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定稿 2

浅谈《阿Q正传》改造国民性思想及其意义

报名号:831 姓名:孙先明

【内容摘要】《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对我们民族国民性自我批判的代表作,论文结合小说作品试图论述《阿Q正传》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表现及其

意义。改造国民性这一思想在小说中是通过人物群像体现的,首先

是主人公阿Q的典型形象塑造,指出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国民

劣根性的集中表现,此外盲目自大,愚昧麻木也组成了阿Q性格的

重要特征;鲁迅先生还生动地塑造了阿Q周围的人物群像,在他们

身上也体现了国民劣根性的不同侧面,主要有赵太爷为代表的封建

统治阶级, 顽固骄横,贪婪守旧,假洋鬼子为代表的革新派软弱妥

协,小D王胡吴妈为代表的底层劳动者欺软怕硬,奴性十足,还有

围观者的麻木不仁,这些合在一起构成了相对完整丰富立体的“国

民性”。

【关键词】阿Q形象国民性精神胜利法

阿Q是整个种族本性的最大公约数,他成了一面镜子,各阶级、阶层人员可以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鲁迅揭露、批判、改造阿Q的劣根性,也就是批判、改造民众的昏乱、巧滑心理定势和泛滥成灾的奴隶意志。与此同时,鲁迅高度真实地描绘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面貌,为阿Q这一典型人物提供了典型环境。本文试图从阿Q 这一形象和啊Q身边其他人的形象两个方面分析《阿Q正传》是如何对国民性进行批判,而且围绕这两个方面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谈谈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意义。

关于阿Q形象的分析,学术界主要观点有:周作人等认为阿Q暴露了国民性的弱点,影射了中国民族的普遍的劣根性;林兴宅认为阿Q是由双重人格组成的性格系统;汪晖认为阿Q写出了人的个体生存的双重绝望。

本文试图从《阿Q正传》及其时代背景来分析《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的性

格特征。被黑暗的旧社会迫害得成为病态和畸形的阿Q,丧失了普通人的思维规律,他有自己的处事之道,也具有中国普遍的劣根性。阿Q因恋爱的失败导致丢了生计,接着因去谋生路而铤而走险,参与盗窃团伙,又因盗窃的嫌疑被人陷害致死。阿Q虽

然与社会抗争,但终究无法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直到走向灭亡。从造成阿Q的悲剧的社会原因和阿Q的性格特征,可看到二十一世纪初旧式的中国人的愚昧、软弱、自私、虚荣、狂妄的劣根性。本文认为阿Q不仅是一个受害者,而且是一个被害者,被害者不只是阿Q,而是中国华族。在这一基础上,本文进而分别将阿Q与鲁迅笔下的部分知识分子、农民、乡镇官绅以及看客等各类人物形象进行对比,分析他们身上和阿Q一样存在的愚昧、自私、势利、冷漠和不敢直面人生,逃避到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中以自我安慰的共性,并对这些国民劣根性产生的社会基础、鲁迅对这种劣根性的不遗余力的揭示、针砭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良苦用心加以理解和阐释,进行粗浅的分析。

一、阿Q的典型形象塑造

《阿Q正传》写于1921年,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据统计《阿Q正传》有40多个国家用70多种文字的译本,在日本的20种左右的译本中,1949年角川增田涉先生翻译的《阿Q正传》就再版了30多次,发行40余万册(李庆连《鲁迅与日本》)。为什么《阿Q正传》能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并且在读者心中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作者塑了阿Q这个举世无双、个性独特的文学形象。鲁迅心目中的阿Q究竟是一个什么形象?这是我们首先要弄清的。我们还是先看鲁迅先生的说法吧:“……我的意见,以为阿Q该是三十岁左右,样子平平常常,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他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在上海,从洋车夫和小车夫里面,恐怕可以找出他的影子来的,不过没有流氓样,也不像瘪三样。只要在头上戴上一顶瓜皮小帽,就失去了阿Q,我记得我给他戴的是毡帽。这是一种黑色的,半圆形的东西,将那帽边翻起一寸多,戴在头上;上海的乡下,恐怕也还有人戴。此时,我们不禁想问:鲁迅于《阿Q正传》对阿Q形象的典型刻画之外,为什么要对阿Q作出如此具体、准确的说明呢?

纵观阿Q,其实就是一个鲁迅概念中的一个封建落后,思想愚昧的乡村农民的典型形象,他身上集中着中国农民的种种弊陋,是鲁迅刻意批判的满是弱点的“国人”。而《阿Q正传》则是“暴露国民的弱点的”。那么我们从阿Q身上可以看到哪些“丑”的东西呢?阿Q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为:

(一)“精神胜利法”。面对一次次的屈辱和失败,阿Q别无选择,只能靠一种自

譬自解的方式进行解脱,得以在想象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他对自己的身世很渺茫,但却对别人炫耀“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了!你算是什么东西!”生活困窘,地位低下,老婆娶不上,却偏偏夸口:“我的儿子会比你阔多了!”忌讳头上的癞疮,当别人以此来取笑他时,他说:“你还不配……”当被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后,他会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正是靠着这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阿Q总是在失败中寻求超脱,麻木地过着“做奴隶而不得”的生活。遭遇失败和欺辱后,阿Q又常常表现为自轻自贱,甚至自我摧残,在别人面前轻易求饶,骂自己,甚至打自己嘴巴,用作践自己的方式消除失败的痛苦,表现出十足的奴性心理。

(二)盲目自大。阿Q有其勤劳善良、率真朴实的优点,但也本能的带上了一些自尊自大、欺软怕硬的“无赖”特点。虽然不名一文,但他并不佩服有钱有势的赵太爷和钱太爷,还敢于对假洋鬼子采取“怒目主义”;他觉得未庄的乡下人很可笑,没见过城里的煎鱼,没见过杀头。他畏强凌弱,对比自己弱的,蛮横霸道,被王胡打败,又“遭遇”假洋鬼子的哭丧棒,便迁怒别人,调戏小尼姑;受赵太爷迫害,丢了生计,又迁怒于小D;但对赵太爷和假洋鬼子则懦弱卑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

(三)愚昧麻木。在遭受外界一次又一次打击之后,借助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他总能够神速而完全的忘却过去的种种不幸,心安理得地照常生活下去,麻木和健忘成了他生活中积久难改的痼疾。因向吴妈求爱,刚刚挨了赵秀才大竹杠的痛打,却很快遗忘得一干二净,反倒跑过去看吴妈“闹着什么玩意儿了”,直到看见赵太爷“手里捏着一支大竹杠”向他奔来,方才“猛然间悟到自己”“和这一场热闹似乎有点相关”。精神上的麻木健忘与其思想上的保守愚昧是相互对应的,阿Q样样“合乎圣经贤传,严守男女之大防”,革命的消息传到未庄,他觉得“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因此“深恶而痛绝之”。当决定“投降”革命党之后,酒后土谷祠做梦的描写则集中表现了他对革命的无知,尤其是他喊出的那句“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的“革命”口号,更使其思想上的狭隘自私、愚昧落后的特点暴露得一览无余。

二、阿Q身边其他人的形象

(一)赵太爷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

赵太爷作为封建势力的代表,虽然鲁迅先生对他进行不少正面的叙写;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他同样可以他身上具有的国民劣根性。“狮子似的凶心,兔子似的怯弱,狐狸似的狡猾”用在赵太爷的头上,真是恰当不过了。他凶恶的狼性和卑屈的奴性合为一体,因富贵尊显而骄横,又因腐败没落而怯弱,狡猾善变而又顽固守旧,狡诈、投机、贪婪、吝啬。阿Q说自己与赵太爷是本家,赵太爷命令地保将他传去,先是喝斥,再是跳过去打嘴巴,并且骂道:“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活画出他的骄横、霸道。赵太爷本是个土财主、吝啬鬼,而在阿Q舂米时他又破例准许点灯,这并不说明他的大方慷慨,而是说明他对阿Q的残酷压榨,充分表现他的土财主式的精打细算。赵太爷本身妻妾成群,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太太两天没有吃饭哩,因为老爷要买一个小的……”,却标榜自己是礼教制度的维护者。当阿Q向吴妈求爱时,赵太爷父子合谋订出五个“条件”,把阿Q剥夺得只剩一条裤子和一件破夹袄,并且造出舆论,断了阿Q的生路。阿Q“中兴”回到未庄,赵太爷为了便宜货,竟然打破不点灯的常规,连“深闺”中的秀才娘子都出动了。没有讨到便宜,便又把阿Q逼回了“末路”。他是何等的贪婪!当革命的风暴刮到未庄时,赵太爷昔日的威风不再,竟谦卑地称阿Q为“老Q”,又显出兔子似的胆怯和狐狸似的狡猾。而他一旦了解到革命大势无可阻挡时,便改变手法,投机钻营。所以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赵太爷身上也有,且后者的症状更重。

(二)小D王胡吴妈等劳动者

吴妈与阿Q同是奴才,被剥削者,按理说应该有共同语言,但是她对于奴才的命运似乎非常满意,所以开口闭口就是赵府上的事。对于吴妈来说,赵府是她的整个世界。她同样也受了封建毒害,阿Q跪着向她求欢,更成为她生命史上的污点,所以她要寻短见以显示自己的清白,但她能清白么?她作为赵府的奴才,妄图与阿Q划清界线,实际是不可能的,她只能是暂时做稳了奴隶,明天不知是晴还是阴呢。在盘剥阿Q的战利品中,她只分到了阿Q破衣衫的小半部分,这令人恶心。吴妈最后也去看阿Q游街示众,充分说明吴妈已经变成一个麻木而缺乏同情心的看客了。她无形中充当了杀害阿Q的众多帮凶中的一个。作者塑造的吴妈,可恶的成分多于可怜的成分。小D与王胡,其实都是奴隶,受着统治者剥削的劳动者,但是他们却窝里斗,不争气,说到底,亦是阿Q一类的麻木的国民。

(三)假洋鬼子为代表的革新派

假洋鬼子是地主阶级家庭出身的资产阶级投机分子的形象。他是钱太爷的儿子。未庄两个“文童”之一。他没有像赵秀才那样走科举仕途之路,而是“先前跑上城里去进洋学堂,不知怎么又跑到东洋去了,半年之后他回到家里来,腿也直了,辫子也不见了”。他竟然高视阔步,装出了绅士派头:剪掉辫子,穿着西装,拄着文明棍。他的剪辫,是他在资本主义国家受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进步文化影响的结果。然而他一回到以留辫为正统的中国,因为没有辫子而要误“做大官”的前程时,他就又装上了假辫子。难怪连阿Q也会看不起这种人。假洋鬼子的剪辫再留辫,虽然也许部分反映了他的封建思想和民主思想的矛盾,但更主要的还是表现了他的投机心理。他在日本混迹半年的时间里,无疑受到一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和影响,使他封建思想中混入一些另外的东西,成为一个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混合的怪胎。当革命爆发的时候,他和赵秀才革掉了静修庵里的龙牌,还偷了宣德炉。如果说赵秀才的“革命”是十足的封建势力的投机钻营,那么假洋鬼子的“革命”则是怪胎式的革命,其中有新式的成分,更多的是投机的成分。革命一来,为什么“历来也不相能”的赵秀才和假洋鬼子“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也相约去革命”?就是因为在革命面前,他们的某些利益一致,所以才出现了妥协。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妥协的历史真实。革命到了县城,波及到未庄,假洋鬼子成了未庄第一个革命党人。“一身乌黑的大约是洋衣,身上也挂着一块银桃子”的描写极具讽刺意味。他的辫子只是“拆开了”,没有剪掉,还留有余地。他虽不是一个革命党人,却口若悬河地高谈阔论,似乎证明自己的预见;身在城里和未庄,却想到湖北的洪哥,自吹自擂,捏造革命资本。他只能骗骗未庄的乡下人,却逃不过鲁迅的一把刀笔。他可以给赵秀才买“银桃子”拉拢他加入革命党,却用“哭丧棒”把要求革命的阿Q赶出去。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排斥农民的事实昭然若揭。作者对假洋鬼子着墨并不多,但无一闲笔,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地主阶级封建思想的混血儿式的革命党人的形象。

(四)“围观者”群像

阿Q是鲁迅先生采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塑造的典型形象。在《阿Q正传》的众多人物身上,似乎都能找到阿Q的影子。小D、王胡以及吴妈,在

小说中虽然用笔不多——没有用连贯的事件对他们的现象进行“全景式”的、“放大镜”式的刻画;但他们同阿Q一样倍受压迫和剥削,生活在社会的最地层,在长期畸形社会的挤压下,同样具有阿Q自欺欺人、麻木健忘、保守愚昧等性格特征。阿Q的悲剧实际上也是他们的悲剧,是旧中国农民的悲剧。“精神胜利法不仅毁灭了阿Q,也吞噬着整个中华民族”。在阿Q等农民身上,主要的是无觉悟、无意识、无奈何的麻木、愚昧,而在赵太爷、假洋鬼子身上更多的是顽固守旧,狡诈、投机、贪婪。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以其具体生动的人物形象、入木三分的刻画分析及对社会的清醒认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和人性的“痼疾”。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封建社会的封建意识和封建统治。未庄就是这个旧社会的一个典型。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2)李平.《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自学指导[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3)伊藤虎丸.《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

(4)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5)鲁迅.《鲁迅小说全编》漓江出版社 1996年第1版

(6)胡叔和.《中国现代六大名家名作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7)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8)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