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在知识组织中的应用

系统论在知识组织中的应用
系统论在知识组织中的应用

系统论在知识组织中的应用

赵 云

现今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知识层出不穷。这就在客观层面上要求我们信息管理人员,能够对于知识做出有效的组织和整合。将系统论的方法应用在知识的组织中,是个很好的途径。

1.系统论的理论铺垫

1.1 系统论方法简介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 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是关于研究一切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的理论体系。[1]它包括系统概念, 一般系统理论分析(如控制论、信息论、集合论、图论、区域论、策略论、排队论等), 系统方法论(系统工程、系统分析)及系统方法的应用等。系统工程把系统思想和定量系统方法同实际问题相结合。确切地说,它是用系统科学的观点, 合理地结合控制论、信息论、经济管理学和现代数学的最优化方法及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有关工程技术,按照系统开发的程序和方法去研究和建造最优化系统的一种综合性管理工程技术。[2]

1.2 系统论方法的特点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2.1 系统论的基本特点

第一,系统不是个体、单位的, 而是一个集合体、统一体的整体。第二,构成系统的每一个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第三,作为一个人工系统, 它是为体现人们意志所组成的系统,有明确的目的,是可以控制的。第四,每一个系统既包含若干个子系统,又有可能包含于更大的系统之中。第五,系统必须与外界的环境相适应。第六,系统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的系统。第七,系统具有空间、时间和功能的有序性。

1.2.2 系统论方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要求我们把系统如实地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因为系统的质和规律只有在整体上方能显示。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性质和行为都会影响到整体的性质和行为。(2)联系与制约性。即系统内元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系统时,不仅要研究组成系统的元素这种实体,而且还要研究系统内元素之间、层次之间的关系, 研究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3)目的性。是人或动物一种行为或意图。所谓目的性原则,就是研究任何一个系统所趋向或所追求的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方法促使该目标实现。(4)有序性。元素之间互相联系和制约关系是有规律的、有序的,它表现在时间顺序、空间结构、功能行为这三个方面。我们只有用有序的观点去分析系统,才能如实地发现元素之间、系统和环境之间本质的规律关系。(5)动态性。系统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在元素之间、元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和稳定。系统论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要认识和反映这种“活”的有机体,因此动态的观点就成为系统观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最优化。即指在给定条件下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促进系统实现最佳的目标。一般说来,系统的最优不一定是各要素最优,这是整体原则所决定的。

2.系统论在知识组织中的应用

2.1知识组织的涵义

“知识组织”这一概念出现在1929年,其在我国的研究时间还不长,对于知识组织的概念定义,目前国内大多是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即广义和狭义。蒋永福、付小红认为,知识组织是指对事物的本质及事物间的关系进行揭示的有序结构,即知识的有序化。[3]这是从广义方面对知识组织的定义。王子舟和王碧滢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知识组织进行了定义,他们认为,广泛应用的层面上,知识组织是指人们对知识(无论隐知识、显知识)的整序、加工、控制等一系列组织活动与过程。狭义方面,知识组织是对客观知识组分进行整序的活动过程。[4]其他学者,如盛小平、汤姗红、胡生林等都从广义或狭义方面给出了类似的定义。[5-9]总结以上叙述可以得出,整序、控制和提供是知识组织的核心点。

[10]

2.2系统论在知识组织中的应用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而落到知识组织上,其所体现的是知识组织的标识。传统的标识记录,主要是对知识文本著录与标引而形成款目来实现的。适应于网络环境产生一些新的标识记录方法,即元数据。在这里,我们将知识的总和看作一个大概念的系统,知识的各个分支作为一个个子系统,而知识组织的标识就是我们的知识元(系统元),它是研究知识组织的最小单位,从这一意义上讲,知识组织就是对于知识元的整序、控制和提供。

系统论方法在知识组织中的应用,派生出了知识组织系统工程方法,它是为了更好地达到知识组织系统的目标,对知识组织的构成要素、组成结构、信息流动和控制机制进行分析和设计的一种综合性管理技术。也就是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从知识组织整体上有效地研究分析其决策指挥、业务工作、人员配备、机构设置、财务、设备等一系列的问题,充分发挥知识组织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潜能,从而为决策部门选择最优方案提供定性的客观依据,以达到知识组织系统的预期目的。

图书馆运用系统论方法的基本特点:一是整体性;二是联系与制约性;三是目的性;四是有序性;五是动态性;六是最优化。

从以上对系统论方法所遵循的几项原则与知识组织的特点的对比说明,系统论方法是适合于应用到知识组织系统的,从而可以对知识进行科学的管理,使其处于最优状态。

2.3系统论方法应用于知识组织的重要意义

2.3.1 系统论方法为现代科学研究和科学理论体系的整体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它从系统的观念上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全面考虑和顺利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它把知识组织各种因素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为管理人员提供了一条从全局着手计划与解决问题的途径。

2.3.2 系统论方法是研制与协调复杂系统的有效工具。它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可能,为知识组织定量地确定出最优目标,并运用最新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把系统逐级分成不同等级层次结构,使之在动态中协调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为把系统中存在的许多信息作最佳处理提供最优化的手段。

2.3.3 系统方法在知识组织中的应用是把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运用数学、电子计算机等工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自动控制进行分析, 给科学知识数字化提供了中间过渡的形式,从而加速了数字化进程,加快了自动化的步伐。 2.3.4 系统论方法能加强知识的科学管理。系统工程方法管理可以最合理地划分与组织知识系统的内部结构,对知识

组织的组织结构、要素及运行状况进行控制和协调,疏通信息反馈的通道,从而加强知识组织的科学管理。

综上所述,系统论方法的应用不仅给知识组织分析、研究处理问题的方法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而且也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它的运用有助于系统处于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丽华.系统论方法与图书馆系统[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卷1期):59-60

[2]戴其.浅论图书情报系统工程[ J] .情报业务研究 ,2003(5) :27-30.

[3]蒋永福、付小红.知识组织论:图书情报学的理论基础[ J] .图书馆建设,2000(4):14-17

[4]王子舟、王碧滢.知识的基本组分——文献单元和知识单元[ J] .2003(1):5-11

[5]盛小平.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组织[ J].图书情报工作,2001(3):24-27

[6]汤姗红.情报学的知识化趋势[ J].图书情报知识,2002(4):17-19

[7]胡生林.知识组织与知识创新[ J].晋图学刊,2003(6):8-10

[8]范宇中、张玉峰.网络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方法[ J].图书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4):350-352

[9]姚慧君、吴锡云.试论图书馆的知识组织问题[ 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4(3):67-69

[10]李桂贞、郑建明.知识组织的方式方法研究综述[ J].新实际图书馆,2006(2):7-10

(责任编辑:曲静涛、刘美丽)

浅谈会计专业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浅谈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关系 091402311韩静宜 在没接触会计学之前,我对会计学的认识不过是简单的算账而已。经过近两年的学习,我了解到会计学并不是加减运算简单的堆砌,而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监督、控制价值活动,促进再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门应用学科,更是人们对会计实践活动加以系统化和条理化,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这样一套理论体系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其作用,如何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这就必然要提到会计理论在社会中的实践——会计实务,二者密不可分,相互影响。下面我将会围绕着二者关系进行分析。 会计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为会计实务服务,它在改进会计工作、完善会计系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会计的所有方面,如会计的性质、对象、职能、任务、方法、程序、组织,制度、技术等,都是会计学理论所研究的对象。当今人类社会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呈现出市场化、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实务离不开理论,理论离不开实务。会计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会计理论总是依附于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实务而发展的,而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革,必然会对会计产生剧烈的冲击。本世纪初,我国正式加入WTO,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我国的经济环境也发生着一系列巨大的变化,其中主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为标志,这种变化必然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首先,现阶段,会计理论的发展与实务脱节的问题尤为突出。这个问题是与当下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关联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又会引起会计理论实务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会计理论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相应地发生变化。而对于我国目前会计理论的研究而言,主要集中于介绍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上,并没有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相应的调整,问题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 其次,会计人员素质与会计理论要求存在差距,会计理论的运用最终要通过会计人员加以实施,具体运用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去,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于会计理论的实际应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会计人员的素质是指会计人员的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价值观和职业水准。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比较低,突出表现为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教育层次低,这直接影响到了会计理论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另外,企业管理意识薄弱也是一个能够直接影响是对企业的管理行为,而不是对企业的核算行为,既是对管理者价值观的一种挑战,也是对管理者管理意识的检测。目前由于受到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其一,会计工作地位低下。一些会计人员和经营决策者认为,会计就是算账、报账,至于管理、经营决策是企业领导的事情。财务会计一直是会计人员工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管理会计属于副业,有精力和条件的零星分散的搞一些,否则干脆弃置不管。其二,企业经营决策者管理意识弱。企业经营决策当局对会计理论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会计理论在企业中能否普遍应用,从而影响了会计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 最后,会计理论在会计电算化中的应用较欠缺。目前,计算机在我国企业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专业:艺术设计学号:姓名:吴思繁 摘要: 本文是关于科学技术革命与实践发展之间关系问题的理论研究。在研究中采取了多学科合作的研究方法,内容涉及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科学技术哲学、技术与产业革命史等多个领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放眼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计算机、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科技企业的迅速增长,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了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有力地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 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为人类提供了广播、电视、电影、录像、网络等传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载体。同时,它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 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永无止境的发展及其无限的创造力,必定还会继续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影响力对人类影响 前言: 科学技术是一种文化,它包含人造器物,科技活动的制度和体制、科技活动的行为规

范和科技价值观念。尽管它在知识形态上是一般生产力,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而当它一旦进入生产过程,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与技术往往是分离开来,他们各自独立的发挥着作用。技术的进步往往是依靠传统技艺的提高和改进,只凭经验摸索前进。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以及理论都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速度之快、发展规模之大、发生作用范围之光,影响程度之深,更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因历史时期而不同,从技术领先到科学领先发展,从技术与科学分离到科学与技术精密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更加使科学的基础研究与技术的应用开发之间的时间缩短,尤其系统科学的诞生,导致了自动化、计算机、通讯技术从科技到产业化的迅速转化,而系统科学应用于生物医学又导致了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之间偶合,将迅速导致系统医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的应用,从而导致个体化医学、转化医学与医疗工程化系统的生物医学与生物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越来越凸显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生产达到了高度结合。 一.科学技术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1).在经济发展方面 1.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以及国民收入的增加 历史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逐渐提到第一位。1950-1970年期间,科学技术所占的比重在发达国家平均为48%。到了20世纪80年代,科学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上升为60%-80%,发展中国家平均为35%。 以我国为例,从现在到2020年,我国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发展的关键阶段。经验表明,处于这一时期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出现两种发展前景,一种是重视引进、

《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高中寒假实践报告

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物理学存在于物理学家的身边;物理学 也存在于同学们身边;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 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1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利用凸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虚像的特点,使看到的实物小,观察范围更大,而保证行车安全。 2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镜它是利用凹镜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 发出的光反射成为平行光射出的性质做成的。 3.轿车上装有茶色玻璃后,行人很难看清车中人的面孔茶色玻璃能反射 一部分光,还会吸收一部分光,这样透进车内的光线较弱。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须要从面孔反射足够强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由于车内光线较弱,没有足够的 光透射出来,所以很难看清乘客的面孔。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1.在语文中,我们会看到数学的存在。如:“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材料。显然,关系颠倒了,语序不合理,造成前后表达不一致。应该为:“论据和论点的关系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还有“大于号”、“小于号”运用于语文概念的比较:段>句>单句 > 短语>词。我们可以看出数学在语文中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这让我们对语文学习更增兴趣,也能更好的学习语文。 2.在音乐中,我们可以发现音乐和数学也有很多的联系。大自然中的音乐——蟋蟀的鸣叫频率与气温的关系:C=4t-160.其中C代表每分钟叫的次数,t代表温度,

我么只要知道蟋蟀每分钟叫的次数,不用温度计就可以知道天气的温度了。乐器之王——钢琴的键盘,也恰好与裴波那契数列有关。一个八度中有13个键,有8个白键和5个黑键,而5个黑键分成2组,一组有2个黑键,一组有3个黑键。2、3、5、8、13恰好就是著名的裴波那契数列中的前几位数。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1.通过火烧可以鉴别“真丝”与“人造丝”,凡真丝在燃烧时会发出一股毛 发的臭味, 燃烧后的灰是不定型的, 呈黑褐色;而仿真丝燃烧时无这种特殊臭味, 涤纶仿真丝燃烧后结成黑硬块; 绵纶仿真丝烧后呈下班状光亮的圆球; 粘胶仿真 丝燃烧时气味像纸味。 2.通过学习化学知识让我们知道如何鉴别金银真假的方法:对金、器年代金 银器的材料的造型、年代鉴定、质地的鉴别,金的密度比银大,对于相同体积的 金属入葬和谐品,金制品要重得多,太轻层镀金容易脱延展性的制品必是伪 品。银的硬度小,质地软,过器物和对器物形延展性强。 3.居家装修懂得如何选购绿色材料,绿色材料是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 造使用和再循环利用以及废物处理等环节中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并有利于 人类健康的材料,它们要具备净化吸收功能和促进健康的功能。酱油中一般 含有防腐剂苯甲酸钠,面包和豆制品常常添加防腐剂丙酸钙,酱菜、果酱、调味 品和饮料中常加入山梨酸钾,葡萄酒等果酒的防腐传统上用亚硫酸盐等等。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相关搜索: 心理学, 奥地利, system, 系统论, 格式塔 一般系统论的历史背景系统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人类对系统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对简单系统研究得较多,而对复杂系统则研究得较少。 直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才逐渐形成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来源于生物学中的机体论,是在研究复杂的生命系统中诞生的。 1925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阿弗烈·诺夫·怀海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文中提出用机体论代替机械决定论,认为只有把生命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才能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系统思维最早出现在1921年建立的格式塔心理学,还在工业心理学研究中1958年Parry J.B.提出了系统心理学(system psychology)的词汇与概念。 1925年美国学者A.J.洛特卡发表的《物理生物学原理》和1927年德国学者W.克勒发表的《论调节问题》中先后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1924~1928年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von贝塔朗菲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提出生物学中有机体的概念,强调必须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才能发现不同层次上的组织原理。他在1932年发表的《理论生物学》和1934年发表的《现代发展理论》中提出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统论的概念,把协调、有序、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形成研究生命体的三个基本观点,即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层次观点。 1937年贝塔朗菲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哲学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但由于当时生物学界的压力,没有正式发表。1945年他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的文章,但不久毁于战火,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947~1948年贝塔朗菲在美国讲学和参加专题讨论会时进一步阐明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指出不论系统的具体种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存在着适用于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并于1954年发起成立一般系统论学会(后改名为一般系统论研究会),促进一般系统论的发展,出版《行为科学》杂志和《一般系统年鉴》。虽然一般系统论几乎是与控制论、信息论同时出现的,但直到60~70年代才受到人们的重视。 1968年贝塔朗菲的专著《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总结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方法和应用。1972年他发表《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试图重新定义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认为,把一般系统论局限于技术方面当作一种数学理论来看是不适宜的,因为有许多系统问题不能用现代数学概念表达。 一般系统论这一术语有更广泛的内容,包括极广泛的研究领域,其中有三个主要的方面。 ①关于系统的科学:又称数学系统论。这是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系统,研究适用于一切系统的根本学说。②系统技术:又称系统工程。这是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来研究工程系统、生命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等复杂系统。③系统哲学:它研究一般系统论的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并把它上升到哲学方法论的地位。贝塔朗菲企图把一般系统论扩展到系统科学的范畴,几乎把系统科学的三个层次都包括进去了。但是现代一般系统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尚局限于系统思想、系统同构、开放系统和系统哲学等方面。而系统工程专门研究复杂系统的组织管理的技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包括在一般系统论的研究范围内。

系统论在知识组织中的应用

系统论在知识组织中的应用 赵 云 现今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知识层出不穷。这就在客观层面上要求我们信息管理人员,能够对于知识做出有效的组织和整合。将系统论的方法应用在知识的组织中,是个很好的途径。 1.系统论的理论铺垫 1.1 系统论方法简介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 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是关于研究一切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的理论体系。[1]它包括系统概念, 一般系统理论分析(如控制论、信息论、集合论、图论、区域论、策略论、排队论等), 系统方法论(系统工程、系统分析)及系统方法的应用等。系统工程把系统思想和定量系统方法同实际问题相结合。确切地说,它是用系统科学的观点, 合理地结合控制论、信息论、经济管理学和现代数学的最优化方法及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有关工程技术,按照系统开发的程序和方法去研究和建造最优化系统的一种综合性管理工程技术。[2] 1.2 系统论方法的特点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2.1 系统论的基本特点 第一,系统不是个体、单位的, 而是一个集合体、统一体的整体。第二,构成系统的每一个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第三,作为一个人工系统, 它是为体现人们意志所组成的系统,有明确的目的,是可以控制的。第四,每一个系统既包含若干个子系统,又有可能包含于更大的系统之中。第五,系统必须与外界的环境相适应。第六,系统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的系统。第七,系统具有空间、时间和功能的有序性。 1.2.2 系统论方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要求我们把系统如实地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因为系统的质和规律只有在整体上方能显示。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性质和行为都会影响到整体的性质和行为。(2)联系与制约性。即系统内元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系统时,不仅要研究组成系统的元素这种实体,而且还要研究系统内元素之间、层次之间的关系, 研究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3)目的性。是人或动物一种行为或意图。所谓目的性原则,就是研究任何一个系统所趋向或所追求的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方法促使该目标实现。(4)有序性。元素之间互相联系和制约关系是有规律的、有序的,它表现在时间顺序、空间结构、功能行为这三个方面。我们只有用有序的观点去分析系统,才能如实地发现元素之间、系统和环境之间本质的规律关系。(5)动态性。系统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在元素之间、元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和稳定。系统论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要认识和反映这种“活”的有机体,因此动态的观点就成为系统观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最优化。即指在给定条件下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促进系统实现最佳的目标。一般说来,系统的最优不一定是各要素最优,这是整体原则所决定的。 2.系统论在知识组织中的应用 2.1知识组织的涵义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在生活的其础上总结出数学规律。下面从三个方谈谈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让学生学习数学,可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有目的的,合理地创设出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有兴趣的数学问题,只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大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开启智慧之门。 例如,在学习归一应用题时,可让学生练习。“使用139全球通手机,月租费50元,每分钟通话费0.4元;而用136神州行手机,没有月租费每分钟通话费0.6元,每月计费150元以上,若他要换用全球通手机合算吗?”这个题目,内容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让学生计算,既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很好地创造了生活的新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的时候,可以设置疑问。“为什么自来水的管道是圆形的而不是长方形的”、“你们有没有见过正方形的自来水管”,这样一个带有生活常识的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对它充满兴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样使教材的内容融入趣味的生活情节中,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新知识,使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诱发学生再次学习的兴趣。 二、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了解课堂上的数学教学中,除了要讲清概念外,使学生正确理解各个知识点和概念,更要注意知识的实用性,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把数学知识用到实际中来,要从多方面来考虑数学问题,来打开学开学生的眼界,增

加学生信息量,了解生活实际。 例如,每辆卡车可载36名士兵,现在有1128个士兵需要用卡车送到练营地,问需要多少辆卡车?乍一看,这是个很简单的除法应用题,测试的结果也表明,有70%的学生正确地完成了计算,即得出了1128÷36=31……12。然而,只有23%的学生给出了32这一正确的答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说明了学生没有把这一问题看成是真正的问题,没有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去想这个问题,而只是把题目看成是虚构的数学问题,为了练习而杜撰的故事。他们所做的事就是进行计算把得数写出来,这也是一些学生的通病,只注重机械练习,而很少考虑其他问题。我们的数学要加强真实感,要把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学数学要为生活服务,从而来增加学生的数学意识。 三、从数学实践活动入手,拓展数学视野,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到操场上去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距离,并让学生辨别步测与目测的差别;让学生到食堂去看看、称称,根据各种水果、蔬菜的重量,使学生去感受100克、1千克、10千克的实际重量等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仅可获得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总知,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是从生产和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数学教学要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更要让

定性研究在社会研究中的运用

定性研究在社会研究中的运用[摘要]定性研究是于二十世纪初发源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至今已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引起了一定重视。本文就定性研究的定义、兴起、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定量与定性研究法的评价。全面阐述定性研究在社会研究中运用的方法和意义。 一、定性研究的定义 定性研究是指在自然环境中通过现场观察、体验或访谈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深入研究,并归纳总结出理性概念,对事物加以合理解释的过程。定性研究包含四个要素:对纳入研究的对象必须合理,有目的的加以选择,应当与研究问题相关;资料收集的方法必须针对研究的目的和场所;资料收集的过程应当是综合的能够反映覆盖面和代表性,能够对观察到的事件加以适当描述;资料分析的手段恰当,分析结果与多种来源的信息进行整合,确保研究对象的观点得到合理的解释。 二、定性研究的兴起 早期的定性研究是从调查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开始的,在社会调查运动中,定性研究仍是一种附带性工作,没有人意识到它的价值。但这一种局面由于人类学的兴起而改变,人类学的兴起标志着定性研究

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而存在。近三十年来,在对以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定量研究提出质疑的同时,定性研究自身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定性研究者们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对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逐步发展出一套操作方法和检测手段。目前,这种新型的定性研究方法在国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成为对定量研究、哲学思辨等其他研究方式的一种有力的挑战、补充和提高。 三、定性研究方法的特点 (一)定性研究注重事物的过程,而不是事物的结果 定性研究注重由原因导致结果的中间过程,要了解事件发生过程中的许多细节,所以,有人认为定量和定性研究的一个主要区别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的区别。 (二)定性研究是对少数特殊人群的研究,其结果不能外推 定性研究是在少数人群中进行的,其样本量很小,一般用非概率抽样的方法选择研究对象,分析的是研究人群的特殊情况,如社区人群的信仰和风俗习惯、人们对事物的态度、信念和行为习惯等,结果只适用于研究人群,不能用以推论其他人群。 (三)定性研究需要与研究对象保持较长时间的密切接触

知识管理与组织变革

Kmpro知识管理研究院https://www.360docs.net/doc/0818862957.html, 《知识管理与组织变革》-于保平 ——2012知识管理最佳实践与新技术年会 作为此次年会的承办方,北京深蓝海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蓝海域”),国内著名知识管理软件与咨询服务提供商。总部设立于北京,在上海、广州、南京、成都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在金融、客服、运营商等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深蓝海域长期专注和致力于推动知识管理在中国的发展,以自主创新的“人类认知世界5大模式”、“多维知识管理体系”等的知识管理理论;获得9项国家软件著作权认证,目前有超过20万的各类型企业知识员工在使用深蓝海域KMPRO知识管理软件和服务。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商业知识发展与传播中心于保平主任发表了题为《知识管理与组织变革》的主题演讲,阐述了知识管理的发展、知识管理为企业带来变革,及大数据时代知识的保存、管理与分享。 于保平:谢谢主持人。先声明一下,我本身不是研究知识管理的,我是研究加工企业,主要是研究加工企业的信任问题。因为大家也知道,信任涉及到信息交涉问题,当然有的时候也跟知识管理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是第一;第二,因为我们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跟大家做的一个新的事情,可能是全国所有的大学都没有的一个事情。我们看到今天的主题名字叫做“商业知识与传播中心”。我们管理学院可能大家也很纳闷,像复旦大学,像管理学院,这是一个知识非常密集的地方,按道理应该不存在知识管理的问题。但是我们现在觉得,知识管理现在对大学或者对知识密度的地方,特别非常值得去突破的一个领域,而且它可以给人非常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开始先给大家看一下,我们管理学要分享知识的,希望用翻译的方式。大家知道这个图可能看不出什么来,首先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印象,他是一个孤独的一个人,他自己全副武装去在茫茫毕业生中去寻求他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食物。这是一张图。 这是第二个图,相对比较模糊。大家看到这是一群原始人,他们兴高采烈的满载而归,打猎回来。大家如果是了解一些我们社会人类进化史,大家知道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就是我们在远古时代,当个人去通过自己的技能获得食物来进行生存的一种方式,转变为我们叫做大斗争时代的一种生存方式的时候,它的发展会不一样。因为我们把个人的技能变成

(完整word版)信息组织试题

1、信息组织: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利用一定的工具和技术将庞杂无序的信息系统化,有序化的过程。 2、信息检索:根据检索需要,利用一定的技术和手段并从检索系统中获取相应信息资源的过程。 3、信息揭示:也称信息标引,是对信息的主题内容,形式特征等的选择,概括和提炼描述的过程。 4、专指度:是指其语义的内涵与外延与信息主题的内容的切合程度 5、标引:是指对信息内容的描述。索引:是指为了方便查询信息而建立的一系列有效的规则。 6、集成法:信息组织的集成法是指在检索系统中采用具有多维信息组织的检索语言,或在同一情报检索系统中同时采用多种实现了兼容互换的检索语言。 7、分类标引:依据一定的分类语言,对信息资源的内容特征进行分析、判断、选择并赋予分类标识的过程。 8、谱系分类:是将检索语言按语系、语族、语支和语种体系划分的一种方法。 9、轮排转换:是将检索语句中的每个有意义的词依次排在检索入口,其他词保持相对位置的情况下的移动的一种形式转换。 10、分类主题一体化:是指在一个检索语言系统中,对他们的分类部分的术语,参照标识及索引实施统一的控制,使两者有机的融为一体,从而能够同时满足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的需要,发挥其最佳的整体效应。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题) 1、常用的信息组织的方法有:分类组织法、主题组织法、集成组织法 2、《中图法》的复分表包括(通用复分表)和(专类复分表)两种。 3、信息组织常用的基本原理包括:语言学原理、系统论原理、知识组织原理、概念逻辑原理 4、对信息检索系统评价的两个重要指标是查全率和查准率 5、从文献标引所用标识是否规范区分,可将文献标引划分为受控标引、自由标引和混合标引三种形式。 6、主题词的概念等级关系主要指词与词之间的属种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包含关系等关系。 7、描述语言(主题法)主要包括标题法、单元词法、叙词法、关键词法 8、图书分类表是图书分类法的主体,是图书分类体系的具体体现,一般由大纲、简表、详表(主表)、辅助表(复分表)组成 9、轮排转换的常见模型有:简单轮排、词对式轮排、循环轮排、换轨轮排 10、检索语言词汇控制的内容有词量控制、词类控制、词形控制、词义控制、词间关系控制、专指度控制 11、概念的种类包括: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以及普通概念和单独概念 12、不同编制结构的信息分类法有:列举式分类法、组配式分类法、体系---组配式分类法,其中列举式分类法又称为等级分类法或枚举分类法 13、分类法类目之间的关系有:类目等级关系、类目的横向关系、类目的同一关系 14、主题分析的质量要求有:充分析出主题概念、不过度析出主题概念、用准确的概念概括相应的内容

组织行为学理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我与组织行为学 摘要: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客观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与人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等理论性的科学不同,它属于应用性科学,实践性更强,与我们的生活可谓息息相关。 关键词:投射作用;群体;沟通 正文:作为一种应用性科学,组织行为学探索揭示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并进一步研究分析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方法,掌握保持积极行为的具体技术和措施,通过紧密联系组织管理者的工作实际,提高个人和组织的工作绩效。下面就简单地从我亲身体验的三个实例中分析组织行为学知识。 一、知觉 (一)知觉概念 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组织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它来自于感觉却不同于感觉,它属于高于感觉的感性认识阶段。由于人的大部分决策是直觉决策,所以知觉直接影响决策的结果。选择性知觉、晕轮效应、对比效应、投射作用等等都是认知评判他人的捷径,由于这些途径获得的信息量较小,对人的判断不太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偏差。 (二)投射作用 投射又称外射作用,是指个体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承受但又是自己具有的冲动、动机、态度和行为转移到他人或周围事物上,认为他人或周围事物也有这样的动机和行为。比如疑邻盗斧中的那个乡下人,斧子丢了的时候,看邻居家儿子的脸色表情、言谈举止都像是偷了斧子,这其实都是他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转移到了邻居儿子身上,产生了主观的错误判断。 通过学习投射作用,我才发现许多之前确认正确的事情不见得真正可取。记得大概初中的时候,我迷恋上了林俊杰,经常在网上浏览各种有关他的信息,并且喜欢把这些东西和母亲分享。在当时的我看来,处于青春期的我能够很和睦地

ISO9001-2015组织的知识管理制度

苏州祥利机电有限公司 QPY26—A1组织的知识管理制度 2017.4.1发布2017.4.1 实施

拟制蒋科批准

组织的知识管理制度QPY26-A1 1. 目的 为了对组织的知识实行统一、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部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的管理、外部知识管理、企业知识资产的管理。 3. 定义 3.1 知识管理:组织对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收集和整合、积累保存、有序传递、共享交流和 提供应用的一系列规范的活动。 3.2 内部知识: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过归纳整理、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有利于 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形成文件化的知识。内部知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管理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市场营销知识、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案例、培训心得体会等。 3.3 外部知识:是企业从公司外部(国内/国外、各行/各业)搜集,经过归纳整理,符合 企业发展方向,有利于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形成文件化的知识。外部知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外来技术资料、市场信息、学术交流、专业会议、从顾客或外部供方处收集来的知识等。 4. 职责 4.1 总经理:知识资料的限制级别的审批;负责知识小组组长的任命。 4.2 总助办:负责组织知识资料的收集、整理的工作。 4.3 总助办:负责组织知识资料的发布工作。 4.4 公司各部门:负责配合知识组提供相应的资料。 5. 工作程序 5.1 内部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a. 建立内部信息网以便于员工进行知识交流。

b. 利用各种知识数据库、专利数据库存放和积累信息,从而在企业内部营造有利于员工生 成、交流和验证知识的环境,并要求员工主动进行知识积累与交流。 5.2 内部知识的积累和交流 a. 内部知识可分为公司信息、专业技术知识、项目积累三大类。 1) 公司信息包括管理制度、程序文件与公司信息公告,管理制度规定了企业各项功能的运 作和发展原则及要求;程序文件用于描述各部门为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开展各项工作的程序;公司信息公告是公司事件的宣传窗口,也是员工交流的园地。 2) 专业技术包括研发(前期研发方法、流程、技术、新技术的研究)、生产过程控制技术 (工艺、APQP等)与工程应用的经验教训积累。 组织的知识管理制度QPY26-A1 3)项目积累指各项目进程中的经验教训积累,包括不符合项目的关闭、顾客反馈、投诉处理等。 b. 公司信息由知识组组长负责收集、整理,人事部负责发布。 c. 专业技术知识分为研发、技术知识与工程应用知识两类。 1) 研发、技术知识由工程部技术助理负责收集、整理,人事部负责发布,每个技术人员都 有责任主动完善该信息库。 2) 工程应用知识由技术部负责收集、整理,人事部负责发布,每个项目参与工程师都有责 任主动完善该信息库。 d. 项目积累由技术部负责收集、整理,人事部负责发布,每个项目参与人员都有责任主动 完善该信息库。 5.3 外部知识的积累与交流 a. 外部知识可分为外来资料、市场信息两大类。 1) 外来资料包括供应商、用户和竞争对手等利益相关者的动向报告,专家、顾客意见的采 集,技术动态的跟踪,行业领先者的最佳实践调查等。 2) 市场信息包括国家有关宏观信息、行业信息、市场动态、客户信息等。

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应用

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应用 ——上海大学社会学研究生班温广救 一、背景: 心理学是现代生活中人们涉及最广泛的主题,无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社会中的为人处事,还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懂点心理学。所以说我对心理学可谓是既有兴趣又有些神秘的感觉,可能是过去对心理学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像学了心理学就会知道别人心里面在想什么;心理学像一种魔法一样,但是通过马前锋教授给我们讲授的这几节课之后,我对心理学的概念、理论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而且萌发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想法,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与工作中如何运用所学到的心理学知识。 俗话说的好“知人知面不知心”,所以说人的外在行为是比较容易观测和推断的,但人的内在心理就很难把握。的确,与人相处,贵在知心。心理学正是这样一门认识“心”的学问,心理学研究人的各种心理现象,范围很广,如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如人的需要、动机、意志、情感、兴趣、技能等等。一百多年以来,心理学对这些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形成了科学的知识体系。这些研究成果,就像灯搭一样,指引着我们去探索人心得奥秘。 二、心理学的理论、概念: 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2、登门槛效应的理论:在你请求别人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低的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上称之为“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

浅谈社会知觉在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社会知觉在管理中的应用 在说枯燥无味的知识理论之前,先让我来讲个小故事: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而这惯性思维就是我所要探讨的社会知觉过程中产生的效应之一。 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社会知觉作为一个专业概念被提出来后,对其基本涵义的解释就众说纷纭。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David Shaffer认为社会知觉是人们关于自我和他人的思维、情感动机和行为的认知加工。方富熹认为社会知觉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时蓉华认为社会知觉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一般说来,社会认知是个体关于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人类自身事件的认知。在内容上涉及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关于人自身的认知,包括对自己和他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如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动机、情感等等)及思想观点、个性品质等的认知;第二,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双边关系的认知,如对权威、友谊、冲突、合作等关系的认知:第三,关于社团内部及社团之间各种社会关系的认知。人的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化过程、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认知为基础的。个体的社会行为是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作出各种裁决的结果。 在现在社会中,社会知觉论运用在各个角落,从你步入社会的那一刻起,社

(系统论与需要论)学习内容

单元2 认知护理学的支持理论 第三章护理学支持理论 第一节一般系统论 第二节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说出系统的概念、基本属性、需要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2.能理解一般系统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3.能正确理解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及一般规律。。 4.能正确理解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1.能正确评估患者,运用系统思想提供护理。 2.能正确分析、预测患者的需要并提供相应的护理。 素质目标 1.学会善于思考、正确运用护理相关理论指导护理实践的工作方法。 2.养成尊重、关心和爱护病人的工作素养。 【教学重点】 1.系统的基本属性 2.一般系统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3.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及一般规律 4.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开放系统在护理程序中的运用 2.分析和判断患者的需要 3.需要理论在护理诊断中的运用 【教学时数】2学时(理论2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提问式、习题训练式【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程序】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2.展示讲授内容

1)基本概念:系统、系统论、一般系统论;需要、基本需要等 2)系统的基本属性;需要的特征、影响需要的因素 3)护理相关理论的主要内容:一般系统论、人类基本需要理论(马斯洛、卡利什、韩德森) 4)相关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一般系统论、人类基本需要理论 3.给出教学目标 情景设置 ××,男,15岁,因右外踝损伤伴剧痛30分钟急送来院。患者右外踝有一5×6cm2大小的青紫肿胀区域,有明显压痛。患者右脚扭伤应检查哪些方面?应用何种工作思路制定患者康复的计划? 第一节一般系统论 一、系统的概念 1.系统 系统(system)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具有一定结构及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论 系统论(System Theory)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科学。 3.一般系统论 一般系统论(General System Theory)是研究复杂系统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又称普通系统论。一般系统论包括数学系统论、系统工程及系统哲学等三个主要的方面。贝塔朗菲创立的一般系统论,从理论生物学的角度归纳了人类的系统思想,运用类比和同构的方法,建立开放系统的一般系统理论,故属于类比型一般系统论。 二、系统的分类 1.按组成要素的性质分为自然系统、人为系统、复合系统。 自然系统:指人类未加以干预的原始系统,如人体系统、生态系统、天体、海洋等。 人为系统:指人类加以干预,为某特定目标而人为建立的系统,如护理质量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

浅谈会计专业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复习进程

浅谈会计专业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浅谈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关系 091402311 韩静宜 在没接触会计学之前,我对会计学的认识不过是简单的算账而已。经过近两年的学习,我了解到会计学并不是加减运算简单的堆砌,而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监督、控制价值活动,促进再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门应用学科,更是人们对会计实践活动加以系统化和条理化,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这样一套理论体系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其作用,如何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这就必然要提到会计理论在社会中的实践——会计实务,二者密不可分,相互影响。下面我将会围绕着二者关系进行分析。 会计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为会计实务服务,它在改进会计工作、完善会计系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会计的所有方面,如会计的性质、对象、职能、任务、方法、程序、组织,制度、技术等,都是会计学理论所研究的对象。当今人类社会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呈现出市场化、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实务离不开理论,理论离不开实务。会计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会计理论总是依附于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实务而发展的,而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革,必然会对会计产生剧烈的冲击。本世纪初,我国正式加入WTO,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我国的经济环境也发生着一系列巨大的变化,其中主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为标志,这种变化必然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首先,现阶段,会计理论的发展与实务脱节的问题尤为突出。这个问题是与当下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关联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又会引起会计理论实务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会计理论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相应地发生变化。而对于我国目前会计理论的研究而言,主要集中于介绍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上,并没有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相应的调整,问题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 其次,会计人员素质与会计理论要求存在差距,会计理论的运用最终要通过会计人员加以实施,具体运用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去,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于会计理论的实际应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会计人员的素质是指会计人员的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价值观和职业水准。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比较低,突出表现为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教育层次低,这直接影响到了会计理论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另外,企业管理意识薄弱也是一个能够直接影响是对企业的管理行为,而不是对企业的核算行为,既是对管理者价值观的一种挑战,也是对管理者管理意识的检测。目前由于受到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其一,会计工作地位低下。一些会计人员和经营决策者认为,会计就是算账、报账,至于管理、经营决策是企业领导的事情。财务会计一直是会计人员工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管理会计属于副业,有精力和条件的零星分散的搞一些,否则干脆弃置不管。其二,企业经营决策者管理意识弱。企业经营决策当局对会计理论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会计理论在企业中能否普遍应用,从而影响了会计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

贝塔朗菲对于系统的定义及特征

一般系统论的历史背景 系统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人类对系统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对简单系统研究得较多,而对复杂系统则研究得较少。 直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才逐渐形成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论来源于生物学中的机体论,是在研究复杂的生命系统中诞生的。 1925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阿弗烈·诺夫·怀海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文中提出用机体论代替机械决定论,认为只有把生命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才能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系统思维最早出现在1921年建立的格式塔心理学,还在工业心理学研究中1958年Parry J.B.提出了系统心理学(system psychology)的词汇与概念。 1925年美国学者A.J.洛特卡发表的《物理生物学原理》和1927年德国学者W.克勒发表的《论调节问题》中先后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 1924~1928年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von贝塔朗菲多次发表文章表达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提出生物学中有机体的概念,强调必须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才能发现不同层次上的组织原理。他在1932年发表的《理论生物学》和1934年发表的《现代发展理论》中提出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统论的概念,把协调、有序、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形成研究生命体的三个基本观点,即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层次观点。 1937年贝塔朗菲在芝加哥大学的一次哲学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但由于当时生物学界的压力,没有正式发表。1945年他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的文章,但不久毁于战火,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947~1948年贝塔朗菲在美国讲学和参加专题讨论会时进一步阐明了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指出不论系统的具体种类、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存在着适用于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原则和规律,并于1954年发起成立一般系统论学会(后改名为一般系统论研究会),促进一般系统论的发展,出版《行为科学》杂志和《一般系统年鉴》。虽然一般系统论几乎是与控制论、信息论同时出现的,但直到60~70年代才受到人们的重视。 1968年贝塔朗菲的专著《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总结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方法和应用。1972年他发表《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试图重新定义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认为,把一般系统论局限于技术方面当作一种数学理论来看是不适宜的,因为有许多系统问题不能用现代数学概念表达。 一般系统论这一术语有更广泛的内容,包括极广泛的研究领域,其中有三个主要的方面。 ①关于系统的科学:又称数学系统论。这是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系统,研究适用于一切系统的根本学说。②系统技术:又称系统工程。这是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来研究工程系统、生命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等复杂系统。③系统哲学:它研究一般系统论的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并把它上升到哲学方法论的地位。贝塔朗菲企图把一般系统论扩展到系统科学的范畴,几乎把系统科学的三个层次都包括进去了。但是现代一般系统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尚局限于系统思想、系统同构、开放系统和系统哲学等方面。而系统工程专门研究复杂系统的组织管理的技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包括在一般系统论的研究范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