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二次函数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第13章 二次函数

1.(2012菏泽)已知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像如图所示,那么一次函数y bx c =+和反比例函数a y x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大致是( )

A .

B .

C .

D .

考点:二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解答:∵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下,∴a <0,∵对称轴x=﹣<0,∴b <0,

∵二次函数图象经过坐标原点,∴c=0,∴一次函数y=bx+c 过第二四象限且经过原点,反比例函数a y x

=位于第二四象限,纵观各选项,只有C 选项符合. 2.(2012?烟台)已知二次函数y=2(x ﹣3)2

+1.下列说法:①其图象的开口向下;②其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3;③其图象顶点坐标为(3,﹣1);④当x <3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解答:①∵2>0,∴图象的开口向上,故本小题错误;②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3,故本小题错误;③其图象顶点坐标为(3,1),故本小题错误;④当x <3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正确;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有④共1个.故选A .

3.(2012?广州)将二次函数y=x 2的图象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则平移以后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y=x 2﹣1

B .y=x 2+1

C .y=(x ﹣1)2

D .y=(x+1)2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解答:由“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将二次函数y=x 2的图象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则平移以后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 2﹣1.故选A .

4.(2012泰安)将抛物线23y x =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那么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A .23(2)3y x =++ B .23(2)3y x =-+ C .23(2)3y x =+- D .23(2)3y x =--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解答:由“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将抛物线23y x =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33y x =+;由“左加右减”的原则可知,将抛物线233y x =+向左平移2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3(2)3y x =++.故选A .

5.(2012泰安)二次函数2y ax bx =+的图象如图,若一元二次方程2

0ax bx m ++=有

实数根,则m 的最大值为( ) A .3- B .3 C .6- D .9

考点: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

解答:∵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点纵坐标为﹣3,∴a>0.2

34b a -=-,

即212b a =,∵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m ++=有实数根,∴△=2

40b am -≥,即1240a am -≥,即1240m -≥,解得3m ≤,∴m 的最大值为3.故选B .

6.(2012泰安)二次函数2()y a x m n =++的图象如图,则一次函数y mx n

=+的图象经过( )A .第一、二、三象限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二、三、四象限

D .第一、三、四象限

考点:二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性质。

解答:∵抛物线的顶点在第四象限,∴﹣m >0,n <0,∴m<0,

∴一次函数y mx n =+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故选C .

7.(2012泰安)设A 1(2)y -,,B 2(1)y ,,C 3(2)y ,是抛物线2(1)y x a =-++上的三点,则1y ,2y ,3y 的大小关系为( ) A .213y y y >> B .312y y y >> C .321y y y >> D .312y y y >>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答:∵函数的解析式是2(1)y x a =-++,如右图,∴对称轴是1x =-,

∴点A 关于对称轴的点A′是(0,y 1),那么点A′、B 、C 都在对称轴的右边,而对称

轴右边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于是213y y y >>.故选A .

8.(2012?乐山)二次函数y=ax 2+bx+1(a≠0)的图象的顶点在第一象限,且过点(﹣1,0).设t=a+b+1,则t 值的变化范围是( ) A .0<t <1 B .0<t <2 C .1<t <2 D .﹣1<t <1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解答:∵二次函数y=ax 2+bx+1的顶点在第一象限,且经过点(﹣1,0),

∴a﹣b+1=0,a <0,b >0,由a=b ﹣1<0得到b <1,结合上面b >0,

所以0<b <1①, 由b=a+1>0得到a >﹣1,结合上面a <0,所以﹣1<a <0②,

∴由①②得:﹣1<a+b <1,且c=1,得到0<a+b+1<2,∴0<t <2.故选:B .

9.(2012?衢州)已知二次函数y=﹣x 2﹣7x+,若自变量x 分别取x 1,x 2,x 3,且0<x 1<x 2<x 3,则对应的函数值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y 1>y 2>y 3 B .y 1<y 2<y 3 C .y 2>y 3>y 1 D .y 2<y 3<y 1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二次函数y=﹣x2﹣7x+,∴此函数的对称轴为:x=﹣=﹣=﹣7,∵0<x1<x2<x3,三

点都在对称轴右侧,a<0,∴对称轴右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y1>y2>y3.故选:A.

10.(2012义乌市)如图,已知抛物线y1=﹣2x2+2,直线y2=2x+2,当x任取一值时,x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为y1、y2.若y1≠y2,取y1、y2中的较小值记为M;若y1=y2,记M=y1=y2.例如:当x=1时,y1=0,y2=4,y1<y2,此时M=0.下列判断:①当x>0时,y 1>y2;②当x<0时,x值越大,M值越小;③

使得M大于2的x值不存在;④使得M=1的x值是或.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解答:解:∵①当x>0时,利用函数图象可以得出y2>y1;∴此选项错误;∵抛物线y1=﹣2x2+2,直线y2=2x+2,当x任取一值时,x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为y1、y2.若y1≠y2,取y1、y2中的较小值记为M;∴②当x<0时,根据函数图象可以得出x值越大,M值越大;∴此选项错误;∵抛物线y1=﹣2x2+2,直线y2=2x+2,与y轴交点坐标为:(0,2),当x=0时,M=2,抛物线y1=﹣2x2+2,最大值为2,故M大于2的x值不存在;∴③使得M大于2的x值不存在,此选项正确;∵使得M=1时,可能是y1=﹣2x2+2=1,解得:x1=,x2=﹣,当y2=2x+2=1,解得:x=﹣,由图象可得出:当x=>0,此时对应y2=M,∵抛物线y1=﹣2x2+2与x轴交点坐标为:(1,0),(﹣1,0),∴当﹣1<x<0,此时对应y1=M,故M=1时,x1=,x=﹣,故④使得M=1的x值是或.此选项正确;故正确的有:③④.故选:D.

11.(2012?杭州)已知抛物线y=k(x+1)(x﹣)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则能使△ABC为等腰三角形的抛物线的条数是()A.2 B.3 C.4 D.5

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

解答:根据题意,得C(0,﹣3).令y=0,则k(x+1)(x﹣)=0,x=﹣1或x=,设A点的坐标为

(﹣1,0),则B(,0),①当AC=BC时,OA=OB=1,B点的坐标为(1,0),=1,k=3;②当AC=AB时,点B在点A的右面时,∵AC==,则AB=AC=,B点的坐标为(﹣1,0),

=﹣1,k=;③当AC=AB时,点B在点A的左面时,B点的坐标为(,0),=,

k=;所以能使△ABC为等腰三角形的抛物线的条数是3条;故选B.

12.(2012?扬州)将抛物线y=x2+1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那么所得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是( )

A.y=(x+2)2+2 B.y=(x+2)2-2 C.y=(x-2)2+2 D.y=(x-2)2-2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解答:将抛物线y=x2+1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是:y=(x+2)2+1;将抛物线y=(x+2)2+1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是:y=(x+2)2+1-3,即y=(x+2)2-2.

故选B.

13.(2012?资阳)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的部分图象,由图象可知不等式ax2+bx+c

<0的解集是()

A.﹣1<x<5 B.x>5 C.x<﹣1且x>5 D.x<﹣1或x>5

考点: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

解由图象得:对称轴是x=2,其中一个点的坐标为(5,0),∴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1,0).利用图象可知:ax2+bx+c<0的解集即是y<0的解集,∴x<﹣1或x>5.故选:D.

14.(2012?德阳)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将函数y=2x2+4x+1的图象沿x轴方向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再沿y轴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A.(﹣1,1) B.(1,﹣2) C.(2,﹣2) D.(1,﹣1)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解:∵y=2x2+4x+1=2(x2+2x)+1=2[(x+1)2﹣1]+1=2(x+1)2﹣1,∴原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1),∵将二次函数y=2(x+1)2﹣1,的图象沿x轴方向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再沿y轴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y=2(x+1﹣2)2﹣1﹣1=2(x﹣1)2﹣2,故得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1,﹣2).故选:B.15.(2012?德阳)设二次函数y=x2+bx+c,当x≤1时,总有y≥0,当1≤x≤3时,总有y≤0,那么c的取值范围是()

A.c=3 B.c≥3 C.1≤c≤3 D.c≤3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解答:∵当x≤1时,总有y≥0,当1≤x≤3时,总有y≤0,∴函数图象过(1,0)点,即1+b+c=0①,

∵当1≤x≤3时,总有y≤0,∴当x=3时,y=9+3b+c≤0②,①②联立解得:c≥3,故选B.16.(2012?兰州)抛物线y=-2x2+1的对称轴是( )

A.直线 B.直线 C.y轴D.直线x=2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解答:∵抛物线y=-2x2+1的顶点坐标为(0,1),∴对称轴是直线x=0(y轴),故选C.

17.(2012张家界)当a≠0时,函数y=ax+1与函数y=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A.B.C D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

解答:解:当a>0时,y=ax+1过一.二.三象限,y=过一.三象限;

当a<0时,y=ax+1过一.二.四象限,y=过二.四象限;故选C.

18.(2012宜宾)给出定义:设一条直线与一条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只这条直线与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不平行,就称直线与抛物线相切,这条直线是抛物线的切线.有下列命题:①直线y=0是抛物线y=x2的切线②直线x=﹣2与抛物线y=x2相切于点(﹣2,1)③直线y=x+b与抛物线y=x2相切,则相切于点(2,1)④若直线y=kx﹣2与抛物线y=x2相切,则实数k=其中正确命题的是()A.①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③④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根的判别式。

解答:解:①∵直线y=0是x轴,抛物线y=x2的顶点在x轴上,∴直线y=0是抛物线y=x2的切线,故本小题正确;②∵抛物线y=x2的顶点在x轴上,开口向上,直线x=2与y轴平行,∴直线x=﹣2与抛物线

y=x2相交,故本小题错误;③∵直线y=x+b与抛物线y=x2相切,∴x2﹣4x﹣b=0,∴△=16+4b=0,解得b=﹣4,把b=﹣4代入x2﹣4x﹣b=0得x=2,把x=2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可知y=1,∴直线y=x+b与抛物线y=x2相切,则相切于点(2,1),故本小题正确;④∵直线y=kx﹣2与抛物线y=x2相切,∴x2=kx﹣2,即x2﹣kx+2=0,△=k2﹣2=0,解得k=±,故本小题错误.故选B.

19.(2012潜江)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它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

为(﹣1,0),(3,0).对于下列命题:①b﹣2a=0;②abc<0;③a﹣2b+4c<0;④8a+c

>0.其中正确的有()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解答:根据图象可得:a>0,c>0,对称轴:x=﹣>0,①∵它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1,0),(3,0),∴对称轴是x=1,∴﹣=1,∴b+2a=0,故①错误;②∵a>0,∴b<0,∴abc<0,故②正确;

③a﹣2b+4c<0;∵b+2a=0,∴a﹣2b+4c=a+2b﹣4b+4c=﹣4b+4c,∵a﹣b+c=0,∴4a﹣4b+4c=0,

∴﹣4b+4c=﹣4a ,∵a>0,∴a﹣2b+4c=﹣4b+4c=﹣4a <0,故此选项正确;④由图示,当x=4时,y >0, ∴16a+4b+c>0,由①知,b=﹣2a ,∴8a+c>0;故④正确;故正确为:①②③三个.故选:A .

1.(2012绍兴)教练对小明推铅球的录像进行技术分析,发现铅球行进

高度y (m )与水平距离x (m )之间的关系为21(4)312y x =-

-+,由此可知铅球推出的距离是 m 。

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 解答:令函数式21(4)312y x =--+中,0y =,21(4)3012

x --+=,解得110x =,22x =-(舍),即铅球推出的距离是10m 。故答案为:10。

2.(2012?扬州)如图,线段AB 的长为2,C 为AB 上一个动点,分别以AC 、BC 为斜边在AB 的同侧作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CD 和△BCE ,那么DE 长的最小值是 1 .

考点:二次函数的最值;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答:如图,连接DE .设AC =x ,则BC =2-x ,

∵△ACD 和△BCE 分别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CA =45°,∠ECB =45°,DC =

,CE =(2-x ), ∴∠DCE =90°,故DE 2=DC 2+CE 2=x 2+(2-x )2=x 2-2x +2=(x -1)2+1,

当x =1时,DE 2

取得最小值,DE 也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1.故答案为:1.

3.(2012无锡)若抛物线y=ax 2+bx+c 的顶点是A (2,1),且经过点B (1,0),则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y=﹣x 2+4x ﹣3 .

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解答:解: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 (x ﹣2)2+1,将B (1,0)代入y=a (x ﹣2)2+1得,a=﹣1, 函数解析式为y=﹣(x ﹣2)2+1,展开得y=﹣x 2+4x ﹣3.故答案为y=﹣x 2+4x ﹣3.

4.(2012广安)如图,把抛物线y=x 2平移得到抛物线m ,抛物线m 经过点A

(﹣6,0)和原点O (0,0),它的顶点为P ,它的对称轴与抛物线y=x 2交于

点Q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解答:过点P 作PM ⊥y 轴于点M ,∵抛物线平移后经过原点O 和点A (﹣6,0),

∴平移后的抛物线对称轴为x=﹣3,得出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x+3)2+h ,将(﹣6,0)代入得出:

0=(﹣6+3)2+h ,解得:h=﹣,∴点P 的坐标是(3,﹣),根据抛物线的对称

性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矩形NPMO 的面积,∴S=3×|﹣|=

. 故答案为:.

5.(2012苏州)已知点A (x 1,y 1)、B (x 2,y 2)在二次函数y=(x ﹣1)2+1的图象上,若x 1>x 2>1,则y 1

> y 2(填“>”、“<”或“=”).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答:由二次函数y=(x ﹣1)2+1可,其对称轴为x=1,∵x 1>x 2>1,∴两点均在对称轴的右侧, ∵此函数图象开口向上,∴在对称轴的右侧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1>x 2>1,∴y 1>y 2.故答案为:>.

6.(2012深圳)二次函数622+-=x x y 的最小值是 ▲ .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解答:∵()2226=1+5y x x x =-+-,∴当=1x 时,函数有最小值5。

1.【2012临沂】如图,点A 在x 轴上,OA=4,将线段OA 绕点O 顺时针旋转120°

至OB 的位置.(1)求点B 的坐标;(2)求经过点A .O 、B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点P 、O 、B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类讨论。

解答:解:(1)如图,过B 点作BC⊥x 轴,垂足为C ,则∠BCO=90°,∵∠AOB=120°,∴∠BOC=60°, 又∵OA=OB=4,∴OC=OB=×4=2,BC=OB?sin60°=4×=2,∴点B 的坐标为(﹣2,﹣2

); (2)∵抛物线过原点O 和点A .B ,∴可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 2+bx ,将A (4,0),B (﹣2.﹣2

)代入,得,解得,∴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 2+x

(3)存在,如图,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2,直线x=2与x 轴的交点为D ,设点P 的坐标为(2,y ),

①若OB=OP ,则22+|y|2=42,解得y=±2,当y=2时,在Rt△POD 中,∠PDO=90°,sin∠POD==,∴∠POD=60°,∠POB=∠POD+∠AOB=60°+120°=180°,即P 、O 、B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y=2不符合题意,舍去,∴点P 的坐标为(2,﹣2

) ②若OB=PB ,则42+|y+2|2=42,解得y=﹣2,故点P 的坐标为(2,﹣2),③

若OP=BP ,则22+|y|2=42+|y+2|2,解得y=﹣2,故点P 的坐标为(2,﹣2

),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 只有一个,其坐标为(2,﹣2

),

2.【2012菏泽】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放置一直角三角板,其顶点为

A (0,1),

B (2,0),O (0,0),将此三角板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

到△A′B′O.(1)一抛物线经过点A′、B′、B ,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点P 是在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动点,是否存在点P ,使四边形PB′A′B

的面积是△A′B′O 面积4倍?若存在,请求出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

由.(3)在(2)的条件下,试指出四边形PB′A′B 是哪种形状的四边形?并写

出四边形PB′A′B 的两条性质.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解答:(1)△A ′B ′O 是由△ABO 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又A (0,1),B (2,0),O (0,0), ∴A ′(﹣1,0),B ′(0,2).设抛物线解析式为:2(0)y ax bx c a =++≠,∵抛物线过点A ′、B ′、B ,

02042a b c c

a b c =-+??∴=??=++?,解之得112a b c =-??=??=?

,∴满足条件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y x x =-++.. (2)∵P 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设P (x ,y ),则x >0,y >0,P 点坐标满足22y x x =-++. 连接PB ,PO ,PB ′,B OA B O OB PB A B S S S S '''''???∴=++P P 四边形11112+2+2222

x y =?????? 22(2)123x x x x x =+-+++=-++. 假设四边形PB A B ''的面积是A B O ''?面积的4倍,则

2234x x -++=,即2210x x -+=,解之得1x =,此时21122y =-++=,即(1,2)P .

∴存在点P (1,2),使四边形PB ′A ′B 的面积是△A ′B ′O 面积的4倍.

(3)四边形PB ′A ′B 为等腰梯形,答案不唯一,下面性质中的任意2个均可.①

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②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③等腰梯形上底与

下底平行;④等腰梯形两腰相等.或用符号表示:①∠B ′A ′B=∠PBA ′或∠A ′B ′

P=∠BPB ′;②PA ′=B ′B ;③B ′P ∥A ′B ;④B ′A ′=PB .

3.【2012义乌市】如图1,已知直线y=kx 与抛物线

y=交于点A (3,6).(1)求直线y=kx 的解析式和线段OA 的长度;(2)点P 为抛物线第一象限内的动点,过点P 作直线PM ,交x 轴于点M (点M 、O 不重合),交直线OA 于点Q ,再过点Q 作直线PM 的垂线,交y 轴于点N .试探究:线段QM 与线段QN 的长度之比是否为定值?如果是,求出这个定值;如

果不是,说明理由;(3)如图2,若点B 为抛物线

上对称轴右侧的点,点E 在线段OA 上(与点O 、A

不重合),点D (m ,0)是x 轴正半轴上的动点,

且满足∠BAE=∠BED=∠AOD.继续探究:m在什么范围时,符合条件的E点的个数分别是1个、2个?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解答:(1)把点A(3,6)代入y=kx 得;∵6=3k,∴k=2,∴y=2x.OA=.

(2)是一个定值,理由如下:如答图1,过点Q作QG⊥y轴于点G,QH⊥x轴于点H.

①当QH与QM重合时,显然QG与QN重合,此时;

②当QH与QM不重合时,∵QN⊥QM,QG⊥QH不妨设点H,G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MQH=∠GQN,

又∵∠QHM=∠QGN=90°∴△QHM∽△QGN∴,

当点P、Q在抛物线和直线上不同位置时,同理可得.①①

(3)如答图2,延长AB交x轴于点F,过点F作FC⊥OA于点C,过点A作AR⊥x轴于点R

∵∠AOD=∠BAE,∴AF=OF,∴OC=AC=OA=∵∠ARO=∠FCO=90°,∠AOR=∠FOC,∴△AOR∽△FOC,∴,∴OF=,∴点F(,0),设点B(x,),

过点B作BK⊥AR于点K,则△AKB∽△ARF,∴,即,解得x1=6,x2=3(舍去),∴点B(6,2),∴BK=6﹣3=3,AK=6﹣2=4,∴AB=5(求AB也可采用下面的方法)

设直线AF为y=kx+b(k≠0)把点A(3,6),点F(,0)代入得k=,b=10,

∴,∴,∴(舍去),,∴B(6,2),∴AB=5

(其它方法求出AB的长酌情给分)

在△ABE与△OED中∵∠BAE=∠BED,∴∠ABE+∠AEB=∠DEO+∠AEB,∴∠ABE=∠DEO,∵∠BAE=∠EOD,

∴△ABE∽△OED.设OE=x,则AE=﹣x (),由△ABE∽△OED得,∴

∴()∴顶点为(,)如答图3,当时,OE=x=,此时E点有1个;当时,任取一个m的值都对应着两个x值,此时E点有2个.

∴当时,E点只有

1个当时,E

点有2个

4.【2012?杭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y=k(x2+x﹣1)的图象交于点A(1,k)和点B(﹣1,﹣k).(1)当k=﹣2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要使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都是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求k应满足的条件以及x的取值范围;(3)设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为Q,当△ABQ是以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时,求k的值.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解答:(1)当k=﹣2时,A(1,﹣2),∵A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代入A(1,﹣2)得:﹣2=,解得:m=﹣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要使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都是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k<0,

∵二次函数y=k(x2+x﹣1)=k(x+)2﹣k,的对称轴为:直线x=﹣,要使二次函数y=k(x2+x﹣1)满足上述条件,在k<0的情况下,x必须在对称轴的左边,即x<﹣时,才能使得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综上所述,k<0且x<﹣;

(3)由(2)可得:Q(﹣,k),∵△ABQ是以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A点与

B点关于原点对称,(如图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原点O平分AB,∴OQ=OA=OB,作

AD⊥OC,QC⊥OC,∴OQ==,∵OA==,

∴=,解得:k=±.

5.【2012?烟台】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三个顶点B(1,0),C(3,0),D(3,4).以A为顶点的抛物线y=ax2+bx+c过点C.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点B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D向点D运动.点P,Q的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运动时间为t秒.过点P作PE⊥AB交AC

于点E.(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E作EF⊥AD于F,交抛物线于点G,当t为何值时,△ACG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多少?(3)在动点P,Q运动的过程中,当t为何值时,在矩形ABCD内(包括边界)存在点H,使以C,Q,E,H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请直接写出t的值.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解答:(1)A(1,4).由题意知,可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1)2+4

∵抛物线过点C(3,0),∴0=a(3﹣1)2+4,解得,a=﹣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2+4,即y=﹣x2+2x+3.

(2)∵A(1,4),C(3,0),∴可求直线AC的解析式为y=﹣2x+6.

∵点P(1,4﹣t).∴将y=4﹣t代入y=﹣2x+6中,解得点E的横坐标为x=1+.

∴点G的横坐标为1+,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可求点G的纵坐标为4﹣.

∴GE=(4﹣)﹣(4﹣t)=t﹣.又点A到GE的距离为,

C到GE的距离为2﹣,即S△ACG=S△AEG+S△CEG=?EG?+?EG(2﹣)=?2(t﹣)=

﹣(t﹣2)2+1.当t=2时,S△ACG的最大值为1.(3)t=或t=20﹣8.

6.【2012?益阳】已知:如图,抛物线y=a(x﹣1)2+c与x轴交于点A(,0)

和点B,将抛物线沿x轴向上翻折,顶点P落在点P'(1,3)处.(1)求原抛物线的解析式;

(2)学校举行班徽设计比赛,九年级5班的小明在解答此题时顿生灵感: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C、D两点,将翻折后得到的新图象在直线CD以上的部分去掉,设计成一个“W”型的

班徽,“5”的拼音开头字母为W,“W”图案似大鹏展翅,寓意深远;而且小明通过计算

惊奇的发现这个“W”图案的高与宽(CD)的比非常接近黄金分割比(约等于

0.618).请你计算这个“W”图案的高与宽的比到底是多少?(参考数据:,

,结果可保留根号)

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

解答:(1)∵P与P′(1,3)关于x轴对称,∴P点坐标为(1,﹣3);∵抛物线y=a(x﹣1)2+c过点A (,0),顶点是P(1,﹣3),∴;解得;

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2﹣3,即y=x2﹣2x﹣2.

(2)∵CD平行x轴,P′(1,3)在CD上,∴C、D两点纵坐标为3;由(x﹣1)2﹣3=3,

解得:,,∴C、D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3)∴CD=

∴“W”图案的高与宽(CD)的比=(或约等于0.6124)

7.【2012?广州】如图,抛物线y=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

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1)求点A、B的坐标;(2)设D为已知

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任意一点,当△ACD的面积等于△ACB的面积时,求点D的

坐标;(3)若直线l过点E(4,0),M为直线l上的动点,当以A、B、M为顶点所作的直角三角形有且只有三个时,求直线l的解析式.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解答:(1)令y=0,即=0,解得x1=﹣4,x2=2,∴A、B点的坐标为A(﹣4,0)、B(2,0).

(2)S △ACB =AB?OC=9,在Rt△AOC 中,AC===5,设△ACD 中AC 边上的高为h ,则有AC?h=9,解得h=.如答图1,在坐标平面内作直线平行于AC ,且到AC 的距离=h=,这样的直线有2条,分别是

l 1和l 2,则直线与对称轴x=﹣1的两个交点即为所求的点D .设l 1交y 轴于E ,过C 作CF⊥l 1于F ,则CF=h=

,∴CE==.

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kx+b ,将A (﹣4,0),B (0,3)坐标代入,得到,解得,∴直线AC 解析式为y=x+3.直线l 1可以看做直线AC 向下平移CE 长度单位(个长度单位)而形成的,

∴直线l 1的解析式为y=x+3﹣=x ﹣.则D 1的纵坐标为×(﹣1)﹣=

,∴D 1(﹣4,).

同理,直线AC 向上平移个长度单位得到l 2,可求得D 2(﹣1,

) 综上所述,D 点坐标为:D 1(﹣4,),D 2(﹣1,).

(3)如答图2,以AB 为直径作⊙F,圆心为F .过E 点作⊙F 的切线,这样的

切线有2条.连接FM ,过M 作MN⊥x 轴于点N .∵A(﹣4,0),B (2,0),

∴F(﹣1,0),⊙F 半径FM=FB=3.

又FE=5,则在Rt△MEF 中,ME=

=4,sin∠MFE=,cos∠MFE=.在Rt△FMN 中,MN=MN?sin∠MFE=3×=,FN=MN?cos∠MFE=3×=,则ON=,∴M 点坐标为(,)直线l 过M (,),E (4,0),设直线l 的解析式为y=kx+b ,则有 ,解得,所以直线l 的解析式为y=x+3.

同理,可以求得另一条切线的解析式为y=x ﹣3.综上,直线l 的解析式为y=x+3或y=x ﹣3.

8.【2012成都】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54y x m =

+ (m 为常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3-,0),与y 轴交于点C .以直线x=1为对称轴的抛物线2y ax bx c =++ (a b c ,, 为常数,且a ≠0)

经过A ,C 两点,并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 . (1)求m 的值及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设E 是y 轴右侧抛物线上一点,过点E 作直线AC 的平行线交x 轴于点F .是否存在这样的点E ,使得以A ,C ,E ,F 为

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E 的坐标及相应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P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使△ACP 的周长取得最小值的点,过点P 任意

作一条与y 轴不平行的直线交抛物线于111M ()x y , ,222M ()x y ,两点,试探究2112

P P M M M M 是否为定值,并写出探究过程.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解答:解:(1)∵

经过点(﹣3,0),∴0=+m ,解得m=, ∴直线解析式为,C (0,).∵抛物线y=ax 2+bx+c 对称轴为x=1,且与x 轴交于A (﹣3,0),

∴另一交点为B (5,0),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 (x+3)(x ﹣5),∵抛物线经过C (0,

), ∴=a?3(﹣5),解得a=,∴抛物线解析式为y=x 2+x+;

(2)假设存在点E 使得以A 、C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则AC∥EF 且AC=EF .如答图1,

(i )当点E 在点E 位置时,过点E 作EG⊥x 轴于点G , ∵AC∥EF,∴∠CAO=∠EFG,又∵

,∴△CAO≌△EFG, ∴EG=CO=

,即y E =,∴=x E 2+x E +,解得x E =2(x E =0与C 点重合,舍去), ∴E(2,),S ?ACEF =;(ii )当点E 在点E′位置时,过点E′作E′G′⊥x 轴于点G′,

同理可求得E′(

+1,),S ?ACE′F′=. (3)要使△ACP 的周长最小,只需AP+CP 最小即可.如答图2,连接BC 交x=1于P 点,因为点A 、B 关于x=1对称,根据轴对称性质以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此时AP+CP 最小(AP+CP 最小值为线段BC 的长度). ∵B(5,0),C (0,),∴直线BC 解析式为y=x+,∵x P =1,∴y P =3,即P (1,3).

令经过点P (1,3)的直线为y=kx+3﹣k ,∵y=kx+3﹣k ,y=

x 2+x+, 联立化简得:x 2+(4k ﹣2)x ﹣4k ﹣3=0,∴x 1+x 2=2﹣4k ,x 1x 2=﹣4k ﹣3.∵y 1=kx 1+3﹣k ,y 2=kx 2+3﹣k ,

∴y 1﹣y 2=k (x 1﹣x 2).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得到:

M 1M 2===

∴M 1M 2===4(1+k 2). 又M 1P===;

同理M 2P=

∴M 1P?M 2P=(1+k 2)?

=(1+k 2)?

=(1+k 2)?=4(1+k 2

). ∴M 1P?M 2P=M 1M 2,∴=1为定值.

9.【2012铜仁】如图,已知:直线3+-=x y 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B ,

抛物线y=ax 2

+bx+c 经过A 、B 、C (1,0)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

若点D 的坐标为(-1,0),在直线3+-=x y 上有一点P,使ΔABO 与ΔADP

相似,求出点P 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在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

否存在点E ,使ΔADE 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PCE 的面积?如果存在,请求出点E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解答:解:(1):由题意得,A (3,0),B (0,3)∵抛物线经过A 、B 、C 三点,∴把A (3,0),B (0,3),C (1,0)三点分别代入2y ax bx c =++得方程组?????=++==++03039c b a c c b a 解得:??

???=-==341c b a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43y x x =-+

(2)由题意可得:△ABO 为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

若△ABO∽△AP 1D ,则1

DP OB AD AO =∴DP 1=AD =4 ,∴P 1(1,4)- 若△ABO∽△ADP 2 ,过点P 2作P 2 M⊥x 轴于M ,AD=4, ∵△ABO 为等腰三角形, ∴△ADP 2

是等腰三角形,由三线合一可得:DM=AM=2= P 2M ,即点M 与点C 重合∴P 2(1,2)

(3)如图设点E (,)x y ,则 ||2||2

1y y AD S ADE =??=

? ①当P 1(-1,4)时,S 四边形AP1CE =S 三角形ACP1+S 三角形ACE ||2214221y ??+??= = 4y + ∴24y y =+ ∴4y =∵点E 在x 轴下方 ∴4y =-

代入得: 2434x x -+=-,即 0742

=+-x x

∵△=(-4)2

-4×7=-12<0 ∴此方程无解

②当P 2(1,2)时,S 四边形AP2CE =S 三角形ACP2+S 三角形ACE = 2y + ∴22y y =+ ∴2y = ∵点E 在x 轴下方 ∴2y =- 代入得:2432x x -+=- 即 0542=+-x x ,∵△=(-4)2-4×5=-4<0

∴此方程无解综上所述,在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不存在这样的点E 。

10.【2012泰安】如图,半径为2的⊙C 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 ,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 ,点C 的坐标为(1,0

).若抛物线2y x bx c =++过A 、B 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PBO=∠POB?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

不存在说明理由;(3)若点M 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上一点,△MAB 的

面积为S ,求S 的最大(小)值.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解答:解:(1)如答图1,连接OB .∵BC=2,OC=1

=∴B(0

A (3,0),

B (0

得930b c c ?++=???=?

,解得:b c ?=???=?

,∴2y x x =. (2)存在.如答图2,作线段OB 的垂直平分线l ,与抛物线的交点即为点P .

∵B(0

,O (0,0),∴直线l

的表达式为y =.代入抛物线的表达式,

得2y x x =++=

1x =

,∴P(1. (3)如答图3,作MH⊥x 轴于点H .设M (m m x y , ),

则S △MAB =S 梯形MBOH +S △MHA ﹣S △OAB =12(MH+OB )?OH+12HA?MH﹣12

OA?OB

=111((3)3222m m m m y x x y +--?

32m m x y +

∵2m m m y x x =

,∴2ΔMAB 3(2m m m S x x x =++

=223)22228m m m x x x -+=--+∴当32m x =时,ΔMAB S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8

11.【2012?乐山】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m,m),点B的坐标为(n,﹣n),抛物线经过A、O、B三点,连接OA、OB、AB,线段AB交y轴于点C.已知实数m、n

(m<n)分别是方程x2﹣2x﹣3=0的两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

为线段O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O、B重合),直线PC与抛物线交于D、E两点

(点D在y轴右侧),连接OD、BD.①当△OPC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

②求△BOD 面积的最大值,并写出此时点D的坐标.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解答:(1)解方程x2﹣2x﹣3=0,得 x1=3,x2=﹣1.∵m<n,∴m=﹣1,n=3∴A(﹣1,﹣1),B(3,﹣3).∵抛物线过原点,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bx.∴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4分)

(2)①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解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C点坐标为(0,).∵直线OB过点O(0,0),B(3,﹣3),∴直线OB的解析式为y=﹣x.

∵△OPC为等腰三角形,∴OC=OP或OP=PC或OC=PC.设P(x,﹣x),

(i)当OC=OP时,.解得,(舍去).∴P1(,).(ii)当OP=PC时,点P在线段OC的中垂线上,∴P2(,﹣).

(iii)当OC=PC时,由,解得,x2=0(舍去).∴P3(,﹣).

∴P点坐标为P1(,)或P2(,﹣)或P3(,﹣)

②过点D作DG⊥x轴,垂足为G,交OB于Q,过B作BH⊥x轴,垂足为H.

设Q(x,﹣x),D(x,).S△BOD=S△ODQ+S△BDQ=DQ?OG+DQ?GH

=DQ(OG+GH)==,∵0<x<3,

∴当时,S取得最大值为,此时D(,﹣).

12.【2012?衢州】如图,把两个全等的Rt△AOB和Rt△COD分别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直角边OB、OD 在x轴上.已知点A(1,2),过A、C两点的直线分别交x轴、y轴于点E、F.抛物线y=ax2+bx+c经过O、A、C三点.(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点P为线段OC上一个动点,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

物线于点M,交x轴于点N,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

四边形ABPM为等腰梯形?若存在,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AOB沿AC方向平移(点

A始终在线段AC上,且不与点C重合),△AOB在平移过程

中与△COD重叠部分面积记为S.试探究S是否存在最大值?

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解答:(1)∵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O、A、C,可得c=0,∴,解得a=,b=,

∴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

(2)设点P的横坐标为t,∵PN∥CD,∴△OPN∽△OCD,可得PN=∴P(t,),∵点M在抛物线上,∴M (t,t2+t).如解答图1,过M点作MG⊥AB于G,过P点作PH⊥AB于H,

AG=y A﹣y M=2﹣(t2+t)=t2﹣t+2,BH=PN=.当AG=BH时,四边形ABPM

为等腰梯形,∴t2﹣t+2=,化简得3t2﹣8t+4=0,解得t1=2(不合题意,舍去),

t2=,∴点P的坐标为(,)∴存在点P(,),使得四边形ABPM为等腰梯

形.

(3)如解答图2,△AOB沿AC方向平移至△A′O′B′,A′B′交x轴于T,交OC于Q,A′O′交x轴于K,交OC于R.求得过A、C的直线为y AC=﹣x+3,可设点A′的横坐标为a,则点A′(a,﹣a+3),

易知△OQT∽△OCD,可得QT=,∴点Q的坐标为(a,).

解法一:设AB与OC相交于点J,∵△ARQ∽△AOJ,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

∴=∴HT===2﹣a,

KT=A′T=(3﹣a),A′Q=yA′﹣yQ=(﹣a+3)﹣=3﹣a.

S四边形RKTQ=S△A′KT﹣S△A′RQ=KT?A′T﹣A′Q?HT=??(3﹣a)﹣?(3﹣a)?(﹣a+2)

=a2+a﹣=(a﹣)2+由于<0,

∴在线段AC上存在点A′(,),能使重叠部分面积S取到最大值,最大值为.

解法二:过点R作RH⊥x轴于H,则由△ORH∽△OCD,得①

由△RKH∽△A′O′B′,得 ② 由①,②得KH=OH , OK=OH ,KT=OT ﹣OK=a ﹣OH ③由△A′KT∽△A′O′B′,得

,则KT= ④ 由③,④得=a ﹣OH ,即OH=2a ﹣2,RH=a ﹣1,所以点R 的坐标为R (2a ﹣2,a ﹣1)

S 四边形RKTQ =S △QOT ﹣S △ROK =?OT?QT﹣?OK?RH=a?a ﹣(1+a ﹣)?(a ﹣1)

=a 2+a ﹣=(a ﹣)2+ 由于

<0,

∴在线段AC 上存在点A′(,),能使重叠部分面积S 取到最大值,最大值为.

解法三:∵AB=2,OB=1,∴tan∠O′A′B′=tan∠OAB=,

∴KT=A′T?tan∠O′A′B′=(﹣a+3)?=a+,∴OK=OT﹣KT=a ﹣(a+)=a ﹣, 过点R 作RH⊥x 轴于H ,∵tan∠OAB=tan∠RKH=

=2,∴RH=2KH 又∵tan∠OAB=tan∠ROH===,∴2RH=OK+KH=a ﹣+RH ,∴RH=a﹣1,OH=2(a ﹣1), ∴点R 坐标R (2a ﹣2,a ﹣1)S 四边形RKTQ =S △A′KT ﹣S △A′RQ =?KT?A′T﹣A′Q?(xQ ﹣xR ) =?

?(3﹣a )﹣?(3﹣a )?(﹣a+2)=a 2+a ﹣=(a ﹣)2+ 由于<0,∴在线段AC 上存在点A′(,),能使重叠部分面积S 取到最大值,最大值为.

13.【2012绍兴】如图,矩形OABC 的两边在坐标轴上,连接AC ,抛物线242y x x =--经过A ,B 两点。

(1)求A 点坐标及线段AB 的长;(2)若点P 由点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AB 边向点B 移动,1秒后点Q 也由点A 出发以每秒7个单位的速度沿AO ,OC ,CB 边向点B 移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停止移动,点P 的移动时间为t 秒。①当PQ⊥AC 时,求t 的值;②当PQ∥AC 时,对于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H ,∠HOQ>∠POQ,求点H 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解答:解:(1)由抛物线242y x x =--知:当x=0时,y=﹣2,∴A(0,﹣2)。

由于四边形OABC 是矩形,所以AB∥x 轴,即A 、B 的纵坐标相同;

当2y =-时,2242x x -=--,解得1204x x ==,,∴B (4,﹣2),∴AB=4。

(2)①由题意知:A 点移动路程为AP=t ,Q 点移动路程为7(1)77t t -=-。当Q 点在OA 上时,即0772t ≤-<,917

t ≤≤时,如图1,若PQ⊥AC,则有Rt△QAP∽Rt△ABC。

QA AP =AB BC ,即7742t t -=,∴75t =。∵7957

>,∴此时t 值不合题意。 当Q 点在OC 上时,即2776t ≤-<,97137t ≤<时,如图2,过Q 点作QD⊥AB。 ∴AD=OQ=7(t ﹣1)﹣2=7t ﹣9。∴DP=t﹣(7t ﹣9)=9﹣6t 。若PQ⊥AC,则有Rt△QDP∽Rt△ABC, ∴

QA DP =AB BC ,即29644t -=,∴43t =。∵9413737<<,∴43

t =符合题意。 当Q 点在BC 上时,即6778t ≤-≤,317715t ≤≤时,如图3,若PQ⊥AC,过Q 点作QG∥AC, 则QG⊥PG,即∠GQP=90°。∴∠QPB>90°,这与△QPB 的内角和为180°矛盾,

此时PQ 不与AC 垂直。综上所述,当43

t =

时,有PQ⊥AC。 ②当PQ∥AC 时,如图4,△BPQ∽△BAC,∴BP BQ =BA BC ,∴487(1)42t t ---=, 解得t=2,即当t=2时,PQ∥AC。此时AP=2,BQ=CQ=1,∴P(2,﹣2),Q (4,﹣1)。

抛物线对称轴的解析式为x=2,当H 1为对称轴与OP 的交点时,有∠H 1OQ=∠POQ,

∴当y H <﹣2时,∠HOQ>∠POQ。作P 点关于OQ 的对称点P′,连接PP′交OQ 于点M ,

过P′作P′N 垂直于对称轴,垂足为N ,连接OP′,在Rt△OCQ 中,∵OC=4,CQ=1。

,∵S △OPQ =S 四边形ABCD ﹣S △AOP ﹣S △COQ ﹣S △QBP =3=12 ∵NPP′=∠COQ。∴Rt△COQ∽△Rt△NPP′∴''CQ P N =OQ PP ,∴'12P N 17= ,48PN 17=,∴P′(46141717,), ∴直线OP′的解析式为723y x =

,∴OP′与NP 的交点H 2(2,1423

)。∴当H 1423y >时,∠HOP>∠POQ。 综上所述,当H 2y <-或H 1423y >时,∠HOQ>∠POQ。

14.【2012?扬州】已知抛物线y =ax 2

+bx +c 经过A (-1,0)、B (3,0)、C (0,

3)三点,直线l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设点P 是

直线l 上的一个动点,当△PAC 的周长最小时,求点P 的坐标;(3)在直线l 上是否存在点M ,使△MAC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解答:(1)将A (-1,0)、B (3,0)、C (0,3)代入抛物线y =ax 2+bx +c 中,得:

,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y=-x2+2x+3.(2)连接BC,直线BC与直线l的交点为P;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将B(3,0),C(0,3)代入上式,得:,解得:∴直线BC的函数关系式y=-x+3;当x-1时,y=2,即P的坐标(1,2).

(3)抛物线的解析式为:x=-=1,设M(1,m),已知A(-1,0)、C(0,3),则:

MA2=m2+4,MC2=m2-6m+10,AC2=10;①若MA=MC,则MA2=MC2,得:m2+4=

m2-6m+10,得:m=1;

②若MA=AC,则MA2=AC2,得:m2+4=10,得:m=±;

③若MC=AC,则MC2=AC2,得:m2-6m+10=10,得:m=0,m=6;

当m=6时,M、A、C三点共线,构不成三角形,不合题意,故舍去;

综上可知,符合条件的M点,且坐标为M(1,)(1,-)(1,1)(1,0).

15.【2012上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6x+c的图象经过点A(4,0)、B(﹣1,0),与y轴交于点C,点D在线段OC上,OD=t,点E在第二象限,∠ADE=90°,

ta n∠DAE=,EF⊥OD,垂足为F.(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线段EF、

OF的长(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3)当∠ECA=∠OAC时,求t的值.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全等三角形的

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

解答:解:(1)二次函数y=ax2+6x+c的图象经过点A(4,0)、B(﹣1,0),

∴,解得,∴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2+6x+8;

(2)∵∠EFD=∠EDA=90°∴∠DEF+∠EDF=90°,∠EDF+∠ODA=90°,∴∠DEF=∠ODA∴△EDF∽△DAO ∴.∵,∴=,∴,∴EF=t.同理,∴DF=2,∴OF=t﹣2.(3)∵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2+6x+8,∴C(0,8),OC=8.如图,连接

EC、AC,过A作EC的垂线交CE于G点.∵∠ECA=∠OAC,∴∠OAC=∠GCA(等

角的余角相等);在△CAG与△OCA中,,

∴△CAG≌△OCA,∴CG=4,AG=OC=8.如图,过E点作EM⊥x轴于点M,则在

Rt△AEM中,∴EM=OF=t﹣2,AM=OA+AM=OA+EF=4+t,由勾股定理得:

∵AE2=AM2+EM2=;在Rt△AEG中,由勾股定理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