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必备教案3

201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必备教案3
201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必备教案3

第十三章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

【单元特征】

总体特征: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本单元从1949年10月新中国的成立到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个阶段:(1)1949年10月到1956年12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到时期。这个时期是我国建国以来各项工作搞得最好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党的路线、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因而成功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顺利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1956年到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这一时期主要是拥有“探索”和“曲折前进”两大特征。(3)1966年到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是“动乱”。

【考点清单】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提法变得更细致):(1)新中国的诞生及其历史条件(2008年、2009年考纲新增考点);(2)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3)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及“三反”、“五反”运动。

【解析】新中国的诞生、土地改革、“三反”与“五反”运动,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条件,是2008、2009年全国文综高考历史考纲的新增考点。对“新中国的诞生及其历史条件”应突出诞生条件、“共同纲领”和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对“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应强调追歼残敌与和平解放两种方式;对“抗美援朝”应重点分析其背景与意义;对“土地改革”应强调其特征、意义并联系中共在其余时期的土地政策;对“镇压反革命”应了解其目的与方针;对“‘三反’、‘五反’运动”应全面掌握其范围、内容和意义。

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1)严峻的经济形势;(2)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3)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解析】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是历年高考的重点;严峻的经济形势、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应突出其“严峻原因”(三个关键词:内战、侵略、搜刮);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应分别对经济基础、物价、财经、私营工商业、农业发展、工矿企业等方面的恢复和发展措施进行全面把握;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应强调其成效和影响。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定;(2)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解析】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定、三大改造的完成、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长效热点;“一五”计划的完成,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对“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定”应突出一化三改造的方针及其制订的原因;对“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应重点掌握对农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突出工业、交通成就;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应重点分析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意义。

4.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经济建设方针的确定;(2)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反右倾”斗争和三年经济困难;(5)七千人大会和十年建设成就。

【解析】经济建设方针的确定、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七千人大会和十年建设成就,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斗争和三年经济困难,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对“经济建设方针的确定”应突出中共八大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对“整

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应强调1957年整风运动的内容和反右斗争的必要性与失误;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应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进行分析;对“‘反右倾’斗争和三年经济困难”应揭示“反右倾”斗争的“左”倾实质并分析三年经济困难的内外原因;对“七千人大会和十年建设成就”应突出中共对“左”倾错误的纠正并了解探索时期的工业、交通、科技成就,突出此时期英雄模范人物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的精神。

5.“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和开始;(2)全国夺权和二月抗争(2008年、2009年考纲新增考点);(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2008年、2009年考纲新增考点);(4)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5)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解析】“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和开始、动乱中的国民经济、20世纪70年代初期对外关系的新成就,是历年高考的重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全面夺权和二月抗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是2008、2009年全国文综高考历史考纲的新增考点。对“‘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和开始”应注意掌握“文革”的原因、导火线、标志、实际指挥部、急先锋等知识点;对“全面夺权和二月抗争”应准确把握“一月革命”(非革命)和“二月逆流”(非逆流)的性质;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的历史影响应分清主次地看待;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应突出其阴谋败露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不屈斗争并揭示“四五运动”的性质;对“动乱中的国民经济”应突出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的纠“左”努力与成效。

【知识梳理】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可以划分为1949年10月至1952年底的人民民主政权巩固和国民经济恢复阶段、1953年1月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确立阶段。

(1)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发展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社会经济: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3)政治制度:建立起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4)阶级结构:国民党反动派被消灭;民族资产阶级逐步变成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确立了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

一.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

(一)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

1.解放战争已取胜;

2.国民政府被推翻;

3.会议报告作准备(七届二中全会和《论人民民主专政》报告);

4.人民拥护立中央。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1949年北平政协会议:

(1)特点:广泛的代表性(代表来自:党无军团地民外)

(2)中心议题: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3)主要内容:

①决定成立国家;②通过《共同纲领》;(人民民主专政;临时宪法性质)

③选举中央委员;④首都、国旗、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五届五次人大)2.成立概况:

全体会议——开国大典——阅兵、游行、庆祝。

3.历史意义:

(1)国内:推翻三座“山”,开始三个“新”。

三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三个新:新纪元—中国现代史;新道路—独立、民主、统一;新时期—向社会主义过渡。(2)国际:影响三种“力”。

冲破压迫力:帝国主义东方战线;

壮大前进力: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

鼓舞反抗力:世界民族解放斗争。

(三)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

1.战争方式:追歼残敌、剿匪作战

(1)必要性:新中国成立时,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国民党军队、特务、土匪,威胁人民政权。

(2)追歼:华南(两广)和西南(四川)。

(3)剿匪:新解放区。(相关故事如:林海雪原;乌龙山剿匪记)

(4)成果:到1950年夏,基本歼灭大陆上的国民党残军和武装土匪。

2.和平方式:西藏和平解放

(1)标志:1951年5月23日,《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2)意义:这是中共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重大成果,使西藏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

(3)其它和平解放省区:云南、西康、新疆、湖南、内蒙。

(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背景:新中国成立不久就面临外部侵略的威胁。(美国干涉朝鲜、干涉中国内政)

2.原因:

(1)朝鲜局势危急,严重威胁中国安全。(唇亡齿寒、户破堂危)

(2)中朝两国人民深厚的历史友谊。(从秦汉到明清)

(3)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出兵援助。

3.目的:抗美国、援朝鲜、保祖国、维护亚太地区和平。

4.性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5.结果: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战争以美军失败而告终。

6.意义:

(1)国际:打击美帝侵略战争政策;保卫朝鲜独立和中国安全;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2)国内: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五)土地改革运动

1.原因: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2.内容:颁布《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制,实行农民所有制。

3.特征:保护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课本小字:在农村做给城市看,稳定民族资产阶级)

4.意义:

(1)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

(2)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鄱了身。

(3)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粮食原料供给、农民购买力提高)

(六)镇压反革命运动

1.背景:(反革命势力)败退不甘失败;朝战更加嚣张。

2.重点:依法惩处罪大恶极、怙恶不悛的反革命首要分子。

3.成果:(1)基本肃清了祖国大陆上的反革命残余势力;(2)取缔了旧社会遗留的丑恶现

象(黄赌毒)。

(七)“三反”、“五反”运动

1.背景:不法资本家非法取利;国家工作人员腐化坠落。

2.“三反”运动:

(1)范围:国家机关和企业。(2)内容:“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3)意义:教育了干部、挽救了同志、纯洁了队伍、抵制了腐蚀。

3.“五反”运动:

(1)范围:私营企业。

(2)内容:行贿为了少付出(偷税漏税、偷工减料)多得到(盗窃国家财产、盗窃国家经济情报)(也就是反“五毒”)。

(3)意义:打退猖狂进攻,打击“五毒”行为,进行守法教育,建立工人监督。

附:“五反”的现实意义:诚信经营—整顿市场秩序;反腐倡廉—加强执政能力。

比较与归纳:

1.建国初土改和以往土改的不同:

(1)对富农政策不同:以往限制;建国初保护、中立。

(2)目的不同:以往调动生产、革命积极性;建国初为农业发展和工业化开辟道路。

(3)结果不同:以往局部废除封建剥削;建国初彻底废除封建剥削。

2.建国初三大运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

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

1.原因:(战争、掠夺、搜刮)

(1)国民党反动派反共反人民的内战;(2)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3)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

2.表现:经济趋向总崩溃,千疮百孔烂摊子。

(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

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1)性质:兼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

(2)作用:掌握国家经济命脉,为政权巩固和经济恢复奠定经济基础。

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1)稳定物价:

①内容:银元之战(政治手段);米棉之战(经济手段)。

②意义:结束物价暴涨,赢得人民信任。(使人民政府在经济上站稳脚跟,意义不亚于淮海战役)

(2)统一财经:

①措施:中央统一管理,改变地方为主。

②结果:实现三个平衡(收支、供求、现金)。

3.合理调整工商业。(针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1)措施: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

(2)结果: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4.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1)含义:民主改革提高政治地位,生产改革提高经济效益。

(2)意义:大大提高了工人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在农村,引导农民互助合作,兴修水利。

(三)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成果

1.到1952年底,财政根本好转,经济恢复发展。

2.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市场物价稳定,生活水平提高。

3.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重要意义)

理解: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指指新中国成立时未彻底完成的国内反帝反封建任务)

(1)全国领土基本解放;(2)土地改革;(3)镇压反革命;

(4)没收官僚资本;(5)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定

1.过渡时期总路线:

(1)目的: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2)内容: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长期,两逐步)

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月至1957年12月)

(1)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优先原因:旧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帝国主义孤立敌视。

优先地区—东北: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利于苏联援助。

(2)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二)三大改造的完成

1.对农业:(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农业类似,略)

(1)原因:①国家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要急剧增加;②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了农村生产力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2)方针:积极发展稳定前进。(3)原则:自愿互利。(4)方法:典型示范逐步推进。(5)步骤: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初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社—完全社会主义性质。(6)高潮:到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1)采取赎买政策(和平过渡的重要创举)

①描述:分利润,发股息,比没收好;

②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进步性;有革命贡献;愿意接受改造。

(2)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

(3)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公私合营。

国家资本主义: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为了满足人民和国家需要而存在,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

3.三大改造完成:

(1)时间:1956年底。

(2)意义:基本实现生产资料由私变公(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3)问题:改造后期要求过急、工作过粗;对部分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不够适当。

(三)经济建设计划的超额完成

1.原因:(归功于人民)

(1)工人阶级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

(2)广大农村和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工业建设。

2.成就:

(1)工业:建成近六百个重要项目,鞍钢、一汽、沈机、沈飞建成投产,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农业:按计划完成,粮棉增产有限。(核心是农业科技落后)

(3)交通:宝成鹰厦三路入藏(康藏、青藏、新藏),南北贯通武汉长江。

(4)生活:进一步改善。

3.劳动模范: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梦想太平更长命(孟泰、耿长锁)。

(2)“一五”期间:难忘崇山峻岭(王崇伦)寻找梦中桃李芬芳(赵梦桃)祝你顺利到达(李顺达)。

(四)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

1.背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

2.宪法的制定(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

(1)内容:(三规定两原则)(结合课本材料得出结论)

规定国家性质(人民民主国家)和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2)评价: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3.政协会议职能变化:

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结束,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

1956年9月至1976年10月是中国共产党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而进行艰苦探索的历史时期。

(1)1956年9月至1957年底开始探索,主要有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奠定了基础,经济上“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政治上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但整风运动后期在反右派斗争中犯了严重扩大化的错误。

(2)1958年初到1960年秋“左”倾泛滥,路线上抛弃了八大的正确论断、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经济上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政治上发动了“反右倾”斗争。

(3)1960年冬到1966年春调整巩固,经济上制订了“八字方针”,政治上召开了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左”倾错误,但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

(4)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四.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标题分析:探索—探索建设道路;曲折—犯了“左”倾错误;发展—取得建设成就。

探索时期(1957年1月至1966年5月)的背景:

国内:(1)有利:改造基本完成,确立社会主义;(2)不利:未识初级阶段,没有建设经验。

国际:(1)有利:苏共二十大破除了对苏联经验的迷信;(2)不利:中苏关系破裂。

两大难题: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速度问题。

(一)经济建设方针的确定

1.《论十大关系》报告,标志中共开始在实践中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中共八大(1956年秋,北京)

(1)内容:

①指出主要矛盾;(表面是工业与农业、需要与现状的矛盾,实质是先进制度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②提出两个任务;(主要任务农业国变工业国;总任务建设社会主义中国);

③坚持正确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2)意义:

①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判断,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

②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二)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1.《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区分两类矛盾;政治生活主题;处理内部矛盾的方法)

2.1957年整风:

(1)内容: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

(1942年: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

(2)目的:要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3.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1)反右是必要的:

极少数右派分子放肆进攻,只有反击才能分清大是大非,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2)扩大是不该的:

①认识错误:对阶级斗争估计过重,把内部矛盾当敌我矛盾;(57万人错划为“右派”)

②影响严重: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被错划的“右派”长期受压抑。

(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①时间: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

②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③评价:反映人民迫切愿望;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大跃进、人民公社会化运动的含义与特点:大跃进——是1958年我国在“左”倾思想指导下开始进行的全民经济建设运动;特点是片面追求高速度,不断提高计划指标,工业“以钢为纲”,农业“以粮为纲”。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是1958—1982年在中国普遍存在的地方基层组织形式。特点是“一大二公”、“一平二调”(合作化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绝对平均主义、无偿调用公私财产)。

②大跃进、人民公社会化运动的高潮:高潮——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经济上“左”倾错误泛滥的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③大跃进、人民公社会化运动的严重后果:“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浪费了大量资源,恶化了自然环境(毁林炼钢,开荒种粮)。

(3)评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好心:它们是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②办坏事: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

(四)“反右倾”斗争和三年经济困难

1.“反右倾”斗争(引号的三种用法:引用、强调、否定,这里应该是否定)

(1)过程:庐山会议和八中八中全会转向(本为纠“左”,却去反“右”,其实更“左”);会后在全国开展“反右倾”斗争,许多坚持实事求是作风的党员受到错误批判。

(2)后果:损害民主生活,中断纠“左”进程,错误持续更长,危害经济建设。

陈独秀PK 彭德怀:陈独秀是真“右”倾,真错误;彭德怀是假“右”倾,没错误。

2.三年(1959—1961)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

(1)主观:“左”倾错误的持续发展(主要);(2)客观:自然灾害和苏联断援

(五)七千人大会和十年建设成就

1.八字方针的提出(1960年冬)

“八字方针”的基本内容是: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主要是农轻重、工业内部、生产与基建、积累与消费等比例关系;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充实那些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品的生产,发展塑料、化纤等新兴工业;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八字方针”的中心是调整。

2.七千人大会:

(1)时间:1962年初,7000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

(2)成果:初步总结教训,带头自我批评,为“反右倾”平反。

(3)意义:鼓舞全党全国,经济恢复发展,调整任务完成,进入新的发展。

3.十年建设成就:

(1)经济建设方面:

①项目多:500多个;②产值长:近60%;③两钢铁:武汉、包头。

④三石油:大庆建成,胜利、大港开建,1965年自给。⑤电力快:农村用电增长70倍。⑥铁路长:新修8000多公里,建成兰新、包兰铁路,成昆铁路开建。

(2)尖端科技方面:

万吨水压机,制造原子弹,炸掉牛胰岛。

4.英雄模范:

艰苦创业王进喜,公而忘私是雷锋,全心全意焦裕禄,舍身为国向秀丽。

五.全国大动乱

(一)“文革”的背景和开始

1.背景(原因):

(1)根本:“左”倾错误发展越来越严重;(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2)主观: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目的:防止资本主义复辟)(3)客观:林、江、康等野心家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开始:

(1)导火线: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发表。

(2)发动标志:1966年夏两次会议及决议。(“五一六通知”和“十六条”)

(3)运动重点:整“走资派”;(4)实际指挥部:中央文革小组;

(5)急先锋:红卫兵运动。

(二)“全面夺权”和二月抗争

1.全面夺权全面乱:

(1)开始于“一月革命”(1967年1月,上海,“一月革命”非革命)

(2)造成了严重后果:全面夺权展开、武斗层出不穷、领导机关瘫痪、生产严重破坏、全国空前混乱。(毛泽东想“大乱”后“大治”)

2.二月抗争遭诬蔑:

(1)实质:老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文革”错误所进行的抗争。

(2)结果:二月抗争遭诬蔑,“文革”形势更混乱。(“二月逆流”非逆流)

体现:造成最大的冤案(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中央文革小组取代中央政治局。(三)知青下乡与干部下放

1.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和指示;

2.认识:经受一定锻炼(次要);耽误学习工作(主要)。

六.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

(一)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

1.集团形成:

(1)林彪早年有贡献;(平型关、辽沈、平津)

(2)九大以后势力膨胀;(1969年4月,接班人)

(3)抢班夺权被察觉;(1970年庐山,国家主席)

(4)武装政变被粉碎。(五七一工程纪要)

2.集团覆灭:

(1)标志:1971年“九一三事件”(外逃摔死)

(2)影响:宣告“文革”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失败。

(二)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1.经济破坏严重:

(1)原因:“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经济工作无计划,政策制度被废除,工人干部离岗位,交通运输全堵塞,损失产值超千亿。(十年损失五千亿)

2.经济复苏、回升:

(1)周恩来——复苏(1973年)——“批林批孔”运动(把矛头对准周恩来)

(2)邓小平——回升(1975年)——“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全面整顿从铁路运输开始;实质是系统纠正“文革”错误)

3.经济建设成就:

(1)原因:周、邓主持中央工作时的努力;干部、群众对“左”倾错误的抵制。

(2)成就:(主要是交通方面)铁路成昆湘黔线;胜利二汽南京桥。

(三)江青反革命集团覆灭

1.邓小平再受批判“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2.四五运动

(1)含义:1976年4月5日,在天安门广场发起的悼念周恩来、痛斥“四人帮”、支持邓小平的群众运动。

(2)意义: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3.江青集团覆灭:1976年10月,隔离审查。(标志:文革结束)

(华国锋——你办事我放心;叶剑英——吕端大事不湖涂)

4.文革的性质:一场内乱(不是革命,也不是反革命)。

【要点透析】

1.如何正确区分过渡时期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1)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是指新中国成立前已经存在的、新中国成立后还要继续完成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主要史实有: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取缔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丑恶现象;没收官僚资本;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侵略势力;进行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等。注意,抗美援朝是民主革命反帝斗争的继续,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现象,不是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2)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是指政治、经济上的新制度建立,具体说来:在政治上建立各级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在经济上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主要史实有: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各级人民政府;进行三大改造;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

2.俄(苏俄、苏联)中两国革命胜利后对私营企业政策的比较

(1)苏俄十月革命后,把大工业收归国有,一切企业由工人监督。后又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把大中小企业都收归国有,进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实践。俄共(布)十大通过的新经济政策,允许国内外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并利用市场和商品

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恢复发展经济。随着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实施,苏联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新中国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合理调整工商业,实行初、中级国家资本主义,并在工矿企业中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提高工人积极性,使经济得到恢复发展。1953年,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资本主义企业公私合营,实行高级国家资本主义,于1956年底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差异:苏俄虽然在实施新经济政策时,部分恢复资本主义,但其基本做法是没收私人资本;而新中国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

3.1942年和1957年中共两次整风运动的不同点

(1)背景不同:1942年整风运动发生在抗日战争的困难时期,党在历史上所犯的“左倾”和“右倾”错误没有在思想上彻底清算,党内在指导思想上仍然存在一些分歧。1957年整风运动发生在中共已成为执政党,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但一些干部滋长了脱离群众等不良思想。

(2)重点不同:1942年整风运动的重点是主观主义,因为中国革命需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不能主观教条地照搬苏联经验。1957年整风运动的重点是官僚主义,因为成为执政党后的中共,一些干部滋长了当官做老爷的情绪和特权思想。

(3)结果不同:1942年整风,使全党在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1957年整风,由于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进攻,党中央和毛泽东对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发动了一场严重扩大化的反右派斗争,严重挫伤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并导致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国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这就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理论根源。

4.20世纪50年代中共制订的两条总路线

这两条总路线是指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1)背景:前者是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后者是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但中共党内“左”倾思想泛滥。

(2)内容:前者是“一化三改造”;后者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3)影响:前者经过三年努力,较快地完成了三大改造,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后者由于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大力推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4)认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发展经济要遵循经济规律。

【真题再现】(2008、2009两年高考全国各省市对“文化大革命”部分均未出题)1.(2009天津文综历史10)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答案】C

【解析】结合时间和“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这句话的含义来判断。

2.(2009年福建文综18)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A.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B.一边倒人民公社另起炉灶

C.大跃进两弹一星和平共处D.合作化求同存异三个面向

【答案】A

【解析】其作三项均含有非“过渡时期”的词汇。

3.(2009年江苏历史9)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答案】C

【解析】C项不符合“合理调整工商业”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政策。4.(2009广东文科基础26)1960年底,毛泽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并于次年亲自深入农村调查。其目的是

A.推动“双百”方针的实行B.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际成就

C.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答案】D

【解析】结合时间判断,这是在八字方针提出之后和七千人大会召开之前。

5.(2009广东理科基础65)“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有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了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B.农业合作化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A

【解析】这正是“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现象。

6.(2007江苏历史14)“文革”中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973年却出现复苏局面,这是因为

A.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国民经济

B.“四人帮”的倒行逆施遭到毛泽东批评

C.“文革”动乱接近尾声D.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答案】A

【解析】结合时间和国民经济状况,判断这是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时的成效。

7.(2009年四川文综39题第(2)小题)

材料二“二呀那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公路通了车,运大军,守边疆。开发那福源,人民那享安康。前藏和那后藏,真是呀好地方,无穷的宝藏没开采,遍地是牛羊。森林草原那到处有,人民财富不让侵略者他来抢。要巩固国防,先建设边疆,蓬帐变高楼,荒山变牧场。”(《歌唱二郎山》)(2)材料二是20世纪50年代起流行的歌颂康藏公路建设的歌词。根据歌词概括康藏公路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6分)

【答案】

(2)作用:巩固边防,进一步维护国家统一(2分);沟通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民族团结(2分);开发资源,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2分)。

【解析】结合歌词内容,从军事、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等角度概括积极作用。

8.(2009年重庆文综37题第(2)小题)

材料二如何对待犯了错误的人,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对于犯错误的同志,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允许他们继续革命。对于犯了错误的同志,一要看,二要帮。对于革命来说,总是多一点人好。好意对待犯错误的人,可以得人心,可以团结人。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对待犯错误同志的主张及其目的。(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论十大关系》理论准备的基础上,中共“八大”提出的总任务及“八大”的意义。(4

分)

【答案】

(2)主张: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一要看,二要帮(4分)。目的:凝聚人心,团结同志(2分)。总任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2分)。意义: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2分)。

【解析】根据材料归纳毛泽东对待犯错误同志的主张及目的;依据课本知识简要回答八大提出的总任务及八大的意义。

【名师心得】

一.易错知识点

1.把抗美援朝和“三反”、“五反”运动认为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2.1931年、1947年、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都未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只是把土地由封建地主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都是私有制;而1953年-1956年的三大改造对农业的改造就改变了所有制的性质,即由私有制转变为了公有制;以后1978年对农村土地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未改变所有制性质。

3.不能理解合理调整工商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4.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都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改革生产关系二者同时并举。5.不能总结十年探索中的成功与失误。

6.把“文革”错误完全归结于毛泽东,不能正确分析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

二.方法点拨

1.这一时期可分为四个阶段来掌握: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是建立、巩固政权和国民经济恢复阶段;1953年到1956年底时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基本建立阶段;1956年到1966年是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阶段;1966年到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阶段。

2.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辩证关系的观点,分析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等的内在联系和互相影响。

3.注意总结各个时期的成功经验和失误的教训,与现在实际相联系。

【知识网络】

新中国成立(历史条件、开国大典、历史意义); 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抗美援朝战争;

建国初期巩固政权 土地改革运动;

镇压反革命; “三反”、“五反”运动。 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订。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建国初期恢复国民经济 合理调整工商业; 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 在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一五计划胜利完成:一五计划的制订和“一五”期间的建设成就。

《论十大关系》发表;

中共八大对主要矛盾的分析及确定的经济方针;

正确探索 毛泽东的《讲话》及1957年整风运动;

“八字方针”的提出和实施; 探索时期 七千人大会的召开。 经济上: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错误趋向 政治上: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反右倾”斗争。 “文革”发动;“一月革命”;上山下乡干部下放; 发动与恶化 “批林批孔”;“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文革时期

“二月逆流”;林集团覆灭;周、邓整顿; 抵制与结束

“四五运动”;江集团覆灭。

【考点测试】

考点一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

1.新中国的成立

(1)历史条件:①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在全国取得基本的胜利;② 已被推翻;③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毛泽东的《 》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的准备。④全国人民的拥护。

(2)成立过程:1949年9月, 的召开,并通过了《 》,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0月1日,举行了 ,毛泽东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向

社会主

义过渡的实现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会主义

探索中

曲折和挫折

(3)历史意义:①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的胜利,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②从此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开始了向的过渡;③冲破了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

(1)背景:①国际: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包围、封锁和孤立等;

②国内:尚未完全结束,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状态。

(2)巩固政权的措施:

①全国领土基本解放:追歼国民党的残余部队,1951年的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全部解放。②抗美援朝:为了保家卫国,最后迫使美国在《》签字,使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为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③土地改革:文件——《》;范围——除部分少数民族以外的;特点——富农经济,政治上富农(目的是减小土地改革的阻力);意义——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④镇压反革命:社会次序得到前所未有的安定。⑤“三反”、“五反”运动:“三反”是指针对进行的“”、“”和“”(注意其意义与当今的廉政建设结合),“五反”是指针对进行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骗国家财产”、“反盗窃国国家经济情报”。

考点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1.严峻的形势

(1)原因:的长期掠夺;的搜刮;长期的战争影响。

(2)表现: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阻塞、物资缺乏、通货膨胀、人民困苦。

2.政策措施:

(1)没收,建立国营经济(兼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2)稳定物价、,使政府赢得了在人民心中的信任(它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3)合理调整(分析其依据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重要的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将起重要作用);

(4)在农村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在工矿业中进行和。

3.结果、作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财政经济开始好转;私营经济恢复发展,提高了工人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考点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背景:得到巩固;状况有了根本好转。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定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造”(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改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2)“一五计划”的制定: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注意分析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建立工业化国家的需要;国防建设的要求;受苏联的影响)。

3.三大改造:

(1)对农业的改造:原因、方针、原则、方法、步骤。

(2)对手工业的改造:建立手工业合作社。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政策(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4)意义: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转变为。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部分少数民族还没进入社会主义)建立起

4.“一五”计划成就:

(1)工业:重型机器、精密仪器六百多个项目;公司三大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飞机制造厂。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农业:按计划完成,但增产有限(注意和工业完成情况比较并得出结论:建国初期重视工业的指导方针是正确的,但从长远来看农业跟不上,也会制约工业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所以也该重视农业发展)。

(3)交通运输:新建、等三十多条铁路;建成,使南北铁路贯通;康藏、、公路建成,沟通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

(4)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5)劳动模范:工业劳模有和等,农业劳模有等。(注意联系抗震救灾的英雄)。

5.民主建设(制定宪法):

(1)制定: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内容:规定了国家的和根本的。

(3)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

考点四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探索的背景

(1)国际:苏共“”的召开,使斯大林所犯的错误被揭露;帝国主义趁机掀起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中国由此破除了对的迷信,独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国内:制度已经确立,阶级矛盾已经基本解决,但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2.成功的探索

(1)开始的标志: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2)中共八大:①召开:1956年秋,北京

②内容:分析了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之间的矛盾;确定了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而奋斗;确立了经济建设的方针是既反又反,在中稳步前进。

③意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

(3)整风运动:①目的:学会正确处理矛盾的方法。②指导思想:毛泽东的《》。③内容:反、反、反。④转化:由于极少数资产阶级放肆进攻社会主义制度,党中央发动了一场群从性的反右派斗争。(注意1957年的整风运动和1942年的整风运动相比较,并联系党的廉政建设等现实问题)3.探索中的失误

(1)背景:①国际: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动荡。

②国内:整风运动中暴露出少数人对党和政府的不满,使党中央对的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

(2)表现:①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从而改变了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

②“反右倾”斗争:1959年庐山会议上毛泽东发动了批判等人的“”斗争,把阶级斗争引入党内(注意和反右派斗争比较)。

③经济建设上:1958年通过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违背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夸大了主观能动性;“大跃进”强调高指标,追求建设上的高速度;“”强调生产关系的先进性,分配上的。(注意总结经验教训)

4.“左”倾错误的纠正

(1)20世纪60年代初,“、、、”八字方针的提出;(2)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

(3)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5.结果

(1)经济领域:遭到严重挫折,但从总体上看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如、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田、、三大油田;新建、等铁路。

(2)政治、思想和文化领域:“左”倾错误又有新的发展,最终导致了“”的发生。

考点五“文化大革命”

1.背景:

(1)国际:中苏两党关系破裂;越南战争扩大,中国援越抗美;中印边境爆发战争。

(2)国内:“”倾错误的发展越来越严重,毛泽东认为中央出现了,林彪、、一伙野心家别有用心的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过程

(1)导火线:1965年冬,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得到毛泽东的支持。(2)全面发动:开始的标志是1966年,和的召开,“文革”的实际指挥部是,最初的形式是红卫兵运动。

(3)全面夺权阶段:①地方夺权:“一月革命”夺取了市的党政领导权。

②中央夺权:“二月逆流”,中央文革小组夺取了中央政治局的权利。

③二月抗争被压下去之后,出现了各级迫害领导干部的浪潮,并造成了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

(4)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注意评价)

(5)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夺权活动及被粉粹(九大、九一三事件)

(6)动乱中的国民经济:自1967年,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①周恩来的努力:之后,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提出批极“左”思潮,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解放,到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②邓小平的努力:1975年主持中央工作,明确提出的思想,交通堵塞现象消除,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③由于周、邓的努力和广大干部、群众对“左”倾错误的抵制,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和铁路、南京长江大桥、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胜利油田。

(7)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活动及被粉粹:

①活动:1974年针对周恩来的“”运动;1975年针对邓小平的“”运动。

②粉粹:1976年的,奠定了群众基础;同年10月,华国锋和叶剑英等一举粉粹了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文革”结束。

3.性质:

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利用,给国家造成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是“为纲”的产物。

4.后果:

大批领导干部和群众遭受残酷迫害,民主和法制被践踏;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国民素质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注意总结教训)

【参考答案】

考点一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

1.新中国的成立:国民党反动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开国大典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帝国主义的东方社会主义

2.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

(1)背景:人民解放战争

(2)巩固政权的措施:西藏朝鲜停战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保存中立国家机关和企业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私营企业

考点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1.严峻的形势:帝国主义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

2.政策措施:官僚资本统一财经工商业民主改革生产改革

3.结果、作用:(无答案)

考点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背景:人民政权国家经济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定: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3.三大改造:赎买私有制公有制

4.“一五”计划成就:鞍山钢铁沈阳机床厂宝成鹰厦武汉长江大桥青藏新藏王崇伦赵梦桃李顺达

5.民主建设(制定宪法):性质政治制度社会主义

考点四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探索的背景:二十大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2.成功的探索:生产力先进的工业国社会主义中国保守冒进综合平衡人民内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右派分子

3.探索中的失误:当时的阶级斗争“八大”彭德怀反右倾总路线人民公社化运动平均主义严重

4.“左”倾错误的纠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4

5.结果:武汉包头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兰新包兰文化大革命

考点五“文化大革命”

1.背景:左修正主义江青康生

2.过程:姚文元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八届十一中全会“中央文革小组”上海刘少奇的冤案九一三事件干部1973 全面整顿成昆铁路湘黔批林批孔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四五运动”

3.性质:野心家阶级斗争

4.后果:(无答案)

【2020】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计划(选修一)

【2020】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选修一)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选修i、ii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 2、历史教学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使学生通过对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学习,锻炼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汲取营养,达到渊博学识、提高自身修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 3、在抓好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顺利完成高二历史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 教材按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民主思想与政治实践》,教师可依据课标要求灵活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如下: 1、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妥善处理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 2、教学中应着重于对教材中提供的原始文献资料的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能力。

3、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已基本适应,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且学习方法上有了改进,高二是高三提高和冲刺的积累阶段,必须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高二学生在历史认知上的层次,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逐步掌握历史演进的规律,学会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触的历史,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属于自己的历史论辩,拓宽他们的历史思维,为高三巩固提高打好基础。 四、重点工作及措施 1、重点工作: (1)主抓基础知识,每一单元的复习都以基础知识为主,让学生脑子里有清晰的线索。 (2)多研究一些习题,选择适合我校学生的习题,扎扎实实的做题。 (3)培养学生的做题技巧,使之掌握考试的方法。 2、具体措施: (1)立足课堂教学,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较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一、二年级的学生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教学案市高三地理中心组活动研讨课教案 考点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 教案设计及授课人:陆芹一、教学目标: (一)考点说明 1.本考点在近5年高考中重现率为100%。 2.运输紧张,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会成为国土开发的限制性因素,所以交通运输建设是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反映了我国交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运用图表分析西南区的经济发展和交通的关系,是高考命题的方向。 (二)考纲要求及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大西南的范围,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 南昆铁路的建设,大西南地区在建国后的交通发展和今后措施。 2.理解: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大西南发展交通的主要影响因素。 大西南地区交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能力目标:1.能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大西南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的紧迫性,发展交通运输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由此会分析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的关系。 2.能利用南昆铁路示意图分析南昆铁路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政治和战略意义,从而能联系当地实际分析交通运输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不断转化的观念。 2.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帮助少数民族脱贫致富,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道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大西南区位条件的变化、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制约,丰富的资源、落后的经济发展对交通发展的迫切需求。 2.南昆铁路建设对沿线地区的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大西南地区交通的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难点:3.交通运输建设同经济发展的关系,大西南区位条件的不利、有利条件的转化。 4.南昆铁路建设的经济、政治、战略意义。 三、教学方法: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读图分析,启发诱导式教学。 四、教学流程: (一)基础回顾: 引入:回顾必修地理,提问: 1.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哪些?我国主要以哪一种最突出? (5种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我国主要以铁路为主。) 2.建国后,我国交通建设成绩巨大,为什么还要大力加强交通建设? (可从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交通现状等考虑)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分布集中但不均,需要发展交通进行地区资源间的调剂;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需要发展交通加强地区间的联系;因此,虽然取得了成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反思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的有效教学反思 高三历史转入了第一轮复习后,我经常在课堂地遇到这种的尴尬情景: 我环视了一下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一个问题,百家争鸣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我边说边转身,面对黑板,奋笔疾书。身后一片悉悉索索的声音。转过身来,发现正对讲台的几个学生做长颈鹿状,视我如无物,目光直达黑板。我下意识地向讲台边挪动了一下。“背景一是……”“背景二是……”二十分钟后,随着教学进度的不断推进,许多学生笔尖移动的速度逐渐放缓,直视黑板的目光也渐渐和课桌形成45度角,神思恍惚。我决定提问。 我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酸的手腕,问:“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儒家思想中的合理成分有哪些?”低垂的脑袋立刻应声而起,目光的转动速度也明显加快,快速翻书,轻声交流,凝眉思考。接下来我问学生答,注意力终于又集中了,效果还不错。但十分钟后,我发现如果这样问答下去,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将无法完成,无奈我只好又转回到讲述法。 最终临近下课时,一些学生在老师冗长的讲述和连续机械的抄录笔记的袭击下,显现出满脸的疲惫与茫然。 回到办公室后,学生疲惫与茫然的神情依然在我眼前闪现,我陷入了深思…… 自2011届开始,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老教材的通史教学模式,将其分成了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同时以25个学习专题为串联,中外史混编,将高中历史内容重新排列组合。这种课程设置的板块模式,一定程度上改革了以往一些初中和高中知识重复的问题,但却造成了现实课堂教学中的诸多不便。如,这种设置方法,分割了历史知识间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使同时期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割开来,造成了时序和因果关系上的混乱,也容易造成学生知识学习的混乱,学生整理知识时普遍感觉无从下手;同时,这种模块排列与高考突出综合能力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研究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试题比较重视对历史阶段特征相关知识的考查。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在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中采用模块整合、通史复习的教学方法,是目前解决现有教材诸多弊端的一项较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但是,由于采用模块整合的通史复习教学模式,没有现成教材,再加上本届学生在高二阶段没有结束全部高中阶段基础教学内容的教学任务,造成了高三复习阶段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现状。所以我一直以为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学生当然都需要记笔记,并且为了能够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一轮复习任务,老师也只能使用传统的讲述方法进行教学。我从未想过学生会因为既要跟着老师思路走,又要快速完整的记录笔记而疲于奔命,失去了自主思考的空间。也未认识到学生笔记的内容实际上仅仅是对老师讲解内容的机械复制,学生们一般没有时间及时将课堂所讲进行归纳总结,等到课后再想总结,则事过境迁,对授课内容记忆已经不再完整,课堂笔记便成为残缺不全的、不系统的知识记录了。最后的结果老师和学生都感觉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课堂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出现典型的低效教学。 那么,当一轮复习遭遇课时不够,教学任务重,学生笔记压力大的时候,我们如何精讲教学内容,减轻学生的笔记压力?又如何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避免低效,达到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呢?下面针对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中出现的问题,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出发,浅谈一下自己的一点体会,请同仁批评斧正。 在平时的教学中采取四步走的教学环节设计应该是解决低效教学的方法之一。第一步,避免以往第一轮复习中“多而全”、只注重细微的知识,而忽略了知识体系的连贯性的做法,按照世界史、中国史两条线索,时空结合,整合原来的三个专题模块的知识,在正确解读《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有关参考资料和教学经验,综合整理人教、岳麓、人民、大象几个版本的知识体系,删繁就简,提纲挈领,突出主干,绘制出完整且力求精炼的知识结构图表,尽量减少学生重复记忆的工作量,给学生提供出清晰的知识线索,为进行高效率复习打下基础。第二步,为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参与互动,可采取填空题的形式。主要

高中历史教学叙事实例 文档

高中历史教学叙事实例 高二历史组温宝婷 可以看一则案例:“辛亥革命” 课程导入:利用天安门广场节日所放的孙中山画像,提问为什么给予孙中山如此高的地位? 课程过程:将整课分为三部分:了解(基础)、理解(加深)、见解(新) 第一部分----了解:辛亥革命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以学生课前准备,课堂阅读提问为方式。让学生系统的知晓辛亥革命的五个方面的基本知识: ①条件(经济、阶级、思想、组织、军事) ②爆发(武昌起义----各地响应) ③成果(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④结果(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⑤性质和意义 第二部分----理解:学生分小组,课前查阅资料作好准备,上课时在教师的引导下介绍三个问题: ①辛亥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武昌? ②《临时约法》体现西方资产阶级的哪些政治观? ③袁世凯为什么能篡夺革命果实? 第三部分----见解:方式与第二部分相同,解决三个问题: ①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②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 ③如果你生活在当时,你会提出怎样的救国方案? 这节课完全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重点、难点的讲解清楚、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引发,学习能动性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和合作学习的态度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但要在一堂课上解决这些问题,时间是否仓促? 5、高考方案问题: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现在常说高考从高一抓起。课程的难度、讲解的深度以及上课的具体过程受高考方式的影响极大,但目前高考方案及其细节不明,如何把握?新课程一方面主张实行学分制,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在高考中以成绩论成败,这无异于“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只要有高考压力的存在,探究、创新、自主精神等等不在成绩中明确反映的内容是不会被重视的,实施新课程的理想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 第二、实施策略。 (1)、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但是,目前历史教育仍存在着大量的“满堂灌”或“变相满堂灌”现象,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领课堂。教师只是为让学生听懂而“教”,学生更是在拼命为听懂教师的教而“学”,教师在教学中属于主动的主体,而学生则为被动的客体,故此,我们要及时地适应新课改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责,教师不光立足于“教”,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不能仅满足学生“学会”,要引导学生“会学”,变“教”为“导”,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活动的导演者,让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历史有可学性。如采用“诱思探究教学法”就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引发学生探求创新的欲望,精心铺设台阶,把学生引入“设境--探究--分析--发现--解决”的主动学习中去,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当然还有发现法、演示法、分组法等教学方法。教师如能正确地运用这些教学方法,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写在复习前面的话 一、历史高考的备考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历史高考主要考什么?简单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即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情感。 1.基础知识 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其次,储备好知识(记忆知识)才是备考的基本方法。历史高考像建房,知识记忆是准备沙、石、砖和钢材。历史高考像煮饭,知识是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全面掌握 教材= 主干知识+隐性知识 教材= 目录+正文+ 黑体字+小字+ 图表+注释+ 习题+大事年表 2、重点掌握 主干知识=历史事实+ 历史结论+历史线索+阶段特征 重点知识= 考纲要求+ 时事热点 重点知识= 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3、多层次掌握 历史事实 =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历史结论 = 背景、目的、原因、特点、性质、实质、影响、意义 只有主动读教材,喜欢读教材,善于读教材,能自主整理教材,练习后回归教材,才能全面掌握教材。 理清章节的知识结构,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透彻理解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归纳历史线索;进行纵横比较。 理解基础上强化记忆,务求过关;按史实、结论的要素进行索引式记忆、尝试记忆;简化记忆,牢记关键词;自主整理知识,按自己的方法牢记;切忌从头看至尾,什么也没记。 第三,历史高考以能力为主导。历史选择题的解题还是:熟记课本主干知识,运用相应历史学科能力正确选择。历史非选择题的解题还是:以课本历史知识为资源,独立运用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评价历史事实。 1.学会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历史; 2.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4.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5.学会认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第四,历史高考复习不可能一撮而就,成功在平时,所以每天进行适量的、规范的训练,这才是成功之道。 1.以练习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主体; 2.依据高考模式进行三限:限时、限量、限分值; 3.严格要求按规范答题,主观题进行上本训练; 4.强调更正,每人必须准备错题本和草稿本; 5.练习更正后必须回归训练目标,务求举一反二。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一次重要的变化, 主要属于当代历史的范畴, 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并不扎实。由于这一时期的内容离现在并不遥远,课文中许多重要事件,如北约、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对当今复杂多样的世界形势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学生对于这一课的内容很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偏向,在这一课的课件设计中,插入了较多历史图片,通过历史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也可以提前组织学生在网上下载精美图片,协助教师制作课件,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也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冷战”的概念及背景,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通过分析“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表现,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分析“冷战”形成的背景,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两极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史料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冷战”的形成过程及世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理解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其综合实力决定的,特别是经济实力;理解霸权主义的危害,体会人类和平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和平、为人类和平事业做贡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教学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重难突破: 1,苏美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二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让位于美、苏两极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美国凭借大战中膨胀起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力图称霸全球,遏制共产主义,为此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并组织“北约”。苏联为尽快恢复战争创伤,捍卫反法西斯战争成果,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如“经互会”和“华约”。 2,“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方面,美苏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其表现,在欧洲,冷战导致德国和柏林的分裂;在亚洲,则表现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局部战争的发生;美苏两国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总之,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大对立阵营,互相之间充满敌意和不信任,给世界带来了动荡不安。 另一方面,美苏两国势力均衡,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使世界在近五十年时间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1.结合主题思路大胆取舍,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建议教师:以“冷战”的形成背景、具体表现及其影响为思路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例如,为了更好理解课文内容,适当补充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量膨胀、二战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20200625040643)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教学设计 杨建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对一轮复习中的遗知识点进行补充巩固。通过分析失分原因,讲解典型题,总结方法。以高考地理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为指导,培养学生的 各种地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试卷中的错误率较高的试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做题 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对遗漏知识点的巩固。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注意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与一些相近知识点的区分,做到纵向与横向的比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试卷的评讲,首先使学生对地理学习有信心。尤其是引导学生如何提高地理解题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 2、学生明确解题思路,选择适当方法。 整体设计::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这张试卷的特点,我准备从学生错率较高的题目、教会学生如 何进行自查纠错,特别是如何准确获取和解读信息解答主观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互相帮助,解决 问题。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理念,即“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应该相互交流、相互沟通、 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及3S 技术、气候、日出时间变化、河流水文特征、城市功能区、等高线应用、人 整体的 口、非洲自然人文环境和我国都江堰等知识考查,知识面广,还考查了地理学科 认识 应该具备的能力。 2、成绩情况:班级平均分是 52 」、选择题 1、选择题做题情况展示: 选择题最高分40 最低分12 20分以上有41人其余20分以下其中11题得分 率最低 选择题得分率低是很多同学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选择题得 根据大 纲有针 对性的 学习, 明确学 习目标 是学生 明确出 错的原 因,并 提出解 决的方 法 培养学 生的解 题技巧 和解题 的方 法,形 成程序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指导教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教案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指导教 案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9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课标要求 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2.概述中国xxx领导的新minzhu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minzhu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备考指要 1.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对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 2.结合两次国共合作的史实理解国共第三次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促进海峡两岸统一。 自主学习 考点1抗日战争 1.日本的全面侵华 (1)局部侵华:甲午中日战争,占领xxx;1931_________年后侵占东北,华北地区也日趋殖民地化。 (2)全面侵华 ①标志:1937年7月7日_________。 ②扩大:日军先后占领平津、_________、_________、xxx、xxx等地,中国失去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 (3)侵华罪行 ①1937年12月制造了_________大屠杀。

②1941年初制造了xxx丰润县的_________惨案。 ③在东北成立了专门研究细菌战的“_________”。 2.中国人民的抗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 ①史实:国民政府组织了_________、xxx会战、、xxx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②结果:是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但失去了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 (3)xxx领导的敌后抗战: ①史实:1937年秋,制定了_________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取得了_________大捷;1940年,彭德怀指挥了_________,主动出击日军。 ②作用:敌后抗日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4)中国军队国外战场的抗战 ①目的:为了确保_________这条国际交通线。 ②史实: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_________作战,1945年初击败侵缅日军。 (5)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①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 ②意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_________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世界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_________得到提高。 考点2解放战争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精选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一、眼中有高考 高考是学生考,但离不了老师的引导、指导,所以要让学生考得好,首先老师引得好,“引”的关键是老师时时眼中有高考,事事围绕高考转.我们的做法是: 1.合理安排高考复习时间 为了保证高三有充足的复习时间,在学期初,我就结合以往高三辅导经验,按市统考要求,拟定了三轮复习计划,力争做到一轮夯实基础,二轮狠抓提高,对于第三轮复习,“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补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针,逐步提高学生成绩及能力. 2.研究高考收集高考试题 高考结束后,我们注意收集各地高考试题,并把它们与前两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类分章整理,仔细研究试题特点,做到心中有高考、心中有试题.在教学过程中,随进度和教学内容适时调出使用,这样学生既熟悉了近年的高考难易程度新颖程度,对高考不再那么恐惧;同时还可排出一些刚考过的考点,减轻复习的负担. 3.关注社会热点以现实的热点带动历史知识,以历史知识去解读热点,编制热点小专题.不过,一些特别热的点往往命题时表现并不明显.因此,复习中也不要太强调,以免淡化对其它基础的掌握. 4.团队协作备战高考 这里的团队包括教师团队,更包括教师与学生的班级团队.与备课组的教师共同研究、分工协作备战高考;与学生多沟通,对学生多帮助,多留时间给学

生,大家齐心协力奔高考. 二、学、练为高考 为了让学生考好,就要让学生把知识烂熟于心,还要让学生把知识用得得 心应手. 1.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一是要将课本读“薄”,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和近年的高考试题的前提下,有选择、有针对地将课本里大量的阅读文字和不少孤立、静态的 陈述性语句,以及夹杂在字里行间的相当部分的修饰性词句果断删减,减轻学 生的负担,提高备考的效度. 二是将课本读通,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探求章目、子目录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同时又能系统化课本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2.有针对性地自编试题就非常重要和有用.这类考题考查内容主要是与市 诊断考试以及高考同步,试题形式与高考题相同,检测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在每一次诊断考试前准备多套,集中训练,效果很好. 3.考前强化训练高三的考试有点多,综合的月考、学科的单元考、专题考,似乎一个都不能少.但我认为学科检测在日常应减少一些,以增加学生阅读教材、领悟知识的时间. 三.心中有学生 1.赏识、尊重学生 与直属校比较,我们算是二流的学校;与理科生比较起来,我们的学生绝 大多数是三流学生.整理知识体系、记住该记的知识点、有不错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赏识学生的微小进步,理解学生的一次次的失败,会让学生心理上更能感受学习的快乐与兴趣.

高中历史优秀教案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A.课标: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形成的任内阁的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课标解读:根据学生知识实际、课标和升学愿望,初中生学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直观、初步地了解其革命过程和政治制度。因此,我该在知识系统性和深度方面做适合学生学习就近发展区地设计,重点落在《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发展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等方面,难点放在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条件。据课标和历史教育对人情感、价值观影响特殊作用。我应充分发掘历史知识的内在精神,发挥其“读史明智”“古为今鉴”作用,培养学生接人待物,认识社会的良好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健全人格。教学中不但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精神,更要突出得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及历史发展过程。 B.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英国革命、《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等史实。 2.熟记《权利法案》核心思想(内容)、责任内阁和首相产生、内阁与议会关系和首相权力。 3.理解君主立宪制建立条件、特点和代议制。感悟对今天社会问题的启示。 二.过程与方法 1.以史料解读历史来龙去脉,生动展现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解读史料,培养学生史料阅读、分析和表达能力;学生潜移默化养成“论从史出”等历史意识。 3.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思考,感悟得到知识地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学生合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地学习,感悟妥协和协商是血的教训,感悟传承和创新的历史智慧,培养学生法制观念、有限权利和责任意识。 2.通过历史和现实联系,学生分组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C.教学设计思想 我对课标和课本研读,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突出学生感悟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发展中蕴含的法制、民主、妥协、协商、责任、有限权力等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教学要注重知识逻辑性、开放性和历史发展脉络,激发学生兴趣和广阔思维空间。我整合了教材,直接突出主题最先讲解“议会权力的确立”,学生就能直观认识和深刻理解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也有了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条件的制度背景,更好回答资产阶级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原因。然后随历史发展,再学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也为学生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和影响铺垫完整的知识基础。为拓展学生知识、思维维度和照顾知识完整性,留了选作题,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建立的影响。 为培养学生研读史料能力、史学意识和理解知识等,为此,我亲自精心挑选切合的史料。为突出过程与方法,在学生史料分析和回答问题时,要点明依据。教学中设计悬疑、创设历史情境,设计分组抽签展示和“七嘴八舌”环节等多种教学手段,调到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 D.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入语:同学们,我们将要学习《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我有个疑问,能帮我解决吗?“君主”给你们什么印象?“宪”你们能想到什么呢?同时给出两幅图片,给学生思考启发点。

高三历史教案-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最新

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隋唐 引言分析 1.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但隋唐两个王朝又各有自己的特点: ①隋朝是短暂而繁荣; ②唐朝是全面繁荣。 2.这一时期,世界历史东西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①西欧正处于黑暗的中世纪阶段,国家分裂,政局混乱,工商业凋敝,文化衰落。 ②亚洲除了中国发展繁荣之外,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出现,并进入 鼎盛时期,与中国一起成为当时世界的两大文明中心。 3.这一时期中外历史的比较: ①以中国历史纵向比较,隋唐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时期。 ②与此时世界历史横向比较,尽管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但并未达到西方资本 主义的发展程度,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高考范围 4.隋唐 (1)隋朝的兴衰与唐朝前期的政局 ①隋的建立和统一 ②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 ③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 ④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⑤武则天的统治 ⑥“开元之治” (2)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①三省六部制 ②科举制 ③府兵制和募兵制 ④租庸调制 ⑤两税法 (3)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商业和城市 (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①突厥 ②回纥 ③靺鞨 ④南诏 ⑤吐蕃 (5)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 ①和新罗的交往 ②和日本的交往

③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 ④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6)隋唐时期的文化 ①科学技术 ②宗教和哲学 ③教育 ④文学和艺术 近五年高考试题 (一)上海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上海卷) 34、“苛政猛于虎。”秦、隋二世而亡是后世许多开国君主的前车之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一个“畏”字,促使不少统治者调整政策,从而出现了社会繁荣。请选择一个中国古代的繁荣时期,简要分析其原因与表现。(13分)34. 名称: 原因, 表现, 例: 名称: 贞观之治或唐前期原因: 勒于政事,吸取前朝教训, 轻儒薄赋,爱惜民力,重视人才,善于纳谏,表现: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民族融洽,国力强盛,边疆巩固,邦交和睦…… 如答其他,参照上例给分。 (二)广东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广东卷) 2.唐初府兵制赖以推行的经济制度是B A.方田均税法B.均田制C.租庸调制D.两税法 4.唐代中日交通的主要港口城市是B A.明州 B.扬州 C.泉州 D.广州 (三)综合卷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试题(一) 17.作品有“诗史’之称的唐代诗人是B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杜牧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12.“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营建,清代重修。‘布达拉’,梵语意为佛教圣地”。对上文蕴含信息归纳完整的是A ①藏族在唐时称吐蕃②唐蕃和亲 ③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④藏族文化在祖国和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③④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二)(四川、吉林、湖北、湖南、重庆卷) 13.广州是隋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这条“海上丝绸之路”D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考点八:洋流 (一)基础知识巩固请同学们对照教材、地图册和资料完成下面内容。 1.洋流按性质分为判断方法是: 按形成原因分为 2.洋流分布规律: ①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时针,大洋东岸是(暖流或寒流),大洋西岸是(暖流或寒流)。 ②北半球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时针,大洋东岸是(暖流或寒流),大洋西岸是(暖流或寒流)。 ③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洋流名称),其性质是。 ④北印度洋上的季风洋流,冬季,盛行风呈时针,夏季,盛行风呈时针。其按成因属于。 3.由于盛行风形成的风海流有哪些? 4.寒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请填出下列渔场所交汇的寒暖流: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 纽芬兰渔场。这些渔场多分布在地区的大陆东岸。与上升流有关的渔场是,这些渔场多分布在地区的大陆西岸。 5.简述洋流对航海的影响。 (二)基础知识巩固练习 读“某沿海地区洋流示意图”,回答下题。 1.若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30°,下列洋流中能与甲洋流构成完整洋流 系统的是 ( ) ①本格拉寒流②千岛寒流③秘鲁寒流④西风漂流⑤南赤道暖流 ⑥东澳大利亚暖流⑦阿拉斯加暖流⑧巴西暖流⑨北太平洋暖流 A.甲②⑨① B.⑧①⑤甲 C.③甲⑦② D.⑥④甲⑤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 之一。读右图,回答2~4题。 2.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3.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4.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右图为“世界局部海区洋流分布模拟图”。读图完成5~6题。 5.有关中低纬海域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部为寒流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部为暖流 C.呈反气旋型流动,大陆西岸为寒流 D.呈气旋型流动,大陆东岸为暖流 6.日本暖流() A.活跃了海陆间的水循环B.减缓了海轮北上的航速C.有利于北海渔场的形成D.缩小了海洋污染的范围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新课改后,对学生的要求在课程目标、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动。教材由传统的以时间为线索变为以专题模块为主体,高考的模式也有所调整,在原来题型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新情景型试题增加,还新设置了选做题。那么,新课标下的高三历史如何复习,如何在高三一年的时间里复习好这三本必修和几本选修课本,让每个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一个好的成绩,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时间是有限的,提高复习效率是搞好复习的关键。 一、两次月考成绩和存在问题分析 1. 客观题答卷分析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基础知识不过关,知识点混淆,对历史问题的实质、性质掌握不清楚。(2)文字表达缺乏层次性、条理性和内在的逻辑性,概念把握不清。 (3)审题能力差、解题不熟练,会而不对,对而不会,出现所答非所问和草草答题现象,反映在平时学习中缺乏一定量的训练和相应技能的积累,阅读能力差,许多考生读不懂题意或理解不到位,丢失了不少分。 (4)思维不严谨,解答不规范,许多考生是主要分析过程,不能做到史论结合。(5)应变能力较弱,心理素质不强。

二、确立复习模式 第一步,课前根据学案巩固基础; 第二步,课件中运用材料呈现复习要点; 第三步,去细留粗、归纳线索; 第四步,精选习题,突破重难点 三、后期的复习中注意的问题 1.认真、细致的研读大纲,关注考纲变化,适时调整,增强备考的实效。通过研读2007——2012年大纲及高考题,在平时的练习、测试中就可以参照样卷展示的题量题型的大致比例分布,帮助学生了解高考试卷的分布,同时它又是往年高考题的精选,是可以借鉴的。全面理解和把握考点。精心备好每一堂课,不管在新课教学或是在第一轮复习中就将考点置之其中,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工作目标是让学生牢牢掌握基础知识,为后面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训练,提高答题技巧。 (1)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取有效的信息,两类材料的阅读迷惘,一类是文言文,另一类是外交辞令,平时复习与训练时应加大阅读的力度,提取有效信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提取选择题的有效信息,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这三个要素(特别是时间要素),另一类是提取主观题的有效信息,关键是要明确题目“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 (2)做选择题时,既要保证正确性,又要节省时间。因此就应找准中心词,再慎审待选答案,对不确定的可以第一感觉为主。答题卡的涂写最好在做非选择题前进行。 (3)对非选择题也就是主观题部分,这在高考复习中是需要下大力气训练的。纵观近几年高考,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出现了各地教材版本不一的现象问题,为体现高考的公平、公正,高考命题者在主观题命题时,往往会先给出一段材料,依据材料设置问题。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尽可能多的利用材料对历史事件加以说明、解析,同时,在练习或者是考试中也相应加强练习。 (4)在训练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历史材料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有纯文字材料题、有图形的、有图表等。因此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解析材料题的方法。如:文字题材,首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其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一、教学目标设计 本案例出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Ⅲ),本课的内容标准及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内容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老子、孔子的重要思想主张;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张;董仲舒对儒学改造的主要表现。 理解:“道”和“仁”的含义;“天人感应”;董仲舒新儒学。 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和意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归纳: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的演变。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学习所得,了解各学派思想主张,并分析比较它们的差异;通过儒学地位的变化,分析政治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文化史上这一光辉时段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形成尊崇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本课的重点是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以及儒学在汉代的发展。中国思想的源头起自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之时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后世的各种思想潮流大都能从诸子百家那里找到最初的萌芽。当时的“百家争鸣”也对思想的创新与活跃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正是这种局面导致了中国思想史黄金时代的形成。所以,对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别是儒、道、法、墨等主要几派的思想以及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等思想家要有了解,对于西汉以后儒学的发展要有所知晓。 本课的难点是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和新儒学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活跃、最辉煌的时期之一。百家争鸣对中国思想文化、民族性格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教师要引导学生给予分析和认识。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局面到汉代已不复存在,儒家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逐渐成为主导思想,特别是汉武帝时,由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朝廷采纳,此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三、教学内容分析本课讲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老子和孔子的思想、百家争鸣、董仲舒新儒学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较为全面地叙写了春秋战国至西汉武帝时儒学兴起,发展,“坑儒”,独尊的经历。 1老子和孔子的思想 教材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老子的思想。老子把“道”当作万事万物的本体,它是超时空的存在,是永远不可感知的精神实体。老子思想中的精华是它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这就是他认为世间万物都包含着对立面的统一,对立双方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周朝政治紊乱,礼乐崩坏,他消极悲观,提出了一个回复到“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的主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显然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 作为哲学思想的“仁”,内容非常宽泛。孔子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首开私人讲学之风,被尊为“万世师表”。他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被奉为圭臬,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而且在今天看来,多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合,闪烁着科学的光芒。

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案例

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案例——第一节《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鸦片战争前夕世界形势及清政府的腐朽没落统治;鸦片走私;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时空过程;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 2.能力培养 ①通过鸦片战争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地”看问题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探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问题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③通过鸦片战争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以及阅读史料获取信息、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等。 3.德育目标 ①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腐败不堪之际,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为开辟海外市场进行全球殖民扩张的必然结果。 ②通过讲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③通过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分析,教育学生奋发图强,为国家强大而读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 难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分析。 课前准备 利用电脑制作动态鸦片战争示意图,虎门硝烟电影录像片段、鸦片战争相关历史图片。

学生:组织学生做好预习。如: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或“导学式”教学法,课前可将预习提纲和课上重点讨论的问题印发给学生,适时布置学生进行预习。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是高中学段第一节历史课,教学设计的基点在于贯彻落实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的基本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与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鸦片战争的重点和基本的历史知识,开始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近代中国国情和人文精神的思想教育。 2.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应从起始年级抓起。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要紧密结合高一学生的学段和年龄特点,开始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历史思维能力训练,使学生在掌握重点历史知识的同时,使历史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3.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是对学生进行以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问题式”和“双主导学”(导学式)教学模式和思路,在教师恰当的主导作用下,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前预习、课中自学阅读、质疑答疑、分组讨论、检测练习等形式,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在教材的处理上,应突出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等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生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借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和基本能力。 4.在教学媒体手段上,本节教学设计适时播放影视录像片段、鸦片战争演示战争进程示意图、介绍相应历史资料,借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以及适度增加信息量。 【课堂实录】 (多媒体课件画外音导入)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一个半世纪以前的岁月。 在那时,千年的中华帝国,连同它光辉灿烂的文明被 一场外来的血与火打败了,中华民族开始沦落为殖民 地、半殖民地。中英两国远隔万里,为什么会在19世纪的上半叶 发生了一场血与火的较量呢?首先,我们一起来听一个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案 【篇一: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全套)】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 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 代特色。概要如下: (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 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 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 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 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 想内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 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秦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 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 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 政治和文化生活。 (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 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 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