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

想一想
想一想

、想一想,填一填。24%

1.由6个千,4个百,2个一组成的数是(),8078中左边的8表示()个(),右的8表示()个()。2.在○里填”>”、”<”或”=”。

150×3×0 3×1 5999克6千克○ ○

3.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支铅笔长15()1枚1角的硬币重2()

2袋洗衣粉重4()课桌面的周长大约28()

4.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列各时刻。

上午8时()下午1时()

晚上9时45分()早晨4时()

5.一辆汽车上午9时出发,下午2时到达目的地,路上行了()小时。

6.一节课40分钟,9时30分开始上课,到()下课。7.用8、2、0和5组成的四位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是();用2个0和2个1组成的四位数中,0都要读出来的有(),0不要读出来的有()。

8.□÷4=6……□ 被除数最大为(),最小为()

9.把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分成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二、公正判断。4%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长的一半,周长是12厘米。()

2.一千克黄豆大约有150粒。()

3.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对边都相等。()4.1千克的棉花比1000克的铁重。()

三、认真审题,择优录取。4%

1.931×5的积是()位数,139×5的积是()位数。

①四、四②四、三③三、四④三、三

2.在路边安装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相距8米,从第一根到最后一根电线杆一共长96米,一共安装了()根电线杆。

①11 ②12 ③13 ④10

3.把两个周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4.口袋里有4个红球和一些白球,每次只摸一个球,摸了30次,共摸到10次红球,袋里白球的个数()

①比4个少②大概20个③大概8个④大概12个

四、比一比,谁细心。

1.算下面各题。6%

46+35= 340×2= 2000+8000= 0+99= 63-19= 0×2004= 96÷3= 5000+200=

84÷2= 7700-7000=

2.用竖式计算。15%

93÷3= 79÷2= 83÷4=

验验验

算算算

643×3= 603×5= 490×9=

3.列式计算。6%

(1)一个数比4400少400,这个数是多少?

(2)305个8的和是多少?

五、操作平台。

1.从图上量出所需要的数据,再计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4%

六、解决实际问题。31%

1.水果超市原有西瓜3400千克,卖出3000千克后,又运来5000千克。现在有西瓜多少千克?

2.一根绳子长50米,做了6根同样的跳绳后,带还剩38米,平均每根跳绳长多少米?

3.一个长方形草地长80米,宽40米,围着它散步两圈,走的路长多少米?

..

5.张大伯上菜场买了两只老母鸡,每只鸡重4千克,鸡的价格是每千克15元。小朋友,请你帮张大伯算一算,他今天买鸡共用了多少钱?

6.慧慧家的酱油、味精和辣椒用完了,妈妈去超市买了一些,刚好花了20元钱。动脑筋想一想,妈妈可能是怎样买

的?你能写出三种不同的买法吗?请你算一算,并把买的方法写下来。每写出一种方法可得2分哟!(共6分)

7. 道路两边种松树,每隔3米种一课,小明从第一棵走到第101棵需要3分钟,已知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千米,求小明从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

8,一包糖果,第一次拿走了一半少2颗,第二次拿走了剩下的一般多3颗,还剩下3颗,求原来一共有多少颗糖?

红旗渠之行感悟

红旗渠之行感悟 巍峨太行山,雄壮红旗渠。“林县人民多奇志,誓把山河重安排!”上世纪60年代,我国正处于最为困难的历史时期,为改变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恶劣环境,河南林州人民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宁愿流血、不愿流泪,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逢山凿洞,遇沟修桥,苦战10年,共计削平山头1250个,凿通隧洞211个,架设渡槽152个,挖砌土石方1516万立方米,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了总长1500多公里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红旗渠,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迹。红旗渠不仅解决了林县人民饮水和灌溉的生存问题,更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慰问困难群众之后,7月17日下午,全体党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位于总干渠分水闸处的红旗渠纪念馆和总干渠重点工程青年洞。 在红旗渠纪念馆里,逼真的模型、生动的实物、珍贵的照片、翔实的资料,真实再现了河南林州人民修建红旗渠的艰苦历程。面对一幅幅令人震撼的历史照片,听讲解员述说老一辈当年鏖战太行山的壮烈场面,大家都感动了。走在红旗渠重点工程——青年洞前曲折的长堤上,面对着太行山的悬崖峭壁和红旗渠中碧绿的流水,大家仿佛又看到一个个铁血汉子和巾帼英雄腰系草绳在悬崖峭壁间除险的身影,仿佛又听到铁锤砸向钢钎的声响回荡在山间。 参观完红旗渠后我们第四组在青年洞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

致认为:红旗渠是困难时期党带领人民群众客服艰难险阻、兴修水利工程、造福一方群众的伟大实践,是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生动写照,是林州人民用鲜血和牺牲、用坚持和奉献铸造的人间奇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不仅体现了林州人民“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的壮志豪情,也是与“井岗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党的优良传统一脉相承,是我们新时期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强大精神动力,更是我们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力保证。大家纷纷表示,红旗渠一行,对我们来说,精神上是一种鼓舞,灵魂上是一次洗礼,责任上是一次强化。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应该自觉传承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坚持弘扬和践行红旗渠精神,把学习实践红旗渠精神同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立足本职工作,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通过这次红旗渠之行我感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一个团队如果是一盘散沙就不可能或者很难完成组织交办的任务,必须众人一心、协作配合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想和做

想和做 教学目标 1. 教育学生既要培养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又要具有善于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 2. 了解“想”和“做”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想”和“做”的关系。了解发议 论要有针对性。 3. 学习运用比喻和摆事实证明论点的方法。 4. 学会在论述多方面的道理时可以有所侧重。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想”和“做”的辩证关系。 2.学习有针对性的议论和议论多方面道理时可以有所侧重的写 法 3.明确第8节在全文中的位置及其同前文的关系。 学法引导 以学生朗读思考议论练习为主教师着重引导。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方式PPT 讲授 教学过程 1. 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滔滔不绝: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 形容话很多连续不断。 埋头苦干:专心致志刻苦工作。 投机取巧: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个人的私利,也指想不付出艰苦的劳动而靠小聪明来取得成功。 劳而无功:白费力气却没有功效。 2. 阅读课文编写阅读提纲。这是当代哲学家、历史学家胡绳写

的一篇谈思想方法的议论文,作者针对两种不同的错误倾向——“空想”和“死做”有感而发使本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议论时又针对主要倾向——“死做”既全面又有重点地进行论述使本文富有现实意义。这节课我们来整体了解课文的议论脉络及本文运用比喻和摆事实进行论证的方法。 3、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简述理由。完成课后练习一。参考课 后练习三的提示编列课文结构提纲。学生讨论下列思考题议论文总得对什么发表意见本文对什么发表意见议论什么明确题目已经规定得很清楚对“想”和“做”发表议论。议论想和做的关系。要议论想和做的关系就得有自己的见解见解就是文章的基本观点也叫中心论点。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看课文在书上找出来。 2、明确第5节“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这就是文章 的基本观点也叫中心论点。 3、一些议论文在开头就提出论点我们称之为“开门见山”。本文不 是这样写的在第段里才提出来在这以前都议论些什么也就是说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在这之前议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定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明确开头两段讲两种极端第3段对两种人加以批评着重指出后一种人不值得赞美。第4段论述后一种人为什么不值得赞美从动物与人类的比较中论述为什么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要联结”和“怎样联结”这两句是紧挨在一起的。为什么这样写前一句是论点后一句是设问引起后两段的议论。这两句紧靠在一起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关联作用。最后两段写了些什么和论点有什么关系——运用观点联系实际着重练习学校方面学生学习的实际。

六个红旗渠的故事

六个红旗渠的故事 许多人知道太行山,但不知道河南林县(今林州)就处在太行山东麓的南端;许多人知道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但不知道红旗渠就是成千上万当代愚公劈开太行山的壮举。 红旗渠是上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林县人民苦干十个春秋用血汗修成的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从此,雄浑的太行悬崖绝壁上有了一道温柔的水脉,她与巍巍太行依恋契合,演奏着刚柔相济的和谐乐章;从此,这道水脉汩汩流进林县大地后,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干、支、斗、毛,细细润浸,节节延伸,形成一个覆盖全县大地的生命水网;从此,中华大地有了一个不朽的灵魂——用汗水养育、用鲜血染红的红旗渠精神;从此,苦难深重的林县摆脱了千百年旱渴的折磨,在红旗渠一脉生命之水、幸福之水的浇灌下,走向滋润,走向富饶。 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经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

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不同的是,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是举全国之力,而“红旗渠是英雄的林县人民用两只手修成的”!外国人说:“红旗渠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到中国不看红旗渠,等于没到过中国。”红旗渠始于悲壮,终于辉煌。以一县之力,勒着裤腰带,凭着简陋的原始工具,积十年之功,成千秋伟业,壮哉!伟哉!红旗渠的诞生,完全是林县极度缺水的恶劣环境逼出来的。它源于中国农民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历史的一个精彩缩影,它是人类与恶劣自然环境挑战而获得胜利的一个光辉典范。 红旗渠的故事(一) 有关红旗渠的故事,痛苦、漫长而又悲壮。造物主是不公平的,它在漫不经心间就使人们的生存环境形成了三六九等。对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林县而言,自然的赐予对于这片土地,有着过分的吝啬,在旱魔的主宰下,这里成了一个“十年九旱”的贫瘠地方,它的昨天是一部血泪与苦难交织的历史。翻开林县一本本被岁月染黄了的老县志,满眼都是干旱、连年干旱、禾枯、绝收、悬釜待炊、十室九空、人相食等触目惊心的字眼。在那靠天吃饭的年代,林县人斗不过老天爷,大旱之年,草根树皮都成了救命的口粮,为了活命,甚至出现人相食、易子相食

《想和做》

《想和做》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从生活中提出论题,进而提出论点,并进行证明的。 2.培养从文本中提出问题,联系生活体验创造性阅读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 1.本课学习的重点:理清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是如何从生活中提出论点并用事实论证的。 2.本课学习的难点:学习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从生活体验出发,与文本的编、作者对话。

教学方法: 本节课拟采用以“学长式教学”理念为指导的“多维互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一、先学浅得 “学长式教学”主张教师首先是一个学习者,为了获得在课堂上参与学习、组织学习并指导学习的资格和权利,教者首先对文本进行了独立阅读及参考阅读。 1.本文作者能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论点并用事实加以论证,说理脉络清晰,结构较严谨;5、6(第一句)、7、9等段起到了绾结、缝合、引领、收束等作用,并且所举事例有一定说服力。 全文围绕想和做的关系问题展开议论,中心论点是“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说理的脉络是:先论述为什么一定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再论述怎样才能把想和做联结起来。

前五段论述为什么一定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说理脉络是:摆事实——作分析——提论点。开头就摆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和“只顾做事,不动脑筋”这两种表现。第3段对两种表现作概括评价,着重指出第二种表现不值得赞美。第4段作深入分析:先用牛马拉磨作比,论述了“只顾埋着头,不肯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情”这种表现的可怜、可悲。再作分析:正因为人类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文化才能不断地进步。至此,想和做的关系已经阐述得清清楚楚。第五段自然而然地归纳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标志着议论的深入。这部分的说理脉络是:先着重论述怎样避免“空想”,再着重论述怎样避免“死做”。 怎样避免“空想”呢?那就是“从实际出发”。作者举学游泳的例子。边举例边分析:从正面分析,要观察,还要有行动,跳下水去实践;从反面分析,如果只是先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即使想出一大堆“道理”也学不会游泳。结论是:“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经验,再根据经验想出来的。而且想出来的道理到底对不对,还得拿行动来证明”。这就叫“从实际出发”,这样做就避免“空想”了。 “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

红旗渠观后感 (最新版)

红旗渠观后感(最新版) (定稿版) 红旗渠观后感 红旗渠观后感 红旗渠(一) 5 月4 日 ,雨后天晴,艳阳高照,我们项目部组织参观了被国际友人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通过这次亲身实践活动让我们贴身感受到了林县人民伟大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据林县县志记载:从公元16 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 年的514 年中,林州曾发生自然灾害一百多次,大旱绝收达三十次,连年大旱,河干井涸,颗粒无收,十室九空,民不聊生。"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为改变这种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彻底解决水资源的问题,1960 年经林县县委研究决定:截断漳河,劈开太行,引漳入林,这是解决水资料的根本措施。而当时正值国家最困难时期,县委县政府便动员全县10 万民众硬是靠一纤一锤,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12 座山头,凿通1 个隧洞,架设1 座渡槽,硬是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建成了全长10 多公里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红旗渠。在"红旗渠"纪念馆中珍藏着大量珍贵文物和史料。我们看到其中有这样一幅场景:一位老汉双膝跪地,双手向天,似向苍天求救,老汉身后,放着一副空空的水桶和一根被压弯的扁担,导游介绍说:这就是发生在"桑耳庄"的一个真实的。这位杨老汉,刚刚取了个如花似玉的儿媳妇,在大年三十一大早,杨老汉就挑着水桶到十里以外去挑水,井边挑水的人,队伍排得如长龙。好不容易,杨老汉打上水赶回家中,儿媳心疼公公,急忙去接,一不小心,两桶水打翻在地。儿媳望着洒在地上的水,泪流满面。她知道,没有了水,这个年就过不成了。公爹安慰她说:明天咱去邻家借水过年。可是,到哪去借呢,这比油还贵的水,谁愿意借,这些挑水回来的山民,为

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想做 有个成语叫“心想事成”,只有心先想,才能事成,不想做,不愿做,就不可能成事。做事情的第一步是首先要想做,如果不想做,任何缜密的计划、完善的措施、正确的决策、严格的制度,都是一纸空文;任何创新的思路、有效的方法、重要的精神,都只能是画饼充饥;任何辉煌的前途、美好的梦想、远大的目标,只能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作为一名公司的新丁,杨晓丽学历低、又没有经验,公司给她的职位是前台接待。前台被很多人认为是公司最没有前途的“垃圾”岗位,收收发发,迎来送往,接转电话,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绝大部分的人干不到两年要么换岗,要么离职。 杨晓丽觉得公司给了自己一个岗位,是对自己的信任,她认为前途不是挑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上班第一天,她就换掉了那本打了卷的破烂登记簿,扯下了布满污渍的脏兮兮的部门电话联系表,取而代之的是16开的大本,封面是自己打印的公司简介。为了方便公司内外人员的联系,她连续起了几个大早,将所有部门、机关人员的电话号码熟记在心。 有人说:小丽,电话号码你背它干什么?有需要查一下不就行了!何必犯傻去死记硬背。杨晓丽说:背下号码能够“问不倒,答得快”,不至于手忙脚乱。不仅如此,有一天她还在午休时间记忆公司的宣传资料,还有一些数据资料,老总发现后问她为什么要记这些东西,她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呢!这个用心的小姑娘,引起了老总的关注。 作为一名新员工,杨晓丽初来乍到,领导没有教导她,同事没有指点她,杨晓丽的所作所为全部是她的一厢情愿。前台接待接转电话是日常工作,对于一般的前台接待员来说,那么多电话号码谁能记得清,需要的时候查一下就行了,可杨晓丽不这样,她偏偏要死记硬背,把这些枯燥的号码记在脑子里,这样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也提升了公司的良好形象。对于公司理念、愿景、目标、产品服务等基本情况,有的员工进公司好几年未必能够说得清,可杨晓丽却主动记在心里,以便急用。 从杨晓丽的案例可以看出,她认为做这些工作是必须的,是应该的,尽管岗位职责没有明确说明,领导也没有要求,可是她做了,而且做得很充分,很到位。所以,只有一个人主观上想做,才有主动的行动。只有想做,工作才能落到实处,计划才能变成行动,愿景才能变成现实。 (二)想做好

红旗渠究竟靠什么建成的

红旗渠究竟靠什么建成的? 红哨 蜚声海内外的林县(现称林州)红旗渠,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中国的水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在航天飞机上腑瞰地球,能够看到中国的两大地标性建筑物,一是万里长城,再就是林县红旗渠。所以周恩来总理70年代曾自豪地对外宾说:“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1971年至1980年之间,到林县参观红旗渠的外宾就达11300多人次,涉及五大洲11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许多是外国元首。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委员长等老一辈革命家时刻关注着红旗渠,李先念、胡锦涛、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中许多人视察拜访过红旗渠。红旗渠不仅仅是中国的奇迹和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奇迹和骄傲,它为人类,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改变生存状态的样板。时至今日,许多参观或听说过红旗渠的外国友人,仍然在记忆中珍藏着对红旗渠由衷的赞叹和深刻的印像,红旗渠对人类心灵的震撼太大了。如果说红旗渠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话,那么她对人类的贡献要远远超越原来的“七大奇迹”,甚至是它们的总和,因为只有红旗渠真正属于人民,只有她是人民 为自己而建造,只有她给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对人类而言,红旗渠不但是丰厚的物质遗产,而且是巨大的精神财富,必将以光辉的篇章载入史册,彪炳千秋,永世传颂! 今年“五.一节”,我又一次登临红旗渠。站在红旗渠渠墙上,望着那穿越、跳跃于太行山崇山峻岭之间的渠水,沉思良久,感概万千,许多数字和时空符号涌现在我的眼前。工程浩大的红旗渠,始建于1962年2月,配套完善于“文革”期间,全长1500余公里,共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沿渠兴建“长藤结瓜”式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6座,提灌站45座,小型水力发电站45座,各种建筑物共12408座,挖砌土石方2225万立方,如果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以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和哈尔滨连结起来。更惊人的是主干渠坡度落差仅有1∕8000,设计和测量技术人员的最高学历是一个刚从水利专业学校毕业的中专生,测量工具只有2台水平仪和 一些水盆之类的土设备。红旗渠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的吃水问题,可灌溉农田60万亩,可满足全县工业、林业及各项事业用水,粮食亩产由解放初的100公斤增加到91年的476.3公斤。十万双长满老茧的手,用一锤一钎,苦干十年,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人工天河”,把一个“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穷乡僻壤,变成一个绿水绕山、林茂粮丰、百业兴旺、瓜果飘香的塞上鱼米之乡,在被称为“十年浩劫”的“文革”期间,一举建成全国著名的大寨县。这一串串惊天动地的数字和一幕幕翻天复地的变化背后,究竟蕴藏了什么样的神奇力量?这移山倒海之力又源自何种精神的支撑?红旗渠究竞是靠什么建成的?这是当代关心国家命运的人们有必要、有责任加以探寻和解读的。

想做与该做

想做与该做 理性是爸爸,感性是妈妈,而我们的躯体是孩子。躯体的本能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而潜意识是由只是在理性与感性默认的范围类自由活动。 活着就是两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而面对这两件事我们有两类判断的选择,即:第一类想做、不想做;第二类该做、不该做。感性控制第一类,理性控制第二类。同一类之间的两者不可同时存在,两类可以同时存在或者只存在一类,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我们用一幅图来表示: 想做该做 不想做不该做 1、想做的也是你该做的 2、想做的是你不该做的 3、不想做的是你该做的 4、不想做也是你不该做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在纠结要不要去做,感觉内心很矛盾。觉得想做又不想做,认为

这是同一类之间的矛盾,其实真正的答案是同一类之间不存在矛盾与冲突,两类之间才会有矛盾与冲突。也就是说如果你觉得这个事你想做又不想做真正的矛盾可能是你想做,可你觉得又不该做或者你不想做,可是你觉得又该做。 顶级大师他们往往想做的也是他们觉得自己该做的,或者他们该做往往都是他们自己想要去做的,所以他们一般都能够把事做得很好。 而普通的成功人士是依靠毅力,即控制住自己去做该做的,不做那些想做但却是自己不该做的事。 大部分的普通人则是想做的也做,该做的也做点,不想做但该做的也做点……各种都有一点。普通人之间当然也能细分出很多层次,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他做了多少该做的和多少他想要做的也是他该做的事。 而绝不会有一个正常人去主动做那些他不想做也觉得不该做的事。 讲了这么多想做、不想做和该做、不该做,那我们该怎样才能够判断出它们呢?

对于判断第二类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标准: 1、是否有利于个人自我价值的实 现 2、是否有利于发展个人的征服大 自然的能力 3、是否有利于增强个人综合竞争 的实力 4、是否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水 平 这四个标准,答案为“是”,则是你该做的;答案为“否”则为你不该做的。这些由我们的理性控制。 那如何判断第一类:想做与不想做呢?想做与不想做是由感性控制,感性更多的是由情感与欲望组成,因此判断第一类的标准,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是否能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2、是否能获得欲望上的满足

共产党和红旗渠

共产党和红旗渠 红旗渠精神展是一个震撼人灵魂的展览。 看了红旗渠精神展,引发出许多感想。 想得最多的是共产党和红旗渠的关系。 红旗渠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共产党能够领导人民办大事。 它的前提条件是:办的事必须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必须依靠人民并与人民同甘共苦。 否则,将举步维艰,一事无成。 林县是老革命根据地,共产党同林县人民早就建立了血肉联系。 解放后,林县人民从政治上翻了身,但缺水问题仍然是林县人民心头的一个大愁。 因为缺水,百十万亩耕地有灌溉条件的只有1%,十年九旱,大旱绝收。 因为缺水,人们没有蔬菜吃,没法洗澡洗衣,连洗脸水都不舍得倒掉,许多村庄吃水要到几里、十几里外去找。 缺水成了影响林县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最大障碍。 林县人想水盼水几百年。 林县的共产党人看到了这一点,急群众之急,想群众之想。 经过调查研究,决定引漳入林。 县委会作出的这个决定,得到广大人民的热烈响应。

在修建红旗渠的整个过程中,林县共产党人始终走在前面。 从县委书记、县长到各级干部,都带头扛起工具与群众一起干。 林县的群众说得好:干部能够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干部能流一滴汗,群众的汗水流成河。 干部和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 全县的共产党员、各级干部差不多全都到工地劳动过。 冬天,干部把房子让给民工住,自己住工棚或山洞。 粮食缺的时候,干部把馒头让给民工吃,自己吃糠菜。 县委书记杨贵曾因挨饿晕倒在工地上。 最困难的活,最危险的地方,差不多都是党团员和干部先冲上去。 除险队队长任羊成每天凌空打钎、飞崖除险,飞石把三颗门牙砸倒。 他用钢钎把牙别正,又接着干。 这样的共产党员称得上是钢铁炼成的人。 面对这样的党员和干部,群众咋能不佩服,咋能不跟随。 有了这样融洽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咋能不出成果,咋能不创奇迹。 共产党员领着人民办好事、办大事,人民咋能不拥护共产党。 红旗渠的修建是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一次展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是一个重要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摆一摆,想一想

《摆一摆,想一想》同步测试 一、在○里填上“<”“>”或“=”。 40+8○50 56-6○54 9+30○38 72-2○27 60+5○56 81-1○81 93-3○90 70+5○85 7+60○70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数的计算能力及大小关系的理解以及学生的审题能力。同时加强数感的培养。 答案:略 解析:此题中可以结合算式中两个数与比较数的关系来分析,如:81-1○81,算式中81减去1与81比较,结果会怎样。在此题中数字较接近,养成好的审题习惯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体现重要过程。 二、填一填。 (1)6个一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 (2) 69后面的一个数是(),前面的一个数是()。 (3)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6,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小2,这个两位数是()。 (4)有2个●,可以摆成( )个不同的数,分别是()。 (5)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与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是8,这个两位数可能是()。 考查目的:在根据数的组成,数数的方法、大小的比较等填空,考查学生对数意义的理解。和对“位值”的感受。 答案:(1)56 (2)70 68 (3)64 (4)3 2,11,20 (5)17,26, 35,44, 53, 62, 71, 80 解析:第(1)题学生审题不仔细会错写成“65”。(2)学生前面的数易与后面的数混淆;(5)能填出符合条件的答案即可。 三、摆一摆。

考查目的:通过用5个和6个圆片两个层次的摆数活动中,让学生探索操作,让学生知道圆片位置的不同就表示不同的数,感受“位值”,学会有序思考,学会比较发现的数学思考。 答案:略 解析:设计5个和6个圆片,两个接近的数,让学生在摆数活动中能进行个数的比较,十位和个位相加和的比较,从而发现蕴含规律,归纳方法,并利用规律解决问题。从直观到抽象层次的过程,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四、想一想填一填。 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吗?小圆片个数不同,摆出的数的个数有一定的规律哦。我们先填写下表,再仔细观察,你一定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红旗渠风景区简介

红旗渠风景区简介 红旗渠风景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地处豫、晋、冀三省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奇险秀丽、人文景观生态和谐,是人与自然完美组合的最佳典范。 上世纪60年代,红旗渠十万开山者,削平山头1250座,架设渡槽151座,开凿隧洞211个,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据计算,如果把这些挖砌的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石墙,其长度可纵贯祖国南北,将南国的广州与北国的哈尔滨连接起来。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像一条蓝色飘带缠绕在“北雄风光最胜处”的太行山上,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巅,其工程之艰巨、美学价值之高,堪称人间奇迹。 红旗渠风景区核心部分由纪念馆、青年洞(络丝潭)组成。实景体验与历史阐述是传承红旗渠精神的重要载体,让您身临其境,重现当年岁月,在历史与现实的纠葛中体味和回想。 这里是红色教育的神圣殿堂、山水交融的旅游胜地,来吧,朋友,惊世绝伦的人间奇迹红旗渠风景区,欢迎您的到来! 青年洞简介 位于风景如画的太行山腰,修筑于峭壁之上,飘荡于云雾之间,是红旗渠水工修筑和自然景观结合最为精妙的地段,也是红

旗渠建设最艰巨的地段。 渠水蜿蜒,颇为壮观。更有江泽民、李先念、郭沫若等领导人题词摩崖石刻点缀其间,为山增色。悬挂的红旗渠,宛如一部回荡于太行山脉的交响乐,气势雄浑;堪称“太行一绝”的“一线天”,幽静深邃;横跨两山之间的步云桥,举步惊鸿;下山滑到,轻松刺激;绝壁栈道,叹为观止。青年洞中,可尽情体味“天河荡舟”的独特感觉。 “铁姑娘打钎”、“凌空除险”现场表演,与英雄再度握手,带你追忆那段难忘岁月。春来绿树成荫,秋至红叶满山,登高眺望,三省风光尽收眼底。 红旗渠纪念馆简介 红旗渠纪念馆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展馆以红色为基调,整体形态犹如舞动的红色飘带,造型似灵动渠水。 展厅由“序厅”“旱魔”“奇迹”“丰碑”“梦想”“精神”六部分组成,通过515米长的展线、2000多件珍贵文物,运用空间环境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灯光艺术、多媒体艺术、场景模型艺术、影像艺术等八大手段来展示展览,营造了再现历史、触摸历史、穿越历史、对话历史的效果与氛围,使人们深刻感悟红旗渠精神,从而不忘艰难困苦,不负使命重托。(201字)

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李剑波 红旗渠精神是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上形成、凝结和升华的民族精神的一种形态。2002年6月,红旗渠纪念馆落成时,有人让当年修建红旗渠的决策者、指挥者杨贵讲讲红旗渠精神,他说:林县群众最有发言权……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敢想敢干、实事求是,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红旗渠精神的体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保证。 斯言是矣。 一、修渠背景 红旗渠1960年2月始建(原称“引漳入林”工程),1969年7月竣工。林州市(原林县)位于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山高坡陡、土薄石厚、水源奇缺、十年九旱。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荒山占到50%。年平均降雨量只有600毫米左右,70%降雨在7、8月份。据史记,从明正统元年(1436年)到1949年,513年间发生自然灾害100次,大旱绝收30次,人相食5次。林县有首民谣:天旱把雨盼,雨大冲一片,卷走黄泥土,留下石头蛋。1944年林县解放时,99万亩耕地,水浇地只有1万。正常年景小麦每亩只有60斤左右。全县550个较大的村,有307个远道取水。其中5里以上的181个,10里以上的94个,10到20里的30个,20到40里的2个村。“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

1954年8月杨贵任林县第一书记。1957年12月,中共林县第二次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会召开,提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动员令,从1957年起,先后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等水利工程。1959年小麦丰收。但麦收后大旱。流经林县的季节河全部断流。天上不给水,地下没有水,建水库蓄不住水。出路在哪?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只有一条路:出去寻水,走出林县寻水。1959年6月,县委、县人委分三路到山西找水源,终获源头。10月10日,中共林县县委作出了“引漳入林”的重大决策。 “引漳入林”是林县人民多年的愿望。从1960年2月开始动工,经过十年奋战,先后于1965年4月5日总干渠通水;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年7月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总干渠长70.6公里,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共1500多公里,人们形容该工程是“劈开太行山”,建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不仅是林县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全人类的骄傲。 二、红旗渠精神的内涵 红旗渠精神的内涵集中表现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16个字。她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干部作风、革命精神等十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和劳动人民的光荣传统,体现了社会

《想和做》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想和做 ①有些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也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他们一天忙到晚,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 ②我们瞧不起前一种人,说他们是空想家,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说他们能够埋头苦干。能够苦干固然是好的,但是只顾埋着头,不肯动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_______。 ③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拉磨的牛成年累月地在鞭子下绕着石磨转,永远不会想一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这样想的只有人。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方法。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 ④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不动脑筋,埋头苦干,那是死做。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⑤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怎样才能够接近实际?当然要观察。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举个例子来说,人怎样学会游泳的呢?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试验,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如果只站在水边,先是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这样空想出来的道理其实并不算什么道理。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的经验,再根据经验想出来的。而且想出来的道理到底对不对,还得拿行动来证明:行得通的就是对的,行不通的就是错的。 ⑥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⑦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怎样忙,应该抽点功夫来想一想。想什么?想他自己做过的事,想自己做事得到的经验。这样,他脑子里所有的就不是空想,他的行动也就可以不断地得到进步。

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教案)

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之: 【课题】太行山上孺子牛-------张福根【教学目标】 1:学习张支书一心为民的大公无私的精神。 2: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品质 【重点】 学习张支书一心为民的大公无私的精神。 【教具】 课件,专题片 【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题 播放关于红旗渠的专题片 (画外音)太行山,富有传奇色彩的山峦,这里产生许 多动人的远古神话:盘古开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几

千年来,这些神话以其永恒的魅力昭示着后人,续写着感天动地的新篇章。半个世纪前,中国林州的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了太行之巅。今天,无数的太行儿女在拓荒创业,执着地守望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书写更为壮丽的当代传奇。 【师说】:在这无数的英雄太行儿女中,有一位老人,在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河南省林州市临淇镇白泉村,带领群众奋战50多年、改变山区面貌,被称为“百姓福根”。他的名字叫张福根。 二.张福根的人和事 【出示图片】

这是张福根(前左)和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前右)一起前往村民家 【生读】:盘山而上一个多小时,我们见到张福根,此时已是傍晚。如同故友重逢,客人与主人相见甚欢,相拥而坐。 群峰壁立,星空寂寥;山风拂面,松涛有声。 一落座,张福根就滔滔不绝地向我们畅谈他的白泉创业史: 劈山修路,修通了白泉通往山外的22公里大路; 打旱井,52年打了1685眼,没让百姓去远处打过水; 植树造林,凭借一双手两个肩,一把镢头一张锨,绿化了2万亩荒山; 发展旅游,建了个白泉山庄,开辟景点搞旅游致富…… 他说,这就叫创业四部曲! 在海拔800米的悬崖上,张福根口若悬河,激情四溢,迎风开怀,顾盼神飞! 眼前的张福根,哪里像一只眼睛失明的72岁的老人? 哪里像大字不识几个的土生土长的农民? 畅谈“四部曲”后,老人意犹未尽,又吟诵起他早年的励志诗作。那诗句着实让我们吃了一惊--“蹬破地球闯开天,单手举起太行山”! 【问题】什么是“创业四部曲”?

二年级语文词语练习________照样子填一填

二、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1、李红向远方飞奔而去() 2、玲玲又生病了() 3、你明天会去上学吗() 4、春天又到了,百花竞相开放() 5、你的妈妈会来送你吗() 6、老师,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 7、她的态度很诚恳() 8、灯光真美,故宫真气派() 9、岩石会是书() 10、我们的祖国多么强大,多么美丽() 11、我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12、我是一只漂亮的天鹅() 13、我会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吗() 二年级语文期未试卷 姓名班级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相信一定能写得非常好看。(l0分) Piào liang zhí wùběn lǐng wēn nuǎn ()()()() Lì shǐ ɡū niɑnɡbì xiūchànɡɡē () () () ( ) 二、我会让生字开花。(6分) 三、你能照样子写词语吗?快来试一试。(6分) 胖乎乎、、 一片片、、 高高兴兴、、 很多很多、、 四、谁和谁可以做朋友呢?连一连吧!(6分) 美丽的空气工人种功课 翠绿的花瓶学生扫玉米 新鲜的树叶农民做街道 五、照样子,填一填。(9分) (写)书法(一头)大象高(矮)

()象棋()彩虹贫() ()二胡()鲜花弯() ()钢琴()筷子寒冷() 六、看谁最能干,先组词,再写一句话。(9分) 傍(傍晚):昨天傍晚下了一场雨。 桌(): 漂(): 奇(): 七、想一想,排排队,连成一句通顺的话。(6分) 绿铅笔把我借行用一用吗你 生日我今天的是 困难我们热情应该别人帮助有 八、请帮下面的词语找到合适的位置。(3分) 心爱疼爱喜爱 1、包里就是没有我()的裙子。 2.我有一支漂亮的钢笔,我很()。 3、我很()我的弟弟。 九、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l3分) 秋天,公园里可美了,各种各样的菊花都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紫的,漂亮极了。桂花也开了,小小的,黄黄的,还发出一阵阵香味儿。 l、请你给短文加个题目。(1分) 2、秋天到了,公园里的和都开了。(1分) 3.菊花的颜色有、、、(2分) 4、桂花是什么样子?(2分) 5、这段话共有句话,最主要的是第句。(2分) 6、你最喜欢哪一句话,把它抄下来,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3分) 7、你还知道哪些花是秋天开的吗?(2分) (二) 在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上,住着成百上千种海鸟。 数量最多的是白鸟。这种白色的鸟最爱吃鱼,它们成群地在海面上寻找鱼群,傍晚才飞回海岛。

老照片:见证红旗渠修建的艰苦岁月

老照片:见证红旗渠修建的艰苦岁月 见证红旗渠修建的艰苦岁月 20世纪60年代,古老的太行山上诞生了一条人工天河,这条穿行在峰回路转之间、缠绕在群山腰际的人工开凿的河渠,就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第一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旗渠。 1960年,正是共和国最困难的时期,为了解决缺水问题,十万林州儿女踏入茫茫太行山中,进行了一次规模空前、长达十年的引水之战。十年间,林州人民凭着一钎一锤一双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终于修成了长达1500多公里的红旗渠。 在修渠过程中孕育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已经成为了激励当代、教育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本组照片的作者魏德忠先生用自己的镜头生动地记录下了修渠过程中每一个令人心动地细节,使得这组拍摄于1960――1969年的老照片得以把难忘岁月里那些动人的瞬间定格成位永恒、鲜活的见证。 举世闻名的中国第一渠---红旗渠。 红旗渠水绕太行红旗渠象一条银色的飘带,紧紧的萦绕在

太行山腰,穿过层层山,绕过道道岭,弯弯曲曲蜿蜒数百里,为古老的太行山增添了一条美丽的风景线。 劈山引水:60年代,林州人民经过10年的艰苦奋斗,在太行山上兴建了一条长达1500多公里的盘山渠道,共削平了1250多个山头,这个嵖岈交差的岩石,仍残留炸药崩下的痕迹。 人工天河:画面在下方就是古老的漳河,林州人民祖祖辈辈只能看到它从山脚下白白东流去,如今被从上流拦腰截断,强迫它按照人们的意思,绕上太行山,驯服地流入林州大地。领导干部走在前:走在队伍前面的就是县委书记杨贵,县长李贵,他们带领县委一班人团结奋进,鼓动着全县民工勇往直前。经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走过了重重坎坷之路,历经10年,从不动摇。 千军万马上太行:1960年2月,正当共和国处于最困难的时期,林县县委组织了千军万马的修渠大军,浩浩荡荡,从四面八方开进了太行山。 深山洞里安营扎寨:修渠民工,以蓝天为被,大地为床,露营在山野,吃住在山洞。 在临时工棚里学习毛主席著作 奋战在太行山上:工程开始了,数以万计的人们用独轮车把修渠用的水泥、石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地。

《想和做》练习测试及答案

《想和做》练习测试 一基础知识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滔滔________ 埋头________ 成年________ ________取巧 2.选词填空: 能够苦干________是好的,________只顾埋着头,不肯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________并不值得赞美。 (号然、固然、但是、如果、其实,所以) ________ 什么人,________他怎样忙,________抽点功夫来想一想。 (无论,应该,不管,必须) 3.对加粗的字解释有误的一组 [ ] A.投机取巧(时机)埋头苦干(低着头) B.滔滔不绝(断)成年累月(积累) C.依葫芦画瓢(依照、按照)劳而无功(成效) D.执迷不悟(坚持)不毛之地(草木) 4.下面标题能表明文章中心论点的是 [ ] A.《纪念白求恩》 B.《想和做》 C.《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D.《从三到万》 5.细读课文,选出文章分析议论的重点 [ ] A.重在做 B.重在想 C.重在做和想 6.下列引号中表引用的一句是 [ ] A.这样空想出来的“道理”其实并不算什么道理。

B.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 C.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 D.不动脑筋,埋头苦干,那是“死做”。 7.下面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是 [ ] A.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 B.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山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C.菜园里总有几种蔬菜竞绿争肥。 D.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 8.对偶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以“桃李春风一杯酒”为上句,与其构成对偶的一句是 [ ] A.绿柳宜做两家春 B.疾如万骑千里来 C.江湖夜雨十年灯 D.江至浔阳九派分 9.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是 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 ] A.,,,。,。。 B.,。;。,,。C.,,,;,。。 D.,。,;,。。 二阅读理解 (Ⅰ) 这里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拉磨的牛成年累月地在鞭子下绕着石磨转,永远不会想一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这样想的只有人。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已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方法。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________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

红旗渠调研报告.doc

关于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调研报告 年级:13级数学与信息科学系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2班 组长:李玉 组员:李翠丽李博侯胜男 指导老师:郝瑞华 二零一四年六月

一、调查前言 (一)调查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4年6月27日 地点: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红旗渠风景区 (二)调查方法 实地考察 (三)调查对象及其背景 对象:红旗渠风景区 背景:历史上林州是一个酷旱山区,水贵如油。为了解决严重缺水问题,从1960 年起,林州人民用近10年时间劈开太行山,建成了这条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 从山西引来漳水。60年代由林县人民群众修建的红旗渠这一宏伟工程,曾轰动国 内外,被誉为自力更生、人定胜天的壮举,有“人工天河”之称。红旗渠的修 建,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州缺水的历史,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造就了 巨大的精神财富--的红旗渠精神。 (四)红旗渠精神内涵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十六个字是在红旗区修建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 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 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今天的红旗渠, 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 (五)调查目的 红旗渠作为一种永垂不朽的精神标志,它拥有人定胜天的信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安逸,更需要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 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因此我们跟随前人的脚步,感受前人的历程, 探讨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将红旗渠精神传承下去。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新时期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必要性 考察过程中,我们沿着红旗渠走去,充满激情与动力去追寻前辈们的足迹。 高高陡陡的台阶与漫长的山路逐渐消磨掉了我们的意志,对那些台阶满是怨言, 高、陡、多,一段不算长的路程,就累了,步伐开始变慢,骨子里的慵懒与乏力 全部显现出来。 而从主流上说,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态度和行为处事是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拥护者、社会主义的拥护者,他们高度支 持党的方针、政策、路线,严格遵守国家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他们密切关注 着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充满了信心。然而,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刻的今天,当代大学生获取 信息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多,他们很容易受到各种文化思潮、理念信仰和价值观

红旗渠人物事迹

众多的红旗渠建设英雄人物中,挑选出38名代表人物,对其事迹作简要记述。这些人物中,有为红旗渠建设献出青春的英烈代表,有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冲锋陷阵、坚持同群众一块浴血奋战的县、公社领导干部的代表,有精心设计、积极参与施工的各级工程技术人员代表,有起到带头、骨干、模范作用,为红旗渠建设历尽艰险的劳动模范代表,有献计献策、勇于革新、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工程进展的包括一般干部和民工在内的各方面的典型代表人物等。他们既是红旗渠建设的顶梁柱和闯将,又是红旗渠建设先进人物群体中的杰出代表。 吴祖太 吴祖太(1933--1960),河南省原阳县白庙村人。因家乡灾荒,7岁随父母到郑州讨饭,靠卖水维持生活。建国后,他考入河南省黄河水利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新乡专署水利局工作。 1958年,吴祖太调林县水利局工作。在南谷洞水库工地负责工程设计和技术指导。未婚妻多次来信要他回家完婚,都被婉言劝阻。直到1959年春节,未婚妻来南谷洞水库工地看望他,才举行了婚礼。 1960年初,他参与红旗渠工程设计。为了尽快绘制出红旗渠施工蓝图,确保工程顺利动工,他和其他工程技术人员一起,不畏艰险,爬山越岭,实地勘测,翻阅大量资料,精心设计,每天工作到深夜。在短短的时间内,拿出第一本蓝图——《林县引漳入林灌溉工程初步设计书》。红旗渠要通过山崖河涧,地形地貌十分复杂,他和同事们在工作中解决了许多难题,设计出一些切合实际的建筑物。如青年洞一段,原拟绕山挖明渠,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经过反复考虑比较,吴祖太改进设计方案,采用凿隧洞,让渠道通过天险绝壁。在总干渠跨越浊河的地方,他昼夜思考,拜访附近山村老人。掌握河道地质基础和水文资料后,和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科学地设计出“空心坝”,让渠水从坝心通过,河水从坝顶溢流,解决渠水与河水交叉的矛盾。 1960年2月,红旗渠工程动工后,吴祖太担任工程股副股长,负责工程设计,既要依据勘测实况,绘制每项工程设计图纸,还要考虑每个工段施工的安全措施,工作十分忙碌,但他不叫一声苦。他没明没夜地在工地上奔波,总感力不从心,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有一天他跑到盘阳村南边的凤凰山工地,发现已经挖了五六天的渠道,竟不是测定的渠线,自己感到非常内疚,及时讲明情况,予以纠正。这件事引起的教训,深深地刻在他的心里。 渠首拦河大坝挖了l米深,被水淹没,吴祖太赶到工地,寻求解决办法,又制定新的方案,解决了施工困难。同年3月,他发现王家庄隧洞有几处裂缝,当即和民工研究防险办法。为保证施工安全,他把原设计的“单孔洞”改为“双孔洞”,这样既能缩小洞顶跨度,又能确保隧洞更加坚固。1960年3月28日下午,他听说王家庄隧洞洞顶裂缝掉土严重,出于对人民群众安危的高度负责,与姚村公社卫生院院长李茂德深入洞内察看险情,不幸洞顶坍塌,夺去他年轻的生命,终年27岁。 吴祖太牺牲噩耗传到县委会,杨贵非常痛心地流出了眼泪,心情久久没有平静。立即成立治丧委员会,召开追悼大会,悼念这位为红旗渠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吴祖太生前在林县水利建设上所作出的贡献,县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李茂德 李茂德(1914—1960),林县姚村镇北陵阳村人,曾任姚村公社卫生院院长,1960年2月参加红旗渠工程建设,在姚村公社分指挥部负责医疗安全工作。他经常深入民工住地检查卫生和工地安全生产,并积极参加施工劳动,哪里困难,就往那里去,不管是份内份外工作都抢着干,在王家庄施工时,当地小孩发生了小儿肺炎,并且传染很快,情况紧急,他和当地卫生部门配合,共同研究防治方案,采取措施抑制了病情发展,使一些孩子转危为安。当地群众称他是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同年3月28日,他和吴祖太到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