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必修一学案(原)

2015新必修一学案(原)
2015新必修一学案(原)

必修一学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复习目标自查

记住它们:

宗法制的内容;分封制的内容;知道“始皇帝”来历和皇权的至高无上;秦至清朝中央、地方政治制度的名称。理解它们: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历史作用和特点;秦朝中央官制与郡县制的内容和作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机制;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的影响;从秦到清朝中央制度、地方制度演变的趋势。运用它们解题: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作用;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基础知识回顾

(1)西周政治制度

A 西周的分封制:

背景

目的:拱卫王室,巩固统治

内容:①分封对象:

②诸侯义务——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作用:①巩固统治;②扩大疆域;③不能直接控制地方

B西周的宗法制:

核心及特点: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原则运作的,

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影响:深化了贵族的特权地位,有利于、

、。

现今体现:社会上存在认祖归宗、重男轻女等现象,祠堂、宗庙的兴建等。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背景:秦的统一,秦王嬴政,公元前221年

形成:皇帝制度:皇帝独尊,(核心),皇位世袭

中央官制::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执掌群臣奏章,兼理监察事务

:负责军事

地方制度::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郡下设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

秦地方制度的特点:

问题: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何积极影响?

答:奠定了的基本格局,有利于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

A汉朝的地方政治制度:汉初并行

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作用: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唐朝的中央政治制度:设三省:(决策)、(审议)、(执行)

尚书下设六部:工、刑、兵、礼、户、吏

作用:三省相互牵制,保证君权的独尊;提高行政效率;中央机构完善。

宋朝的政治制度:中央: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使、三司使、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行政权地方:收兵权、削相权、制钱谷

元朝的政治制度:中央:设为最高行政机构,为最高军事机构;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地方::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行省的

最高长官是平章政事

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4)明清的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明太祖时期,废,权分六部;明成祖,制正式确立

清:雍正帝时,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

问题:内阁制度与宰相制度的区别:

权力来源:权限:对皇权的影响:

(5)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中央:削弱,加强;地方:削弱,加强

(6)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和文化繁荣

②为封建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③在特定的国情下发挥了积极作用和影响

消极影响:

①绝对君主专制使皇权失去约束和监督,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

②使大小官吏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因循守旧之风

③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和腐败

④从而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3、典题精选

(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A.分封制B.井田制 C..郡县制D..行省制

(2)今天山东省、山西省分别简称鲁、晋,其来源最早可追溯到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3)“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春秋·公羊传》),这句话反映了西周时期的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

(4)右图是国民党副主席回乡祭祖图,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文化

习俗最早可追溯到

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5)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是指

A.统一货币、度量衡B.车同轨,书同文

C.规定皇权至高无上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管理

(6)按秦朝制度,调动军队的权力归

A.皇帝B.太尉C.御史大夫D.丞相

(7)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B.颁布“推恩令” 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D..颁布“附益之法”

(8)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多建诸侯国,防止郡县势力壮大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分割诸侯国,减少对中央的威胁D.减免百姓的赋役负担

(9)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作机制是

A 尚书—中书—门下

B 尚书—门下—中书

C 门下—中书—尚书

D 中书—门下—尚书

(10)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11)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丞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A.唐朝设政事堂B.元朝设中书省C.明朝废除丞相制D.清朝设军机处

(12)“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指的是

A、朱元璋

B、明神宗

C、明成祖

D、雍正帝

(13)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是在

A明太祖B明成祖C明宣宗D明神宗

(14)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写诗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说明了

A.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办事效率B.军机大臣掌握了处理军国大事的实权

C.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地位D.军机大臣揣摩皇帝的意思来拟发谕旨

(15)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16)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朝代加强皇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立中朝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枢密使掌管财政,分割宰相的权力D.元朝废除三省,只设中书省

(17)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政治发展演变的基本趋势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8)对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以下结论中最全面的是

A始终有力地推动着中国历史前进的步伐

B它造成官僚机构膨胀,大大降低了行政效率

C在封建社会前期,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后期阻碍社会的进步

D妨碍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使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

4、知识结构(整体把握)

必修一学案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复习目标

我记住这些就可以了:

古代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古代希腊的城邦制度特点;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罗马法的主要内容;罗马法对于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所起的作用。

我需要理解以下内容:

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2、基础知识回顾

(1)古代希腊的地理环境和城邦制

地理环境:多山、多岛、多港湾、平原少、耕地少;经济活动:航海业发达、发达城邦制:城邦的定义:前8---前6世纪,一种国家形态,

以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

城邦特点:、

(2)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3)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4)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

如何理解下面两点意义?

为奠定了最初的基础;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5)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6)罗马法的影响

对当时(A):稳固了,保护了。

对后世(B):罗马法对近代欧美产生了哪些影响?

4、典题精选

(1)最终在雅典确立民主制的是

A、荷马

B、梭伦

C、克利斯提尼

D、伯利克里

(2)雅典政治机构中管理内政、外交、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十将军委员会 B.公民陪审法庭 C.执政官 D.公民大会

(3)(文科做)苏格拉底在描述雅典民主政治时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以下选项最能反映材料本质的是

A.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是当时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方式

B.雅典民主政治,其实就是男性公民的民主政治

C.雅典民主的泛滥,导致国家权力的误用

D.用豆子抓阄的办法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4)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①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②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③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④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5)雅典民主政治创造了古代希腊辉煌文明,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最初的基础包括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三权分立”的原则③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④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A. 《十二铜表法》的发表

B.公民法的颁布施行

C. 公民法演变成万民法

D.《民法大全》的编纂

(7)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境内的“国际法”。下列相关评述正确的是A.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否定 B.都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稳定

C.根本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D.蕴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8)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主要说明了罗马法

A. 追求立法的完整性

B. 确立保护平民的原则

C. 注重证据的法律理念

D. 为犯罪的贵族寻求开脱的借口

【课下复习内容】

1.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2.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3.希腊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体现了哪些特点?

4. 希腊民主政治对当时、后世带来哪些影响?

4.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5. 罗马法的作用有哪些(对当时、后世近代)?

必修一学案

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复习目标

记住它们:

《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理解它们:

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本单元关键词:确立西方的近代民主政治

西

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同:体现“分权与制衡”思想,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体

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6)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代议制的含义: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 作用:资产阶级的权利和地位有了一定的保证;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人民也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3.典题精选

1.《权利法案》在英国政治史上影响深远,也对世界历史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指这部法案 A 、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大权 B 、形成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C 、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 D 、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2.下列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议会可以通过不信任政府案

B 责任内阁制诞生在“光荣革命”前

C 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D 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产生 3.以下关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内阁成员名义上集体向国王负责

B 、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由国王提名 联邦制

君主立宪制

C、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D、首相拥有控制下院立法程序等权力

4.在英国,“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这反映了()

A内阁对议会负责 B选举权扩大 C两党制的完善 D国王权力增强

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国王“统而不治”②议会权力至上③内阁权力至上④王在法下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

B、分为立法、行政、监察三权分立

C、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体现民主

D、妇女、黑人与白人权利相等

7.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是

①各州有权征税、对外战争②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实行中央集权

③地方有一定自治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④地方自治与中央集权相结合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8.下面关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联邦法院的大法官是由总统任命的,但需参议院同意,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B、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

C、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都是任期6年

D、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9.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一定民主性,在其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A、三权分立

B、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C、允许奴隶存在

D、规定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和信仰自由

10.美国的总统制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

①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关系不同②国家元首的地位不同③政体的实质不同④均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1.与英国首相相比,美国总统()

①没有直接立法权②不对国会负责③由选民间接选出④是国家元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每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总统控制议会B.总统权力极大,议会权力弱小

C.行政权高于立法权D.总统的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13.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下列职务由间接选举产生的是

①内阁部长②总统③参议员④众议员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4.对1875的宪法中对法国立法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 B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

C参议院有权否定众议院的决议案 D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

15.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B、“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D、“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1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

A皇帝是世袭的象征性的礼仪性的 B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C皇帝和首相掌握了国家最高权力 D政府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17.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则更多的反映出

A.共和主义色彩B.自由平等色彩C.专制主义色彩D.民主主义色彩

必修一学案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复习目标

记住它们:从1840年至1900年列强侵华的史实;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侵华日军的罪行;太平天国的主要史实;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

理解它们: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主要史实及意义;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与局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运用它们解题: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五四运动及其历史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2、基础知识回顾

1.列强侵华的史实

2. 近代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导火线: 中国外交失败;

背景 近代中国屡次遭到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日益加重,民族意识觉醒; 在辛亥运动和 运动中,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第一阶段:中心: ;先锋: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经过 第二阶段:中心: ;主力军:工人—— 登上历史舞台;

三罢(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斗争浪潮此起彼伏,涉及全国

五四运动 初步胜利 ①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曹、陆、章三人的职务 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意义 ①伟大的 运动(性质)

②主旋律:爱国主义

③五四运动是 革命的开端 诞生标志:1921.7.23 中共一大 开会地点:上海 嘉兴 中国 党的名称: 共产党 一大内容 党的奋斗目标: 成立 党的中心工作: 党的中央机构: 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 、 、 、 最终完成了 的民主革命任务,改变了 ,建立了 。) 国共合作 开始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 理论基础:新三民主义

条件: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整编国民革命军 北伐 对象: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国民 结果:革命势力从珠江发展到长江流域 革命 失败 1927年,蒋介石发动 反革命政变

1927年,汪精卫发动 反革命政变 国共合作破裂 国民革命失败 教训: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进行武装斗争。 时间:1927.8.1

南昌起义 人物:周恩来、贺龙、朱德、陈毅

影响:打响 第一枪

新民主主义革命

武装起义标志着的开始。

理论指导:八七会议确定和的总方针。

秋收起义:革命转向农村的开始

土地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革命井冈山内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

(十年道路

对峙)原因

红军直接原因:失败

长征时间:1934-1936

开始:1934.10 瑞金出发

转折:1935.1 遵义会议:意义纠正错误;

过程确立了领导;

党的历史上的转折点。

胜利:1936.10 三军在会师

意义粉碎,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动力。

日军的罪行其他: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大扫荡”和“三光政策”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标志:事变(事变)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建立统一战线

防御阶段中共敌后战场洛川会议:1937秋,人民战争路线

(1937.7-1938.10)相互配合开辟根据地

战争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粉碎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主战场)】

抗日战争】

1938。.10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相持阶段中共八路军百团大战时间:地点:

(1938.10-1945)(主战场)领导人:

国外:远征缅甸

时间:年月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胜利①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

历史意义②是世界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出重大贡献;

③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④为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重庆谈判:1945.8-10 毛泽东赴重庆,签订《》确定和平建国方针争取和平民主政协会议:1946年

解放战争防御全面内战爆发:1946.6,进攻解放区

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解放战争反攻:1947.6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序幕)

决战:时间:1948年9月-1949年1月

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被消灭

渡江战役:1949. 4.23占领,标志:国民政府结束,革命基本胜利

结束了历史,建立新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改变,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鼓舞世界和士气。

是和思想的胜利。

必修一学案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复习目标自查

记住他们: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巴黎公社的主要史实及其经验教训;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

“十月革命”现曙光——1917年11月7日,“”号巡洋舰发出进攻

的信号。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结果:大会召开,建立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维埃俄国,选举成立(政府名称)。

革命措施: 1.《和平法令》——宣布退出一战

2.《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使用

3.政体:人民委员会拥有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

意义: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革命。②鼓舞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③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3.典题精选

(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 工人运动的兴起

B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

C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 巴黎公社的建立

(2)《共产党宣言》中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本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

A.肯定了资本主义在历史的积极作用 B.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D.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3)“公民们,拿起武器!现在的问题是胜利还是陷入凡尔赛反动分子和教士们毒手,这些穷凶极恶的家伙已拿定主意,要把法国出卖给普鲁士人。”上述言论出现于

A.法国大革命 B.法国二月革命 C.法国六月起义 D.巴黎公社革命

(4)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社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技术工人的工资等等。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有①无产阶级专政原则②人民民主原则③人民公仆原则④工农联盟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巴黎公社的成立在客观上体现了《共产党宣言》中

A.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理论

B.资本主义所有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论

C.将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的理论

D.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6)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冬宫,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阿芙乐尔”号战舰鸣响了进攻的号炮;人流很快冲垮了首位部队设立的防线,宫殿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声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摄取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 1640年英国的伦敦

B 1775年北美的波士顿

C 1789年法国的巴黎

D 1917年俄国的彼得格勒

(7)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找到了一条改造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

B.提出了只有民主与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主张

C.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

课下复习内容:

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

3.巴黎公社的主要史实及其经验教训是什么?

4.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5.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地点?

6.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必修一学案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复习目标

我记住这些就可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文革”对民主法治的的践踏;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我需要理解以下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主政治特色;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运用它们解题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

2、知识结构

背景:战役推翻南京国民政府;召开,确立新型国家的架构。

1949年10月1日

意义:标志着革命的基本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

相结合的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确立过程:政协的召开、《》(起临时宪法作用)颁布,初步建立。

发展:1956年,中共提出“、”的方针,得到民主党派拥护;

职能变化: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不再代行职能;主要职能是。

性质:是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的舞台(机构)。

地位:是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重要组成,不可替代。

《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正式以根本大法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形成。

是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我国是一个国家;《》和明确规定。

为实现民族和、

最早的民族自治区:自治区1947年

少数民族实现当家作主,保证了平等团结和祖国统一。

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制度、制度、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两大原则

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依法治国;

民主内容的真实性与民主形式的多样性的统一

人权遭到严重践踏、生命财产无保障;社会极端混乱。人大制度,政协制度破坏。法律

形同虚设。

A、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B、恢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协制度。

C、法制建设加快:颁布1982年宪法,并多次修订。逐步建成以宪法为核心的

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

D、推进民主选举:基层民主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1998年

《》。促进农村民主制度建设。

民主和法制不健全成为“文革”浩劫能够发生的根本原因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必须使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法律化。

依法治国,更好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基本国策和根本保障。

提出原因:为早日解决问题,实现大业。

理论:提出: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内容“

地位: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首先,1997年回归。意义——洗雪百年国耻,开创港地发展新纪

元,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贡献

实践:其次,澳门回归1999

再次,两岸关系有了新发展——实现真正停火;80年代的“三通”限

制放宽;汪辜会谈达成(九二共识)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平之旅

(注:2008年12月15日,两岸实现直接的通邮通航通商)

①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是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

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

③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化大革命”对

民主法制的践踏:

“”

①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方针:独立自主和平的方针

“”“”

1949——1950年,与17国建交

外交政策的成熟(1953年)背景:与国家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时间、人物:、

影响:标志新中国,成为准则。年,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方针;

影响: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霸权地位的衰落

标志:年,第届联大通过提案,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中美关系的改善。

原因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提高国际地位;对抗来自的威胁;解决问题

标志:1972年,访华,在上海签署《》

影响:直接推动建交;打开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建交热潮)

(建交热潮)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需要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国际形势的变化。

目标:反对,维护。

年加入组织(WTO);

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会议。

(在联合国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积极致力于地区的和平稳定。

(2001成立 组织,维护中亚地区和平安全)

3.习题精选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多党合作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政治协商制度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结束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 .“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3.“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是针对哪两者的关系制定的?

A .祖国大陆与台湾

B .中共与各民主党派

C .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自治区

D .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 4.“一国两制”构想中的“两制”指的是

A .两种政治制度

B .两种社会制度

C .两种文化制度

D .两种经济制度

5.香港回归祖国的伟大意义包括:①洗刷了历史留下的民族耻辱 ②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③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 ④结束了祖国分裂状态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A .宪法

B .民法

C .刑法

D .经济法 7.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当时主要是为了

A .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

B .改善与港澳台的关系并促进国家的统一

C .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

D .缓和与美国的敌对关系 8.最能说明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事件是

A .提出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B

.万隆会议中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 9.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A .日内瓦会议 B .第六届联大特别会议 C .万隆会议

D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10.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其中“存异”主要是指保留各国的 A .风俗习惯 B .宗教信仰 C .社会制度 D .不同目标

1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发生重大转变,国际上出现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其关键因素是 A .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B .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 周恩来在万

【2020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学案:1

教学资料范本 【2020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学案:1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①知识目标:理解书中介绍的中国古代的三个问题的算法。 ②能力目标:通过算法的Scilab 程序,使学生初步具备编程能力的思想。 ③情感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和了解算法思想,体验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自主学习】 1、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 所谓“割圆术”,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去无限逼近圆周并以此求___________的方法。 3、 阅读教材p36页《我国古代数学家秦九韶》,理解秦九韶算法的步骤。 【典例分析】 例1 求132与143的最大公约数。 跟踪练习 求下列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1)8251,6105 (2)1480,480 例 2 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在x=2时的函数值。 143)(2367+-+-=x x x x x f 【快乐体验】 一、选择题 1.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在=-1.3的值时,令;; …;时,的值 为( ) 654322.5666.38.135.02)(x x x x x x x f +-+-++=x 60a v =501a x v v +=056a x v v +=5v A.-9.8205 B.14.25 C.-22.445 D.30.9785 2.数4557、1953、5115的最大公约数是( )

A.31 B.93 C.217 D.651 二、解答题 3.用等值算法求下列各数的最大公约数. (1)63,84; (2)351,513. 4.用辗转相除法求下列各数的最大公约数. (1)5207,8323; (2)5671, 10759. 5.求三个数779,209,589的最大公约数. 6.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在时的值. 5365127)(2345-+--+=x x x x x x f 7=x 【反思回顾】 总结今天这节课的内容,你收获了哪些思想方法?

2015年311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解析汇报及对照

2015年311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解析及对照 我们教育学老师,将2015年311教育学考研真题分析总结,希望给广大考生做参考,如果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咨询我们教育学QQ在线老师。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自然类比 B.哲学思辨 C.经验描述 D.科学实验 【真题解析】B 近代科学产生以后,教育研究进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到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兴起。这一时期的教育研究方法是同认识论糅合在一起的,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重思辨轻实践经验。自然类比和经验描述属于直觉观察时期,科学实验属于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勤思对照】 勤思讲义教育研究方法部分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中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 9.麦克菲尔的体谅模式中所使用的人际或社会问题情境教材是() A.《学会关心》 B.《生命线》 C.《中学道德教育》 D.《社会与道德教育》 【真题解析】B 麦克菲尔等人编制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际—社会情境问题教材——《生命线丛书》。这套教材是实施体谅模式的支柱,由三部分组成,循序渐进地向学生呈现越来越复杂的人际与社会情境。第一部分:《设身处地》;第二部分:《证明规则》;第三部分:《你会怎么办?》。 10.教师在长期压力的体验下,会出现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消极应对工作。这种问题属于() A.职业倦怠 B.职业迷茫 C.职业逃避 D.职业道德失范【真题解析】A 教师的职业倦怠定义为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属于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 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在普通高中深入推出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 B.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化 C.全面普及普通高中教育 D.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真题解析】D 12.结构功能主义者认为,结构良好的教育有助于社会流动,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平衡器,因此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这种观点强调的是() A.正向显性功能 B.正向隐性功能 C.负向显性功能 D.负向隐性功能

高中数学 必修三 导学案:3.3

§3.3 几何概型 课前预习案 教材助读 预习教材P135-P136,完成以下问题。 几何概型的两个特点:(1)________________性,(2)_________________性. 课内探究案 一、新课导学 1.模拟方法:通常借助____________来估计某些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用模拟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重复试验,对于某些无法确切知道概率的问题,模拟方法能帮助我们得到其概率的近似值。 2.几何概型: (1)向平面上有限区域(集合)G内随机地投掷点M,若点M落在的概率与G1的成正比,而与G的、无关,即P(点M落在G1) = ,则称这种模型为几何概型。 (2)几何概型中G也可以是或的有限区域,相应的概率是或 。 二、合作探究 探究1:飞镖游戏:如图所示,规定射中红色区域表示中奖。 问题1:各个圆盘的中奖概率各是多少? 问题2:在区间[0,9]上任取一个整数,恰好取在区间[0,3]上的概率为多少? 问题3:在区间[0,9]上任取一个实数,恰好取在区间[0,3]上的概率为多少? 新知1:几何概型: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简称几何概型。几何概型的两个特点:(1)_______________性,(2)_________________性. 几何概型概率计算公式:

P(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典型例题 例1某人午觉醒来,发现表停了,他打开收音机,想听电台整点报时,求他等待的时间不多于10分钟的概率. 例2 如图,假设你在每个图形上随机撒一粒黄豆,则图1、图2落到阴影部分的概率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选讲)在区间[-1,1]上任取两个数,则 (1)求这两个数的平方和不大于1的概率; (2)求这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的概率。 例3 取一根长为3米的绳子,拉直后在任意位置剪断,那么剪得两段的长都大于1米的概率是_______. 三、当堂检测 1、平面上画了一些彼此相距a 2的平行线,把一枚半径为)(a r r 的硬币任意掷在这平面上

教育学基础课程标准十二所

附件二:《教育学基础》课程标准编写指南 适用专业语文、英语、 音乐 修读学期第4学期制订时间2015 课程代码课程学时48 课程学分 3 课程类型 B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专业对应职业或容教师 合作开发企业 执笔人合作者审核人 践课) 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含职业拓展课) 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 一、课程定位 《教育学基础》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是语文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它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两个基本问题为主线,介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念,帮助学习者观察教育现象,思考教育问题,发展教育思维,提高教育素养。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并在头脑中构建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并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和能力。引导学生建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教师这一职业的深厚的情感体验。 二、课程设计思路 教育学要求基础性与时代性结合,即以专科为学历定位,准确阐释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尽可能反映教育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适切性与发展性统一,即考虑学习者的特点,使课程容的难易程度和知识容量的多少既能适合专科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程度,同时又能够激励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努

高中数学必修4全套学案

第一章三角函数 [基础自学] 一、角的概念 1.角的概念 (1)角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2)角的表示 顶点:用O表示; 始边:用OA表示,用语言可表示为角的始边; 终边:用OB表示,用语言可表示为角的终边. 2.角的分类 按旋转方向可将角分为如下三类:

1.象限角:若角的顶点在原点,角的始边与x轴非负半轴重合,则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就称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2.轴线角:若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则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 三、终边相同的角 设α表示任意角,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包括α本身构成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可记为{β|β=α+k·360°,k∈Z}.[自我小测] 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研究终边相同的角的前提条件是角的顶点在坐标原点.() (2)锐角是第一象限的角,但第一象限的角不一定是锐角.() (3)象限角与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表示形式是唯一的.() 提示:(1)×(2)√(3)× 2.做一做 (1)下列各组角中,终边不相同的是() A.60°与-300°B.230°与950° C.1050°与-300°D.-1000°与80° 答案 C (2)将-885°化为α+k·360°(0°≤α<360°,k∈Z)的形式是________. 答案195°+(-3)×360°

课堂合作探究KETANGHEZUOTANJIU 1 终边相同的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与α终边相同的角,可表示为β=k·360°+α(k∈Z),即两角相差360°的整数倍. 2 如何表示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和象限角? 提示:终边在x轴非负半轴上的角:α=k·360°(k∈Z); 终边在y轴上的角:α=90°+k·180°(k∈Z); 第二象限角:90°+k·360°<α<180°+k·360°(k∈Z). 题型一正确理解角的概念 例1下列结论: ①锐角都是第一象限角; ②第一象限角一定不是负角; ③第二象限角是钝角; ④小于180°的角是钝角、直角或锐角. 其中正确的序号为________(把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写上). [解析]①锐角是大于0°且小于90°的角,终边落在第一象限,故是第一象限角,所以①正确; ②-330°角是第一象限角,但它是负角,所以②不正确; ③480°角是第二象限角,但它不是钝角,所以③不正确; ④0°角小于180°,但它既不是钝角,也不是直角或锐角,故④不正确. [答案]① 角的概念的理解 正确解答角的概念问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象限角与锐角、直角、

2015教育学基础综合试题

2015教育学基础综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l-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自然类比 B.哲学思辨 C.经验描述 D.科学实验 9.麦克菲尔的体谅模式中所使用的人际或社会问题情境教材是() A.《学会关心》 B.《生命论》 C.《中学道德教育》 D.《社会与道德教育》 10.教师在长期压力的体验下,会出现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消极应对工作。这种问题属于() A.职业倦怠 B.职业迷茫 C.职业逃避 D.职业道德失范 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在普通高中深入推出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研究生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 B.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化

C.全面普及普通高中教育 D.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12.结合功能主义者认为,结构良好的教育有助于社会流动,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平衡器,因此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这种观点强调的是: A.正向显性功能 B.正向隐性功能 C.负向显性功能 D.负向隐性功能 13.研究表明,人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充分尊重和利用这种发展特点的教育措施特有: A.个别辅导,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B.个别辅导,分层教学,班级授课 C.分层教学,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 D.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辅导 14.西周学校以“六艺”为课程,根据程度分别安排在小学或大学学习,其中被称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的是: A.诗书 B.礼乐 C.射御 D.书数 15.《学记》所阐述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早在孟轲就已提出,他将其阐述为: A.“不陵节而施” B.“学不躐等” C.“当其可”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二章 第3节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Word版含答案

[核心必知] 1.预习教材,问题导入 根据以下提纲,预习教材P84~P91,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变量之间除了函数关系还有其他关系吗? 提示:相关关系. (2)当两个变量呈负相关关系时,散点图有什么特点? 提示:当两个变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时,散点图中的点散布的位置是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 (3)求回归直线方程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提示:求回归直线方程的主要方法是最小二乘法. 2.归纳总结,核心必记 (1)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两类:一类是确定性的函数关系,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解析式表示;另一类是相关关系,变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完全用解析式来表达. (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①散点图 将各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对应点画出来,得到表示两个变量的一组数据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叫做散点图. ②正相关 在散点图中,点散布在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对于两个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我们将它称为正相关. ③负相关 在散点图中,点散布在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对于两个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我们将它称为负相关. ④线性相关关系、回归直线 如果散点图中点的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我们就称这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这条直线叫做回归直线,这条直线的方程叫做回归直线方程,简称回归方程.

(3)回归直线方程 ①回归直线方程 假设我们已经得到两个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的一组数据(x 1,y 1),(x 2,y 2) ,…,(x n ,y n ),则所求回归方程是y ^=b ^x +a ^,其中b ^是回归方程的斜率,a ^ 是截距. 其中????? b ^=∑i =1 n (x i -x )(y i -y ) ∑i =1 n (x i -x ) 2 = ∑i =1 n x i y i -n x y ∑i =1 n x 2i -n x 2 , a ^=y - b ^x -. ②最小二乘法 通过求Q =(y 1-bx 1-a )2+(y 2-bx 2-a )2+…+(y n -bx n -a )2 的最小值而得出回归直线的方法,即使得样本数据的点到回归直线的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方法叫做最小二乘法. [问题思考] (1)任意两个统计数据是否均可以作出散点图? 提示:可以,不管这两个统计量是否具备相关性,以一个变量值作为横坐标,另一个作为纵坐标,均可画出它的散点图. (2)任何一组数据都可以由最小二乘法得出回归直线方程吗? 提示:用最小二乘法求回归直线方程的前提是先判断所给数据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可利用散点图来判断),否则求出的回归直线方程无意义. (3)根据a ^=y -b ^x 及回归直线方程y ^=b ^x +a ^ ,判断点(x ,y )与回归直线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由a ^=y -b ^x 得y =b ^x +a ^ ,因此点(x ,y )在回归直线上. [课前反思] 通过以上预习,必须掌握的几个知识点: (1)相关关系: ; (2)散点图: ; (3)回归直线方程及求回归直线方程的方法步骤: . 瑞雪兆丰年,这不禁使我们想到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意思是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春天小麦就长得越好. [思考1] 下雪与小麦丰收有关系吗?

《教育学基础》考试复习提纲

2015考研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重难点笔记汇总《教育学基础》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教育学的价值 第二章教育功能(重点章) 第一节教育功能的概述 第二节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第三节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第四节教育功能的形成与释放 第三章教育目的(重点章)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育制度(次重点章) 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三节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次重点章) 第一节教师 第二节学生 第三节师生关系 第六章课程(重点章) 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

第二节课程组织 第三节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课堂教学(重点章) 第一节教学与教学理论 第二节课堂教学设计 第三节课堂教学策略 第八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次重点章)第一节生活、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 第二节学校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第三节生活环境与学生的心理及行为失范第四节学生的学校生活 第五节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 第六节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 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非重点章)第一节班级组织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内容 第三节班主任工作 第十章学生评价(次重点章) 第一节学生评价概述 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 第三节学生品德评价 第四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第十一章教师的教育研究(次重点章) 第一节教师即研究者 第二节教师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 第三节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十二章教育改革与发展(次重点章)

第一节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的世纪回顾 第二节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水平的比较 第三节当代世界教育思潮的宏观演变 第四节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教育的词源 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3导学案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1 算法的概念 授课 时间 第周星期第节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 学习目标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 2.通过例题分析,体会算法的基本思路。 重点难点重点:算法的含义及应用。 难点:写出解决一类问题的算法。 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认真自学课本P2-5, 完成下列问题. ZXXK]算法作为一个名词,我们虽然没有接触过它的概念,但是我们却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算法,熟悉许多问题的算法。如,做四则运算要先乘除后加减,从里往外脱括弧,竖式笔算等都是算法,至于乘法口诀、珠算口诀更是算法的具体体现。 广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在数学中,主要研究计算机能实现的算法,即按照某种机械程序步骤一定可以得到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程序。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 ? ? = + - = - ② y x ① y x 1 2 1 2 分析: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思想是消元的思想,有代入消元和加减消元两种消元的方法,请用加减消元法写出它的求解过程. 解: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探究:对于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说,上述步骤应该怎样进一步完善? 评析:本题的算法是由加减消元法求解的,这个算法也适合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下面写出求方程组的解的算法: 2.试写出求方程组()0 1 2 2 1 2 2 2 1 1 1≠ - ? ? ? = + = + b a b a ② c y b x a ① c y b x a 的解的算法. 解: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 提炼: 一、算法概念: 在数学中,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现在, 算法通常可以编成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执行并解决问题.

2015年考研教育学统考311真题及详解

2015教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自然类比B.哲学思辨C.经验描述D.科学实验 【真题解析】B 近代科学产生以后,教育研究进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到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兴起。这一时期的教育研究方法是同认识论糅合在一起的,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重思辨轻实践经验。自然类比和经验描述属于直觉观察时期,科学实验属于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9.麦克菲尔的体谅模式中所使用的人际或社会问题情境教材是() A.《学会关心》B.《生命线》 C.《中学道德教育》D.《社会与道德教育》 【真题解析】B 麦克菲尔等人编制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际-社会情境问题教材--《生命线丛书》。这套教材是实施体谅模式的支柱,由三部分组成,循序渐进地向学生呈现越来越复杂的人际与社会情境。第一部分:《设身处地》;第二部分:《证明规则》;第三部分:《你会怎么办?》。 10.教师在长期压力的体验下,会出现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消极应对工作。这种问题属于() A.职业倦怠B.职业迷茫 C.职业逃避D.职业道德失范 【真题解析】A 教师的职业倦怠定义为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属于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 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在普通高中深入推出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B.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化 C.全面普及普通高中教育D.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真题解析】D 12.结构功能主义者认为,结构良好的教育有助于社会流动,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平衡器,因此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这种观点强调的是()A.正向显性功能B.正向隐性功能 C.负向显性功能D.负向隐性功能 【真题解析】A 13.研究表明,人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充分尊重和利用这种发展特点的教育措施有() A.个别辅导,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B.个别辅导,分层教学,班级授课 C.分层教学,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 D.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辅导 【真题解析】A

[推荐]2020年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全册)精品教学案汇总

[推荐]2020年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全册) 精品教学案汇总 第1章算法初步 1.2013年全运会在沈阳举行, 运动员A报名参赛100米短跑并通过预赛、半决赛、决赛最后获得了银牌. 问题1:请简要写出该运动员参赛并获银牌的过程.

提示:报名参赛→预赛→半决赛→决赛. 问题2:上述参赛过程有何特征? 提示:参赛过程是明确的. 问题3:假若你家住南京, 想去沈阳观看A 的决赛, 你如何设计你的旅程? 提示:首先预约定票, 然后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到沈阳, 按时到场, 检票入场, 进入比赛场地, 观看比赛. 2.给出方程组? ???? x +y =2, ①x -y =1, ② 问题1:利用代入法求解此方程组. 提示:由①得y =2-x , ③ 把③代入②得x -(2-x )=1, 即x =3 2 . ④ 把④代入③得y =1 2 . 得到方程组的解??? x =32 ,y =1 2. 问题2:利用消元法求解此方程组. 提示:①+②得x =3 2 . ③ 将③代入①得y =1 2 , 得方程组的解 ??? x =32 ,y =12. 问题3:从问题1、2可以看出, 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唯一吗? 提示:不唯一.

1.算法的概念 对一类问题的机械的、统一的求解方法称为算法. 2.算法的特征 (1)算法是指用一系列运算规则能在有限步骤内求解某类问题, 其中的每条规则必须是明确定义的、可行的. (2)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 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 从而组成一个步骤序列, 序列的终止表示问题得到解答或指出问题没有解答. 1.算法的基本思想就是探求解决问题的一般性方法, 并将解决问题的步骤用具体化、程序化的语言加以表述. 2.算法是机械的, 有时要进行大量重复计算, 只要按部就班地去做, 总能算出结果, 通常把算法过程称为“数学机械化”, 其最大优点是可以让计算机来完成.3.求解某一个问题的算法不一定只有唯一的一个, 可能有不同的算法.

教育学类专业(学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2015-2017)

教育学类专业(学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2015-2017) 【适用于华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使用统考卷的所有教育学类学术型专业*】2015 (1) 2016 (6) 2017 (12) 2015 一、选择题:l-4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9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A。自然类比B。哲学思辨C。经验描述D。科学实验 2.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说:“我相信唯一的真正教育是通过对儿童能 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的社会情景的各种要求所引起的。”这种对教育的定义属于() A。描述性定义B。纲领性定义C。操作性定义D。解释性定义 3.《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各国教育面临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与挑战,存在三种普遍流行的现象,即() A。“教育先行”“终身教育”“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 B。“教育先行”“终身教育”“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 C。“终身教育”“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 D。“教育先行”“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 4.根据加德纳的多智能理论,教育和评价要充分尊重,利用人的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 5.集中体现杜威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观点是() A。儿童是教育的中心,教育的各种措施都要围绕儿童加以组织 B。教育过程在它之外没有终结,它终结于它自身 C。社会是教育的目的,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和手段 D。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多的生长 6.在我国现代学制中,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一般把中学区分为() A。普通中学、职业中学、综合中学 B。文科中学、理科中学、实科中学 C。文科中学、实科中学、职业中学 D。普通中学、重点中学、特色中学 7.强调“教学过程作为课程开发的过程”的课程实施取向的是() A。忠实取向B。相互适应取向C。创生取向D。目标中心取向 8.主要用来描述和反映学生的进步状况,强调学生对作品的自我评估与反思,适合对学生长程学习,深层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是() A 。纸笔测验B。表现性评价C。真实性评价D。档案袋评价 9.麦克菲尔的体谅模式中所使用的人际或社会问题情境教材是( ) A。《学会关心》 B。《生命线》 C。《中学道德教育》

高中数学 必修三复习学案

高一期末复习学案(必修三) 1.程序框图 1.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 A. -3 B. -12 C. 1 3 D. 2 2.阅读如图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i 的值为( ) A. 3 B. 4 C. 5 D. 6 (第1题图) (第2题图) 3.阅读程序框图,如果输出的函数值在区间 [14,1 2 ]内,那么输入的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B. [-2,-1]C. [-1,2] D. [2,+∞) 4.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该程序输出的结果是1 63 ,则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A. i <4? B. i >4? C. i <5? D. i >5? (第3题图) (第4题图) 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 的值为6,则输出s 的值为( ). A .105 B .16 C .15 D .1 6.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结果是( ). A .3 B .11 C .38 D .123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是求实数x 的绝对值的程序框图, 则判断框①中可填__________. 8.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入的 x 的值为1 2 ,则执行该程序后, 输出的y 值为__________. 9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该程序 运行后输出的n 的值为( ). A .2 B .3 C .4 D .10 (第8题图) (第9题图)

10.阅读下边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S的值为( ). A.8 B.18 C.26 D.80 11.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结果是8,则判断框内m的取值可能是( ).A.30 B.42 C.56 D.72 12.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s值等于( ).A.-3 B.-10 C.0 D.-2 13.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2 简单随机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最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系统抽样的步骤 3.分层抽样 一、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现要完成下列3项抽样调查: ①从10盒酸奶中抽取3盒进行食品卫生检查;②科技报告厅有32排,每排有40个座位,有一次报告会恰好坐满了听众,报告会结束后,为了听取意见,需要请32名听众进行座谈.③东方中学共有160名教职工,其中一般教师120名,行政人员16名,后勤人员24名.为了了解教职工对学校在校务公开方面的意见,拟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较为合理的抽样方法是①采取______________,②采用____________,③采用____________.2.某校高三年级有男生500人,女生400人,为了解该年级学生的健康情况,从男生中任意抽取25人,从女生中任意抽取20人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高中在校学生2 000人,高一年级与高二年级人数相同并都比高三年级多1人.为了响应“阳光体育运动”号召,学校举行了“元旦”跑步和登山比赛活动.每人都参加而且只参与了其中一项比赛,各年级参与比赛人数情况如表所示: .为了了解学生对本次活动其中a∶b∶c=2∶3∶5,全校参与登山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5 的满意程度,从中抽取一个200人的样本进行调查,则高二年级参与跑步的学生中应抽取________人. 4.某校共有学生2 000名,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下表.已知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抽到二年级女生的概率是0.19.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64名学生,则应在三年级抽取的学生的人数为________.

教育学基础课程标准

附件二:《教育学基础》课程标准编写指南 语文、英语、 适用专业 修读学期第4学期制订时间2015 音乐 课程代码课程学时48 课程学分 3 课程类型 B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专业 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教师资格证 合作开发企业 执笔人合作者审核人 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 B类(理论+实践)/ C类(纯实践课) 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含职业拓展课) 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 一、课程定位 《教育学基础》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是语文教育,英语教育,音乐 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它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教育 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两个基本问题为主线,介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基本理念,帮助学习者观察教育现象,思考教育问题,发展教育思维,提高教育素养。使学 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并在头脑中构建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并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和能 力。引导学生建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教师这一职业的 深厚的情感体验。 二、课程设计思路 教育学要求基础性与时代性结合,即以专科为学历定位,准确阐释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理论,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尽可能反映教育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新 研究成果;适切性与发展性统一,即考虑学习者的特点,使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和知识容量的 多少既能适合专科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程度,同时又能够激励学习者通过自己的

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774教育学基础综合(回忆版)

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774教育学综合(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7题共70分) 1、文化教育学 2、教育信息化 3、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4、活动课程 5、改造主义教育 6、稷下学宫 7、《巴特勒教育法》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4题共80分) 1、简述韩愈的教育思想和师道 2、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3、简述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 4、简述教育实验设计的九种格式,并用符号表示 三、论述题(每小题35分,3题共105分) 1、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2、论述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 3、谈谈你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解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45分,共45分) 《五》关注教育教学评价改革 强调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要求基于课程标准进行学业评价,防止不正确的评价引导教学超课标“抢跑”。小学阶段禁止统考、统测,只记录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参与

社会活动、文体活动等学生成长情况。初中阶段开始完整记录学业成绩,开展学生学业评价。物理、化学学科将学生初中三年参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成绩纳入中考考试评价体系。充分利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发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推动教与学改进,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注:这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的通知》中的一部分,原题主要截取了这一部分)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0115800274.html,/publish/portal27/tab1654/info37936.htm 问:结合你对这段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评价“教育教学评价与教育发展”的关系。 祝君好运,加油↖(^ω^)↗!

北师大740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2013--2017(最完整版)

2013年北师大教育学部740教育学基础综合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2.批判教育学 3.苏湖教法 4.耶稣会学校 5.进步教育协会 6.观察学习 7.移情 8.教育实验法 二、简答题 1.结合学生的本质特征,谈谈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 2.试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的原则跟影响 3. 选择现当代两种主要的课程理论,分析其异同。 4. 分析接受学习跟发现学习的异同 三、论述题 1.结合教育在社会关系中所起的作用,论述教育的战略地位 2.试述民国初年到20世纪20年代间的学制改革 3.一个课题组探究“本科生课堂参与”,用到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问卷法,观察法,数据分析法,问研究方法好不好,然后写一个可操作的探究方法

2014年北师大740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2,教学策略 3,东林书院 4,生活教育 5,永恒主义教育理论 6,问卷调查 7,教育实验的外在效度 8,最近发展区 二:简答题: 1,简述哲学取向教学论有哪些? 2,试用社会学理论对学生行为失范行为进行解释? 3,简述裴斯泰洛奇“要素教育论”的基本主张? 4,请举例说明观察法的运用程序。 三:论述题: 1,请论述近十多年来,我国新课程改革在理论和实践领域的突破有哪些? 2,试述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内容,并进行评价。 3,请根据案例分析回答问题: 生物课老师在课堂上布置了生物习作题,10分钟后,班上40位学生有许多不同的反应。小明像往常一样坐在那儿,呐呐自语地说:”这太难了,我不会做,”但当老师帮他忙时,他却可以正确答题,即便如此,他仍说:“那是我随便猜的,我并不是真的会做。” 小英刚一做完就举手,请老师逐题检查她是否做到了,因为有一次她全答对了,老师给她满分,从此以后,她每次都很认真做练习题,不过她从不尝试那些较复杂而且不会考的 课外练习题。 大华一直在看他手里的课外读物,并举手告诉老师,希望找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内容,而不想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考试成绩也不是很理想,他认为只要能考到“80”分就可以了。 大安连练习本都没带,成绩当然常常是不及格。他就惦记着赶快下课。 1),试用教育心理学的动机理论来分析这些学生的不同反应。 2),请就教师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出一些建议。

2018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学案(49份)人教课标版17(精美教案)

第三章概率 . 事件与概率 . 随机现象 . 事件与基本事件空间 h预习导学三朝涉自我.£声落实 [学习目标] ? 了解必然现象和随机现象,了解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及随机事件. ?理解事件与基本事件的定义,会求试验中的基本事件空间以及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知识链接]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C . ?在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当乞时,函数=在(,+* )上单调递增,当VV时,函数=在(,+x )上单调递减. [预习导引] .现象 ()必然现象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某种结果的现象. ()随机现象 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观察同一现象,每次观察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事先很难预料哪一种结果会出现的现象. .试验:把观察随机现象或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实验统称为试验,把观察 结果或实验结果称为试验的结果.

?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随机事件 ()在同样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始终不会发生的结果,称为不可能事件. ()在每次试验中一定发生的结果,称为必然事件. ()在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结果称为随机事件. ()随机事件的记法: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来表示;随机事件简称为事件. ?基本事件、基本事件空间 ()基本事件:试验中不能再分的最简单的随机事件,并且其他事件可以用它 们来描绘的随机事件. ()基本事件空间:所有基本事件构成的集合,称为基本事件空间,基本事件 空间通常用大写希腊字母Q来表示. 要点一必然现象、随机现象 例判断下列现象是必然现象还是随机现象: ()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出现的点数; ()行人在十字路口看到的交通信号灯的颜色; ()在个同类产品中,有个正品、个次品,从中任意抽出个检验的结果. 解()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其点数有可能出现?点,不能确定,因此是随机现象. ()行人在十字路口看到交通信号灯的颜色有可能是红色,有可能是黄色,也有可能是绿色,故是随机现象. ()抽出的个产品中有可能全部是正品,也有可能是一个正品一个次品,还有可能是两个次品,故此现象为随机现象. 规律方法判断某一现象是随机现象还是必然现象的关键是看在一定条件下, 现象的结果是否可以预知、确定,若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这类现象为必然现象;若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哪种结果是无法预知、无法事先确定的,这类现象为随机现象. 跟踪演练下列现象中,随机现象有哪些? ()某射手射击一次,射中环; ()同时掷两颗骰子,都出现点; ()某人购买福利彩票未中奖;

《教育学基础》试题-(单选)

第一章教育学与教育 1-5ABBAC6-10CCCCC11-15BDBDB16-20DACDB21-25ACACC ACB 1.标志着教育学科成为独立学科的教育著作是(A)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育论》 D.《教育论》 2.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B) A.《康德论教育》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漫画》 D.《爱弥儿》 3.《大教学论》被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它的作者是(B)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培根 4.柏拉图的名著是(A) A.《理想国》 B.《政治学》 C.《伦理学》 D.《爱弥儿》 5.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C) A.《大教学论》 B.《论演说家的培养》 C.《学记》 D.《劝学》 6.“洞穴中的囚徒”隐喻来自(C) A.《法律篇》 B.《爱弥儿》 C.《理想国》 D.《教育漫话》 7.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C) A.《教育漫话》 B.《大教学论》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8.提出“建国军民,教学为先”主张的著作是(C)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中庸》 9.“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句出自(C) A.《论语》 B.《学记》 C.《孟子·尽心上》 D.《劝学篇》 10.将“教育”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的著作是(C)

A.《孟子》 B.《学记》 C.《说文解字》 D.《论语》 11.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B)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中庸》 12.“出自造物主之子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名言出自(D) A.夸美纽斯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卢梭 13.“教育要先行”出自(B) A.《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B.《学会生存》 C.《大教学论》 D.《民主主义与教育》 14.提倡“教育独立说”的教育家是(D) A.陶行知 B.胡适 C.胡克勤 D.察元培 15.主张“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观点的是(B)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关系起源说 16.在我国,“教育”概念被正式用来言说教育之事大约是在(D) A.公元前 B.18世纪 C.19世纪中叶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17.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 A.勒图尔诺 B.孟禄 C.高尔顿 D.达尔文 18.主张“天命”的教育起源学说是(C) A.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B.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C.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