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89页信息窗3 红点3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会求组合图形的面积。知道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几个简单平面图形的面积的和或差的计算。

2.在拼一拼、找一找、分一分的活动中, 感受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引导学生利用“割”“补”法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学过的平面图形,体会“转化”策略,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4.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用割补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和一定的隐蔽条件,引导学生寻找最简单方法,实现方法的最优化。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画有组合图形的纸片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学过了计算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

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下面的回答:课件逐一出示学过的平面图形。

同学们对学过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掌握的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利用这些知

识继续探究有关平面图形的知识。

3.出示信息窗三情境图的一部分

从情境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2号甲鱼池是一个不规则的五边形。

2号甲鱼池4条边长分别是80米,90米 40米 30米。

每平方米放养甲鱼苗200只。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2号甲鱼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号甲鱼池能养多少只甲鱼苗?

老师板书学生提出的以上问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由鱼苗问题到面积问题,实现第一个转化。

质疑:能直接求2号甲鱼池能养多少只甲鱼苗吗?为什么“?

预设:不能直接求2号甲鱼池能养多少只甲鱼苗,因为只知道每平方米放养鱼苗200只,但鱼池的面积是多少不知道,所以要先求鱼池的面积。

(引导学生认识到将生活中的鱼苗问题转化为数学上的面积问题。)

教师引导:甲鱼池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计算甲鱼池的面积。

2.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再次体会转化。出示组合图及探究提示:

质疑:我们能直接计算2号甲鱼池的面积是多少

吗?为什么?

预设:不能直接求出2号甲鱼池的面积是多少,

因为这个甲鱼池的形状不是规范的平面图形,是不规则图形。

温馨提示:

●仔细观察,从图中能知道2号甲鱼池的哪些信息?

●思考:你能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

●你能否想办法计算出2号甲鱼池的面积呢?你是怎样计算的?

●试一试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在图上画一画。

生探究教师巡视并进行必要的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教师引导:谁来汇报你们组是怎样求这个图形的面积的?

让学生边说边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预设一:我们组把这个图形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算出长方形和梯形的面积后,再加起来,得到的就是2号甲鱼池的面积。如下图

你认为他们组的这种方法怎么样?他们是将组合图形分割成什么图形来计算的?再次强调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

预设二:我们组把这个图形也是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算出长方形和梯形的面积后,再加起来,得到的就是2号甲鱼池的面积。如下图

引导学生观察:同样是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但分割的方法不一样。

预设三:我们组把这个图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算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后,再加起来,得到的就是2号甲鱼池的面积。如下图

引导学生观察:这次是将图形分割成三角形和梯形,而找出三角形30米底边上的高是解题的关键。

预设四:我们组把这个图形分成三个小三角形,算出三角形面积,再加起来,得到的就是2号甲鱼池的面积。如图

你认为他们组的这种方法可以吗?谁有问题可以向他提问。(学生可能还有多种分成几个三角形的方法,重点让学生叙述分的方法和计算方法。)预设五:我们组把这个图形先补上一块,变成一个大长方形,然后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小三角形的面积,就是2号甲鱼池的面积。如下图

预设六:我们组把这个图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三个长方形,算出三角形和三个长方形的面积后,再加起来,得到的就是2号甲鱼池的面积。如下图

预设七:我们组把这个图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两个长方形,算出三角形和三个长方形的面积后,再加起来,得到的就是2号甲鱼池的面积。如下图

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这种方法与上面两种方法的区别,即上面是将组合图形分割成规范的图形,然后面积相加;这个是将组合图形添补成规范图形,然后面积相减。

教师追问:现在你能求出2号甲鱼池能放养多少只甲鱼苗吗?

预设:200×5950=1190000(只)

答:2号甲鱼池能放养1190000只甲鱼苗。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现在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

预设:把组合图形分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分别算出各个小图形的面积之后再把面积加起来。

同学们说的很好,我们把一个组合图形分成几个小图形用的是“割”的方法进行图形的转化,好多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时都用到这种方法。

预设:把组合图形再补上一快变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然后从大图形的面积里去掉补上的那个小图形的面积,就得到原图形的面积。

这种方法也很好,这种方法用的是“补”的方法把图形进行转化,这种方法是在组合图形的外边补上一快,用大图形的面积减去小图形面积就得到原图形的面积。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方法:一分图形;二找条件;三算面积。

无论“割”或“补”,同学们都在图形上画了一些线,这些线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割、补图形,这些线需要借助尺子来画,一般要画成虚线。人们把这样的线叫做辅助线。(板书:辅助线)。

用割补法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时要注意:(课件出示)

要根据图形的特点,确定是用“割”还是用“补”的方法,“割”或“补”后的图形都应是规范图形,而且“割”或“补”的平面图形越少越好,容易计算,“割”我们用加法算,“补”我们用减法计算。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说一说下面的图形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重点交流怎样分解的)

提示:(1)怎样把这个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小组合作,你们怎样分的在图上画出来,一种方

法画一张图。

(2)想一想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注意:学生分割的方法可能有多种,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最后再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出哪种方法最好计算。

2.教材92页第8题。求下列组合图形的面积

先让学生分析每一个图形求面积的方法并进行交流,然后找出最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第一幅图:(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理解总结:“补“的方法最简单:先补成一个

大长方形,从长方形的面积里去掉补的三角形的面积。

预设列式:(5+7)×8-8×7÷2

第二幅图:(课件出示)

优化方法:“割“的方法最简单:把图形分割成9

个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求出9个小正方形

的面积。

预设列式:2×2×9

3.教材92页第9题。(课件出示)

先让学生观察花坛平面示意图,再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求出草坪的占地面积。

预设方法:用整个梯形的面积去掉中间小长方形的面积。

预设列式:(8+10)×6÷2-3×2

4.教材92页第10题。

先分析题意:

要求粉刷这面墙需要多少钱?

需要先求出什么?

这面墙是什么样的图形,面积怎样求?

预设:先求出墙的面积,这面墙是一个组合图形,用长方形的面积加上三角形的面积就是这面墙的面积。

预设列式:8×3.5+8×2÷2=36(平方米)36×10=360(元)

5.自主练习第11题。运用梯形面积公式灵活解决问题的练习题

第一个图:

温馨提示: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方法的交流。

交流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发言情况,适当进

行指导,算法多样化:

(1)先求下底,再求面积

预设列式:(84-24-19+19)×24÷2

(2)先求上下底的和,再求面积

预设列式:(84-24)×24÷2

第二个图:

(1)先求小三角形的面积,再求梯形面积

预设列式:60+5×(60×2÷15)÷2

(2)列方程先求梯形有高,再求梯形的面积预设列式:15X÷2=60,X=8 (5+15)×8÷2

(3)大三角形与小三角形等高相等,先求大三角形的底是小三角形底的几倍,

在求小三角形的面积,大三角形与小三角形相加等于梯形的面积

预设列式:60÷(15÷5)+60

板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基本图形

转化(分割、添补)

分割求和添补求差

(1)2号甲鱼池的面积是多少?

(2)2号甲鱼池能养多少只甲鱼苗?

5950×200=1190000(只)

答:2号甲鱼池能放养1190000只甲鱼苗。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 让学生借助直尺在组合图上画一画,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找出解题方法。

在本节课教学中,以学生的思维训练贯穿整堂课,在创设问题情境后,让学生借助直尺在组合图上画一画,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找出尽可能多的解题方法,然后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从中优化出解题的最佳方法。

(2)出现未预想到的“移补”的方法解题。

在预先备课时,只考虑到“割”和“补”,没想到学生在解决第(五)部分的图形时,应用了“移补”的方法,想法很奇特,是预料之外的。虽然是因为数据的偶然性,但这种方法用起来比较简便,予以鼓励。

使用建议

1. 预设的思路不一定全部展示,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展示。

2.在学生探究时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探索时间和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

需破解的问题

在探究组合图形面积时,层次稍差一些的同学好像无从下手,不知该如果把组合图形利用“割”或“补”的方法计算面积,应如何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李大永峄城坛山中心小学

(完整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教材2—4页,克、千克的认识 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法与学法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 感知轻重 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2. 引导学生置疑 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 二、探究新知 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 (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4. 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2)讲解: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2)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 1.体验、操作:1克有多重? 2.跟随着老师实际操作、体验。 3.观察标尺指针所处的位置。 4.体验:掂一掂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 5.思考,寻找日常生活中大约有1克重的物品。 6.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的重量。 7.体验两袋盐放在手中有多重?称一称两袋盐的重量。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备课 为了打造特色课堂,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三年级一班现有学生40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的把全班同学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好学生的智力较好,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缺乏问题意识,中等生学习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差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佳。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克、千克、吨的认识;除法的口算、估算;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在东、西、南、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实践与综合运用: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排双休日。 统计与概率: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8.通过具体的情境,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9.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测量等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0.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信息窗1:走进果蔬会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的方法。 2.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养成估算的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果蔬博览会的现场进行参观好吗?多媒体出示情境图,我们到生产厂家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情况(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谈话:根据你们调查了解的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交流,选出你们组认为最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情况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 2、平均每天接待多少名客商? 3、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4、一共运来几箱大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谈话: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咱们先看这个问题: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可能回答:需要知道共有几个品种和共有多少箱苹果。

谈话:那么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研究的好。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讨论的结果和大家说一说? 生1:我们组认为应该用184÷8,因为8个品种一共有184箱苹果,把这184箱苹果平均分成8份,就知道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了。 生2:我们组的意见和第1小组的意见不一样。 生3:我估计平均每个品种比20箱多一些,因为每个品种有20箱,8个品种就是20×8=160(箱),实际8个一共有184箱,所以商应该比20大一些。 2、谈话:运用估算我们知道了184÷8的商比20大一些,那么,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到底有多少箱呢?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小组交流 生1: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23箱。我们已经估算出了184÷8的商比20大一些,计算时可以先商20,20×8=160(箱),还有24箱,把这24箱再平均分成8份,每个品种分3箱,所以每个品种有:20+3=23(箱)。 生2:我们组用笔算 生3: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谈话:刚才这个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谈话:哪个同学来交流? 生进行交流 谈话:最高位不够商1,可以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用18个十除以8,商是两个十,十位上商2。 让学生试着完成竖式(一人在黑板上做,其余的做在本子上)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谈话: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谈话: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该怎样算呢?你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 生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自然界与绘画作品中色彩比例关系。 2、引导学生利用变化和统一的知识,在配色练习中,逐步掌 握对比色的运用及色彩搭配比例的基本要求。 3、通过欣赏,指导启发学生在表现过程中将色彩搭配比例知 识富有创意地运用在贺卡、招贴画之中。教学重难点:对比色的运用以及色彩的搭配(一)课前准备教师收集表现自然界美好景色及色彩对比强烈的优秀绘画作品。(二) 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丽的景色,和大师的优秀绘画作品。教师与学生一起凭自己对画面的理解交流自己的想象, 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色彩处理的特点。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欣赏解读和理解优秀绘画作品中色彩对 比运用表现手法。 让学生进行尝试,设计一幅招贴画或贺卡,强调色彩对比运用 多与少的表现手法。 2、发展阶段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根据想象用色彩的象征性进行描绘,从而形成主题突出、视觉鲜明的效果。指导他们运用色彩多与少的变化特点与规律,使画面色彩既统一又有对比,表现出富有诗意的或鲜明的画面效果。

(三)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设计一张贺卡,赠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根据贺卡的主体配置相应的色调。但要利用色彩的表现手法使主题鲜明 (四)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能够运用本节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不足之处:未能对本节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反思方向:应该充分备课,把握主要知识点。第二课色彩的和谐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2、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具学具: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作业纸、报纸,抹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欣赏: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本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四年级一共一个教学班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学生学习状况悬殊太大,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很难提高,多数学生能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对学好数学均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其中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浓厚,成绩突出。也有一些问题存在。如计算准确性较差,尤其是缺乏灵活的计算能力,对于概念学习,缺少应有的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有针对性。从解决问题来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的地方,如:不够灵活、不够深入、不够准确,缺少对问题解决后的反思,这些都是本学期需要侧重的地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数与代数 1.结合具体情境,能认、读、写小数,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2.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以及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24时计时法。 空间与图形: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结合实例,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统计与概率: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1.巩固收集数据的一般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2.运用分段统计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 1.在理解小数意义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初步感受小数和分数的内在联系。 2.在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比较、归纳的能力,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在探索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和年、月、日知识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面积的意义及建立识面积单位概念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5.在具体情境中,能根据平均数的实际意义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 解决问题: 1.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或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或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解决问题时方法的多样性和结果的同一性。 2.能灵活运用对称或年、月、日等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3.能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计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能简单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不断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与态度 1.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关注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其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绿色生态园单元备课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连乘、连除、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用列表和摘录等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孩子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意识。 3、感受数学在生活日常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安排了2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到生态园观赏花卉的情境,借助问题“3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引入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学习。教材通过摆学具,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借助问题“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探究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参观蔬菜种植区的情境,借助问题“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和”把番茄苗移载到种植区里,能栽多少行?“探究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呈现了多种整理信息的方法,如;列表法、画线段图等,可操作性强,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三、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以及乘加(减)、除加(减)两步运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在教学中,解决问题的价值不再局限于获得具体问题的结论和答案,更在于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体会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分析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用乘法、除法或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是《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让学生学会用列表或摘录等到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成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整理信息的方法。 五、教与学建议 1、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数量间的关系 2、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山东省青岛市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卷

山东省青岛市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基础知识。 (共17题;共100分) 1. (1分)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妨碍处理(chǔ)教诲(huì)川流不息 B . 急燥给予(ɡeǐ)负荷(hè)哀声叹气 C . 竞赛立即(jì)通缉(jí)莫名奇妙 D . 王候尽管(jǐn)爱好(hǎo)礼上往来 2. (1分)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抗日工司台湾郊外 B . 年轻港口情影敬意 C . 强烈民族统治宽敞 3. (1分)下列句中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一到秋天,人们都络绎不绝地来到此地观赏枫叶。 B . 在临时借用的农家房舍里,毛主席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C . 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D . 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她还是呕心沥血地刻苦努力。 4. (1分)下面的反义词错误的一组是() A . 对答如流--吞吞吐吐

B . 惊惶失措--神态自若 C . 成千上万--独一无二 D . 锦上添花--雪中送炭 5. (2分)下面童话中,不是《格林童话》故事的是:() A . 《灰姑娘》 B . 《小红帽》 C . 《白雪公主》 D . 《丑小鸭》 6. (2分)选择题。 (1)下面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长喙(yuán)粉黛(dài) B . 嗜好(shì)眸子(méi) C . 眼睑(jiǎn)榨油(zhà) D . 享受(xiáng)垂蔓(màn) (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 . 嫌弃增加口哨 B . 一亩浇水爱幕 C . 缠着尤其兰花 D . 播种忘却完整 (3)下面不是近义词的一组是()。 A . 依旧——依然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语文(9月)月考试题

五年级语文九月质量检测 (卷面:5分总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6分) jìng mìqīng miahōng kǎo qín miǎn m?ng l?ng suìdào ( ) ( ) ( ) ( ) ( ) ( ) shēn jiàn zhēn zhìbiān yuán sùxiàng ch?n m? kān ca ( ) ( ) ( ) ( ) ( ) ( ) 二、辨析组词(5分) 浆()庞()俏()坚()廷() 桨()宠()峭()艰()延() 三、词语积累(8分) ()高望()()()攘攘望而()()意味()()()()玉立可见()()()崖()壁()()开放四、给下列加点的字加拼音(10分) 要挟 ..(.).藐.视()气氛.()晕.船()蹒跚 ..(.).五、按要求完成练习(17分) (1)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对于美好的大自然,不少诗人也深有感触,写下了不少赞美大自然的诗句,龚自珍这样写道:,;李白这样写道:,;刘方平这样写道:,。 (2)《四时之风》也对一年四季的景色进行了生动描写,我最喜欢四季中的季,我会默写《四时之风》中与之相关的句子:,。 ,。 (3)每一次仰望飘扬的五星红旗,每一次唱起庄严的国歌,爱国之情便在我心中回荡。我佩服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正是他主持建造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师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铁路;另外,写的《怀念母亲》,也深深打动了我,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这样的爱国名言: (4)我会默写《山中访友》一文中优美的句段: (不少于50字) 六、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24分) 厚脸皮 听到“厚脸皮”这个名字,你们也许挺奇怪吧!什么是“厚脸皮”呢? “厚脸皮”是一种植物,在医药书中又叫”豆瓣三七”,叶子长得很厚,大约有一厘米。它叶面上有一层薄薄 ..(báo b?)的皮,剥.(bōbāo)开这层薄皮,便可看见嫩(nan lan)绿的叶肉,只要轻轻一挤,就会挤出许多绿色的汁水。厚脸皮光长叶子,这一片叶子组合起来就像一朵朵绿色的花,好看极了。 厚脸皮的生命力很强。有一天,奶奶从别人家里要了一片厚脸皮的叶子,叫我把它插在花盆里。我好 (hào hǎo)奇地问:“叶子上面没有根,插在土里能活吗?”奶奶笑着说:“能活,能活。它能自己长根。”我半信半疑。过了好几天,它果然活了,还长出了新的叶子。新长出来的厚脸皮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绿光,好象在说:“现在你相信了吧!”有一次,快要考试了。我忙着复习功课,忘了给厚脸皮浇水。过了好几天,我才记得厚脸皮来,心想,它一定枯死了。可我走到凉台一看,惊呆了,厚脸皮不但没枯萎,反而长得更茂盛了。 厚脸皮的叶子能治烧伤。把它的外皮剥掉,将叶肉贴在烧伤的地方,就会有一种凉丝丝的感觉。有一次,妈妈单位的一位老伯伯被开水烫伤了,妈妈给他摘几片厚脸皮的叶子。过了几天,老伯伯的伤好了。他说:“这厚脸皮真见效。还有一片叶子我舍不得用,把它栽到花盆里,以后万一需要,就万便了。”它默默地为患病者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是多么令人钦佩啊! 1、“厚脸皮”有哪些特点? ( )(可多选)(3分) A、叶子长得很厚 B、它的花很好看 C、生命力很顽强 D、叶子能治烧伤 2、给带点的字用“√”选择正确的读音。(8分)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高尚—— ( ) 敬佩—— ( ) 4、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是(3分) 第4自然段是围绕“厚脸皮”的 ( )来写的。(3分) 5、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也是大自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你身边肯定有不少有趣的植物,请把你所发现的植物趣闻写下来。(3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时限: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共45分) 1、看拼音写词语 yú lè mó nàn zào yīn jǔ sànɡ ()()()() qǐ qiú ténɡ xiě qí qū dàn shēnɡ ()()()() 2、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画在正确的音节下面。 玷.污(diàn zhān)哺.乳(bǔ pǔ)拘束.(sù shù) 奔赴.(pū fù)勉强.(qiánɡ qiǎnɡ)拖沓.(dá tà)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钉截铁安然无()()不犹豫排山()海 藕断()连()然大物临危不()再接再() 一如()往()盆大雨破烂不()不屈不() 4、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举”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举”在字典里主要有这几种解释:①往上托、伸;②举动;③推选;④全。 “举世瞩目”的“举”应取第()种解释。“举足轻重”的“举”应取第()种解释。 5、选词填空。 伤害损害

(1)2004年底,印度洋发生海啸,上千万人受到了()。 (2)行人乱穿马路的行为()了我们这个城市的形象。 失望绝望 (3)王大爷得了重病,在他几乎()的时候,医生治好了他的病。 (4)爸爸本来答应这个星期带我去划船,但他出差了,我感到很()。 6、按要求写句子。 (1)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意思不变。 我仔细观察小松鼠的生长情况。我了解小松鼠的生活习性。 汉字神奇、有趣。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文化。 (2)阿曼达对爸爸说:“无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3)体会一下巴迪第一次写诗后等爸爸归来的心情,并试着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出来。 (4)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三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如果我是,我将。

青岛版三年级上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克、千克的认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教法与学法设计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2. 引导学生置疑 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 二、探究新知 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4. 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部分教学设计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 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材分析:本单元由一个信息窗组成,呈现了小学生在图书馆查阅到四种动物的体重情况,引出克、千克、吨的认识。此情境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质量单位产生疑问,如“1克有多种”“1千克有多重”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 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关系及克、千克、吨的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观察、操作浩大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能结合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下,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具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课时安排:5课时 信息窗一:动物趣闻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构想: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让学生置疑发问,引出质量单位的学习。再借助生活实物,如:口香糖、花生米、硬币等,让学生掂一掂,并进行比较,对质量单位建立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2——3页,克、千克的认识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3、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学构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提问)

语文青岛版五年级上复习

五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一、我会拼也会写。(16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y?u hu?ài mù gǔ lì wū y án ()()()() dào qia bào jǐng shuāi lǎo cí xi áng ()()()()2、比一比,再组词。(8分) 猴()讯()呻()换() 喉()迅()伸()焕() 二、我能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每空一分,共12分) ()天()地风()雪()()书()画()()大雨毫不()()不容()()三、我会选词填空。(每空一分,共6分) 囫囵吞枣牵肠挂肚与众不同悲欢离合别出心裁如饥似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阅读,爸爸书架上的一些文艺书籍,差不多都被我翻过了。刚开始,我读得很快,(),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慢慢的,故事中人物的命运遭遇吸引了我,他们的()常常使我()。我开始()地阅读,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丰厚的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

作文构思就(),落笔也()。 四、我会选择关联词填空。(5分) 不是……而是……尽管……还是……如果……就…… 即使……仍然……只有……才……只要……就…… 1、()噪音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2、()装上“吃音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只剩下12分贝了。 3、它们在树上做窝、生活,()树被风刮得太厉害,()到地上来。 4、“夹丝玻璃”()被打碎了,碎片()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 5、鲸生活在海洋里,虽然体形像鱼,可它()鱼类,()哺乳动物。 五、我能读句子,按要求填写。(8分) 1、你喜爱的书就像是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以上的句子中,作者分别把书比作()、()和()。关于书,你肯定也有一些自创的比喻,请大胆地把它们写出来吧! 2、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全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2—10页,克、千克的认识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法与学法设计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2. 引导学生置疑 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 二、探究新知 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 (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课堂达标试题及答案 全册

五上科学学案 1 地球内部有什么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由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2.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猜测地球内部的构造,会收集查阅资料; 通过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能正确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 【重点、难点】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及特点,会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课前准备】 熟鸡蛋,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地球内部的有关资料。 【课堂助学】 探究1、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我的交流: 我的发现: 探究2、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1、我需要的材料: 2、我的方案:红色橡皮泥代表------ 黄色橡皮泥代表------- 蓝色橡皮泥代表------ 3、我的发现: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的大体比例是 【课堂达标】 一、填空。 1、地球内部可分为三层,从外到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壳由组成,地幔主要由、、等成分组成,地核主要由和组成。 2、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逐渐________,温度逐渐_______。

3、科学家就是利用、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二、取出珍宝: 1、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地核的半径有()千米。 A 3400 B 2900 C 80 2、( )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有坚硬的岩石组成。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3、从地面到地球中心约()千米。 A 4700 B 6300 C 2900 三、朋友手拉手: 如果把荔枝比喻成地球,你能把他们相关的结构联系起来吗? 荔枝皮地壳 荔枝肉地幔 荔枝核地核 【拓展活动】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呢?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继续研究吧!

新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较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学习掌握稍复杂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 3.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细心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简单的两、三位数除法一位数的口算、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及进一步应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口算;商是两位数笔算;商中间有0除法;商末尾有0除法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措施及注意问题: 1.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融为一体。 2.重视引导对学生对新知识的自主构建。 3.关注学习过程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4.借助教具学具,引导学生在手动操作中理解算理,从而掌握算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数学学具等 课时安排:10课时 第1课时总第()课时 课题:走进果蔬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2页-第3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非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口算方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并掌握非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预习提纲: 1.看一看:仔细默读课本2-3页的内容。 2.读一读:朗读课本2-3页的内容。 3.做一做:利用方格图,动手分一分你所提出的问题。 4.算一算:试着算一算你所提出的问题及自主练习的第1题。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同学们,烟台一年一度的国际果蔬博览会向我们展示了许多品种的水果,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课件:国际果蔬博览会) 引导学生看课本中的情景图,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有重点地板书问题。 二、学习新知: (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同学整理一下,选出你们组认为最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整理的情况说给大家听一听?全班交流。 (二)解决问题、合作探索 (课件:国际果蔬博览会第一幅图) 1.解决红点问题“平均每天接待多少客户?” 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我们先来看“平均每天接待多少客户?”这个问题,你想怎样解决? (1)小组互相交流讨论算法、列出算式,交流。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96÷3 那么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研究得好。 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① 96÷3=32(个) 90÷3=30 6÷3=2 30+2=32

青岛版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青岛版三上数学三富饶的大海 ——三位数乘一位数 信息窗1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第1 课时 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不进位乘法,p23页和自主练习部分题目。教学目标: 1、能口算几百数乘一位数。 2、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6×8 60×8 2×5 2×50 30×3 40×4 60×3 20个十是()个百 12个十是()百()十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P23页信息窗1中有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交流,后汇报,教师出示。 师:看来呀,我们三(2)班的孩子可真会动脑筋,想出这么多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形成算法。 (一)探究学习红点一的计算方法 师:要解决第一个问题,怎样列式? 生:算式:400×2= 1、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鼓励自主写出答案,想一想:怎样算的? 2、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3、全班汇报。后,教师小结。 (二)尝试练习,自主完成,交流订正。 P24页自主练习第1题。 (三)探究学习第二个红点 1、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出算式。 312×3 2、合作计算,后探讨算法 3、小结:与两位数乘法一样,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 4、尝试练习:p25页自主练习第4题。 四、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信息窗1中的其他问题。 2、p24页自主练习的第2、3题。 3、合作订正。 五、质疑反思 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计算时,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或建议同学的吗?或计算时有什么地方要注意的吗? 孩子们,同学们友好的提醒你们记住了吗?(记住了) 希望同学们能将新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练习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复习 1、口算: 13×3= 20×4= 50×6= 300×2= 210×4= 160×1= 2、32×3读作(),还可以读作()。 3、20×4这道算式表示(),还表示() 4、9乘6写成()×(),26乘以1写成()×()。 2、笔算(指名板演)

青岛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上)期末试卷 一、给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1.没.(m?i m?)有了帆的小船在大海上漂荡,不一会儿便被波涛吞没.(m?i m?)了。 2.长江边烟雾迷蒙.(mēng m?ng),繁花似.(shì sì)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鹤楼上为大诗 人孟浩然饯.(jiàn qián)行。 3.两个年龄相差.(chā chà)十岁的差.(chā chāi)人押解.(jiě jia)着林冲来到柴进 庄上,柴进请两个差人暂时解开木枷。 4.这位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jìn jīn)军教头,他棒打洪教头,在场的人都 情不自禁.(jìn jīn)地叫起好来。 二、选择题(4分) 1.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保持优点维持秩序坚持改革 B 改正缺点改进错误改变态度 C发扬成绩发表宣言发挥威力 D严重事故严厉批评严格请求 2.下列词语是同一类的一组是() A官逼民反忍无可忍替天行道八仙过海 B脍炙人口誉满天下措手不及举世闻名 C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D掩耳盗铃自相矛盾三顾茅庐叶公好龙 三、注意带点的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10分) 1.他果然 ..得了第一名,这是我。 2.他居然 ..得了第一名,这是我。

3.哪怕 ..雨下得再大,我们。 4.既然 ..雨下得太大了,我们。 5.如果 ..雨再下大,我们。 四、下列各句中破折号的用法,已作了解释,选出正确的一项打“√”(4分) 1.“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表示声音的延长]() 2.李白随即吟出脍炙人口的句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示解释说明]() 3.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表示语言的中断]() 4.他不喜欢乘马车游公园——除非为了炫耀一下的新衣服。[表示解释说明]() 五、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4分) 1.“迅雷不及掩耳”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2.《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中的“绿色的课本”是说课本是绿色的。()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形容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指培养人才不容易。() 4.“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是句歇后语。() 六、读一读,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歇后语。(5分) 1.形容日子越过越好: 2.形容不怀好意的问候: 3.形容人混日子: 4.形容以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凡事都事问个为什么: 1.李时珍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 于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这真是: 七、写一段话,用上下面的词语。(4分)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详细教案全册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总目标要求一、数与代数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2.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5.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二、空间与图形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3.结合实例,感知理解对称现象。4.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三、统计与概率1.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2.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3.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记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4.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5.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四、实践活动1.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2.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五、思想品德和情感教育 达成教学目标的措施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