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乌夜啼课件

浪淘沙令、乌夜啼课件
浪淘沙令、乌夜啼课件

读出我的感情诵读指导: 1.感性的表现:字音、节奏、语气、语速 2.理性的把握:文如其人,言为心声。理解词的作者,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说出我的理解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西清诗话》:“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云云,含思凄惋,未几下世。”说出我的理解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玉楼春李煜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他身为国主,富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正因为他一人经过这种极端的悲乐,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痕泪痕。――唐圭璋《李后主评传》名家解读抒发我的诗兴请以“李煜,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首小诗。老师眼中的李煜李煜,我想对你说:喜文厌武的天性成就了一个文人墨客的风流倜傥,翎毛墨竹挥洒一幅幅清爽不凡的神韵,在笙鹤瑶天般的吟哦中,用才情创造的终极里,你,找到了真正的永恒。李煜,我想对你说:北宋的庭院飘荡着的是你那无奈的叹息,已干枯的残花不会因为一滴眼泪而重新滋润,早已龟裂的心灵也不会因为一时悔恨而重新鲜活,然而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怎能不震颤那囚禁你的牢房。李煜,我想对你说:我懂你,一江春水里流淌的是什么,我叹你,独自凭栏处牵挂的是什么,此刻,愿千年的风,轻轻地拂过你当年的南唐国,给你那忧伤的灵魂一丝慰藉,一丝问候李煜,我想对你说:末路而降并非耻辱,生灵不再涂炭才彰显

你生命的本色。你那泣血的文字,必将继续谱写属于你的传奇。请同学们继续阅读李煜的词,用心感受两种不同的命运在词人笔下流淌着如何异样的文字。

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李煜及其词在词发展史上的地位。 2、对词的意向有个把握,体会词人的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意象抒发情感的方法及有关的艺术手法的运用。 3、能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写一篇对李后主词的鉴赏文章。 教学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开门见山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反复诵读作品,找出词眼,最能表达词人思想感情的词。 冷雨敲窗,春意将尽——天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心寒。 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徐州人。961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南京)。975宋灭南唐,煜被俘至汴京(开封),978被毒死,时年四十二。史称南唐后主。李煜聪颖过人,多才多艺,工书画,精音律,以词的成就最高,今存三十多首,大体上以南唐亡国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多写宫廷宴乐生活、写艳情、写闲愁,皆风情绮丽,婉转缠绵。后期由于国破家亡,内容尽是伤往事,怀故国,风格沉郁凄怆。李煜词不但语言自然精练,概括性强,且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使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潺潺冷雨,阑珊春意,无限江山,流水落花。 潺潺冷雨,阑珊春意,烘托了词人落寞的心境;江山多娇,无限美好,可惜已沦落在北宋的铁蹄下;绵绵怨恨像悠悠春水,一腔愁绪如满地落花。作者以“寒”统领全文。 三、精读课文,赏析词文 请同学们朗读文本,看看作者是如何写“寒”的?选择你喜欢的句子鉴赏。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雨潺潺”:形容细雨滴落声 A、以声写静,传达出词人亡国后的孤寂之感。 B、以雨滴声声,写出词人内心愁绪纷扰。 C、以春雨之寒,衬托人物内心的悲凉。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辛弃疾 这雨似乎更是词人心间下起的泪雨,春光无限好,好景不长,就象美好的“往事”一去难返。“春意阑珊”,既是眼前节令的实况,又虚隐着国家衰亡、个人的生命亦即将完结的象征。罗衾不耐五更寒 禁不住的寒意,不仅来自自然界,更来自凄凉孤冷的内心世界。身寒终究有个极限,并可尽量设法抵御和忍耐。而心寒——心头的悲凉,则是无限的,无法忍受的了。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梦境与现实的结合,只有在梦里,才能忘记自己是“客”——南唐的亡国君,大宋的阶下囚,也只有在梦里,才能享受到那片刻的欢乐。可惜,梦中之乐是虚幻的,梦后之苦是实在的、残酷的,不管主观上如何贪恋那梦中之乐,终究不过是“一晌”而已。以梦的短,写现实的长;以梦的欢,写现实的悲;以梦中的主,写现实的客。表达了词人沦为亡国奴的孤寂凄凉。

《浪淘沙令》导学案

《浪淘沙令》 主备:庙诗仙审核:王超课型:新课 学习目标: 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词风转变。 2、掌握本文通过虚实、对比的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表达亡国后的凄凉心境。 3、在反复诵读中分析意象把握词人的凄切哀婉的悲情、真情和深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首词的特色和技巧 2.深入理解李煜内心的痛楚情感。 学法指导:通过反复诵读找出本文的词眼,围绕此词眼把握本文表现的作者内心世界。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作者: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 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2、其词: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 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又名《乌夜啼》)、《望江南》、《子夜歌》、《破阵子》等,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凉,主要抒发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眷恋。故有人说:李煜不是个好皇帝,但是个好的词人。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甚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3、后人评价: 沈谦(徐釚《词苑丛谈》引语):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周之琦《词评》:予谓重光天籁也,恐非人力所及。 王国维《人间词话》: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

2012届高考复习同步测试 专题七 浣溪沙 乌夜啼 浪淘沙令 (苏教选修 唐诗宋词选读)

专题七浣溪沙乌夜啼浪淘沙令同步测试(苏教选修-唐 诗宋词选读)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题。 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1.体会“还与韶光共憔悴”一句,想一想“韶光”一词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韶光”即美好的时光,“韶光”的憔悴,既是指在美好的时节中景物的凋残,也是指美好的人生年华的消逝。 2.《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一句前两句写眼前实景,为什么却用反语作结说“不堪看”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作者已由景及情,由外在的芳草联系到了美人自身,这就是“还与韶光共憔悴”,韶光之憔悴,既是美好的时节景物之憔悴,也是美人的年华容色之憔悴。既有这种悲感的认知,因而作者说是“不堪看”。 3.这首词下阕写了哪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下阕交代“愁”的原因,并具体描写思妇念远人之情。用秋雨绵绵、梦境邈远、玉笙呜咽这几个意象,构成一个声色虚实相生的意境,最后推出一个依栏杆的主人公,使全词悲凉凄清、惆怅伤感的气氛更加浓烈。 4.悲秋怀人乃历代文人吟咏不绝的主题,李璟的这首词是否有其特异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衰败的景物,也会因个人的境遇不同而有所差异。李璟所处的时代,便会感觉到其词不仅有悲秋怀人的一面,还有时代伤感和忧患意识。这里的秋,已不单是自然界的秋天了,而还含有南唐的秋天;这里的梦,也不单是怀人之梦,而还

浪淘沙令教案

《浪淘沙令》教案 李煜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虚实对比的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表达亡国后的凄凉心境。 2、理解意象抒发情感的方法及有关的艺术手法表达感情的手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意象抒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教学方法三学一教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千多年前,秋风中的西楼。一个帝皇,一个亡国的帝皇,在漫天萧瑟的梧桐叶中吟成一曲千古绝唱《虞美人》,也正是透过这忧郁、悲怆的词句,我们首次看到了李煜那张孤寂的脸。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李煜的另一首词,再次走入他的悲情世界。 二、作者简介 李煜(公元937-978),字重光,是末位帝王,故又被称作南唐后主或李后主。24岁即位南唐国君,当时南唐形势已岌岌可危,他却委曲求全,纵情声色。公元975年,在他39岁时,南唐被灭,李煜被俘虏、解押到宋都汴京,过了两年多的囚徒生活,最后被宋太宗派人赐毒酒而死。 李煜的词现存约32首,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 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 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当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他在这一时期表现出来的忧患意识,为词体注入个人和国家之感,拓展了词的艺术境界,开拓了词的抒情深度。 二、目标展示 1、体会作者虚实对比的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表达亡国后的凄凉心境。 2、理解意象抒发情感的方法及有关的艺术手法表达感情的手法。 三、自学指导(一) (齐声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这首词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用词中的一个字来表现,即找出词眼。) 为什么而“寒”?为了体现这种寒,作者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 明确: 1、原因: 冷雨敲窗,春意将尽——天寒 罗衾不耐五更寒——身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心寒 ——这些原因归根究底是作为亡国之君而产生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 2、意象: 潺潺冷雨,阑珊春意,无限江山,流水落花。

李煜《乌夜啼》《浪淘沙令》教案 (修改稿)

李煜《乌夜啼》《浪淘沙令》教案 (修改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通过李煜词的鉴赏,初步了解南唐词的艺术特色。 2、了解李煜词在词发展史上的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品读、体会,鉴赏《浪淘沙令》,体会作者虚实对比的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表达亡国后的凄凉心境的惊人的艺术魅力。 2、通过自读,鉴赏《乌夜啼》,体会词人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惆怅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即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通过对比、探讨李煜前后期词的不同点及其在中国词坛的承前启后重要地位。 4、能拟写500字左右的短文,写出对词作的审美体验和感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通过对李煜词的鉴赏,体会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至李后主而境界始在,感慨遂深。”充分认识李后主在中国词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珍惜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认识李后主在中国词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2、通过意象抒发情感的方法及有关的艺术手法的运用。 3、能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写一篇对李后主词的鉴赏文章。 [教学安排]一教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虞美人》 2、同学交流:谈谈你听了这首歌后的感受。 3、请同学谈谈你印象中的李煜……(要关注其生活的两个阶段) 4、教师多媒体: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南京)。开宝八年(975 )宋灭南唐,煜被俘至汴京(开封),太平兴国三年(978)被毒死,时年四十二。史称南唐后主。李煜聪颖过人,多才多艺,工书画,精音律,以词的成就最高,今存三十多首,大体上以南唐亡国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多写宫廷宴乐生活、写艳情、写闲愁,皆风情绮丽,婉转缠绵。后期由于国破家亡,内容尽是伤往事,怀故国,风格沉郁凄怆。李煜词不但语言自然精练,概括性强,且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使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有人对李煜的为文与为政作了一个评价……“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板书)(投影: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也。’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李煜,去聆听这位词中帝充满哀怨的浅唱低吟,去感受这位亡国君声声血泪所写成的作品。 二、朗读《浪淘沙令》,体会情感 1、学生反复诵读作品(教师作朗读指导),理解字句,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由篇到段,由段到句,由句到字,以字领篇,以读悟情。(重点讨论“寒”字的“词眼”作用) “阑珊”——将尽,哀落。 “凭阑”——凭栏

苏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第七专题 《浣溪沙乌夜啼浪淘沙令》同步测控

专题七浣溪沙乌夜啼浪淘沙令同步测试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题。 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1.体会“还与韶光共憔悴”一句,想一想“韶光”一词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韶光”即美好的时光,“韶光”的憔悴,既是指在美好的时节中景物的凋残,也是指美好的人生年华的消逝。 2.《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一句前两句写眼前实景,为什么却用反语作结说“不堪看”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作者已由景及情,由外在的芳草联系到了美人自身,这就是“还与韶光共憔悴”,韶光之憔悴,既是美好的时节景物之憔悴,也是美人的年华容色之憔悴。既有这种悲感的认知,因而作者说是“不堪看”。 3.这首词下阕写了哪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下阕交代“愁”的原因,并具体描写思妇念远人之情。用秋雨绵绵、梦境邈远、玉笙呜咽这几个意象,构成一个声色虚实相生的意境,最后推出一个依栏杆的主人公,使全词悲凉凄清、惆怅伤感的气氛更加浓烈。 4.悲秋怀人乃历代文人吟咏不绝的主题,李璟的这首词是否有其特异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衰败的景物,也会因个人的境遇不同而有所差异。李璟所处的时代,便会感觉到其词不仅有悲秋怀人的一面,还有时代伤感和忧患意识。这里的秋,已不单是自然界的秋天了,而还含有南唐的秋天;这里的梦,也不单是怀人之梦,而还含有对已逝韶光和逝去青春的追怀。所以此词表面上仍是传统意义上的伤秋怀人之作,但其

李煜乌夜啼浪淘沙令教案[教学目标]

李煜《乌夜啼》《浪淘沙令》教案[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通过李煜词的鉴赏,初步了解南唐词的艺术特色。 2、了解李煜词在词发展史上的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品读、体会,鉴赏《浪淘沙令》,体会作者虚实对比的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表达亡国后的凄凉心境的惊人的艺术魅力。 2、通过自读,鉴赏《乌夜啼》,体会词人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惆怅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即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通过对比、探讨李煜前后期词的不同点及其在中国词坛的承前启后重要地位。 4、能拟写500字左右的短文,写出对词作的审美体验和感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通过对李煜词的鉴赏,体会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至李后主而境界始在,感慨遂深。”充分认识李后主在中国词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珍惜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认识李后主在中国词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2、通过意象抒发情感的方法及有关的艺术手法的运用。 3、能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写一篇对李后主词的鉴赏文章。 [教学安排]一教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虞美人》 2、同学交流:谈谈你听了这首歌后的感受。 3、请同学谈谈你印象中的李煜……(要关注其生活的两个阶段) 4、教师多媒体: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南京)。开宝八年(975 )宋灭南唐,煜被俘至汴京(开封),太平兴国三年(978)被毒死,时年四十二。史称南唐后主。李煜聪颖过人,多才多艺,工书画,精音律,以词的成就最高,今存三十多首,大体上以南唐亡国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多写宫廷宴乐生活、写艳情、写闲愁,皆风情绮丽,婉转缠绵。后期由于国破家亡,内容尽是伤往事,怀故国,风格沉郁凄怆。李煜词不但语言自然精练,概括性强,且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使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有人对李煜的为文与为政作了一个评价……“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板书)(投影: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也。’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李煜,去聆听这位词中帝充满哀怨的浅唱低吟,去感受这位亡国君声声血泪所写成的作品。 二、朗读《浪淘沙令》,体会情感 1、学生反复诵读作品(教师作朗读指导),理解字句,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由篇到段,由段到句,由句到字,以字领篇,以读悟情。(重点讨论“寒”字的“词眼”作用) “阑珊”——将尽,哀落。 “凭阑”——凭栏 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浪淘沙令》中,就词的因果关系来看,为什么而“寒”? 冷雨敲窗,春意将尽——天寒

苏教版语文高二《乌夜啼》《浪淘沙令》教学设计 (2)

《乌夜啼》《浪淘沙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对温庭筠、韦庄词的鉴赏,初步了解花间词的艺术风格。 2、能通过对冯延巳、李璟、李煜词的鉴赏,初步了解南唐词的艺术特色。 3、能用浅近的文言文拟写一两则词话,写出对词作的审美体验和感悟。 本文增加目标:了解李煜词风,赏析词中的意境。 教时设置:1 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李煜的词,学习要求主要是了解李煜词风,赏析词中的意境。 二、朗读 乌夜啼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三、理解 1、了解作者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南京)。开宝八年(975 )宋灭南唐,煜被俘至汴京(开封),太平兴国三年(978)被毒死,时年四十二。史称南唐后主。李煜聪颖过人,多才多艺,工书画,精音律;著有文集三十卷,杂说百篇。在各项成就中,以词的成就最高,今存三十多首。 他的词大体上以南唐亡国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多写宫廷宴乐生活、写艳情、写闲愁,皆风情绮丽,婉转缠绵。后期由于国破家亡,内容尽是伤往事,怀故国,风格沉郁凄怆。李煜词不但语言自然精练,概括性也特别强。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亦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由是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2、看注解,合理想像,进一步理解词的语言,同学合作,用现代语言串通词的大意 (林花调谢,失去了春天的艳红,未免过于匆匆。无奈摧残她的,有那朝来的寒雨和晚来的风。风雨中的残花,像女子脸带胭脂把泪淌,使人迷醉,更不知何时才能重逢?人生长恨,自象那流水长向东。) 四、赏析。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准备班级发言 1、从词中寻找出关键字,理出其情感思想。 2、有人评论说这首词上片中的“无奈”和下片中的“自是”最有情味,试作说明。 (关键字:人生长恨。进一步拓展:可以是情感方面的,爱情的或者亲情的都可以;可以是人生失意方面的,前程事业的或者生命状态的都可以。)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出林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龚,“无奈”,充满不甘听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无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益见悲慨。“人生长恨”似乎不仅仅是抒写一已的失意情怀,而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自是”,一语点破这种普遍性,揭出人生苦闷之意蕴。) 五、背诵 六、赏析第二首 1、朗读 浪淘沙令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看注解,合理想像,进一步理解词的语言,同学合作,用现代语言串通词的大意 (帘外一夜雨声潺潺,暮春时节万花一片凋零衰残。丝绸被褥挡不住清晨的寒意,梦里不知自己已经做了人家的俘虏,还那样贪图欢情。傍晚时分,独自靠着栏杆,放眼远望,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故国江山,离开得容易,再见到就难,流水带走落花,春光也随之而去,不知是在天上还是人间。)

李煜《浪淘沙令》教案解读

高二语文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复备人:备课时间:2011-11-4 单元章节《唐诗宋词选读》课题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课时1课时教法学 法 诵读法, 情景感悟 法 教学目标1、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走进词人的情感世界; 2、分析词作的意象,感悟词作的意境; 3、跨越时空,同古人心灵交融,走进词人的悲情世界 重点难点借助反复诵读,把握词境,领会情感。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 我们前段时间一起学 习过的李煜的《虞美 人》吗?(全班一起 背诵《虞美人》) 2、一千多年前,秋

风中的西楼,一个帝 皇,一个亡了国的帝 皇,在漫天萧瑟的落 叶中吟成一曲千古绝 唱《虞美人》,也正 是透过这忧郁、悲怆 的词句,我们看到了 李煜那张孤寂的脸。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 续学习李煜的诗词, 走进他的悲情世界。 二、介绍作者(知人论世) 1、文学作品和作家 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 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 切的关系,因而只有 知其人,论其世,即 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 和写作的时代背景, 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 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 思想内容,这就是我 们常讲的“知人论 世”。 2、现在,请同学们 结合这首词(投影 《虞美人》),给大 家介绍李煜其人。 (教师投影补充) 3、有人对李煜的为 文和为政作了一个评 价“做个词人真绝 代,可怜博命做君 王”!王国维《人间 词话》中说“尼采谓 ‘一切文学,余爱以 血书者也。’后主之

词,真所谓以血书者 也。”今天让我们再 次走近李煜,去聆听 这位词中帝王充满哀 怨的浅唱低吟,去感 受这位亡国之君用血 泪所写成的作品。 三、反复朗读《浪淘沙令》体会情感 1、学生反复朗读作 品,理解字句,体会 作品中蕴含的情感。 2、昔日锦衣帝王, 今日笼中囚徒,强烈 的反差让李煜无所适 从,于是他试图从梦 中抓住失去的天堂。 因此,他常常写梦。 请同学们找出这首词 中写梦的句子——梦 里不知身是客,一晌 贪欢。[注1]客,作 客,指寄居在别处, 如作客他乡。此处是 指身为俘虏,远离故 国。[注2]晌,音同 赏,时间短。 3、想想他都梦到了 什么,可以结合这首 《望江南》(投影出 示)展开具体想象, 描绘他的梦境。梦 里,李煜又回到了金 陵,坐在金銮殿上, 接受百官的朝拜,听 着百官齐呼“万岁, 万岁,万万岁”;梦 里,李煜携后宫妃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选修苏教版 唐诗宋词选读 浣溪沙 乌夜啼 浪淘沙令 同步测试

语文选修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浣溪沙乌夜啼浪淘沙令 同步测试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题。 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1.体会“还与韶光共憔悴”一句,想一想“韶光”一词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韶光”即美好的时光,“韶光”的憔悴,既是指在美好的时节中景物的凋残,也是指美好的人生年华的消逝。 2.《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一句前两句写眼前实景,为什么却用反语作结说“不堪看”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作者已由景及情,由外在的芳草联系到了美人自身,这就是“还与韶光共憔悴”,韶光之憔悴,既是美好的时节景物之憔悴,也是美人的年华容色之憔悴。既有这种悲感的认知,因而作者说是“不堪看”。 3.这首词下阕写了哪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下阕交代“愁”的原因,并具体描写思妇念远人之情。用秋雨绵绵、梦境邈远、玉笙呜咽这几个意象,构成一个声色虚实相生的意境,最后推出一个依栏杆的主人公,使全词悲凉凄清、惆怅伤感的气氛更加浓烈。 4.悲秋怀人乃历代文人吟咏不绝的主题,李璟的这首词是否有其特异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衰败的景物,也会因个人的境遇不同而有所差异。李璟所处的时代,便会感觉到其词不仅有悲秋怀人的一面,还有时代伤感和忧患意识。这里的秋,已不单是自然界的秋天了,而还含有南唐的秋天;这里的梦,也不单是怀人之梦,而

《浪淘沙令》《乌夜啼》最终版

《乌夜啼》、《浪淘沙令》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通过李煜词的鉴赏,体悟情感,初步掌握词的鉴赏方法。 2、了解李煜词在词发展史上的地位,进而了解南唐词的艺术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 1、鉴赏《乌夜啼》,体会词人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惆怅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即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2、鉴赏《浪淘沙令》,体会作者白描的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表达亡国后的凄凉心境的艺术魅力。 3、以文本研究为主,结合拓展了解作者词的艺术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通过对李煜词的鉴赏,体会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至李后主而境界始大,感慨遂深。”充分认识李后主在中国词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珍惜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1、如何评价李后主在中国词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2、通过意象抒发情感的方法及有关的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手段】教学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前段时间一起学习过的李煜的《虞美人》吗?(全班一起背诵《虞美人》) 2、一千多年前,秋风中的西楼,一个帝王,一个亡了国的帝王,在漫天萧瑟的落叶中吟成一曲千古绝唱《虞美人》,也正是透过这忧郁、悲怆的词句,我们看到了李煜那张孤寂的脸。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煜的诗词,走进他的悲情世界。 二、介绍作者(知人论世) 1、请同学们结合这首词(投影《虞美人》),给大家介绍李煜其人。(教师投影补充)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南京)。开宝八年(975)宋灭南唐,煜被俘至汴京(开封),太平兴国三年(978)被毒死,时年四十二。史称南唐后主。李煜聪颖过人,多才多艺,工书画,精音律,以词的成就最高,今存三十多首,大体上以南唐亡国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多写宫廷宴乐生活、写艳情、写闲愁,皆风情绮丽,婉转缠绵。后期由于国破家亡,内容尽是伤往事,怀故国,风格沉郁凄怆。李煜词不但语言自然精练,概括性强,且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使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诗人郭麟对李煜的为文和为政作了一个评价“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也。’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李煜,去聆听这位词中帝王充满哀怨的浅唱低吟,去感受这位亡国之君用血泪所写成的作品。(板书:词中帝亡国君) 三、反复朗读《浪淘沙令》体会情感,进行赏析。 1、学生反复朗读作品,理解字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情感。 2、昔日锦衣帝王,今日笼中囚徒,强烈的反差让李煜无所适从,于是他试图从梦中抓住失去的天堂。因此,他常常写梦。请同学们找出这首词中写梦的句子——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注1】客,作客,指寄居在别处,如作客他乡。此处是指身为俘虏,远离故国。【注2】饷,音同赏,时间短。 3、想想他都梦到了什么,可以展开具体想象,描绘他的梦境。梦里,李煜又回到了金陵,坐在金銮殿上,接受百官的朝拜,听着百官齐呼“万岁,万岁,万万岁”;梦里,李煜携后宫妃嫔,佳丽美人在御花园里赏花品酒,笙歌艳舞;梦里,他凭栏远眺,看到的是南唐的大好河山,尽在脚下……

乌夜啼、浪淘沙令导学案

《乌夜啼》《浪淘沙令》导学案 【学习目标】姓名班级组别 1、初步了解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2、理解《乌夜啼》《浪淘沙令》的意境和情感。 3、背诵这两首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先学 1、默写一首学过的李煜词。 2、搜集有关李煜的资料,知人论世。 3、结合注释理解两首词,并背诵。 二、自学提问 把你鉴赏中遇到的问题列出来,共同讨论。 三、合作探究 1、《乌夜啼》中“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林花”“春红”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2、《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是一首深挚感人的伤别之词,词人将个人的人生体验,上升到人类的生命共感。请反复诵读作品,谈谈“无奈”和“自是”这两组虚词在上下片中的作用。 3、简要分析《浪淘沙令》上片所运用的倒叙手法、对比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4、《浪淘沙令》中“独自莫凭阑”一句中,“莫”字有两解:一读入声,解为“勿”;一读去声,同“暮”,解为“黄昏”。因此有人认为“莫”好,有人认为“暮”好。你对此是怎样看的?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5、对结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从修辞角度分析所蕴含的意思。 四、能力与提升 结合自己的理解,任选两首词中的一首,改成一段抒情的文字。 五、课堂拓展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乌夜啼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1) (2)词人在这首词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上下两片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 (2)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请简要分析这首词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资料链接一、词人名片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继其父李璟为南唐 主,世称李后主,徐州人。在位15年,尊崇宋朝,纵情享乐,政事不 修,只求苟安。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军攻破金陵(今南京), 他出降,被俘到汴京(今开封),封违命侯。据说他在生日(七日七日)于 寓中作乐,又作词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句, 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能诗文,善书画,通音律,尤以词闻名。前人评价李煜“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后主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46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38首。 李煜作为“好声色而不恤国政”的亡国之君,确实可悲可叹,但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泣血词章。李煜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等“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李煜词《乌夜啼》《浪淘沙令》教案

李煜《乌夜啼》、《浪淘沙令》教案 作者:张俭华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高级中学邮编:22224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通过李煜词的鉴赏,体悟情感,初步掌握词的鉴赏方法。 2.了解李煜词在词发展史上的地位,进而了解南唐词的艺术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 1.鉴赏《乌夜啼》,体会词人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惆怅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即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2.鉴赏《浪淘沙令》,体会作者白描的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表达亡国后 的凄凉心境的惊人的艺术魅力。 3.以文本研究为主,结合拓展了解作者词的艺术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通过对李煜词的鉴赏,体会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至李后主而境界始大,感慨遂深。”【百度搜索】 https://www.360docs.net/doc/0c18611146.html,/question/43038979.html?si=10 充分认识李后主在中国词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难点] 1.如何评价李后主在中国词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2.词的艺术手法的鉴赏。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策略]品读、研讨、交流、六模块建构式 [教学手段]教学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文本引入 1.课前播放MTV《虞美人》[设计意图:将学生带入情境] 【百度搜索】 https://www.360docs.net/doc/0c18611146.html,/m?tn=baidump3&ct=134217728&lm=-1&word=%B5%CB %C0%F6%BE%FD%20%D3%DD%C3%C0%C8%CB 2.上课: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这样一首充盈着低沉、伤感情调的曲子, 名字大家还记得?……《虞美人》,作者是……李煜。 3.生齐背:《虞美人》 师:一千多年前,一个旷世的才子,一个亡国的帝王。西楼之上,明月高悬,东风骀荡,想起了故国的三千里河山,吟成了一曲《虞美人》,也正是透过这忧

李煜《乌夜啼》《浪淘沙令》教案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李煜《乌夜啼》《浪淘沙令》 编制人:尹会琴审核人:郑化伟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李煜词的鉴赏,体悟情感,初步掌握词的鉴赏方法。 2.了解李煜词在词发展史上的地位,进而了解南唐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能通过李煜词的鉴赏,体悟情感,初步掌握词的鉴赏方法。 【教学要点】简介作者;赏析李煜两首词,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文学常识积累】 1、简介南唐词 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父子和中主朝宰相冯延巳)为代表,他们凭借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确立了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 2、走进作者 李煜(937-978)字,初名从嘉,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南京)。开宝八年(975 )宋灭南唐,煜被俘至汴京(开封),太平兴国三年(978)被毒死,时年四十二。史称南唐后主。李煜聪颖过人,多才多艺,工书画,精音律,以词的成就最高,今存三十多首,大体上以南唐亡国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多写宫廷宴乐生活、写艳情、写闲愁,皆风情绮丽,婉转缠绵。后期由于国破家亡,内容尽是伤往事,怀故国,风格沉郁凄怆。李煜词不但语言自然精练,概括性强,且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使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学生预习展示】 《浪淘沙令》 问题1:有人说“寒”字是本词的“词眼”,就词的因果关系来看,为什么而“寒”? 明确:冷雨敲窗,春意将尽——天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心寒。 问题2:以什么意象来写“寒”? 潺潺冷雨,阑珊春意,无限江山,流水落花。 潺潺冷雨,阑珊春意,烘托了词人落寞的心境;江山多娇,无限美好,可惜已沦落在北宋的铁蹄下;绵绵怨恨像悠悠春水,一腔愁绪如满地落花。 “雨”意象拓展——以雨烘托悲凉的心境,还有“寒蝉……骤雨初歇,都……”“惊风乱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问题3:这些情感是通过哪些物象体现出来的呢? 雨潺潺、春阑珊——惆怅、凄冷 无限江山:怀故国――对往日荒淫误国的追悔寒 落花——美好事物一去不复返 《乌夜啼》问题4:本词的词眼是拿个词?是哪些意象表现出来的? 林花(谢)——怀念 寒雨、晚风——无奈、凄苦恨 胭脂泪——留恋 水长东——长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