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建设背景

智慧社区建设背景
智慧社区建设背景

项目建设背景

目前,我国的社区信息化服务建设正在进入一个更加深入、更加扎实的新的阶段。社会信息化服务需求旺盛,“信息化惠及全民”成为努力方向。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研讨班中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工作意见中强调: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北京市委提出“智慧北京”发展战略,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市政府正在积极研究“智慧北京”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发展“智慧城市”、“智慧城区”、“智慧社区”以及“智慧农村”的新模式。

2010年7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出席“北京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推进大会”时指出,进一步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方式方法。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和改进社会服务管理,高度重视网络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和发挥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优越性,推进社会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构建覆盖北京市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整体效能。

“智慧社区”服务体系发展战略,通过整合街道管理和服务运行的关键信息,探索社会管理、社区服务、惠民兴业的发展新途径,打造管理精确化、服务人文化、运行社会化、手段信息化、工作规范化、技术现代化的现代街道工作运行新模式。目前面临问题“智慧社区”服务体系在便民服务中确实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也面临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智慧社区”缺乏智慧化,只是空泛的管理模式,没有做到智慧化的精细管理; 2、“智慧社区”缺乏对服务人员的管理,没有将具体责任分配到人,缺乏对服务的评价体系; 3、“智慧社区”项目开发量较大,缺少集成化管理,缺少统一配置、变更、问题管理,项目实现进程缓慢,实施周期长; 4、“智慧社区”项目缺乏物联网等新技术支撑,人工录入数据采集量大,不宜推广应用。

三、问题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建议采用“网元化管理服务模型”,构建精细化“智慧社区”服务体系,更好的为社区居民做好服务。“网元化管理服务模型”是以“元智能计算”为核心,“GBCP电子公务模型”为基础,引用先进信息化手段,将公务管理中对象的管理精确化、事件的处理信息化、人员的责任明确化的

新型公务管理服务模型。

“网元化管理服务模型”有如下特点:

?智慧化:以“元智能计算”为核心的智慧化社区管理服务;“网元化管理服务模型”有如下特点:

?智慧化:以“元智能计算”为核心的智慧化社区管理服务; 2 /9 ν责任化:智慧社区管理服务以人员责任为基础,结合“GBCPI理论模型”,提供智慧化的“责任服务”;ν精确化:将社区管理对象划分为“点、线、面、体”,使“智慧社区”的对象管理更加精确;ν注册化:系统包括责任、人员、流程、解决方案、表单等元素均可由注册的方式增加后被系统调用;ν配置化:根据“网元化管理服务模型”,系统内各注册元素可自主进行配置,根据需求自行形成新的应用,不需再次投入成本进行二次开发;ν集成化:“网元化社区智慧服务系统”可集成广内街道目前已有的其他系统和未来新添加的系统。

四、项目建设方案

1. 建设目标

以“网元化管理服务模型”理论为依据,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广内街道建设“网元化智慧社区服务系统”,进一步提高广内街道“智慧社区”服务管理水平。以“网元化管理服务模型”为基础,结合广内街道现有基础建设,打造适用于广内街道的“网元化化智慧社区服务系统”,该系统的实施可实现社区管理精确化、信息化,在智慧社区的建设上,大幅提升目前的水平。网元化智慧社区服务系统建设有如下内容:在线服务系统:集成现有社区管理系统、在线服务系统及其他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在线管理和服务。连接广内街道原有的基础数据中心、智慧商务系统和智慧民生系统。呼叫中心系统:用于接听居民请求服务电话。可接入社区周边医疗、安全等相关部门,为居民足不出户得到帮助服务。数字健康系统:提供简单的身体健康自检功能,居民可足不出户,按照该功能的帮助,进行自我健康检查,同时连接平台的专家知识库、解决方案库和社区周边医疗系统,居民可查看与自身健康有关的医疗知识,并且可远程接受医疗系统在线人员的咨询帮助服务。心理服务系统:提供在线心理服务,包括远程心理咨询、远程心理医疗、远程心理测量和评

估。社区信用系统:提供社区居民信用功能,例如,外来人员及陌生日拜访,通过该系统的查询,可知道该外来人员或陌生人在此社区的信用级别、社会信息等,从而提醒市居注意。此功能增加社区安全保障体系。村社通:提供农村至社区的信息交换功能,例如,农村蔬菜产地、价格、产品等信息通过该功能实时直接进入到社区,社区居民通过该信息,直接了解农产品市场信息,提高了饮食、健康、消费的基本保障平台;同时,社区居民的农产品采购意向信息,也会通过该系统实时传递至农村,大大增加农业商机,共促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社管通:社区管理人员的手持执行工具。社区管理人员可将社区出现的所有问题(例如:垃圾堆放、乱停车、物件损坏、物件存档等)的信息通过社管通的功能照相、语音、电话等方式记录下来,并上传至网元化智慧社区服务系统,由指挥人员下达处理指令,大大减少社区管理的时间滞后、信息滞后等情况,增强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居民沟通系统:提供BBS功能,提供用户交流平台。用户可通过虚拟身份进入,与社区内邻居互相交流沟通。信息发布系统:具有社区信息发布功能,发布政府、社区对居民发布的政策及社区信息。智能停车引导的信息,也可显示在该系统中。数据库访问系统:提供访问平台数据库功能并可集成其他数据库。 3. 集成应用建设系统集成功能,将广内智慧社区目前现有的4个部分14个子系统全部集成在网元化智慧社区服务系统内的同时,也可将未来增加的社区应用系统进行集成,实行统一管理,并且发挥网元化智慧服务的管理模式、服务模式、先进技术等优势,将广内街道的智慧社区提升到新的管理服务高度,全方位支撑广内街道智慧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五、项目创新点

1、整合社区现有信息化资源。在“网元化智慧服务系统”的建设中,最大限度的利用社区原有信息化建设中使用的设备,节省建设资金,保证设备使用率。

2、管理服务的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模式与网元化智慧社区管理服务模式的结合,形成新的、统一的智慧化社区管理服务模式。

3、提高信息化知识的普及。“面向居民远程在线帮助服务平台”服务全程可视,接受服务同时如同服务员在身边操作一样。由此社区居民在接受信息化服务同时可学习信息化知识,提高自身信息化水平。

4、提供全区信息化交流平台,促进和谐社会发展。依托平台BBS等功能,社区居民用户之间可进行互动交流,促进社区居民间和谐气氛。政府部门也可通过交流平台收集用户信息化方面的数据、需求、建议、意见,以便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同时,可开辟专栏为公布相关国策、公告、新闻等信息,方便社区居民及时了解相关信息。

5、居民可享受便捷的远程教学。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系统提供的远程教学功能可为提供家教服务者和社区居民之间提供一个畅通的桥梁。

6、建立网元化管理体制网元化管理体制,就是通过整合社区管理职能,建立了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所谓监督轴,指的是社区管理中心,负责社区管理监督与评价工作;所谓执行轴,指的是社区工作人员,负责协调、管理社区工作并将工作内容上报至社区管理中心。

网元化管理体制具有如下作用:

1. 监督与执行责任的落实,使社区管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2. 整合管理资源,实现统一调度协调。

3. 对社区管理信息的获取从被动听取转变为主动搜集。

作用:

通过智慧社区的建设能促进小区公共服务管理、街道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实现了对于社区中的基础设施、环境、居民、生活的多种元素进行综合的智能化管理;通过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公共信息发布,足不出户交纳“三费”(水费、电费、煤气费)、查询社保,购买商品等等,方便群众生活,提高公众服务水平;通过智慧社区建设,能够有效地改善传统社区管理方式,简化流程,优化资源,提高社区管理的效能,方便社区居民贯彻“以民为本,服务社群”的宗旨;通过智慧社区建设,能够打破信息“孤岛”,推倒信息“烟囱”,构建信息共享库,达到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智慧社区建成后,将改变社区工作模式,创新社会管理体系,提高便民惠民服务水平和社区的安全水平,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

智慧社区建设方案

智慧社区建设项目方案建议书 2013年5月 一、项目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对凸现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阶层群体冲突增加”、“社会状态更加活跃,开放性、流动性问题增多”、“社会诉求不断提升,维权意识更加强烈”、“转型社会价值真空,社会失范引发风险”等社会问题,2009年党、国家将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矛盾化解、公正廉洁执法并列成为三项政府重点工作,是指导我们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纲领,旨在通过社会管理创新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有效地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近年来,街道为了更好地发挥街道在事务基层管理与为民服务方面地作用,面传统百姓服务手段匮乏、政府信息收集存在盲区、国际化与现代化建设缺乏有利信息化手段支撑的问题,街道积极开展研究“社会管理服务创新”、“智慧社区”“课题,拟通过一系列数字化、智能化工作模式的探索,构建政府行政管理与居民自治管理互动,社区管理与单位管理结合,有序与活力统一的多元治理、共建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体系,打造一站受理、一网协同、信息共享、规范作业、条块结合、扁平高效的“街道基层管理服务数字平台“。 二、项目需求 街道、社区是居民生活的聚居区,是城市居民赖依存在生活圈,居民对于街道、社区具有与生俱来信赖感。但随着社会发展,扁平化、集中化成为全球的一个趋势,街道、社区与居民之间关系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社区不再仅仅是居民的一个生活空间,更多的逐步演化成 为一个居民服务的信息综合体,并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 资源的整合 全面整合和打通的各类办事渠道,使得办事、沟通更加顺畅,实现“一站式”服务和“平台式”服务。 ? 精确的服务 针对社区不同人群提供的不同类型的服务(如老人、残障人士等),能够精确的发现需求,准确的定位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 ? 互动的交流 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之间形成交流互动的圈子,利用新的通信手段和组织手段建立民声收集、反馈桥梁,将社区的居民与社区联系起来,使他们沟通交流更加紧密,真正让社区的每个人成为一员,融入社区大环境中,实现社区的自组织和自我约束和管理。 ? 全面的保障 打破部门壁垒与条块分割现状,规范行政行为,畅通群众诉求渠 道,通过健全基层党建群团一体化、落实排查登记、民生医疗保健、 平安创建职责,保障社区内居民的各种必要需求,包括安全需求、政治需求等。 图平台构建理念 因此,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政府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投放基层社区,夯实基层为民服务组织、壮大基层服务力量、强化基层服务工作规范、实践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将重点难点问题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是成为街道智慧社区即基层管理服务数字平台建设的出发点。 三、项目目标 通过街道基层管理服务数字平台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街道工作中的党建群团、民生服务、社区医疗、计生监管进行发现、立案、派遣、办结、考核的工作流程规划,实现信息采集、信息查询、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反馈5类信息化功能,达到街道基层管理服务工作在团队管理力、服务响应力、多元服务力三个能力上全面提升,即:

中国智慧社区现状与发展趋势(精)

中国智慧社区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智慧社区建设推动智慧城市进程 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推广,全国各地都兴起了一股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将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智慧社区的建设也进行的如火如荼。 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等网络通信技术把物业管理、安防、通信等系统集成在一起,并通过通信网络连接物业管理处,为小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大规模信息智能处理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社区。智慧社区的提出,是从强调以技术为核心到强调以技术为人服务为核心的一种转变。 智慧社区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舒适、开放的人性化环境 高度的安全性 便捷的数字化通讯方式 便利的综合社区信息服务 家居智能化 物业管理智能化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是政府服务具体体现的代表。可以说智慧地球由智慧城市组成,但智慧城市从智慧社区起步。根据估计,“十二五”期间用于建设“智慧城

市”的各方投资总规模有望达5000亿元,智慧社区作为其中的建设重点,将在投资中占据优先位置。 2006-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增长示意图 来源:创想智慧城市研究中心整理 《中国智慧社区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3.7%,比2012年提高了1.13%。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抓手,并强调以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这充分显示了城镇化的重要地位。但在加快城镇化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如老龄化现象严重、社区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文化娱乐设施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等。而智慧社区建设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给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添砖加瓦,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的质量。以往城镇化发展方式较为粗放,随着地方政府对城镇化的重视,需要在整个统筹规划方面,把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一些理念融入进去,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 二、智慧社区建设案例 1、北京 2012年9月,北京市社会办、市经信委、市民政局共同印发了《关于在全市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北京市智慧社区指导标准(试行》,标志着北京市智慧社区和便民服务终端网络建设两项重点任务的顶层设计工作的完成,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工作的全面启动,并提出了智慧社区的建设目标:近期目标: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在全市建设1500个左右智慧社区。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各类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信息的自动感知、及时传送、及时发布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实现对社区居民“吃、住、行、游、购、娱、健”生活七大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和协同化,让“五化”成为居民工作、生活的主要方式。

智慧社区建设背景

项目建设背景 目前,我国的社区信息化服务建设正在进入一个更加深入、更加扎实的新的阶段。社会信息化服务需求旺盛,“信息化惠及全民”成为努力方向。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研讨班中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工作意见中强调: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北京市委提出“智慧北京”发展战略,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市政府正在积极研究“智慧北京”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发展“智慧城市”、“智慧城区”、“智慧社区”以及“智慧农村”的新模式。 2010年7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出席“北京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推进大会”时指出,进一步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方式方法。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和改进社会服务管理,高度重视网络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和发挥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优越性,推进社会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构建覆盖北京市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整体效能。 “智慧社区”服务体系发展战略,通过整合街道管理和服务运行的关键信息,探索社会管理、社区服务、惠民兴业的发展新途径,打造管理精确化、服务人文化、运行社会化、手段信息化、工作规范化、技术现代化的现代街道工作运行新模式。目前面临问题“智慧社区”服务体系在便民服务中确实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也面临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智慧社区”缺乏智慧化,只是空泛的管理模式,没有做到智慧化的精细管理; 2、“智慧社区”缺乏对服务人员的管理,没有将具体责任分配到人,缺乏对服务的评价体系; 3、“智慧社区”项目开发量较大,缺少集成化管理,缺少统一配置、变更、问题管理,项目实现进程缓慢,实施周期长; 4、“智慧社区”项目缺乏物联网等新技术支撑,人工录入数据采集量大,不宜推广应用。 三、问题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建议采用“网元化管理服务模型”,构建精细化“智慧社区”服务体系,更好的为社区居民做好服务。“网元化管理服务模型”是以“元智能计算”为核心,“GBCP电子公务模型”为基础,引用先进信息化手段,将公务管理中对象的管理精确化、事件的处理信息化、人员的责任明确化的

智慧社区经验材料

智慧社区经验材料 篇一:智慧社区汇报材料 智慧社区分析报告天津卓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智慧社区概述 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社区智能化已经成为新世纪全新生活方式的根本 保证。在社会信息化飞速迈进的今天,人们对住宅的关注已经不再局限于居室面积、周边环 境、交通等方面,而是把更多的兴趣和注意力放在与外界沟通、通信服务、安全防范、物业 管理等方面,这就要求传统的社区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延伸服务功能。 1.1.智慧社区概念 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等网络通信技术把物业管理、安防、通信等系统 集成在一起,并通过通信网络连接物业管理处,为小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 代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大规模信息智能处理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社区。智慧社区的提出, 是从强调以技术为核心到强调以技术为人服务为核心的一种转变。“智慧社区”既是社区建

设的一种理念思考,也是新形势下探索街道公共治理的一种新模式。它以智能、人文、服务 为理念,以“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文化、运行社会化、手段信息化、工作规范化”为建设思 路,以统筹各类服务资源为切入点,以满足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需求为落脚 点,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支撑,努力在广内地区构建涵盖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区建设、 社会动员、社会组织、社会领域党建等于一体的智能化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依托这一智 能化的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一方面创新管理手段,促进街道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 同时创新服务模式,为辖区居民和单位、社会组织提供人文化、多元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使其感受到智能生活的新体验, 享受到一种“全响应”智慧状态,真正实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工作 日标是全力打造“生活服务更便捷、生活环境更优美、生活状态更和谐、幸福指数更提升的 智能、人文、宜居的现代新型社区。智慧社区包括以下几个特点:?舒适、开放的人性化环境?高度的安全性 ?便捷的数字化通讯方式?便利的综合社区信息服务?家居智能化 ?物业管理智能化

智能化社区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

智能化社区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 一、国内智能化社区的发展状况 智能小区在我国还属于方兴未艾的新事物,经过10多年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发展还很不平衡。深圳、上海、广州、北京等各沿海城市、直辖市和各省级中心城市发展较快,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有的慢一到二个节拍,有的社区的智能化刚开始不久,有的还处于炒作阶段。总的来说,社区的智能化犹如雨后的春笋方兴未艾,开遍在祖国的神州大地,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我国3111工程的推进,创建平安城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深入,无疑对智能社区的发展起到催化的做用。据相关资料统计,未来5年中国的智能化小区将以3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0年我国大中城市中的60%住宅要实现智能化。 1、智能化小区产品控制技术之竞争 智能社区在我国虽有10多年的历史,但还属于方兴未艾的时期,还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还在制定之中,整个系统的集成度还不高,还未能向智能大厦那样将所有系統集成IBMS平台上。目前行业内的主要技术和产品缺乏开放性、兼容性、互联性,各自为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目前行业内技术产品主要分为两大阵营:“网络派”和“总线派”。网络派主张整个社区以计算机网络集成技术为平台,实行多网合一。所有的产品都以计算机网络为应用的基础,因此它对智能化社区产品技术和成本要求较高,但它是目前国际技术的主流和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的IPv6(10G/S的传输速率)实施为这一派(包括慑力等企业)奠定了基础。 2、安全防范技术在社区的应用与发展 安全防范技术在社区的应用经过1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层出不穷,并广泛的应用于社区建设中。生物识别技术中的指纹门禁已开始在深圳一些高档社区的单元门应用;第三代数字化网络远程视频监控技术已更广泛、深入地应用到各个行业,其中不少网络化建设水平较高的社区也开始应用第三代数字化网络远程视频监控设备。 所谓“智能住宅”(Smart Home),就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

智慧社区建设总结

智慧社区建设总结 篇一: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综述 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综述 作者:朱慧马德峰 摘要:本文回顾20XX年以来有关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论文、专著,从核心概念、国内外发展现状、国内运行模式、建设中要素重要性以及研究者发现的不足等角度进行梳理,加以综述。 关键词:智慧社区、研究现状、运行模式、综述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正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所谓智慧城市,就是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核心理念,充分发挥人的智慧,最终成长为一个创新、高效、安全、和谐的城市系统。社区作为城市必不可少的基本组成单位,城市居民必要的生活空间,社区的智慧化建设更是直接关系到智慧城市的建设。自20XX年以来,部分学者把研究方向投向智慧社区,本文针对这些研究,进行文献梳理,为今后建设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基本概况 自20XX年以来,有学者陆续开始研究智慧社区,搜索知网发现,绝大部分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都出现在20XX年以后。智慧社区建设处于刚起步阶段,目前的研究情况基本是20XX——20XX年,学

者主要研究智慧社区的概念,明确核心概念;20XX年则主要研究各个部门或是组成要素在建设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到了20XX年,学者开始研究进一步深入社区家庭的问题。 三、研究主要内容 (一)核心概念的涵义 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组成部分,是信息时代的社区形态。由于未给出明确定义,国内外学者都有不同的见解,大致如下: 国际上,美国杂志insight将其定义为:“智慧社区”是指应用信息技术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各项重要领域进行改革。在国内,张澎认为,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传感网等网络通信技术对住宅楼宇、家居、医疗、社区服务等进行智能化的构建,从而形成基于大规模信息智能处理的一种新的 管理形态社区。可以归纳:从管理角度切入,智慧社区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管理形态的社区;从技术角度切入,智慧社区是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传感网等网络通信技术的社区;从最终目标切入,智慧社区是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便人们生活为目的的社区。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电信智慧城市研究组的研究,国外的成熟的智慧社区的基本运作模式是政府主导,社区主管,企业、非盈利部门级居民参与政府出台建设指南,社区指定建设纲领与建设方案,即社区的规划通常有州政府或省政府规划,社区细化实施。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文件。

智慧社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0执行概要 (4) 1.1. 目标 (4) 1.2. 任务 (5) 1.3. 关键因素 (5) 2.0公司情况 (6) 2.1. 公司所有权结构 (6) 2.2. 公司历史 (6) 2.3. 公司现状 (7) 2.4. 商业模式 (7) 2.5. 其它情况 (8) 3.0产品及服务 (8) 3.1. 产品及服务描述 (8) 3.2. 产品优势 (8) 3.3. 切入产品或服务 (9) 3.4. 产品资源 (9) 3.5. 产品技术 (9) 3.6. 未来发展 (9) 4.0市场分析 (10) 4.1. 市场组成 (10) 4.2. 目标市场 (10)

4.2.2.市场趋势 (11) 4.2.3.市场增长 (11) 4.3. 行业分析 (11) 4.3.1.行业参与者 (11) 4.3.2.行业分销形式 (11) 4.3.3.行业购买形式 (12) 4.4. 竞争分析 (12) 4.4.1.竞争形式 (12) 4.4.2.主要竞争者 (12) 4.4.3.我们的优势及劣势 (13) 5.0策略分析 (13) 5.1. 价值体现 (13) 5.2. 市场策略 (13) 5.2.1.定价策略 (14) 5.2.2.推广策略 (14) 5.2.3.广告制定策略 (14) 5.2.4.公共关系策略 (14) 5.2.5.具体的市场计划 (14) 5.3. 销售策略 (14) 5.3.1.销售体系的建立 (14) 5.3.2.销售目标 (15)

5.4. 战略联盟 (15) 5.5. 进度计划 (15) 6.0管理团队 (16) 6.1. 组织结构 (16) 6.2. 管理团队 (16) 6.3. 管理团队空缺 (16) 6.4. 激励方案 (16) 7.0财务分析 (16) 7.1. 重要前提 (17) 7.2. 投资回报 (17) 7.3. 盈亏平衡分析 (17) 7.4. 利润分析 (18) 7.5. 现金流分析 (18) 7.6. 资产负债分析 (18) 7.7. 财务结构分析 (19)

智慧社区建设项目方案建议书

智慧社区建设项目方案建议书

智慧社区建设项目方案建议书 2013年5月

一、项目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对凸现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阶层群体冲突增加”、“社会状态更加活跃,开放性、流动性问题增多”、“社会诉求不断提升,维权意识更加强烈”、“转型社会价值真空,社会失范引发风险”等社会问题,2009年党、国家将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矛盾化解、公正廉洁执法并列成为三项政府重点工作,是指导我们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纲领,旨在通过社会管理创新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有效地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 近年来,街道为了更好地发挥街道在事务基层管理与为民服务方面地作用,面传统百姓服务手段匮乏、政府信息收集存在盲区、国际化与现代化建设缺乏有利信息化手段支撑的问题,街道积极开展研究“社会管理服务创新”、“智慧社区”“课题,拟通过一系列数字化、智能化工作模式的探索,构建政府行政管理与居民自治管理互动,社区管理与单位管理结合,有序与活力统一的多元治理、共建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体系,打造一站受理、一网协同、信息共享、规范作业、条块结合、扁平高效的“街道基层管理服务数字平台“。 二、项目需求 街道、社区是居民生活的聚居区,是城市居民赖依存在生活圈,居民对于街道、社区具有与生俱来信赖感。但随着社会发展,扁平化、集中化成为全球的一个趋势,街道、社区与居民之间关系也发生着微

妙的变化,社区不再仅仅是居民的一个生活空间,更多的逐步演化成为一个居民服务的信息综合体,并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资源的整合 全面整合和打通的各类办事渠道,使得办事、沟通更加顺畅,实现“一站式”服务和“平台式”服务。 ?精确的服务 针对社区不同人群提供的不同类型的服务(如老人、残障人士等),能够精确的发现需求,准确的定位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 ?互动的交流 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之间形成交流互动的圈子,利用新的通信手段和组织手段建立民声收集、反馈桥梁,将社区的居民与社区联系起来,使他们沟通交流更加紧密,真正让社区的每个人成为一员,融入社区大环境中,实现社区的自组织和自我约束和管理。 ?全面的保障 打破部门壁垒与条块分割现状,规范行政行为,畅通群众诉求渠

关于智慧社区建设几点看法

---------------------------------------------------------------最新资料推荐------------------------------------------------------ 关于智慧社区建设几点看法 随着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开始融入各大城市建设。 智慧社区是一个新名词,最早的实践是在 2009 年 9 月,美国的迪比科市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 一个由高科技充分武装的 6 万人社区。 近年来,信息化建设得到国家高度重视。 十八大报告中有十八处提及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网络、信息公开等关键词,充分体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影响,也反映了国家对信息化的重视。 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体现了国家对信息安全的重视,强调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融入智慧城市的概念,而探索智慧城市建设,社区是最佳切入点和落脚点。 息资源与服务,这些智慧社区的探索建设,对我们创建智慧社区建设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性和示范性。 为了更好的了解社区信息化建设现状,笔者走访了所在的扬州市邗江区邗上街道五里社区。 五里社区位于扬州市邗江区邗上街道的中心区域,辖区面积 1.12 平方公里。 社区内有美琪、万鸿城市花园、雍华府等 10 个住宅小区,居民楼 184 幢,常住居民 7245 户,常住人口 2 万余人,社区内机关 1 / 10

人员多、白领多、退休人员多、流动人员多,居民的利益分层,需求多元化。 目前五里社区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可以概括为一内一外,一内:即依托社保、计生等政府行政部门设立的专线信息管理平台;一外: 即通过互联网成立社区网站、建立 qq 群等方式提供居民服务。 专线信息管理平台是作为政府社会管理的基础数据收集、基础居民服务。 在内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主要依托各行政机关对口进行建设和管理,例如,社区居民办理医保、新农合医保等可以通过社区社保平台就近办理;基层计生部门可以通过计生系统调用辖区内育龄妇女相关情况,了解计生形势。 所有的系统均由安装单位进行维护和管智慧社区建设的现状分析由于智慧城市的加快推进,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最后落脚点应运而生。 国内虽然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概念,也没有完成成功的模式可以遵循,但是不少城市已经做出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例如上海陆家嘴街道的智慧社区建设、广州天河区康城社区,依托广州市一卡一页(社保卡、市民网页)整合的信关于智慧社区建设几点看法☉ 周步峰(江苏省扬州市委党校)方面,小区网站集成了社区情况介绍、各种办事程序、便民商业服务、生活便民措施等多方面内容,居民日常可以通过网站查询自己所需服务,其定位为居

智慧社区建设方案

智慧社区建设方案2017年9月21日

目录 1. 智慧小区建设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智慧小区建设整体架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门户平台主要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门户平台系统软硬件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门户平台系统软硬件配置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门户平台系统性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智慧社区门户管理平台及主要智能业务功能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慧社区门户管理平台主要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智能业务功能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路灯.............................................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井盖监测.........................................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垃圾箱监测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区内停车运营.......................................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楼宇节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配电箱监测........................................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消防监测.........................................错误!未定义书签。 社区门禁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社区安防视频监控等等.................................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慧社区建设实施方案

智慧社区建设实施方案 目录 1 概述 (5) 1.1 设计说明与创新意义 (5) 1.2 设计原则 (5) 1.3 设计思想 (6) 1.3.1 从社区安全性方面考虑 (7) 1.3.2 从多元信息化方面考虑 (7) 1.3.3 从优质服务及优化管理方面考虑 (7) 1.4 标准规范 (8) 2 智慧社区公共区域各系统设计方案 (9) 2.1 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10) 2.1.1 基础环境建设 (10) 2.1.2 网络及传输环境建设 (10) 2.1.3 应用管理环境建设 (11) 2.2 智慧社区统筹公共服务方面 (11) 2.2.1 智慧城市社会创新管理延伸体系 (11) 2.2.2 便民健康服务应用建设 (12) 2.2.3 智慧社区养老 (14)

2.2.5 智慧社区区域环境保护 (15) 2.2.6 智慧社区便捷出行体系 (15) 2.2.7 社区网站与智慧社区管理平台 (16) 2.3 智慧社区内部管理和服务方面 (17) 2.3.1 社区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系统 (17) 2.3.2 停车场管理系统 (19) 2.3.3 网络型门禁管理系统 (29) 2.3.4 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子系统 (32) 2.3.5 机电设备监控系统 (35) 2.3.6 周界防越系统 (40) 2.3.7 在线式电子巡更系统 (43) 2.3.8 信息发布及查询系统 (45) 2.3.9 物业管理系统平台 (48) 2.3.10有机垃圾循环处理运行管理系统 53 2.3.11三表抄报系统方案设计 53 2.4 便民健康服务应用建设 (54) 2.5 智慧社区养老 (56) 2.6 智慧社区内部管理和服务方面 (57) 2.6.1 智慧社区安保 (57)

智能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智能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就目前社区智能化建设情况看,大多数功能已实现的是家庭办公、远程办公、高速上网、远程教育、远程医疗、VOD视频点播、视频会议等需要个人用户与运营商投资很大的领域,而对社区居民最关心的功能如治安、医疗、家政等方面却较少实现。这也是社区智能化喊得很响,回应者却寥寥无几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此,我认为建设社区智能化应注重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先从解决社区居民最关心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入手 我们经常在电影中看到如下一幕:受害人受到生命威胁正打电话报警时,还没有拨通,就遭到犯罪分子的袭击;老年人疾病突然发作,哆嗦的手怎么也拨不通电话号码;家中发生火灾时,惊慌的居民怎样说也无法给消防队员说清出事的地点……因此居民最关心的就是家庭安全、医疗、家政方面的问题,而娱乐并不是第一需求。因为家中现在有VCD、电视机的用户很多,加之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家娱乐的时间不是很多。社区智能化建设恰恰就在这方面定位不是很恰当。 2、社区智能化要考虑到老年人,操作应简单、方便既然是社区智能化,那么就要照顾到社区中的所有人。但现在的社区智能化的内容照顾年轻人、小孩的居多,对老年人却考虑得不多。从实际上来看,现在的年轻人社会交往范围很广,娱乐的地方也比较多,所以常呆在家里利用社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应该是老年人;再加上现在人尊老爱幼的风气,年轻人工作环境压力大,竞争力很大,一般很少能抽出时间照顾老人,所以社区智能化要尽可能地考虑到老年人,操作起来要尽可能地简单,不要繁琐的步骤,让老年人用起来很方便。 3、功能上可以一步到位,也可逐步增加,但价格上不妥一步到位目前有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价格与功能都一步到位,用户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从运营商方面来说,提供的功能很全,当然投资就不会小,价格当然就会高一点。但是运营商也要考虑一下你提供的功能用户是否能用到,如用不到你还进行收费,推广起来就会吃力。所以社区智能化可考虑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这样既可减轻运营商的负担,用户也能接受。 4、智能社区建设要结合本地文化背景 智能社区建设应该鼓励百花齐放,深圳的智能社区功能不同于上海的、上海的不同于成都的都应该是好事,甚至成都本地不同区域也不尽相同是完全正常的。智能社区的智能建设最终目的是向住户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条件,只要能为住户提供真正实用的上述服务就可以了,不应太超前,不应讲究统一标准。 功能的规划应主要参考当地的人文背景,很多东西在沿海行得通,本地却行不通。总之,上不上某个系统以及怎么上完全取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要与本地人文背景相结合。 3

上海市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

上海市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上海市民政局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13年11月

社区是城市的基础,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上海加快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深化实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新一轮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进一步落实《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更好地引导社区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工作,提高投资效益,保障建设质量,制订本指南。 一、智慧社区建设的含义 智慧社区建设是指在街道、镇、村等地理区域范围内,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和智慧的服务,提升社区居民对智慧城市的体验度和感受度。 二、指导原则 (一)需求导向,便民惠民。智慧社区建设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突出为民、便民、惠民的基本要求,通过智慧化的社区管理与服务,打造安全、便捷、宜居的社区。  (二)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统筹考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智慧社区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因地制宜,扎实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并做好与市级层面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项目的衔接工作,减少重复建设。  (三)创新模式,合作推进。探索智慧社区的建设模式和运维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利用社会各方资源,合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三、智慧社区建设内容

(一)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化   按照规划引导、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范管理、满足需求的原则,开展智慧社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网络综合承载能力和信息通信集聚辐射能力,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和普遍服务能力,满足居民对通信质量和服务的要求。各区县、社区应制定信息基础设施的整体规划,并依托通信运营商开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光纤宽带网  部署光纤宽带网络,实现光纤到户、百兆接入,家庭平均接入带宽达到20Mbps,为社区居民提供高速、安全、优质的宽带网络服务。  2.无线局域网  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社区重点区域,实现无线局域网(WLAN)全覆盖,为市民提供便捷的上网服务。 3.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  实现社区3G网络深度覆盖,保障通信质量。  4.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  有条件的社区应进行有线电视用户NGB网络改造,具备提供高清电视、高速数据接入和语音等三网融合业务的能力。 5.应用终端  可根据社区实际情况,通过互联网、IPTV、数字电视等

云平台在社区建设的作用

云平台在社区建设的作用 1传统社区与智慧社区面临的问题11传统社区面临的问题社区是城市构成的基层单元,是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其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我国的社区基本具有以下几个功能协管功能、民主自治功能、监督功能和文化功能,这些功能都和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社区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生活的环境与品质。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的步伐越来越快。 城市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更集中、更大规模、更社会化的生产,也带来了城市生活对资源的更大需求和更复杂的社会关系。 传统社区建设和管理模式在应对越来越突出的社区安全问题、邻里关系问题以及社区服务质量问题等方面显得捉襟见肘。 12智慧社区的概念区别于传统社区,智慧社区是综合运用无线网络、物联网、网络通信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科技手段,建立社区公共数据资源中心,综合开发利用社会各类信息资源,集家庭无线宽带覆盖、家居安防、家居智能、家庭娱乐和小区智能化为一体的理想社区[4]。 智慧社区具备的基本特征有全面感知、充分融合、协同运作和智能处理。 目前,全国各地已陆续开始进行智慧社区建设的探索,截止到2013年3月,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已开展了智慧社区探索试点。 上海市目前已有16个街镇开展了试点,北京市已出台《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信息化工作规划纲要》和《十二五期间社区信息化建设指

导意见》,明确指出,力争到十二五规划末期,在北京市建设约1500个智慧社区。 13智慧社区面临的问题目前,各地的智慧社区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建设运营和服务各有特色。 但是由于缺少最核心的架构平台,智慧社区仿佛是一个个信息孤岛,缺少了互通互联的氛围,建立一个标准化、开放的综合平台成为智慧社区的阿喀硫斯之踝[5]。 从上海、北京等地的智慧社区试点中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智慧社区建设存在如下问题1高花费、低利用。 在花费巨资采购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同时,又有很多的计算资源闲置;而资金有限的地区或部门却无法获得必要资源。 2信息孤立。 海量数据被孤立于所属的部门,综合数据的应用受到限制,缺少相应的共享机制。 3难应用。 由于分布、异构、多样和动态变化的环境,使得网络环境下的应用系统复杂程度高、开发时间长,不利于系统的推广应用。 4难维护。 应用系统的部署、运行和维护费用高,由于计算机和软件系统的频繁升级换代,各个部门不得不维持一支专门的技术队伍,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系统的升级维护。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开放、成熟的云计算平台,在这个平台

关于智慧社区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智慧社区建设的若干思考 发表时间:2017-07-24T17:18:26.7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作者:刘斌 [导读] 摘要:随着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的展开,城市信息化进程又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推动了智慧城市的日益兴起。 天津市河西区市容和园林管理委员会天津 300000 摘要:随着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的展开,城市信息化进程又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推动了智慧城市的日益兴起。在此背景下,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最后一公里,在智慧城市建设大潮中也就应运而生。虽然国内外关于智慧社区建设也在不断发展,但作为一个新的领域,智慧社区从理论到实践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关键词:智慧社区;建设;思考 1国内智慧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规划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智慧社区规划设计阶段主要是确定智慧社区建设的战略目标、顶层设计、法律体系、建设方向等。在我国,政府行政导向在社区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政府指导体系的不健全影响智慧社区建设的进程。一是政府对智慧社区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部署,其空间划分往往以静态管理为主,未考虑社区内部空间与外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没有真正从居民的现实需求出发进行目标定位,社区人本化建设不足;二是国内智慧社区建设大多引用国外的规划模式,缺乏对自身实际情况的考量,政策、法律规范不完善,难以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且政府指导限于技术层面缺乏实用性,使得社区建设陷入“形变而质不变”的内卷化状况,难以形成整体推进的态势。 1.2 开发建设阶段存在的问题 智慧社区开发建设是指在规划设计的约束下,投入原材料、技术、人才、资金、政策等要素,并通过一定的管理活动进行要素组合以实现规划目标的过程。智慧社区开发建设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核心技术不成熟。虽然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但我国对这些技术远没有达到普遍推广和熟练运用的程度,有关的技术开发有待深入,且各地的社区发展不平衡,难以实现系统间的互通互联和信息共享,没有形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导致社区服务智能化水平偏低。二是建设主体不协调。现阶段,我国智慧社区建设主体之间相互独立,缺乏横向的沟通关联,信息孤岛与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且政府在智慧社区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基层政府在社区建设管理与服务实践中的职能和角色错位严重,并没有真正向社会和社区分权,不利于智慧社区建设的高效、可持续。三是个体能力不具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对参与者、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经验也形成挑战。同时,社区居民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不足,导致“数字鸿沟”所引起的“知识鸿沟”进一步扩大,制约着智慧社区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提升。四是制度保障不完善。智慧社区的建设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社会规范,难以调节不同社会主体的利益关系,有关信息安全责任、个人信息保护等法律法规没有相应完善,智慧社区中各行为主体对风险与责任的承担缺乏刚性约束,不利于智慧社区的建设和运营。 1.3运营维护阶段存在的问题 智慧社区运营维护阶段的核心目标是将交付的业务软件和硬件基础设施高效合理地整合,保障服务运行的安全。该阶段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应用主体信息素养不高,未发挥智慧社区的价值。各城市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基本都存在信息素养不高的问题,难以使用智慧社区中的各平台,也难以享受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导致新技术虽有百般好处,却得不到社区居民的认可,使得智慧社区的推广和应用受到极大的阻碍。二是信息安全严重阻碍了智慧社区的普及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智慧社区的建设越来越依靠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虚假信息、不对称信息内容在社区网络节点中滋生、传播。由于各类信息数据大都涉及社区居民的财产和隐私,使得智慧社区的用户对自身的信息安全保障充满忧虑,对智慧社区的建设缺乏信心,影响智慧社区的发展与应用。 2推进国内智慧社区建设的对策 2.1统筹规划,保证充足的要素投入 在制度层面,应加强顶层设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对智慧社区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打破信息孤岛的局面。其次,在智慧社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各部门应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建立健全智慧社区建设协调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低效率的重复建设。再次,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智慧社区建设的方向、目标、重点建设内容并制定技术标准。在操作层面,构建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充分考虑信息服务平台的可重构性及可扩展性特征,推进社区事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最后,还应该加强社区管理、加大基层工作人员的投入,加强员工能力培训和定向培养。通过使用评价反馈体系,对服务商及管理团队进行服务质量测评,从而建立服务质量档案,形成考核机制与退出机制,增强用户满意度。 2.2加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为实现智慧社区规划、管理、服务等不同技术体系之间的耦合互通和无缝对接,促进社区信息化和智慧化建设,需要加强物联网、云计算、ICT技术在智慧社区中的应用。基于云计算和数据挖掘及分析,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社区内部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社区中人、物、信息网络之间的实时交互;运用ICT技术为社区管理提供线路搭建、网络构架,减轻社区网络在系统升级、运维、安全等方面的负担,节约运营成本。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通过对社区居民时空间行为和社区周边设施利用状况的分析,可以使信息得到迅速有效的整合,并制定不同的社区服务方案,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效率。 2.3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调动全社会参与积极性 在智慧社区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以人性化和大众化为宗旨,提高居民对智慧社区建设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培养居民的IT使用习惯,确保信息获取的有效性。社区居民之间的各类共享和非市场互动行为,可以促进居民之间和谐相处、相互信赖,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与社区精神。社区各方广泛参与,则使社区治理更加科学,能够真正承担利益协调任务,实现社区建设的新高度。同时,智慧社区建设还应结合地方特色和人文情怀,以居民需求为中心,实现智慧社区品牌建设,从而提升社区的宣传效应和社区自豪感。 2.4保障信息安全,全面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变迁和各类信息技术在社会领域的扩散与渗透,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不仅来自技术本身的内在风险,更多地来自于信息系统外部的主体实施的各类侵害行为。因此,需要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设置智能化的监控传感设备,建设大数据平台,增加对关

智慧小区建设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智慧小区建设设计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目录 项目背景 (4) 1.1 小区服务网络的可行性 (5) 1.2 小区服务O2O价值何在 (6) **项目分析 (8) 2.1 定向市场分析 (9) 2.2 智慧小区项目结合思路 (10) 2.3 **产品技术理念 (12) 智慧小区盈利模式 (15) 3.1 家庭安防模块 (15) 3.2 物业服务模块 (17) 3.3 小区社交模块 (18) 3.4 周边商家模块 (19) 3.5 运营成本投入 (21) 技术方案 (23) 4.1 技术架构 (23) 4.2 服务器部署方案 (24) 4.3 服务器软件 (24) 4.4 服务器软件导图 (25) 智慧物业系统功能概述 (25) 项目实施方案 (43)

6.1 项目报价 (43) 6.2 合作模式 (43) 6.3 项目人员安排 (43) 6.4 项目工期安排 (44) 6.5 智慧小区人员配置建议 (45) 售后服务体系 (45) 7.1 产品安装 (45) 7.2 售后服务 (46) 7.3 培训计划 (49)

项目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超一线城市房地产的繁荣可以看出在中国已经出现了一大部分高收入人群,他们大都居住在都市现代化小区内,并且队伍在不断壮大,他们对生活的品质有很高的要求,并对互联网有比较高的理解,在小区内建立小区服务网的实机已经成熟。 最近一段时间,通过几条热点新闻,“互联网思维”和“房地产” 两个词被频繁地联系在一起。首先,在 地产界中有着“地产思想家”之称的“冯 仑”在亚布力论坛上,高调地谈起互联 网思维和马佳佳,预言房地产行业将会 被互联网思维颠覆和改变。然后就是万 科,最近郁亮带着万科的高层,马不停蹄地拜访互联网公司阿里、腾讯、海尔、小米等互联网公司,试图寻找“卖房子”之外的全新的商业模式。从这一连串的事件看出,面对互联网思维的汹涌大潮,这些地产大佬终于坐不住了,开始思考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改造房地产业了。 提起互联网思维,大家能够想到的是“用户至上”、“硬件免费”、“粉丝经济”、“体验式营销”,这些词语听起来跟房地产行业格格不入。如此看来,房地产几乎跟“互联网思维”是绝缘的,那又如何通过互联网思维改造房地产业呢?

2019年智慧社区项目发展分析报告

2019年智慧社区项目发展分析报告

一、智慧社区概述 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社区智能化已经成为新世纪全新生活方式的根本保证。在社会信息化飞速迈进的今天,人们对住宅的关注已经不再局限于居室面积、周边环境、交通等方面,而是把更多的兴趣和注意力放在与外界沟通、通信服务、安全防范、物业管理等方面,这就要求传统的社区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延伸服务功能。 (一)智慧社区概念 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等网络通信技术把物业管理、安防、通信等系统集成在一起,并通过通信网络连接物业管理处,为小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大规模信息智能处理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社区。智慧社区的提出,是从强调以技术为核心到强调以技术为人服务为核心的一种转变。 “智慧社区”既是社区建设的一种理念思考,也是新形势下探索街道公共治理的一种新模式。它以智能、人文、服务为理念,以“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文化、运行社会化、手段信息化、工作规范化”为建设思路,以统筹各类服务资源为切入点,以满足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需求为落脚点,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支撑,努力在广内地区构建涵盖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区建设、社会动员、社会组织、社会领域党建等于一体的智能化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依托这一智能化的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一方面创新管理手段,促进街道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同时创新服务模式,为辖区居民和单

位、社会组织提供人文化、多元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使其感受到智能生活的新体验,享受到一种“全响应”智慧状态,真正实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工作日标是全力打造“生活服务更便捷、生活环境更优美、生活状态更和谐、幸福指数更提升的智能、人文、宜居的现代新型社区。 智慧社区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舒适、开放的人性化环境 高度的安全性 便捷的数字化通讯方式 便利的综合社区信息服务 家居智能化 物业管理智能化 (二)为什么建设智慧社区 1.我们的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社区是城市的单位,是城市人生活区域,智慧社区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建设在许多领域概念相通。 智慧社区建设的起因是为了解决当今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如人口膨胀、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难题、公共安全完善的瓶颈、社会道德滑坡、社会保障压力、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健康管理的薄弱、看病的困境、人们生活空间的拓展的障碍、资源如何整合再应用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