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应遵循的四个原则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516754616.html,

文本解读应遵循的四个原则

作者:潘素文

来源:《文学教育》2009年第02期

薛雪的《一瓢诗话》中说:“兵家读之为兵,道家读之为道,治天下国家者读之为政,无往不可。”同样,文本解读总是因人而异,教师读之,学生读之皆有不同。但是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毕竟有限,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往往不到位,甚至偏解、曲解。因此,教师应做文本解读的领路人,给学生正确导航。那么教师在文本解读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

一、适度互谐

深入解读文本是一个时尚话题。的确,教师只有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深入领会文本中心,深入揣摩编者意图,才能做到运筹帷幄,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但是语文教学中对经典文章的解读很容易走上所谓的“深度语文”的误区,远离了文本的内涵,超越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忽视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识世界的能力。为此,文本解读要适度,既要遵循《语文课程标准》,又要考虑作者思想和学生的解读水平。特别是,我们对经典作家和作品,应该做到既不“仰视”,也不“俯视”,而是“平视之”。

《社戏》是传统名篇,有着这样那样的解读,如姚大勇认为《社戏》是一曲自然的颂歌,叶世祥认为《社戏》是都市人的乡愁。我初备《社戏》时将它定位于都市人的乡愁,但我发现这样的解读太难了,因为这种乡愁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是没有的,学生也就无法理解。而我也不愿将《社戏》解读成“表现作者对童年乡村美好生活的留恋和怀念之情”。这样似乎太浅了,因为文本的教学解读有三个层面:作家意义、文本意义、读者意义。文本解读虽无法复制作家意图,但要尽可能地接近作家的意图。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时光,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其间流露出的深广的寂寞、沉痛及奋起中的怀疑,使我无法仅仅把它理解成“表现作者对童年乡村美好生活的留恋和怀念之情”。

因此,我将《社戏》适中解读为“展现理想的精神家园,发出反观现实而奋起的呐喊”。这种“精神家园”只存在于作者虚幻的记忆之中,当他真正近距离审视这片家园时,反观现实世界的时候,他有的只是期望后的失落,欢欣后的寂寞悲凉。可以说我把原先的两种解读中和了,降低了难度,读出了一个平民化的鲁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