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年谱

孟浩然年谱
孟浩然年谱

孟浩然年譜

錄自潘呂棋昌編《唐人年譜分年彙編》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一說名浩然,字浩然。)(689--740 52):劉文剛

689己丑武后永昌一(載初一)

■王在房州。太后服袞冕,太享神宮。殺汝南王等。殺宰相魏玄同。十一

月,始用周正,以十一月為正月。太后自名曌,改詔曰制。除唐宗室屬籍。

▲孟浩然生。孟浩然,名浩,字浩然。一說名浩然,字浩然。行第為六。襄陽人,

故後人或稱孟襄陽。曾隱居鹿門山,後人或稱孟鹿門、鹿門處士。家世無考。浩

然自稱祖籍鄒魯,世代習儒。祖上在襄陽城南郊留有田地和莊園,浩然即家於此

。浩然父似未為官。雙親都住在莊園裏。浩然四十四歲時,雙親尚在。兄弟中可

考者有弟洗然,應過進士舉,與浩然別居。弟可能尚有名馨和諤者二人。從弟有

名邕者,曾應舉未第。姊妹有適莫氏者。莫氏早卒。甥入西軍。重交結,好節義

,喜振人患難。少年便詩才煥發。作詩苦心孤詣。其詩匠新獨妙,沖淡閑雅之中

,透出豪爽和秀逸。生前早已詩名大著。(據劉文剛《孟浩然年譜》,北京:人

民文學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十月北京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690庚寅周則天帝天授一

■王在房州。策貢士於洛陽城。殺南安王等十二人及故太子賢二子。九月,

改國號曰周,稱皇帝。以豫王旦為皇嗣,改姓武氏。改置宗廟。

▲孟浩然二歲。

691辛卯周則天帝天授二

■王在房州。狄仁傑相。

▲孟浩然三歲。

692壬辰周則天帝如意一(長壽一)

■貶仁傑。王孝傑擊吐蕃,取四鎮。王在房州。

693癸巳周則天帝長壽二

■王在房州。婁師德相。自號金輪聖神皇帝,作七寶金輪置殿庭。

▲孟浩然五歲。

694甲午周則天帝延載一

■王在房州。以僧懷義為大總管,討默啜,虜退而止。鑄天樞。明堂火。▲孟浩然六歲。

695乙未周則天帝天冊萬歲一(證聖一)

■王在房州。遣兵討吐蕃。默啜請降。封嵩山,禪少室。安平王武悠緒棄

官隱嵩山。

▲孟浩然七歲。

696丙申周則天帝萬歲通天一

■王在房州。新明堂成。契丹寇營州。突厥寇涼州,陷冀州,遣武攸宜討之

。張昌宗、易之兄弟用事。

▲孟浩然八歲。

697丁酉周則天帝神功一

■王在房州。王孝傑與契丹戰,死。立突厥默啜為可汗。鑄九鼎成。來俊

臣誅。契丹軍潰來降。武承嗣、三思並相。狄仁傑相,勸太后召還廬陵王

▲孟浩然九歲。

698戊戌周則天帝聖曆一

■唐帝自房州還東都。承嗣病死。默啜寇邊。以帝為太子,河北道元帥仁傑

副之,討默啜。姚崇相。以豫王旦為相王。魏元忠相。

699己亥周則天帝聖曆二

■帝在東宮及武氏諸王誓於明堂。狄仁傑相。

700庚子周則天帝久視一

■帝在東宮。張易之為奉宸令。平契丹餘黨。唐休璟破吐蕃於洪源,六戰皆

捷。造大佛像。仁傑卒。

▲孟浩然十二歲。

701辛丑周則天帝大足一(長安一)

■帝在東宮。郭元振為涼王、都督。拓境千五百里,軍糧支數十年。

▲孟浩然十三歲。

702壬寅周則天帝長安二

■帝在東宮。突厥寇鹽夏。薛季昶、張仁愿禦之。

▲孟浩然十四歲。

703癸卯周則天帝長安三

■帝在東宮。唐休璟相。貶魏元忠。

▲孟浩然十五歲。

704甲辰周則天帝長安四

■帝在東宮。復作大像。崔玄暉相。姚玄之為靈武安撫大使。張柬之相。

▲孟浩然十六歲。

705乙巳唐中宗神龍一

■正月,張柬之、崔玄暉、敬暉、桓彥範、袁恕己舉兵誅張易之、昌宗,遷太后於

上陽宮。帝復位。復國號曰唐。立韋氏為后。以武三思為司空。賜柬之

五人王爵,罷其政事。韋后用事。太后崩。柬之出為刺史。

▲孟浩然十七歲。

706丙午中宗神龍二

■太平、安樂公主各開府置官屬。敬暉等出為刺史。貶五王,尋殺之。立重俊

為太子。

707丁未中宗景龍一

■太子重俊起兵誅五三思父子,兵潰而死。

▲孟浩然十九歲。

708戊申中宗景龍二

■朔方總管張仁愿築三受降城。仁愿相。用墨敕邪封官。安樂公主適武延秀

。上官氏為昭容。

▲孟浩然二十歲。是年前後遊鹿門山,作〈題鹿門山〉詩。詩標誌著浩然獨特的詩

風基本形成。

詩:

題鹿門山(作於本年前後)

709己酉中宗景龍三

■無紀事。

▲孟浩然二十一歲。

710庚戌中宗景龍四(睿宗景雲一)

■六月,韋后弒帝立溫王重茂。臨淄王隆基起兵討韋氏,誅其屬。隆基為平王。

相王旦復位,廢重茂為溫王。

▲孟浩然二十二歲。

711辛亥睿宗景雲二

■默啜請和。郭元振、張說相。太平公主復邪封官。貶姚、宋。置十道按察

使。郭元振、張說罷。召司馬道士至京,尋許還山。

▲孟浩然二十三歲。與張子容同隱鹿門山。隱居期間作〈夜歸鹿門寺(歌)〉,標

誌著浩然詩已經成熟。

詩:

夜歸鹿門寺(歌)(作於本年或本年之前)

尋白鶴岩張子容顏處士(尋白鶴岩張子容隱居)(作於本年之後)

712壬子睿宗太極一(玄宗先天一)

■八月,傳位太子,尊帝為太上皇。沙陀金山朱邪氏入貢。

▲孟浩然二十四歲。冬,送張子容應進士舉(次年登第),有詩。

詩:

送張子容進士舉

713癸丑玄宗開元一

■以高麗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地方二千里。郭元振相。太平公主誅。力士知內

侍省。張說、劉幽求相。講武驪山。貶元振。姚元之相。張說出為刺史。

幽求罷。

▲孟浩然二十五歲。

714甲寅玄宗開元二

■置左右教坊。汰僧道。突厥圍北庭逋護,郭虔瓘擊斬其子。毀天樞焚朱玉

錦繡於殿前。薛訥敗於契丹。作興慶宮、花萼樓、勤政樓出宮人。吐蕃

寇隴右。敕諸州修常平倉法。薛訥大破吐蕃。幽州節度經略大使。

▲孟浩然二十六歲。

715乙卯玄宗開元三

■薛訥為涼州大總管、郭虔瓘為朔州大總管以備突厥。置侍讀官,以馬懷素、褚

無量為之,待以師傅禮。郭虔瓘為安西四鎮經略大使。張孝嵩西域,八國請

降。

▲孟浩然二十七歲。

716丙辰玄宗開元四

■太上皇崩。拔曳固斬默啜以降。突厥降戶叛,薛訥、王晙討之。姚崇罷。

宋璟、蘇頲相。

▲孟浩然二十八歲。

717丁巳玄宗開元五

■行幸東都。置營州都督於柳城。令史官隨宰相入侍,群臣對仗奏事。訪逸書

▲孟浩然二十九歲。八月,游洞庭。干謁張說。登岳陽樓,作〈岳陽樓〉詩以獻。

游三湘,亦當在本年秋。

詩:

岳陽樓

夜渡湘水

曉入南山

過景空寺故融公蘭若(作於本年之後)

718戊午玄宗開元六

■令州縣行鄉飲酒禮。還西京。吐蕃請和,以舅甥署誓文。

▲孟浩然三十歲。居家,作詩慨嘆清貧和失意,渴望有人向皇帝引薦。

詩:

書懷貽京邑同好

田園作

719己未玄宗開元七

■徙宋王憲為寧王。

▲孟浩然三十一歲。

720庚申玄宗開元八

■宋璟、蘇頲罷。源乾曜、張嘉貞相。

▲孟浩然三十二歲。暮春,浩然抱病,有贈張子容詩。九月九日,浩然與襄州主簿

賈昇登峴山,詩酒唱和。本年或稍後,送賈昇之荊州,有詩。

詩:

晚春臥病寄張八

和賈主簿弁(昇)九日登峴山(本年前後九月作)

送賈昇主簿之荊府(本年八月之後作)

愛州李少府見贈(亦當作於本年春)

李少府與楊(王)九再來(亦當作於本年春)

登峴亭寄晉陵張少府(作於本年前後)

721辛酉玄宗開元九

■改蒲州為河中府置中都。宇文融為勸農使。突厥求和。敕舉縣令。姚崇卒

。張說相。王君■為河西隴右大使。造黃道游儀。

▲孟浩然三十三歲。游洪州。九月九日在龍沙有詩寄劉慎虛,至晚應為本年事。游

南康之贛石、落星灣,至晚也應在本年。初到潯陽,作〈晚泊潯陽望廬山〉

詩,

應在本次游洪州、南康之時,或作於本次之前。

詩:

九日於龍沙作寄劉(大慎虛)

下贛石

晚泊潯陽望廬山(至晚作於本年)

722壬戌玄宗開元一0

■幸東都。置朔方節度使張說兼領之。內侍楊思勗討平安南。北庭節張嵩大

破吐蕃。張說建議始募兵充宿衛,兵農之分自此始。

▲孟浩然三十四歲。

723癸亥玄宗開元一一

■北巡,以并州為太原府,置北都。張嘉貞罷。置麗正書院。始置長宿衛。

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

▲孟浩然三十五歲。

724甲子玄宗開元一二

■選名臣為諸州刺史。以楊思勗為輔國大將軍。宇文融為御史中丞。明,兼戶

部侍郎。如東都。

▲孟浩然三十六歲。韓思復任襄州刺史。盧僎為襄陽令,浩然與之為忘形之交。725乙丑玄宗開元一三

■更命長從宿衛為(弓廣)騎。命宰相餞諸州刺史于洛濱。更集仙殿為賢殿,

置學士、直學士。十一月,封泰山。十二月,還東都。大年。

▲孟浩然三十七歲。李白出蜀,游洞庭、襄漢。浩然與李白成交當在本年。韓思復

卒,天子親題其碑。浩然與盧僎立石峴山。

726丙寅玄宗開元一四

■張說修五禮。李元紘相。說罷。戶部奏戶口極盛。

▲孟浩然三十八歲。三月,浩然游揚州,途經武昌,遇李白。李白於黃鶴樓作詩送

行。

727丁卯玄宗開元一五

■王君■擊吐蕃於青海西。作十王宅、百孫院。賜貴近絲一綟宮珠育蠶。蘇

頲卒。吐蕃陷瓜州。盜殺王君■。還西京。蕭嵩為河西節禦吐蕃。

▲孟浩然三十九歲。冬,浩然赴進士舉往長安,途中遇雪,有詩詠之。

詩:

赴京途中遇雪

夕次蔡陽館(作於本年之前)

728戊辰玄宗開元一六

■楊思勗討平嶺南獠。張說兼集賢院學士。行開元大衍歷。

▲孟浩然四十歲。初春,在長安作〈長安早春〉詩,抒發渴望及第的心情。浩然舉

進士不第。王維與好然一見傾心,為浩然畫像,彼此為忘形之交。有贈張均詩。

秋,浩然在秘書省聯句,賦「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四座稱賞,譽滿京師。

繼續留長安獻賦。九月,獻賦仍無回音,連連作詩寫落拓困頓之況,抒壯志未酬

之憤。有贈袁仁敬、賀知章詩,抒寫落魄憤懣,表示將拂衣離開長安。後世紛傳

其為玄宗誦詩,遭玄宗斥逐,皆不可信。細分起來,其說大致有四種:其一,因

王維而見玄宗。其二,因李白之薦而見玄宗。其三,因張說之薦而見玄宗。其四

,因李元紘之薦而見玄宗。冬,離開長安。

詩:

長安早春(春作)

秦中感秋寄遠上人(秋作)

題長安主人壁(九月作)

(答)秦中苦雨思歸而(贈)袁左丞賀侍郎

上張吏部

729己巳玄宗開元一七

■朔方節度使禕攻拔吐蕃石堡城,賜名振武軍。宇文融相。八月生日為秋節。

融貶聚斂之臣始此。

▲孟浩然四十一歲。新年,在薊門觀燈,有詩。二月,在洛陽,有和儲光羲詩。上

巳,有寄王迥詩。寒食,臥疾於李氏家中。夏,宴於包融家,有詩。有贈綦毋潛

詩。與姚崇後人過從,作詩抒懷才不遇之意。秋,離開洛陽,往游吳越。經汴水

至譙縣,會見譙縣張主簿申屠少府,臨別有詩。浮舟臨渙,拜會裴明府,與詩酒

之會。與曹三御史泛舟太湖。曹三御史擬薦浩然,浩然作詩婉言謝絕。其時亦為

秋天。冬,在富陽,有詩。游桐廬江、建德江,有詩。

詩:

同張將薊門看燈(一月作)

同儲十二洛陽道(二月作)上巳日洛中寄黃(王)九(三月作)

李氏園臥疾(三月作)

宴包二融宅(五月作)

自洛之越(秋作)

適越留別譙縣張主簿申(屠)少府(秋作)

臨渙裴明府席遇張十一房六(秋作)

同曹三御史泛湖歸越(秋作)

游(浙)江西上留別富陽裴劉二少府(冬作)

經七里灘(冬作)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冬作)

建德江宿(冬作)

作於本年春至秋之詩:

題李十四莊兼贈(綦)毋校書

姚開府山池

洛下送奚三還揚州

洛中訪袁拾遺不遇

730庚午玄宗開元一八

■令百官休日選勝行樂。宰相裴光庭兼吏部尚書奏循資格。吐蕃入貢。▲孟浩然四十二歲。游定山、漁浦潭,當在本年春或初夏。夏,擬溯浙江游天台,

在臨安有詩。在往天台的路上,有詩。游天台山、赤城山、四明山,並往來於海

上。臘月八日,游剡縣石城寺,有詩。

詩:

濟江問舟人(當作於本年春)

將適天台留別臨安李主簿(夏作)

舟中晚望(夏作)

尋天台山(夏作)

越中逢天台太一子(夏作)

宿天台桐柏觀(本年作)

早發漁流(浦)潭(當作於本年春或初夏)

臘八日於剡縣石城寺禮拜(當作於本年十二月)

731辛未玄宗開元一九

■以詩書賜吐蕃。幸東都。

▲孟浩然四十三歲。春,在越州有贈謝甫池詩,表示出對農事的關心。三月,往山

陰會見崔國輔。穀雨,游鏡湖,探禹穴,有詩。游耶溪、雲門寺亦在春天。五月

,與北使崔二十一同宴衛明府宅,有詩。初秋,宴於會稽孔伯昭南樓,有詩。本

年或去年八月,在杭州樟亭分別與杭州薛司戶、錢塘顏縣令觀錢塘江潮。八月,

又往越州。冬,浮海往樂城,有詩。除夕,在樂城張子容家,詩酒唱和。

詩:

東坡遇雨率爾貽謝甫池(春作)

江寄山陰崔國輔少府(三月作)

與崔二十一游鏡湘(湖)寄句(包)賀(二公)(三月作)

題龐(雲)門山寄越府包戶曹徐起居(三月作)

夏日與崔二十一同集衛明府席(五月作)

夜登孔伯昭南樓時沈太清宋鼎(朱升)在座(秋作)

與顏錢塘登障(樟)樓望潮作(八月作)

與杭州薛司戶登梓(樟)亭樓作(八月作)

初下浙江舟中口號(八月作)

歲暮海上作(冬作)

除夜樂城逢張少府作(除夕作)

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除夕作)

送新安張少府歸秦中(本年或去年二月作)

久滯越中貽謝甫池(會)稽賀少府(夏作)

耶溪泛舟(本年或去年作)

雲門蘭若與友人同游(本年或去年作)

題大禹義公房(本年或去年作)

寄天台道士(本年或去年作)

732壬申玄宗開元二0

■信安王禕大破契丹兵。還西京。

▲孟浩然四十四歲。初春,臥疾於樂城館中。往游永嘉,張子容有詩送行。在永嘉

江,有寄崔國輔詩。崔國輔奉使準備入京。在永嘉上浦館,與張子容邂逅,又詩

酒唱和。告別永嘉,浮海北歸。張子容也擬北上。其時仍然是春天。歸至郢中,

有詩。五月,回到襄陽。有寄長安友人詩,言四十歲上京的動機和游越歸來的情

況。秋,奉先令張愿休假還襄陽,浩然與張愿之家宴,有詩。

詩:

初年樂城館中臥疾懷歸作(春作)

宿永嘉江寄山陰崔少府國輔(春作)

永嘉上浦館送(逢)張子容(春作)

歸至郢中(夏作)

仲夏歸漢南園寄京邑舊游(五月作)

奉先張明府休沐還鄉海亭宴集探得階字(秋作)

秋登張明府海亭(秋作)

傷峴(山)雲表觀主(當作於本年)

登望楚山最高頂(作於本年或本年以後)

733癸酉玄宗開元二一閏三月

■遣大門藝討渤海不克。韓休相。左丞相宋璟致仕。休罷。張九齡。分天

下為十五道,置採訪使。

▲孟浩然四十五歲。新年,作詩抒發無祿尚農的思想。春,張愿奉先令秩滿居襄陽

,新建別業成,有詩,浩然和之。寒食,宴於張愿家,有詩。張愿入京為駕部郎

中,浩然有詩相送。與襄州刺史獨孤冊唱和,美獨孤冊救旱。陪獨孤冊和荊府兵

曹參軍蕭誠登萬山。秋,又萌上長安求仕之意。十月,駕部郎中張愿還鄉處理墳

塋事宜。送丁風應進士舉,有詩兼呈張九齡,當在本年冬。十二月,張九齡為中

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詩:

田家元日(新年作)

同張明府碧溪答(春作)

寒食張明府宅宴(寒食作)

同獨孤使君東齋作(夏作)

張郎中梅園作(夏或秋作)

送張郎中遷京(夏或秋作)

和盧明府送鄭十三還京兼寄之什(秋作)

送丁大風進士舉(冬作)

陪獨孤使君同(冊)與蕭員外(誠)登萬山亭(本年作)

峴山送蕭員外之荊州(作於本年前後)

同張明府清鏡嘆(作於去年秋至本年春)

734甲戌玄宗開元二二

■幸東都。李林甫相。幽州節度使張守珪大破契丹。京城置丐者病坊。

▲孟浩然四十六歲。浩然再上長安求仕。浩然游終南翠微寺,有詩。在長安,聞聽

裴朏自襄州司戶除豫州司戶,作詩寄贈。上書無回音,心情憤激。離京前夕,有

留別王維詩。秋,離開長安。出關後,在旅亭有詩懷王昌齡。冬,歸至南陽一帶

,遇雪,倍增失意悲涼之情,有詩抒懷。還襄陽,作〈歲晚歸南山〉詩。世傳此

詩係浩然開元十六年向玄宗所誦之詩,大謬。有贈僧湛然詩,表示「山林情轉殷

」之意。詩當作於本年冬。

詩:

初出關懷王大校書(秋作)

南歸阻雪(冬作)

歲晚歸南山(冬作)

還山貽湛法師(冬作)

題終南翠微寺空上人房(作於本年秋或秋以前)

聞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戶除豫州以投寄(作於本年秋或秋以前)

留別王侍御(維)(作於本年秋或秋以前)

裴司士(戶)員司戶(士)見尋(作於開元二十年至本年初)

作於本年或開元十六年的詩有:

清明即事

登總持寺浮圖

長樂宮(當作於開元十六年)

都中送辛大(當作於開元十六年或開元二十二年)

送袁太祝尉豫章(當作於開元十六年或開元二十二年)

京還贈張淮(當作於開元二十二年)

735乙亥玄宗開元二三閏十一月

■冊壽王妃楊氏。

▲孟浩然四十七歲。春,韓朝宗欲薦浩然於朝,約日赴京。浩然未踐約而行。春,

在峴山餞房琯、崔宗之,約定九月九日再會,有詩。李白游襄陽,對好然頗表傾

倒,作〈贈孟浩然〉詩以贈。秋,浩然與盧象宴於張愿海亭,盧象有詩,浩然有

和詩。九月九日,盧象在峴山宴請韓朝宗、張愿、崔宗之。浩然作陪,有詩。張

愿除義王府司馬,盧象餞行,浩然與宴,有和盧象詩。浩然入蜀,往游廣漢,陶

翰作序相送,其事殆在本年冬。除夕,在途中,作〈歲除夜有懷〉詩。

詩:

峴亭餞房璋(琯)崔宗之(春作)

同盧明府早秋宴張郎中海亭(秋作)

盧明府九日宴袁(韓)使君張郎中崔員外(秋作)

同盧明府餞張郎中除義王府司馬就張瓜海作(秋或冬作)

歲除夜有懷(冬作)

盧明府泛舟回作(當作於本年春)

736丙子玄宗開元二四

■北庭都護蓋嘉運擊破突騎施。始敕禮部侍郎掌貢舉。張守珪使討擊使祿山討

奚、契丹,敗績,送京師,上赦之。張九齡爭之,不聽。守珪奏史思明為果毅

。九齡罷,以李林甫、牛仙客並相。

▲孟浩然四十八歲。行至眉州彭山縣,有詩。九月,韓朝宗貶洪州刺史。韓朝宗離

開襄陽赴洪州任,浩然有詩相送,對韓朝宗深表留戀和贊美。十一月,張九齡為

尚書右丞,罷知政事。王昌齡歸故里,途經襄陽。浩然陪游,並設宴送行,有詩

。事當在本年。

詩:

宿武陽川(春作)

送韓使君除洪州都曹(督)韓公父嘗為襄州使(冬作)

與王昌齡宴王十一(冬作)

送王(大)校書(作於本年前後)

737丁丑玄宗開元二五

■崔希逸破吐蕃。貶九齡為荊州長史。殺太子瑛、鄂王瑤、光王琚。林甫爵

晉國公、仙客豳國公,以刑措也。宋璟卒。武惠妃卒。

▲孟浩然四十九歲。春,有寄韓朝宗詩,再表懷念和贊美之情。閻防貶往長沙,夏

至襄陽,有詩。四月十四日,張九齡貶荊州大都督府長史。五月八日到達荊州任

上。夏,浩然入張九齡幕。浩然往游百越,在洞庭湖有寄長沙司戶閻防詩。秋,

還至洞庭,亦有贈詩。冬,在荊州有上張九齡詩,對入幕表示感激。陪張九齡獵

南紀城,有詩贈裴迥(迪)、張參軍,透露出對幕僚生活的厭倦。陪張九齡自松

滋往渚宮,有詩。陪張九齡行當陽縣,登當陽城樓,有詩。還襄陽,有和宋鼎詩

,顯出對幕僚生活的厭倦和不得志的狂狷。其時當是本年末或次年初。

詩:

和張判官登萬山亭因贈洪府都曹(督)韓(公)(春或夏作)

湖中呂泊寄閻昉(防)(夏或秋作)

洞庭湖寄閻九(秋作)

荊門上張丞相(冬作)

從張丞相游南紀城獵戲贈裴迥(迪)張參軍(冬作)

陪張丞相自松滋江東泊渚宮(冬作)

陪張丞相登嵩(當)陽樓(冬作)

陪張丞相登荊州城樓同(因)寄荊州(薊門)張史(使)君(冬作)

和宋大使北樓新(亭)(作於本年冬或次年春)

738戊寅玄宗開元二六

■立忠王璵為太子,改名亨。封南詔婆邏閣為雲南王,居太和城。罷龍軍。▲孟浩然五十歲。立春,有和張九齡詩,稱頌張九齡燮理之才。二月,陪張九齡往

祠紫蓋山。途經玉泉寺時,有和張九齡詩。浩然在荊州一帶多所游覽,後世有以

浩然姓命名的「孟子港」和「孟亭」。夏,浩然患背疽,臥於襄陽,當在本年。

秋,王昌涼貶嶺南經襄陽,浩然作詩相送,深深慨嘆彼此的不幸,並傾吐了誠摯

的友情。

詩:

和張丞相春朝對雪(立春作)

陪張丞相祠紫蓋山述(途)經玉泉寺(二月作)

送昌齡王君之嶺南(秋作)

739己卯玄宗開元二七

■貶張守珪。蓋嘉運擊擒突騎施可汗骨啜。追謚孔子為文宣王,始南面贈弟子

為公、侯、伯。吐蕃入寇,禦之。是歲戶口極盛,行者萬里持半兵。▲孟浩然五十一歲。王昌齡在嶺南,遇赦北歸,當在本年。夏,浩然臥疾家中。畢

耀探視,並有饋贈。

詩:

家園臥疾畢太祝曜(耀)見尋(夏作)

740庚辰玄宗開元二八

■張九齡卒。

▲孟浩然五十二歲。浩然疾發背且癒,王昌齡至襄陽,相得甚歡,食鱔疾動,終於

南園,年五十二。子曰儀甫。

孟浩然身後紀事:

開元二十八年(七四○)

王維為殿中侍御史,知南選,過襄陽,有詩弔浩然。王維過郢州,畫浩然像於

刺史亭,因名曰浩然亭。

開元二十九年(七四一)

劉慎虛寄詩江滔,求浩然遺文,當在本年前後。

天寶四載(七四五)

夏,王士源被詔入京,知浩然病逝,後遂四方搜求浩然之詩,編次成集。集分

三卷,存詩二百一十八首,並錄有缺逸未成及他人酬贈之作。

天寶九載(七五○)

一月,韋縚重繕王士源編浩然詩集,增其條目,有序。擬重印,並送上秘府保

存。

興元元年--貞元十四年(七八四--七九八)

苻載投書樊澤,求重修浩然墓。樊澤封寵浩然之墓。樊澤撰墓碑銘,或謂亦樊

澤書。于尚書撰額。浩然墓在鳳林山南,距襄陽十餘里處。宋時已失冢所在。

(完)86.6.16.

王维与孟浩然的故事

王维与孟浩然的故事 王维与孟浩然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但王维官运亨通,直作到尚书右丞,相当于副部长,而孟浩然却终生仕途不通,被称为“布衣诗人”。造成孟浩然官运不通的重要原因,乃是王维嫉才妒能,抑制了他的仕进之路。 孟浩然是湖北襄阳人,青年时讲节义,隐居在鹿门山,一心作诗,当他40 岁出山时,已是名满天下,开始游历京师,希望在仕途上谋得发展。当时,王维的诗名也很响,又作着尚书右丞的高官,孟浩然便去拜访他,希望得到他的引荐。但是,他却找错了对象,王维嫉妒他的才能,生怕皇帝一见孟浩然会疏远自己,因此,虽表面上大捧孟浩然,实际上都抑制他的仕进之路。 有一次,孟浩然正在王维处谈诗论道,唐玄宗李隆基忽然来了,王维以孟浩然是布衣不能面圣,于是令孟躲在床底下。当时唐玄宗尚未为杨贵妃所迷,正励精图治,与王维谈了一些政治事务之后,看到桌上有诗笺,便随手拿起来看。这诗正是孟浩然所写的《岁暮归南山》,诗云: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赦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人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唐玄宗看了“不才明主弃”这一句不大高兴,悻悻然对王维说:“这人岂有此理,他自己不来找我,怎么可以说我弃他呢!”据说,王维听到这话后,并不替孟浩然辩解,更谈不上替孟引见了。在床底下躲着的孟浩然,此时的心情是可以想见的。如果王维在这个时候利用机会替他的朋友吹嘘一下,孟浩然平步青云的可能性相当大,然而王维却不肯为,于是,孟浩然自知找错了人,自己与仕途无缘了。孟浩然在长安住了一阵,发觉仕途无望,加上自己的倔强个性不愿再屈身求人,于是毅然返回襄阳去了。临走之时,他给王维留了一首诗,诗中写 道: 寂寂竟何时,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此诗的口气,对王维有极明显的谴责,“当路谁相假”是说王维不肯引荐,“知音世所稀”自然说得更明白了。可见王维抑制孟浩然,给孟造成的伤害之深。

郭沫若专题基础知识

郭沫若(2006.简论郭沫若的诗学主及其意义、2001.简述《女神》的思想特征、2000.简述郭沫若历史剧的主要成就、简述《女神》的思想容特征、1999.比较胡适《尝试集》和郭沫若《女神》) 作品: a.《女神》:剧曲诗歌集,郭沫若的第一本新诗集。1921年8月由泰东图书局出版。收入 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其中主要作品有《鹭鸶》《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地球,我的母亲!》《匪徒颂》《凤凰涅槃》《炉中煤》《天狗》《棠棣之花》(戏剧)《女神之再生》(诗剧)《湘累》(诗剧)等。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b.《星空》:诗歌,戏曲,散文集;是郭沫若诗歌的又一代表作,在艺术上是属于另一种 风格的作品。1923年10月由泰东图书局出版,为创造社丛书之一。主要作品有《天上的市街》《星空》《黄河与扬子江对话》《孤竹君之二子》(诗剧)等。《星空》中多数诗篇是"五四"退潮后,郭沫若苦闷寂寞但又不甘沉沦的思想感情的反映。 c.其它诗集:《瓶》《前茅》《恢复》《战声集》《蜩螗集》 d.历史剧本:《屈原》《南冠草》《武则天》《虎符》《卓文君》《聂嫈》《棠棣之花》《王昭君》 《高渐离》《孔雀胆》《蔡文姬》 e.郭沫若早期的诗学主:郭沫若《论诗三扎》:诗的本质专在抒情,诗=(直觉+情调+想象) +(适当的文字);艺术是“灵魂与自然的结合”,“诗是人格创造的表现”“个性最彻底的文艺便是最有普遍性的文艺,民众的文艺”。 一.《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a.《女神》的成功在于时代的需要与诗人创作个性的统一。 b.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创造,成为《女神》思想艺术的主要追求。 c.《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首先是“开辟鸿荒的大我”——“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 族的自我形象。如《凤凰涅槃》,凤凰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正经历着伟大的涅槃,“死灰中更生”的历史过程。如《炉中煤》,中华古国成了“我”“心爱的人儿”“年青的女郎”; 在《女神》里,处处喧嚣着自觉的呼声,如《天狗》:“我飞奔,我狂叫…我便是我呀”,这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的自我价值得到肯定,人的尊严得到尊重,人的创造力得到承认。《女神》的魅力及其不可重复性,正是在于它所达到的民族(与个体)精神及作家写作的自由状态。 d.《女神》中的自我抒情形象又是大时代中诗人自我灵魂,个性的真实袒露。《女神》中 的“我”不仅表现了崭新的民族魂,也袒露着诗人自己的灵魂。 e.《女神》同时真切地展现了诗人在美学追求中的在矛盾。这也是《女神》价值所在:它 为新诗的发展提供了艺术表现的多种可能性。 二.《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 a.郭沫若是使新诗的翅膀飞腾起来的第一人。《女神》的艺术想象与形象体系建筑在泛神 论(即无神,自然只是神的表现,我即是神,自然是我的表现)的思想基础上。 b.《女神》形象的基本特色:壮阔性,奇异性与飞动性,由此形成了“女神体”雄奇的艺 术风格。【壮阔性:诗人把大自然作为自己的抒写对象,居于中心的是地球,海洋,太阳的形象。奇异性:大自然被充分地人化,地球成了有生命的母体。如《地球,我的母亲》。飞动性:诗人把宇宙世界看作是一个不断变化,更新的过程,从宇宙万物看到了“动的精神”和创造的“力”。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c.《女神》创造了自由诗的形式,即形式是自由的。每首诗的节数,诗节的行数,每一行 的字数都不固定,押韵不统一。但要求格律的某种统一。

郭沫若诗歌_星空

美哉!美哉! 天体于我,不曾有今宵欢快! 美哉!美哉! 我今生有此一宵,人生诚可赞爱! 永恒无际的合抱哟! 惠爱无涯的目语哟! 太空中只有闪烁的星和我。 哦,你看哟! 你看那双子正中,五车正中,W形的Cassiopeia横在天河里。 天船积尸的Perseus也横在天河里。 半钩的新月含着几分凄凉的情趣。 绰约的Andromeda,低低地垂在西方,乘在那有翼之马的 Pegasus背上。 北斗星低在地平,斗柄,好象可以用手斟饮。 斟饮呀,斟饮呀,斟饮呀,我要饮尽那天河中流荡着的酒浆,拚一个长醉不醒!花毡一般的Orion星,我要去睡在那儿,叫织女来伴枕,叫少女来伴枕。 唉,可惜织女不见面呀,少女也不见面呀。 目光炯炯的大犬,小犬,监视在天河两边,无怪那牧牛的河鼓,他也不敢出现。天上的星辰完全变了! 北斗星高移在空中,北极星依然不动。 正西的那对含波的俊眼,可便是双子星吗? 美哉!美哉!

永恒不易的天球 竟有如许变换! 美哉!美哉! 我醉后一枕黑酣,天机却永恒在转! 常动不息的大力哟,我该得守星待旦。 我迎风向海上飞驰,人籁无声,古代的天才 从星光中显现! 永远在人类之头昭在! 泪珠一样的流星坠了,已往的中州的天才哟! 可是你们在空中落泪? 哀哭我们堕落了的子孙,哀哭我们堕落了的文化。 哀哭我们滔滔的青年 莫几人能知 哪是参商,哪是井鬼? 悲哉!悲哉! 我也禁不住滔滔流泪...... 哦,亲惠的海风! 浮云散了,星光愈见明显。 东方的狮子 已移到了天南,光琳琅的少女哟,我把你误成了大犬。 蜿蜒的海蛇 你横亘在南东,毒光熊熊的蝎与狼,你们怕不怕Apollo的金箭?

王维孟浩然之比较

王维与孟浩然之比较 作者:指导老师: 摘要: 王维和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领袖人物,他们以杰出的创作成就并称于世。他们都以山水田园风物为主要创作对象,表现出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二者的个性差异,仍然显示出较多的不同。就思想来说,王维虽表面上亦官亦隐,但实质上“身心相离”。实现了由儒到佛的根本性转变,而孟浩然却始终生活在儒和道的矛盾中。就诗歌的意境说,二者都创造出“静”,但一个是佛教的“空灵”,而另一个却是道家的“清幽”。就艺术表现看,王、孟诗都表现出画的效果,但王诗是山水画、,而孟诗是风景画、风俗画。就创作技巧看,王诗常用纯静态的空间景物排列,而孟诗却不仅善用动词,而且多用连词和助词。这些就是本文所要论述的王、孟诗歌的“异同”。 关键词:王维;孟浩然;思想;意境;艺术表现;创作技巧;比较 目录:一、思想方面 二、意境方面 三、表现手法 四、创作技巧 序言: 山水田园诗起源于南北朝时代的陶渊明和谢灵运。利用诗歌这个文学形式,前者抒写了大量田园生活情趣,后者歌咏大量的山水风光。他们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唐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人们思想的活跃,许多学子四海游学,广泛交际,遍览祖国名山胜水。于是以山水田园为描写对象的诗作兴盛起来,或抒发壮志豪情,或表达隐逸趣尚,这样,一个新的诗派——山水田园诗

派便逐渐形成了。王维、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中两位并称的杰出代表。王、孟并称首先是因为他们交情笃厚,志趣契合。其次是政治思想一致,他们都曾是张九龄开明政治的拥护者和支持者,并先后受到张九龄的引荐。然而,王孟并称最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的创作成就。虽然王维早期创作了不少边塞诗歌,但王维主要还是以描写自然景物著称于世,而孟浩然则是地地道道的山水田园诗人。在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中,他们都以其杰出的创作成就,赢得了世人的赞誉。然而,“一棵树的叶子,看上去大体相同的,但仔细一看,每片叶子都不同。有共性,也有个性,有相同的方面,也有相异的方面”。为了使我们对盛唐山水田园诗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相似的表层上,而能够潜入反映个性特点的深层中,“我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本文即试图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王、孟山水田园诗的特色 一、思想方面 思想是一个人行为的主导。文学作品的特点之所以呈现出形态各异,主要就是作者思想的差异造成的,因此我们分析王、孟诗歌的异同还是应该首先从他们的思想入手。 我们对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分析应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居辋川别业前,属于王维早期的山水田园作品。就王维整体创作来看,这一时期其作品主流是奇劲雄浑的边塞诗,充满着昂扬奋发的情调。他所要抒发的是建功立业的豪情。如王维二十一岁时所作《燕支行》一诗中充满着追求边功的慷慨豪情,描绘出壮伟激烈的战争场景。这显然是其内在襟怀意气的迸发。又如《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一

田园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

田园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 孟浩然,唐朝有名的诗人,字浩然,山水田园诗代表之一,那么孟浩然的代表作是什么?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孟浩然的代表作,希望对你有帮助! 孟浩然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代表之一,与王维在唐朝并称“王孟”,他在诗歌上的艺术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他的诗歌被收录在唐诗三百首中,还有被收录在语文课本中,从很早的时候便被世人传诵、学习。那么他的代表作有哪些呢,别急,听慢慢道来。 孟浩然的诗大多是五言绝句,短小而好记,最耳熟能详的要数《春晓》,虽然已过去很多年,现在还是能一字不落的背出来。诗歌描写了春天草长莺飞、春寒料峭、花开花落的美好图景,一场春的聚会如期而至。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特别的艺术手法,就是用最朴实的语言打动人们,在欣赏景色的同时,也引人深思。草木一长一败,花开花落的转瞬,人生亦不过如此,语言简洁含义深远。 《过故人庄》是孟浩然田园诗的代表,路过友人生活的村庄,友人好吃好喝的招待着,一边喝酒一边闲聊,酒过三巡后,看着窗外村庄里各自做着手头上的事,田园生活闲适安逸,典型的农家生活情景,以及与友人再聚的真挚情谊都在字里行间中流转,语言朴实无华,表达最真的感情。孟浩然的诗总是会伴随着各自景色,或田园、或山水、或草木、或建筑,无论是什么,孟浩然总是能以这些最简单的事物,

传达出最自然最真的情谊。 孟浩然的诗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一,和另一位代表王维被称为“王孟”。孟浩然一生未曾入仕,没什么官职,但是孟浩然的诗却永远的被人们传诵、学习。那么他都创作了哪些令人称绝的诗歌,听一一道来。 孟浩然的诗大多是五言绝句,多是描写山水田园和隐居于田园的闲适安逸,以及旅途时投住的一些不羁的心情,当然也有一些未能入仕的愤世嫉俗的词句,但是还是在田园诗的成就最好,虽然不及王维的田园诗的意境广阔,但在艺术上有非常独特的造诣,单这点也足以和王维媲美,受后人敬仰。 孟浩然有很多耳熟能详的诗,最有名的当属《春晓》,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唐诗三百首里的名篇,还被收录进语文课本,很小的时候变朗诵、学习。还有《过故人庄》便是上面提到的旅途投住时的心情,也是一首有名的田园诗,朴实的田园生活,诚挚真切的友情,在孟浩然的诗句下栩栩如生。再有《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首赠友人的著名山水诗,山水和表意相结合,借盛唐的繁华,抒发自己想入仕却不得,闲居的无聊,以及对友人的羡慕和不甘的心情。还有很多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就不一一例举了,不过通过这几首都能发现,孟浩然的诗,无论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总是和田园风景离不开,也是他独有的特色。 孟浩然生平简介孟浩然,唐朝有名的诗人,字浩然,又叫孟襄阳、

郭沫若历史话剧艺术简介

白话写史剧中华第一 人 ——郭沫若历史话剧艺术简介 王太学 写历史话剧,是作为文学家、剧作家的郭沫若在文学艺术方面的突出成就。他从1920年起至1960年的四十年间,以旷代罕见的才华和火样的激情,在史剧创作上纵横驰骋,取得了累累硕果,共创作剧本18部,其中史剧为17部,现代剧1部(《甘愿做炮灰》)。他的剧作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广大民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为史剧创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是用白话写史剧的奠基人。他的剧作经验,对以后乃至今天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同样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一、以古喻今、借古讽今,用史剧形式为现实生活服务,配合和推动社会的伟大变革。 1、五四时期,用史剧形式鼓动人们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民主与自由。 这个时期的史剧为三个叛逆的女性,即《卓文君》、《王昭君》、《聂(yíng)》,剧中的三位女性都聪明、美丽、大胆、机智,热爱自由、蔑视权贵,敢于反抗。 ①《卓文君》,(1923年2月),写西汉时年青寡妇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的故事。卓父为四川巨富卓王孙。文君婚后早寡,父逼其守节,她却跟穷困潦倒的书生司马相如私奔。父与公爹追上她,她坚决反抗,获得了自由。 ②《王昭君》(1923年7月),郭沫若笔下的王昭君,一反旧意,成为反抗封建最高统治者及奸臣、走狗的女英雄,她甘愿下嫁匈奴,就是向汉元帝挑战,她的反抗是大胆的。

③《聂》(1925年6月),写聂、聂政为国锄奸的故事。战国时韩国的民女聂机智、勇敢、果断有崇高的志气和丰富的感情,她女扮男装,追随弟弟聂政除奸,自己也献出了生命。郭沫若用此剧歌颂了为民请命的献身精神,对鼓舞人民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统治作坚决的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抗战时期,郭沫若用史剧教育人民,不屈不挠地反对分裂,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为真理斗争到尽头。这时期郭沫若共写了6部史剧,6剧朝代不同,主题都是爱国、统一、自由、光明,歌颂为正义献身的光辉形象,对独裁、卖国的丑类给予无情的揭露和鞭笞。他用史剧向国民党反动派作坚决地斗争,立了大功。这6部史剧是: ①《棠棣之花》(1941年),写聂政为国锄奸,刺杀了韩哀侯及丞相侠累,姐姐聂继承弟弟遗志,继续斗争,直至最后献身,该剧的主题是反分裂。

孟浩然与陶渊明比较

陶渊明和王维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出名的田园诗人。一个是晋代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一个是唐朝山水田园诗的代表。陶渊明的田园诗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尽管都有写田园农家的成分,但他们所表达的田园情结尽不相同。由于社会背境、人生际遇和性格修养的原因,在这个方面上无论是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特点上,都有相同之处,但又具有明显的不同。现以与田园情怀相关的异同在陶诗《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和王诗《渭川田家》中作一分析。两首诗的不同点 1.思想内容上的不同: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战乱不断,政治上门阀制度森严,显赫的祖业轮到他时,家境已衰落。据《宋书》本传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辞官归隐后,返回田园躬耕。《归园田居》(其一)描写了恬美幽静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归园后恬淡的愉悦心情和对污浊官场的憎恶。全诗共二十句,前八句叙写了自己性格志向及误入尘网,最后远离官场,返回田园;接下来的八句,都是描写宁静的田园风光及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最后四句,写的是清静的生活乐趣和返朴自然的心情。诗人以简约的二十句诗,就描绘出田园风光的诗情画意,字里行间无不表达出诗人归隐后喜悦之情。王维活动在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繁荣的盛唐时期,过着一种亦仕亦隐的生活。《渭川田家》描写的是山村景色和农家生活。这首诗写的是在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之际,写出恬静自然的田家晚归的情境。读毕《渭》,全诗的重心自然而然就落在一个“归”字。在诗人笔下,夕阳西下、牛羊归来、老人候人、牧童归来、麦田鸡鸣等这些农家平常随处可见的景色,显得诗情画意盎然,简直就是妙笔生花,别具一番牧歌情调。其实,农夫们并不闲逸,与诗人自己担惊受怕的官场生活相比之下,农夫显得更加安然、更加自由,故闲逸之情溢于诗中。诗中前大半部分都是写那么多“归”,实际写的就是人人有得归,反衬出诗人自己无随归;人人归得亲切、安然,反衬出诗人自己归隐得太迟以及自己官场上的孤单苦闷。诗的最后一句“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即点出全诗的灵魂所在。由此可以得出,时代境遇和人生经历的不同造就了陶王两位诗人分别在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不同。 2.归隐方式的不同,情感亦就不同。陶渊明挂冠归隐,往往无法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是穷隐,得与乡民同生活共劳作,其诗出于直接体验,生活与诗,诗与生活,无不给人一种纯朴而水乳交融的亲切感。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仅透露出一点点信息,其组诗接下来的就能深透出这方面的体验。王维把当官的俸禄作为隐士生活的经济支柱,是富隐,在乡间别墅诗酒书画,闲情逸致,故其山水诗精致闲雅,疏淡亲禅,而田园诗则分明是一种局外的、旁观的、缺少陶诗那种亲切感的闲适清淡。《渭》的“即此”一句,就显现出这一点。王维以下千余年,山水田园诗车载斗量,如摩诘者大可指数,而如渊明者则无一人,究其原因,与士大夫或者说读书人鄙视劳作,远离实践有很大的关系,亦是两人写田园山水诗情怀不同的因素之一。3.艺术特点上的不同:王维的田园山水诗诗风因其创新和发展,明显又别于陶渊明的田园诗风。(1).景与人的关系。《归园田居》只描写景物而没有涉及到人物,从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到狗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诗中虽没有人物的痕迹,但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也都诗意盎然了。《渭川田家》则是两者兼而有之,从夕阳、牛羊、

浅析孟浩然与王维山水诗的不同

浅析孟浩然与王维山水诗的不同 摘要:孟浩然、王维是唐开元、天宝年间“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在当时诗坛享有盛誉,影响很大。两人虽然都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但也有所不同,孟诗不但具有清新宁静的自然美,也常含淡淡的伤惜之情,而王诗则不同,是一种静谧超尘绝俗的意境,常含佛理;孟诗有有我之境,而王诗则有无我之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关键词:王维;孟浩然;山水诗;不同 王维、孟浩然都是陶渊明、谢灵运的后继者,在诗歌创作领域都具有领袖的地位。两位诗人情趣相投,在思想、风格上都是以“高人”、“隐士”著称,都擅长五言诗。 一、生活经历、性格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孟浩然(689~740),襄阳人。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早岁隐居家乡的鹿门山,闭门读书。因此产生了强烈的求取功名的欲望,热切地盼望出仕,以施展他的抱负。《二十五史.旧唐书》用四十一个字概括了孟浩然的一生,“隐鹿门,以诗自适,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 不第,还襄樊。张九龄镇荆州,属为从事,与之唱和,不达而率”① 一心求取功名的孟浩然在他的 求仕道路上却屡遭挫折,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一次次的失败不免产生怀才不遇的怨恨:“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留别王维》满怀用仕之心,却求仕无望,更好做激愤之言,牢骚之语。《临汉隐居诗话》记载:“孟浩然入翰苑访王维,适明皇驾至,浩然仓皇伏匿,维不敢隐奏知,明皇曰:‘吾闻此人久已,召使进所业,’浩然诵:‘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明皇曰: ‘吾未曾弃卿,卿自不求仕,何诬之朕也!’因命放归襄阳。”② 一语触犯了龙颜,从此也断送了自 己念念不忘的求仕之路。无奈之下,辗转返乡,由此写下了很多田园诗歌,“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可见在字里行间染上了一层冷清的色彩,带有一种淡淡的愁绪,也暗藏了他个人的失意、孤独和苦闷。尤其是在《宿建德江》中“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心,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更体现得淋漓尽致。 简单的生活经历、平凡、单纯的性格,缺少城府的语言断送了孟浩然的求仕之路。但是,这种单纯对于山水诗却是一件幸事。单纯的心灵最易贴近自然,与山水融合无间;以单纯的心灵关照山水,其山水诗自然呈现单纯明镜的意境。“落景余清晖,轻桡弄溪渚。泓澄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看看未相识,脉脉不得语。”(《耶溪泛舟》)“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万山潭作》)

孟浩然生平个人简历

孟浩然生平个人简历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 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 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 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 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故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孟浩然人物生平 诗文少年 唐永昌元年(689年),孟浩然出生于襄阳城中一个薄有恒产的书 香之家。 唐圣历元年(698年),孟浩然与弟弟一起读书学剑。 唐景龙二年(708年),孟浩然20岁,是年前后游鹿门山,作 《题鹿门山》诗。诗标志着浩然独特的诗风基本形成。 唐景云二年(711年),孟浩然23岁,与张子容同隐鹿门山。 漫游求仕 唐先天元年(712年),冬天,送张子容应考进士,作诗《送张子 容进士举》,25到35岁间,辞亲远行,漫游长江流域,广交朋友,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进身之机。

唐开元五年(717年),游洞庭湖。干谒张说。登岳阳楼,作《岳 阳楼》诗以献。 唐开元六年(718年),二月,张说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四月赴任。浩然居家,作诗慨叹清贫和失意,渴望有人向皇帝引荐。 唐开元八年(720年),暮春,浩然抱病,有赠张子容诗《晚春卧 病寄张八》。九月九日,浩然与贾舁登岘山,诗酒唱和。 唐开元十二年(724年),孟浩然36岁,韩思复任襄州刺史。卢 馔为襄阳令,浩然与之为忘形之交。因玄宗在洛,便往洛阳求仕, 滞洛三年,一无所获。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游洞庭襄汉,孟浩然与李白 结交为好友,成莫逆之交。当年韩思复卒,天子亲题其碑。浩然与 卢馔立石岘山。 唐开元十四年(726年),三月,浩然游扬州,途经武昌,遇李白。李白于黄鹤楼作诗送行。 入京不仕 唐开元十五年(727年),孟浩然第一赶赴长安进行科举考试。 唐开元十六年(728年),初春,在长安作《长安平春》诗,抒发 渴望及第的心情,当年孟浩然三十九岁,然而,科举不中。同年孟 浩然与王维结交,王维为孟浩然画像,两人成为忘年之交。应进士 举不第后,孟浩然仍留在长安献赋以求赏识,曾在太学赋诗,名动 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张说交谊甚笃。传说张说曾私邀 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张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 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 隐居山水

鲁迅_故事新编_与郭沫若的历史小说比较_对历史的不同态度

●郭沫若学刊2001年第4期(总第58期)比较研究 收稿日期:20011119 作者简介:廖久明(1966),男,四川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2000级研究生。 鲁迅《故事新编》与郭沫若的历史小说比较 ——对历史的不同态度 廖久明 (四川大学中文系,四川成都610064) 摘 要:鲁迅的《故事新编》和郭沫若的历史小说具有如下区别:(一)鲁迅不但到史书中去寻找题材,而且到神话中去寻找题材,郭沫若则主要从史书中寻找题材;(二)鲁迅让古人说今人话,郭沫若则基本上坚持古今之别;(三)郭沫若的历史小说可以叫“历史讽喻小说”,鲁迅的《故事新编》则具有后现代主义文本特征;(四)郭沫若重视对自己作品真实性的解释,鲁迅则对此不置一词。这表面上的不同,实际上隐含着他们对历史的不同态度:鲁迅虽不相信史籍(尤其是正史)却尊重史实;郭沫若虽相信史籍却常常为了现实的需要,对史实进行大胆的“失事求似”的改编。 关键词:鲁迅 郭沫若 《故事新编》 历史小说 历史观 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25(2001)04005306 茅盾在《玄武门之变?序》中说:鲁迅创作《故事新编》是为了“借古事的躯壳来激发现代人之所应憎恨与应爱”;[1]郭沫若在为自己的历史小说集《豕蹄》写的序中说:“这儿所收的几篇说不上典型的创作,只是被火迫出来的‘速写’。目的注重在史料的解释和对于 现世的讽喻,努力是很不够的。”[2] 由此可以 看出,“古为今用”是其创作的共同原则。但在创作过程中,他们的创作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表现在:语言、选材、创作方法及对作品真实性的态度。 一、选材 鲁迅的《故事新编》共有8篇作品,其中有4篇属于神话或带有神话因素,分别是:《补天》、《奔月》、《铸剑》、《理水》。郭沫若的十 篇作品中,没有一篇带有神话因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是偶然的。在鲁迅看来,神话同史书一样都是中国历史的记载,所以选材时可以在神话与史书中任意出入,不受限制;而在郭沫若心目中,史书就是史书,神话就是神话,它们分属两个系统:一个属历史,一个属文学,二者不可僭越。这种情况到了后期尤其如此。前期,郭沫若在写《漆园吏游梁》时,还能参照《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结合庄子自己的作品,根据现实需要大胆铺排;《柱下史 入关》则从《史记》所说的“莫知其所终”[3] 开 始,大胆想象老子出关及回到关内后痛苦地忏悔的情景;《马克斯进文庙》甚至让生活于19世纪西方的马克思在20世纪20年代到文庙去拜会孔子,想象之奇特与《故事新编》相比当在伯仲之间。但是事隔10年后,当郭 53

论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异同

论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异同 摘要:王维和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杰出代表,被后人并称为“王孟”。王、孟二人继承了陶渊明的田园诗和谢灵运的山水诗艺术,在学习借鉴中熔铸创新,把山水和田园、写景与抒情有机地融合起来,创造出许多形象鲜明、意境高远、语言精炼优美、风格和情调丰富多彩的诗歌。但由于他们生活环境和气质性格的不同,在诗的写法和艺术风格方面是不同的。对二者的探讨,对于了解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 盛唐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不论在政治上、经济上,它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的顶点,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也是雄伟奔放、波澜壮阔的,反映在诗歌上,更是诗人辈出、百花争艳,有的高深古朴,有的雄浑飘逸,有的凄婉悲壮。体裁丰富多彩,艺术风格独具特色。而山水田园诗的杰出代表王维与孟浩然则代表了这个时期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中国的山水诗,可以上溯到先秦的《诗经》和《楚辞》。如果说孟浩然是以比兴寄托和壮逸之气充实了南方山水诗的骨力,那么王维就是在充分吸取南方山水诗表现一书的基础上,开辟了北方山水田园诗的新境界,以雄浑壮丽和清新自然相结合的风格,实现了汉魏风骨与齐梁词彩相交融的艺术理想。他们把山水和田园、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许多形象鲜明、意境高远、格调和情调丰富多彩的诗歌,从而大大地推进了我国山水田园诗的发展。 一、不同意境的山水田园诗 (一)孟浩然:单纯明净、冲和闲逸 孟浩然写景喜用简淡的笔墨,随意点染的表现手法,追求一种单纯明净、浑然一体的意境。如《万山潭作》,此诗在整体上给人一种冲和闲淡、闲适安逸、潇洒从容的意境。(二)王维:含蓄空灵、富有禅趣 被人称为“诗佛”的王维,偏向于清、幽、空、寂的审美趣味,他的诗歌常常使用宁静、枯寂的物象,以及由淡泊之情和枯寂之景结合而成的一种空寂的诗歌意境,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禅趣”。如《终南别业》,全诗抒写自己恬然自得的乐趣,不有意去寻找山水美景的刺激,一切全凭自己的兴之所至,自自然然,在专注于云起的一瞬间感到万物已成一体,这种宗教体验,便是诗人诗中所表现的“禅趣”,《渔阳诗话》也称他“辋川绝句,字字入禅”。 二、不同语言的山水田园诗 (一)孟浩然:平淡朴素、多用“兴寄” 孟浩然的诗平淡朴素、不饰铅华,沈德潜说他:“语淡而味终不薄”。如《过故人庄》,通篇侃侃叙来,似说家常,绘画出青山绿水中淳真朴素的田园生活场景,在白描之中见整炼之致,经纬绵密处似不经意道出,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功力。重“兴寄”是孟浩然诗的普遍特点。“兴寄”即比兴寄托,是中国诗歌的古老传统。如《早寒江上有怀》在“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的景色描写中,寄托着仕途五路的失意之感。葛晓音说:“孟浩然在近体诗中的

关于郭沫若的历史故事

关于郭沫若的历史故事 导读:本文是关于关于郭沫若的历史故事,希望能帮助到您! 1.改诗救少女 1962年秋天,郭沫若到南海普陀山游览。在梵音洞他拾得一个笔记本,打开一看,扉页上写着一联:“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横批是“春在哪里”。再翻一页,竟是一首绝命诗,且署着当天的日子。郭老看了后很着急,马上叫人寻找失主。失主终于找到了,是一位面色忧郁的姑娘。她叫李真真,因三次考大学落榜,加上恋爱受挫,于是决心“魂归普陀”了。郭老耐心开导她,对她说:“这副对联表明你有一定文化水平,不过下联和横批太消沉了,这不好,我替你改一改,你看如何?”姑娘点头,郭改道:“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横批:“春在心中”。 姑娘听了感佩不已。心想眼前这位长者一定是位有学问的首长。她把自己的心事都倾吐出来。郭老听了,挥笔写一联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下署“蒲松龄落第自勉联”。 李真真仔细阅读,请郭老为这副对联签上名。待郭老写上“郭沫若,六二年秋”几个字后,姑娘才惊喜地知道眼前这位首长就是大文豪郭沫若啊!她激动地表示要永记教诲,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进,李真真还大着胆子写了一首诗作谢郭老云:梵音洞前几彷徨,此身已欲付汪洋,妙笔竟藏回春力,感谢恩师救迷航。 2.郭沫若与芭蕉花 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

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伤心。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3.潜心十年甲骨文 1920xx年大革命失败,蒋介石叛变了革命,大肆杀害共产党人。面对敌人的白色恐怖,郭沫若大胆地指名道姓地批判蒋介石。蒋介石恼羞成怒,下令通缉他。为了避难,郭沫若再次东渡日本。在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对他进行监视,使他失去了自由。在无奈的情况下,他开始潜心研究甲骨文。 由于没钱买书,他每天要走很远的路到书店去看书。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与东洋文库主任石田干之助联系,才容许他在一两个月内读完库中所藏的一切甲骨文着作。在此期间,他把关于中国考古学上发现甲骨文的记载全都翻阅了一遍,同时还几乎访遍了日本所有的收藏者,掌握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郭沫若夜以继日地工作,废寝忘食。有一天累得病倒了,即使发着高烧,他仍然不肯放下手中的毛笔。在呻吟中,他还念叨着书斋里的那些宝贝。 他的《甲骨文字研究》中《释支干》一篇的手稿,有一段字写得特别粗大,就因为是在发高烧的时候写的。就这样,他仅用了两年左右时间,便完成了《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这是他研究甲骨文、金文的第一批成果。 当时他的生活非常艰难,有时甚至没钱买一枝毛笔。经常要靠朋友的接济。为了顾全一家六口人的生活,他不得不分出精力兼搞写作和翻译。

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

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 郭沫若的戏剧,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其全部作品中所占地位的重要性却不因之减少。他的《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6部剧作,在历史剧领域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他的这些戏剧不仅抒写个人的情思,而是有意识地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斗争武器来使用。他的几个取材于历史故事的剧本在形式上好像远远背离于现实,但内容却完全显示出“借古喻今”的作用,较之那些虽然取材于现实而表现肤浅无力者,其效果反而显得深沉而巨大。 郭沫若创造史剧,是由于当时国统区的文网森严,动辄得咎,反动统治者欲把大后方造成为“无声的中国”,在那样阴云密布的幕盖下,文艺家们不得不改变写作方式,借用历史题材以求更有效地达到“借古喻今”的目的。采用这种战斗方式,就更能击中敌人的要害而不致受到敌人的反击。郭沫若即是以自己的史剧来实践这种精神的。他以丰富的想像,对材料的精细钻研,与对现实的深刻体会,数者相互渗透地来写作历史剧。因此:他的史剧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说它是历史的,是它的内容“不完全违背历史的事实”。说它是现实的,是他没有把“现实”二字看得很狭窄。这种创作史剧的手法是‘失事求似’。 郭沫若历史剧的第一创作季节是20到40年代,他写于这一时期的历史剧是继《女神》之后在他的文学道路上出现的第二个高峰。在这一季节的后半期即40年代,《屈原》、《高渐离》和《孔雀胆》与其说展现的是古代主题还不如说是政治斗争的主题,作者以其作品表达出为“皖南事件”中被当局打压的中国共产党伸张正义的政治动机。1959年至1962年,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再起高潮,迎来了他同类文学体裁的又一个黄金时代。1959年2月完成《蔡文姬》,1960年1月完成《武则天》,1962年10月完成《郑成功》。 注意历史剧创作的现实意义与社会效果,是郭沫若一贯坚持的史剧观。早在20年代初期,他就说过:“我要借古人的骸骨来,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不过他前期的历史剧,只借历史的影子来驰骋自己的创造,而不是严格地根据历史文献对古人的精神面貌作深刻的理解和切实的描绘。后来郭沫若强调作家要研究历史、熟悉历史,“优秀的史剧家必须得是优秀的史学家”。郭沫若影响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剧作是《屈原》,《屈原》是抗日民主运动中影

孟浩然与王维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

孟浩然与王维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世称“王孟”。 王维 是诗佛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 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开元九年(721)进士。任太乐丞,后转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前期的诗大都反映了现实,有着较进步的政治倾向。后期则多是描绘田园山水,鲜明的反映了他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王维是唐代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杰出诗人,他工诗善画,又精通音乐,并能以画、乐之理融会于诗中。 王昌龄 是诗家夫子七绝圣手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夫子”。李白 是诗仙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杜甫 是诗圣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杜甫是一个创作天地很广阔的诗人。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他善于表现重大的主题,也善于描写细小的事物,题材是多方面的。无论五言、七言、古体、近体,都特别出色,又能融合前人艺术的各种长处,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杜甫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贾岛 是诗奴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李贺 是诗鬼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白居易 是诗魔他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陕西渭南人。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的早期政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寄予了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用辞尖锐,主题鲜明。其代表作《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影响尤大。 柳宗元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芮城一带),[1]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论王维、孟浩然山水诗的异同

论王维、孟浩然山水诗的异同 摘要:王维、孟浩然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们的山水田园诗有许多相同之处,都是诗与画结合的范例,都具有闲适、恬淡、宁静的风格,都是以禅入诗。他们的山水田园诗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孟浩然的诗以描写南方山水景色和田园生活为主,王维的诗以描写北方田园生活为主。王维的诗比较偏重于对客观描绘,孟浩然的诗则偏重于对主观抒情。 关键词:王维;孟浩然;山水诗;相同;不同 生活在盛唐时期的诗人,是幸运的。大唐盛世的文化氛围富有浪漫气质。成为山水诗滥觞的沃土。大唐盛世时期是开明开放的,这是一个游山玩水的时代,人们释放激情,追求生命的质量,热爱生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兼容并包。诗人们在自由自在的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山川给予他们作诗的灵感,大自然带给他们无限的遐想。此时的王维与孟浩然又恰恰都是吮吸盛唐山水养分的诗人,他们的诗歌中都有遨游天下,耽情山水的经历。襄阳境内本就多名山胜水,孟浩然又是襄州襄阳人氏,并隐居于此。孟浩然在四十岁时仍未中进士,怀着满腔的失意与落寞漫游吴越,时间长达三年之久。期间游历了几江东、江浙、湘桂、巴蜀等地。把愁怀之情寄托于游山玩水之上。而王维的三水之路不曾停止,先后在终南、辋川隐居过,而且由于受到仕途的影响,不得不在两京之间来回,趁此机会又先后游历了中原、汉水一带。 一、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相同之处 (一)王维、孟浩然山水诗都是诗与画结合的范例 王维孟浩然的诗讲求山与水的结合,因而其山水诗堪称诗与画相结合的典范。王维常以画家的思想和眼光观察大自然,又用画家的笔法把大自然描绘得很形象,他的每一首诗都像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卷。对于笔下所描绘的事物善于运用运用一些技巧,如:色彩的生成、色彩的对比,光影的变化等,而且对于事物敷彩着色很是到位。以此来唤起人们的直观印象,尤其是诗中对于自然景观的刻画,唤起的印象更加深刻。而且他们二人的诗比较善于写形,在写形的同时注重写意,形意结合,传达出诗的意韵来。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日落昏暗,湖江愈显其白,潮来铺天,天地仿佛弥漫着潮水的苍青,日暮时江天空茫在色彩的相衬相生中展示的活灵活现。“泉声咽

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

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 郭沫若的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分别是《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以及《孔雀胆》。大家平时会看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吗?关于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棠棣之花》“棠棣之花”,“棠棣”出自《诗;小雅》有《常棣》一诗,代指兄弟情义。《棠棣之花》既是郭沫若五幕历史话剧,又是越剧剧目,亦名《芳草碧血》。两个剧目均根据战国时义士聂政刺韩相侠累的事迹改编。 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屈原》话剧《屈原》取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写伟大诗人、政治家屈原的政治挫折和个人遭际。郭沫若首次将其形象塑造于舞台之上,他以神来之笔,在从清晨到午夜这段非常有限的舞台时空里,概括了这位诗人一生的悲剧。剧一开始,即写屈原以橘喻志,教育学生保持高洁的灵魂。 1942年,《屈原》重庆首演,导演陈鲤庭,金山饰屈原,白杨饰南后,顾而已饰楚怀王,石羽饰宋玉,施超饰上官大夫靳尚,丁然饰公子子兰,张瑞芳饰婵娟。当时的媒体报道说:“上座之佳,空前未有,此剧集剧坛之精英,经多日筹备,惨淡经营,堪称绝唱。” 1953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为了纪念屈原逝世2230周年,重新上演了这个戏。导演仍是陈鲤庭,屈原则由赵丹扮演,白杨饰南后,

王蓓饰婵娟。1979年《屈原》第四次在日本公演时,演出500余场。1980年11月,河原崎长十郎率演出团来华演出,自扮屈原,受到中国观众的欢迎。 《屈原》这个剧本取材于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一生的故事,以楚怀王对秦对交上两条路线斗争作为全剧情节线索,构成代表爱国路线的屈原与代表卖国路线的南后等人之间的戏剧冲突. 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虎符》郭沫若的五幕话剧《虎符》取材于《史记;魏公子列传》,写于1942年,1943年首演。该剧描写的是战国“四君子”之一魏信陵君(无忌)窃符救赵的故事。魏安厘王二十年(纪元前二五七年),秦国侵赵,形势危急,赵国平原君的夫人(信陵君之姐)亲自突围到魏国求援。魏王的异母弟信陵君认为赵魏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因此,他固请魏王发兵救赵。暴戾狭隘自私的魏王执意不肯,反劝赵降秦。信陵君亲率三千门下客,前往救援。侯瀛建议窃取魏王虎符,凭符调用老将晋鄙统率的十万魏兵。如姬夫人素来佩服信陵君“宽厚爱人”的品质和“合纵抗秦”的政治主张,也感念他替她报了杀父之仇,因此冒死盗符。信陵君佩符至晋鄙军中,晋鄙疑,朱亥杀之,信陵君统兵八万解赵之围。魏王杀信陵君全家,信陵君之母魏太妃代如姬受过自杀。如姬逃出宫后,本可以逃至邯郸请信陵君保护,但为了不损害信陵君的声名,在父亲墓前自杀。 郭沫若五大历史剧作品:《高渐离》《高渐离》是郭沫若同志一九四二年的作品,原名《筑》,初版于一九四六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于一九五七年根据一九五四年新文艺出版社版,经作者作了较大的修

【课外阅读】比较王维与孟浩然诗风的异同点 (2)

【课外阅读】比较王维与孟浩然诗风的异同点 王维、孟浩然虽都盛唐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作家,但由于他们生活环境和性格气质的不同,在诗的写法和艺术风格方面是有区别的。首先从以下三个方面看: 一.王维山水田园诗具有空明的境界和宁静之美,诗歌宁静优美而神韵飘渺。 二.净化了的情思,用提纯的景物表现,有种单纯明净的美。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更贴近自己的生活,景物描写带有即兴而发、不假雕琢的特点,诗语自然纯净,似比王维的诗更显淳朴,诗歌呈现出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如《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三.王维的山居歌咏擅长与表现空山的宁静之美,而孟浩然的乘舟行吟之作则表现了山水的纯净之美,语言清省。 然后从艺术特点看: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山居秋暝》是自如美与心境美融为一体,创造出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孟浩然诗是从高远处入笔,自寂寞处低徊,随意点染的景物与清淡的情思相融,形成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的明秀诗境。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所描述的境界是宏阔,气势是壮大。《春晓》的笔调似有惜春之情,却无迹可寻,语言自然纯净内秀。《宿建德江》所写的是客愁,其语句平淡,诗味却很醇厚。 其次从诗风格看:孟浩然和王维的山水诗都不追求词藻的华美,而是力求极自然地表现山水本身的美。同时他们也都在山水诗中尽力表现自己的个性。孟浩然常在山水描写中融入游子飘泊之感,由于心情孤寂,山水也染上了一层清冷的色彩,有时诗人被作为画面的一部分而写进诗里。孟诗缺乏对理想的追求,其基本风格是恬淡孤情。王维的山水诗则往往渗透着佛家虚无冷寂的情调,诗人努力去追求那种远离尘嚣的空而寂的境界,故许多山水诗中不见诗人的影子,却能感到他沉浸在寂静的快乐中,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最后从诗的内容看:王诗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比孟诗略胜一筹。就山水诗而言,王维受佛教思想影响较深,处处可见受绘画影响的痕迹,这些在孟诗中都很难找到;就田园诗而言,王维善于写静,以有声写无声,是幽静;而孟诗中的静往往是"寂静",是直写其静;王诗中的景色是一幅幅静美的田园画,孟诗则如一个个蒙太奇镜头;王诗"物我一体",是"无我之境",孟诗往往有诗人活动的影子,是"有我之境",孟诗喜直接抒情、议论,王诗多以景见情,情景交融。二人各有成就,不宜轩轾。"如果说孟浩然是以比兴寄托和壮逸之气充实了南方山水诗的骨力,那么王维就是在充分吸取南方山水诗表现一书的基础上,开辟了北方山水田园诗的新境界,以雄浑壮丽与清新自然相结合的风格,实现了汉魏风骨与齐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