。

●巴门尼德对哲学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将存在确定为哲学的对象,从此哲学不再过多地追问自然的本原

或构成元素,而是探索宇宙之统一的、最普遍的本质,亦即决定一事物是这一事物的最根本的东西,这就为本体论奠定了基础。与追问宇宙自然“在时间上”最古老最原始的开端的自然哲学道路不同,巴门尼德致力于探讨宇宙自然“在逻辑上”处于第一位的根据或本质,他称之为“存在”。一切存在物都存在,但是它们总有一天都将不再存在,惟有使一切存在物存在的存在本身是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存在之于存在物,不是“生成性”的本原,而是“本质性”的根据。

(中国的老子关于“道”)

●本体论以巴门尼德的存在学说为其开端,中经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念论,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

学中完成。

●柏拉图认为:应该而且必须存在一个高于物理事物并且规范物理事物的“理念世界”;这个作为共相

的“理念世界”给予并且显现“物理世界”的意义,因而也构成对“物理世界”的统一性理解和解释。(中国的朱熹关于“理”)

(二)终极解释:寻求知识统一性。

●哲学家们对“世界本原”或“终极存在”的追寻和确认,不能把自己所承诺的“本原”或“本体”只

作为一种抽象的观念,而必须对其进行逻辑论证,使之具体化,获得知识形态。本体观念的具体化和知识化就是对本体的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终极解释的本体论。它是以知识论的形态为中介而指向世界的终极存在,或者说,

在其直接的理论形态上,不是表现为关于世界统一性的存在论,而是表现为关于知识统一性的认识论。

●(三)终极价值:寻求意义统一性。

●本体论寻求作为世界统一性的终极存在和作为知识统一性的终极解释,并不是超然于人类历史活动之

外的玄思和遐想,而是企图通过对终极存在的确认和对终极解释的占有,来奠定人类自身在世界中的安身立命之本,即人类存在的最高支撑点。人类对终极存在和终极解释的关怀,植根于对人类自身终极价值的关怀。

马克斯·韦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的存在,通过对具体实践和环境的算计,使人能够在自身智能和体能的基础上达成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的愿望,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物化。

●价值理性是一种目的理性。在价值理性视野中,人是终极目的,人是各种努力的终极关怀。一切努力

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合理性需要,都是为了维护、发展、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都是为了推护人的尊严、提升人的价值、凸现人存在的意义,促进人更好地生存、发展和完善,趋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本体论的认识论难题

●如果我们不能从认识论上证明宇宙的合理性,本体论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如果我们不能从认识论上

证明宇宙自然的确有普遍的统一根据,就无法形成一元论的世界观;如果我们不能从认识论上把握本体论的超验对象,就不可能合理地确定这一对象的真实存在。所有这些就构成了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认识论难题。

●本体论之所以会陷入这一困境,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对象超越了人类理性的认识能力因而不可能成为

我们的认识对象。

(一)怀疑主义的挑战

●怀疑主义攻击的目标是哲学家们在知识问题上的独断论态度。

●“独断论”指的是在未考察人的认识能力之前,武断地宣称事物的本性就像它所显现的那样或不像它

所显现的那样,武断地宣称我们能够获得关于事物甚至宇宙自然的本性的知识,而且认定我们的知识就是这样的真理性知识的一种理论态度。

●怀疑主义的三大怀疑论式:

●(1)“无穷后退”

●对于哲学理论来说,用来证明一个所研究的事物的证据其自身亦需要进一步的证明,而这个证明

本身又需要进一步的证明,如此类推,以至无穷,由于我们不可能拥有一个可作为论证之起点的论据,所以我们只好对事物保留意见而不作判断。

●(2)“假设武断”

●独断论者为了避免无穷后退的困境,便设定某种事物作为论证的起点,但是这个作为出发点的事物并

不是他们通过论证建立起来的,而是简单地并未通过任何证明而武断地确立的。显然,其他人也有同样的权利将与之相反的事物设定为出发点。

●(3)“循环论证”

●哲学家们用来支持被研究的问题的证据反过来又需要通过被研究的问题求得证实,然而我们不能利用

两者来相互确证,因此只能对此存而不论。

(二)批判哲学的批判

●大多数古代哲学家并不怀疑我们能够认识自然而且自然就像我们所认识的那样,而近代哲学家们则已

经认识到在我们关于自然的知识与自然本身之间存在着差别。

●因此,早期近代哲学家们思考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特别是真理性知识或科学知识的来源、范围、确定性

和界限等问题,并且由于基本观点上的分歧而分成了经验论与唯理论两个派别。

●经验论者主张我们的所有知识归根结底来源于感觉经验,因而都可以通过经验得到说明。

●唯理论者则认为感觉经验是不可靠的,不可能为科学知识提供坚实的基础,我们的知识应该从理性固

有的先天要素演绎而来。

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在某种意义上说,康德对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思考建立在我们的确拥有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这一基

础之上,由此出发,他深入探讨了形而上学究竟是不是科学知识的问题。

●康德吸取了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教训,他试图将两者调和起来,一方面同意经验论关于我们的一切知识

都起源于感觉经验的观点,但另一方面也接受了唯理论的立场,主张科学知识仅有经验是不够的,其中必定包含有某种先验的因素,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因此对康德来说,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就变成了“我们如何能够先天地经验对象”这样一个看上去几乎无法调和的难题。

●如果按照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这一形而上学的传统教条,那么由于经验之相对性和偶然性的限制,我们

的确永远也无法获得普遍必然的知识。(如果按照形而上学关于知识的传统观念,亦即知识必须符合对象才能成为真实可靠的知识,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因为我们既无法说明外部事物及其属性如何能够挪到意识之中来,更不能证明必须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知识如何具有普遍必然性。)

●然而如果我们将知识与对象的关系颠倒过来,从而不是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而是对象必须符合知识,也

就是说,对象乃是通过主体先天的认识形式而得到规定的,那么我们就完全有可能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这就是康德所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康德发动“哥白尼式的革命”的目的不仅仅足为了证明自然科学的科学性,也不仅仅是为了批判形而

上学,而且是为了给形而上学找到一条出路,因而这一革命就具有了双重的意义。

● A.一方面康德以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作为科学知识普遍必然性的根据,主张自然作为一切可能经验的

总和服从于经验的法则,而经验的法则乃是主体联结感觉质料的先天认识形式,因此“知性为自然立法”,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盖源于此。然而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只能认识事物对我们的“表现”(“现象界”)而不可能认识“事物自身”或“自在之物”(“物自体”或本体),所以科学知识是可能的,形而上学知识则是不可能的。

●我们如何能够先天地经验对象?

●从康德开始,哲学由存在论(也就是本体论)转向了知识论,由客体转向了主体。

●因为康德讲的本质、本体是指事物自身,而事物自身是不可知的。

●没有一门科学可以去研究怎么认识本体。

●康德用很多办法揭示过去的种种想要认识本体的努力都是白费,想认识一个不可认识的东西是不可能

的。

●(1)感性的直观形式是什么呢?康德认为是空间与时间

●空间与时间不是经验的物理学概念,而是先天的直观形式.

●空间与时间乃是一切经验的先天条件。离开了空间与时间我们就不可能获得任何感觉经验,唯如

此,我们才能说明几何学和算术的普遍必然性。

●(2)知性

●◎知性的作用则是对这些经验质料进行综合判断统一以构成知识

●感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空间与时间,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就是知性纯概念,亦即“范畴”

●范畴:层次井然的先验逻辑系统

1、量的范畴:

○单一性

○复多性

○总体性

2、质的范畴:

○实在性

○否定性

○限制性

3、关系的范畴:

○依附性与实体性(实体与偶性)

○原因性与结果性(原因与结果)

○交互性(主动与被动的相互作用)

4、样式的范畴:

○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存在性与非存在性

○必然性与偶然性

“知性为自然立法”

●所谓“自然”并不是自然本身而是一切可能经验之表象的总和,这个表象的领域就构成了“现象界”,

而连接表象的法则就是知性的法则,亦即范畴。

●“理智法则不是从自然中得来的,而是理智给自然规定的。”

●对待自然的态度人不是小学生,而是法官,应拷问自然。

● B.另一方面康德亦主张,正是因为物自身不可知,我们的认识能力仅限于经验的领域而不能作超验的

使用,这就为我们保留了一个不受认识形式限制的自由的领域,从而为实践理性的道德活动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天地,也可以说为形而上学开辟了一条生路。

●当理性要求认识现象背后的统一根据的时候,它就不可避免地迫使范畴作超验的使用——“先验幻

相”:自我、上帝、世界、自由等。

●人的理论理性一旦去认识能力之外的事物时,就会产生二律背反(矛盾):

●例如: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世界在时间上没有开端;世界在空间上是有限的,世界在空间上是无

限的。

四、本体论的语言学困境

●语言学转向

●"语言学转向"是用来标识西方20世纪哲学与西方传统哲学之区别与转换的一个概念,即集中关注语

言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语言不再是传统哲学讨论中涉及的一个工具性的问题,而是成为哲学反思自身传统的一个起点和基础。换句话说,语言不仅被看成是传统哲学的症结所在,同时也是哲学要进一步发展所必然面对的根本问题,由于语言与思维之间的紧密关系,哲学运思过程在相

当程度上被语言问题所替换。

●从古希腊到近代的传统哲学往往将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语言学转向则强调,语言决定思想,有什么

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想。

分析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现代分析主义或分析哲学,是对兴起并盛行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由几种哲学流派和哲学理论所共同构

成的一种哲学思潮的称呼。这些思想流派和理论的共同之点就在于,都非常重视对语言的逻辑分析,语言分析不仅是进行哲学研究所必须的方法,而且也是哲学活动的全部内容和目的本身。另一方面,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拒斥,也是贯穿在整个分析主义运动中的一个根本的主题和宗旨,分析主义思潮从兴起到发展都同这个主题或宗旨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代分析哲学所谓“语言的转向”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语言的逻辑的研究,说明我们的世界乃是语言所

及的世界,因而人的语言就构成了世界的界限。在这个界限之内一切都是可以述说的,超出这个界限之外则是不可说的领域。

核心观点

●分析哲学家们思考语言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哲学问题,特别是为了解决形而上学问题。在他们看来,

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根本错误乃在于语言的误用,当它形诸语言的表达之时甚至可以说谈不上真假对错,因为它们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本体论的问题根本就不是哲学问题。

●他们认为,形而上学的本性是研究超验事物,是不能被经验所证实的,一切不能被经验证实的命题都

是无意义的,是伪命题;形而上学的概念无应用标准,其句子缺乏真值,因而形而上学必须受到拒斥或根除。

●维特根斯坦是现代分析哲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分析主义反形而上学传统的第一位肇始者。

●在他的前期代表作《逻辑哲学论》一书的序言中,维特根斯坦说:“这本书论述哲学问题,并且表明,

如我所认为的,这些哲学问题的提法,都是建立在误解我们语言的逻辑上的。这本书的整个意义可以概括如下: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因此《逻辑哲学论》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给思想划定界限,或者不如说不是给思想而是给思想的表达——语言划定界限,在界限那一边的纯属无意义的。(类似于康德为人类的认识能力划界限)

●维特根斯坦:世界是语言的界限,语言的使用以经验世界为限,语言是有界限的。世界是语言的界限,

就是说由于语言是以经验世界为“摹本”来建构的,在本质上是经验世界的图像,因此语言只能陈述经验世界内的对象,一旦力图把语言运用到经验世界之外去陈述诸如“世界整体”这样的超验的对象时,语言(包括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就会陷入逻辑混乱之中。在维特根斯坦看来,以往全部形而上学总是企图去思考和言说超验的东西,这实际上是对语言作了完全错误的使用,因而形而上学是无意义的陈述。

●传统哲学家经常加以探讨的对象,恰恰正是这些本来应当对之保持沉默的东西:如作为整体的世界问

题、自我问题、伦理学问题及人生的意义问题等等。

●逻辑实证主义者则主要是根据经验主义的可证实性原则来批判形而上学的。首先他们把形而上学看做

是一个语言问题,认为一个命题必须首先要有意义,才谈得上它的真假问题。他们将有意义的命题分做两类,一类是分析命题,一类是综合命题,判断一个分析命题是否有意义所依据的是逻辑,判断_个综合命题是否有意义,在根本上就必须看它是否有被经验证实的可能性,或者说是否可以指出通过经验来证实它的方法。

●后来,卡尔纳普在可证实性原则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可验证性”原则,认为只要从一个命题能够引

申出一些可以诉诸经验观察的真实命题,那么这个原初的命题就得到了间接的证实,它也同样应被看做是有意义的。根据这种观点,形而上学命题就属于无论在何种意义上都是不可能证实或验证的命题,因此在根本上是没有意义的。

评价

●分析哲学主要想创建出一套可以清晰表达思想的数理逻辑语言,实际上也窒息了人类语言的活力,它

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实际上缩小了人类的知识领域。道德、伦理、信仰、人生问题其实是极其重要的。

●海德格尔则反其道而行之,主张形而上学问题在“诗性语言”那里还是有意义的,提出了“语言是存

在的家”这一著名命题。

五、本体论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

●人类是自然存在物,但人类是有理性的,总怀有超越有限而通达无限的理想。于是,人类就有了“终

极关怀”:他希望了解自己从何处来,归于何处;他希望认识宇宙自然的终极实在;他希望超越有限获得自由;他希望以某种方式通达至高无上的理想境界。

●(从精神分析角度谈“崇高对象”)

出路在于:将本体论或形而上学赋予价值论的意义。

价值就是对人有好处、有意义。

●价值是与主体的目的、意愿或需要相关的概念。

●价值体现了事物服从于人的目的或需要的“有用性”。

从本体论看,价值体现着人类理性的存在意义、最高目的和至上的理想境界。

●“存在”作为本体论的基

●走向真善美!

●认识论

●价值论

●审美论

第二章认识论

一、认识论转向

●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

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它是关于认识的认识。

●认识论的转向就是把哲学家观察世界的方法,从古代哲学的“本体论”,转向了近代的“认识论”。●在古希腊和中世纪时期,哲学家们认识世界时,都是在追求事物的本质,它所要解决是:世界万物的

统一性根据究竟是什么?如何理解和把握多种多样、变化无常的现象后面起支配作用的最为根本的原理与原因?但在实际过程中却导致了可感世界与可知世界的分裂,这就对哲学的发展造成了困难。

●而认识论提出,要解决本体问题,证明本体世界的合法性,就必须对人的认识先行进行反观自省,在

关于世界的理论之前,必须有一种关于认识的理论,并由这种认识理论来为关于世界的理论提供保证和合法性根据。正是这一点,使得近代哲学把哲学的反思层面推进了一种古代哲学不可能达到的高度,在哲学史第一次昭示了这一崭新的立场:离开“认识论”的“本体论”是无效的。

二、经验论与唯理论

●经验论,又称经验主义。认为感性经验是一切知识和观念的唯一来源的哲学学说。经验论片面地夸

大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贬低甚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

●主要代表:培根、霍布斯、洛克、巴克莱、休谟。

●唯理论,又译为理性主义。唯理论者认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可靠知识不是、也不可能来自经验,而是

从先天的、无可否认的“自明之理”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到的。他们往往把这种“自明之理”,如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公理,说成是人心中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唯理论者认为,只有依靠理性直接把握到事物本质的那种“理性直观知识”,或依靠理性进行逻辑推理得来的知识即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依靠感觉经验得来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往往是错误认识的来源。

●主要代表: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沃尔夫。

经验论与唯理论前史

●在古希腊时期,恩培多克勒、普罗塔格拉等主张感觉论;苏格拉底、柏拉图则主张理性论。

●在中世纪,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

●这一争论是环绕着一般(即“共相”)和个别事物的关系问题进行的。

●唯实论认为共相是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并且比个别事物更实在的“实体”,这是经院哲学中的正统的

唯心主义,它先是以柏拉图的“理念论”、后来则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唯心主义成分为基础,在认识论上它也就是古希腊哲学中理性主义倾向的继续;

●反之,唯名论则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实在的,而“共相”只不过是一个名称(正因此它被叫作唯名

论),或至多只是存在于人心中的“概念”,而没有客观实在性,这种学说主要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某些唯物主义思想因素为基础,在当时条件下也就代表着唯物主义路线并被视为“异端”,在认识论上是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哲学中经验主义的倾向。

三、关于认识对象问题

●1、认识对象是一般还是个别?

●经验论认为,全部知识都是从对个别事物的感性知觉开始的,人的思维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其共同的

或相似的性质,把这些因素集中起来,从而形成一般概念。

●在理性派看来,对个别事物的感觉经验,是算不上真正的知识的,只有对于事物共同的一般本质和一

般规律的识,才是有普通必然意义的科学知识。因此,理性派是把一般而不是把个别作为认识的首要对象的。唯其如此,他们才成为强调对一般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的理性主义者。

●2、作为认识对象的实体是物质还是精神?

●认识对象是个别还是一般的问题,与认识对象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密切联系。可以说,凡是强调认

识对象是个别的,大概都是认为认识对象是物质性的东西的唯物主义者;反之,凡是强调认识对象是一般的,大概都是认为认识对象是精神或精神性的东西的唯心主义者。

●古代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者以及中世纪的唯实论备都是强调认识的对象是一般,同时也把认识

对象当作某种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

●而古代以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为代表的唯物主义者以及中世纪的唯名论者,则是强调对个别事物的

认识,也把认识对象看作物质性的个体事物的。

●以培根、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经验派,一方面强调对个别事物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也都肯定认识

对象是自然中客观存在的物质性事物。

●而作为近代理性派的奠基人的笛卡尔及其门徒中的“偶因论”派马勒伯朗士等人,也都一方面强调对

一般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把认识对象看作某种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即上帝和心灵。

四、关于认识主体问题

●1、认识主体的本质问题

●认识主体的本质问题,就是指认识主体究竟是有血肉之躯的人,还是某种自身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

●唯物主义者心目中的认识主体是一个自然物,是有血肉,即有物质性身体的人,而唯心主义者则把认

识主体看成是某种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它或者独立不依于身体(二元论,如笛卡尔),或者虽与身体相结合但不是依赖身体面是身体从属于它(如莱布尼茨),或者根本没有物质性身体的客观存在(如巴克莱)。

●与此相联系,唯物主义者基本上承认物质能够思维的,而唯心主义者则都否认物质能够思维。

●2、身心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者总是肯定心依赖于身,唯心主义者则肯定身从属于心,至少是心不依赖于身;或认为身心

彼此独立,则就是二元论。

●经验派既认为理性思维总须先有感觉为其基础,也就自然会认为心灵依赖于身体。因为感觉离开身体

器官是很难想象的,而理性思维之依赖于身体器官,则往往非常人所能直接觉察。

●与经验派相反,理性派既认为理性知识不能自感觉经验得来,则他们就会认为心灵,至少是其中从事

理性思维的部分是并不依赖于身体器官的。

五、关于认识的起源和途径问题

●1、关于“白板”说与“天赋观念”说的对立问题

●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主要分歧,就在于经验主义认为一切知识都起源于感觉经验,人心在获得感觉

经验之前就只是一块空无所有的“白板”,而理性主义则认为那种有普遍必然性的理性知识不能来自感觉经验,它的某些基本原则乃是人心中固有的或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或“天赋原则”。因此这两派的对立,在一定意义下也就可看作“白扳”说与“天赋观念”说的对立。

●2、关于感觉经验与理性知识的关系问题

●主张白板说的人既肯定一切知识郁起源于感觉经验,在认识途径上也就必然主张一切认识必须先从感

觉经验开始,然后才能由感觉经验引中出理性知识,因此理性知识必须以感觉经验为基础,这就是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基本主张;反之,理性主义者则倒过来,认为感觉经验没有普遍必然性,因此有普遍必然性的理性知识不能来自感觉经验而须别有来源,即只能来自理性本身固有的某种“天赋原则”或“天赋观念”,故否认人心是“白板”,也否认理性知识须以感觉经验为基础,感觉经验对理性知识的获得至多只起一种刺激作用;有的理性主义者则认为感觉经验正是错误认识的来源,对理性知识不但没有帮助甚至是起妨碍作用。

六、关于认识方法问题

●求得可靠知识主要是通过归纳法还是通过演绎法?

●大体上说,经验派都把归纳看作人的认识唯一可行的可靠认识方法,而演绎如果不是脱离实际的无聊

游戏的话(培根),顶多也只是把归纳所发现的真理阐述出来的形式技巧(霍布斯);理性演绎所运用的抽象观念实际上都可以归结为感觉的观念(洛克),就本身说是缺乏实在性的(巴克莱、休谟)。但经

验派最终由于轻视演绎、否定理性抽象而导改了归纳本身的覆灭。

●反之,理性派虽然实际上也不得不运用归纳法,但理论上却总是贬低它,把归纳看成不值得信任的’

‘意见”,只相信“清楚明白”的理性直观及其推演是最可靠的。

七、关于真理观问题

●真理的标准问题

●经验派与理性派在真理标准问题上,比较典型地表现出那种各执一端的情况。一般说来,经验派多强

调思维与存在一致这一面,而理性派多强调思维自身的逻辑一贯性一面。

●经验主义者一般都强调真理就是摹写其对象的“摹本”,我们可以简单地统称他们的真理观为“摹本

说”。

●至于理性派,则虽然各人的说法不一,但总的说来,都是强调认识本身的逻辑一贯性,认为认识本身

不包含矛盾,逻辑上前后一贯.就是真理。因此也可以统称他们的真理观为“一贯说”。

八、总体评价

●1、两派哲学在理论上的正确方面和错误方面

●经验主义的正确方面,在于其根本原则即“凡是在理智中的没有不先在感觉中”这一古老原则,也就

是认识起源于经验这一原则,从人类认识的总体来看是符合实际的。特别是就唯物的经验主义来说,这一原则意味着肯定人类的一切知识首先总是由于客观存在的事物,通过感官影响人的意识而产生的。这就是把认识看作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并把感觉看作联系主观与客观的纽带或桥梁。这种反映论的根本观点是正确的。从人类认识过程的总体来看,不是通过感官接受外物的影响两先获得一些感觉印象和观念,整个认识过程就无从发生。

●理性主义的正确方面,主要就在于强调只有依靠理性才能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强调只

有这种理性知识才有普遍必然性,才是可靠的科学知识。从这一基本立场出发,他们在认识方法上强调理性的演绎法,在真理观上强调认识必须自身一贯,不包含逻辑矛盾,这些也都有正确的方面。他们从理性主义的立场出发,批驳经验主义的观点时,往往也能击中经验派消极被动反映论的形而上学弱点的要害,表现出有辩证法意义的某些正确思想。

●两派观点的共同错误,首先在于脱离社会实践来探讨认识问题,其次在于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既

没有把认识看成一个发展的过程,又各执片面,因而都不能正确地解决认识问题。

●2、确立正确的认识论

●首先,在认识论的研究中,必须自觉地牢牢掌握实践的观点。我们看到,经验派和理性派的认识论,

之所以在一系列问题上陷入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其要害就在于脱离了社会实践的观点。而一旦引进了社会实践的观点,把认识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并以社会实践作为评判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则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必须自觉地掌握唯物辩证法,避免和反对静止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

题的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经验派与理性派的观点之所以最终在认识论的全体上都陷入错误,其思想上的根源就在于两派都是受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支配,既看不到认识活动是一个发展过程,又在一系列问题上各执片面。(正确处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3、树立正确的真理观

●在认识论的意义上,真理问题的实质是思想的客观性问题,即人的思想能否表述客观规律,人的思想

如何表述客观规律,以及怎样检验思想的客观性等问题。

●然而,人的认识是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环节而存在的,是在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扩展与深

化的。所以,真理问题并不是单纯的认识论问题,而是与价值观和历史观等众多哲学问题密不可分的问题。我们应当从开阔的哲学视野去看待真理问题。

●首先,人类认识的直接目的是获得关于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即“真理”,而根本的目的则是以这种规律

性的认识去规范人的思想与行为,改变世界的现存状态以满足人自己的需要。人对自己需要的满足,这既是认识(获得真理性的观念)的根本动力,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因此,人们追求什么样的真理,

怎样去追求真理,如何去对待真理,都与人们的价值观密切相关。

●人与世界的关系,包括人对世界的认识关系和改造关系,都是“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对立统

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对立统一、人类为了改造世界以满足自己的需要,;首先就必须掌握“物的尺度”,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但同时,人又是根据“人的尺度”去把世界变成理想的现实。因此,人们追求什么样的真理(认识哪些“物的尺度”或“客观规律”),人们如何对待已经获得的真理(如何把规律性的认识转化为实践),都与价值问题密不可分。(真理是主客观的统一)

第三章价值论

●哲学对“真”的寻求,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某些“普遍必然性”的知识,从而对世界上千差万别、千

变万化的事物作出理论解释;哲学对“真”的寻求,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规范人的思想与行为的“根据”、“标准”和“尺度”,从而奠定人类自身在世界中的“安身立命之本”或“最高的支撑点”。因此,在哲学的意义上,对“真”的寻求,深层的是对“善”——人自身的幸福与发展——的寻求。

一、性善与性恶

●1、孟子的“性善论”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chu)惕(惊骇)恻隐之心。非所

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

●2、荀子的“性恶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

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二、善与恶的定义

●1、快乐说

●如柏拉图言:“享有快乐的人是善的”,“处于痛苦的人是恶的”;

●洛克言:“所谓善或恶,只是快乐和痛苦自身”;

●斯宾诺莎言:“善与恶的知识不是别的,只是我们所意识到的快乐与痛苦的情感”。

●2.幸福说

●如西季威克言:“我们对善、知识与其他观念上的善以及所有外在物的追求,只是它们有利于人的存

在的幸福或完善而言才是合理的”;

●包尔生言:“把倾向于保存和推进人的幸福的行为称作善的,倾向于扰乱和毁灭人的幸福的行为称作

恶的”。

●3.愿望说

●如孟子言:“可欲之谓善”;

●罗素言:“善的定义必须出自愿望。我认为当一个事物满足了愿望时,它就是善的”;

●费尔巴哈言:“善就是肯定追求幸福的愿望,恶就是否定这种愿望”。

●4.利害说

●如墨子言:“利,所得而善也”,“害,所得而恶也”;

●伏尔泰言:“在任何地方,美德与过恶,道德上的善与恶,都是对社会有利或有害的行为”。

●5.功利说

●如边沁言:“所谓功利,意即指一种外物给当事者求福避祸的那种特性,由于这种特性,该外物就趋

于产生福泽、利益、快乐、善与幸福,或者防止对利益攸关之当事者的祸患、痛苦、恶或不幸”;

●罗尔斯言:“社会基本善就是权利和自由权、机会和权力、收人和财富”。

●6.生存负责说

●如弗洛姆言:“善就是肯定生命,展现人的力量;美德就是人对自身的存在负责。恶就是削弱人的力

量;罪恶就是人对自己不负责”。

●由上观之,所谓的善就是客体的事实属性能满足主体的愿望、利益、功利和快乐、幸福、生存的需要

的效用。

●反之,所谓的恶就是客体的事实属性不能满足或有害于主体的快乐、幸福、愿望、利益、功利、生存

的效用。

三、价值和价值论

●“善”或“应当”的问题,总是具有某种思想和行为的规范作用;而“善”或“应当”之所以具有这

种规范作用,是因为它蕴含着某种被人认同或接受的价值尺度或价值标准。人们正是以某种价值尺度或价值标准为依据,而形成某种道德理念和伦理规范。因此,在对“善”的哲学追问中,在对“应当”

的哲学思考中,必然会凸现出以“价值”范畴为出发点的价值论问题。

1、善、恶与价值

●正如施太格缪勒所言:“肯定的价值的承担者就是善。如果涉及的是否定的价值,那我们就称之为恶”。

●善恶原本就属于价值的范畴,是价值的分类。元伦理学所要揭示的善本身即善的内涵,就是客体有利

于满足主体欲望需要的效用性,即正价值;恶的内涵就是客体不能满足或有害于主体欲望需要的效用性,即负价值。

2、价值的定义

●从总体上看,多年来学界主要是从“主体一客体”的逻辑关系来思考和界说“价值”。

●有的学者提出,“关于价值定义,现已大体得到公认:价值是客体中所存在的对满足主体需要、实现

主体欲望、达到主体目的具有效用的属性,是客体对于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是客体对主体的效用”。这可以说是对通行的价值意义的更为具体的表述。

3、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

●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去看价值的本质和价值的存在,就会得出一个深层的理论问题,即:如果价值是

客体的属性或功用对主体需要的满足,那么,任何价值的存在都要以主体对这种“满足”关系的评价为逻辑前提;或者说,离开主体对这种“满足”关系的评价,就无法作出客体的属性或功用是否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判断。因此,“评价”问题成为价值论的重要问题。

●有的学者指出:“价值判断是评价活动的一种结果,它是评价主体根据价值主体的需要,衡量价值客

体是否满足价值主体的需要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价值主体的需要的一种判断。”

●价值判断作为评价活动的一种结果,意味着价值判断与另一种基本判断——事实判断——的区别与联

系。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关系,以及这两种判断所蕴含的“善”与“真”的关系,构成了价值论的更深层的理论问题。

●“价值判断所揭示的是主体的需要与客体的性质、功能之间的关系,事实判断所揭示的是客体本身的

性质和特点。这两者不是等同的。价值判断所对应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即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客体是否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而事实判断所对应的是客体各要素之间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本质区别在于:在价值判断中多了一种对于价值判断而言是决定其质的因

素:人的需要。这就是价值判断之精灵。”

例一

●价值判断:甲贩卖淫秽物品。这个淫秽物品就是一个典型的价值判断。因为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

会有不同的主流价值观。

●事实判断:甲一刀捅死了乙。甲杀人就是事实判断。

例二

●事实判断就是对一个发生的事实,进行描述,比如下雨了,事实判断就是天下雨了!

●价值判断就是在发生的事实上进行自己的评价,比如对于下雨这个事实,天寒,农民自然说好!水灾

的地方自然说惨!好或者惨就是这个价值判断!

四、价值导向与价值取向

●任何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中。都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两个基本方面,这就是社会的价值理想、价值规范

和价值导向与个人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之间的矛盾。通俗地说,就是社会所引导的“我们到底要什么”与个人所追求的“我到底要什么”之间的矛盾。

●社会的价值导向对个人的价值取向的决定性作用,首先是表现在个人的价值取向中的社会内容、社会

性质和社会形式这样三个方面:

●其一,从个人的价值取向的内容上看,总是具有社会内容的社会正义、法律规范、政治制度、人生意

义等问题,而绝不是没有社会内容的纯粹个人问题;

●其二,从个人的价值取向的性质上看,总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理想与现实、历史的大

尺度与小尺度、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暂时利益等问题,而绝不是与社会无关的所谓纯粹的个人问题;

●其三,从个人价值取向的形式上看,总是通过具有社会形式的科学、哲学、艺术、伦理、宗教等方式

体现出来,而绝不是没有社会形式的纯粹的个人表现。

第四章美学入门

1、美学学科的建立

一直到了十八世纪,由于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推动,美学发展才进入了新的阶段。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的专著《美学》第一卷的出版,在美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美学学科的建立。

2、人文科学

人文学科作为与自然科学相对立的独立的知识领域,出现在19世纪。德国哲学家率先提出人文学科的一般理论。狄尔泰称之为精神科学,又译人本科学或人文学科。李凯尔特称之为文化科学。

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无论是从研究的对象、目的、旨趣还是从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方面,都存在着重要的区别。这区别的核心是研究主体是否采取了人文主义的视野。自然科学以纯然客观的态度研究它的对象,而人文学科则以人文主义的视野赋予自在的自然以意义和价值。所以,人文主义的视野里的世界,不是一个纯然事实的世界或物质的世界,而是由人所创设的“文化的世界”、“意义的世界”。

与研究对象相适应,人文学科采取一种有别于自然科学占主导地位的因果说明的方法——解释学的方法。解释不是客观的被动的认知,而是理解基础上的参与、体验。

3、美学作为人文学科:美学研究的领域是一个文化的世界,意义的世界。

其人文品格主要表现在:以人作为研究对象,价值判断,体验性。

4、美是什么: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一)从精神意识中探究美

(1)柏拉图(前427——前347)的“美是理念”说

A美根源于“美的理念”,即“美本身”。

B理念是客观世界的根源,客观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而理念世界才是真实世界。

C美的理念是先于美的事物而存在的。现实事物的美只是美的理念的影子。

(2)黑格尔(1770—1831)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

绝对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绝对理念也是美的根源,但理念必须显现,与现象、与有限的感性形象成为具体的统一体,才能有美。

(3)康德(1724—1804)的美“具有没有目的而又合目的性的形式”

康德的哲学建立在先验论的唯心主义基础上,在美的问题上,他认为“美只能是主观的”。他说“至于审美的规定根据,我们认为它只能是主观的,不可能是别的。”因此在《判断力批判》中,指出美是无目的而又合目的性的形式定义。

(4)克罗齐(1866—1952)“美是直觉即表现”说

他认为美的根源在心灵。他说:“美不是物理的事实,它不属于人的活动,属于心灵的力量。”美是心灵作用与事物而产生的直觉。

(二)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中探讨美的根源

(1)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的美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说。

(2)达芬奇(1452—1519)的美是事物“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

他在《画论》中指出,美不是来自神而是来自人,来自客观现实生活。美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这种性质就是比例和谐。他说:“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

(3)荷加兹(1679—1764)的美的六条原则

他认为美在事物的线条、色彩形式等因素的某种变化配置符合一定的原则。这些美的原则就是“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所有这一切彼此校正、彼此偶然也约束、共同合作产生了美”。

他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4)博克(1729—1797)的美的七种性质

他根据人的审美经验,找出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事物的七种性质:“第一,比较小;第二,光滑;第三,各部分见出变化;但是第四,这些部分不露棱角,彼此像溶成一片;第五,身材娇弱……;第六,颜色鲜明,但不强烈刺眼;第七,如果有刺眼颜色,也要配上其它颜色,使它在变化中得到冲淡。”

他认为事物的这些特质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神经、肌肉的松弛,而获得愉快感受。

(5)狄德罗(1713—1784)的“美在关系”说

他在《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的研究》中,提出“美是关系”的论点。他认为美在事物的客观关系,这种关系不是由人外加给对象的,而是事物本身或事物之间的“实在关系”。

他把美分为实在美和相对美。属于客观事物本身形式方面的秩序、对称、安排的关系的关系称为“实在美”;属于对象与其他事物相比较的联系,狄德罗成为“相对美”。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试)

中国哲学史 自己整理,全靠编,选择背,请给我点赞 一、孔子的仁学思想 内涵: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三条: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忠恕”之道。 1.孔子所谓的“爱人”,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总之,人人都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之间相安无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 2.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讲的是“仁”和“礼”的关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 3.“仁”的精神具体贯彻于行动,就是“忠恕”之道。所谓的“忠”是从积极的方面来说的,也就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要求需要满足;所谓“恕”从消极方面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强迫他人接受。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规范人们的伦理道德。 意义: 1.孟子以仁发展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 2.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们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良政策时遵循的就是仁政的主张 3.孔孟提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信条,成为中国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的精神力量。 特点: 其特点一是突出强调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仁,即只有恢复礼制、巩固礼所制定的政治秩序的行为才能叫做仁。周礼是建筑在宗法制度“亲亲”的基础上,所以他非常重视孝、悌,强调培养人们具有孝悌的品德是最基本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其特点二是为仁由己而不由人,即具有仁的德行的行为是自觉、主动的。孔子强调实行仁的自觉性,目的是要人们自觉地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 其特点三是仁的行为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的符合周礼,这是讲仁的品德的全面性,也是说仁是一个人的生活的最高准则,是一个人的世界观的全面修养的成果。 二、墨子的兼爱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业答案

1. 一、客观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们研究哲学的性质,目的是(A )。 A、使人们认识到学习哲学在人生中的意义 B、为了掌握一门生产知识 C、为了认识科学之科学 D、使人们一劳永逸 2、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是指(A C D)。 A、一切形式的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主体 B、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C、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纯粹精神运动 D、离开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E、运动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 A )。 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 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 C、任何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 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观点是(B )。 A、主观唯心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不可知主义 5、有个驼背的人去求医,问能否治好他的驼背。医生说:“可以。”随后就叫他趴在地上,然后用门板压在他背上,医生站在门板上面用脚使劲往下压,驼子叫苦连天,直到把背压直,

而人却被压死了。驼子家属要医生偿命。医生争辩说:“我只负责治病,不管什么救人。”这笑话(B C D )。 A、是对医生的不敬 B、深刻地讥讽了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 C、说明形而上学思想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D、形而上学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E、说明古代的医生不会看病 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C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7、抓中心环节带动其他,用抓重点推动全盘的工作方法是根据(C )。 A、矛盾普遍性的原理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原理 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相互关系原理 8、分析形势的好与坏的方法论根据是(C )。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9、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是指(C D )。 A、事物又回复到原来的出发点

哲学常识基本理论整理(完整版)

哲学常识基本理论整理 ㈠唯物论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有求实的精神,无论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实际。(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则方法论为:充分肯定意识的能动作用,用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从而能动的改造世界) 2、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而要把意识的能动作用变成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时间活动。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用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3、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承担者。宇宙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宇宙中也没有离开物质的“纯粹”运动,万事万物都是处在这样或那样的运动之中。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 4、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绝对的动包含着暂时的、相对的静,相对的静又包含着永恒的、绝对的动。 5、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注:分析材料时,通常要用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点进行分析) 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 6、规律具有客观性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是规律最重要的特点。 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只有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违背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 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可以借助于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也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其变害为利。)

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9、【经世致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思潮。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用之学相对。最初导源于南宋的浙东事功学派。到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 10、【中体西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洋务派的主张。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即纲常名教为立国之根本,以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措施为强国之作用。这一观点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但它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纲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强之术”使封建社会恢复生机。成为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的思想纲领。在晚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11、【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总称。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纲领。是中国民

哲学基础平时作业及答案

《哲学基础》平时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生无聊,世界不值得留恋,这种思想属于(悲观主义 2.哲学思想主要解答(世界是什么 3.哲学思想派别可以分为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4.认为世界一切都是我们主观精神以内的东西,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5.实践是指(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6.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7.事物的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转化为另一种质态的变化 8.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过程(其加速或延缓作用 9.事物的假象是(歪曲的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 10.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认识是否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二、判断题 1.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对) 2.意识中存在的东西,在客观世界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对) 3.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无任何合理的成份。(错) 4.原因和结果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对) 5.新事物是指那些力量强大、发展速度比较快的事物。(错) 6.量变是事物发展的起点,质变是事物发展的终点。(错) 7.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者,必是成功者。(错) 8.感性认识积累多了就能上升为理性认识。(错) 9.实践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对) 10.认识正确与否可以用科学理论来检验。(错) 三、分析题 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人为什么会有不如意的事”。 答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因为人的水平、生活素质导致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才导致有不如意的事发生,马克思说世界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当代社会物理学说世界就是相互各种作用。世界是一个系统,人是系统中的一个元素元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起到了调解个体间需求的作用也造就了世界与社会的复杂性首先个体的欲望是可能不合理的那么必然不能如意因为会影响世界与其他元素的平衡次之即使每个个体的欲望都是合理的但是世界是变化的

中国哲学史复习题

中国哲学题: 儒家部分: 一、名词概念解释(答题方法:1,谁提出来的;2,含义,前后展开;3, 在……中处处于何地位,小评价) 为仁由己: 由春秋时期儒家学者孔子提出的解答“人何以成仁”的理论。“仁”是从人对人的良好情感中引申出来的,由于为仁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非由人。明确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主体性原则,是孔子为其道德修养方法论和作为这种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确定的基本原则。P33 克己复礼: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作为道德的基本意识时,在道德自律的意识中提到:“仁”的实施方式是“克己” 。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为西周之礼. 其中克制物欲是“克己”的基本内容,主张对欲望进行有必要的控制,控制的标准就是“仁道”,为“仁道”而牺牲自我则是“克己”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杀身以成仁”这一道德要求对后世的志士仁人具有极强的感召力。P34 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出自《孟子?公孙丑》。由“不忍人之心”论及人的道德“本心”并确证人本性的道德性,明确主张“性善论” ,认为人的“四心”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推导出人具有仁义礼智“四端” ,并再推及行“不忍人之政”,即仁政。P92 孟子认为这四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也是孟子性善论的基础。 心有征知:战国时期荀子提出的关于确认天道可知性的认识论思想。荀子首先承认 物本来就可以被认识,并认为人天然禀得的“性”,只是一种认识能力、一种认识 心。感官接触与其相当的对象并将其记录下来形成感性认识,谓之“天官当薄其类”,而对于天官所接受的各种感性认识,“心”具有分析、辨明、证明和取舍的作用,谓之“征知” 。在荀子看来“天官”提供的感觉是片面、主观甚至虚假的,惟有经过“心”的征知才能获得全面的和可靠的知识。P174 荀子以“当薄其类” 为基础、以“征知”为指导的认识路线,克服了狭隘经验论的局限性,发展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哲学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1

哲学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有史以来的哲学理论多种多样,层出不穷,这是哲学的存在论形态;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哲学”,则是指哲学的价值论形态。 2、关于哲学最具原创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界定,当首推爱智慧说。 3、学科的根本特点,在于体现人类认识和知识的公共性。 4、现实的主体形式性(民族性、时代性等)是学说的特点。 5、学说的内容常常超出纯粹科学和知识的范畴,而表现为一定的多样化,例如, 各种人文社会学说体系中,通常都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属于学术系列的内容,即关于学科公共内容的叙述和问题解答;二是属于价值系列的内容,即反映特定主体 的现实立场、生活视角、思维个性、价值取向等特殊性的内容。 6、中国传统的学科设置,曾是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莱划分的“孔门四科”,或以“义理之学”、“考据之学”、“经世之学”、“词章之学”为内容的“儒学四门”,或以“经、史、子、集”为对象的四大部,等等。经学或经史之学,历来被看作是中国的哲学。 7、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哲学,正式取消了经学科,将其内容分解到史学、哲学及文学等门类之中,哲学作为一个学科得到确认。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 均不能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柏拉图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 ABCD )、美学等,阐述了哲学的核心 问题和框架,奠定了哲学大厦的基本蓝图。 A.本体论 B.认识论 C.伦理学 D.政治学 2、培根认为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有记忆、想象和理性三种,相应地,人类知识也可分为( ABC )。 A.史学 B.诗学 C.哲学和科学 D.文学 3、通常构成哲学对象的有下列基本视域。( ABD ) A.物的世界 B.人的世界 C.神的世界 D.概念世界

中国古代哲学基础整理简约版

中国古代哲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1、西方哲学:爱智之学、反思之学 2、马克思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3、中国古代哲学 (1)概念 是中国本土理论思维历史的展示; 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 中华文化的灵魂。; (2)包含内容: 时间上:上古以来到近代(1840年鸦片战争前); 领域上:儒、释、道为核心; (3)发生学角度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佛教思想传入于南北朝而确立于唐 (4)比较学角度 是中国传统文化构成的支撑、核心 第一节中国古代哲学的历史发展阶段 一、夏商周时期的哲学 夏:BC2070-BC1600 商:BC1600-BC1046 西周:BC1046-BC771 (一)年代 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 夏商分界约为公元前1600年; 盘庚迁殷约为公元前1300年; 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 (二)原始宗教与神话 1、原始宗教——神灵崇拜、英雄崇拜、祖先崇拜、上帝崇拜。 2、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劈地、女娲造人、三皇五帝 (三)商周之际的思想——《易经》和《洪范》 夏商周之际,崇尚鬼神。 商代发展为一种和巫术紧密结合的宗教观念 西周的敬德思想——“明德慎刑”、“敬天保民” 1、《易经》——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1)原称《周易》 周:东汉郑玄“周普无从不备”(说法之一) 易:古代卜筮书籍的通称;日月为易;蜥蜴(变色龙) A.作者 *传说 上古:伏羲氏演八卦 中古:周文王演成六十四卦、卦辞、爻辞 下古:孔子作《十翼》 *应为卜者所做 B.相关内容 *朱熹“八卦取象歌” 乾三连,坤三断,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业

一、客观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们研究哲学的性质,目的是( A )。 A、使人们认识到学习哲学在人生中的意义 B、为了掌握一门生产知识 C、为了认识科学之科学 D、使人们一劳永逸 2、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是指( ACD )。 A、一切形式的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主体 B、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C、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纯粹精神运动 D、离开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E、运动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 A )。 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 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 C、任何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 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观点是( B )。 A、主观唯心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不可知主义

5、有个驼背的人去求医,问能否治好他的驼背。医生说:“可以。”随后就叫他趴在地上,然后用门板压在他背上,医生站在门板上面用脚使劲往下压,驼子叫苦连天,直到把背压直,而人却被压死了。驼子家属要医生偿命。医生争辩说:“我只负责治病,不管什么救人。”这笑话( BCD )。 A、是对医生的不敬 B、深刻地讥讽了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 C、说明形而上学思想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D、形而上学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E、说明古代的医生不会看病 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C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7、抓中心环节带动其他,用抓重点推动全盘的工作方法是根据( C )。 A、矛盾普遍性的原理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原理 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相互关系原理 8、分析形势的好与坏的方法论根据是( C )。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哲学基础——认识的根本任务

认识的根本任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含义;真理、科学理论的含义 理解:结合自身体验,通过对比,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本含义;列举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例,说明真理的确切含义。 运用:剖析对某事物的认识过程,说明认识的根本任务,进而分析“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的危害。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区别的教学,提高学生比较分析能力; ②通过对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规律的三条理由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3.觉悟目标: 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规律的自觉性,正确对待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某些现象,能够从本质上予以分析。 重点 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难点 现象与本质的区别 方法 自学法、谈话法 教学内容 导入 材料一:《雷公》。“或曰雷州春夏多雷,无日无之。雷公秋天则伏地中,人取而食之,其状类彘。又云与黄鱼同食,人皆震死。” 思考:这个模样像猪并且可以食用的雷神真的存在吗?我们所学的的物理知识里,雷电是一种什么现象?雷电的本质是什么? 归纳:关于雷电,人类最初依据电闪雷鸣的现象,主观幻想是上天的警告即“雷为天怒”、雷公“类彘”可食用,今天的我们已经透过现象获得了对雷电本质的科学认识,知道雷电实际上是一种猛烈的放电现象。在取得这一科学知识的历程中,富兰克林的名字熠熠闪光,他是第一个对雷电进行科学思考并战胜了凶暴的雷电的人。1752年夏天,他在费城郊外所做的验证雷电本质的著名实验启示着我们:只有像富兰克林那样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勇敢地去探索自然的奥秘,我们才能破解自然现象,获得科学认识,驾驭现有的自然力,创造新的生命力。 讲授新课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本含义

中国哲学一些重要概念解释

中国哲学一些重要概念解释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

春哲学基础作业3答案

11春哲学基础作业3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0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简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得分:0 1.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A.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 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 C.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2.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斗争性和同一性 C. 变动性和稳定性 D. 绝对性和相对性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3.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 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4.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因为辩证的否定() A. 把旧事物完全抛弃 B. 使旧事物发生量变 C. 促使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 D. 是从外部强加给事物的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5. “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段话告诉我们() A. 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 B. .要学会解决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 C. 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 D. 要抓住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6. “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一种() 1

A. 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B.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D. 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观点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7. 现象和本质的区别在于() A. 现象是客观的,本质是主观的 B. 现象是相对的,本质是绝对的 C. 现象是可以认识的,本质是不可认识的 D.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8.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 A. 矛盾的普遍性 B. 矛盾的特殊性 C. 矛盾的斗争性 D. 矛盾的同一性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9.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A. 矛盾普遍性原理 B. 运动、发展的原理 C. 普遍联系的原理 D. 矛盾特殊性原理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10.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 B.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C.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总体评价: 11春哲学基础作业3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0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简答题 二、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得分:0 1. 坚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就要反对()

哲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四(008)

哲学基础形成性考核-0008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共20题,共4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2分) 基督教的经典是《旧约》。 √ × 2.(2分) 意义证实理论是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它在哲学上最具特色的贡献。 √ × 3.(2分) 启蒙主义是近代哲学的基本精神。 √ × 4.(2分) 哲学的产生根源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 √ × 5.(2分) 在语言哲学领域首先提出“图像论”理论的哲学家是维特根斯坦。 √ ×

6.(2分)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名言是柏拉图提出的。 √ × 7.(2分) 哲学之所以要研究人性问题,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现实的人性实在太多变了。 √ × 8.(2分) 提出著名“摹状词理论”的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 × 9.(2分) 康德作为近代哲学的创始人和奠基者,第一次将形而上学的体系问题提高到非常重要的地位。 √ × 10.(2分) 近代哲学主体性原则的奠基者是康德。 √ × 11.(2分) “回到事情本身”这一口号是20世纪“现象学运动”的标志。

√ × 12.(2分) 罗尔斯的《正义论》出版被认为一举扭转了当代政治哲学颓势。 √ × 13.(2分) 用理性证明上帝存在的首创者是安瑟尔谟,他的论证被后世称为“本体论证明”。 √ × 14.(2分) 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著名命题的是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 √ × 15.(2分) “语音中心主义”理论与“逻各斯中心主义”在本质上是不一致的。 √ × 16.(2分) “若人们都是朋友,就不会需要公正,而若他们仅只公正,就还需要友爱。”这句话是亚里士多德说的。 √

课程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课程的哲学基础 一、案例设计: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现状,设计一份自己试图进行的课程改革方案。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即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使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由在“工具论”理论体系支持下的软件教学为主线的教学形式转变为以全面提升信息素养为目标的新阶段。 我认为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的过程,只有通过系统、全面地信息技术教育才能实现。因此信息技术课的开设过程

中,应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克服将信息技术教育视为单纯技能培训的倾向,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据学校的设施条件,我认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论证、制定我校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理论指导实践,没有理论的研究与学习,任何实践都是盲目的。这一阶段主要在思想上、认识上、理论上进行学习,认真研究和学习体会课改精神和课程标准。 二、良好的课堂记律、高涨的参与热情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有利保障。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游戏或聊天上,对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布置的任务敷衍了事。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按照“游戏规则”参与学习活动,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严格要求、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对学生参与的活动做到有目标、重过程、有评价、抓落实。将规范意识纳入教学内容中,使教学在一种和谐、秩序、上进的气氛中进行学习。 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教师通过认真备课、搜索素材、设置教学情境,将每节课要落实的知识点、技能点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不再枯燥,以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热情高涨地进行实践体验。 四、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提升信息素养的过程应在参与实践、在操作中进行。避免大段地进行枯燥的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积极参与是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的目标。动包括动手、动脑。鼓励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与兴

江苏开放大学哲学基础第一到四次作业答案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2018090800155 姓名胡中贤 课程代码110006 课程名称哲学基础 评阅教师 第 4 次任务 共 4 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哲学基础》 形成性考核作业(5-6单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是贯穿于它的各个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它们以“实事求是”为核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独特形态。 2、佛教到了隋唐,涌现出天台、华严、净土、禅宗等许多宗派。 3、“儒教”本义是指儒家的教化功能,后因与佛教、道教并称“三教”, 而逐渐有了宗教方面的含义。 4、恩格斯说:马克思一生作出了使自己的名字永垂于科学史册的许多重要发现,其中最重要的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5、科学研究有两种不同的路径:第一种是从具体到抽象;第二种是抽象到思 维中的具体。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 均不能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A.天人相即 B.体用合一 C.自强不息 D.厚德载物 2、中国哲学的思想源头包括:( ABCD ) A.天道观 B.人道观 C.阴阳五行说 D.《诗》、《书》经典化 3、先秦诸子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有:(ABCD ) A.荀子 B.韩非 C.邹衍 D.吕不韦 4、有人称下列书为“三玄”,因此魏晋之际的思想遂以“玄学”定名。(ABC ) A.《老子》 B.《庄子》 C.《周易》 D.《黄帝内经》 5、法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逐步形成了以( BCD)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A.道 B.法 C.术 D.势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中国哲学史重点.

目录 1.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 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 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 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

中国哲学史上的基本范畴之“道”

中国哲学史上的基本范畴之“道”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哲学萌芽于殷周,西周初年的《尚书·洪范》就提出五行学说,以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作为构成世界最基本的事物。殷周时期的《周易》,就有了原始的“阴阳”观念,《易经》从人们生活经常接触的自然界中选取了天(乾)、地(坤)、雷(震)、山(艮)、火(离)、水(坎)、泽(兑)、风(巽)八种东西作为说 明世界上其他更多东西的根源,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同时,它又以上述八卦来说明自然 现象和社会关系,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成为 中国哲学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在此基础上,中国哲学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的 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他们各自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不同基因, 至今仍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我们认为,“道”是中国哲学历史上以一贯之的基本范畴。在下面的文字中,我们将对它的起源、涵义以及作用等做一详细地讨论。 “一阴一阳谓之道”(《周易·系辞传》)。戴震解释为:“一阴一阳,流行不已,生生不息。 主其流行者,则曰道;主其生生言,则曰德。”(《孟子私淑录》卷上)又说:“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行亦道之通称。”(《孟子字义疏证》卷)“道”本指人 行走的道路,后引申为道理、过程、规律。天有天之道,地有地之道,人有人之道。儒家之 道是“天”这一神秘创造力生养万物的发展过程。朱熹也把“道”视为形而上者,把“阴阳之气” 视为形而下者。道家之“道”更有特点:“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 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第二十五章)“道”是不可以任何名言概念来加以限定或范围的。魏晋玄学家多把“道”解释成“无”,也就是无终始,无局限,具有无限的创造性、可能性。“道”并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实体,而是大化流衍、运动变化的 历程。“道”是由阴阳刚柔等多重力量交互作用而成的由潜在到现实、由否定到肯定、由无到有、由一到多(或者相反)的运动。“道”又涵盖了事物彼此之间、事物与事物之全体间的多 重关系。 在包括老子在内的整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道”的概念总是道理、道德与道义的统一,因 此它对于人类的道德、政治、法律、科学、生产中全部理论与实践的活动都具有根本的方法 论意义上的指导作用,所以“道”也具有“方法”的含意。可以说,“道”就是中国人的理念、中 国人的逻辑和中国人的方法论。从老子的哲学思想中,我们不难理解,中国古人的“天命说” 完全是科学的和积极的,它指的就是人类天赋的生命、天赋的幸福与天赋的自由,它是客观 确定的、永恒不移的和可以为人类所预测和掌握的。只有为人类自己的罪恶所制造的“命运” 才是邪恶的、反复无常的、不可预测和不可把握的。在中国古人看来,“天命”即宇宙赋予的 生命,它为天所生,为天所养,天是人的父母,而人是天的儿子。天为人类提供一切,一切 都合乎于人的目的和愿望。只要人类不违背天意,不违背上天为人类所确立的道德与正义的 法则(人人皆兄弟,是上天为它的子民所确立的最基本的道德与正义的原则),那么,人类 就能确保自己与生俱来的自由与幸福。在中国古人看来,当人们遵循道德与正义,那么一切 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人们之所以成为不共戴天的敌人,只是因为人们违背了上天为人类所 确立的道德与正义,违背了上天为人类所确立的人人皆兄弟的伦理基础。 “道体”在道家哲学中是深奥的形上本体,包孕有无,尤以玄秘为特点。故《庄子·大宗师》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王弼释“道”为“无”,解为“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寂然无体, 不可为象”。可见“道”不是实有层的实事实理,而是作用层的空灵智慧,不可能用理性思考、 概念语言来把握,不固定在任何单一的位置上。这启发人们透过无穷,接纳现实世界相依相待、迁流不息、瞬息万变、复杂多样的生活,以开放的心灵破除执着,创造生命。从这些特 点来看,我们很难把“道体”解释为“实体”。毋宁说,“道体”是“无”体、“空”体、“虚”体。这当 然是就它的空灵性、包容性、无限性、创造性、流衍性、相对性、整全性等特点而言的。这 里的相对性是说,“道”正是在一切事物的相对相关中显现出来的。

哲学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哲学基本原理及方法论(死记内容) 辨证唯物论 1.自然界的物质性 基本原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2.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基本原理: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坚持物质和运动相统一的观点,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3.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基本原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坚持运动与静止相统一的观点,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反对不变论和相对主义。 4.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基本原理: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5.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基本原理: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人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6.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基本原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①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②从全面的实际出发,③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④从联系的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7.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基本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8.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必须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 合起来。既要反对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9.实践决定认识的具体表现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0.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基本原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方法论: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1.认识的辩证发展原理(无限性反复性) 基本原理: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认识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方法论: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