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测量、分析与改进的管理

绩效测量、分析与改进的管理
绩效测量、分析与改进的管理

绩效测量、分析与改进的管理

公司绩效测量、分析和改进的管理主要是对绩效测量数据和信息的选择、分析和利用,支持策划和绩效改进活动。可通过绩效的测量和分析,指导组织过程管理,实现主要经营结果和战略目标预测突然或未预料到的组织或其外部的变化,并作出反应。同时,要求充分利用测量和分析的结果,灵活应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改进组织及各部门各层次的绩效,并促进相关方绩效的提高。

一、绩效测量

1、测量的对象是一数据和信息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资质的绩效。选择和收集数据及信息的范围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产品检验或验证

●工作单元常操作或运作绩效的测量;

●过程绩效测量和审核

●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自我评价;

●顾客满意程度的测量;

●战略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

2、贯彻标准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⑴、首先应该确认选择和收集的数据能否满足检测日常运作及组织绩效的目的。

⑵、标准强调组织应该收集竞争对手和标杆的数据和信息。对比数据和信息对所有组织都很重要。

⑶、企业应该对绩效测量系统进行评价。

⑷、关于数据和信息的整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

只收集了大量的绩效数据和信息,但没有充分考虑数据和信息的整理功能如何充分实现、使用中可以使用的形态使得数据可信息经常还处在原始状态。(例如相应的图表),或者很难讲数据库中德数据和信息转换,再用其他软件(例如:excel等软件)进行整理,因而制约了绩效分析的开展。质量管理过去曾经有句话叫做“用数据说话”,如果数据和信息没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理,会导致这些数据和信息太“含蓄”,有些重要的信息就隐藏在了数据和信息的背后。

二、绩效分析

绩效分析是对事实和数据娥评价,为有效地决策提供依据。分析常包括对因果关系的测量,指导过程

的管理,将会带来主要的经营结果的实现以及战略目标的实现。个别的事实和数据虽然重要,但常常不能作为有效地依据来采取行动和决定的优先顺序。行动取决于对相互关系的了解,这种相互关系的了解来自于对事实和数据的分析。组织需要开展的绩效分析活动千差万别,这取决于组织的类型、规模、竞争环境和其他因素。具体的绩效分析可能包括:

⑴、生产绩效指标的改进趋势的分析。如:生产率、成本、废品率等

⑵、分析质量改进与顾客满意程度、市场份额的关系;质量绩效指标的改进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⑶、员工权益、绩效管理、职业发展与员工满意、效率间的因果关系

⑷、相对于竞争对手、行业水平地绩效比较与分析

⑸、根据成本、收益及对环境和社会作用的分析,评价验证改进项目有效性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⑹、各种教育和培训的效益和成本;

⑺、改进组织知识管理和共享方面的效益和成本;

⑻、通过质量、运作、人力资源绩效改进所得的净收益;

要分析数据和信息,拥有较好的信息源是前提,它是企业通过适当、有效地途径,获取数据和信息的地方或信息载体。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供方和合作伙伴经营管理活动中;顾客使用组织的产品和服务过程中,会产生获取组织的数据和信息管理的相关硬件和软件应该可靠、安全、易用。

三、数据和信息的获取

正确认识数据和信息的含义:数据是有意义的实体,是对事物现象的数字化表述,也是关于事件的一组离散的客观的事实描述,涉及到事物的存在形式;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有意义的数据,是数据按有意义的关联排列的结果。

⑴、通过统计报表、计算机网络、报刊、供应商会议、产品订货会、信息发布会及交流会等使员工供方与合作伙伴和顾客在适当有效地途径来获取所需的数据和信息。企业应通过调查、策划、识别、开发信息员,保证数据和信息的充分性和可靠性。

⑵、保证软硬件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易用性。可靠性是时间的角度评价的质量,亦即在使用过程不要出现故障或者问题;安全性除了硬件不要发生意外的人身伤害事故,软件的安全性也是需要注意的防止软件存在漏洞,应该及时升级或“贴补丁“;易用性事衡量软硬件能否简单、方便的操作或使用的一种属性,软件的界面是否亲切,操作是否繁琐

⑶、信息化建设应该与企业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相一致。如果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没有被诅咒应用或者没有充分地实现共享,那么,这反而是一种投资的失误或浪费。组织始终都要站在战略规划的高度对组

织信息化建设进行规定。反对盲目跟进,大量的投资无法体现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同样也反对过于保守,用客观上已经难以维系的传统的数据和信息体系应付现在或者若干年内将产生的数据和信息管理的要求。

四、组织的知识管理

标准对知识管理的内容界定为三个方面:

⑴、明确指示管理的归口部门和过程;

⑵、确定组织收集、积累、整合和共享知识的载体和平台;

⑶、确保其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完整性、可靠性、安全性、准确性和保密性。

完整性:对组织已识别的数据、星系和知识,应力求做到集成收集、全面保存和充分利用;及时性: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及时收集、积累和更新,当需要时、获得授权时可实时获取;可靠性:前后一致性测量方法和获取途径保持一致,即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组织对软、硬件采取措施,保证数据和信息的安全,免遭黑客入侵、不收病毒感染,或使用不当造成数据和信息的缺损等;准确性: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正确无误,不出差错,不失真;保密性:数据、信息和知识的保密。不泄露,不该看到或获取的人不能看到或获取。

知识是以信息、创意、常识、理解、技艺、见识、认知技能、技术和能力的形式存在的,标准中“知识的载体和平台”可以是组织的员工、软件、专利、数据库、文档、指南、方针和程序以及技术图纸。如何采用适当的载体和平台,积累、整合知识,并有利于组织的共享,是确定各类知识采用哪一类或哪几类载体和平台的关键。

组织知识的特点是分散性和隐秘性。分散性事散落在组织的各个地方和各个层次,所以需要手机和整理。隐秘性是需要进行提炼、整合,如何整合成有利于共享的形式,应该以有利于知识共享为原则。

五、改进的管理

组织应说明采用适当方法,充分和灵活地使用测量和分析的结果,改进组织内各部门、各层次的绩效,并促进相关放绩效的提高。

⑴、组织选择改进课题和目标的依据。表明该标准关注改进活动与组织整体目标的一致性。

⑵、组织对改进过程也要开展相应的管理,需要分别从落实相关的管理职责、制定完善的制度采用

多种方式进行管理。其中,用于跟踪管理的方式要适当。

对改进成果需要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其中,“科学的评价”要求评价方法要科学,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改进的成果。所谓“全面的评价”主要是要求组织和改进团体对改进成果的评价,不要仅限于经济效益方面的成果(尽管经济效益已经是一个非常综合的指标),而是要全方位地评价。

六、改进方法的应用

开展改进活动包括三个步骤:、

⑴、确定改进方向、要求和目标。组织应该根据内、外部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得要求,制定组织及所有部门和层次的改进计划和目标。组织会根据改进涉及的部门和改进的难易程度,制定组织层面的改进课题。例如:纳入年度计划的质量攻关项目、作为COT考核的关键事件。同时,各部门、车间还会根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课题。其中,也包括从组织年度计划中的改进课题中分解到部门、车间的改进课题。当然,改进的目标应当与关键绩效指标相关联,这样才能保证组织各层次改进方向的一致性。

⑵、改进活动的实施及测量、评价。通常,改进课题都是通过改进团队具体实施完成的。组织应当明确相应的职责,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或程序。改进活动的归口管理部门需要及时掌握各改进团队的改进计划完成情况,主要包括:实施的进度、资源配置的状况、改进团队的协同工作的情况等等。

⑶、对改进取得的成果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可制定评价评价方案,通过评价体现科学性和全面性对于改进采用的方式,可以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和要求灵活多样。

统计技术可帮助测量、表述、分析、说明这类变异并将其建立模型,甚至在数据相对有限的情况下野可实现。这种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对更好地理解变异的性质、程度和原因提供帮助。从而有助于解决甚至防止由变异引起的问题,并促进持续改进。

品质部:唐红星2011.10.12

绩效考核的不足及改善方法

员工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企业经营成本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的日趋激励,以及战略人力资源的发展,员工绩效考评在企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虽然许多企业已经建立了绩效考核体系,并得以实施,但达到良好效果的并不多。相反,在考核中走过场、流于形式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本文通过对员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并进一步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促进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绩效考核;考核标准;考评方法 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系统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人力资源管理最直接、最主要的目标是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而考评结果正是对这一核心目标的最直接体现。因此,设计一套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科学的、动态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并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探索解决之道,促进这套体系持续改进与完善,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核心工作。 一、员工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 (一)部门长对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很多企业都建立了员工绩效考核制度,但都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这与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大关系。很多部门长语言上很重视考核,支持考核,但在实际操作中,总是借故业务繁忙而无暇顾及,直到考核周期快结束时才“重视考核”,根据一些主观打分拍脑袋而定;或当员工出了问题时就强调考核的重要性,并亲自参与推进。而这样的考核,其效果可想而知。 (二)考评标准不合理,不明确,不规范。 第一,指标设定及权重分配不合理。许多部门为了保护部门利益,故意将一些无关紧要的目标作为部门人员的KPI进行考核,并在权重方面予以倾斜,导致部门绩效目标极易达成。第二,目标值设定不合理。很多公司在设定目标值的时候,要么定得太低,要么定得太高,要么变更太快,未充分参考历史数据。第三,数据统计方法不合理。比如:某制造型企业生产部门的KPI指标之一是“产品的不良率≤1%”,其统计的不良品仅包括自己部门检查出来的不良品,并未包括部门流出的不良品,以及自己部门返工的不良品。 (三)绩效考评方法不适当,缺乏多样性与灵活性。

绩效考核改进意见

绩效考核改进意见 篇一:绩效考核建议 关于加强绩效考核的几点建议 绩效考核是薪酬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是进行科学薪酬管理体系的首要条件,是有效整合各种激励手段的管理工具,是一个优秀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 一、绩效考核的主要作用 1、绩效考核是人员聘用的依据。由于实行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员工的工作、学习、成长、效率、培训、发展等进行全方位的定量和定性考核,按照岗位工作说明书的标准要求,决定了员工的聘用与否。 2、绩效考核是人员职务升降的依据。考核的基本依据是岗位工作说明书,工作的绩效是否符合该职务的要求,是否具有升职条件,或不符合职务要求应该予以降级。 3、绩效考核是人员培训的依据。通过绩效考核,可以准确地把握工作的薄弱环节,并可具体掌握员工本人的培训需要,从而制订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 4、绩效考核是确定劳动报酬的依据,能有效控制人工成本。根据岗位工作说明书的要求,对应制订的薪酬制度要求按岗位取得薪酬,而岗位目标的实现是依靠绩效考核来实现的。因此根据绩效确定薪酬,或者依据薪酬衡量绩效,使得薪酬设计不断完善、更加符合企业运营

成本的需要。 5、绩效考核是人员激励的手段。通过绩效考核,把员工聘用、职务升降、培训发展、劳动薪酬相结合,使得企业激励机制得到充分 运用,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员工本人也便于建立不断自我激励的心理模式。 6、把绩效考核与未来发展相联系。无论是对企业或是员工个人,绩效考核都可以对现实工作做出适时和全面的评价,便于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便于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使企业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个人的不断进步。 二、具体做法建议如下,请领导参考 1、梳理所有人员的岗位工作说明书,主要是说明本人的详细工作内容,由各部门以电子版形式汇总报到行政部,根据各岗位工作量合理安排人员,定岗定员,如有超编人员实行末位淘汰或竞聘上岗,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有效地控制人工成本。 2、根据公司管理制度和上海大众标准要求制定合理绩效考核方案,绩效考核与工资挂钩,在绩效工资中体现,每月5日前由各部门将绩效考核结果报行政部汇总后上报总经理审核,各部门主管领导应负责保证绩效考核结果的真实性,行政部负责监督绩效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员工也可举报投诉,如发现有弄虚作假的对责任人按管理制度进行处罚。 篇二:关于绩效考核的几点建议 关于绩效考核的几点建议

全面质量管理文章

全面质量管理 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全面质量管理 英文名称: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 TQM 定义: 对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的管理方法。 所属学科: 通信科技(一级学科) ;政策、法规与管理(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是指在全面社会的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 简介 特点: 1.它具有全面性,控制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 2.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3.是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4.是全社会参与的质量管理。 意义: * 提高产品质量 * 改善产品设计

* 加速生产流程 * 鼓舞员工的士气和增强质量意识 * 改进产品售后服务 * 提高市场的接受程度 * 降低经营质量成本 * 减少经营亏损 * 降低现场维修成本 * 减少责任事故 内涵: 是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收益而使组织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范围: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其他概念的基本差别在于,它强调为了取得真正的经济效益,管理必须始于识别顾客的质量要求,终于顾客对他手中的产品感到满意。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指导人、机器、信息的协调活动。 全面质量管理原理概述: 1. 在“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这一短语中,“质量”一词并不具有绝对意义上的“最好”的一般含义。质量是指“最适合于一定顾客的要求”。这些要求是:a.产品的实际用途;b.产品的售价。 2. 在“质量控制”这一短语中,“控制”一词表示一种管理手段,包括四个步骤:a.制订质量标准;b.评价标准的执行情况;c.偏离标准时采了纠正措施;d.安排改善标准的计划。 3.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可以划分为两大类:a.技术方面的,即机器、材料和工艺;b.人方面的,即操作者、班组长和公司的其他人员。在这两类因素中,人的因素重要得多。 4. 全面质量管理是提供优质产品所永远需要的优良的产品设计,加工方法以及认真的产品维修服务等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 5. 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适用于任何制造过程,由于企业行业、规模的不同,方法的使用上略有不同,但基本原理仍然是相同的。方法上的差别可概括为:在大量生产中,质量管理的重点在产品,在单件小批生产中,重点在控制工序。

【绩效管理的持续改进】持续对话,让你的绩效管理“没有意外”

【绩效管理的持续改进】持续对话,让你的绩效管理 “没有意外” 持续对话,让你的绩效管理“没有意外” 没有意外的绩效管理才是让员工得到成长的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最怕出现意外, 却又最容易出现意外。 为什么怕出现意外?因为绩效考核结果最后要影响员工的薪酬调整和职位晋升,如果绩效考核结果不在员工的意料之中,那么最可能的结果是什么?就是员工辞职。那么为什么又容易出现意外呢?这是由于企业的暗箱操作习惯导致的,很多经理不习惯和下属沟通,也不愿意听取员工意见,自己就把考核指标定了,而且在考核结束的时候也不让员工知晓结果,直到工资调整完。 翻开有关绩效管理的课件资料,或者查阅有关绩效管理的文章,你就会发现,这些资料或文章在论述绩效管理的原则的时候,大多都提到了“参与原则”、“期望原则”、“双向沟通原则”。他们把这些原则作为绩效管理的原则加以强调。表面上看,这些原则对绩效管理都是适用的,因为绩效管理强调经理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强调经理对员工表达期望,强调让员工参与到绩效管理中。从这个角度看,这些原则似乎没有问题。 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原则大多只适用于绩效计划阶段,即

适用于绩效指标制定阶段,却并不适用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或者说,这些原则仅仅是制定考核指标的原则,而非绩效管理的原则。 在制定绩效计划阶段,在经理为员工制定考核指标的时候,强调员工的参与,强调经理与员工进行双向沟通,为使绩效考核指标的导向更加明确,更加有利于于帮助员工改善绩效,还要强调企业对员工的期望。 这些原则实际上只是保证了绩效管理的第一个环节得到了控制。经理与员工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的时候要与员工保持双向的沟通,让员工参与其中,并表达经理或企业对员工的期望。无疑,这些原则对于帮助经理为员工制定考核指标是有帮助的,它能引导经理和员工制定出高质量的考核指标,既保证了考核指标的质量,也保证了经理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从这一点上讲,这些原则是成功的,是我们需要的。 这些原则仅仅是绩效管理的一般的原则,而不是根本原则,要想保证整个绩效管理的过程都得到控制,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仅仅提出这些原则是不够的。 为了使整个绩效管理的过程得到控制,我们还必须强调一个原则,这个原则也就是绩效管理的根本原则——“没有意外”。 1.什么叫“没有意外”? 所谓“没有意外”,是指经理在对员工进行绩效管理和考核的时候,员工对绩效管理的流程不会感到意外,对绩效考核的程序不会感到意外,对有关考核指标的标准以及标的完成情况不会感到意外,对考核的结果不会感到意外。

(完整版)做好绩效考评工作的四点建议

做好绩效考评工作的四点建议 绩效考评是帮助企业提高员工工作绩效,实现企业目标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很多企业在做绩效考评工作,但推行起来效果却并不是很理想。那么为什么绩效考评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重重的阻力呢?笔者应用系统的方法,从整体的角度认真的研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供企业管理者参考。 一、制订完善的绩效考评管理规定 企业在做绩效考评工作的时候,要制订完善的管理规定,规范考评工作。也就是要把企业的绩效考评工作置于一定的规则下来进行,进行全面的策划。目前企业在做绩效考评工作的时候,往往只有一个实施细则,缺少了诸如考评标准、相关职责、绩效面谈制度以及绩效改进计划的相关规定。 1.完善考评标准的相关规定 对于绩效考评的内容,绩效考评的组织部门可以制定一个粗略的框架规定,比较详细的规定则由相关部门制定。只有对考评的内容制定出一个框架,其他部门在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的时候才会有章可循。 2.明确绩效考评工作的职责 对于考核过程中的职责应进行明确的规定,形成相关的文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责任不清,互相扯皮的现象。比如明确规定人力资源部的职责,就是对整个绩效考评工作进行组织和策划。 3.完善绩效面谈制度 在整个考评工作中,绩效面谈处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首先,绩效面谈是一个主管和下属的很好的沟通的机会。其次,可以共同探讨在上一个考核年度中工作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再次,可以共同的探讨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所以有必要对绩效面谈做出进一步的规定。这些规定可以包括:绩效面谈的目的,绩效面谈的方式,绩效面谈的时间和地点安排,绩效面谈内容的整理以及如何做好绩效面谈的记录。那么为什么要做绩效面谈的记录呢?因为绩效面谈记录是员工改进自己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4.制订绩效改进计划 按照PDCA工作方法的要求,如果没有绩效改进的计划那我们的管理工作就没有形成一个闭环,也就不能算是完成。在完成了绩效考核工作的P、D 、C三个阶段的工作后,企业有了绩效考核结果,接下来就需要完成D阶段的工作,也就是要制订一个绩效的改进计划,并且对改进计划的实施要由相关的部门进行监督。 二、从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角度看待绩效考评工作

战略绩效管理与绩效改进[001]

战略绩效管理与绩效改进 Strategic?Performance?Management?and?Performance?Improvement 时间/Time:2019-05-17时间/Time:2019-06-21时间/Time:2019-07-26 地点/Location :上海Shanghai 地点/Location:北京 Beijing 地点/Location:深圳 Shenzhen 时间/Time:2019-09-06时间/Time:2019-10-25时间/Time:2019-12-27 地点/Location:上海Shanghai 地点/Location:北京 Beijing 地点/Location:深圳 Shenzhen 类型/Type:公开课 Public Training 语言/Language:中文Chinese 费用/Fee:3500元/人RMB 3500/one person 培训议程/Agenda 08:30-08:55 签到 Register12:00-13:00 午餐 Luncheon 09:00-10:30 培训 Training13:00-15:30 培训 Training 10:30-10:40 茶歇 Coffee Break15:30-15:45 茶歇 Coffee Break 10:40-12:00 培训 Training15:45-16:30 结束Training end 概述/Overview 引言 作为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以战略高度构建高效实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和激励制度,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潜能,来创建优秀团队,并推动组织变革与创新,最终实现组织的持续发展。然而企业在进行绩效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特别在绩效管理中反馈环节,针对绩效结果与标准之间的差异,所以系统改进更是企业最为关注的重点。在实际的工作中,管理人员对绩效改进的认知却并不全面,比如:绩效改进的流程是怎样的绩效改进的方向和内容是什么如何进行改进如何实施和追踪改进计划我们特邀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为企业解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和原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和原理 一、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就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概述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费根堡姆和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的概念,认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客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把企业各部门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中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60年代初,美国一些企业根据行为管理科学的理论,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开展了依靠职工“自我控制”的“无缺陷运动”(Zero Defects),日本在工业企业中开展质量管理小组 (Q.C.Circle/Quality Control Circle)活动行,使全面质量管理活动迅速发展起来。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可以概况为四句话十八字,即,一个过程,四个阶段,八个步骤,数理统计方法。

一个过程,即企业管理是一个过程。企业在不同时间内,应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企业的每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有一个产生、形成、实施和验证的过程。 四个阶段,根据管理是一个过程的理论,美国的戴明博士把它运用到质量管理中来,总结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四阶段的循环方式,简称PDCA循环,又称“戴明循环”。 八个步骤,为了解决和改进质量问题,PDCA循环中的四个阶段还可以具体划分为八个步骤。1)计划阶段: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计划,制定措施。2)执行阶段:执行计划,落实措施。3)检查阶段: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 4)处理阶段:总结经验,巩固成绩,工作结果标准化;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 在应用PDCA四个循环阶段、八个步骤来解决质量问题时,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书籍资料,并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最常用的七种统计方法,他们是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分层法、相关图、控制图及统计分析表。这套方法是以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不仅科学可靠,而且比较直观。 三、全面质量管理原理概述 1.在“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这一短语中,“质量”一词并不具有绝对意义上的“最好”的一般含义。质量是指“最适合

绩效考评与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绩效考评与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验证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符合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保证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有效的正常运行,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的全面完成,不断提高安全绩效,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适用于安全生产绩效考评与持续改进管理。 3.引用标准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4职责 4.1 总经理负责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评审。 4.2 主管安全副总负责向总经理报告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运行情况,协助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评审。 4.3 办公室负责收集、汇总并向总经理提供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评审会议输入信息和编制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评审的输出文件,对输出整改问题组织整改并跟踪、验证。 4.4 办公室和安技组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情况的汇总,并提交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情况报告。

4.5 各相关职能部门按安全生产职责负责提供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评审资料。 4.6 各部门负责对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评审提出问题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 4.7办公室负责对各部门安全绩效考核。 5内容及要求 5.1 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评审以会议的形式、步骤: 5.1.1 总经理主持评审会。参加人员:公司副总以上行政领导、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其他相关人员。 5.1.2 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评审以会议的形式进行。 5.1.3 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评审会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两次时间间隔不超过十二个月,当体制、组织机构或生产流程等发生重大变更时,可随时进行评审。 5.2 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评审会议内容 5.2.1组织机构的适合性,包括人员和其他资源配置; 5.2.2需要进行改进/变更的范围; 5.2.3未完成的工作; 5.2.4上一年度评审会议结论的处理情况; 5.2.5 安全生产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5.2.6 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情况; 5.2.7现场安全状况与标准化规范的符合情况;各项安全生

绩效管理的五点建议

绩效管理的几点建议 许多企业都非常重视绩效考核,不是绩效管理。希望能让企业取得更好的绩效。但是,一番折腾下来大都比较失望,老板认为目标没有达到自己当初的预期目标,管理人员认为加重了其工作量,员工认为这就是变相的扣钱。好尴尬。其实只要开始做了就是成功,即使不成功,也会对企业的文化、风气、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出现全体反对主要是因为目标和方法出错了。 即使是个别绩效工具的发源地对绩效工具的好评度也不足40%。因为其本身就是根据自己企业不断调整的一个改良测评工具。它只适合于本企业。其它企业即使是同地区、同行业、同等规模、同等发展阶段等也需要分析、调整。不可能生搬硬套。 根据本人多年实战和管理培训经验,我提出五点导致绩效管理失败的主要原因。 第一、拿来主义 盲目相信大企业、成功企业的工具和人才,只希望通过买工具或挖人才来实现本企业的绩效提升,没看到成功企业一路走来的试错成本和团队文化。个人认为这和我们初期以资源换市场的思路有关。 第二、专业也要讲主次,讲配合 不能因为绩效是人力资源版块就大手一挥您部门全权负责,各部门配合。人力资源部不是什么都专业,让他来为公司各部门制定指标,实际上是做不到或不切实际的,了解业务不代表熟悉业务,熟悉业务不等于熟悉当下业务,了解当下团队。 人力资源要收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信息,出方案,出表格,出工具,对各部门的指标根据绩效目的提出专业建议。不能懒政,您说吧怎么做?我们配合。自认为合适了就认同,不合适了就抵制。来回踢皮球。应该是双方共同制定的。两个版块各有主次而已。 第三、绩效指标多而广 受益于从小教育,我们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虽然踏入社会一再强调人岗匹配,经常讲让合适的人上车。但实际运用中我们忽视了这一冲突,总让资历代替能力,习惯技术好就有能力带团队。造成我们目前的考核样子,各岗位各级别指标类似。重心被分化。 第四、注重狼性,缺少改进 做绩效,先应该明确考评的目的是什么?其实考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改善整个团队的绩效,进而推动提高员工能力、工作态度,现在很大一部分企业只注重业绩产出,忽视了背后的原因,不做或走流程式的做绩效考评。结果导致团队凝聚力缺失,员工积极性联系下滑。只提出不足,未分析原因和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主观评判和客观事实有差距 同样一个结果,A管理人员因为经常接触,所以认为结果是优。可以B管理人员从其角度考虑极有可能认为结果是良好或差。这与我们国情有关,国人注重人际关系,常来常往。先做人后做事。可这绩效是冷冰冰的工具,要抛开感情只能请第三方来开展。 自己企业做容易产生内耗,外部第三方来做又容易隔鞋饶痒,不接地气。

关于推行绩效管理工作的建议

关于推行绩效管理工作的建议 以公司目前的现状,员工的思想缺乏方向感,缺乏压力与动力,缺乏自我学习和进步意识;公司目标体系不明确,工作普遍陷入救火的状态,工作衔接不上。这样就势必导致企业运营的风险增加。稍有不慎就会亏损,损伤公司元气。使公司发展停滞不前。 为解决上述问题,推行绩效考核管理是一种有效的 一、绩效管理的概念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整个企业的管理就是绩效管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就是要盈利,要赚钱;要赚钱就是要有绩效。所以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个过程其实就是围绕绩效展开的,而且必须是一线管理者承担绩效的直接责任。 绩效管理不是一种考核手段。绩效管理更多的应该从管理角度去思考,而不是从结果的考核去思考。绩效管理是系统化的过程管理而不是只管结果。这完全是两个绩效管理的流程;KPI(关键绩效指标法,它把对绩效的评估简化为对几个关键指标的考核,将关键指标当作评估标准,把员工的绩效与关键指标作出比较的评估方法),各种绩效考核方案等,怎么样跟战略意图,薪酬挂钩,这些都是硬件,非常重要;不同的理念。绩效有很多东西是跟文化,领导能力,组织要求,组织学习相关的,这些是组织软实力的表现。如果一家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做得真正好的话,这家公司就一定是很好的公司。 二、绩效管理的要点: 第一,绩效要跟战略对接,要反映战略意图和要求,尤其在跟下属沟通时,一定要将这种战略意图传递下去。 第二,一定要通过绩效管理改进业务,员工要了解业务是怎么做的,所有业务都是围绕绩效目标进行。 第三,沟通是绩效管理的生命线,绩效管理本身是企业文化的传递,组织内部学习和知识积累的过程,绩效管理本身带有价值诉求,逐级沟通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其实就是文化的传递过程,也是双方理解的一个过程。 第四,绩效管理能够使企业不断发现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为企业管理就是要不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通过绩效管理能解决

绩效考核整改措施(多篇范文)

绩效考核整改措施 xxxx煤业开发有限公司 绩效考核整改方案 xx煤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绩效考核工作于XX年3月份试行到现在,一直在探索中完善绩效管理工作。就集团公司审计督察部对煤业公司的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审计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我们积极行动,总结前一段的工作,查找不足,继续推进,深化绩效考核工作。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煤业公司本部 1、调整工作思路,修订考核方案 根据公司审计督察部提出的要求,结合煤业公司的实际工作情况,加强管理,落实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制度不能流于形式。经过研究讨论,对原考核方案进行了修订,增加了以处室为单位进行考核,达到了总体指标、分项指标、个人绩效相结合的目的。 2、调整考核指标,使考核与工作紧密相连 由于煤炭行业目前的严峻形势,根据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加强复工复产、隐患整改矿井的监督检查,煤业公司派出十多人驻矿、跟班对各矿进行安全监管。为此要求各处室根据每月工作的实际,随及时调整考核指标,灵活考核,使考核内容更切合于实际。 3、加强监督,及时沟通 实际工作中绩效管理是一项基础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与时间,这就需要加强对绩效考核的监督、检查,针对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要及时更正,对考核结果产生的不同意见,上下协商,共 同认可,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绩效管理的有序开展。 目前,煤业公司的考核方案已修订完善,8月份将投入实施。随之考核方案的修订,考核指标的调整、加强监督的措施也将同时开展。在集团公司各部门的帮助、督促下,煤业公司的绩效管理工作将 有长足发展,对整体工作也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所属煤矿 1、提高认识,转变思想 基于原煤矿行业的粗放式管理,大多数职工对绩效管理认识不到位,各企业需组织员工进行绩效管理培训和辅导,帮助员工认识绩效 考核的重要性,从而合理利用考核制度,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激 发员工工作热情,提升工作效率,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2、加强沟通,积极推广 在绩效管理中,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与束缚,企业员工思维不开阔,在考核制度的实施上走过场,流于形式,使考核制度发挥不出 应有的作用。要全面推广绩效管理理念,离不开单位自上而下的绩效 培训与沟通。在培训中,要使员工清楚绩效管理的意义、目的、必要 性等问题。建立各部门上下级沟通制,让部门和员工及时了解绩效考 核情况,对考核结果进行客观评价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沟通, 找出问题,制定措施,让员工参与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安全标准化绩效评定计划编号:JG/JL-1302修订状态:(A/0)

安全标准化系统实施情况会议纪要编号:JG/JL-1303

安全标准化系统实施考评表编号:JG/JL-1304

年度企业安全生产

标准化绩效考核评定报告 (2017) 二0一七年 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考核评定报告 按照公司2017年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和公司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考核制度》的规定对公司年度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

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公司安全标准化绩效考评小组根据公司日常及季度安全检查,考核情况,对公司各部门、班组年度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考评,现对考评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安全目标完成情况 公司领导重视,各部门安全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总体运行平稳、有效,连续保持较好的安全生产记录,基本完成了安全目标任务,实现了无工亡、无重大火灾或爆炸;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率为100%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为100% ;事故隐患整改率为100% ;工作场所危害因素达标率为100%;无重大特种设备、无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发生;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体检率100%,无岗位禁忌症人员;特种设备持证运行100%。 二、安全领导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安全管理职责情况: 公司建立有完善的安全管理网络,公司总经理为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公司安全生产负责。具体主管部门为安全办公室。公司配置专职安全员,业务上由公司安全领导小组指导。 依据上级文件要求,建立了安全专业管理文件,规定了全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内容,明确并落实各级管理者的安全管理责任和岗位人员安全责任。同时管理制度中也进一步规范了各层级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安全管理活动行为、检查整改内容及评价验证标准,使安全工作步入“常态化、标准化”机制。 三、安全投入情况: 公司针对各类事故的举一反三工作,落实以安全本质化为中心的安全改善,在安全投入方面积极落实各项措施,通过维修、改善、技改等途径,消除现场安全隐患。公司每年也把安全投入放在优先的位置,从资金准备、项目实施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公司2017年安全投入预算5多万元,用于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教育培训和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评估和整改;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及应急救援演练;安全标志标识及其他等费用。 四、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 在执行法律法规、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公司特点建立了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建立了安全专业管理文件、岗位规程、技术规程。在员工的安全教育上,对新出台的管理制度进行解读、通过班前会、班组专项学习等不同形式组织开展,同时重点关注新员工安全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标准化作业执行力度。在日常和专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对照有关管理制度及时予以进行考核纠正,保证正确的安全导向。

绩效管理改进建议

绩效管理工作改进方案 绩效管理是国贸公司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控制成本的关键手段,同时,在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员工素质、打造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客观来看,组织人力资源部本着“边摸索,边完善”的原则,对公司8个部门及员工都实施了部门考核、岗位考核,绩效管理体系已初具规模,并且已取得了一定了阶段性成果,具体体现在: 1、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总经理、分管副总牵头把关,各部门负责人严格执行,明确各职能部门在绩效管理中的工作职责。 2、岗位考核评分以个人业绩申报、部门内部打分、领导上级打分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法进行评分,保证了绩效打分的科学、合理。 3、组织人力资源部每月按时公示考核结果,保证了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原则。 然而绩效管理工作现仍处于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阶段,本人现根据公司绩效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绩效管理的改进建议。 一、国贸公司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1、绩效管理的流程不够完善 在实际工作中,国贸公司各部门或大多数员工只关注绩效考核大多数员工只关注绩效考核最终的分数或等级,只实施了“工作计划——绩效考核”简单的过程,实际上完整的绩效管理是指“计划—监督—评价—改进”这样一种良性的PDCA循环。绩效管理中最为重要的

内容是管理者通过绩效管理过程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一个规范的绩效考核和管理过程是从工作周期开始的第一天就开始了的,而不是等到某一工作周期结束的时候才填填表做个评价就完事的。而且,它要求各部门负责人必须与本部门员工共同制订在下一阶段的总体工作目标以及某个阶段的具体工作目标。 2 绩效管理评估系统不健全 绩效考核评估后,员工对绩效考核存在的疑问没有很好的平台给予支持,同时对每次绩效考核的实施尚未进行全面的评估,这将会使得今后的绩效考核千篇一律,对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不健全的机制得不到合理的改善。 3、员工对岗位考核认识不清 在国贸公司,大多数员工的印象中岗位考核就等于绩效管理,岗位考核就等于绩效工资的分配,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因为大家来上班,就是为了养家糊口。但是绩效管理在公司里就沦为奖金的工具,这种误解使岗位考核失去了激励的作用。而员工对自己在岗位考核中的角色没有认识,觉得岗位考核就是组织人力资源部的事情,自己只是填填表格就万事大吉了。其实组织人力资源部在绩效管理中只起到组织协调、收集汇总、提供支持的作用,而绩效管理的真正主体应该是各部门的管理人员,换句话说绩效管理这个工具其实是给管理者用的,他们承担着给下属制定工作计划、进行工作辅导、评估绩效结果的重要责任。

绩效管理改进思路

绩效管理改进思路 人力资源是企业成功的最重要的资源,企业成功和发展来自于每个员工、每个部门的高水平的绩效。通过调查分析,目前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着以下误区,公司针对误区取得了较好的改进方案: 一、企业所运用的考核方案不合理 许多企业没有为各个岗位设置恰当、可行的考核指标,如一些职能管理部门,由于他们的工作成果难以用具体的财务指标来衡量,因此就忽视了对他们的考核,或者仅是简单地考核其出勤率等易于量化的指标。此外,许多企业错误地将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等同起来,简单地认为绩效管理就是在年底对员工一年的工作进行一下评估。其实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系统的工作,绩效评价仅仅是其中一部分,还应包括更为重要的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等过程。因此,在实践中一些优秀企业,如公司在员工手册中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和流程,如企业对员工行为准则:为员工的今天负责更为员工的明天着想。企业的使命是:共创共享。人才观是用好该用的人做好该做的事,以便使经营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反馈能够做到制度化、长效化。 二、企业的薪酬政策对员工缺乏激励作用 在一些企业中,员工个人收入中的固定部分所占比例过大,而与绩效挂钩的浮动部分所占比例过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管员工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其收入相差很小的现象。有些企业尽管也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考核,但是考核完就完了,没有将员工的收入与其考核结果有机地联系起来。还有些企业在年初也制定了计划和奖罚办法,但是在随后的工作中又随意进行修改,年终时也没有完全兑现。这些都使得考核流于形式,企业不能有效地对员工进行激励和约束。 公司过去因劳动人事和工资分配制度相对滞后,制约着竞争能力。下大力气进行改革,引入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以绩效考核为主的薪酬分配体制,以提高公司整体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举措有: 1、贴出公司单位组织机构调整和定岗定编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为确保集团组织机构调整和定岗定编工作如期完成,成立了组织机构调整和定岗定编工作小组,对定岗定编工作进行了总体布置安排,抽调了业务骨干组成专门工作小组,负责业务流程梳理和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审订,并做好岗位评价工作。业务流程梳理内容为:绘制主要业务流程图(通用流程、专用流程),编制审订岗位说明书。 重新梳理并设置员工岗序标准。随着规模的壮大,工艺流程变化,产能提升和采选主要大型设备的增加后,有部分岗位的劳动强度、工作环境、工作责任和技术要求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部分操作岗位、维修岗位、辅助岗位和管理岗位的岗位工资和岗序设置相对不尽合理。为使岗位工资的岗序设置更加合理,经借鉴主要设备作业、工艺流程特点与同行业岗序设置的成功经验,并考虑了集团管理的实际情况,对所有员工岗位从劳动强度、工作环境、工作责任、技术要求以及产生的效益等进行综合权衡,对现有岗位中的岗位工资进行了相应调整。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合作对岗位进行评价,进而以此为基础优化薪酬体系设计和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2、公司拥有各类专业人才,通过内部整合,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工成本,缩短培训时间,凝聚人心,融入企业文化,有效的培训资源,使新录用人员在短期内能熟悉掌握所录用岗位要求的应知应会和操作技能,使他们能迅速适应岗位,更好地为集团服务。同时,有效缓解了新聘人员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矛盾,事实证明,通过3个月的集中培训,使他们有厨具用品的认识,培训结束后更快地融入到东方这个大集体中。 3、为公司员工提供“三险两金”,为特殊工种的员工提供意外伤害险和人寿险,现正积极研究并适时推出补充养老保险和年金制度。

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

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 是指在全面社会的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 特点: 1.它具有全面性,控制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 2.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3.是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4.是全社会参与的质量管理。 意义: * 提高产品质量 * 改善产品设计 * 加速生产流程 * 鼓舞员工的士气和增强质量意识 * 改进产品售后服务 * 提高市场的接受程度 * 降低经营质量成本 * 减少经营亏损 * 降低现场维修成本 * 减少责任事故 内涵: 是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收益而使组织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1]范围: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其他概念的基本差别在于,它强调为了取得真正的经济效益,管理必须始于识别顾客的质量要求,终于顾客对他手中的产品感到满意。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指导人、机器、信息的协调活动。 其主要活动范围可以使用如下示意图描述: TQM的基础: * 系统工程与管理(系统工程) * 完善的技术方法(控制工程) * 有效的人际关系(行为工程) TQM的演变: TQM的演变过程 TQM的工作内容: * 新设计的控制 * 进厂材料的控制 * 产品的控制 * 专题研究 全面质量管理原理概述:

绩效考核和持续改进(DOC31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内页资料(绩效考核与持续改进) CZQC—16 xx有限公司 201x年1月编制

绩效考核与持续改进目录 1、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综合考评制度 2、安全标准化建设安全管理体系和长效机制 3、安全标准化绩效评定计划 4、安全标准化系统实施情况会议纪要(安委会会议记录) 5、安全标准化系统实施情况评定报告 6、安全标准化系统持续改进实施计划 7、安全标准化系统持续改进实施表 8、安全标准化系统持续改进工作评定报告表 9、安全体系绩效考核方案

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综合考评制度 1目的 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方针、目标的顺利完成,建立起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绩效评定。 3评定内容 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安全教育培训、作业安全、设备设施、监测测量、记录、标识的制定、实施情况的绩效评定。 4具体要求 4.1各部门每年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的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性、充分性、有效性、可行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按照《出租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进行自查、自评,并持续改进。 4.2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工作应形成正式文件,各部门负责人对绩效评定工作全面负责,作为年度工作考评的重要依据。 4.3各部门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结果和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所反应的趋势,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绩效水平。

绩效管理改进项目

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绩效管理改进项目岗位评估、薪 2003年1月 酬福利体系 建议方案

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部分、岗位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岗位评估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岗位评估的定义与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岗位评估的发生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岗位评估对公司的利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岗位评估的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岗位评估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岗位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岗位评估的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部分、薪酬福利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现状分析与整体设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薪酬福利体系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1.假设和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2.薪酬福利体系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3.设计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4.薪酬水平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可变收入与绩效体系的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6.福利制度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薪酬福利体系的调整修正................................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全面质量管理及案例

全面质量管理及案例 【文档内容】定义: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 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 效的体系。意义: * 提高产品质量 * 改善产品设计 * 加速生产流程 * 鼓舞员工的 士气和增强质量意识 * 改进产品售后服务* 提高市场的接受程度 * 降低经营质量成本 * 减少经营亏损 * 【- 2 - 降低现场维修成本 * 减少责任事故范围: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其他概念的基本差别在于,它强调为了取得真正的经济效益,管理必须始于识别顾客的质量要求,终于顾客对他手中的产品感到满意。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指导人、机器、信息的协调活动。其主要活动范围可以使用如下示意图描述:tqm 的基础: * 系统工程与管理(系统工程) * 完善的技术方法(控制工程) * 有效的人际关系(行为工程)tqm

的演变: tqm 的演变过程tqm 的工作内容: * 新设计的控制 * 进厂材料的控制* 产品的控制 * 专题研究全面质量管理原理概述: 1. 在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这一短语中,质量一词并不具有绝对意义上的最好的一般含义。质量是指最适合于一定顾客的要求。这些要求是:a.产品的实际用途;b.产品的售价。 2. 在质量控制这一短语中,控制一词表示一种管理手段,包括四个步骤:a.制订质量标准;b.评价标准的执行情况;c.偏离标准时采了纠正措施;d.安排改善标准的计划。 3.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可以划分为两大类: a.技术方面的,即机器、材料和工艺;b.人方面的,即操作者、班组长和公司的其他人员。在这两类因素中,人的因素重要得多。 4. 全面质量管理是提供优质产品所永远需要的优良的产 品设计,加工方法以及认真的产品维修服务等活动的一种重- 3 - 要手段。 5. 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适用于任何制造过程,由于企业行业、规模的不同,方法的使用上略有不同,但基本原理仍然是相同的。方法上的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