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文人与文人画_兼论宋元文人画的当下意义

宋元文人与文人画_兼论宋元文人画的当下意义
宋元文人与文人画_兼论宋元文人画的当下意义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发展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发展 摘要:文人画,也称文人士大夫画,这样明确指出作者定位是士大夫阶层,文人士大夫古代指官僚阶层。这一阶层的绘画表现手法以水墨为之。文人画是政界中高级知识分子中的精英者的智慧结晶和思想产物,以书、画、文、思想构架起来的一种形式美。后来由文人士大夫阶层推向了社会,由业余走向了专业,在原先的框架上增加了诗词、印章等诸多因素,形成了一直延续壮大至今的形式美本体。 关键字:文人画、变化、发展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当中一个特殊的类别。此一分类并不是根据绘画的内容,而是以画家的身分而定名,画家的身分多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文人士大夫,另还有较特别的──禅僧。 中国文人画始自唐朝的自然派诗人画家王维。其多才多艺,既能书擅画,又妙解音律,以画的造诣而论,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被称为“南宗画之祖”,文人画的开宗人物,受禅宗影响很大。诗作擅以描写山野田园自然风景,如身入诗中景色,他的画更具有这种气质。这种文字与绘画的结合始自王维,所以董其昌称王维的画为“文人画”。自此之后,中国的绘画与诗、词、书法等结了不解之缘,至于在一幅画上落款、题诗、题跋甚至于加盖图章,以及画家以书法笔意作画等的演变,似乎都可说是因“文人画”而产生。 表意境以书入画 “文人画”在创作上强调个人思想、意趣,结合书法、文学、绘画、人品诸种因素。大多数文人画家均以深远闲淡、穆和严静作为绘画创作最终追求的意境,因此他们以最简单的笔、墨、纸、砚为工具,以最概括的黑、白、灰为色彩语言,传达出画家内心最深切的感受。北宋苏轼,米芾、米友仁父子被视作文人画山水最早的典型。米芾不只是画家,亦是著名书法家,其作画力求“平淡天真”,以书法笔意,或露锋缓行或挑笔出锋,佐以下笔的轻重缓急、顿挑、使转纵横,使书法的意韵表露无遗。 中国文人画,从唐朝的自然派诗人画家王维建立以来﹐到了十三世纪元朝﹐开始受到艺术家和文人普遍的重视与喜爱﹐直至清初。此一文人画形式的画风发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明天的太阳,在展望未来的同时,也必须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在不忘记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近日,我们通过对大中小学课本进行了大量的收集后发现:现在大中小学课本中,传统文化的分量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根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是聪明智慧的民族,是开拓创新的民族经过长时间的淘漉和历史沉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精彩浓缩,记录风雨,贮藏丰碑,凝结精魂,激励后辈自从盘古开天地后,中华各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不仅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句句箴言,滋润心田,教我做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之果,闪烁聪慧,展示魅力,开启脑力,启迪子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陈酿,历经沧桑,遗存华章,哺育华夏,福及人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增值的民族资本,璀璨夺目,点墨是金,亘古常青,价值永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培育气度,激励自信,陶冶人格,塑造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精深厚重,传承文明,营

养无限,永屹世林 2、当今的大中小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格状况需要国学 八十后九十后的特点就是张扬个性,创新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才培植个性培养创新不竭的源泉创新可以说是悟性和灵性的结晶,而悟性和灵性的根系却深植于丰厚的文化底蕴里因此,语文教育应充分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底蕴的沉积,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积累文化底蕴,培植创新的悟性和灵性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情趣,在丰富生活阅历中不断积累文化底蕴;要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去感悟课文的整体美;要注意抓住课文耐人寻味处、意义深远点,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去感悟课文的意境美、内涵美,体验文化美感;要引导学生涵咏富有人情味和浪漫情调、诗情画意的优美词句,领悟课文的艺术美、情感美,体验文化情趣,使学生的灵性和悟性如枝头上的嫩芽在春雨沐浴中焕发生命活力。 4、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其文化品位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冲击下,功利主义思想泛滥,高职教育也难免

元代文人画

元代文人画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元代绘画,在重视对古代传统的继承上创立新意,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和特点,突出表现在文人画开始占据画坛的主导地位。何为文人画,近代学者陈师曾先生认为:“何谓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这可以理解为文人画是一种画中带有文人意趣和性质,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的功夫,而在画外体现文人思想的绘画形态。也就是说,文人画是一种不不拘泥形似,用以表达心里感受的直抒胸臆的艺术。相对于宋代院体画的写实性来说,文人画是一种写意的画。文人画的兴起有其历史的渊源,亦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的产物,它在元代的成长和繁荣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状况及政治经济制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文人画从融合、蜕变、成熟、以致灿然大盛,不能不说是中国美术史上的划时代的大事。这一时期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文人画家,他们创作出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其中有许多成为传世的代表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元代的文人画把民族审美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元代美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并对整个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元代文人画兴盛的社会背景 元代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民族间的矛盾、南北文化的对立, 佛道的争衡,文士和贵族阶级间的敌视 中国的文人知识分子在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特殊的阶层,思想上一直受着儒、道思想的影响。在儒家“达则兼善天下”思想影响下,治国

平天下是大多数文人的愿望,但在元代的社会背景下他们这些愿望化成泡影。 元代社会存在着各种矛盾,如不同文化之间、不同民族与宗教之间、知识分子与权贵之间,这些因素都对元文人画的兴盛有深刻的影响。对于现状文人们无力反抗便慢慢开始面对自己的内心,转而把感情倾注在诗书画上面,而隐逸成了一种逃避社会的普遍现象。 二.元代文人画发展的过程 1.前期文人画家的探索所作的铺垫。 不可否认,元代文人画能够成熟,与前期文人画家的探索密不可分。那么首先要提的就是唐代的王维。从文人画的文学性方面来讲,王维应该是文人画的鼻祖。王维隐居山林以后,体现着他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情趣的水墨画,具有了更鲜明的文人画特色。他提出“诗画一体”的理论。有力的推动了绘画内涵的文学化。第二个要说的就是宋代的苏轼。苏轼绘画反对“为行所累”,有句诗写道“论画贵形似,见于儿童邻”。这句话对于文人画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他强调绘画要表达心性,主张传神。传神对于文人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文人来讲,仅仅是“画中有诗”是不够的,画中的诗意也可以是一种对象化的东西,就像院体画中诗的意境。神似却是一种全新的造型理论。苏轼提出这种理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对文人画作了辩解。当时绘画的主流是院体画,院体画已经确立了一套自己的审美标准。不论绘画者还是欣赏者都持着这个标准,而文人画的审美标准还没有确立起来,艺术形态也没有确定。所以他们斥责文人画为随意而为之的另类,一种士大夫们“业余”水平的

2014宁夏教师招聘考试:浅谈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发展

2014宁夏教师招聘考试:浅谈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发展 2014-07-30 09:57:41 来源:宁夏中公教育 文人画通常被简单的认为古代文人画的画就被称为文人画。但这个概念过于模糊或者不够专业。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泛指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作品,作品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他们用笔气韵不凡,有墨趣之感,多显示雅致,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近代陈衡恪则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能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一)宋代以前 文人画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汉代,张衡、蔡邕皆有画名。作品虽不传世但是典籍皆有所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姚最认为“不学为人,自娱而已”成为文人画的中心论调。使历代文人将其尊为绘画的宗旨。宗炳以山水明志“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充分体现了文人自娱的心态。唐代诗歌盛行,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后世奉他为“文人画的鼻祖”,他的绘画作品也成为后世文人画家的范本,蔚然成风,代代相传。宋代以前,中国绘画已经得到显著的发展,出现了“三家山水”和“徐黄体异”的花鸟画。“三家山水”指的是关仝、李成、范宽,被史家称颂为“三家鼎立、百代标程”、“三家,犹如诸子之正经矣。”“徐黄体异”指的是五代西蜀宫廷画家黄筌擅作工细富贵花鸟,南唐士大夫徐熙则擅长疏淡野逸花鸟画,宋人所云:“黄家富贵,徐熙野逸”,这两人对后世工笔花鸟和写意花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画史称之为“徐黄体异”。 (二)宋代

宋代建立了皇家画院。宋徽宗亲自主持画院,讲求“形似”和“法度”,宋徽宗以写实、形似为主导思想,发展精工细刻的作风。总的说来,两宋宫廷绘画都追求高度的“写实”,有的美术史家把两宋宫廷绘画称为“东方写实艺术的巅峰”。写实艺术发展到极点就容易走向反面。宋代一些具有广博文化修养的画家就发现了这一弊端,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另辟蹊径,首次提出了文人画的理论。 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的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体系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他提出了“士人画”这一概念,“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后发,看数尺许便倦。汉杰真士人画也。”(《东坡题跋?跋宋汉杰画》)。其次,他抬高了画家王维的历史地位,表现出将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分开来的愿望。再次,他倡导诗情画意的文人画风格,反对完全追求形似的画工风格,“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从绘画实践上看,苏轼的《枯木怪石图》可以看到他的美学实践,另外文同的墨竹图与苏轼共同开创了“枯木竹石”的文人画题材。人物画方面,具有很高文学、书法、古物鉴赏能力的李公麟把唐代的“白画”创造性的发展为白描,这种脱离色彩的线条更加强调书法功力和抽象的审美情趣,更加符合文人的审美标准。南宋米芾、米有仁父子独创的“米氏云山”,标志着山水画以简代密地转变,经元初的高克恭继承发展,对元明清的文人画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元代 如果说苏轼是文人画的积极提倡者,那么赵孟頫就是开元代文人画风气的领袖。作为美术理论家,赵孟頫在《松雪斋集》中提出“以云山为师”,“作画贵有古意”和“书画本来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高培华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兴衰更替的发展史,形成了其特有的崇尚人文理性、讲求群体意识、倡导刚健有为、力求平和发展的文化内质,。其精神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 其主流精华部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 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 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在全球化的人文精神失落和道德价值迷失的背景下,批判的继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无疑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华,可以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一份文化力。 一、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 《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深深地浸染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 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命绵绵不断活力因子。、 1、坚忍不拔的精神境界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中国文化强调“仁者不忧,

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这就是中国文化所强调的人生态度,把困难、挫折、痛苦作为人生的财富,把坚贞不屈、不畏艰险、不惧挫折、奋斗不息作为精神追求。正是这种民族文化这不仅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培育了中华民族的自立精神和在民族压迫面前的不屈精神。近代以来 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和民族自强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建国后 又以坚忍不拔的毅力 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使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2、“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论语·秦伯》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把自觉为国家民族承受苦难,作为担当大任的条件。《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勿乱其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乐。”表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既是一种宇宙情怀,也是一种德理性,更是一种文化自觉。 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顾炎武先生提出“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 与有责焉耳矣。” 《日知录·正始》 告知国民要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更是志于把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传递到千家万户 古往今来无数贤达的仁人志士 禀承这一民族传统 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后来经麦孟华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一语很快传播开来了, 特别是经过梁启超、孙中山等人的先后引用, 它的影响越来越大, 以至家喻户晓。“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一语提出了作为国家主人的国民对国家应该履行的神圣义务和道德责任。它出现在国

5.文人画的特点

文人画的特点 一、“文人画”概念的辨析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其概念内涵却比较模糊,人们对它的理解也有分歧。当前的绘画研究界对文人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界定:第一种观点:从中国绘画发展全局和中国绘画特有的品质来考察,认为文人画是中国绘画中独具特色的风格样式或风格体系,发轫于宋而大成于元,其艺术特质是注重笔墨趣味,不求形似,诗、书、画、印合璧。第二种观点:以画家身份为标准,认为文人画即文人之画或士人画或士大夫画。第三种观点:以董其昌“南北分宗说”为基础,认为文人画就是南宗画。 下面来辨析这三种观点的优劣。第一种观点,认为文人画是中国绘画的一种风格样式,注重笔墨情趣,体现文人趣味,发轫于宋大成于元,明清继续流变。这种观点侧重于从绘画风格并从中国绘画的特质来定义文人画,认为文人画是区别于院画和画工画的一种风格样式,甚至是区别于西方绘画而具有民族特质的一个独特风格体系,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我们今天所说的传统中国画,其审美体系、造型语言和价值体系,基本是从元明清文人画抽绎出来的。”[2] 这种界定意在揭示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特性与独特魅力,强调文人画的独特艺术品质,从这点上说,这种界定是具有深刻的意义的,因此也是大部分研究者所采用的观点。第二种观点,认为文人画即文人之画或士大夫之画、士人画,这种观点以画家身份为标准。日本学者大村西崖就是主张以作画者的身份区分便什么是文人画,他说:“然则所谓文人画,非流派样式之名,该曰作者身份区别之者也。”[3] 探究这种观点的理论渊源,唐代张彦远说:“自古善画者,莫匪衣冠贵胄高逸之士,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历代名画记》卷一),即强调画家的身份地位与修养。苏轼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则明确提出士人画概念,但究其意思,是在强调士人画与画工画在绘画风格上的差异,士人画观其意气,而画工画徒有形似却呆板,这里的“士人画”就不是侧重强调画家的身份和地位。在我们今天看来,以文人之画来定义文人画概念,就是侧重于以身份为标准。(另外,“文人” 这一词本身具有很复杂的社会学含义,这里不做深入考察。)客观而言,文人画一词的含义,不应该专指画家的身份,因为一些出身低贱的画家同样可以画出具有文人画风格的作品,绘画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而以士大夫之画来定义文人画则更有偏差,士大夫一词含有官气和富贵气,有显示其显要地位的意思。倘若以这种士大夫官宦之气来解释文人画则更不合理。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以文人之画来定义文人画,也有一定的合理之处,文人画的很多作者是有很高的文化修养的文人,正是他们的文化修养使他们的绘画超越形似追求文人情趣,从而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而且文人画理论的提出者苏东坡,大成者董其昌都是很高文化修养的文人。 第三种观点,从董其昌“南北宗论”来界定文人画。董其昌有两段著名的文字: 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干、赵伯驹、赵伯骕以至马夏辈。南宗则王摹诘始用渲淡,一变勾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关、郭忠恕、董、巨、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亦如六祖

浅谈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审美选择(一)

浅谈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审美选择(一) 论文关键词:文人书画审美选择意形 论文摘要: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文化素养多方面的集中体现。它崇尚“意似”贬斥“形似”,追求笔墨意蕴,讲究诗书画印结合,并要求画者的学养深厚方能言之有物,画面格调才能高雅。传统文人书画以不同于院体画的另一种典范意义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文人画及中国传统文人书画教育中的审美倾向进行正确研究和批判的继承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人画”是中国画里的一类,也称为“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时文人、士大夫们的书画。随着时代和艺术的发展,我国现代理论家、画家陈师曾指出:文人画是带有一定文人情趣,其中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作品。在传统绘画中,文人画强调以形传,讲究诗、书、画、印的结合,它与工匠画与院体画风格都有所区别,独树一帜。文人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艺术发展阶段,它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表现风格一度成为我国后世书画教育中长期追逐的方向。 一、传统文人画的发展 文人画的发展可追溯至汉代,张衡、蔡邕皆有画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设立有专门的机构来培养能工巧匠,那时的一些画家就已经有了文人自娱的心态,如姚最认为“不学为人,自娱而已”,王徽的“画乃吾自画”等思想,这些都可称是文人画的雏形。唐代诗歌盛行,其中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他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情趣更加具了文人书画的特色,后人尊称王维是“文人画的鼻祖”。 南北宋时期,中国建立了制度明确的画院,用来专门的培养画家。一些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画家首次提出了一些关于文人画的看法,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的阐明了文人画理论,他提出的“士人画”概念使文人书画更加趋向于成熟。此后,文人画开始正式从院体画之中分离出来。文人画的鼎盛时期是在元代,由于当时社会动荡,许多的文人士大夫产生了厌世和遁世的心理,绘画成为了抒发个人精神与情绪的自我调节手段。以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为代表的四大家,又把文人画的创作推向了新的艺术高峰。他们以一种“出世”的态度去表达士大夫阶层的孤傲、清高和空虚的情感,追求和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的意象表达。至明代,文人画已上升为画坛的主导地位。画家董其昌倡作画者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加强修养,追求文人画的“士气”。这种思想直接影响到了清代绘画的基本格局和审美取向,朱耷、石涛、及扬州八怪突破四王的束缚,开创了新局面,形成了我国独具民族特色的绘画体系。 二、文人画中重“意”的审美倾向 中国的绘画从远古开始,对“写实”的技巧和“形式”的孜孜追求一直是占主流地位的。在隋唐之后,追求雅逸风格的水墨画迅速地发展起来,“以形传神”、“以形达意”文人画精神逐步形成与完善。当时许多画家都不满院派画专尚“形似”的偏向,又鄙视“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的画工画,在题材的选择和意境的把握等方面都特别表现出其重“意”、重“简”的独特的审美倾向,还提出了意在笔先、神在法外的许多创作方法。苏轼曾在~首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其意首先是贬低“形似”,其次就要求绘画要有“诗意”。文人画中一再强调“象外”,也就是指明在绘画创作中,艺术的真正“内容”必须求诸所描摹自然物的“形象”之外。在不断的发展中,谢赫提出“六法论”,求气韵、贯通、意韵、意会,在此审美标准下,绘画技法不用遵循焦点透视,不重光线、明暗、色彩,以环境感染情绪,给人来带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成为了之后中国绘画创作不懈的追求。之后顾恺提出要“以形写神”,强调画人物要在形似的基础上追求神似,体现了传统儒道两家重精神、轻物质的哲学观。明末,董其昌等人提出绘画“南北宗论”:崇尚率真意趣,轻视基本功力;崇尚士气,排斥画工;重视笔墨韵味,

斗门,传统文化背后的人文精神和传承

斗门,传统文化背后的人文精神和传承 有时候不禁会想,究竟是什么在支撑一代人与另一代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与温润情怀?是小时候看到村子里热闹的水上婚嫁民俗,是记忆里家中长辈口耳相传的沙田民歌的旋律……传统文化,无形之间将传统内涵代代相传,而今,如何在当下再次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在斗门,传统文化植根这片土壤,古老情愫和文化传承在此演绎着新的故事。 民俗源自生活 如果要为斗门的传统文化生态勾勒出一张脸谱,那么水上婚嫁肯定是这张脸谱上经历百年而不褪色的油彩。 为传承和弘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间文化艺术繁荣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根据《省文化厅关于组织开展20xx-2020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工作的通知》要求,在今年3-5月,省文化厅组织开展20xx-2020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评审工作。经评审、检查和公示,全省共有43个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获评为20xx-2020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其中斗门区莲洲镇凭“斗门水上婚嫁”,获评20xx-2020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为我市唯一上榜的项目。 斗门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端,珠江出海口八大门中的崖门、磨

刀门、鸡啼门、泥湾门和虎跳门都经过斗门,这里水网密布、河道纵横,是珠三角流域典型的大沙田地区,是名副其实的水乡,生活着约15万的疍家人,疍家文化早已融入到当地的生产生活之中。据史料记载,明代已有疍民在斗门境内的大沙田地区生活。《香山县乡土志》载:“水居则为民,今本邑三灶官久已奉载。……至民顽悍,明初籍以为兵,实羁縻之术,非诱之向化也,故风俗习惯,究与土著不同。清朝雍正七年,诏令民有能盖屋栖身者,许其在近水村庄居住,力田务本,以示一视同仁。……人,以舟为宅,业捕鱼或编篷,濒水而居,谓之水栏。”(见《辞言》:古代南方的水上居民。也作“蛋”,今作“疍”。) 斗门水上婚嫁习俗便源于疍家人对歌成亲的礼仪。它形成于清初,成熟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融汇了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元素,在备婚宴、接新娘、拜高堂、会歌友等几个环节上,以船为交通工具,以咸水歌来贯穿婚嫁活动的全过程。 清初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写道:“诸蛋以艇为家,是曰‘蛋家’。其有男未聘,则置盆草于梢;女未受聘,则置盆花于梢,以致媒约。婚时以蛮歌相迎,男歌胜则夺女过舟。” 经过几百年的沧桑变化和数代人的融合、沉淀,这里形成了一种斗门水乡特有的民俗文化——斗门水上婚嫁习俗。这项习俗的婚嫁程序繁复多样,共有“夹年生”“拿茶叶”“择日”“使日”“起厨”“坐高堂”“上头”“嫁仪”(汉家姐、梳头、祭龙王、松头等)、“花船迎亲”“渡水饭”“拜堂”“闹洞房”“回门”13项。其中“花船迎亲”“祭

文人画 山水画 花鸟画 风俗画 工笔画 写意画 特点及区别

文人画山水画花鸟画风俗画工笔画写意画特点及区别 根据笔墨技法可分为工笔画、大写意画和小写意画(即兼工带写),根据设色又可分为白描画、水墨画、着色画三类,按功能和用途,可分为寺观殿堂壁画、架上绘画、民间绘画、工艺装饰画几类;依作品的主题思想分为释道画、风俗画、历史画、民间年画、文人画等;按工具材料分为白描、着色、水墨等;但最通行的是按题材内容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山水画简称“山水”。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作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独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宽、许道宁、燕文贵、宋迪、王诜、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赵伯驹、赵伯骕的青绿山水,南北竞辉,达到高峰,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续有发展,亦出新貌。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人物画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中国的人物画,简称“人物”,出现较山水画、花鸟画等为早;大体分为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其传神之法,常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故中国画论上又称人物画为“传神”。 历代著名人物画有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唐代韩滉的《文苑图》,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李公麟的《维摩诘像》,南宋李唐的《采薇图》、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元代王绎的《杨竹西小像》,明代仇英的《列女图》卷、曾鲸的《侯峒嶒像》,清代任伯年的《高邕之像》,以及现代徐悲鸿的《泰戈尔像》等。在现代,更强调“师法造化”,还吸取了西洋技法,在造型和布色上有所发展。花鸟画历代花鸟画家辈出,如唐代薛稷的鹤、边鸾的孔雀、刁光胤的花竹;五代郭乾晖的鹰,黄筌、徐熙的花鸟;北宋赵昌的花、崔白的雀、吴元瑜的花鸟;南宋吴炳的折枝、林椿的花果、李迪的禽;元代李衎的竹、张守中的鸳鸯、王冕的梅;明代林良的禽,陈淳、徐渭的墨花;清代朱耷的鱼,恽寿平的荷,华喦的鸟;近代吴昌硕的花卉等,皆一代名手,绵延不绝。技法形式有工笔、写意、勾勒、设色、水墨等技法,设色又可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勾、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与经营位置;取景布局,视野宽广,不拘泥于焦点透视。有壁画、屏幛、卷轴、册页、扇面等画幅形式,辅以传统的装裱工艺装潢之。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书画同源,以及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笔、线条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结,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征。作画之工具材料为我国特制的笔、墨、纸、砚和绢素。近现代的中国画在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技法上,有所突破和发展。 国画技法包括工笔和写意两种。 工笔是用熟宣(宣纸的一种,画上去后不会晕开)来画,非常精细和费时,上色时需要一层一层地过渡,对轮廓的勾勒也很讲究。 写意使用生宣(同为宣纸,画上去会有晕染开的效果)来画,讲究传神和生动,不常使用勾轮廓的方式,绘画方法灵活。 【国画分类概况】 古代国画分科之说法画分十门 中国画名词。中国画的分科,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分六门,即人物、屋宇、山水、鞍马、鬼神、花鸟等。北宋《宣和画谱》分十门,即道释门、人物门、宫室门、番族门、龙鱼门、山水门、畜兽门、花鸟门、墨竹门、蔬菜门等。南宋邓椿《画继》分八类(门),即仙佛鬼神、人物传写、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兽虫鱼、屋木舟车、蔬果药草、小景杂画等。参见“十三科”。 十三科 中国画术语。中国画的分科,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分为六门;北宋《宣和画谱》分为十门;南宋邓椿《画继》分为八类。元代汤垕《画鉴》说:“世俗立画家十三科,山水打头,界画打底。”明代陶宗仪《辍耕录》所载“画家十三科”是:“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圣僧、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林、花竹翎毛、野骡走兽、人间动用、界画楼台、一切傍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 当代国画分类之说法

文人画的发展与传承

文人画的发展与传承 摘要:中国文人画一直备受画坛关注,文人画以区别院体画而出现,争议颇多,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多种因素促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并有很长的发展过程。本文就文人画的发展历程简单做一个梳理。 一、文人画的开端时期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过程的自然产物.它的出现是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文人画的萌芽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中,姚最的“不学为人.自娱为己”成为文人画的中心论调.宗炳也提出山水明志:“澄怀观适,卧以游之”。隋朝开科取士之后,绘画艺术逐渐开始出现了文人身份的画家。在唐代,此种风格形成一个相对的高峰期。晚唐时期兴起了水墨山水画.以文人的高逸之情在笔简形具的水墨画中得到了落实。到了北宋中期,院体画风格极尽细密从精确、华丽、逼真之能事,艺术风格达到顶点,而在此时以洗炼、俭朴、写意为特征的文人画也出现了端倪,兴起一股意在抒发情怀的墨戏之风。北宋苏轼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画虽小道,第一要有人品,第二要有学问,第三要有才,第四要情才,说到艺术上的工夫”。所谓“人品不高,用墨无法”。在创作的方法论上,反对就画论画,追求象外之意,讲究“胸有成竹”,文人画逐渐开始文学化、书法化。在风格论和修养论上,反对工匠的“俗气”,标榜“逸品”。一种“清心寡欲”、“宁静恬适”的艺术情趣在部分文人士大夫中得到肯定.把文人士大夫绘画从民间、宫廷、宗教的绘画中分立出来,并且推上至尊地位。特别是山水画,可以说达到了绘画的巅峰状态。五代入宋有荆关、董巨,北宋的范宽、李成、郭熙,南宋的刘松年、李唐、马远等,大师辈出。 二、文人画的鼎盛时期 元代是文人画的昌盛时期.也是中国美术史的一个转折时期.因为它是文人画发展的高峰期,从元代开始,文人画成为传统绘画的主要角色。此时很多儒生投身于文学艺术的创作,寄情于笔墨山水。赵孟频有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须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他在《松雪斋集》中“以云山为师”,“作画贵有古意”以及“书画同源”

文 人 画

文人画 文/ 杜哲森 中国传统绘画重要风格流派。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和诗、书、画等多种艺术的结合,作者多属具有较深厚、较全面的文化修养的文人士大夫。“文人画”的称谓最先由明代董其昌提出,并对其历史传承关系作了初步阐述:“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家黄子久、王叔明、倪云林、吴仲圭,皆其正传。吾朝文、沈,则又远接衣钵。”日本美术史家大村西崖和中国画家陈师曾对文人画的艺术特点、画家的身份及历史渊源又作了较深入的研究。陈师曾的关于文人画特质的论述,即“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空善”的理论,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沿革文人画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多种因素促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有着一个相当长的演进过程。早在两晋时代,一些画家在创作上表现出来的某些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诸如王□的“画乃吾自画”思想,宗炳的“畅神”说,王微对创作中感情成分的强调,以及顾恺之的“形神”理论等等,都应看作是文人画的滥觞。到了唐代,王维隐居辋川以后,体现着他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情趣的水墨画,具有了更鲜明的文人画特色。五代的董源、巨然在山水画创作上追求平淡天真和笔墨情韵,又为文人画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艺术规范。到了北宋,文同、苏轼、米芾等人更在创作实践和理论批评上为文人画广为张目,影响所及,使文人画成为一股有相当影响的艺术思潮,开始从院体画与画工画中分化出来。

但文人画的鼎盛期是在元代,众多的文人士大夫滋生了厌世和逃世心理,将绘画作为个人进行精神上自我调节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赵孟□、柯九思强调以书入画,钱选提出“士气”说,倪瓒鼓吹“自娱”思想,更多的画家则是将具有象征意义的梅兰竹菊(史称“四君子”)作为自己的表现题材,用以标榜个人的志节情操。这样,画家的主体意识被进一步强化,文人士大夫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在创作中也就得到了更突出的表现。延至明代,文人画已上升为画坛的主导地位,并直接影响到了清代绘画的基本格局和审美取向,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绘画体系。朱耷、石涛及扬州八怪突破四王的篱绊,开创了新局面。文人画又经赵之谦、吴昌硕影响到现代的齐白石、潘天寿等人。 特征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尤其和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书法中的点、线和笔画间组合不但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基本元素,而且是重要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欣赏对象。运笔的疾徐轻重,点线的疏密粗细所形成的特有的节奏和韵律,要能体现出画家创作过程中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并将这些与所表现的事物的形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心手相应,气力相合,迹虽断而气连,笔不周而意周。在色彩和水墨上,文人画更注重水墨的运用,讲究墨分五色。王维之所以受到苏轼、董其昌的极力推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后期创作中开水墨画的先河。文人画家所以重水墨而轻色彩,这同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有直接关系,即传统绘画一直不曾把真实地再现事物的表象作为创作目的,而是把揭示事物的内在神韵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基于这种宗旨,

传统文人画文化思考

传统文人画文化思考 摘要: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艺术为 一体,是画家文化素养多方面的集中体现。它崇尚“意似”贬斥“形似”,追求笔墨意蕴,讲究诗书画印结合,并要求画者的学养深厚方 能言之有物,画面格调才能高雅。传统文人书画以不同于院体画的另 一种典范意义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文人画及中国 传统文人书画教育中的审美倾向实行准确研究和批判的继承仍具有积 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人书画审美选择意形 传统“文人画”是中国画里的一类,也称为“士夫画”,泛指中国封 建社会时文人、士大夫们的书画。随着时代和艺术的发展,我国现代 理论家、画家陈师曾指出:文人画是带有一定文人情趣,其中流露着 文人思想的绘画作品。在传统绘画中,文人画强调以形传,讲究诗、书、画、印的结合,它与工匠画与院体画风格都有所区别,独树一帜。文人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艺术发展阶段,它独特的审美 追求和表现风格一度成为我国后世书画教育中长期追逐的方向。 一、传统文人画的发展 文人画的发展可追溯至汉代,张衡、蔡邕皆有画名。在魏晋南北朝时 期国家设立有专门的机构来培养能工巧匠,那时的一些画家就已经有 了文人自娱的心态,如姚最认为“不学为人,自娱而已”,王徽的 “画乃吾自画”等思想,这些都可称是文人画的雏形。唐代诗歌盛行,其中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他的艺术观点和审美情趣更加具了文人书 画的特色,后人尊称王维是“文人画的鼻祖”。 南北宋时期,中国建立了制度明确的画院,用来专门的培养画家。一 些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画家首次提出了一些关于文人画的看法,苏轼 第一个比较全面的阐明了文人画理论,他提出的“士人画”概念使文 人书画更加趋向于成熟。此后,文人画开始正式从院体画之中分离出

文人画

文人画(Southern School),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目为南宗之祖(参见“南北宗”)。但旧时也往往借以抬高士大夫阶层的绘画艺术,鄙视民间画工及院体画家。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曾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之所能为也。”此说影响甚久。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历代文人画对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以及对水墨、写意画等技法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它不与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他是中国绘画大范围中山水也好,花鸟也好,人物也好的一个交集。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在传统绘画里它特有的”雅“与工匠画和院体画所区别,独树一帜。 艺术特色 文人画的题材多为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之类,文人借描绘目之所及的自然景物写心灵感受。他们眼中的梅、兰、竹、菊、高山、渔隐,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君子的化身。梅,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赏;兰,清雅幽香,芳草自怜,洁身自好;竹,虚心劲节,直竿凌云,高风亮节;菊凌霜而荣,孤标傲骨;山水、渔隐则不问世事,淡漠名利。借此,文人抒发他们内心当中或豪迈或抑郁的情绪。表达其自身的清高文雅,因公因私,因国因家。有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间南山";有苏轼作直竹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有吴镇自号梅花道人,言梅妻鹤子而终老;有郑思肖因亡国失土作露根兰......虽然都是儒家思想的左右和道释思想的慰藉,但是也不乏文质彬彬的浪漫。 文人画重意。杜甫讲"意匠惨淡经营中"匠心独运,可回味无穷。倪赞道"画者不过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耳"。文人画重简,无干的皆可简,甚至简到"零","零"既是白既是空。"计白当黑",空、白是为了"多",为了"够",为了满足,空白能给人以无尽深远悠长的的感受,似"此时无声胜有声"。文人画重书,张延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能书者皆能画"。赵孟頫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需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柯九思论画竹"写竹杆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文人画重墨趣,运用墨干湿浓淡浑厚苍润的微妙变化,以单纯的墨彩概括绚丽的自然。 这些在绘画作品当中表现出来的特有的强烈的主观意识,都是文人画的精髓。 历史发展 文人画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汉代,张衡、菜邕皆有画名。画品虽不传世但是典籍皆有所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姚最“不学为人,自娱而已”成为文人画的中心论调。使历代文人将其尊为绘画的宗旨。宗炳以山水明志“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充分体现了文人自娱的心态。唐代诗歌盛行,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使后世奉他为文人画的鼻祖。他的绘画作品成为后世文人画家的范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蔚然成风,代代相传。 南北宋时期出现了许多大文人,如苏轼、黄庭坚、米芾父子等,他们在王维的文人画派基础上,以书法入画,实践并发展了其水墨技巧。 进入到元代,文人画进入兴盛时期。元统治者重武轻文,导致更多的文人从事绘画。最著名的文人画家有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即后世所说的"元四家"。他们的画多表现"隐居""高隐""小隐""渔隐",以"出世成仙"的态度表达一种士大夫阶层的孤傲、空虚的情感。艺术上

浅析元代文人画的发展

【题目】:浅析元代文人画的发展 【摘要】:中国画史有三个高峰,一个是宋代的院体画,一个是清代的大写意画,另一个就是元代的文人画。本文首先对传统文人画的概念作一个陈述,然后从元代的社会背景与具体原因两大方面对促进元代文人画成熟的因素作详细分析,并在文章最后进一步说明文人画成为元代美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并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词】:元代;文人画;成熟;影响 【前言】:什么是文人画?文人画也叫士夫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近代画家陈师曾解释文人画是一种画中带有文人意趣和性质,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的功夫,而在画外体现文人思想的绘画形态。也就是说,文人画是一种不不拘泥形似,用以表达心里感受的直抒胸臆的艺术。相对于宋代院体画的写实性来说,文人画是一种写意的画。 近代文人画家冯骥才在《文人画宣言》这本书中阐明了文人画与院体画的区别,他说院体画是一群技术型的专职画师为了俸禄进了画院,画一些供皇帝,大臣玩赏的画。它具有绘画的客观真实性和玩赏性,而没有画家个性和心灵的表现。而文人画具有绘画者本人独立的,个性的精神内容。 文人画在元代的成熟与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可以这样说,不了解元代的社会背景,也就无法深入的了解元代文人画的内涵。它的成熟除了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密切相关外,还有着各方面的具体原因。正是这两大方面的因素促成了元代文人画的成熟。这一时期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文人画家,他们创作出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其中有许多成为传世的代表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元代的文人画把民族审美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元代美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并对整个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正文】 一.元代文人画兴起的社会背景与文人心理 元代是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央政府的封建王朝,,那么作为汉族这样一个历史上几乎一直处于绝对强势的民族,却完全沦落于一个少数民族铁蹄之下,这是作为精英阶级的文人们心理上很难接受的,面对元朝科举制度从一开始就废立无常的境遇,加上本来就有的民族间的抵触情绪,就进一步降低了文人的从政热情,从而滋生了他们的厌世和逃世心理。那些通过各种渠道得以跻身仕官的少数文人,也由于受到猜忌、排挤以及社会舆论的压力,精神也时时处于痛苦之中,这便使元代的文人们开始面对自己的内心,将绘画作为个人进行精神上自我调节的手段。 二.元代文人画发展,成熟的具体原因 1. 政治环境因素。 元朝初期,画院解体,元朝统治者放松了对绘画的控制。与宋代统治者时常干预绘画相比,元代画家有相对的自主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题材,探索自己的艺术语言,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大量院体画师走向社会,走向民间。他们不再有官府撑腰。那么到了社会上,他们的画虽有高超的技术,但没有新意。一些院体画高手便涉入文人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唐镜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唐镜 摘要: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要是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的,并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其基本内容为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道精神、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情怀、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禀然大义的人格气节和高尚的情操、宽厚仁爱的道德追求。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中图分类号:D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2011)2-135-02作者:吉首大学伦理学所教授;湖南,吉首,41600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其主流精华部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华,可以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一份文化力。 一、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道精神 中国文化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对人的评价很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文”、“人道”、“人伦”、“人性”这样一些表达人文精神的概念、范畴以及崇尚文明教化、高扬人的价值、倡导主体道

德、追求理想人格的种种论述已普遍被人们所采用。 1.远天近人。中国文化从不追求空想的精神“天国”,总是把理性的目光聚焦于现实人生,“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强调的是保持和追求世间的幸福和快乐。这种“远天近人”的宗教态度,是孔子为我们开启出来的文化之原。人的生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都在现实的人生之中,在人际关系之中,在你我他的联系之中。“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这便是中国人的终极关怀。 2.人为万物之灵。中国文化强调天地之性人为贵,给人以很高的地位。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荀子·王制》)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了·二十五章》)邵雍认为:“惟人兼乎万物,而为万物之灵。”(《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卷八》)“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礼记·中庸》)把人与天地并立为“三才”,而且只有人才能参与天地生化不息的进程。正是这种以人为万物之灵的观念,使得中国文化在其源头上就摆脱了宗教神学的羁绊,中国文化是以人为中心来建构、以人心和人生为观照,给个人设计、归属取向、社会理想都打上了鲜明的人文主义烙印。 3.以民为本。中国民本思想源远流长,早在尚书《夏书·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