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菲尔铁塔沉思 教案

埃菲尔铁塔沉思 教案
埃菲尔铁塔沉思 教案

埃菲尔铁塔沉思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张抗抗。

2、反复诵读课文,学习作者在本文中虚实结合的写法。

3、揣摩本文细腻而生动幽默的语言。

4、体会作者欲扬先抑的介绍埃菲尔铁塔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由所见引发所感,表达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任何一种事物,你没有接近,你便没有权利轻视。

学习重点:学习作者对埃菲尔铁塔虚实的写法,揣摩本文细腻而生动幽默的语言。学习难点: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

教学准备:

阅读课文,初知大意,并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阅读注释,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埃菲尔铁塔。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利用大屏幕放映一组埃菲尔铁塔的图片,让学生们猜猜这是什么建筑物,具有什么特点,你还有可补充的内容吗?(板书题目作者)

学生补充之后,教师小结:

艾菲尔铁塔从1887年起建,分为三楼,分别在离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处,其中一、二楼设有餐厅,第三楼建有观景台,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共用去钢铁7000吨,12000个金属部件,250万只铆钉,超级壮观,这个为了世界博览会而落成的金属建筑,曾经保持世界最高建筑45年,直到纽约帝国大厦的出现。它由150万个铆钉连接固定,据说它对地面的压强只有一个人坐在椅子上那么大。塔的四个面上,铭刻了72个科学家的名字,都是为了保护铁塔不被摧毁而从事研究的人们。

(二)走近作者

利用大屏幕放映一张作者的照片,并介绍:张抗抗,1950年生于浙江杭州。主要作品集有《夏》《张抗抗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朱丹》《情爱画廊》,散文集《橄榄》等。

(三)整体感知并探究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读完此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四)交流研讨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解,表达自己的见解,比比谁的理解能力强。

(五)教师点拨

1、理清思路把握主旨

本文是游记文体。“沉思”是本文的文眼,游览经过:

登塔前——登塔中——登塔后,表达出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描写作者感觉的句子,再总结登塔前后心情的巨大变化)

在登塔之前,作者对铁塔充满了“无知的偏见和戒心”,对其并没有多少特殊感情和崇敬心理,正如文中所写,“在印象的底版中,它只是比一座电视塔略高些的大铁架;而在视线所及的图像中,它又淹没在巴黎挤挤撞撞的建筑物中间……

它也似乎只是一个小摆设,甚至,有那么一点被压抑的冷峻。”在作者眼中的铁塔并无特别之处。

但登塔之后,作者思想却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原以为你是拒人之外,高傲无情的——我却发现你是一个不露声色的老父……”,曾经的“大铁架”变成了“一个永远矗立的丰碑”。不仅如此,作者还深切而严肃地告诉我们:“你没有接近过它,你便没有权利轻视。”这是作者登塔的收获,是铁塔给作者的启示,更是铁塔对作者情感和心理征服。这既证明了“百闻不如一见”的古训,更暗示出铁塔的无穷魅力和强大震撼力,它征服了一个怀有戒心和偏见的人,一个“唯独没有膜拜它”的高傲的灵魂。作者克服偏见的过程,就是“我”被铁塔的魅力所征服的过程。作者情感变化的历程颇有代表性,埃菲尔铁塔由一个“曾经被保守的巴黎强烈排斥和憎恶”的“大铁架”变成巴黎市象征的过程,由一个“标新立异的怪物”变成“永远矗立的丰碑”的过程,也是相当耐人寻味的。

任何一种事物,你没有接近,你便没有权利轻视;而任何一种新生事物和在萌生之初都会受到保守势力的排斥憎恶。从而表达一种深沉的见解:人类啊,不要被自己的无知与偏见束缚住对外界正确认识的双眼与大脑。

2、研讨写作方法

(1)本文的表现手法是:欲扬先抑的手法,形象而细腻地表现了自己心理变化的过程。这种心理和情感变化的过程其实是作者被铁塔魅力所征服的过程,也是作者对铁塔重新认识、理解和接受的过程,从而含蓄而有力地表现了埃菲尔铁塔的独特魅力和强烈震撼力。

(2)本文的写作方式是:虚实结合。

(3)通过多角度的感受表现感悟

作者充分调动了自己敏锐的感觉,甚至错觉和幻觉,全方位、多角度地写自己登临埃菲尔铁塔的所见、所感和所思。

3、品味语言

(1)运用大量的修辞:比喻、比拟、排比等修辞手法。

文章巧妙地使用了比喻方法,具体而形象地展示了自己登临铁塔的感受,例如:“蓝天在黑色的云缝里闪烁——那黑色的原始森林一般的钢架,从我的头顶两边炸裂开去。是用那透明的铁盒子撞开的吗?就像汽车的窗玻璃掠开路旁的树枝。”“像是要冲破什么,又像是要挣脱什么,咯咯地向上,像是咬着牙根的声音,像是绷紧骨骼的声音……”文章选用熟悉的事物比喻作者陌生而新奇的感受,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作者乘坐电梯登上铁塔的特殊感受。“我却发现你是一个不露声色的老父”,以“父亲”喻“铁塔”,奇特的比喻格外引人注目,既表现了铁塔平易近人的博大胸襟,也表现了作者对铁塔的无限赞美和由衷敬仰之情。

(2)移情技巧的运用:把对某人的态度或情绪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或把自己的主观情感移到客观对象上。(为什么说铁塔是孤独的?)

文章既表现了埃菲尔铁塔的雄伟壮观,也眼光独具地感受并抒写了它的孤独:“它雄奇,却也孤独。它没有对话者。只有风,只有云,只有飞鸟,是它寂寞的伴侣。无数双温热的手抚摸它冰凉的铁杆,它的内心却依然孤独。”作者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铁塔孤独而寂寞的心理世界。这是作者“沉思”的独特之处和深刻之处。从文中可以知道,一百多年前,埃菲尔铁塔“在一片嘘声里”诞生,它曾被视为“标新立异的怪物”而受到“强烈的排斥和憎恶”,今天,尽管它已经成为巴黎的象征,但依然有众多的人,如登塔前的作者那样的人,对它存有“无知的偏见和戒心”。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它的确是孤独的。

(3)语言形象幽默,如用“透明的铁盒子”“蓝色的梦想”等形象化的用语,以代替电梯、蓝天等司空见惯的说法,增强了文章的幽默感和形象性。

(六)学以致用

每个人都做过梦,有过幻想,尽管这梦、这幻想有时显得幼稚、奇怪,尽管它们有的已成为久远的过去,但它们都非常值得珍惜,它们是散文写作的绝好题材,现在,就用你的散文笔法描绘你曾有的梦或幻想。

(七)作业

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

2、把读本文的启示写到读书笔记上。

(八)板书设计

埃菲尔铁塔沉思

思路梳理:登塔前——登塔中——登塔后

作者感受:你没有接近过它,你便没有权利轻视。

品味语言:首先,排比句的大量使用。

其次,语言的陌生化。

再次,语言形象幽默。

埃菲尔铁塔沉思 读后感

一直以来,总觉得自己还算比较珍惜时间,可没想到当自己真的面对这大四的门槛儿和一大堆千头万绪的事情时,随之而来的依然是紧张、焦虑和烦恼与无聊。拜读《埃菲尔铁塔沉思》,现在看来只能算是是一次美好的偶然。 记得那天晚上,上完课后,为了打发时间,我一个人来到了图书馆,毫无甄别的在长长的书架上顺手拿了本书,然后坐在旁边的铁制沙发上翻了起来。就这样,上帝在不经意中给了愚顿的我一面参看自己的镜子,使我有机会走进别人的“生活”并以此来认识“自己”。 作为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张抗抗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夏》、《白罂粟》,中篇小说《淡淡的晨雾》、《北极光》、《在丘陵和湖畔有一个人》,童话《翔儿和他的氢球》和散文集《橄榄》,出版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 作为一位作家,她具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和文学素质,在其作品中,不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法描绘着青年一代的追求与痛苦,以敏锐、潇洒的笔触揭示人的心灵底蕴,使作品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纯净的诗意,比之于其他女作家的作品,她的作品包含着更多的理性思考。她不被感觉和情绪所左右,而是凭借一个智者的清醒意识将作品当作某些思考的载体,使其很多作品以深邃而独到的思索见长。这种深邃而独到的思索在其散文中尤为突出。《埃菲尔铁塔沉思》便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埃菲尔铁塔沉思》写的是作者出访法国,登临埃菲尔铁塔时的感想,作者借助自己的直觉、幻觉和感想等思维元素描述了登临这一世界名塔的感受,歌颂了这一世纪末欧洲工业文明的标志。读张抗抗的这篇文章,不仅要读其恰到好处的文字描写,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想象

和体会。因为作者在写埃菲尔铁塔的时候,与其说在写塔,不如说是在写自己面对埃菲尔铁塔时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索。面对铁塔,作者首先感到的是它的雄伟和高大。和我们多数没有见过铁塔的人一样,作者印象中的埃菲尔铁塔只是一座比电视塔略高些的大铁架,可当作者站在底下看它,却没有想到它竟会如此之高。它从一个平凡的基点拔地而起,不需要铺垫和过渡,那么轻易而又无情地甩下了世俗和浮尘,傲慢地兀立云端、俯视全城。当作者坐电梯升上去时,只是觉得从自己登上铁塔的那一刻起,巴黎便开始庄严地降落。它疯狂地钻入地底,这里作者充分地运用了自己的想象和幻想,表现出埃菲尔铁塔的雄伟、高大。 然而这座雄伟、高大的埃菲尔铁塔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一个时代的标志的,一百年前的它“曾经是作为一个标新立异的怪物,在一片嘘声里,诞生于巴黎城的古迹之中的”。和所有新事物的出现一样,它曾被世人怀疑和拒绝过。今天,“这在工业革命的辉煌中屹立的巨人,似乎雄心勃勃地要同那天边席卷而来的新浪潮作一番耐力的较量。它不会退出,不会退出的”。通过这些描写,作者首先肯定:重大的历史创造是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的。同时,作者由此也生发出对人生的思索:在人的一生中,当你因独树一帜而孤独寂寞时,你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耐得住生命的寂寞。人生是怀有梦想的,一旦,人到达过那样的高处;对地面便有了淡漠,人有过那样的恐惧,对安全便有了蔑视;人走近过那蓝色的梦想,又不得不回到原处。便尝到探险的悲哀。”作者在登临铁塔之顶时,以一种智者的清醒向读者提出了人生的重要问题:你是否怀有梦想,勇于超越自我呢?(作者:西部网陕西师大记者站李华敏) 写的是作者出访法国,登临埃菲尔铁塔时的感想,作者借助自己的直觉、幻觉和感想等思维元素描述了登临这一世界名塔的感受,歌颂了这一世纪末欧洲工业文明的标志。读张抗抗的这篇文章,不仅要读其恰到好处的文字描写,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想象和体会。因为作者在写埃菲尔铁塔的时候,与其说在写塔,不如说是在写自己面对埃菲尔铁塔时的感受和对人

《埃菲尔铁塔》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同步练习 姓名:分数:(满分40分,答题时间50分钟)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 A.云霓磁铁薄荷淀不计其数 B.关雎瞻仰小摆设徒唤奈何 C.企望鞭苔电梯舱轻轻飏飏 D.糠粞钢榄新浪潮无可逃遁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这本侦探小说,构思新颖,________,值得一看。写事件,尽显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且对涉笔成趣的地方反复渲染;有的地方虽然________,却显得含蓄浓缩。虽然是作者的第一本小说,但由于写的都是自己办案时______的事情,因此写得新鲜,现实感强。 A.不落窠臼三言两语耳闻目睹 B.不落窠臼片言只语耳濡目染 C.独树一帜三言两语耳濡目染 D.独树一帜片言只语耳闻目睹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C) 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①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 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 ③与传统阅读相比,信息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 ④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 ⑤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像的表现形式 ⑥还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 A.③②⑤④①⑥B.③⑥⑤①②④ C.⑤①④③⑥②D.⑤④③②①⑥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①我凝视它,仰望它,唯独没有膜拜它。我相信它不是不可企及的。它只是有点儿像一座火箭发射基地,不知要把它的客人们送往哪里。 ②我听到耳边的风呼呼响,紧张地抽搐着的风,拍打你,推动你,如巨鸟扑翼,直贯长空。你是一记雷声,一道阳光,一束电波,一条飞船,轻轻飏飏却又闪电般地穿过大气层,突破大气层,抛开大气层。我睁开眼,密封的电梯舱内,四周是人,风虽被隔绝在远远的脚下与上天,却隔着一层玻璃鞭笞着我的神经。风在这里变成了速度,变成了眩晕——我只觉得地面迅疾地脱离我的脚跟,向一个无底的深渊坠落。笔直地、赤裸裸地坠落下去,如悬崖上跌落的石块,无遮无拦,无法无天地要去撞击地层深处。地壳在下陷,在沉没。而四处空荡荡,一片汪洋,一个无可攀挂、无可扶靠、无可呼救的绝境。人竟是如此孤立无援,如此微不足道吗?我有些惧怕,又有些怜悯自己。我为瞻仰它的伟大与雄奇,才执意汇入登塔的人群,奇怪的是我竟然感觉不到电梯的上升。我只是觉得从我登上铁塔的那一刻起,巴黎便开始庄严地降落。它疯狂地钻入地底。我透不过气来,这透明的铁盒子,快闭上你恶魔般的眼睛,我想出去! ③巴黎依然在飞速下沉。我无可逃遁,蓝天在黑色的云缝里闪烁——那黑色的原始森林一般的钢架,从我的头顶两边炸裂开去。是用那透明的铁盒子撞开的吗?就像汽车的窗玻璃掠开路旁的树枝。蓝天忽然近了,又忽然远了,远得更加冷酷。永远被那一双双黑色的手臂阻拦着。时而又是无数根钢缆铁索,缠绕你,勒紧你,使你永远无法到达那个超然于一切之上的境界。 ④无意间,我抬头仰视,怦然心跳——我忽然发现了自己是在上升,那钢缆挣断了,那黑手垂落了,那云朵变得浓亮了,可是,透明的铁匣子还在疯狂地往上升,一个劲地向上升,像是要冲破什么,又像是要挣脱什么,咯咯地向上,像是咬着牙根的声音,像是绷紧骨骼的声音,固执而又痴迷地向上升。它像是永远也升不到头了,永远也不会停下来了。因为它无论升得多高,仍然无法接近它——那个蓝色的梦想。 ⑤我曾以为自己像火箭一样被发射出去了呢;我曾以为我离开了地面;我曾以为我离天空很近很近了——当我同隔绝的风在一起的那些瞬间。 4.“我凝视它,仰望它,唯独没有膜拜它”,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有什么作用?(4分)

埃菲尔铁塔沉思教案

埃菲尔铁塔沉思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张抗抗。 2、反复诵读课文,学习作者在本文中虚实结合的写法。 3、揣摩本文细腻而生动幽默的语言。 4、体会作者欲扬先抑的介绍埃菲尔铁塔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由所见引发所感,表达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任何一种事物,你没有接近,你便没有权利轻视。 学习重点:学习作者对埃菲尔铁塔虚实的写法,揣摩本文细腻而生动幽默的语言。 学习难点: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 教学准备: 阅读课文,初知大意,并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阅读注释,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埃菲尔铁塔。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利用大屏幕放映一组埃菲尔铁塔的图片,让学生们猜猜这是什么建筑物,具有什么特点,你还有可补充的内容吗?(板书题目作者) 学生补充之后,教师小结: 艾菲尔铁塔从1887年起建,分为三楼,分别在离地面米、米和米处,其中一、二楼设有餐厅,第三楼建有观景台,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共用去钢铁7000吨,12000个金属部件,250万只铆钉,超级壮观,这个为了世界博览会而落成的金属建筑,曾经保持世界最高建筑45年,直到纽约帝国大厦的出现。它由150万个铆钉连接固定,据说它对地面的压强只有一个人坐在椅子上那么大。塔的四个面上,铭刻了72个科学家的名字,都是为了保护铁塔不被摧毁而从事研究的人们。 (二)走近作者 利用大屏幕放映一张作者的照片,并介绍:张抗抗,1950年生于浙江杭州。主要作品集有《夏》《张抗抗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朱丹》《情爱画廊》,散文集《橄榄》等。 (三)整体感知并探究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读完此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配套学案:散文部分 第四单元【略读】《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 Word版含解析

【略读】《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掌握文章内容。 2.细细品味语言,理解两篇文章不同的特色。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 1.走近作者 (1)丰子恺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丰仁),浙江崇德(今崇福)人。17岁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师从李叔同(弘一法师)。1921年赴日本学习西洋绘画与音乐,同年冬回国,任教于上海师范专科学校、春晖中学、立达学园等校。抗战时期在桂林师范、重庆艺术专科学校等校任教。1952年起任上海文史馆委员,1954年起任中国美协理事、上海文联副主席等职。1927年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漫画册《子恺漫画》,并从20世纪20年代起开始写作散文,先后出版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上海开明书店1931)、《中学生小品》(上海中学生书局1932)、《随笔二十篇》(上海天马书店1934)、《车厢社会》(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子恺近作散文集》(成都普益书局1941)、《教师日记》(上海万光书局1944)、《率真集》(上海开明书店1946)等,还有《猎人笔记》《源氏物语》等译著。他长期从事艺术教育,早年接受过佛教影响,亦关心民间疾苦,故早期散文以描写儿童生活与探讨社会人生问题为主,多赞美儿童的纯洁心地,以反衬成人世界的恶俗;多从日常生活琐事取材,让纷纭世界的一鳞半爪点染生活的情趣与哲理,讲求趣味,给人以飘然出世之感,但有时失于琐细。抗战时期的散文创作则渐次贴近现实,写了一些关怀民生的力作。从总体上看,其散文情感真诚蕴藉,笔法自然洒脱、形式灵活多样,能于平凡琐细处寓深意,在淡泊飘逸中见真情,并兼有诗情画意与幽默情趣,在现代散文中别具一格。 (2)张抗抗 张抗抗,1950年生于浙江杭州。主要作品集有《夏》《张抗抗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朱丹》《情爱画廊》,散文集《橄榄》等。 (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 1.读准字音 云霓.(ní)恺.(kǎi)薄.(bò)荷 垂髫.(tiáo)啖.(dàn)着糠粞.(xī) 关雎.(jū)葛覃.(tán)抽搐.(chù) 怦.(pēnɡ)然 2.掌握词语

习题:散文部分第四单元之二略读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 Word版含解析

之二略读 云霓 埃菲尔铁塔沉思成功了又如何?失败了又如何?一时的成功很快就会被淹没, 如果不甘心就此而已就要不断努力;一时的失败不是一生的罪恶, 如果不甘心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就要站起来再次努力。当你体会 过成功,经历过失败,就会明白人生就像坐过山车,可以快速地冲 向最高点,也可以快速地到达最低点。 当你走过繁华和苍凉,所谓的成功和失败都只是人生中的一次 经历。试着淡然地看待得与失,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就不会被成功 冲昏头脑,也不会被失败轻易击垮。 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 弘一法师,他是丰子恺的先生。在许多方面,子恺得益于这位老师的都很大。他的音乐图画文学书法的趣味,他的品格风采,都颇近于弘一。在我初认识他时,他就已随弘一信持佛法。 不过他始终没有出家,他不忍离开他的家庭。他通常吃素,不过做客时怕给人家麻烦,也随人吃肉边菜。他的言动举止都自然圆融,毫无拘束勉强。我认为他是一个真正了解佛家精神的人。他的性情向来深挚,待人无论尊卑大小,一律蔼然可亲,也偶露侠义风味。

丰子恺说,我不喜欢纯粹的风景画和静物画,我也不喜欢钻进古人堆里不出来,画那些小桥流水,烟村泛家,我希望我的绘画中有人情味和社会问题,我希望我的绘画是文学方式的另一种表态。这就是丰子恺与他同时代绝大多数画家的区别。他的画里盛的是善念、慈心和仁义,而这些恰恰是人类灵魂深处的东西,是任何朝代任何社会都不会被淘汰的东西。 【课内挖掘】 两篇散文都展示了某种“如真似幻的梦境”,或通过对大自然 云霓的描写让人联想到现实中的时代“云霓”,或通过对埃菲尔铁 塔的描写,让人体会到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文章就是这样“ 写实藏虚,虚实相生”,使铁塔的形象更丰满,使作者的感情表达 得更充沛,营造了一种朦胧迷离、亦真亦幻的绝妙意境。 【课外应用】 请以“虚实结合”为手段,写一段文字,300字左右。 秋风送爽,金桂飘香,秋姑娘轻盈地走来了。 太阳仿佛硕大的甜橙,散着几缕光芒;水清澈冰凉,荡漾着, 闪动着;树立在路旁,叶片在天地间百转千回,与风为伴,翩翩起舞,尔后悄然无声地落在地上。 “秋丛绕社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 开尽更无花。”这是大诗人元稹对菊喜爱的写照,那菊花有大的、 小的、黄的、白的、紫的……这里一朵,那里一簇,姹紫嫣红。花

2018人教版语文选修散文部分42云霓 埃菲尔铁塔沉思2 版含答案

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 一、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云霓./狻猊.矗.立/植.树港汊./刀叉. B、垂髫./笤.帚糠粞./栖.栖钢缆./橄榄. C、鞭笞./苔.藓怦.然/砰.然抽搐./蓄.积 D、蔑.视/竹篾.挑.逗/挑.水摇撼./抱憾. 解析:A项,ní,chù/zhí,chà/chā;B项,tiáo,xī,lǎn;C项,chī/tái,pēng,chù/xù;D项,miè,tiǎo/tiāo,hàn. 答案: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蜡烛磁铁薄荷淀不计其数 B、关雎倒塌小摆设徒唤奈何 C、企望靳紧电梯舱轻轻飏飏 D、嘘声炫晕新浪潮无可逃遁 解析:A项,“淀”应为“锭";C项,“靳"应为“勒";D项,“炫”应为“眩”。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位画家说,他的每一幅画都是独一无二 ....的,他不重复曾走过的路,不临摹,每幅作品都是创作。 B、北京至广州高铁线路的完成是中国迅速重启世界上最大、最雄心勃勃 ....的基础设施项目的最新迹象. C、30多年来,她每天风雨无阻,带领社区健身爱好者参加各种健身锻炼,带出的“弟子”不. 计其数 .... D、小山村远离尘嚣,黄发垂髫 ....的老人,怡然自乐,给人一种田园诗般的安详和恬适。 解析:D项,“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儿童,用来形容老人不当。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德三位科学家因为发明超分辨荧光显微镜,打破显微技术原有的极限而获得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于昨天被宣布. B、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在履行职责中知悉的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C、山东省教育厅出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规定,申报正高级教师的,需具有高等教育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在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工作20年以上,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从事教学工作至少5年以上。 D、针对国庆假期旅游高峰,北京铁路局开设北京至杭州往返“自驾游汽车运输班列”,以期不断改进、提高服务措施和质量,充分展示铁路窗口的良好形象. 解析:A项,成分残缺,缺少“宣布”的主语。应该是“获奖的消息”被宣布。C项,“至少”与“以上”矛盾。D项,搭配不当,“改进、提高”与“措施和质量"不搭配。 答案:B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我曾以为自己像火箭一样被发射出去了呢;我曾以为我离开了地面;我曾以为我离天空很近很近了—-当我同隔绝的风在一起的那些瞬间。 我们走出透明的铁匣子,阳光似乎仍然是那么不冷不热.天空仍然是那么不远不近。巴黎城,安然无恙地静卧在绿丛带似的塞纳河两岸.只是小轿车变成了玩具,房屋变成了模型,人呢?可惜我没有带望远镜. 于是我知道铁塔究竟有多高了(虽然我永远也弄不清那个数字),—-我有多高铁塔就有多高。那是一座有弹性的铁塔呀。 于是我知道铁塔究竟有多大了,--“那是巴黎圣母院!”“那是蓬皮杜艺术中心!"“那是蒙马特教堂!”“那是小纽约!” 巴黎多大铁塔就有多大。也许还不止。一本书上说过,万里远无云时,塔顶上可望到外省…… 从神经中解放出来的风,无忌地挑逗着铁塔,摇撼它、敲打它. 我曾以为那历经一百多年风雨的朽铁会呻吟,会晃悠颤栗……据说它的最大摆度是十八厘米,此时它却纹丝不动,不必担心它会断裂倒塌。这在工业革命的辉煌中屹立的巨人,似乎雄心勃勃地要同那天边席卷而来的新浪潮作一番耐力的较量。它不会退出,不会退出的,

埃菲尔铁塔沉思教案

《埃菲尔铁塔的沉思》教案 班级:高二(2)班 教师:王桂苹

[设计思想] 《埃菲尔铁塔沉思》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四单元中的课文,该单元教学重点是“现代散文的虚与实”。张抗抗的这篇散文,由登临铁塔的“所见”(实)触发“沉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虚)。无疑,理解文章“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特点,应该是学习本文的目标和重点;而理解铁塔形象的内在含义则是关键,也是难点。本设计从王安石《登飞来峰》导入,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然后整体认读,理清文章的思路;接着分析研读,探究铁塔的形象,探究作者的情感和心理;最后整合、迁移。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借登塔所作的人生思考。 2理解文章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特点 2难点:埃菲尔铁塔形象的内在意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朗读课文,思考:作者笔下的埃菲尔铁塔有怎样的特点? 一、导入定向 由学生演讲《我喜欢的一棵树》导入,明确由物到人——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二、整体认读 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文章分几个部分,各写什么? 1.登塔前对塔的认识(1-5段); 2.登塔过程中的感受(6-9段); 3.登上塔后的沉思(10-20段)。 三、分析研读 探究课文“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特点。在作者看来,铁塔是审美客体,作者是审美主体。在我们读者看来,铁塔、作者,都是审美客体。对这两个客体,我们分别探究。 (一)探究铁塔的形象 1 作者笔下的埃菲尔铁塔有哪些特点?(用形容词概括你认为最重要的特点,并引用文中语句说明。) (1)高大脱尘 第2段:我总没有想到它竟会如此之高……你才会确实地明白它的高度,明白它的气势,明白它的骄傲。第3段:它从一个平凡的基点拔地而起……傲慢地兀立云端,俯视全城……第4段:它太高了,世人的眼,难以与它平行。——高大脱尘。(齐读第2、3段) 第6、7段:我只觉得地面迅疾地脱离我的脚跟,向一个无底的深渊坠落……地壳在下陷,在沉没。——巴黎迅疾下沉,反衬铁塔的高。 第8、9段:它像是永远也升不到头了,永远也不会停下来了。……我曾以为自己像火箭一样被发射出去了呢:我曾以为我离开了地面;我曾以为我离天空很近很近了。——我的上升,衬托铁塔的高。 第10段:只是小轿车变成了玩具,房屋变成了模型,人呢?可惜我没有带望远镜。——反衬铁塔的高。 第11、12、13段:于是我知道铁塔究竟有多高了……于是我知道铁塔究竟有多大了……巴黎多大铁塔就有多大。……铁塔超尘的气质和阔大的胸怀。 (2)孤独寂寞 第19段:当它存在的时候,在巴黎城挤挤撞撞的建筑物中,它雄奇,却也孤独……它的内心却依然孤独。——孤独寂寞的表现。(齐读第19段)

《埃菲尔铁塔沉思》教学教案

《埃菲尔铁塔沉思》教学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埃菲尔铁塔形象的内在意义。 2、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对照文本分析讨论语言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特色。 3、深化理解由铁塔的特点写人的特点的意蕴,体会作者借登塔所作的人生思考。 预习任务: 1、读《三尺讲台》P120 拓展延伸《窗前的树》。 2、完成《三尺讲台》P118预习梳理。 3、朗读课文,思考:作者笔下的埃菲尔铁塔有怎样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王安石《登飞来峰》引出“写实藏虚、虚实相生”。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二、自学指导一:探究铁塔的形象,8分钟浏览全文,作者笔下的埃菲尔铁塔有哪些特点? (方法:用形容词概括你认为最重要的特点,并引用文中语句说明。) (1)高大脱尘 (2)孤独寂寞 (3)坚韧宽厚

第2段:我总没有想到它竟会如此之高……你才会确实地明白它的高度,明白它的气势,明白它的骄傲。第3段:它从一个平凡的基点拔地而起……傲慢地兀立云端,俯视全城……第4段:它太高了,世人的眼,难以与它平行。——高大脱尘。(齐读第2、3段) 第6、7段:我只觉得地面迅疾地脱离我的脚跟,向一个无底的深渊坠落……地壳在下陷,在沉没。——巴黎迅疾下沉,反衬铁塔的高。 第8、9段:它像是永远也升不到头了,永远也不会停下来了。……我曾以为自己像火箭一样被发射出去了呢:我曾以为我离开了地面;我曾以为我离天空很近很近了。——我的上升,衬托铁塔的高。 第10段:只是小轿车变成了玩具,房屋变成了模型,人呢?可惜 * 带望远镜。——反衬铁塔的高。 第11、12、13段:于是我知道铁塔究竟有多高了……于是我知道铁塔究竟有多大了……巴黎多大铁塔就有多大。……铁塔超尘的气质和阔大的胸怀。 第19段:当它存在的时候,在巴黎城挤挤撞撞的建筑物中,它雄奇,却也孤独……它的内心却依然孤独。——孤独寂寞的表现。(齐读第19段) 第15段:一百年前它却曾经是一个标新立异的怪物,在一片嘘声里,诞生于巴黎城的古迹之中。第20段:当年曾经被保守的巴黎强烈排斥和憎恶。(据说当年艾菲尔铁塔建造时,莫泊桑、大仲马等

高中语文 2.4.2.1 云霓 埃菲尔铁塔沉思课后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怃.然(wǔ)抚.恤(fǔ) 小觑.(qù)廿.四(niàn) B.抽搐.(chù)隽.秀(jùn) 港汊.(chā)蛊.惑(gǔ) C.轻飏.(yánɡ)怜悯.(mǐn) 逃遁.(xún)沛.然(pèi) D.纤.绳(qiàn)鞭笞.(chī) 眩晕.(yūn)烟囱.(tòng) 解析:B项,“汊”应读“chà”;C项,“遁”应读“dùn”;D项,“晕”应读“yùn”,“囱”应读“cōng”。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绝境隔绝博物馆钢揽铁索 B.压抑赡仰铁匣子不记其数 C.抚摸挑逗望远镜断裂倒塌 D.耐心淡漠塞纳河标新立义 解析:A项,“揽”应为“缆”;B项,“赡”应为“瞻”,“记”应为“计”;D项,“义”应为“异”。 答案:C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6题。 梦巴黎 张清华 在遥远东方的屋檐下不难找到这样的牌匾:梦巴黎。一点也不夸张,在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找到一家,甚至很多家以此为名字的时装店、咖啡馆……从20世纪30年代的海上繁华梦,到如今变得面目全非的乡间小镇,这块牌子被花花绿绿的霓虹灯管装裹着,闪烁在充满着富贵与浪漫之梦的东方之夜里。 可见巴黎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梦。 有太多的东西可供想象:诗歌和玫瑰,骑士和爱情,灯红酒绿的海洋,富有的黄金之都,流浪者与冒险家的乐园。一切的一切,伟大的和渺小的,圣洁的和龌龊的,富丽辉煌和神秘传奇的,会聚在一起,它们变成了一个梦,一种充满了蛊惑意味的气息弥漫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里。 理解巴黎是从想象开始的,而这想象似乎很难和巴黎这座城市有直接的关系,巴黎是一种理念,一种永恒的关于时尚、艺术、精神和生活的先入之见,它就建筑在纸上,坐落在传说里。你听见哗哗作响的马车铃声,那是19世纪的巴黎;你听见美妙华丽的音乐,那是莫扎特的巴黎;你听见隆隆响过的炮声,那是拿破仑·波拿巴的巴黎。 因此小偷和冒险家们来到这里,流浪汉和乞丐们来到这里,拉斯蒂涅、玛格丽特、卡西莫多和艾丝梅拉达们来到这里,没有他们就没有巴黎。就像塞纳河上曾经漂浮的垃圾、污秽一样,这座城市必须要汇聚它所应有的一切美丽和丑陋,卑俗与浪漫,肮脏与高洁,一切的传奇和艺术。因此巴尔

文学类文本张抗抗《埃菲尔铁塔沉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埃菲尔铁塔沉思 张抗抗 在印象的底版中,它只是一座比电视剧塔略高些的大铁架;而在视线所及的图像中,它又淹没在巴黎挤挤撞撞的建筑物中间,只露给你一个纤瘦的顶部。即使是在它对面的人类博物馆广场的喷泉边上眺望它,它也似乎只是一个小摆设,甚至,有那么一点被压抑的冷峻。 我没有想到它竟会如此之高——当你来到它的面前,站在它的脚下的时候;当你尚未抬头,仅仅感觉到它笼罩的阴影的时候;当你完全抬起头,却望不到它的全部,而要向后仰着身子,扶住你的帽子或眼镜儿,眯着眼寻找天空的时候,你才会确实地明白它的高度,明白它的气势,明白它的骄傲。 这是一个广场,一块空地。它从一个平凡的基点拔地而起,不需要铺垫和过渡,那么轻易而又无情地甩下了世谷和浮尘,傲慢地兀立云端,俯视全城…… 我是要登塔的。__上去寻觅它的眼睛、窥视它的灵魂。它太高了,世人的眼,难以与它平行。我是要上去的,默默企盼一次没有国界的超越,一次没有阶梯的升华。我凝视它,仰望它,唯独没有膜拜它。我相信它不是不可企及的。 我听到耳边的风呼呼响,紧张地抽搐着的风,拍打你,推动你,如巨鸟扑翼,直贯长空。我睁开眼,密封的电梯舱内,四周是人。风被隔绝在远远的脚下与天上,风在这里变成了速度,变成了晕眩——我只觉得地面迅疾地脱离我的脚跟,向一个无底的深渊坠落。笔直地、赤裸裸地坠落下去,如悬崖上坠落的石块,无遮无挡、无法无天地要去撞击地层深处。地壳在下陷,在沉没。而四处空荡荡,一片汪洋,一个无可攀挂、无可扶靠、无可呼救的绝境。我有些惧怕,又有些怜悯自己。我为瞻仰它的伟大与雄奇,才执意汇入登塔的人群,奇怪的是我竟然感觉不到电梯的上升。我只是觉得我从登上铁塔的那一刻起,巴黎便开始庄严地降落。巴黎依然在飞速下沉。我无可逃遁。蓝天在黑色的云缝里闪烁——那些黑色的原始森林一般的钢架,从我的头顶两边炸裂开去。是用那透明的铁盒子撞开的吗?就像汽车的窗玻璃掠开路旁的树枝。蓝天忽然近了,又忽然远了,远得更加冷酷。永远被那一双双黑色的手臂阻拦着。时而又是无数根钢缆铁索,缠绕你,勒紧你,使你永远无法到达那个超然于一切之上的境界。 无意间,我抬头仰视,怦然心跳——我忽然发现了自己是在上升,那钢缆挣断了,那黑手垂落了,那云朵变得浓亮了,可是,透明的铁盒子还在疯狂地往上升,一个劲地向上升,像是要冲破什么,又像是要挣脱什么,咯咯地向上,像是咬着牙根的声音,像是绷紧骨骼的声音,固执而又痴迷地向上升。它像是永远也升不到头了,永远也不会停下来了。因为它无论升得多高,仍然无法接近它——那个蓝色的梦想。 于是我知道铁塔究竟有多高了——我有多高,铁塔就有多高,这是一座有弹性的铁塔呀。于是我知道铁塔究竟有多大了——“那是巴黎圣母院!”“那是蓬皮杜艺术中心!”“那是蒙马特教堂!”“那是小纽约!”巴黎有多大,铁塔就有多大。 从神经中解放出来的风,无忌地挑逗着铁塔,摇撼它、敲打它。 我曾以为那历经一百多年风雨的锈铁会呻吟,会晃悠战栗……据说它的最大摆度是十八厘米,此时它却纹丝不动,不必担心它会断裂倒塌。这在工业革命的辉煌中屹立的巨人,似乎雄心勃勃地要同那天边席卷而来的新浪潮作一番耐力的较量。它不会退出,不会退出的。虽然它已是上一个时代的标记,一百年前它却曾经是作为一个标新立异的怪物,在一片嘘声里,诞生于巴黎城的古迹之中的。 塔顶平台上游人如云,这威严古板的铁塔,我原以为你是拒人之外,高傲无情的——现在却发现你是一个不露声色的老父,将那各种肤色、各种头发的孩子都拥在你的怀里,一任他们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散文部分第4单元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提能精学精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

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从一个平凡的基点拔地而起 ....,不需要铺垫和过渡,那么轻易而又无情地甩下了世俗的浮尘…… B.巴黎城,安然无恙 ....地静卧在绿丛带似的塞纳河两岸。 C.这在工业革命的辉煌中屹立的巨人,似乎雄心勃勃 ....地要同那天边席卷而来的新浪潮作一番耐力的较量。 D.人竟是如此孤立无援,如此微乎其微 ....吗? 【解析】D项“微乎其微”形容极少或极小,应改为“微不足道”。 【答案】 D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登上黄山如同进入仙境,那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貌把我陶醉了。 B.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反腐败的问题是全社会的公民都高度关注、深恶痛绝的。 C.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D.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它们是中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解析】A项,“把”字改为“让”。B项,“反腐败的问题”与“深恶痛绝”不能搭配。C项,“城市为重点”前缺少介词“以”。 【答案】 D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行至流急涡回的七里泷,富春江裙裾一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壁立湾畔的奇岩崛石,似乎触手可及,掩映在老树青藤中的村居农舍,更添无限野趣。 ①又闪出个江中之江葫芦湾②江中之江葫芦湾便闪现出来③葫芦湾委实别致有趣④别致有趣的葫芦湾⑤湾形酷似一只毛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芦⑥毛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芦酷似葫芦湾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①④⑥D.②③⑤ 【解析】前面语境的落脚点是“一闪”,后面紧接着①句“又闪出个……”,衔接自然恰当,又和前面主语保持了一致,排除B、D两项,剩下A、C两项。第①句的落脚点落在

埃菲尔铁塔沉思导学案[1]

《埃菲尔铁塔沉思》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字词、体会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特点,掌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积累相关写作素材,丰富写作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材料的学习与积累,提高分析能力,并能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埃菲尔铁塔形象的内在意义,体会作者借登塔所作的人生思考。 【重点难点】体会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特点,掌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理解埃菲尔铁塔形象的内在意义,体会作者借登塔所作的人生思考。 【学法指导】 1、自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分析归纳法 2、诵读感知,探究点拨做到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知识链接】 (一)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法语:La Tour Eiffel)是一座于1889年建成位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上的镂空结构铁塔,高300米,天线高24米,总高324米。得名于设计它的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 埃菲尔铁塔从1887年起建,分为三楼,分别在离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处,其中一、二楼设有餐厅,第三楼建有观景台,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共用去钢铁7000吨,12000个金属部件,250万只铆钉,超级壮观,这个为了世界博览会而落成的金属建筑, 曾经保持世界最高建筑45年, 直到纽约帝国大厦的出现。它由150 万个铆钉连接固定, 据说它对地面的压强只有一个人坐在椅子上那么大。塔的四个面上, 铭刻了72个科学家的名字, 都是为了保护铁塔不被摧毁而从事研究的人们。 (二)走近作者 张抗抗,1950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69年插队,1977年入黑龙江艺术学校编剧班,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任黑龙江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75年完成反映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分界线》,1979年以短篇小说《爱的权利》而知名。一直将思考的重心放在当代青年事业与爱情的矛盾冲突上。1986年出版长篇小说《隐形伴侣》,展示一代知青辗转矛盾的内心历程,揭示他们内心的创伤和追求。主要作品集有《夏》《张抗抗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朱丹》《情爱画廊》,散文集《橄榄》等。张抗抗散文与众不同之处,最主要在于她的形而上的思辨追求,丰富、新颖、独特和较为深邃的哲理意蕴,显示出她过人的才情和睿智。 【课前积累】 正字音 眺望()冷峻()傲慢()膜拜()抽搐()轻飏()鞭笞()瞻仰()逃遁()怦然()颤栗()憎恶()屹立()矗立()兀立()伫立() 释词语 不可企及: 安然无恙: 雄心勃勃: 标新立异: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学们至今书读了不少,但是路行得不多。其实行路的方式有很多种,闲暇时,背上旅行包,约上几个朋友,流连于名山大川,这是在现实中行走。我们还可以选择另一种行走的方式,跟随作者一起,让心灵去旅行。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当代著名作家张抗抗一起,到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去看看,会有什么意外的收获呢? 二、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文章分几个部分,各写什么?

2012人教版选修《埃菲尔铁塔沉思》word教案

埃菲尔铁塔沉思 张抗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文中“虚”与“实”的关系,掌握散文由“实”入“虚”的阅读技巧,并适当应用于写作中去;分析铁塔的特点以及引申含义。 过程与方法:研究讨论——分析归纳;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对照文本分析讨论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由铁塔的特点写人的特点的意蕴;培养善于观察、思考以及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 导入:西方三大著名建筑之一的埃菲尔铁塔,(另有纽约的帝国大厦、东京的电视塔。)坐落在浪漫之都法国巴黎,大家对它有什么了解吗?现在我们就一同来见识张抗抗笔下埃菲尔铁塔独一无二的审美风采。同学们已经自读了本单元知识短文《现代散文的虚与实》吧,那我们知道,很多散文作品都是“虚实相生”的,我们就以“实”与“虚”为切入点,来学习这篇文章。 本文的文体是什么? 【明确】游记。 一般游记的写作重点是什么? 【明确】所见所闻,游览的经过,游览地的景色。 本文的写作重点是否跟一般游记相同呢,从文章标题看,你觉得作者重点写哪两个字?从散文的“虚”和“实”来说,在这个题目之下,“实”应该些什么?“虚”应该写什么? 【明确】本文显然是因游览埃菲尔铁塔而记的,但文章的题目是“埃菲尔铁塔沉思”, “虚”与“实” 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从“实”的方面说,写游览塔写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分析作者游览埃菲尔铁塔的经过,然后从文中寻找出在此过程中作者的感受和思考。引导学生明确这篇散文是由“实”生“虚”,重点在“虚”。} 那么,在作者笔下的铁塔是什么样的呢?在文章中圈画出表现铁塔特点的具体语句,并总结各个方面的特点。(抢先说的有优势啊,后说的只能被动地补充人家的遗漏哟) ②段:我总没有想到它竟会如此之高……你才会确实地明白它的高度,明白它的气势,明白它的骄傲。 ③段:它从一个平凡的基点拔地而起……傲慢地兀立云端,俯视全城…… ④段:它太高了,世人的眼,难以与它平行。{正面写} ⑥段第4句:我只觉得地面迅疾地脱离我的脚跟,向一个无底的深渊坠落……⑥段第6句:地壳在下陷,在沉没。 ⑦段首句:巴黎依然在飞速下沉。{以巴黎下沉反衬铁塔的高} ⑧段第句:它像是永远也升不到头了,永远也不会停下来了。…… ⑨段:我曾以为自己像火箭一样被发射出去了呢;我曾以为我离开了地面;我曾以为我离天空很近很近了。{以我的上升,衬托铁塔的高。}

高中语文 242《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2-4-2《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烟囱.(tōng)港汊.(chà)矗.(chù)立 B.薄.(bó)荷云霓.(ní) 垂髫.(tiáo) C.啖.(dàn)着关雎.(jū) 怦.(pīng)然 D.糠粞.(xī) 抽搐.(chù) 轻飏(yáng) 【答案】D(A.囱:cōng,B.薄:bò,C.怦:pē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仓促渲泄脱口秀锋芒毕露集思广益 B.陈述提纲光辐射罄竹难书缭人情思 C.辨正勘察挖墙角乔装打扮穷兵黩武 D.安装针砭度假村世外桃源不胜其烦 【答案】D(A.“渲”应为“宣”;B.“缭”应为“撩”;C.“角”应为“脚”) 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充塞(塞满;填满) 垂髫(青少年,多指女孩) 啖着(吃着) B.沛然(旺盛的样子) 纤瘦(纤细瘦小) 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C.抽搐(肌肉不随意地收缩的症状) 轻飏(轻轻飘扬) 鞭笞(用鞭子或板子打) D.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怦然(形容心跳)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答案】A(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原地产主席施永青评论内地楼市,他认为内地楼市之所以现在积重难返 ....的原因是因为两个脱节:价位与购买力脱节,供应量与实际需求脱节。 B.今天,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并没有因为现在高科技手段的甚. 嚣尘上 ...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C.放眼世界,中国人的“聪明”,可以说是无出其右 ....,舍我其谁!曾经有人激愤地说过:“中国的任何事都是坏在太聪明上了!” D.孔子历时14年,风尘仆仆,在饱尝人世冷暖后又回到鲁国,“不知老之将至”,与 弟子坐而论道 ....,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 【答案】A(A.积重难返: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B.甚嚣尘上,原意是楚王说敌方晋军喧哗纷乱得很厉害,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形容忙乱喧哗的情状。后以“甚嚣尘上”比喻对某人某事议论纷纷。现多指反动或错误的言论十分嚣张。C.无出其右:好到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散文部分第4单元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 云 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内容赏析】 这首诗并不单纯是抒写久旱盼雨、憎厌旱云的感情。诗中“云” 的形象,既具有自然界中夏云的特点,又概括了社会生活中某一类人 的特征。那千变万化,似乎给人们以洒降甘霖希望的云,其实根本就 无心解救干枯的旱苗。当人们焦急地盼它降雨时,它却“悠悠闲处作奇峰”。不言而喻,这正是旧时代那些看来可以“解民倒悬”,实际上“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嘴脸。 [识作者] 别具一格的散文家——丰子恺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丰仁),浙江崇德人。17岁入浙 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师从李叔同(弘一法师)。1921年赴日本学习西 洋绘画与音乐。1952年起任上海文史馆委员,1954年起任中国美协理 事、上海文联副主席等职。1927年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漫画册《子恺漫 画》,并从20世纪20年代起开始写作散文,先后出版散文集《缘缘堂 随笔》《中学生小品》《随笔二十篇》《车厢社会》《子恺近作散文集》《教 师日记》《率真集》等,还有《猎人笔记》《源氏物语》等译著。 他长期从事艺术教育,早年受过佛教影响,关心民间疾苦,所以早期散文以描写儿童生活与探讨社会人生问题为主,多赞美儿童的纯洁心地,以反衬成人世界的恶俗;多从日常生活琐事取材,让纷纭世界的一鳞半爪点染生活的情趣与哲理,讲求趣味,给人以飘然出世之感,但有时失于琐细。抗战时期的散文创作则渐次贴近现实,写了一些关怀民生的力作。从总体上看,其散文情感真诚蕴藉,笔法自然洒脱、形式灵活多样,能于平凡琐细处寓深意,在淡泊飘逸中见真情,并兼有诗情画意与幽默情趣,在现代散文中别具一格。 一个善于理性思考的女作家——张抗抗

埃菲尔铁塔沉思 精品教案

埃菲尔铁塔沉思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借登塔所作的人生思考。 2.理解文章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特点 2.难点:埃菲尔铁塔形象的内在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定向 由王安石《登飞来峰》引出“写实藏虚、虚实相生”。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后两句的 字面意思是什么?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是因为我站得最高——在飞来峰千寻塔顶上。言外之意是什么?有着远大的抱负,坚定的信念,深厚的学养,所以不惧怕人生道路上的艰 难险阻。 这种写法,叫做“写实藏虚、虚实相生”。字面意义为“实”,言外之意为“虚”。 “虚实相生”中的“虚实”还有多种情况:现实为“实”,想象为“虚”;外形为“实”, 内蕴为“虚”;写景为“实”,抒情为“虚”……“写实藏虚、虚实相生”,可以形成绝妙 的意境,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埃菲尔铁塔沉思》也具有“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特点。学习中要注意探究。 二、整体认读 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文章分几个部分,各写什么? 1.登塔前对塔的认识(1-5段) 2.登塔过程中的感受(6-9段) 1 / 5

3.登上塔后的沉思(10-20段) 三、分析研读 探究课文“写实藏虚、虚实相生”的特点。 在作者看来,铁塔是审美客体,作者是审美主体。在我们读者看来,铁塔、作者,都是 审美客体。对这两个客体,我们分别探究。 (一)探究铁塔的形象 1.作者笔下的埃菲尔铁塔有哪些特点?(用形容词概括你认为最重要的特点,并引用文 中语句说明。) (1)高大脱尘 第2段:我总没有想到它竟会如此之高……你才会确实地明白它的高度,明白它的气势,明白它的骄傲。第3段:它从一个平凡的基点拔地而起……傲慢地兀立云端,俯视全城…… 第4段:它太高了,世人的眼,难以与它平行。——高大脱尘。(齐读第2、3段) 第6、7段:我只觉得地面迅疾地脱离我的脚跟,向一个无底的深渊坠落……地壳在下陷,在沉没。——巴黎迅疾下沉,反衬铁塔的高。 第8、9段:它像是永远也升不到头了,永远也不会停下来了。……我曾以为自己像火箭 一样被发射出去了呢:我曾以为我离开了地面;我曾以为我离天空很近很近了。——我的上升,衬托铁塔的高。 第10段:只是小轿车变成了玩具,房屋变成了模型,人呢?可惜我没有带望远镜。——反衬铁塔的高。 第11、12、13段:于是我知道铁塔究竟有多高了……于是我知道铁塔究竟有多大了…… 巴黎多大铁塔就有多大。……铁塔超尘的气质和阔大的胸怀。 (2)孤独寂寞 第19段:当它存在的时候,在巴黎城挤挤撞撞的建筑物中,它雄奇,却也孤独……它的 内心却依然孤独。——孤独寂寞的表现。(齐读第19段) 第15段:一百年前它却曾经是一个标新立异的怪物,在一片嘘声里,诞生于巴黎城的古 迹之中。第20段:当年曾经被保守的巴黎强烈排斥和憎恶。(据说当年艾菲尔铁塔建造时, 莫泊桑、大仲马等一批作家领着市民签名反对,说这个高高的铁家伙是在给巴黎毁容。)——孤独寂寞的原因:世人的误解和排斥。 第1段:在印象的底版中。它只是比一座电视塔略高些的大铁架……,它也似乎只是一 个小摆设,甚至,有那么一点被压抑的冷峻。第15段:我曾以为那历经一百多年风雨的朽铁 2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