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教案

王琳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淹没了村庄和田野,房屋倒塌了,牲畜被冲走了,庄稼也被冲毁了,人们只好四处逃荒。

见到人们受苦,鲧很着急,就把天上的土偷下来,去堵塞洪水。这种土叫息壤,能自生自长,永远用不完,可还是堵不住洪水。天帝知道鲧偷了息壤,大怒,命令火神把鲧处死。鲧在临死前叮嘱儿子禹“一定要把洪水治好”。

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他的脚长年泡在泥水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拄着棍子走路。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洪水终于退了,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禹因此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和英雄。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二类生字,会写7个一类生字,学习多音字“处”,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理解课文,感受大禹的智慧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智慧和奉献。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读通:

1、通过课文学习,学生会认生字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学习多音字“处”。

2、正确朗读文中易错的字词,读通句子。

二、读懂

引导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原因和治水的具体做法以及鲧治水的过程。

三、读顺

了解文章的行文结构是治水原因——治水过程——治水结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都知道中国古代哪些神话人物?对于大禹你都有哪些了解?

2、齐读课题,强调读音“yǔ”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

自读课文,看看你对大禹有了怎样进一步的了解,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不认识的字,生字条又没有的,请画上?

师板书学生易错词,纠正读音

牲畜息壤堤坝叮嘱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交流对大禹有怎样的了解

三、学习课文生词,落实字词目标

PPT出示所有一类词和二类词和所有成语,生字带上音节

Yǔ chǔ chù záo lěi qiū zhǔ qī róng 大禹处死四处开凿垒起草丘山冈拄着妻子欣欣向荣

Hóng yě huāng dǔ sè jǐn xióng

洪水田野逃荒堵塞仅仅英雄

1、小声自读。

2、指名读。

3、去掉拼音齐读

4、学习多音字

①多音字“处”,读音,组词,板书,请做笔记

②找找有这两个音的句子,请生读一读

A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淹没了村庄和田野,房屋倒塌了,牲畜被冲走了,庄稼也被冲毁了,人们只好四处逃荒。“处”在这里的意思是?(地方)再扩两个词

B天帝知道鲧偷了息壤,大怒,命令火神把鲧处死。“处”在这里的意思是?(处理)扩词

③还有个多音字“塞”它还有哪个音?板书,学生批注

④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见到人们受苦,鲧很着急,就把天上的土偷下来,去堵塞洪水。“塞”的意思是?(塞住了,不通畅)扩词训练

⑤完成题单练习一

A 春天到处(chǔ chù)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B 周总理每天处(chǔ chù)理许多国家大事。

C 他打开瓶塞(sāi sè)就喝到了里面的饮料。

D 交通堵塞(sāi sè)了,路上一片混乱。

订正题单,其他学生用红笔批改

4、学习一类生字(小黑板出示)

(1)读一类生字。

(2)给生字“堵”、“荒”扩词,指名扩词,其他学生跟着念两遍。

(3)标注一类生字。(大写字母,部首、笔画数、扩词)

(4)订正,重点题型“雄”的部首是“隹”字部,还有哪些字有“隹”字旁?(谁、准)批注

(5)识记生字字形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堵和塞这两个容易错的字

找形近字,批注在书上

堵()赛()

赌()塞()

(6)指导书写

观察“野”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左右结构,分别在竖中线的左右)

师示范写“野”提醒怎样把字写漂亮(里写短点,予写长点)

写带头字

三、读懂、读顺文章。

再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把一类字、二类字送回课文,把课文读顺,长句子要反复读,做到文通句顺。

(一)读懂第1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知道了什么?(人们去逃荒)

2、(板书“逃荒”)“荒”从哪儿知道?小声再读,勾出相关的词语。

淹没倒塌冲走冲毁

3、淹没的、倒塌的、冲走的、冲毁的是什么?圈出相关的词,读。

4、生汇报,板书:村庄、田野、房屋、牲畜、庄稼,这就是“荒”,再读。(前几个句子)

5、身处这样的境地,人们怎么做?读最后一个小分句。突出“只好”,没有办法的办法啊!

(二)读懂第2段。

1、指名读

2、在人们饱受苦难时谁出现了?(鲧)

他做了什么?再读二段,波浪线勾画句子

指名读(批注鲧治水)

他成功了吗?读

3、鲧在临死前对儿子大禹说了什么?齐读

鲧是怎样说这番话的?板书(叮嘱)

什么叫“叮嘱”?换成“告诉”行不行?为什么

生谈

再读

4、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禹为什么要治水?指名说①人们吃苦②父亲叮嘱

5、那么这两个自然段是在写治水的?(原因)批注分段及段意

(三)读懂第3段、第4段。

1、在鲧的叮嘱下,大禹下决心要治水了,他是怎样做的?指名读3、4段

其余思考:用波浪线勾画出大禹治水具体的做法?

2、那我们再读读这一句批注大禹治水

3、3、4段除了写大禹治水的具体做法还写了什么?请男生读剩下的部分

指名说:大禹为了治水付出了很多

4、3、4段都在写治水的?(过程)板书批注段意

(四)读懂第5段

1、最后怎样呢?齐读5段

这个句子有个四字词,读好“欣欣向荣”

放回句中,再读5段

2、这段在写治水的?(结果)板书批注段意

四、读顺课文,明了结构。

1、根据板书,明了结构(师指着板书引导学生说出结构)

2、完成练习,明了结构

本文主要讲了由于,,所以大禹决定治水,他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历尽艰险,为治水付出了很多,最后终于。文章主要从治水、治水、治水三方面进行了介绍。

2、齐读题单。

一课时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逃荒叮嘱治水原因牲畜

村庄田野治水过程息壤

房屋治水结果堤坝

庄稼叮嘱

牲畜

人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对比鲧和大禹做法的句子,从“开凿、挖通、垒起、引到”体会大禹的智慧

2、品读重点句“为了治水……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从四个数量词和四个语气词体会大禹的奉献精神。

3、体会“欣欣向荣”的意思,引导学生说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并进行课堂练笔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齐读课题,课文围绕“治水”写了哪三方面内容?

治水原因——治水过程——治水结果

二、品读点1——成功是基于“智慧”

(一)比较读鲧和大禹治水句子

1、齐读句子。

鲧和大禹怎么治水?捧书,读。

2、ppt出示句子,自读。

小声再读鲧和大禹治水的句子,试试看,能把他们的做法读成一个字吗?

3、交流,提炼概括

指名:堵和引(疏)板书

4、引读治水结果。

父子都治水,结果怎样呢?捧书。鲧治水的结果是……(生读)大禹治水的结果……(生读)板书:成功

(二)品读大禹治水的句子,感受大禹的智慧

过渡:我们先来看看大禹治水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1、读大禹治水的句子。

2、品大禹治水的方法。

第一步怎么做?读“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开凿”什么意思?突出“开凿”读

这个句子。什么是“龙门”?(大峡谷的最窄处,出示图片理解龙门)为什么要开凿龙门?(使洪水流出,不堵塞)突出“龙门”读

第二步怎么做?读“挖通了九条河”。什么是“挖通”?突出“挖通”读这个句子。“九条河”是刚好挖了九条河吗?古时“九”这个数字代表很多,突出“九条河”再读这个句子。挖了这么多条河可以使洪水怎样?(流出)这些流出的水可以有哪些作用呢?(灌溉农田,提供饮水)洪水不再危害人类,还可以为人类服务,请再读读这半句。

第三步做了什么?读“垒起堤坝”什么是堤坝?(出示图片,观察堤坝的作用)突出“堤坝”读这句话。古体的“垒”是这样写的,垒这个字给你什么感觉?(古体的这些圈像堤坝的石头,堤坝很坚固)那该怎么读?指名读,这些垒起的堤坝起到了什么作用(阻挡洪水)突出“垒起”,再读读这半句

最后把洪水引到了?引读(东海)

3、除了“堵”和“引”鲧和大禹的做法不同,再读读看这两句话,还有什么发现?

如果生找不到,师引导“开凿、挖通、垒起、引到”这些事都是谁做的?(大禹和人们)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带领)而鲧的做法是几个人?(一个人)你感受到了什么?(唯有集所有人的力量,才能让事业走向成功),突出“带领”再读这句话

你觉得大禹的成功是因为什么?(方法巧妙;大家力量……)

对比鲧的做法,再读大禹治水的句子,从他们的治水中你感受到什么?)孩子可以充分说,再板书:智慧……

3、书面练习,感悟大禹治水的智慧

练习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 人们了龙门, 了九条河, 堤坝,把洪水东边的大海里。从大禹的做法中,我体会到了他的。

三、品读“奉献”

(一)过渡:方法的问题解决了,群众的力量也汇聚了,大禹治水成功,还因为什么呢?自读三、四段剩下的内容,还有什么发现?

“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他的脚长年泡在泥水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拄着棍子走路。”

1、品读第一句

读第一句话,齐读,这句知道了什么?生哪儿读出来的?

引出“常常”,常常什么意思?突出读

“又”知道了什么?突出读

2、读第二句

齐读,你知道了什么?生

引出“长年,只好”突出读

(二)大禹为了治水成功承受的不仅是身体的痛苦,还有什么呢?齐读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1、品读数词

①自读,圈出4个数词“三十岁、四天、十年、三次”

②通过“三十岁”、“四天”体会奉献

理解“三十岁”

先请男生来读第一句“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三十岁结婚意味着什么?请同学们先看一段背景资料

读《墨子·节用》“男二十而娶,女十五而嫁。”

从这段文字你看到古时男子最晚多大年龄结婚?(20)

对,因为古人的平均寿命大体50岁左右,而大禹多大结婚?(30)

所以文中用了一个字“才”,圈出,说明?(大禹结婚非常晚,为了治水他付出了太多的时间)

再读读这半句,突出“30岁”

理解“四天”

三十岁结婚已经非常晚了,他在家待了多久?(读: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住了几天?(四天)为什么?(治水去)所以作者在四天前面加了个?(仅仅)圈出,说明什么?(时间非常少)

对比“三十”和“四”再读读这半句,突出“三十和四天”你知道了什么?(奉献)

你觉得大禹奉献了什么?引导孩子说:他把()奉献给了()。

③通过“十年”“三次”体会奉献

再来看看第二句,请女生读“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大禹治水多少年?(十年)再读一遍

几次路过家门?(三次)这三次他是怎么做的?读“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哪个词该重读?(却)为什么?

我们再来看一段资料,了解一下他这3次路过家门为什么不进去看看。

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敢入。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的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敢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指名读,请同学边听边思考他每次不进去的原因

第一次不进去的原因是?指名读“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

第二次呢?指名读“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

第三次?指名读“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

从这三次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谈(奉献…..)

引导孩子:奉献就是()。

奉献就是()。

……

带着你的体会,再读读这句话

2、品读关联词

再读句子,如果去掉这四个词,我们看看有什么效果?请一二大组读原句,三四大组读改后的句子,边读边体会效果有什么不同?

A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B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结婚,在家住了四天,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生谈

再读原句

四、

关于大禹治水成功,你还有什么发现?再次走进课文,看看你还会有什么发现?

生谈:信念——一定要将洪水治理;

人们受苦——一颗为民众排除苦难的责任与使命

师:说到这儿,明白了吧:成功的原因有三个层次:方法、力量——奉献、坚持——信念、使命)

五、读第三段

正是由于有了这三方面的原因,洪水终于退了,大地?读第5段

大地什么样的景象?再读(突出欣欣向荣)

我们再来对比第一段读一读,当洪水来临时是怎样的景象?齐读第一段

师:洪水泛滥时,家园是“荒”,治水成功了,家园“欣欣向荣”,文章在这儿没有具体的描写,孩子们,想想看,一切都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谈,引导板书:村庄、房屋、稻田、牲畜、人们……

村庄会是怎样的景象?

……

看来就在这,文章还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这的句号可以变成冒号

完成练习四:

写话练习:大禹治水成功了,大地上出现了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学生写,指名念

师:多么美丽和谐的画面,这一切我们都要感谢?(大禹)再读读第5段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逃荒成功:智慧奉献信念……欣欣向荣村庄田野堵引村庄房屋牲畜牲畜开凿挖通垒起稻田庄稼人们人们

大禹治水的资料

大禹治水的资料 篇一: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治水的故事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堵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李奕欧 篇二: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伟大的传奇人物,在近几年来电视银屏上也出现了不同版本的故事说明,但都围绕着一个流传千年典故的中心——大禹治水。 大约在4000多年前,我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鲧治水失败后由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禹接受任务后,首先就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到全国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了一番周密的考察。他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难以通过汛期洪水;他还发现黄河淤积,流水不畅。于是他确立了一条与他父亲的”堵”相反的方针,叫作“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的通过。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根据轻重缓急,定了一个治的顺序,先从首都附近地区开始,再扩展到其它各地。据说禹治水到涂山国,即他家所在地,但他三过家门,都因治水忙碌,无法进家门看看。他的妻子到工地看他,也被他送回。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这一件名垂青史的大业。 禹为鲧(gǔn)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羌(今甘肃、青海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时也是奴隶社会的创建者。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

大禹治水

10.奉献 详备人:韩芳 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感受大禹的献身精神。 2.认字8个,写字7个。学习多音字“处”。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禹“三国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重点词句,学习大禹治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公而忘私的献身精神。 教具准备 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关于洪水的传说,洪水泛滥时一定特别严重,所以才产生了“洪水猛兽”这个成语认为洪水比猛兽更为可怕。大禹治理水患,让大家安居乐业,得到了许多部落的共同拥戴,继舜而成为部落的领袖,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领袖。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简介禹。 3.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课文分成三部分,说说每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生字和词语,强调要点。 (1)字音:“塞”为多音字。 (2)字形:“荒”字的中间是“亡”,不要多一点。 3.出示本课词语,读中巩固。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轮流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他什么事? 2.集中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

的英雄,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理解大英雄的由来。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明确目标。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过渡:洪水究竟有多大?大禹是怎样制服洪水的呢?为什么大禹会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这节课我们来一起解决这些问题。 二、学习课文,认识大禹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交流汇报。 3.指导朗读。看到这滔滔的洪水冲跨了房屋,淹没了庄稼,老百姓无家可归,你的心情怎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 4.想象:通过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过渡:洪水如此猛烈,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过着四处逃荒的悲惨生活。鲧偷了息壤去堵洪水,却被天帝处死。鲧在临终前叮嘱儿子禹“一定要把洪水治好”。禹又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 (二)学习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教案 王琳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淹没了村庄和田野,房屋倒塌了,牲畜被冲走了,庄稼也被冲毁了,人们只好四处逃荒。 见到人们受苦,鲧很着急,就把天上的土偷下来,去堵塞洪水。这种土叫息壤,能自生自长,永远用不完,可还是堵不住洪水。天帝知道鲧偷了息壤,大怒,命令火神把鲧处死。鲧在临死前叮嘱儿子禹“一定要把洪水治好”。 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他的脚长年泡在泥水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拄着棍子走路。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洪水终于退了,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禹因此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和英雄。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二类生字,会写7个一类生字,学习多音字“处”,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理解课文,感受大禹的智慧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智慧和奉献。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读通: 1、通过课文学习,学生会认生字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学习多音字“处”。 2、正确朗读文中易错的字词,读通句子。

二、读懂 引导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原因和治水的具体做法以及鲧治水的过程。 三、读顺 了解文章的行文结构是治水原因——治水过程——治水结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都知道中国古代哪些神话人物?对于大禹你都有哪些了解? 2、齐读课题,强调读音“yǔ”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 自读课文,看看你对大禹有了怎样进一步的了解,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不认识的字,生字条又没有的,请画上? 师板书学生易错词,纠正读音 牲畜息壤堤坝叮嘱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交流对大禹有怎样的了解 三、学习课文生词,落实字词目标 PPT出示所有一类词和二类词和所有成语,生字带上音节 Yǔ chǔ chù záo lěi qiū zhǔ qī róng 大禹处死四处开凿垒起草丘山冈拄着妻子欣欣向荣 Hóng yě huāng dǔ sè jǐn xióng 洪水田野逃荒堵塞仅仅英雄 1、小声自读。 2、指名读。 3、去掉拼音齐读

历史手抄报资料大禹治水文字稿

历史手抄报资料大禹治水 尧、舜、禹三位,是我国远古时期著名的帝王。其实, 在当时他们只能算是部落联盟的首领。远古时代没有文字,历史 全靠人们的口头流传保存,在民间传说中,在人民的心目中,尧、舜、禹都是英明的帝王。 尧的祖父是黄帝。尧16岁就登上了帝位,他很善于治理 天下,国内四方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他统治了国家约100年时间,活了110多岁才逝世。在他逝世前经过人民的推荐,他自己 又严格考察,最后选定了平民出身,有德有才的舜作为接班人, 并且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 舜,又叫葵舜,姓姚,名字叫重华,是今天河北省一带 的人,当时叫冀州。舜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死了,父亲是个瞎子,乡里人叫他瞎老头。舜的后母生了个儿子叫象,是舜的同父异母 弟弟。舜的瞎父亲心眼很坏,弟弟象更是一个手辣心狠的家伙, 经常动坏主意谋害舜。但舜对父亲和后母还是很孝敬,对弟弟象 也很仁爱。 舜登上帝位以后,他同父异母弟弟象很害怕,有一天主 动跪在舜面前,请求哥哥惩罚。舜扶起象,对他说:“过去的事 就别提了,今后你改了就好。” 舜虽然已经贵为天子,但拜见自己的父亲还是恭恭敬敬,和当年做普通老百姓的时候一样。瞎老头惭愧地对舜说:“孩子,我当年对不起你,请你原谅我这个瞎子。”

舜在位期间,国内发生一次大水灾,现在的中原地区, 特别是黄河两岸变成了一片汪洋,人民被迫放弃了原先耕种的土地,纷纷逃到高山野岭上,以野菜、野果充饥。 早在尧帝的时候,就任命了一位治水官员,名字叫鲧 (gǔn)。鲧是一位十分尽职的治水官员,他率领民工,用泥土和 石块筑坝,把洪水围住,随着水位提高,鲸也增高和加固堤坝, 于是堤坝越来越高,越加越宽,逐渐在延长。这样,总算暂时把 洪水制服了。 舜接替尧登上帝位的时候,就曾经召见鲧,并向他发出 警告:“洪水就像一头猛兽,现在你只是把猛兽锁在笼子里,并 没有把它消灭,这是无穷的后患。俗话说,困兽犹斗,它总有一 天要冲破笼子,给国家带来灾难。” 围住洪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治水方法,鲧除继承传统,采用老方法之外,又实在想不出别的好办法。 鲧听了舜的警告以后,他又率领人加高加固堤坝。经过 整整9年的日夜奋战,直到所有的堤坝都加固完工后,他才松了 口气说:“即使水位再涨高5尺,我的大坝也能抵挡得住。”同时,他又向舜作出保证:如果是我的堤坝出问题,危害了人民的 生命财产安全,我愿意用生命承担责任! 就在鲧作出保证的当年,天就像是被谁捅破,暴雨整整 下了3个多月。鲧用9年时间所筑的堤坝,全都被洪水冲毁、冲垮。这头猛兽真的破笼而出,奔腾咆哮,恣意横虐,吞食人民的 生命和财产。田地被淹没了,房屋被冲垮了,人民死于洪水,葬 身鱼腹。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大禹治水教案

15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大禹治水虽然吃尽千山万苦,却仍意志顽强的语 气。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洪灾、无家可归”等,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洪水的凶猛,了解大禹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 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 形象。 一、导入揭题,复习词语 1、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齐读课题。 2、组词语 洪(洪灾)(洪水) 毒(有毒)(毒蛇) 蛇(毒蛇)(蛇尾) 兽(野兽)(禽兽) 伤(受伤)(伤害) 灾(灾难)(灾害) 难(灾难)(苦难) 继(继续)(后继有人) 续(后续)(继续) 退(后退)(退步) 被(被动)(被子) 耕(耕田)(耕地) 恢(恢复)(天网恢恢) 3、你能用洪水淹没毒蛇猛兽恢复安居乐业上几个词语说说课文讲了生一 个什么故事吗? 大禹治理的是什么样的洪水呢?快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读完了吗?在这段话中,你认为哪些词最能看出洪水的凶猛?把它们圈出来。 2. 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 猛兽到处伤害牲畜和百姓,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1)哪些词语写出了洪水来势凶猛?(泛滥淹没冲毁) (2)抓住这些词语,你能读出洪水的凶猛吗? (3)淹没了田地,人们将——冲毁了房屋,人们将—— 谁再来读读? 3.多么悲惨呀!谁再来读读? 过渡:这一切禹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所以—— 三、品读文字,精读感悟 学习第二自然段 板块一体会“治水”决心

15大禹治水(人教部编版)

课题:15大禹治水 【教学要求】 1.认识“洪、毒”15个生字,会写“洪、灾”8个字。 2.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3.根据提示,会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教学难点】 会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8个字。 2.初读课文,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代的治水英雄——大禹。传说古 时候,洪水泛滥,没有人能治得了,只有大禹用了整整十三年的 时间,带领人们制服了洪水,人们终于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回 归家园,安居乐业。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大禹治水》)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2) 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面做“△”记号。读第二遍时,生字重点拼读。读第三遍时,在难读【设计意图:自学课文,反复读,每一次读都有新的的任务要完成。】

的句子下面画“——”线。读第四遍时,标上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3) hónɡ zāi nàn dào rèn bèi yè chǎn 洪灾难道认被业产 ①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难、认、产”,后鼻音“洪”以 及整体认读音节“业”。 ②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③识记生字 加一加:“氵”加“共”是“洪”;“讠”加“人”是“认”,“首”加“辶”是“道”。 换一换:“波”减“氵”换“衤”就是“被”。“推”减“扌”换“又”就是“难”。 减一减:“亚”减“一”是“业”。 猜谜语:“家里失火了。”是“灾”,“建立厂子”就是“产”。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4) 洪.水毒蛇 ..猛兽.教训.消退.继续 ..伤.害恢.复仍.然 ①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 形近字比较识记:“扔一仍”。 组词、句子拓展法识记:识记“毒、蛇、兽、伤”,可以通过组词识记,如“毒蛇、毒害、猛兽、凶猛、伤害、受伤”等。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5)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填空。 带领大家的事。【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已有经验,自主识字,多种方法识字,把识字当作一种游戏,变成一种乐趣。】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大禹治水》精品教案

15、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顽强的意志和献身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来历,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治水采用的科学方法,感受大禹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他的顽强意志。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古代的传说,传说中的主人公是我国古代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下面,我们来看看他到底做了什么事。 2.板书课题:大禹治水(齐读课题) 3.教师简介大禹。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碰到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词) (1)自己读读生字词,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音向他人请教。 (2)指名读,开火车读,请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带读。 (3)教师相机订正读音,指导易错、难读字。

难:前鼻音,声母是“n”;是多音字,在“灾难”一词中读第四声。另一个读音为“nán”,可组词为“困难”。 蛇、兽、伤:都是翘舌音。 洪、伤:都是后鼻音。 (4)齐读生字词,去掉拼音再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点评。 6.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大禹的什么事? (2)学生讨论交流。 (3)课件出示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最终率领民众与洪水斗争并取得了胜利的故事。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2.根据生字课件,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3.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与大家交流。 4.指导写字。 道:半包围结构,注意“辶”是三画,“首”的下半部分是“自”。 难:注意右边“隹”是四横。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大禹治水》这篇课文。 二、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1)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大禹治水

第27卷 第5.5期 天 中 学 刊 V ol. 27 No. 5.5 2012年11月 Journal of Tianzhong Nov. 2012 收稿日期:2012-06-12 作者简介:孙国江(1983―),男,河北廊坊人,讲师,博士。 大禹治水传说的历史地域化演变 孙国江 (天津师范大学 文学院,天津 300387) 摘 要:大禹治水传说相关叙事由区域性的传说不断向全国性的传说扩展,后又逐渐与各地文化结合,发展为各地不同的地方传说。早期传说中大禹治水的地域主要集中于西北地区,春秋战国后扩展至全国,秦汉时期发展为禹平定天下山川河流的说法。魏晋以后,治水传说逐渐与民间信仰结合,形成地方传说。自唐至清,大禹治水传说在基本定型的基础上又经历了儒家学者的考证,最终在官方话语、民间话语和学者话语的三重作用下发展为遍及全国又带有地方特色的传说体系。 关键词:大禹治水;传说;历史地域化;演变 顾颉刚认为:“战国、秦、汉之间,造成了两个大偶像:种族的偶像是黄帝,疆域的偶像是禹。”[1]156大禹作为治水的重要人物,有关他的传说成为维系中华文明与中华土地特定关系的纽带,并且随着中华版图的变迁不断发挥着影响力。传说中禹曾疏导了长江和黄河中流通不畅的水道,在西、北、东、南各凿河渠使壅滞的洪水通向入海河流。但是,依现在的眼光来看,传说时代人类能够使用的生产工具十分有限,大禹的这些功绩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由人力完成的。实际上大禹治水的传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和流布过程,记录了中国疆域开拓和沿革的历史,反映了中国古人对敢于和恶劣自然环境相抗争的英雄的崇奉和尊敬。 一、传说中治水范围的扩大 先秦时期,传说中大禹治水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的:由黄河上中游地区向下游地区扩展,后又向南方的长江流域扩展。这与先秦时期全国地理的开发是基本一致的,反映的正是大禹传说由旧地区向新开拓地区不断传播的过程。 有关大禹治水、甸山的传说,最早的记载应属遂公盨铭文中所称述的“天命禹敷土,堕山浚川”,但这里只是泛指,并未明言大禹治水的具体途径和经过。到了《诗经》中,已详细述及大禹治水、甸山的地点。《诗经·小雅·信南山》称:“信彼南山,维禹甸之。” 南山即今终南山,其地在今陕西西安市南。《诗经·大雅·文王有声》又称:“丰水东注,维禹之绩。”丰水源出今陕西西安西南秦岭,东北流与渭水合,注入黄河。《诗经·大雅·韩奕》有:“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有倬其道。”梁山在今河北固安县附近。从时间上来看,《信南山》与《文王有声》都是周代流传的史事和祭祀歌谣,且所称颂的都是周王朝建立之前祖先们的功绩。两首诗中所记大禹甸山的地点都在今陕西西安附近,即周族的发源地,可见大禹治水传说本是流传于该地的一个地方性传说。《韩奕》是颂韩侯的颂歌,与前两首相比应形成较晚,其中所记大禹甸山之处则较前两首偏向于东。由此可见,大禹治水的传说在春秋以前应是由周王朝发源地的渭水流域向东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传播的。 春秋末期,较早详细记载了大禹治水路径的典籍当属《墨子》。《墨子·兼爱》记载:“古者禹治天下。西为西河渔窦,以泄渠、孙、皇之水;北为防原、泒,注后之邸,嘑池之窦,洒为底柱,凿为龙门,以利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东方漏之陆,防孟诸之泽,洒为九浍,以楗东土之水,以利冀州之民。南为江、汉、淮、汝,东流之注五湖之处,以利荆、楚、干、越与南夷之民。”[2]325根据毕沅和孙诒让等人的考证,西河在今山西、陕西之界;渔窦即龙门,在今山西河津县附近;渠、孙、皇之水即汧水,源出甘肃,流经陕西入渭河;泒,即雁门泒水,《说文·水部》谓:“泒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5261(2012)03-0001-02

人教部编版《大禹治水》优秀教案1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禹治水》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并写好生字。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境、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提示,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献身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按照提示,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难点:在朗读中感悟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三、教具准备 1、课件 2、视频 四、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引出课题 师: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创造出许许多多生动的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大禹有关的神话故事。请大家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大禹治水 师:看着课题,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是啊,题目往往是一个故事的眼睛。透过课题我们就能大体知道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大家齐读课题。 二、识写生字 1.出示词语 洪水淹没伤害灾难消退毒蛇猛兽 仍然驱赶认为继续教训恢复生产 师:课前大家都认真预习了课文,老师就来检查一下这些词语你过关了吗?变红的是我们本课的新生字,要特别注意他们的读音。(找三个学生读)

2.没有词语朋友的帮助你还认识吗? 同位两个开火车读。读对了给他一个赞,不对的教一教他。 师:得到同学点赞的请举手。看来大家都是识字小能手。 3、师:灾难这个词语的组合也特别的有意思。我们先来看灾这个字,结合字形,你猜猜它是什么意思? 师:大家看灾上面的宝子盖还像一座大大的房子,房子里边着火可不就是灾祸灾难嘛。而难也表示祸患的意思。所以灾难这个词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以后再遇到这样的词我们就可以借助一个字义就猜出了一个词义。一起读。 4、师:这两个字还是我们要求会写的字。要想写好字得先认真观察,用心分析。大家看灾这个字,他是什么结构?要想写好这个字的结构,我们就要注意什么?(上宽下窄) 我们再来看它的占格,你有什么发现? 师: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我们一起来写一下这个字。 师范写(写灾时我们要注意上面的宝字盖要少宽一些盖住下面的火,还要注意撇捺的舒展,这样写出来的字更好看。 师:我们再来写一个左右结构的字——难,写这个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左窄右宽) 再看关键笔画:你发现了什么?体现了中国汉字谦恭有礼的特点,给右边的部分避让。 三看占格观察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 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 B 范写(捺变点竖站直在写四横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注意等距,还要注意笔画之间的紧凑) E 描写一个,描红一个,练写一个。 师:咱们一起评一评这位同学写得怎么样? C 评议,修改 5、得到三个星请举手,恭喜你成为咱班的小小书法家。得到一颗星和两颗的同学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用心分析,你也能写的一手好字。 三、品读课文,理清文路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大禹治水虽然吃尽千山万苦,却仍意志顽强的语气。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洪灾、无家可归”等,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洪水的凶猛,了解大禹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 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 一、导入揭题,复习词语 1、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齐读课题。 2、组词语洪(洪灾)(洪水)毒(有毒)(毒蛇)蛇(毒蛇)(蛇尾)兽(野兽)(禽兽)伤(受伤)(伤害)灾(灾难)(灾害)难(灾难)(苦难)继(继续)(后继有人)续(后续)(继续)退(后退)(退步)被(被动)(被子)耕(耕田)(耕地)恢(恢复)(天网恢恢) 3、你能用洪水淹没毒蛇猛兽恢复安居乐业上几个词语

说说课文讲了生一个什么故事吗? 大禹治理的是什么样的洪水呢?快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完了吗?在这段话中,你认为哪些词最能看出洪水的凶猛?把它们圈出来。 2.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牲畜和百姓,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1)哪些词语写出了洪水来势凶猛?(泛滥淹没冲毁)(2)抓住这些词语,你能读出洪水的凶猛吗? (3)淹没了田地,人们将——冲毁了房屋,人们将——谁再来读读? 3.多么悲惨呀!谁再来读读? 过渡:这一切禹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所以—— 三、品读文字,精读感悟学习第二自然段 板块一体会“治水”决心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1.指名读。是啊,洪水摧毁了家园,害惨了百姓,真该治一治它!板书:治好它 2.谁愿意做禹,再把决心表一表?(决心还不够坚定!决心很大) 3.咱们一起来表表决心。(齐读,读好“下决心”) 过渡:禹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小节,边读边画出禹做了哪些事情?禹先做了什么?后做了什么?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

历史手抄报资料:大禹治水

历史手抄报资料:大禹治水 历史手抄报资料:大禹治水历史手抄报资料:大禹治水尧、舜、禹三位,是我国远古时期著名的帝王。其实,在当时他们只能算是部落联盟的首领。远古时代没有文字,历史全靠人们的口头流传保存,在民间传说中,在人民的心目中,尧、舜、禹都是英明的帝王。 尧的祖父是黄帝。尧16岁就登上了帝位,他很善于治理天下,国内四方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他统治了国家约100年时间,活了110多岁才逝世。在他逝世前经过人民的推荐,他自己又严格考察,最后选定了平民出身,有德有才的舜作为接班人,并且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 舜,又叫葵舜,姓姚,名字叫重华,是今天河北省一带的人,当时叫冀州。舜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死了,父亲是个瞎子,乡里人叫他瞎老头。舜的后母生了个儿子叫象,是舜的同父异母弟弟。舜的瞎父亲心眼很坏,弟弟象更是一个手辣心狠的家伙,经常动坏主意谋害舜。但舜对父亲和后母还是很孝敬,对弟弟象也很仁爱。 舜登上帝位以后,他同父异母弟弟象很害怕,有一天主动跪在舜面前,请求哥哥惩罚。舜扶起象,对他说:过去的事就别提了,今后你改了就好。 舜虽然已经贵为天子,但拜见自己的父亲还是恭恭敬敬,和当年做普通老百姓的时候一样。瞎老头惭愧地对舜说:孩子,我当年

对不起你,请你原谅我这个瞎子。 舜在位期间,国内发生一次大水灾,现在的中原地区,特别是黄河两岸变成了一片汪洋,人民被迫放弃了原先耕种的土地,纷纷逃到高山野岭上,以野菜、野果充饥。 早在尧帝的时候,就任命了一位治水官员,名字叫鲧(gǔn)。鲧是一位十分尽职的治水官员,他率领民工,用泥土和石块筑坝,把洪水围住,随着水位提高,鲸也增高和加固堤坝,于是堤坝越来越高,越加越宽,逐渐在延长。这样,总算暂时把洪水制服了。 舜接替尧登上帝位的时候,就曾经召见鲧,并向他发出警告:洪水就像一头猛兽,现在你只是把猛兽锁在笼子里,并没有把它消灭,这是无穷的后患。俗话说,困兽犹斗,它总有一天要冲破笼子,给国家带来灾难。 围住洪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治水方法,鲧除继承传统,采用老方法之外,又实在想不出别的好办法。 鲧听了舜的警告以后,他又率领人加高加固堤坝。经过整整9年的日夜奋战,直到所有的堤坝都加固完工后,他才松了口气说:即使水位再涨高5尺,我的大坝也能抵挡得住。同时,他又向舜作出保证:如果是我的堤坝出问题,危害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愿意用生命承担责任! 就在鲧作出保证的当年,天就像是被谁捅破,暴雨整整下了3个多月。鲧用9年时间所筑的堤坝,全都被洪水冲毁、冲垮。这头猛兽真的破笼而出,奔腾咆哮,恣意横虐,吞食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田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大禹治水 教案(含反思)

15、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顽强的意志和献身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来历,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治水采用的科学方法,感受大禹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他的顽强意志。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古代的传说,传说中的主人公是我国古代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下面,我们来看看他到底做了什么事。 2.板书课题:大禹治水(齐读课题) 3.教师简介大禹。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碰到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词) (1)自己读读生字词,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音向他人请教。 (2)指名读,开火车读,请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带读。 (3)教师相机订正读音,指导易错、难读字。 难:前鼻音,声母是“n”;是多音字,在“灾难”一词中读第四声。另一个读音为“nán”,可组词为“困难”。 蛇、兽、伤:都是翘舌音。 洪、伤:都是后鼻音。 (4)齐读生字词,去掉拼音再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点评。 6.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大禹的什么事? (2)学生讨论交流。 (3)课件出示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最终率领民众与洪水斗争并取得了胜利的故事。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2.根据生字课件,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3.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与大家交流。 4.指导写字。 道:半包围结构,注意“辶”是三画,“首”的下半部分是“自”。 难:注意右边“隹”是四横。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大禹治水》这篇课文。 二、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1)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写洪水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灾难) (2)这么大的洪水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灾难?(指名回答) (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牲畜和百姓。) (3)课件出示洪水视频(图片),引导感知洪水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2.自由读第2自然段,思考: (1)洪水肆虐,有人出来治理洪水吗?(鲧) (2)鲧治理洪水的方法是什么?(筑坝挡水) 讨论:你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吗?(学生自由讨论) (3)鲧治水的结果怎样?(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讨论:为什么鲧没有治好洪水?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是第十单元“奉献”的一篇主体课文,与后面的《炮手》和《小溪的歌》共同组成一个主题,从不同体裁(神话传说、记叙文、诗歌)、不同国籍、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奉献”这个主旨,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受到教育、受到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大禹治水》是一篇千古流传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洪水肆虐,冲毁了庄稼,冲没了房屋,大禹的父亲偷息壤用“堵”的方法治水,没有成功,反受处罚,大禹继承了父亲的遗愿,历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用“引”的方法治水成功,给人们带来幸福的的故事。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其中2、3、4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文章简短易懂,语言精练,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禹的赞美,一个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课后有两个思考题:1、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意在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加深对大禹治水奉献精神的感悟。2、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才”、“仅仅”、“就”、“却”表达的语气。意在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用法及表达的感情。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可能听过许多神话故事,对本文所讲述的故事也许并不陌生,因此很容易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所以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自行阅读,把握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就重点内容进行引导点拨。 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已经有了一些体验,初步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课前的资料收集与课上的资料交流可以放手给学生。 对于生字词语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各种识字的方法来读准字音、识记字形,本课出现的10个要求会认的字和7个要求会写的字,学生均能自学掌握,教师只需在个别字形、字音上加以强调即可。 三、教学设想与目标 1、运用综合识字的方法,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7个。继续培养学生独

大禹治水(相关资料)

大禹 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出生在汶山石纽地区,母亲是有辛氏之女,名叫女志,也叫脩己。禹幼年随父亲鲧东迁,来到中原。其父鲧被帝尧封于崇。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帝尧命令鲧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灾祸。接着禹被任命为司空,继任治水之事。 禹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治水失败的原因。禹总结了其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治水期间,禹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测量仪器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也不敢休息。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过家门而不入,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经过13年治理,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因为治洪水有功,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等皆了如指掌。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帝夏禹王还规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

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央朝廷政教。 禹的轶事典故 三过家门而不入 传说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但一想到开山导流刻不容缓,便顾不上回家,又走上了治水一线。第三次经过家乡的时候,其子启正被母亲抱在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 涂山之会 夏建立后,大禹在阳城东南的涂山尽早召开诸侯大会,以检讨自己的过失。这次涂山之会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夏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到了正式大会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执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诸侯按着他国土的方向两面分列,齐向大禹稽首为礼,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礼。 礼毕之后,夏禹大声向诸侯说道:“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恳切的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使我改过。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虽略有微劳,但生平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15大禹治水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9个字,会写“洪水、经常”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3.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教学重点 1.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2.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课文插图、无私奉献的英雄人物的相关课件;洪水泛滥的相关视频;大禹治水的故事视频。 2.字词卡片、生字书写动漫。 学生准备:生字卡片。搜集有关“大禹”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活动1借助图片,了解大禹 1.导入:绍兴有禹陵,还有禹庙,你们去过吗?你们知道那是纪念谁的吗?对,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禹的古代英雄。(出示大禹像,并辅以简单介绍,让学生直观可感,激发阅读故事的兴趣。) 2.简介大禹:禹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治水英雄,他的父亲是鲧。他为治理洪水,多次路过家门而不入,为后人世世代代所传颂,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他的故事吧!(板书题目,齐读题目。) 活动2引发质疑,激发兴趣

1.引导质疑:读了题目,你们想要了解什么? 2.梳理问题: (1)禹为什么要治水? (2)禹是怎样治水的?结果怎样? 操作指导 在介绍大禹时,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了解的资料进行补充,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质疑课题时,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板块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活动1 自由读文,合作学习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段落序号。 2.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1)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2)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活动2全班交流,识记生字 1.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1)课件出示由会认字组成的词语,组织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认读:学生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 (2)教师相机正音:“洪、伤、仍”是后鼻音;“难、认、训”是前鼻音;“蛇、兽、伤、仍、认”是翘舌音;“灾”是平舌音;“难”在本课中读nàn;“仍”应读rénɡ。 2.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1)“灾”可根据会意字的字形猜猜字的意思:“宀”表示房子,房子里边着火表示灾难。 (2)采用部首归类法认读:伤、仍、道、退、认、训。 (3)采用组词的方法认读:灾、难、继、续、毒、蛇。先借助拼音认读,再组词,扩句,最后根据字形结构特点识记字形。 (4)根据汉字的演变来识记:被。观看汉字的演变过程,重点识记左部,读准字音。 3.多种方式巩固对生字的掌握。 (1)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洪水、毒蛇猛兽、伤害、灾难。

大禹治水

15、大禹治水 教材分析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民间传说: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大禹用疏导的办法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他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循“治水前——治水——治水后”的线索,展开了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 学情分析 《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学生并不陌生,学习起来应该很感兴趣。课文篇幅短小,顺序性强,学生可借助拼音拼读生字词和句子,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大禹治水采用的科学方法,并能按顺序说清楚。 4.能根据背诵提纲背诵课文。 5.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 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1个偏旁。 难点:感受大禹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他的顽强意志。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课文中的生字。学会“治、制、形、洪”5个字。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 学生:查找并阅读与大禹有关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程 1.师:在浙江的绍兴,有个禹陵,还有个禹庙,那是为了纪念一位英雄而建的。 他是谁呢?(学生回答) 2.师:对,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一起来认识这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为民 造福的治水英雄。(板书“大禹”,指名读“大禹”) 3.师:有谁了解大禹吗?(学生根据自己课外搜集的资料,介绍大禹)

新部编版大禹治水说课稿

《大禹治水》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大禹治水》是部编人教版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5课的课文,纵观第六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歌颂了主人公某一方面的精神品质。《大禹治水》这是一个古代传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老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故事。把这样一个历史故事放在二年级教材中进行教学,我想不仅仅是让孩子了解大禹其人、其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吃苦耐劳、坚持不懈、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洪水的危害。第二段写:鲧怎样治水的。第三段写: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第四段写:大禹制服了洪水,成了代代相传的英雄。 二、说学情 由于生活在当今社会的独生子女多数生活条件优越,受到家长的宠爱,较缺乏“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思想,加之大禹治水的故事距今已久,因而对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生活幸福,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怀,多数学生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难。这就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 古代传说是学生感兴趣的,但其中的英雄形象很难在学生心中树立,这是时代的局限。为此,我力求在第一课时就让“大禹”的伟大形象在学生心中确立,怎么办呢?利用多媒体,要学生从一开始就牢

记“大禹”的名字,并用书上的插图作为幻灯片的背景,让大禹的形象深入学生的内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读准两个多音字,认识新偏旁“衣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写好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献身精神。 四、说教学方法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研究,我发现本课就有好几处想象的训练点。因此,本课的教学我打算抓住文中一些关键词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画面,让学生充分动口、动脑,展开丰富想象,利用想象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然后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从而得到思想上的启迪,情感上的升华。本课在写作上很有特点。除了首尾段对比,突出重点之外,数量词的运用对突出大禹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十分明显。 总之,想让学生在轻松、竞争的氛围中学习新知,陶冶情操。

大禹治水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年月日教学 内容15、大禹治水 共几课时 3 课型讲读 第几课时 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8个二会字只读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 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美观地书写四个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禹,理清课文脉络。 教 学 资 源 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预 习设计 1、预习课文。 2、完成课后第四题填空。 3、收集一些大禹的故事,了解禹。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 一、介绍人物,揭示课题。 1、读准“禹”。 2、交流对“禹”的认识。 板块一 1、小朋友,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他的名字就叫大禹。 出示生字“禹”,读准字音。

(禹是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是鲧的儿子。又称大禹、夏禹、戎禹。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奉舜命治理洪水,领导人们疏通江河,兴修沟渠,发展农业。据传,治水13年中,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后被选为舜的继承人,他一直受到炎黄子孙的崇敬和景仰,并给他抹上了一层神话色彩。 3、读题。读准“治”,说说“治水”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听课文录音,口头填空。 2、检查自学效果。 读词语 (1)说说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2)交流词语的意思。 洪水:河流因大雨或融雪而引起的暴涨的水流,常常造成灾害。 滔滔:形容大水滚滚。 地形:指地面起伏的形状。 2、简介禹。 3、禹究竟做了什么好事,到今天人们还是念念不忘他的名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大禹治水》 板书:大禹治水 板块二 1、听课文录音,感知课文内容。 (1)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大禹的什么事? (2)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词: 洪水治理害老百姓滔滔淹没 冲倒地形挖通仔细劈开引导 被制服伟大英雄感激 (指导多音字) (2)这些词语,你们已经读懂了哪些?(3)齐读生字词。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准。 3、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读了课文,你能将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里吗?出示小黑板: 板块三 1、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