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011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011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需要确认的过程进行控制,确保过程进行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中焊接能力的确认。

3 职责

3.1 办公室负责过程操作人员的确认;

3.2 生产部和技术质量部负责设备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过程记录的确认。

4 过程控制

4.1 需确认的特殊过程为产品生产中的焊接工序。

4.2 确认准则:

a)过程操作应严格依据经过批准的作业指导书;

b)过程使用的设备应处于良好状态,性能参数应满足工艺要求;

c)过称操作人员需经过焊接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获得焊接资格证,或者从事该类工作多年,经验丰富,技术熟练。

4.3 过程确认的主要方法:

a) 办公室对特殊过程人员进行考核和能力鉴定工作;

b) 生产部对特殊过程设备进行检查,以确认其状态良好;

c) 技术质量部负责对工艺文件、工艺参数进行监控,必要时组织工艺评定。

4.4 生产部负责过程记录。

4.5当过程发生变化,如人员更换、设备状况变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作业指导书内容变更等,应对类似过程实施再确认。

5 相关文件

焊接作业指导书

6 质量记录及表式

附录一:《特殊过程控制表》

附录二:《设备点检表》

特殊过程控制表

工位号:年月日

记录人:

特殊过程控制表

工位号:年月日

记录人:

设备点检保养记录表编号:HD-QR-SC-02

备注:√正常 故障待修;点检保养完成后需组长或车间主管确认,若遇到问题无法处理,则及时报生产主管

本指导书规定了碳素钢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工艺及操作应遵守的规则;

2 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一般机械及钢结构产品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3 技术要求

3.1 焊工

3.1.1 焊工须经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经考核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方可从事有关焊接工作。

3.1.2 焊工应熟悉所用焊机的使用性能,正确掌握各开关、旋钮的作用,以便正确操作。

3.2 焊丝

3.2.1 焊丝应符合规定,并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

3.2.2 应根据母材的化学成分和对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的要求,合理选用焊丝。

3.3 保护气体

3.3.1 二氧化碳气体应有完整的质量证明书。

3.3.2 二氧化碳气体纯度应不低于99.5%(体积法),其含水量不超过0.005%(重量法)。

3.3.3 二氧化碳气体用钢瓶使用前应做倒置放水处理,即将钢瓶倒立静置 1~2h 后,打开总阀把水放掉。

3.3.4 对于瓶装二氧化碳,当瓶内压力低于1MPa 时应停止使用。

3.4 焊机及附属设备

3.4.1 半自动焊机及附属设备

3.4.1.1 焊机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3.4.1.2 焊机的附属设备主要包括:

a、焊炬(包括焊枪水冷系统);

b、送丝机构(包括焊丝盘及送丝软管);

c、焊接控制装置;

d、焊接电源;

e、保护气体气路系统;

f、连接电缆。

3.4.2 焊接控制装置应能实现如下焊接程序控制;

启动→提前通气(1~2s)→接通焊接电源;送丝、引弧(开始焊接)→停止送丝→切断焊接电源(停止焊接)→滞后断气(2~3s)。

3.4.3 由于药芯焊丝刚性较差,为确保稳定送丝,对送丝机构还应增加如下要求:a.应配备两对双主动的送丝辊轮;b.应配备焊丝校直机构;c.应配备小摩擦系数、柔软且增长变形较小的送丝软管;

d.应配备开式的焊丝盘;

4 焊接工艺

4.1 焊前准备:

4.1.1 熟悉图纸和工艺要求,弄清焊缝位置和技术要求,准备好焊接工具、气及劳保用品。

4.1.2 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可按GB.T98

5.1-2008 选用。

4.1.3 焊丝,坡口及坡口周围10~20mm 范围内必须保持清洁,不得有影响焊接质量的铁锈,油污,水和涂料等异物。

4.1.4 焊接区域的风速应限制在1米/秒以下,否则应采用档风装置。

4.2 焊接参数:

4.2.1 焊丝直径

焊丝直径的选择,主要是以焊件厚度,焊接位置和生产效率的要求为依据。在电流相同时,熔深将随焊丝直径的减少而增加;焊丝越细,则焊丝熔化速度越高。焊丝直径的选择。可参考表1

表1

接选用焊丝直径1.2mm。

4.2.2 焊件极性:一般常用反接,即焊件接电源负极,焊丝接电源正极。

4.2.3 焊丝伸出长度

4.2.3.1 焊丝伸出长度与焊丝直径,焊接电流及焊接电压有关。

4.2.3.2 焊丝伸出长度增加,将降低焊接电流,减少熔深,增加焊缝宽度。

4.2.3.3 焊丝伸出长度过长时,容易形成未焊透,未熔合,增加飞溅,削弱保护,形成气孔;焊丝伸出长度过短时,会妨碍对熔池的观察,喷嘴易被飞溅堵塞,影响保护形成气孔。

4.2.4 焊接电流

在保证母材焊透又不致烧穿的原则下,应根据母材厚度,接头形式焊接位置及焊丝直径正确选用焊接电流。

4.2.4.1 焊接电流是确定熔深的主要因素。随着电流的增加,熔深和熔敷速度都要增加,熔宽也略有增加。

4.2.4.2 送丝速度越快,焊接电流越大,基本上是正比关系。

4.2.4.3 焊接电流过大时,会造成熔池过大,焊缝成形恶化。

4.2.4.4 各种直径的焊丝常用的焊接电流范围见表2

表2

4.2.4.5 立焊、仰焊及对接接头横焊表面焊道时,当所用焊丝直径 1.0mm 时,应选用较小的焊接电流见表3

表3

4.2.

5.1 为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应选择最佳的电弧电压,该值是一个很窄的电压区间,一般仅为1~2 伏左右。最佳的电弧电压与电流的大小,焊接位置等因素有关可参见表4;

4.2.

5.2 随电弧电压的增加,熔宽明显增加,而余高和熔深略有减少,焊缝机械性能有所降低;4.2.5.3 电弧电压过高,会产生焊缝气孔和增加飞溅。电弧电压过低,焊丝将插入熔池,电弧不稳,影响焊缝形成。

表4. 焊接电流(安)电弧电压(伏)

4.2.6.1 焊接速度过高,会破坏气体保护效果,焊缝成形不良,焊缝冷却过快,导致降低焊缝塑性,韧性。焊接速度过低易使焊缝烧穿,形成粗大焊缝组织;

4.2.6.2 半自动焊接时,焊接速度一般不超过30 米/时。

4.2.7 气体流量

4.2.7.1 气体流量直接影响气体保护效果。气体流量过小时,焊缝易产生气孔等缺陷。气体流量过大时,不仅浪费气体,而且焊缝由于氧化性增强而形成氧化皮,降低焊缝质量;

4.2.7.2 气体流量应根据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丝伸出长度,喷嘴直径,焊接位置等因素考虑。当焊接电流越大,焊接速度越快,焊丝伸出长度较长,喷嘴直径增大,室外焊接及仰焊位置时,应采用较大的气体流量;

4.2.7.3 当焊丝直径小于或等于1.2mm 时,气体流量一般为6~15 升/分;焊丝直径大于1.2mm 时,气体流量应取15~25 升/分。

4.3 操作技术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操作技术与手工电弧焊相似,且比手工电弧焊容易掌握。

4.3.1 平焊按焊枪运动方向分右焊法和左焊法二种。右焊法时熔池保护良好,热量利用充分,焊缝外形较饱满;但右焊法时不易观察焊接方向,易偏焊。厚板焊接时,为保证熔宽,可将焊丝作适当

的横向摆动。左焊法时,电弧对母材有预热作用,熔宽增加,焊缝形成较平,改善焊缝形成,且能看清焊接方向,不易焊偏。因而,一般常用左焊法焊接。焊枪倾角约为10?~15?。焊脚在5毫米以下时,将焊丝指向尖角处;若焊脚在5毫米以上时,将焊丝水平移开尖角处1~2毫米,这样能获得等焊脚的焊缝,且不易形成咬边(垂直板)和焊瘤(水平板)。水平角焊缝的焊接时,焊枪与垂直板间夹角为45?.

4.3.2 立焊

对细丝薄板立焊,常用立向下焊接。焊枪向下倾斜5?~10?(喷嘴向上),气体流量比平焊要略大。此时焊缝熔深浅,成形美观。对粗丝厚板立焊,可用立向上焊接。焊枪作适当的横向摆动,亦可获得良好的成形。

4.3.3 横焊

焊接规范可与立焊相同。焊枪可作小幅度前后摆动,以防熔池温度过高,铁水下流。焊枪与焊缝水平线间夹角为5?~15?.

4.3.4 仰焊

仰焊时电流适当减少,气体流量适当增大。通常采用右焊法。焊枪可作前后左右摆动。焊枪倾角5?~15?.

4.3.5 水平旋转管的焊接

关键是焊枪位置直接影响焊缝成形。在焊厚壁管时,焊枪应在管子上部,并与管子旋转方向相反位移一段距离L。L的大小对焊缝成形有明显的影响。焊接薄壁管时,焊枪应放在时钟3点的位置。

4.3.6 引弧

一般都采用直接短路引弧。如果焊丝与焊件接触太紧或接触不良都会引起焊丝成段爆炸。因此,一般在引弧前焊丝端头与焊件保持2~3毫米的距离,并要注意剪掉丝端头的球状焊丝。

4.3.7 收弧

收弧时须填满弧坑,焊枪在收弧处稍停片刻,继续送气保护;不应立即抬起焊枪,否则弧坑容易形成气孔。

4.4 混合气体的影响

4.4.1对飞溅的影响

CO2+Ar混合气体中,随着Ar气比例的增加,飞溅率减少。

4.4.2 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CO2+Ar混合气体中,随着CO2含量的增加,熔深也相应增加。50%Ar+50%CO2的混合气体可以得到较大的熔深和较小的飞溅,常用于短路过渡的焊接。80%Ar+20%CO2的混合比时,具有最宽的焊接规范和最好的焊缝成形。

3.4.3 对焊缝机械性能的影响

CO2+Ar混合气体中,随着CO2气体含量的增加,其氧化性能增强,使焊缝强度和冲击韧性都降低。

3.5、焊接检验

3.5.1 焊后须对焊缝进行焊接质量检验。焊缝表面缺陷可采用外观检查,渗透探伤,磁粉探伤等方法进行。焊缝内部缺陷可采用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等无损探伤方法进行。

3.4.2 焊缝质量的检验项目,检验要求及合格等级,根据产品技术要求确定。

3.5.3 对不合格的焊接接头,允许返修。在返修焊前须将焊接缺陷彻底清除。为保证产品质量,应按产品要求,限制返修次数。

3.5.4 常见焊接缺陷的产生原因分析

3.5.

4.1 气孔产生原因:a) 工件有油,锈及水份;b) 气体保护不良:气体流量低,喷咀堵塞,较大的风,阀门冻结等;c) 气体纯度不够,或含水量过多。

3.5.

4.2 裂纹产生原因:a) 电流与电压配合不当,熔深过大;b) 母材含碳量过高;c) 多层焊第一道焊缝过小;d) 焊接顺序不当,工件内应力较大;e) 工件有油,锈,水份;f) 气体含水量过多;

3.5.

4.3 夹渣产生原因:a) 小电流,低焊速;b)多层焊时前道焊缝熔渣去除不净;c)坡口内左焊法时熔渣向前流;d)焊枪摆动不恰当;

3.5.

4.4 飞溅产生原因:a)电流与电压配合不当;b)工件清理不良;c)短路过渡时电感过大或过小;d)气体含水量过多;e)送丝不均匀;f)导电咀磨损;g)电流极性不对;h)焊丝伸出长度太长;

3.5.

4.5 咬边产生原因:a)焊枪位置不合适,运条不当;b)电流过大,弧长太长,焊速过快;

3.5.

4.6 焊缝成形欠佳产生原因:a)电流与电压配合不当,电流过大;b)导电嘴磨损严重,引起电弧摆动;c)焊丝校直欠佳;d)焊丝伸出长度过长;e)送丝不均匀。

4 焊接安全

4.1 注意工作环境的通风措施,预防焊接烟,尘,气体对焊工的不良影响。

4.2 气瓶应坚立固定,防止倾倒。

4.3 工作结束时应及时切断气体加热器电源。

4.4 操作结束时,禁止立即用手触摸焊枪喷咀或导电咀,以防烫伤。

4.5 进行焊接作业时,要穿工作服,戴手套、防护面罩进行作业,不得穿凉鞋或拖鞋等。

5 引用文件

GB.T985.1-2008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6 附录一:《特殊过程确认表》

特殊过程确认表文件编号:序号:

为确保原材料及产品在搬运、贮存、包装和交付过程中的质量不受影响,保证提供给客户符合要求的产品。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原料、在产品、成品和包装物的搬运、吊装、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的过程控制。

3 引用文件

ISO 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4 定义

5 职责

5.1 仓库管理员负责原材辅料的贮存、防护和交付管理;负责入库后成品贮存、标识和防护管理。5.2 生产部负责在产品的标识、搬运和防护。

5.3 综合部负责对顾客提供产品的交付。

6 程序内容

6.1 搬运

6.1.1原材辅料、在产品及成品在搬运及运输过程中采用合适的运输工具。在装卸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以防止原材辅料、产品的损伤或对产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6.1.2 如因搬运不当造成产品损坏,该批产品需重新依《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进行检验。

6.2 贮存

6.2.1 仓储原料、成品等应贮存在非露天环境里,或特殊情况下在露天贮存时应加以防护;

6.2.2 贮存环境保持整洁卫生;

6.2.3 车间明确划分原料区、成品区、不合格品区等区域,各区域应有明显标识,有序存放;

6.2.4 原材辅料、成品经检验后,仓库管理员应及时核对数量,按其名称予以明确标识,定位存放;

6.2.5 仓库管理员建立“产品台帐”,每月进行盘点;

6.3包装

6.3.1 对出库产品用保鲜膜包装并用标签纸加以标识,以保证产品不损坏及快速识别。

6.3.2 合同中顾客对包装有具体要求时,按合同规定执行。

6.4 防护

6.4.1 产品的贮存环境,应满足防火、防潮要求。

6.4.2 仓库管理人员每天应定时检查所负责库存物品的数量、验证标识,防止错用、丢失或损坏。

6.4.3 办完入库手续的原材辅料、成品等,没有得到仓库保管人员的允许,非仓库保管人员不准随便乱动。

6.5 交付

6.5.1 原材辅料、包装物交付仓库后,由仓库填写“材料入库单”。

6.5.2 仓库按照生产车间填制的“领料单”发放原料和包装物。

6.5.3 仓库交付给生产部门必须是经技术质量部检验的合格品或紧急放行品,或者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的内容进行让步处理的产品。

6.5.4 产品出入库由仓库分别填写“产品入库单”和“产品出库单”。

6.5.5 交付给客户的产品必须是经技术质量部最终检验的合格品或顾客认可的产品。

6.5.6 仓库负责所有出库产品的验证,包括产品的名称、数量、规格及包装标识等,产品应符合合同的要求。

7 质量记录

7.1 材料入库单

7.2 领料单

7.3 物资台帐

7.4 产品入库单

7.5 产品出库单

7.6 产品台帐

8 相关/支持性文件

8.1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8.2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

3 职责

3.1 综合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

3.2 仓库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库。

3.3 技术质量部负责提供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依据,检验员负责进货产品检验,并对质量问题进行反馈。

3.4 综合部根据各部门反应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评。

4、工作内容

4.1 外协外购件的分类

4.1.1 外协件

根据本厂生产需求,外协件分为:机械加工零件(部件)、铸件类、表面加工处理类。

4.1.2 外购件

根据外购件的用途和性能,分为五金、标准件、板材、管材、型材、传动、气动、电气、工具及辅助材料等。

4.2 进货检验判定标准

4.2.1 进货检验判定依据:外协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产品图纸、技术标准等。

4.2.2 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0”缺陷为允收准则。

4.3 检验工作程序

供方供货——〉采购员(仓库)报检——〉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检验结果——〉交技术质量部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

4.3.1 供方首次供货:

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复印件等交由综合部,技术质量部依据图纸等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填写检验单。

样件检验完毕后,检验单交由综合部,以据此做出鉴定报告,综合部通知供方并列入《合格供货方清单》,根据供方情况制定初步供货份额。

4.3.2 非首次供货:

供方须将检验报告、合格证交综合部,综合部通知检验,检验员确认资料无误后进行检验,检验后检验员将检验数据和相关资料交技术质量部负责人批准,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4.4 检验工作要求

4.4.1 采购人员必须按照采购计划和交货进度,详细填写采购件名称、交检批数量等内容;

4.4.2 检验员严格按《外购外协件质量准则》、产品图纸和工艺技术等要求,进行检查并如实填写检测数据;

4.4.3 检查结果报技术部负责人,技术部负责人依据产品图纸、工艺要求、加工及装配等要求,判定物料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或退货并通知办理相关手续,不得填写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签字。

4.4.4 仓库必须确认《检验单》上的技术部负责人签字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4.5 质量问题的处理

4.5.1 对于现场发生的质量问题,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5.2 检验员认真填写报检单报技术质量部负责人,技术质量部负责人每周依据检验人员的记录进行汇总,向综合部提供信息以便统计供应商业绩集中考评。

4.6 进货检验规定

4.6.1 进货检验抽样方式:

技术文件中列出的重要零件必须逐一检验并记录,其余零件的抽样方案按下表要求执行(参考GB2828—81,一般检验水平II抽取样本):

抽样方案说明:

1)检验样本须由检验人员在送检样本中随意抽取,不得由供方人员自行选样。

2)如果样本数小于批量时,则该批全检。

3)对于对于材料成分报告,提交时每个原材料批次提交一份;对于性能报告,影响该性能的每个处理批次提交一份报告。

4)具体参照《抽样统计办法》执行。

4.6.2 外观检查

检验样本检查按比例进行抽检。

4.6.3 原材料检验标识验证

采购部门收集供方产品合格证书等文件并存档,形成供方档案。检验人员必须对原材料的合格

标识进行核实,发现标识有问题及时通知技术部负责人,并传递信息到采购部门核实标识情况,由采购部门确认方可进行验收,否则不必进行检验,直接退货,并按不合格品登记数量。

4.6.4 性能检验和试验

抽检项目应符合产品图纸、技术标准和《检验规程》等的要求。

4.6.5 检验及试验记录

4.6.

5.1 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要作记录。

4.6.

5.2 所有的进货检验和试验过程应建立检验台帐。

4.6.6 检验试验状态标识

4.6.6.1 对于合格件,在包装箱或工件上贴上合格标识。

4.6.6.2 对于不合件而又不能及时退回的在包装箱或工件用红色标示,并及时隔离或按有关规定就地销毁。

4.6.6.3 对于来不及检查件在包装箱或工件上挂上待检标志并定置存放。

4.6.7 紧急放行的控制

若需紧急放行时,须有技术质量部负责人签字。

4.8 其他检验规定

对于本厂无法检测的项目,可以要求供方到第三方检测机构做检验,检验认同第三方机构出具

的报告。

4.9 入库

检验合格后,由检验人员做出标识,通知库管员进行验收入库。

5 附录《原材料、外协外购件进货检验》

1.1 目的

对用于产品的五金件进行进料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工艺要求或客户要求。

1.2 范围

适用于产品用的五金件的检验。

1.3 检验规范

1.3.1 外观检查

表面光滑、无划痕、裂纹、凹凸点、扭曲变形等缺陷。边缘无毛刺。

1.3.2 材质检查

材质符合工程图纸要求或样品要求。

1.3.3 尺寸检查

根据相关图纸或样品用游标卡尺检查,尺寸应在规定范围内。

1.3.4 装配检查

与相关零件进行实配试装顺利、无错位、翘曲、变形等不良现象。

1.4 因工程变更而需做相应要求的改变时,以最新工程图纸、样品为准。

2 钢管类

2.1 目的

通过对钢管类原材料的检验确保本厂生产的产品符合生产工艺及顾客的要求。

2.2 范围

适用于本厂生产用的所有钢管类原材料。

2.3 验收规则

2.3.1 钢管类的质量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查和验收;

2.3.2 供方必须保证交货的钢管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本厂有权按照相应标准的规定进行复查。2.3.3 钢管到厂应附有证明该批材料符合标准要求和订货合同的质量证明书。

2.4 外观质量

2.4.1 钢管内、外表面不得有裂缝、折叠、分层、龟裂、裂纹、轧折和结疤缺陷存在,这些缺陷必须完全清除掉,清除不得超过其边长和壁厚的负偏差。

2.4.2 划痕允许深度不大于0.40mm

2.4.3 钢管内、外表面应光滑,允许有深度不超过0.08 mm的少量凹坑、擦伤和细小的划道,但这些缺陷必须在壁厚的公差范围内。

2.5 钢管尺寸的允许偏差

2.5.1 外径6~10mm允许偏差±0.20mm;大于10~30 mm允许偏差±0.40mm;大于30~50mm,允许偏差±0.45mm;大于50mm,允许偏差±1.0%。

2.5.2 壁厚0.5~1.0 mm,允许偏差±0.15mm;大于1.0~

3.0 mm允许偏差±15%;大于3.0 mm允许偏差+12%~-10%。

2.5.3 钢管的长度:外径≤30mm为2~6m;外径>30~70mm为3~10m;外径>70mm为4~10m。同批次材料长度偏差不超过±1%。

2.5.4 钢管的理论重量(密度为7.85)按公称尺寸计算,其计算公式为P=0.02466?S(D-S),其中D 为钢管的公称外径;S为钢管的公称壁厚。

3 板材

3.1 目的

通过对型钢板材原材料的检验确保本厂生产的产品符合生产工艺及顾客的要求。

3.2 范围

适用于本厂生产用的所有型钢板材类原材料的检验。

3.3 验收规则

3.3.1 型钢板材的质量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检查和验收;

3.3.2 供方必须保证交货的型钢板材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本厂有权按照相应标准的规定进行复查。

3.3.3 型钢板材的标志可采用打钢印、喷印、盖印、挂标牌、粘标签、放置卡片或涂色等方式。标志应字迹清楚、牢固可靠。

3.3.4 型钢板材到厂应附有证明该批符合标准要求和订货合同的质量证明书。

3.4 外观要求

3.4.1 不得有明显的扭转和变形,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夹杂和分层。

3.4.2 表面允许有不超过负偏差的局部发纹、气泡、压痕、刮伤和麻点。

3.4.3 不允许有明显爆铁、烂铁现象。

3.4.4 凡属使用后可能造成性能缺陷的外观不良均不予接受。

3.5 尺寸要求

板材的尺寸均应符合订货合同中的要求或样板尺寸的要求,对未明确提出的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或行业的规定。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关于印发《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的通知 公司属各施工单位: 为全面贯彻我公司《管理手册》,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技术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我公司的施工管理水平和科技研发能力,实现技术管理工作的标准化,依照《管理手册》中相关程序文件的要求,制定本准则。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本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补充建议,请及时向公司技术质量部提出。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十日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1 总则 技术质量部作为《施工过程控制和确认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依据标准7.5.2条款“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这包括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将需确认的过程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a施工中难以或无法验证,只能通过工艺参数的控制来间接实现对质量特性的控制; b对于过程形成的缺陷可能在工程使用后才会暴露出来的过程; c项目特有的、不宜用后续监测加以验证的过程; d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 技术质量部根据a、b、c三种类型(d类型由于时效性较强,由各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具体考虑)确定公司的常见的九种特殊过程如下:工民建工程焊接和其它工程的特殊焊接、防腐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不做蓄水试验的防水屋面、灌浆工程、混凝土灌注桩、砼喷锚(射)、爆破工程。 各项目部的工作内容若存在上述过程应直接选择其为该项目的特殊过程并按要求予以控制,即使不存在上述九种过程也应依据a、b、c、d四种类型进行识别、确定存在于上述九种特殊过程以外的其它特殊过程。 2 方法与步骤 2.1 特殊过程确认 2.1.1 特殊过程的确认应在编写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时进行。项目部在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或质量计划时提出特殊过程控制项目(内容),施工组织设计需由二级单位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并报公司技术质量部备案。 2.1.2项目部根据工程需要,提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课题。并确认技术指标和/或组织试验取得数据参数。 2.2 特殊过程控制 2.2.1 项目部应对确认的特殊过程应组织编写作业指导书。必要时邀请相关人员咨询指导。并经项目总工程师或上一级技术部门审核批准,并组织实施。 2.2.2 项目部在施工前需进行技术交底,在施工中对每道工序设专人监督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并做好记录与归档。

011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需要确认的过程进行控制,确保过程进行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中焊接能力的确认。 3 职责 3.1 办公室负责过程操作人员的确认; 3.2 生产部和技术质量部负责设备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过程记录的确认。 4 过程控制 4.1 需确认的特殊过程为产品生产中的焊接工序。 4.2 确认准则: a)过程操作应严格依据经过批准的作业指导书; b)过程使用的设备应处于良好状态,性能参数应满足工艺要求; c)过称操作人员需经过焊接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获得焊接资格证,或者从事该类工作多年,经验丰富,技术熟练。 4.3 过程确认的主要方法: a) 办公室对特殊过程人员进行考核和能力鉴定工作; b) 生产部对特殊过程设备进行检查,以确认其状态良好; c) 技术质量部负责对工艺文件、工艺参数进行监控,必要时组织工艺评定。 4.4 生产部负责过程记录。 4.5当过程发生变化,如人员更换、设备状况变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作业指导书内容变更等,应对类似过程实施再确认。 5 相关文件 焊接作业指导书 6 质量记录及表式 附录一:《特殊过程控制表》 附录二:《设备点检表》

特殊过程控制表 工位号:年月日 记录人: 特殊过程控制表 工位号:年月日 记录人:

设备点检保养记录表编号:HD-QR-SC-02 备注:√正常 故障待修;点检保养完成后需组长或车间主管确认,若遇到问题无法处理,则及时报生产主管

本指导书规定了碳素钢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工艺及操作应遵守的规则; 2 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一般机械及钢结构产品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3 技术要求 3.1 焊工 3.1.1 焊工须经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经考核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方可从事有关焊接工作。 3.1.2 焊工应熟悉所用焊机的使用性能,正确掌握各开关、旋钮的作用,以便正确操作。 3.2 焊丝 3.2.1 焊丝应符合规定,并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 3.2.2 应根据母材的化学成分和对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的要求,合理选用焊丝。 3.3 保护气体 3.3.1 二氧化碳气体应有完整的质量证明书。 3.3.2 二氧化碳气体纯度应不低于99.5%(体积法),其含水量不超过0.005%(重量法)。 3.3.3 二氧化碳气体用钢瓶使用前应做倒置放水处理,即将钢瓶倒立静置 1~2h 后,打开总阀把水放掉。 3.3.4 对于瓶装二氧化碳,当瓶内压力低于1MPa 时应停止使用。 3.4 焊机及附属设备 3.4.1 半自动焊机及附属设备 3.4.1.1 焊机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3.4.1.2 焊机的附属设备主要包括: a、焊炬(包括焊枪水冷系统); b、送丝机构(包括焊丝盘及送丝软管); c、焊接控制装置; d、焊接电源; e、保护气体气路系统; f、连接电缆。 3.4.2 焊接控制装置应能实现如下焊接程序控制; 启动→提前通气(1~2s)→接通焊接电源;送丝、引弧(开始焊接)→停止送丝→切断焊接电源(停止焊接)→滞后断气(2~3s)。 3.4.3 由于药芯焊丝刚性较差,为确保稳定送丝,对送丝机构还应增加如下要求:a.应配备两对双主动的送丝辊轮;b.应配备焊丝校直机构;c.应配备小摩擦系数、柔软且增长变形较小的送丝软管;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一、准则内容:

本准则规定了过程确认的对象、含义、目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二、过程确认的对象: 过程确认的对象是特殊过程。 三、特殊过程的含义: 过程的结果不能通过其后的测量或监控加以验证,或者过程结果的缺陷仅在后续的过程乃至在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后才能显露出来,或需实施破坏性测试才能获得证实的过程,称为“特殊过程”。 四、过程确认的目的: 证实特殊过程的能力能够达到过程策划中预期的要求。 五、特殊过程确认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1、本公司的特殊过程由技术课确定,目前有热处理过程; 2、特殊过程所涉及的主要生产设备,应按《设备管理程序》作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并进行鉴定。 特殊过程涉及的主要工装,应进行验收(通过加工产品的初物及终物结果判定)。 3、特殊过程的操作工人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发给上岗证,方可上岗操作。 4、特殊过程应由技术课编制作业指导书或工艺规程、工艺卡片之一的工艺指导文件,操作人员必 须按文件规定进行操作,对过程参数进行监控。 5、特殊过程投入生产前,要进行评审和批准。评审由品质部、生产部共同进行,评审内容包括: ●是否定期对特殊过程涉及的设备、工装进行检查和必要的保养; ●从事特殊过程的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是否编制了工艺指导文件; ●现场观察,并进行小样试验,评估试验结果是否合格。 评审合格后,由技术课批准特殊过程投入运行。评审和批准的结论应记录在“特殊过程确认表”中。(附表) 6、特殊过程的再确认 发生下列情况,应对特殊过程进行再确认: ●过程发生大问题,产品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 ●影响过程的因素发生了变化(如生产设备、工装进行了大修); ●品质部、技术课有要求时。 特殊过程确认表

特殊过程关键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特殊过程关键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文件号XHQO7.5.1e 温州兴海渔具有限公司版本 1.0 第页, 共3页 关键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一,目的: 本准则目的是证实过程能力满足过程策划要求。 二,范围: 用于本公司关键过程的确认和再确认。 三,要求: 1,凡确定为关键过程的工序,在正式运行之前,均必须按本准则确认,适当时应该按本准则进 行再确认。 2,本组织确定的关键特殊工序为:染色。 3, 1 确认内容和方法: 3(1(1 各关键特殊工序的设备是否能满足工艺要求。包括设备的运行方式,所用工具软件,设备控制参数的精度调整范围及设备环境、技术保养状态等是否符合工艺规范要求。 3(1(2所加工的材料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材料的标准、材质的要求、材料质量的保证和验收是否能确保符合策划的要求以及设备的加工范围。 3(1(3 对所规定的工艺规范,作业指导书等文件对产品技术要求和设备技术状况的规定是否充分、适宜,是否能最大限度防止潜在的质量问题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发生。 3(1(4 对于操作的员工和现场工艺控制人员及相关的人员的操作能力和调控能力是否能满足工艺规定的要求。 3(1(5 对过程运作的环境影响是否符合要求。 3(1(6 对过程及其结果的监控装置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1(7 对过程的监控纪录是否符合要求。 3,2 确认的方式: 3(2(1 有下列情形之一必须进行确认 (1) 未经过确认的关键过程 (2) 符合需要再确认要求的已经确认的关键过程 (3) 其他认为必须进行确认的过程 (4) 正常情况下每年一次 3(2(2 确认采取职能部门认可的方式进行,由技术经理签署评价意见并签字对认可负责。 3(2(3 必要时技术部经理应提供认可的证据。包括人员资格、设备工程能力(或精度参数)、 工序能力、控制图等。 3(2(4 确认须经管理者代表批准方有效,由管理者代表作出综合评价意见。 3(3 再确认: 文件号XHQO7.5.1e 温州兴海渔具有限公司版本 1.0 第页, 共3页 凡所确认的内容发生影响过程能力或超出过程能力的要求的变化时,均应重新按本准则进行确认。 3(4 必须保持确认纪录。记录格式见附件。 3(5 确认实施 关键过程的确认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实施,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确认记录由生产部保存。 编制:潘月英审核:林建德批准: 叶学平 文件号XHQO7.5.1e 温州兴海渔具有限公司版本 1.0 第页, 共3页 染色确认记录 工序名称:染色产品要求: 标准、规范

特殊过程确认

SMT回流焊接过程确认计划 一、回流焊接过程描述及评价 PCBA组装生产中所有工艺控制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良好的焊接质量,而回流焊接则是核心工艺,合理划分回流焊接的加热区域和温度等相关参数,对获得优良的焊接质量极其重要。 回流焊接工艺的表现形式主要为炉温曲线,炉温曲线是在板卡上通过热电偶实测得出的焊点处的实际温度变化曲线,不同尺寸、层数、元件数量、元件密度的板卡可以通过不同的温区温度、链速设定来获得相同的炉温曲线,本过程确认所得炉温曲线适用于公司所有板卡。炉温曲线决定焊接缺陷的重要因素,炉温曲线不适当而导致的主要缺陷有:部品爆裂/破裂、翘件、锡粒、桥接、虚焊以及冷焊、PCB脱层起泡等。对炉温曲线的合理控制,在生产制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回流焊接的输出为良好的外观、机械性能(焊点强度),而焊点强度检查属于破坏性检查,不能在每块PCBA上实施,也无法在每一批次中执行,因此PCBA回流焊接过程属于特殊过程,需要对其进行过程确认。 二、回流焊接过程的输入及输出产品的接受准则: 1、回流焊接过程确认的输入 (1)贴装完成的板卡,并满足《回流炉前目检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2)操作满足《回流焊接炉温测试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2、回流焊接过程确认的输出及产品的接受准则 (1)通过比较在不同焊接条件下的焊点强度(推力),找到最优的炉温曲线及炉温曲线各参数的上下限。(2)焊点强度(推力)要求控制在2.3~2.7KgF范围内,目标是2.5KgF,Cpk>1.0。 (3)焊点外观满足《IPC600电子组装验收标准》的要求。 三、回流焊过程参数及验证项目的确定(IQ、OQ、PQ) 项目 验证方案责任 人 完成时间 名称控制 参数 现况验证要求 验证输 出 回流焊设计特性 已满足回 流焊接要 求 不需要验 证 回流焊 操作手 册 存档回流 焊操作手 册 王志 强 2010.12.28安装条件 已满足回 流焊接要 求 不需要验 证 回流焊 操作手 册 存档回流 焊操作手 册 王志 强 2010.12.28安全特性 已满足回 流焊接要 求 不需要验 证 回流焊 操作手 册 存档回流 焊操作手 册 王志 强 2010.12.28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编制: 审核: 会签 批准: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一、需确认过程的识别 过程的输出(产品)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时,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进行识别,并实施确认。 二、确认过程的准备 为了证实过程具备满足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在实施确认前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对设备与人员进行鉴定,包括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证明具备相应的技能;对设备的特性进行检查,如热处理炉的温度均匀性,电镀槽液的成分与含量,以及环境条件等。 三、确认的内容 确认就是对过程的实现能力的证实与确认,在5M1E等因素相同或类似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个典型零部件对该过程进行确认。确认的内容一般包括: 1)设备能力的认可 过程所使用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应具有满足工艺要求的能力,如温度、电流、电压等;在规定参数范围内的稳定性;测量设备的准确性;使用设备的配套完整性等。 2)人员资格的鉴定 操作人员的岗位资格鉴定:通过岗位培训、考核并持证上岗;工种级别符合工艺文件要求;技术能力鉴定:应熟悉工艺过程,清楚重要工艺的工艺参数,对过程能力实施有效的控制,以及实际经验的考核与鉴定。 3)特定方法与程序的使用

过程所使用特定工艺参数的规定:首先就是参数设计,通过试验或计算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其次就是对原材料、加工程序、操作环境、工艺装备等要求进行确认;工艺方法的规定:对按照策划的工艺方法与工艺参数所加工样件的全部特性进行检验验证合格后,包括必要时进行的破坏性性能试验,形成最终的工艺方法与工艺参数,检验试验所使用的文件应为经审批的有效文件。 4)过程实施的记录 记录就是指过程能力确认的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确认准则、人员资格鉴定、样件加工与验证的原始记录等。 四、再确认 当质量要求、工艺方法、工艺参数、生产设备等情况发生变化时,或当过程停工时间较长恢复生产时,需要对过程继续满足要求的能力进行再确认,以确保过程能力持续满足要求。其中,对过程输入发生变化的确认,主要就是对变化输入要素按原来的策划要求进行确认,并对加工样件进行检验试验,根据检验试验结果进行评价;定期再确认,主要就是依据规定的再确认周期,按规定的周期与方法进行样件加工、检验试验与评价批准。 五、确认结果的判定 当产品的检验试验结果满足规定要求时,可以认定该过程具备了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当初次确认时,将确认的结果纳入正式工艺文件,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后,用于指导正式批量生产;当再确认时,将确认记录发放到生产单位,用于指导开工再生产。如产品的检验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即应说明该过程不具备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应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对该过程进行重新确认。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文档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编制: 审核: 会签 批准: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一、需确认过程的识别 过程的输出(产品)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时,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进行识别,并实施确认。 二、确认过程的准备 为了证实过程具备满足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在实施确认前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对设备和人员进行鉴定,包括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证明具备相应的技能;对设备的特性进行检查,如热处理炉的温度均匀性,电镀槽液的成分和含量,以及环境条件等。 三、确认的内容 确认是对过程的实现能力的证实和确认,在5M1E等因素相同或类似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个典型零部件对该过程进行确认。确认的内容一般包括:1)设备能力的认可 过程所使用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应具有满足工艺要求的能力,如温度、电流、电压等;在规定参数范围内的稳定性;测量设备的准确性;使用设备的配套完整性等。 2)人员资格的鉴定 操作人员的岗位资格鉴定:通过岗位培训、考核并持证上岗;工种级别符合工艺文件要求;技术能力鉴定:应熟悉工艺过程,清楚重要工艺的工艺参数,对过程能力实施有效的控制,以及实际经验的考核和鉴定。 3)特定方法和程序的使用

过程所使用特定工艺参数的规定:首先是参数设计,通过试验或计算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其次是对原材料、加工程序、操作环境、工艺装备等要求进行确认;工艺方法的规定:对按照策划的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所加工样件的全部特性进行检验验证合格后,包括必要时进行的破坏性性能试验,形成最终的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检验试验所使用的文件应为经审批的有效文件。 4)过程实施的记录 记录是指过程能力确认的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确认准则、人员资格鉴定、样件加工和验证的原始记录等。 四、再确认 当质量要求、工艺方法、工艺参数、生产设备等情况发生变化时,或当过程停工时间较长恢复生产时,需要对过程继续满足要求的能力进行再确认,以确保过程能力持续满足要求。其中,对过程输入发生变化的确认,主要是对变化输入要素按原来的策划要求进行确认,并对加工样件进行检验试验,根据检验试验结果进行评价;定期再确认,主要是依据规定的再确认周期,按规定的周期和方法进行样件加工、检验试验和评价批准。 五、确认结果的判定 当产品的检验试验结果满足规定要求时,可以认定该过程具备了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当初次确认时,将确认的结果纳入正式工艺文件,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后,用于指导正式批量生产;当再确认时,将确认记录发放到生产单位,用于指导开工再生产。如产品的检验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即应说明该过程不具备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应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对该过程进行重新确认。

特殊过程能力确认作业指导书

特殊过程能力确认作业指导书 1.目的 确保分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对生产施工过程中的特殊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使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规定的要求,达到顾客满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成昆铁路米攀段项目部生产所涉及的桥梁工程、路基工程、隧道的生产过程。 3.术语 本指导书所涉及术语采用GB/T 19001-2008、GB50430-2007。 4.职责 本指导书由质安部科组织编制、修订,并实施归口管理,其他个各部门协助实施。 5.措施和方法 5.1特殊过程的特点 5.1.1当生产和服务特工队特殊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或不能经济地加以验证的过程称为特殊过程。如:软基处理、钢筋机械连接、钢筋焊接、预应力张拉压浆等。 5.1.2特殊过程的根本特点是其经生产后可能有未检验和试验出来的内部缺陷,因此难以准确评定其质量。可能产生内部缺陷的原因是采用某种特殊工艺,决定了该过程是特殊过程。 5.2特殊过程的确认:为保证特殊过程具有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要对特殊过程实施确认。 5.2.1工程项目经理部针对项目的特点或检验条件,通过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予以识别和确认,起确认方法: a)施工中难以或无法验证,只能通过工艺参数的控制来间接实现对质量特性的控制。例如:预应力张拉及压浆工艺,这种过程应视为特殊过程。 b)在施工中形成的缺陷可能在工程使用后才会暴露出来。例如:软基施工等应视为特殊过程。 c)有的特殊过程不宜用后续监测加以验证的施工过程,若要进行检测,则需要检验代价过高或具有破坏性。例如:桩基砼浇筑的检验,这种过程应视为特殊过程。 对于确认的特殊过程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 5.2.2满足特殊过程作业所需材料及机械设备的确认:根据对特殊过程所编制的施工方案所需的机械设备和原材料、加工的半成品要进行确认。确认施工机械的能力、完好状态、原材料及加工半成品的质量和数量是否满足特殊过程作业的需要。 5.2.3对参与特殊过程生产的人员,特别是操作人员要先确认其必要的能力,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织或培训,并经专业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合格,授予《资格证》。持证上岗从事特殊操作。如:钢筋焊接工,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或学习,持有相关部门所发的资格证,具备相应的能力,在正式上岗前还必须对其能力进行测试,即上岗前的试焊试验,合格后方能从事焊接操作。 5.2.4对特殊过程必须编制作业指导书或施工方案并要求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所编写的文件要经过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批准。 5.2.5对于特殊过程应进行连续监视和测量并做好记录。

公司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一、准则内容: 本准则规定了过程确认的对象、含义、目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二、过程确认的对象: 过程确认的对象是特殊过程。 三、特殊过程的含义: 过程的结果不能通过其后的测量或监控加以验证,或者过程结果的缺陷仅在后续的过程乃至在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后才能显露出来,或需实施破坏性测试才能获得证实的过程,称为“特殊过程”。 ! 四、过程确认的目的: 证实特殊过程的能力能够达到过程策划中预期的要求。 五、特殊过程确认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1、本公司的特殊过程由技术中心识别、确定。经识别确定洗煤离心设备生产过程的特殊过程是: 焊接过程; 2、特殊过程所涉及的主要生产设备,应按设备管理制度要求作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并进行鉴定。 特殊过程涉及的主要工装,应进行验收(通过加工产品的实物质量结果判定)。 3、特殊过程的操作工人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发给上岗证,方可上岗操作。 4、特殊过程应由技术中心编制作业指导书或工艺规程等工艺指导文件,操作人员必须按文件规定 进行操作,对过程参数进行监控。 5、特殊过程投入生产前,要进行评审和批准。评审由质保部、生产部、技术中心共同进行,评审 内容包括: ~ a)是否定期对特殊过程涉及的设备、工装进行检查和必要的保养; b)从事特殊过程的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c)是否编制了工艺指导文件; d)现场观察,并进行样品试验,评估试验结果是否合格。 评审合格后,由技术中心批准特殊过程投入运行。评审和批准的结论应记录在“特殊过程确认表”中。(附表) 6、特殊过程的再确认 发生下列情况,应对特殊过程进行再确认: a)过程发生大问题,产品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 · b)影响过程的因素发生了变化(如生产设备工装进行了大修、人员变更、材料更改、产品参数更 改等);

特殊过程确认和再确认

过程确认管理办法 1 目的 对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进行确认,确保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热处理特殊过程的确认。 3 职责 3.1 冶金部负责对热处理特殊过程的能力确认与再确认,包括过程能力的定量分析。 3.2 质量保证部负责对特殊过程人员的上岗操作培训与考核,并按要求对特殊过程进行正确操作与连续质量控制。 3.3 质量保证部负责对特殊过程设备的技术状态确认。 3.4 管理部负责对特殊过程人员培训的组织及上岗证的发放。 3.5 化学实验室按要求对特殊过程产品进行连续的质量监控。 4 特殊过程的确认 4.1 确认方法 按照Q/ZY 001-2012《质量手册》的7.5条生产过程控制程序要求填写《特殊 过程工艺鉴定记录表》和《特殊过程人员资格鉴定记录表》。其中《特殊过程工艺鉴定记录表》主要是对特殊过程的工艺参数、工艺方法以及对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确认。《特殊过程人员资格鉴定记录表》主要是对特殊过程人员的理论基础知识考核、实际操作考核以及能力和资格进行考评和确认。 4.2 确认准则 对特殊过程人员的考核与评价按照 《公司岗位说明书》要求,主要对从事本岗位的工作职责、教育背景、工作经验、

技能要求及个人特征等进行。对特殊过程设备的确认准则主要依据设备购置申请、设备验收、设备周期检定记录以及日常保养完好记录来认可该设备是否满足产品工艺要求。 4.3 确认要求 客户服务中心在产品实现策划时,对特殊过程进行识别 2)对新进设备必须进行初次确认,使用运行后根据周检计划的检定进行周 期鉴定,如果生产工艺改变或新产品特殊工艺必须进行再次确认,并对工艺变更进行验证。 3)特殊工艺过程通过鉴定后,在任何时候,特殊过程人员在上岗前必须通过 管理部组织的上岗培训与考核,生产部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对特殊过程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合格才能上岗。 4)技术质量部每年年底对特殊过程的能力按照要求进行再次确认,并将结果填 入《特殊过程工艺鉴定记录表》中。若发现过程能力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时,技术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并按要求实施必要的纠正措施。 5)再确认时间间隔每三年进行一次,对新入厂员工或从一般工作岗位换岗到 特殊工作岗位,应进行再确认,并填写《特殊过程人员资格鉴定记录表》当更换新设备、改进新工艺应进行再确认,并填写《特殊过程工艺鉴定记录表》。 4.3 特殊过程的监控 生产部必须对特殊过程(工序)予以明确识别,严格按特殊过程工艺规范进行操作,同时质检人员必须按要求对特殊过程进行严格的连续质量控制,按要求 填写《钢化操作记录》。 5 记录 —《特殊过程人员资格鉴定记录表》 —《特殊过程工艺鉴定记录表》 —《钢化工艺参数检查记录》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编制: 审核: 会签 批准: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一、需确认过程的识别 过程的输出(产品)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时,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进行识别,并实施确认。 二、确认过程的准备 为了证实过程具备满足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在实施确认前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对设备和人员进行鉴定,包括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证明具备相应的技能;对设备的特性进行检查,如热处理炉的温度均匀性,电镀槽液的成分和含量,以及环境条件等。 三、确认的内容 确认是对过程的实现能力的证实和确认,在5M1E等因素相同或类似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个典型零部件对该过程进行确认。确认的内容一般包括:1)设备能力的认可 过程所使用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应具有满足工艺要求的能力,如温度、电流、电压等;在规定参数范围内的稳定性;测量设备的准确性;使用设备的配套完整性等。 2)人员资格的鉴定 操作人员的岗位资格鉴定:通过岗位培训、考核并持证上岗;工种级别符合工艺文件要求;技术能力鉴定:应熟悉工艺过程,清楚重要工艺的工艺参数,对过程能力实施有效的控制,以及实际经验的考核和鉴定。 3)特定方法和程序的使用

过程所使用特定工艺参数的规定:首先是参数设计,通过试验或计算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其次是对原材料、加工程序、操作环境、工艺装备等要求进行确认;工艺方法的规定:对按照策划的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所加工样件的全部特性进行检验验证合格后,包括必要时进行的破坏性性能试验,形成最终的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检验试验所使用的文件应为经审批的有效文件。 4)过程实施的记录 记录是指过程能力确认的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确认准则、人员资格鉴定、样件加工和验证的原始记录等。 四、再确认 当质量要求、工艺方法、工艺参数、生产设备等情况发生变化时,或当过程停工时间较长恢复生产时,需要对过程继续满足要求的能力进行再确认,以确保过程能力持续满足要求。其中,对过程输入发生变化的确认,主要是对变化输入要素按原来的策划要求进行确认,并对加工样件进行检验试验,根据检验试验结果进行评价;定期再确认,主要是依据规定的再确认周期,按规定的周期和方法进行样件加工、检验试验和评价批准。 五、确认结果的判定 当产品的检验试验结果满足规定要求时,可以认定该过程具备了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当初次确认时,将确认的结果纳入正式工艺文件,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后,用于指导正式批量生产;当再确认时,将确认记录发放到生产单位,用于指导开工再生产。如产品的检验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即应说明该过程不具备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应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对该过程进行重新确认。

特殊过程确认方案

1、目的 为加强过程质量控制,通过对过程能力的确认,保证输出的产品符合性满足顾客及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达到顾客满意。 2、范围 本准则适用于所有特殊过程。 3、职责 3.1技术部负责编制本准则; 3.2生产部按照本准则进行生产; 3.3质量保证部监视测量特殊过程。 4、要求 人员能力要求,经过资格认可。 4.1对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过程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和测量加以验证,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时,定为特殊过程。 4.2特殊过程的确认 4.2.1人员资格的确认,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具有规定的操作技能,满足人员能力要求,经过资格认可。 4.2.2使用设备的确认,保证设备合格能够满足特殊过程生产的要求。 4.2.3使用材料的确认,保证材料能够满足特殊过程接收准则。 4.2.4工艺方法的确认,保证确定的工艺方法、过程参数能够有效地指导生产,并满足特殊过程的工艺要求。 4.2.5工作环境的确认,保证生产过程工作环境满足特定的环境要求。 1/ 2

4.2.6设备的确认,保证设备是充分与适宜的,能够有效正确地监测特殊过程。4.3特殊过程要保持确认准。 4.4必要时,对特殊过程进行再确认。 5、设备过程确认 1.设备是否经过周检 2.是否在有效期内 3.工装是否符合要求 6、材料过程确认 1.是否有原厂合格证明 2.是否经过公司复检 3.各别材料是否在有效期 7、方法确认 1.有无工艺细则或者工艺过程卡 2.工艺文件能否指导生产 3.检验标准是否明确 8、环境确认 1.安全防范措施是否有效 2.多余物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9、产品确认 1.加工的产品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2.有无检验记录 2/ 2

特殊过程确认和再确认准则

1 目的 规定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特殊过程确认和再确认应遵守的评审和批准准则,以确保过程确认工作的规范性、准确性。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生产过程中特殊过程的确认及再确认。 3 职责 3.1技术部 a)制定特殊过程确认及再确认时的评审和批准准则; b)组织相关部门对特殊过程的能力进行评审、确认和再确认; c)负责对特殊过程的作业方法和程序的鉴定和再确认。 3.2企业管理部负责对特殊过程作业人员资格的鉴定和再确认。 3.3质量检验部负责对特殊过程确认的检验,并负责对特殊过程使用的原材料的确认。 3.4制造部负责实施对生产设备引起的特殊过程的确认及再确认。 3.5工程部负责实施对人员、材料、工艺等变更引起的特殊过程的确认及再确认。 3.6管理者代表负责对特殊过程评审、确认及再确认的批准。 4 特殊过程的识别 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应作为“特殊过程”进行确认。具体指: a)产品质量不能通过后续的测量或监视加以验证的工序; b)产品质量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检验,如需进行破坏性试验或采用复杂、昂贵的方法才能测量或只能进行间接监控的工序; c)该工序产品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之后,不合格的质量特性才能暴露出来的过程。 本公司产品生产和安装过程中的特殊过程为“管道焊接”。 5 特殊过程确认的安排 对特殊过程的确认,应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以证实其有效性和可接受性。对这些过程确认的安排,适用时包括: a)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 b)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 c)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 d)记录的要求; e)再确认。

特殊过程确认表

特殊过程确认表

审核经验介绍:对工业企业特殊过程确认 CQC四川评审中心杨红斌 中文ISO维基库-http://www、isowiki、cn --------------------------------------------------------- 在审核中,审核员往往遇到审核特殊过程,要求获得特殊过程确认有关证据,企业往往填写一张“特殊过程确认表”,认为就就是进行了确认,不填写表,就就是没有确认,一张表中,泛泛写了“人员确认满足,设备确认满足,工艺确认满足”就认可,如果企业没有填写确认记录表,就认为没有确认。把确认仅仅限于记录,不追求实质,实际上就是对标准理解出现偏差,如果企业也这样流于形式,就没有起到实际控制效果。因此,本人对工业企业特殊过程的确认控制谈谈个人意见,供大家参考,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对特殊过程的识别 对识别很重要,如果特殊过程识别不清,就无法谈到确认。标准中规定:生产与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为特殊过程,即工序后不能进行检验、或不能经济检验、或问题要在产品使用中才会反映出的作为特殊过程。应该说这个定义很清楚,往往企业确定特殊过程时会存在问题,她们按照工艺种类分类,如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这些都就是特殊过程,但进行确认问题就来了,就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每类中有许多种情况,如焊接有钨极氩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电阻焊、手工电弧焊机等,热处理有淬火、正火、调质、回火、退回、表面热处理等,表面处理有电镀、发黑、磷化、油漆、喷塑等,如果单讲对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进行确认,肯定不知道从何做起。本人认为,对特殊识别要注意两点,一就是要按照工序识别而不要按照种类识别,不要一概讲焊接、热处理就是特殊过程,比如在有些工序中,如有的焊接起搭接作用、完全不承受力,就不就是特殊过程;也有的热处理,在工序中仅作为中间过程,主要为了保证好加工,要求表面硬度值,表面硬度就是可以检验的,也就不就是特殊过程了,因此在特殊过程识别,应落实到具体的工序中,根据工序的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对过程确认起来也具体了。二就是注意,特殊过程与关键过程不就是一个概念,企业往往混淆了,认为特殊过程就就是关键过程,并认为只要工序不重要,可以不进行确认了。其实它们不就是一回事,有的工序,既就是特殊过程又就是关键过程,而有的工序就是特殊过程但不就是关键过程。对特殊过程,都应该进行确认,只就是确认项目及繁简程度,根据具体工序而定,就是关键过程的特殊过程,确认内容要多些、要求要高些,反之,不就是关键过程的特殊过程,则确认内容要多少些、要求要低些。2制定确认准则 标准中“为过程的评审与批准所规定的准则”就就是要求制定特殊过程确认准则,但好多企业没有制定,主

特殊过程的确认

特殊过程的确认 A 一,特殊过程定义: 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特殊过程“ 1)“验证的对象“指的是过程的结果,即产品,。也就是说“不能经济的进行验证”或“不能由 后续的监视和测量加以验证”是指产品特性是否满足产品的规定要求难以验证,而不是指过程特性是否满足过程要求难以验证。 2)判定某一具体过程是否是特殊过程,就应该严格按标准的要求,考虑过程输出的是什么 产品、产品的具体要求、用什么方法进行验证、这种验证方法是否经济、是否能通过后续的监视和测量来实 eg,“电镀过程”是特殊过程.是因为镀层的厚度和附着力等是否满足规定要求难以经济的进行验证,验证的对象是镀层的厚度和附着力,而不是电镀用什么电镀液、通电多少时间等。 二.特殊过程正常确认 特殊过程的输出结果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必须要经过验证, ,在组织实际的生产运行中往往采用试生产、模拟试验、工艺试验等方式加以应用。 1) 不仅要对特殊过程的设备、人员、生产工艺等进行确认, 2) 还要审核组织采用何种方式对过程运行的结果进行验证,以及验证结果是否满足规定要 求等,也就是审核组织如何获得特殊过程的过程要素要求,特别是相关的过程参数。 按照标准要求,所有的特殊过程均应予以确认,但确认的要求因过程及其重要性的不同而不同。 目前,公认的过程影响因素是4M1E五大因素,对于不同的特殊过程,五大因素的影响程度有主次之分。 如对于焊接过程,主要影响因素是人员技能和工艺方法, 而对于热处理过程,主要影响是工艺方法和设备能力。 因此,对于不同的特殊过程,首先应识别出主要影响因素,有重点地予以系统、全面地确认,其他次要因素则只需要一般地进行确认即可。 特殊过程确认方案 1.过程确认的评定应包括产品评定和综合评定。 产品评定应尽可能多地包含产品特性值。 综合评定准则除了对各样品组进行综合评价外,还应包括对确认条件的适宜性、确认过程的可信性、确认记录的证实性等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得出过程是否通过确认的结论。 2.只有当过程影响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才存在再确认的需求。 如手工电弧焊设备进行了大修等,要进行确认 三.特殊过程的再确认的时机 严格来讲,特殊过程的过程要素,也就是5M1E等发生变化时都须对特殊过程进行再确认。一般来讲,当特殊过程的设备、材料发生变化时应当对特殊过程的过程工艺参数进行再确认,以保证特殊过程输出的结果满足规定的要求。 四.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a)~c条款含义浅解

特殊过程确认

1. 目的 对过程能力实施确认,确保过程结果符合策划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也适用于对过程预防不合格能力的确认。 3. 职责 生产部:负责归口管理过程能力确认及过程设备的认可。 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员资格的鉴定。 4. 程序 4.1 当过程不能由后续的监视和测量加以验证,致使问题在产品投入使用后才显现时,生产部负责组织对这样的过程(以下称为特殊过程)实施确认。以下特殊过程需实施过程确认: a)产品灌封; b)电路板的焊接(委外)。 4.2 过程确认是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结果能力的质量活动。公司应按以下步骤 实施过程确认: a)确定评审准则:列出影响过程能力的参数,确定过程确认的评审范围; b)确定批准准则:针对过程能力评审的各项参数,确定参数的合格标准; c)确定程序和方法:规定过程确认的时机、频次和使用方法; d)实施过程确认:按策划的要求,实施过程确认; e)人员资格的鉴定:对过程有关人员胜任工作的能力和上岗资格进行规 定,并对符合性进行鉴定。 f)设备认可:对过程设备的能力和适宜性进行规定,并对符合性进行认可。 g)保持记录:规定过程确认的记录和评审结果的记录,收集和保存这些记录。 4.3 过程确认采取的方法和程序: 4.3.1 对首次过程确认或再次过程确认,采用运行过程试生产的方法进行, 4.3.2 对过程确认程序如下: a)成立过程确认评审小组,由生产部负责组织; b)确定需评审的过程参数(评审准则),经生产部负责人批准; c)确定过程参数的合格标准(批准准则),经生产部负责人批准; d)运行过程,对过程参数的符合性进行评审。 e)将经过确认的过程参数,转化为生产的工艺参数; f)当决定过程能力的因素变化时,再次实施过程确认。 4.4 设备认可: 4.6.1 对过程设备的认可 a)要求:过程所有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应达到设备技术说明书的规定,或满足工艺规范的要求。设备的组合能力应能够满足过程能力的要求。 b)方法:通过设备运行进行检查。 c)实施:生产部会同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确认设备的操作、指示完好。 4.6.2 对用于确认的设备的认可 a)要求:测量器具、仪器仪表应经过周期检定和在有效期内。设备应经过周期鉴定和处于完好状况。 b)方法:查阅合格证或检定、校准报告。 c)实施:生产部会同设备管理人员进行。 4.5 人员资格的鉴定 a)要求:过程确认评审组应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过程的工序人员、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应具备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特殊工序人员应持证上岗,管理人员应得到任命,检验人员应得到授权。 b)方法:查阅人事档案和人员培训记录,验证上岗证、任命书、授权书。 c)实施:生产部负责实施。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精品文档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编制: 审核: 会签 批准: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一、需确认过程的识别 过程的输出(产品)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时,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进行识别,并实施确认。 二、确认过程的准备 为了证实过程具备满足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在实施确认前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对设备和人员进行鉴定,包括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证明具备相应的技能;对设备的特性进行检查,如热处理炉的温度均匀性,电镀槽液的成分和含量,以及环境条件等。 三、确认的内容 确认是对过程的实现能力的证实和确认,在5M1E等因素相同或类似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个典型零部件对该过程进行确认。确认的内容一般包括:1)设备能力的认可 过程所使用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应具有满足工艺要求的能力,如温度、电流、电压等;在规定参数范围内的稳定性;测量设备的准确性;使用设备的配套完整性等。 2)人员资格的鉴定 操作人员的岗位资格鉴定:通过岗位培训、考核并持证上岗;工种级别符合工艺文件要求;技术能力鉴定:应熟悉工艺过程,清楚重要工艺的工艺参数,对过程能力实施有效的控制,以及实际经验的考核和鉴定。 3)特定方法和程序的使用

过程所使用特定工艺参数的规定:首先是参数设计,通过试验或计算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其次是对原材料、加工程序、操作环境、工艺装备等要求进行确认;工艺方法的规定:对按照策划的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所加工样件的全部特性进行检验验证合格后,包括必要时进行的破坏性性能试验,形成最终的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检验试验所使用的文件应为经审批的有效文件。 4)过程实施的记录 记录是指过程能力确认的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确认准则、人员资格鉴定、样件加工和验证的原始记录等。 四、再确认 当质量要求、工艺方法、工艺参数、生产设备等情况发生变化时,或当过程停工时间较长恢复生产时,需要对过程继续满足要求的能力进行再确认,以确保过程能力持续满足要求。其中,对过程输入发生变化的确认,主要是对变化输入要素按原来的策划要求进行确认,并对加工样件进行检验试验,根据检验试验结果进行评价;定期再确认,主要是依据规定的再确认周期,按规定的周期和方法进行样件加工、检验试验和评价批准。 五、确认结果的判定 当产品的检验试验结果满足规定要求时,可以认定该过程具备了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当初次确认时,将确认的结果纳入正式工艺文件,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后,用于指导正式批量生产;当再确认时,将确认记录发放到生产单位,用于指导开工再生产。如产品的检验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即应说明该过程不具备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应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对该过程进行重新确认。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编制: 审核: 会签 批准: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一、需确认过程的识别 过程的输出(产品)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时,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进行识别,并实施确认. 二、确认过程的准备 为了证实过程具备满足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在实施确认前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对设备和人员进行鉴定,包括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证明具备相应的技能;对设备的特性进行检查,如热处理炉的温度均匀性,电镀槽液的成分和含量,以及环境条件等。 三、确认的内容 确认是对过程的实现能力的证实和确认,在5M1E等因素相同或类似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个典型零部件对该过程进行确认.确认的内容一般包括: 1)设备能力的认可 过程所使用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应具有满足工艺要求的能力,如温度、电流、电压等;在规定参数范围内的稳定性;测量设备的准确性;使用设备的配套完整性等. 2)人员资格的鉴定 操作人员的岗位资格鉴定:通过岗位培训、考核并持证上岗;工种级别符合工艺文件要求;技术能力鉴定:应熟悉工艺过程,清楚重要工艺的工艺

参数,对过程能力实施有效的控制,以及实际经验的考核和鉴定. 3)特定方法和程序的使用 过程所使用特定工艺参数的规定:首先是参数设计,通过试验或计算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其次是对原材料、加工程序、操作环境、工艺装备等要求进行确认;工艺方法的规定:对按照策划的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所加工样件的全部特性进行检验验证合格后,包括必要时进行的破坏性性能试验,形成最终的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检验试验所使用的文件应为经审批的有效文件。 4)过程实施的记录 记录是指过程能力确认的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确认准则、人员资格鉴定、样件加工和验证的原始记录等。 四、再确认 当质量要求、工艺方法、工艺参数、生产设备等情况发生变化时,或当过程停工时间较长恢复生产时,需要对过程继续满足要求的能力进行再确认,以确保过程能力持续满足要求.其中,对过程输入发生变化的确认,主要是对变化输入要素按原来的策划要求进行确认,并对加工样件进行检验试验,根据检验试验结果进行评价;定期再确认,主要是依据规定的再确认周期,按规定的周期和方法进行样件加工、检验试验和评价批准. 五、确认结果的判定 当产品的检验试验结果满足规定要求时,可以认定该过程具备了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当初次确认时,将确认的结果纳入正式工艺文件,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后,用于指导正式批量生产;当再确认时,将确认记录发放到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