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碰上_大数据_热反应与冷思考_吴志峰

地理学碰上_大数据_热反应与冷思考_吴志峰
地理学碰上_大数据_热反应与冷思考_吴志峰

地理研究GEOGRAPHICAL RESEARCH 第34卷第12期

2015年12月V ol.34,No.12December,2015

地理学碰上“大数据”:热反应与冷思考

吴志峰1,柴彦威2,党安荣3,龚建华4,高松5,乐阳6,李栋7,

柳林8,

刘行健9,刘瑜10,龙瀛11,陆锋12,秦承志12,王慧13,

王鹏14,王伟15,甄峰16(1.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006;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3.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84;

4.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北京100094;

5.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美国加州圣塔芭芭拉93106;

6.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深圳518060;

7.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8.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510275;

9.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香港;10.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11.北京市城市规

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5;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13.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厦门361005;14.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15.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100081;16.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210093)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热潮迅猛波及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地理学是大数据研究与

应用的天然试验场。聚焦地理学与大数据的碰撞,回顾大数据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探索,重

点讨论大数据给地理学研究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讨论认为:大数据已经对地理学研究

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人文地理学领域的反应最为热烈,基于大数据的研究案例纷纷呈

现;地理信息科学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将会更加迅猛发展,自然地理学领域正在寻找和等待爆

发点。目前,大数据还不能改变地理学的核心命题与基本范式,在坚持地理学核心思想的同

时,应该对地理学领域有关大数据理论的探讨与应用尝试持有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

关键词:地理学;大数据;机遇与挑战;笔谈;反思

DOI:10.11821/dlyj201512001

主题解析

地理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一直顽强地延续与发展着,在经历各种危机后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但是也不可否认,当今地理学学科内部呈现一种明显的破碎化、离心化趋势。有学者批评当今地理学:自然地理破碎化、人文地理经济化与社会化、地理信息科学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化,这个说法虽然有失偏颇,但也不无道理。地理学“区域性”与“综合性”的传统学科特色与优势遭到忽视与弱化,然而当今地理学面对的科学与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地球表层系统作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对象,受人类活动干扰与改造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因此,跨学科的综合与协同研究成为地理学风起云涌的“大数据”热潮无可避免地波及到地理学领域,地理学碰上“大数据”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与挑战,还是一阵风似的热潮与炒作?本次笔谈将聚焦这一论题展开不同观点的碰撞。

收稿日期:2015-06-12;修订日期:2015-11-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446);广州市市属高校“羊城学者”科研项目(12A002G )

作者简介:吴志峰(1969-),男,湖南湘潭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遥感、景观生态、城市

化复杂地表过程方面的研究。Email:gzuwzf@https://www.360docs.net/doc/173494211.html,

2207-2221页

地理研究34卷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与其他自然或社会科学一样,地理学的发展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独特与关键科学问题的引领。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在2010年抛出了未来10年美国地理学的11个前沿战略方向[1,2];傅伯杰院士在中国地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报告集思广益,也提出了中国地理学从地理学走向地理科学所面临的重大命题,当今地理学或者地理科学面临的科学问题是明确且具有重大意义的,这决定了地理学的不可替代性[3]。二是解决科学问题的技术手段与方法途径。由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跨自然与人文的综合性,在研究方法、技术手段与研究范式等方面,地理学相对落后,这也成为制约地理学快速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之后互联网时代掀起的又一个热潮。与“云计算”相比,“大数据”具有更强的张力。当云计算还掌握在少数机构与人群手中,高挂在云里雾里的时候,大数据已从IT 领域迅速向外扩散,在商界、政务管理、各学科领域乃至社会民生中引起了高度的关注与热烈的反响。在大数据理论体系尚未成型之时,大数据技术、方法与应用实践已走在前面。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且这种资源是呈几何级数般的增长,并且迅猛地影响着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转型。2015年10月4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这一行动纲要的出台意味着大数据发展正式成为国家战略。

有学者认为“大数据”的产生是科学研究“第四范式”的出现,现在下这样的结论还为时过早,但已经不可避免地对各学科产生冲击。当地理学碰上“大数据”后,同样产生一股热潮,并且学科内部反应的热度不一:人文地理学反应最为热烈,城市地理、社会地理、行为地理、商业地理、旅游地理、交通地理等基于大数据的研究案例纷纷呈现,令人耳目一新;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综合对地观测、测绘等)则在采集、管理与应用“地理大数据”方面走在前面,海量的遥感数据、对地观测数据、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本身就是大数据的重要组成;自然地理学领域则显得冷相对静,也许对大数据的渴望没有人文地理研究那么强烈,也许大数据与自然地理研究的结合点与爆发点还在酝酿中。

当前大数据热潮的冲击是否会对地理学的发展带来挑战与机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和学科方向对大数据热有何不同的反应?其原因是什么?地理学计量革命与地理信息革命之后,大数据是否对地理学理论发展与研究范式产生深远影响?抑或大数据本身就是一阵概念的炒作,过后就会销声匿迹?地理大数据的有何独特之处?如何顺应“互联网+”与大数据的时代潮流,推动学科的发展,将地理学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本次笔谈邀请到10多位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展开思想与观点的碰撞,提出的见解仅代表笔谈作者本人,并不代表本刊的立场或观点。

主题主持人及其概况:

吴志峰(1969-),男,湖南湘潭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1995年于华南师范大学获自然地

理学硕士学位,2002年于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获地图学与GIS 博士学

位。现就职于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国际

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

遥感与GIS 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

他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近年来主要从事城市遥感、景观生态、城

市化复杂地表过程方面的研究。Email:gzuwzf@https://www.360docs.net/doc/173494211.html, 2208

12期吴志峰等:地理学碰上“大数据”:热反应与冷思考主题主持人观点

?“大数据”必然会对地理学的发展产生影响,但是把它看作是一次革命性变化尚为时过早。我们抱着一种开放与包容的态度去接纳它,开展更多的实践应用与理论探讨,既不能拒之千里,也不应该将其看作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大数据分析”替代不了地理分析与地理研究。?大数据不单纯是“数据”,更是一种能力和资源,大数据将改变很多传统的生活、工作、管理和思维模式。大数据之“大”,不仅在于其规模容量之大,更在于人类可以处理、分析并使用的数据在大量增加,通过这些数据的处理、整合和分析,可以发现新规律,获取新知识,创造新价值。?大数据与“小数据”是否存在明显的界限?具有时空特征的“大数据”(地理大数据)是否是“大数据”的主流?可以肯定的是,失去地理位置(或者空间信息)的“大数据”以及没有时间维度的“大数据”将成为死数据。?大数据的“富矿”在哪里?“城市”是一个“人”高度聚集的空间区域,通过多源“城市感知”获取的“城市大数据”是宝贵资源,如交通大数据、市政大数据等,由于人文地理与城市规划对城市与“人”的行为空间特征更为关注,因而对大数据应用反响更热烈。?数据只有得到应用才能增值,才具有意义。阻碍当前大数据应用与作用发挥的主要障碍有哪些?城市管理中如何更智慧?城市与政务大数据的潜在价值?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研究的“大数据”何在?遥感与综合对地观测获取的大数据如何更好地应用于复杂地表过程与人居环境研究?这些都值得思考。

各位嘉宾观点观点(按姓名拼音字母排序)

柴彦威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观点:“大数据”的兴起与迅猛发展有利于创新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研

究议题;“大数据”不是万能的,各类数据扬长避短、各得其所,隐藏

在数据背后的事实将被更多地揭示出来;地理学界对“大数据”应予

更多关注。

人文地理研究不仅需要利用新的数据来源对已有理论和模型加以再验证,而且更需要思考大数据带来的新机遇、新认识、新方向。

首先,大数据的应用符合当前学科“人本化”与“信息化”的学科发展趋势。大数据提供了大量关于“人”的数据,使人地关系研究更能够关注“人”,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其次,大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数据的不足。传统数据如问卷调查、访谈等能够获取的往往是总体样本的一个子集,存在样本代表性和典型性等问题,对于地理空间格局与过程的理解也因数据限制而存在偏差,大数据的相关关系分析与传统数据的因果关系研究可以相得益彰。再次,大数据能够为传统研究议题提供新的佐证。例如在通勤研究中,利用不同的调查数据,针对同一城市的研究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相应

2209

地理研究34卷地,对于机制的解释也会有所不同。大数据作为一种“完全数据”,为整合和评判不同研究结论及其社会意义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最后,大数据也为创新地理学研究的议题提供了机遇。例如在微观尺度上对于个体和群体移动模式的预测,在宏观尺度上应用多维度行为指标可提升都市区研究中对于人与空间互动关系的理解。

“大数据”不是万能的,但各类数据都有其价值,只有扬长避短,各得其所,隐藏在

数据背后的事实将被更多地揭示出来。呼唤地理学界对“大数据时代”给予更多的关注。

党安荣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教授;清华大学人居环境信息实验室主任;中国

城市规划学会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教育

与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观点:大数据可动态揭示人的空间活动与空间行为模式,为城市地理

学的研究提供动态的空间组织依据,促进城市地理学研究由静态空间

转向动态空间、由土地空间转向行为空间。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镇)的形成、发展、空间结构和分布规律的学科。其核心研究内容是从区域的空间组织和城市(镇)内部的空间组织两种地域系统考察城市(镇)的空间组织,而这种空间组织的根本依据就是人的空间活动与空间行为模式。

大数据多样性、真实性、代表性、动态性等特点,可以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层次,动态揭示人的空间活动与空间行为模式的规律,为城市地理学研究提供动态的空间组织依据,促进城市地理学研究由静态空间转向动态空间、由土地空间转向行为空间。

具体而言,在宏观层面(全球、区域):社交网络大数据、网络搜索大数据、移动通信大数据、航天遥感大数据等的分析与应用,可以动态揭示区域城镇化乃至全球城镇化的动态发展,为城镇体系及城镇群的规划与发展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在中观层面(城市、城镇):网络签到大数据、定位导航大数据、交通智能卡大数据等的分析与应用,可以揭示城市(镇)居民的时空分布与时空行为模式,反映城市用地及其功能布局、城市交通及其道路设施的合理性,为城市(镇)总体规划与发展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在微观层面(社区、建筑):居住环境感知大数据、建筑与生活能耗大数据、室内定位及居民行为大数据、精细化网格管理大数据等的分析与应用,可以揭示居民在社区乃至居室的行为模式,为城市(镇)

详细规划、社区管理服务及建筑设计提供决策支持。

龚建华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博士,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

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观点:大数据对于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新机遇,是否为

地理系统的复杂性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2004年,与林珲教授从虚拟地理环境及SARS 等疾病时空传播的研究角度,提出面向“人”的地理信息系统(GIS )概念,认为传统的GIS 侧重于“地”的表达与分析,是面向“地”的GIS ,对区域人地系统中的“人”,即个体、群体、组织等研究很少,重视2210

12期吴志峰等:地理学碰上“大数据”:热反应与冷思考不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关于“人”社会感知(social sensing )数据技术的发展,手机定位、车载GPS 、在线地图导航与位置搜索、社交网络、城市感知高清视频等实实在在的新时空大数据涌现,极大地推进了面向“人”的地理信息系统(科学)的发展。但是,上述主要是从“人”这个具体研究对象以及新数据获取的角度,讨论关于地理时空大数据的影响。从更高的层面看,大数据是否属于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大数据是否是重视“相关”关系而弱化“因果”关系研究?大数据是否为突破还原论、发展整体论与系统论提供了可能?是否为地理系统的复杂性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关于这些问题的提出、思考、激烈争论与跨学科讨论,呈现出的多种新观点、新思想以及相互激励碰撞形成的百家争鸣新气象,说明了大数据对学科发展的巨大影响力。

地理信息科学概念自从1992年提出以后,其基本理论与方法发展缓慢、创新活跃度不大,而大数据对于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则是一个巨大的新机遇,尤其在地理信息科学基本理论与方法论上将会不断呈现新思想、新概念与新方法。例如,已经出现了的开放GIS 、后GIS 世界、社会感知、面向“人”GIS 、大数据GIS 、广义GIS 、城市计算等新观点;同时,结合大数据时代的虚拟地理环境、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理科学发展,也提出了一些理论新思考,即地理大数据主要侧重于地理属性以及地理虚体(多种地理属性之间的确定性或必然性联系)的感知与表达,以及采用虚实二象思维研究现实地理环境、(实时)虚拟地理环境以及地理大数据世界的相互关系与影响等。

高松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地理信息学科博士研究生)

观点:空间大数据能够支持“人地交互”的传统地理学研究,并赋予

了新的视角;大数据支撑下的地理学相关研究需要考虑结果的可验证

性、尺度依赖性、不确定性、因果关系而不只是相关关系。

“空间”(space )与“场所”(place )是地理学的两大传统研究对象。在传统地理学的二级学科中,自然地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更重视关于空间的研究,而人文地理更偏重于对场所的研究。大数据的出现,尤其是基于移动定位感知设备(GPS 、手机、传感芯片等)收集的海量关于人的时空行为数据及社交媒体(博客、微博、互联网地图等)的用户行为数据,使得研究人员可以打破传统空间与场所的界限,通过研究地理空间中的大量人的移动行为轨迹和周边场所特征来预测人的活动规律、区域单元之间的交互特征,获取人们对场所的情感评价因素、评估动态变化的城市土地利用价值等。因此,空间大数据能够支持“人地交互“的传统地理学研究,并赋予了新的视角。

大数据驱动下的另外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地理学研究范式的变化趋势。传统的地理学研究主要依赖于“自上向下”的理论建模驱动调查实验的设计,如今逐渐涌现“自下向上”的大数据驱动下的观察实证的研究。两种研究各有其优势和不足。调查设计类对样本的采样质量控制更好,人文社会经济属性变量丰富齐全,但是样本量相对较少、成本大、周期长;大数据驱动下的观察实证和知识发现,样本量大,成本低、周期短,但数据样本质量差次不齐,需要大量的数据预处理、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作支撑。空间大数据支撑下的地理学相关研究需要考虑结果可验证性、尺度变化性、不确定性、因果关系而不只是相关关系等重要因素。

2211

地理研究34卷

乐阳

(深圳大学,博士,副教授;中国GIS协会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

观点:与经过严谨科学实验得到的数据相比,绝大多数“大数据”是

有偏数据;解读大数据需要更严谨精密和鲁棒的算法;大数据为研究

个体、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世界之间大规模的互动提供了新的方

式,地理学在这里大有可为。

从2008年开始接触出租车GPS数据,后来逐渐接触环形线圈、手机,以及公交卡等数据。在“大数据”这个名词出现前,GIS领域对数据的修饰定语一直用的是“海量、多源、异构”,所以数据量大不是“大数据”最主要的特征。且数据量和计算能力的矛盾从计算机出现时就已经存在,这两者的矛盾也一直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发展的驱动力。

大数据之所以引发热议和思考,更多是因为基于大数据产生的多角度、多层次、多粒度的分析或挖掘结果。几个大数据案例忽如一夜春风唤醒了大家的意识,许多之前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数据被发现、被产生,并且被以各个方式应用到了从空气、水,到城市、交通,以及个体行为等的研究中,改变了传统定量研究中缓慢、小范围的研究节奏。所以大数据带来了研究范式的变革[4],引发了震荡。

有一点必须认识到,虽然现在大数据如火如荼,不少政府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推进大数据的运用,但多数成果仍然是探索性的。例如谷歌流感趋势预测失效的案例[5],让大家开始反思大数据的使用。与经过严谨科学试验得到的数据相比,绝大多数“大数据”是有偏数据(如手机数据倾向于电话使用频繁的人群,微博数据倾向于年轻的群体);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干扰。所以,解读大数据需要更严谨精密和鲁棒的算法。在当前数据分析和挖掘算法水平下,将大数据运用到专业领域,仍然有一段比较长的路要走。传统定量研究方法需要,也仍然会继续存在,而大数据更适合作为传统方法的补充。

总之,大数据为研究个体、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世界之间大规模的互动提供了新的方式,地理学在这里大有可为。同时,数据管理和处理的手段继续以摩尔定律发展,已经使得我们可以利用多样化工具不间断采集各类数据、建立系统化工具和设施。

用或不用,大数据就在那里,只增不减。

李栋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博士,高级工程师)

观点:“大数据”中蕴含丰富的时空信息,是地理学科最好的实验素

材;当前绝大部分的大数据生产者或拥有者与地理学的交集都很小;

“大数据”在地理研究处于试验阶段,不切实际的热捧或贬低都是有

害的。

通过近几年的尝试与实践,面对“大数据”热潮,地理学领域所呈现的状态,用四个“一”来加以概括。

“一点尴尬”:数据可获得性并不确定,直接限制了相关研究的开展。由于极少能直接产生大数据,地理学者必须尝试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得此类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合作、共享、交换、购买、抓取等,在分析开展之前已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2212

12期吴志峰等:地理学碰上“大数据”:热反应与冷思考“一丝窘迫”:地理学者对收集来的大数据的质量往往无法进行系统性评估,其中包括原始样本的偏差、预处理方法是否恰当,等等。大数据作为新生事物缺乏大量交叉校核的研究案例可供借鉴,导致分析和结论在可信及置信程度上都大打折扣。例如最近的工作发现,应用2015年的春运迁徙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与腾讯的结果相比,广为人知的百度迁徙数据其实存在较大的问题,但现实中大量的研究和规划应用已经在引用百度迁徙作为流动人口分析的依据和佐证。

“一些想法”:面对困境,地理学者能够做的依然是扎根现实、回归研究本质,冷静客观地评估各种“大数据”的适用条件,并依托学科领域及行业知识开展实证,尤其是基于多源数据相互检验等质量评估工作,一步步夯实大数据在地理中的应用基础。

“一份信心”:地理学科及城市规划等行业应用中,新数据的涌现、技术工具的革新已经成为确认的趋势和主要驱动力,基于复杂、动态、全面和细节导向的新研究方式正在并终将替代单一、静态、断面和聚合导向的传统研究方式。数据正是这一切的催化剂。

社会感知理论是“大数据”在地理研究中的重要探索,但若类比已发展了半个世纪的遥感,这一方向依然处于襁褓期,任何不切实际的热捧或贬低都会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只有耐心、严谨并负有责任去使用和推动才是唯一正确的方式。

柳林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地理系,博士,

教授)

观点: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范式以及一种新兴的数据源,对地

理学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过度热捧不利于大数据的持续发展和有效

应用;目前国内谈大数据概念的多,用大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少。

目前国内谈大数据概念的多,期待看到更多的地理大数据应用实例。以犯罪地理研究为例,大数据时代之前很难获取受害人、犯罪分子以及公安人员的轨迹数据,传统的犯罪模型无法刻画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不能有效预测犯罪事件发生。随着GPS 和智能手机等位置感知设备的普及,轨迹数据的获取已没有技术障碍。如何将轨迹大数据引入传统的犯罪模型是2016年将启动的重点基金项目的核心内容。期待通过该项目在犯罪模型研究上取得突破性的改进,进而为犯罪防控和案件侦破提供更有效的科学依据。

刘行健

(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博士,助理教授)

观点:新数据环境有助于对现有地理学理论的验证,大数据的生产、

处理和使用受到其所处的社会自然、经济等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数据中的地理(理论):首先,大数据、开放数据与集成起来的小数据一起构成了地理学研究的新数据环境,这一新环境有助于对现有地理学理论的验证。例如,不少分析利用手机位置、网络流量与社交媒体签到等数据刻画城市空间结构与城镇体系,这些分析是对点—轴、增长极、中心地学说等传统理论在更细时空尺度上的验证。其次,新

2213

地理研究34卷数据环境将推动新地理学理论的发展[6,7]。传统的地理学理论往往以均质化集合单元的长期变化作为分析对象,而新的数据环境下所涌现的即时、多维度、细粒度的观测将有助于关注异质化个体短期变化的地理学理论的产生[8]。

地理(环境)中的大数据:一方面,大数据的生产、处理和使用受到其所处的社会经济自然等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特性使得大数据对地理环境的表达是有选择性和片面的[9]。例如,社交媒体数据(如微博)无法反映较少上网人群(如老年人)或社交媒体用户在特定时间段(如学龄儿童在校期间)的动态。类似的,由用户产生的大数据(志愿者地理信息,诸如OpenStreeMap 、Geotagged Wikipedia 以及带位置的微博等)较多记录于经济发达地区,而对乡镇或者欠发达地区的观测较少,造成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盲区”。另一方面,地理学研究也亟待探索日渐丰富的虚拟的数据环境如何影响并改变真实的地理格局与过程[10]。例如,电子地图、电子商城与点评网站构建了现实世界在虚拟数字环境中的表达,每一次基于虚拟数据环境的出行、购物与消费行为都改变着现实世界

中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促成数据对现实的间接改造。

刘瑜

(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博士,教授;《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副主编)

观点:大数据的兴起为进一步定量地理解社会经济环境提供了一种新

的手段;大数据存在数据代表性问题,作用不能夸大,依然需要去构

建模型,解释大数据所蕴含的行为模式和地理规律。

传统的遥感技术利用光谱特征对地物进行观测,但无法有效地感知社会经济环境,而大数据所蕴含的社会经济特征,是对传统遥感数据的有力补充。最近提出“社会感知”概念及研究框架[11],指出社会感知就是指借助于各类大数据研究人类时空间行为模式,进而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时空分布、联系及过程的理论和方法。大数据可从三方面感知人的时空间行为:①对地理环境的情感和认知(如基于社交媒体数据中可以获取人们对于一个场所的感受);②在地理空间中的活动和移动(如基于出租车、签到等数据可以获取海量移动轨迹);③个体之间的社交关系(如基于手机数据可以获取用户之间的通话联系信息)。社会感知的研究框架包括人、地、时三个基本要素。首先,在“人”的方面,社会感知数据可以获取人的活动与移动、社交关系、情感与认知等行为模式;其次,在“地”的方面,可以基于群体的行为特征揭示空间要素的分布格局、空间单元之间的交互以及场所情感与语义;最后,从“时”的视角,可以发现地理过程(尤其是人文地理过程,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规律和特征。社会感知由于其独特的“由人及地”的研究范式,为探究“人地关系”这一地理学基本命题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在传统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由于人的样本量通常较少,难以直接根据行为特征去推断地理环境。而根据社会感知框架,时空大数据使得基于人的时空行为模式感知并理解地理环境特征成为可能。回顾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几次转向,计量革命因为缺少对人的关注而受到批评,而后期行为主义则受限于样本太小、缺乏定量模型。大数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两个方面的不足,对于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大数据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目前在地理研究中广泛应用的手机信令、交通轨迹和社交媒体数据等而言,大都存在数据代表性问题。例如,基于出租车数据,只能获取城市居民特定出行目的的信息,会过低估计通勤出行的比例。“大数据”并非是“全数2214

12期吴志峰等:地理学碰上“大数据”:热反应与冷思考据”,在研究中,需要对于数据的代表性要有充分认识,处理大数据的代表性问题的一个可能的途径是集成多源数据交互印证。其次,大数据主要是提供了一种对既有模式及规律的观测手段,对于地理学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就如同显微镜的出现,使我们能够观察到以前看不见的事物(如细胞等),从而促进了生物学发展那样。但是,这个作用也不能夸大,依然需要去构建模型,解释大数据所蕴含的行为模式和地理规律。从时间维度上看,大数据主要是刻画了已经发生的过程,对于地理过程的实时描述以及对未来进行预测,同样需要与合适的模型进行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基于访谈、调查问卷等途径获取的小数据的价值同样不可忽视。

龙瀛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博士,高级工程师;剑桥大学建筑学

院马丁研究中心访问学者;《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Spatial Plann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执行主编)

观点:大数据和开放数据所构成的新数据环境,将为人文地理学带来

新的视角和发现;传统的城市研究地盘的概念,将会逐渐弱化,异地

的学者也有望对千里之外的城市进行深入的人文地理研究。

中国人文地理学领域的研究,从空间尺度看主要有两类:一是针对单一城市较为深入的研究,例如研究广州城市贫困问题、北京的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水平;二是研究范围覆盖全国或多个省市地区的区域分析,研究单元较大,多以县域、市域或省域为单元。已有研究在研究尺度和粒度上往往难以做到两者兼顾,大的研究范围通常以牺牲粒度为代价,而高粒度的研究往往研究范围较小。

随着由大数据和开放数据所构成的新数据环境的形成,以及日益成熟的计算能力和日臻完善的区域、城市分析模拟方法,“大模型”成为城市和区域研究的新范式[12,13]。大模型是由大规模数据驱动的定量城市与区域研究工具。利用简单直接的建模方式,兼顾了大尺度和精细化模拟单元,代表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大模型方面,开展了若干实证研究,例如,中国所有城市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识别、地块尺度的城市扩张模拟、城市增长边界评价、公交站点服务覆盖评价、人口对PM 2.5的暴露评价、功能性城市地域识别、城市次中心识别等,这些研究大多在全国范围开展,囊括了所有或大多数城市,研究力度多较为精细,如地块、街区、乡镇街道办事处等。

期待大模型这种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且精细化、定量化、全面化的研究方法,为人文地理学带来新的视角和发现。可以预见,随着新数据环境的不断成熟,传统的城市内尺度的研究地盘的概念,将会逐渐弱化,学者有望对千里之外的城市进行深入研究。

陆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研究员;资源与环境信

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GIS 协会理论与方法委员会

主任)

观点:大数据很多具有地理空间本质,从big data 到big geo-data 的过

渡很自然;大数据的本质不是超大的数据规模,而是异构性和动态

性;地理学研究是大数据战略的天然试验场;基于地理大数据的地理

计算与近期呈现的城市计算、社会计算交叉融合,直接应用于社会管

理与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

2215

地理研究34卷

“大数据”并无什么特别之处,无非是以往较少被关注的信息,或者很难获取与处理的信息,在IT 技术的推动下,进入定量化分析平台,在不断细化的时空粒度下观测自然与社会环境。作为观察人类自身社会行为的“显微镜”和监测大自然的“仪表盘”,大数据无疑是地理学研究的福音,其价值不言而喻。人类生活中所产生的数据,有80%与空间位置有关,因此,很多大数据具有地理空间本质[14]。从big data 到big geo-data 的过渡很自然。

物联网、云计算是基础设施的变革,而大数据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大数据的本质不是超大的数据规模,而是异构性和动态性,强调数据的不同来源、日积月累和群体参与。从这一点说,不存在“大数据”与“小数据”的界限,大小是相对的,也不存在跟风的担忧。地理学研究常用的遥感数据,数据规模海量增长,以往也从未冠之以“大数据”称号,只是到了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大数据”概念才深入人心,并迅速普及。

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涉及自然环境与社会系统的方方面面。地理学研究是大数据战略的天然试验场。在大数据背景下,传感器网络、个体出行过程、网络行为、消费记录等均可能成为具有隐式地理空间形态的地理分析数据源,便于研究自然环境、社会动态、人口流动等[15]。此外,传统地理信息注重的是地表要素的静态描述,其所附带的属性数据的时间变化并不频繁,而大数据时代的地理信息更强调地表要素的实时属性变化,特别是移动的个体或群体对象,其空间位置与属性的实时变化更为凸显,同时,数据时空粒度不断细化,从而使地理空间概念越发重要。

地理大数据的出现促进了地理计算(GeoComputation )与城市计算(urban comput-ing )和社会计算(social computing )的交叉和融合。

很多城市问题和社会问题本质上就是“地理问题”。城市计算和社会计算都是涉及复杂系统、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社会学、管理科学、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可以理解为大数据技术的城市与社会应用过程。其中很多研究场景和内容与大数据的空间隐喻息息相关[16]

秦承志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研究员)

观点:“大数据”被引入到地理学研究中是令人激动的,大数据+简单

算法所呈现的效果,常常比以往“小数据”+复杂算法的效果更显

著,但并没有上升到研究范式变化的高度。

GIS 再一次从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中获取“灵感”,“大数据”的概念被引入到地理学研究中,尤其是用于解决地理学中直接以人和社会为对象的各种问题,这是令人激动的。从概念理解的角度来看,目前有些地方将遥感数据也称为“大数据”,这是不合适的。海量数据并不意味着大数据,这种理解将大数据矮化为“新瓶装旧酒”。大数据和与其有关联的自发地理信息(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VGI )之间的差异值得琢磨。两个概念都以大量个体数据汇总后的增值应用为目的,VGI 从个体数据产生之初,应用目的就是明确、统一的,或称应用目的先行;大数据的应用目的明确且多样,但个体数据的产生本身并不针对这些应用目的。这个特点使大数据具有更高的增值应用效率。2216

12期吴志峰等:地理学碰上“大数据”:热反应与冷思考由于有了大数据,大数据+简单算法所呈现的效果,常常比以往“小数据”+复杂算法的效果更显著。是否上升到研究范式变化的高度上?这对于地理学研究意味着些什么?这些都还需要冷静思考。思考大数据能激发或推动地理学中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尤其是地理学研究者擅长的问题。否则,就只是GIS 又一次从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的借

用,在激动之余不免留下更多的遗憾。

王慧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城市规划系,博士,教授;厦门大学

海峡两岸城市规划研究所副所长)

观点:大数据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甚于对自然地理学的影响;目前大

数据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尚未取得理论上的突破创新;期待大数据时

代地理学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的诞生。

现代空间信息及测绘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地理学认识地球、观察世界的视角与视野,由此造就了一个快速崛起的地理学分支——GIS ,也使地理学成为最早开始大数据量级数据分析与应用的学科之一。

综合多维的国情地理数据,是一个大数据宝藏富矿,在优化区域布局、防灾减灾、城市精细化管理、智慧城市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地理科学急需经济社会发展导向、解决问题导向的综合国情地理数据开发应用,除了传统的综合对地观测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源外,百度、阿里巴巴、微博、Facebook 、Twitter 、手机GPS 、车载GPS 、社区监控摄像头等多源“城市传感器”正在日夜产生大量基于位置包含丰富个体“人”空间行为、社会行为细节特征的信息。这些大数据的充分挖掘分析,有望带来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式的巨大突破创新。相关研究为“以人为本”导向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提供坚实的认知基础。大数据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甚于对自然地理学的影响。

目前大数据在地理学中的应用,还基本局限于校验印证既有理论,尚未取得理论上的突破创新。今后应该重视有关研究中思想和范式的提炼总结,尽早形成大数据时代地

理学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的系统论述。

王鹏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规划师,技术创新中

心副总工)

观点:大数据对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科的方法论的变革是颠覆性的;

最明显的改变就是把学者们的精力从搜集和处理数据中解放出来;大

数据包括行业传统数据的再认识和利用,尤其是现场调研、统计、测

绘、遥感等数据,使用新的工具进行组织和结构化,可以使其具备大

数据的特性和能力。

大数据带来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科方法论的变革,这个变革尤其体现在对人和社会的感知方式上。传统的城市空间研究方法主要是对物理空间的感知,而对人和社会空间的感知,往往是通过随机抽样方式,然后试图用模型去还原全貌,主要是研究精力很大程度集中在数据获取、抽样和还原方法上,而且往往独占性的数据成为学术研究的核心资源。现在大量丰富的全样本行为数据的出现,最明显的改变就是把学者们的精力2217

地理研究34卷从搜集和处理数据中解放出来,将精力放在提升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发挥数据的价值。

传统城市研究与规划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统计学及线性预测模型,对于不确定性日益加强的复杂城市系统,新方法论将应对非线性、自组织的特征,大数据只是数据层面的一个改变,背后是一整套科学方法和工具体系,其代表就是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这些非精确的计算技术。从这个角度来看,与IT 行业的智慧城市是殊途同归的。

大数据科研的一个致命问题是取决于拿到什么数据。就是单一的数据源对于描述问题过于片面和薄弱。三种以上不同类型大数据叠在一起的时候,会挖掘出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如人的移动、基础设施、经济运行。对于规划行业来说,优势是在原有的研究范式里,广泛接触和应用城市各部门的数据,具备综合使用数据解决问题的方法。但问题是,数据只是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以碎片的方式出现,横向缺少协同,纵向缺少流动,需要行业全面解放思想,跳出传统规划、尤其是法定规划的窠臼,延伸和拓展研究对象和

服务方式。

王伟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副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

乡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委员)

观点:大数据兴起为“人地关系”研究提供了从“群体人共性”到

“个体人个性”转变的可能;城市是以人为核心的复杂大系统,大数

据为研究“以人为本”的城市打开了一扇窗户。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也是城市规划实践的核心。当前至少在发展理念上经历着从“土地城镇化”向“人本城镇化”的转型,但是现实的操作层面却仍然面临着“为人或为地”的博弈困境。“为人或为地”不单是规划手段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城市的基本功能取向。人和地之间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科学理解与平衡运用这种关系对于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空间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各种以“个体人”为粒度的大数据研究兴起无疑促进了从“群体人共性”到“个体人个性”的实现转变。然而以“人”为本,在大数据时代,面对两个挑战:

从研究的角度,以“个体的人”为本,则面临着城市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平衡问题,移动互联网对未来社会的影响会进一步加深,整个社会呈现出原子化的碎化趋势。但如果过度分散,则城市所具备的集聚经济优势如何保持?从这个意义上讲,大数据应该是发现“千万个”人背后的“千万个个体行为的宏观规律”。从产业的角度,以“个体的人”为本,则意味着每个人都是各种生活所需品的消费终端,是各种个性化产品定制集成的源头,是企业利润的源泉。企业所需要的大数据应该是发现千万个个体“人”的个性化生活和消费特征的数据采集统计分析,来指导生产系统更加敏捷的响应。

这两大挑战,对地理空间会形成前所未有的冲击,意味着生活、生产、商业、物流、交通等都会发生重大变革。今日所面对的城市是以人为核心的更加巨大更加复杂的系统,大数据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然而在欣喜之余,还应多一份冷静:如何在大数据中平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如何通过少数精英的“个体理性”推动更大社会“集体理性”的形成?2218

12期吴志峰等:地理学碰上“大数据”:

热反应与冷思考甄峰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教授;南京大学智慧城市研

究院副院长;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观点:城市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的挖掘及其应用已经

成为国内外城市、地理与社会学研究的前沿;城市地理与规划学者要

主动强化数据意识,激发大数据智慧。

数据是地理与城市研究的重要基础,是分析城市发展现状、问题与特征的基本素材,更是解释城市发展机制、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增长的重要依据。作为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聚的城市,也是大数据产生和集中的场所。大量反映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特征、人地关系作用过程的数据随时随地都在产生并逐渐被我们所感知、获取,城市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17]。

近年来,大数据应用已经成为国内外地理学、城市科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前沿方向之一,涉及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且研究理念、方法和技术也正在系统化[18]。大数据对于城市研究与规划而言,不仅仅是新数据源在城市社会经济领域的分析与应用,更为重要的是,它通过对城市复杂要素作用过程的分析和解读,为推动城市研究与规划的科学化,找到了一个可能突破的方向。

当然,数据驱动的城市研究还处于实践摸索阶段。不能只强调时空大数据的表层信息挖掘,还要探索深层数据以及对数据背后蕴含的人文特征进行深度挖掘。更需要强调的是,大数据的城市研究,还是要在适用的理论框架指导下,通过对现象和特征的分析与讨论,结合其他数据,加强各类要素互动机制与规律研究。总之,对于这样一个新领域,城市地理与规划学者要主动强化数据意识,激发大数据智慧,跳出学科发展固有框架,以应用研究需求为导向,以(大小)数据整合与融合为动力,推动城市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创新发展。

主题总结

参与讨论的学者主要来自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城市规划等领域,并不能代表地理学领域对“大数据与地理学”的全面思考。欢迎更多对此主题感兴趣的学者同仁参加讨论。

通过参与笔谈学者的观点碰撞,形成以下几点基本共识:大数据不同于云计算、物联网、网格计算等传统IT 领域的热潮,它发端于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但并不止于技术或数据,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改造世界的能力提升;地理学的发展避不开“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与冲击,它们给地理学的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大数据并不能改变和替代地理学的核心思想与基本范式,地理学的核心命题是“地球表层系统”、“人地关系”与“时空变化”,这决定了地理学研究是大数据应用与发展的天然试验场。

当然,并不能奢望一次简单的笔谈讨论就能解决“地理学与大数据”碰撞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问题。参与讨论的学者的观点也针锋相对,有的认为目前对“大数据”过于热炒,有的认为大数据时代的地理学将发生深刻变化。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答案,如何将地理学的科学问题与基本原理与大数据方法、理论有机结合?如何建立地理学大数据的数据体系与研究范式?是否能够通过大数据驱动推进地理学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促进2219

地理研究34卷2220

学科内部不同领域方向整合?在技术层面、政策层面上如何改进地理学研究所需大数据获取与应用的方法途径?相信随着大数据与地理研究案例的不断呈现,理论思考与实践应用的逐步深入[19],各种问题都会逐渐得到答案,而新的问题总会不断产生,学科发展在这样的思考与实践碰撞中不断发展,并服务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系统。

最后,借用鲁迅先生的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来结束本次笔谈。当新生事物出现时,既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致谢:感谢《地理研究》编辑部朱晓华博士及城市数据派(https://www.360docs.net/doc/173494211.html,)对本次笔谈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Understanding the Changing Planet:Strategic Directions for the Geographi-cal https://www.360docs.net/doc/173494211.html,mittee on Strategic Directions for the GeographicalSciences in the Next Decade.New York: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10.

[2]Sui D S.Introduction:Strategic directions for the geographical sciences in the next decade.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2011,63(3):305-309.

[3]傅伯杰.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途径与方法:格局与过程耦合.地理学报,2014,69(8):1052-1059.[Fu Bo-jie.The integrated studies of geography:Coupling of patterns and processes.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69(8):1052-1059.]

[4]Collins J P.The fourth paradigm data-intensive scientific discovery.Science,2010,327(5972):1455-1456.

[5]Lazer D,Kennedy R,King G,et al.The parable of Google Flu:Traps in big data analysis.Science, 2014,343(6176):1203-1205.

[6]Batty M.The New Science of https://www.360docs.net/doc/173494211.html,bidge:The MIT Press,2013.

[7]Batty M.Big data,smart cities and city planning.Dialogues in Human Geography,2013,3(3):274-279.

[8]Graham M,Shelton T.Geography and the future of big data,big data and the future of geography.Dia-logues in Human Geography,2013,3(3):255-261.

[9]Kitchin R.Data Revolution:Big Data,Open Data,Data Infrastructures and Their Consequences.Lon-don:Sage,2014.

[10]Rabari C,Storper M.The digital skin of cities:Urban theory and research in the age of the sensored and metered city,ubiquitous computing and big data.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 Econonomy and Soci-ety,2015,8(1):27-42.

[11]Liu Yu,Liu Xi,Gao Song,et al.Social sensing:A new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our socio-economic environments.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2015,105(3):1-19.

[12]龙瀛,吴康,王江浩,等.大模型:城市和区域研究的新范式.城市规划学刊,2014,(6):55-63.[Long Ying,Wu Kang,Wang Jianghao,et al.Big models:A novel paradigm for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Urban Planning Forum,2014,(6):55-63.]

[13]Long Y,Shen Z.Big models:From Beijing to the whole China.Eprint Arxiv,2014,116:255-272.

[14]陆锋,张恒才.大数据与广义GIS.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39(6):645-654.[Lu Feng, Zhang Hengcai.Big data and generalized GIS.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 2014,39(6):645-654.]

[15]陆锋,刘康,陈洁.大数据时代的人类移动性研究,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4,16(5):665-672.[Lu Feng,Liu Kang,Chen Jie.Research on human mobility in big data era.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2014,16(5):665-672.]

12期吴志峰等:地理学碰上“大数据”:热反应与冷思考

2221 [16]余丽,陆锋,张恒才.网络文本蕴涵地理信息抽取: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5,17(2): 127-134.[Yu Li,Lu Feng,Zhang Hengcai.Extract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from web texts:Status and de-velopment.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2015,17(2):127-134.]

[17]甄峰,王波.“大数据”热潮下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再思考.地理研究,2015,34(5):803-811.[Zhen Feng,Wang Bo.Rethinking human geography in the age of big data.Geographical Research,2015,34(5): 803-811.]

[18]杨振山,龙瀛,Douay N.大数据对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促进与局限.地理科学进展,2015,34(4): 410-417.[Yang Zhenshan,Long Ying,Douay N.Opportunities and limitations of big data applications to hu-man and economic geography:The state of the art.Progress in Geography,2015,34(4):410-417.]

[19]隋殿志,叶信岳,甘甜.开放式GIS在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障碍.地理科学进展,2014,33(6):723-737.[Sui Dianzhi,Ye Xinyue,Gan Tian.Open GIS for big data:Opportunities and impediments.Progress in Geography,2014,33(6):723-737.]

Geography interact with big data:Dialogue and reflection WU Zhifeng1,CHAI Yanwei2,DANG Anrong3,GONG Jianhua4,GAO Song5,YUE Yang6, LI Dong7,LIU Lin8,LIU Xingjian9,LIU Yu10,LONG Ying11,LU Feng12,QIN Chengzhi12, WANG Hui13,WANG Peng14,WANG Wei15,ZHEN Feng16

(1.Scho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510006,China;2.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3.School of Architecture,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4.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and Digital Earth,CAS,Beijing100094,

China;5.Department of Geograph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Santa Barbara93106,USA;

6.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518060,Guangdong,China;

7.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Beijing100044,China;8.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9.Department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Hongkong University, Hongkong,China;10.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11.Beijing Municipal Institute of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Beijing100045,China;12.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100101,China;13.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Xiamen University,Xiamen361005,Fujian,China;14.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of the

Same Scale 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 Co.,Ltd.,Beijing100085,China;15.School of Government,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ijing100081,China;16.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

Abstract:In the internet era,"Big data"wave spread rapidly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fields. Geography is the natural laboratory in which big data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can be seen at work.The written speech focused on collision between geography and big data.It reviewed big data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geography study.We also discussed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we would face during this collision.In summary,big data has had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geography research,especially in the human geography domain.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will develop rapidly in the internet era of big data.But there are few disturbances in physical geography.Big data can not change the core proposition and the basic paradigm of geography.We should hold an open inclusive attitude to big data theory study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in geography.

Keywords:Geography;big data;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written speech;reflection

《计量地理学》作业论文

《计量地理学》期末作业 课题: 《主成份分析法在甘肃省各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中的应用》 姓名:贾斌学号:2012141234 专业:地理科学班级:1202 课程名称:计量地理学 学期:2013至2014 学年第一学期

主成份分析法在甘肃省各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中的应用 贾斌 (地理科学1202 2012141234) 摘要:本文采用客观赋值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一套包括4个方面26个指标的城市综合实力指标体系,对甘肃省14个中心城市和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研究。通过SPSS12.0统计软件对相关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求出无量纲后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R及R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和贡献率。在此基础上,确定作为初始因子的主成分变量,并计算出各主成分分值及综合分值。最后根据综合分值对甘肃省14个中心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做出了评价。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中心城市综合发展水平 1. 引言 甘肃地处我国的西北地区。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甘肃作为我国东南部通向西北的交通要道、汉唐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甘肃省的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落后,贫困面大,甘肃省又是少数民族广泛聚居的地区。甘肃各中心城市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甘肃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功实施,而且也关系到地区稳定与建立和谐社会等问题。因此研究甘肃省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发展水平具有对于促进甘肃省和谐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所谓“中心城市”是指所处区域内经济比较发达、功能相对完善,对区域外的资本、技术、人力等资源具有吸纳力,对区域内其他城市及农村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辐射力的城市[i]。中心城市以其地理位置、规模大小、辐射范围、影响程度及吸纳能力等的不同,区分为世界级中心城市、国家级中心城市、省级中心城市等等[ii]。 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和区域开发的重要依托,是带动周边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心城市经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直接影响着它的区域带动力。评价中心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对于规划城市布局、确定城市等级、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构建城市产业链等具有基础意义。 目前对中心城市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主观赋值法,如层次分析法、德尔非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另一类是客观赋值法,如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主观赋值法是由相关专家根据主观经验评判给分或给出相关指标的权系数,然后加权计算总分的评价方法。主观赋值法的特点是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缺点是人为干扰因素多,尤其是在指标较多时,很难确定指标权重客观赋值法是根据客观对象构成要素的因果关系设计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采集原始数据,根据原始数据计算指标权重,然后加权计算总分的评价方法。客观赋值法的优点是克服了主观赋值法人为因素的干扰,同时也可以在不损失有价值信息的情况下进行数据简化或结构简化。近年来,

大数据很热 但也需要冷处理

大数据很热但也需要冷处理 在大数据热潮的背后,企业需要持冷静的态度,在应用大数据的时候,也要对业务基础以及技术基础进行研究,保证大数据在企业中可以持续的发展下去,大数据的应用必须要持续化,才能产生持续的价值,大数据热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也需要对大数据进行冷处理。 企业应用大数据的过程中需要有热情,特别是管理层,只有热情才能做好企业的大数据铺垫,让企业的用户都参与大数据的应用过程,但是同时也是要注意对基础的研究,业务上以及技术上的支持,如果对业务流程不熟悉,技术支持不到位的话,那么及时企业使用了大数据,也是不会产生该有的效果,对于大数据的开发商也是,必须要转变原有的技术认识,在技术研发以及产业的推动上话花费更多的心思。 大数据秉承的就是用数据说话的一种模式,这些数据数量大、结构多样,使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和方式将经验数据化,预测规律化,将大数据应用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社会上也有很多声音在呼吁将大数据和政府的政策领导、社会的需求、技术的支持等进行整合,形成大数据发展的体系,这样的大数据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相关的体系和政策是要形成,但是现阶段的大数据还是处于企业单独进行的程度,如果可以形成统一的发展体系,也不乏是一种更好的方式。企业在实施大数据的过程中,要弄清楚自身是不是已经具备解读大数据的能力,想要使用大数据技术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才能有关键性的突破,大数据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同合作,企业在使用大数据的过程中,不能是一头热,要先弄清楚自己的业务以及技术能力是不是已经达到一定的标准,使用大数据的过程中,要让大数据融入到企业的日常运营过程中,而不是只是购买了一个软件,放在技术部门,想要用的时候再拿出来使用。大数据理论现阶段在国内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在国外大数据已经相对发展的比较快的前提下,国内在学习的同时,也要学会对大数据热进行冷处理。

城市地理学期末试卷

《城市地理学》期末考试卷 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①中心地理论的提出者是() A卡斯特尔斯B廖什C克里斯泰勒D戈特曼②城市近域推进演化模型中第四时期首位城市体系的表现是() A绝对集中B相对集中C相对分散D绝对分散③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之一有() A区域差异变大B大都市化趋势明显C经济发展不平衡D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④霍伊特提出的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是()A普查法B残差法C区位商法D 正常城市法⑤城市基本活动引起的一种放大机制称作()A加数效应B除数效应C乘数效应D减数效应⑥以下不是中国城市职能分类特色的是() A理论基础B资料矩阵C方法论D多变量分析法⑦中心地理论的理论模型中K=4体系依据()原则A行政原则B市场原则C交通原则D最优原则 ⑧以下不属于城市空间分布类型阶段的是()A离散阶段B极化阶段C扩散阶段D聚合阶段⑨下列不属于城市土地特征的是() A自然特征B经济特征C法律特征D社会特征⑩城市内部的商业布局不包括() A多层次商业中心B带状商业网点C市场化商业区D专门化商业区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

?廖什的需求圆锥理论提出()越远,()越高,货物的实际价格(),结果对该货物的需求也就();?城市空间分布发展与演变的阶段性是()、()、()、(); ?学术界一般把城市规模分布分为()、()、();?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空间扩散的三种基本类型()、()、();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 ⒈大都市带⒉城市群⒊城市职能⒋首位城市⒌城镇体系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 ?、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空间相互作用的分类; 五、论述题(14分) 阐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理论模型。

《博物馆“热”背后的“冷”思考》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16题。 【材料一】 (新华社2019年5月18日) 【材料二】 “我不在博物馆看展览,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一个热衷于在博物馆“打卡”的网友这样描述自己的休闲时光。毋庸置疑,“逛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仿佛是跨越千百年时光而来的先人信札,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让观众得以一窥祖先们的生活图景、悲欢离合。这样的“精神盛宴”,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已不再是小众需求。虽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但中国博物馆仍然面临“成长的忧愁”。 “一个好的博物馆,应该在做好保护、研究等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让身处其中的观众在很惬心的状态下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树立文化自信。”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这对博物馆“讲故事”的能力无疑提出了很高要求。 调查发现,博物馆“讲故事”能力仍是短板。观众对博物馆例外方面的评价中,评分最低的三项是“互动体验手段”“高科技展示手段”和“讲解体验”。至今还有很多博物馆停留在展示奇珍异宝的阶段。好的展览,要用古诗打动观众。展览的要义,不是追求最上乘的展品,而是讲好展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展览的最终目的不是展示坛坛罐罐,而是展示这个区域过去人们的生活。 (同材料一)【材料三】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胜利,正在于它跳出了传统器物学和考古学的解读思路,通过透物见史、见人、见精神的方法,解读国宝背后的文明密码及传奇故事。 与传统展陈方式相比,观众更青睐有互动和参与感的展览。为了满足新需求,不少博物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在文物活化方面各稀奇招。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一组文物表情包,被年轻人大量下载;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

3.0》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湖北省博物馆推出“我的假日在湘博”等系列活动,每场预约名额被一抢而空……(《人民日报》2019年5月10日) 14.下列对材料一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数量和参观人数,与上年相比都有增加。 B.“新华社记者卢哲编制”,标明了编制者的身份和姓名,以体现信息的可靠性。 C.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苗费开放博物馆数量,比上年增加了218家。 D.统计图配有多个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图案,可以让读者感到形象、亲密。 15.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解决目前博物馆“成长的忧愁”。(4分) 16.如果选用上述三则材料做一期宣传专题,下列哪项适合做专题的主标题?请选择并简述理由。(4分) A.博物馆“热”背后的“冷”思考 B.博物馆的未来,路在何方? C.博物馆,应讲好自己的“故事” 14.C 15.转变博物馆传统思路,关注展品背后的文化;改善博物馆展示和讲解方式,增加观众的互动和参与感。 16.示例1:我选择A。标题用“冷”“热”对比,形象生动,表达光鲜,简易吸引读者。既关注到当今博物馆“热”的现状,又清静思考了博物馆存在的短板和未来发展的出路。 示例2:我选择B。标题用设问的形势能吸引读者,引人思考。 暗示了博物馆现状的不够,引发读者思考博物馆未来如何改革发展。

最新 关于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精品

关于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安全问题的几点 思考 1 引言 就像和互联网一样,大数据推动了新一轮的科学技术革命。但是,随着大数据的蓬勃发展,大数据安全的严峻性也日益凸显出来。网络化的今天,各个国家金融、政务、石油、、天然气、交通、金融、商业以及,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部门、产业与服务都严重依赖着大数据,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一旦遭到攻击,就可能直接导致这些系统整个瘫痪,引起整个社会秩序混乱和民众的巨大恐慌,其后果也可想而知,给国家安全造成的损失将是空前巨大的。 2 大数据安全目前所面临的形势 据统计,2015年几乎没有哪一个星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数据泄密事件、重大的网络攻击活动或严重的漏洞报告,每个事件都突显了黑客技术的改进,以及所带来的新形式的网络攻击。实际上,网络上没被曝光的攻击每天都在发生,每天都在上演,每天都是几百上千起的攻击事件。对于我们绝大多数用户而言似乎没什么特别的感受,但是实际上我们就有可能是受害者其中一员。如果说对于个人而言,这些危害还算微不足道的话,那对于国家而言,发生的攻击和数据外泄,就不是这么轻描淡写的了,其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将也是空前巨大的。因此,大数据安全问题的严峻性可见一斑——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安全是一场必要的斗争。 2.1 安全机制与技术未做到水涨船高 在技术、大数据挖掘采集与分析处理技术、互联网发布应用等技术快速提高和发展,在越来越广泛的同时,大数据在安全方面的技术并没因水涨而船高、齐头并进。确切地说,大数据的安全技术相对于其它方面的技术而言存在着很大差距。 首先,大数据自身的安全机制存在漏洞。数据总量巨增的速度和数据类型的多样化,让我们措手不及,大数据的安全策略根本来不及全面部署和健全。在大数据访问控制的权限上、密钥生成的算法上、存储管理的环节上等各个方面,防护机制都尚不完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漏洞。 其次,大数据自身就是一个可被持续攻击的载体,安全防护的手段与技术,在发展速度上无法跟上数据量剧增、数据运算速度剧增,数据种类剧增的步伐,来不及完善的大数据安全防护漏洞就会越来越多地暴露在别有用心的人面前。在一个数据量以几何速度增长的大型网络存储中,以传统的安全防护软件扫描一个恶意软件,可能需要几天甚至更久的时间,这已经不能满足网络和大数据安全的需要。传统安全防御措施要精准地描述威胁特征,建模过程也要耗费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因此传统安全防御机制很难在有效的时间内检测出高级持续性攻击。 再者,大数据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大数据的价值低密度性质,黑客可以将攻击更加隐蔽地隐藏在大数据中,使得传统的安全分析工具很难聚焦在价值点上。 此外,大数据技术自身将被作为入侵技术使用。大数据之所以得以飞速发展,在于其适应和满足了当下社会大数据的数据量、种类以及处理速度等各个方面剧增的需要。我们在利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等大数据技术获取价值信息的同时,攻击者也在利用这些大数据技术促进和发展了攻击技术,攻击的技术也在随之提高。 2.2 大数据更容易成为攻击目标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实现了全球数据的集合与共享,也充分体现了大数据的时代特点。但是,如此巨大的数据集合存储,使大数据成为更容易被发现的巨大目标,同时也加大了大数据暴露的可能性。其内在蕴含的价值就像似一座巨大无比的宝藏,吸引着全世界所有的团体以及所有的黑客,使得他们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成本到大数据攻击中。因为大数据一旦遭受攻击,失窃的数据量也是“大数据”级的数据量,大大降低了黑客的进攻成本,增加了“投入产出比”。因此,与传统安全相比,大数据安全防护更是尤为重要。

城市地理学复习题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1、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 a.在产业结构上不同于乡村; b.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c.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d.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e.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还有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许多方面均可以找到城乡之间的差异。2、我国城市按其所在区域地形分类有10中类型 地形类型例子 滨海城市 三角洲平原城市长三角、珠三角 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华北平原外侧沿燕山南麓 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镇江以上长江中下游平原边缘城市 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江南丘陵区数量最多,最典型 平原中腹的城市 高原上的城市蒙古高原上 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云贵高原坝子和谷地中的城市 中山谷地城市南平、十堰、攀枝花 高山谷地城市拉萨 4、城市化含义: a.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 b.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c.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 d.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5、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将城市化过程分为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以及以此为依据,城市化类型划分。

城市化Ⅰ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 城市化Ⅱ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第一种是正统的城市化类型: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它们之间协调发展。 第二种是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也就是说可能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称之为假城市化。 第三种是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也称为逆城市化。 6、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城市是人类第一次社会劳动大分工,即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后的产物,这意味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期,而这一前提可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前提:第一产业生产力是否有余力; 第二前提:农业提供有劳动能力的剩余人口,即随农业生产力提高而造成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7、城市化的机制 工业化与城市化;第三产业与城市化;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工业化与城市化:工业革命造成了城市的大量发展;韦伯认为,人口在城市中的日益集中是经济增长和差异化发展的自然规律;由于农业生产中的机器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使被替换下来的农业工人为寻求就业而流向城市;“经济发展,或孤立的社会与经济团体的结合,需要一部分人口在商业城市中集中。同样地,作为乡村经济向世界经济转变的工业社会生长过程中的一个方面,市场的扩大促使制造业集中”。因此,城市化是由工业化所生产的劳动力分工在空间上的反应。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第三产业与城市化:日本地理学家国松久弥认为,现代城市化过程就是第二和第三产业集聚行为所进行的过程。随着发达国家工业现代化后,工业化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减弱,第三产业在城市化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对发达国家来说,当前已进入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阶段,因此城市化水平与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对中等收入国家来说,由于处于经济起飞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最高;对低收入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绝对差异不大,但是所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差异很大。 8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 一个城市的全部经济活动,按其服务对象来分,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本城市的需要服务的;另一部分为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

热现象的冷思考

热现象的冷思考 思考一:复习铺垫与创设情境矛盾吗? 新课改的课堂中复习铺垫被有趣、新颖的情境所取代。在情境中学生将亲身经历的生活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当我们冷静审视“情境热”的时候也会发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线段》时,与学生亲切交谈:“天气渐渐变冷了,课外活动也丰富了,你们最喜欢什么活动?”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喜欢跳绳的有哪些同学?”站起来很多。“谁跳得最棒?”学生们异口同声报出来两位同学的名字,“我们就请他们来一显身手。时间半分钟,其他小朋友帮忙轻轻数一数。”就在同学们兴高的数数时,老师又下达了一个任务“你们观察一下,他们手中的绳子是怎样的?”试想学生这会儿怎么可能一心二用?当跳绳比赛结束时老师才开始转入正题,“跳绳的时候,手中的绳子是怎样的?”“弯曲的。”“你能把它拉直吗?”两生一拉,“像这样,拉直后的一段就叫线段。”面对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有价值的数学思考却被隐没了。 那么新授之前还需要复习铺垫吗?其实复习铺垫的准备题都是遵循新旧知识的联系设计的。教师教学时比较容易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也能较快的对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行调整和补充。如果学生旧知掌握的不牢固,就应该直接复习铺垫,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如果情境的创设只是表面的热闹,不能使学生很快地将生活问题数学化,那么这样的情境还不如不要。如果学生已经具备了构建新知识的能力,则可以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去探究。复习铺垫与创设情境,究竟采用用哪种形式关键是能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思考二: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能共存吗? 新课改走到今天,我们不难看到课堂变的活跃了,学生变的自主了,处处充满了“探究热”。不管什么知识都让学生去探究去经历,如某教师在教学《厘米、分米的认识》时说“通过测量我们知道课桌高70厘米,你相对70厘米说些什么?”生1:我认为70厘米太高,桌子只要60厘米。生2:“70厘米不高,1米还不到。”生3:“70厘米有一点高。”教学中教师挖空心思的,将浓缩的知识展开,尽量让学生象数学家一样去经历知识的创造,去体味发明的甘苦,希望学生在经验世界和动态作用中获得深刻的感受,得到真正的生成,面对这些事实性、概念性的知识。有必要让学生去猜测、探究吗?所有的知识都这样教学可能吗?人类文明几千年积累发现的知识要在四十分钟内,为每一个学生“认知---知识结构”所同化。怎能只依靠学生一味的自主探究?怎能离的开教师的加工与传授?况且《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不难看出,虽然自主探究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数学学习还是需要意义接受的。由此可见,只有协调好探究和接受这一对矛盾统一的关系,在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之间寻找到平衡,让探究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有意义的接受式探究,让接受成为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有意义的自主式接受。学生才能在一个新的探究情境中,对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获得了新的理解,产生出新的意义。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 思考三:有了算法多样化还需要算法优化吗? 新课改中鼓励算法多样化,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尊重学生主体,促进个体发展的有效途径。现在的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道题能够出现五六种甚至更多的算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停地鼓励,最终还不忘加上一句“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难道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了?不然,这种看似热闹的课堂,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这种多样化只是群体的多样,落实到个体还是要优化,即让学生通过比较交流感受不停方法的特点,领悟不同方法的优劣,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抉择,掌握最简捷、最容易、最快速的方

计量地理课后题答案

计量地理课后题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徐建华版计量地理学第二章答案 1.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地理数据就是用一定的测度方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对象的有关量化指标。 按类型可分为: 1)空间数据:点数据,线数据,面数据; 2)属性数据:数量标志数据,品质标志数据 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采用栅格和矢量两种形式。空间数据表现了地理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方向以及几何拓扑关系。属性数据表现了空间实体的空间属性以外的其他属性特征,属性数据主要是对空间数据的说明。如一个城市点,它的属性数据有人口,GDP,绿化率等等描述指标。它们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互相结合才能将一个地理试题表达清楚。 2. 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 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对于空间数据的表达, 可以将其归纳为点、线、面三种几何实体以及描述它们之间空间联系的拓扑关 系;属性数据——对于属性数据的表达,需要从数量标志数据和品质标志数据 两方面进行描述。其测度方法主要有: (1) 数量标志数据 ①间隔尺度(Interval Scale)数据: 以有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在某种单位(量

纲)下的绝对量。 ②比例尺度(Ratio Scale)数据: 以无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的相对量。这种数据要求事先规定一个基点,然后将其它同类数据与基点数据相比较,换算为基点数据的比例。 (2) 品质标志数据 ①有序(Ordinal)数据。当测度标准不是连续的量,而是只表示其顺序关系的数据,这种数据并不表示量的多少,而只是给出一个等级或次序。 ②二元数据。即用0、1 两个数据表示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是非判断问题。 ③名义尺度(Nominal Scale)数据。即用数字表示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状态类型。 3. 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 )数量化、形式化与逻辑化 2 )不确定性 3 )多种时空尺度 4 ) 多维性 4. 地理数据采集的来源渠道有哪些 1)来自于观测、测量部门的有关专业数据。 2)来自于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中的有关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数据。 3)来自于有关单位或个人的不定期的典型调查数据、抽样调查数据。 4)来自于政府公报、政府文件中的有关数据。5)来自于互联网(internet)的有关共享数据。 6)来自地图图件。主要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专题地图等。 7)来自遥感数据。 8)其他来源的有关数据,如室内实验分析数据。 9)来自于档案、图书等文献资料中的有关数据。 5. 数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数据处理中各自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1)运用数学方法,建立地理数学模型,从更高,更深层次上揭示地理问题的机理。数学方法可以通过定量化的计算和分析对地理数据进行处理。 2)地理信息系统在处理空间数据和海量数据方面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而GIS相关软件如ARCGIS等将空间数据域属性数据完美结合,处理起来更方便。

大数据带来的四种思维

大数据带来的四种思维 作者:张义祯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大数据研究专家舍恩伯格指出,大数据时代,人们对待数据的思维方式会发生如下三个变化:第一,人们处理的数据从样本数据变成全部数据;第二,由于是全样本数据,人们不得不接受数据的混杂性,而放弃对精确性的追求;第三,人类通过对大数据的处理,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转而关注相关关系。事实上,大数据时代带给人们的思维方式的深刻转变远不止上述三个方面。笔者认为,大数据思维最关键的转变在于从自然思维转向智能思维,使得大数据像具有生命力一样,获得类似于“人脑”的智能,甚至智慧。 总体思维 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现象的总体特征,以往采样一直是主要数据获取手段,这是人类在无法获得总体数据信息条件下的无奈选择。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可以获得与分析更多的数据,甚至是与之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再依赖于采样,从而可以带来更全面的认识,可以更清楚地发现样本无法揭示的细节信息。正如舍恩伯格总结道:“我们总是习惯把统计抽样看作文明得以建立的牢固基石,就如同几何学定理和万有引力定律一样。但是,统计抽样其实只是为了在技术受限的特定时期,解决当时存在的一些特定问题而产生的,其历史不足一百年。如今,技术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大数据时代进行抽样分析就像是在汽车时代骑马一样。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可以使用样本分析法,但这不再是我们分析

数据的主要方式。”也就是说,在大数据时代,随着数据收集、存储、分析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我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动态地获得研究对象有关的所有数据,而不再因诸多限制不得不采用样本研究方法,相应地,思维方式也应该从样本思维转向总体思维,从而能够更加全面、立体、系统地认识总体状况。 大数据是数据数量上的增加,以至于我们能够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如:照片到电影,一分钟一张,一秒钟一张,一秒钟24张成了电影 量变质变定律有时间阶段发展影响和空间相关关联影响 离散思维向连续思维转换 让我来告诉大家,美国有一家创新企业https://www.360docs.net/doc/173494211.html,。它可以帮助人们做购买决策,告诉消费者什么时候买什么产品,什么时候买最便宜。预测产品的价格趋势。这家公司背后的驱动力就是大数据。他们在全球各大网站上搜集数以十亿计的数据,然后帮助数以十万计的用户省钱,为他们的采购找到最好的时间,提高生产率,降低交易成本,为终端的消费者带去更多价值。 在这类模式下,尽管一些零售商的利润会进一步受挤压,但从商业本质上来讲,可以把钱更多地放回到消费者的口袋里,让购物变得更理性。这是依靠大数据催生出的一项全新产业。这家为数以十万计的客户省钱的公司,在几个星期前,被ebay以高价收购。

(完整版)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推荐文档

1..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2.城市更新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城市更新改造运动。在不同的时期,其称谓也有所不同,如从最初的城市重建(urban contribution)、城市振兴(urban revitalization)到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城市再开发(urban redevelopment)等。 “城市更新”运动的最初目的是为恢复战争中遭到破坏的城市,特别是解决住宅匮乏 的问题。1950~1960年代,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是强化位于城市良好区位的城市中心区的土地利用,通过吸引诸如金融保险业、大型商业设施、高级写字楼等高营业额和高税收的产业来使土地增值。1970年代以来,随着郊区化的深入,人口、产业的不断外流造成市中心出现衰退,因此这一时期城市更新更多地表现为西方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改造内城,以重新恢复和振兴市中心。 3. 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 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4.智能图 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印象,包括:结点、路径、边界、区域、标志 二、简答题(40分,每题10分) 1、划分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的部分有哪些方法。 普查法、残差法、区位商、正常城市、最小需要量法 2.分析城市化的含义与基本内容,说明用城市人口比重指标衡量城市化水平的利弊。 城市化一词有四个含义:①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②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③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④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城市化Ⅰ: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 城市化Ⅱ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

“热搜”作文背后的冷思考

“热搜”作文背后的冷思考 摘要:三年级作文《我的妈妈》意外成“热搜”体现了大众对女性、对“传统”母亲形象和“好作文”的刻板印象。教育者需要从“热”中反思教材、教学中的问题,密切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让“热搜”“冷”下来,让语文教学与时代结合得更加紧密。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学反思;热点背后 在搜索引擎上搜索某一关键词,就能提高该搜索词的“搜索度”,当某一时间内某一搜索词被人们高频率搜索时,就会上该搜索引擎的“搜索排行版”,成为该引擎的“热门搜索”简称“热搜”。 一、令人无比感慨的“热搜” 我们通常所说的“热搜”指的是新浪微博的“热搜”。目前的微博“热搜”似乎已经沦为了娱乐明星的“主舞台”,八卦新闻占据了“热搜”的大半江山。民生新闻不管是“量”还是“质”,都体现出了一种“民生多艰”。教育相关的内容来看,无非是具有广泛共性大事件,如每年的高考、四级六级外语考试、考研等;又或者是一些骇人听闻的“恶事”,如“某地幼儿园虐童”“某校宿舍条件堪忧”等等。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篇三年级半命题习作《我

的妈妈》被网友疯狂转发成了“热搜”。教育“热搜”中,“语文”相关的内容能够上榜者少之又少。所以这次的热搜应该被语文教育者高度重视。 二、学生习作能上“热搜”的“面”与“里” 一个事件被大众所关注,需要从“面”与“里”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面”的原因 这些片段内容上可谓丰富多彩。短短的九个片段,涉及到了“妈妈们”的年龄、外貌、穿着、打扮、工作、兴趣、习惯等等。 语言上,这些片段生动形象。小学语文教学强调句式、句法的教学,想必这位教师平时也很注重学生这一方面的训练。说妈妈胖――“肚子像个小皮球”“嘴巴一张,圆圆的像个小球儿”,说妈妈瘦――“真像一棵亭亭玉立的美人蕉”,比喻句的运用,让这些妈妈的形象立马就“活”起来了。 这些片段也颇为真挚感人。孩子眼里的妈妈是很美的――“其实,我倒是觉得戴眼镜的妈妈显得更加漂亮。”孩子眼里的妈妈们很辛苦――“她每天早出晚归,早饭都来不及吃。晚上九点回家时,我已经睡着了。她每天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可她从来没有怨言。”孩子们知道妈妈的辛苦,又更能理解她们不是“超

城市地理学复习题

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p2) (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这一复杂的动态大系统。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2)城市地理学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其核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即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㈠城市化研究 ㈡区域城市体系的研究 ㈢城市分类研究 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④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⑤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2.城市的三种地域概念?(p21) 城市具体到空间上无非有三种地域概念:行政地域概念,实体地域概念和功能地域概念。①城市的行政地域概念 按一定的标准或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镇和乡,村等建制,并确定它们的行政管理边界。 ②城市的实体地域概念 城市的本质特征本来是对城市的实体地域即城市建成区而言的,划分城市的实体地域主要是为了区分城乡。 ③城市的功能地域概念 城市建成区后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口和各种非农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与乡村,代表城市的实体地域。这是城市研究中最基本的城市地域概念。可是城市实体地域的边界易于变动,取得各年得资料比较困难,更重要的是随着城市功能所波及的范围已经超出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城市社会越来越发达,城市与周围地域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越频繁,城乡之间的分界也越模糊,这就要就建立一种城市的功能地域概念来适应这种变化。(一些具体的城市功能概念:都市区;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市群;都市圈;城镇密集区) 3.什么是大都市带?大都市带必备的条件是什么?世界有哪些大都 市带?(p25) ①有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他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有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②必备的条件: ㈠多核心 ㈡交通走廊 ㈢密集的交互作用 ㈣规模特别庞大 ㈤国家的核心区域 ③6大都市带:

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

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及其机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农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且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基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从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入手,对中国农业集聚格局的具体机制进行了分析。 标签: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机制 前言:现阶段我国农业地理整体空间集聚程度逐渐扩大,专业化与多样化程度逐渐增强,呈现跨区域增长的态势。虽然大宗农产品区域专业化程度较低,不过经济作物区域专业化程度却很高。对我国农业地理集聚与专业化发展的格局演化进行分析,有利于寻找出具有生产潜力的具体区位,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一、中国农业地理集聚格局演化 (一)农业重心发生转移 近30年来我国农业中心主要处于我国偏东南方向,农业分布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1]。然而近年来农业重心逐渐由东南向西南方向移动,由于近年来麻类以及谷物等农作物的生产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我国农业重心向西南方向整体迁移。从农业中心迁移速度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农业重心向西移动速度较为缓慢,向南移动速度相对较快,且农业重心迁移大多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前。 (二)农业地理分布相似性减弱 由于农作物市场对于农业生产要求越来越高,相邻省区农业地理集聚现象存在着不稳定的现象,近年来农业地理集聚总体上呈现着递减趋势。由于我国现阶段处于农业结构调整时期,在我国整体农业地理集聚程度增大的背景下,各个行政区划内为了追求农业生产的利润,发展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农业,导致农业地理分布相似性减弱。 (三)具体农作物的发生地理迁移 随着我国自然气候逐渐发生着改变,同时各区域市场对于农作物的需求发生着改变,因此具体农作物的地理集聚格局逐渐发生着迁移。例如蔬菜、茶叶向西迁移,而棉类种植持续性向西北迁移,烟叶种植持续向西南迁移等。虽然我国农业从整体看地理集聚情况并不明显,但对农作物进行细分后可以发现具体农作物呈现地理连片迁移状态。 (四)龙头企业集聚格局

计量地理 课后题答案

徐建华版计量地理学第二章答案 1.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地理数据就是用一定的测度方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对象的有关量化指标。 按类型可分为: 1)空间数据:点数据,线数据,面数据; 2)属性数据:数量标志数据,品质标志数据 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采用栅格和矢量两种形式。空间数据表现了地理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方向以及几何拓扑关系。属性数据表现了空间实体的空间属性以外的其他属性特征,属性数据主要是对空间数据的说明。如一个城市点,它的属性数据有人口,GDP,绿化率等等描述指标。它们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互相结合才能将一个地理试题表达清楚。 2. 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 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对于空间数据的表达, 可以将其归纳为点、线、面三种几何实体以及描述它们之间空间联系的拓扑关 系;属性数据——对于属性数据的表达,需要从数量标志数据和品质标志数据 两方面进行描述。其测度方法主要有: (1) 数量标志数据 ①间隔尺度(Interval Scale)数据: 以有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在某种单位(量

纲)下的绝对量。 ②比例尺度(Ratio Scale)数据: 以无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的相对量。这种数据要求事先规定一个基点,然后将其它同类数据与基点数据相比较,换算为基点数据的比例。 (2) 品质标志数据 ①有序(Ordinal)数据。当测度标准不是连续的量,而是只表示其顺序关系的数据,这种数据并不表示量的多少,而只是给出一个等级或次序。 ②二元数据。即用0、1 两个数据表示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是非判断问题。 ③名义尺度(Nominal Scale)数据。即用数字表示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状态类型。 3. 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 )数量化、形式化与逻辑化 2 )不确定性 3 )多种时空尺度 4 ) 多维性 4. 地理数据采集的来源渠道有哪些 1)来自于观测、测量部门的有关专业数据。 2)来自于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中的有关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数据。 3)来自于有关单位或个人的不定期的典型调查数据、抽样调查数据。 4)来自于政府公报、政府文件中的有关数据。5)来自于互联网(internet)的有关共享数据。 6)来自地图图件。主要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专题地图等。 7)来自遥感数据。 8)其他来源的有关数据,如室内实验分析数据。 9)来自于档案、图书等文献资料中的有关数据。 5. 数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数据处理中各自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1)运用数学方法,建立地理数学模型,从更高,更深层次上揭示地理问题的机理。数学方法可以通过定量化的计算和分析对地理数据进行处理。 2)地理信息系统在处理空间数据和海量数据方面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而GIS相关软件如ARCGIS等将空间数据域属性数据完美结合,处理起来更方便。

_自然教育热背后的冷思考

中国环境报/2015年/11月/30日/第004版 教育 机构可持续发展面临专业人才缺乏等诸多挑战多元参与或是良方 自然教育热背后的冷思考 本报记者陈妍凌 李悦,美国康奈尔大学自然资源系博士生。4年前她远赴美国求学时,国内的自然教育机构还不多。求学期间,李悦多次参加北美和世界自然教育大会,却因为没有来自中国的声音而感到遗憾。然而最近,她在第二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上惊喜不断,因为自然教育机构数量大增,而且不仅有政府大力支持,也有企业资助。学校行动和民间组织积极奔走,还出现了与企业的跨界合作等模式。 李悦的感受是近年我国自然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写照。尽管调查显示,自然教育行业规模仍然较小,并面临多重挑战,但不少从业者已不满足于单一活动的短期影响力,而开始思考如何实现机构乃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1人才缺口 “我国的自然教育在短时间内有一个井喷式发展。”北京林业大学教师王清春说。在第二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上,他的团队发布了《2015中国自然教育行业调查报告》(下称《报告》)。 这份报告的数据来源于314份调查问卷。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顾问秦大公认为,虽然数量少,但开启了自然教育行业现状调查的先河。 人才问题包括哪些? 《报告》显示,2011年以来,自然教育机构数量进入快速增长期,受访机构中,70%以上成立于2011年~2015年。从业时间短、起步晚现象普遍存在。 在机构发展面临的人才、课程开发、经费、市场培育等7项挑战中,近3成受访机构选择了——人才。 人才问题表现为3个方面,即数量不足、自然教育专业能力有待提高、经营推广等综合业务能力需拓展。 根据王清春的调查,以企业方式运行的自然教育机构中,近半数机构仅拥有4~10名专职员工,近3成机构专职员工不足3人。另一项针对约100家机构近200名从业者开展的调查也显示,过半数受访者为非专职人员,机构对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的需求较大。 乐享自然工作室执行总监林红介绍,开展户外教学时,需要人员从旁协助或关注孩子现场状况,如每场周末活动都需要至少3~4名志愿者。 同时,自然教育机构对于运营、推广、安全等方面人才也是求贤若渴。去年,优创游学公司曾组织一批8~15岁的学生到海边开展活动。活动负责人特意聘请熟悉海况和安全保障的专家作现场顾问。在一场活动设计中,领队对风险估计不足,幸得特聘顾问及时制止,避免了危险的发生。 此外,《报告》显示,54%的自然教育机构以企业的方式注册运营。这就使得机构格外看重运营能力。加之“互联网+”时代提供了资源整合、跨界合作、拓展影响力的新机遇,自然教育机构的人才需求因而愈发多元。 人才怎样算专业? “当前,自然教育的独创性较少,同质化竞争严重,如果内容和产品开发不力,就会导致拼低价的恶性竞争,最终损伤行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杨方义说。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AB)2008.1.15

2005级《城市地理学》试题(A卷) (2008年1月16日) 一、名词解释(任选4个,每题5分,共20分) 1、新城市主义 2、城镇体系 3.、邻里 4.基本经济活动 5.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 二、简答题(任选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 2、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的异同; 3、美国郊区化的发生与发展的机制 三、论述题(50分,每题25分) 1、结合案例,说明分析CBD的演变过程与发展机制; 2、论述西方国家内城衰退的原因与市区重建的措施,并说明中国城市是否 会出现内城衰退并解释原因?

2005级《城市地理学》试题(A卷) (2008年1月16日) 答案 一、名词解释(任选4个,每题5分,共20分) 1、新城市主义 针对北美传统的城市蔓延所出现的问题:低密度的居住郊区化、超宽的道路、建筑红线和大型的地块、依赖小汽车的交通、社会的单一、经济的隔离、非持续的环境等,新城市主义提出 在城市区域层面上应发展大运量的公共交通,通过交通节点来组织社区,减少人们对小汽车的依赖,控制城市蔓延;在居住区层面上应以密度合理的邻里社区作为基本单元,在社区内部综合各种服务功能,构建适合步行的空间尺度,形成生活氛围浓厚的邻里关系;应该完善街道、公共空间和私人场所的设计,创造富于特色的城市景观效果。 2、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3.、邻里 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个人交往的大部分内容在邻里内进行,这种交往只需要步行即可完成,比需要交通工具才能完成的交往要频繁得多,其形式以面对面接触为主。 4.基本经济活动 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导致城市展的主要动力。 离心型的基本活动:城市生产的工业产品或城市发行的书刊报纸运到城市以外销售; 向心型的基本活动:例如,外地人到这个城市来旅游、购物、求学或接受医疗等。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它被称

城市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城市地理学》复习思考题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简要说明城市的概念和城市的基本特征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P1) 城市的特征﹡属于历史的范畴﹡区域性(●)﹡综合性 2、简述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任务和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P2) ●研究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P2)●主要内容: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城市的生长.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人的行为等。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3、简述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1、地理学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分支 2、在我国,城市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中的社会科学;在发达国家,城市地理学归为社会科学. 3、综述,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科学,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 4、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学科性质上的区别:城市地理学: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学:技术科学★研究方向上的区别:城市地理学研究区域中的城市和城市中的区域,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平面设计,偏重工程组织和设计,工程性较强。联系★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书上还有这里没空补充p8 5、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1、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 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 3、注重城市化研究; 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 6、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研究有何特点?(此题答案不具体,详细请看课件或课本) 一、1920年以前 工业革命、城市发展----聚落地理学----城市区位、城市内部形态 城市地理学成为专门学科之前的阶段,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去研究聚落 二、1920-1950年 帕克、沃斯、伯吉斯(20年代)----住宅区、中心商业区、工业区----土地利用模式 克里斯塔勒(1933年)----《南德的中心地》----中心地等级体系 初步奠定研究重点阶段,从社会学科角度来研究城市。 三、1950-1970年 1、“数量革命”-克里斯塔勒 2、城市系统与城市空间分析 空间学派兴起和城市地理学独立阶段,从社会学科角度来研究城市。 四、1970以来年 人文学派、行为学派、激进学派的产生和城市地理学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 1、名词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