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uts+spring+hibernate三者的整合过程

struts+spring+hibernate三者的整合过程
struts+spring+hibernate三者的整合过程

Struts2与Spring、Hibernate三者整合的过程示例:

示例工具:MyEclipse 7.0、Tomcat 6.0、MySql

步骤:

1.创建一个WEB工程,命名为BookShop(名字自己取,此处为示例工程名);

2.导入struts2的核心jar包,也就是在WEB-INF下的lib文件夹中放入jar包文件,如下图(图中jar包为示例版本):

3.加载spring,选中工程名,右击并选择【MyEclipse】选项下的【Add Spring Capabilities...】(或者在工具栏中选择【MyEclipse】下的【Add Spring Capabilities...】),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如下图所示操作:

点击【Next】,点击Folder文本框后的【Browse】,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择spring配置文件存储位置为WEB-INF文件夹,如下图所示:

点击【OK】后,再点击【Finish】完成。至此,已经完成加载spring,在WEB-INF文件夹下已经生成了配置文件applicationContext.xml。

4.加载Hibernate,选择【MyEclipse】下的【Add Hibernate Capabilities...】,在弹出对话框中进行如下图所示操作:

点击【Next】后,选择Existing Spring configuration file单选框,在SessionFactory Id文本框中填入"sessionFactory",如下图所示:

点击【Next】,进行如下图所示操作:

该操作中,只需在Bean Id文本框中输入一个Id名,作为数据库源的代用名,意义不大。然后在DB Driver下拉列表中,选择MyEclipse中创建好的数据库源xiaoqi,其他信息将自动填写。点击【Next】,在弹出对话框中去掉Create SessionFactory class?复选框,不创建该类,点击【Finish】完成(创建过程中,加载的jar包文件可能有重复,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提示有某些jar包重复,问全部保存【Keep Exiting】,还是替换掉【Replace】,可以选择替换掉【Replace】)。

5.创建struts.xml文件,在src包下新建一个struts.xml文件,该文件内容如下:

"-//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DTD Struts Configuration 2.0//EN"

"https://www.360docs.net/doc/037524298.html,/dtds/struts-2.0.dtd">

/login.jsp

/success.jsp

6.配置web.xml文件,其内容如下:

xmlns="https://www.360docs.net/doc/037524298.html,/xml/ns/javaee"

xmlns:xsi="https://www.360docs.net/doc/037524298.html,/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s://www.360docs.net/doc/037524298.html,/xml/ns/javaee

https://www.360docs.net/doc/037524298.html,/xml/ns/javaee/web-app_2_5.xsd">

contextConfigLocation

/WEB-INF/applicationContext.xml

struts2

org.apache.struts2.dispatcher.FilterDispatcher

struts2

/*

index.jsp

org.springframework.web.context.ContextLoaderListener

7.反向生成实体类文件

在src包下新建一个entity包,将前面数据源xiaoqi所示数据库bookshop中的user表反向生成Hibernate实体类文件。

8.创建数据操作文件

在src包下创建dao包,在该包下新建类文件PersonManage.java,其内容如下所示:

package dao;

import java.util.*;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orm.hibernate3.support.HibernateDaoSupport;

import entity.*;

public class PersonManage extends HibernateDaoSupport {

//普通用户登录验证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public boolean checkUser(String userName,String userPassword){

boolean flag = false;

String hql = "from User as user where https://www.360docs.net/doc/037524298.html,erName = '"+userName+"'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037524298.html,erPassword = '"+userPassword+"'";

List userList = this.getHibernateTemplate().find(hql);

if(userList.size()>0){

flag = true;

}

return flag;

}

}

9.创建Action

在src包下新建一个包,名为"com.xiaoqi.action"(名字仅为示例,只写一个com也可以,示例写法是采取struts中的action包名写法),在该包下新建一个action类LoginAction.java,其内容如下:

package com.xiaoqi.action;

import com.opensymphony.xwork2.ActionSupport;

import dao.PersonManage;

public class LoginAction extends ActionSupport{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rivate String userPassword;

private PersonManage personManage;

public String getUserName() {

return userName;

}

public void setUserName(String userName) {

https://www.360docs.net/doc/037524298.html,erName = userName;

}

public String getUserPassword() {

return userPassword;

}

public void setUserPassword(String userPassword) {

https://www.360docs.net/doc/037524298.html,erPassword = userPassword;

}

public void setPersonManage(PersonManage personManage) { this.personManage = personManage;

}

public String execute(){

String page = "fail";

boolean flag = false;

flag = personManage.checkUser(userName, userPassword); if(flag){

page = "success";

}

return page;

}

}

10.创建页面,创建登录页面login.jsp,内容如下:

<%@ page language="java" pageEncoding="gb2312"%>

<%@taglib uri="/struts-tags" prefix="s"%>

用户登录

页面中,先导入struts2标签库,用来创建form表单。form表单提交给与登录相关的LoginAction.java文件,而LoginAction.java在struts.xml文件中相应的name值为"loginAction”,所以这里的action值为"loginAction"。至于用户名文本框与密码文本框的name值则与LoginAction.java文件中的userName与userPassword完全匹配。

11.配置applicationContext.xml文件:

xmlns="https://www.360docs.net/doc/037524298.html,/schema/beans"

xmlns:xsi="https://www.360docs.net/doc/037524298.html,/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s://www.360docs.net/doc/037524298.html,/schema/be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037524298.html,/schema/beans/spring-beans-2.5.xsd">

value="com.mysql.jdbc.Driver">

value="jdbc:mysql://localhost:3306/bookstore">

class="org.springframework.orm.hibernate3.LocalSessionFactoryBean">

org.hibernate.dialect.MySQLDialect

entity/User.hbm.xml

整合内部资源提高执行力

整合内部资源提高执行 力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整合内部资源提高执行力前几日看电视,说铁道部又开始颁布新的列车提速标准。我已经记不起来这是列车第几次提速了。但看相关的报道得知,在每次的列车提速前,铁道部都要对铁轨路基改造以及旧有车辆改装,这样才能发挥高速牵引机车的提速作用。在第一次铁路提速的时候,我曾开玩笑问过一个铁路部门的朋友,要是时速达两百公里“新曙光号”来牵引老式绿皮车厢会怎么样朋友很认真地告诉我:“车箱会被震散架的!” 笔者不由想到,在企业里,决策者好比是火车头,指向着整个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若是火车头开始变革提速,而火车车箱却还保持原来的水平,那会发生什么 变革需要协调 面对着不断变化的市场新局势,企业必须要有与之相应的变动措施。这种措施集中体现在新产品的投放和市场行销手段的变革两个方面。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新产品的市场投放与市场操作模式的变革相当于企业对于市场的重新进入与再创业,绝非简单的修修补补。但是,实际上有很多企业在进行大动作的新产品投放或是市场操作手段的变革后却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从此一蹶不振,滑入了倒闭破产的深渊,原因何在呢难道是火车头的方向有错还是车厢出了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两个发生在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实例。 A集团粟米油的失利 A粮油集团在小包装食用油业界当属巨鳄,其旗下的XXX牌调和油产品何曾几时几乎成了小包装食用油的代名词,横扫市场无敌手。并

且,该集团早已进行了高端产品的市场长远规划,计划以推出新油种,侧重宣导新产品的概念由简单的烹饪功能性向食疗保健性进行提升。 但考虑到目前的“金牛产品”——调和油正属于成熟期,利益收获丰厚,加之当时A集团还属于小包装油市场的垄断地位,也就不急着进行高端包装油市场的开发。 然而,市场并不可能只是属于那一两企业的市场。山东一家不大的B公司靠着单一的花生油产品,举着食用油革命的大旗,一举杀入高档包装油市场,首先拿下在中国市场具有绝对战略意义的北京市场,并连续几年稳坐北京市场包装油销量第一的宝座。随后,B公司又迅速拿下了广州市场,一南一北个“高地”被收入囊中。紧接着,B公司四面开花,在全国东南西北布设销售网络,配合强有力的线上媒体投放,迅速确立的花生油市场第一品牌的地位。 A公司受到了威胁。为了迅速改变这种情况,A粮油集团立即推出了新概念的小包装油产品——粟米油。针对都市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的特点,概念设计上充分迎合这类消费群体的心理感受,在产品诉求上摆脱了传统食用油的油腻感觉,突出新产品清淡清爽新特点。 相对于B公司花生油浓重的地方口味而言,A粮油集团此举的确棋高一着。产品定位精准,概念新颖、特点鲜明,广告投放也堪称大手笔。A集团推出粟米油的目标就是压过B公司花生油以及其他类似高端包装油新品牌,独占高端市场。但事与愿违,一直到今天,B公司花生油发展势头依然良好,而且产品线已经开始涉及A粮油集团的“金牛产品”——调和油。随着B公司花生油的成功,市场上又连续出现了几个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教程文件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编号: 版本: 编制: 审核: 批准: X年X月X日起实施 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受控状态:受控

目录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0.4两化融合方针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可持续竞争优势 5领导作用 6策划 7支持 8实施与运行 9评测 10改进 附录1组织结构图 附录2职能分配表

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公司各部门: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主要依据《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和修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是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总纲要,既适用于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保持,也适用于本公司向第三方申请认证注册的依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已经批准,现发布实施,全体员工均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并追求持续改进得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胜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的管理执行本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总经理: 日期: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断打造公司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司新型能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任命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并授予以下职责和权限: 1、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全面负责公司两化融合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2、提出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 3、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4、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5、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6、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7、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总经理: 日期:

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研究·融合与发展 34 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根据媒体融合发展现状,创新和改革以往的发展理念。针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无法融合的问题,以及媒体融合制度不完善的现象,必须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正确认知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建立完善的媒体融合监管制度,吸取传统媒体的优点融入到新媒体中,从而推动媒体融合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关键词:媒体融合;创新;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7)08-034-02DOI:10.19483/https://www.360docs.net/doc/037524298.html,ki.11-4653/n.2017.08.007 ■文/张 赤 前言 本文主要阐述媒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针对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效结合,逐步完善媒体融合的监管机制,符合最新出台的融合方案,运用创新的管理体制,将两种媒体的优点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媒体融合的跨越式发展。 1.媒体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媒体融合技术受到局限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由于当前仍然缺少专业的媒体融合技术研究人员,导致媒体融合过程中受到了技术的极大制约,影响了媒体融合发展效果,不利于媒体融合工作的顺利进行,阻碍了我国媒体融合进程。 基于对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分析,了解到当前智能手机实现了广泛普及,由于智能手机具有便捷性的特点,因此人们更喜欢使用智能手机进行阅读,通过对使用智能手机阅读的人群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在其阅读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无法记录阅读位置,导致其在获取新闻过程中常常会获取到重复性的新闻,降低人们的阅读兴趣;二是新闻获取速度慢,当打开一条新闻时,只能够看到文字性内容,无法获取到其中展示出的图片与视频,影响观看心情,因而降低新闻传播速度,对媒体融合产生不良影响。在深入分析上述两方面问题的基础上,可以发现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媒体融合技术受到了局限,相关媒体融合技术人员无法研究出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利用新技术记录人们阅读位置,无法通过合理的4G技术、图片、视频处理技术提高人们阅览速度,导致媒体融合效果受到不良影响,制约了我国媒体融合发展步伐。1.2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存在错误的观点 当前,对媒体融合发展存在错误的认知,没有根据媒体融合的特点制定发展方案,导致创新的发展模式失去意义。媒体融合过程不符合最新出台的指导意见,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没有运用正确的观点,一味地追求发展的速度,不注重创新模式在媒体融合中的应用,严重脱离实际的发展情况,长此以往下去限制媒体融合发展空间,使相关企业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一些错误的观点阻碍媒体融合的发展,新媒体没有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过于注重媒体融合制度的创新,忽视吸取传统媒体的优势,造成创新模式结构特点不符合媒体融合发展规律,将新媒体的概念与传统媒体的概念混淆,这些错误的观点难以推动媒体融合快速发展。没有深入落实创新发展的观念,渐渐失去创新的实际意义,难以实现预期的发展结果,这就意味着现阶段的创新模式存在不足,难以达到最佳的发展状态。一些企业和个人没有正确理解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所创新的媒体难以完成统一的发展观。长期发展下去无法满足创新要求,破坏媒体融合发展规划,产生很多的矛盾和不确定的因素,受内部环境和外界形式的影响,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存在很多错误的观点,很多经验主义冲击着媒体融合发展观念,进而形成的创新模式没有经过实践,很难推动媒体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1.3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存在诸多矛盾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存在诸多的矛盾,造成媒体融合发展存在不稳定因素,给媒体融合发展带来了阻碍,导致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失去现实意义,一些难以调节的矛盾,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使传统媒体很难与新媒体相融合。没有根据传统媒体的特点,设计完整的融合方案,致使媒体的新业务和发展理念存在偏差,

媒体融合过程的再造产品、流程、体系

媒体融合过程的再造产品、流程、体系

深圳新闻网副总编辑胡宝祥:媒体融合过程的再造产品、流程、体系 11月21-22日,2014广东互联网大会暨全球移动互联网CEO峰会在广州保利世贸馆举行。两天大会到场各路人马达7.3万人次,所有10个会场从开始全部爆满,200多分享嘉宾代表中国移动互联网最前沿,创造中国互联网历史上又一个辉煌。 21日下午14:30,2014中国媒体转型与移动趋势发展论坛于2014广东互联网珠江厅举行。深圳新闻网副总编辑胡宝祥出席了此次论坛,并发表《再造产品、再造流程、再造体系——媒体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的主题演讲。胡宝祥认为,媒体融合有多种的说法和多种的路径,我的观点是要通过两种优质基因的杂交再造流程再造体系,包括产品再造、流程再造、体系再造他建议,为提高媒体融合,应打造基于用户需求变化的微传播体系,进行立体传播,尝试资讯个性化产品生产传播系统,建立舆情应对调度指挥系统。

以下为演讲原文: 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会议安排我给大家分享的机会。今天下午我想分享一下关于媒体融合个人的几点想法,我这里讲的媒体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传统媒体我们原来的报纸、广播和起开,新媒体就是我们的网络媒体报考互联网他们的融合。 无论是做传统的媒体还是新媒体,这些互联网月来越感到就是用户我们读者还是观众包括网民,越来越挑剔需求在发生重大的改变,对于内容的需求,由低到高、由粗到精,由繁到减。再者就是非专业和专业的产品平台工具越来越多,这种产品的多样和用户需求的多变,使我们

做媒体的人感到必须要有大改变,所以作为国家的战略提出了媒体融合的概念。 我们分析一下具体的,用户由原来的知情,就是了解这个事件,而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个事件就是知音,同时了解他怎么发展,我们具体的用户或是一个网民我应该怎么去决定我们的发展,这个由知情知音到知策的递进式的发展是我们媒体面向用户的。这个影响我们传统媒体的发展,也影响着新媒体当中,达到叫传统媒体的往下该如何发展。 我们来看,互联网普及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媒体的出现促进互联网的进化。第一我们媒体上网做电子报是一个物理的反应,后来我们又做了一些互联性的,包括论坛、客户端、跟贴,以及微博和微信这些功能应用到过程当中,应该说是由无理反应到化学反应当中变动,这个里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应该说这两个变化还在过程中,特别是化学反应中的变化,现在国家提出媒体的相互融合,我认为是生物的反应。因为在物理反应阶段,就是你是你我是我,到化学反应阶段就是你我融合形成

拓展思路求突破-整合资源谋发展

拓展思路求突破整合资源谋发展 拓展思路求突破整合资源谋发展 2013年,广州市二轻集体企业联社(以下简称“二轻联社”)在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按照联社宋木祥主任提出的“拓展思路求突破,整合资源谋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两边归集、资源整合、业务归类、管理重构等改革措施,积极探索逐步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集体资产营运新体系。同时,指导和帮助集体企业有效地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努力促进广州轻工集体经济健康快速的新发展。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二轻联社以“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引领,加快做好各项发展整合工作,克服各种困难,确保完成经济增长目标,经济运行总体上取得较好成绩。现将二轻联社2013年开展工作的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整合资源谋发展,加快整合步伐, 促进一体化运营 (一)加大整合力度,抓好集体企业重构重组与改革发展 在集团公司和联社理事会的领导下,从2012年起,二轻联社以宋主任提出的“拓展思路求突破,整合资源谋发展”发展思路为指导思想,以“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引领,以资产为纽带,构建集体经济一体化运营平台,打造贸易和物业经营、资产管理和投资经营、特色优势制造业、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四大主业,将联社全资企业穗联公司打造成为上规模、高效益、市场化运作的广州轻工集体经济“总部”。新构建的穗联公司包括核心企业、骨干企业和参股企业,其中,核心企业为原穗联公司与日用辖区企业;骨干企业为铝业板块和工艺板块。 2013年,二轻联社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抓好集体企业重构重组与改革发展,加快整合步伐,促进一体化运营,着力做好工艺板块的资源有效整合,至2013年年底已顺利完成广州轻工集团旗下所有集体企业的归集管理工作。2013年,二轻联社实现了营业收入 9.39亿元、利润总额2740万元的规划目标,分别同比增长33%和 30%,

浅谈企业资源整合重要性

浅析企业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资源、资源整合 自从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快速向前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专业社会化分工的潮流正席卷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企业资源整合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手段之一,企业发展需要资源,更需要整合资源的意识和智慧。本文将从分析资源整合内容及主要过程入手,阐述企业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所谓的资源整合是指企业对不同类型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和融合,使之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并创造出新的资源的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是指企业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选择、汲取、激活和有机融合,使之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并对原有的资源体系进行重构,摒弃无价值的资源,以形成新的核心资源体系。资源整合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整合。一方面,识别、选择、汲取有价值的、与企业内部资源相适应的诸如隐性技术知识等外部稀缺资源,并融入这些资源到企业自身资源体系之中;另一方面,实现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之间的衔接融合,激活企业内外资源,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内外资源的效率和效能。 2.个体资源与组织资源的整合。一方面,零散的个体资源进行系统化、组织化,能够不断地融入到组织资源之中,转化为组织资源;另一方面,组织资源也能够被迅速地融入到个体资源的载体之中,能够激发个体资源载体的潜能,提高个体资源的价值。 3.新资源与传统资源的整合。新资源可以提高传统资源的使用效

率和效能,反过来,传统资源的合理利用又可激活新资源,促进隐性技术知识等新资源的不断涌现,如此循环反复、螺旋上升。 4.横向资源与纵向资源的整合。横向资源是指某一类资源与其他相关资源的关联程度,纵向资源是指某一类资源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的资源。它们的整合,对于建立横向资源与纵向资源的立体架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资源整合有其内在的逻辑过程,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分析,对提升企业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般而言,企业资源的整合经历资源识别与选择、资源汲取与配置、资源激活与融合三大环节。 Ⅰ.资源识别与选择 资源识别与选择应从企业宏观战略及微观战术两个层面综合考虑。其中,资源识别与选择的战略层面涉及到企业全局和长远发展问题,是围绕企业战略目标而选择资源的,主要是对资源选择进行基本定位,包括产业定位、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等三个方面。其中产业定位是指选择最适合的资源应用于合适的产业领域,不同的产业需要的资源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市场定位是指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选择合适的资源满足某一细分市场的需求;产品定位是指选择合适的资源以更好地满足某一产品的生产需要。资源识别与选择的微观战术层面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问题,是围绕企业战术目标而选择资源的,主要是根据资源的层级性与可接受性相匹配原则进行选择。一般而言,资源层级越高,给企业带来的持续竞争优势的时间就越长,但是,由于层级越高的资源,其获取的代价就越大,因而随之而来的市场风险也就越大。

媒体融合具体方案

一、发展目标 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先进技术为支撑,建立符合媒体融合趋势地体制机制为保障,整合电视、报纸、网络“三一体”媒体地信息、人力和智力资源,进行采编流程地全面再造,打造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多级放大、多渠道融合、多平台互动地新型多媒体采编中心,着力提升媒体竞争力,促进本台完成向新媒体融合地转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品牌融合:策划重大活动打造品牌塑造平台 报网互动融合并非空洞地融合,需要不断设计促进融合地载体,通过载体搭建交流平台,建立联系机制.以特色内容建设为目标,以打造共同栏目、共同品牌为切入点开展融合.有了共同语言,便会增进交流沟通,在实际工作中增进联络增进感情,进而将常态化融合机制落到实处.报网资源地重新配置和内容地实质互动,可收到“报网双赢”之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经营融合:整合营销打造赢利平台 当前,地方城市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广告投放规划也趋多元,一些客户不再单独考虑纸媒一种,希望也有其他新媒体形态可以提供,比如,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户外媒体地投放.在这样地广告需求下,媒体应加强经营上地融合,为一些广告客户提供整合营销方案,或者捆绑打包,附加赠送,为产品营销打造全新地度传播效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新闻融合:形成合力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传媒无论如何发展,都会遵循“内容为王”地原则.融合有助于做出有影响力地新闻.要让报纸与网络实现从形式到内容地融合,角度多样、内容丰富、层次鲜明地对一个问题进行报道,在服务地方工作大局上下功夫,成为党委政府与老百姓、群众与群众之间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地“连心网”.题材上互相借鉴,各尽所长,报纸尽量刊发深度报道,真正做到报网互相补充和联动,从而使新闻信息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二、重点内容: 、成立全媒体采编中心.所有采编人员聚合在一起,在采编中心进行统一报道部署、统一策划主题、统一组织采访、统一编发稿件,全媒体运作.把各个业务板块进行合并,并具备跨平台、跨网络地发布运营能力,一次生产多次包装发布,从内容层支持跨媒体组合编排,实现视频、图文交叉叠加,最终形成全媒体平台地全方位立体资讯服务发布体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建立组合信息终端平台.集电视、网站、报纸、手机等为一体化终端平台,并为此进行一体化地内容设计和生产,而不再将每个终端视为各自独立地媒体,单纯进行内容设计和生产.不管是记者,还是通讯员,所有传来地信息,都通过组合信息终端平台发布.这个系统支持文图、音视频、短信等多种信息录入和远程写稿.全媒体采编中心人员可以共享这个平台,采编中心在平台选稿、分发稿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建立统一地全媒体数据库.搭建起六大信息存储仓库,即:文字数据库、图片数据库、音频数据库、视频数据库和历史资料库、成品稿库等组成地多媒体数据库,努力使其成为区域性、专业化、多媒体地数字信息服务平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成立多媒体制作中心.集中对所有栏目进行统一地制作、包装、发布.所有录制设备集中在一个场地,每天或每周,由部主任根据其工作量、工作性质、工作岗位下派工单.设备集中使用、人员集中调配,节目(栏目)科学播出,切实提高工作质量、效益和新闻地传播效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建立商业运作模式.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生产,积极建立商业动作模式,建立新型绩效考核机制,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条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地有效途径,充分调动各方面地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传统媒体向客户端、微信、微博、手机和等智能终端推广,广告业务向网络信息类、数据服务等平台延伸.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三、采编流程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过程中去同质化的战略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过程中去同 质化的战略 随着媒体深度融合的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目前,不少新媒体、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还没有真正进入深度阶段,有不少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结合,缺少实质上的融合。媒体融合案例存在大量的同质化现象,这不仅阻碍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成效,更对媒体环境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为此,必须采取积极的手段,进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过程中去同质化工作,提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质量。中国论文网/3/view-12990277.htm 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重要

意义 1.改变了媒体的业态环境。通过对媒体发展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转变,向全媒体形态发展,这就是一个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过程。科学技术的发展,让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技术逐渐融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各行各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样让媒体行业出现重大变革。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不仅加快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更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更加全面和深入。在全媒体时代,新兴媒体逐渐增多。新兴媒体丰富传播方式、传播渠道的同时,也让传播主体和传播内容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整体的媒体业态环境发生转变。面对新兴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必须不断丰富自身新闻采集方式、调整新闻编辑和传播的手段,实现传统媒体的变革。从而紧跟全媒体时代的脚步,在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提高新闻的经济效益,为传统媒体的发展增添新

的活力。 2.彰显了传统媒体的价值。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实质上是新闻追本溯源形式在当今社会传播关系和信息传播需求条件下发生的变化。纵观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可以发现当传统媒体逐渐衰落时,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在抢占传统媒体地位的同时,却没有对传统媒体的精华进行充分地传承和发扬。例如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功能和价值就是新媒体无法比拟的,而且传统媒体在新闻信息内容传播中的权威性和真实性也是新媒体有所欠缺的。其实,在全媒体时代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欲望不减反增,为了使传统媒体的价值得到彰显,就必须进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从而使传统媒体借鉴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弥补自身在新闻采编方面不足,实现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创新和改革,从而充分开发传统媒体的潜力,实现传统媒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不仅可以大大延缓

资源整合

案例1:高尔夫球场上的老板赚得更多 “很多年前我就开始打高尔夫球,有的老板一个星期有三四天在高尔夫球场上。在打球的过程中结识并慢慢了解这些老板之后,我发现一个这样的现象:和那些一天到晚在公司忙的老板相比,这些悠闲的老板赚的钱并不少,甚至比那些整天忙的老板赚的还要多。” 为什么高尔夫球场上的老板赚得更多呢?作者周嵘在书中分析了三个原因:第一,因为整合到了优秀的人才帮他们干活,他们才能有更多的休闲时间;第二,由于经常出来和优秀的社会精英们在一起,能不断地从别人身上学到很多重要的企业经营经验及做人做事的思维;第三,关键的是,社会上重要的资源都掌握在这些成功人的手里,与成功人士相处时间长了,彼此有了信任,他们便愿意把他们的资源拿出来与朋友一起共享,这样,大家都能为企业引进更多更好的资源,企业的发展也就解决了。 精华观点:领导者就是整合者,最好的领导者就是最好的整合者。 现代奥运会就是一种高级阶段的整合,几乎没有输家) “现代奥运会就是一种高级阶段的整合,它将奥运精神和体育竞技以‘1+1=11’的共赢模式来实现。奥林匹克运动包含4场公平竞争的比赛,即运动员、媒体、举办城市和赞助商,任何一场比赛的参与者都能享受另外3场比赛为其带来的巨大收益。所以,在奥林匹克模式中几乎没有输家,所有坚持完成比赛的参与者都是赢家。” 作者周嵘分析,奥运会的所有参与者的定位虽然不同,但是方向是一致的。只要彼此将手中拥有的资源共享出来,就可以获得别人手中你想要的资源。因此,“方向相同,定位不同的两个‘1’相加,可以获得更佳的结果,即‘11’,最终实现合作伙伴各自利益的满足,并获得共同成长的机会”。 精华观点:资源整合的高级阶段:1+1=11。 案例3:蒙牛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源整合 “蒙牛集团的创立者牛根生当年创业时,也跟很多人一样,缺一少十,可是蒙牛却跑出了火箭一般的速度:他整合工厂,整合政府农村扶贫工程,整合农村信用社资金。没运输车,整合个体户投资买车;没宿舍,整合政府出地,银行出钱,员工分期贷款。这样,农民用信用社贷款买牛,蒙牛用品牌担保农民生产出的牛奶包销,蒙牛一分钱没花,整个北方地区300万农民都在为蒙牛养牛。” 从蒙牛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任何企业家都不可能拥有世界上所有的资源,你手中可支配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想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利用自己手中可占用和支配的资源与他人交换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同时让对方也能得到他想要的资源。这就是资源整合的一个重要法则,也是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整合思维模式。 精华观点:能不能把可以利用的资源整合过来为己所用,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整合的思维。

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分析的意义与方法

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分析的意义与方法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全世界的企业都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中国的企业也不例外,这其中受冲击最大的要数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制造企业,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制造企业主要是出口导向型企业,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的制造企业遭受沉重一击,中国制造业出口急剧下滑,从近几年广交会的成交数据可见一斑。 广交会成交数据 10,000 20,000 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 2005 2006 2007 2008 -10%-5% 0% 5% 10% 15% 伴随着金融危机出现的是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企业倒闭潮,活得好的企业庆幸自己产业转型早,大多数艰难活着的企业开始痛定思痛,从战略的高度去思考企业的未来。从我们所接到的客户需求信息来看,08年珠三角企业对战略咨询的需求比例开始大幅增加,这些企业存在两点共性:其一,他们到了必须思考企业向何处去及如何进行业务转型的问题;其二,他们的企业缺乏战略规划人才,不清晰如何做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 企业的战略规划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企业总体战略、业务战略及职能战略,任何战略的制定及实施都要全面思考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及内部环境因素。一个成功的战略,一定要有相应的资源与能力与企业的战略匹配,企业的资源能力分析在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资源与能力分析的目的与意义

企业的资源、能力及核心竞争力是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企业拥有各种资源和能力,并不是所有的资源和能力都能为企业创造很高的价值,有价值的资源和能力是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资源是企业能力的来源,能力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而核心竞争力则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如下图所示,资源和能力的结合是企业战略实施的保障,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二、资源和能力的识别与评估 (一)资源划分与评估。资源划分与评估要结合企业的业务来进行。企业资源划分主要是按照资产的形态按照有形和无形两个维度来进行划分,针对这两种资源,有不同的评估指标(表一:资源划分及评估表)。 表一:企业的资源划分

媒体融合方案

媒体融合方案 一、发展目标 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先进技术为支撑,建立符合媒体融合趋势的体制机制为保障,整合电视、报纸、网络“三一体”媒体的信息、人力和智力资源,进行采编流程的全面再造,打造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多级放大、多渠道融合、多平台互动的新型多媒体采编中心,着力提升媒体竞争力,促进本台完成向新媒体融合的转型。 1、品牌融合:策划重大活动打造品牌塑造平台 报网互动融合并非空洞的融合,需要不断设计促进融合的载体,通过载体搭建交流平台,建立联系机制。以特色内容建设为目标,以打造共同栏目、共同品牌为切入点开展融合。有了共同语言,便会增进交流沟通,在实际工作中增进联络增进感情,进而将常态化融合机制落到实处。报网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内容的实质互动,可收到“报网双赢”之效。 2、经营融合:整合营销打造赢利平台 当前,地方城市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广告投放规划也趋多元,一些客户不再单独考虑纸媒一种,希望也有其他新媒体形态可以提供,比如,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户外媒体的投放。在这样的广告需求下,媒体应加强经营上的融合,为一些广告客户提供整合营销方案,或者捆绑打包,附加赠送,为产品营销打造全新的360度传播效果。 3、新闻融合:形成合力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传媒无论如何发展,都会遵循“内容为王”的原则。融合有助于做出有影响力的新闻。要让报纸与网络实现从形式到内容的融合,角度多样、内容丰富、层次鲜明地对一个问题进行报道,在服务地方工作大局上下功夫,成为党委政府与老百姓、群众与群众之间面对面、心贴心交流的“连心网”。题材上互相借鉴,各尽所长,报纸尽量刊发深度报道,真正做到报网互相补充和联动,从而使新闻信息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 二、重点内容: 1、成立全媒体采编中心。所有采编人员聚合在一起,在采编中心进行统一

如何看待媒体融合

如何看待媒体融合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媒体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并开始打破传统媒体之间的生存格局,开始向着一种各媒体之间细化融合的方向发展。从目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存情况看,各媒体之间只有实现优势互补,彼此融合,形成打造市场的合力,才能弥补单一媒体自身存在的缺陷,取长补短,并使各自之间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媒体融合,在我看来是在新技术环境下,传统的广播电视与网络等新媒体、传统平面媒体与新媒体等通过合作的方式,密切互动,促进双方的资源整合、产业共融,形成集约化、集团式的管理运营模式,从而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在合作中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在共融中达到共赢,在转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这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难题。我们需要汲取别人的经验,看清自身的价值,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途径。 中国传统的媒体发展几十年来累积了一些经验和资本,同时也暴露出许多体制机制上的弊病和管理模式中的缺陷,但是,它们有内容资源的优势,有主流媒体的地位以及众多的人才潜力。面对新媒体的竞争,面对融合共赢的局面,传统媒体要对自己自身和周围环境有足够的认识,及时做出调整,趋利避害,大动小动都要动,大改小改都要改,电视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发展就是目的,竞争无可避免。新媒体的出现和竞争,是传统媒体的对手也成为它们的朋友,大家都需要变一种思路,换一个活法。 最近几年,大家特别是众多年轻观众,终于可以释放自我,站出来自己创造奇迹,选择自己的精神偶像,如果现在让传统媒体观众从主动参与重新回到“沙发土豆”的被动收看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精力充沛、不安分的年轻人势必开始寻找另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媒体终端。电视如果不及时调整自己,寻找到适合大众新需求、适合自己媒体特点的新的节目样态或经营模式,必然会丢失很多边缘观众和年轻观众。 就目前形势看,传统媒体并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媒体资源的优势,总体质量不高,只是作为一个简单的页面形式存在,就像电视媒体机械地把其节目放在网上播放。成为电视媒体的重复播出频道,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出网络的传播优势,实现媒体之间的融合。而作为传统的电视媒体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这正是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所缺失的。电视可以把这些内容资源提供给网络媒体,实现资源增殖。但电视媒体并不是简单地把内容资源平移到网络媒体中,而必须根据网络媒体的特点进行转变,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这种转变主要在内容认知方式和内容传播方式上进行转变。 当前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在融合进程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资源整合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资源整合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所谓资源整合,就是将一些看起来彼此不相关的事物加以组合,创造出一种新生事物,使各种资源自身的价值得到增值的过程。从现代领导科学的研究来看,资源整合能力的高与低,往往是衡量一位领导者领导水平高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善于整合资源的领导者,就像故事中的这位商人一样,本身并不拥有太多资源,但却具有独到的眼光,能够看出这些资源背后潜藏的价值,能够从这种价值增值中获取自己的收益。 新创企业资源整合能力的内涵 能力学派认为在组织内部整合各种资源最终形成公司的能力体系,通过组织间的学习完善组织的能力就是另一种重要的价值活动。能力构建与学习所创造的租金收入具有熊彼特租(Schumpeterian rents)的性质。基于能力观的学者往往注重企业动态能力在企业内部过程可能发挥的有效作用,但忽视了这些能力赖以存在的基础以及必须怎样与市场环境匹配才能真正发挥它们的有效作用。 Penrose(1959)、Wernerfelt(1984)认为,竞争优势要求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能力,而且要开发新的资源和能力。以Barney(1991)为代表的传统资源学派,不对资源和能力加以特别的区分,有研究者都把企业的能力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企业资源。然而,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才有学者开始关注企业如何开始发展企业的特定能力和更新能力,资源选择机制在资源获取之前对企业绩效产生作用,而能力构建机制则在资源的具体配置上发挥作用(Makadok,2001)。 Terence(1992)指出,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来源于独特的资源,而且也来源于配置这些资源的方式。动态能力的产生不仅需要企业本身已经拥有一个较强的资源和能力的基础,而且还要求企业能够有效地配置现有资源,并能够不断地创造新的资源和新的知识。 Mahoney 和 Pandean(1992)认为,把潜在资源转为活动和行为就是企业能力的表现。由此来看,能力具有以下特性:(1)是企业获取、发展并使用其资源

物业管理公司内部资源整合

一、对于物业管理公司资源整合的理解。 1、物业管理公司资源是指包括物业管理公司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简单的说,即人、财、物;按照获取的方式又可分为内部固有资源、外部可利用资源两大类。内部固有资源即为创立或维持公司运作的基本资源,外部可利用资源意即无产权有托管期限内使用权资源和因接管新物业随之附加的资源成潜在资源。 2、物业管理公司资源的整合。 简单的说就是针对物业管理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运营状况,以保证物业公司持久经济收益为目的,重点以人、财、物三个方面资源为对象进行科学地、合理地组合,以促使物业公司能够在各个发展阶段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稳定增长态势的内部组合调整的手段。 3、关于资源整合的说明。 资源整合是企业为获取持续稳定的经济收益,通过对可利资源的不断调整以达到或接近达到内部、外部资源的最佳使用的目的,以期最大可能的适应市场的变化,在市场变化前变化,最大可能的有效利用资源,最大可能的降低成本费用,最终达到持续稳定获益的目的。 二、不同物业管理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资源整合的需求,粗略的分为3大类; 1、市场规模型的物业管理公司; 1此类型的物业管理公司的特点是: A、管理面积大,如上千万平米管理面积的物业公司,已完成管理佣金固定、相

对稳定的收取模式,有较稳定收益,尽管纯利润目前不高; B、由于规范效应,现金流量较大,资金总体可利用率较高(相对于其他现金流量大的行业而言),有可利用空间; C、由于现金流量大,必然导致资产及其可利用附加值增大。 ②由于上述特点,该类型物业管理公司实际上已基本完成规模管理的基本框架,以提高效益为目的的转型的特点,是以充份利用资源,如现金流投资(通过经营将业主同意投资的经营盈余用于金融投资等),大规模管理的物业的整体商业行为(如在各个住辖物业内开办连锁经营项目)为手段,达到扩充资产的目的,以弥补物业公司相对其他有关行业而言资产比例较低的不足,最终通过资产运营完成物业管理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道路。 2、扩张过渡型; 1、为什么叫扩张过渡型呢? 这是由此类物业管理公司特点所决定的。 A、扩张过渡型的首要特点是基础好。一般在扩张前有较好或相对稳定的经济效益,所辖物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有较好的管理基础,人员素质基础好,规模不大,但所管理物业收益较好,有扩张的基础。 B、由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的逼迫,力图拓展管理面积以提高经济、社会效益,如深圳有些乙级物业公司或未到100万平米的甲级物业公司。 C、开始明确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重点追求经济效益,确保种“一棵树活一棵树”,较二、三年前片面追管理面积而言进入比较理性的管理阶段。 ②由于以上特点,扩张过渡型物业公司往往在转型中在确保现有收益的情况下,充份利用已相对富余资源进行“一边抢盘、一边调整”,以求扩大收益规模。此

最新两化融合管理手册(GBT23001-2017)

最新两化融合管理手册(GBT23001-2017) 编号: 版本: 编制: 审核: 批准: X年X月X日起实施 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受控状态:受控

目录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0.4两化融合方针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可持续竞争优势 5领导作用 6策划 7支持 8实施与运行 9评测 10改进 附录1组织结构图 附录2职能分配表

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公司各部门: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主要依据《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和修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是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总纲要,既适用于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保持,也适用于本公司向第三方申请认证注册的依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已经批准,现发布实施,全体员工均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并追求持续改进得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胜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的管理执行本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总经理: 日期: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断打造公司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司新型能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任命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并授予以下职责和权限: 1、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全面负责公司两化融合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2、提出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 3、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4、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5、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6、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7、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总经理: 日期:

媒体融合发展的模式

媒体融合发展的模式-新闻学 媒体融合发展的模式 代星郭继远 【摘要】媒体融合面临获取用户和盈利模式创新的双重挑战。本文以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为例,从拓展获取用户的多渠道内容分发平台、拓展创新媒体的服务功能、重构新闻生产方式、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四个方面解析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生产商业模式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面临诸多挑战。第一,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覆盖面有所变窄,以网络为传播介质的个人电脑、移动终端、网络电台大大拓展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第二,传统媒体由专业记者生产的新闻信息产品因版面、时段限制,难以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垂直网站、论坛、微博、微信、大众点评、淘宝等基于朋友圈及地理位置的UGC类(用户生成内容)生活服务信息在用户需求占比越来越高。第三,传统媒体赖以生存的展示类广告模式,受到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效果营销、大数据营销的挑战,广告主更倾向新媒体。第四,传统媒体的采编、纸张、发行等成本越来越高,其商业模式无法突破传统的成本收益曲线,而新媒体网络规模越大,传播成本越低,价值不衰减,形成了新型的商业模式。前两项挑战,可归结为对用户的获取,迫切需要传统媒体进行渠道融合与内容创新:后两项挑战,可归结为商业模式。 身处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的传统媒体,无论是从巩固和提升舆论传播力、引领力和影响力出发,还是革新图存,上述用户与商业模式的解析与重构,推进媒体融合发展都成为传统媒体迫切而紧要的任务。近年来,湖北日报传媒集

团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发展,集团各类报刊期发量超过1300万份,新媒体日均受众突破3000万,传播能力明显提升,媒体融合发展呈现出良好开端。 一、拓展获取用户的多渠道内容分发平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用户获取信息渠道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普及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不仅报纸等传统媒体,甚至PC端的门户网站也同样面临挑战。如国内用户量最大的腾讯网,日均用户突破1亿用了7年,其腾讯新闻客户端依托微信的渠道优势,突破1亿用户仅用了7个月。从2008年前后的移动浪潮开始,移动端人口碎片化,内容被分散到不同的渠道。谁掌握用户获得内容的渠道,谁就具备移动端的入口能力。“渠道为王”,需要传统媒体具备认知.也需要建立多渠道内容分发平台的能力。 (一)拓展传统发行渠道,提升党报主流舆论影响力。 检视多元、复杂的舆论环境,传统媒体仍然是最权威的信息平台和渠道,仍然拥有一部分稳定受众,其线下发行渠道通过运营仍有一定空间,绝不能轻言放弃或放松舆论阵地。2012年以来,湖北日报连续4年改版创新,改革党报发行体制机制,党报的舆论引领力大幅提升,成为海内外300多家媒体的固定选稿基地,湖北日报发行量也从21万多份增至63多万份,其中市场发行通过与传统连锁终端的渠道整合,从零起步到近20万份,总发行量与市场发行量均居全国省级党报前列。发行量的大幅提升也大大激活了广告市场,对比全国纸质媒体广告增长乏力甚至下滑现状,湖北日报广告逆势上扬,连续3年保持高速增长。 (二)丰富媒体产品形态,拓展传播渠道。

第5章 整合创业资源

第5章整合创业资源 第一部分本章概要 1.1 重点概念 1. 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Theory):是把企业看作由一系列具有不同用途的资源相联结的集合,关注企业内部的资源对实现企业成长的重要性,以及企业在其成长战略中如何利用不同的资源。 2. 步步为营(Bootstrapping):主要指在缺乏资源的情况下,创业者分多个阶段投入资源并且在每个阶段或决策点投入最少的资源。 3. 拼凑(Bricolage):在已有元素基础上,不断替换其中的一些要素,形成新的认识。 4. 信任:是涉及交易或交换关系的基础,是一种稳定的信念,维系着社会共享价值和稳定。(来自“百度百科”) 5. 资源整合:指企业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和有机融合,使其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并创造出新的资源的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 6. 利益相关者:组织外部环境中受组织决策和行动影响的任何相关者。 7. 双赢:双赢是成双的,对于客户与企业来说,应是客户先赢企业后赢;对于员工与企业之间来说,应是员工先赢企业后赢。双赢强调的是双方的利益兼顾,即所谓的“赢者不全赢,输者不全输”。 8. 博弈:在一定条件下,遵守一定的规则,一个或几个拥有绝对理性思维的人或团队,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 1.2 关键知识点 1.资源基础理论 资源基础理论从企业的内部寻找企业成长的动因,用资源与能力来解释企业差异的原因。其基本假设是,企业具有不同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这些资源可转变成独特的能力;资源在企业间是不可流动的且难以复制;企业内部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资源基础理论将企业描述成一组异质性资源的组合,创业因而可以看作整合异质性资源的过程,因此对资源的分类有助于理解资源整合的过程。对创业资源的分类有很多种。结合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根据资源性质可将创业资源分为六种资源,即人力资源、社会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技术资源和组织资源。 2. 创业者的可承受损失 (1)时间。 (2)意外之财。 (3)长期积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