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探索发展_以杭州市钱江新城两翼_城市阳台_设计为例

在实践中探索发展_以杭州市钱江新城两翼_城市阳台_设计为例
在实践中探索发展_以杭州市钱江新城两翼_城市阳台_设计为例

浙江建筑,第26卷,第11期,2009年11月Zhejiang Constructi o n,V o.l 26,No .11,Nov .2009

收稿日期:2009-07-15

作者简介:应冬冬(1976)),男,浙江金华人,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在实践中探索发展

)))以杭州市钱江新城两翼/城市阳台0设计为例

Explori ng&Devel op m e nt i n Practice )))A Case St udy of /Ur ban Bal cony 0

Design of t he TwoW i ngs of t he Hangzhou Ne w D istric Area

应冬冬1

,王意珍

2

YING D ong-dong,WAN G Y i -zhen

(1.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1;2.浙江树人大学艺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5)

摘 要:通过介绍杭州市钱江新城两翼/城市阳台0设计的工程实践,特别是地下车库、地下通道的设计要点、技术要求等,来探索符合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

关键词:城市景观;城市阳台;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26,TU9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3707(2009)11-0011-04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该区块是以市民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和大剧院三位一体的格局布置,中央穿插以波浪文化城、城市阳台,组成了钱江新城未来的行政、金融、文化中心。在它轴线的

两旁分布着各个功能完善的高层建筑组团和公共景

观绿地,所有元素组成了钱江新城的核心区块。两翼/城市阳台0位于钱江新城区主轴线的/城市阳台0两侧。其中一号/阳台0由清江路、新安江路、钱塘江防洪堤、规划支路及规划用地边界所围及的范围,用地面积155925.9m 2

;二号/阳台0由灵江路、庆春东路、钱塘江防洪堤,规划支路及规划用地边界

所围及的范围,用地面积125865.1m 2

(见图1)

图1 总平面图

该项目在总图布局上自西向东依次设置有65190m 2

地下汽车库,2.4km 长的之江路下穿段,

2.1km 长的城市综合管廊和地面沿钱塘江景观(见图2)。它的建成将极大地优化之江路以旅游客运为主

的城市主干道,丰富了新城核心区块的沿江景观,将核心区与钱塘江沿岸相互衬托和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大

片生态,绿化为主,结合硬质铺装,休闲小品等与城市主阳台一起构成旅游观光,园林艺术的生态景

观公园。

图2 地下1层总平面图

2 地下车库设计及出入口设施

近年来随着汽车数量的迅速增多,杭州市区停车成了一大难题,汽车占用道路和空地停车的现象很普遍,使本已相当紧张的城市动态交通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了解决日益尖锐的城市停车问题,以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解决停车难问题作为主要发展方向,是符合城市建设发展需要的。基于以上分析,利用钱塘江防洪堤和新城八号、十三号支路之间的高差空间而建的单建式地下公共停车库,以满足新城核心区块的停车需要是切实可行的。建成后顶部覆土恢复为沿江大型生态绿地,以改善新城生态环境。

两翼/城市阳台0地下车库位于之江路与规划支路及预留公建用地边界的范围内,总体沿之江路南北狭长布局。南北各有1个地下汽车库,一号车库南北长约720m,东西长约80m,沿西侧八号规划支路上设置5个出入口,沿东侧之江路段上按左进右出的原则设置2个口部;二号车库南北长约

360m ,东西长约70m,沿西侧十三号规划支路上设置1个出入口,沿东侧之江路段按左进右出的原则设置2个口部。在两个车库与之江路下穿段之间设置了一条8.4m 宽的公共通道。

由于车库具有南北向较长,规模大的特点,为了方便今后的使用与管理,降低维护运行成本费用,我们将整个地下车库设计成若干个小单元,每个单元的规模大小按停车泊位来控制,规模暂定在150辆左右。在单元划分上考虑到近期和远期的分期使用(布局功能)。一期停车主要设置在24轴以南,65轴以北的车库,这部分主要停放5000@1900@1800的小型车,车库层高3900,净高保证2200;24轴和65轴之间暂时可作为另外的用途,层高相应抬高到4900,净高保证3400,其中在50轴到63轴之间停放29辆轻型车。在车库49轴到59轴部分范围内保留原来的下沉式广场,以改善地下车库的环境品质,在下沉式广场周边设置小规模的茶座、小卖部等服务设施,以完善该区域的功能(见图3)

图3 地下车库出入口效果图

12 浙 江 建 筑2009年 第26卷

车库内部的交通组织通过设置几条公用通道,将若干个小单元车库并联到公用通道上。车辆进入地下坡道后不是立即进入车库内部,而是先通过公用通道再分流到各个小型车库内部,完成取卡、停车、刷卡收费,再通过公用通道回到地面这一整套程序。在这里,设置这几条公用通道,会带来以下几个优点:(1)通道的设置:将若干个单元车库并联在一起,从而使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更加灵活、机动,方便车库的管理与使用,降低今后的运行与维护费用。

(2)进入地下的车辆通过通道分流到各个单元车库内部方便与地块西侧预留公建用地内部地下车库的联系。

(3)使之江路上由北往南误入地下车库的车辆可以通过通道重新回到之江路上。

(4)通道与单元车库间及单元车库之间用防火墙代替防火卷帘分割防火分区,从主动防火方面就更安全。

地下车库内有车辆行驶和人员往来,不论对车辆还是对人员,都存在交通安全问题,因此采取以下几种措施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1)设立引导或制止车辆入库的明显文字或箭头标志(夜间应有照明),并设置门内外互相联系的信号设备。

(2)在进入封闭的坡道以前设置控制车辆高度的装置,防止车上装载的物品过高而发生碰撞。

(3)坡道内的照明考虑室内外的过渡措施。

(4)车辆出库的坡道口设有警告及信号装置,使外部车辆和行人注意躲避。

(5)在出入口处,坡道中和停车间内设置限制车速的标志,库内车速以5km/h为宜;设置引导行车方向和转弯的标志,以及上、下坡道的标志。

(6)地面上用明显的颜色划分出行车线,停车线和车位轮廓线,并在柱和墙上写出车位编号。

(7)采用后退停车,前进出车的停车方式,车位后端设车轮挡,与端线的距离为汽车后悬尺寸减200mm,高度为110mm。

由于地下汽车库内部发生火灾所造成的危害和消防的难度,都比在地面上要大得多,对此,我们采取了以下防火、灭火措施:

(1)主动防火措施:1用防火卷帘和防火墙按[4000m2来划分防火分区,每个单元均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1号车库分成10个防火分区,2号分成5个防火分区。将每个防火单元分成两个防烟分区,并且在每个防烟分区内都设置机械排烟系统,以确保火灾发生后烟的扩散得到有效的抑制阻隔,稀释烟的浓度,将烟有效排出。

o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使灭火系统、通风系统、排烟系统、隔绝设施等均与自动报警系统相联系。

?地下车库内的灭火,在火灾初期使用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如果火灾初期失控,可启用泡沫灭火系统。

?在每个防火单元内都设有供人员安全疏散的防火楼梯,其位置的设置使在库内任一点的人员到达安全出口的距离均不超过60m。

(2)被动防火:在车库内墙及顶上均使用防火涂料,来保护混凝土及钢筋在高温下不变形与爆裂。

3之江路地下通道设计

城市阳台由主阳台与南北两个辅阳台组成,平面布局一方面要体现杭城的水文化,另一方面要与周边的建筑氛围和谐共处,并与波浪式广场相呼应,尽可能地留出大片绿化,构成一个绿色的空间。

之江路原是钱塘江畔以通过性交通为主的城市主干路,随着钱江新城的建设及/城市阳台0方案的形成,之江路重新定位为以城市旅游客运为主的主干路。重新建成后的之江路作为新城范围内的主要交通干道,不仅起到快速、高效地疏散过境交通的作用,同时应配合/城市阳台0及其/两翼0使之成为杭州城区的一个景观亮点。为结合阳台的景观设计,之江路在阳台范围内需全面下挖改造,除交叉口范围采用路面结构,其余部分均采用箱涵与U型槽结构结合的形式。

之江路地下通道南起清江路,北至庆春路,工程范围长2.4km。下穿主阳台与两个辅阳台,与清江路、新安江路、灵江路、庆春东路采用平面丁字交叉,交叉口局部下挖改造。其中,之江路箱涵总长度(包括主阳台)为1208.5m,U型槽总长度为836m。

考虑到交通建设具有长期性、超前性的特点,设计要保留一定的弹性,为今后发展留有空间,因此之江路按远期交通需求进行断面设置,设双向六车道。之江路通行机动车,箱涵净空采用4.5m,箱涵内标准段采用双向六车道,箱涵结构总宽为28.6m。地下通道内仅供机动车道行驶,不设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非机动车通过地面相邻道路绕道行驶,行人在地下通道范围外上下阳台。

13

第11期应冬冬等:在实践中探索发展)))以杭州市钱江新城两翼/城市阳台0设计为例

地下通道在每个辅阳台范围内与地下车库之间各设置一个入口与一个出口。为了在靠钱塘江一侧给管廊预留出更多的位置,之江路尽可能布置在西南侧。因此之江路实际设计中心线距规划中心线8.8m 。/城市阳台0及其两翼与箱涵顶面间覆土不小于1m 。在箱涵顶部结合景观开设了一定数量的开口与天窗,以满足箱涵自然通风的需要。箱涵内照明采用自然采光为主、人工照明为辅的原则。

3.1 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以旅游客运为主的城市主干路;

(2)设计车速:50~60km /h ;(3)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15年;(4)路面设计轴载:100kN;(5)最大纵坡:主线i [4%;

(6)道路建筑限界:跨机动车净空4.5m;(7)箱涵宽度:箱涵内标准段采用双向六车道,每侧车道采用2@3.75m +3.5m =11m ,车道两旁各设0.5m 路缘带;箱涵结构总宽为28.6m,箱涵内不设检修道。

(8)荷载:箱涵顶面覆土厚0.5~1m (根据景观造景要求),箱涵顶面人行道采用满人:4kPa 。3.2 设计原则

(1)地下通道结构形式、范围以及外形根据阳

台整体景观要求与之江路交通要求确定。为保证改造后的之江路具有较好的行车条件,对阳台范围相关的交叉口标高均做了降低处理,结合地下水位与地质报告的情况,除交叉口范围采用路面结构,其余部分均采用U 型槽与箱涵结构结合的型式。箱涵结构根据阳台的景观要求,每个端部均采用与道路不规则的斜交,并设置不同长度的隔栅构架;同时,在箱涵顶部开设了一定数量的开口与天窗,以满足箱涵自然通风的需要。U 型槽结合两侧景观布置要求,采用不同的顶标高。

(2)地下通道与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置:地下通道在每个辅阳台范围内与地下车库之间各设置一个入口与一个出口,该处断面根据交通需要局部加宽一个车道(3.5m ),车库出入口原则上设在地下通道的U 型槽范围,即该处顶部应是敞开的,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条件(见图4)

图4 下穿段出口图

(3)箱涵高度确定:箱涵内机动车道净高为4.5m 。为降低箱涵总高度,箱涵内顶部装修采用深色涂料,不另设顶部照明与装修层。因每段箱涵的长度不大,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将交通标志信息牌与车道指示灯设置在箱涵入口处,从而降低箱涵结构高度。箱涵在地下车库入口段,在箱涵内设置了车道指示灯,该处箱涵内总高度采用4.95m;箱涵内其余位置均不设置车道指示灯,总高度采用4.6m 。

(4)箱涵通风:为了降低箱涵结构高度,从而减少之江路的下挖深度,改善道路行车条件,节约工程投资,根据前期设计方案,确定了箱涵采用自然通风形式,不设射流风机。在阳台的景观设计与箱涵的

结构设计中,在箱涵顶部开设了一定数量的开口与天窗,以满足箱涵自然通风的需要。

(5)箱涵照明:采用自然采光为主、人工照明为辅的原则。在两个辅阳台范围内结合景观功能,在箱涵顶部开设了一定数量的开口与天窗,以改善箱涵内的自然采光条件。为降低箱涵总高度,箱涵顶部不设灯光照明;灯光照明设置在箱涵两侧壁上部不影响车道净空的范围。

(6)紧急电话、消防综合柜、配电控制箱均设置在箱涵与U 型槽外侧壁与装修板之间。

(7)箱涵内防、排水:箱涵与U 型槽内的防水以混凝土自防水为主、柔性防水层为辅,对变形缝、施工缝等特殊部位采用全封闭密闭防水。(下转第17页)

14 浙 江 建 筑2009年 第26卷

一种打破时间、空间维度限制的全新建筑环境。将中国传统符号和现代材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时代同步的同时,符合了国人的审美观(见图4)。

4 结 语

项目在以上环境协调、院落围合、立面融合各个方面,以传统为意象,以现代为媒介,营造出现代化

的医疗空间。

图4 东面次入口景观

(上接第14页)

(8)箱涵与U 型槽内的排水采用在两侧设置排水沟,以保证路面水和消防水的顺畅收集并排入箱涵的排水系统,通过排水泵房统一处理排出。

(9)箱涵内装饰:为降低箱涵总高度,箱涵内顶部装修采用深色涂料,不另设装修层。箱涵的中央隔墙采用15c m 的装修层;箱涵与U 型槽两侧的侧墙采用45c m 的装修层,在其中设置紧急电话、消防综合柜、配电控制箱等设备。

(10)箱涵结构采用单箱双室,顶板厚度采用100c m,底板厚度采用120c m,侧墙与中墙均采用80c m ,并采用C30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水等级S8。底板下设置15c m 厚C15混凝土垫层。基底落在砂质粉土层上,均不设桩基础。

(11)U 型槽底板厚度采用100c m,侧墙厚度采用50~100c m 变宽,采用C30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水等级S8。底板下设置15c m 厚C15混凝土垫层。路面标高在5.6m 以上的不设抗拔桩,基底落在砂质粉土层上(如基底落在填土层上,需做换土处理);路面标高在5.6m 以下的设抗拔桩,采用D 600mm 的钻孔灌注桩,桩长8m,桩距根据U 型槽底板的埋置深度而不同设置。

(12)箱涵与U 型槽的路面铺装采用(从下向上):18c m C30防水混凝土铺装+8c m 粗粒式混凝土+4c m 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

(13)因地下车库出入口、公交站台等因素的影

响,箱涵与U 型槽的宽度变化较大;同时,箱涵结构

根据阳台的景观要求,每个端部均采用与道路不规则的斜交,并设置构架;为满足箱涵自然通风与改善箱涵内的自然采光条件的需要,在箱涵顶部开设了一定数量、不同尺寸的开口与天窗。箱涵与U 型槽的受力情况较为复杂,在设计中统筹兼顾,确保分段位置、分段长度的合理性,防止不均匀沉降的发生;同时,顶、底板在不同位置根据受力情况采用不同的配筋方案,保证结构的安全与合理性。

(14)U 型槽及地下通道均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因本次结构物开挖深度较浅,围护结构采用土钉墙,并结合基坑井点降水。在完成围护作业后,开挖土体,首先施工结构垫层,然后依次浇筑结构底板、侧墙和顶板,在完成外防水层的施工后,最后回填土体。U 型槽抗浮桩可在开挖前施工完成。隧道内路面和侧石、盖板等宜在结构完成后施作。隧道装修在回填完成后进行。

4 结 语

钱江新城两翼/城市阳台0自投入使用以来,功能布局合理,各方面运行正常,优化了之江路以旅游客运为主的城市主干道,丰富了新城核心区块的沿江景观,提升了城市空间品味,受到了同仁及社会各界的好评,该项目被评为2008年杭州市勘察设计钱江杯一等奖。

17

第11期

蔡咏霓:园林化的现代医疗空间

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前言 在世纪之交,杭州市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开始实施跨江、沿江发展新战略,城市空间从围绕西湖建设发展的“西湖时代”正式跨入以钱塘江沿岸为依托,两岸夹江联动发展的“钱塘江时代”。作为这一转折的标志,在钱塘江北岸滨江地带建设15平方公里的钱江新城成为新世纪杭州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本次规划区域位于钱江新城的核心地段,经过几轮规划和一系列分析论证后,其规划面积由原来的2.56平方公里扩大到4.01平方公里,目前杭州大剧院和部分区域性基础设施已先期启动,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建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2001年初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又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编制了“钱江新城核心区城市规划国际咨询”方案等,为有利于将上述方案中好的设计理念得以贯彻实施,并指导下一步各具体区块的城市设计、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特编制本规划。 2003年1月30日,由杭州市政府组织,在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召开了由各职能部门参加的规划审查会,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本规划文件以该会议纪要(见附件)为依据,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并形成该正式文本。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三年三月

第一部分回顾与总结

回顾与总结 一、规划演变过程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的规划从90年代初开始酝酿到现在的1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设想到逐渐成熟的各个阶段,其中的几轮规划和无数次的论证都为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 第一阶段:定性与功能探讨 虽然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有许多规划界专家学者提出城市向钱塘江边发展的思路,但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认是在1996年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中,明确提出了在钱塘江边的原江滨二、三号区块建设杭州未来的商务中心区(CBD)。以此为契机,由杭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该地区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设为城市内部服务并兼顾中央商务职能的城市新中心的概念。 第二阶段:规划雏形初现 99年杭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对该地区与城市的联系,空间形态、功能区块的划分进行了概念方案的设计,并由杭州市规划院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编制。以此为基础,2000年底开始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进行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规划中对区域与外围城市交通的衔接、与城市形态、功能结构的关系等内容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并通过借鉴国内外CBD的开发建设经验对杭州城市新中心(现称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开发容量提出明确的建议,规划中提出的交通保护核、办公园区(OFFICE PARK)等概念都为此后的规划所贯彻和采纳。 上海院《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 第三阶段深化完善阶段 在上两个阶段规划、论证基础上,伴随杭州市政府要求设立15平方公里钱江新城这一重大决策的提出,和以杭州大剧院为代表的一些重要市级公共建筑在核心区块的启动,杭州从“西湖时代”转向“钱塘江时代”不再是纸上谈兵,已经跨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了更好地建设杭州新城市中心地区,杭州市规划局邀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整个钱江新城地区进行了概念规划;与此同时,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对核心区进行了城市设计方案咨询,杭州市规划局组织了《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战略规划》等规划,为核心区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好的设计理念, 在综合上述规划后最终形成了由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

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一、规划演变过程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的规划从90年代初开始酝酿到现在的1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设想到逐渐成熟的各个阶段,其中的几轮规划和无数次的论证都为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 第一阶段:定性与功能探讨 虽然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有许多规划界专家学者提出城市向钱塘 江边发展的思路,但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认是在1996年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中,明确提出了在钱塘江边的原江滨二、三号区块建设杭州未来的商务中心区(CBD)。以此为契机,由杭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该地区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设为城市内部服务并兼顾中央商务职能的城市新中心的概念。 第二阶段:规划雏形初现 99年杭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对该地区与城市的联系,空间形态、功能区块的划分进行了概念方案的设计,并由杭州市规划院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编制。以此为基础,2000年底开始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进行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规划中对区域与外围城市交通的衔接、与城市形态、功能结构的关系等内容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并通过借鉴国内外CBD的开发建设经验对杭州城市新中心(现称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开发容量提出明确的建议,规划中提出的交通保护核、办公园区(OFFICE PARK)等概念都为此后的规划所贯彻和采纳。 上海院《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 第三阶段深化完善阶段 在上两个阶段规划、论证基础上,伴随杭州市政府要求设立15平方公里钱江新城这一重大决策的提出,和以杭州大剧院为代表的一些重要市级公共建筑在核心区块的启动,杭州从“西湖时代”转向“钱塘江时代”不再是纸上谈兵,已经跨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了更好地建设杭州新城市中心地区,杭州市规划局邀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整个钱江新城地区进行了概念规划;与此同时,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对核心区进行了城市设计方案咨询,杭州市规划局组织了《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战略规划》等规划,为核心区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好的设计理念,在综合上述规划后最终形成了由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钱江新城概念性规划设计》,成为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 第四阶段后续规划与建设阶段 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并非最终规划文件,在该规划基础上还将进行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规划和数字新城规划等内容,核心区部分地区的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还将进一步深化,区域外围的交通分析研究、轨道交通线路研究、市政工程设施研究等大量的规划工作还有待进行。 二、规划解读 1

位于杭州钱江新城的杭州图书馆

位于杭州钱江新城的杭州图书馆,环境优美,设施齐备,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其中甚至包括乞丐和拾荒 者。 杭州图书馆此举是为数不多温馨的事情。对于有读者曾投诉说,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馆长褚树青的回答是:“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这样的回答, 所体现的正是“知识面前人人平等”。 每个人都有读书的权利。乞丐也罢拾荒者也罢,他们同样有求知的渴望和权利。他们之所以成为了乞丐和拾荒者并不是他们先天的素质出了问题,而是在于他们后天的知识获取不够,这种获取不够,有家庭原因,也有社会原因。当他们有了强烈的知识获取渴望时,从哪里去获取知识?只有借助于国家能为他们提供“免费午餐”,让他们能与正常人一样进入图书馆,才是再好不过的了。 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公民身份没有三六九等之分,获取知识的权利也不以人的身份贵贱来衡量。乞丐和拾荒者,有权利享受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当然包括有享受文化知识的获取权利。图书馆是用于公民求知的公益设施、公共资源,只要乞丐和拾荒者遵守图书馆管理规章,就该允许他们进入图书馆看书、看报获取知识。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本身是投诉者对乞丐和拾荒者公民人格的歧视,是欠公允 的。 其实,给予公平的社会求知环境,再穷的人也可能成功。世界上不少名人曾经也是乞丐或拾荒者,只因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这个国家赋予的平等的求知权利。安德鲁·卡内基,本是苏格兰的一个穷孩子,13岁那年,怀着对美国的向往,卡内基和家人来到美国。到免费的图书馆阅读图书和进夜校学习,成了他后来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成就了这位世界钢铁工业巨富。

钱江新城二期介绍

1)地理位置与定位 钱江新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城区的东南部,钱塘江北岸,距离西湖风景区约4.5公里,距萧山国际机场约18公里。一期所辖范围为:东临钱塘江,南靠复兴地区,西依秋涛路,北至钱塘江二桥、艮山西路,占地面积约15.8平方公里。 钱江新城集行政办公、金融、贸易、信息、商业、旅游、居住等功能于一体,发挥着中央商务区所具有的综合服务、生产创新和要素集散等作用。重点将发展银行、保险、证券、信息、咨询等行业,鼓励发展物流、商业、文化体育、住宅等产业,吸引全球的大公司、大集团总部入住新城。钱江新城代表了新世纪杭州大都市的形象和风貌。 钱江新城二期比邻钱江新城一期核心区,北依高铁都市门户城东新城,东接下沙副城;东至九田路与和睦港、南至钱塘江、西接钱江新城一期、北至艮山东路,二期总用地面积为7.86平方公里(含钱江金融城用地0.76平方公里),总出让地块85宗,出让土地面积约2920亩,其中出让住宅36宗,出让土地面积约1760亩。 按照与一期功能互补的定位(一期以商务办公、行政中心为主),二期将主要承担钱江新城居住配套服务、公共服务功能延伸的作用。整个区域没有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只有居住和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等第三产业。也就是说,钱江新城一期以商务办公、行政中心为主;而二期作为一期的功能配套,将主要承担钱江新城居住配套服务、公共服务功能延伸的作用。二期致力于通过对用地功能区块的划分和路网系统的完善,逐步建成高品质、功能齐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设施完善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现代化城区,同时也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钱江

新城整体城市功能和发展格局。 2)二期规划 钱江新城二期的规划,由钱江二桥分为东西两部分。在钱江二桥西侧的范围内为三堡、景芳单元,东侧范围为扩容区块。 1、三堡地块 三堡、景芳单元横跨京杭运河东西两侧,东至二号巷、南至钱江路、北至景芳路和昙花庵路、西至钱潮路,与钱江金融城和渔人码头隔钱江路咫尺相望。 钱江新城二期——三堡、景芳单元横跨京杭运河东西两侧,运河以东主要涉及三堡单元中部居住区,运河以西主要涉及景芳单元滨河商贸区、钱江苑组团区域,均位于单元规划核

最新4杭州市钱江新城规划技术规定汇总

4杭州市钱江新城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 规划建设管理导则 (土地使用建筑管理)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用地性质分类、使用兼容性和地块出让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四章建筑边界控制 第五章建筑设计和景观控制 第六章基地绿化和交通组织 第七章特定区域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开发建设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指导地块出让与建筑设计,促进新城建设协调有序进行,根据有关法规,结合钱江新城实际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本导则适用于钱江新城核心区(4.02平方公里)范围内各项新建及改(扩)建、临时建设工程。本导则第七章的规定适用于特定区域内的建设工程。 第三条各项建设工程的功能性质、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高度、绿地率和景观特征,应当根据批准的所在地段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确定,其中城市景观还应满足计算机虚拟现实模拟系统仿真效果要求。 第四条依据: 1、《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2、《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城市设计》 3、《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 *4、《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步行系统控制性详细规划》 *5、《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景观系统控制性详细规划》 6、市委[2003]20号文件(2003年10月22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钱江新城建设的若干意见” 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8、《杭州市城市规划建筑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等相关规范、标准 注:*为正在编制中

第二章土地使用和地块出让 第五条核心区建设用地,按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除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明确划分外,根据中心区土地开发功能的混合性和城市景观特征,为增强规划弹性与可操作性,增加如下用地性质代码: 用地性质代码及适用范围 注:地块内标有两种用地代码,为综合建设用地,可容许两种用地性质的兼容。 第六条土地使用相容性 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 凡须改变规划用地性质的,应先提出调整规划,按规划调整的有关规定程序和权限批准后执行。

钱江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

一、规划的背景与内容 1.项目的由来 新一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城市建设用地跨江南下,疏解老城;沿江东进,建设新城;西进北上,发展旅游,形成东“动”西“静”,南“新”北“秀”的发展格局。1996年和2001年的两次行政区划调整,使杭州城市的空间发展战略由酝酿阶段进入了分期实施的阶段。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年打好基础、五年基本成形、八年全面竣工”的目标,杭州市组织编制了一系列围绕江滨城市新中心的各类规划设计,与此同时,位于江滨城市新中心核心地段的杭州大剧院和区域性基础设施于2001年7月正式动工建设。 江滨城市新中心的规划设计有着较好的基础。《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杭州市江干分区规划》、《杭州市上城分区规划》、《杭州市近江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望江热电厂及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江干区运河以东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新塘路以东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招投标汇总方案》等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地域范围、不同的规划设计手段对江滨城市新中心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分析、研究与规划。 江滨城市新中心的启动建设,将对杭州城市总体布局产生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对由秋涛路、艮山路两条城市快速路和铁路东线及钱塘江所围合的区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将上述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区块,统一编制整体协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既是加速江滨城市新中心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更是加速以江滨城市新中心为核心的钱江新城整体协调发展的需要。由鉴于此,杭州市规划局将钱江新城的规划范围扩大为由姚江路、钱江二桥、之江路、秋涛路、艮山路所围合的区域,面积约16.8平方公里。 2.本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 规划方案招标文件对本规划设计提出的要求是: (1)符合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所涉及的相关规划、国家法规和规定;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提出的原则要求。 (2)对规划范围内的各项用地通盘考虑,特别处理好城市新中心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合理组织规划区域内路网,理顺与外围道路的关系;对完成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修改和建设性意见。 (3)充分考虑钱塘江沿江景观的要求,对运河沿线提出合理的开发方案。 (4)提出钱江新城的主要节点空间,并进行概念性城市设计。 根据上述要求,并从更大的区域范围认真分析了杭州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后钱江新城功能和容量等各方面的变化,参考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的有关专题研究和概念规划文件及相关规划与城市设计文件,确定本规划的主要内容为: (1)根据钱江新城在杭州新市区的空间区位和增强对周围区域的辐射带动力的要求,认真分析、研究并确定钱江新城的功能定位; (2)在综合分析规划范围内地块的区位、景观、交通、用地等条件的基础上,合理组织钱江新城的总体规划布局; (3)从新老中心的功能联系要求出发,进一步协调钱江新城在道路交通、景观等方面与整个城市的相互关系; (4)充分挖掘与合理利用钱塘江、运河的景观资源,并以此构筑钱江新城的主要景观节点空间,进行概念性城市设计; (5)以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为基础,认真分析现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进行规划范围内功能分区及空间组织的必要调整;

杭州钱江新城城市阳台城市设计文本

部门五所2006 年12 月6日部门负责人签字 项目资料负责人姓名金瓯签字 电话或分机号8830 提供图纸的共享目录名、路径 说明: 对于提供的资料“项目资料负责人”应认真校对,以免发生印刷的书籍出现错误而无法挽回。尤其对于合作设计单位名称与承担角色,建设单位名称等涉及法律问题的内容应严格校对把关。本页必须以纸面形式打印,“项目资料负责人”与部门负责人签字。 文化建筑 项目主要资料 项目名称(全称)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之江路下穿及滨江景观绿化(城市阳台)(必填!) 英文名称CITY BALCONY (如有请提供) 英文名称Hangzhou Qianjiang New CBD Construction Headquarters (如有请提供) 合作设计单位名称OBERMEYER PLANEN+BERATEN (含结构、机电)(必填!)合作设计单位承担角色方案设计 用途(即建设性质)展览,休闲,观潮(必填!) 项目进展阶段在建(完成、在建、方案)(必填!) 建设地点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新安江路,之江路(尽可能详细)(必填!) 建设面积规模用地面积65950 m2(必填!) 总建筑面积23233 m2(必填!)

主体建筑结构形式混凝土框架,钢结构(必填!) 主要外装修材料玻璃,石材,金属板(必填!) 一、项目特点及概况(约250字) 本工程是一座公益性的城市博物馆,是钱江新城核心区景观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座落于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内,东面为灵江路,西南为新安江路,北接波浪文化城,南挑于钱塘江上,建设用地面积为65950m2。 本工程沿江面长约322米,大部分架空于江面上,最远点突出江堤约76米。本工程位于钱江新城核心区的中轴线的终点,是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波浪文化城的延续城市阳台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它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城市与钱塘江连接,它标志着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的转变。 本工程建筑面积23233 m2,共一层(下部大部分架空于江面),大屋面距江面15.69m。一层主要功能为展览、旅游、观光、休闲,二层为开放式观景平台。 二、分类资料 1、技术经济指标 基地总面积65950 m2 总建筑面积23233 m2 地上23201 m2 地下32 m2 建筑占地面积30225 m2 绿地面积5000 m2 水池面积290 m2 容积率35 % 汽车停车位(辆)13辆,地上13 辆、地下0辆 2、技术参数分类 分类资料的经济技术指标可根据具体建筑特点做适当调整。 2.1、建筑名称(如:裙房) 分层面积:首层22840 m2 建筑高度:主楼屋面12.05 m、檐口顶16.6 m、 建筑层数:地上 1 层(局部架空于江面) 层高:一层 6.2 m、吊顶下净高 2.8~3.5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