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颗粒淋巴结成像及其与病理超微结构的比较

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颗粒淋巴结成像及其与病理超微结构的比较
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颗粒淋巴结成像及其与病理超微结构的比较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ACT A ACADE M I A E MED I C I N AE SI N I CAE

Vol 131No 12 139 

?论 著?

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颗粒淋巴结成像及其

与病理超微结构的比较

薛华丹1,雷 晶1,李 琢1,王德田2,周炜洵2,戴 威3,金征宇

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1放射科 2病理科,北京100730

3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基础医学研究所电镜室,北京100005

通信作者:金征宇 电话:010*********,电子邮件:jin_zhengyu@1631com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性质淋巴结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颗粒(USP I O )的增强磁共振特征,探讨其与淋巴结超微结构的关系。方法 36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炎症组及肿瘤转移组,兔足垫注射完全弗氏佐剂,用于建立腘窝淋巴结的炎性增生模型;兔后小腿肌肉接种VX2瘤株,用于建立腘窝肿瘤淋巴结转移模型。两组建模后动物均经静脉注射90μmol Fe /kg 的USP I O ,于注射前及注射后24h 分别行磁共振成像(MR I )扫描观察淋巴结信号强度及T2值变化并计算强化率,扫描后取出腘窝淋巴结行HE 染色、普鲁士蓝染色及电镜切片,观察淋巴结超微结构的变化、铁颗粒在淋巴结内的分布特征,分析病理显微结构与淋巴结强化的关系。结果 炎症组36枚淋巴结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反应性增生,肿瘤转移组共26枚淋巴结为肿瘤转移性。平扫时炎性增生的淋巴结和肿瘤转移性淋巴结的T2信号强度差异无显著性,USP I O 强化后,炎性增生淋巴结中心T2信号强度明显降低,肿瘤转移淋巴结则表现为均匀而不明显的T2信号下降,二者淋巴结强化率分别为57139%和29145%,差异具有显著性(P <0101)。HE 染色、普鲁士蓝染色及电镜切片显示淋巴结内的USP I O 铁颗粒主要分布于淋巴结髓索结构内,副皮质区及皮质区巨噬细胞相对较少,与MR I 图像相对应;电镜检查显示USP I O 颗粒均存在于巨噬细胞的胞饮泡内。肿瘤转移淋巴结中,4枚正常淋巴结结构丧失,19枚仍存在部分淋巴结结构但其内含USP I O 铁颗粒的巨噬细胞减少且巨噬细胞内铁颗粒数目减少,3枚仅见小片状包膜下转移灶。结论 良恶性淋巴结USP I O 强化特征与淋巴结的超微结构特别是巨噬细胞在结内的分布及其功能状态有较密切关系,可能影响USP I O 对淋巴结性质的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颗粒;淋巴结;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814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03X (2009)022*******

DO I:1013881/j 1issn 110002503X 120091021005

L ym ph Node Image w ith Ultra s ma 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 x ide

and Com par ison w ith Pa tholog ica l Result

XUE Hua 2dan 1,LE I J ing 1,L I Zhuo 1,WANG De 2tian 2,ZHOU W ei 2xun 2,DA IW ei 3,J IN Zheng 2yu 11Depart m ent of Radiol ogy,2Depart m ent of Pathol ogy,PUMC Hosp ital,CAMS and PUMC,Beijing 100730,China

3Depart m ent of Electroscopy,Institut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CAMS and PUMC,Beijing 100005,China

Corres ponding author:J I N Zheng 2yu Tel:010*********,E 2mail:jin_zhengyu@1631com

ABSTRACT:O bjective To ass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 mage with ul 2tras 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USP I O )in the inflammatory and tumor metastatic rabbit model,and ex 2p lore its relevance with histologic ultrastructural findings 1M ethods Totally 36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

(2007AA02Z400)Supported by the N ational H igh Technol 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863Program )(2007AA02Z400)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40 Ap ril,2009were random ly divided into ly mphadenitis group and metastatic group 1Comp lete Freund πs adjuvant was injected into the bilateral dorsal footpads of 18rabbits to set up ip silateral ly mphadenitis model 1The other 18rabbits re 2

ceived a subcutaneous i mp lantation of VX2tumor cell suspension (115×107cells/m l )in both thighs to set up

metastatic ly mph node model 1Magnetic resonance scan were perfor med 24hours before and after USP I O (90μmol Fe /kg )injection 1T2values of each ly mph node were measured and ly mph node T2enhancement rate was calculated as well 1HE staining,Prussian blue staining,and electronic m icroscopy were perfor med to ob 2serve the pathological m icrostructure chang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ron particle in ly mph node 1Relation 2ship bet ween ly mph nodes USP I O enhancement and its m icrostructures were further analyzed 1Results Thirty 2six ly mph nodes in ly mphadenitis group showed different degrees of reactive hyperp lasia 1T wenty 2six ly mph nodes in metastatic group were invaded by tumor cell 1Non 2enhanced scan showed m ild difference bet w een T2signal intensity of the t wo pathological ly mph node types 1After USP I O enhancement,inflammatory ly mph nodes showed distinct T2signal reduction at the center,and metastatic ly mph nodes showed homogenous and faint T2signal reduction 1Enhancement rate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ly mph nodes were 57139%and 29145%respec 2tively (P <0101)1HE staining and Prussian blue staining indicated USP I O particles located mainly in the macrophages at inflammatory ly mphatic medulla,while paracortical area and cortical area contained relatively much less USP I O particles due to less macrophages distribution 1MR I findings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patho 2logical results 1Electronic m icroscopy also verified that the majority of USP I O particles were located in the nu 2merous cytophagic bubbles of macrophages 1Ly mph nodes metastasis including 4ly mph nodes with comp leted structure destruction due to entire tumor infiltration,19ly mph nodes with partially ly mph node structure de 2struction but reduced USP I O 2contained macrophage numbers or reduced USP I O particles in macrophages,and 3ly mph nodes with only localized foci tumor metastasis at subcap sular area 1Conclusion s USP I O enhancement pattern of different ly mph nod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al status of the intra 2node macro 2phages 1It may affect the accuracy of the ly mph node p roperty diagnosis based on USP I O enhanced i mage 1

Key words:ultras 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ly mph node;magnetic resonance i m aging

Acta Acad M ed S in ,2009,31(2):139-145

近年纳米技术的发展为淋巴结的靶向性及早期

诊断提供了新的机遇,研究表明应用网状内皮系统

靶向性造影剂2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颗粒(ultras 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 I O )的磁共振

(magnetic resonance,MR )成像可以对淋巴结进行更为准确的定性诊断[1]。但大多数研究只是从淋巴结

大体病理上判断USP I O 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

对淋巴结精细病理解剖结构与USP I O 在淋巴结内的

强化部位、特点及信号强弱关系等的研究较少。本

研究旨在采用不同模型淋巴结的MR 增强影像学表

现与病理标本的准确对照,通过研究淋巴结USP I O

增强MR 影像特征,从病理显微结构上探讨USP I O

对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材料 健康雄性新西兰兔36只,体重(215±

015)kg,由北京协和医院动物中心提供;完全弗氏佐剂购于Sig ma 公司,VX2瘤株购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中心;USP I O 由法国Guerbet 公司惠赠。动物模型的建立 36只兔随机分成2组,每组

18只,分别用于建立炎性淋巴结模型和淋巴结肿瘤转移模型。炎性淋巴结模型的建立:以3%戊巴比妥钠(30mg/kg )经耳缘静脉麻醉后,在兔双足脚足垫处分别注射015m l 完全弗氏佐剂,注射后2周建立腘窝炎症淋巴结模型。淋巴结肿瘤转移模型:浓度为112×107

/m l 的VX2瘤株单细胞悬液,2m l 注射器吸取,1m l /单侧,于兔双侧小腿肌肉接种,接种3周后建立腘窝

淋巴结肿瘤转移模型。核磁扫描 扫描前从兔耳缘静脉注射3%戊巴比妥钠(30mg/kg )麻醉。增强前及USP I O 注射24h

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颗粒淋巴结成像及其与病理超微结构的比较

Vol 131No 12 141 

后的扫描均采用GE Signal Excite HD 115T 超导型磁

共振扫描仪,包括轴位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序列

(fast sp in echo T2weighted i mage,FSE T2W I )及T2

map 序列。体位为俯卧位,足先进,选用八通道头颈相控阵线圈,轴位T2map 成像参数:重复时间(repe 2

tition ti me,TR )1200m s,回波时间(echo ti m e,TE )

11、22、33、44、55、66m s,层厚2mm,层间距0

mm ,激励次数(number of excitation,NEX )=1,矩阵128×128,视野(field of view,FOV )16cm ×16

cm 。FSE T2W I (TR 2400m s,TE 7016m s )。USP I O

增强剂由耳缘静脉缓慢注射,剂量为90μmol Fe /kg

(相当于5103mgFe /kg )。病理学检查 处死实验兔,取淋巴结,朝向腘窝方向为前面,横断面切开,厚度约3μm,用10%中性甲醛溶液浸泡,石蜡包埋,同一标本分别进行HE 染色和普鲁士蓝铁染色。HE 染色标本在体式镜及显微镜下观察,注意炎症性淋巴结皮质区、副皮质区及髓索的比例差异及肿瘤转移性淋巴结中瘤巢的大小。普鲁士蓝铁染色标本在高倍镜下观察铁颗粒在淋巴结内的分布。最后1例兔炎症模型及肿瘤

转移模型的双侧淋巴结标本横断面切开后,取一半

标本进行常规固定及染色,另一半用215%的戊二醛

液固定12h 后,经锇酸固定、乙醇脱水、环氧丙烷

浸泡,最终采用环氧树脂包被。样品经常规超薄切

片后,用乙酸双氧铀及枸橼酸铅双染色,采用JE M 2

1200EX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的形态及US 2

P I O 颗粒的位置。病理结果由1名高年病理科主治医师与1名高年放射科主治医师共同读片记录。图像分析 由2名从事多年放射科肿瘤影像学

工作的医师在不知道病理结果的情况下共同观察US 2

P I O 增强前后FSE T2W I 包括淋巴结的信号变化范围在内的淋巴结信号强度变化特点。在S UN ADW 412工作站上测定淋巴结T2值并计算强化率。具体测量方法:经GE Functool 软件处理,选取整个淋巴结横断面作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 I ),连续测量3个层面后取平均值,分别测定淋巴结在USP I O 增强前及增强后的T2值,并计算其强化率,公式:M R =(M o 2M s )/Mo ×100%。式中M o 、M s 分别为增强前、后的淋巴结T2值。记录图像强化特征后结合病理结果评价淋巴结的强化特征与淋巴结病理改变的关系。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10统计软件,根据病

理结果将炎症模型兔的炎症淋巴结与肿瘤转移模型兔的转移性淋巴结进行比较,首先比较两者USP I O 增强前T2值有无差异,其次比较二者增强后T2值有无差异,最终对2组淋巴结增强后T2强化率进行比较。对各组数据首先进行正态性分布检验(Kol 2

mogorov 2S m irnov 检验),如符合正态性分布则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如不符合正态性分布,则采用非参数轶和检验(W ilcoxon 检验)。P <01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 果淋巴结病理诊断结果 根据病理诊断结果,炎

症组所有36枚腘窝淋巴结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炎性增

生性改变,包括以髓索增生为主及以副皮质区或皮

质区增生为主;肿瘤转移组36枚淋巴结中10枚为

炎性增生性改变,26枚淋巴结为不同程度的肿瘤转

移,其中4枚淋巴结为面积较小的局灶性转移,较

小的瘤巢仅在淋巴结包膜下分布,占有淋巴结面积

不超过30%且瘤巢未累及髓索;19枚转移面积在

50%~80%,主要包括包膜下的多灶性转移或经髓索的转移;3枚淋巴结为肿瘤浸润导致的淋巴结完全性液化坏死改变,HE 染色表现为大片红染区,仅存在包膜结构,内部结构完全丧失。淋巴结USP I O 强化特征及其与病理结构的关系 炎症组炎性增生性淋巴结(n =36)经USP I O 强化后在T2W I 上显示强化区域呈极低信号,强化程度均匀,主要分布在淋巴结中心,呈宽窄不一的环形

或C 形,强化区周围尚可见环形无明显强化区(图

1)。结合病理结果显示以髓质增生为主的炎性淋巴结USP I O 增强后可见较宽大的USP I O 强化中心,外周未强化区较菲薄(n =14);以副皮质及皮质增生

为主的炎性淋巴结USP I O 增强后低信号区小而集中,

外周无明显强化区较宽大(n =22)(图2)。肿瘤转

移组26枚转移性淋巴结中,强化特征不尽一致。4

枚面积较小的局灶性淋巴结转移的淋巴结在USP I O

增强前呈均匀的T2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淋巴结

中心区域不连续或受挤压变形的近环形极低信号强

化区(图3)。19枚肿瘤浸润面积超过50%在USP I O

增强前呈T2W I 稍高信号,强化后淋巴结信号轻度均

匀性减低,但不表现为中心的环形极低信号区(图

4)。3枚完全坏死液化的淋巴结呈较高的T2信号强度,USP I O 增强后无明显信号减低变化(图5)。淋巴结T2值及强化率 USP I O 增强前炎性淋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42 Ap ril,2009

结(n =36)及肿瘤转移淋巴结(n =26)的T2值均

符合正态性分布(P =01200,P =01175),肿瘤转移

淋巴结与炎性淋巴结的增强前T2值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1001),但绝对值相差仅20m s;USP I O 增强后炎性淋巴结的T2值明显降低,转移性淋巴结T2值减低较少,两者间T2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 =01000)。炎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的平均强化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 =01000)(表1)

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颗粒淋巴结成像及其与病理超微结构的比较

Vol 131No 12 143 

表1 炎性淋巴结及转移性淋巴结的T2值及强化率

Table 1 T2value and enhancement rate of inflammatory and metastatic ly mph nodes

淋巴结病理结果

Pathological result of ly mph nodes 增强前T2值T2value before enhancement (m s )

增强后T2值T2value after enhancement (m s )强化率Enhancement rate (%)炎性淋巴结I nflammat ory ly mph nodes (n =36)122147±24130

50159±713757139转移性淋巴结M etastatic ly mph nodes (n =26)

103173±14172373123±2113333

2914533与炎性淋巴结比较,3P =01001,33P =010003P =01001,33P =01000compared w ith inflammatory ly mph nodes

普鲁士蓝铁染色结果 与肿瘤转移性淋巴结相比,炎症性淋巴结中的蓝色铁颗粒较多,且大多分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44 Ap ril,2009布在髓索内;肿瘤转移性淋巴结内蓝色铁颗粒较少,

且瘤巢内无铁颗粒的沉积(图6)。

电镜观察结果 炎性淋巴结电镜观察显示髓索

内的大量吞噬了铁颗粒的巨噬细胞,细胞伪足较多,

胞浆内可见大量含有铁颗粒的胞饮泡,部分图像尚

可见正在吞噬铁颗粒的巨噬细胞。肿瘤转移淋巴结

中的巨噬细胞内可见多个溶酶体,部分溶酶体内可

见细胞残迹,未见到含铁颗粒的胞饮泡结构(图

7)。图7 炎性及转移性淋巴结中巨噬细胞的电镜图片

F ig 1 Electronic i m ages of macrophage in inflammatory and meta 2

static ly mph nodes

A 1炎性淋巴结中的巨噬细胞,其内可见大量含有铁颗粒的胞饮泡(箭头);

B 1转移性淋巴结中的巨噬细胞,胞浆内尚可见大量细胞碎屑及残迹,但未见含铁颗粒的胞饮泡结构A 1Electronic i m age of macrophage in an inflammatory ly mph node,and many black granule were observed in the cytophagic bubbles of the macrophage rep resenting iron particles (arrow )1B 1Electronic i m age of macrophage in a metastatic ly mph node,and p lenty of cellular residues were seen scattered around the p las ma but no black granule were found inside the cell 讨 论对于肿瘤患者来说,能否准确地评价淋巴结转移关系到临床分期、治疗计划的制定和对预后的判断。常规影像学技术包括CT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 2nance i maging,MR I )、超声等不同方法在评价转移性淋巴结时存在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的问题[224]。新型MR 阴性造影剂USP I O 由非化学计量的Fe 3O 4磁性单晶体组成,外面包裹低分子量葡聚糖[5],属于单核网状内皮系统造影剂,可以被淋巴结内的巨噬细胞

吞噬,使得淋巴结在磁共振图像上呈低信号改变。

目前USP I O 已经以早期临床试验的方式应用到了以

腹盆腔恶性肿瘤为主的淋巴结转移诊断评估中,敏

感性82%~100%、特异性9215%~100%

[629]。近期

研究显示USP I O 增强MR 图像检测兔髂血管周围淋巴结的敏感性和准确度显著高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CT,并有助于发现<5mm 微小转移淋巴结[10]。可见,磁性氧化铁纳米微粒以其高特异高敏感性在区分良恶性淋巴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用网状内皮系统靶向性造影剂的MR 成像可以对淋巴结进行更为准确的定性诊断。但USP I O 的淋巴结成像方法仍然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如M ichel 等[6]报道USP I O 增强对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诊

断的敏感性仅为82%。本研究显示炎症性淋巴结较

肿瘤转移淋巴结的USP I O 强化更为明显,同时,US 2

P I O 的淋巴结强化特征与其内的超微结构有着很大关

系,有可能解释前人研究中假阳性及假阴性的发生。

由于USP I O 被巨噬细胞吞噬后沉淀于淋巴结内

使得淋巴结的T2驰豫缩短而成像。而淋巴结内的巨

噬细胞虽位于皮质淋巴窦、副皮质区、髓索、髓质淋巴窦等各个部位,但主要分布于髓索及髓质淋巴窦,即淋巴结的中心,本研究普鲁士蓝染色证实了这一现象。因此可以看到兔炎症淋巴结的USP I O 强

化是以髓质强化为主的中心样强化,周边区域强化

不明显。若淋巴结皮质内淋巴滤泡增生较明显,副

皮质区扩大,则淋巴结的强化区域缩小,在MR I 图

像上也可以看到淋巴结不均匀强化的表现,导致诊

断上假阳性的出现。肿瘤较常见的淋巴结转移方式

是被膜下的巢状转移。但是,当瘤巢体积较小未累

及髓质区导致髓质区变形或破坏时,髓质的USP I O

强化表现不会被影响,导致诊断上假阴性的出现。

有些淋巴结虽然肿瘤组织未完全浸润破坏淋巴结结

构,但在USP I O 增强后淋巴结强化仍然不明显,这

可能与肿瘤浸润淋巴结后影响结内巨噬细胞功能有

关。电镜结构显示巨噬细胞内含有大量的细胞残迹,

提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可能出现饱和。

兔腘窝部只有一个淋巴结,便于取材和定位,

病理切片采用3μm 横断面,与影像扫描参数断面基

本保持一致,保证了淋巴结的断面病理结构与MR I

图像的精确对照。本研究的剂量采用相当于5mg/kg

铁颗粒,而其他针对人及兔淋巴结的研究多采用216

mg/kg [8,10211],因此良性淋巴结的不均匀强化应不是

剂量不足引起的。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包括:(1)对淋巴结内转移灶的显示受到空间分辨力、USP I O 的剂量以及转移灶的具体定位(生发中心或淋巴窦)等几个因素的影响;(2)磁化率效应取决于主磁场强度和梯度场强度,敏感度受到制约,故其对于淋

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颗粒淋巴结成像及其与病理超微结构的比较

Vol 131No 12 145 

巴结内微小转移灶和包膜下浸润的前哨淋巴结的诊断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3)本研究发现的假阳性及假阴性的可能原因是基于兔淋巴结而非人淋巴结的病理改变,用于推广到人淋巴结USP I O 强化特征的解释可能存在因物种差异导致的不一致。

综上,磁性氧化铁纳米微粒对淋巴结的强化能力与淋巴结的超微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能导致临床应用中假阳性及假阴性情况的存在。但随着对其发生机制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有助于对USP I O 诊断淋巴结性质的检查方法进行有效的调整,使之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本文图5,6见插图第3页)参 考 文 献[1]Saksena MA,Saokar A,Harisinghani MG 1Ly mphotrop ic nanoparticle enhanced MR i m aging (LNMR I )technique for ly mph node i m aging [J ]1Eur Radi ol ogy,2006,58(3):36723741[2]Sum i M ,Ohki M ,Nakamura T 1Comparison of sonography and CT for differentiating benign from malignant cervical ly mph nodes in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J ]1AJR Am J Roentgenol,2001,176(4):1019210241[3]van den B rekel MW ,Stel HV,Castelijns JA,et al 1Cervi 2cal ly mph node metastasis:assess ment of radi ologic criteria [J ]1Radiology,1990,177(2):37923841[4]Chikui T,Yonetsu K,Nakamura T 1Multivariate feature a 2nalysis of sonographic findings of metastatic cervical ly mph nodes:contributi on of bl ood fl ow features revealed by power

Dopp ler sonography for p redicting metastasis [J ]1AJNR Am J Neuroradiol,2000,21(3):56125671

[5]W ang YX,Hussain S M ,Krestin GP 1Superparamagnetic i 2ron oxide contrast agents:physicochem 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pp licati ons in MR i m aging [J ]1Eur Radi ol ogy,2001,11(11):23191[6]M ichel SC,Keller T M,Froehlich J M,et al 1Preoperative breast cancer staging:MR i m aging of the axilla with ultras 2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enhancement [J ]1Radi 2ology,2002,225(2):52725361[7]Mazda M ,Christ opher CR,Andreas K,et al 1Axillary ly mph node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rcinomas:assess 2ment with nonenhanced versus USP I O 2enhanced MR i m aging [J ]1Radi ology,2006,241(2):36723771[8]Gul m araes AR,Tabatabei S,Dahl D,et al 1Pilot study eval 2

uating use of ly mphotrophic nanoparticle 2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 m aging for assessing ly mph nodes in renal cell cancer [J ]1U rology,2008,71(4):70827121

[9]Tokuhara T,Tanigawa N,Matsuki M ,et al 1Evaluation of

ly mph node metastases in gastric cancer using magnetic res 2onance i m aging with ultras 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USP I O ):diagnostic perfor mance in post 2contrast i m ages u 2sing new diagnostic criteria [J ]1Gastric Cancer,2008,11(4):19422001

[10]Choi SH,Moon W K,Hong JH,et al 1Ly mph node metasta 2

sis:ultras 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2enhanced MR i m aging versus PET/CT in a rabbit model [J ]1Radi ol ogy,2007,242(1):13721431

[11]Max JL,Sanne ME,A lfons GH 1USP I O 2enhanced MR i m a 2

ging for nodal staging in patients with p ri m ary rectal cancer:p redictive criteria [J ]1Radiology,2008,246(3):80428111

(2009202211收稿)

淋巴瘤的病理及分类

淋巴瘤的典型病理学特征有:①淋巴结正常滤泡性结构为大量异常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所破坏,被膜及其周围组织同样被侵及;②异常细胞的分裂指数增高。淋巴瘤是一组非均一性疾病,依据其病理学特点分为霍奇金病(HD)和非霍金奇淋巴瘤(NHL)。一、霍奇金病以细胞多样性及肿瘤组织中找到Reed-sternberg细胞为特征。1966年Rye会议将其分为4个亚型(表5-6-1)。以结节硬化型及混合细胞型最为常见,各型并非固定不变,尤以淋巴细胞为主型,易向其他各型转化,结节硬化型较为固定。表5-6-1 霍奇金病的病理亚型Rye会议分类预后淋巴细胞为主型好,平均存活9.2年结节硬化型较好,平均存活4.2年混合细胞型较差,平均存活2.5年淋巴细胞减少型最差二、非霍金奇淋巴瘤其病理分类在1940年以前简单地分为三类,即滤泡性淋巴瘤、淋巴肉瘤和网状细胞肉瘤。1966年Rappaport根据淋巴结病变是否有结节性,将其分为结节型与弥漫型。又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和细胞成分进一步分类(表5-6-2)。晚近由于对淋巴细胞的成熟过程及各阶段的生理功能的认识日益增多,发现从前分类中的网状细胞或组织细胞,绝大多数是转化中的淋巴细胞。真正的组织细胞淋巴瘤仅占NHL的5%。混合型是淋巴细胞转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同时存在。1980年提出了国际工作分类法(Working Famulation),是根据病理学与疾病的临床表现分成低度、中度及高度恶性(5-6-3)。此分类法与治疗反应关系密切,具有实际临床意义。在此基础上,1985年我国提出成都会议分类法(表5-6-4)。其与工作分类法相比,类型增加,免疫功能属性更明确,绝大多数病例能归入。目前我国正采用此分类法。表5-6-2 Rappaport分类法(1966)结节性型弥漫性型淋巴细胞分化良好性淋巴细胞分化不良性混合细胞性组织细胞性未分化型(包括Burkitt淋巴瘤)表5-6-3 国际工作分类低度恶性 A.小淋巴细胞型B.滤泡性小裂细胞为主型C.滤泡性小裂细胞与大细胞混合型中度恶性D.滤泡性大细胞为主型E.弥漫性小裂细胞型F.弥漫性大、小细胞混合型G.弥漫性大细胞型高度恶性H.大细胞、原免疫细胞型I.原淋巴细胞型J.小无裂细胞(Burkitt)型杂类复合型、蕈样霉菌病骨髓外浆细胞瘤、不能分类表5-6-4 成都会议工作分类(1985)低度恶性中度恶性高度恶性小淋巴细胞性弥漫型裂细胞性无裂细胞性淋巴浆细胞性弥漫型裂-无裂Burkitt淋巴瘤滤泡型裂细胞性细胞性免疫母细胞性滤泡型裂-无裂滤泡型无裂透明细胞性细胞性细胞性多形细胞性分化好髓外浆分化差髓外浆淋巴母细胞性细胞瘤细胞瘤(曲核与非曲核)蕈样霉菌病不能分类组织细胞性

淋巴瘤病理规范化诊断专家共识

淋巴瘤病理规范化诊断专家共识

————————————————————————————————作者:————————————————————————————————日期: ?

淋巴瘤病理规范化诊断专家共识 李小秋汝昆陈刚林素暇周小鸽高子芬刘卫平姜文奇朱雄增 恶性淋巴瘤(以下称“淋巴瘤”)是一组B、T或NK细胞起源、类型复杂的肿瘤总称,广义的淋巴组织肿瘤还包括组织细胞 和树突细胞来源的肿瘤。近年来,淋巴瘤临床诊治与基础研究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推动着淋巴瘤病理分类不断向前演进,也对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适应淋巴瘤现代诊疗模式的需求,促进国内不同层次的病理科对淋巴瘤诊断水平的提高,本文作者于2013年11月9日和2014年2月22日先后两次召开会议,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淋巴病理诊断相关流程与规范,现将与会专家达成的共识总结如下。一、淋巴瘤病理诊断总则目前,淋巴瘤的类型区分和诊断标准主要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 的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WHO分类认为不同类型或亚型的淋巴瘤在其形态、免疫表型、遗传学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各自具备独特的特征。对这些疾病的识别,因此也应建立于对上述参数全面评估、综合判断的基础之上。淋巴瘤病理诊断整合了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流式细胞分析、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多种辅助检测技术。当前,对于绝大部分病例而言,经典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仍然是诊断淋巴

瘤最主要的方法,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则是判断肿瘤免疫表型以及检测部分遗传学异常的重要手段。所以,几乎所有淋巴瘤病例均需接受包括免疫组化在内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之后方能确诊,部分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还需辅以其他必要的检测技术。淋巴瘤首次病理诊断必须依据切除或切取活检所获得的组织标本做出。一般而言,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不宜作为淋巴瘤确诊(特别是首诊)和分型的可靠依据,但可用于淋巴瘤疑似病例的初筛以及确诊病例的其他可疑受累灶或复发病变的确认,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例如:白血病等非实体性肿瘤、体液标本或获得病变组织较为困难时),细胞学检查亦可用于疾病诊断,但通常需辅以细胞块制作、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或细胞遗传学分析等辅助检查。独特的临床特点也是某些类型淋巴瘤确诊的重要依据,因此,申请病理检查的临床医师有义务通过填写病理检查申请单向病理医师提供必要的信息: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活检部位等一般信息以及临床表现、影像学、内镜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的主要阳性发现、既往病理检查记录等。病理医师亦可通过查阅电子病历、直接与相关临床医师沟通或参加淋巴瘤病例临床多学科讨论等多种形式获得相关信息。二、标本获得、组织处理与切片制作足量、合格的诊断性组织是对淋巴瘤进行形态观察以及开展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研究的物质基础。标本获得、组织处理和切片制作等环节也因此直接影响到淋巴瘤

淋巴结肿大常见的疾病

淋巴结肿大常见的疾病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淋巴结肿大常见的疾病1白血病:是由于白血病细胞的浸润常引起淋巴结肿大,多为全身性,大小不一,可有压痛,淋巴结无破坏。外周血检查可发现幼稚细胞,骨髓符合白血病诊断。淋巴结内为白血病细胞浸润。2淋巴瘤:淋巴结呈进行性肿大,多为无痛性,淋巴结触之韧硬。常伴有发热、出汗、皮肤瘙痒。饮酒后可诱发淋巴结疼痛。使用激素后,淋巴结可缩小,临床症状减轻。病理检查具有特异性。3恶性组织细胞病:病变多累及肝脾和淋巴结,淋巴结肿大呈弥散性,较少有局限性肿块。淋巴结肿大大小不一。临床常伴有发热,进行性衰竭,白细胞降低,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血片和骨髓或肝脾淋巴结活检中可找到异常组织细胞。4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本病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典型的临床表现具有三大特征,发热(热型不定)、咽痛、浅表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主要发生在颈部。淋巴结大小不一,可有压痛。病理特点为淋巴组织良性增生。 白血病:是由于白血病细胞的浸润常引起淋巴结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急 性单核性白血病以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最常见。白血病性淋巴结肿大特点是;淋巴结肿 大多为全身性,大小不一,可有压痛,淋巴结无破坏。外周血检查可发现幼稚细胞,骨 髓符合白血病诊断。淋巴结内为白血病细胞浸润。 淋巴瘤:是淋巴系统的肿瘤。也可播散到血液及骨髓,可发生浅表或深部淋巴 结肿大,淋巴瘤肿大的淋巴结特点是:淋巴结呈进行性肿大,多为无痛性,淋巴结触之

韧硬。 常伴有发热、出汗、皮肤瘙痒。饮酒后可诱发淋巴结疼痛。使用激素后,淋巴结可缩小,临床症状减轻。病理检查具有特异性。 恶性组织细胞病:属于淋巴网状组织的一种恶性增殖性疾病。病变多累及肝脾 和淋巴结,淋巴结肿大呈弥散性,较少有局限性肿块。淋巴结肿大大小不一。临床常伴 有发热,进行性衰竭,白细胞降低,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血片和骨髓或肝脾淋巴结活 检中可找到异常组织细胞。 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本病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典型的临床表 现具有三大特征,发热(热型不定)、咽痛、浅表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主要发生 在颈部。淋巴结大小不一,可有压痛。实验室检查血中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凝集试 验:以上,抗的抗体阳性病理特点为淋巴组织良性增生。 血管性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是一种异常的非肿瘤性免疫增殖性疾病。临床多 见于女性,表现发热,全身淋巴结肿大,可有皮疹及皮肤瘙痒。辅助检查白细胞增多, 血沉增快,抗生素治疗无效,激素可改善症状。淋巴结病理表现为淋巴结破坏,毛细血 管壁增生,为免疫母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间阳性,无定形物质沉积,细胞间有嗜伊红,无结构物质沉积。

细胞病理学检查常规

细胞病理学检查常规 一、申请单和标本的验收、编号和登记 (一)病理科应有专人验收细胞病理学检查申请单和送检的标本。 (二)病理科验收人员必须: 1.同时接受同一患者的申请单和标本。 2.认真核对每例申请单与送检标本及其标志(联号条或其他写明患者姓名、送检单位和送检日期等的标记)是否一致;对于送检的微小标本,必须认真核对送检容器内或滤纸上是否确有组织及其数量。发现疑问时,应立即向送检方提出并在申请单上注明情况。 3.认真检查标本的标志是否牢附于放置标本的容器上。 4.认真查阅申请单的各项目是否填写清楚,包括:①患者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送检单位(医院、科室)、床位、门诊号/住院号、送检日期、取材部位、标本数量等],②患者临床情况[病史(症状和体征)、化验/影象学检查结果、手术(包括内镜检查)所见、既往病理学检查情况(包括原病理号和诊断)和临床诊断等]。 5.在申请单上详细记录患者或患方有关人员的明确地址、邮编及电话号码,以便必要时进行联络,并有助于随访患者。 (三)用于细胞学检查的标本必须新鲜,取材后应尽快送至病理科(或细胞病理学室,下同);病理科核验检材无误后,应尽快进行涂片和染色。 (四)病理科验收标本人员不得对申请单中由临床医师填写的各项内容进行改动。 二、细胞涂片、组织印片和压片的基本要求 (一)细胞涂片、组织印片和压片。 (二)肿物细针穿刺物涂片 1. 应由掌握细针穿刺技术的注册医师或注册助理医师,按照细针穿刺技术操作常规,亲自对确适应症且无禁忌症的患者采取穿刺物。 2. 适应症:通常为: (1)浅表肿物:乳腺、甲状腺、涎腺、淋巴结、前列腺、皮下软组织和骨等。 (2)胸腔肿物:肺、胸膜和纵隔等。

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方案(2017版)

恶性淋巴瘤诊疗规(2015年版) 一、概述 恶性淋巴瘤(也称为淋巴瘤)是我国最常见的十大肿瘤之一。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公布的数据,2003年至2013年,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约为5/10万。由于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治疗原则各有不同,为进一步规我国淋巴瘤诊疗行为,提高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委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制订我国常见病理类型恶性淋巴瘤的诊疗规。 二、淋巴瘤的诊断 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等进行诊断。 (一)临床表现 淋巴瘤的症状包括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痒和乏力等。局部症状取决于不同的原发和受侵部位,最常见表现为无痛性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二)体格检查 应特别注意不同区域的淋巴结是否增大、肝脾的大小、伴随体征和一般状态等。 (三)实验室检查 应完成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β2微球蛋白、血沉、乙肝和丙肝病毒检测,以及骨髓穿刺细胞学和(或)活检等。对于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受侵危险的患者应进行腰穿,予以脑脊液生化、常规和细胞学等检查。对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应进行外周血EB病毒DNA滴度检测。

(四)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CT、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超声和窥镜等。 1.CT:目前仍作为淋巴瘤分期、再分期、疗效评价和随诊的最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无碘对比剂禁忌证的患者,应尽可能采用增强CT。 2.MRI:对于中枢神经系统、骨髓和肌肉部位的病变应首选MRI 检查;对于肝、脾、肾脏、子宫等实质器官病变可以选择或者首选MRI 检查,尤其对于不宜行CT 增强者,或者作为CT 发现可疑病变后的进一步检查。 3.PET-CT:除惰性淋巴瘤外,PET-CT 推荐用于有条件者的肿瘤分期与再分期、疗效监测、肿瘤残存及复发时的检查;PET-CT 对于疗效和预后预测好于其他方法,可以选择性使用。 4.超声:一般不用于淋巴瘤的分期。对于浅表淋巴结和浅表器官(如睾丸、乳腺)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后随诊具有优势,可以常规使用;对于腹部、盆腔淋巴结可以选择性使用;对于肝、脾、肾、子宫等腹盆腔实质性器官的评估,可以作为CT 和MRI 的补充,尤其是不能行增强CT 时。超声可用于引导穿刺活检、胸腹水抽液和引流。 (五)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是淋巴瘤诊断的主要手段。病理诊断的组织样本应首选切除病变或切取部分病变组织。如病变位于浅表淋巴结,应尽量选择颈部、锁骨上和 腋窝淋巴结。粗针穿刺仅用于无法有效、安全地获得切除或切取病变组织的患者。初次诊断时,最好是切除或切取病变组织。对于复发患者,可以通过粗针或细针穿刺获取的病变组织来诊断。淋巴瘤的病理诊断需综合应用形态学、免疫组化、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尚无一种技术可以单独定义为金标准。

第八章 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

第八章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 通过本章学习,你将能回答关于“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的下列问题: 1.细胞病理学标本采集和处理方法? 2.细胞病理学涂片固定和染色方法? 3.细胞病理学诊断原则和基本步骤? 4.损伤细胞的细胞形态学改变? 5.良恶性细胞的形态学区别? 6.恶性细胞的细胞病理学诊断要点? 7.女性生殖道正常上皮细胞的形态学特点? 8.女性生殖道非炎症和反应变化的细胞形态学特点? 9.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细胞病理学特点? 10.正常呼吸道细胞的形态学特点? 11.呼吸道良性病变细胞的形态学特点? 12.各类型肺癌细胞的形态学特点? 13.良性病变积液中常见细胞的形态学? 14.恶性病变积液细胞的形态学特点? 15.良性病变淋巴结肿大的细胞学涂片特点? 16.恶性淋巴瘤细胞的形态学特点? 17.常见淋巴结转移性肿瘤的形态学特点? 细胞学是一门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科学。细胞病理学(cytopathology)是检验医学的一个分支,通过检查细胞的形态学特点,进行健康和疾病的筛查、诊断和研究,即对无症状个体进行癌前病变的筛检,

对有症状或有体征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标本采集方法不同,分为脱落细胞学(exfoliative cytology)和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第一节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技术 细胞病理学诊断多基于光学显微镜观察,在作出诊断前,不仅应仔细考虑相关的组织学变化,而且应考虑标本的质量。所获细胞能否代表病变靶组织或器官的细胞群体,是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准确和可靠的前提。 一、标本采集 (一)脱落细胞标本 细胞标本脱落自上皮表面,包括:①咳出:如痰液。②排泄、导尿或膀胱镜:如尿液。③挤压:如乳头分泌物等。自行脱落的细胞与采用机械方法取得的细胞不同,前者常单个散在,后者常聚集成群。脱落细胞常呈球形,与细胞膜僵硬、细胞骨架力、表面张力、局部微环境和脱落时间长短有关,细胞质和细胞核会出现一系列退化性改变。其适用范围见表8-1。 表8-1 脱落细胞适用范围 靶器官操作方法主要用途次要用途 女性生殖道吸取法获得阴道涂片,用乙 醇固定阴道、子宫颈、子宫内膜癌 前病变和癌的诊断,罕用于 卵巢和输卵管 识别感染性因子,如细 菌、病毒、霉菌或寄生 虫 呼吸道新鲜或采集于固定液中痰 液,制成涂片或细胞块原位癌和肺癌的诊断识别感染性因子,如细 菌、病毒、霉菌或寄生 虫 泌尿道新鲜尿或采集于固定液中 尿液,制成涂片或细胞离心 涂片原位癌和高度癌肿的诊断识别病毒性感染和药物 影响 积液(胸腔、腹腔、心包腔)新鲜或采集于固定液中积 液,制成涂片或细胞块 转移性肿瘤和原发性间皮 瘤诊断 - 其他(脑脊液、滑膜液等)采集于固定液中标本,细胞 离心法制片 炎症和转移性肿瘤鉴别诊 断 识别感染性因子,如病 毒和霉菌 主要特点有:①宜从临床病变器官获取标本。②标本内常含大量各种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细胞。③细胞成分保存较差。④标本内可含有炎症细胞、巨噬细胞、微生物和外源性污染物。⑤能进行多次采样。 (二)刮擦细胞标本 指通过物理作用刮擦取得的细胞标本,包括:①刷取(brushings):如气管、子宫颈。②刮取(scrapings):如乳头、皮肤、子宫颈。③灌洗(lavage):用等渗生理盐水溶液冲洗所得液体,如支气管。其适用范围见表8-2。 表8-2 刮擦细胞适用范围 靶器官操作方法主要用途次要用途 子宫颈、阴道、外阴、子宫内膜刷取或刮取法获得 标本。涂片立即用 乙醇固定 癌前病变、早期癌肿和癌肿 诊断和鉴别诊断 其他器官或女性生殖道其 他部位(卵巢、输卵管) 肿瘤的诊断,识别感染性

中国淋巴瘤病理规范化诊断专家共识-修订稿

中国淋巴瘤病理规范化诊断专家共识 李小秋汝昆陈刚林素暇周小鸽高子芬刘卫平姜文奇朱雄增 作者单位: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李小秋、朱雄增);300041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病理中心(汝昆);350014 福建省肿瘤医院(陈刚);51006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林素暇);10005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周小鸽);100191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高子芬);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刘卫平);51006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内科(姜文奇) 执笔人单位: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李小秋(E-mail:leexiaoqiu@https://www.360docs.net/doc/1c504929.html,)、朱雄增(E-mail:xiongzengzhu@https://www.360docs.net/doc/1c504929.html,)];300041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病理中心(汝昆,E-mail:kunru@https://www.360docs.net/doc/1c504929.html,);350014 福建省肿瘤医院(陈刚,E-mail:naichengang@https://www.360docs.net/doc/1c504929.html,) 恶性淋巴瘤(以下称“淋巴瘤”)是一组B、T或NK细胞起源、类型复杂的肿瘤总称,广义的淋巴组织肿瘤还包括组织细胞和树突细胞来源的肿瘤。近年来,淋巴瘤临床诊治与基础研究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推动着淋巴瘤病理分类不断向前演进,也对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适应淋巴瘤现代诊疗模式的需求,促进国内不同层次的病理科对淋巴瘤诊断水平的提高,本文作者于2013年11月9日和2014年2月22日先后两次召开会议,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淋巴病理诊断相关流程与规范,现将与会专家达成的共识总结如下。 一、淋巴瘤病理诊断总则 目前,淋巴瘤的类型区分和诊断标准主要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WHO分类认为不同类型或亚型的淋巴瘤在其形态、免疫表型、遗传学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各自具备独特的特征。对这些疾病的识别,因此也应建立于对上述参数全面评估、综合判断的基础之上。淋巴瘤病理诊断整合了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流式细胞分析、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多种辅助检测技术。当前,

初步了解淋巴结的良性恶性特征

老司机带你上路,一小时教你了解淋巴结 绪论 我本人患淋巴结肿大已经接近5年的历史了,其间高峰全身大约40个肿大的淋巴结,最大位于下颌部位(颈部1区B)28X16mm。目前大多数消退,剩下颌部位两侧对称生长以及颈部3、4区各一。今年三月进入淋巴结吧,发现病友若干。发帖以来,累积给3900余病友咨询,发现大家的问题多带有共性。 对于这些问题,我结合普通外科、肿瘤临床病理学、血管和淋巴管外科、超声诊断学、放射诊断学、血液内科学、人体解剖学、等我所学过的知识给大家做一个讲解。本文部分内容代表我个人见解,其中涉及理论资料均出自正规医学文献。本文加粗部分是我个人认为的重点,蓝色部分是正规医学教材和文献的原文引用。 第一章我千叮万嘱的话,你们一定要记住 1、没有任何一种或者几种身体症状是判断自己是否有恶性肿 瘤的依据,在没有科学仪器检查报告的支持下,所有你的 感受和疑点都是浮云。 2、让你生不如死的根本不是肿瘤,是你的思想。 3、恐惧不是来自于无知,更不是是来自于渊博,而是来自于 一知半解。知识不是来自于病友间的以讹传讹,也不是来 自于百度里那些“可能”“不排除”之类的未知来源的参考 资料,而是来自于正规出版社的专业书籍以及有大量临床 经验的老师的衣钵传承。

4、我愿意尽全力帮助病友参考大家的检查报告,并提出自己 的建议和意见,也愿意为进了医院一头雾水的病友参考选 择科室,但是不解答“我明天会不会的癌症”“我这些症状 到底是不是癌症”“你怎么和百度说的不一样”······这样 的话题。拿百度来跟我说事的,我拒绝回答。你拿出正规 的理论依据,我也愿意向你学习。学无止境,我只是个自 学的患者,不是权威。 5、因为我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每天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 为大家服务。上午十点——晚上九点,我不定时的解答大 家的问题,在贴吧、在QQ567778807群,在QQ好友私聊 123513333,还有我自己的微信LS123513333 。如果没有 特别紧急的情况不要加我微信。每天上线回答顺序是贴吧、QQ私聊、微信。 6、贴吧的大神刀倒齐一直是我非常尊敬的前辈,如果我的观 点和他的观点有差异,请大家参考我们的综合意见。他有 多年的肿瘤研究和与确诊患者交流经验,更多数时候解答 有病理意义的问题。我多数时候在为病友脱恐和科普。我 们都是大家的义工,希望大家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咨询 的对象。 7、本文我尽量使用病友都能读懂的词汇和大众理论进行编 写,部分专业词汇转换中可能与专业医学工作者和学者的 理解存在歧义,如有不准确的地方,请大家提宝贵意见。

病理学主治医师: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脾、骨髓考试答案.doc

病理学主治医师: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脾、骨髓 考试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女性,42岁,全身乏力并消瘦3个月就诊,查脾明显肿大,贫血。无外伤及肿瘤史,切除脾送检。如果怀疑原发性肿瘤,肉眼检查切面所见为( )A.单房性囊肿 B.蜂窝状 C.被膜下破裂 D.大小不等的灰白结节或弥漫浸润 E.多发性脓肿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单项选择题 可发生白血病转化的是( )A.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B.经典型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 C.经典型富于淋巴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 D.经典型混合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 E.以上均不是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在霍奇金淋巴瘤中,只有结节 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可转化为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为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大约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10%累及骨髓,不发生白血病转化。 3、单项选择题 可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是()A.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B.经典型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 C.经典型富于淋巴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 D.经典型混合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 E.以上均不是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在霍奇金淋巴瘤中,只有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可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为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大约10%累及骨髓,不发生白血病转化。 4、单项选择题 预后最差的霍奇金淋巴瘤是()A.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 B.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NSHL) C.富于淋巴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LRHL) D.混合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MCHL) E.淋巴细胞消减型霍奇金淋巴瘤(LDHL)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单项选择题 女性,42岁,全身乏力并消瘦3个月就诊,查脾明显肿大,贫血。无外伤及肿瘤史,切除脾送检。如果是弥漫性大B细胞型中的中心母细胞性淋巴瘤,应做哪些标记诊断与鉴别()A.CD20、CD79a、CD10、Bcl-6、MUM-1 B.CD45RO、CD3、EMA C.CD15、CD30 D.CD68、CD117 E.IgG、Bcl-2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淋巴结超声诊断

淋巴结形似肾,由皮质髓质组成。 淋巴结的构造可因生理和病理情况不同而有所改变,与年龄、部位,有无病变等有关

解剖区域 淋巴结大小 纵横比(L/T) 淋巴结边界 淋巴门 淋巴结皮质 淋巴结内部回声 辅助特征 与邻近血管关系 彩色血流显像及多谱勒

②淋巴结大小 ?在同一切面图上测量最大纵径L与横径T,横径比纵径更有价值。(图4-4-1) ?正常淋巴结横径上限为5-8mm,若以5mm为限,则敏感性较高而特异性下降;若以8mm 为限,则敏感性下降而特异性增高。 ?下颌下、上颈部淋巴结通常较其它部位的淋巴结要大,这可能与口腔经常发炎有关。 ?二腹肌区域淋巴结横径>8mm、或颈部其它区域淋巴结横径>7mm,都应考虑恶性淋巴结,特别要怀疑鼻咽喉部肿瘤。 ?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通常是纵横径均匀性增大。 ?转移性淋巴结一般都很大,然而感染性淋巴结可以和转移性淋巴结一般大小,也有较小的 淋巴结内发生转移灶。 ?对已知原发肿瘤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发现相关部位淋巴结肿大,则高度提示淋巴结转移。 ③纵横比(L/T) ?又称淋巴结圆形指数,在同一切图上纵径L除以横径T,是诊断淋巴结肿大的主要指标。 ?良性淋巴结:多趋向于棱形、长椭圆形、长卵圆形,L/T≥2。(图4-4-2)但正常情况下, 下颌下、腮腺淋巴趋向于圆形,95%的下颌下淋巴结,59%的腮腺淋巴结L/T≤2。 ?恶性淋巴结:形态趋向于圆形,(图4-4-3)但恶性淋巴结早期可能呈卵圆形。 ?L/T为1.5时,超声区分正常反应性淋巴结与病理性淋巴结的敏感性为71%,特异性为65%;L/T为2时,敏感性提高到81-95%,特异性提高到67-96%。 ④淋巴结边界

淋巴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淋巴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淋巴瘤(lyphoma)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淋巴瘤的确诊发病率为5.94/10万,2015年预计发病率约为6.89/10万。由于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治疗原则各有不同,为进一步提高淋巴瘤诊疗能力和规范化水平,配合抗肿瘤药品供应保障有关政策调整,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现对《中国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2015年版)》进行修订和更新。 二、淋巴瘤的诊断 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等进行诊断。 (一)临床表现 淋巴瘤的症状包括全身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痒和乏力等。局部症状取决于病变不同的原发和受侵部位,淋巴瘤可以原发于身体的任何器官和组织,通常分为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结外两大类。最常见表现为无痛性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如有以上述症状的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诊时,应予以重视,并尽早转诊至上级医院或肿瘤专科医院。 (二)体格检查 应特别注意不同区域的淋巴结是否增大、肝脾的大小、

伴随体征和一般状态等。 (三)实验室检查 应完成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β2微球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检测以及骨髓穿刺细胞学和活检等,还应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筛查在内的相关感染性筛查。对原发胃的黏膜相关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应常规进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染色检查;对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应进行外周血EB病毒DNA滴度检测。对于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风险的患者应进行腰穿,予以脑脊液生化、常规和细胞学等检查。 (四)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超声和内镜等。 1. CT:目前仍作为淋巴瘤分期、再分期、疗效评价和随诊的最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无碘对比剂禁忌证的患者,应尽可能采用增强CT扫描。 2. MRI:对于中枢神经系统、骨髓和肌肉部位的病变应首选MRI检查;对于肝、脾、肾脏、子宫等实质器官病变可以选择或者首选MRI检查,尤其对于不宜行增强CT扫描者,

肿瘤学试题库第六篇第十章淋巴瘤

肿瘤学试题库第六篇第十章淋巴瘤

第六篇血液系统疾病 第十章淋巴瘤 一、选择题 A型题 1.恶性淋巴瘤的特异性诊断依据是(5. 2.1) B A.骨髓活检和涂片 B.淋巴结病理学检查 C.尿凝溶蛋白测定 D.免疫球蛋白测定 E.血碱性磷酸酶及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2.淋巴瘤临床上最典型的特点为:( 3.2.1) D A.肝、脾肿大 B.发热 C.贫血 D.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E.恶病质 3.男性,34岁。周期性发热4个月,伴皮肤瘙 痒,盗汗。查体:颈部、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无触痛,肝肋下2cm,脾肋下3.5cm,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8.0×109/L,血小

板105×109/L,如需明确诊断应做何检查: (5.3.1) D A.腹部CT检查 B.胸部CT检查 C.免疫球蛋白测定 D.淋巴结活检 E.骨髓象检查 4.霍奇金病治疗应用较普遍的的方案是: (6.3.1) C A.C OP方案 B.C HOP方案 C.A BVD方案 D.M OPP方案 E.M ACOP-B方案 5.恶性淋巴瘤累及颈、腹股沟淋巴结、肝及骨髓, 伴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临床分期:(5.2.1)C A.ⅡB B.ⅢB C.ⅣB D.ⅢA E.ⅣA

6.下列哪型霍奇企病预后最差:(3.2.1) D A.淋巴细胞为主型 B.结节硬化型(Ⅰ期) C.混合细胞型 D.淋巴细胞消减型 E.节结硬化型(Ⅱ期) 7.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下列哪项较为重要: (7.3.1) A A.病理组织类型 B.病人全身症状 C.年龄 D.性别 E.化疗的强度 8.恶性淋巴瘤累及右侧的颈部及从腋下淋巴结, 不伴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临床床分期属: (5.2.1) C A.ⅠA B.ⅠB C.ⅡA D.ⅡB E.ⅢA 9.关于霍奇金病,下列哪项正确:(1.3.1)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