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摘要:公交信号优先是提高公交系统运行速度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回顾公交信号优先控制40多年的研究成果,以总结该领域的总体研究脉络。对被动优先、主动优先、实时优先以及与不同设施相结合的信号优先控制策略进行了综述分析。研究表明,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的发展历程是:控制的实时性逐步提高,优化要素的考虑逐渐全面,控制对象日益扩大,控制策略逐步系统化、适用性逐步增强。最后指出,公交信号优先控制多目标平衡、控制策略的协调与网络优先控制,以及控制与调度策略的协调优化是后续研究的重点,而公交车辆行程时间预测以及如何应对预测偏差带来的影响仍然是信号优先控制中的关键问题。

Abstract :Prioritizing signal timing for public transit vehicles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reliability and travel speed of bus services.Through review-ing the research in the past 40year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general study trend on the prioritizing signals for bus services.Particularly,the pa-per analyzes the four types of prioritizing signal strategies:passive,active and adaptive,and combination with other facilities.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prioritizing signal for bus service has ad-vanced into a practical control system that is real-time,comprehensive with control multiple objects.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future re-search on signal priority for buses should focus on multi-objective,coordi-nation,and network priority as well as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signal control and bus dispatching.The key issue is still bus travel time predic-tion and how to cope with the adverse effect of forecasting error.

关键词:公共交通;公交信号优先控制;信号协调控制;发车频率;车头

时距波动

Keywords :public transportation;prioritizing signals for bus services;sig-nal coordination;frequency of bus service;headway deviation

中图分类号:U491.5+

4

文献标识码:A

最早的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是1967年文献[1]在洛杉矶所做的公交信号优先控制实验。在现实巨大需求和美好预期的驱动下,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理论逐渐吸引了交通控制领域、公共交通领域乃至交通设计和交通安全领域众多研究者的注意。早期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研究倾向于将公交信号优先(bus signal priority)与强制信号优先(priority and preemption)归结为同一类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二者的区别逐渐被指出[2-3]。NTCIP(National Transportation Communications for ITS Protocol)1202第二版给出了公交信号优先的定义:“在信号控制交叉口给予公交车辆相对于其他车辆的优先权,这种优先不应导致相应的信号机脱离正常运行状态”。而强制信号优先的定义为“交通信号从正常状态切换到特殊状态,以满足紧急救援车辆、轨道交通等的通行,即需要中止正常的信号运行来提供特殊信号服务”[2]。这两个定义从本质上体现了优先级思想:一般公交车辆的优先级大于普通社会车辆,紧急车辆(紧急救

收稿日期:2009-10-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专用道优先控制与公交调度协调优化方法研究”(50808142)

作者简介:马万经(1980—),男,内蒙古赤峰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交通系统控制。E-mail:mawanjing@https://www.360docs.net/doc/019535046.html,

马万经,杨晓光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804)

MA Wan-jing,YANG Xiao-guang

(Key Laboratory of Road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1804,China)

A Review of Prioritizing Signal Strategies for Bus Services

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马万经,等: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援车辆、轨道交通等)的优先级最高。

1控制策略的分类

文献[4]结合文献[5-7]相应观点和研究成果,将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分为被动优先策略(passive priority strategies)、主动优先策略(active priority strategies)和实时优先策略(real-time priority strategies),见表1,这一分类方法被广泛接受。文献[2]进一步对三种优先策略做出界定:1)被动优先。针对离线方案进行优化,不考虑交叉口是否有公交车辆到达,同时不需要车辆检测/优先申请生成系统。2)主动优先。为检测到的特定车辆提供优先,包括相位延长、提前激活相位、公交车辆专用相位等多种方法。3)实时优先。基于实时检测数据提供信号优先的同时,以某一指标为目标优化方案。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还可以依据控制范围、优化目标及控制策略依托的设施类型进行划分,见图1。

1.1被动优先

直观判断,被动优先在降低公交车辆延误上应有一定作用,但文献[6]以加拿大多伦多皇后大道为案例、利用TRANSYT-7F模型进行的研究表明,被动优先在这一点上并没有明显作用。文献[6]认为这是由TRANSYT-7F模型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假定车辆固定时刻、固定间隔到达车站决定的。而在实际运行中,受停靠时间、道路状况等影响,公交车辆到达车站的时刻是随机的。文献[5]研究了一种被动优先的公交信号周期优化模型,但没有描述模型的稳定性。文献[8]给出一种利用被动优先和主动优先策略进行干线协调控制的方法,指出公交车辆流量较大且运行状态稳定时,被动优先能实现较好的控制效果。文献[9-11]研究了基于时空优化和发车频率的被动优先方法,将被动优先扩展到交叉口时空资源组合优化和控制与静态调度的协调层面。文献[12-13]将被动优先策略与左转相位设计及公交停靠站的布局关联起来进行研究。目前尚无文献给出在常见的信号配时软件(如PASSER,MAXBAND, SYNCHRO或SOAP等)中整合被动优先策略的方法[14]。

相对于主动优先和实时优先策略,国外被动优先策略的研究成果较少。这与欧洲特别是美国的应用背景即公交车辆流量较小有关,因为被动优先策略在流量较小时适应性较差[2,11]。近年来,在中国等公交车辆流量较大的国家和地区,被动优先策略得到了一定发展。

71

策略类型

被动优先策略主动优先策略实时优先策略调整周期长度(adjustment of cycle length)

重复绿灯(transit movement repetition in the cycle)

绿灯时间分配(green time bias towards transit movement)相位设计(phasing design bias towards transit movement)针对公交运行的协调绿波(linking for transit progression)

相位延长(phase extension)

提前激活相位(early phase activation)

公交车辆专用相位(special transit phase)

相位压缩(phase suppression)

延误优化(delay optimizing)

交叉口控制(intersection control)

网络控制(network control)

主要方法

表1公共汽车优先控制基本策略

Tab.1Prioritizing signal strategies for bus services

城市交通第8卷第6期2010年11月

1.2主动优先

主动优先策略随着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研究的诞生而出现,是早期研究的重点,有很多研究成果。文献[15]提出的无条件优先策略能使公交车辆行程时间缩短25%,但在公交车辆发车频率较低的情况下,相交道路车辆延误增加。文献[1]对加州3.8英里(约6.1km)道路上9个信号控制交叉口的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系统分析发现,公交车辆行程时间减少23%。文献[16]通过建立微观仿真模型研究了5种优先控制策略:1)仅有绿灯延长;2)绿灯延长加红灯缩短,无恢复算法;3)绿灯延长加红灯缩短加恢复算法;4)红灯缩短,无恢复算法;5)红灯缩短加恢复算法。文献[17]提出一种新方法评价主动优先控制系统的效果,创造性地引入了感受延误(perceive delay)和预计延误(budgeted delay)两个参数,在公交信号优先控制评价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感受延误是实际延误在心理上的度量值,预计延误定义为行程时间(或延误)的平均值与标准差的和。研究发现,公交车辆预计延误(而非平均延误)的降低是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更加可行的原因,即使公交车辆平均延误有所增加,也可提供较好的服务(即延误的波动性减小)。文献[18]假设公交车辆到达交叉口时服从泊松分布,同时将绿灯时间的起始时刻作为变量,构建公交优先条件下交叉口公交车辆延误解析模型,结果表明:调整总的信号配时方案可提高公交优先的效益;公交优先方向社会车辆流量显著大于相交方向社会车辆流量时,公交信号优先带来的效益并不明显;公交车辆流量越大,效益越明显。文献[19]提出了实行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的4个标准:1)人均延误降低;2)高峰时段公交车辆流量至少为10~15辆·h-1;3)全天公交车辆双向流量不小于100辆;4)相交道路绿灯时间在满足最小绿灯时间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少。文献[20]使用UTCS/BPS模型,发现公交信号优先控制带来的效益受信号相位结构和公交车站位置的约束:多相位信号使优先效益降低,随着公交优先相位的增加,信号协调效益消失,车均延误增加;公交车站设置在交叉口下游时,有利于发挥公交信号优先效益。文献[21]根据文献[17]的研究建议,在公交信号优先策略中引入了限制条件:仅当前一信号周期没有提供优先信号时,后一信号周期才

72

图1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及研究历程

Fig.1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prioritizing signal strategies for bus services

马万经,等: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能提供,并指出实施公交信号优先时必须权衡获得的效益与带来的交叉口通行能力损失。文献[21]是降低公交信号优先对非优先车流影响的典型研究。为了优化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后续研究逐渐考虑了交叉口上下游公交车站影响、道路等级和功能、交通是否拥挤等因素。

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主动优先策略研究逐渐被实时优先代替,研究成果较少。公交信号优先也由绝对优先阶段发展到相对优先阶段。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考虑以时刻表或车头时距为依据的优先策略。从这一阶段起,国内学者开始陆续发表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的研究成果:文献[22]研究了基于逻辑规则的控制方法,增加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的多样性;文献[23-25]对主动优先控制逻辑作了改进。同时,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的效益评价也得到了深入分析[26]。

总体来看,主动优先控制策略围绕基本方法及其改进方法进行研究,并试图通过仿真和实践评价控制策略的效果,其总体研究框架见图2。引入补偿策略和限制策略的目的在于降低公交信号优先对社会车辆的不利影响,对于单点交叉口非优先相位而言,这两种策略会使社会车辆获得一定的效益,但同时也使本信号周期的公交车辆丧失获得优先的机会。单点交叉口优化范围的局限性使公交信号优先常常打断交叉口间社会车辆的信号协调。同时,由于公交信号优先策略相对独立,即在进行公交信号优先时较少考虑社会车辆的运行状态,主动优先控制系统尚不能对公交车辆与社会车辆的运行效益进行合理平衡与协调。主动优先控制策略的这些缺陷驱动了实时优先策略研究的开展。

1.3实时优先

实时信号优先策略以文献[7,27]研究为标志性开端。文献[7]使用元胞自动机模型预测车辆行程时间、排队长度、饱和交通量以及信号运行状态,但没有考虑下一秒钟决策对未来长期控制效果的影响,而仅仅是为下一秒作出最优决策。文献[27]研究的SPPORT(Signal Priority Procedure for Optimization in Real Time)程序基于用户预先设定的交叉口请求绿灯事件的优先级列表运行,对几套信号控制方案进行评价并从中找出最符合原定事件优先级的控制方案。由于SPPORT基于预先设定的优先级列表寻找方案,因而其生成的方案并非最优。

文献[28]将自适应公交调度(adaptive transit operation)策略和自适应交通控制(adaptive signal control)策略同时进行应用研究。自适应控制以公交车辆、社会车辆延误费用和社会车辆停车费用组合为目标函数优化控制方案。文献[8]指出影响公交优先策略选择及其效益发挥的因素有路网结构和特征、路网交通状态以及公交车辆发车频率与运行特征。文献[29]研究了公交车辆在交叉口的有条件优先方法,并在荷兰Eindhoven实施,结果显示,在绝对优先条件下社会车辆延误成倍增长,但在有条件优先下却没有明显变化。文献[30]研究了整合公交信号优先控制功能的自适应交通控制系统框架,指出公交信号优先与整个信号控制系统融为一体时才更有效,集协调控制、单点交叉口控制和公交优先控制为一体的控制系统能显著降低公交车辆延误,且对社会车辆影响较小。

文献[31]研究了紧急事件车辆优先的效益和损失情况,并把公交信号优先作为信号优先的一种情况进行研究。文献[32]将动态交通信号优化算法应用于公交信号优先,公交车辆在交叉口的到达时刻和驶离时刻都不再是常量,而是与时间相关的变量,公交优先请求根据实际交通流条件赋予适当权值。文献[33]研究了基于提前检测器和到达时间窗的公交优先控制算法,指出检测到的公交车辆的时刻与公交车辆实际到达停车线的时刻间隔较小,从而限制了提供优先的程度,特别是在行人过街清空时间较大时这种限制更为明显,这一研究是从控制策略角度应对公交车辆运行波动的典型案例。文献[34]提出一种基于再励学习思想以及智能体(Agent)的有条件公交信号实时优先控制算法,通过控制车头时距优化公交运行状况,与有条件优先算法相比,该控制算法能有效控制车头时距波动,同时对相交道路车辆的影响较小。

文献[35]评价分析了从各种公交信号优先状态到正常信号协调状态的过渡策略,但并没有得出某种过渡策略优于其他策略的结论。文献[36]

73

城市交通第8卷第6期2010年11月

发现,在路网上实行实时公交信号优先会改变驾驶人路径选择行为,即会重新分配路网交通流。文献[37]应用仿真软件评价了公交信号实时优先控制策略。文献[38]运用优先图描述了双环(Dual Ring)结构,并以此建模优化包括公交优先在内的信号控制方案,给出数值算例比较分析了模型在处理多优先申请时的优越性,但其提出的整数规划模型没有考虑公交信号优先对社会车辆的影响。

国内公交信号实时优先研究大致始于20世纪末。文献[39]研究了混合交通条件下公交信号实时优先模式。几乎在同一时期,文献[40]研究了锯齿形公交专用进口道预信号与主信号的协调方法及延误计算方法。文献[41]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公交预信号控制与设计的结合问题。文献[42]对预信号的设置方法作了进一步探索。文献[43]研究了信号控制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的确定方法,提出了系统最优的线性规划模型。文献[44]分析了公交信号实时优先控制的有效交通量。文献[45-48]对公交信号实时优先的系统结构、控制算法、仿真评价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文献[49]提出了以站间公交车辆行程时间偏差最小为目标的交叉口群公交信号实时优先协调控制策略,同时研究了公交车辆“晚点”和“早到”两种情形,对比分析了控制策略对公交车辆延误和车头时距波动的影响。面对多申请问题,文献[50]和[51]分别提出了基于决策树的公交优先排序模型和动态规划模型,以处理公交车辆优先需求较多条件下的优先顺序。

公交信号实时优先控制研究历经10多年,一方面,对主动优先控制中遇到的问题,如公交车辆与社会车辆效益平衡、多申请排序等展开了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开拓了包括基于规则、基于滚动优化和基于智能体等的优化控制方法。实时优先策略中,最小化公交车辆延误仍是最主要的研究目标,公交车辆时刻表延误通常作为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实时优先的依据,其研究框架见图3。

1.4与设施结合的控制策略

除了单独的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研究外,在信号控制与设施结合层面也有一系列研究成果,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3类:1)动态公交专用车道(Intermittent Bus Lane,IBL);2)排队绕行车道(Queue Jump lane,QJL);3)公交专用车道动态优先(Bus Lane with Intermittent Priority,BLIP)。

文献[52]首次提出了动态公交专用车道,其基本思想为:当公交车道上无公交车辆时,所有车辆可共用公交车道和社会车道;当公交车辆到达时,社会车辆禁入公交车道;随着公交车辆的移动,后续社会车辆可以继续使用公交车道。该方法不要求公交车辆前的社会车辆离开公交车道,因此,提供动态公交专用车道时,须在交叉口采用公交信号优先策略。

排队绕行车道的基本思想为:当公交车辆到达有排队的交叉口时,可使用右转专用车道绕开排队车辆。文献[53]指出,该方法在配合公交信号优先后能显著降低公交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

公交专用车道动态优先由文献[54]提出,并在PATH(Partners for Advanced Transit and Highways)计划的支持下推出了专项研究报告,其基本思路为:当公交车道无公交车辆时,所有车辆可共用公交车道和社会车道;当检测到公交车辆到达时,在公交车道一段范围内提前要求社会

74

图2主动优先控制策略研究框架

Fig.2Framework of active signal priority for buses

马万经,等: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研究综述75

车辆驶出;与动态公交专用车道一样,随着公交车辆的移动,后续社会车辆又可以使用公交车道。当公交车辆的发车间隔在10~15min或更大时,这种方法比较适用。

此外,交叉口附近公交车站的布局对信号优先效益也有一定影响。一般认为,设置在进口道的公交车站对公交车辆到达交叉口时间预测的准确性会产生影响。

2控制策略的发展历程

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的研究历程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即以主动优先为主的第一阶段和以实时优先为主的第二阶段。被动优先的研究在两个阶段中都有一些成果,但相对较少。

1)第一阶段:1967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

该阶段以文献[1]的公交信号优先控制实验为开端,以降低交叉口延误为目标,主要针对混行车道(公交车辆与社会车辆混行)研究单点交叉口主动优先策略,研究成果在欧洲及美国得到了一定应用。20世纪80年代,公交信号优先研究和实践转入低潮,其原因可归结为:公交信号优先系统不能较好地满足社会车辆需求,经常打断社会车辆的信号协调,社会车辆受到显著的不利影响[8]。这一阶段的公交信号优先策略独立于社会车辆信号控制策略,且大多针对单点交叉口。研究结果没有很好地解决信号优先程度、优先频率等问题,没能解决信号协调问题,也没能在公交车辆和社会车辆的运行效益间找到平衡点。车辆信息检测手段及通信手段落后也是造成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效益未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8,27]。

2)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交通拥堵加剧以及公交优先相关技术的发展,公交信号优先研究重新成为热点。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从三方面展开:①如何降低公交信号优先对社会车辆的影响;②如何协调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与社会车辆信号控制策略;③如何将公交信号优先控制融入整个信号控制系统。这一阶段,公交信号优先策略的控制对象逐渐从单点交叉口转向沿线相邻交叉口群,控制目标逐渐从单纯追求公交车辆延误最小转向最小化性能指标(Performance Index, PI)值,或最小化公交车辆时刻表延误以及车头时距偏移;控制方法由逻辑判断转向基于规则和优化方法;优先策略不再独立于社会车辆信号控制,而是与社会车辆控制策略一起进行协调优化。该阶段的研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第一阶段出现的问题,并推动了UTOPIA/SPOT,SUPPORT 等一系列具有公交信号优先控制功能的系统研发和应用。

策略类型研究进展研究问题

图3实时优先控制策略研究框架

Fig.3Framework of adaptive signal priority for buses

城市交通第8卷第6期2010年11月

3研究方向

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研究在提高公交车辆行程速度、降低延误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在未来研究中重点关注。

1)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效益与公交车辆、社会车辆的需求对比关系密切相关,在公交车辆流量较大时,多线路、多车辆优先权分配对公交信号控制效益亦有较大影响。如何在理论及实践上找到这一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最佳解决途径,仍是后续研究的重点。

2)在国内公交网络复杂、需求较大的背景下,相邻交叉口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的协调以及网络公交信号优先控制问题等是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已获得国家“863”计划的立项。同时,在网络化背景下,如何评价公交信号优先的效益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3)公交车辆到达交叉口停止线的确切时间是优化公交信号优先策略的基础条件,也是影响优先效益的关键因素。如何获得这一时间(预测)以及信号控制系统获得这一时间的最佳时刻(检测),对于控制方案优化、多申请排序等问题有重要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该问题可归结为面向信号控制的公交行程时间预测,其难点在于准确预测公交车辆到达车站的时间以及在交叉口的排队时间。

4)大多数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包括相对优先策略),都以降低公交延误为目标(相对优先多以时刻表的偏移为依据),而忽略了对“早到”公交车辆控制策略的研究。对公交系统而言,早到车辆同样不利于控制系统的可靠运行,未来需要对这一方向作深入探索。

5)公交车辆同时受运营调度系统和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调控。文献[50]初步研究了公交调度与信号优先的协调问题,但该问题的研究仍有待于进一步推进。

4结语

40多年来,许多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理论研究成果已在实践中得以应用。但是,理论研究和实践均表明,已有的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在控制对象特征把握、控制目标确定、控制系统结构以及控制方法等方面尚有许多不足。多目标平衡、协调与网络优先控制策略,以及公交调度策略与信号优先控制的协调优化是后续研究的重点。同时,公交车辆行程时间预测以及如何应对预测偏差带来的影响是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Elias,Wilbur J.The Greenback Experiment-Signal

Pre-emption for Express Buses:A Demonstration Project[R].Report DMT-014,Sacramento: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1976.

[2]Bertini R L,Glasgow C,Peters J.An Overview of

Transit Signal Priority[R].Washington DC:ITS America,2004.

[3]Janice Daniel,Edward Lieberman,Raghavan Srinivasan.

Assess Impacts and Benefits of Traffic Signal Priority for Busses[R].FHWA-NJ-2004-013, Washington DC:FHWA,2004.

[4]Transit Cooperative Research Program.Improved

Traffic Signal Priority for Transit[R].TCRP PROJECT A-16,Washington DC: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8. [5]Sunkari S R,Beasley P S,Urbanik T,Fambro D B.

Model to Evaluate the Impacts of Bus Priority on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1995(1494):117-123.

[6]Yagar S.Efficient Transit Priority at Intersections

[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1993(1390): 10-15.

[7]CHANG Gang-len,Meenakshy Vasudevan,SU

Chih-chiang.Bus-Preemption under Adaptive Signal Control Environment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1995(1494):146-154.

[8]Alexander Skabardonis.Control Strategies for Transit

Priority[DB/CD].Washington DC:TRB,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00.

[9]马万经,杨晓光.基于时空优化的单点交叉口公

76

马万经,等: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交被动优先控制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7,20(3):86-90.

MA Wan-jing,YANG Xiao-guang.Transit Passive Priority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Isolated Intersection of Optimization of Time-space[J].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2007,20

(3):86-90.

[10]马万经,杨晓光,云美萍.考虑公交发车频率的

信号优先控制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7,35(11):1470-1475.

MA Wan-jing,YANG Xiao-guang,YUN

Mei-ping.Transit Signal Priority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Bus Frequency[J].

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7,35(11):1470-1475.

[11]MA Wan-jing,Y ANG Xiao-guang.A Passive Transit

Signal Priority Approach for Bus Rapid Transit

System[C]//ITSC2007,Seattle:IEEE,2007:413-

418.

[12]吴志周,马万经,杨晓光.考虑信号优先的相邻

公交停靠站最佳布置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

2008,25(1):146-150.

WU Zhi-zhou,MA Wan-jing,YANG Xiao-guang.

Optimal Location of Adjacent Bus Stops on

Condition of Bus Signal Priority[J].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8,25(1):146-150.

[13]MA Wan-jing,YANG Xiao-guang.Design Method

of U-turn between Adjacent Intersections for Bus

Priority[DB/CD].Chengdu:ICCLTP,2008.

[14]Meenakshy V asudevan.Robust Optimization Model

for Bus Priority under Arterial Progression[D].

Washington DC:University of Maryland,2005. [15]Ludwick J S.Bus Priority System:Simulation and

Analysis,Final Report,The MitreCorporation[R].

UTMAVA-06-0026-1,Washington DC: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1976.

[16]Vincent R A,Cooper B R,Wood K.Bus-Actuated

Signal Control at Isolated Intersections-Simulation

Studies of Bus Priority[R].Report814,UK:

Transport and Road Research Laboratory,1978.[17]Richardson A J,Ogden K W.Evaluation of Active

Bus-priority Signal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1979(718):5-12.

[18]Jacobson J,Sheffi Y.Analytical Model of Traffic

Delays under Bus Signal Preemption:Theory and Application[J].Transportation Research,1981, 15B(2):127-138.

[19]Roark,John J.Synthesis of Transit Practice-Enforcement

of Priority Treatment for Buses on Urban Streets [R].Washington DC:National Cooperative Transit Research&Development Program,TRB,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82.

[20]Benevelli,David A,Essam Radwan A,Jamie W,

Hurley Jr.Evaluation of a Bus Preemption Strategy by Use of Computer Simulation[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1983(906):60-67.

[21]Heydecker B G.Capacity at a Signal-controlled

Junction Where There Is Priority for Buse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17B(5):341-357. [22]徐洪峰,李克平,郑明明.基于逻辑规则的单点

公交优先控制策略[J].中国公路学报,2008,21

(5):96-102.

XU Hong-feng,LI Ke-ping,ZHENG Ming-ming.

Isolated Transit Signal Priority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Logic Rule[J],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2008,21(5):96-102. [23]别一鸣,宋现敏,朱慧,王殿海.无公交专用道

下的单点公交优先控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09,27(21):65-69.

BIE Yi-ming,SONG Xian-min,ZHU Hui,WANG Dian-hai.Bus Priority Signal Control for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without Bus Lane[J].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2009,27(21): 65-69.

[24]李赫楠.单个交叉口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方法研究

[D].长春:吉林大学,2008.

LI He-nan.Research on Methods of Transit Priority Signal Control of Isolated Intersection[D].

Changchun:Jilin University,2008.

[25]李凤,王殿海,杨希锐.单点公交被动优先下信

号配时方法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09,27

77

(3):61-64.

LI Feng,WANG Dian-hai,YANG Xi-rui.Signal Timing Method for Transit Passive Priority at an Isolated Intersection[J].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2009,27(3):61-64.

[26]马万经,杨晓光.单点公交优先控制策略效益分

析与仿真验证[J].系统仿真学报,2008,20

(12):3309-3311.

MA Wan-jing,YANG Xiao-guang.Efficiency Analysis of Transit Signal Priority Strategies on Isolated Intersection[J].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 2008,20(12):3309-3311.

[27]Yagar S,Han B.A Procedure for Real-Time Signal

Control that Considers.Transit Interference[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1994,28B(4):315-331.

[28]LIN Guey-Shii,LIANG Ping,Paul Schonfeld,

Robert Larson.Adaptive Control of Transit Operations[R].Maryland:Transportation Studies Center University of Maryland,1995:6-10. [29]Furth P G,Muller T H J.Conditional Bus Priority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Better Service Quality with Less Traffic Disruption[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2000(1731):23-30.

[30]Meenakshy V asudevan.Robust Optimization Model

for Bus Priority under Arterial Progression[D].

Maryland:University of Maryland,2005.

[31]Gene M,McHale,John Collura.Improving Emergency

Vehicle Traffic Signal Priority System Assessment Methodologies[DB/CD].Washington DC:TRB,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03.

[32]LIU Hong-chao,Alexander Skabardonis,ZHANG

Wei-bin.A Dynamic Model for Adaptive Bus Signal Priority[DB/CD].Washington DC:TRB,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03.

[33]Yann Wadjas,Peter G Furth.Transit Signal Priority

Along an Arterial Using Advanced Detection[DB/ CD].Washington DC:TRB,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03.

[34]Kenny Ling.Transit Headway Control Through

Conditional Signal Priority:A Micro-Simulation Based Approach Using Reinforcement Learning

[D].Toroto:University of Toroto,2003.[35]Jon Obenberger,John Collura.Transition Strategies

to Exit Preemption Control:State-of-the-Practice

Assessment[DB/CD].Washington DC:TRB,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01.

[36]Agrawal Bhuwan Bhaskar,W aller S Travis,Athanasios

Ziliaskopoulos.Modeling Approach for Transit

Signal Preemption[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2002(1791):13-20.

[37]Fran?ois Dion,Rakha H.Integration of Transit

Signal Priority With in Adaptive Traffic Signal

Control Systems[DB/CD].Washington DC:TRB,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05.

[38]Head,Larry,Gettman,Douglas,WEI Zhi-ping.

Decision Model for Priority Control of Traffic

Signal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2006

(1978):169-177.

[39]谭永朝.混合交通条件下的公交优先模式[D].上

海:同济大学,1997.

TAN Yong-chao.Transit Priority Method with

Mixed Traffic[D].Shanghai,Tongji University,

1997.

[40]WU Jian-ping,Nick Hounsell.Bus Priority Using

Pre-signal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1998(32):563-583.

[41]邵俊.公共汽车交通专用道(路)系统设计与评价

方法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0.

SHAO Jun.Design and Evaluation Methodologies

for Exclusive Bus Lane System[D].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2000.

[42]张卫华,陆化普.公交优先的预信号控制交叉口

车辆延误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5,18(5):78-82.

ZHANG Wei-hua,LU Hua-pu.Analysis of V ehicle

Delay of Intersections with Pre-signals Based on

Bus Priority[J].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2005,18(5):78-82.

[43]杨晓光,林瑜,杭明升.信号控制交叉口公共汽

车优先信号确定方法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1,14(S1):101-104.

(下转第16页)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Jean-Marc BLOSSEVILLE,Marie-Hélène MASSOT,

Morgan MANGEAS.Praxitèle,un concept,un service,une expérimentation,bilan d’un prototype [J].Transport Environment Circulation,2000(161): 17-25.

[2]Michael FLAMM.L’industrialisation de l’auto-partage

en Suisse[J].Flux,2008(72/73):152-160.

[3]Sylvie MATHON.Le stationnement résidentiel sur

l’espace public:état des lieux,problèmes et perspectives

[D].Paris:UniversitéParis XII,2008.

[4]Christophe GUILLUY et Christophe NOYE.Atlas

des nouvelles fractures socials en France.Paris: Autrement,2004.

YANG Xiao-guang,LIN Yu,HANG Ming-sheng.

Study of Solution for Transit Priority Signal[J].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2001,14 (S1):101-104.

[44]关伟,申金升,葛芳.公交优先的信号控制策略

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1,16(3):176-180.

GUAN Wei,SHEN Jin-sheng,GE Fang.Research on Traffic Signal Control Strategy for Bus Priority [J].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2001,16(3): 176-180.

[45]阴炳成.公交专用道信号优先控制方法研究[D].

上海:同济大学,2003.

YIN Bing-cheng.Methodologies of Transit Signal Priority for Exclusive Bus Lane[D].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2003.

[46]王炜,杨新苗,陈学武.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方法与管理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7]季彦婕,邓卫,王炜,张卫华.基于公交优先通

行的交叉口相位设计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21(12):118-122.

JI Yan-jie,DENG Wei,WANG Wei,ZHANG Wei-hua.Study on the Design of Signal Phase Based on Bus Priority Intersections[J].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4,21(12):118-122.

[48]杨兆生,刘红红.城市公共交通优先的信号控制

策略[J].公路交通科技,2004,21(5):121-124.

YANG Zhao-sheng,LIU Hong-hong.Control Strategies of Urban Transit Signal Priority[J].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4,21(5):121-124.[49]马万经,吴志周,杨晓光.基于交叉口群公交优

先协调控制方法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9,42(2):105-111.

MA Wan-jing,WU Zhi-zhou,YANG Xiao-guang.

A Coordinated Intersection-group Bus Signal

Priority Control Approach[J].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2009,42(2):105-111. [50]马万经.公交专用道信号优先控制理论研究[D].

上海:同济大学,2007.

MA Wan-jing.Transit Signal Priority Control

Theories for Exclusive Bus Lane[D].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2007.

[51]马万经,杨晓光.基于动态规划的公交信号优先

多申请排序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2009,49

(12):1939-1943.

MA Wan-jing,YANG Xiao-guang.Serve

Sequence Optimization of Multiple Bus Priority

Requests Based on Dynamic Programming[J].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2009,49(12):

1939-1943.

[52]Viegas J,Lu B.Widening the Scope for Bus Priority

with Intermittent Bus Lanes[J].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Technology,2001(24):87-110. [53]ZHOU Guan-wei,Gan Albert,ZHU Xiao-xia.

Determination of Optimal Detector Location for

Transit Signal Priority(TSP)with Queue Jumper

Lane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2006

(1978):123-129.

[54]Michael Eichlera,Carlos F,Daganzo.Bus Lanes with

Intermittent Priority:Strategy Formulae and An

Evaluation[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2006,40(9):731-744.

(上接第78页)

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摘要:公交信号优先是提高公交系统运行速度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回顾公交信号优先控制40多年的研究成果,以总结该领域的总体研究脉络。对被动优先、主动优先、实时优先以及与不同设施相结合的信号优先控制策略进行了综述分析。研究表明,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的发展历程是:控制的实时性逐步提高,优化要素的考虑逐渐全面,控制对象日益扩大,控制策略逐步系统化、适用性逐步增强。最后指出,公交信号优先控制多目标平衡、控制策略的协调与网络优先控制,以及控制与调度策略的协调优化是后续研究的重点,而公交车辆行程时间预测以及如何应对预测偏差带来的影响仍然是信号优先控制中的关键问题。 Abstract :Prioritizing signal timing for public transit vehicles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reliability and travel speed of bus services.Through review-ing the research in the past 40year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general study trend on the prioritizing signals for bus services.Particularly,the pa-per analyzes the four types of prioritizing signal strategies:passive,active and adaptive,and combination with other facilities.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prioritizing signal for bus service has ad-vanced into a practical control system that is real-time,comprehensive with control multiple objects.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future re-search on signal priority for buses should focus on multi-objective,coordi-nation,and network priority as well as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signal control and bus dispatching.The key issue is still bus travel time predic-tion and how to cope with the adverse effect of forecasting error. 关键词:公共交通;公交信号优先控制;信号协调控制;发车频率;车头 时距波动 Keywords :public transportation;prioritizing signals for bus services;sig-nal coordination;frequency of bus service;headway deviation 中图分类号:U491.5+ 4 文献标识码:A 最早的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是1967年文献[1]在洛杉矶所做的公交信号优先控制实验。在现实巨大需求和美好预期的驱动下,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理论逐渐吸引了交通控制领域、公共交通领域乃至交通设计和交通安全领域众多研究者的注意。早期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研究倾向于将公交信号优先(bus signal priority)与强制信号优先(priority and preemption)归结为同一类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二者的区别逐渐被指出[2-3]。NTCIP(National Transportation Communications for ITS Protocol)1202第二版给出了公交信号优先的定义:“在信号控制交叉口给予公交车辆相对于其他车辆的优先权,这种优先不应导致相应的信号机脱离正常运行状态”。而强制信号优先的定义为“交通信号从正常状态切换到特殊状态,以满足紧急救援车辆、轨道交通等的通行,即需要中止正常的信号运行来提供特殊信号服务”[2]。这两个定义从本质上体现了优先级思想:一般公交车辆的优先级大于普通社会车辆,紧急车辆(紧急救 收稿日期:2009-10-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专用道优先控制与公交调度协调优化方法研究”(50808142) 作者简介:马万经(1980—),男,内蒙古赤峰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交通系统控制。E-mail:mawanjing@https://www.360docs.net/doc/019535046.html, 马万经,杨晓光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804) MA Wan-jing,YANG Xiao-guang (Key Laboratory of Road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1804,China) A Review of Prioritizing Signal Strategies for Bus Services 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独立光伏系统的应用及控制策略探讨修订版

独立光伏系统的应用及 控制策略探讨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独立光伏系统的应用及控制策略探讨 来源: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关注,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其中以太阳能在军地的应用最为广泛。太阳能发电在解决边远山区和边防海岛连队供电难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总部提出构建“生态营区”的要求以后,太阳能同样在部队“生态营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以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为主,包括太阳能景观灯、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等,都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光伏系统在部队应用的广泛调研,分析整理资料和建议,得到三点启示:一是光伏系统在部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以解决偏远营区的供电为主,其他多种形式的应用发展迅速;二是独立光伏系统中的能量控制策略过于简单,没有根据系统的容量大小进行具体的设计,造成能量的利用效率较低,储能蓄电池容易失效,运行成本较高;三是实行储能系统的分组充放电,能够有效地提高供电可靠性。 本文将对独立光伏系统在军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对系统的能量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分组充放电控制策略,为解决光伏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二、光伏系统在军营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现在战争对于后勤电力的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拓展多种供电渠道,研究多种供电保障方式,以满足各种复杂条件下的供电要求;同时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官兵对于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环保、绿色的军营更能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形态,同时激发官兵爱岗敬业的意识,而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正好满足了以上要求。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绿色能源,在部队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光伏系统的应用调研,光伏发电在部队主要的应用和意义有以下五个方面: 1.解决了边防和海岛连队的供电保障难题。我军很多驻扎在边防和海岛的连队,以及很多驻地远离大电网的部队营区,基本上都存在着供电保障难的问题。目前,其用电主要是通过自备的发电机(组)来解决。很显然,这一方案存在发电成本较高、噪音大、污染环境、燃料运输成本高等的不足。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善这些部队平时和战时的供电条件,已经越来越重要,其中以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和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应用最为广泛。建设一个小型的独立光伏电站不但可以解决供电问题,同时可以减少运输燃油的费用,降低对于燃油的依赖。 2.户外独立工作站点的供电。对于各种微波中继站、户外检测点和航海灯塔等户外独立工作设备,常常远离电网,电网的延伸供电困难重重,光伏系统能够很好的解决这类室外工作站点的电源供电问题。 3.在部队“生态营区”建设中应用广泛。部队营区的改造和建设都以生态营区、环保营区、绿色营区为目标,一般都会根据营区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新能源项目的论证,主要包括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景观灯、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等,其中以太阳能景观灯的应用最广泛。 4.为探索后勤供电保障的新方法提供了思路。拓展各种供电渠道,研究多种供电方式,光伏发电系统为现阶段探索后勤供电保障的新方法提供了思路。例如综合应用薄膜太阳能电池和新型储能装置(超级

信号交叉口交通组织研究综述

综合设计I 设计题目:信号交叉口交通组织研究综述 学院名称: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交通运输 班级:交运151 姓名:杨宝安学号15410010136 指导教师:周继彪职称教授 定稿日期:2016年12月11日

宁波工程学院 综合设计I成绩评定表 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部)交通运输专业151班学生姓名杨宝安学号15410010136 综合设计I题目:信号交叉口交通组织研究综述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2016年 12 月 16 日

信号交叉口交通组织研究综述 1.引言 交通是经济生活的命脉,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量迅速增长,交通出现了日趋紧张的局面,拥堵经常发生,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已迫在眉睫。对于城市道路而言,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的关键。而长期以来,我国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在信号交叉口内的反复分流、合流是造成平面交叉口交通秩序混乱、车行速度下降、交通安全性降低的一个主要因素。作为城市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交叉口是道路通行能力的瓶颈和交通阻塞及事故的多发地。对交叉口实行科学的管理与控制既是保障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和充分发挥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可以说交叉口的交通运行状态与整个城市的交通运行状态密切相关,解决了交叉口的问题就解决了城市交通的关键。所以对此展开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信号交叉口交通组织交通信号控制 交叉口的概念:道路与道路的交叉点就是交叉口,它的主要功能是供相交道路上运行的不同交通流选择和变换运行方向,是交通流的集散点。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2.1历史背景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对于有效地引导、控制交通流,提高城市的交通安全与畅通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起始于19世纪中叶英国伦敦燃汽信号灯。之后,人们对城市路口信号控制的研究经历了从固定周期到可变周期、从定时到实时、从点控到线控再到面控的发展阶段。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交通流理论的不断完善,交通运输组织与优化理论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管制中心的功能得到增强,控制手段越来越先进,形成了一批高水平有实效的道路交通控制系统。【1】

单点公交优先感应控制策略效益分析与仿真验证

第20卷第12期 系 统 仿 真 学 报? V ol. 20 No. 12 2008年6月 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 Jun., 2008 单点公交优先感应控制策略效益分析与仿真验证 马万经, 杨晓光 (同济大学 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 摘 要:单点交叉口信号优先可以降低公交车辆延误且易于实现。研究了公交相位绿灯延长、红灯早断和插入相位三种单点公交优先感应控制策略;应用延误三角形方法建立了以公交车辆车均延误变化量和非优先相位车均延误变化量为指标的三种单点公交优先策略效益计算模型。以两相位信号控制为对象,计算对比分析了三种公交优先策略的正负效益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表明:公交相位绿灯延长、公交相位红灯早断和插入公交相位三种策略都能够降低公交车均延误,与此同时也都会带来非优先相位车流延误的增加,但影响的程度不同。公交相位绿灯延长策略的效益略小于公交相位红灯早断策略,而相位插入策略的效益与插入时刻等多因素相关。 关键词:公交信号优先;信号控制交叉口;优先控制策略;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U 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1X (2008) 12-3309-05 Efficiency Analysis of Transit Signal Priority Strategies on Isolated Intersection MA Wan-jing, YANG Xiao-guang (Key Laboratory of Road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 Giving buses priority at isolated intersections is an efficient and realizable approach to decrease bus delay. Three bus priority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green extension, red truncation and phase insertion. The delay triangle was used to build bus delay models and no-priority phases delay models under different priority strategies . Two indexes: bus delay and no-priority phases delay were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each bus priority strategies. And a series simulation was done to validate the resolutions.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s and simulations show that delay of buses can be decreased by the three priority strategies while increasing delay of no-priority phase movements. The efficiency of red truncation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green extension. And the efficiency of phase insertion is relevant with the proper inserting time, saturation of bus lane and other factors. Key words: transit signal priority;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bus priority control strategies; efficiency analysis 引 言 公交信号优先在改善公交服务,提高公交系统吸引力方面有非常大的潜力。从Wilbur (1967)等人对两个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过手1动信号提供公交优先的研究开始[1],公交优先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长足的进步[2]。单点信号优先控制策略因其逻辑简单且易于实现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Kevin (2000)[3],Yann Wadjas (2003)[4] ,Alexander skabardonis, (2000)[5],Peter.G . Furth (2001,2003)[6],Meenakshy Vasudevan and Gang-Len Chang(2001,2005)[7]等人先后提出了以降低延误为目标的优先控制策略,并从优先控制模型、检测器布置、优先控制系统结构和优先控制约束等方面进行研究。 几乎所有的单点优先策略,都是建立在单一公交车辆优先申请的。即优先策略的选择和实施时都是针对某一车辆,目标为降低单车延误,缺乏对之前到达或者之后可能到达车辆的考虑,也即缺乏优先策略对整个周期车均延误的影响分 收稿日期:2007-03-13 修回日期:2007-11-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0631002) 作者简介:马万经(1980-), 男, 内蒙古赤峰, 讲师, 研究方向为城市交通控制与交通仿真。 析。在公交车流量较小,一个周期红灯到达车辆数较小(如1辆)的情况下,这些策略并无明显的缺陷。然而,当公交流量较大,红灯期间到达车辆较多时,特别是在为了降低公交优先对非优先相位的不利影响,一个周期只能执行一种优先策略的情形下,这种缺陷就会逐渐暴露出来[8],必须对优先策略的可能效益进行全面地分析。 本文首先分析了三种通用的单点公交优先感应控制策略:公交相位绿灯延长、公交相位红灯早断和插入公交相位的适用范围;进而应用延误三角形法建立了公交优先策略下的公交车均延误和非优先相位社会车流车均延误的计算模型,并以其为指标,对比分析了不同情形下三种优先策略的效率。同时,应用VISSIM 的仿真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在对非优先相位效益降低量几乎接近的情况下,红灯早断的优先策略明显优于绿灯延长策略,而相位插入策略的效益则随相位插入时间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1 三种单点公交感应优先策略 设ba t 代表车辆到达交叉口的时刻;ex g 代表绿灯延长时间;tr g 代表红灯早断时间;in g 代表插入相位的长度;be g :公交相位有效绿灯时间;C :信号周期长度(s )。

浅谈访问控制策略

浅谈访问控制策略 身份鉴别与访问控制是信息安全领域的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然而,对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希望通过本文所引发的讨论能对统一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有所帮助。 在GB17859中.身份鉴别指的是用户身份的鉴别,包括用户标识和用户鉴别。在这里.用户标识解决注册用户在一个信息系统中的惟一性问题.用户鉴别则解决用户在登录一个信息系统时的真实性问题。一般情况下.当用户注册到一个系统时,系统应给出其惟一性的标识.并确定对其进行鉴别使用的信息(该信息应是保密的、并且是难以仿造的.一方面以一定方式提供给用户.另一方面由系统保存)。当用户登录到该系统时,用户应提供鉴别信息,系统则根据注册时所保留的鉴别信息对用户所提供的鉴别信息的真实性进行鉴别。 其实.从更广义的范围来讲.信息系统中的身份鉴别应包括用户身份鉴别和设备身份鉴别.用户身份鉴别又分为注册用户的身份鉴别和网上数据交换用户的身份鉴别。上述GB17859中的身份鉴别主要指的是注册用户的身份鉴别。网上数据交换时用户的身份鉴别是指非注册用户间进行数据交换时的身份鉴别。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在相互不知道对方身份的情况下,又要确认对方身份的真实、可信.从而确认数据交换的可信赖性。这就需要通过所谓的可信第三方(如由CA 系统提供的认证机制)实现数据交换双方身份的真实性认证。关于设备的身份鉴别.其实与注册用户的身份鉴别没有多大区别.只是鉴别的对象是接入系统的设备而已。对接入系统的设备进行身份鉴别.同样要先对其进行注册,并在注册时确定鉴别信息(鉴别信息既与设备相关联.又由系统保留)。当需要将设备接入系统时.被接入设备需提供鉴别信息,经系统确认其身份的真实性后方可接入。 访问控制在GB17859中同样有其特定的含义.并对自主访问控制和强制访问控制的策略做了具体的说明。其实.访问控制在更广的范围有着更广泛的含义。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往往把身份鉴别也称作是一种访问控制。如果我们把是否允许登录系统看作是是否允许对系统进行访问.把身份鉴别称为访问控制也未尝不可。问题是需要对其具体含义做清晰的描述。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把身份鉴别与访问控制这两个概念一起进行讨论的原因

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孔森 学号:2009082362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年级:电子信息工程09级(1)班 指导教师:裘祖旗 职称:副教授 完成日期:二○一三年一月八日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前言 交通是当今世界上一大热门课题,也是世界上多发性灾害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灾害,它给人们带来便捷服务同时,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人们出行的安全问题也成了重要话题。因此,如何防止交通事故,保护人们的出行安全,减少伤亡,已成了当今至关重要的问题,而十字路口是交通事故最多发生的地点。十字路口车辆穿梭,行人熙攘,车行车道,人行人道,有条不紊。那么靠什么来实现这井然秩序呢?靠的就是交通信号灯的自动指挥系统。因此本课题设计基于stc-89c52的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器,以使城市交通安全畅通。 正文 1. 国内外对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1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1850年,城市交叉口处不断增长的交通就引发了人们对安全和拥堵的关注。世界上第一台交通自动信号灯的诞生,拉开了城市交通控制的序幕,1868年12月10日,信号灯家族的第一个成员就在伦敦议会大厦的广场上诞生了,由当时英国机械师德·哈设计、制造的灯柱高7米,身上挂着一盏红、绿两色的提灯--煤气交通信号灯,这是城市街道的第一盏信号灯。在灯的脚下,一名手持长杆的警察随心所欲地牵动皮带转换提灯的颜色。后来在信号灯的中心装上煤气灯罩,它的前面有两块红、绿玻璃交替遮挡。不幸的是只面世23天的煤气灯突然爆炸自灭,使一位正在值勤的警察也因此断送了性命,这一次的煤气爆炸事故致使这种交通信号灯几乎销声匿迹了近半个世纪。1914年及稍晚一些时候,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才重新出现了交通信号灯,它们采用电力驱动,与现在意义上的信号灯已经相差无几。1926年英国人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这是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1

我国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现状与发展

我国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的现状与发展 二零一二年四月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我国近年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的情况 意义:1、减少交通事故,增加交通安全。 2、缓和交通拥挤、堵塞,提高运行效率。 3、节约能耗,降低车辆对环境的污染。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分析我国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本论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我国交通信号控制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1、我国城市交通状况 2、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应用现状 3、国内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问题分析 第二部分:分析我过交通信号控制的发展趋势。 1、交通系统的发展历程 2、我国一些城市的发展计划和目标

正文 第一部分:分析我国交通信号控制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1、我国城市交通状况 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的总体形势:城市化势头迅猛、机动车拥有量增长迅速、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交通结构和路网结构不尽合理、市民的交通法规意识和交通安全常识缺乏,交通管理措施不完善、管理效率低下、城市交通拥挤严重、社会消耗巨大、交通事故多发、汽车废气对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在对我国城市交通目前的状况进行全面把握和详细解剖的基础上,探索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展望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探讨适合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特点的道路交通管理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而交通控制实际上属于交通管理的范畴,交通控制是交通管理的某一表现方式。 将城市道路互相连起来构成道路交通网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造成车流中断、事故增多、延误严重的问题所在,是城市交通运输的瓶颈。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又是决定道路通行能力的关键所在,对城市交通网络的交叉口信号控制系统进行协调优化控制,对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应用现状 交通控制的发展经历了点控、线控和面控3个阶段。把控制对象区域内全部交通信号的控制作为一个交通控制中心管理下的整体控制系统,是单点信号、干线信号和网络信号系统的综合控制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交通流理论的不断完善,交通运输组织与优化理论的不断提高,世界上出现了多种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澳大利亚的SCATS系统、加拿大的RTOP系统、英国的TRANSYT系统和SCOOT系统、美国的UTCS-3GC系统以及ASCOT系统,其中TRANSYT系统、SCOOT系统和SCATS系统正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并在世界上很多城市得到广泛应用。 3、国内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问题分析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南宁等中大城市先后引进SCOOT、SCATS、TELVENT等先进的城市交通控制系统,迄今国内已经有30多个城市引进类似系统。本土企业如青岛海信、上海宝康等自1990年后也先后进行了交通信号系统的研发,但总体的技术指标和应用范围与国外系统仍有一定差距。 交通信号系统建设工程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和社会公益性强的系统工程,但目前无论是建设中国本土系统还是引进国外先进系统,许多城市建成后投入应用的城市交通信号系统普遍存在效能发挥不佳、使用不方便、经济效益差等问题,究其原因,排除系统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功能因素外主要涉及一下几个方面: 1、轻视前期调查。交通调查和基于交通调查数据的交通工程设计是交通信号系 统是否个性化、适应性和效能发挥的关键性工作。遗憾的是,相对信号配时设计,中国内陆城市交通管理者和系统设计施工者对设计前期的交通现场调查、交通流组织、交通流量等分析工作普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交通调查的方法、内容、时间和数据分析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导致受控区域的交

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控制策略探讨 刘辉

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控制策略探讨刘辉 发表时间:2019-11-04T09:35:32.8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作者:刘辉 [导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力工业的整体发展势头相对较好,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各行业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巴彦淖尔电业局乌拉特中旗供电分局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 0153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力工业的整体发展势头相对较好,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各行业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在此背景下,各行业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个性化需求,电力调度运行不仅要满足电力企业的基本需求,而且要推动电力企业向大规模生产的现代趋势发展。因此,必须要结合实际,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实现对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问题的有效防范和控制。 关键词:电力企业;电力调度运行;控制指挥;控制策略 导言:电力调度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控制指挥机构,当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受到不同原因的影响时,电力调度部门就必须及时的按照相关程序和调度制度来进行解决,发布正确的调度信息,利用正确的操作手段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工作,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减少事故发生率,减少事故的外在影响力,更能快速的恢复电力系统的稳定和使用。因此,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有必要对电力调度进行系统化,分析影响电力调度的原因,并加以解决和消除,以保证电力调度的正常工作。在电力调度质量评价指标中,良好的发电量控制和扩展问题是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风险和隐患是电力调度运行风险的研究方向。只有实施风险控制,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1电力调度工作的重要性 电力行业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规模逐渐扩大并逐渐成为我国的支柱行业,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安全隐患和更复杂的管理工作。电力调度是依据监控反馈的数据信息和电网实际运行参数相结合,并综合各种因素进行考虑,从而对电网运行状态做出判断,再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调整以确保其能持续安全稳定运行的管理手段。电力调度质量直接决定着电网运行的安全,是减少电力事故的关键。电力调度工作失败,可能影响正常供电,发生严重事故,破坏经济,危及人员安全。此外,电力调度对电力系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为完善电力系统、保障电力系统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电力调度运行中调度安全风险分类 2.1环境风险 电力调度工作受到周围工作环境的影响很大。电力调度工作需要直接与电力接触,其因为电力的特性而对周围环境要求较为严苛。电力调度工作必须要避开潮湿、易导电环境,避免调度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伤害。其他自然灾害也将成为电力调度中的潜在安全隐患,如降雪、暴雨、地震等,可能造成电网安全事故。在没有调度设备的情况下,如需要临时供电,如果临时供电的维护出现问题,整个电力系统可能会因停电而陷入非正常运行状态。 2.2人为风险 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的滋生,其与电力调度人员有着一定的关系,若电力调度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出现调度操作失误,或者对调度流程与方法掌控不当,则极易会造成安全事故。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调度人员的管理,以加强对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的控制。运用现代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设计合理的电力调度方案,减少人为操作,减少安全风险隐患,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 2.3电力调度安全风险 在电力调度过程中,部分电力设计工作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导致电力调度工作的规范性较差。工作人员对电力调度工作的忽视也是影响电力调度质量的重要因素,忽视行为导致电网调控的相关工作无法持续进行,甚至会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另外,电力调度工作环境也是影响调度质量的主要因素。目前,电力调度环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降低了电力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导致其不能用于电力调度,造成了检测数据资源的浪费。 3风险管理 3.1风险控制 控制电力运行风险,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必须做到以下3个方面:(1)事前控制,至少要准备7d左右的满足电力系统备用需求,随时适应新的发电计划,包括传输备用容量的燃料等资源;(2)在电力运行过程中,相关的调度管理者应随时观察电力调度是否满足相关要求,随时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调度任务主要包括:输电后备责任与分配、输电系统安全稳定监测等;(3)事后控制,要强化通信功能,从而方便于建立区域电网模型,实时分析电力运行安全,分析事后成本,合理规划和管理,分析实际输电线路等。 3.2风险评估 进行风险评估的时,要把重点放在定量的仿真计算和定性的统计分析两个方面,严格确认电力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对于电网能够承受多大的风险、可控性、可预见性精确的进行评估,基于以上的工作,对上述风险进行多维度排序,绘制相应的风险脉络图,以确定各阶段电网安全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3风险识别 电力系统运行风险主要包括备用容量和电力市场风险两个方面,即由于电厂之间长期形成的价格统一,和电力系统负荷大幅波动过大所引发的主变或线路过载,增加潮汐等风险。 3.4调度调控策略 3.4.1年度层面来说,要对电力结构在发展中发生的变化,及时对地区迎峰度夏电网风险预案进行滚动修订,及时更新区域电网黑启动方案。在短期内,应当制定调度台实时运行反事故预想以及日前电网方式事故处理预案。或者根据相关的需求在特殊条件下制定电网保电预案。 3.4.2在制定电力体制改革反腐措施时,要及时分析电力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制定具体的电力对策,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和实施,从而改善有关的规章制度。 3.4.3三道防线体系建设与电力规划思考。电力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应事先介入,提供预见性意见,并提出建设性建议,以减少电网潜在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文献综述适合研究生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电气112班王志刚 1062) 一、交通灯的历史发展 早在19世纪初期,在英国的一座城市中,红绿装是女性不同身份的代表,其中着红装的女性代表已婚,而着绿装的女性代表未婚,后来由于伦敦议会大厦前经常发生马车撞人的事件,于是当时一位名叫德哈特的设计师受红绿装的启发,发明了当时世界上第一台交通信号灯——该信号灯柱高7米,身上挂着一盏红色和一盏绿色的煤油灯。在灯的脚下,一名手持长杆的警察随心所欲的牵动着皮带转换灯的颜色。不幸的是,在该信号灯面世的半个多月,煤气灯突然爆炸,并且将在执勤的警察炸死,从此,信号灯就隐匿了。直到二十世纪初期,在美国一个叫克利夫兰的城市率先恢复了红绿交通信号灯,这时已经是电气信号灯了,随后美国许多城市也就陆续的将这种信号灯投入交通使用。对于第一盏名副其实的三色灯(红、黄、绿三种标志)在1918年诞生,该信号灯是三色圆形四面投影器,被安装在纽约市五号街的一座高楼上,由于它的诞生,使城市的交通大为改善。话说红黄绿三色灯的发明者是我国的胡汝鼎,当时他抱着“科学救国”的信念到美国深造,他站在繁华的十字路口等待绿灯信号,当他看到红灯面就要过去是,一辆转弯的汽车呼啸着从他身边擦过,吓了他一身冷汗,回到宿舍的他,对刚刚发生的这惊险一幕一直耿耿于怀,他反复琢磨,终于想到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就是在红绿灯的基础上再加上一盏黄灯,提醒人们注意安全。从此三色灯就成为了一个在交通上出色的指挥官,慢慢的也就遍及了全世界。 我国最早的交通信号灯出现在1928年的上海英租界,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人们才慢慢的感觉到交通信号灯对交通安全和秩序的重要性,交通灯也才在中国慢慢流行。 从最早的手动控制煤气灯到后来的电气控制,从采用计算机控制到现代化的电子定时

BRT信号优先系统控制与设计

BRT 信号优先系统控制与设计 高 歌1 ,高 克 2 (1.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2.青岛千禧国际村置业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106) 摘 要:BRT 信号优先是解决城市BRT 车辆在交叉口延误的有效方式。探讨从BRT 信号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公交信号优先的控制方案及BRT 信号优先的控制方式入手实现BRT 信号优先。设计BRT 信号优先模块的构架及BRT 信号优先的逻辑架构,最终实现BRT 信号优先。关键词:BRT ;信号优先;相位 中图分类号:U 492.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5696(2011)01 0047 04 Design on Trffic Signal Control for BRT s Priority GAO Ge 1 ,GAO Ke 2 (1.L anzhou Jiao tong U niv ersity ,L anzhou 730070,China; 2.Q ingdao M illennium Co.,L td;Q ingdao 266106,Shando ng ,China) Abstract:Intro duce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BRT in China sim pally.The mechanism of BRT signal prior ity.It including strateg e control 、plan contr ol and pattern contro l.Desig n the construct of BRT signal prior ity mo dule.A t last,posed log ical construct of BRT sig nal priority.Key words:BRT;sig nal priority;phase 收稿日期:2010 09 05 作者简介:高 歌(1986-),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交通运输规 划. BRT 是解决城市拥堵的有效方式。自2005年以来,我国先后有北京、杭州、常州、厦门、济南、大连、重庆、深圳、合肥、武汉、郑州相继开通运营BRT 。 目前,我国的许多城市虽然采用了BRT ,但是很多城市没有BRT 信号优先控制系统,BRT 车辆在信号交叉口延误很大,从而导致BRT 系统快速、高效、准确的特点没有很好的体现。本文主要针对此种情况,提出BRT 信号优先,充分体现BRT 的优越性。 1 BRT 信号系统的控制策略 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大体分为3类:被动优先、主动优先和实时优先。 1)被动优先:根据交叉口历史交通流数据,预先进行公交优先信号配时。 2)主动优先:通过监测公交车采取延长、提前、增加或减少相位的信号调整方法来适应公交车,主动优先又可分为无条件优先和有条件优先。 3)实时优先:实时是最新发展起来的公交优 先信号控制理念。它通过GPS 等装置估计系统现状,考虑网络上所有的社会车辆和公交车流量、公交车上乘客数和公交车运行状况(是否晚点),基于实时信息的公交交叉口信号优化策略。该策略在减少公交车延误和缩短公交乘客出行时间的同时,将对其余交通方式的影响降为最低。 2 BRT 信号优先的控制方案 BRT 信号优先的实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绿灯延长、绿灯提前、相位插入及跳跃相位等。 绿灯延长(Green Extension),即延长相位绿灯时间。当公交车辆到达交叉口时,若该相位的绿灯信号即将结束,这时采用延长该相位的绿灯时间,以使公交车辆有足够的时间通过交叉口,如图1所示。公交车辆通过交叉口后,控制系统将恢复原有的信号配时。 绿灯提前(Ear ly Gr een/Red T runcation),即缩短车辆等待绿灯信号的红灯时间,当公交车辆到达交叉口时,公交车辆通行方向所在的相位处于红灯状态,这时通过缩短交叉口当前相位的绿灯执行时间,使公交车辆到达交叉口时,可以以绿灯信号顺利通过交叉口。如图2所示在这种控制策略下,在周期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在后续执行相位相序

化工仪表中的自动化控制策略探讨

化工仪表中的自动化控制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19-09-03T16:48:52.55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7期作者:何利军[导读] 现阶段,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化工业得以迅猛发展,在市场上的竞争愈发激烈,特别是化工安全生产的要求不断提升,这就需化工单位务必将化工仪表自动化管控的工作做好 中石化第十建设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555 摘要:现阶段,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化工业得以迅猛发展,在市场上的竞争愈发激烈,特别是化工安全生产的要求不断提升,这就需化工单位务必将化工仪表自动化管控的工作做好,从而达到对生产环节实现智能化的操作与管控目标,推动生产过程更为安全与可靠,进而有效提高其核心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化工仪表;自动化控制;策略探讨 引言 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化工仪表也不断的更新,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在仪表快速更新的过程中,对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要给予相应的重视,要将自动化仪表的运用与管理提升到同样的高度,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化工仪表自动化的全部潜力,从而推动我国化工行业的长足进步。 1化工自动化的含义 想要弄清化工仪表自动化的进步意义,首先就要深入的了解什么是化工的自动化。总体来说,所谓的化工自动化,就是在化工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其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对于化工设备进行相应的调控与管理。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首先,用自动化的化工生产设备逐渐淘汰掉落后的手工生产设备,在减少的化工设备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同时,又能减少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错误发生的概率。其次,化工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生产的过程中对于人员的人身安全是有一定的危险的,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化学药剂的使用,这些强酸或者强碱药剂对于人体都存在着伤害,而采用自动化的设备可以让人员与化学药剂的接触变少,保证人员的安全。而化工仪表作为整个化工品生产设备中的一个关键模块,其自动化的意义就显得非常突出了。 2化工仪表自动化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2.1研发与更新仪表资金注入不到位 逐利性是企业最根本的性质,任何的企业都要将企业的盈利放在首位。一些化工企业为了眼前的既得利益而忽略了设备的更新与升级,特别是对于化工仪表的研发与改良,其自动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但实际情况是,化工企业往往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这对于企业的优化与升级是不利的。 2.2人才的缺失 单单更新的自动化的化工仪表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拥有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由于化工企业的特殊性,让招聘而来的新员工操作大型的化工设备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想要解决新型技术人才的问题还要从企业内部寻找出路,对于一些工作认真负责,专业技术过硬的老员工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但培养人才是一个要耗费巨大精力,时间跨度长,且成果不可预期的事情,很多的企业为了单方面的降低成本,而放弃了对员工的培养。 3化工仪表中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及策略探讨 3.1自动化的控制系统 现阶段,化工单位于生产当中时常会遭遇温度改变情况,若处理的不够及时,这会给生产带来相应的影响。由于化工单位生产当中时常发生温差比较大的情况,而应用原位的温度计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为了于生产当中切实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应对仪器管控加以重视。(1)对生产当中温度的改变情况加以追踪,及时将仪器上所显示出的信息告知相关的工作者,保证其对温度改变情况加以掌握。(2)对产品的液位加以掌握,部分化工单位对于液体方面有着特别的要求,因此应于生产当中经液位获得和生产相关的信息,使化工单位生产实现可视化。(3)对压力、流量等相关的参数数据加以记录,给生产提供有效切实数据。应用仪表的控制系统加以管控,于自动化的控制技术前提下,化工单位仅需创建一个相关的符合安全规范的控制室,并将所用设施放于此处,方便有关的工作人员加以管控。 3.2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 通常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FCS)其开放性与互操作性及全数字化比较强,逐渐变成控制系统以后发展的趋势,其发展的前景较好。当前现场总线的智能仪表有着良好管控的分散度,对仪表相关功能有进一步的强化,除适应的能力以外,操作的水平与管控的功能也较强。与此同时,运用现场总线还能对达到分散控制的目的有所帮助,各总线还能连接至站点超过一米的智能化的仪表上,这使电缆的用量有所减少,预防在后期增加调试与维护的成本,对保证化工单位经济的效益有利。 3.3人机界面的控制系统 当前诸多的化工单位均可用人机界面的方式来达到其管理和管控工作的要求,然而于控制室内已选择传统的模式达到管理的要求。在传统一对一的管理方式当中,对时间与提高工作的效率会在负面造成相应影响。另外于传统控制的管理方式当中还有着处理的速度较慢等情况,使得无法达到良好管控的效果。若凭借LCD等先进显示的方式来完善设备的结构与装置,可促使得原本较复杂操作的过程有效得以降低,进而提高其管理的效率。 3.4对控制的精度加以优化 凭借电脑芯片等相关技术帮助,能显箸提高仪表自动化管控设备操作和控制的效果,不但降低了设备的体积,并且对其管控的精度还有所优化。于化工仪表控制当中增添编程的功能,能促使仪表和各类软件相互结合。将接口的芯片在化工设备控制的电路当中加以运用,可对管控复杂的电路功能加以强化。选择存储的程序来代替顺序性管控,软件的编程比较简便,能对常见逻辑的电路加以替换,促使电路达到良好且综合发展的目的。化工仪表自动化控制需有较强记忆和计算的功能加以支持。于化工生产当中,若存储器已通电,便能及时对各个设备运转的信息加以存储和综合的记忆,并且能于后期达到高精度计算的要求,进而使硬件的负荷显著降低,还能对仪表解决各类运行的数据和信息功能有所丰富,进而于优化程序前提下提高控制的精确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