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肖秀荣试题卷主观题背诵整理(打印版)

第一套试题

第34题(马原)

34、【材料概述】

材料一:“蛙声扰民”引申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材料二:防沙治沙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可肆意妄为。材料三:我国沙漠治理成效显著。

【问题1】针对“蛙声扰民”,为什么要“给这些动物点宽容和理解”?

【答】:(1)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实在性的自然基础。人类创造了社会,社会的存

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

(2)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同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将会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3)“蛙声”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人们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问题2】如何理解“治沙不是要消灭沙”?

【答】:(1)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在改造自然时,要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目的。

(3)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

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4)治理沙漠化时要采取科学的态度,不能盲目“向沙漠进军”。

【问题3】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塞罕坝和库布其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有什么启示?

【答】:(1)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

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注:这两句是

十九大报告原文)

(2)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键。

(3)提高生态文明意识,转变实践活动方式,合理地调节两者的物质变换。

(4)治理环境问题时,要因地制宜,采用科学的方法,并付诸实践。

第35题(毛中特)

35、【材料概述】

材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且意义重大。

材料二: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材料三:我国未来三十年发展的两个阶段概述。

材料四:两步走的意义。

【问题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答】:(1)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十八大以来,我国变革深入到各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站到新的历

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2)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己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之间的矛盾。

(3)党的奋斗目标有了新要求。党的十九大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明确要求,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

为两个阶段安排。科学认识和把握这一奋斗目标以及宏伟新蓝图,需要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来思考来谋划。

(4)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构成了划时代的

理论新建树。

【问题2】为什么说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己经转化的判断,“这是一个符合当今中国现实的精准判断”?

这个精准判断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

【答】:(1)从社会需要的角度看,解决了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

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日益增长。

(2)从社会生产的角度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更加突出,这已经成为主要制约因素。

新要求:

(1)在继续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2)科学把握和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问题3】为什么要提出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两

步走的战略安排为什么不再提GDP翻番类目标?

【答】:(1)高度重视国家发展战略的谋划和实施,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根据发展阶段制定发展战略,一代

接一代,是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我国的制度优势。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九大明确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提出乘势而

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一战略安排,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新境界。

不再提GDP翻番类目标的原因: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质量还不够高是主要问题。我

们要通过质量、效率、动力“三个变革”,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

(2)为了更好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

第36题(史纲)

36、【材料概述】

材料一:陈望道的故事体现了信仰的力量。

材料二:习主席参观一大会址,重温入党誓词。

材料三: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材料四:红船精神。

【问题1】结合“信仰也是有味道的”来理解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为什么“是我们党的根脉”?【答】:(1)十月革命推动中国转向社会主义。五四运动以后,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工人阶级登

上历史舞台,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

(2)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诞生的地方。在南湖的红船上,诞生了我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份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局。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在自己的纲领文件中开宗明义确立了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鲜明写下“工人阶级”“无产阶级”这些字句。奠定了我党前进的方向和基石。

(3)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

使命,团结人民艰苦奋斗,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我们党从开始到现在的辉煌成就全部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

【问题2】为什么说“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

【答】:(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

的根本动力。

(2)正是国为保持了这个初心,中国共产党才能不断跨过沟坎,取得胜利。

(3)扎根于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使我党拥有了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我党还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问题3】中国共产党成立96年后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还要重提“红船精神”?如何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

扬“红船精神”?

【答】:(1)“红船精神”,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

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2)“红船精神”是永恒的,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①必须结合伟大思想。中国共产党能在红船上诞生,就是因为坚定地选择了马列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弘扬好“红船精神”,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指导实践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②必须结合伟

大使命。实现伟大使命需要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神圣使命,这一梦想铸就

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坚毅品质。站在新的起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更需要

我们发挥永远奋斗的精神。③必须结合伟大工程。“红船精神”凝结着我们党的初心,体现着我们共产党人的价值

追求。面新时代、新使命,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

干在一起”,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第37题(思修)

37、【材料概述】

材料一:黄大年优秀事迹简介。材料二:黄大年名言。

材料三:人们对黄大年的怀念。材料四:廖俊波优秀事迹的批示。材料五:人们对廖俊波的怀念。

【问题1】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黄大年同志为什么还认为“祖国高于一切”?

【答】:(1)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

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科学事业以及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祖国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知识的运用也不可

能离开具体的国家。

(2)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科学家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全球化为个人报效祖国消除了许多障碍或阻隔,开辟了更大的空间。

(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更是挑战。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在此过程中,必须以爱国主义来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

【问题2】“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更能发挥价值”体现了黄大年同志怎样的思想和品质?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启示?

【答】:(1)体现了黄大年同志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他把

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和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2)这启示我们:①始终做到爱国情感、理性认识和实际行动相一致,把个人同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

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国家需要相统一。②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务实和实干,为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贡献力量。③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

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

【问题3】结合材料3、5人们对黄大年、廖俊波的怀念,说明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

【答】:(1)人生价值包含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最基本内容。

(2)社会主要以人对社会的贡献为价值评判标准,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

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3)衡量人生的价值的标准就在于看一个人是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人民群

众不会忘记尽心尽力服务的人。在今天,只要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就能把自己的名字写入民族

复兴的光辉史册。

第38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38、【材料概述】

材料一:习近平讲话:“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

材料二:中国克服疑虑勇敢迈向世界市场,加入世贸组织,融入世界经济。

材料三:多国报道夸赞“一带一路”其被视为全球化的新模式。

材料四:多国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方案。

材料五:习近平指出中国追求的是合作共赢、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

【问题1】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

的现象?

【答】:(1)经济全球化既促进发展又带来挑战,盲目将世界问题归咎于此,无助于问题解决。(2)经济全球化为世

界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促进科技、外交等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3)经济全球化

正面临其进程的转变,反对的呼声需要我们重视和深思,进而推动其健康发展。(4)以开放方式促进改革和发展,

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经验也是现代化建设成就不断取得的重要法宝。

【问题2】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已被视为全球化的新模式”,“是更受欢迎的全球化模式”,“将引领新的全

球化”?

【答】:(1)“一带一路”的提出给发展失衡的经济全球化以巨大推动力。(2)“一带一路”的核心是促进基

础设施的建设和互联互通,联系各国实现共同繁荣,促进贸易投资的自由便利化,挖掘和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空

间以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3)“一带一路”是包含创新的世纪工程,规模最大的振兴计划,前景最好的合作平台。是全球化的新模式。(4)“一带一路”适应时代要求,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开创了合

作共赢的新模式。Cs)“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来对接各国发展战略,解决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6)“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极力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

【问题3】如何秉持中国的全球治理观,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未来?

【答】: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紧密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落实,将“一带

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发展道路。

第二套试题

第34题(马原)

34.【材料概述】

材料一:1965毛泽东中南海谈话,强调总结经验的重要性。

材料二:宇宙中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随着科学家研究发现,还存在另一类粒子。

【问题1】指出“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以及“靠经验吃饭”所体现的哲学原理。

【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只

有通过实践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第二,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从认识发展过程来看,首先是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

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因此,必须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把在战争中的理性认识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再去指导新的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得发展。

【问题2】为什么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答】:(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一个人的知识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

由于具体的主体的生命和能力是有限的,主体也可以通过读书或传授等方法来获取间接经验。

(2)但是间接经验也是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就知识的总体说来,人们学到的理论知识也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

【问题3】材料2中人们对基本粒子的两次预言和被证实,以及张首属团队准确预测找到“天使粒子”的途径和验证

方法,体现了哪些认识论原理?

【答】:(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对粒子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要通过实践检验才能证明

是否正确。(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个过程。”正

反同体”粒子在当时实践条件下无法检验,但最终会被新的实践检验。(3)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对自然

科学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比较科学的理论。(4)对于事物发

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

第35题(毛中特)

35、【材料概述】

材料一: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材料二:努力形成市场和政府作用的有机统一。

材料三: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必须简化政权等。

材料四:“互联网+”时代,有效解决共享单车的真问题。

【问题1】为什么说“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原则?【答】:(1)供给侧管理,即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

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就要使市场在医院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政府勇担责任,两者相辅相成。

(2)所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原则。

【问题2】结合用“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说明如何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答】:(1)“放管服通过权力瘦身和补上加强监管、优化服务的突出短板,三位一体,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

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更有利于发挥市场

和政府的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和一般规律,也是最有效的。

(2)但市场并不是起全部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3)“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用好,要统筹把握,优势互补。第一,要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

政府要简放政权,该管的要坚决管,管出水平。第二,要善于运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由市场主体根据市场变化作出判断。第三,要找准市场功能和政府行为的最佳结合点,切实把市场和政府的优势都

充分发挥出来。

【问题3】交通部等10部门联合出台指导意见回应共享单车发展中的真问题,提供了哪些启示?如何找出社会创新

与规范发展之间的最优解?

【答】:(1)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要以精准治理取代粗放管理。

(2)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

(3)要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把社会治理的重心落到城乡社区,更好的服务群众。

(4)加强城市常态化管理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创新农村社会治理,重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学习推广“枫桥经验”。

第36题(史纲)

36. 【材料概述】

材料一:中国革命重要转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材料二:习近平2013讲话,强调军队改革重要性。

材料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统一。材料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问题1】如何理解“这88天,决定着中国革命命运的重要转折”?

【答】:(1)这88天,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开始沿着正确的方向寻找中国革命道路。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秋收起义长沙遭遇失利后,毛泽东审时度势向农村进军。有此,开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转变,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3)总之,这88天,中国共产党开始沿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前进,也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的正确的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

【问题2】说明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及如何理解“强军梦与强国梦的关系?(或: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为什么必须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答】:(1)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必须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2)然而,世界依然面临着战争威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有所上升。只有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才能做到关键时刻决战决胜,国家安全才有底数,民族复兴才有底气。

(3)中国梦蕴含着强军梦,强军梦支撑中国梦。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

【问题3】如何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实现“强军梦”?

【答】:(1)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历史告诉我们,党指挥枪是保持人民军队本质和宗旨的根本保障,这是我们党在斗争中得出的真理。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人民军队前进就有方向、有力量。(2)必须坚持和发展党的军事指导理论。(3)必须始终聚焦备战打仗,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4)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全面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S)必须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6)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第37题(思修)

37.【材料概述】

材料一:共享单车有利也有弊。材料二:营造健康的网络空间。材料三:法治和德治密不可分。

【问题1】为什么共享经济,并不意味着无序竞争,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答】:(1)共享经济和互联网都存在于公共生活中,公共生活就需要公共秩序。在当代社会,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加突出。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共享经济和互联网都需要有序的公共生活。

【问题2】共享单车如何做到便民不扰民?如何“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答】:(1)共享单车要做到这点,既要靠法律,又要靠道德。它涉及的一些基本的治理权限和法律责任问题,需要靠相关法律理清权利和责任。共享单车属于公共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要爱惜车辆等,也涉及道德问题。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个人要加强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

(2)“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也既要靠法律,又要靠道德。加强法治建设,尤其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文明上网,养成网络自律精神,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问题3】治理国家、治理社会为什么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答】:(1)这是由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性质、作用和目标上的一致性决定的:无论是从地位、作用还是实现途径看,法治和德治都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首先,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其次,发挥好法律的规范作用,必须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最后,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必须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2)总之,治国理政,必须坚持法治

和德治相结合,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第38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38、【材料概述】

材料一:中国众多发展理念被纳入联合国决议当中。

材料二:德国刊物以“觉醒的巨人”为题对中国多领域给予详细的介绍。材料三:海外学者高度评价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感。

材料四:中国具备世界之中国的担当,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关系到世界未来。材料五: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问题1】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今天的中国巴经具备“世界之中国”的担当?(或:如何理解“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答】:(1)如今,我国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已成为世界大国,有能力承担该担当。

(2)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做贡献作为使命,愿意承担该担当。

(3)中国近年来提出的一系列新的理念和思想使我国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4) 我国实施“一带一路”,积极组织建设各大有助于世界发展的会议和体系,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中国贡献,彰显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问题2】说明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为什么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理解、响应和支持?

【答】:(1)其与联合国宗旨和原则,各会员国最高追求高度契合,符合各国共同利益、人类发展方向和世界进步潮流。(2)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3)针对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解决和平与发展赤字,提出全球治理观解决治理赤字。(4)可行性:领导人出访,举办外交活动,宣传理念,为全球的治理和健康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5)其合作共赢的精神和包容性,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生命力。

【问题3】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深度参与全球治理?

【答】:(1)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2)完善外交布局,打造伙伴关系网络

(3)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对外开放格局。(4)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观,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5)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联合国的主导作用,维护其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世贸组织的权威,支持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发言权。(6)积极应对挑战,参与国际问题的解决,维护国际和平稳定。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发挥大国作用,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第三套试题

第34题(马原)

34【材料概述】

材料一:共享单车的异军突起,可能让社会治理有点措手不及。材料二:“共享+”百花齐放,是好事,但也出现了些“伪共享”。材料三:商贩和城管的换位体验。

【问题1】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对待共享单车这类创新不应“举双手赞同”也不能“一票否决”,而是应该“提供恰如其分的包容度”?

【答】:(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共享单车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必然会产生新的问题。我们在看待和处理共享单车的问题时要坚持“两点论”。(2)新生事物的成长不会一帆风顺,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共享单车和城市管理之间的冲突,是共享经济发展中必须经历的阶段。人们应该正视矛盾,制定合理的政策,引导共享单车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问题2】运用辩证法相关原理说明,为什么“共享+”百花齐放是好事,但也要警惕新瓶装旧酒的“伪共享”?【答】:(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共享经济不是一个万能的筐,并不是任何行业或商品都适用。(2)新事物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城前途,但新出现的事物并不都是新事物。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国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己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在对旧事物的扬弃中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旧瓶装新酒”的“伪共享”只是在形式上进行了包装,其实质仍是旧事物。

【问题3】商贩和城管的换位体验体现了哪些哲学原理?

【答】:(1)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直接经验。商贩和城管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第35题(毛中特)

35【材料概述】

材料一: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材料二:技术创新速度快,成果多。

材料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正确性。材料四:2016年京津冀交出了一份可观的成绩单。

材料五: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问题1】如何理解“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4牛鼻子”以及“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

是谋未来”?

【答】:(1)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了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2)第一,创新始终是推动

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二,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

动是大势所趋。第三,从国内看,创新驱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

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依靠科技力量。

【问题2】结合让世界点赞的“新四大发明”和“复兴号”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弯道超车,说明我们应该如

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答】:(1)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

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2)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

原创成果重大突破。(3)加强国家创新体现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题,市

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4)培养造就一

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问题3】为什么说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答】:(1)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

(2)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

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3)雄安新

区的设立,不仅形成北京新的“两翼”,可以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进张北地区建设,形成河北新的“两翼”,成为京津冀区域新的增长极。

第36题(史纲)

36【材料概述】

材料一:习近平到嘉兴瞻仰南湖红船。

材料二:十九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

材料三:十九大报告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

材料四:习近平在瞻仰时引用“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问题l】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

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或如何理解“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答】:(1)“站起来就是指中华民族推翻压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

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争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

伟大飞跃。(2)“富起来”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走向共同富裕。我们党团结带领人

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革命。1978年以后,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3)“强起来”就是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

的国家,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从十九大

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家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问题2】为什么说“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

【答】:(1)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和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

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只有不忘初心,全党同志才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只

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

【问题3】中国共产党96年来“其作始也筒,其将毕也必巨”对我们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有何启示?【答】:(1)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九死一生到蓬勃兴旺,根本在于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能不断自我革新,始终保持肌体的健康,让中国共产党风华正茂。这是我

党成功的基因和密码。(2)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进行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其中起决

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37题(思修)

37【材料概述】

材料一:审议的民法总则草稿经过反复修改而形成。材料二:《民法总则》审议通过。

材料三:《民法总则》中部分条款。

【问题1】指出材料1说明的问题及制定《民法总则》的重大意义。

【答】:(1)材料l说明,《民法总则》的立法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立法是法治的龙头环节。要坚持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2)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开篇之作,在民法典中起统领作用。它的制定,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是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客观需要,是实现国家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必然要求。

【问题2】说明民法的调整对象和《民法总则》的基本原则。

【答】:(1)民法调整平等主题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2)《民法总则》确定了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原则、绿色原则等基本原则。

【问题3】指出材料3中《民法总则》的规定体现了怎样的价值导向?有何意义?

【答】:(1)在信息化社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保护尤其重要。《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维持了个人的人格尊严,并有力遏制各种“人肉搜索”,非法侵入他人网络账户等现象。(2)第一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其最重要的法律价值就是保护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者不受民事责任追究。这对唤醒社会良知,匡正社会风气,鼓励人们对处于危难和困境中的他人予以救助,具有重要的价值。(3)英雄和烈士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标杆。第一百八十五条强化了对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的保护,有助于弘扬公共道德,维护良好的社会风尚,体现了民法总则鲜明的政治导向,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第38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38、【材料概述】

材料一: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的使命。

材料二:习近平指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材料三:习近平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材料四:《人类命运共同体》宣传片亮相纽约时代广场。画院院长阐述中华文化精髓。

【问题1】中国为什么要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答】:(1)世界正处于大的发展、变革和调整时期,和平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各国相互依存发展,成为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2)世界发展的多样化使得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重塑了国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践。

(3)西方的传统治理体系难以适应时代发展,国际社会对新的治理理念的呼吁迫切。

(4)在上述背景下,习近平思考“建设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

【问题2】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1)通过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建设和平繁荣的世界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2)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交往新路。

(3)坚持以对话和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统筹应对安全威胁,反对恐怖主义。

(4)促进贸易投资的自由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和谐发展。

(5)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促进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共存。

(6)坚持环境友好,保护地球家园。

【问题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如何体现中国智慧?

【答】:(1)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和精髓蕴含着丰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基国。

(2)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既反映国际现实,又弘扬人类共同价值和中华优秀文化。

(3)人类命运共同体同中国梦一脉相承,汇聚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繁荣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四套试题

第34题(马原)

34【材料概述】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最鲜明的政治底色是鲜明的人民立场。

材料二: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此矛盾,需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变”与“不变”的关系。

材料三:没有文化的自信和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问题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必须“以人为中心”?

【答】:(1)在社会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问题2】如何从辩证法的角度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

【答】:(1)社会运动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新旧矛盾的转化与更替中,事物与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会在一定条件

下发生转变,推动事物和社会发生量变与质变的演进。(2)量变与质变的过程是变与不变的有机

统一。(3)一方面要顺应“变”、促进“变”,着力解决主要矛盾,另一方面要立足“不变”、坚守“不变”牢牢

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问题3】应用唯物辩证史观相关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答】:(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反作用于社

会存在(3)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可以起到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35题(毛中特)

35【材料概述】

材料一:文化是流动的历史,让古人的哲思照耀今人的征程,我们才能怀着自信从容前行。

材料二: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起广泛关注,赢得青年观众的点赞。

材料三:电影《战狼2》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材料四:“中国节”变成“世界节”,世界各地的中国味儿越来越浓。

材料五: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为群众谋福祉。

材料六: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

【问题l】结合《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中国节”变成“世界节”,说明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答】:我们的底气来源于: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节”变成“世界节”说明

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2)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坚定

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定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1)文化是软实力。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2)坚定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文化自强。

【问题2】《人民的名义》和《战狼2》等影视作品的“叫好又叫座”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启示?

【答】:(1)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主义文化发展道路。(2)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让

一切文化创新源泉充分涌流。(3)文艺作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4)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问题3】为什么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答】:(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我们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2)一切为了人民是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3)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

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4)增进民生福祉是改革的根本目的。总之,保障和改

善民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地新起点。

第36题(史纲)

【材料概述】

材料一:毛泽东与黄炎培关于历史周期的谈话。

材料二: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

材料三: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自觉。材料四: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材料五: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问题l】如何理解毛泽东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关于历史周期率的对话?为什么说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

长期执政“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

【答】:(1)实际上是在讨论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后能否继续保持以及如何保持革命精神,从而经受住人民对党的

“考试”,实现长期执政的问题。(2)现阶段,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这些就使得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3)牢记“两

个务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就会增强使命感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自觉性。

【问题2】说明党应该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

【答】:(1)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包括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发挥社会

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深化依法治国实践。(2)必须坚持和发展党的全面领导,同时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问题3】如何理解“四个伟大”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答】:(1)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要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2)

由党承担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面临的“四个考验”“四种危险”环境决定的。只要我们党将自身

建设好,建设强,就一定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第37题(思修)

【材料概述】

材料一: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材料二:要以实际行动维护公平正义。

材料三:我们要强化办案责任,健全制度机制,避免冤假错案。材料四:法律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材料五: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

【问题1】结合材料1、2、3,说明为什么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答】:(1)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2)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利益,伸张正义。(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于民主、法治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应

当满足人民对于法治、公平、正义等的要求。

【问题2】如何理解法律“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答】:(1)只有人民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才能真正树立法律的权威。(2)尊重法律权威是

维护个人权益的根本保障,也是对个人幸福的最大尊重。

【问题3】为什么说“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

【答】:(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第38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38、【材料概述】

材料一:习近平强调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合作是中美两国的正确选择。

材料二:习近平讲话强调要把中美关系搞好。

材料三:中美两国之间的合作成果丰硕,合作前景广阔。

材料四:习近平同特朗普在会谈中提到中方的合作意愿和决心。

材料五:习近平在欢迎特朗普访华讲话中表示对中美关系未来和谐发展的决心。

材料六:习近平同特朗普举行元首会晤,就两国关系发展达成重要共识。

【问题1】结合材料1、2、3,说明为什么“中美关系面临的挑战是有限的,发展的潜力是无限的”?

【答】:(1)材料说明中美两国的合作程度前所未有,是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两国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

(2)两国在维护和平和促进发展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肩负着共同的使命,其合作有利于双方乃至世界。(3)双方的

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

(4)虽国情各异,存在分歧,但聚焦合作,管控分歧就会让两国关系健康发展,也会有助于世界和平稳定。

举例:以前瞻性和建设性方式做大经济合作蛋糕,解决双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寻求更大的合作面。

【问题2】如何理解“中美关系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答】:(1)2017年中美关系取得重要进展,是“定向之年”。(2)两国元首沟通密切,对两国关系发挥着战略引领

作用,半年内,顺利启动四个高级别对话机制,支撑了两国关系的发展。(3)中美元首会晤取

得了丰硕的成果,明确了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提升了中美关系的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是一次历史性访问。

【问题3】如何开创中美关系“合”“和”新局?

【答】:(1)合: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和:相互尊重,和平相处。

(2)加强两国领导的交往,发挥元首外交对两国关系的引领作用,发挥4个高级别对话机制作用,拓展各领域交流合作,加强在问题处理上的沟通和协调。

(3)增进互信,加强外交安全领域的互信水平,在亚太地区开展积极合作,惠及多地区与国家,促进亚太地区稳定

繁荣。

(4)加强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加大开放大门的打开,在多领域实现合作,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

加强政策的沟通和协调,推动各领域合作的成功。

(5)人文交流是中美关系长期发展的基础,落实文化交流合作项目,加强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为中美合作提供坚

实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