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复习重点(人卫版)

传染病学复习重点(人卫版)
传染病学复习重点(人卫版)

总论

概述: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传染病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3.有流行病学特征

(1)散发性发病:某传染病在某地区近几年来发病的一般水平。

(2)流行:当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时称为流行。

(3)大流行:若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

(4)暴发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4.有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传染病临床特点:

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1)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

(2)前驱期:从起病至临床症状明显开始的时期,通常是非特异性的。

(3)症状明显期:在此期间该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都通常获得充分表现。

(4)恢复期:当机体的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的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在此期间体内可能还有残余的病理改变或生化改变。

①再燃: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②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③后遗症:指某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多见于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2.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1)发热:(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五种热型:稽留热、弛张热、减息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2)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称为发疹性传染病。

皮疹分为外疹和内疹即粘膜疹(疹子出现的时间和先后次序:水痘风疹第1天,猩红麻疹次第连(2、3日),斑疹伤寒第5日,伤寒再接第6天)。形态包括斑丘疹、出血疹、疱疹、荨麻疹

(3)毒血症状: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充血、增生,肝脾淋巴结肿大

3.临床类型:急性、亚急性、慢性型、轻型、典型(中型、普通型)、重型、暴发型

传染病的诊断依据

传染病的诊断依靠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三方面。流行病学资料包括:接触史、发病年龄、职业、季节、地区、集体发病情况、预防接种史、过去病史等。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起病方式等。实验室检查包括一般检查、特异性检查、其他检查。

一般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大便、小便常规及生化等。特异性检查包括:病原体的直接检出(肉眼或显微镜检查);病原体的分离培养(人工培养、组织细胞培养、动物接种等);病原体的核酸检测(多聚酶链反应、分子杂交等);病原体蛋白或抗原的检测(各种免疫学技术);病原特异性抗体检测(各种免疫学技术)。其他检查包括:内镜检查(如结肠镜、支气管镜等);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等)、活体组织检查等。

病毒性肝炎

概述: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按病原学分类,目前有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各种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大为主,部分病例可有黄疸。甲、戊型经粪口途径传播,表现为急性肝炎;乙型、丙型、丁型主要经胃肠外途径传播,大部分患者呈慢性感染,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一、病原学:

五型肝炎病毒简要对照

HA V(甲) HBV(乙) HCV(丙) HDV(丁) HEV(戊)

基因组RNA DNA RNA RNA RNA

传播途径消化道血液/体液血液/体液血液/体液消化道

慢性化否否是是是否

血清学抗HA V-IgM HBV M 抗-HCV HDAg 抗HEV-IgM 检测抗HA V-IgG 抗HDV-IgM、抗

HDV-IgG

二、流行病学

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

㈠经胃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肝炎(A、E)

传染源:隐性感染者、急性期患者

传播途径:粪——口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免疫力(甲型持久、戊型不持久)

流行特点:

⑴ HAV:多为散发,也可因水和食物污染而暴发流行。秋冬季多见,全年散发。易感和高发人群:以6个月~10岁儿童多见。

⑵HEV:因水污染、雨季、洪水后造成流行,全国均有散发。春冬季高发。儿童隐性感染,成人临床性感染。

㈡经胃肠道外传播的病毒性肝炎(B、C、D)

传染源:急、慢性患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

①注射传播:输血、预防注射、药物注射、针刺

②母婴传播:产道感染、产后哺乳、宫内感染

③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家庭聚集现象

④性接触传播: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中均可有病毒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不同株间无交叉免疫

流行特点:多为散发,临床以无症状,无黄疸型病例为多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一)发病机制:

1、甲肝:感染早期细胞免疫其主要作用,后期体液免疫亦参与其中。

2、乙肝:肝细胞病变主要由细胞免疫所致。靶抗原主要是HBcAg,效应细胞主要是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机体免疫反应不同,导致临床表现各异:

⑴机体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多成为无症状携带者

⑵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多表现为急性肝炎经过

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不完全耐受、自身免疫反应产生、HBV基因突变逃避免疫清除等情况下,可导致慢性肝炎

⑷机体处于超敏反应,导致肝细胞大片坏死,发生重型肝炎

3、丙肝:

⑴肝细胞损伤机制:①HCV直接杀伤作用;②宿主免疫因素;③自身免疫;④细胞凋亡

⑵HCV感染慢性化的机制:①HCV的高度变异性;②HCV对肝外细胞的泛嗜性;③HCV 在血液中的滴度低,免疫原性弱,机体免疫应答水平低下,造成病毒持续感染

4、丁肝:HDV复制效率高,抗原性较强,宿主免疫反应参加了肝细胞的损伤。

5、戊肝:细胞免疫为引起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

(二)病理改变:

1.基本病变:肝细胞变性(气球样变、嗜酸性变)坏死(单细胞坏死、点状坏死、灶状坏死、碎屑状坏死、桥接坏死、融合坏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主要为CD4+、CD8+ T 淋巴细胞)浸润,间质增生(Kupffer细胞、间叶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细胞外基质增多和纤维化)和肝细胞再生(网状支架塌陷时,再生的肝细胞可排列成结节状,导致肝小叶结构紊乱) 2.各临床型肝炎的病理特点:

(1)急性肝炎:肝脏肿大,肝细胞气球样变和嗜酸性变,形成点、灶状坏死,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坏死区肝细胞再生,网状支架和胆小管结构正常。如有碎屑状坏死则极可能转为慢性。

(2)慢性肝炎:病理诊断主要按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进行分级(G)和分期(S),如下:

炎症活动度(G) 纤维化程度(S)

级汇管区及周围小叶内期纤维化程度

0 无炎症无炎症0 无

1 汇管区炎症变性及少数点、灶壮坏死灶 1 汇管区纤维化扩大,局限间隔

形成及小叶内纤维化

2 轻度PN 变性,点、灶壮坏死灶或嗜

酸性小体2 汇管区周围纤维化,纤维间隔

形成,小叶结构保留

3 中度PN 变性,融合坏死或见BN 3 纤维间隔伴小叶结构紊乱,无

肝硬化

4 重度PN BN范围广,累及多个小叶

(多小叶坏死)

4 早期肝硬化

炎症活动度(G) 纤维化(S)

轻度慢性肝炎1~2 0~2

中度慢性肝炎 3 1~3

重度慢性肝炎 4 2~4

(3)重型肝炎:

①急性重型肝炎:坏死肝细胞占2/3 以上,肉眼观肝体积明显缩小,坏死区充满大量红细胞而呈红色,残余肝组织淤胆而呈黄绿色,故称红色或黄色肝萎缩。

②亚急性重型肝炎:肝细胞亚大块坏死,面积小于1/2 。肝小叶周边可见肝细胞再生伴小胆管增生,肉眼见肝脏表面大小不等的小结节。

③慢性重型肝炎: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变的背景上出现亚大块或大块坏死,可见桥接及碎屑状坏死。

(4)肝炎肝硬化:①活动性肝硬化:肝硬化伴明显炎症,假小叶边界不清;②静止性肝硬化:肝硬化结节内炎症轻,假小叶边界清楚。

(5)其他:慢性无症状携带者;淤胆型肝炎—毛细胆管内胆栓+肝细胞内胆色素潴留+急性肝炎

四、临床表现:

㈠潜伏期

甲型肝炎,4w( 2~6w)

戊型肝炎,6w(2~9w)

乙型肝炎,3m(1~6m)

丙型肝炎,40天(15~180天)

丁型肝炎,4~20w

㈡急性肝炎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①可发生于五型肝炎中任何一种,发生率远高于黄疸型,成为更重要的传染源。

②无黄疸,但可转为黄疸型。

③症状较黄疸型为轻。

④多数病例只有ALT活力增高。

⑤病人能保持一定的工作能力且可迅速恢复;少数转变为慢性,由于未能及时休息治疗所致。

●★急性黄疸型肝炎:

1、黄疸前期(1-21天;5-7天)

流感样症状:畏寒、发热、头痛、乏力。

消化道症状:纳差、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期末尿色变黄:浓茶样

2、黄疸期(2-6周):出现肝细胞性黄疸表现

①黄疸加深阶段,消化道症状重;

②黄疸减退阶段,消化道症状减轻;

③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过缓、肝肿大,部分有轻度脾肿大。

3、恢复期(2周-4个月):症状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复常

★急性肝炎各型临床特点

1、甲、戊型:

①起病相对较急,有明显症状

②急黄肝较多,戊型病情较重,妊娠后期和老年人

③不转化为慢性肝炎

2、乙、丙、丁型:

①起病相对较慢,无明显症状

②黄疸发生率相对较低

③可转化为慢性

㈢慢性肝炎

①肝炎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超过6个月者

②按病情轻重分为轻、中、重度

③只有乙丙丁型肝炎病毒可引起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分度:

①轻度

症状:轻度乏力、消化道症状、低热等

体征:可有轻度脾肿大

实验室检查:ALT反复轻度升高

预后:大多恢复,少数转为中度

②中度

症状:明显(消化、神经系统)

体征:肝脾肿大,质地Ⅱ度,可有肝掌、蜘蛛痣

实验室检查:A/G比例、肝纤维化指标,自身抗体阳性。

③重度:症状进一步加重,并出现早期肝化的表现。

㈣重型肝炎

五型均可引起重型肝炎(0.2%~0.5%),以HBV或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为多见。

临床特点:进行性加深的深度黄疸伴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和极度的乏力、胆酶分离、PTA<40% 症状:(四高)高度乏力、纳差、黄疸、出血倾向。

体征:肝浊音界缩小、腹水征阳性、高度黄疸、大片瘀斑。

并发症:①出血倾向(皮肤粘膜出血、消化道出血);②腹水(胸水);③肝肾综合征;④肝性脑病;⑤肝肺综合征;⑥严重感染;⑦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

●各种重型肝炎临床特点的比较

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

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迅速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肝脏缩小,PTA<40% 急行起病,15天~24周出现

重型肝炎表现

脑病型:首先出现Ⅱ度以上肝

性脑病腹水型:首先出现腹水

及相关表现者

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

有慢性肝病的病史,临床症状

和体征,实验室指标改变者

●重型肝炎的临床分期:

早:符合重型肝炎诊断的基本条件,无并发症,40%﹤PTA<30%。

中:符合重型肝炎诊断的基本条件,有Ⅱ度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出血倾向(出血点或瘀斑) ,30%﹥PTA﹥20%

晚:有难治性的并发症:肝肾综合征;Ⅱ度以上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出血倾向(注射部位瘀斑);严重感染;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PTA<20%

㈤淤胆型肝炎:又称毛细胆管型肝炎,表现为较长期的肝内梗阻性黄疸

临床特点:

明显的皮肤巩膜黄染,有阻塞性黄疸的临床表现(大便颜色变浅;皮肤搔痒)

实验室指标的改变(DBIL/TBIL>60%;尿胆红素阳性,

尿胆原阴性;γ-GT、AKP明显升高)

无明显消化道症状和乏力

㈥肝炎肝硬化:

①活动性:慢性肝炎活动的表现(ALT升高、乏力及消道症状明显、黄疸、白蛋白下降)肝缩小质地变硬,脾进行性增大伴门脉高压征表现(腹壁、食道静脉曲张,腹水,门静脉、脾静脉增宽等。)

②静止性:无肝炎活动的表现,症状轻或无特异性,可有上述体征。

㈦特殊人群肝炎的表现

⑴小儿肝炎特点:多为隐性感染

①易成为无症状的携带者;

②有症状者以无黄疸型或慢性轻度为主。

⑵老年肝炎特点:黄疸多见、程度深、持续时间长;

①淤胆型多见;

②合并症较多;

③重型肝炎发生率高。

⑶妊娠期肝炎特点:重型肝炎发生率高,死亡率高、产后大出血多见;

①可导致早产、死胎、畸形。

②合并戊肝死亡达30%以上。

③合并乙肝胎儿易受传染。

㈧各型肝炎临床转归

急性肝炎:

①急性甲、戊型病毒性肝炎基本痊愈,无慢性化,个别可转化为重型肝炎,或遗留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妊娠后期合并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病死率高,10%~20%,最高达39%

②急性乙、丙、丁型病毒性肝炎有多种临床转归:痊愈,慢性肝炎,重型肝炎

急性丁型肝炎的临床转归

? 急性HDV与HBV同时感染急性起病,有HBV和HDV急性感染的标志物疾病转归呈良性经过,慢性转化率约5%,

? HDV与HBV的重叠感染在慢性HBV感染的基础上重叠感染HDV使病情加重,甚至重型肝炎慢性转化率高,约70%

慢性肝炎病毒感染:

?无症状或临床诊断为慢性轻度肝炎无反复炎症活动者,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发展至肝硬化

?反复炎症活动的中度以上慢性肝炎患者小部份(30%)可发展至肝硬化和肝癌(15%)

重型肝炎:预后差,病死率达70%以上

淤胆型肝炎:预后良好,慢性者可至胆汁性肝硬化

五、实验室检查:

(一)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

肝脏受损的相关检查

肝功能检查

1、血清和尿胆色素

①血清胆色素:血总胆红素(TBIL)升高代表肝细胞有坏死,其升高程度与肝细胞坏死的严重程度成正比,重型肝炎患者TBIL≥171μ?/L.

②尿双胆检测:尿胆原与尿胆红素均增加.

2、与肝细胞坏死严重性相关的实验室指标

①血清胆色素:肝细胞性黄疸时血总胆红素(TBIL)升高程度与肝细胞坏死的严重程度成正比,黄疸越深预后越差。

②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降低程度与肝细胞坏死严重程度相关.

③胆碱酯酶活性:降低程度与肝细胞坏死严重程度相关.

④血清白蛋白:降低程度与肝功能衰竭程度成正比

3、肝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病毒性肝炎的金标准,能准确的病理分型和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肝细胞内的病毒。

4、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对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CT,MRI:尽管对慢性肝炎的诊断参考价值不如超声检查,但对肝癌的诊断价值较大。

●B超诊断慢性肝炎影像特点:

轻度:肝脾无明显异常改变

中度:肝内回声增粗,肝脏和/或脾脏轻度肿大,肝静脉走行多清晰,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无增宽。

重度:肝内回声明显增粗,分布不均匀;肝表面欠光滑,边缘变钝;肝内管道走行欠清晰或轻度狭窄、扭曲;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增宽;脾脏肿大;胆囊有时可见“双层征”。

●其他相关检查

①血常规

②尿常规

③生化指标检测:电解质、血糖、血浆胆固醇、补体、胆汁酸

(二)病毒标志物检测:

1、甲型肝炎:

抗HA V-IgM 现症感染。

抗HA V-IgG 既往感染,获得免疫。

HA V颗粒粪便中检出。

2、乙型肝炎:

血清HBVM测定(三大抗原抗体测定)

HBV-DNA定量血清及肝组织均可检出。

HBV-DNAP 不常用。

抗HCV-IgM 急性期及慢性感染复制期

抗HCV-IgG 非保护性抗体,长期存在

HCV-RNA定量病毒复制指标,抗病毒药物疗效观察。

肝组织HCAg 免疫组化法。

4、戊型肝炎:

抗HEV-IgM和IgG 近期感染指标。

HEV颗粒粪便中发病2周内检出。

5、丁型肝炎:

血清HDAg 急、慢性期均可检出。

抗HD-IgM 急性早期、慢性感染HDV复制。

抗HD-IgG 慢性HDV感染持续升高。

HBV+HDV (混合)抗HBc-IgM(+)。

HBV+HDV (重叠)抗HD-IgM(+)。

抗HBc-IgG(+)抗HBc-IgM(-)。

肝组织HDAg 免疫组化法。

HDV-RNA 分子生物学。

六、病原学诊断

1、甲型肝炎

抗HA V IgM

抗HA V IgG

粪便中HA V颗粒或抗原或HA V RNA

2、乙型肝炎

(1).慢性乙型肝炎

● HBeAg(+)慢乙肝:HBsAg、HBeAg、HBV DNA

● HBeAg(-)慢乙肝:HBsAg、抗HBe、HBV DNA

(2)HBV携带者

●慢性HBV携带者:HBsAg、HBeAg/抗HBe、HBV DNA

●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HBsAg、抗HBe+/-

● 隐匿性慢乙肝:HBV DNA

(3)重型乙型肝炎的诊断

HBV现症感染的标志物阳性

实验室检查:

①血清胆红素>170μmol/L;胆、酶分离;

②凝血酶原活动度<40%;

③白蛋白下降;

④胆碱脂酶(CHE)下降。

3、丙型肝炎

①血清抗HCV和/或HCV-RNA阳性

②肝细胞中HCV抗原阳性

4、丁型肝炎

①HBV现症感染

②HDV Ag/抗HDVIgM/高滴度抗HDVIgG/HDV RNA

抗HDVIgG/HDV RNA

七、鉴别诊断:

(一)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

1、溶血性黄疸:

2、肝外梗阻性黄疸:

(二)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

1、非嗜肝病毒:EBV、CMV、腮腺炎病毒等。

2、感染中毒性:

3、药物性:

4、酒精性:

5、血吸虫病性:

6、肝豆状核变性:

八、预后:

(一)急性肝炎:预后好,妊娠期合并戊肝病死率高,达20%左右。

(二)慢性肝炎:乙肝10%,丙肝50%转为慢性,部分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三)重症肝炎:预后差,死亡率达70%以上,治疗及时,并发症少者相对较好。

(四)淤胆型肝炎:急性预后好,慢性可导致胆汁性肝硬化。

(五)肝炎肝硬化:预后差。

九、治疗: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根据不同病原、不同临床类型及组织学损害区别对待

治疗原则:以足够的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的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和损害肝脏的药物

1、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一般对症支持疗法为主,适当的隔离(甲型肝炎至起病后3周;戊型肝炎至起病后2周) ●抗病毒治疗:急性无黄疸型丙型肝炎可考虑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2、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一般疗法:休息、饮食、心理辅导

●药物治疗:改善肝功能、免疫调节、抗纤维化抗病毒治疗

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干扰素:IFN α,500万~48周

复合干扰素

长效干扰素)

慢性乙型肝炎时干扰素使用的指征为:

①HBV在活动性复制中;②肝炎处于活动期;③HBV DNA血浓度低;

④抗-HBcIgM阳性;⑤慢性轻度无黄疸、无肝功能失代偿的病人。

干扰素治疗的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妊娠、精神病史(如严重抑郁症)、未能控制的癫痫、未戒断的酗酒/吸毒者、未经控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失代偿期肝硬化、有症状的心脏病、治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1.0 *10^9/L、治疗前血小板计数<50*10^9/L

相对禁忌证:

甲状腺疾病、视网膜病、银屑病、既往抑郁症史、未控制的糖尿病、未控制的高血压

4、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①干扰素:IFN α,复合干扰素,长效干扰素

②病毒唑

干扰素+病毒唑的联合用药是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最佳选择

5、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原则:以支持、对症为基础的综合性治疗,促进肝细胞再生,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

⑴支持疗法:高热量,充足维生素,高蛋白,输血浆,白蛋白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⑵促进肝细胞再生:胰高血糖素-胰岛素(G-I)、促肝细胞生长素(HGF)、前列腺素E1(PGE1)

⑶并发症的治疗

●肝性脑病的治疗:

①氨中毒的防治:减少氨的吸收(低蛋白/无蛋白饮食,口服抗生素,乳果糖,食醋灌肠)

②降低血氨:精氨酸、门冬氨酸-鸟氨酸

③纠正神经递质/氨基酸失衡:左旋多巴,支链氨基酸

④防治脑水肿:甘露醇,速尿,高渗糖等

●出血的防治:输新鲜血,血小板,血浆消化道出血可用络赛克,雷尼替丁,善得定

●肝肾综合征的治疗:扩张血管,补充血容量,利尿,不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必要时血液透析治疗

●继发感染的防治:以抗革兰阴性细菌感染为主,或根据药敏结果选择

●腹水的治疗:补充白蛋白,利尿,抗感染不主张快速大量放腹水,但可腹水回输

⑷抗病毒治疗

⑸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灌流、胆红素吸附、MARS等、生物人工肝

⑹肝移植:肝细胞移植、肝器官移植

6、淤胆型肝炎的

● 一般支持,对症处理

● 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

肝炎肝硬化的治疗

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治疗

7、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⑴经胃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肝炎(A、E)

①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隔离和治疗病人

②切断传播途径

③保护易感人群——被动免疫:免疫球蛋白

主动免疫: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

⑵经胃肠道外传播的病毒性肝炎(B,C,D)

①控制传染源:筛选献血员,不从事有关职业

②切断传播途径:做好医疗过程中的严格消毒与隔离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③保护易感人群:

暴露前的预防:乙肝疫苗(10-20μg;0,1,6)

母婴传播的预防:HBsAg(-) 乙肝疫苗

HBsAg(+) (HBIG)+乙肝疫苗

暴露后的预防:HBIG+乙肝疫苗

暴露后的预防:

② 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 ≧10 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

②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 mIU/ml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 200~400 IU,并同时于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20μg),于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μg)。

第十一节登革热

一、典型临床表现:

1.发热:起病急,高热持续5-7天;部分病人呈双峰热。可伴有骨关节痛、乏力、消化道症状、结膜充血、颜面潮红、淋巴结肿大。儿童病例病毒血症较轻、恢复较快。

2.皮疹:病程3-6天出现,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红斑疹及出血点,持续3-4天

3.出血:消化道、泌尿道、腹腔、胸腔等,多在病程5-8天出现

4.其他:肝大、黄疸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WBC、PLT减少,N减少

2、血清学检查:单份学清:补体结合试验滴度超过1/32;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滴度超过1/1280有诊断意义。双份血清:恢复期抗体滴度比急性期高四倍以上可确诊。IgM抗体:早期诊断

三、并发症:急性血管内溶血性

四、治疗:

(一)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蚊隔离。

(二)对症治疗

1.高热:物理降温,慎用解热镇痛药,避免引起血管内溶血,必要时可短期小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宜口服,慎用静脉补液,以防诱发脑水肿

3.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止血药、输全血或血小板、制酸药

4.脑型病人予甘露醇、地塞米松降颅内压,中枢呼吸抑制及时予人工通气

流感

●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RNA病毒,无交叉免疫。主要表现为起病急骤,可见高热、明显的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而呼吸症状轻微。感染人类的三种流感病毒中,甲型流感变异性极强,常引起流感大流行,乙型次之,丙型流感病毒抗原性非常稳定。

●传染源主要为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染途径主要在人与人间经飞沫直接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感染后获得对同型病毒免疫力,但持续时间段,无交叉免疫,病毒变异后人群无免疫力,易引起流行。甲型流感病毒每隔10~15年发生一次抗原性转变,其亚型内部还会发生抗原漂移,极易引起大流行。●流行性感冒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1、离子通道M2阻滞剂,代表药物为金刚烷胺。可阻断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抑制病毒复制,早期应用可减少病毒的排毒量和排毒期,缩短病程,但只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该药易产生耐药性,副作用主要有头晕、失眠、共济失调等神经

症状。2、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目前我国已批准临床使用的有奥司他韦,能特异性抑制甲、乙型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从而抑制病毒的释放,减少病毒传播。应及早服用,推荐口服剂量是成人每日2次,每次75mg,连用5天。1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

概述:肾综合症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典型病例病程呈五期经过。

一、病原学:

宿主动物和传染源:黑线姬鼠、褐家鼠

传播途径

1、动物源性传播

⑴呼吸道传播⑵消化道传播⑶接触传播

2、垂直传播(母婴传播)

3、螨媒传播

三、发病机制:

1、病毒致病作用

2、免疫作用

(1)细胞因子的致病作用(2)免疫复合物的致病作用休克、出血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四、基本病理变化

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和坏死。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4~46日,一般为7~14日,以2周多见

三大主征:发热,出血、肾脏损害

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1、发热期

(1)发热;

起病急骤,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热程多3~7日,体温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

(2)全身中毒症状;

①“三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 和全身酸痛、疲惫

②胃肠中毒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③重者中毒性神经精神症状,如嗜睡、烦躁,谵妄或抽搐等

(3)毛细血管损害;

⑴充血与出血

充血——颜面、颈、上胸部显著潮红(三红),呈酒醉貌、眼结膜、咽部充血

出血——

皮肤:腋下和胸背部,呈搔抓样或条索点状淤点。

粘膜:软腭呈针尖样出血点,眼结膜呈片状出血。

其他:少数鼻衄、咯血、黑便或血尿,重者皮肤大片瘀斑或腔道大出血。

⑵渗出与水肿

①球结膜水肿:轻者眼球转动时结膜有漪涟波,重者球结膜呈水泡样,甚至突出睑裂

②面部浮肿及腹水:渗出水肿征越重,病情也越重

(4) 肾损害:蛋白尿和尿镜检管型,尿中排出膜状物

2、低血压休克期

4~6病日,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血压下降,热退病重是本病特点,持续时间数小时~6日,一般为1~3日,休克出现越早,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重,与治疗措施是否及时和正确有关。

症状:

①末梢循环障碍,如脸色苍白、口唇紫绀,四肢厥冷,甲床淤血,皮肤花纹

②少尿或无尿

③可有意识障碍

④血压下降,脉搏细数,顽固性休克时可并发:DIC、脑水肿、ARDS和急性肾衰

3、少尿期

5~8病日,持续2~5日

①尿量<400m1/24h为少尿,<50m1/24h 为无尿

②可与二期重叠,或跳过二期

③伴高氮质血症,注意无明显少尿型

⑴尿毒症表现

①消化道症状:厌食、呕吐、腹胀、腹泻,顽固性呃逆

②肾性脑病:精神萎靡不振、嗜睡、谵妄,可剧烈头痛,伴脑膜刺激征

③出血倾向明显加重:皮肤淤斑增加、鼻出血、便血、呕血、咯血、血尿或阴道出血

⑵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

①水中毒

全身浮肿,体重加重(球结膜、面颈水肿加重,少数可有腹水),多有高血容量综合征(体表静脉充盈,脉搏洪大,脉压差增大,脸部胀满和心率增快,易促发心衰、肺水肿、脑水肿)

②代谢性酸中毒:呼吸增快或Kuss-maul深大呼吸,加重心脏损伤

③高血钾、低血钠、低血钙

4、多尿期

9~14病日,持续1~14日,长者数月以上

①移行期:日尿量由400ml增加至2000m1

虽尿量增加但血BUN和Cr反而上升,症状加重,可死亡

②多尿早期:>2000m1/24hr

③多尿后期:>3000m1/24hr,达4000~8000m1/24hr,氮质血症逐步下降,精神食欲逐日好转。其中水和电解质补充不足、继发感染→继发性休克

5、恢复期:尿量恢复2000毫升以下,精神、食欲基本恢复,体力增加,一般需1~3个月才能完全恢复。

七、并发症:

①出血;②继发感染;③肺部并发症;④心脏并发症;⑤神经系统病变;⑥自发性肾破裂;

⑦肝炎。

八、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史:疫区、季节、鼠接触史。

2、临床特征3大主症①发热中毒症状:发热、“三痛”和胃肠道症状②充血、出血外渗体征:三红及眼结膜出血水肿、软腭和腋下出血点、面部浮肿和腹水③肾脏损害。热退病重为其特点。五期:发热、低血压休克、少尿、多尿和恢复期。

3、实验室检查①WBC升高,异淋出现,血小板减少②尿蛋白大量出现③血清和尿沉渣细

胞中检出EHFV抗原④PCR检测EHF病毒RNA;⑤血清中检出特异性IgM抗体

九、鉴别诊断:

发热期:上感、败血症、菌痢、急性胃肠炎、肺炎、泌尿系感染。

休克期:其它感染性休克

少尿期:急性肾炎及其它原因引起的休克出血、腹痛等的鉴别

十、HFRS的治疗:

●“三早一就地”:

早期:抗病毒治疗

中期:液体治疗、对症治疗

预防性治疗

1、少尿期治疗原则:

①控制感染、②改善中毒症状、③减轻外渗、④预防DIC

2、低血压休克期原则:积极补充血容量,注意纠酸和改善微循环,预防多脏器功能衰竭。

3、少尿期

原则: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

4、多尿期

原则: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

5、恢复期

补充营养,逐步恢复工作。

流行型乙型脑炎

一、概述

1、定义:乙脑病毒引起的经蚊虫传播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

2、临床特征: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可有后遗症。

二、病原学

1、乙脑病毒属于虫媒病毒B组,属黄病毒科。

病毒结构:乙脑病毒为嗜神经病毒

核心——单股RNA,核心蛋白

外膜——膜蛋白、外膜蛋白(糖蛋白)、血凝素

2、抵抗力:抗力不强、耐低温和干燥。

3、组织培养:乳鼠脑组织、鸡胚、Hela细胞等。

4、抗原性:抗原性较稳定、感染后产生三种抗体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猪、马、驴、牛、狗

2、传播途径:经蚊虫叮咬而传播

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隐性感染为主,<10岁儿童多见,★2--6岁发病率最高

4、★流行特征

(1)发病季节:

严格季节性,集中在7、8、9三个月

(2)发病年龄:儿童易感性,<10岁儿童

(3)地理分布:地区流行性,主要分布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

(4)发病形式:高度散发性

四、发病机理

隐性感染:只形成短暂病毒血症。

显性感染:病毒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形成上述病理损害。病原体的数量和毒力

五、临床表现

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体检可见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阳性。

(一) 典型乙脑分四期:初期、极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⑴初期:1~3天。急起发病,发热、头痛、恶心和呕吐,嗜睡等。可有颈硬。

⑵极期:4~10天。

①高热。发热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

②意识障碍。可有嗜睡、谵妄、昏迷、定向力阻碍等;

③惊厥或抽搐。可为手、足、面部局部抽搐或肢体阵挛性或全身强直性抽搐,均伴有意识障碍;

④呼吸衰竭。主要为中枢性呼吸衰竭,特点是呼吸节律的不规则及幅度不均;有时也可出现外周性呼吸衰竭。严重时,可出现脑疝的表现;

⑤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等。

⑶恢复期:可有恢复期症状,如患病6个月后仍留有的精神神经症状称为后遗症。

●乙脑的临床类型

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

发热38~39℃39~40℃40℃以上40℃以上

神志清楚嗜睡或浅昏迷昏迷深度昏迷

抽搐无偶有抽搐反复或持续抽搐反复或持续性强

烈抽搐

脑水肿无轻重可有脑疝

呼衰无无可有明显

病程5—7日7—10日2周以上

后遗症无多无常有幸存者常有

严重后遗症

六、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10~20×109/L. N 80%以上。

脑积液:压力高,WBC50~500 ×106/L,糖和氯化物正常。

血清学:①特异性lgM 测定(早期诊断)

②其他抗体。(流行病调查)

病毒分离:病程一周内脑组织。(不常用)

七、诊断:

流行病学:季节、年龄。

主要症状和体征:高热、头痛、昏迷、抽风及神经系统体征。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脑脊液、血清学检查

九、治疗:

★“把三关”——处理好高热、抽搐及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

⑴一般治疗:隔离,支持疗法,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等。危重病例的护理也非常重要。

⑵对症治疗:要是针对高热、抽搐、呼吸衰竭的对症治疗。

①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如冰敷,酒精擦浴等。药物降温为辅,如安乃静滴鼻,高热伴有抽搐者可用亚冬眠疗法;

②惊厥或抽搐:针对高热、缺氧、脑水肿、脑实质炎症等不同原因采用不同的对症治疗方法;

③呼吸衰竭: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脑水肿应脱水,有中枢性呼吸衰竭可用呼吸兴奋剂,还可使用血管扩张剂,以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必要时可机械辅助呼吸。

⑶恢复期及后遗症的处理:进行功能训练,可采用包括理疗、中医针灸、按摩、推拿等方法。

第十三节狂犬病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

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终至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

[病原学]

狂犬病病毒属核糖核酸型弹状病毒。狂犬病毒具有两种主要抗原。一种为病毒外膜上的糖蛋白抗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病毒具有神经毒性,并使体内产生中和抗体及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具有保护作用。另一种为内层的核蛋白抗原,可使体内产生补体结合抗体和沉淀素,无保护作用。从患者和病兽体内所分离的病毒,称自然病毒或街毒,其特点是毒力强,但经多次通过兔脑后成为因定毒,毒力降低,可制做疫苗。

狂犬病毒易被紫外线、甲醛、50~70%乙醇、升汞和季胺类化合物(新洁尔灭)等灭活。其悬液经56℃30~60分钟或100℃2分钟即失去活力,对酚有高度抵抗力。在冰冻干燥下可保存数年。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发展中国家的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犬,人狂犬病由病犬传播者约占80~90%,其次为猫和狼,发达国家由于狗狂犬病被控制,野生动物如狐猩、食血蝙蝠、臭鼬和浣熊等逐渐成为重要传染源。患病动物唾液中含有多量的病毒,于发病前数日即具有传染性。隐性感染的犬、猫等兽类亦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病毒自皮肤损伤处进入人体。粘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如眼结合膜被病兽唾液沾污,肛门粘膜被狗触舔等,均可引起发病。此外,亦有经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的报道。

(三)传播途径: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兽医、动物饲养者与猎手尤易遭感染。一般男性多于女性。冬季发病率低于其他季节。

[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狂犬病病毒对神经组织有很强的亲和力。发病原理分为三个阶段:

①局部组织内小量繁殖期。病毒自咬伤部位入侵后,在伤口附近横纹细胞内缓慢繁殖,约4~6日内侵入周围神经,此时病人无任何自觉症状。

②从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期。病毒沿周围传入神经迅速上行到达背根神经节后,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和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侵犯脑干及小脑等处的神经元。但亦可在扩散过程中终止于某部位,形成特殊的临床表现。

③向各器官扩散期。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再沿传出神经侵入各组织与器官,如眼、舌、唾液腺、皮肤、心脏、肾上腺髓质等。由于迷走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受损,可以发

生呼吸肌、吞咽肌痉挛。临床上出现恐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交感神经受刺激,使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和心脏神经节受损时,可发生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或猝死。

病理变化:主要为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脑膜多正常。脑实质和脊髓充血、水肿及微小出血。此外,唾液腺腺泡细胞、胃粘膜壁细胞、胰腺腺泡和上皮、肾上管上皮、肾上腺髓质细胞等可呈急性变性。

[临床表现]

潜伏期长短不一,短的10日,长的1年,多数1~3个月。儿童、头面部咬伤、伤口深扩创不彻底者潜伏期短。此外,与入侵病毒的数量、毒力及宿主的免疫力也有关。

典型临床表现分为三期:

1、前驱期:主要表现有低热、全身不适、继而恐惧不安、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喉头有紧缩感。部分病人在愈合的伤口皮肤有异样的感觉如痒、痛、麻或蚁走感。本期持续2~4d。

2、兴奋期:突出表现是病人高度兴奋、极度的恐惧、恐水、怕风,怕光、怕声。这些刺激均可导致病人咽肌痉挛,甚至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慉。病人交感神经兴奋,大量流涎,乱吐唾液,大汗淋漓,但病人神智多清晰。本期持续1~3d。

3、麻痹期:患者肌肉松弛,由安静进入昏迷状态,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本期一般较短仅6~18h。

[诊断]

(一)临床诊断:根据患者过去被病兽或可疑病兽咬伤、抓伤史及典型的临床症状,即可作出临床诊断。但在疾病早期,儿童及咬伤不明确者易误诊。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测或尸检发现脑组织内基小体。

(二)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12~30×109/L不等,中性粒细胞多在80%以上。

2.免疫学试验

(1)荧光抗体检查法:取病人唾液、咽部或气管分泌物、尿沉渣、角膜印片及有神经元纤维的皮肤切片,用荧光抗体染色检查狂犬病毒抗原。

(2)酶联免疫技术检测狂犬病毒抗原:可供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之用。如病人能存活1周以上则中和试验可见效价上升,曾经接种狂犬疫苗的患者,中和抗体须超过1:5000方可诊断为本病。

(3)病毒分离:病人唾液、脑脊液或死后脑组织混悬液可接种动物,分离病毒,经中和试验鉴定可以确诊,但阳性率较低。

(4)内基小体检查:从死者脑组织印压涂片或作病理切片,用染色镜检及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内基小体,阳性率约70~80%。

[治疗]

(一)一般处理:单间隔离病人,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医护人员最好是经过免疫接种者,并应戴口罩和手套、以防感染。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须严格消毒。

(二)加强监护:患者常于出现症状后3~10日内死亡。致死原因主要为肺气体交换障碍、肺部继发感染;心肌损害及循环衰竭。因此,必须对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加强监护。(三)对症处理:补充热量,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烦燥、痉挛的病人予镇静剂,有脑水肿时给脱水剂。必要时作气管切开,间歇正压输氧。有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时,可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强心剂。

(四)高价免疫血清与狂犬病疫苗联合应用:高价免疫血清10~20ml肌注,也可半量肌注,另半量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同时行疫苗接种。

(五)干扰素:可试用。

[预防]

(一)加强动物管理,控制传染源:

1.大力宣传养狗及其他野生动物的危害。

2.野犬应尽量捕杀。

3.家犬应严格禁锢。并进行登记和疫苗接种。

4.狂犬或患狂犬病的野兽应立即击毙焚毁或深埋,严禁剥皮吃肉。

(二)伤口处理:主要为清创,立即用20%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彻底清洗伤口和搔伤处,至少20分钟,再用75%乙醇或2%碘酒涂擦,也可用0.1%新洁尔灭液冲洗,以清除和杀死病毒。如有高效价免疫血清,皮试后可在创伤处作浸润注射。伤口不缝合。亦可酌情应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

(三)预防接种:对兽医、动物管理人员、猎手、野外工作者及可能接触狂犬病毒的医务人员应作预防接种。原则上于1、7、28日各肌注狂犬疫苗1.0ml,而后每1~3年加强免疫1次。对被狼、狐、狗、猫等动物咬伤者,应作预防接种。其方法依伤情、疫苗种类、参照使用说明接种,与此同时加用免疫血清,效果更佳。

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通过性接触及输血或血制品等方式侵入人体,特异性地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造成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临床上由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发展为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和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最后并发严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艾滋病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病毒存在于血液及各种体液(如精液、子宫阴道分泌物、唾液、泪水、乳汁和尿液)中,均具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

1.性接触

2.通过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4.其它途径:医护人员护理艾滋病人时,被含血针头刺伤或污染破损皮肤传染,但仅占1%。应用病毒携带者的器官移植或人工受精亦可传染。密切的生活接触亦有传播可能。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同性恋和杂乱性交者、药瘾者、血友病患者以及HIV感染者的婴儿为本病的高危人群。此外遗传因素可能与发病亦有关系,艾滋病发病者以HLADR5型为多。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较长,感染病毒后需2~10年才发生以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为特征的艾滋病。(一)急性感染:部分病人感染后2~6周,可出现一过性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持续3~14天后进入无症状期,少数病人可持续发展。起病多急骤,有发热、出汗、不适、厌食、恶心、头痛、咽痛及关节肌肉痛等症状,同时可有红斑样皮疹和淋巴结肿大,血小板可减少,CD4:CD8比值下降或倒置。

(二)无症状感染:持续1~10年,平均5年,无自觉症状,仅血清抗HIV抗体阳性。

(三)艾滋病相关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淋巴结肿大。全身包括腹股沟有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持续三个月以上,且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肿大的淋巴结多对称发生,直径1cm以上,质地韧,可移动,无压痛。部分病例4月至5年后,可发展为艾滋病。常伴有间歇性发热、

乏力、盗汗、消瘦和腹泻,肝脾肿大,亦可出现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症状。

(四)典型艾滋病(真性艾滋病、艾滋病全盛期):主要表现为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所导致的继发性机会性感染或恶性肿瘤的症状。

★机会性感染及肿瘤:机会性感染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且往往最初的临床表现。①呼吸系统;②中枢神经系统;③消化系统;④口腔;⑤皮肤;⑥眼部;⑦肿瘤。

[诊断]

(一)流行病学:患者的生活方式尤其性生活史,有否接触传染源、输血或血制品的病史,药瘾者等。

(二)临床表现:有或无早期非特异症状,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或反复的机会性感染(1个月以上),或60岁以下患者经活检证明有卡氏肉瘤者。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多有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多下降至4×109/L以下,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加,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多低于1×109/L。少数病人血小板可减少。

2.免疫学检查: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减弱或缺失;丝裂原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反应减弱,T 淋巴细胞减少,CD4细胞明显下降,CD4:CD8<1(正常1.5~2);免疫球蛋白升高;血清α-干扰素、免疫复合物等增加。

3.特异性诊断检查

(1)抗HIV抗体测定: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试验(RIA)、免疫转印(IB)及固相放射免疫沉淀试验(SRIP)等。常用ELISA或RIA作初筛,再用IB或SRIP确诊,如仍为阳性有诊断意义。说明被检查者已感染HIV,并具有传染性。

(2)抗原检查:多用ELISA法。可于早期特异性诊断。

(3)病毒分离:从外周血淋巴细胞、精液、宫颈分泌物、脑脊液可分离到HIV,但难以作为常规。

(4)核酸杂交: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IV RNA。

[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加强国境检疫,禁止HIV感染者入境。隔防病人及无症状携带者,对患者血液、排泄物和分泌物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二)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卫生宣教,取缔娼妓,禁止各种混乱的性关系,严禁注射毒品。限制生物制品特别是凝血因子Ⅷ等血液制品进口;防止患者血液等传染性材料污染的针头等利器刺伤或划破皮肤。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严格婚前检查,限制HIV感染者结婚。已感染的育龄妇女,应避免妊娠、哺乳。

(三)保护易感人群

HIV抗原性多肽疫苗及基因疫苗正研究之中,距大规模临床应用为时尚远。因此目前主要措施应加强个人防护,并定期检查。加强公用医疗器械和公用生活物品的消毒。

伤寒

概述: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病理特征:为全身网状内皮系统的增生性反应,主要以小肠孤立淋巴结及几何淋巴结增生坏死显著。

一、病原学:

伤寒杆菌,革兰阴性,沙门菌属D组,具有菌体细胞壁脂多糖抗原(O抗原)和鞭毛抗原(H 抗原)。对寒冷、干燥的抵抗力较强,可在干燥的污物、水和食物中存活2-3周。

二、流行病学:

⑴传染源:带菌者或患者。典型患者在病程2-4周排菌量最大

⑵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水源污染为主要途径,可引起暴发流行。

⑶人群易感性:未患过伤寒和接种过疫苗的个体易感。发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⑷流行特征:夏秋季多见,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易患。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摄入伤寒杆菌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伤寒杆菌的数量和致病性及宿主的免疫力。(>105以上才引起发病)

四、临床表现:

★1、典型伤寒:病程4~5周

⑴初期(第1周)发热,3~7天后达高峰,伴有乏力、纳差、恶心等。

⑵极期(第2-3周)

①持续发热

②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耳鸣耳聋,重者嗜睡谵妄,颈项强直,昏迷。

③相对缓脉

④玫瑰疹:主分布在胸、腹及背部

⑤消化系统症状:腹胀,便秘多见,右下腹有深压痛。

⑥肝脾肿大,出血,肠穿孔常在本期出现。

⑶缓解期(第4周)

⑷恢复期(第5周)

2、其他类型

⑴轻型:多见于儿童,病程短,症状轻。

⑵暴发型

⑶迁延型

⑷逍遥型

3、特殊临床情况

⑴小儿伤寒

⑵老年伤寒

⑶再燃

⑷复发

五、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

⑴血象:WBC↓,在3-5×109/L,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⑵尿粪常规

2、细菌学检查:血培养、骨髓培养、粪便培养、尿培养等

3、血清学检查

①★肥达反应:多数伤寒患者肥达反应在病程第2周起出现阳性,第3周阳性率大约50%,第4~5周可上升至80%,痊愈后阳性可持续几个月;

②抗伤寒杆菌抗IgM、IgG体检测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一. 感染过程的表现: 1.清除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结局:病原体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牢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注意:1)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 2)上述五种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二.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1)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1)呼吸道传播(2) 消化道传播(3)接触传播(4)虫媒传播(5)血液、体液传播 3.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susceptible person),他们对病原体都具有易感性(susceptibility)。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的周期性(periodicity):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的现象。 三.传染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治疗、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的原则 (二). 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2.病原治疗3.对症治疗4.康复治疗5.中医中药治疗 四. 我国法定传染病包括几类几种?按甲类传染病预防,管理的包括哪几种? 法定传染病分为3类38种(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1种)。 甲类 (1.鼠疫、2.霍乱)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2h内,农村不超过6h上报。 乙类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4.艾滋病、5.病毒性肝炎、6.脊髓灰质炎、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8.麻疹、9.流行性出血热、10.狂犬病、11.流行性乙型脑炎、12.登革热、13.炭疽、14.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5.肺结核、16.伤寒和副伤寒、1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8.百日咳、19.白喉、20.新生儿破伤风、21.猩红热、22.布鲁氏菌病、23.淋病、24.梅毒、25.钩端螺旋体病、26.血吸虫病、27.疟疾 ) 为严格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6h内,农村不超过12h上报,其中,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丙类(28.流行性感冒、29.流行性腮腺炎、30.风疹、3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2.麻风病、33.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34.黑热病、35.包虫病、36.丝虫病,37.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38.手足口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流行病学复习要点

(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按研究设计类型分类,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试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3、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病因与疾病的分布) 1、病因:与疾病发生和流行有关因素的总和。一般认为,那些能使人群的发病概率升高的一切因素都是病因。 2、疾病发生的三要素(病因三要素):致病因子、宿主、环境。 3、共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因果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例如:甲肝的发病率与生食毛蚶的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4、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一般程序是:从统计学关联(相关)到因果关联。(相关不等于因果,因果也不一定相关)。 5、衡量疾病危险度的指标是:发病率。 发病率=某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 同期暴露人口× K 一般为1年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6、较短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是:罹患率。 罹患率=观察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 同期暴露人口× K 7、适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是: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患病率=某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现(新+旧)患病例数/ 同期平均人口× K 8、续发率又称“二代发病率”。 续发率=接触者中二代病例数/ 接触原发病例的易感者人数× K 9、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10、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人群、地区、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家庭)、地区分布(国家间、国内、城乡、局部地区)、时间分布(流行、爆发、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 11、横断面分析(属描述性研究)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年龄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 12、易感人口增加,导致麻疹流行: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 13、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引起流感流行: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 14、夏季气温高、雨量多、蚊媒密度增加,引起乙脑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病因比重加重。 15、战争年代因饥荒、贫穷、流离失所、生活条件恶劣,引起传染病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宿主比重加重。 16、自然疫源性疾病: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是依靠自然界的野生动物绵延繁殖,人只在偶然的情况下才感染该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狂犬病、鼠疫、莱姆病等。 (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对病因不明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寻找病因线索。主要用途是:提出病因假说。 2、进行爆发调查时的首要工作是:核实诊断。 3、某病的流行曲线只有一个高峰,所有病例都集中在该病的常见潜伏期内,据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

概述: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 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 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infection )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 )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 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 )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 )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 on daryi nfection )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 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1. 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 ):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

传染病学重点总结

感染过程:指病原体进入宿主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得过程 ②隐性感染(产生特异性抗体 ,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多见③显 性感染(大多数传染病显性感染只占小部分,但麻疹与水痘大多数表现为显性感染),④病原携带状态(可排出病原体),乙肝流行性脑脊髓膜炎⑤潜伏性感染(一般不排出病原体体)多见于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疾肺结核 ,②毒力,包括毒素(外毒素→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与霍乱弧菌。内 毒素→伤寒杆菌、菌痢杆菌),③数量,④变异性 IgM 最早出现,近期感染标志 IgG 持续时间长,既往感染标志 ,②传播途径,③人群易感性(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得传染病如麻疹、水痘、乙型脑炎等)。 ,②社会因素 :①病原体,②传染性,(传染期就是确定隔离期限得重要依据)这就是传染病与 其她感染性疾病得主要区别。③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④有免疫性:再感染:系指同一传染病在完全痊愈后,经过长短不等得间隙再度感染、重复感染:细胞乃至个体受某种感染体感染后,又感染了同种或异种得感染体。复发: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得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得症状再度出现。再燃: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得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得症状再度出现。 临床特点:病程发展得阶段性:①潜伏期,根据潜伏期长短可确定接触者得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②前驱期:有传染性③症状明显期:传染性最强④恢复期 常见症状与体征:①发热,稽留热:体温升高达39℃以上而且24h相差不超过1℃,可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得极期;弛张热:24h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 ②发疹:斑丘疹:斑丘疹就是指斑疹与丘疹同时存在,不高起,不下凹得界限性皮肤颜色得改变,多为充血疹,压之褪色,相互融合。 甲类(2)、乙类(26)与丙类(11),共三类39种。甲类2种,包括:鼠疫、霍乱。报告时间:城镇于2小时内,农村于6小时内。乙类传染病26种,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碳疽按甲类管理。报告时间: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丙类传染病11种,报告时间:24小时内。 确定传染病最重要得实验室检查就是病原体检查。 病毒性肝炎:就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得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 甲型肝炎: 粪口传播, HAV IgM型抗体就是近期感染得标志。 乙型肝炎:病毒属嗜肝DNA病毒科 Dane颗粒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VDNA,DNAP,HBcAg ①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只有抗原性没有传染性②抗-HBs 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得抗体就是一种保护性抗体③HBeAg 乙型肝炎e抗原,HBV活动性复制与传染性极强得标志④⑤抗-HBcIgM就是HBV 感染后较早出现得抗体、 阳性 表示现症感染,病毒复制活跃。病人处于无症状携带或者肝炎活动状态。 阳性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一、总论 1、感染过程出现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最常见)、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病原携带状态(重要传染源)、潜伏性感染。(即五种表现) 隐性感染---又称为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的感染,其表现约超过显性感染的10倍以上。 2、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毒力---包括毒素和毒力因子。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 外毒素内毒素 代表菌群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 作用机制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而起作用激活单核-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起作用 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染途径、人群易感性(即三个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经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易感者---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他们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而又有传染源和传染途径时,则容易发生该传染病的流行。 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即四个特点) 5、再燃与复发 再燃---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 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6、传染病的预防: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包括:鼠疫和霍乱。要求城镇发现后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少过6小时。 小结:传染病过程包括三个条件、四个特点、五种表现 二、病毒性肝炎 1、乙肝的抗原抗体系统: A.HbsAg(表面抗原)和抗HBs:表面抗原是HBV感染后首先出现的抗原,该抗原只有免疫性,无传染性。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在其抗原转阴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其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及疫苗接种后。 B、HBcAg(核心抗原)和抗HBc:核心抗原因存在于Dane颗粒中,在肝脏,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出现较晚于HBcAg,其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较强传染性。抗HBcIgM较早出现,其阳性提示急性期或者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抗HBcIgG出现较迟,可保

传染病学复习重点(人卫版)

总论 概述: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传染病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3.有流行病学特征 (1)散发性发病:某传染病在某地区近几年来发病的一般水平。 (2)流行:当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时称为流行。 (3)大流行:若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 (4)暴发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 4.有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传染病临床特点: 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1)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 (2)前驱期:从起病至临床症状明显开始的时期,通常是非特异性的。 (3)症状明显期:在此期间该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都通常获得充分表现。 (4)恢复期:当机体的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的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在此期间体内可能还有残余的病理改变或生化改变。 ①再燃: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②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③后遗症:指某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多见于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2.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1)发热:(三个阶段: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五种热型:稽留热、弛张热、减息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2)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称为发疹性传染病。 皮疹分为外疹和内疹即粘膜疹(疹子出现的时间和先后次序:水痘风疹第1天,猩红麻疹次第连(2、3日),斑疹伤寒第5日,伤寒再接第6天)。形态包括斑丘疹、出血疹、疱疹、荨麻疹 (3)毒血症状: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充血、增生,肝脾淋巴结肿大 3.临床类型:急性、亚急性、慢性型、轻型、典型(中型、普通型)、重型、暴发型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感染过程的表现

感染过程的表现: 1.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结局:病原体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牢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考试用书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 注意:1)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 2)上述五种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动物传染病学

1. 巴氏杆菌、支原体、沙门氏菌等引起的感染往往是内源感染。正确 2. 混合感染专指细菌和病毒的共同感染。错误 3. 隐性感染动物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也能转化为显性感染。正确 4. 化脓性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的化脓创属于局部感染,不属于传染病。错误 5. 脑组织中已经分离到狂犬病病毒,这种感染属于局部感染,不属于全身感染。错误 6. 怀孕母畜的胎儿中分离到布鲁氏杆菌,这种感染属于局部感染,不属于全身感染。错误7口蹄疫引起牛群的死亡率通常不高于2%,因此称为良性传染病。正确 8.猪气喘病、鼻疽、结核病、布鲁菌病通常表现出慢性病程。正确 9.猪呼吸与繁殖综合症病猪耐过后,体内查出特异抗体,同时又分离到PRRSV,这种感染称为持续感染。正确 10. 绵羊痒病、疯牛病(牛海绵状脑病)、传染性水貂脑病等的病原属于朊病毒(prion),都可引起中枢神经退化性病灶,属于慢性病毒感染。正确 11传播方式是指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历的路径错误12.鸡感染禽霍乱后,数小时或一天内即死亡,属于最急性型病程,症状和病变通常不显著,肉眼看不出来。正确 13. 口蹄疫只有一个血清型,防制较容易。错误 14. 猪是猪瘟惟一的自然宿主。正确 15. 兔病毒性出血症简称兔瘟,是细菌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错误 16. 鼠疫的病原为鼠疫耶尔辛氏菌。正确 17. 仔猪黄痢的病原为魏氏梭菌,主要引起一周龄仔猪发病。错误 18. 鸡马立克氏病的血清学诊断可以用羽髓抗原做琼扩实验。正确 19. HA-HI试验可以用来诊断禽流感。正确 20.牛海绵状脑病、痒病的病原均为朊病毒,朊病毒的遗传物质为核酸。错误 21. 炭疽常呈地方性流行,主要通过采食污染的饲料、饲草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正确 22. 狂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正确 23. 一过型感染是指开始时症状较轻,特征症状未见出现即行恢复者的感染。正确 24. 疫病的防制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将疫病排除于一个未受感染的动物群体之外。错误 25. 现场诊断包括流行病学诊断、临诊诊断和病理组织学诊断。错误 26. 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无鞭毛,不形成芽孢和荚膜,常呈葡萄串状排列。正确 27. 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入侵动物机体的过程。对28. 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和水源也是重要的传染源,在进行传染病防制时要引起重视。错误 28顿挫型感染是指开始时症状表现较重但特征性症状尚未出现即迅速消退恢复健康者正确 29.禽霍乱是由鸡霍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错误 30. 腐败梭菌是恶水肿和羊快疫的病原体。错误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资料整理(全)讲课教案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资料整理(全)

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人兽共患传染病:人和脊椎动物都能感染,并且能互相传播的疾病。 病原携带者: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的微生物。 传染: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后,并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 传染源:是指某种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活的动物机体,也即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患病动物和病原携带者。 传播途径:病原由传染源排除后,经一定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的途径。 易感性:动物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特性叫做易感性。有易感性的动物叫易感动物。 內源感染:条件致病性微生物,在机体正常时不表现为致病性,当受不良因素影响而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导致病原微生物活化、毒力增强并大量繁殖,最后引起发病。 隐性感染:在感染后无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的感染。 慢病毒感染: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 垂直传播:即从亲代到子代的纵向传播方式。包括:经胎盘传、播经卵传播、经产道传播。 水平传播:是指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交配、舐咬等),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因素的参与而引起的传播方式。 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称为间接接触传播。 传播媒介:从传染源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称为传播媒介。 胎盘传播:受感染的怀孕动物经血流传播病原微生物感染胎儿。 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病原体排出存在的地区。 自然疫源地:存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方称为自然疫源地,即某些可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 自然疫源性疾病:没有人类或动物的参与,通过传播媒介感染宿主造成流行并能长期在自然界循环延续的一类疾病。 潜伏期:病原侵入机体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最初症状开始出现为止。 前驱期:从最初症状开始到传染病特征症状出现为止的这段时间。 明显期:前驱期之后一直到传染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步明显、充分变现出来的这段时间叫做明显期,是疾病发展到高峰的阶段。 检疫:是指用各种诊断和检测方法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疫病、病原体或抗体检查。 隔离:将不同健康状态的动物严格分离、隔开,完全彻底切断其间的来往接触,以防疫病的传播、蔓延。 封锁:当暴发某些重要传染病时,除严格隔离病畜之外,还应采取划区封锁的措

(整理)广东年自考动物流行病学考试大纲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动物流行病学课程(课程代码:04797)考试大纲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章绪论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二章疾病分布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三章疾病的自然史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四章病因推断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五章动物流行病学资料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六章动物疾病的防制及其经济评价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七章描述流行病学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八章分析流行病学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九章实验流行病学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十章理论流行病学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十一章血清流行病学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十二章比较流行病学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十三章分子流行病学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第十四章疾病多因素分析 ㈠学习目的和要求 ㈡课程内容 ㈢考核知识点 ㈣考核要求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三)关于自学教材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六)对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 (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附录题型举例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总复习 第一章绪论 1、流行病学: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在人群中得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与评价预防、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得策略与措施得科学。 2、流行病定义得内涵: ①、研究对象:人群 ②、研究内容:疾病(包括伤害)与健康状态 ③、重点: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得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④、目得:为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得决策依据。 3、根据就是否由研究者控制研究得条件,或者说就是否有人为得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与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 4、流行病学研究得重要观点:

①群体得观点;②比较得观点;③概率论得观点;④社会医学得观点;⑤多病因论得观点。 第二章 疾病得分布 率与比得概念:率表示发生得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得一个参数。 比就是一个值。 构成比就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 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得结论。 k ?= 数 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率 %100?= 量(个体数之和) 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数量(个体数) 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构成比 发病指标 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得频率。 k ?= 同期暴露人口数 生某病的新病例数 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发病率 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得发病率。观察时间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 k ?= 同期暴露人口数 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 罹患率 患病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得比例。 k ?= 同期观察人口数 病新旧病例数 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患病率 影响患病率升高与降低得因素: ?? ?期间患病率 时点患病率按观察时间

最新兽医传染病学复习资料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资 料

绵羊痘(variola ovina ; sheep pox)是各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由山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引起,其特征是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可见到典型的斑疹、丘疹、水疱、脓疱和结痂等病理过程。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感染。饲养管理人员、护理用具、皮毛、饲料、垫草和外寄生虫等都可成为传播媒介。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绵羊都有易感性,以细毛羊最为易感,羔羊比成年羊易感,病死率亦高。可引起妊娠母羊流产,因此在产羔前流行羊痘,可导致很大损失。本病多发生于冬末春初、气候严寒季节,饲草缺乏和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都可促使发病和加重病情。 山羊痘(variola caprina ; goat pox)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皮肤上发生丘疹-脓疱性痘疹。 口蹄疫(aphthae epizooticae ; foot and mouth disease , FMD)是由口蹄疫病毒的人兽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诊特征是在口腔黏膜、四肢下端及乳房等处皮肤形成水疱和烂斑。该病传播迅速,流行面广,成年动物多取良性经过,幼龄动物多因心肌受损而死亡率较高。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 AI)是禽流感病毒(AIV)感染家禽后的各种综合征,从无临诊症状感染到呼吸道疾病和产蛋下降,到死亡率接近100%的严重全身性疾病不等。最后一种病型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而其他各型统称为中、低致病性禽流感(MPAI)。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禽流感”的概念不清,反映在很多教科书和专著中,甚至在国家的法规条例中,将“禽流感”或“A

流行病学考研必背重点

1、流行病学:就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得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得策略与措施得科学。 2、流行病学研究内容得三个层次:疾病、伤害、健康。 3、流行病学任务得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揭示现象,即揭示流行(主要就是传染病)或分布(其她疾病、伤害与健康)得现象,可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来实现。第二阶段:找出原因,即从分析现象入手找出流行与分布得规律与原因,可以借助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来检验或验证所提出得病因假说。第三阶段:提供措施,即合理利用前两阶段结果,找出预防或控制得策略与措施,可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实现。 4、流行病学研究得三种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5、现代流行病学中得基本原理:①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得分布,其中包括疾病得流行现象;②疾病得发病过程,其中涵盖了机体得感染过程与传染病得流行过程;③人与环境得关系,即疾病得生态学;④病因论,特别就是多因论;④病因推断得原则;⑤疾病防治得原则与策略,其中包括疾病得三级预防;⑥疾病发展得数学模型等。 6、流行病学得实际应用:①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流行病学得根本任务之一就是预防疾病;②疾病得监测,疾病得监测就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得一项很好得措施;③疾病病因与危险因素得研究,这就是为了达到预防疾病得目得而必须进行得工作;④疾病得自然史,该应用时通过流行病学方法研究人类疾病与健康得发展规律,以进一步应用于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⑤疾病防治效果评价,这涉及防治疾病效果得最终判断。 7、流行病学研究按设计类型分为: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

实验流行病学与理论流行病学。 8、流行病学特征:①群体得特征,流行病学就是研究人群中得疾病现象与健康状态,即从人群得各种分布现象入手,而不仅就是考虑个人得患病与治疗问题,目光始终着眼于人群中得问题。 ②对比得特征,在流行病学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对比得思想,对比就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得核心。 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得特征,流行病学极少用绝对数表示各种分布情况,多使用频率指标,因为绝对数不能显示人群中发病得强度或死亡得危险度。 ④社会心理得特征,疾病得发生不仅仅同人体得内环境有关,还必然受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得影响与制约。在研究疾病病因与流行因素时,我们应该全面考察研究对象得生物、心理与社会生活状况。 ⑤预防为主得特征,作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得一门分支学科,流行病学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得方针并以此作为学科得研究内容之一。 ⑥发展得特征,针对不同时期得主要卫生问题,流行病学得定义、任务就是不断发展得。 9、疾病分布:就是指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得存在状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主要描述疾病发病、患病与死亡得群体现象。 10、发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 11、发病率:就是指一定期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病例出现得频率。 12、计算发病率需考虑得因素:(1)新发病例数;(2)暴露人口

传染病学复习要点――六院版

仅为参考,以最终考卷为准~ 题型: 选择:单选2*30 xx:若干 问答:10*2~3 l木有名词解释; l中译英就是十种病的英文全称(艾滋病这样的需要写: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不可以写AIDS……); l问答题一道英文,非英语回答仅得80%分数,难度不大,据老师说看懂就能答出来,不要紧张; l大题无案例分析; *鉴于那本《感染科学》编的过于蛋疼,所以哥就按照疾病分开整理了,大家轻拍……疟疾: 1、病因 2、分类 3、发病机制 4、典型发作症状 5、脑型疟 6、治疗 伤寒: 1、病理特征 2、极期六大症状

3、并发症 4、诊断方法 5、治疗药物 6、预防 出血热: 1、传染源 2、临床表现 3、临床分期 4、发病机制看一下就可以了 5、诊断:流行病学、症状、体征、辅助检查 6、死亡原因 病毒性肝炎: 1、临床分型(非病原学分类) 2、传播途径 3、急性重症肝炎临床表现 4、乙肝标记物及其意义 5、治疗看一下 6、肝性脑病诱因 霍乱: 1、病原体 2、病原学分类

3、发病机制看一下,一道选择而已…… 4、诊断 菌痢: 1、发病机制 2、临床分型 3、诊断: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4、治疗要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仔细地看! 乙脑: 1、流行病学 2、临床分期 3、死亡原因 4、诊断方法 5、治疗:高热、抽搐、呼衰处理 流脑: 1、病原学 2、传染源和易感人群 3、临床分型 4、治疗药物 5、爆发性流脑治疗原则 艾滋病:

1、传播途径 2、发病机制 3、临床分期 4、知道HAART疗法就行 阿米巴: 1、感染:成熟包囊 2、致病:大滋养体 3、治疗首选甲硝锉 以上未强调者均属于看看就行…… 仔细看看的部分: 老师没有明确的说,再仔细问下去他就不说了,所以不准不要怪我。但是看老师语气嘛:中毒性菌痢治疗必考,乙脑、流脑中貌似有一题诊断治疗,伤寒、出血热可能有一道,肝炎貌似不出大题…… 有些东西书上没有的大家看老师的PPT,里面应该有。如果也没有就找五年制的同学借一本传染病学来看好了……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资料

动物传染病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传染(infection):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症状,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指动物长期持续的感染状态 慢病毒感染(chronic infection):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 潜伏期:病原侵入机体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最初症状开始出现为止。 前驱期:从最初症状开始到传染病特征症状出现为止的这段时间。 明显期:前驱期之后一直到传染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步明显、充分变现出来的这段时间叫做明显期,是疾病发展到高峰的阶段。 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 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只有某种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除体外的活的动物机体。 內源感染:条件致病性微生物,在机体正常时不表现为致病性,当受不良因素影响而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导致病原微生物活化、毒力增强并大量繁殖,最后引起发病。 隐性感染:在感染后无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的感染。 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 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从亲代到其子代之间的纵向传播方式。 检疫:是指利用各种诊断和检测方法对动物及其相关产品和物品进行疫病、病原体或抗体检查。 消毒: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的病原体,从而切断其传播,防止疫病的流行。 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畜舍、场地、用具和饮水等进行定期消毒,已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临时消毒: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总论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朊粒、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如原虫、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4.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引起的菌群失调症,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的寄生部位而到达其他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损伤,这种情况称为机会性感染。 5.感染过程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6.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7.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者。 8.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9.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10.传染病的发展阶段: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

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称为潜伏期)、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11.再燃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12.复发是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 1.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2.病毒性肝炎按病原学分类: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病毒。 3.急性黄疸型肝炎分期: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体力、消化道、黄染) 4.HBV DNA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定量方法对于判断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有重要意义。前C区变异可能与重型肝炎发生有关。我国主要基因型为B和C型,基因分型对预后判断及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有一定意义,而基因耐药变异位点检测对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有重要意义。 5.重症肝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有明显出血现象,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黄疸进行性加深,胆红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汇总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汇总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考题汇总 名词解释 1. 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 epidemiology)应用现代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 从患病群体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和临床决策的规律,通过严格的设计、定量的测量及客观的评价,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 暴露因素:指接触过某种因素或具有某种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这些因素、特征或状态称为暴露因素或研究变量。暴露因素可以是生物的、物理的、化学和机体的,是与疾病或某些医学现象发生有关的因素。 3. 真实性:也称效度或准确度,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即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在试验的评价中,真实性是指待评价试验的测量结果与“金标准”测量结果的吻合程度。 4. 交互作用: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共同作用于某一事件时,其效应明显不等于该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单独作用时的和和/或积,称这些因子间存在交互作用。有时也称效应修饰。 5. RCT: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在病人中进行的,通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而确定某项治疗或预防措施的效果与价值的一种前瞻性研究。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选定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施加某种预防或治疗的干预措施后,随访并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病人的发病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预防或治疗效果。 6. Bias:即偏倚,是指在研究推理过程的任何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所获得的结果系统地偏离真实值。

7. 保护因素:影响人群发病率降低的内外环境因素称为保护因素。 8. 盲法: 为了避免试验的执行者与受试者甚至资料分析者一方或多方主观偏性的影响,使其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这种试验方法称为盲法(blinding)。 9. 普查:是为了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的人群中每一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特定时间应该很短,甚至是某一时点。一般为 1, 2 天、1, 2 周或 1, 2 个月,最长不宜超过 2, 3 个月。特定范围是指某一地区或具有某一特征的人群。 10. RR (relative risk) :即相对危险度,是表示暴露与疾病等生物学事件关联强度大小最重要的指标,又称作率比或危险比,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的比值,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若干倍。 11. 预后(prognosis) :是对疾病结局的概率预测,也就是指发病后疾病未来过程的一种预先估计。 12. Over matching:即匹配过头,把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量一致,就可能徒然丢失信息,增加工作难度,结果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 13. Double blind:即双盲,执行医疗措施的医护人员和受试者均不知道受试者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主要避免来自两方面的观察偏倚。 14. Nest case-control study: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又称套式病例对照研究,是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开始时,首先选择一研究队列,收集暴露和疾病的有关资料,随访观察研究疾病的病例出现,并达到所设计的样本,将这些病例作为病例组,并在此队列用随机的方法选择非该病病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暴露与疾病的关系,这种病例对照研究称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传染病学复习重点

1.传染过程三因素:病原体、人体、它们所处的外环境。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体。 2.机体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的五种不同程度的表现: 病原体被清除、隐形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3.病原体侵入人体能否发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 4.病原体的致病能力相关因素:侵袭力、毒力、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变异性 5.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6.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7.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 临床特征:(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潜伏期(确定检疫期的重要依据)、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复发与再燃、后遗症 (2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发热、发疹、毒血症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 8. 传染病预防: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三管一灭:管饮食、水源、粪便、消灭苍蝇)、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 9.病毒性肝病原学 HA V:有一个抗原系统:抗HA V-IgM与抗HAV-IgG 传播:急性患者、隐性感染者。粪口途径 潜伏:2-6周,平均30天 病原学检查:抗-HA VIgM是近期感染的标志,有早期诊断价值 HBV:Dane颗粒,4个抗原系统:HBsAg、Pre-S1、HBeAg、HBcAg 传播:输血、注射、手术、针刺、血透、母婴、性接触 潜伏:6-24周,平均70天 病原学检查:HBeAg、抗HBcIgM、HBV-DNA是病毒活跃标志;抗HBcIgG为感染(既往和现症)标志。 HDV:病原学:缺陷病毒,抗原系统是HDAg。传播:输血、注射、手术、针刺、血透、母婴、性接触 HEV:病原:一个抗原系统:抗HEV-IgM与抗HEV-IgG。传播:急性患者、隐性感染者。粪口途径。潜伏:10-70天,平均40天。病原学检查:抗HEVIgM是HEV近期感染的标志,有早期诊断价值 9 流行性出血热EHF: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为RNA病毒,自然情况下,仅对人引起疾病,在宿主动物仅表现为隐形持续感染。 传染源黑线姬鼠-野鼠型褐家鼠-城市/家鼠型大林姬鼠-林区型 患者不是主要传染源 潜伏期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多为显性感染,有持久免疫。 4-46天,均1-2周 临床表现 发热、出血、肾损害三大表现及 发热期(三痛症:头、腰、眼眶;三红征:颜面、颈、上胸;黏膜三红征:球结膜、咽部、舌质充血鲜红或出血)、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五期经过 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及就近治疗。把握好休克、出血、肾衰和继发感染四关。 10. 艾滋病AIDS 病原学:HIV人免疫缺陷病毒,既有嗜淋巴细胞性又有嗜神经性,主要感染CD4+T淋巴细胞。HIV易变异,对热敏感,对0.1%福尔马林、紫外线和λ射线不敏感 流行病学:患者、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传染源,主要经性接触、注射、母婴、医源性等方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