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花色素苷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国外花色素苷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国外花色素苷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国外花色素苷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丁 锐

(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系,陕西汉中723000)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学者及研究人员在植物花色素苷的产生、化学成分、结构特征、合成途径、物化性质、药理作用和工业应用等方面的工作与进展.

[关键词] 花色素;花色素苷;色素;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Q946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842(2004)06-0073-06

花色素苷(anthocyanin

)是一类陆生植物色素,它溶于水,无毒性,是分布广泛的植物多酚类黄酮化合物.最常见的有花青苷或称矢车菊色素苷(cyanin ),翠雀苷或称飞燕草色素

苷(delphinin )和花葵苷或称天竺葵色素苷(pelargonin )3种[1—3].在大多数陆生植物中,它是

许多花和果实的着色物质,如水果、蔬菜、谷类以及各种花卉等都含有花色素苷.长期以来,花色素苷受到了科学家们大量的关注.在研究初期,许多植物学家、植物生理学家和园艺学家就花色素苷在植物授粉和植物保护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它的化学成分、化学结构、发生部位、发生时间作了深入的研究.随后,一些食品学家和化学家就花色素苷在新鲜水果保藏与食品加工工艺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做了较为详尽的研究.目前,国外对花色素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各类植物中花色素苷的种类数量的研究;二是对花色素苷的药理学研究.

笔者就花色素苷近年来国外的研究状况作以综述,为今后国内花色素苷进一步的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花色素苷的产生

111 形成时间

花色素苷是一类从红到紫到蓝的植物色素,它一般产生于植物叶片,在秋季形成.当外界环境改变使得叶绿素遭到破坏,其含量明显下降时,色素也就随之而产生了.花色素苷形成时,含量一般会取决于植物体内糖分的含量和秋季的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如果植物体内所含的糖份越多,光照越强烈,那么植物体内所含的花色素苷就越多,植物所呈现出的色彩就越鲜艳.此外,花色素苷的产生还受叶片中磷酸盐含量的影响,随着叶片中磷

[收稿日期] 2004-10-13

[作者简介] 丁锐(1978-),男,陕西省汉中市人,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系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资源生物科研工作.

第22卷第2期

2004年12月汉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JournalofHanzhongTeachersCollege (NaturalScience )Vol 122No 12Dec 12004

74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4年第22卷

酸盐的大量流失,花色素苷的含量会随之而增加.在嫩叶中,由于早春较冷天气的影响,其体内磷酸盐的缺乏也会导致叶片中花色素苷的产生.

112 存在部位

花色素苷的存在部位主要为植物表皮细胞的液泡中[4—6],但在植物的根、茎、叶片以及苞叶中也有产生.在植物细胞中,花色素苷主要存在于液泡的水溶液中[5—7].无论是花卉或是水果,其泡液通常呈弱酸性或中性.因此,研究表明:在室温下,花色素苷存在的最适条件为弱酸性水溶液.从组织水平上对花色素苷的存在部位进行的研究表明:在植物表皮中,含有花色素苷的细胞在其存在部位呈不均匀分布,它们以气孔为起点向四周扩散呈放射状分布,而气孔在受到外界不同的压力后,对花色素苷的形成会有很大影响.

113 生物合成途径

色素的生物合成主要是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受细胞膜的控制.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合成阶段后,使之转化为乙酸与苯丙氨酸,它们在细胞质中最终转化为色素.随后,由液泡膜进入液泡中.研究表明,花色素苷表达的遗传性较为复杂,其表达部位受遗传控制,其中一个基因控制多个部位的表达,在一特定位置的表达水平则由许多其它基因控制,每一个都

图1 花色素苷生物合成图

(1)光合作用;(2)乙酸盐2C单位;(3)莽草酸途径;(4)苯丙氨酸;(5)苯丙氨酸解氨

酶;(6)苯乙烯酸;(7)苯乙烯酸-4-羟化酶;(8)香豆酸;(9)CoA,香豆CoA连接酶;

(10)香豆酸CoA;(11)丙二酰3C单位;(12)查耳酮合成酶;(13)查耳酮;(14)查耳酮

异构酶;(15)4,5,7-三羟黄烷酮;(16)花色素苷

第2期丁 锐:国外花色素苷的研究现状与进展75 

有不同的效果.光合作用形成的乙酸盐的二碳单位,一种途径由莽草酸途径而形成苯丙氨酸,另一途径由乙酸盐合成丙二酰,一个三碳单位[3].这两个路径相遇于查耳酮合成酶,并由此酶催化合成一种中间代谢物查耳酮.随后,查耳酮经查耳酮异构酶作用形成色素前体苷配基(4,5,7-三羟基黄酮醇),而后由类黄酮羟化酶使之氧化并携带两分子糖形成花色素苷[1—4].见图1.

2 花色素苷的物化性质

211 花色素苷的化学成分

花色素苷是植物多酚类黄酮化合物.类黄醇、三羟黄烷酮、黄酮、黄烷酮及类黄烷酮都是类黄酮的化合物,它们与花色素苷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氧化态的不同.这些复合物的水溶液呈无色或浅黄色.现在至少有5000种天然的植物多酚已被鉴定清楚,其中包括2000种类黄酮[7].花色素苷的配基称花色素(anthocyanidin).各种花色素的名称源自于提取它的花的名称.例如花青苷(cyanidin)一词来自蓝色矢车菊(centaureacyanus).花色素的母体化合物是2-苯基苯并吡喃(2-phenylbenzopyryllium),称花色钅羊.例如,花色素是3,5,7,3π,4π-五羟基花钅羊,翠雀苷的配基(delargonidin)只比花青苷多一个5π-OH,花葵素(pelargonidin)比花青素少一个3π-OH.花色素难溶于水,在植物中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开花植物中花色素苷的种类很多,3-和5-OH均可被葡萄糖(Glc)、半乳糖(Gal)、鼠李糖(Rha)和多种寡糖糖配基糖化(glycosylation).

212 不同外界环境对花色素苷的影响

花色素苷在食品着色工艺方面有着特殊作用,当其作为染色剂对食品、酒或饮料进行染色时,需要考虑到它对外界环境的稳定性,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对之进行开发和利用.为此,科学家们对花色素苷在不同外界环境下所表现的不同反应作了较为仔细的研究.

花色素苷对某些外界环境表现出极不稳定的特性.当外界环境改变,如在加工某种含花色素苷的植物或食品时,在其中加入醋或某种酸,那么随着植物组织的变化,该有色植物本身所显现出的色彩就会发生变化.通常情况下,在酸性环境,花色素苷一般呈红色;在中性环境,呈紫色;碱性环境,呈蓝色.花色素苷在不同外界环境所显现出来的色泽的变化不仅取决于它的组成(羟基数目、甲基化和糖基化),而且和它的解离状态以及是否与金属离子(如Fe3+,Al3+)络合有关.例如,花青苷(3,5-二葡糖基化花青素)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但当其4π-OH解离则变为紫色,在更高的pH条件下由于其它的羟基解离并与金属离子配位而变为蓝色.

影响花色素苷生成的环境因素有很多[8,9],其中光照(光照强度、波长、蓝光、紫外光)、温度、植物体内的含水量、含糖量以及氮元素的浓度、生长环境中磷和硼的含量都会影响花色素苷的生成.光照能诱使花色素苷的生成,强光导致高水平表达,其中生成蓝色素最为广泛,弱光也能诱使一些类黄酮色素的形成;由于花色素苷的合成受光敏色素系统的控制,因此光谱中红光部分的作用是最有效的;同时,低温也促进花色素苷的生成;此外,营养胁迫也是一种环境因子,它能影响花色素苷的表达水平;植物生长在N、P、K低水平时显示出较高的色素含量.

许多因素对花色素苷含量的稳定性也有很大影响[10,11].由于热敏感和光敏感,花色素

76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4年第22卷

苷在水果和蔬菜的加工过程中很容易被破坏,特别一些含糖量高的植物.所以一般加工过的含糖量较高的食品比未加工过的食品其色素含量要低.

3 花色素苷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311 分离鉴定方法的一般步骤[10]

(1)利用酸化甲醇、乙醇或丙二醇粗提花色素苷;(2)利用乙酸乙酯对粗提的花色素苷进行初步纯化;(3)利用离子交换吸附剂层析对花色素苷进一步的纯化;(4)利用薄层层析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花色素苷物质的种类;(5)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花色素苷的组份含量进行测定;(6)利用核磁共振及电子喷射质谱法对花色素苷物质的结构进行测定. 312 分离鉴定的研究现状

AntoT.[12]等利用HPLC对两种碧冬茄属植物花中的花色素苷进行了分析确定,分离出了3种花色素苷.

NymanNA.[13]等利用HPLC法对欧洲越橘、草莓和卡百内葡萄酒中的翠雀定、花青定、矮牵牛苷配基、天竺葵定、甲基花青定、锦葵定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花色素总量测定结果为:草莓(2318±014)mgΠ100g;欧洲越橘(360±3)mgΠ100g;卡百内葡萄酒(261±1)mgΠL.

CantosE.[14]等利用HPLC-DAD-MS技术对一种栽培葡萄果皮中的花色素苷,包括锦葵定3-葡萄苷、花青定3-葡萄苷、甲基花青定3-葡萄苷、矮牵牛配基3-葡萄苷和翠雀定3-葡糖苷进行了测定,此外对槲皮苷3-葡糖苷、3-葡糖苷酸、白藜芦醇等也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显示冷藏和紫外线照射能提高有益健康的酚类化合物含量.

TeraharaN.[15]等从来自紫色白薯栽培品种Ayamurasaki贮藏根,薯色较深的愈伤组织分离出2种花色素苷,通过化学和光谱分析对2种花色素苷结构进行了确定.

TeraharaN.[16]等通过化学方法及光谱分析对匍匐筋骨草中的花色素苷进行了结构测定;它们的结构被分别确定为翠雀定3-槐二糖苷-5-丙二酰葡糖苷,翠雀定3-槐二糖苷-5-丙二酰葡糖苷,花青定3-槐二糖苷-5-丙二酰葡糖苷,另外两种暂时确定为翠雀定3-槐二糖苷-5-丙二酰葡糖苷和花青定3-槐二糖苷-5-丙二酰葡糖苷;同时还进行了匍匐筋骨草细胞培养,并认为细胞培养获得的花色素苷是具有潜在价值的天然食品着色剂.

FossenT.[17]等利用同核和异核二维核磁共振及电喷射质谱法对玉米、 草的花中花色素苷进行了分析;在两种植物材料中具有相同的花青定-3-葡糖苷.花青定3-(6π-丙二酰葡糖苷),花青定3-(3π6π-二丙二酰葡糖苷),甲基花青定3-葡糖苷,甲基花青定3-(6π-丙二酰葡糖苷),甲基花青定3-(3π6π-二丙二酰葡糖苷).

ChandraA.[18]等以酸樱桃和接骨木为实验材料,利用HPLC和LCΠES-MS技术,以花青定-3-葡糖苷作为外标测定花色素苷;该方法获准在植物性添加物产业中,作为单个花色素苷以及花色素苷总量的定性及定量的检测方法.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目前对花色素苷的分离鉴定多采用HPLC和光谱分析法,也是比较准确、可行的方法.

4 花色素苷的用途

411 花色素苷作为警示植物处于紧张态的一种指标

第2期丁 锐:国外花色素苷的研究现状与进展77 

花色素苷现已被作为鉴定某一种植物是否处于受迫状态的一种指标[19].例如,当某一植物所生长的环境温度过于偏低而导致其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那么在这一植物体内将会产生更多的花色素苷.而当植物不能获得足够多的养分如磷等矿物质时,其体内的花色素苷含量也会增多.作为一种检测植物紧张度的指标,当植物受到某种病害虫侵袭时,由花色素苷聚集而形成的红色斑点会在植物的病变部位出现,而这种红斑也就是花色素苷作为警示植物处于紧张态的一种信号,这一现象在玉米缺乏磷元素时有清晰的表现.因此,某些植物在受到病害侵袭时其应激反应就是体内花色素苷的生成.

412 花色素苷作为一种遗传特征

早在1855年花色素苷就已被遗传学家所关注,特别是遗传学的鼻祖孟德尔通过对花卉中花色素苷的研究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遗传规律,他指出:含有相同花色素苷的植物在物种起源上有同缘性[20].

同时,许多科学家还利用花色素苷对植物的科、属、种进行划分,并以之推断比较物种的进化规律.

413 花色素苷的药用价值

针对于花色素苷的强氧化剂特性,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食物中的花色素苷和植物多酚对人类许多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21].如研究证明花色素苷有降低冠状动脉心脏病发病率的作用.经调查,在法国和意大利一些红酒消费人群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几率比北美和北欧国家低很多.同时一些研究还表明CHD的发病率与类黄酮的摄入量呈反相关.类黄酮不仅可以预防中风,还能有抑制肿瘤发育抵抗癌变的功效.欧洲越橘中的花色素苷已被长时间用于改善视敏度和用于调理血液循环的紊乱.此外,花色素苷还对糖尿病和口腔溃疡有治疗作用,同时还具有抗病原体和抗微生物的活性.类黄酮的这些性质与它们的抗氧化能力有关,即它们具有清除损害生物分子自由基的能力.最新的研究表明花色素苷还有抑制胆固醇含量,防止血液凝集的特殊功效.

414 花色素苷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自从食用合成色素就其安全性被提出众多质疑以来,天然植物色素如花色素苷引起了食品加工业的极大关注.天然色素以其极高的安全性对人造食物染色剂提出了革命性挑战.

花色素苷是非常有效的食品添加剂,不仅因为它的安全性,还因为它比起人造色素更容易与食品结合,易上色.如今花色素苷已被广泛应用于制酒业,不同的花色素苷对于区分不同的红酒有巨大的作用.然而,在花色素苷的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天然色素在酸性溶液中表现出不耐酸性;其次,天然色素还对光照、有氧环境也呈现出不稳定性;同时,在食品保藏时需要用到的二氧化硫还会使色素褪色.以上这些都给食品的加工与保藏带来了技术困难.通过实验研究,这些不稳定性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进的,如使色素与一些羟基化合物(乙醛)反应使之变得稳定,但此项工作还未完善,还需更进一步的研究与改进.

对于花色素苷的合成途径、提取与鉴定、物化性质及其对疾病防治的药理学作用机制,现今我们已有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但仅仅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不同花色素苷的氧化能力、溶解度、吸收率及作用机制对人体吸收利用程度的影响,以达到对花色素苷最高的生物利用度.

78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4年第22卷

[参考文献]

[1]MannJ.Secondarymetabolism[M].London:OxfordUniv.Press,1987.275—285.

[2]BellCharwood.Secondaryplantproducts[J].EncyclopediaofPlantPhysiology,1980,8(1):340—349.

[3]Reinert,Yeoman.Plantcellandtissueculture[M].SpringerVerlag,1982.48—49.

[4]Adaku.Analysisofpigmentsfromaframomumangustifoliumandcarissaedulisfruit[D].Kampala:Msc.Thesis,

MakerereUniversity,1999.1—2,13—14,42—77.

[5]Andersen.Encyclopediaoflifesciences[M].Bergen:UniversityofBergen,1999.1,3—6.

[6]Andersen.Chemicalstudiesofanthocyaninsinplants,isolation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determination[D].

DepartmentofChemistry,UniversityofBergen,1988.8,12.

[7]KamusiimeH.AstudyofthechemicalcompositionoftheredandbluepigmentsintheflowersΠfruitofselected

tropicalplants[D].Kampala:Msc.Thesis,MakerereUniversity,1995.1—15,18.

[8]DoonerHK.Whatisanthocyanin[J].CSHSQB,1981,45:457—462.

[9]DoonerHK.Whatisanthocyanin[J].Mol.Gen.Genet,1983,198:136—141.

[10]RoggeroJP,CoenS,RagonnetB.Tworegulatorygenesofthemaizeanthocyaninpathwayarehomologous[J].

Am.J.Enol.Vatic,1986,37:71—83.

[11]Irumba.Extraction,purificationandidentificationofanthocyaniusintheflowersofipomoeapurpurea(L)[D].

Kampala:H.Dip.Thesis,KyambogoUniversity,2002.1—36.

[12]AndoT,TatsuzawaF,SaitoN,etal.Differencesinthefloralanthocyanincontentofredpetuniasandpetunia

exserta[J].Phytochemistry,2000,54(5):495—501.

[13]NymanNA,KumpulainenJT.Determinationofanthocyanidinsinberriesandredwinebyhigh-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J].AgricFoodChem.,2001,49(9):4183—4187.

[14]CantalejoMJ,NavarroM,VeraM.etal.AnthocyanincompositionofTempranillo[J].EurFoodResTechnol,

2002,214:303—309.

[15]TeraharsN,Konczak-IslamI,NakataniM,etal.Anthocyaninincallusinducedfrompurplestoragerootof

ipomoeabatatasL[J].Phytochemisty,2000,54(8):919—922.

[16]TeraharsN,CallebautA,OhbaR,etal.Acylatedanthocyanidin3-sophoroside-5-glucosidesfromajugareptans

flowersandthecorrespondingcellcultures[J].Phytochemisty,2001,58(3):493—500.

[17]FossenT,SlimestadR.Anthocyaninsfrommaize(zeamays)andreedcanarygrass(phalarisarundinacea)[J].

AgricFoodChem.,2001,49(5):2318—2321.

[18]ChandraA,RanaJ,LiY.Separation,indentification,quantification,andmrthodvalidationofanthocyaninsin

botanicalsupplementrawmaterialsbyHPLC-MC[J].AgricFoodChem.,2001,49(8):3515—3521.

[19]Gaff.Analysisofanthocyaninsinthefruitsofrubuspinnatusandcoffeacanephora[D].Kampala:Msc.Thesis,

MakerereUniversity,1978.31—95.

[20]Bettye,Musoke.Theusesofplantcolours(anthocyaninpigments)andmethodstoisolatethemfromplants[R].

TheWorldπsWomenCongress,2002.42—77.

[21]Adaku.Analysisofpigmentsfromaframomumangustifoliumandcarissaedulisfruit[D].Kampala:Msc.

Thesis,MakerereUniversity,1999.1—2,13—14,42—77.

AdvancesontheResearchofAnthocyaninsatAbroad

DINGRui

(DepartmentofBiology,ShaanxiUniversityofTechnology,Hanzhong723000,Shaanxi,China) Abstract:Thispaperwassummarizedontheresearchofanthocyaninsfromforeignresearchers inthetermsofchemicalcomposition,chemicalstructure,biosynthesis,methodstoisolateand

identify,chemicalandphysicalcharacter,medicalfunctionandindustrialapplication.

Keywords:anthocyanidin;anthocyanin;pigment;medicalfunction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内部控制理论国外研究状况分析 内部控制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内部控制, 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 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 并经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在其漫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 大体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历史阶段, 即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三个阶段。 从1949 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 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 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首次对内部控制作了定义。内部控制在50 年时间内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经历近40 年, 而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只有5 年时间。内部控制之所以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 除企业内部管理自身因素外, 外部尤其是政府的推动亦是关键因素。在美国20 世纪70 年代到80 年代, 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内部控制的实施。 80 年代一些舞弊性财务报告和企业“突发”破产事件导致美国国会一些议员对财务报告制度的恰当性提出了疑问,尤其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恰当性, 由此成立Treadway 委员会( 即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 ,并发表了著名的COSO 报告。20 世纪80 年代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 SEC) 也对内部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SEC 在1980 年的S—X 规则303 条款中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管理当局讨论和分析( MD&A) ”的信息。MD&A 要求揭示上市公司财务和经营相关的当前和未来的流动性和其它情况, 所以要求向公众提供更多未来经管责任的情况,

包括内部控制等内容。“安然”事件发生后, 美国国会于2002年7 月通过《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Sarbanes-Oxley Act) , 强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 如完全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检查等。 COSO 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 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影响, 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它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架构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构成。COSO 报告首次把内部控制从原来的平面结构发展为立体框架模式, 代表着国际上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最高研究水平。此后发布的其他一些有关内部控制的报告( 如加拿大的COSO, 英国的Cadbury, 南非的King, 法国的Vienot 等等) 均以COSO 的报告为模本。我国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银行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框架也是以COSO 的报告为基础的。但我国大部分企业管理层甚至许多内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还停留在内部牵制的第一阶段,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职责分工、岗位分离、授权授信、内部审计等”, 与国际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 根据COSO 报告, 内部控制应理解为: “由管理当局设计( devised) , 董事会核准, 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共同实施( maintained) 的, 旨在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一个过程( pro—cess) ”。可见, 内部控制是为了达到目的的一个过程, 但它本身不是目的; 它帮助实现的是多种既互相区分而又紧密联系和相互重叠的目标; 它由人实

国外内部控制现状分析概要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内部控制理论是随着社会经济进步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的。进入2O世纪9O年代以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在世界范围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阶段,最为显著的研究成果是美国的COSO报告。对国外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并指出了所带来的启示——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 关键词: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1 国外内部控制的渊源 古罗马帝国宫廷库房采取的“双人记账制度规定”,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要由双人同时记在账簿上,并定期进行对比考核,审查有无错弊,从而达到控制财产收支的目的。15世纪末出现的借贷复式记账法,则标志着内部牵制已走向了成熟。现代内部控制中有关组织控制、职务分离的控制从这个时期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最早涉及内部控制的职业文献是192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RB修订发布的《会计报表的验证》,而最早定义内部控制的是1936年发布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查》,该文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为了保护公司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检查账簿记录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 2 各国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 近几十年来,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比较有名的内部控制模式有美国的COSO、英国的Cadbury和加拿大的CoCo。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为营造良好的内控框架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建议。 2.1 美国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 (1萌芽期——15世纪末到2O世纪初:内部牵制阶段。该时期的内部控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利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选题背景阐述 内控制度的理论被人们熟知是源于1992年COSO报告,报告中指出完整的内部控制应涵盖财务报告,经营业务及遵纪守法三方面。但这种企业内控制度却未能在实践操作中形成标准流程。其内控制度更多是一种参考价值, 而并未体现其应用价值。但随着美国安然事件发生,就告知企业应该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及管理,并使内控制度上升到法律应用的阶段。从此内控制度便被各界人士所讨论,也引来诸多学者专家的研究探讨。而我国也在这一法案的影响下对内控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2010年及2011 年由相关部门发布了相关企业内控制度的条例及指引,从而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法制化体系已初步形成, 中国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但是很多企业在内控方面还是有待完善,尤其是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更应该引起关注。 二、国内外应收账款内控控制的研究 (一)国内关于应收账款内控制度的研究 1、应收账款内控制度的必要性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间竞争在不断加剧。企业作为一种以营利为最终目的的组织,要想在白热化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不被市场所淘汰,保持竞争能力,就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产品和采取新的销售政策。于是应收账款俨然成为企业拥有的一项很常见且非常重要的资产,[1]在2010年底我国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14.89%, 占总资产的7.61%,且呈逐年增长势头。在目前这样一个产品过剩的时代里,企业纷纷采用分期收款方式的赊销政策吸引客户、扩大销售。但[3]这些方式虽然在大多情况下能起到一定的经营效果,但企业对于应收账款的内控管理却不尽如人意,于是“不赊销是等死,赊销是找死”这句话便成为我国大多数企业经营状况的一个真实写照[4]。 2、应收账款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在国内之所以进行的不大顺利,主要可以从相关的宏观和微观因素进行分析。 (1)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不建全 正是由于中国国内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发达,企业大都没有形成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而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也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10%,而我国这一比率高达60%以上。应收

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内部控制可谓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以来国内外频频发生财务丑闻时,在把矛头直指向财务会计报告时,也在探索企业内部治理等问题。并把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途径归到了内部控制。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国内有关内部控制研究做了一个简要的整理和分析。 [关键词]内部控制;理论探讨;应用探讨 一、我国内部控制研究基本状况分析 本文所选的样本主要是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总样本选取的,以内部控制为篇名搜索,从1999年到2008年,总共有9912篇文章,其中核心期刊有2153篇。这些文章基本上能够代表我国这些年来研究内部控制的水平,本文期望能够从中把握我国研究内部控制的脉搏,对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 1.从发表时间来看,就笔者收集的资料,我国理论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多集中于二十世纪初期几年。这可能要基于美国资本市场发生的几宗大的财务丑闻和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反思而推出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规范,所以在对美国财务丑闻的分析研究和出台政策的剖析的文章就层出不穷。笔者认为这也体现了我国内部控制研究人员的前瞻性,从国外的经验教训中就能让我们避免这样的错误发生,美国一直是一个在健全法律和制定政策方面做得比较前沿,涉及内部控制的就先有COSO报告,后有SOX法案的颁布和COSO委员会出台的ERM,目前都被认为是规范内部控制的高质量标准。除了美国以外,我国也发生了诸如“银广厦”、“中航油事件”等事件,针对这些个案,在诸如《会计研究》这样的期刊上都有深入的分析,当然也有针对我国现实的关于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的探讨。这也反映了研究不仅要具有前沿性,更要有现实意义。 2.从论述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总体上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一般有以下几个角度的探讨:(1)内部控制的概念的探讨。(3)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3)在应用研究方面,主要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由于关于内部控制的文章比较多,本文首先选择会计类国家级核心期刊《会计研究》上涉及内部控制的文章进行综述,还有一部分文章取自《会计之友》、《财会通讯》等会计类核心期刊。论述的方面也主要是按照上述(二)中的分类进行阐述。二、对国外内部控制的介绍和借鉴 由于美国具有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和法律规范,所以在其资本市场上出现的问题以及所出台的解决措施也对我们有很有意义的指导作用,所以在我国文献方面介绍这部分的内容也较多。特别是SOX法案颁布以来,就有不少对其的介绍、研究的文章。比如,美国SOA404条款执行成本的研究,认为SOA404条款提高了通过证券市场募集资金的成本,董事会结构改变增加成本支出,运转效率下降, 影响公司竞争力。(黄京菁,2005)虽然他是对美国社会环境下,对SOA404的研究,但其中的思想对我国内部控制政策制订也有启发作用。COSO 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从中航油事件看企业风险管理(李若山,徐明磊,2005)也是用美国关于内部控制理论、实务的最新发展来解释中航油内部控制失败的案例,还有伊利股份、创维数码、四川长虹等失败案例或重大事件,认真学习ERM框架中的所有内容,并将其与企业经济业务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认为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新调整,有一定借鉴意义,也为我们在当前环境下如何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内部控制措施,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基础。 另外,在《会计研究》期刊上,还有一些财政部以考察团形式对国外不同特点的国家内部控制进行考察、分析。不同国家国情,不同内部控制制度和实践也将给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给予启示。如: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及其借鉴,英国和法国企业内部控制考察报告,英美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美国会计国际趋同、注册会计师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1)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360docs.net/doc/0614152966.html, 作者简介:高霞(1986-),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审计理论与方法;赵妍(1980-),女, 山东菏泽人,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2008级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竞争力分析与政策。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高 霞 赵 妍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61) 摘 要:内部控制理论是随着社会经济进步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在世界范围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阶段,最为显著的研究成果是美国的COSO 报告。对国外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并指出了所带来的启示———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 关键词: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98(2009)2420202201 1 国外内部控制的渊源 古罗马帝国宫廷库房采取的“双人记账制度规定”,一 笔经济业务发生后要由双人同时记录在账簿上,并定期进 行对比考核,审查有无错弊,从而达到控制财产收支的目 的。15世纪末出现的借贷复式记账法,则标志着内部牵制 已走向了成熟。现代内部控制中有关组织控制、职务分离 的控制从这个时期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 最早涉及内部控制的职业文献是1929年美国注册会 计师协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RB )修订发布的《会计报表的 验证》,而最早定义内部控制的是1936年发布的《独立公共 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查》 (Examination of Financial State 2ment s by independent Public Accountant s ),该文件将内部 控制定义为“为了保护公司现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检查账 簿记录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 2 各国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近几十年来,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比较有名的内部控制模式有美国的COSO 、英国的Cadbury 和加拿大的CoCo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为营造良好的内控框架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建议。2.1 美国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 (1)萌芽期———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内部牵制阶段。该时期的内部控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 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利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2)成长期———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初: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制度二分法)。该时期AICPA 的审计程序委员会(CAP )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 (1949)的报告中首次给内部控制下了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定义:“内部控制使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 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其后又对该定义进行了三次修订。该阶段完成了实践塑造和理论完善两大使命。 (3)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内部控制结构阶段(结构三分法)。1988年AICPA 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会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结构的关注》中首次采用内部控制结构替代内部控制,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这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一个突破性的研究成果。(4)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 段———旧COSO 报告(要素五分法)。COSO 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这五大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5)最新成果———全面风险管理。COSO 委员会在2001年成立了企业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项目咨询委员会,并开始对其进行研究。COSO 委员会在2003年7月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征求意见稿,并于2004年9月29日颁布正式稿。COSO 委员会在ERM 内容摘要中,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互融合,明确指出了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不可分割的部分,ERM 涵盖了内部控制,但并不是对内部控制框架的取代。2.2 英国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从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到1999年的特恩布尔指南,英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逐步趋于系统和完善。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Cadbury Report )、1998年的哈姆佩尔报告(Hampel Report )以及1999年的特恩布尔报告(Turnbull Report )堪称是英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研究 历史上的三大里程碑。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全称为公司治理的财务面(The Financial Aspect s Of Corporate G overnance )。它从财务角度研究公司治理,将内部控制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之下,以内部控制、财务报告质量以及公司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前提,明确要求公司改善内部控制机制。卡德伯利报告在许多方面开创了英国公司治理历史的先河,它所确认的公司治理原则一直沿用至今。1998年的哈姆佩尔报告全面赞同卡德伯利报告将内部控制视为有效管理的重要方面的观点,鼓励董事对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进行复核。哈姆佩尔报告所提出的准则,将公司治理向前推进了一步,但内容缺乏新意,委员会主要由 既得利益者组成,责任不够明确。1999年的特恩布尔报告就如何构建“健全的内部控制”提供了详细的指南。它认为董事会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负责,应制定正确的内部控制政策,还应进一步确认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方面是有效的。特恩布尔报告推进了内部控制定义的发展,强调通过战略参与为公司创造价值,标志着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 202—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综述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综述之四】INTOSAI内部控制准则的研究成果综述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upreme Audit Institutions,简称INTOSAI)的内部控制准则委员会(Committee on Internal Control Standards)的成立,即为加强财务管理并使公共部门负起应有的财务责任,而其目标为制定一套如何建立并维持有效内部控制制度的准则。该委员会制定准则的过程中,体会到这些准则其实可适用于所有管理者,而不仅止于财务方面,因此将其涵盖的范围扩展到政府机关所有的业务。因此,INTOSAI所称的“内部控制”一词,并非局限财务及相关行政控制等传统观点,而是涵盖了更为广泛的管理控制概念。 参与此准则制定的会员国包括:澳洲审计院、智利审计长公署、埃及国家审计署、法国审计院、牙买加审计长公署、西班牙审计院、坦桑尼亚财税审计局、美国审计总署以及南斯拉夫会计服务局等。而这些会员国均同意下列四领域为准则所需涵盖的范围:(1)内部控制的概念与目标;(2)一套最基本的内部控制准则。任何国家均可利用该准则作为发展该国特定内部控制的骨干;(3)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与执行;(4)定期检视内部控制制度,以确定其仍属有效。 内部控制系为达成管理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管理工具。因此,内部控制制度是否适切有效,有赖妥善的管理。每一政府机构主管均必须建立适当的内部控制制度,随时加以复核及更新,以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能够维持有效运作。最高审计机关也负有确保适当的内部控制责任,同时应敦促并支持:(1)每一政府单位应根据本准则,建立详细的组织性内部控制制度;(2)各机关应对内部控制制度加以复核,以确保各项控制均能维持正常运作,并达成预期的结果。 管理当局担负各机关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是否适切的责任,因此管理阶层人员是否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性质与内部控制所欲达成的目标,甚为重要。内部控制的定义,乃系一个组织的计划,包含管理的态度、方法、程序以及其他足以确保达成下列目标的评量措施: ——配合组织任务,使各项作业均能有条不紊,且更经济有效地运作,并提高产品与服务的品质; ——保证资源,以避免因浪费、舞弊、管理不当、错误、欺诈以及其他违法事件而遭致损失;——遵循法律、规章以及各项管理作业规定; ——提供值得信赖的财务管理资料,并能适时运当地揭露有关资料。 前述内部控制地定义及目标,欲扩大其使用范围至所有政府作业。然而,内部控制模式已有许多不同方式的定义与组织。一下叙述可供参考。 以组织结构所扮演角色赖描述内部控制时,可概略分为管理、行政及会计控制。管理控制通常涵盖所有控制。它们是组织控制的主要架构,包括所有计划、政策、程序以及需要员工达成整体目标的作业实务。行政控制系指决策过程中,引导员工在授权范围那,为达成组织目标,执行各项活动的程序与记录。会计控制则涵盖能有效保护及促进财务记录可靠性的程序与书面文件等。 INTOSAI认为,在实务上,有效的内部控制须复核三大基本标准: ——内部控制必须适切(亦即在正确地方及涉有风险的地方作适当控制); ——内部控制在原计划的期间内,必须一贯性地复核功能的设计(亦即档关键成员暂离职位或其工作负担沉重时,仍须谨慎地遵守而不越有关原分权的规定);

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内部控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二十世纪以来,国内外频频发生财务丑闻,在大家把矛头直指向财务会计报告时,也在探索企业内部治理等问题。并把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途径归到了内部控制。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内部控制也不断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以往各个阶段,以美国的研究成果最为显著。 一、对国外内部控制的介绍(以美国为例) 1.美国内部控制研究发展: (1)萌芽期:15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为内部牵制阶段。该时期内部控制的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2)成长期: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初为内部控制制度阶段。有权威机构给内部控制下出具有权威性的定义,几经修改,完成时间塑造和理论完善两大使命。(3)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为内部控制结构阶段。(4)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旧的COSO报告(要素五分法)COSO内部控制框架认为,内部控制系统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控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要素组成,它们取决于管理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融入管理过程本身,其相互关系可以用其模型表示.(5)最新成果:全面风险管理。 2.COSO内部控制基本原则: (1)《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简称SOX)要求上市公司,无论大的还是小的,每年对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报告。幸运的是,公司可以依赖一个行业标准——内部控制集成框架,来评估和改进其内控体系。 (2)全国反欺诈财务报告(特雷得维)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简称COSO)于1992年颁布的这一框架,长期以来作为建立旨在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帮助保证财务状况报表可信性、遵从法律法规的内部控制的蓝本。由于其全面性、有效性和普遍原则,框架受到世界上很多组织的称赞并被接受。 框架颁布之后,财务报表、公司治理和法律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404条款(SOX 404)是公司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的主要推动。 由于美国具有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和法律规范,所以在其资本市场上出现的问题以及所出台的解决措施也对我们有很有意义的指导作用,所以在我国文献方面介绍这部分的内容也较多。特别是SOX法案颁布以来,就有不少对其的介绍、研究的文章。比如,美国 SOA404条款执行成本的研究,认为SOA404条款提高了通过证券市场募集资金的成本,董事会结构改变增加成本支出,运转效率下降,

2021年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欧阳光明(2021.03.07) 内部控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二十世纪以来,国内外频频发生财务丑闻,在大家把矛头直指向财务会计报告时,也在探索企业内部治理等问题。并把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途径归到了内部控制。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内部控制也不断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以往各个阶段,以美国的研究成果最为显著。 一、对国外内部控制的介绍(以美国为例)1.美国内部控制研究发展: (1)萌芽期:15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为内部牵制阶段。该时期内部控制的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2)成长期: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初为内部控制制度阶段。有权威机构给内部控制下出具有权威性的定义,几经修改,完成时间塑造和理论完善两大使命。(3)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为内部控制结构阶段。(4)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旧的COSO报告(要素五分法)COSO内部控制框架认为,内部控制系统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控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要素组成,它们取决于管理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融入管理过程本

身,其相互关系可以用其模型表示.(5)最新成果:全面风险管理。 2.COSO内部控制基本原则: (1)《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简称SOX)要求上市公司,无论大的还是小的,每年对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报告。幸运的是,公司可以依赖一个行业标准——内部控制集成框架,来评估和改进其内控体系。 (2)全国反欺诈财务报告(特雷得维)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简称COSO)于1992年颁布的这一框架,长期以来作为建立旨在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帮助保证财务状况报表可信性、遵从法律法规的内部控制的蓝本。由于其全面性、有效性和普遍原则,框架受到世界上很多组织的称赞并被接受。 框架颁布之后,财务报表、公司治理和法律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404条款(SOX 404)是公司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的主要推动。 由于美国具有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和法律规范,所以在其资本市场上出现的问题以及所出台的解决措施也对我们有很有意义的指导作用,所以在我国文献方面介绍这部分的内容也较多。特别是SOX法案颁布以来,就有不少对其的介绍、研究的文章。比如,美国SOA404条款执行成本的研究,认为SOA404条款提高了通过证券市场募集资金的成本,董事会结构改变增加成本支出,运转效率

国外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情况及启示

国外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情况及启示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信息化条件下国家税务局内部控制机制探析 【导论】信息技术下国税税务系统内控机制分析导论 【第二章】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相关基础理论 【第三章】国外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情况及启示 【4.1 - 4.3】河北国税内部控制信息化发展背景 【4.4 4.5】河北国税税收管理内控系统 【第五章】税务系统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完善思考 【结束语/参考文献】当前国税局内部控制问题研究结束语与参考文献 第3章国外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情况及启示 3.1英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情况 3.1.1英国的《内部控制框架报告》发展情况 英国政府重视本国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在法律和规定里都有相对具体的表现。

3.1.2《内部控制框架报告》的主要内容 《内部控制框架报告》对分散在英国法律、法规中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汇总和整理,根据英国的法律环境和公司治理特点,建立了具有原则导向性、风险导向性、框架指引性的内部控制指南。 3.1.3英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应用 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Morgan Stanley)作为上市公司,按照英国法规和《Tumbull报告》要求,建立了以风险控制为主旨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组织层面,公司董事会专门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每年结束时,风险管理委员会从财务、信誉、等各个方面对公司全部业务中的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确认、评级,按风险程度高低,划分成不同级别。经董事会同意后,将其评级结果报送至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将对存在高风险的部门每年进行审计。对于存在中度风险的部门每3年进行一次审计。对于存在低风险的部门则每4年进行一次审计。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将按照审计委员会提供的计划进行相关审计。 3.2美国政府内部控制建设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内部控制理论是随着社会经济进步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在世界范围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阶段。最为显著的研究成果是美国的COSO报告。对国外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并指出了所带来的启示——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 标签: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中国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4-0202-01 1国外内部控制的渊源 古罗马帝国宫廷库房采取的“双人记账制度规定”。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要由双人同时记录在账簿上。并定期进行对比考核。审查有无错弊。从而达到控制财产收支的目的。15世纪末出现的借贷复式记账法。则标志着内部牵制已走向了成熟。现代内部控制中有关组织控制、职务分离的控制从这个时期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 最早涉及内部控制的职业文献是192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RB)修订发布的《会计报表的验证》。而最早定义内部控制的是1936年发布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查》(Examin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by independent Public Accountants)。该文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为了保护公司现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检查账簿记录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 2各国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 近几十年来。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比较有名的内部控制模式有美国的COSO、英国的Cadbury和加拿大的CoCo。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为营造良好的内控框架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建议。 2.1美国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 (1)萌芽期——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内部牵制阶段。该时期的内部控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利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2)成长期——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初: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制度二分法)。该时期AICPA的审计程序委员会(CAP)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1949)的报告中首次给内部控制下了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定义:“内部控制使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

国外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内部控制理论是随着社会经济进步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的。进入2O世纪9O年代以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在世界范围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阶段,最为显著的研究成果是美国的COSO报告。对国外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并指出了所带来的启示——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 关键词: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1 国外内部控制的渊源 古罗马帝国宫廷库房采取的“双人记账制度规定”,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要由双人同时记在账簿上,并定期进行对比考核,审查有无错弊,从而达到控制财产收支的目的。15世纪末出现的借贷复式记账法,则标志着内部牵制已走向了成熟。现代内部控制中有关组织控制、职务分离的控制从这个时期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最早涉及内部控制的职业文献是192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RB)修订发布的《会计报表的验证》,而最早定义内部控制的是1936年发布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查》,该文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为了保护公司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检查账簿记录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 2 各国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 近几十年来,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比较有名的内部控制模式有美国的COSO、英国的Cadbury和加拿大的CoCo。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为营造良好的内控框架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建议。 2.1 美国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 (1)萌芽期——15世纪末到2O世纪初:内部牵制阶段。该时期的内部控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利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2)成长期——2O世纪4O年代至8O年代初: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制度二分法)。该时期CPA的审计程序委员会( )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1949)的报告中首次给内部控制下了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定义:“内部控制使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其后又对该定义进行了三次修订。该阶段完成了实践塑造和理论完善两大使命。 (3)发展期——2O世纪8O年代:内部控制结构阶段(结构三分法)。1988年AICPA 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会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结构的关注》中首次采用内部控制结构替代内部控制,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

国外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最新进展综述

国外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最新进展综述 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与内部控制相关的活动的优势已经出现在系统设置、审计等领域,主要集中在改善内部控制系统方式以及如何在审计中更好地考虑内部控制的方式上。然而,受到1973-1976年“水门事件”调查的影响,政府立法机构和规章制定部门开始密切关注内部控制。“水门事件”特别检举办公室和SEC分别进行了几个独立的调查,调查结果揭露出一个事实,即许多主要的美国公司对国外政府官员进行非法的政治援助、可疑或非法的支付,包括贿赂。作为对这些调查的反应,国会委员会举行了听证会,来听取大众关于美国公司对国外政府官员的不适当支付的意见。议案提交后,最终获得通过,并颁布了1977年国外行贿法案(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 of 1977,简称FCPA)。 除了反贿赂条款,FCPA还包括了一些属于会计和内部控制的条款。FCPA要求公司对外报告的披露者,设计一个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并维持其有效性,以期为下列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1)交易在管理当局的一般授权或特殊授权下执行;(2)交易按需被记录,以使资产在账面上得到反映;(3)只有在得到管理当局的一般授权或特殊授权后,资产的接近权才得到允许;(4)将账面资产和实存资产在合理的间期内进行核对,并对产生的任何差异均采取适当的措施。这些条款要求公司的管理当局设置账簿、记录和账户,以期精确并适当地放映

公司资产的交易和处置,并要求管理当局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充分性,以期达到相关目标。因此,该法案暗含的一个关键主题,就是适当的内部控制应该能有效地阻止对国外政府官员的非法支付。 很快,随着FCPA的颁布生效,有关内部控制的活动就如洪峰大水一样猛然爆发了。许多公众公司将它们的内部审计职能部门的规模和职责大大地加大了,并更加密切地关注它们的内部控制系统。同时,不少组织,包括职业团体和监管机构,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内部控制进行研究,并发布了许多内控建议和指南。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74年成立了审计师责任委员会,即著名的科恩委员会,以研究审计师的职责。科恩委员会的一个重要的建议,就是公司管理当局应出具与财务报告相一致的报告,以披露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状况。另外一个建议就是,要求审计师对管理当局出具的内部控制报告进行评价并报告。在科恩委员会发布了科恩委员会报告之后,财务经理人协会(FEI)给其成员发了一封信,在信中FEI认可了科恩委员会管理当局出具内部控制报告的建议,同时,为帮助其成员实施该建议,FEI还出具了指南。这些管理当局的报告目前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司提交给股东的年度报告中。 1979年,SEC又将科恩委员会和FEI的行动向纵深拓展了一步。SEC 发布了征求意见稿,以广泛征求对于管理当局就公司内部会计控制报

公司管理系统内部控制分析报告

××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分析 院系名称×× 姓名×× 学号×× 专业财务管理 指导教师××副教授

××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的网络普及,使得市场上出现多种多样的创业模型,加上国家的政策支持,越来越多的企业形式诞生,但是同样各种企业问题相继而生,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就是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一个企业在一定环境下,为了达到经营管理目标以及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更加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在企业内部实施的一系列以制约权利调节资源为目的的各种措施、计划以及方法。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内部控制对铝加工企业尤其是上市铝加工企业的影响。本文从文献理论以及实际案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了解认识内部控制;其次,以××有限公司内部控制为研究对象,根据企业内部控制现状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并对对我国铝板企业内部控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Abstract:The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is an enterpris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ir business objectives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inte grity of assets, the premise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ccurat e and reliable, with the enterprise for the purpose of the health y operation of economy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business activities ,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in the internal enterprise by enterp rise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level and other employees based on i nternal selfdiscipline, self adjustment, internal control methods and measures of self supervision.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 o study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l control to the sustainable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aluminum processing enterpris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wo aspect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ractical cas e analysis.First of al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inter nal control, introduc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Secondly, this paper analy 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Henan Ming T ai Aluminum Co., Ltd., and expounds the solution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At las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meas ures to improve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aluminum plate enterprises in China, so as to find out how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sta ble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surance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und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Key words: internal control; Ming-tai aluminum; Problem; measure

国外内部控制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内部控制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 本文结合国外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特别是美国内部控制的变革,针对我国内部控制现状,认为为了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应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制定更为科学的内控评价标准,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经济警察的作用,建立统一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关键词]美国内部控制发展启示 近年来,我国内部控制相关规定相继出台。特别是2008年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取得了突破。它建立了以内部控制环境为基础、风险评估为环节、控制活动为手段、信息与沟通为条件、监督为保障的五要素内部控制框架,将重点引导企业加强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主线的相关标准建设。 2010年4月15日五部委又联合发布(财会〔2010〕11号)文件,通知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简称为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要求企业年终必须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这是董事会的责任,内部控制是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可信的保障。还需经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鉴证,出具鉴证报告,并于4月30日前披露。 这对改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乏力、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的状况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内部控制在中国的发展仍然存在缺陷和问题,从缺陷和问题入手,可以预见内部控制在中国的发展。 一、国外内部控制发展 内部控制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的西方国家。内控的发展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这四个阶段。内部控制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文告中,认为内部控制是为了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和账簿记录的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实施的手段。1972年,美国准则委员会在制定的《审计准则公告》中提出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概念。随后,在1988年4月,《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