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种分类——埃克斯坦特分类法

世界人种分类——埃克斯坦特分类法
世界人种分类——埃克斯坦特分类法

世界人种分类——埃克斯坦特分类法:

埃克斯坦特(Eickstedt)人种分类法:

根据体型,将全世界的人种分为主人种,副人种,特殊类型和中间类型。

全世界共分为37个人种

欧洲大陆

欧罗巴人种:

1.诺尔第人种:分布于瑞典,挪威,北德意志,苏格兰等地。

2.东欧人种:分布于白俄罗斯,大俄罗斯,波兰,东德意志等地。

3.阿尔卑斯人种:分布于中部法兰西,西部阿尔卑斯,西南德意志等地。

4.迪纳尔人种:以迪纳尔阿尔卑斯地方的塞尔维亚为中心的人种。

5.地中海人种:分布于意大利,伊比利亚半岛等地中海沿岸的人种。

非洲大陆

尼格罗人种

6.埃塞俄比亚人种:分布于红海与尼罗河之间,一直到索马里兰(马赛人、喜马人)的人种。

7.尼罗人种:主要分布于尼罗河上流(丁卡人,努尔人)的人种。

8.苏丹人种:分布于撒哈拉沙漠的西南部苏丹地方。

9.巴兰尼格列人种:分布于刚果河流域的森林地带(杜阿拉人,曼格贝都人)

10.班图人种:分布于南非(祖鲁人,埃富罗人)。

11.班布人种:散居于刚果河上流及中流地带。

12.科萨人种:分布于非洲最南部卡拉哈里沙漠(霍顿托特人,布须曼人)

亚洲大陆

欧罗巴人种:

13.东方人种:分布于阿拉伯,美索不达米亚,贝鲁西亚等地。

14.阿尔曼人种:包括亚美尼亚人和犹太人。

15.图拉人种:分布于以苏属中亚细亚为中心的地方(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

16.印度人种:分布于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从北印度到孟加拉。(印度人)

维特人种:

17.维特人种:分布于锡兰岛(维特人),中部德干高原(贡达人),马六甲半岛(散诺依人)。

蝦夷人种:

18.蝦夷人种:分布于北海道,千岛群岛,库页岛(蝦夷人)。

蒙古人种:

19.西伯利亚人种:分布于西西伯利亚最北部(散门奇人,东查肯人),西伯利亚东北部(察加朱人,科里亚克人)

20.通古斯人种:包括居住于中西伯利亚到蒙古的通古斯人,蒙古人等。

21.中国人种:居住于华北,华中和华南的中国人。

22.古蒙古人种:分布于以东南亚为中心,包括中国南部,印度支那和印度尼西亚。日本人也属于古蒙古人种。

尼格罗人种:

23.马来亚或印度马来亚人种:分布于印度东北角,德干高原东南的森林与山岳地带(蒙特人,塔未尔人,巴利亚人)

俾格米人种:

24.尼格列多人种:分布于马六甲半岛(散门奇人),安达曼群岛(明科比人),菲律宾群岛(埃伊塔人)。

大洋洲

欧罗巴人种:

25.波利尼西亚人种:分布于从夏威夷至新西兰群岛。

尼格罗人种:

26.美拉尼西亚人种或新美拉尼西亚人种:分布于新几内亚地方。

27.古美拉尼西亚人种: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和新赫布里底群岛。

28.澳大利亚人种:分布于澳大利亚中部以北的不毛地带。

北美洲大陆

爱斯基摩人种:

29.爱斯基摩人种:分布于北美洲最北部以及从格陵兰东部至阿拉斯加的北冰洋沿岸地带。

印第安人种:

30.太平洋人种:分布于阿拉斯加,加拿大西部,美国西北部(塔林基特人,阿帕切斯人,纳瓦霍人,海特人等)。

31.锡尔弗人种:分布于北美洲中央的大部分。(阿尔贡金人,易洛魁人等)

32.莫尔吉人:分布于从加利福尼亚至墨西哥的地区(波莫人,皮马人,尤马人)。

33.中美人种:分布于从墨西哥湾沿岸经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马雅人,塔拉斯凯人)。

南美洲大陆

印第安人种:

34.安第斯人种:分布于安第斯山脉西侧(凯特许人,艾玛路人,阿莱坎奈人等)。

35.潘帕人种:分布于南美洲南端的格兰查科,潘帕斯,帕得哥尼亚地区。

36.巴西人种:分布于亚马弥河流域的热带原始林中(卡拉本人,阿鲁亚克人图比人等)。

37.拉吉人种:分布于巴西东南山岳地带(波托库登人,克拉雅人,皮安海人)。

世界人种分类——埃克斯坦特分类法

世界人种分类——埃克斯坦特分类法: 埃克斯坦特(Eickstedt)人种分类法: 根据体型,将全世界的人种分为主人种,副人种,特殊类型和中间类型。 全世界共分为37个人种 欧洲大陆 欧罗巴人种: 1.诺尔第人种:分布于瑞典,挪威,北德意志,苏格兰等地。 2.东欧人种:分布于白俄罗斯,大俄罗斯,波兰,东德意志等地。 3.阿尔卑斯人种:分布于中部法兰西,西部阿尔卑斯,西南德意志等地。 4.迪纳尔人种:以迪纳尔阿尔卑斯地方的塞尔维亚为中心的人种。 5.地中海人种:分布于意大利,伊比利亚半岛等地中海沿岸的人种。 非洲大陆 尼格罗人种 6.埃塞俄比亚人种:分布于红海与尼罗河之间,一直到索马里兰(马赛人、喜马人)的人种。 7.尼罗人种:主要分布于尼罗河上流(丁卡人,努尔人)的人种。 8.苏丹人种:分布于撒哈拉沙漠的西南部苏丹地方。 9.巴兰尼格列人种:分布于刚果河流域的森林地带(杜阿拉人,曼格贝都人) 10.班图人种:分布于南非(祖鲁人,埃富罗人)。 11.班布人种:散居于刚果河上流及中流地带。 12.科萨人种:分布于非洲最南部卡拉哈里沙漠(霍顿托特人,布须曼人) 亚洲大陆 欧罗巴人种: 13.东方人种:分布于阿拉伯,美索不达米亚,贝鲁西亚等地。 14.阿尔曼人种:包括亚美尼亚人和犹太人。 15.图拉人种:分布于以苏属中亚细亚为中心的地方(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 16.印度人种:分布于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从北印度到孟加拉。(印度人) 维特人种: 17.维特人种:分布于锡兰岛(维特人),中部德干高原(贡达人),马六甲半岛(散诺依人)。 蝦夷人种: 18.蝦夷人种:分布于北海道,千岛群岛,库页岛(蝦夷人)。 蒙古人种: 19.西伯利亚人种:分布于西西伯利亚最北部(散门奇人,东查肯人),西伯利亚东北部(察加朱人,科里亚克人) 20.通古斯人种:包括居住于中西伯利亚到蒙古的通古斯人,蒙古人等。 21.中国人种:居住于华北,华中和华南的中国人。 22.古蒙古人种:分布于以东南亚为中心,包括中国南部,印度支那和印度尼西亚。日本人也属于古蒙古人种。 尼格罗人种: 23.马来亚或印度马来亚人种:分布于印度东北角,德干高原东南的森林与山岳地带(蒙特人,塔未尔人,巴利亚人) 俾格米人种: 24.尼格列多人种:分布于马六甲半岛(散门奇人),安达曼群岛(明科比人),菲律宾群岛(埃伊塔人)。

隧道围岩分类word版

第5章隧道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隧道工程所赋存的地质环境的内涵很广,包括地层特征、地下水状况、开挖隧道前就存在于地层中的原始地应力状态、地温梯度等。因此,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是反映地质环境的综合指标。也是我们修建隧道工程对围岩特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隧道围岩压力是指隧道开挖后,围岩作用在隧道支护上的压力,是隧道支撑或衬砌结构的主要荷载之一。其性质、大小、方向以及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对正确地进行隧道设计与施工有很重要的影响。 5.1 隧道围岩分级及其应用 隧道围岩分级是正确地进行隧道设计与施工的基础。一个较好的、符合地下工程实际情况的围岩分级,多改善地下结构设计,发展新的隧道施工工艺,降低工程蛰价,多快好省地修建隧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借用苏联的岩石坚固系数进行分类,即通常所谓的普氏系数(f值)。在长期大量的地下工程实践中发现:这种单纯以岩石坚固性(主要是强度)指标为基础的分类方法,不能全面反映隧道围岩的实际状态。逐渐认识到:隧道的破坏,主要取决于围岩的稳定性,而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隧道围岩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是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隧道围岩体的强度,对隧道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地下水、风化程度也是隧道围岩丧失稳定性的重要原因。 从围岩的稳定性出发,1975年编制了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类”,这个分类由稳定到不稳定共分六类,代替了多年沿用的从岩石坚固性系数来分级的方法。 我国公路隧道围岩分级起步较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得到较大的发展,大量的公路隧道修建,需要有一个适合我国工期的公路隧道围岩分级,于1990年,根据我国铁路隧道的围岩分级为基础,编制了我国“公路隧道围岩分级”。 从国内外的发展中可以看出,以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为基础进行分级是总的趋势。但分级指标方面,大多数正在从定性描述、经验判断向定量描述发展。 5.1.1隧道围岩分级的因素指标及其选择 围岩分级的指标,主要考虑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或其组合的因素,大体有以下几种: 1.单一的岩性指标

世界上各种酒的分类及介绍

酒的分类更多内容请访问—爱分享网购论坛 市场上,商店里出售的酒,名目繁多、各式各样,有曲酒、果酒、啤酒等等,到底应该怎样来识别酒,划分酒的类别,让人一看就清楚呢?这就需要了解和掌握酒的分类情况。目前,酒的种类十分繁多,各地、各国分类的方法也不统一,但从传统的方法和多数人的习惯,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划分。 一、按原材料 根据酿酒用的原材料不同,可以划分为三类: 1.粮食酒、就是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酒。例如高梁酒、糯米酒、包谷酒等: 2.果酒、就是用果类为原料生产的酒,如葡萄酒、苹果酒、桔子酒、梨子酒、香槟酒等;3.代粮酒、就是用粮食和果类以外的原料,比如野生植物淀粉原料或含糖原料生产的酒,习惯称为代粮酒,或者叫代用品酒。例如,用青杠子、薯干、木薯、芭蕉芋、糖蜜等为原料生产的酒均为代粮酒。 二、按生产工艺 目前,按照生产工艺的特征来分,可以分为三大类: 1.蒸馏酒、这就是在生产工艺中,必须经过蒸馏过程才取得最终产品的酒。如我国的白酒,外国的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兰姆酒、阿拉克酒等; 2.发酵酒、又称为非蒸馏酒,在生产过程中不经过蒸馏燕便形成了最终产品。如黄酒、啤酒、葡萄酒和其他果子酒等; 3.配制酒(又称再制酒)、顾名思义,配制酒就是用蒸馏酒或发酵酒为酒基,再人工配入甜味辅料、香料、色素、或浸泡药材、果皮、果实、动植物等而形成的最终产品的酒,如果露酒、香槟酒、汽酒及药酒、滋补酒等。 三、按发酵特征 按发酵特征来分类,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可分为三种; 1.液态法白酒、即采用酒精工艺来生产的白酒,产品均是普通白酒。 2.半液态法白酒、主要有两广一带的米烧酒和黄酒。 3.固态法白酒、系采用我国传统固态法发酵工艺酿制的大曲酒、小曲酒均在此列。 四、按酒精含量的多少 按酒精含量的多少来划分,习惯将酒分为高度酒(即国外又称烈性酒)和低度酒两种。前者包括我国的白酒(烧酒)和用蒸 馏工艺生产的洋酒。后者包括发酵类酒。由于国内外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量度,故一般根据发酵酒的酒精度都在20以下来 进行区分。

最新围岩等级划分

围岩等级划分

3-1-1隧道围岩级别划分与判定 隧道围岩分级就是评定围岩性质、判断隧道围岩稳定性,作为选择隧道位置、支护类型的依据和指导安全施工。 国内外现在的围岩分级方法有定性、定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3种方法,且多以前两种方法为主。定性分级的做法是,在现场对影响岩体质量的诸因素进行定性描述、鉴别、判断,或对主要因素作出评判、打分,有的还引入分量化指标进行综合分级。以定性为主的分级方法,如现行的公路、铁路隧道围岩分级等方法经验的成分较大,有一定人为因素和不确定性,在使用中,往往存在不一致,随勘察人员的认识和经验的差别,对同一围岩作出级别不同的判断。采用定性分级的围岩级别,常常出现与实际差别1~2级的情况。定量分级的做法是根据对岩体性质进行测试的数据或对各参数打分,经计算获得岩体质量指标,并以该指标值进行分级。如国外N.Barton 的Q 分级,Z.T.Bieniawsks的地质力学(MRM)分级、Dree的RQD值分级等方法。但由于岩体性质和赋存条件十分复杂,分级时仅用少数参数和某个数学公式难以全面准确地概括所有情况,而且参数测试数量有限,数据的代表性和抽样的代表性均存在一定的局限,实施时难度较大。 影响围岩稳定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是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构造发育情况、承受的荷载(工程荷载和初始应力)、应力变形状态、几何边界条件、水的赋存状态等。这些因素中,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构造发育情况是独立于各种工作类型的,反映出了岩体的基本特性,在岩体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质中,对稳定性关系最大的是岩石坚硬程度,岩体的构造发育状态、岩体的不连续性、节理化程度所反映的岩体完整性是地质体的又一基本属性。国内外多数围岩分级都将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的完整程度作为岩体基本质量分级的两个基本因素。

围岩类别

围岩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rock mass 围岩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对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周围的地层进行工程地质的客观评价,判断坑道或洞室的稳定性,确定支护的荷载和设计参数,确定施工方法, 选择钻孔和开挖等施工机械,以及确定施工定额和预算等。 发展概况隧道及地下工程围岩分类是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与地质科学、岩土工程和量测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初期的围岩分类多以单一的岩石强度作为分类指标。例如1949年前中国采用的坚石、次坚石、软石、硬土、普通土和松软土的分类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泛应用的“”值分类法(即普罗托季亚科诺夫分类法,1907年)。这类方法在评价坑道或洞体稳定性方面是不充分的;但在选择钻孔机械,确定掘进机类型,尤其是确定松散围岩的地压值等方面仍有一定意义。1970年后,以岩体为对象的分类方法获得了迅速发展。如泰尔扎吉分类法(1974年)、巴顿分类法(1974年)、别尼亚夫斯基分类法(1974年)、法国隧道协会(AFTES)分类法(1975年),以及中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类(1975年)和水工隧洞围岩分类(1983年)等。这些分类法多数是根据经验的定性分类,但由于反映了围岩的地质构造特征、围岩的结构面状态、风化状况、地下水情况以及洞室埋深等,因此在评价坑道或洞体稳定性、确定支护结构参数和选择施 工方法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近期的围岩分类中,引进了岩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数理统计方法,如考虑初始应力场、坑道周边位移值,以及量测信息等,使围岩分类逐渐从定性分类向定量分类方向发展。如拉布采维茨-帕赫分类(1974年)、日本地质学会的新奥法围岩分类(1979年)、奥地利阿尔贝格隧道的围岩分类(1979年)、苏联顿巴斯矿区的围岩分类(1979年)等。围岩分类的重要发展是把量测信息引进到分类之中,即根据量测的初期位移速度,拱顶下沉和洞体水平向的收敛、变形等进行分类。这也为隧道及地下工程的信息设计和施工打下了基础。到目前为止,已经提出的和正在应用的围岩分类约有50多种,但其中绝大多数仍处于定性描述或经验判别的 阶段,尚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分类要素在围岩分类中,最有影响的要素有:①围岩的构造。指围岩被各种地质结构面切割的程度以及被切割的岩块的尺寸和组合形态,在分类中它是一个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视裂缝间距,即被结构面切割的岩块的大小,可将围岩分成如表[围岩类型]所示的几种类型。②原岩或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单轴或三轴强度和变形特性,如抗压强度、抗剪强度以及弹性模量或变形模量等。一般说,在完整岩体中,原岩的指标是基本的;在非完整(裂隙)岩体中,岩体的指标是主要的。③地下水。地下水的水量和水压等对分类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对软岩和破碎、松散围岩,它们导致岩质软化、降低强度。在有软弱结构面的围 岩中,地下水会冲走充填物或使夹层液化等。因而在一些分类法中,都考虑了它的定性的或定量 的影响。④围岩的初应力场。在现代围岩分类中,尤其是对于深埋隧道和软弱围岩而言,这一要 素占有重要的地位。初应力场通常以上覆岩(土)体的重力来决定,并视为静水应力场;也可通 过实地量测大致判定原岩应力场的大小及其方向。 分类依据①单一岩性指标。如岩石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等物性指标,以及诸如抗钻性、抗爆 性、开挖难易度等工艺指标。在为某些特定目的的分类中,如确定钻孔工效、炸药消耗量等,可 采用相应的工艺指标(钻孔速度等)进行分类。②综合岩性指标。指标是单一的,但反映的因素是综合的。如岩体弹性波速度,既可反映围岩的软硬程度,又可反映围岩的破碎程度。岩芯复原率是在反映岩体破碎程度的同时,还表示围岩软、硬分级的一个指标。这类指标,还有修正后的普氏系数、坑道自稳时间、围岩强度等。③复合岩性指标。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一岩性指标或综合岩性指标表示。例如, 已确定分类要素为、、,则复合岩性指标可用下述方法之一来确定:

围岩分级

3.6 围岩分级 3.6.1 按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规定,本规范将原规范的“围岩分类”改为围岩分级。分级方法与国家标准一致,采用《工程岩体分级标准》规定的方法、级别和顺序,即岩石隧道围岩稳定性等级由好至坏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Ⅴ级。考虑到土体中隧道的围岩分级,将松软的土体围岩定为Ⅵ级。 国内外现有的围岩分级方法有定性、定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3种方法,且多以前两种方法为主。定性分级的做法是,在现场对影响岩体质量的诸因素进行定性描述、鉴别、判断,或对主要因素作出评判、打分,有的还引入部分量化指标进行综合分级。以定性为主的分级方法,如现行的公路、铁路隧道围岩分类(分级)等方法经验的成分较大,有一定人为因素和不确定性,在使用中,往往存在不一致,随勘察人员的认识和经验的差别,对同一围岩作出级别不同的判断。采用定性分级的围岩级别,常常出现与实际差别1~2级的情况。定量分级的做法是根据对岩体(或岩石)性质进行测试的数据或对各参数打分,经计算获得岩体质量指标,并以该指标值进行分级。如国外N.Barton的Q分级、z.T.Bieni—awsks的地质力学(MRM)分级、Dree的RQD值分级等方法。但由于岩体性质和赋存条件十分复杂,分级时仅用少数参数和某个数学公式难以全面准确地概括所有情况,而且参数测试数量有限,数据的代表性和抽样的代表性均存在一定的局限,实施时难度较大。因此本规范采用定性划分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判方法,两者可以互相校核和检验,以提高分级的可靠性。 根据隧道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公路线路等级和隧道长度的不同,所进行的调查和测试工作的深度不同,对围岩分级精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一般在可行性研究和初勘阶段,和线路等级三级以下、长度短于500m的隧道,围岩初步分级可以定性分级为主,或以定性与少量测试数据所确定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即值相结合进行围岩基本质量分级。在详勘阶段和施工设计阶段,特别是施工期间,必须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级,并应根据勘测测试资料和开挖揭露的岩体观察量测资料,对初步分级进行检验和修正,确定围岩详细分级。 影响围岩稳定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是岩石(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构造发育情况、承受的荷载(工程荷载和初始应力)、应力变形状态、几何边界条件、水的赋存状态等。这些因素中,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构造发育情况是独立于各种工程类型的,反映出了岩体的基本特性,在岩体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质中,对稳定性关系最大的是岩石坚硬程度,岩体的构造发育状态,岩体的不连续性、节理化程度所反映的岩体完整性是地质体的又一基本属性。因此本规范将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的完整程度作为岩体基本质量分级的两个基本因素。这一观点已为国内外多数围岩分级方法所采纳。 3.6.2 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的确定方法是在分析比较了国内外相关规范和众多围岩分级后提出的。 1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主要应考虑岩石的成分、结构及其成因,还应考虑岩石内化作用的程度,以及岩石受水作用后的软化、吸水反应情况。为了便于现场勘察时直观地鉴别岩石坚硬程度,在“定性鉴定”中规定了用锤击难易、回弹强度、手触感觉和吸水反应等方法。 本条文表3.6.2-1规定了用“定性鉴定”和“代表性岩石”两项作为定性评价岩石坚硬程度的依据。在定性划分时,应注意作综合评价,在相互检验中确定坚硬程度并定名。

层次分析法概述

层次分析法 一、层次分析法概述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是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 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方案或多目标的决策方法,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的、层次化的分析方法,是一种具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决策方法,可将决策者对复杂对象的决策思维过程系统化、模型化、数量化。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析复杂问题包含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将问题所研究的全部元素按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类,标出上一层与下层元素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多层次结构。在每一层次,均按某一准则对该层元素进行相对重要性判断,构造判断矩阵,并通过解矩阵特征值问题,确定元素的排序权重,最后再进一步计算出各层次元素对总目标的组合权重,为决策问题提供数量化的决策依据。 层次分析法特别适用于无结构问题的建模。自1982年被介绍到我国以来,由于它在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以及其系统灵活简洁的优点,迅速地在我国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内,如能源系统分析、城市规划、经济管理、科研评价行为科学、军事指挥、运输、农业、教育、人才、医疗、环境保护、冲突求解及决策预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二、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基本思想 层次分析法的采用先分解后综合的系统思想,整理、综合人们的主观判断,将所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分析结构模型,最终归结为最低层(方案、措施、指标等)、中间层(准则层)、最高层(总目标)。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析同层因素间相对重要程度的权重值或相对优劣次序的问题,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实现定量化决策。 三、确定权重值的基本原理 人们在进行社会、经济以及科学管理领域问题的系统分析中,面临的常常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而往往缺少定量数据的系统。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假设有n 个物体12,,,n A A A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每个物体i A 占这n 个物体总重量的比重(权重)呢?设n 个物体12,,,n A A A 重量分别为12,,,n w w w 。现将这些物体的重量两两进行比较如下:

国内外铅锌矿矿床分类概况及我国铅锌矿时空分布

国内外铅锌矿矿床分类概况及我国铅锌矿 时空分布与区域大矿简介 杜成亮 国内外铅锌矿矿床类型的划分不尽统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选择支撑自己分类方案的依据各有所依,另外铅锌矿时空分布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国内外各大型铅锌矿矿床的成因类型也不明确。为了使这些问题更加明朗化,笔者将收集的资料予以整理、总结出各种分类方案以及各种方案所涉及的不同依据,得出了各种方案具有对应性的结论;同时将我国铅锌矿的时空分布的不同意见进行简单的梳理对比,同样也得出了有对应性关系的结论。在这些基础上,对国内各种具有不同成因的大型铅锌矿进行了成因类型及时空分布的简单描述,给后来地质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铅锌矿矿床分类历史及分类依据 早些时期铅锌矿矿床分类方案是由林格伦(W.Lindgren 1933)尼格里(P. Paul Niggli)、 贝特曼(M.Bateman1950)、德赫姆(K.C.Dunham)、马加基扬()、施奈德曼()等相继提出的,这些方案都是从岩浆分异观点出发,把铅锌矿作为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以成矿温度和深度作为分类原则。1959年,我国地质学者郭文魁等将中国铅锌矿床分为内生和外生两大类,共9个建造,其中以铅锌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为主。由于铅锌成矿作用复杂性给矿床普查勘探应用带来了困难,克列特尔 ()首先提出铅锌矿床工业类型分类方案。其后,阿米拉斯拉诺夫()、斯米尔诺夫(,1974)等原苏联矿床学家提出了类似的分类方案,他们是以围岩性质、矿体形态和矿石矿物成分为基础进行分类。 后来随着对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同生论、层控和时控观点以及热泉、热卤水和环流地下热水成矿学说这些新的成矿理论得到迅速的发展,从而打破了岩浆热液成矿理论占统治地位的局面,铅锌矿床的分类取得较大进展,这一时期以含矿岩系为依据的成因分类占主导地位。 1973年,布罗布斯特和普拉特(D.A.Brobst and W.P.Pratt)在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中首次提出层控型矿床。近年来,层控理论、海相火山作用、多成因观点、岩浆成矿和变质成矿等成为划分铅锌矿床类型的主要准则,同时大地构造单元(朱上庆等,1988)、洋底成矿作用、同位素组成、成矿实验、微量元素含量和包裹体特征等也成为铅锌矿床分类的新依据。 二、铅锌矿矿床分类方案 总的来看,随着人们对铅锌矿成矿作用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大量铅锌矿床地质资料测试数据的积累,不同时期的国内外铅锌矿地质工作者在吸收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世界几大人种

世界三大人种是蒙古利亚人种、尼格罗人种和欧罗巴人种。蒙古利亚人种(黄种人、亚美人种)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西伯利亚和中亚。北美印第安人和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也属蒙古利亚人种。尼格罗人种(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美洲的黑人亦为非洲黑人的后裔。居住在澳大利亚、太平洋岛屿和亚洲东南部边缘地带的黑人,也称棕色人种或马来-波利尼西亚人种。欧罗巴人种(白种人、高加索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和南亚。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的居民多为欧罗巴移民的后裔。此外,各大种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形成许多混血种人。亚洲中西部和非洲东北部是三大人种的接合部,自古代起就产生一系列过渡性人种类型。现代美洲和大洋洲,人种混杂也很明显。通常将全世界的现代人类划分为四大人种:欧罗巴人种(又称白色人种或高加索人种或欧亚人种)、蒙古人种(又称黄色人种或亚美人种)、尼格罗人种(又称黑色人种或赤道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又称大洋洲人种或棕色人种),俗称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和棕种人。 黑色人种主要特点:肤色黑,头发黑而且卷曲,黑眼睛,鼻子宽扁,嘴唇厚而且外翻,胡子和体毛较少。 白色人种:白色人种肤色较白或是浅褐色,颧骨较高,鼻梁高而窄,胡子和体毛发达。眼睛及头发颜色不属于白色人种特征,事实上除了雅利安人拥有浅色的眼睛及头发颜色外,其他闪含语系民族及高加索人皆黑色头发及深褐色的眼睛,而浅色的眼睛及头发颜色属于隐性基因,南欧及伊朗人多与闪含族人混血,所以今天这两地之白人多属黑色头发及深褐色的眼睛。 白人的种族主要有雅利安人、闪含人等。高加索山也有不被列入上述的种族,称为高加索人。 黄色人种主要特点:肤色在世界所有人种中居中,呈黄色或黄褐色。头发大多色黑且直而硬,部分人有轻微的卷发;少数为浅色发。胡须和体毛不甚发达;脸型有扁平的,还有窄长的。下巴不凸出,但是有些人较尖,有些则为较扁。颧骨突出。鼻宽度中等,鼻梁不高;唇厚适中,大多略向前突出;眼裂中等,眼球呈褐色,上眼睑褶发达,大多有内眦褶遮盖泪阜,眼外角一般高于眼内角。头骨上表现的特征是鼻尖点指数中等,眼眶较高。美洲印第安人面部不象亚洲的蒙古人种那样扁,鼻子的突出度也稍大。上门齿舌面的铲形结构也是黄种人的显著特征之一。 303906853 | 2009-07-11 14 4 黄色人种 皮肤呈黄色或棕色,眼睛呈棕色,头发黑直脸形宽平,鼻梁和身材中等。 亚洲的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白色人种 皮肤呈白色或浅棕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身材较高。欧洲、北美洲、西亚、南亚、北非、大洋洲。 黑色人种

隧道围岩分类

隧道围岩分级 隧道围岩分级是正确地进行隧道设计与施工的基础。一个较好的、符合地下工程实际情况的围岩分级,能改善地下结构设计,发展新的隧道施工工艺,降低工程造价。 逐渐认识到:隧道的破坏,主要取决于围岩的稳定性,而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隧道围岩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是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隧道围岩体的强度,对隧道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地下水、风化程度也是隧道围岩丧失稳定性的重要原因。 从围岩的稳定性出发,1975年编制了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类”,这个分类由稳定到不稳定共分六类,代替了多年沿用的从岩石坚固性系数来分级的方法。 我国公路隧道围岩分级起步较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得到较大的发展,大量的公路隧道修建,需要有一个适合我国工期的公路隧道围岩分级,于1990年,根据我国铁路隧道的围岩分级为基础,编制了我国“公路隧道围岩分级”。 从国内外的发展中可以看出,以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为基础进行分级是总的趋势。但分级指标方面,大多数正在从定性描述、经验判断向定量描述发展。 公路隧道围岩分级 经过长期的隧道工程实践,我国公路隧道以铁路隧道围岩分级的标准为基础,参考了国内外有关围岩分级的成果,提出了适合我国公路隧

道实情的围岩分级标准,下面介绍围岩分级的出发点和依据。 (一)公路隧道围岩分级的出发点 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 1.强调岩体的地质特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避免单一的岩石强度指标分级的方法; 2.分级指标应采用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 3.明确工程目的和内容,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4.分级应简明,便于使用; 5.应考虑吸收其它围岩分级的优点,并尽量和我国其它工程分级一致。 (二)分级的指标和因素 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类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 1.岩体的结构特征与完整性 岩体结构的完整状态是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当风化作用使岩体结构发生变化,松散、破碎、软硬不一时,应结合因风化作用造成的各种状况,综合考虑确定围岩的结构完整状态;结构面(节理)发育程度应根据结构面特征;地质构造影响程度。 岩体完整程度的等级划分

国内外常用润滑油脂分类方法简介

国内外常用润滑油、脂分类方法简介 (一)ISO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缩写。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技术委员会的编号是ISO—TC28。 中国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并且是TC28技术委员会积极成员。中国TC28的主管部门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技术归口单位是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约190个技术委员会和约650个分委员会(SC)。 中国参照ISO标准。结合中国炼油工业实际,制订了石油产品和润滑剂的总分类标准,把石油产品分为六大类:F—燃料、S类—溶剂及化工原料、L类—润滑剂和有关产品、W类—蜡、B类—沥青和C类—焦炭。中国标准与ISO标准不同之处就是增加了C类—焦炭。ISO 把焦放在F类—燃料中。 (二)API API是美国石油学会的英文缩写。 API主要进行与石油开采,煤制有关的机电设备及其名词术语、材料、试验、检验方法等标准和规范制订和修订工作。这些标准和规范在技术上比较成熟,其设计、计算、制造、维修体系完整、协调。因而世界上不少国家都乐于采用。API还进行质量认证及标志制度。凡采用API标准的国家或企业,其产品经API检验合格并给予认证后,便可

在国际石油系统中通行。 (三)SAE SAE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的英文缩写。 现国际上通用SAE制订的内燃机油粘度分类标准。中国GB/T14906-94内燃机油粘度分类是参照SAE发动机油粘度分类(SAEJ300—1987)制订的。 (四)AGMA 是美国齿轮制造商协会缩写。 美国齿轮制造商协会成立于1916年。从齿轮传动动态性能和承载能力,结合齿轮制造规律综合制订齿轮标准。AGMA标准涉及范围相当广。我国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有AGMA标准。 (五)NLGI NLGI是美国润滑脂协会缩写 它在1987年提出:以润滑脂性能为基础的分类体系,即: (1)润滑脂稠度 (2)使用温度范围 (3)基础油粘度、标准负荷、抗水性、抗磨性。 工业用液体润滑油ISO粘度分类

申论考试中概括题归纳分类方法

申论考试中概括题归纳分类方法 申论的概括题中,归纳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归纳的类型,如果题干中明确给出我们要按照题干中的类型分类。题干中没有明确给出分类那就要按照材料中的分类进行分类,。如果材料中的分类没有办法完全涵盖或者归纳所有的要点,或者材料中没有出分类,那么我们就要根据概括出的要点的特点进行分类。拿一道国考的真题举例:2014年国考(地市级): “给定资料3”是F市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的工作大事记,请据此对F市所做工作进行分类总结。(15分) 要求:分类合理,内容全面。不超过200字。 资料3: F市自2012年2月份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以来,着力构建相关机制,努力创新模式,持续推进健康心理工作。以下是F市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大事记。 2月20日,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联络员,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和重点项目实施方案。

2-3月,项目领导小组确立相关会议机制,及时策划,部署各项心理健康干预活动,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启动项目以来,共部署了3次大型会议的筹备工作。 5月初召开试点工作协调、启动会议。会议通过了项目实施草案,布置了工作进度的三个阶段,强化配合与落实。 5月底召开了项目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部署了重点项目的实施方案,启动了心理卫生协会成立的筹备工作,提出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三年培养计划。同时建立了项目工作紧张情况每月一报制。 7月,组成建立心理卫生协会,有团体会员39家。市卫生局投入20万元建立了市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全市初高中均成立了学生个体心理辅导室,四所高中配备了8名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投入40万元改建了F中学的心理咨询中心,中心面积均为280平米,内设接待室、个别辅导室、团体辅导室、音乐放松室、情绪宣泄室、心理沙龙室、心理沙盘室。 8月,在某服饰有限公司以现场会的形式,组织几个社区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部署了社区心理咨询站点建设工作的进度安排和心理干预服务模式,全市建立市心理卫生协会一部门一社区的三级网络系统,保证心理干预网络全覆盖,各级网络间相互协作,资源整合,紧密配合。

围岩等级划分

3-1-1隧道围岩级别划分与判定 隧道围岩分级就是评定围岩性质、判断隧道围岩稳定性,作为选择隧道位置、支护类型的依据和指导安全施工。 国内外现在的围岩分级方法有定性、定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3种方法,且多以前两种方法为主。定性分级的做法是,在现场对影响岩体质量的诸因素进行定性描述、鉴别、判断,或对主要因素作出评判、打分,有的还引入分量化指标进行综合分级。以定性为主的分级方法,如现行的公路、铁路隧道围岩分级等方法经验的成分较大,有一定人为因素和不确定性,在使用中,往往存在不一致,随勘察人员的认识和经验的差别,对同一围岩作出级别不同的判断。采用定性分级的围岩级别,常常出现与实际差别1~2级的情况。定量分级的做法是根据对岩体性质进行测试的数据或对各参数打分,经计算获得岩体质量指标,并以该指标值进行分级。如国外N.Barton 的Q分级,Z.T.Bieniawsks 的地质力学(MRM)分级、Dree的RQD值分级等方法。但由于岩体性质和赋存条件十分复杂,分级时仅用少数参数和某个数学公式难以全面准确地概括所有情况,而且参数测试数量有限,数据的代表性和抽样的代表性均存在一定的局限,实施时难度较大。 影响围岩稳定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是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构造发育情况、承受的荷载(工程荷载和初始应力)、应力变形状态、几何边界条件、水的赋存状态等。这些因素中,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构造发育情况是独立于各种工作类型的,反映出了岩体的基本特性,在岩体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质中,对稳定性关系最大的是岩石坚硬程度,岩体的构造发育状态、岩体的不连续性、节理化程度所反映的岩体完整性是地质体的又一基本属性。国内外多数围岩分级都将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的完整程度作为岩体基本质量分级的两个基本因素。 1 国标《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围岩分级 1.1围岩分级 围岩级别的划分应根据岩石坚硬性岩体完整性结构面特征地下水和地应力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应符合表1.1规定。

工程岩体分类方法及其意义的探讨

摘要 工程岩体分类是岩石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对国内外较具影响力的工程岩体分类方法及相应的岩体质量指标进行了归纳介绍,并对其中个别分类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了工程岩体分类在对可利用岩体作出判别、工程优化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工程岩体分类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岩体分类;质量指标;工程优化设计

第1章诸论 工程岩体指各类岩石工程周围的岩体,这些岩石工程包括地下工程、边坡工程及与岩石有关的地面工程,即为工程建筑物地基、围岩或材料的岩体。而工程岩体分类是指通过岩体的一些简单和容易实测的指标,把地质条件和岩体力学性质参数联系起来,并借鉴已建工程设计、施工和处理等成功与失败方面的经验教训,对岩体进行归类的一种工作方法[ 1 ]。 一个工程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如果缺少岩体具体而详细的强度和水文地质资料时,工程岩体分类系统就会成为一个很有用的工具。选择合适的分类系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岩体的质量好坏,预测可能出现的岩体力学问题,从而为工程设计、支护衬砌、建筑选型和施工方法选择等提供参数和依据。从这个角度而言,考虑岩块强度、结构面强度等诸多因素,以工程实用为目的的岩体分类,不仅是岩石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对实际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从Ritter(1879)谋求将经验方法公式化用于隧洞设计,尤其是决定支护形式开始,岩体分类系统的发展已有100多年历史。其间,国外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早期的太沙基(Terzaghi,1946)、劳弗尔(Lauffer,1958)和迪尔(Deere,1964)等。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岩体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岩体分类方法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如威克汉姆(Wikham,1972)等提出了RSR分类法,宾尼奥斯基(Bieniawski,1973)提出了RMR分类法,巴顿(Barton,1974)等提出了Q系统分类法等。随后,霍顿(1975)、宾尼奥斯基(1976)、巴顿(1976)和拉特利奇(1978)等分别对各种分类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比较研究。 我国于20 世纪70年代相继在一些行业或部门开展了工程岩体分类方法的研究,并自20 世纪70年代起国家及水利水电、铁道和交通等部门,根据各自特点提出了一些围岩分类方法及其应用的工程实例。如国家为制定《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86-85),(2001年修订为GBJ50086-2001)而提出的工程岩体分类;铁道部门为制定《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1)而提出的铁路隧道围岩分类,总参工程兵(坑道工程)围岩分类等。1994年颁布了我国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18-94),该标准提出了分两步进行的工程岩体分级方法:首先根据岩体坚硬程度和完整性这两个指标进行初步定级,然后针对各类工程特点,并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进行修正,再对工程岩体进行进一步分级。该标准为我国岩体工程建设中岩体分级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尺度,为我国岩体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已经被一些行业规范所采用[ 2 ]。

世界人种分布(概念讲义)

世界人种分布 世界人种分布 人种是世界人类种族的简称,是指人类在一定的区域内,历史上所形成的、在体质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性状(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和发型、身高、面型、头型、鼻型、血型、遗传性疾病等)的人群。人种的概念,最初于1684年由法国博物学家伯尼埃首先提出的。最早的人种分类,是3000多年前古埃及第十八王朝西替一世坟墓的壁画,它以不同的颜色区别人类,将人类分为四种:第一,将埃及人涂以赤色;第二,亚洲人涂以黄色;第三,南方尼格罗人涂以黑色;第四,西方人及北方人涂以白色。成为今日将人类分成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褐色人的基础。 瑞典杰出的科学家林奈,在1758年所做的分类中,将世界人种划分为:野蛮种——菲拉斯,怪物种——蒙斯托拉斯,理智种——塞比恩斯;进而按当时众知的洲数,把理智种进一步分为欧洲白种人,亚洲黄种人、非洲黑种人和美洲人红种人四大种族。 法国著名学者居维叶主张划为三大人种,并以《旧约全书》中的诺亚三个儿子的名字分别命名为:闪人种、含人种、雅弗人种。这种从文化上、宗教上对人种进行划分,人们很难接受。被誉为“西方人类学鼻祖”、“人类之父”的德国格丁根大学教授布鲁门马赫,是第一个用科学方法进行分类的,他根据肤色、发色和发型、眼色、身高、头型等体质特征,以及原住居民地,把现生人类划为五大人种: ?高加索人种(白种)。皮肤白色,头发栗色,头部几成球形,面呈卵形而垂 直,鼻狭细,口校欧洲和西亚、北非的居民属之,但芬兰人、拉普兰人等除外。 ?蒙古人种(黄种)。皮肤黄色,头发黑而直,头部几成方形,面部扁平,鼻 小,颧骨隆起,眼裂狭细。西亚以外的亚洲人和北部的因纽特人、拉普兰人和芬兰人属之,但不包括马来人。 ?非洲人种(黑种)。皮肤黑色,头发黑而弯曲,头部狭 1

国内外电视节目分类分析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电视节目分类研究文献综述 在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电视商业运用的逐步展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术界和产业界即开始了电视节目分类方面的研究,不断完善的分类体系是西方国家商业和公共电视系统得以有序运作的重要保障之一。虽然我国的电视业也起步自20世纪50年代,但由于特殊的政策环境和产业发展历程,直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的学术界和产业界才对电视节目的分类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因此,相关研究略显滞后。 1.3.1 西方国家有关电视节目分类的研究 西方国家对电视节目分类的研究是与对文学作品的分类研究一脉相承的,并与西方商业电视<尤其是美国的电视节目制作产业)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 电视节目分类在英文中通常被称为“television genre”。对西方的电视观众而言,“television genre”一词并不会很陌生,因为它经常会出现在电视节目评论、电视台节目时间表以及专业报纸和杂志的文章中。对于制作电视节目的人而言,电视节目分类是电视节目制作业得以组织和构建的基石;对于研究电视节目的学者而言,电视节目分类批判学

通常将全世界的现代人类划分为四大人种

通常将全世界的现代人类划分为四大人种: 欧罗巴人种(又称白色人种或高加索人种或欧亚人种)、 蒙古人种(又称黄色人种或亚美人种)、 尼格罗人种(又称黑色人种或赤道人种) 澳大利亚人种(又称大洋洲人种或棕色人种) 俗称: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和棕种人。 没有把棕色人种并入其他人种! 《四色种人的相貌特征》 白色人种肤色较白或是浅褐色,颧骨较高,鼻梁高而窄,胡子和体毛发达。眼睛及头发颜色不属于白色人种特征,事实上除了雅利安人拥有浅色的眼睛及头发颜色外,其他闪含语系民族及高加索人皆黑色头发及深褐色的眼睛,而浅色的眼睛及头发颜色属于隐性基因,南欧及伊朗人多与闪含族人混血,所以今天这两地之白人多属黑色头发及深褐色的眼睛。白人的种族主要有雅利安人、闪含人等。高加索山也有不被列入上述的种族,称为高加索人 黄种人的肤色在世界所有人种中居中,呈黄色或黄褐色。头发大多色黑且直而硬,部分人有轻微的卷发;少数为浅色发。胡须和体毛不甚发达;脸型有扁平的,还有窄长的。下巴不凸出,但是有些人较尖,有些则为较扁。颧骨突出。鼻宽度中等,鼻梁不高;唇厚适中,大多略向前突出;眼裂中等,眼球呈褐色,上眼睑褶发达,大多有内眦褶遮盖泪阜,眼外角一般高于眼内角。头骨上表现的特征是鼻尖点指数中等,眼眶较高。美洲印第安人面部不象亚洲的蒙古人种那样扁,鼻

子的突出度也稍大。上门齿舌面的铲形结构也是黄种人的显著特征之 《种类的分布》 白种、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西部及南部、非洲北部、南北美洲、大洋洲 黄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及东南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人种外貌差异 还有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 黑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及美洲。 棕色种、主要分布在澳洲及南亚、东亚部分区域。

国内外常用数据库介绍

国内外常用数据库介绍 一、中国 1、中国知网(CNKI) https://www.360docs.net/doc/089136458.html,/ 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是由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建设的综合性文献数据库,于1999年6月在CERNET上开通了中心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089136458.html,),在CHINANET上开通了第二中心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089136458.html,),并且在许多图书馆和情报单位建立了镜像站点。目前CNKI已建成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科学文献计量评价数据库系列光盘等大型数据库产品,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其主要产品之一。 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ese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CJFD)收录了1994年至今的6600种核心期刊与专业特色期刊的全文,积累全文文献618万篇,分为理工A(数理化天地生)、理工B(化学化工能源与材料)、理工C(工业技术)、农业、医药卫生、文史哲、经济政治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9个专辑,126个专题文献数据库。网站及数据库交换服务中心每日更新,各镜像站点通过互联网或光盘来实现更新。(免费帐号及密码) 2、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https://www.360docs.net/doc/089136458.html,/ 由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直属的重庆维普资讯公司开发,收录1989年以来8000余种中文期刊的830余万篇文献,并以每年150万篇的速度递增。维普数据库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所有文献被分为7个专辑: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教育科学和图书情报,7大专辑又进一步细分为27个专题。(免费帐号及密码) 3、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data)https://www.360docs.net/doc/089136458.html,/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是在互联网领域,集信息资源产品、信息增值服务和信息处理方案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商。它集纳了涉及各个学科的期刊、学位、会议、外文期刊、外文会议等类型的学术论文,法律法规,科技成果,专利、标准和地方志。期刊论文:全文资源。收录自1998年以来国内出版的各类期刊6千余种,其中核心期刊2500余种,论文总数量达1千余万篇,每年约增加200万篇,每周两次更新。(免费帐号及密码) 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https://www.360docs.net/doc/089136458.html,/index.jsp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创建于1989年,1999年起作为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系列数据库(ASPT)的A辑,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联合主办,并由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正式出版,是我国最大、最具权威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国的SCI,为我国科学文献计量和引文分析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CSCD收录了国内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家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其中核心库来源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