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电子教案模板(吴天富)

“任务驱动教学法”电子教案模板(吴天富)
“任务驱动教学法”电子教案模板(吴天富)

珙县职业高级中学教案

学科电工基础授课班级 13级美昌1班教师姓名吴天富

Ⅰ教学过程

Ⅱ教学辅件——任务书

完成下列任务

Ⅲ另附多媒体课件:

Ⅳ任务完成评价方法

说明:

对于实施了企业化管理的课堂教学,可以将下表定成册,即“学生综合业绩考核表”,人手一册,记录每一次活动任务的综合表现情况。

对于对于某些科目课堂教学,可以将完成当次任务所组成的临时小组作为考核单元,由指定的任务组长组织组员进行每人当次任务综合表现的评价。

任务完成评价表

任务序号: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的比较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的比较 在新一轮的职业专业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的改革显得尤为突出。行动导向教学法,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其中倍受推崇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有时很难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区分开,因为这两种教学法都是实践性教学方法,需要设置教学情境(任务、项目),由学生分组完成教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具体很强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教学活动结束时,由学生、教师共同对活动成果进行评价。但两种教学法之间又有差异。本文对这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并对“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初步探索。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或者学生根据教学要求提出有实际意义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任务”,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自己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完成相应的“任务”。当学生完成这个任务后也就建构了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1)任务驱动,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2)目标具体,内容实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清楚明确,能更好地指导教学过程,也可以更好地评价教学效果;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不求理论的系统性,只求内容的实用性。(3)做学

一体。任务驱动教学法打破长期以来的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4)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5)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将某门专业课程按类别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并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简而言之,项目教学就是师生为完成某一具体的工作任务而展开的教学行动。项目教学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方案。“项目教学法”的特点:(1)在教学内容上:不再用以前的以“知识点”为线索的方式,而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信息时代的需求,改用以“项目”为线索,以“子项目”为模块,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特别是强调所学知识要与时代同步。(2)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根据“项目”的需求来学习,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寻求知识,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由“学会”到“会学”。(3)在能力培养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会积极地去思考、探索。每个人的思路、想法不尽相同,老师可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交流,并适当地给予点评和鼓励,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既调动和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4)在就业指向上,因采取的项目全都来自实际工作。

基于任务驱动式教学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模板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是什么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第*章第*节的内容。本教材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 本节所讲学的是**是**制作过程的重要内容,主要学习**的灵活应用,它不仅是对上一节课学习内容的深入,也为下一节***学习内容做铺垫,是知识储备的关键点,起到承前启下的作用。 教学对象分析: 心理方面:初一年级的学生有特定的心理特征:好玩、好问、好奇,同时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可能有差距,对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考虑适当的分层教学。 初二的学生对于***的兴趣比较浓厚,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 模仿接受能力强,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但是青少年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我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多操作,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内容方面:第一节课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本节是上网学习的第一节课,学生基本没有***的知识储备。 第二节: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于**已经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有了一定的经验),对于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规划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对于素村准备方面也能熟练完成,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熟悉了**编辑环境,掌握了**、**的操作,这节课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上手)。更可贵的是同学们对于这一部分的内容----“西部”这神秘的地方很感兴趣,这也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任务提供了一个前提。 但是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教学中我适当地采取分层教学,(任务设置方面有层级)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将放手让他们自学,而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让他们在同学和老师的引导、示范讲解下完成任务。 学生通过前面各章节内容的学习,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的处理技术有了一定的使用经验,掌握了一些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等方面实际处理能力,特别是通过对Internet相关知识的介绍及大量网站的浏览,对网页内容、结构、效果等设计的优劣都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并且有了一定的分析、评判的能力,基本上完成了

任务驱动型作文导写 精品教案

任务驱动型作文导写 教学目标: 1、了解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文体知识,能够识别任务驱动型作文;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掌握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与谋篇布局的方法; 3、培养热爱写作、善于思考,关注生活的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文体知识,能够识别任务驱动型作文。 教学难点:掌握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与谋篇布局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15年新课标1卷作文题,在叙述完女儿举报父亲这件事以后,要求考生选择一个事件相关方,写一封书信;课标2卷,在列举三个风采人物的事迹后,要求考生思考和权衡后,选择一个最具风采的人物。随后,在当年全国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会上,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主任,把这种在在材料后增加任务的作文,称之为任务驱动型作文。于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任务驱动型作文迅速火遍大江南北,上到省级教研员,下到中学教师、高中学生都在谈论任务驱动型作文。今天,我们也来凑凑热闹,也谈任务驱动型作文导写。 二、展示学习目标: 1、能够识别任务驱动型作文; 2、掌握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与谋篇布局的方法。 三、识别任务驱动型作文 我们在学案上已经给大家提供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内涵介绍,但很多同学还是傻傻分不清,为了便于大家了解并识别任务驱动型作文,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阅读下面的作文题干,指出三个作文要求方向,分别属于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任务驱动作文。(多媒体展示) 2016年六一节前夕,南京一名刘姓母亲涉嫌在超市偷盗“一个鸡腿、一本书”被抓。经警察询问,得知该母亲想拿此作为儿童节礼物送给自己的孩子。一时间“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感动网友“朋友圈”。随着刘姓母亲的不幸遭遇被媒体陆续披露,短时间内网友爱心募捐达到惊人的30余万元。但与此同时,该事件引发网友质疑和批判的评论也超过10余万条。 1、请你以“亲情与法理”为话题,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任务驱动教案样例

教学分析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听写上节重点术语: Clutch linkup disengage spline sandwich align In gear clutch pedal driving axle gear shift clutch disc cover assembly 展示动画 【讲授新课】

该动画一共有两层:图片层和遮罩层。 遮罩层:静态的椭圆图形和打散的文本“迪斯尼经典动画” 图片层:五张图片素材图片拼接后自左至右做平移运动。 请一位同学上来做出该动画(注意提醒同学要把文本打散,按两次Ctrl+B) 由学生动手完成电影文字,教师巡回指导,选择优秀作品展示并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该动画一共有四层:背景层、滚动的旗、遮罩层、旗杆,只分析图层和时间轴我们看不出动画的详细情况,因为只有一帧,同时分析库中的元件,我们可得出:遮罩层和被遮罩层都使用了影片剪辑元件,都是动画。 滚动的旗元件是一引导线动画。 遮罩是一平移补间动画。 综合运用的知识点比较多,用到了影片剪辑、 所示的引导线运动。 图1 图2

”, ” 图3 分钟

【课堂小结】(5分钟) 本节课主要讲解如何利用Flash中的遮罩来制作动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要掌握以下的几个概念: 1.要产生遮罩,至少要有两层:遮罩层和被遮罩层。 2.遮罩层决定看到的形状,被遮罩层决定看到的内容。即用遮罩层的可显示区域(即通透区)来显示被遮罩层的内容。 3.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设置及取消方法。 【课后作业】(5分钟) 1.请将你在本节课中制作好的动画,颠倒遮罩层和被遮层的位置,看一看有什么效果? 2.仿照老师的实例,自己动手完成遮罩效果:闪闪的红星。 3.参考提供学习网站的遮罩动画实例,选做一两个具有遮罩效果的复杂动画实例。 (1)flash mx 2004教程:https://www.360docs.net/doc/0916997492.html,/hanlan/flashmx2004/main.htm (2)洪恩在线:https://www.360docs.net/doc/0916997492.html,/pc/homepage/flashsl/flashjq.htm 【板书设计】 遮罩动画效果 一、遮罩的原理 两层遮罩层在上层,被遮罩层在下层。 遮罩层:形状 二、遮罩层的设置方法 1、右键菜单→遮罩层 2、属性菜单项 三、遮罩效果实例 1、探照灯效果 2、电影文字 3、飘动的红旗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太适合信息技术教学,这就要求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都要创新。近几年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其中“任务驱动法”最受大家的推崇,认为其比较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它不但改变了教师教的模式,也改变了学生学的模式。而且许多版本信息技术课本也逐渐改变了其书写方式,将过去的单纯的介绍操作方法改为了将知识蕴涵在任务之中。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一直在使用这种方法。经过将近一年的教学实践,自己对“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也有了一些认识,下面就谈谈我的看法: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指将知识隐含在一个或者几个任务中,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技能。我认为“任务驱动法”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对于教师来说可以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来完成教学内容;而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明确学习内容,能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会操作的方法。 一、选择“任务驱动法”的原因

首先:中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学科,它的知识不像其他学科具 有很强的理论性,课本知识多数为计算机操作,它没有理论性可言。不需要太多的理解、分析。比如说在word中设置段落格式,它没有其实现的理论,只有实现的方法。如果直接讲解设置段落格式从“格式菜单”选择“段落”进行设置,学生不易理解,如果我们把这些内容放在一个任务中,比如说为了美化一篇文章我们需要调整文章的对齐方式、行间距等。这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很自然很形象的讲解了教学内容。 其次:“任务驱动法”能够实现新课标理念。在新课标中信息技术要求强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的能 力的培养。每一个任务就是一个问题,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利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其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1、教师提出任务,讲解任务的具体实施过程。

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信息化教学设计则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PLC应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和目的出发,针对该课程中电动机连续运转的PLC控制这一任务,进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的探讨。 标签:任务驱动信息化教学;教学设计 “PLC应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实践操作。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输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而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则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学资源的创建者;学生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 所谓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策划,创设教学系统的过程和或程序,以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二、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原则 在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应充分考虑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第一,充分发挥开发式的网络资源,创建优化的学习情境。第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开放的学习资源,也为有效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和主动探究学习等提供充分的条件。第三,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作为学习的促进者,要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 三、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 在遵循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对“PLC应用技术”课程中电动机连续运转的PLC控制这一任务实行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方面,在电动机连续运转的PLC控制教学设计中,采用课前任务准备、课中仿真操作、课后拓展延伸的教学方式。将教学仿真和资源平台相结合,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教学方法方面,根据学生已经接受的信息化教学方式,采用任务驱动法为教学主线,学生在做中学;教师进行直观性较强的操作演示,在做中教,以提高学

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方案

教案 模块三: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任务实施条件 要求配置有投影仪、教师演示终端、黑板等。 单元描述 众所周知,GSM系统是全球移动用户数量最多的移动通信系统,其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干扰一直是困扰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严峻的问题,那么GSM系统采用了哪些关键技术来降低系统的干扰呢?学完本次课,你将能回答以上问题。 学习目标 ?掌握GSM系统所采用的关键技术; ?理解时间提前量、跳频技术、不连续发射技术、功率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和对GSM系统性能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GSM移动通信系统中时间提前量、跳频技术、不连续发射技术、功率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作用。 教学难点: 基带跳频与射频跳频的区别

主要授课内容 1、时间提前量 信号在空间传输是有延迟的,如移动台在呼叫期间向远离基站的方向移动,则从基站发出的信号将“越来越迟”的到达移动台,与此同时,移动台的信号也会“越来越迟”的到达基站,延迟过长会导致基站收到的某移动台在本时隙上的信号与基站收下一个其它移动台信号的时隙相互重叠,引起码间干扰,因此,在呼叫进行期间,移动台发给基站的测量报告上携带有移动台测量的时延值,而基站必须监视呼叫到达的时间,并在下行信道上以480ms 一次的频率向移动台发送指令,指示移动台提前发送的时间,这个时间就是时间提前量。 在GSM 系统中,由于空中接口采用TDMA 技术,移动台必须在指配给它的时隙内发送,而在其他的时间必须保持寂静,否则会干扰使用同一载频其他时隙上的用户。 在GSM 系统中,移动台收发信号要求有3个时隙的间隔,如图1所示。 012 3456701234567 1 012 34567012345670 1 偏移 下行链路: 上行链路: :BTS 发送; :MS 发送 TDMA 帧号 TDMA 帧号 图1 TCH 上下行偏移 2、跳频技术 引入跳频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基于频率分集的原理,用于对抗瑞利衰落。第二是基于干扰源特性。在业务量密集区,蜂窝系统容易受到频率复用产生的干扰限制,相对载干比(C/I )可能在呼叫中变化很大。引入跳频使得它可以在一个可能干扰小区的许多呼叫之间分散干扰,而不是集中在一个呼叫上。 跳频是指载波频率在很宽频带范围内按某种序列进行跳变。控制和信息数据经过调制后成为基带信号,送入载波调制,然后载波频率在伪随机码的控制下改变频率,这种伪随机码序列即为跳频序列。最后再经过射频滤波器送至天线发射出去。接收机根据跳频同步信号和跳频序列确定接收频率,把相应的跳频后信号接收下来,进行解调。原理如图2所示。

任务驱动教案

2002级教育技术学甲班 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案 甘肃省编教材初二信息技术课 <<利用Excel制作课程表>> 教案设计:任建军胡晋玉曾海蓝 王梅蔡明黄兰芳 2005 年11 月26 日

背景分析 1.学习需求分析 初二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已经达到一定层次,动手操作能力相对提高,在对事物的理解上有一定的客观见解,能将新生事物重新组合,从而创造出体现自己思想的作品。如果仍然将学生的思维控制在书本上的范例、操作技能上,那么势必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消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有较大的课堂局限性,也不利于学生所学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学生创造性思维不能得到体现。 2.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以Excel中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图片的插入和背景颜色的设置为主要知识点,整个课堂以“制作自己的课程表”为线串接而成。这节课不仅仅是学习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而且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达到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学生掌握Excel知识的同时,能综合运用自己所具备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对素材进行再创造。本课内容是利用Excel制作一张自己的课程表,课程内容相对较少,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在Excel中插入图片、艺术字、文字、图案以及背景设置的方法,并能对单元格进行简单的操作,整节课以制作一张课程表为任务驱动,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有目的、有层次的学习。 3.学习者分析 初二年级的学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有较好的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较强。每个同学都有独特的个人气质,因而通过教师的引导,能较大程度上的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的过程及内容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知道并掌握如何在Excel中插入文字、图片、背景、艺术字,并对其进行一般的设置。 ⑵.学会并掌握Excel中单元格的拆分和合并。 2.情感目标 通过亲手制作课程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二、教学重点 1.在Excel中快速熟练的对单元格进行拆分与合并,设置单元格的样式。 2.Excel中文字、图片、背景、艺术字的插入及设置方法。 三、教学策略的设计 根据初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通过欣赏老师制作的精美课程表,启发学生的创造制作欲。在掌握一定技巧之后,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整个课程以范例欣赏,老师演示,学生动手制作为主,通过相互观摩作品,探讨分析技能,教师评价这一系列步骤,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的引导下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媒体 1.教师制作的精美课程表的范例。

任务驱动教学法

"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 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 通过实践发现“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小学数学“任务驱动”教学策略浅探 内容提要: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在数学课堂中实施“任务驱动”策略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情境中明确任务,在教师的点拨下分析任务,在师生互动中解决任务,在多元评价中反思任务。在课堂任务设计时强调新旧知识的衔接性,体现任务的目标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凸显数学的生活化。 关键词:任务驱动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积极主动地、有选择地感知、加工外在信息,从而改变和重组原有的知识结构。他们在教学进程的设计上采取自上而下的路线,即首先呈现整体性的任务,让学生尝试进行问题的解决。在此过程中,学生要自己发现完成整体任务所需首先完成的子任务,以及完成各级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并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已经从“知识权威”的神坛上走了下来,变成了参与数学活动的一分子。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他们成为了完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者,也是积极反思、修正自己行为的真正的人!

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方案.doc

模块三: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单元2 GSM系统的编号计划 制定人员:_________________ 制定时间:.2014年8月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所需学时:. 2 _________ 雾教学条件 要求配置有投影仪、教师演示终端、黑板等。 ■:学习目标 4理解移动通信系统为什么需要编号; +掌握GSM移动通信系统中各类移动台识别码和位置识别码的分类和具体作用; 土通过分析各类识别码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GSM移动通信系统组成的理解。 重点与难点 重点:GSM移动通信系统中各类移动台识别码和位置识别码的分类和具体作用; &难点:结合通信流程,理解GSM系统中编号的具体应用。 主要授课内容 一、移动用户的ISDN号(MSISDN) 此号码是指主叫用户为呼叫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中用户所需拨的号码。号码组成格式如下: 我国国家号码为86,国内移动用户ISDN号码为一个1位数字的等长号码,即移动业务接入号 国家码(CC)国内目的码(NDC)用户号码(SN) (NDC) +HLR识别号(0H1H2H3)+用户号码(SN)。其中,中国电信分配NDC为135?139,中国联通分配DNC为130、131; HLR识别号表示用户归属的HLR,也用来区别移

动业务本地网;SN为4位用户号码。 数字移动用户的拨号程序有如下儿种情况: 数字移动用户呼叫固定用户拨国内长途字冠(“0”)+长途区号(XYZ)+市局号(POR) +市话用户号(ABCD), B|J OXYZORABCDo 数字移动用户呼叫数字移动用户:13X+0H1H2H3XXXX。 固定网用户呼叫本地数字移动用户:13X+0H1H2H3、XX XX。 固定网用户呼叫外地数字移动用户:013X+0H1H2H3、XX XX。 数字移动用户呼叫特服业务:0XYZ+1XX (火警拨119、急救中心拨120、匪警拨110)。 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 移动用户的识别码为总长不超过15位数字号码,结构为: 其中,移动国家号码(MCC)为3位数,是唯用来识别移动用户所属国家号码,我国为460;移动网号(MNC)用于识别移动用户所属的移动网,我国900MHzTDMA数字公用蜂窝移动通信网为00;移动用户识别码是唯一用于识别国内900MHzTDMA数字公用蜂窝移动通信网中 移动用户的号码,为0H1H2H3X X X X。其中的H1H2H3同移动用户ISDN号码中的 HlH2H3o 三、移动用户漫游号码(MSRN) 当呼叫一个移动用户时,为使网络进行路由选择,VLR临时分配给漫游移动用户的一个号码,这个号码为13X (X=0?l, 5?9 )后第1位为0的MSISDN号码,即13X (X=0?l, 5?9)00M1M2M3ABC, M1M2M3 为MSC 号码,Ml、M2 的分配同Hl、H2 的分配。 四、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 为了对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保密,VLR可给来访移动用户分配一个临时且唯一的 TMSI号码作为寻呼该移动台用。它只在本地使用,为一个4字节的BCD编码,由各MSC 自行分配,当移动用户不在该VLR [X域流动时,此TMSI即由此VLR收回。 五、位置识别(LAI)与基站小区识别 位置识别(LAI)由三个部分组成:MCC+MNC+LAC。具体格式如下: 移动国家号码MCC移动网号MNC 位置识别码LAC

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

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 --------------------------------------------------------------------------------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是简单地学习信息技术、更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共分四册。全套教材渗透“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倡导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做什么”是通过学习“任务”和作品范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学习“任务”的思路,方法及所需的计算机操作步骤。“试一试”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理解新概念,掌握并应用有关的命令和操作。“制作心得”指导学生反思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总结其中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实现从特殊到一般的过渡。基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和有别于其他学科的课程组织形态,在教学上我努力探索“任务驱动”教学法,并坚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实施。日积月累也颇有点滴收获。 一、何为“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或者学生根据教学要求提出“任务”,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自己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完成相应的“任务”。“任务驱动”主要结构是: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驱动下,展开协作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帮助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能让学生“动”起来,进而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创造性的学习。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可行性。 “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它适用于学习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必须转换角色,由“主角”转变为“配角,学生也不再把学习当作硬性任务,而是根据任务需求来学习知识,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

任务驱动法教案设计

任务驱动法训练 [实验目的] 1.能设计一节信息技术课教学任务驱动法应用的教案。 2.掌握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完成一节课讲授。 3.能评价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任务设计与驱动过程的设计。 [实验器材] 多媒体计算机、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摄像机、录像机、数字电视。 [实验学时] 4学时 [原理与基础知识] 1.任务驱动教学法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动机驱动下,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意义的建构。 具体应用到信息技术的教学,则要求我们从一个个学生喜闻乐见的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例如,文字处理软件的教学,可通过编辑一篇文章、一个通知、一份板报、一份简历等任务来掌握信息处理的有关技能),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协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获取、加工、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开展协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息技术创新的能力,实现信息素养的实质性提升,而且,在解决和完成一个一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认知、情感活动的良性循环,培养出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学习精神。 简言之,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概括为: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确定任务是核心,怎样驱动是关键,信息素养是目的。 2.任务分为封闭型任务与开放型任任务 封闭型任务是每个学生都应自主完成的任务,它包含的主要是一些学生没有学过的新知识,新旧知识有一定的联系,要求位学生都能掌握。这类任务规定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任务主题、任务要求和相关的资源,一般教师需要针对任务包含的重点问题引导学生做出比较清楚的分析,以明确重点少走弯路,同时也需要学生在确定的任务主题内做出自己的特色发挥。多采用个体学习的组织形式,有时也可以采用松散的任务分组。学生在完成封闭型任务后能获得解决其他任务的基本的或关键性的知识和技能。 开放型任务一般需要由小组学生共同探讨完成,而任务完成的结果通常是一个电子信息作品。任务涉及的主要是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允许学生在一个较大的框架范围内自主选择和设计任务类型和任务主题(大部分教师倾向于先确定任务类型,如制作电子广告,然后允许学生在此框架内自由设计作品主题),可以进一步整合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较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差异.也是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进发的催发剂和试验场,从而提

浅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浅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摘要:如何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实践能力,是技工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减速器拆装为例,探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置“全真+仿真”的工作环境,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训练学生的机械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减速器拆装评价激励 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机械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有了较大区别,因此学校及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发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机械思维和动手能力有重要 意义。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机融合,使学生在教学(模拟)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获得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工作任务,亦区别于常规的趣味性任务,是把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组织,形成具有职业性的工作任务。因此,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

务驱动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明线、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为暗线。下面以装拆zdy型减速器为例,浅谈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课例剖析 1.项目名称 拆装zdy型减速器 2.项目背景分析 减速器拆装在传统教学中略有涉及,通常先由老师讲解拆装要点,接着示范操作,学生很难真正参与其中。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学习减速器拆装对机械基础的学习有很大助益。 减速器拆装是继学习轴及轴系零件、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之后的综合应用。它既是前面所学内容的运用和实际演练,又为深入学习机械基础提供了理论基础。教师通过研究学习,不但要解决理论问题,还必须解决实际操作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分析和探究能力。 3.教学资源准备 教学设备:减速器拆装多媒体软件、任务书(实训报告)与引导文、机械设计手册每小组一本、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每小组一台拆卸及测量工具:活动扳手,螺丝起、木锤、游标卡尺、钢尺、内外卡钳等工具。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教学实践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教学实践 1.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设计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分开教学。例如,在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课程通常被分为理论课和上机实践课两个环节。理论课时,像其他课程一样,按课本章节系统讲授;上机实践课时,采用简单的练习——指导法,学生完成老师指定的“死”任务,根据是以达到老师的要求进行评价。强调死知识,不重视活能力。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图1-1所示:任务将传统的理论课和上机实践课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很少的时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包括新知识点)进行讲授,而大部分时间为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起组织?引导?评价的作用。教师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与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错误或补充知识。 2.任务驱动的任务设计 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中,任务设计是关键。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思维,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考虑问题。根据课程性质不同,一门课程设计为若干个任务,其中包括总任务?模块任务?子任务等不同大小的任务,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完成不同的任务,过程教学中完成子任务,在阶段考核中完成模块任务,而在最后的期末考核中完成总任务。 例如,多媒体技术课程本身知识结构上很松散,系统性很差,它实际上包括:图像处理技术?音频处理技术?视频处理技术?动画技术?压缩技术?多媒体软件开发技术和MPC的装配技术,这些技术拥有各自的处理和开发软件,多媒体技术是将这些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技术,知识量非常庞大,如果按照传统的系统讲授方法,不亚于讲授七门课程。不但课时数将急剧上升,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应试型的。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学生完成一个个的任务,一步步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如表1-1所示,在讲授多媒体技术课程的音频处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五、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概念 任务教学法最初作为交际式语言教学的方法之一,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外语教学界提出的“过程教学大纲”(process syllabuses)的产物,旨在把语言教学真实化,把课堂社会化。任务教学的基本思想就是“干中学”,通过学生参与活动,而不是靠教师或书本,使学生体验语言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处理矛盾时的适用方式,侧重培养语言的运用能力而不仅仅是语言的习得。后来这一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模式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所借鉴。 在职业教育领域,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是指以完成某一实际任务为中心,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面对真实世界的挑战,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学习。偏重于包括智力在内的多种技能的训练,特别适合培养职业能力、职业态度的教学。在职业教育能力本位(CBE)的课程模式的做法是利用DACUM表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由工作分析确定岗位职责和综合能力,再由任务分析确定职业任务和相应的专项能力。最后,以任务(或专项能力)为教学单位(称为模块)确定教学活动。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的“活动中心说”。“活动中心说”是以批判传统式的“向书本学”的教学思想为基点提出的,该理论主张通过直接经验进行教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做中学”,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杜威认识,真理和生活需要分不开,探求真理不能脱离实践经验。那么,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发展,就需要让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做”中学。学生的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的改造。任务驱动式教学强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学习,属于活动教学范畴。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实施程序

任务驱动型作文指导 教案

2018届一轮复习任务驱动型作文指导教案(全国)任务驱动型作文是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新出现的题型。旨在考查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 任务驱动型作文,一般以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材料,要求考生贴紧材料,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它要求考生写作时以说理议论为主,针对时事热点话题展开分析,提出自己独到的认识见地;联系事件产生的原因,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其特点可以归纳为:①扎实而评(针对性);②应时而作(时效性);③凭理而断(评析性)。 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单一。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如2016年全国甲卷“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都会引导考生就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从而更有效地规避套作和宿构,实现写作能力在应用层面的考查。 (一)写作思路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分为两部分,阅读材料审题和任务写作部分。要注意: 1.阅读材料并读懂材料。我们只有在掌握材料的范围、含意后才能进行写作,所以第一步阅读非常重要。如2016年全国甲卷所提供的材料,是语文素养提升的三条途径,只有在这个材料的范围内写作,并了解“三条途径”的含意才算读懂了材料。 2.主题必须集中。考生可以从命题者给出的论题里找到中心词、关键句,防止离题。如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如果选择“给小陈写一封信”,考生就要围绕小陈来写,不能一会儿小陈、一会儿老陈、一会儿相关方。 3.要仔细分析材料间的异同。如2016年全国甲卷所提供的材料有三个,一是课堂的有效教学,一是课外大量阅读,一是社会生活实践。材料内容都与语文学习有关,但三者的着重点不同,分别侧重于课堂、阅读、实践,三个关键词前又分别有定语的限定,要仔细审题,才能做到围绕材料写作。 4.“读的内容”和“感的内容”要有机地联系起来。开头要引述材料,后面要针对材料,联系写作任务而写作。就材料的范围而言、就写作任务而言是就事论事;就材料含意、行文中说理论证而言是就事论理。说理就是思辨,就要比较辨析,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写作框架

任务驱动五步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五步式教学法 【导语】“任务驱动五步式教学法+导师训练”,全国独创。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它让每一个学生朝着更优秀的方向发展,每一个职业院校都有自己的办学模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在政策环境的支持下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去实践,确保实施方案效果的最优化。贵州新华电脑学院为提高教学质量就研究和实践了许多的教学策略,本文简单的介绍一下“任务驱动五步式教学法+导师训练”。 “任务驱动五步式教学法+导师训练”,全国独创。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新华所执行的教学方法,即“任务驱动五步式教学法+导师训练”,是全国独创。 1997年,在著名计算机教育专家,苏群教授带领下,新华电脑教育在总结学院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分

析学生学习心理和特点,经反复论证、实践后,在全国独创了电脑教学的“五步教学法”。中国著名计算机教育专家清华大学谭浩强教授称“五步教学法”是“电脑教学的一次革命”;北京师范大学李德芳院长著名教育学家吴云教授以及原合肥工业大学校长王成福教授等教育界、学术界的专家,也一致称赞“五步教学法”是“电脑教学最有效的方法”。 任务驱动五步教学法加导师训练是新华电脑教育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被誉为中国人学电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五步教学法的“五步”分别是理论讲解(听)、案例教学(看)、强化训练(做)、归纳总结(思)、实战应用(查),导师训练是学生在毕业前,采用高效教学模式,由学院优秀导师集中指导,结合市场,全实战模拟,技能+专业+市场,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五步教学法+导师训练”汇集新华二十多年电脑教育精髓,确保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较高的质量。“导师训练计划”是新华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电脑教育模式,结合中国高院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新华最后一个学习阶段中,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特长和爱好确定专业的主攻方向,选择最优秀的、最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导师,带领学生以项目设计应用、实战演练等方式,强化学生对所学技术的融会贯通和实际应用能力,全面提升进入工作岗位的竞争力。 “导师训练”是“项目导师+主讲+辅讲+班主任”四位一体的完美结合,全程掌控式的教学系统,因材施教,让学生更好更充分的消

任务驱动法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 一、基本简介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 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 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所谓“”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 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是一种建立在基础上的教 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 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I —总±4 : / ' 團1 ?饪务穌动在席息技瑕课程中it学流租 二、基本理论 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 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 验的过程,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能力。

三、基本环节 1、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 2、确定问题(任务):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 问题(任务)的解决有可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问题的解决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了理想的平台,通过问题的解 决来建构知识,正是探索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3、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 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 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4、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 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 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四、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的新型学习模式。通过实践发现“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五、作用 从学生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理论的 学习和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一个“任务”完成了,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伴随着一个跟着一个的成就感,减少学生们以往由于 片面追求的“系统性”而导致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法带来的茫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