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精讲精练高效演练第5讲功功率动能定理

2015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精讲精练高效演练第5讲功功率动能定理
2015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精讲精练高效演练第5讲功功率动能定理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效演练

1.(2014·泉州模拟)如图所示,质量分别是m A和m B的A、B两物体,用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相连,处于静止状态。现对A施以竖直向上的力F,并将其缓慢提起,当B对地面恰无压力时撤去F,A由静止向下运动至最大速度时,重力做的功为( )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解析】选C。当A向下运动至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此时弹簧的压缩量x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当B恰好对地面无压力时弹簧的伸长量x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故知A从撤去F至速度达到最大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W G=m A g(x1+x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正确。

2.火车在水平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阻力不变,则牵引力F和F 的瞬时功率P的变化情况是( )

A. F不变,P变大

B.F变小,P不变

C.F变大,P变大

D.F、P都不变

【解析】选A。火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牵引力不变,速度逐渐增大,由公式P=Fv,其功率P不断变大,选项A正确。

3.(2014·漳州模拟)如图所示,电梯质量为M,地板上放置一质量为m 的物体,钢索拉着电梯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加速运动,当上升高度为H时,速度达到v,则

( )

A.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v2

B.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mg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v2

C.钢索的拉力做的功等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v2+MgH

D.合力对电梯M做的功等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v2

【解析】选D。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合力对物体做功等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v2,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mg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v2,选项A、B错;以电梯为研究对象,合力对电梯做的功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v2,选项D正确;以电梯和物体的整体为研究对象,选项C错。故选D。

4.(2014·兰州二模)a、b为紧靠着的、且两边固定的两张相同薄纸,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从距纸面高为60cm的地方自由下落,恰能穿破两张纸。若将a纸的位置升高, b纸的位置不变,在相同条件

下要使小球仍能穿破两张纸,则a纸距离b纸不超过( )

A.15 cm

B.20 cm

C.30 cm

D.60 cm

【解析】选C。小球穿过两张纸时,由动能定理得mgh-2W=0,将a纸向上移,若恰能穿过第一张纸,则mgh′-W=0,解得下落的高度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h,因此两张纸的距离不能超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h=30cm,C正确。

5.(2014·福州模拟)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与半径为R=0.5m的光滑半圆轨道BCD相连接,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O是BCD的圆心,BOD在同一竖直线上。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在水平恒力F=15N的作用下,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小物块运动到B点时撤去F,小物块沿半圆轨道运动恰好能通过D点,已知A、B间的距离为3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小物块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

(2)小物块离开D点后落到地面上的点与B点之间的距离;

(3)小物块在水平面上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三点:

(1)小物块恰能通过D点说明小物块在D点只有重力提供向心力;

(2)小物块离开D点做平抛运动;

(3)小物块由A运动到B的过程和由B运动到D的过程可由动能定理列

方程。

【解析】(1)小物块恰能通过D点,在D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小物块由B运动到D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2R=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解得:v B=5m/s

(2)小物块经过D点后做平抛运动,则:

水平方向:x=v D t

竖直方向:2R=错误!未找到引用源。gt2

解得:x=1m

(3)小物块在水平面上由A运动到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Fx AB-W f=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解得:W f=32.5J

答案:(1)5m/s (2)1 m (3)32.5 J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考物理总复习--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及解析

高考物理总复习--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及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 1.滑板运动是极限运动的鼻祖,许多极限运动项目均由滑板项目延伸而来.如图所示是滑板运动的轨道,BC 和DE 是两段光滑圆弧形轨道,BC 段的圆心为O 点、圆心角 θ=60°,半径OC 与水平轨道CD 垂直,滑板与水平轨道CD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某运动员从轨道上的A 点以v 0=3m/s 的速度水平滑出,在B 点刚好沿轨道的切线方向滑入圆弧轨道BC ,经CD 轨道后冲上DE 轨道,到达E 点时速度减为零,然后返回.已知运动员和滑板的总质量为m =60kg ,B 、E 两点与水平轨道CD 的竖直高度分别为h =2m 和H =2.5m.求: (1)运动员从A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到达B 点时的速度大小v B ; (2)水平轨道CD 段的长度L ; (3)通过计算说明,第一次返回时,运动员能否回到B 点?如能,请求出回到B 点时速度的大小;如不能,请求出最后停止的位置距C 点的距离. 【答案】(1)v B =6m/s (2) L =6.5m (3)停在C 点右侧6m 处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在B 点时有v B = cos60? v ,得v B =6m/s (2)从B 点到E 点有2 102 B mgh mgL mgH mv μ--=- ,得L =6.5m (3)设运动员能到达左侧的最大高度为h ′,从B 到第一次返回左侧最高处有 2 1'202 B mgh mgh mg L mv μ--?=-,得h ′=1.2m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1.动能定理 (1)三种表述 ①文字表述:所有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②数学表述:W 合=12m v 2-12 m v 02或W 合=E k -E k0; ③图象表述:如图6所示,E k -l 图象中的斜率表示合外力. 图6 (2)适用范围 ①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②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③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同时作用,也可分阶段作用. 2.解题的基本思路 (1)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 (2)分析受力情况和各力的做功情况; (3)明确研究对象在过程的初末状态的动能E k1和E k2; (4)列动能定理的方程W 合=E k2-E k1及其他必要的解题方程,进行求解. 例1 我国将于2022年举办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图1所示,质量m =60 kg 的运动员从长直助滑道AB 的A 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3.6 m /s 2 匀加速滑下,到达助滑道末端B 时速度v B =24 m/s ,A 与B 的竖直高度差H =48 m ,为了改变运动员的运动方向,在助滑道与起跳台之间用一段弯曲滑道衔接,其中最低点C 处附近是一段以O 为圆心的圆弧.助滑道末端B 与滑道最低点C 的高度差h =5 m ,运动员在B 、C 间运动时阻力做功W =-1 530 J ,取g =10 m/s 2. 图1 (1)求运动员在AB 段下滑时受到阻力F f 的大小;

(2)若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则C 点所在圆弧的半径R 至少应为多大. 答案 (1)144 N (2)12.5 m 解析 (1)运动员在AB 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设AB 的长度为x ,则有v B 2=2ax ①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H x -F f =ma ②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解得F f =144 N ③ (2)设运动员到达C 点时的速度为v C ,在由B 到达C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h +W =12m v C 2-12m v B 2 ④ 设运动员在C 点所受的支持力为F N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N -mg =m v 2 C R ⑤ 由题意和牛顿第三定律知F N =6mg ⑥ 联立④⑤⑥式,代入数据解得R =12.5 m.

功和功率

[高考命题解读]

第1讲 功和功率 一、功 1.定义: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必要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3.物理意义: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4.计算公式 (1)恒力F 的方向与位移l 的方向一致时:W =Fl . (2)恒力F 的方向与位移l 的方向成某一夹角α时:W =Fl cos α. 5.功的正负 (1)当0≤α<π 2 时,W >0,力对物体做正功. (2)当π 2<α≤π时,W <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3)当α=π 2时,W =0,力对物体不做功. 6.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功

7.一对平衡力的功 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若物体静止,则两个力都不做功;若物体运动,则这一对力所做的功一定是数值相等,一正一负或均为零. 自测1 (多选)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距离s ,如图1所示,物体m 相对斜面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重力对物体m 做正功 B.合力对物体m 做功为零 C.摩擦力对物体m 做负功 D.支持力对物体m 做正功 答案 BCD 二、功率 1.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2.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 3.公式: (1)P =W t ,P 为时间t 内物体做功的快慢. (2)P =F v ①v 为平均速度,则P 为平均功率. ②v 为瞬时速度,则P 为瞬时功率. ③当力F 和速度v 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可以将力F 分解或者将速度v 分解. 自测2 (多选)关于功率公式P =W t 和P =F v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P =W t 知,只要知道W 和t 就可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 B.由P =F v 既能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也可以求平均功率 C.由P =F v 知,随着汽车速度的增大,它的功率也可以无限增大 D.由P =F v 知,当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 答案 BD 自测3 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 、B ,在某一高度处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 0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功、功率与动能定理(解析版)

构建知识网络: 考情分析: 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力学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常以选择题、计算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常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题目的综合性较强。复习中要特别注意功和功率的计算,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以及与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知识的综合应用 重点知识梳理: 一、功 1.做功的两个要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2.功的物理意义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3.公式 W =Fl cos_α (1)α是力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l 为物体对地的位移. (2)该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4.功的正负 (1)当0≤α<π 2 时,W >0,力对物体做正功. (2)当π 2<α≤π时,W <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3)当α=π 2时,W =0,力对物体不做功. 通晓两类力做功特点 (1)重力、弹簧弹力和电场力都属于“保守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仅由作用对象的初、末位置(即位移)决定。

(2)摩擦力属于“耗散力”,做功与路径有关。 二、功率 1.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 2.公式: (1)P =W t ,P 为时间t 内的物体做功的快慢. (2)P =Fv ①v 为平均速度,则P 为平均功率. ②v 为瞬时速度,则P 为瞬时功率. 3.对公式P =Fv 的几点认识: (1)公式P =Fv 适用于力F 的方向与速度v 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 (2)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只有正值,没有负值. (3)当力F 和速度v 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可以将力F 分解或者将速度v 分解. 4.额定功率:机械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 5.实际功率:机械实际工作时的功率,要求不能大于额定功率. 三、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公式:E k =1 2 mv 2. 3.物理意义:动能是状态量,是标量(选填“矢量”或“标量”),只有正值,动能与速度方向无关. 4.单位:焦耳,1J =1N·m =1kg·m 2/s 2. 5.动能的相对性:由于速度具有相对性,所以动能也具有相对性. 6.动能的变化:物体末动能与初动能之差,即ΔE k =12mv 22-1 2mv 12. 四、动能定理 1.内容:在一个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1)W =ΔE k . (2)W =E k2-E k1. (3)W =12mv 22-1 2mv 12. 3.物理意义:合外力做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 4.适用条件 (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2)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高中物理 动能 动能定理资料

动能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是高中教学重点内容,也是高考每年必考内容,由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提起高度重视。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动能的概念: (1)知道什么是动能。 制中动能的单位是焦耳(J);动能是标量,是状态量。 (3)正确理解和运用动能公式分析、解答有关问题。 2.掌握动能定理: (1)掌握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的计算,理解“代数和”的含义。 (2)理解和运用动能定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重点是对动能公式和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2.动能定理中总功的分析与计算在初学时比较困难,应通过例题逐步提高学生解决该问题的能力。 3.通过动能定理进一步加深功与能的关系的理解,让学生对功、能关系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这是本节的较高要求,也是难点。 三、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初中我们曾对动能这一概念有简单、定性的了解,在学习了功的概念及功和能的关系之后,我们再进一步对动能进行研究,定量、深入地理解这一概念及其与功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设计 1.什么是动能?它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主要是初中知识回顾,可请学生举例回答,然后总结作如下板书: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下面通过举例表明:运动物体可对外做功,质量和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物体对外做功的能力也越强。所以说动能是表征运动物体做功的一种能力。 2.动能公式 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如何呢?我们知道,功与能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做功来研究能量。外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运动而具有动能。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个途径研究一个运动物体的动能是多少。 列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光滑水平面上一物体原来静止,质量为m,此时动能是多少?(因为物体没有运动,所以没有动能)。在恒定外力F作用下,物体发生一段位移s,得到速度v (如图1),这个过程中外力做功多少?物体获得了多少动能?

2021届新高三物理精品专项测试题 8 功和功率、动能及动能定理 学生版

【精品原创】2021届高三特前班精准提升物理专项测试题 8 功和功率、动能及动能定理 例1.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至地面。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 度大小v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等。不考虑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对于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 ) A .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 B .电机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2∶1 C .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为2∶1 D .电机所做的功之比为4∶5 【解析】根据位移相同可得两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相等,21v 0×2t 0=21×21 v 0×[2t 0+t ′+(t 0 +t ′)],解得t ′=21t 0,则对于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中,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t 0∶(2t 0+21 t 0)=4∶5,A 正确;加速过程中的牵引力最大,且已知两次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故两次中最大牵引力相等,B 错误;由题知两次提升的过程中矿车的最大速度之比为2∶1,由功率P =Fv ,得最大功率之比为2∶1,C 正确;两次提升过程中矿车的初、末速度都为零,则电机所做的功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重力做的功相等,故电机所做的功之比为1∶1,D 错误。 【答案】AC 例2.(2019?全国III 卷?17)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 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距地面高度h 在3 m 以内时,物体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E k 随h 的变化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 10 m/s 2。该物体的质量为( ) A .2 kg B .1.5 kg C .1 kg D .0.5 kg 【解析】设物体的质量为m ,则物体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 和竖直向下的 恒定外力F ,当Δh =3 m 时,由动能定理结合题图可得-(mg +F )Δh =(36-72) J ;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 和竖直向上的恒定外力F ,当Δh =3 m 时,再由动能定理结合题图可得(mg -F )Δh =(48-24) J ,联立解得m =1 kg 、F =2 N ,选项C 正确,A 、B 、D 均错误。 【答案】C 1.(多选)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足够长,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恒 力F 作用下,由静止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力F 做功为60 J ,此后撤去力F ,物体又经过相同的时间t 回到斜面底端,若以底端的平面为零势能参考面,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回到斜面底端的动能为60 J B .恒力F =2mg sin θ C .撤去力F 时,物体的重力势能是45 J D .动能与势能相等的时刻一定出现在撤去力F 之前 2.(多选)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半圆弧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槽口向上,槽口直径水平,一 个质量为m 的物块从P 点由静止释放刚好从槽口A 点无碰撞地进入槽中,并沿圆弧槽匀速率地滑行到最低点B 点,不计物块的大小,P 点到A 点高度为h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试题经典及解析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 1.如图所示,半径R =0.5 m 的光滑圆弧轨道的左端A 与圆心O 等高,B 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圆弧轨道的右端C 与一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相切。一质量m =1kg 的小滑块从A 点正上方h =1 m 处的P 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已知滑块与粗糙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 =10 m/s 2。 (1)求滑块第一次运动到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求滑块在粗糙斜面上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3)通过计算判断滑块从斜面上返回后能否滑出A 点。 【答案】(1)70N ; (2)1.2m ; (3)能滑出A 【解析】 【分析】 【详解】 (1)滑块从P 到B 的运动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则有 ()21 2 B mg h R mv += 那么,对滑块在B 点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轨道对滑块的支持力竖直向上,且 ()2 N 270N B mg h R mv F mg mg R R +=+=+= 故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滑块第一次运动到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70N ,方向竖直向下。 (2)设滑块在粗糙斜面上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为L ,滑块运动过程只有重力、摩擦力做功,故由动能定理可得 cos37sin37cos370mg h R R L mgL μ+-?-?-?=() 所以 1.2m L = (3)对滑块从P 到第二次经过B 点的运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可得 ()21 2cos370.542 B mv mg h R mgL mg mgR μ'=+-?=> 所以,由滑块在光滑圆弧上运动机械能守恒可知:滑块从斜面上返回后能滑出A 点。 【点睛】 经典力学问题一般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得合外力及运动过程做功情况,然后根据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及几何关系求解。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专题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专题复习一.基础知识归纳: (一)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______而具有的能. 2.表达式:E k=_________. 3.物理意义:动能是状态量,是_____.(填“矢量”或“标量”) 4.单位:动能的单位是_____. (二)动能定理: 1.内容:在一个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的___________. 2.表达式:W=_____________. 3.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 4.适用条件: (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______________. (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_________. (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_______________. 二.分类例析: (一)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1.若过程有多个分过程,既可以分段考虑,也可以整个过程考虑.但求功时,必须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求出总功,把各力的功连同正负号一同代入公式. 2.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 (1)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力的做功情况: (3)明确研究对象在过程的初末状态的动能E k1和E k2; (4)列动能定理的方程W合=E k2-E k1及其他必要的解题方程,进行求解. 例1.小孩玩冰壶游戏,如图所示,将静止于O点的冰壶(视为质点)沿直线OB用水平恒力推到A点放手,此后冰壶沿直线滑行,最后停在B点.已知冰面与冰壶的动摩擦因数为μ,冰壶质量为m,OA=x,AB=L.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冰壶在A点的速率v A;(2)冰壶从O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受到小孩施加的水平推力F. 吴涂兵

2020届高考物理小题狂练8: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附解析)

2020届高考物理小题狂练8: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附解析) 一、考点内容 (1)功的理解与计算; (2)恒力及合力做功的计算、变力做功; (3)机车启动问题; (4)功、功率与其他力学知识的综合; (5)动能及动能定理; (6)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多过程问题; (7)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多物体的运动问题。 二、考点突破 1.(多选)如图所示,轻绳一端受到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质 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相连。开始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当小物块从水平 面上的A点被拖动到水平面上的B点时,位移为L,随后从B点沿斜面被拖动到定滑轮O处,BO间距离也为L。小物块与水平面及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若小物块从A ,小物块在BO段运动过程中克服摩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F对小物块做的功为W F ,则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擦力做的功为W f =FL(cos θ+1) A.W B.W F=2FL cos θ C.W f=μmgL cos 2θ D.W f=FL-mgL sin 2θ

2.(多选)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通过力和速度传感器监测到推力F、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取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m=0.5 kg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 C.第2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2 J D.前2 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P=3 W 3.(多选)质量为400 kg的赛车在平直赛道上以恒定功率加速,受到的阻力不变,其加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赛车() 速度a和速度的倒数1 v A.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 B.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 C.输出功率为160 kW D.所受阻力大小为1600 N 4.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 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距地面高度h在3 m以内时,物体 随h的变化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 m/s2。该物体的 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E k 质量为() A.2 kg B.1.5 kg C.1 kg D.0.5 kg 5.(多选)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某条滑道由上、下两段高均为h,与水平面倾角分别为45°和37°的滑道组成,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为m的载人滑草车从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 1.如图所示,在水平轨道右侧固定半径为R的竖直圆槽形光滑轨道,水平轨道的PQ段长度为,上面铺设特殊材料,小物块与其动摩擦因数为,轨道其它部分摩擦不计。水平轨道左侧有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可视为质点的质量的小物块从轨道右侧A点以初速度冲上轨道,通过圆形轨道,水平轨道后压缩弹簧,并被弹簧以原速率弹回,取,求: (1)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2)小物块被弹簧第一次弹回经过圆轨道最低点时的动能; (3)当R满足什么条件时,小物块被弹簧第一次弹回圆轨道时能沿轨道运动而不会脱离轨道。 【答案】(1)10.5J(2)3J(3)0.3m≤R≤0.42m或0≤R≤0.12m 【解析】 【详解】 (1)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其弹性势能最大。从A到压缩弹簧至最短的过程中,由动 能定理得:?μmgl+W弹=0?m v02 由功能关系:W弹=-△E p=-E p 解得 E p=10.5J; (2)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被弹回圆形轨道最低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2μmgl=E k?m v02 解得 E k=3J; (3)小物块第一次返回后进入圆形轨道的运动,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小球能够绕圆轨道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此时设小球最高点速度为v2,由动能定理得 ?2mgR=m v22?E k 小物块能够经过最高点的条件m≥mg,解得R≤0.12m ②小物块不能够绕圆轨道做圆周运动,为了不让其脱离轨道,小物块至多只能到达与圆心 等高的位置,即m v12≤mgR,解得R≥0.3m; 设第一次自A点经过圆形轨道最高点时,速度为v1,由动能定理得:

2020届高考物理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二:功 功率 动能定理(含解析)

专题二能量和动量 第1讲功功率动能定理 (建议用时: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8分,共64分.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所示,在天花板上的O点系一根细绳,细绳的下端系一小球.将小球拉至细绳处于水平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从位置A开始沿圆弧下落到悬点的正下方的B点的运动过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 A.小球的向心力大小不变 B.细绳对小球的拉力对小球做正功 C.细绳的拉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 D.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先变小后变大 解析: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由向心力F=m可知,向心力增大,故A错误;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指向圆心,小球做圆周运动,故绳的拉力对小球不做功,功率也为零,故B错误,C正确;在开始的瞬间重力对小球做功功率为零,到达B点的瞬间重力的功率也为零,即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

2.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物体处于同一高度,A沿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斜面下滑,B自由下落,最后到达同一水平面,则( D ) A.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 B.到达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P A=P B C.到达底端时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重力对两物体做的功相同 解析:两物体质量m相同,初、末位置的高度差h相同,重力做的功相同,但由于运动时间的不同,所以重力的平均功率不同,故A错误,D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得,下降的高度相同,根据mgh=mv2可得v=,到达同一水平面的速度大小相等,但是速度方向不同,即速度不同,故C 错误;由于竖直分速度不同,根据P=mgv y可知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不等,故B错误. 3.目前,我国高铁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某“和谐号”动车组由8节车厢连接而成,每节车厢质量均为5.0×104 kg,其中第一节和第五节为动力车厢,正常行驶时每节动力车厢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2.0×107 W.某次该动车组在平直的轨道上由静止以恒定加速度启动,t1时刻发动机达到额定功率,此后以额定功率行驶,t2时刻动车组达到最大速度,整个过程的v-t图象如图,假设每节车厢受到的阻力恒定,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专题06 功和功率 动能定理-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与提分秘籍(解析版)

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与提分秘籍 专题06 功和功率 动能定理 题型一 功和功率的理解和计算 【题型解码】 1.要注意区分是恒力做功,还是变力做功,求恒力的功常用定义式. 2.变力的功根据特点可将变力的功转化为恒力的功(如大小不变、方向变化的阻力),或用图象法、平均值法(如弹簧弹力的功),或用W =Pt 求解(如功率恒定的力),或用动能定理等求解. 【典例分析1】(2019·山东菏泽市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半圆弧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槽口向上,槽口直径水平,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从P 点由静止释放刚好从槽口A 点无碰撞地进入槽中,并沿圆弧槽匀速率地滑行到最低点B 点,不计物块的大小,P 点到A 点高度为h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从P 到 B 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g (R +h ) B .物块从A 到B 过程重力的平均功率为2mg 2gh π C .物块在B 点时对槽底的压力大小为(R +2h )mg R D .物块到B 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mg 2gh 【参考答案】 BC 【名师解析】 物块从A 到B 过程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有mgR -W f =0,因此克服摩擦力做功W f =mgR ,A 项错误;根据机械能守恒,物块到A 点时的速度大小由mgh =1 2mv 2得v =2gh ,从A 到B 运 动的时间t =12πR v =πR 22gh ,因此从A 到B 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为P =W t =2mg 2gh π,B 项正确;物块在B 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N -mg =m v 2 R ,求得F N =(R +2h )mg R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 N ′=F N =(R +2h )mg R , C 项正确;物块到B 点时,速度的方向与重力方向垂直,因此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零, D 项错误. 【典例分析2】(2019·湖北武汉高三3月调研)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四个小球1、2、3、4分别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或平抛(图乙),其中图丙是一倾角为45°的光滑斜面,图丁为1 4光滑圆弧,不计空气阻力,则下 列对四种情况下相关物理量的比较正确的是( )

最新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 1.如图所示,在水平轨道右侧固定半径为R的竖直圆槽形光滑轨道,水平轨道的PQ段长度为,上面铺设特殊材料,小物块与其动摩擦因数为,轨道其它部分摩擦不计。水平轨道左侧有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可视为质点的质量的小物块从轨道右侧A点以初速度冲上轨道,通过圆形轨道,水平轨道后压缩弹簧,并被弹簧以原速率弹回,取,求: (1)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2)小物块被弹簧第一次弹回经过圆轨道最低点时的动能; (3)当R满足什么条件时,小物块被弹簧第一次弹回圆轨道时能沿轨道运动而不会脱离轨道。 【答案】(1)10.5J(2)3J(3)0.3m≤R≤0.42m或0≤R≤0.12m 【解析】 【详解】 (1)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其弹性势能最大。从A到压缩弹簧至最短的过程中,由动 能定理得:?μmgl+W弹=0?m v02 由功能关系:W弹=-△E p=-E p 解得 E p=10.5J; (2)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被弹回圆形轨道最低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2μmgl=E k?m v02 解得 E k=3J; (3)小物块第一次返回后进入圆形轨道的运动,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小球能够绕圆轨道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此时设小球最高点速度为v2,由动能定理得 ?2mgR=m v22?E k 小物块能够经过最高点的条件m≥mg,解得R≤0.12m ②小物块不能够绕圆轨道做圆周运动,为了不让其脱离轨道,小物块至多只能到达与圆心 等高的位置,即m v12≤mgR,解得R≥0.3m; 设第一次自A点经过圆形轨道最高点时,速度为v1,由动能定理得:

功和功率,动能定理

第一部分功和功率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功和功的计算 ▲知识梳理 1.功的定义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缺一不可。 如图甲所示,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时,杠铃没有发生位 移,举杠铃的力对杠铃没有做功。如图乙所示,足球在水平地 面上滚动时,重力对球做的功为零。 3.功的物理意义: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能量的转化跟做功密切相关,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 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4.公式 (1)当恒力F的方向与位移l的方向一致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 = Fl。 (2)当恒力F的方向与位移l的方向成某一角度时,力F物体所做的功为.即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的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 5.功是标量,但有正负 功的单位由力的单位和位移的单位决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取绝对值)。这两种说法在意义上是相同的。例如竖直向上抛出的球,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对球做了-6J 的功,可以说成球克服重力做了6J的功。 由,可以看出: ①当=0时,,即,力对物体做正功; ②当时,,力对物体做正功。 ①②两种情况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③当时,力与位移垂直,,即力对物体不做功,即外界和物体间无能量交换; ④当时,,力对物体做负功; ⑤当时,,此时,即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位移的方向完全相反,是物体运动的阻力。 ④⑤两种情况都是物体对外界做功。 6.合力的功 当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 求合力的功可以先求各个力所做的功,再求这些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也可先求合外力,再求合外力的功;也可用动能定理求解。 ▲疑难导析 一、功的正负的理解和判断 1.功的正负的理解 功是一个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功的正负不代表方向,也不表示大小,只说明是动力做功还是阻力做功,或导致相应的能量增加或减少。 2.常用的判断力是否做功及做功正负的方法 (1)根据力和位移方向的夹角判断: ①当时,,力对物体做正功; ②当时,,力对物体做负功,也称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③当时,,力对物体不做功。 (2)根据力和瞬时速度方向的夹角判断。此法常用于判断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变力做的功。 ①时,力F对物体不做功。例如,向心力对物体不做功;作用在运动电荷上的洛伦兹力对电荷不做功; ②当时,力F对物体做正功; ③当时,力F对物体做负功,即物体克服力F做功。 (3)根据质点或系统能量是否变化,彼此是否有能量转移或转化进行判断。若有能量的变化,或系统各质点间彼此有能量的转移或转化,则必定有力做功。 二、功的计算方法 1.功的公式:,是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公式主要用于求恒力做功和F随l做线性变化的变力做功(此时F取平均值)。

高考物理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专题

弄死我咯,搞了一个多钟 专题四动能定理及能量守恒(注意大点的字) 一、大纲解读 本专题涉及的考点有: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都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全,频率高,题型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力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用能量观点解题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大途径之一。《大纲》对本部分考点要求为Ⅱ类有五个,功能关系一直都是高考的“重中之重”,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涉及这部分内容的考题不但题型全、分值重,而且还常有高考压轴题。考题的内容经常及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动量守恒定律、电磁学等方面知识综合,物理过程复杂,综合分析的能力要求较高,这部分知识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科学技术,因此,每年高考的压轴题,高难度的综合题经常涉及本专题知识。它的特点:一般过程复杂、难度大、能力

要求高。还常考查考生将物理问题经过分析、推理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复习时要重视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掌握,加强建立物理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09年的高考中要考查学生对于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要建立相关物理模型,灵活运用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及能量转化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剖析 1、理解功的六个基本问题 (1)做功及否的判断问题:关键看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第一是力;第二是力的方向上的位移。而所谓的“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可作如下理解:当位移平行于力,则位移就是力的方向上的位的位移;当位移垂直于力,则位移垂直于力,则位移就不是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当位移及力既不垂直又不平行于力,则可对位移进行正交分解,其平行于力的方向上的分位移仍被称为力的方向上的位移。 (2)关于功的计算问题:①W=FS cos α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恒力做功。②用动能定理W=ΔE k 或功能关系求功。当F 为变力时,高中阶段往往 考虑用这种方法求功。 这种方法的依据是: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如果知道某一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数值,那么也就知道了该过程中对应的功的数值。 (3)关于求功率问题:①t W P = 所求出的功率是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②功率的计算式:θcos Fv P =,其中θ是力及速度间的夹角。一般用于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

高考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物理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1.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AB 底端与半径R=0.4 m 的光滑半圆轨道BC 平滑相连,O 点为轨道圆心,BC 为圆轨道直径且处于竖直方向,A 、C 两点等高.质量m=1 kg 的滑块从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恰能滑到与O 点等高的D 点,g 取10 m/s 2,sin 37°=0.6,cos 37°=0.8.求: (1)求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要使滑块能到达C 点,求滑块从A 点沿斜面滑下时初速度v 0的最小值; (3)若滑块离开C 点的速度为4 m/s ,求滑块从C 点飞出至落到斜面上所经历的时间. 【答案】(1)0.375(2)3/m s (3)0.2s 【解析】 试题分析:⑴滑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受重力mg 、接触面的弹力N 和斜面的摩擦力f 作用,弹力始终不做功,因此在滑块由A 运动至D 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mgR - μmgcos37° 2sin 37R ? =0-0 解得:μ=0.375 ⑵滑块要能通过最高点C ,则在C 点所受圆轨道的弹力N 需满足:N≥0 ① 在C 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N =2C v m R ② 在滑块由A 运动至C 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μmgcos37° 2sin 37R ?=2 12 C mv - 2 012 mv ③ 由①②③式联立解得滑块从A 点沿斜面滑下时的初速度v 0需满足:v 03gR =23 即v 0的最小值为:v 0min =3 ⑶滑块从C 点离开后将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知,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为:x =vt ④ 在竖直方向的位移为:y = 2 12 gt ⑤ 根据图中几何关系有:tan37°= 2R y x -⑥ 由④⑤⑥式联立解得:t =0.2s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平抛运动规律、动能定理的应用问题,属于中档题.

专题(21)动能定理及其应用(原卷版)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必热考点整合回扣练 专题(21)动能定理及其应用(原卷版) 考点一 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动能定理表达式中的“=”既表示一种因果关系,又表示在数值上相等. 1、(多选)如图所示,一块长木板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 上放一物体A ,现以恒定的外力F 拉B ,由于A 、B 间摩擦力的作用,A 将在B 上滑动,以地面为参考系,A 、B 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 ) A .外力F 做的功等于A 和 B 动能的增量 B .B 对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 的动能增量 C .A 对B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B 对A 的摩擦力所做的功 D .外力F 对B 做的功等于B 的动能的增量与B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2、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 A .W =12 mgR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 B .W >12 mgR ,质点不能到达Q 点 C .W =12 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 .W <12 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3、在离地面高为h 处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 的物块,抛出时的速度为v 0,当它落到地面时速度为v ,用g 表示重

力加速度,则在此过程中物块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等于( ) A .mgh -12mv 2-12mv 20 B .-12mv 2-12 mv 20-mgh C .mgh +12mv 20-12mv 2 D .mgh +12mv 2-12 mv 20 【提 分 笔 记】 应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时应注意的问题 (1)所求的变力做的功不一定为总功,故所求的变力做的功不一定等于ΔE k . (2)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对应物体动能的变化,而不是对应物体的动能. (3)若有多个力做功时,必须明确各力做功的正负,待求的变力做的功若为负功,可以设克服该力做的功为W ,则表达式中用-W 表示;也可以设变力做的功为W ,则字母W 本身含有符号. 考点二 动能定理的基本应用 应用动能定理的流程 4、(多选)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某条滑道由上下两段高均为h ,与水平面倾角分别为45°和37°的滑道组成,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为m 的载人滑草车从坡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上、下两段滑道后,最后恰好静止于滑道的底端(不计滑草车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能量损失,sin 37°=0.6,cos 37°=0.8).则( ) A .动摩擦因数μ=67 B .载人滑草车最大速度为 2gh 7

物理二轮(山东专用)学案:专题2 第1讲 功和功率 动能定理 Word版含解析

第1讲 功和功率 动能定理 [析考情·明考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情分析__透视命题规律 一、构建体系 透析考情 思维导图 考情分析 1.高考在本讲命题点主要 集中在正、负功的判断,功率的分析与计算,机车启动模型等问题上,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适中。 2.本讲高考单独命题以选择题为主,如2020年天津卷第8题;综合命题以计算题为主,常将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相结合。 3.关注以竞技体育或近现代科技为背景命制的题目及与图像问题相结合的情景题目。 1.功 (1)恒力做功:W =Fl cos α(α为F 与l 之间的夹角)。 (2)变力做功:①用动能定理求解;②用F -x 图线与x 轴所围“面积”求解。 2.功率 (1)平均功率:P =W t =F v -cos α(α为F 与v - 的夹角)。 (2)瞬时功率:P =F v cos α(α为F 与v 的夹角)。 (3)机车启动两类模型中的关键方程:P =F ·v ,F -F 阻=ma ,v m =P F 阻 ,Pt -F 阻x =ΔE k 。 3.动能定理:W 合=12m v 2-1 2m v 20 。 4.应用动能定理时的两点注意 (1)应用动能定理的关键是写出各力做功的代数和,不要漏掉某个力做的功,同时要注意各力做功的正、负。 (2)动能定理是标量式,不能在某一方向上应用。 [研考向·提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向研析__掌握应试技能 考向一 功和功率的分析与计算 1.区分恒力、变力:恒力做功一般用功的公式或动能定理求解,变力做功用动能定理或图像法求解。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高考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 1.如图所示,在水平轨道右侧固定半径为R的竖直圆槽形光滑轨道,水平轨道的PQ段长度为,上面铺设特殊材料,小物块与其动摩擦因数为,轨道其它部分摩擦不计。水平轨道左侧有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可视为质点的质量的小物块从轨道右侧A点以初速度冲上轨道,通过圆形轨道,水平轨道后压缩弹簧,并被弹簧以原速率弹回,取,求: (1)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2)小物块被弹簧第一次弹回经过圆轨道最低点时的动能; (3)当R满足什么条件时,小物块被弹簧第一次弹回圆轨道时能沿轨道运动而不会脱离轨道。 【答案】(1)10.5J(2)3J(3)0.3m≤R≤0.42m或0≤R≤0.12m 【解析】 【详解】 (1)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其弹性势能最大。从A到压缩弹簧至最短的过程中,由动 能定理得:?μmgl+W弹=0?m v02 由功能关系:W弹=-△E p=-E p 解得 E p=10.5J; (2)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被弹回圆形轨道最低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2μmgl=E k?m v02 解得 E k=3J; (3)小物块第一次返回后进入圆形轨道的运动,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小球能够绕圆轨道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此时设小球最高点速度为v2,由动能定理得 ?2mgR=m v22?E k 小物块能够经过最高点的条件m≥mg,解得R≤0.12m ②小物块不能够绕圆轨道做圆周运动,为了不让其脱离轨道,小物块至多只能到达与圆心 等高的位置,即m v12≤mgR,解得R≥0.3m; 设第一次自A点经过圆形轨道最高点时,速度为v1,由动能定理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