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案专题一 第2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doc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文字资料和文物插图,了解考古资料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了解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

通过模拟秦朝中央大臣们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资料,积极思考,探寻历史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历史事件发生以后对当时社会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师应注重将知识灌输和启发式相结合,注重寓教于乐的方式,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模拟场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历史上重大问题争论的现场模拟,并对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知道秦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真正的疆域辽阔的统一,并且创建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其后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同时也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为中国长期的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但是,秦王朝采取“焚书坑儒”以及颁布“挟书律”等手段,实行严酷的思想专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

通过对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优缺点的全面了解,培养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难点:制度史比较抽象,需要介绍大量背景知识,利用大量实例进行分析说明,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起总体概念。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问题法图示法

(四)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我们先来看几张图(展示几张有关秦始皇的影视剧图片,调动学生的兴趣)

看了这几张图,大家都知道我们要讲的是哪位历史人物了吧?

生:秦始皇。

师:对,秦始皇这个形象经常出现在各类影视剧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中国历史上,对秦始皇的争议很大,有的人称誉之为“千古一帝”,也有的人则认为他是一个暴君。但是不管人们怎么争论,从一统天下到建章立制,秦始皇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一统”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板书:第2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讲授新课】

一、秦朝的统一(六王毕,四海一)(板书)

1、由分裂走向统一

师:(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习过的相关历史知识)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以后,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我们经常所说的春秋战国时期也由此开始。由于周王室实力衰落,无力控制各地诸侯,造成诸侯长期混战,给人民代来了深重的灾难。经过500多年的兼并战争,到了战国时期,基本上只剩下了齐、楚、燕、赵、韩、魏、秦等七个主要的诸侯国。

此时的秦国国力逐步强盛,在长期的战争中多次打败东方六国,逐渐取得了对其他国家的优势地位。但还没能统一。

那么统一的重担最后由谁承担了起来呢??

生:秦王嬴政。

师:他上台的时候,秦国的实力空前加强。统一的条件已经具备: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实力增强,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秦王嬴政的个人领导才能;人民渴望统一;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这样,在秦王政的指挥下,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灭亡了东方六国,基本上完成了对中原地区的统一,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嬴政是怎样灭六国的。

(PPT展示灭六国过程)战争方式是远交近攻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秦始皇灭六国,结束割据以后,他是不是就一劳永逸安于现状了呢?生:不是。

师: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可以看一下下面这段材料

六合之内,皇帝之上。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史记·秦始皇本纪》

这段材料讲的就是秦朝的疆域问题,也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二个小问题。

2.秦的疆域(板书)

师:请同学们看教材,我请同学说说看秦始皇是怎么扩大秦朝的版图和加强边防的。

生:(略)

师:一是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展示长城和直道的图片,并加以简单介绍)

秦朝开始把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延续,构成了一道长达万里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这是当时军事工程建筑技术水平的杰作,也是当时强大国力的体现。同时,为了加强与北部的联系以及快速调动军队和物资,秦朝还修筑了“直道”,被称为古代的高速公路,这些都加强了北部边防。

二是南征百越,统一岭南地区修筑灵渠目的: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

(展示灵渠的图片,并加以简单介绍)

秦灭六国以后,秦军也展开了统一岭南地区的战略攻势。秦军的军事行动遭到当地越族人民的顽强抵抗,其中导致秦军失败的重要因素是运输困难。于是在公元前214年,秦朝开凿了沟通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的灵渠,以便于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经过激战,终于平定岭南。秦在岭南地区设置郡县,实行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这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三是将西南夷纳入版图之中五尺道(展示五尺道的图片,并简单介绍)

(附资料:五尺道是连接云南与内地的最古老的官道,公元前246年,秦始皇从修筑道路入手开发和治理云南。蜀郡太守李冰在川滇交界的僰bó道(今四川宜宾)地区开山凿崖,修筑通往滇东北地区的道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派遣常安继续修筑这条道路。五尺道从蜀南下经僰道(今四川宜宾)、朱提(今云南昭通)到滇池,由于道路宽仅五尺,故史称“五尺道”。这条道路尽管狭窄,却和秦始皇在全国其他地区兴修的宽达五十步的“驰道”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是云南与蜀的重要商道。)

这样,经过秦帝国的长期征战,不但平定了六国,而且对周边地区也实行了有效的政治控制,最终形成了一个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南濒南海、北抵长城一带的大国。

3.秦统一的意义

师:请同学归纳一下秦统一的意义。

生:略。

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正式建立起来。秦王朝统一的完成

1、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的割据混战局面,使政局趋于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

3、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二、秦的政治制度

师:秦灭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战国时代,又开疆拓土,完成了历史所赋予的统一中国的重任。但是,这仅仅是形式上的统一,好比万里长征才迈出第一步。而真正要完成统一的重任还有更加艰巨的事情要做,这就是如何保存住和巩固住第一阶段军事斗争胜利的成果。这是一项比单纯军事进攻要困难得多的工作,搞不好就有可能前功尽弃,丧失胜利果实。这就是所谓“得天下易,守天下难”的道理。

请问同学们,你觉得在军事统一后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做?

生:略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要巩固统一,最重要的就是确立一套完整的政治制度来维护统治。首先是

皇帝制度

阅读材料与思考:

材料一秦统一后,嬴政认为“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他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后世称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天子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

材料二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思考:“皇帝”的称号是怎样来的?有何特点及影响?

生:(略)

师:由来:先秦时期,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最高统治者一般都称“王”。完成了前无古人的业绩、自感功高盖世的嬴政,当然不愿意再与那些手下败将一样称“王”取荣,他决定选取一个新的足以显示其前无古人的功绩和至高无上地位的名号。他认为自己的权势与功德已经超越了三皇五帝,单纯的“皇”或者是“帝”已经不能显示出他的尊贵了,于是确立了“皇帝”的名号,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皇帝制度虽然是由嬴政创立,但是皇帝也继承了一些旧的政治制度,比如宗法制和世袭制。

特点:皇权至高无上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

影响:开辟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先河,为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央

三公九卿制

师:中央王朝“日理万机”,只靠皇帝一人,自然难以处理全部繁复的政务,必须选拔一些人才来辅助他。哪么他都设立了哪些官员来辅助自己呢?

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板书: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制是秦始皇根据以前秦的官制,经过调整、改进和扩充而建立起来的一套比较完备且颇有工作效率的官僚机构。

(结构图)重点讲三公的职能。九卿可以一带而过,也可不提。

三公九卿制的特点及影响

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第三,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员都是由皇帝任命的,官员职位不能世袭。

影响: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以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作为皇帝裁决的依据,减少君主专制制度下减少决策失误。

地方的政治制度

郡县制(海内为郡县)

师:阅读材料: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等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之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问:根这三段文字,分别出自王绾、李斯、秦始皇。他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各自的主张是什么?最后争论的结果又是什么呢?

生:讨论并回答。

师总结:秦始皇最后选择了郡县制作为地方行政制度。

1.形成与演变

为适应地主阶级需要,于春秋后期开始出现;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诸侯国普遍推行;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体制更加完善;秦以后各朝沿用。

2.基本内容(结构示意图)

3.特点:①郡县等地方官吏均由皇帝直接任命,不得世袭 ②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

4.影响:①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②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师:结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分封制,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下,分封制与郡县制有何区别?我们可以从下面这几个方面来思考。

生:略

师:

通过比较得出郡县制和分封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进一步得出结论郡县制为什么取代了分封制,它的进步性体现在哪里?

郡县制使得中央的政令可以逐级下达到基层直接统治全国,消除了封国制度下贵族世袭官职、分别统治部分土地和人民的割据状态,所以舍弃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

三、汉承秦制

西汉王朝建立以后,大体上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因此历史上称之为“汉承秦制”。西汉在政治制度上也有发展,具体的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地方行政制度上由郡县制转向实行郡国并行制。

2.西汉汉武帝时期设置设置监察机构,加强朝廷对地方上的控制,改革选官制度。

总结: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课堂小结】

1、秦朝的统一

统一六国扩大疆域及加强对周边地区的政治控制

2、秦的政治制度

皇帝制度——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中央:三公九卿制

地方:郡县制

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建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文化:统一文字

思想:焚书坑儒

军事:北筑长城、南修灵渠

(经济、政治、文化这三方面要结合初中知识)

4、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作用?

积极:⑴为维护封建统一提供了条件;

⑵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⑶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

消极: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益恶劣。——农民起义

秦的灭亡

【板书设计】

一、秦的统一

1、统一六国

2、秦的疆域

3、秦统一的意义

二、秦的政治制度

1、皇帝制度特点和影响

2、中央

三公九卿制特点,影响

3、地方

郡县制形成与演变,内容,特点,影响(重点是与分封制比较)

三、汉承秦制

【课堂练习】

1.自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诸侯割据局面结束的标志是

A.秦灭六国,完成统一

B.蒙恬北击匈奴,夺回河套

C.秦始皇自称始皇帝

D.秦朝郡县制度的实施

2.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3.秦朝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统治疆域

B.促进边疆地区开发

C.密切地方间联系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4.在秦郡中负责监察的官职是

A.郡守

B.郡尉

C.监御史

D.郡丞

5.设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县同级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A.郡

B.道

C.乡

D.里

6.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丞相的是

A.负责管理军事

B.负责国家监察事务

C.执掌群臣奏章

D.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7.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8.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