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灵感放飞思维

捕捉灵感放飞思维
捕捉灵感放飞思维

目录

内容摘要、关键字 (3)

正文

一、灵感状态最主要的特征 (4)

二、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作文灵感 (5)

(一)深入生活找源头 (5)

1.活动激趣,激发灵感 (5)

2.以景激情,培养灵感 (6)

(二)博览群书广积累 (6)

1.勤作读书摘记 (7)

2.搭建阅读平台 (7)

3.教给读书方法 (7)

(三)培养一颗敏感的心灵 (8)

1.悉心观察,敏锐捕捉 (8)

2.言语煽情,入情入境 (8)

三、结束语 (10)

四、参考文献 (10)

一、

二、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作文灵感 (5)

(一)深入生活找源头 (5)

1.活动激趣,激发灵感 (5)

2.以景激情,培养灵感 (6)

(二)博览群书广积累 (6)

1.勤作读书摘记 (7)

2.搭建阅读平台 (7)

3.教给读书方法 (7)

(三)培养一颗敏感的心灵 (8)

1.悉心观察,敏锐捕捉 (8)

2.言语煽情,入情入境 (8)

三、结束语 (10)

捕捉灵感放飞思维

【内容摘要】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古今中外有许多写作的实例,都证明了灵感思维在写作中的实际存在。作文就其实质,是有所感,有所悟后再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现在学生的作文一般都是“逼”出来的,所以学生作文普遍缺少灵气,缺少童真,多的是套话、假话。针对这一情况,在作文教学中,开发学生的灵感思维,其实本质是激发

学生的写作欲望,形成一股积极的写作心理动力。灵感,是经过长期探索和积累之后,突然获得问题解决的一种思维状态。

【关键字】

作文教学生活积累

捕捉灵感放飞思维

绪论: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写作教学的高耗低效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病疾。之所以说它难,是因为作文是一种复杂、艰苦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大到主题提炼、材料选择、结构安排,小到遣词造句、语法标点,无一不费思考。另外诸如学生生活底子不足、多次失败而引起的心理障碍等,因此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怕作文、不喜欢作文就不难理解了。我认为,作文教学要从低谷中走出来,就必

须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能巧妙地点拨学生的写作灵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就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增强,写作质量提高。对于创作活动而言,灵感是难能可贵的。

一、灵感状态最主要的特征

灵感状态最主要的特征有三方面:

注意力高度集中,全部精神力量贯注于创造性活动的客体上。废寝忘食,乐而忘忧,是达到灵感状态时的一种最普遍的表现。

情绪异常充沛和紧张,对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活动的对象充满激情。在灵感状态中,情绪的一般性表现是为自己创造性活动的富有成果性而感到无限的兴奋和愉快,这种兴奋和愉快则是创造性活动向前运动和发展的动力的源泉。

思想的极度明确性和智慧的高度锐敏性。记忆中忘却了的东西突然回忆起来,思维程中遇到重大阻碍豁然贯通而统统得到克服。有些极度疑难的问题,突然得到解决。这时候思潮汹涌,浮想联翩,所有的科学发明、技术创造、艺术形象中生动感人和奇异绝妙的情节的形成都是在这样的灵感状态中出现的。

二、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作文灵感

(一)、深入生活找源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作文取之不竭的材料源泉。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生的作文离不开生活,要设法让学生寻找作文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断地倾泻出真实的文思之水来。”因此,教师必须多花点心思,让学生凿开这一眼清泉。这样,他们在写作时才会灵感迸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字句如泉涌。天亮了,起风了,叶子绿了,花开

了……大自然太多的信息可以成为我们的观察对象和写作素材。教师无法替代学生的生活,更无法了解每个学生每天的生活。要想让生活在学生们的笔端流淌,我们只有想方设法帮助他们睁开眼睛凝视万物,竖起耳倾听万籁,敞开心灵关怀,感悟生活。以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为题材,调动儿童多种感官去体验,写起来就有内容,虽然零零碎碎,对生活的感受也非常肤浅,有时甚至有些可笑,但充满童真。

有兴趣才有动力,有兴趣才能促使孩子去刻苦获取知识。好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为满足他们的这种内在需求,每学期,教师都应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学生举行参观、游览、访问、比赛等有益身心的课内外活动,引导学生到形形色色的生活中,去把握生活的亮点,诱发他们的写作动机,以活动的直接感受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把学生从“横眉冷对方格纸”的“苦写”中解放出来,换之以“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乐写”。比如,活动课上,教学生做手工、搞小制作;课间,和学生打成一片做游戏;课余,引导学生集邮、剪报;班队课上,带学生参观“种植基地”;双休日,一起外出郊游、野炊等等。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感受着美,感受着爱,感受着生活。创作的灵感,一次次被激发,笔下的文字自然也就如泉水般汩汩流溢,绵绵不绝。

2.以景激情,培养灵感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作文的灵感,就要像把鸟儿放归森林,鱼儿放归海洋一样,把学生带入大自然。大自然是多姿多彩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风霜雨

雪,鸟兽虫鱼,向我们展示出一幅幅绚丽动人的画卷。但缺乏审美意识、不留心身边景物的人会觉得“眼前有景道不得”。作为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融入大自然,投进大自然的怀抱,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认真观察,深入思考,同时提醒学生移情于物,用心于景,使学生在瑰丽的景和物中入境生情,情动辞发。比如,秋天到了,我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观察千姿百态的树叶,适时地指导学生创作一幅幅个性鲜明的“树叶画”。学生身临其境,显得兴致盎然,热情高涨。通过开展“看贴画——说贴画——写贴画”系列活动,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随之触发的灵感都一览无余地倾吐在各自的作文当中。

(二)博览群书广积累

写作离不开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丰富精神世界的源泉,阅读的意义不仅仅归结为掌握阅读能力,而应使之成为借助书本来观察、认识世界和自我的一种手段。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培育学生的灵感,就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他们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不仅要阅读教材,力求做到泛读中又有精读,从中领会文章的妙处,更要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领悟语言,积累素材,为写作开辟希望的田野。

1.勤作读书摘记。

作家茅盾告诫我们: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枝铅笔和一本草薄;无论到哪里,你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一是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看报时,把遇到的好题好词好句和读书心得及时摘记下来,既能增加记忆,积累知识,又便于日后查阅,一举多得。二是做好生活笔记。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许多新鲜事儿、生动的话语、奇妙的想象随时都可能闪现,如

果能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作好记录,将是笔不小的“财富”。三是背诵一些名家名篇和佳作美文。背多了,积累多了,就会自然而然地内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语言,写起作文来就能挥洒自如、意到笔随了。

2.搭建阅读平台。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要充分发动学生广泛订阅报刊,动员大家把自己的图书资料带到学校,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开辟“新书架”,成立“读书读报小组”,介绍好书、新书。在保证每周至少一节课外阅读时间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心得交流会”、“读书汇报会”、“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多样的读书读报活动及主题征文比赛。让每个学生都在读写活动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3.教给读书方法。

好书使人终生受益。教师应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教给学生诸如精读、略读、浏览等读书方法,使之读有方向,读有成效。在师生共读的过程中,双方可相互推荐美文佳作,拿到班级中进行交流,观摩,可以由教师边读边讲评,也可以复印后让学生分组赏析、讨论,各抒己见,最后集中点评。从中学习方法,借鉴技巧,实现资源共享,美文共赏。

(三)培养一颗敏感的心灵

人生如泉,每一掬都是清爽的;人生如歌,每一拍都是优美的;人生如诗,每一行都是热烈的;人生如酒,每一滴都是醉人的。关键是我们执教者要赋予学生一双“发现”的眼睛,启动他们入微的感觉,培养他们敏感的心灵,让他们捕捉到生活中美的瞬间,鲜活的切片。怎样才能让学生拥有一颗敏感的心呢?

1.悉心观察,敏锐捕捉

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要“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生活犹如万花筒,五彩缤纷。教师要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引导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走进生活,观察生活;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加之以头脑思考生活,有效培养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从而将生活中的景、物、人、事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上升到情和理的高度。再以观察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逐渐让学生拥有一双“慧眼”。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做一个用心生活的人。

2.言语煽情,入情入境

要成功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离不开教师的语言艺术。一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一次情绪激昂的讲演,一段充满激情、富于启发的作文导语,一篇饱含真情的“下水文”,都可能撞击出学生思维的火花,引起他们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这种情境的创设,氛围的酿造,必将为学生贫乏的心灵注入感情的“酵母”,使他们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并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情境中潜移默化,受到熏陶,进入作文所需要的“情境”,进而萌发写作意念,产生写作灵感。

其实,创作是随时随地的,我们的每节课堂都应是创作教学的主阵地。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地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在学习小组里时而凝神思考,时而激烈讨论,老

师巡视其间,精心指导、耐心点拨。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展示着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怕自己错过了每一次机会。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可能撞击出学生创作思维的火花。听,他们说得多好,句子生动有趣,紧扣主题,还用上了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当然,大家读起课文来音色纯美、语句流畅、感情充沛、绘声绘色,学生被带进了活色生香的课本情境中。

课本剧表演更是把学生带入到了创作的前沿。看,在学习《西门豹》一课时,五分钟的准备后,我们班“青青草”组的“西门豹”、“巫婆”、“乡绅”昂首阔步地走上了讲台,“西门豹”语重心长地劝“巫婆”改邪归正,“巫婆”暗中唆使“乡绅“祭祀河伯,西门豹惩处巫婆的故事被完美地演绎,同学们在笑声中掌握了知识,在快乐中受到了教育。我们班也逐渐诞生了许多“小演员”、“大导演”。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在《青玉案》中的这番话,道出了灵感的两大特征:既有寻寻觅觅的艰辛,又有不期而至的惊喜,显得入木三分,又耐人寻味。“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只要我们深入生活,感悟生活,博览群书,广泛积累,让学生拥有一颗敏感的心灵,灵感就一定能够被激发,也一定能够被培育。

结束语:

灵感其实并不神秘。一个人长期思考和探索某个问题,在头脑中逐渐积累了许多有关的知识和信息,虽然暂时还没有找出最后的答案,但可能只隔着薄薄的一层窗纸。一旦受到某种意外的启发,把这层纸捅破,就会恍然大悟,豁然贯通,在认识上出现质的飞跃。但灵感思维也有突发性、突变性、顿悟性、偶然性的特点,所以我们对

灵感思维的期望值不能太高,但同时我们又要多培养它,重视灵感在习作教学中的作用,遵循思维科学的规律,开启学生的灵感,使学生的灵感思维处于“火山爆发活跃期”,提高它的迸发机率。

【1】王极盛。《灵感初探》,心理学探新,江苏出版社,

【2】尹均生。《论灵感思维及其培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五期

【3】雨过云。《如何激发灵感》,https://www.360docs.net/doc/0f7949613.html,, 2010年10月12号1.活动激趣,激发灵感

营销案例国内外八大著名经典创意营销案例

(营销案例)国内外八大著名经典创意营销案例

国内外八大经典创意营销案例 给我壹个支点,我能够撬起地球。——十九世纪,阿基米德曾这样说。 给我点阳光,我们就灿烂。——二十壹世纪,策划如此演绎。 壹滴露水能够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壹个别具壹格的卖点,能够使产品异军突起。非常规的运营思维,开拓了非常规的市场渠道。成功原来就是这么简单!——张壹讲师语录 成功的关键,于于观念创新。创新已成为企业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惟创新才能生存。创新就要打破传统运营思维的局限,从产品、组织、机制等多方面进行,从而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高速发展。商战中以弱胜强的关键是,找准对手的缺陷,以己之长攻其短。这是不服输的表现,也是思维创新的结果。 壹、打1折 商家打折大拍卖是常有的事,人们决不会大惊小怪。但有人能从中创意出“打1折”的营销策略。实于是高明的枯木抽新芽的创意。日本东京有个银座绅士西装店。这里就是首创“打1折”销售的商店,曾经轰动了东京。当时销售的商品是“日本GOOD”。 具体的操作是这样的:先定出打折销售的时间,第壹天打9折,第二天打8折,第三天第四天打7折,第五天第六天打6折,第七天第八天打5折,第九天第十天打4折,第十壹天第十二天打3折,第十三天第十四天打2折,最后俩天打1折。 商家的预测是:由于是让人吃惊的销售策略,所以,前期的舆论宣传效果会很好。抱着猎奇的心态,顾客们将蜂拥而至。当然,顾客

能够于这打折销售期间随意选定购物的的日子,如果你想要以最便宜的价钱购习,那么你于最后的那二天去买就行了,可是,你想买的东西不壹定会留到最后那俩天。 实际情况是:第壹天前来的客人且不多,如果前来也只是见见,壹会儿就走了。从第三天就开始壹群壹群的光临,第五天打6折时客人就像洪水般涌来开始抢购,以后就连日客人爆满,当然等不到打1折,商品就全部买完了。 那么,商家究竟赔本了没有?你想,顾客纷纷急于购买到自己喜受的商品,就会引起抢购的连锁反应。商家运用独特的创意,把自己的商品于于打5、6折时就已经全部推销出去。“打1折”的只是壹种心理战术而已,商家怎能亏本呢? 二、壹件货 对买新产品的商家来说,最吸引顾客的无非是“新”,如何再于“新”上继续作文章呢?意大利有个莱尔市场,就是专售新产品的。有些新产品很畅销,许多顾客抢着购卖,没抢到手的,要求市场再次进货,可得到的回答竟是:很抱歉,本市场只售首批,买完为止,不再进货。 对此,有些顾客很不理解,仍向旁人诉说。但从此以后,来这里的顾客中意就买,决不犹疑。不难见出,莱尔市场的“割爱”是个绝妙的创意,它能给顾客留下强烈的印象——这里出售的商品均是最新的;要买最新的商品,就得光顾莱尔市场。这真是“新”上创新的创意!

数学课堂中激活学生思维五招

数学课堂中激活学生思维五招 渔峡口镇枝柘坪中学数学组李顺福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许多数学知识除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外,又有很高的实用性。数学知识尽管表现为形式化的符号,但它视为具体生活经验和常识的系统化。它可以在学生的生活背景中找到实体模型,现实生活的背景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提供丰富的情境与源泉。学习同样一个知识可以有多样化的载体予以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来体验和把握。 新课改下的课堂要求教师是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主动地探索知识,获取知识,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充分考虑到的问题。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才是最根本的出发点,它起着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本人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操作激活学生思维 动手操作可培养学生心灵手巧,同时在动手过程中无意识地教会了学生怎样思考问题。如七年级第三章第一课时《字母能表示什么》,学生利用火柴棒摆正方形,教师只告诉学生摆正方形的方法,而不去研究火柴棒的根数,却用一组习题加以引导: (1)摆一个正方形需要根火柴棒,摆两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 (2)摆六个正方形需要根火柴棒,摆十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 (3)摆一百个正方形需要根火柴棒; (4)摆x个正方形需要根火柴棒。 学生在这组习题的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很快知道了摆一个、两个、六个、十个正方形所需的火柴根数,但对于摆一百个正方形所需要的火柴根数,学生感觉操作有实际困难,这时不得不去思考其它的途径。当然,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用已有的结论去分析研究得出未知的结论。尽管教师没加任何提示,但却有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学生停止了操作,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得出了摆一百个正方形的火柴根数,而且找到了摆x个正方形火柴根数求法的规律,并且采用了多种方法,其效果是刻骨铭心、永世难忘的。因为他们是自主地探索而获取的知识,在他们的大脑中打下了深深地烙印。当然,操作远远不限于此,例如在讲《圆的面积计算》一课时,同学们可用准备好的圆形纸板,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一个圆转化为近似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学过的图形,然后去思考得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再如,讲三角形全等时,可利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平移、旋转、翻转等方法的操作,得出在复杂的图形中去研究全等,都可体会操作带来的优越性。 二、游戏激活学生思维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特别是小学六年级升到七年级,更难克服“爱玩”的习惯,但教师如能利用好

思维训练与拓展l

高中数学解题八种思维模式和十种思维策略引言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学习数学应该看成是学习数学思维过程以及数学思维结果这二者的综合,因而可以说数学思维是 动的数学,而数学知识本身是静的数学,这二者是辩证的统一。作为思维载体的数学语言简练准确和数学形式具有符号化、抽象化、结构化倾向。 高中数学思维中的重要向题 它可以包括: 高中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 高中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 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思维模式 高中数学解题常用的数学思维策略 高中数学非逻辑思维(包括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问题研究; 高中数学思维的指向性(如定向思维、逆向思维、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等)研究; 高中数学思维能力评估: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创造性 高中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 从思维科学的角度分析,作为理性认识的人的个体思维题可以分成三种: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 觉思维 一数学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1、概念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间的逻辑关系,a 同一关系b从属关系c交叉关系以及d对立关系e矛盾关系12、判断是逻辑思维在概念基础上的发展,它表现为对概念的性质或关系有所肯定或否定,是认识概念间联系的思维形式。3、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是对判断间的逻辑关系的认识。 二数学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1图形表象是与外部几何图形的形状相一致的脑中示意图,2图式表象 是与外部数学式子的结初关系相一致的模式形象。3形象识别直感是用数学表象这个类象(普遍形象)的特征去比较数学对象的个象,根据形象特征整合的相似性来判别个象是否与类象同质的思维形式。4模式补形直感是利用主体已在头脑中建构的数学表象模式1,对具有部分特征相同的数学对象进行表象补形,实施整合的思维形式。5形象相似直感是以形象识别直感和模式补形直感为基础基础的复合直感。6 象质转换直感是利用数学表象的变化或差异来判别数学在对象的质变或质异的形象特征判断。7图形想象是以空间形象直感为基础的对数学图形表象的加工与改造。8图式想象是以数学直感为基础的对数学图式表象的加

灵感_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规律_刘奎林

灵感 ——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规律 □刘奎林 【内容摘要】“思维的科学”即思维科学。思维科学概念和体系是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正式提出的。可是恩格斯对那个时代的思维科学仅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内容并不满意。到了20世纪下半叶是中国的自然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充实并发展了恩格斯的思维科学体系,认为思维科学除抽象思维形式外还有形象思维形式、灵感思维形式和社会思维形式。同时,也明确提出,对现有的思维科学体系也“不要封口”。其中,灵感思维形式属于非逻辑思维范畴。这种非逻辑的思维形式是一种独特的基本的思维形式。它虽然与其它几种思维形式相关联,但并非意味着它隶属于哪一种思维形式。为此,作者从客观原型律基础、非线性科学基础、大脑生理学基础等方面来印证了灵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规律。 【关键词】逻辑 非逻辑 灵感 一、恩格斯首提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思维科学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年柏林版)的序言中说,“1845年我们俩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着手‘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主要由马克思制定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从前的哲学信仰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 [1] 清算”过程中,提出了如下一些研究与发展哲学和思维科学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原则之一:“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础问题,是思维和存在。这是哲学的重大问题,同样也是思维科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的关系问题” [2] 研究思维一旦离开了这项原则,就会像钱学森院士所说的那样:“你就容易掉进 ; 两个坑里,一个是机械唯物论,另一个是唯心论” [3] 原则之二:“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依然独立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它一切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这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阐述的一条重要原则。这条原则非常明确 了” [4] 地指出,以往的全部哲学唯独没有包括其内的,只有思维科学,更不用说用哲学 [1][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223页、第364页, [3]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4页

八大思维的经典案例

一、创新思维 1、在一个专门收集世界名画的美术馆,每幅画都投了一份巨额保险。可是美术馆新购进一副非常有名的画家的代表作,却没给这幅画投保险。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解答:那是一幅壁画 有六个小朋友要平均吃五块蛋糕,但不能切碎,而且任何一块蛋糕切成三块以上,你知道怎么分切这5块蛋糕吗? 解答:先把三块蛋糕各切成平均的两半,然后分给6个小朋友。然后把另外两块蛋糕分别切成三等份,再分给6个小朋友,这样每个人就得到了一个半块和1/3块。 二、发散思维 1、尽可能想象“△”和什么东西相似或相近? 解答:和“△”相似或相近的东西有:馒头、涵洞、峭石、山峰、堡垒、城门、隧道口、喷水池、橱窗、问讯窗口、尼龙秧棚、坟墓、萌芽、彩虹、乌篷船、抛物红、仙鹤戏水、镜片、电视机屏幕、枪洞、子弹头、树荫、海上日出、跳水、弯腰、插秧、拱桥、盾牌、活页木铁夹、天边浮云、英文字母“D”等等。回答得越多,发散思维的流畅程度越高。 2、古时候,有兄弟三人。大哥、二哥好吃懒做,三弟勤劳聪明。三人长大后都成了家。有一天,三兄弟在一起喝酒,大哥、二哥提议:“从现在起,我们三人说话,互相不准怀疑,否则罚米一斗。”酒后,大哥说:“你们总说我好吃懒做,现在家里那只母鸡一报晓,我就起床了……”三弟直摇头说:“哪有母鸡报晓之理?”大哥嘿嘿一笑说:“好!你不信我的话,罚米一斗。”二哥接下去说:“我没有大哥这么勤快,因此家里穷得老鼠撵得猫吱吱叫……”三弟又连连摇头,二哥得意地说:“你不信,也罚米一斗。”后来…… 三、收敛思维

1、高尔基童年在食品店干杂活,曾碰到过一位刁钻的顾客,“订九块蛋糕,但要装在四个盒子里,而且每个盒子里至少要装三块蛋糕”。 解答:高尔基的办法是:先将九个蛋糕分装在三个盒子里,每盒三块;然后再把这三个盒子一起装在一个大盒子里,用包装袋扎好。 2、你的面前摆着四种物品: 一本平装书; 一瓶百事可乐; 一根纯金项链; 一台彩色电视机。 请从上述四种物品中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物品;然后,再找出两两物品之间的共同之处。 解答: 平装书是唯一用纸做成的、供人阅读的物品; 可乐是唯一由液体构成、供人饮用的物品; 项链是唯一用纯金制作的、戴在身上的装饰品; 电视是唯一能把无线电波转换成声音和图像的物品。 平装书与可乐属于“价格低廉品”;平装书与电视属于“信息用品”;可乐与电视属于“诞生于现代的物品”;项链与电视属于“贵重物品”······ 四、类比思维 1、棒球:投手 篮球:得分手 B.拳击:对手 C.足球:射手 D.橄榄球:四分卫

灵感思维与逆向思维法

灵感思维与逆向思维法 一、灵感思维:是指凭借直觉而进行的快速、顿悟性的思维。它不是一种简单逻辑或非逻辑的单向思维运动,而是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相统一的理性思维整体过程。 1.灵感思维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突发性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它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比,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①突发性。灵感往往是在出其不意的刹那间出现,使长期苦思冥想的问题突然得到解决。在时间上,它不期而至,突如其来;在效果上,突然领悟,意想不到。这是灵感思维最突出的特征。 ②偶然性。灵感在什么时间可以出现,在什么地点可以出现,或在哪种条件下可以出现,都使人难以预测而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往往给人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之感。 ③模糊性。灵感的产生往往是闪现式的,而且稍纵即逝,它所产生的新线索、新结果或新结论使人感到模糊不清。要精确,还必须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辅佐。灵感思维所表现出的这些特征,从根本上说都是来自它的无意识性。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都是有意识地进行的,而灵感思维则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所在。 2.引发灵感时常用的基本方法: ①观察分析。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离不开观察分析。观察,不是一般的观看,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地去观看和考察所要了解的事物。通过深入观察,可以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可以从表面上貌似无关的东西中发现相似点。在观察的同时必须时行分析,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才能引发灵感,形成创造性的认识。 ②启发联想。新认识是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旧与新或已知与未知的连接是产生新认识的关键。因此,要创新,就需要联想,以便从联想中受到启发,引发灵感,形成创造性的认识。 ③实践激发。实践是创造的阵地,是灵感产生的源泉。在实践激发中,既包括现实实践的激发又包括过去实践体会的升华。各项科技成果的获得,都离不开实践需要的推动。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迫切解决问题的需要,就促使人们去积极地思考问题,废寝忘食地去钻研探索,科学探索的逻辑起点是问题。因此,在实践中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引发灵感的一种好方法。 ④激情冲动。积极的激情,能够调动全身心的巨大潜力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激情冲动的情况下,可以增强注意力,丰富想象力,提高记忆

经典的10个逆向思维故事

经典的10个逆向思维故事 它是思维中较高级别的一种方法。 你听过哪些跟逆向思维有关的故事?接下来,跟你分享逆向思维的经典故事和案例。 经典逆向思维的小故事1、如何得到美女的电话号码傍晚陪爷爷在公园散步,不远处有一个气质美女,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爷爷问我:喜欢吗?我不好意思的笑笑点点头。 爷爷又问:想要她的电话号码吗?。 我瞬间脸红了。 爷爷说看我的,然后转身向美女走去。 几分钟后我的电话响了,里面传来一个甜美的声音:你好,你是***吗?你爷爷迷路了,赶紧过来吧,我们在公园***处。 我对爷爷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然后默默的把这个电话存了下了。 经典逆向思维的小故事2、如何让孩子做作业孩子不愿意做爸爸留的课外作业,于是爸爸灵机一动说:儿子,我来做作业,你来检查如何?孩子高兴的答应了,并且把爸爸的“作业认真的检查了一遍,还列出算式给爸爸讲解了一遍。 只是他可能不明白为什么爸爸所有作业都做错了。 经典逆向思维的小故事3、惹不起的大爷大爷买西红柿挑了3个到秤盘,摊主秤了下:“一斤半3块7。 大爷:“做汤不用那么多。

去掉了最大的西红柿。 摊主,“一斤二两,3块。 正当我想提醒大爷注意秤子时,大爷从容的掏出了七毛钱,拿起刚刚去掉的那个大的西红柿,扭头就走。 摊主当场无风凌乱。 。 至午夜十分,打电话到美女房间问:需服务否?答然。 男奋而前往,并得一千而返。 经典逆向思维的小故事5、换个角度看问题海阔天空小伙子站在天台上要自杀,众人围观。 不一会警察来了,问其原因,小伙回答:谈了八年的女朋友跟土豪跑了,明天要结婚了,感觉活着没意思!旁边一老者答:睡了别人的老婆八年,你还有脸在这里自杀?小伙想了想,也对啊,笑了笑,就走下来了。 经典逆向思维的小故事6、大爷损失了多少钱王老板花30元进了一双鞋,零售价40元。 一个小伙子来买鞋,拿一张100元人民币,王老板找不开,只能去找邻居换了这100,然后找给了小伙子60元。 后来邻居发现这个100是假币,没办法王老板又还了邻居50。 问这场交易里,王大爷一共损失了多少钱?在数据化管理的培训中经常用这个题测试学员的数据思维,结果是只有约20%的人能算出准

创意思维训练的九种方法

创意思维训练的九种方法 想像与联想思维训练 想像和联想思维在视觉艺术思维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是决定艺术创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之一。视觉艺术思维的训练首先要从想像和联想的训练人手。艺术家的想像力除了天赋之外,后天的训练也是举足轻重的。因此,要让艺术家积极地开动脑筋,针对艺术创作中的主题、类型、手法、思想内涵、形式美感和色彩表现等方面,充分展开想像的翅膀,发挥艺术创作的想像能力,不拘束于个别的经验和现实的时空,而让自己的思维遨游于无限的未知世界之中。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与科学一样,没有想像力的艺术创作,是不可能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 我们在作画时注重视觉对象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处理,这种知觉选择性与知觉对象的转化关系在现代视觉艺术的平面艺术中称为图(视觉对象)地(周围环境)反转。这是对视觉艺术家普遍进行的思维训练方法之一。最早研究图地转化关系的鲁宾(E. Rubin),他的著名的“Rubin之杯”(图)图形表现的是在一个长方形画面中画着一只对称的黑色杯,如果仔细观察杯子的左右空白部位,则发现是相对着的两人侧面像。随着视觉的转换,杯和人的侧面像相互交替出现,形成特殊的画面。这类图形在视觉艺术作品中被广泛地应用。如染织美术中的“千鸟纹”,广告、装演艺术中的各种画面等。图地反转变化的理论强调了人们的感觉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利用这个方法加以训练,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艺术想像力。在此基础上,要求被训练者表达出与众不同、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在视觉艺术领域里,这样的训练是培养人们充分发挥艺术想像力而进行创作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联想是人的头脑中记忆和想像联系的纽带。由人对事物的记忆而引发出思维的联想,记忆的许多片段通过联想形式进行衔接,转换为新的想法。主动的、有意识的联想能够积极而有效地促进人的记忆与思维。 美学家王朝闻说:“联想和想像当然与印象或记忆有关,没有印象和记忆,联想或想像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很明显,联想和想像,都不是印象或记忆的如实复现。”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联想与想像是记忆的提炼、升华、扩展和创造,而不是简单的再现。从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一个设想导致另外一个设想或更多的设想,从而不断地设计创作出新的作品。 视觉艺术思维中的想像离不开联想这个心理过程。联想是通过赋予若干对象之间一种微妙的关系,从中展开想像而获得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产生的美感形成了特有的印象,而对视觉形象的记忆又随着人的思维活动形成了知觉与感觉形象的联系。因此,当某个对象出现时,人们的大脑会立即兴奋起来,随着它进行一系列的联想。例如,由“速度”这个概念,人们头脑中会闪现出呼啸而过的飞机、奔驰的列车、自由下落的

激活思维练出精彩——特级教师张冬梅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赏析

激活思维练出精彩——特级教师张冬梅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赏析-小学数学论文-教育期刊网 激活思维练出精彩——特级教师张冬梅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赏析江苏泰州市鲍徐中心小学(225300)孙红梅 练习课在巩固知识、熟练技能的同时,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设计练习课?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上学期有幸聆听了张冬梅老师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课,让人眼前豁然开朗,不觉感叹:“原来练习课也可以上得这么精彩,令人回味无穷!” 一、引人入胜的“起调” (出示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学生补充完整,然后介绍算式也可以对称) 师(出示21×36、36×21):仔细观察,你能看出这组对称算式的特点吗?(生答略) 师(出示32×46、62×39):按照对称算式的特点,你能试着写出这两道算式的另一半吗? 生1:32×46的对称算式是64×23,62×39的对称算式是93×26。 师:这些对称算式有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对称算式的奥秘。…… 【赏析:课始,张老师利用对称算式引入,既使新知保持一种神秘感,又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二、扣人心弦的“主旋律” 师:猜一猜,每组两道算式的得数是否相等?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判断?

生2:可以用估算的方法判断。第一组算式,可以把21看作20,36×20=720;把63看作60,12×60=720,两道算式的得数相等。 生3:如果把21看作20、36看作40,20×40=800;把63看作60、12看作10,60×10=600,两道算式的得数不相等。 师:奇怪了!用估算方法算出来的每组两道算式的积有时相等,有时却不相等。那么,用估算方法能否判断每组算式的积是否相等呢?(不能)那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呢? 生:计算。(生计算每组算式的积,然后汇报交流) 生4:62×39=2457、93×26=2418,得数不相等。 师:62×39=2457,你感觉这个结果对不对呢? 生5:62接近60,39接近40,60×40=2400,2457接近2400,所以是对的。师:接近2400的数多着呢!这种想法到底对不对呢? 生6:2×9=18,第一个得数的个位是8,而结果的个位是7,所以是错的。师:谁听明白了?那62×39等于多少?(生答略) 师:通过计算和交流,你想说什么? 生7:我发现对称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 师:这个结论可靠吗?要不要列式验证一下? 生8:34×86=2924,68×43=2924。 师:这会儿你又想说什么呢? 生9:可以确定两个对称算式的积相等。 师:通过几个例子找出结论的方法叫不完全归纳法。 课件出示:主人每天都给公鸡一把米,连续给了很多天,所以公鸡认为主人每天

让精彩点评激活学生思维

让精彩点评激活学生思维 发表时间:2013-03-18T09:57:28.450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3年1月供稿作者:宋玉萍 [导读] 课堂教学是传播知识的主渠道,优化课堂教学评价语,对于新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具有重要意义。 宋玉萍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关中学 课堂教学是传播知识的主渠道,优化课堂教学评价语,对于新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没有民主的教育,就不可能有教育的民主;没有教育的民主,也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既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因此,语文课堂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至关重要,而语文课堂评价语的优劣直接关乎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请看一个案例:《湖心亭看雪》一文的教学,已近尾声,教师要求学生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说一段话。 一学生侃侃而谈:“‘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句,写出了张岱的‘痴’”,痴迷于山水之乐,又怀恋于故国往事的复杂情绪,有天涯遇知音的愉悦,更有淡淡的惆怅。《红楼梦》中云‘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张岱的痴又岂是我们所能解的?”这位学生的理解既深刻全面,又能联系自己所了解的知识进行阐释,可谓精彩独到。但是教师却遗憾地作了如此评价:“这位同学没听清我的要求,太可惜了。请注意??????”一记闷棍,准会让这样的学生从此在课堂上三缄其口。 这堂课上,教师面对学生如此精彩的解答竟然听而不闻,仅仅因为这位同学没有按照老师要求的句式回答,就一口否定了学生的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就再也不会有新的创意,也不敢再有独特的见解了。这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淡化民主意识,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独到的见解,运用语言霸权阻隔了与学生之间的心灵交流,学生的思维也被禁锢了。长此以往,就无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也违背了教学的本意。 相反,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恰当点评、追问,就会使对话更深入,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例如:在《猫》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在文中“我”和家人对三只小猫的称呼有何不同?表现了“我”和家人对它们的感情有何不同?当同学们回答问题时,有同学说第三只猫活着时被人漠视。老师就追问:从哪儿看出来?学生找出词语“常”、“蜷伏”后,还让学生结合课文说出深层理由,并说出前后两个“蜷伏”的不同含义。这样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深入,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透彻。 在这节课上,老师的评语运用得也恰到好处,不随便表扬、批评,不随口简单评价,而是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有勇气跟着老师继续深入思考。如:在教学时,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满意时就赞扬:“非常专业的点评!但还不足以表达‘我‘的心情。”于是,学生就又回答:“‘忏悔’更好!”这样就可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了。 这位老师在教学时,首先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见解,但是并没有随意表扬,而是在鼓励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做进一步思考,一步一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深入。不仅如此,老师还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让学生紧扣文本进一步深入思考,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透彻。这样就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使学生敢于发言,乐于发言。 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太急于求成,应该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时间,要能经得住课堂上的沉默。也许,这看似沉默的课堂正是学生屏神凝思表现,马上就会出现热烈的思想交锋了。 例如:教学《散步》一课时,教师在请学生以小男孩的身份说说我有一个什么样的奶奶、爸爸、妈妈后,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问题:“这个家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学生沉默四秒后,教师说:“那么,小组讨论吧。”这样一来,就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取代了个人的思想,学生的思维就无法被有效激活,因为小组思想霸权扼杀了独立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无法培养。 其实,类似的现象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以后,都希望学生能尽快回答上来。殊不知,思考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特别是对那些有难度的问题更是如此。当然,小组讨论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可以互相促进等。但是这样也容易扼杀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容易出现人云亦云的结果。其实,我们在课堂上多等一会儿,哪怕就是三五秒钟,也许学生的答案就出来了。 有人做过一项调查:在那些把等待时间延长了一秒至五秒的教师的课堂上,发现了可喜的变化:(1)学生回答的平均时间延长。(2)学生回答的主动性和正确程度提高。(3)学生不能问题的可能性减少。(4)思考之后回答的现象增加。(5)从事实推论得出的结论增加。(6)学生的提问增加。(7)学生作出的贡献更大。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有耐心,要耐得住沉默,因为学生在沉默之后肯定会有精彩的回答。这个家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个问题,完全是个人体验。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课外阅读、切身经历等进行思考,没必要让小组汇报代替个人思想。 此外,教师也要善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更深层次的总结,并引导学生自己介绍经验,便于其他学生借鉴学习。例如:名师黄厚江老师在教学一堂作文课时,当同学们七嘴八舌评论作文的优点时,他没有简单地评说同学们说得好或不好,而是在同学们评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他说:“两位同学提到的三点想法,我都非常赞同。第一,是这种直面现实的精神,或者说是责任。第二,结尾很震撼,是欲扬先抑。开头很平淡,结尾异峰突起。第三,反讽手法。其中隐含着对比,这就很有张力。” 这三条的第一句是学生说的,后面是老师进一步的肯定与剖析。这样就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理解、领会并运用。后来他又提出一个问题:“她的文章有没有缺点呢?”学生回答:“有点乱。”“有点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的感觉。”他就说:“这不一定乱,有时还非常好,这也许就是写作的最高境界。”然后他还让这位作者介绍经验,说说她为什么能达到这种境界。这样就能让其他同学学习借鉴了。 由此可见,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简单地说好或不好,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总结,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这样学生才能收获更多,课堂气氛也能更活跃。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应本着民主、尊重的理念来进行课堂教学。首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认真聆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并对其作出客观得体的评价。然后,应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做深入的总结、引导,使学生在他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收获更多。第三,在课堂上要有耐心,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这样学生的回答才会更深入,更精彩。最后,还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教师只做适当地引导,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新思维。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合理运用评价性语言,就一定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活跃起来。当然,要想做到这样,教师必须多学习各方面知识,丰富自己的学识,多修炼自己的语言,使自己的课堂语言妙语如珠,精彩恰切。

让学生有一颗善于思维的大脑大脑思维训练

《让学生有一颗善于思维的大脑:大脑思维训练》 小时候,比我大的伙伴用废电池、电线连接一小灯泡,用皮筋、铁钉、细线做开关,开关一拉灯亮了,开关线一拉灯灭了。为什么一拉灯灭又一拉灯亮呢?这一现象从此在我心里扎下了根。回到家里也照样去做,可对其原理却无法理解。我常常钻进我的“实验室”,拆了又装,装了又拆,边拆边想,我常常为之着迷,虽然还是无法理解,但我思维习惯逐渐养成。上初中三年级时,由于接触了电学知识,这一疑问才算划了一个句号。对这一问题的解答,诱发了我对物理现象浓厚的兴趣,我爱上了这门学科。“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的物理成绩直线上升。也许是由于曾经为它付出过心血,所以对这部分知识学得深刻记得牢固,至今仍记忆犹新。走上工作岗位后,回顾这一经历,我深信“智源于思,疑是思之源”。学生心中有了疑,脑海中就有了思维的 材料,可产生思维的动机,有了思维的动机,便有利于思维习惯的养成。另外,由于常思, 脑机体得到了锻练,有利于脑机体的发育,有利于思维大脑的形成。相反,如果一个教 师不允许孩子心中有疑,那么,对学生脑机体的发育及思维习惯牟的形成都不利。一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唯恐学生有一丝疑虑,提出的问题,不让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不会便讲,讲了再问,问了再讲,直到学生记住为止。由于课堂上教师对知识点进行了反复的讲解,因此,课外作业学生无须费力思考。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得被动,教师教得累而乏味。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很好训练,学生的思维习惯难以养成,学生的智能难以得到开发。教师应该做到“学生“万一不会才讲”,并要求学生做到“万一不会才问”。这样,才能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以训练了思维能力,而这些正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另外,学校教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教学,因为自然科学内容涉及面广,许多东西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趣的,教师一旦提出问题,学生将会积极去思考,有些问题虽然不能及时地理解,但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欲,这强烈的求知欲,将促使学生去思考。另外,在以后的学习中一旦接触到这类问题时,将会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甚至将碰出灵感的火花,那么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掌握得将更加牢固。(作者联通:726202陕西省丹凤县峦庄中学)

灵感思维具有的5个特点

灵感思维具有的 5 个特点 灵感思维的特点 1、突发性和模糊性 由于是没有在显意识领域单纯地遵循常规逻辑过程所形成,所以灵感直觉思维产生的程序、规则以及思维的要素与过程等都不是被自我意识能清晰地意识到的,而是模糊不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2、独创性 独创性是定义灵感思维的必要特征。不具有独创性,就不能叫灵感思维。 3、非自觉性其他的思维活动,都是一种自觉的思维活动,灵感直觉思维的突出性,必然带来它的非自觉性。 4、思维灵活活动的意象性在灵感直觉思维活动过程中,潜意识领域或显意识领域总伴有思维意象运动的存在。没有意象的暗示与启迪就没有思维的顿悟。 5、思维高度灵活的互补综合性思维高度灵活的综合互补性是其思维的重要特征,如潜意识与显意识的互补综合,逻辑与非逻辑的互补综合,抽象与形象的互补综合等等。 灵感思维的运用 a 久思而至

指思维主体在长期思考竟日不就的情况下,暂将课题搁置,转而进行与该研究无关的活动。恰好是在这个“不思索”的过程中,无意中找到答案或线索,完成久思未决的研究项目。 b 梦中惊成 梦是以被动的想象和意念表现出来的思维主体对客体现实的特殊反映,是大脑皮层整体抑制状态中,少数神经细胞兴奋进行随机活动而形成的戏剧性结果。并不是所有人的梦都具有创造性的内容。梦中惊成,同样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科学头脑” 。 c 自由遐想 科学上的自由遐想是研究者自觉放弃僵化的、保守的思维习惯,围绕科研主题,依照一定的随机程序对自身内存的大量信息进行自由组合与任意拼接。经过数次、乃至数月、数年的意境驰骋和间或的逻辑推理,完成一项或一系列课题的研究。 d 急中生智 利用此种方法的例子,在社会活动中数不胜数。即情急之中做出了一些行为,结果证明,这种行为是正确的。 e 另辟新径 思维主体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课题内容与兴奋中心都没有发生变化,但寻解定势却由于研究者灵机一动而转移到与原来解题思路相异的方向。 f 原型启示 在触发因素与研究对象的构造或外形几乎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已经有

拓展视野 激活思维作文

拓展视野激活思维 ——浅谈作文教学听了毛教授的讲座,使我深刻的意识到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出重头戏,它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过程。提起写作文,多数学生总会产生一种畏难心理?怕写,把写作文看成是一件痛苦的事。因此,要想使作文教学有成效,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帮助学生攻克这道心理障碍,增强学生写作文的自信心。只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实施优化的教学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调节学生的畏难心理,学生的作文素质就会稳步提高,作文教学就一定会有起色。那么,小学生作文畏难心理调适该从何入手? 一、丰富生活,使学生有话可写 “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本质特点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再现生活,反映生活,它是作者心灵的流露,是对生活的思考,而不是矫揉造作。如果让学生整天呆在教室里,教师只重视写法,学生势必兴趣缺乏,言之无物,诉之无情,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作文太难了、思想压力增大了,未写先怵,就形成了畏惧作文的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对作文概念的理解上必须在讲清作文的本质特点的同时,应该丰富学生的生活,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积极开展多种有益的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通过一定的方法记录下来。如春天到了,带领学生走向自然,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五彩缤纷。三月份,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活动。如开展校园护绿行动,

让小朋友对全校师生进行护绿调查。大家惊讶地发现,原来破坏绿化的行为就在不经意之间。学生人人发出号召,用稚嫩的小手写出了一句句心声:花草树木是我们的朋友,大家要珍惜呀!行动起来,救救小树吧!……虽然只有短短一两句话,可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环保的呼唤。长此以往,定然会唤醒学生写真话,写想说的话的意识。再如学校开展趣味运动会那天,教师就可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让学生写写你是怎么参加比赛的?结果许多学生写得有声有色,有写吹蜡烛的:“我屏住一口气,鼓起腮帮使劲一吹,三根蜡烛竟然全灭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有写夹珠子的:“那珠子滑溜溜的,我刚夹起来又滑下去,怎么也夹不住。看看对手已经成功地夹住了好几颗,急得我脸上直冒汗。”……如此真情实感,让人读来不由会心一笑。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作文的本质特点,不要求太高,对学生克服作文的畏难情绪有较大的帮助。 二、指导观察,让学生有米可炊 俗话说:“不会观察,就不会作文。”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知识80%以上是通过视觉感知而获得的。由此可见,学生只有细心地有目的地感知事物、观察事物,才能发现生活中的大量写话素材。小学生好奇心强,喜爱观察,但却缺乏观察能力,不会观察。因此,教师要创设条件,指导学生观察。比如说,为了让学生有物可以观察,我就在教室中布置了一块生物角,让学生亲手在花盆中种上大蒜,由专人负责,浇水施肥;买个小鱼缸,养几只小蝌蚪,养两条金鱼,定

灵感思维

第1 7章灵感思维 17.1灵感思维概述 17.1.1 灵感恩维的定义与特征 亚里士多德首g'JT形式逻辑,揭开了人类抽象思维的秘密和规律。事实上, 亚里士多德也对灵感思维进行了研究,只是没有独立地形成一个系统。他说:“灵 感是在微不足道的时问里,通过猜测而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 这个定义,揭示了灵感的本质属性即内涵,同时又刻画了灵感的三个特征。 灵感的内涵是通过猜测而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 灵感有三个特征。 (1)瞬时性。灵感是在极短的时间里所产生的,来得突然,去得迅猛,如闪 电,似火花,稍纵即逝。著名的英国科学家W·贝弗里奇说:“带上…个笔记本, 随时记下闪过脑际的有独到之处的念头,不放过任何…·个极细小的思维闪光”。不少名人都有随身带着笔记本的好习惯,有些勤奋好学的人,也是这样做的。更有 趣的足著名作曲家施特劳斯,有…次灵感来了,他竞把闪现于脑际的优美旋律写 在身穿的白衬衣的袖子上,这就是世界名曲——蓝色多脑河。 (2)随机性。灵感不是先在意识的作用下进行的逻辑推理后产生的,而是通 过猜测,直接获得新概念、新设想、新模型、新思想……。 近代理论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蜕过,在科学创造的过程中,“从经验材料”到 提出“新思想”之间没有“逻辑的桥梁”,必须诉诸直觉和灵感,“我相信直觉和 灵感”。科学哲学家鲍波尔说得更加直接痛快…一一“科学发现无逻辑”。这就是说 科学发现,不是通过有意识的逻辑推理所获得的,而是偶然产生的灵感架起了r。经验材料”与“新思想”之问的桥梁,这种偶然性酲IJ随机性。 例如,毕达哥拉斯发现“牛达哥拉斯定理”就归功于灵感。有一一次,毕达哥 拉斯应邀到朋友家中去作客。赴会后,他为朋友家中的地面图案所吸引,而陷于 沉思。其他赴会朋友们都互致问候,谈笑风生。过了…些时候,毕达哥拉斯依然 低头不语,因而引起主人的疑问。主人正要问他时,他却突然站起来,呵呵大笑,竟不辞而别赶回家中。原来,他在地面图案——直角三角形花纹的启发下,产生 了灵感阿发现了“毕达!哥拉斯定理”。(即中国的勾股定理,但比中国商高发现勾 股定理约晚60()年)。为此,毕达哥拉斯欣喜若狂,宰牛百头,犬宴宾客,热烈庆 贺!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毕达哥拉斯去删友家之前,决没有想到发现“毕 达哥拉斯定理”。他只是到了朋友家之后,在地面直角三角形图案花纹的诱发下(随机的),才顿生灵感(瞬时性)而发现了直角三角形j边之问的本质联系。 (3)目的性。灵感的产生,虽然是无意识的或是潜意识的,F意识的、随机 的或是偶然的,但足在灵感产生的同时,思维的方向性利Ej的性是非常明确的一 一这就是要抓住事物间的本质联系。架起经验材料与新思想之问的桥梁,充成发 明创造的任务。 下面再以(金冠之谜)的故事,完整地说~…说灵感的三个特征。 占希腊国王亥厄洛,不惜重金定制了一顶“金冠”。后来有人告密说,金冠中 掺合了同等重量的白银,这不足纯金冠,而是合金冠。金匠贪污了用向银换下来 的黄金。于是因王大怒,下令检验皇冠,要阿基米德想办法来证实这个问题。阿 基米德想呀,想呀,时时刻刻无不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天,他偶然(偶然性)到浴室去洗澡,当身子浸入浴缸时,他发现水从浴缸边溢了出来,他猛然悟 出(灵感瞬时产生)溢出的水证足他身子排出的水。于是(笔者推测),他联想,

敢于标新立异,激活创新思维

敢于标新立异,激活创新思维 ——作文创新思维训练 【学习目标】1、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2、养成善于动脑动口的良好习惯;3、解开学生写作中的思维桎梏,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学习重点】1、培养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能力;2、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难点】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前准备】分组搜集整理有关创新的名言 【课时】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没有创新的学生,很难在学业上有所建树。纵观我们平时的作文,存在着思路打不开、构思立意老套、选材缺少变化、语言平淡无奇的严重不足,这些都是影响我们作文迈上新台阶的痼疾。所以,我们要打开思维,力求突破。 (板书:敢于标新立异,激活创新思维) 二、名言展示: 同学们将课前搜集到的名言集中展示,现在小组内评选出最好的一条或几条,然后推出代表集中展示。(使同学们更好的认识创新的意义) 例: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江泽民) 2、应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江泽民) 3、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陶行之) 4、创造中有继承,但更多的是否定。(冯克诚) 三、思维训练 (一)名画欣赏——深山藏古寺 师:据说,宋徽宗时,朝廷举行命题为《深山藏古寺》的绘画考试,参加考试有几百人,考生们挖空心思构思画面。有的在画面上画着崇山峻岭,其间耸立着一座寺;有的在山岭间“扬”起一面寺幡;有的在两峰之间“闪”出一角寺庙的飞檐……宋徽宗看了都不满意,这时,又有一位考生交上卷来,宋徽宗展开一看,不禁拍案称绝!只见画面:崇山峻岭之间,一股清泉飞泻而下,泉边一位老和尚正弯着腰,用瓢往桶中倒水。同学们,宋徽宗为什么赞赏这幅画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生:这幅画内涵丰富,画面上虽不见古寺形影,但留给了观赏者丰富的想像。 师:说得好!山中泉水边有和尚,说明山的深处必然有寺庙;和尚年迈还要亲自担水,一定是年轻的和尚不愿枯守古寺纷纷奔走他乡,只剩下这位老和尚留守寺院,老和尚所住的寺院也必定是一座年久失修、饱经沧桑的古寺。这位考生突破常人思维,巧妙地体现出题眼

灵感思维具有的5个特点

灵感思维具有的5个特点 灵感思维的特点 1、突发性和模糊性 由于是没有在显意识领域单纯地遵循常规逻辑过程所形成,所以灵感直觉思维产生的程序、规则以及思维的要素与过程等都不是被自我意识能清晰地意识到的,而是模糊不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2、独创性 独创性是定义灵感思维的必要特征。不具有独创性,就不能叫灵感思维。 3、非自觉性 其他的思维活动,都是一种自觉的思维活动,灵感直觉思维的突出性,必然带来它的非自觉性。 4、思维灵活活动的意象性 在灵感直觉思维活动过程中,潜意识领域或显意识领域总伴有思维意象运动的存在。没有意象的暗示与启迪就没有思维的顿悟。 5、思维高度灵活的互补综合性 思维高度灵活的综合互补性是其思维的重要特征,如潜意识与显意识的互补综合,逻辑与非逻辑的互补综合,抽象与形象的互补综合等等。

灵感思维的运用 a 久思而至 指思维主体在长期思考竟日不就的情况下,暂将课题搁置,转而进行与该研究无关的活动。恰好是在这个“不思索”的过程中,无意中找到答案或线索,完成久思未决的研究项目。 b 梦中惊成 梦是以被动的想象和意念表现出来的思维主体对客体现实的特殊反映,是大脑皮层整体抑制状态中,少数神经细胞兴奋进行随机活动而形成的戏剧性结果。并不是所有人的梦都具有创造性的内容。梦中惊成,同样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科学头脑”。 c 自由遐想 科学上的自由遐想是研究者自觉放弃僵化的、保守的思维习惯,围绕科研主题,依照一定的随机程序对自身内存的大量信息进行自由组合与任意拼接。经过数次、乃至数月、数年的意境驰骋和间或的逻辑推理,完成一项或一系列课题的研究。 d 急中生智 利用此种方法的例子,在社会活动中数不胜数。即情急之中做出了一些行为,结果证明,这种行为是正确的。 e 另辟新径 思维主体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课题内容与兴奋中心都没有发生变化,但寻解定势却由于研究者灵机一动而转移到与原来解题思路相异的方向。 f 原型启示 在触发因素与研究对象的构造或外形几乎完全一致的情况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