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_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

基础设施_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
基础设施_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

经济评论 2010年第4期ECONOM I C REV I E W N o .4 2010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

魏下海*

摘要:针对大多数经验文献往往忽视区域间的空间相关性容易导致研究结论缺乏解

释力的事实,本文采用较为前沿的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中国29个省区1991-2006年间基

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基础设施和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空间

集群特征,绝大部分省区位于高-高和低-低类型区;(2)城市化作为综合反映基础设施

发展状况的指标,有效地促进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实现收益递增效应和经济

增长;(3)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区域间的空间距离,降低运输成本和交

易费用,促进区域间经济往来,实现经济增长。

关键词: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 空间计量模型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一场由农村到城市的全面经济改革,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人类经济增长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林毅夫等,1999)。资料显示,1978-2008年的30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超过9%,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3.0%的速度,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由原来

的第10位上升到第3位。

中国经济增长之谜引发国内外不少学者的广泛关注,迄今为止,主流研究文献多是从要素投入(克鲁格曼,1999;张军,2002)、全要素生产率(易纲等,2003)、制度变革(王小鲁,2000)、对外开放(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2004)以及比较优势战略(林毅夫,1999)等方面进行解释。另有一些学者独辟蹊径,他们从基础设施发展的角度来解释中国经济增长问题(郭庆旺等,2006;踪家峰等,2006;王任飞等,2007)。不容忽视的事实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有效地扩大国内需求,对促进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显然,基础设施投入与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应该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

早在20世纪40年代,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就引起发展经济学家们的普遍关注。罗森斯坦 罗丹最早提出了大推进理论,他认为基础设施应作为社会发展的先行资本,只有加强基础设施投资,才能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走出!贫困恶性循环?。同一时期,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经济起飞创造条件。值得注意的是,这段时期的研究大多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有文献从实证角度来研究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然而实证研究所得的结论可谓见仁见智,存在较大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是否真正能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A schauer(1989)率先采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利用美国的年度时间序列来分析公共基础设施与私人部门总产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M unnell(1990)进一步使用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同样发现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的证据。然而,H oltz-Eak i n (1994)以及Garcia 等(1996)质疑了这种观点,他们研究表明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二是有关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方面。从理论上讲,基础设施(比如高速公路、通讯设施等)具有极强的网络特征,这些基础设施通常连接于区域之间,而相邻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往往较为* 魏下海: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邮政编码:510006,电子信箱:x iaha i w e i 2005@https://www.360docs.net/doc/0011452145.html, 。

谢利,2009:#中国经济总量进入世界前三位所占份额达7.8%?,#金融时报?9月18日。

密切,所以某一地区基础设施的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邻地区的运输成本和交易费用,从而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换言之,一个地区基础设施对于相邻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这种理论上的判断得到一部分经验证据的支持(Perira and Roca-Saga les,2003;Cohen and M orrison,2004; Cohen,2007)。然而H o ltz-E akin和Sc hw artz(1995)认为并没有证据表明基础设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Boar net(1998)甚至认为某一地区基础设施对相邻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不利影响:当某一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发展越完善,该地区将比相邻地区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从而能从相邻地区吸引到更多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最终对相邻地区产出增长产生负的外部性。

上述经验研究均以国外为研究对象,那么中国的情况又将如何呢?郭庆旺和贾俊雪(2006)基于全国年度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方法研究发现基础设施对总产出增长具有较强、持续较长的正影响且时滞相对较短。王任飞和王进杰(2007)同样运用VAR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中,主要门类基础设施指标都是经济增长的长期原因。踪家峰和李静(2006)则利用全国29个省区面板数据研究表明基础设施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张学良(2007)基于面板数据研究表明,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

综观已有国内文献,大多数研究采用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或者常规面板数据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然而,这些研究存在着共同的局限性:忽视了基础设施和经济增长在地理空间上的依赖性和溢出效应,容易导致模型设定出现偏误,使得研究结论缺乏应有的解释力。从笔者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鲜有文献将空间溢出效应纳入到模型中进行分析,近期代表性成果主要有张学良(2009)的研究,他综合比较在4种空间权重矩阵设置条件下,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且发现,外地交通基础对本地经济增长以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为主,只有在人口密度空间权重矩阵中找到负向空间溢出的证据。需要提及的是,本文研究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张学良(2009)学术思想的启发。

事实上,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都不可能独立存在,总是与其他相邻或者周边的经济体有着密切联系。正如Rey和Jan i k as(2005)所言,当研究样本的边界仅仅定义为行政边界时,技术外溢、迁移、贸易往来、交易模式和公共政策等能把经济体连接起来的因素往往被忽略,而忽略经济体之间潜在的空间联系往往造成对经济变量推断产生误差。考虑到诸如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十分明显,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基于此,本文将空间相关性这一因素纳入经济模型,采用较前沿的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来重新考察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期能更全面客观地反映经济现实,并对现有研究文献作进一步拓展与补充。

二、研究方法、模型与数据说明

现实中的人类经济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的,对经济社会的研究不仅仅涉及到时间维度,而且涉及到空间维度。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认为,一个地区空间单元上的某种经济地理现象或某一属性值与邻近地区空间单元上同一现象或者属性值是相关的,也就是说各区域之间的数据与时间序列存在相对应的空间相关。空间依赖的存在打破了大多数经典统计和计量分析中相互独立的基本假设(吴玉鸣等, 2006)。针对长期以来主流经济学理论中空间事物无关联及均质性假定的局限,以及普遍使用忽视空间效应的OLS进行模型估计,导致经济学研究结果和推论缺乏应有的解释力问题(王家庭等,2009),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将地理空间相互作用纳入模型,对经典的基本线性回归模型通过一个空间权重矩阵W进行修正。构造空间计量模型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对研究对象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和相互作用进行判断;二是对空间计量模型类型的选择。

(一)空间自相关性的判断

检验区域变量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性的常用方法主要有M oran I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M oran I=%n

i=1

%n

j=1

W ij(Y i-Y

&

)(Y j-Y

&

)

S2%n i=1%n j=1W ij

(1)

其中,S2=%n i=1(Y i-Y&)2,Y&=1n%n i=1Y i,Y i代表第i个地区的观察值,n为地区总数,W ij为地理相邻空间

权重矩阵,采用邻接标准或距离标准,其目的是定义空间对象的相互邻接关系。一般邻接标准为两个地区相邻取值为1,否则为0。M oran I取值范围为[-1,1],取值大于0表示各地区之间为空间正相关,数值越大,正相关程度越强;小于0表明空间负相关;等于0表示各地区之间互不关联。

进一步,可通过M o ran I散点图来划分四种空间联系类型:第一象限为高值区域的周围是高值区域(高-高型);第二象限为低值区域的周围是高值区域(低-高型);第三象限为低值区域的周围是低值区域(低-低型);第四象限是高值区域的周围是低值区域(高-低型)。

(二)空间计量模型

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的空间效应包括空间自相关(或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差异性。前者指一个地区的样本观测值与其他地区的观测值相关,观测值在空间上缺乏独立性,而且空间相关程度及模式由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布局、距离)决定。后者指由于空间单位的异质性而产生的空间效应在区域层面上的非均一性,即空间相关性由模型没有涉及的其他因素所决定(Anseli n,1988)。根据模型设定对!空间?体现方法的不同,空间计量模型主要分为两种:空间滞后模型(Spatial Lag M ode,l 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 E rror M ode,l SE M),分别表示如下:

空间滞后模型(SL M):Y= W Y+X +(2)空间误差模型(SE M):Y=X +,其中=!W+?(3)其中,Y是被解释变量,X是外生解释变量矩阵, 是X的参数向量, 和!分别是空间滞后回归系数和空间误差回归系数。和?表示随机误差项。W为空间权重矩阵,在空间权重矩阵的选择上,有三种方法:一是地理相邻空间权重矩阵,即依据空间是否相邻来设定,相邻区域被赋予!1?,其他区域被赋予!0?(Lesage,1999),目前国内多数文献均采用这一做法。该权重矩阵定义如下:

W ij=1

当区域i与j相邻

i=j或不相邻

二是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即根据两个地区之间地理距离的倒数来设定,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越近,则赋予较大权重,距离越远,则赋予较小权重。定义如下:

W ij=

1

d ij

若i?j 0 若i=j

这里的d ij是指i省与j省的省会城市之间的距离,国内文献一般用铁路距离和公路距离的算术平均数计算得到。

三是经济空间权重矩阵,一般依据两个省份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的倒数来设定,两省之间收入差距越小,则经济水平越接近,因而赋予较大的权数,反之则赋予较小的权数(林光平等,2006),定义如下:

W ij=

1

Y

&

i-Y

&

j

若i?j

0若i=j

Y&i=1

T-T0

%T

t=T0

Y it

本文与国内多数文献的做法相似,采用地理相邻空间权重矩阵进行实证检验。

(三)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由于公共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在地理空间上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与溢出效应,忽视这种空间相关性,将无法反映中国经济现实,并可能导致相关的研究结论出现偏误。借鉴Cohen(2007)、踪家峰等(2006)以及张学良(2007)等人的研究思想,我们将回归方程初步设定为:

y i= 0+ 1Z i+ 2X i+ %j W ij X j+(4)

其中,y i为被解释变量,表示本省区经济增长;Z i表示影响本省区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控制变量;解释变量X i表示本省区的基础设施发展,X j表示相邻省区的基础设施发展状况;W ij为地理相邻空间权重矩阵;相邻省区的基础设施对本省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反映在系数 上,尽管这一设定在理论上可行,但我们要得到的并不是某个省份的估计结果,而是全国各相邻省份间空间相关性的总体估计,并且空间计量经济学有着自身固有的模型设定方式,所以我们需对上述模型进一步调整以适应空间计量分析的要求(骆永民,2008)。在实际进行空间计量分析时,被解释变量y用人均GDP来表示(以1990年为不变价格,且取自然对数,即为

l n rgdp)。解释变量X i用一组反映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指标表示,包括2个变量:城市化率(urb),用城市人口除以总人口来计算,以综合反映基础设施发展情况(踪家峰、李静,2006);交通密度(trans),用每万平方公里的公路里程数来表示,用以衡量某一省区的交通资源禀赋。控制变量Z i是一系列影响经济增长的变量,主要包括:投资率(inv),由各省区资本形成总额占GDP比重得到 ;人力资本水平(hum),我们采用国际通行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表示(Barro,2001);劳动增长率(labor),用各省区各年全社会从业人员增长率来表示。结合前述方法,本文将空间滞后模型(SL M)设定如下:

ln rgdp it= 0+ 1inv it+ 2hum it+ 3labor it+ 4urb it+ 5trans it+ %j W ij ln rgdp jt+it(5)

从上式可以看出,省区j的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影响该省区经济增长,而进一步将作用!迭加?到省区i经济增长之上,也就是说,系数 综合反映了相邻省份解释变量的影响力。空间计量经济学正是采用这种不断!迭加?的方式来估计空间相关性的。如果空间相关性由模型以外因素决定,可将空间误差模型(SE M)设定为:

l n rgdp it= 0+ 1inv it+ 2hum it+ 3labor it+ 4urb it+ 5tran s it+!%j W ij it+?jt(6)

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1991-2006年间29个省区的面板数据。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将西藏自治区、台湾省、香港与澳门排除在样本之外,并且将重庆与四川数据合并计算。数据来源于#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历年#统计年鉴?。

三、实证分析

(一)空间自相关检验

根据1991-2006年我国各省份基础设施及经济增长相关数据,结合式(1)可计算得到相应的M oran I指数。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基础设施及经济在所考察的所有年份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正自相关关系(临界值为1.96),说明全国各省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并不是表现出完全随机状态,而是表现出相似值之间的空间集群(C l u stering)形态,正的空间相关性表示相邻地区特性相类似的空间联系结构。也就是说,具有较完善基础设施、较快经济增长的省区趋于与较完善基础设施、较快经济增长的省区相靠近,反之则反然。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省区之间的基础设施以及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是客观存在的,亦即存在明显的空间集群现象。

表1 1991-2006年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M oran I指数

年份l n rgdp urb trans年份l n rgdp urb trans 19910.3540.2680.44119990.4790.2700.502 19920.3850.2660.40820000.4810.2860.414 19930.4140.2610.41320010.4820.2910.514 19940.4290.2610.41120020.4830.2870.518 19950.4440.2500.41420030.4840.2980.525 19960.4600.2500.41220040.4870.2820.501 19970.4730.2500.41520050.4830.2420.446 19980.4760.2530.41320060.4830.2650.587

图1和图2分别为人均GDP(l n rgdp)的M oran I散点图和显著水平图,从中可以看出,高-高和低-低类型区居于主导地位,绝大部分省区聚集在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即较高的人均GDP省区趋于和较高的人均GDP省区相邻近(第一象限),其中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这些省区大都位于中国东部和沿海地区;较低的人均GDP省区相对趋于和较低的人均GDP省区相邻近(第三象限),这些省区包括: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湖南、湖北,主要集中在中国西部和部分中原地区。

同样地,图3-图6分别为城市化率(urb)和交通密度(trans)的M oran I散点图和相对应的显著水平图,结果均表明我国区域基础设施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绝大部分省区位于高-高和低-低类型区,城市化水

(根据so l ow增长模型,储蓄率越高的经济体,其劳均稳态产出水平越高。在具体实证研究中,常用投资率来表示储蓄率

(Isla m,1995;王成岐等,2002;张焕明,2004)。

定义各层次受教育年限如下:小学为6年,初中为9年,高中为12年,大专及以上为12年。

平较高和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较好的省份大都集中于东部沿海,而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

图1 ln rgdp的M oran I散点图图2 ln rgdp的M oran I显著水平图

图3 urb的M oran I散点图图4 urb的M oran I显著水平图

图5 trans的M oran I散点图图6 trans的M oran I显著水平图总体而言,中国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群特征。对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统计分析表明,对各省区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时,不能忽视地理空间变量和空间效应的影响,空间计量分析成为必然。

(二)空间回归估计与分析

空间自相关检验结果表明,对有关中国基础设施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如果仅仅从时间维度出发,忽视空间维度的相关性和异质性,在理论上存在严重不足,与经济现实不相符合。因此,有必要将空间相关性纳入到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中进行研究。如前所述,空间计量模型包括SL M模型和SE M 模型,对模型的甄选需要采用拉格朗日乘子统计量。Anseli n等(1991)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证明,如果L M lag(或LM error)比L M error(或LM lag)统计量更显著,且Robust L M lag(或Robust L M error)显著,而L M error(或L M lag)不够显著,则恰当的模型是SL M模型(或SE M模型)。

在本文具体估计过程中,我们选择的空间权重为地理空间权重。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海南是一个岛,在地理上没有与之接壤的省份,但考虑到海南与广东、广西仅相隔一个海峡,而且与这两个省区之间有非常频繁的经济活动,因此将海南省的地理空间视为与广东、广西相邻(邓明、钱争鸣,2009)。利用1991-2006年

间我国29个省区的经济数据,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使用空间滞后(SL M)的空间和时间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误差(SE M)的空间和时间固定效应模型。 为了便于比较,同时给出OLS的估计结果(见表2)。

表2模型回归结果

变量

OLS SLM SE M

系数t值系数t值系数t值

i nv0.3195***4.90460.3004***5.14100.2970***4.9644

hu m0.00260.14010.00420.25550.00450.2686

labor-0.2722**-2.0712-0.2109*-1.7893-0.1836-1.5542

urb0.7514***4.93520.6110***4.47110.5437***3.8931

trans0.1595***4.75890.1184***3.91420.1079***3.2252 W)dep.var0.3370***6.3491

spat.aut.0.2860***5.3031 R20.99120.99210.9917修正R20.99020.99110.9908

Log-L625.34642.01635.64

说明:***、**、*分别代表1%、5%、10%显著水平。

从表2回归结果可以发现,SL M模型和SE M模型的拟合优度都高于OLS估计结果,从对数似然值Log-L也可以发现,SL M模型和SE M模型的Log-L值均高于OLS估计结果。而且空间自回归系数 和空间误差回归系数!均达到1%显著水平,说明空间因素确实在分析省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增长关系中起到作用。由此可见,如果忽略经济体之间潜在的空间相关性,基于OLS方法得到的经典回归模型是欠妥的。这也进一步验证:我国各省区之间的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都不可能是没有空间联系的。以往的经验研究大都假定省区之间相互独立,导致估计结果出现偏误,需要通过引入空间因素对经典的线性模型进行修正。

进一步地,表3中四个统计量的结果告诉我们,选择SL M模型比SE M模型更为适宜。因此,本文侧重于从SL M估计结果进行分析(见表2)。就各控制变量的影响系数来看,物质资本投资率(i n v)变量回归系数为0.3,且达到1%显著水平,这表明投资率每提高1%,将促使人均产出增长提高0.3个百分点。显然,物质资本投资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这与国内已有文献的结论基本一致(姚先国、张海峰,2008)。而人力资本(hum)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但并不显著,反映了目前阶段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不足(。劳动增长率(labor)变量的回归系数同样不具有统计显著性,表明对于我国作为一个劳动力资源十分丰裕的国家而言,劳动力数量的扩张并不能给经济增长带来更多的好处。

我们重点关注基础设施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回归结果看(见表2),城市化(urb)回归系数在1%显著水平下统计显著且为正,说明城市化水平提高有利于人均产出增长,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人均产出就会提高0.611个百分点。交通密度(trans)变量也在1%显著性水平上统计显著,反映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交通密度每增加1单位,人均产出就会提高0.118个百分点。这个结果说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将对省区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从现实来看,一定规模的城市往往拥有较为良好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生产、金融、信息与市场,因此,城市便成为技术创新扩散、人才荟萃以及产业高度聚集的天然场所。这种聚集经济(A gg lo m eration E cono m ies)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收益递增效应的实现,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而言,城市在孕育马歇尔外部性培育创新、发展对外贸易以及促使人力资本积累方面显得重要。随着城市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聚集经济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加速经济增长(程开明,2009)。而交通基础建设有利于改善区域间的要素和商品流动,促进经济往来,从而加快经济增长。此外,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而这种溢出效应则通过各种微观路径来实现。按照国内学者张学良(2009)总结,交通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的微观路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改变区域的可达性,从而影响企业和居民的运输和出行,改变公司和家庭的区位选择,并能对区域贸

(估计结果由软件M atlab7.0计算得到,空间面板计量的相关程序来自L eSage编写的Spati a l E conom etr i cs T oo l box,具体

参见h ttp:?www.spati a l-econo m https://www.360docs.net/doc/0011452145.html,/。

人力资本回归系数为正,但不显著,其原因还可能是由人力资本指标度量问题引起的。尽管人力资本积累与正规教育年限之间呈正相关,但正规教育并不能完全准确反映真实的人力资本状况。因为,这并没有考虑到教育质量问题,也没有考虑到在职培训、干中学、健康投入等人力资本形成途径,因此可能会低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易、分工、专业化和聚集经济产生作用,最终促进经济增长。总体而言,本文估计结果客观上为C ohen(2007)等人的研究找到了中国的证据。

表3 SL M模型与SEM模型的L M值

统计量自由度p值LM l ag3.06710.08 R obust L M lag8.3610.004 L M error0.19810.656 R obust L M e rror5.49210.019

四、简要结论

针对大多数文献忽略区域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往往导致研究结论缺乏应有的说服力,本文采用较为前沿的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利用我国29个省区1991-2006年面板数据考察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群特征,绝大部分省区属于高-高和低-低类型,基础设施发展较好、经济增长较快的省份大都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

(2)作为综合反映基础设施发展状况的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由于城市化是人口与经济活动高度聚集的过程,聚集经济将有助于收益递增效应的实现,进而促进经济增长;(3)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同样具有显著正影响,其原因在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能有效地缩短区域间的空间距离,降低运输成本和交易费用,促进区域间经济往来,从而提升经济增长绩效。

基于以上结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的空间依赖性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种空间依赖性表现出鲜明的区域差异性。因此,相应的政策涵义是:(1)在制定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战略时,应充分考虑到不同省区的!异质性?特点,对于中西部属于低-低类型的欠发达省份,应加快基础设施投入,尤其是加大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对于经济增长更为重要;(2)应将地区间的空间相关性纳入到基础设施及经济增长的分析与政策制定过程中,重视中西部内陆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地理空间联系,进一步完善链接彼此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东、中、西部内部互动,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开明,2009:#城市化、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统计研究?第5期。

2.邓明、钱争鸣,2009:#我国省际知识存量、知识生产与知识的空间溢出?,#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5期。

3.郭庆旺、贾俊雪,2006:#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3期。

4.林光平、龙志和、吴梅,2006:#中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4期。

5.林毅夫、蔡昉、李周,1999:#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

6.骆永民,2008:#财政分权、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财贸研究?第3期。

7.王家庭、贾晨蕊,2009:#我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空间计量研究?,#经济科学?第3期。

8.王任飞、王进杰,2007:#基础设施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VAR方法的研究?,#世界经济?第3期。

9.吴玉鸣、李建霞,2006:#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地理科学?第4期。

10.张继红、吴玉鸣、何建坤,2007:#专利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第1

期。

11.张学良,2007:#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分析?,#财经研究?第8期。

12.张学良,2009:#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南京大学出版社。

13.踪家峰、李静,2006:#中国的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第7期。

14.A nse lin,L.1988.Sp atial E conom etr ics:M ethods and M od els.D o rdrecht:K lu w er A cade m i c Pub lishe rs.

15.A nse lin,L.,and S.R ey.1991.!P rope rti es o f T ests f o r Spa ti a l Dependence in L i near R eg ressi on M ode ls.?Geograph ical A nalysis,

23:112-131.

16.A schaue r,D.A.1989.!Is Pub li c Expenditure P roducti v e??J ournal of M onet ary Econo m ics,23:177-200.

17.Barro,R.J.,and J.W.Lee.2001.!Internati ona l D a ta on Educa ti ona l A tta i n m ent U pda tes and I mp licati on.?Oxford Econo m ic

Pap ers,3:63-541.

18.Boarnet,M.G.1998.!Sp ill overs and t he L ocati onal E ffects o f Pub li c Infrastructure.?Journal of R e g ional Science,38:381-400.

19.Cohen,J.P.,and P.M o rrison.2004.!Pub lic Infrastructure Inv est m ent,Interstate Spa tia l Sp illovers,and M anufactur i ng Costs.?

Rev ie w of Econo m ic and Statistics,86:551-560.

20.Cohen,J.P.2007.!Econom i c Benefits of Inv est m ents in T ransport Infrastructure.?OECD/I TF Jo i nt T ransport R esea rch Cen tre

D iscussion Pape rs,13,OECD,Interna tiona l T ranspo rt F oru m.

21.G arc ia-M il ,T.,T.J.M cG uire,and R.H.Po rter.1996.!T he E ffect of Pub lic C ap ital in S tate L eve l P roduction Functions

R econsi dered.?R evie w of E conom ics and Statistics,78(2):177-180.

22.H o ltz-Eak i n,D.1994.!P ub lic Sector C ap ital and the P roduc tiv ity Puzzl e.?R evie w of E conom ics and S t atistics,76:12-21.

23.H o ltz-Eakin, D.,and A.E.Sch w artz.1995.!Spati a l P roduc tiv ity Sp illovers from Publi c Infrastructure:Ev idence fro m State

H i gh w ays.?International T ax and Public F i nance,2:459-468.

24.M unnel,l A.1992.!In frastruct ure Invest m ent and Econom i c G ro w th.?Journal of E conom ic P ersp ectives,6(4):189-198.

25.P ere ira, A.M.,and O.R oca-Saga l s.2003.!Sp ill overs E ffects o f Publi c C ap ital F or m ation:Ev i dence fro m t he Span ish

R eg ions.?Journal of Urban E conom ics,53:28-256.

26.R ey,S.,and M.Janikas.2005.!R eg i onal Convergence,Inequa lity and Space.?J ournal of E cono m ic Grography,5:155-176.

I nfrastruct ure,Spatial Spillover and Regional Econo m ic G row t h

W e iX iahai

(Schoo l o f Econo m ics andM anage m en,t South Ch i n a N or m a lU niversity)

Abstrac t:Based on Ch i na+s pane l data o f29prov i nces dur i ng1991-2006,t h is paper emp l oys spati a l econome trics to exam ine the infl uence of i n frastruc t ure on econom i c grow t h.The results show tha t:(1)Infrastructure and econo m ic g row t h exhi b it a distinc t spa ti a l cl uster i ng feature,and m ost prov i nces be l ong to h i gh-h i gh or low-lo w reg i on;(2)U rban ization,as the comprehensi ve i ndex to re fl ect infrastructure cond iti ons,can e ffecti v ely pro m ote t he gatheri ng of populati on and i ndustries,thus rea lizi ng i ncreasing returns effect and econom i c gro w t h;(3)T he deve l op m ent o f transporta ti on infrastructure has sho rtened the spatial distance a m ong reg i ons, lo w ered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acti on costs,thus facilita ti ng econom i c transactions a m ong reg i ons and realizi ng econo m i c g row th.

K ey W ords:In frastruct ure;Econo m ic G row th;Spatial Sp ill over;Spatial E cono m etric M ode l

J EL C l assif ication:C31,H54,R11,R12

(责任编辑:孙永平、陈永清) (上接第81页)

17.K ruse l,l Per,Lee E.O han i an,Jose-V ictor R i os-R ul,l and G i ovanni L.V i o lante.2000.!Capita l-sk ill Co m ple m entar it y and

Inequality:A M acroecono m ic A nalysis.?E conom etr ica,68(5):1029-1053.

18.M urphy,K ev i n,C raig R i ddel,l and P au l R o m er.1998.!W ages,Sk ills,and T echnology in t he U n ited S tates and Canada.?NBER

W o rk i ng Paper6638.

19.Thoen i g,M athias,and Th i e rry V e rdier.2003.!A Theory o f D efensi ve Skill-biased Innova ti on and G l obalizati on.?Am er ican

Econo m ic R evie w s,93(3):709-728.

20.T sou,M eng-W en,Ji n-T an L i u,C liff J.H uang.2006.!Expo rt A cti v ity,F ir m S i ze and W age Structure:Ev i dence fro m T a i w annese

M anufacturi ng F ir m s.?A s i an E conom ic Journal,20(4):333-354.

21.W inchester,N iven,and D av i d G reena w ay.2005.!R isi ngW age Inequality and Capita l-sk ill Comp l e m entar it y.?U niversity o fO tago

Econom ics D iscussi on P apers0528.

22.W ood,Adr i an.1994.N orth-Sou t h T rade,Emp loymen t,and Inequalit y:Chang ing For t unes i n a Skill-dr i ven W or l d.O x ford:

C l a rendon Press.

23.W u,X iaodong.2000.!F ore i gn D irec t Invest m ent,Inte llectual P roperty R ights,and W age Inequa lity i n Chi na.?China Econo m ics

Rev ie w,11(4):361-384.

24.Xu,B i n,and W e i L.i2007.!T rade,T echno l ogy,and Ch i na+s W age Inequality.?M i m eo,Ch i na Europe Interna ti ona l Busi ness

Schoo.l

25.Zhao,Y aohu.i2001.!Fo re i gn D i rect Invest m ent and R elati ve W ages:T he Case of Chi na.?Chi na Econo m ic R e vie w,12(1):40-57.

Export,B ias of T echnological Change andW age Inequality in China

Shao M in and Liu Zhong li

(I nternati o na lE cono m ics and T rade D epart m en,t Nanka iU niversity)

Abstrac t:T his paper seeks t o i dentify the causa l e ffect of export on w ag e i nequalit y.W e firstly decompose the changes o f t he w ag e inequa lity i n Ch i na+s industr i a l sector duri ng the period of2002-2007,and then i n troduce the i m pact o f expo rt into t he deco m po siti on fra m ework.T he m ain fi ndi ng is that changes i n w age i nequality i n i ndustrial sector are m a i nly caused by techno log ica l prog ress w ith i n sectors.Inc rease i n the expo rt i ntensity wou l d cause a re lati ve l y m ore sk ill-b i ased technolog i ca l prog ress,and then an up w ard chang e in t he w age i nequality.W e estab lish an econo m e tric m ode l and esti m ate it to test the m a i n deco m pos ition fi nd i ng s w ith i ndustr ial l eve l data.O ur esti m a ti on res u lts suggest t hat expo rt i ntensit y i s si gn ifi cantly po siti ve l y re lated w ith wage i nequa lit y,wh i ch is not t he result o f reverse causalit y.D uri ng the sa m ple period,changes i n export i ntensity account f o r17.32%~22.51%o f the chang es i n w ag e inequa lity i n i ndustria l sector.O n the who l e,t he skill-b ias o f techno log ica l change can act ua lly expla i n51.13%o f t he change in w ag e i nequa lity.Based on t he emp i r ica l ana l ys i s,t h i s pape r suggests t hat government shou l d f o cus on i m prov i ng the techn i ca l level of expo rt,and should a lso create cond itions for streng t hen i ng the!learn i ng by do i ng?effect o f export behav i o r.

K ey W ords:Export;Skill-biased T echno l og i ca l Chang e;W age Inequality

J EL C l assif ication:F23,E25,C23

(责任编辑:陈永清)

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文献综述

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文献综述 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极其关键的,有了发达的交通,人员往来,货物以及信息的传递就更加快速和方便了,这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效益分析、交通经济带理论以及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多忽略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那么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有多少,是正的还是负的?溢出效益是怎样计算的? 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了对相关资料的搜集,希望对它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以便今后的资料查询和深入研究。 主题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溢出效应的定义及其内容 空间溢出研究是一个有关区域联系的话题。现实的情况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把世界每个区域都卷入其中,区域间的互动关系倍受重视。因为区域的竞争与合作对一个区域的发展至关重要。每个区域都在根据自己与其他区域的关系来调整区域政策,从而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区域利益。区域溢出是区域利益不能完全内部化的结果,它给外区域所带来的影响,最终也会影响到区域自身的发展。 赫尔希曼(Hirschman A.O,1958)认为空间进入经济关系的俩个渠道:一是运输成本,另一个就是对邻近区域的影响。无论是运输成本还是对邻近区域的影响都与距离有关。溢出具有扩散的特性,距离在溢出扩散中的作用也得到了有关研究的证明(Keller,2000,Maurseth2001)。在传统贸易理论中,随距离产生的运输成本影响商品价格,空间距离的存在将世界置于一种地理主导和技术决定比较优势的转换边缘。当交易成本大于贸易带来的利益时,贸易将不会发生。 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具有网络属性,它们将各个区域的经济活动连成一个整体,从而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不仅仅是在区域内部使要素流动,加速分工合作的发展以及促进集聚现象的产生;同时,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还会促进区域间要素的流动,从而对其他区域的经济增长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可以借鉴GDP溢出的概念,将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效应的概念界定为:由于本国或本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变动而引起的外国或其他地区经济变量变动的程度。 穆内认为交通基础设施具有网络属性,它们将各个区域的经济活动连成一个整体,通过扩散效应,使经济增长较快区域带动增长较慢区域的经济发展,从而表现为正溢出作用;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又会产生负的溢出作用,通过聚集效应,使生产要素更方便地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可能会以其他区域的经济衰退为代价。赫兹以肯?道格拉斯,凯利建和罗宾逊和马龙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 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内涵: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应当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②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部分先富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③提倡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及其慢富群体。 3)“两个大局”论:改革开放之初,内地支持和帮助沿海加快发展;到一定

区域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区域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1.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4.举例说明类型区和系统区的相同点和相异点 5.古典区位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6.古典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现论发展的转折点是什么? 7.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 8.当代区域经济学有哪些主要流派? 9.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0.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11.自然资源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12.如何评价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3.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由哪些要素构成? 14.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交易成本最小化? 15.中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6.实现中国区域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有哪些?17. 区域经济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什么? 18.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有哪些? 19.区域经济增长都有哪些模式? 20.增长极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21.发展轴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22.网络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23.区域经济空间转移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4. 区域经济产生衰退有几种原因? 2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26.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内涵的异同。 27.钱纳里是如何论述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 28.如何理解区域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为什么? 29.为什么说现代第三产业是工业化高度发展的结果? 30.如何选择地区主导产业? 31.如何构造以地区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框架? 32.如何评价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有悖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工业化道路? 33.为什么中国存在产业结构雷同的顽症? 3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 35.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36.产业布局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37.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是什么? 38.产业布局指向的指向的概念 如何表述? 39.产业布局指向都有哪些类 型? 40.什么是产业布局指向的新 变化? 41.产业布局地域合理规模与 产业聚集的关系是什么? 42.新产业的基本概念是如何 表述的? 43.我国高新产业布局有哪些 特点? 44.绝对成本学说决定的区域贸 易是如何实现的? 45.为什么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 区进行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外? 贸易条件是什么?如何实现区 域贸易利益? 46.俄林是如何用双坐标说明区 域要素禀赋与区域贸易格局 的? 47.中国作为大国,如何发挥动 态贸易利益? 48.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 的贸易条件是如何变化的?21 世纪中国如何不断改善国际贸 易条件? 49.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为 例,说明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在 中国的运用。 50.美国是如何打破地区封锁, 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 51.中国地区贸易格局最大的问 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52.区域经济合作如何作用于区 域经济发展? 53.如何认识新要素学说?在区 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培育新要 素? 54.工贸合作对于珠江三角洲地 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如何体现 的?如何评价这种作用? 55.中国地区间资金合作的主要 障碍是什么? 56.如何正确认识旅游业与劳务 输出的关系? 57.如何通过技术合作加快落后 地区发展? 58.与世界主要国家比较,中国 城市设置的特点与问题是什么? 59.论述城市化的概念与内涵。 59.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59.论述中国城市化的轨迹与特 征。 59.论述城乡结构转换对经济发 展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定量分 析。 59.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是如 何揭示城市形成过程的? 60.廖什对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贡 献是什么? 61.城镇体系有哪些类型?各有 什么特点? 62.如何评价中国的城市发展方 针? 63.为什么在“严格限制大城市 规模”的方针指导下,中国的大 城市规模却增长很快?如何评 价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政策的 绩效? 65.中国城镇规模体系存在的主 要问题是什么? 66.为什么说“增加城市个数是 调整城市规模结构的主要任 务”? 67.为什么需要降低中国的设市 标准? 68.简述基础设施的概念与特 征。 69.简述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 济发展的关系。 70.对中外基础设施的规模、结 构进行比较分析。 71.计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能 源弹性系数,并解释其曲线。 72.论述三峡建设对中国能源现 代化的意义 73.论述中国交通运输结构的特 点及发展趋势。 74.如何确定区域发展重心? 75.中国区域重心的演变轨迹是 什么?请做出合理的解释。 76.核心区与外围区划分的理论 依据是什么? 77.阐述并解释中国核心区与外 围区变化的基本格局 78.如何理解经济区划的功能和 作用? 79.请分析并评价中国现阶段经 济区划的方案。 80.为什么要制订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 8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含 义是什么? 8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预见性 表见在什么地方? 8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各类模 式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地区? 84.我国目前实施的是哪类区域 经济发展战略? 85.区域定位在区域发展战略的 制定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86.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体 系包括哪几个主要类型? 87.区域产业结构与重点产业是 什么关系? 88.区域经济规划的基本内容有 哪些? 89.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 础由哪几个方面构成? 90.如何理解“超国家层面的区 域经济政策”? 91.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表现在 哪些方面? 92.各类区域经济政策之间有哪 些联系? 93.简述区域经济政策中的区域 产业的投资政策。 9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哪些质 的规定性? 95.区域创新政策作用在区域经 济发展的哪些方面? 96.如何估量地方政府对区域经 济发展的作用? 97.你对目前关于区域经济政策 理论的争论有什么看法? 98.什么是地区投资环境?它由 哪些要素组成? 100.地区经济环境包含哪些内 容?、 101.地区的文化、政治和法律环 境对区域经济发展起什么作 用? 102.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有哪些 方法? 103.什么是地区形象?为什么 要塑造地区形象? 104.塑造地区形象要遵守哪些 形象? 105.区域信息标志的建立有什 么作用? 106.为什么说世界经济一体化 为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最 好的历史机遇? 107.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 史使命是什么?为什么? 108.区域经济学发展与分化的 趋势是什么? 109.举例说明区域经济理论对 产业选择的作用。 110.请列举出区域经济学未来 主要的发展方向。 答案 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 么? 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 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 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 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 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 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 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 的功能;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 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 这样的联系。这是区域经济学必 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 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 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 域。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 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区域 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 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 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区域经济 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 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 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 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 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 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同时,区 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 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 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实际 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 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 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 化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一 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区 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 现的?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 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 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 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 命。 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 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伴随 着进入2l世纪的钟声,人类社 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 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

国际知识溢出对农业TFP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国际知识溢出对农业TFP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摘要:本文从知识溢出的空间角度出发,融入地理信息,以我国260个市级行政区划为样本,构建空间Durbin模型实证检验国际知识溢出对农业TFP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国际知识溢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农业技术效率及其纯技术效率,但对农业TFP的空间溢出作用并不明显。 关键词:国际知识溢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溢出效应 一、引言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欲实现快速可持续的农业经济增长,就必须以最低廉的成本来获取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而获取国际先进技术和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发达国家的技术外溢。被认为是衡量农业生产率增长的最重要的定量指标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和研究。因此如何有效的利用发达国家的知识溢出,从而提高我国的农业TFP 显得尤为重要。 吕立才(2010)对30年来我国农业利用FDI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指出FDI 对我国农业生产起到了直接技术引进以及技术外溢效应。李泳(2006)研究发现FDI的出口导向效应以及技术外溢效应均促进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外贸方面,孙中才(2003)指出对外贸易能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杜红梅、安龙送(2007)的研究结果显示农产品出口增长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而已有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研究大都忽略了空间属性。本文则基于空间维度,构建空间Durbin模型来实证研究国际知识溢出对中国农业TFP的影响。 二、空间建模、估计方法和参数释义 (一)空间Durbin模型 Le Sage and Pace(2009)认为,遗漏变量是空间计量模型出现的原因之一,本文以此为借鉴构建实证所用的空间Durbin模型(SDM)。R&D资本是影响AGTFP的主要因素,假定其只来源于两种渠道:一是国际R&D资本溢出,二是国内R&D资本。FDI和外贸是国际R&D溢出的两条途径,基于截面数据样本,可以构建三者对AGTFP作用的基本方程: (二)SDM的空间溢出效应参数释义 空间权重矩阵引入,使得样本区域中某一自变量观测值的变动不仅会对本区域因变量观测值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其他区域因变量观测值产生影响,因此,模型(4)中常规解释变量的参数不能代表FDI和外贸对所在区域内的溢出(区域内溢出),空间滞后项的参数也不能代表FDI和外贸对所在区域以外毗邻区域的溢出(区域间外溢)。根据Le Sage and Pace(2009)的阐述,直接效应代表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一直是西方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传统领域,从20世纪初期以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诸多的理论流派。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生态学派、区位学派、新古典主义学派、行为学派是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主流;20世纪70年代,新马克思主义学派成为主流。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形成了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1)社会生态主义学派 最具代表性的要数芝加哥学派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三大经典模型,即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1923年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提出同心圆城市结构学说。他在研究芝加哥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特点后,提出了由五个同心圆带组成的城市格局。他认为在城市不断扩张的同时,形成了不同质量的居住带,依次向外为:①市中心为商业中心区;②过渡带;③工人住宅带;④良好住宅带;⑤通勤带。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霍伊特提出了扇形理论。他认为城市由市中心沿着主要交通路线发展或沿阻力障碍最小的路线延伸,故城市结构呈放射状的扇形模式。1945年,美国社会学家哈里斯和E.L.厄尔曼提出多核心理论,多核心城市结构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模式,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多核心化和郊区化。 (2)城市区位主义学派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出版了《南部德国的中心地》一书,提出了中心地理论,这也是近代空间经济研究的重要理论。他继承了古典经济研究方法,运用抽象的理论演绎方法建立了精确化的理论。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和中心聚落进行大量调查,他发现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地在职能、规模和空间形态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心地空间分布形态会受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系统。此后,德国学者廖什论证并发展了中心地理论。 (3)行为主义学派 社会行为学派出现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它克服了社会生态学派和经济区位学派对人简单化和理想化假设的缺点,认为在现实社会中土地利用者的区位决策行为因价值观、思维方式、知识水平和掌握信息等方面的影响不可能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程度,而且最大经济效益和最佳效用并非人们进行区位决策的唯一目的。 (4)新马克思主义学派 新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解析应建立在社会结构体的层面上,而不是建立在个体选址行为上,因为社会结构体系是个体选址行为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城市问题是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的空间表现。 1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 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 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内涵: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应当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②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部分先富是最终达到共同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 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

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理论 (1)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和德国经济学家廖什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流行于英语国家,之后传播到其他国家,被认为是20世纪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1)理论模型 克里斯塔勒推导了在理想地表上的聚落分布模式:各级供应点必须达到最低数量以使商人的利润最大化;一个地区的所有人口都应得到每一种货物的提供或服务。为达到这一条件,同级中心地按有规则的等边三角形网排列,每个中心地拥有六边形的市场区。 2)廖什景观 1940年,德国经济学家奥古斯特?廖什利用数学推导和经济学理论,得出了一个与克里斯塔勒学说完全相同的区位模型六边形。 与克里斯塔勒的工作相比,廖什更多的是从企业区位的理论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生产区位经济景观,即通常称为的廖什景观。 (2)核心与边缘理论 1)均衡增长与不均衡增长 均衡增长论以纳克斯为代表。他认为,落后国家和地区容易产生一种恶性循环,影响资本积累。恶性循环表现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 他认为,多部门平衡投资,可以使各部门互为顾客,依靠提高劳动生

产率,进而提高收入、提高购买力,使国内需求扩大,诱发投资,扩大生产。因而,平衡增长是提高增长速度的工具。 2)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0年提出,后经赫希曼、布德维尔、汉森等学者进一步发展。 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接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增长极。3)核心一边缘模式 以核心和边缘作为基本的结构要素,核心区是社会地域组织的一个次系统,能产生和吸引大量的革新;边缘区是另一个次系统。与核心区相互依存,其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核心区。棱心区与边缘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

北大区域经济学博士学习安排

区域经济学专业 1.专业与方向介绍 (1)城市与区域经济方向 本方向主要研究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理论、方法及应用,主要包括城市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地方政府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与城市公共政策分析,强调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交叉。 (2)区域分析与规划方向 本方向主要研究城市与区域分析方法以及城市与区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城市和区域系统分析的各种定量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技术,以及城市与区域管理、城市与区域规划、经济发展规划与管理、旅游规划、城市土地利用、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强调城市与区域数量分析方法及其在规划中的应用。 (3)经济地理方向 本方向主要研究经济地理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企业区位理论、产业转移理论、新产业空间和创新体系理论与方法、产业集群理论等方面。强调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 2.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1)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在职博士生4-8年;硕博连读学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5年,从硕士入学起在校学习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 (2)博士学分要求:总学分不少于19学分 院校必修:7学分 马列主义理论课(公共课) 外国语(公共课) 专业必修:9学分 区域经济学前沿讨论 文献选读 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 专业基础课:9学分 房地产经济与管理(选修) 城市经济与城市政策分析(选修) 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专题(选修) 计算空间经济学(选修) 高级区域经济学(选修) 以上学分规定为学生应修学分的最低要求,学生可以在完成以上学分要求基础上在学院与全校范围内选课。具体课程内容由导师与学生围绕培养目标商量确定。

(3)硕博连读学分要求:总学分不少于48学分 院校必修:14学分 马列主义理论课(硕士课程+博士课程) 外国语(硕士课程+博士课程) 专业必修:18学分 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宏观经济学 高级计量经济学 高级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前沿讨论 文献选读 3.学习安排与基本要求 (1)博士学生在其入学后的第三、四学期初进行由考试委员会主持的学科综合考试;硕博连读学生在其博士阶段第二学年初进行由考试委员会主持的学科综合考试。学生进行综合考试前须已修完所有必修课学分,参加综合考试前需提交三篇论文,考试方式为答辩式。 (2)所有学生都需在开题报告会上进行答辩,学位论文撰写时间一般不低于两年(包括寒假时间),最后参加博士论文答辩。 (3)所有学生都需在学习期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至少两篇具有较高质量的论文。

第五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第八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第一节增长极理论 一、早期的空间极化发展思想 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普劳克斯(F.Perroux)提出的。 普劳克斯的增长极概念是一个纯经济概念,与地域空间系统无关的概念。 普劳克斯把经济空间分为三种类型:①作为计划内容的经济空间;②作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③作为均质整体的经济空间。其中第二类型的经济空间是增长极的出发点。这类空间“由若干中心(或极、焦点)所组成。各种向心力或离心力则分别指向或背离这些中心。每一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拥有一定的场;它们与其他中心的场相互交汇”。 普劳克斯认为,一个推动型企业的出现将导致一整群企业销售规模的增长。 二、布德维尔对增长极概念的转化 法国地理学家J.布德维尔(J.Boudeville)在1957年和其他许多学者一起将极的概念引入地理空间,并提出了“增长中心”这一空间概念。 布德维尔强调经济空间的区域特征, 1966年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增长极包含了两个明确的内涵: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增长极便具有“推动”与“空间集聚”意义上的增长之意思。 布德维尔的增长中心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他提出了投资应该集中于增长中心,并且增长会从这个中心向周围地区传播的观点。从60年代起,人们对增

长极的研究也自然就沿着部门增长极(推动型产业)和空间增长中心(集聚空间)两条主线展开。 三、推动型产业的特征和作用机制 推动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领头产业或带头产业,自然也是主导产业。它在区域经济运作中起着支配作用。这种产业通常应具备如下几个特征: 1.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市场扩展和生产发展的速度快。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指产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与消费者相应收入相对变动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2.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 3.产业关联性强,能促进产业综合体的形成。 4.生产分布具有高度的空间集中倾向,产品市场却十分宽广,能有全国性的甚至是国际性的销售市场。产品的市场范围与产品的性质密切相关。空间分布集中倾向愈强的生产,其产品的市场范围愈广。 5.产业的企业规模比较大。 四、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 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会产生正负影响效果。 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是极化作用的结果。这种负效果被称为极化效果。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Myrdal)在研究极化发展理论时把这一过程称为“回流效应”。 增长极对周围地区产生的正效果是扩散作用的结果。扩散作用是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这种正效果被称为扩散效果。赫希曼在研究均衡发展理论时,把这一过程称为“涓滴效应”,也有人形象地把这一效果称为“波及效果”。 为什么推动型产业在某一地点出现后,会产生极化作用?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完整版)区域经济名词解释及简答(完整版)

名词解释 1.区域: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开发:一般指对具有某种或某几种资源的区域进行的开发及在这个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属于区域发展早期阶段的过程。 3.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4.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是关于企业合理选址的理论,即通过对运输成本、工资成本和集聚效益等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计算,选择产品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厂理想区位的理论方法。 5.人力资源的概念: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一般来讲,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范围内的人力资源,但有时也指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 6.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产出的增长。 7.经济发展又称经济进步,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过程。 8.极化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对外围地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将外围地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聚集到中心,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9.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通过其产品、资本、人才、信息的活动将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导到周围地区,从而促进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10.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其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具体内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 11.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各产业的组成状态和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的生产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12.资源结构:所谓资源结构,就是指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13.区域主导产业:是指那些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产值上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区域主导产业决定着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区域在全国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 14.幼稚产业:所谓“幼稚产业”,是指那些当时还不成熟、经不起竞争,且具有发展潜力和战略意义的产业。

区域经济学主要理论

一、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杜能,他于1862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 (一)杜能“孤立国”理论的前提条件: 1.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用地。农村只于该城市发生联系,城市是孤立国中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农村靠该城市供给工业品。 2.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唯一的交通工具。 3.“孤立国”中各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孤立国”与外部世界隔绝。 4.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其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呈正比。 5.农业经营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他们的经营品种。(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容: 1.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 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决定农业经营的产品和经营方式,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之和,运输费用决定农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因此经营者的最大利润(P),由农产品生产成本(E)、市场价格(V)、运费(T)三个因素组成,有:P = V -(E﹢T)。根据假设,农产品价格由该城市市场决定,而在一定时期“孤立国”各种农产品的价格应该是固定的,因此V为定值;因为“孤立国”中各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所以E也为常数。故上式可以写成:P﹢T = V -E=K。K为常数,也就是利润加运费等于一个常数,即只要运费压缩

到最小,就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2.杜能圈: 根据区位经济分析和区位地租理论,杜能在 《孤立国》中提出了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 制度构成一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是以城市为中 心,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分布:第一圈为自由 农业区,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农产品;第二圈为林业区,主要生产木材;第三圈为谷物轮作区,主产粮食;第四圈为草田轮作区,主供谷物和畜产品;第五圈为三圃农作制1,本圈1/3种黑麦,1/3种燕麦,其余1/3休闲;第六圈为放牧区或畜牧业区。 3.杜能圈的修正模型: 由于根据假设前提得出的农业空间地域模型过于理论化,与实际不太相符。因此,杜能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和可通航河流的存在对杜能圈进行修正(如下图)。他假定有一条通航河流可达中心城镇,若水运的费用只有马车运费的1/10,于是一个距城100英里且位于河流边上的农场,与一个同城市相距10英里远,位于公路边上的农场是等同 的。这时,农作物轮作区将 沿着河流两岸延伸至边界。 另外,如果“孤立国”周 围出现其他小城市,这样大 1三圃制是一种典型的西方农庄的轮耕制度。耕地被划为条形,封建主的土地和农奴的土地互相交错。耕地大致被分为春耕、秋耕、休闲三部分,轮流用于春播、秋播、休闲。每一块土地在连续 耕种两年之后,可以休闲一年。

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一、引言 在战后20多年的经济增长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在70年代经历了数次经济衰退,最终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历史上的各次经济危机一样,随之而来的是世界经济格局的重组,表现为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和新一轮的国际劳动分工。 伴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重组,城市和区域演化(urban and regional transformation)进入了一个活跃时期。地域发展的不均衡状态更为突出,表现在各个空间层面上。更为重要的是,城市和区域演化的内在机制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包含了不同范畴中和不同层面上的各种因果过程。 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和区域的结构重组(urban and regional restructuring)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地域实证研究是这个领域的主要课题。本文将回顾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在社会学科和地理学科的一些新发展的基础上,阐述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框架,并以西方大城市的空间结构演化作为示例。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发展 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由于各个学科的研究角度不同,难以形成一个共同的概念框架。尽管如此,许多学者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Foley和Webber是试图建构城市空间结构概念框架的早期学者之一。根据Foley(1964年)的观点,城市结构的概念框架应该是多层面的。首先,城市结构包括三种要素,分别是文化价值、功能活动和物质环境;第二,城市结构包括空间和非空间两种属性,城市结构的空间属性是指文化价值、功能活动和物质环境的空间特征;第三,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形式和过程两个方面,分别指城市结构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空间作用的模式;Fo1ey认为,尽管每个历史时期的城市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一历史时期,城市结构的演变还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有必要在城市结构的概念框架中引入第四层面,即时间层面。 基于Foley的概念框架,Webber(1964年)的论述限于城市结构的空间属性,包括形式和过程两个方面。城市空间结构的形式是指物质要素和活动要素的空间分布模式,过程则是指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各种交通流。相应地,城市空间被划分为“静态活动空间”(adapted space)(如建筑)和“动态活动空间”(channel space)(如交通网络)。 Bourne(1971年)试图用系统理论的语汇使城市空间结构概念的表述更为严密。Bourne 认为:第一,系统理论强调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正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本质所在;第二,系统理论的中性立场使之能够适用于不同的观点和理念。 运用系统理论的语汇并以图示的方式,Bourne描述了城市系统的三个核心概念。①城市形态(urban form)是指城市各个要素(包括物质设施、社会群体、经济活动和公共机构)的空间分布模式(见图1a,土地使用模式表示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②城市要素的相互作用(urban interaction)是指城市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整合成为一个功能实体,被称为子系统(见图1b,不同功能节点之间的交通流表示城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③城市空间结构(urban spatial structure)是指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使各

区域经济学经典理论回顾与评述

【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学经典理论回顾与评述 邵 明 摘 要:西方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可以分为五种主要的流派:德国的几何学派、社会物理学派、累积因果理论、区域的外部效应理论和土地租金及土地利用理论。本文试图回顾历史上和区域经 济学有关的经济理论,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并初步分析为什么长期以来空间这个重要的维度始 终为主流经济学所忽视的原因。 关键词:空间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区位 屠能模型 规模经济 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中,为了研究的方便,经济学家们常常假设世界是一个同质的平原(homogeneous plain)。主流经济学在处理有关空间分布的问题时,实际上往往是忽略了经济活动在地理分布上的不均衡性,没有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区域经济学的几种经典理论试图对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进行解释。 一、区域经济学的五种传统 1.德国的几何学派 对大部分经济学家来说,他们对“区位理论”的第一反应就是德国几何学派的区位论。德国几何学派在20世纪上半叶最为繁盛,他们的代表性观点是一种两维的几何空间问题。几何学派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首先是韦伯(Alf red Weber)为代表的一派,他所说的企业要依赖于一种或多种生产原料,同时服务于一个或多个产品市场,不过原料产地和市场总数不少于三个。其次是中心地理论,其创始者是克里斯泰勒(W. Christaller)。他假定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地域面积的同质性假定意味着生产要素随处拥有,居民和与之相应的需求均匀分布。廖什更进一步地认为,市场应该是呈六边形的区域。 韦伯的区位理论和中心地理论多年来都受到了多方面的批评,主要是由于他们假设的需求分布、运输费用与距离的关系等并不符合现实情况。但是,假设当然不可能与现实完全吻合,只要是为了简化问题,并能说明一定的道理,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几何学派不能融入主流经济学的真正原因,更可能是因为几何学派的理论更象是几何学,而不象是经济学的理论。它既不象是关于理性行为人的决策问题,也不象是这些行为人的决策如何互相影响然后产生了某种结果的问题。几何学派最典型的例子是企业如何选址以使运输成本最小化的问题。运输成本最小化是一个非常小的问题,其他有关定价、竞争、市场结构等等,几何学派都没有涉及。换句话说,在定价、竞争、市场结构等大问题给定的条件下,企业还需要考虑很多问题,运输成本最小化只是其中的一个。 中心地理论相比较而言是更为有用的一个分析工具。它确实完整地阐述了单个行为人怎样做出决策,也就是说,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之间的权衡(trade off)导致生产者聚集到一起,形成等级不同的城市,为六边形网格状的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但中心地理论也有不够完整的地方,它也没有说明是谁在做决策。廖什描绘的六边形更象是一种理想的模式,而不是市场力量作用的最终结果。克里斯泰勒虽然谈到了市场作用的结果,但没有清楚地阐述市场结构。所以中心地理论似乎是一种关于城市体系的图形分析,而不是用深层次的原因来解释我们观察到的经济现象的经济模型。 2.社会物理学派 德国的几何学派的分析方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物理学,即把区位选择的问题看作是在几个分力的作用下的平衡。所以,物理学的思维方法逐渐被经济学采用了。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地理学家研究了城市的数据后很快发现,这些数据中存在着令人惊讶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对物理学家来说是司空见惯了,但对经济学家来说却很新鲜。例如,齐普夫(Zipf)法则,也叫力量法则(Power Law),或规模—等级规则。该法则是关于城市的规模和等级之间的关系:

空间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空间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由于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都是区域经济运行系统的重要结构(从一定意义上说,区域产业结构也是一种空间结构形态),本书借鉴产业结构的研究进程,在对已有研究理论的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以揭示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结构为目标,比较深入地探讨了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中所形成的结构的要素、特点、属性、模式和功能,根据笔者的理解,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的实质性内容。 第二,分析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机制。主要分析了解各种因素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作用和机理,它们的内在运行方式,还要明确这些因素是怎么相互作用又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包括若干因素的作用方式、途径、作用结果以及相互关系等。 第三,分析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整合,主要是解释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整合的内涵,明确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整合的必要性、难点、原则,从系统论的角度揭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整合机理。 第四,以产业集群这种经济活动空间集群现象为对象,从微观的角度,深入地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明确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要素、类型、演变模式和演变阶段,揭示了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形成机理。 第五,以区域经济板块这种经济空间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从微观的角度,全面地分析经济板块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整合,特别是对一些区域中心城市中的经济板块的形成和整合进行了重点研究。 第六,以依托交通干线的带状城市联合体这种经济活动空间轴状聚集现象为对象,结合“点一轴”系统理论,深入地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以交通干线为依托的带状城市联合体“点一轴”空间结构的要素、形成条件和功能。 第七,以城市群这种经济活动空间群聚现象为对象,从宏观的角度,运用一些实例深入地分析了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明确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内涵、特点、模式、发展阶段和形成机制,揭示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方向。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与热点问题之一,这一理论既是区域规划和生产力布局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写制定的基础和前提之一。笔者深知,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尚有相当大的难度,国内同类专著也不是很多,要完成有特色的专著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这本书里展现给读者的是笔者这几年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不足之处甚至是错误在所难免,谨请同行专家予以批评指正,以促使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一个更大的进展。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这些文献对笔者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迪,对直接引用的文献都尽可能地一一注明出处,对参阅的文献在文末也都逐一列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