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柑橘黄龙病发病流行的主要因子

浅析柑橘黄龙病发病流行的主要因子
浅析柑橘黄龙病发病流行的主要因子

2007年第11期CHINAPLANTPROTECTION2007,Vol.27.No.

11

中国植保导刊

时间

(月-旬)累计降雨量(mm)旬均温度(℃)旬均湿度(%)病情指数

07-上19.327.8770.03.4007-中39.826.4684.74.3007-下81.226.9980.05.9808-上61.025.4785.07.9308-中55.026.2478.29.8808-下025.7271.911.1109-上0.724.6368.816.1409-中27.423.2267.417.0409-下

13.4

20.70

71.3

17.37

表3酿酒葡萄赤霞珠霜霉病发展情况及气象影响因素

(2005年,昌黎)

萄园内空气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而间接起作用(表3)。参考文献:

[1]

齐慧霞,吴学仁,齐永顺,等.不同酒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4):250~252.

!!!!!!!!!!!!!!!!!!!!!!!!!!!!

柑橘黄龙病(CandidatusliberobacterasiaticumJagoueixetal.)又称黄梢病、

黄枯病、青果病,是1种由类细菌侵染引起的国家农业植物检疫性病害。该病曾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在广东省潮汕地区,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广东潮汕、新会和福建龙溪、福州等柑橘重要产区流行,造成极为严重的产量损失。20世纪80年代该病在浙江省温州市的瑞安、平阳、苍南等地发生为害,2001年开始陆续在温州、台州、丽水、宁波、金华5市的30多个县(市、区)发生为害,现已成为威胁该区域柑橘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柑橘黄龙病的发生与流行,与田间病株的数量和传毒虫媒柑橘木虱的种群数量密切相关。当田间同时存在大量的病株和带毒柑橘木虱时,是引发柑

橘黄龙病暴发流行的最主要因素。除此因素之外,为了探讨其他因素对柑橘黄龙病传播与发病流行的影响,笔者于2005年开始,在黄龙病发生较普遍的台州市黄岩区柑橘主产区,围绕高接换种、木虱虫口密度、品种、栽培管理、生境等因素与发病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

1调查方法

1.1

高接换种、品种、生境条件与发病关系

在柑

橘黄龙病的发生区,每年的10~12月份至翌年的1~2月份,是田间柑橘黄龙病“

红鼻子果”和“斑驳黄化”叶片症状表现最为明显的时期。2005年以来,主要针对温州蜜柑、槾橘、本地早和椪柑等主栽品种,对黄龙病发生较普遍的柑橘主产区进行发病情况调查,重点调查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每块果园的调查株数视发病果园大小不同,调查40~120株。病情分级标准为0级:全树无病;1级:树上有1~2个梢有斑驳黄化叶出现;2级:部分侧枝或主枝有斑驳黄化症状,症状枝占全树的1/3以下;3级:症状侧枝或主枝占全树的1/3~2/3;4级:症状枝在2/3以上;5级:全树死亡。

1.2栽培管理与发病关系2005年11~12月,在

黄岩南城、头陀、上洋3个乡镇(街道),对管理比较规范的蔡家洋、民建、新岙、董岙4个柑橘基地(示范面积118.53hm2)进行发病株数和病株率调查,然后与当年黄岩全区(柑橘总面积6057.43hm2)的平均病株率进行对比。

1.3木虱虫口密度与发病关系2005年,根据黄岩

各乡(镇)黄龙病和木虱的疫(虫)情普查数据,应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对虫株率和病株率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回归建模。

2结果与分析

2.1

高接换种对发病的影响

2005年11~12月,

浅析柑橘黄龙病发病流行的主要因子

叶志勇1

,余继华1

,孟幼青2

,林长怀1

,陶

(1.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植物检疫站,浙江黄岩

318020;2.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杭州310020)

中图分类号:S436.661.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6820(2007)11-0025-03

25??

2007年第11期

CHINAPLANTPROTECTION2007,Vol.27.No.

11

中国植保导刊

在院桥、澄江2个乡(镇)共调查了5组高接换种与同果园同树龄未经高接换种的果园,高接换种果园平均株发病率为30.25%,平均病情指数为12.82。未经高接换种果园的平均株发病率为6.93%,平均病情指数为2.98。对其数据进行随机区组单因素试验分析[1],数据并经反正弦平方根转换,结果高接与未经高接处理病株率和病指差异均呈显著性水平(表1)。

大面积推广高接换种技术,引起黄龙病病情扩散和病情严重的主要原因:一是采集、调运接穗的过程中,有些不合检疫规程的要求,夹带了部分有病接穗;二是经高接换种后的柑橘树,生长势特别旺盛,春、夏、秋“三梢”的抽发量数倍于未经高接换种的同类柑橘树,有利木虱的为害与传毒。

2.2生境条件对发病的影响在院桥、北洋、宁溪、

上垟4个乡(镇)选择同为温州蜜柑品种的6个山地果园和8个平原果园进行调查比较,其山地果园平均病株率32.33%,平均病情指数为16.57;平地果园平均病株率为30.16%,平均病情指数为13.42。山地果园与平原果园相比,平均病株率上升2.17百分点,平均病情指数增加3.15指数点(表2)。

因生境条件不同,带来黄龙病病情严重度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山区乡(镇)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务农、经商的人数较多,对柑橘果园疏于管理,很大部分的果园处于失管、半失管的状态,最终导致木虱的猖獗为害和黄龙病的暴发流行。今后本区各地在实施柑橘生产发展规划中,应尽量多考虑平地建园,并实行规模经营管理或精细管理。

2.3品种与发病的关系在院桥、澄江、北洋、高桥、宁溪、上垟6个乡(镇)选择了3个本地早果园、4个槾橘果园、14个温州蜜柑果园、4个椪柑果园进行调查,从调查数据(表3)可以看出,不同品种柑橘田间发病轻重有差异。所调查的4个品种感病严重度为椪柑>温州蜜柑>本地早>槾橘。

2.4栽培管理对发病的影响在南城、头陀、上洋3

乡(镇),对管理比较规范的蔡家洋、民建、新岙、董岙

4个柑橘基地(示范面积118.53hm2)进行调查,病

株率分别为0.31%、0.32%、1.25%、3.09%,比黄岩全区(柑橘总面积6057.43hm2)平均病株率(6.13%)减少3.04~5.82个百分点;4个基地实际发现柑橘病

树1878株,若按全区平均病株率6.13%、每公顷柑橘种植株数975株计算,理论上应有病树数7084株,二者相比,病树数减少5206株。

4个示范基地具体做法:一是坚持挖除病株,减

少田间菌源;二是自觉遵守检疫法规和苗木、接穗等繁殖材料的检疫管理,杜绝使用来历不明或疫情不清的种苗、接穗。三是切实做好柑橘木虱的虫情自查监测与防治,重点抓住春、夏、秋“三梢”木虱集中为害的关键时期,准确掌握使用适期,科学合理地使用有效农药,保证防治效果。四是实施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加强果园肥水、控梢、病虫防治等管理,提高植株抗耐病能力。

2.5柑橘木虱虫口密度与发病的关系根据2005

年对不同乡(镇)进行柑橘木虱虫株率和黄龙病病株率调查(表4),柑橘木虱虫株率与病区病情轻重具

品种调查果园数(个)平均调查株数

(株/果园)病株率

(%)

病指

本地早363.3325.6310.32槾橘

464.0018.999.03温州蜜柑1480.6431.0914.77椪柑

50.50

39.55

23.54

表3不同品种柑橘田间自然发病情况

(2005年,浙江黄岩)

注:病株率及病指为本品种各调查果园数据平均值。

处理

调查株数(株)

病株率(%)

病指

高接换种60.830.25aA12.82aA未接换种

43.2

6.93bA

2.98bA

表1高接换种柑橘园黄龙病发病情况

(2005年,浙江黄岩)

注:表中数据为5组数据的平均值。

果园

生境调查株数(株)

病株率(%)

病指

山地6532.3316.57平地92

30.16

13.42

表2不同生境条件果园发病情况

(2005年,浙江黄岩)

注:山地生境数据为6个果园的平均值,平地生境数据为8个果园的平均值。

26??

2007年第11期CHINAPLANTPROTECTION2007,Vol.27.No.

11

中国植保导刊

调查地点

(乡、镇)普查株数(株)

虫株率(%)

病株率(%)

发生程度东城1248600.770.01零星西城1432800.340.01零星新前3890401.340.001零星江口2820005.710.57轻澄江7807205.080.21轻头陀6706008.400.77轻茅畲1622406.320.33轻南城10068010.983.23中高桥17118010.566.73中院桥124458722.208.86中屿头20676012.808.35中沙埠33328028.7813.95重北洋47512522.7412.40重宁溪15203918.6011.47重平田10380039.0835.08重上垟27500031.3915.70重上郑

28920

54.72

55.24

表42005年柑橘木虱虫株率和病株率关系

(2005年,浙江黄岩)

有一定关系,零星和轻发生的乡(镇),平均虫株率均在10%以下,中、重发生的乡(镇)平均虫株率10%以上。通过对两者数据进行回归建模,其回归方程式:Y=-4.9697+0.9119X(n=17,r=0.9459**),达极显著水平。因此,根据此模型可以预测病区当年病情发生程度。

3讨论

在柑橘黄龙病发生区,田间同时存在大量病株

和带毒柑橘木虱是引发柑橘黄龙病暴发流行的最主要因素。

除此之外,高接换种、木虱虫口密度、柑橘品种、栽培管理、生境等因素,与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发病流行相关或密切相关。今后,在制定柑橘黄龙病防控策略和柑橘生产发展规划时,应考虑上述5方面因素带来的影响。参考文献:

[1]

盖钧镒.试验统计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227~231.

收稿日期:2007-08-12

北京华龙星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卫消字(2004)第0069号京卫消证字(2002)第0033号

联系人:李万和(13693536532)关键(13001950548)电话:010-88861675-827传真:010-8886167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金源时代商务中心2号楼A座11C邮编:100097网址:http://www.disinfect.cn

华星专业生产消毒剂、

果蔬保鲜剂厂家

北京华龙星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专业生产消毒剂、果蔬保鲜剂的高科技企业。公司生产消毒剂和食品添加剂的原药和相关产品,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具有高效、广谱、低残留及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等特点。作用机理独特,能抑制和破坏病毒蛋白质的合成,使病毒猝死,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效。

公司现有对霜霉、炭疽、黄褐斑、软腐、灰霉病菌及细菌、病毒等系列的专用消毒(杀菌)剂。

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高新技术企业

十年品质保证真空包装的专利产品

超低价格

高档包装全新产品绿色高效杀菌快速品质保证

竭诚为国内有实力的农药生产厂家、大经销商供应原料和代加工产品

质量保证

服务到家

""""""""""""""""""

######################################################

27??

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措施

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措施 摘要介绍了永春县介福乡柑橘黄龙病的发生情况、症状和防控技术。 关键词柑橘黄龙病;症状;防治技术 文献标识码 B 柑橘黄龙病是一种通过木虱在嫁接韧皮部传染的柑橘检疫性病害,传播蔓延迅速,所以柑橘品种都易感,特别是初结果树和幼龄树最为敏感。柑橘黄龙病还具有隐症带毒现象,常与缺素症、因水害引起的黄化相混淆,是柑橘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1介福乡柑橘黄龙病的发生情况 柑橘黄龙病在介福乡为害时间已久,并呈逐年增长趋势。2000年前发病率均在1%以下,2003年发病率约为3%,2004年约为6%,2005年为17.2%,2006年为17.8%,2007年为16.4%,2008年为12.94%。 2柑橘黄龙病的症状 典型症状为柑橘叶片斑驳黄化。初发病植株仅在树冠外围部分枝条的顶端叶片斑驳黄化,后树势衰弱,不定期抽梢,梢短、叶小。1~2年后全株大部分叶片斑驳黄化,发生烂根。易落叶落果,果实小,且不易转色。病果果蒂周围为一圈浅红色,俗称“红鼻果”。 3防控技术 3.1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加强柑橘黄龙病的识别及防治技术的培训与推广工作,普及对黄龙病树的认识和挖除以及木虱的防治技术等。 3.2加强木虱监测从3月1日至12月31日,每隔7d调查1次田间木虱消长情况,固定设置5个点,每点调查3株,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调查1个枝条(上一轮嫩梢长成的成熟枝条,如夏梢期调查时应选择春梢枝条上萌发的所有嫩芽),柑橘木虱成虫、若虫、卵可用10倍扩大镜进行观察并记录。 3.3柑橘木虱的防治 3.3.1冬季清园。采果后至春芽前(12月至次年1月),结合其他病虫害防治,用1~1.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99%绿颖乳油200倍液全面喷施2次,以消灭越冬代木虱。

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及防控

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和防控 摘要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被认为是世界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已超过一个世纪,被人们称为柑橘上的“癌症”,对于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 关键词黄龙病;发生;防控 The Occur and Control of Citrus Huanglongbing Abstract: Huanglongbing (HLB) has been a destructive disease of citrus around the world for over a century, has been the “cancer” of citrus, has no effective measures to cure it by now, only can prevent it’s spread. Key words:Huanglongbing; occurring; control 柑橘黄龙病(Candidatus Liberobacter asiaticus),又名黄稍病、黄枯病、青果病,系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目前,柑橘黄龙病广泛分布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1],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柑橘产区均有发生和危害。 1发生规律 1.1病原 柑橘黄龙病的病原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α-亚纲,韧皮部杆菌属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属于难培养菌[2],分为亚洲种(https://www.360docs.net/doc/153882587.html,ticus)、非洲种(Ca.L.africanus)和美洲种(Ca.L.americanus)[3-6],中国的黄龙病病原菌主要为亚洲种[7]。病原在寄主筛管细胞和薄壁细胞内分布不均匀,故同一株树各枝梢发病时间也呈现不同。病原只侵染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植物,其中尤以椪柑、焦柑、福橘、茶枝柑等品种耐病力弱,而橙类、柚类耐病力较强。病原不耐高温,抗势力极差,在48℃的

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

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 黄龙病是柑橘癌症 黄龙病是由韧皮部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治疗。 黄龙病病原、病征、传播途径已经很清楚了,防治的技术措施也明确了,统一了。黄龙病是可以控制的病害。 黄龙病的病状 黄龙病的传播途径 嫁接—人为(种苗、高接换种) 木虱---昆虫 柑橘木虱是黄龙病的传病昆虫 是黄龙病传播的罪魁祸手 成虫米粒大小,灰白色,北、背上有褐色斑点,喜温向阳,能飞善跳。停息时尾部上翘,身体与栖息面成45°角。 若虫:黄色,扁椭圆形,背面略隆起,腹侧有毛刺并分泌白色蜡丝和蜜露。 什么原因造成黄龙病大流行: 1、大量的带毒苗木是造成幼龄果园严重发病、和黄龙病 远距离传播的重要原因。 2、没有及时清除病树。 3、没有把木虱当作头号害虫来扑杀! 1、数以百万计的柑橘苗在病园边繁育造成带毒苗木

看看幼龄果园柑桔黄龙病 严重的发病情况: 2、没有及时清除病树 3、没有把木虱当作头号害虫来扑杀! 我们能战胜黄龙病吗?答案是肯定的---许多成功的例子. 恭城这么多年在周边县黄龙病严重发生柑橘生产受到重大打击情况下持续稳定发展,保持全区柑橘第一大县就是例子。 三条措施: 1、无病大苗 2、严防木虱 3、挖净病树 我们广西成功的例子也很多 源头农场、恭城县、永福县都有很多典型,去年大家也看过。黄龙病危害严重的荔浦县也有大面积成功控制黄龙病的例子,如; 永福王家胆 荔浦修仁念村2000年开始种30亩沙糖桔,现180亩全种上。2005年收入近100万元,2006年预计产果110万斤。 国外防控柑橘黄龙病的技术措施 南非黄龙病防治也是采用:挖除病树、严防木虱、一律采用无病苗。

柑橘黄龙病防控总结

柑橘黄龙病防控总结 一年来,梅窖镇高度重视,落实有效措施,认真组织抓好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抓责任包干,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定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方案,落实责任机制,全镇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由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按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干部责任包干,明确村书记为各村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签订了责任状,明确了包干目标,实行包片包园负责制,做到责任区域内普查病树到位、普查台账数据到位、病树清理到位。 二是抓宣传发动,营造防控工作氛围。组织召开镇村两级干部大会,对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充分发挥好镇村干部的作用,并充分利用宣传标语、横幅、短信、印发宣传资料、技术培训等有效的形式进行宣传,全镇共悬挂宣传横幅16条,印发宣传资料200份,开展技术培训3次。同时积极培育果农主体意识,充分激发果农主体作用,形成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干群联动的良好防控工作氛围。 三是抓统防统治,降低柑橘木虱基数。组织果农组建以种植大户为龙头的梅窖村、寨脑村两个统防统治理事会,以理事会为单元,统一防治技术、统一防治时间、统一防治药剂,每季按照新稍发生情况开展柑橘木虱的统防统治。同时,各村组织专业队伍对零星果树进行统一集中打药防治木虱,

全年所有果园防治柑橘木虱达8次以上,木虱防治效果明显。 四是抓普查摸底,规范果园数据台账。从9月份起,及时组建了由镇村干部与果农参与的2支专业普查队伍,落实分户分片包干责任,在辖区内开展地毯式的柑橘病树普查,并规范做好病树标识,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园、园不漏株,确保不留死角,并建好普查台账,随时进行动态管理,进一步为病树的清理打好基础。 下一步梅窖镇将加大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力度,组织柑橘黄龙病病树砍除专业队伍及果农对病树及时进行砍除,并按照“五步法”的要求处理到位,全面完成柑橘黄龙病病树清理工作。

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技术

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技术 柑橘类黄龙病是一种类细菌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该病害通过木虱危害吸取其液体传播,带病毒的木虱危害健康无病毒植株嫩梢后将病毒传染至健康植株,造成健康柑橘植株维管束填塞。受害植株开始由顶部枝梢逐渐向基部转移,叶片出现黄化(花叶)现象,冬季落叶,次年花多,果畸形、变小、酸,2-3年后全株感染,即使挂果已失去经济价值,因此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类生产中一种毁灭性病害。柑橘黄龙病虽然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但可防、可治。 一柑橘黄龙病预防方法: 1、选用无病苗木; 2、在柑橘春、夏、秋、冬抽发嫩梢3-4公分和嫩梢自裁(不再抽发新叶)时用蚍虫灵、一扫利、菊酯类等农药叶面喷雾防治木虱危害。 3、新建果园发现黄龙病株时,应及时挖掉,防止病株受木虱危害扩散。 二黄龙病防治方法: 现代科学实践证明主要坚持正确用药黄龙病是可以得到控制和防治的。目前有效的防治方法为药液灌根并结合叶面喷药防治。 (1)药液灌溉 1、药液配方:奇农素一袋(10克)+易除噻霉酮30毫升+硫酸铜20克用100克醋发泡后对水前加硫酸锌50克,再兑水30斤(土壤湿度大时)/50斤(土壤干燥时)备用。 2、灌溉时期:柑橘春梢萌动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5、6月间)

和11-12月期间各灌溉一次,全年灌溉4次。 3、灌药量:以树干直径10公分为标准每兜每次灌药液30-50市斤,以树盘灌透为止。 (2)叶面喷药: 1、药液配方:奇农素10克+易除噻霉酮20毫升+硫酸铜20克+醋二两溶解后,加硫酸锌50克+硼砂50克+扑虱灵20克或一扫利5毫升,兑水60斤喷雾。 2、喷药时期:新叶期(春梢、夏梢、秋梢、冬梢),幼果和膨果期(5-6月间)各喷一次。 三药效验证方法: 药液灌溉和叶面喷药后,轻微病株嫩叶由黄转绿,春季不提早开花,果不畸形。甜度口感有很大改善。重病株可控制发展,轻者可较快恢复。 橙类溃疡病防治方法 橙类溃疡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防治方法用奇农素一袋(10克)+金霉唑噻霉酮15毫升+硫酸铜20克,用米醋二两溶解后,加硫酸锌50克+一扫利5毫升兑水30-50斤,新叶期(春梢、夏梢、秋梢、冬梢),幼果和膨果期(5-6月间)各喷一次。

柑橘黄龙病的防治

注:课件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关于柑桔“黄龙病”的防治 柑桔类“黄龙病”又叫“黄梢病”俗称“鸡头黄”广东称“打花球”。“黄龙病”的病源主要是“类菌原体”,“黄龙病细菌”及其他传播性感染细菌进行传播的柑桔病。发病初期病柑桔树有“黄梢”和叶片斑驳现象,部份叶片老化,变硬,没有柔弹性,这种“黄梢”常出现在树冠顶部和外围,随之,病梢的下段枝条和树冠其它部位的枝条相继发病,该病春梢开始,并以夏、秋梢发病最多。病源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三省,部份地方造成大片果园荒废,品种灭绝。如湛江廉江的红光橙,桂林的沙田柚,四会的沙糖桔,广州的萝岗橙,汕头潮州的潮州柑等。现在福建,云南、湖南、四川、江西、浙江及国外都有“黄龙病”发生。柑桔树只要得了“黄龙病(黄梢病)”,便会坐果率降低,果实变小,有些果实半红半黑,第二年结果减少现象,病情严重时会使果树根系从须根开始变黑腐烂,逐渐腐烂到大根,木质部发酶发黑,根部树皮脱落,甚至造成整片柑桔园被毁现象。但有些果园荒废几年后又会慢慢自然恢复生长。现在专家研究柑柑解决“黄龙病”的治理问题还在探讨阶段,没有根本的根治办法。要求果农将病树砍掉,挖掉,放火烧掉,选择不带病毒的果树重新种植。一些果农开玩笑地说“你的柑桔树得的不是“黄龙病”,而是缺少铁!”果农们认为是肥料里缺乏铁元素,其实他们说的

缺铁是要用砍柴刀把桔树砍掉,用锄头挖掉,指的是那个“铁”字。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甚至一些专家及网上的信息都提出要把果树砍掉、挖根、补种,发现一棵挖掉一棵。果农们见种植了3-4年的果树要开花结果有收成时却得了这样一种病,而且没有根治办法,果农们都很无奈…… “黄龙病”的产生主要是:类菌原体,是一种细菌类感染的病变,如果挖掉病树做到不留残桩,是不是就能消除“黄龙病”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挖掉病树带走一些树上的病菌,但大部份病菌还会余留在土壤当中,这是不能从根源上根除“黄龙病”害的,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黄龙病”的病菌寄生于土壤当中,它通过柑桔韧皮部位进入到筛管网细胞内和薄壁细胞内。主要的原因是果农缺乏科学种植知识,缺乏科学管理,盲目施用化肥和劣质的肥料,特别是在果树幼苗种植初期,果农为了让果树加速生长,大量使用复合肥和尿素,或者用一些杂牌复合肥,因为有些复合肥微量元素含量较低,且带有一些杂质和病菌,会使果树无法吸收应有的养分和阻隔了筛管网状,一些低劣垃圾肥料本身带有很多有害菌体,殖入土壤后有害菌体在土壤中不断繁殖,阻止果树吸收应有养分,果农见果树有病害又盲目打药,而且药物对病菌是否起到作用,没有科学的判断,表面治理这样会导致越治越严重。要治理“黄龙病”只有从源头上进行根治才是解决“黄龙病”的唯一办法。治“标”要治“本”,从土壤和桔树的须根开始治理,改良土壤,培养有益菌体,用生物治理和物

柑桔黄龙病监测方法

柑桔黄龙病监测方法(试行) 为规范柑桔黄龙病疫情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发生、发展动态,特制定本办法。本办法规定了柑桔黄龙病菌监测区域、监测布点、监测时期、监测方法等要求。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各地柑桔黄龙病的监测。 1 监测准备 收集当地柑桔、金柑属和枳属植物等芸香科植物的种植情况,柑桔黄龙病菌发生历史和现状等有关资料;制定简便易行的柑桔黄龙病菌监测计划。 2 监测区域 2.1 未发生区 重点监测疫情发生高风险区域,如:从疫情发生区调入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等芸香科植物的种苗及产品的地区,境外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植物引种种植区,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等芸香科植物种苗繁育基地等高风险区域。主要监测是否传入柑桔黄龙病菌。 2.2 发生区 重点监测发生疫情的有代表性地块和发生边缘区。主要监测多年种植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植物等植物,并有柑桔黄龙病发生历史的地块。监测柑桔黄龙病的发生动态和扩散趋势。 3 监测作物 重点监测柑桔属、金柑属、枳属等芸香科植物。 4 监测工具

剪刀、取样袋、手套、鞋套、小镊子、荧光记录笔、标签纸、记录表、消毒液等。 5 监测时期 在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类等苗或成年树春、夏、秋梢转绿后各调查1次,调查时间一般为5月上旬至11月中下旬,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作物的生育期确定具体的调查时间。 6 监测方法 6.1未发生区 6.1.1 访问调查 向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类的种苗育苗场和采穗圃、经销商、农技人员等相关人员询问有关柑桔黄龙病情况,初步了解疫情可能发生地点、时间、危害情况。对询问过程发现的柑桔黄龙病可疑性地区,进行深入重点调查,访问结果填写柑桔黄龙病田间调查记录表(附表1)。 6.1.2踏查 在柑桔属、金柑属和枳属果树苗期和田间生长期进行踏查2-3次,代表面积占种植面积的50%以上。 6.1.3定点调查 在访问调查和踏查基础上,发现可疑疫情进行定点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随机调查10株,统计发病株率。 6.2 发生区

砂糖桔、皇帝柑等柑橘黄龙病的现状和防治

广西梧州砂糖桔、皇帝柑等柑橘黄龙病的现状和防治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建筑规划类 学号:1303300206 姓名:苏炫嘉 摘要:砂糖桔、皇帝柑等的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中一种主要病害,是一种系统性侵袭的毁灭性病害,严重威胁着柑橘生产。柑橘是广西梧州部分地区的农业支柱产业,而柑橘黄龙病的快速扩展蔓延对当地果农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对该病的危害症状、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概括,以进一步了解该病的危害症状、发生发展规律,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技术方案,提高柑橘生产经济效益。 关键词:砂糖桔黄龙病防治 广西梧州的大坡、夏郢、新地等地区盛产砂糖桔、皇帝柑,柑橘在90年代开始从广东引进,早期种植户在柑橘种植少、分布零散的情况下,砂糖桔有较好的防病管理,种植户得到好收成,其收入远大于种植的水稻的收益。在随后的十多年年了,个地纷纷仿效,将原来种植水稻蔬菜的田地改种砂糖桔、皇帝柑。其种植面积及种植密度的增加,以及各种植户的果地分散、种植户自身管理病害效果难以统一,使得柑橘病害成片发生。以黄龙病等主要传染病为主,对柑橘造成了极大危害,管理差、抛荒的柑桔园发生较重。以大坡为例,管理不当后导致正片果园没有收获,病害蔓延,任其荒芜,给当地柑橘产业造成死树毁园的致命打击。

1危害情况及症状表现 1.1危害情况 柑桔黄龙病是重要的柑桔检疫性病害,也是世界柑桔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染病柑桔全株均会发生病害,各个部位都有病原且传播速度很快。迄今为止,柑桔黄龙病已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的 40 多个国家。目前,广西梧州地区柑橘黄龙病呈集中性爆发,如大坡的果园早已荒废,无人管理。相隔较远的地域主要是由于种植病苗、木虱传播。且当地种植户对病树处理不当,不愿将将病树砍伐,直接导致黄龙病的迅速扩散。该病的病原能侵染很多柑桔类植物,我国柑桔的安全生产与种质资源的保护将面临十 分严峻的威胁。 1.2症状表现 黄龙病在枝、叶、花、果及根部均可显症,尤以秋梢症状最明显。发病初期,部分新梢叶片黄化,出现“黄梢”,黄梢最初出现在树冠顶部,后渐扩展,经1-2年后全株发病,春梢症状多出现在叶片转绿后,先在叶脉基部转黄后部分叶肉褪绿,叶脉逐渐黄化,叶片现不规则黄绿斑块,且有淀粉积累现象。夏梢症状多在嫩叶期不转绿均匀黄化,叶片硬化失去光泽,似缺氮状;有的叶脉呈绿色,叶肉黄化,呈细网状,似缺铁症状;有的叶上出现不规则,边缘不明显的绿斑。老枝上的老叶也可表现黄化,多从中脉和侧脉开始变黄,叶肉变厚、硬化,叶表无光泽,叶脉肿大,有些肿大的叶脉背面破裂,似缺硼状。

防控柑橘黄龙病主要技术措施

防控柑橘黄龙病主要技术措施 柑橘黄龙病是我县柑橘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的、危害极其严重的病害,该病防治的好坏关系到柑橘种值成功与否,这在生产中有许多实例。比如有的柑橘园种植后,还未产生经济效益,果园便因柑橘黄龙病严重为害,失去了生产能力。柑橘黄龙病相当于人类的癌症。现在防治柑橘黄龙病关键是预防和控制柑橘黄龙病的传播,这也是唯一的途径。 一、选择适宜种植的园地。在新建园时必须选择周边至少500米以内没有柑橘黄龙病的果园,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感染柑橘黄龙病的机会,为控制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创造条件,减轻了防治成本。生产上有“慢病先死”的说法,便是因为幼树较成年树多抽生1~2次新梢,在有病源的情况下,感染柑橘黄龙病机率增大,又因幼树较成年树忍耐力较低,极易被柑橘黄龙病击倒。因此,切忌在已感病的柑橘园附近建新的柑橘园。 二、种植优质苗木。经过大量的生产实践证明,柑苗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今后柑园管理难易的程度,柑园生产能力的高低,以及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种植优质健康良种苗木是柑橘种植成功的根本保证。苗木的质量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组成:1、是苗木的的健康程度,首先是不带检疫性柑橘黄龙病和红蜘蛛等害虫,如果由苗木把这些病虫带入一个新开的果园,这为以后的生产管理增加了不必要的困难,特别是柑橘黄龙病。2、苗木的年龄,一般从种子播种开始计算起,有两年左右苗龄的苗木是最好的,超过3年以上的苗木(假植苗除外),种植后生势比较弱,管理难度增大。3、是苗木根系的完整性,在挖取苗木时,尽量做到少伤根。4、是苗木的品种,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首先是纯正品种,这要求育苗时,所剪取接穗的母树连续3年内果实品质好且丰产无劣变发生,其次是佔木纯正。另外在运输和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保湿,防止苗木过分失水造成种植成活率低、种后恢复慢。因此购买柑苗时,应在有一定规模和信誉好的育苗场购买。 三、坚决消灭柑橘木虱,切断害虫带病菌传播途径。据相关资料报道,田间病树上柑橘木虱带毒率以3月、8月为高峰,带病源比率分别为83%、76%,是防止柑橘木虱重点时期。春季新梢数量多,气温回升,柑橘木虱为全年虫口密度最高时期。又春梢期食源、温度、天敌条件等因素均有利木虱繁殖与传毒,也是木虱迁飞高峰期,为一年中柑橘黄龙病感染的高峰期,柑橘黄龙病感染主要发生在3~5月,4月为感染高峰期,春梢期便成为防治柑橘木虱的重中之重,4月每10天防治木虱一次,3月和5月每15天防治木虱一次。7~9月秋梢生长期,要结合防治蚜虫、潛叶蛾等害虫,共防治木虱3~4次。防治木虱可选用20%好年冬乳油1500~2000倍、90%万灵粉2000倍、1.8%阿维菌素2000倍、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3000倍、40%速扑杀1000倍、18%吡丙醚悬浮剂2000~3000倍等农药。这样做,可实现田间柑橘木虱种群保持在低水平,能使柑橘黄龙病蔓延得到有效控制。 四、及时挖除病树,清除病源。挖除病树,是清除柑橘黄龙病在田间的病源,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幼年树,还是成年结果树,感染柑橘黄龙病后,极易表现出柑橘黄龙病症状。要加强田间监控,在春梢、夏梢和秋梢转绿后,进行逐株巡查,如果春梢转绿后又变黄的树、夏梢和秋梢无法转绿的树,或有斑驳叶的枝条,都是感染柑橘黄龙病的嫌疑树。一般来说,在正常的管理下,如无法确定黄化的原因,应判断为柑橘黄龙病树。在生产中,要做到宁可错挖,也不能遗漏。在挖除病树前,全圆可用蚜虱净或乐果等农药先喷雾一次,杀灭柑橘木虱,用药后的第二天即可挖除病树。通过坚决挖除病树,达到消除病源的目的,并结合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把柑橘黄龙病的发病率控制在1%以下,这是种植柑橘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 五、合理补植,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县是柑橘黄龙病的疫区,柑橘园内有黄龙病是很正常的事,问题是发病率的高低,一般情况下,年发病率在2%以下应视为正常。一个柑橘园认真采取了挖除黄龙病树后,每年就有可能出现空地。利用好空地便可化解挖除黄龙病树

探讨柑橘黄龙病及其防治措施

201010[摘要]对于柑橘种植,我们要高度重视黄龙病的防治工作,通过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力求将黄龙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本文以 广西农垦国有良丰农场成功控制黄龙病为例,通过分析了柑橘黄龙病的发病症状、条件、原因及途径,提出几点防治措施。[关键词]柑橘园;黄龙病;木虱;九里香探讨柑橘黄龙病及其防治措施 苏树发 (广西桂林市国有良丰农场,广西桂林541006) 1前言 广西国有良丰农场位于桂林市雁山区,距市中心仅20公里,是一个具有40多年柑桔栽培历史的国营农场,具有丰富的柑桔种植经验,特别是温州蜜柑、碰柑是广西柑桔种植面积、管理水平和产量最高的农场之一,是广西柑桔重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近年来,随着柑桔木虱北移和1997年果品销售难,尤其是2000年农场进行内部经营权转让以后,柑桔黄龙病危害越来越严重,到2002年柑桔黄龙病发病率已高达25%。一些干部和职工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柑桔这碗饭还能不能吃? ”有的专家说:“黄龙病的高发病率是因为我场无法隔离种植”,也有的专家说:“是因为我场实行的是职工家庭承包制,不能强制性统一喷药杀木虱”。一些职工已不敢种柑桔,而改种这里气候并不太适宜的南方梨了。为了控制柑桔黄龙病的危害,2002年底,我场与广西柑桔研究所,一同开展“以控制木虱为重点的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目前,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2柑桔黄龙病病因分析2.1 黄龙病症状 图1柑橘黄龙病——— 红鼻子果 图2黄龙病树———黄梢 柑橘黄龙病发病初期,在浓绿的树冠中出现1-2条或多条枝梢的叶片发黄,后逐渐扩展,经1-2年后全株发病。病树当年新发出来的春梢能够正常转绿色,但随着春梢老熟,先在叶脉基部转黄后部分叶肉则绿色渐渐褪去而转黄,叶片现不规则黄绿斑块,且发黄枝梢数目也较多。夏、秋梢症状多在嫩叶期不转绿均匀黄化,叶片硬化失去光泽,似缺氮状,发病梢数目也较春梢少。老枝上的老叶多从中脉和侧脉开始变黄,叶质硬化、叶表无光泽,叶脉肿大似缺硼状。发病中期,发黄的病梢日益增多,叶片脱落,加上根部腐烂,病树生长逐渐衰弱。后期,新梢抽出困难,早期发病的枝梢逐渐干枯,病枝木质部局部或全部变为橙玫瑰色,随后病株便逐渐枯死。病树翌年春季早开花,花小畸形,肥厚,淡黄色;结果着色不均,品质不佳。黄龙病一般都是从最顶部的叶片开始发病,然后向下蔓延,而且叶片是斑驳型变硬;叶片黄化脱落时,须根及支根开始腐烂,后期蔓延到侧根和主根;皮层破碎,与木质部分离。出现以上症状则可以确诊是黄龙病树了。 2.2黄龙病发病条件 黄龙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品种及栽培管理有关。5月下旬开始发病,8-9月最严重。秋季干旱时较容易发病;施肥不足,果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都会致使柑橘发病严重。不同品种间,柚类、柠檬抗病,橙类和桔类次之,蕉柑、新会柑容易感染。 2.3黄龙病病因分析 1)对柑橘木虱和黄龙病认识不足。未意识到柑橘木虱已成为柑桔生产的第一重要害虫:柑桔黄龙病是华南柑桔产区的第一重要病害,谁都没有异议,相应地,传播该病的唯一自然媒介———柑橘木虱就是柑桔上的第一重要害虫。但是广大果农、柑桔技术人员,都没有认识到柑桔木虱已经成为柑桔上的第一重要害虫,仍然以柑桔红蜘蛛是第一重要害虫。果园中有红蜘蛛或其他看得见的害虫如潜叶蛾、粉虱、介壳虫、蚜虫等时就喷药防治,没有这些害虫时不喷药防治。从来没有想到在柑桔木虱的几个关键时期,虽然没有其他看得见的害虫,但必须喷药防治,在有效防治柑桔木虱的前提下,同时兼治其它害虫。而是走向相反,在防治红蜘蛛,潜叶蛾的同时,无意识的兼治柑桔木虱,这样在现实中我们常看到管理水平高,喷药次数多的果园黄龙病发生相对较轻。果品售价高的年份,喷药次数多,无意识兼治木虱好,黄龙病发生轻。当遇到1-2年果品价格低时,如1997年,由于喷药次数少,兼杀木虱少,大量传染黄龙病,等果品价格好时,果树都感染了黄龙病,没有经济效益,无奈只有砍掉病树重新种植,导致柑桔园大部分都是短命果园。2)柑桔种植管理体系不完善。农场在2000年实行了内部经营权转让,将所有果园转让给职工进行承包,采取由职工“自我经营,自负盈亏”的 松散型管理模式。其结果是大农场对小农场的约束力减弱了,不能形成统一栽培管理模式和病虫害的统防统治,特别是不能统一喷药防治木虱,往往是这个果园喷药时木虱则飞往另一个果园,待到了另一个果园喷药时,这边的果园药性已经失去,木虱重又飞回原来的果园,导致柑桔木虱没有得到有效控制。3)周边老百姓失管果园成为木虱的繁殖地。由于桂林地区属柑桔适栽区,农村果园在政府倡导下发展迅速,近几年由于果品价格低加上部分果农外出经商务工等原因,导致相当部分桔园严重失管,这些桔园基本上不喷药,不施肥,长期处于荒芜和半荒芜状态,这类桔园不但是柑桔黄龙病的高发区,而且是木虱最适宜繁殖地。4)缺乏控制柑桔苗木培育销售的有效措施。柑桔苗木培育、销售无序, 大量有病苗木流向市场,造成远距离,大范围的人为传播,而优质的无病苗木由于价高销售不去,这样造成黄龙病不能从源头上控制,致使黄龙病蔓延为害。农场在转制的头几年,职工对种植无病苗木认识不足,同时也贪图便宜在集市场上购买了苗木,导致果树后种先死,黄龙病发生严重。 3柑橘黄龙病防治措施 柑桔黄龙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传播蔓延迅速,已成为广西柑桔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农场大力推广“以控制柑橘木虱为重点的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3.1技术防治措施 1)加强对柑桔黄龙病危害的宣传。树立以柑桔黄龙病为第一重要病害,柑桔木虱为第一重要害虫的防治理念。为此农场除会议、广播、宣传标语进行宣传外,还聘请果树专家到农场进行了黄龙病防治培训,从2005年开始共举办技术培训班13期,培训干部职工474人次,从而提高果农的防控意识和挖除病树的自觉性。 286

2019年福建省柑橘黄龙病防控补助实施方案【模板】

附件2 2019年福建省柑橘黄龙病 防控补助实施方案 近年来柑橘黄龙病快速蔓延、形势严峻,已严重威胁我省柑桔生产安全。为此,中央财政安排农业生产救灾资金,支持我省黄龙病重发区落实防控措施。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柑橘黄龙病防控补助实施方案》,特制定我省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坚持“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把握柑橘黄龙病发生危害特点和传播规律,依靠科技进步,强化政策扶持,加强指导服务,优化果园结构,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控技术,突出关键环节,推行统防统治,全力遏制黄龙病疫情蔓延危害,保障柑橘产业安全,促进橘农稳产增收。 (二)基本原则。 ――突出关键环节。在春梢、秋梢萌发关键时期,大面积统一防治柑橘木虱,有效压低传病媒介种群数量,切断黄龙病疫情传播途径,提高疫情控制效果。 ――突出优势区域。优先扶持我省柑橘优势区域重点县(市、区),开展防控补助。项目区所在地政府重视程度高,果农生产管理积极性高,现有黄龙病病株率不高于20%。 ――突出联防联控。加强县区间协同防控,整村、整乡统

一推进,防止木虱在区域间往返迁移危害。各项目县(市)要坚持集中连片实施,每个项目区柑橘面积原则上不少于1万亩。 ――突出统防统治。统一组织,统一技术,统一药剂,统一时间,统一防治,提高防控效率、效果和效益。 (三)目标任务。通过项目实施,当年实现有效控制柑橘黄龙病蔓延危害。一是降低木虱虫口密度。项目区柑橘木虱虫口密度减退率70%以上。二是降低黄龙病发生程度。项目区柑橘黄龙病病株率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或控制在3%以内。三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项目区木虱防治所用化学农药使用量比农民自防减少10%以上。四是推进大面积统防统治。因地制宜推进,组织柑橘专业合作社开展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发展较好的地方,可由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统一实施防控。有条件的地方,可由政府根据需要购买服务,针对公共地带和失管果园,开展统一防治。 二、试点范围及要求 (一)补助区域。在我省柑橘主产区的顺昌等9个县(市、区)开展实施,实施面积10万亩,具体实施面积、补助资金见附件1。项目实施县(市)当地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黄龙病病树清除和健康种苗推广使用,要积极组织果农主动配合开展柑橘黄龙病统防统治工作。 (二)补助重点。主要支持项目县(市)2019年开展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治示范工作:(1)全面开展普查,彻底挖除病株。

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工作,彻底消灭柑桔黄龙病病株,控制柑桔黄龙病的蔓延为害,促进我市柑桔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现特制定XXXX市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如下: 一、我市柑桔黄龙病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柑桔是我市较大宗的果树品种之一,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到2011年为止,全市柑桔总面积达到18.97万亩,年产量14.68万吨,产值3.59亿元。随着我市柑桔产业的发展,柑桔黄龙病也在我市发生为害,从2006-2011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柑桔黄龙病普查情况来看,我市柑桔黄龙病发生涉及8个县(区)31个乡镇,柑桔黄龙病发生较严重的有XX、XX等县(区)。几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柑桔黄龙病的防控力度,但由于我市部分县(区)对柑桔黄龙病的发生危害性和防治工作认识不足,防控措施力度不够,我市柑桔黄龙病呈发展蔓延之势。柑桔黄龙病号称柑桔癌症,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柑桔黄龙病的呈蔓延为害,将给果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阻碍我市柑桔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综合治理柑桔黄龙病刻不容缓。 二、指导思想 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以做大做强柑桔产业为出发点,以做深做细宣传发动工作为突破口,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觉”,贯彻“防控结合,以防为主”,全民动员,全力以赴,

扎实有效地开展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工作,促进我市柑桔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目标任务 ㈠总体目标。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广泛宣传,培训农民,群防群治;继续开展黄龙病普查,采取法律手段、行政措施、技术措施并举,有效治理柑桔种苗市场,规范苗木生产和经营秩序;实施柑桔黄龙病调查、监测和封锁控制措施,对点状零星疫点和小面积发生区实施疫情监测;及时挖除病株;推广种植无病健康种苗;严格防控柑桔木虱;加强果园标准化管理,最低最快地压低发病率;到2013年底,全市柑桔黄龙病发病率控制在0.5%以内,基本控制柑桔黄龙病的发生和蔓延为害。 ㈡年度目标。 ⒈2012年:继续开展全市柑桔黄龙病疫情普查和监测工作,彻底查清全市柑桔黄龙病发生分布范围;同时,对现有发生区实施封锁控制措施;对柑桔黄龙病零发生的县(区)和已根除的点状零星疫点进行监测,防止柑桔黄龙病复发蔓延,把全市柑桔黄龙病病株率控制在1%以内。 ⒉2013年:继续实施调查、监测和封锁控制措施;对点状零星疫点和小面积边片发生区实施疫情监测;全市柑桔黄龙病发病株率控制在0.5%以内,完全控制柑桔黄龙病的传播为害。 四、实施年限

柑橘黄龙病症状识别及防控技术

柑橘黄龙病症状识别及防控技术 柑橘黄龙病又称为“桔癌”。由一种称为韧皮部杆菌引起的细菌病害,通过嫁接苗木和一种称为柑橘木虱的昆虫进行传播,对柑橘造成的危害极大,如任其蔓延,将会对柑橘产业造成死树毁园的致命打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症状识别 1.黄梢。病树初期典型症状是在浓绿的树冠中出现1~2条或多条枝梢发黄。 2.斑驳型黄化。在叶片转绿后表现出来,从叶片基部开始黄化,并逐步扩散,形成一块黄一块绿的叶片,黄绿相间。 3.枝梢。病梢上再发出的新梢短而弱,病叶细小狭长,叶质硬化,与缺锌症状相似。病树生长逐渐衰弱,随后病株便逐渐枯死。 4.病树果实畸形,果皮变软,味酸、果小,有的品种的果蒂附近先黄,称为“红鼻子果”。 二、防控技术

1.加强植物检疫,严禁带病苗木和接穗的引入传播。 2.建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苗木,一律采用无病苗种植。 3.及时挖除发病树。对每年春、秋两个梢期,尤其是秋梢期,一旦发现病株或可疑病株,立即挖除集中烧毁。挖除病株前应对病树及附近植株喷洒有机磷药剂,以防柑橘木虱从病树向周围转移传播。发病轻的柑橘园,挖除病株后可用无病苗补植。 4.防治柑橘木虱。木虱幼虫生长在柑橘的新芽、嫩梢上,通过抹除零星新梢并控制水肥使抽出的新梢整齐一致,缩短抽梢期。新梢抽发至1~2厘米时,全面喷洒农药2~3次(间隔7~10天)防治柑橘木虱并兼治蚜虫及潜叶蛾,农药可选用:20%丁硫克百威乳油1000倍或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或40%乐斯本1000倍液。柑橘木虱喜欢在九里香上取食繁殖越冬,清除果园周边的九里香等芸香科植物及喷洒杀虫剂,对于减少木虱的数量有一定的作用。 5.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

2017年柑桔黄龙病防控方案

南城县2017年度柑桔黄龙病防控专项 行动方案 为深入推进我县柑桔木虱及黄龙病防控工作,有效保护南城蜜桔产业安全,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柑桔木虱及黄龙病防控专项行动,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工作,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坚持“政府指导、群众参与”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落实部门职责,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发动广大桔农,全面开展宣传、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对柑桔黄龙病危害性及危险性的认识,充分发挥县、乡、村、村小组等各级组织作用,加强柑桔木虱及黄龙病的监测与普查,落实防控措施,开展群防群治,建立黄龙病综合防控长效机制,确保南丰蜜桔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内容 (一)全面开展宣传培训 1、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宣传黄龙病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传播途径、防控措施,提高全民对黄龙病危害性的认识,增强防控信心。一是召开乡镇柑桔黄龙病防控会议,各乡镇在3月份前要组织本乡镇党政班子、村组干部、农资经销商共同参加的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会议,部署2017年度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二是播放宣传光盘,各乡镇于3

月前利用送文化下乡等多种形式,在各自然村播放黄龙病防控宣传光盘,播放率要达到100%。三是树立防控宣传牌,由县农业局负责制定黄龙病防控技术规程,统一制作黄龙病防控技术宣传牌,各乡镇于3月前在本辖区各个自然村张贴或悬挂。四是张贴宣传标语,县农业局负责拟定黄龙病防控宣传口号、标语,由各重点乡镇在本辖区内主要路口、村小组及生产基地,利用墙面刷写、悬挂条幅、张贴喷绘等方式进行宣传,引导桔农主动参与柑桔黄龙病及木虱普查、防控工作。 2、签订村规民约。各重点乡镇要制定《柑桔黄龙病防控村规民约》,由各行政村与桔农签订,签订率要达到100%,不得代签。于2017年4月底前签订完毕。 3、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发放资料、举办培训班等,全面普及柑桔黄龙病防控知识。一是要对全县农资经销商进行培训,让他们熟悉并掌握经防治柑桔木虱为中心的南丰蜜桔病虫防治技术规程,并自觉为桔农在各防治时期配制对路的防治用药。二是要对全县乡村普查员进行培训,确保普查员能全面掌握监测方法并指导桔农。三是举办乡镇培训班,各重点乡镇要将县指挥部编印的柑桔黄龙病防控技术资料发放到每一户桔农手中,并对桔农进行全面培训,确保参训率达到100%,使每一户桔农能够识别柑桔木虱并了解柑桔黄龙病防控技术。 (二)定点监测,全面普查 建立定点监测及全面普查相结合的柑桔木虱及黄龙病监

柑橘黄龙病防治专用药肥介绍

柑橘黄龙病专用药肥介绍 中南农业科技开发研究所研制的黄龙宝专用药肥富含13种柑桔营养元素及多种维生素、菌体蛋白、核酸、氨基酸、多糖、活性生长因子与强力促根素,有机质特含天然羧基、羟基含氧官能团等具超强络合螯合能力活性配位基团,可分解转化农药残留及化肥遗留有害物质改良土壤环境提高有机质含量,强化消毒杀菌疏通营养筛管功能,有效固氮、解磷、活化钾和均衡中微量元素防治柑桔缺素黄化,激活自身免疫抗病系统提高叶绿素含量快速退黄转绿。增强根系生长力、附着力和吸收能力,改善树体循环体系增养增糖增加产量,减少病虫害和农药使用量,可冲施可喷施,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是一种超高效、超浓缩的防治柑桔黄化病(黄龙病)新型药肥。 黄龙宝专用药肥十项功能 1、瞬间杀菌解毒 2、13种作物必需营养元素 3、15天退黄转绿 4、18种全能氨基酸 5、30倍促进新根生长 6、58种多维免疫因子 7、150厘米高渗透免深耕 8、360度疏通营养筛管激活免疫抗病系统 9、固氮解磷活化钾增产20% 10、活性稀土有机螫合提高肥效40% 最新柑桔黄龙病(黄化病)防治方案 防治柑桔黄龙病,位于广东省农科院内的中南农业科技开发研究所提出以下方案: 一、淋施黄龙解毒剂,1:400兑水淋施根部土壤,两年一次。 二、两天后用黄龙宝专用药肥二两兑水50斤(三年以下柑桔果树一两兑水30斤)冲施滴水位土壤,一年四次。 三、冲施后7-15天后再用黄龙叶面药肥1:1500兑水喷施叶面,一年3-4次。 四、5月份中旬和8月上旬及11月上旬用黄龙宝根力一号促根素10g/棵兑水30-50斤冲施促根。 以上方案可以防治柑桔黄龙病(黄化病、黄叶病、黄树病),快速退黄转绿。 参考资料:中南农业科技开发研究所官方网站

柑橘黄龙病的预防

柑橘黄龙病的预防 柑橘黄龙病又叫黄梢病,它不仅使叶片转黄,还使柑橘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病情严重时会使根系腐烂,甚至会造成整片橘园被毁,是柑橘管护中的重要防治对象。 症状表现:黄龙病的典型症状有3种,即黄梢型黄龙病、黄斑型黄龙病和缺素型黄龙病。黄梢型黄笼病的症状表现是:在病树外围部分枝条或树顶的新梢叶片不转绿而呈均匀的黄化,多发生在初发病树和夏秋梢上,叶片呈均匀的淡黄绿色,且极易脱落。黄斑型黄龙病的症状表现是:患病新叶转绿后从叶片基部、叶脉附近或边缘开始褪绿黄化,并逐渐扩大成黄绿相间的不均匀的斑块,在春、夏、秋梢上均有发生。缺素型黄龙病的症状表现是:开花多、结果少且小而畸形,病叶小,叶片的主侧脉绿色,而脉间叶肉呈淡黄或黄色,类似缺乏锌、锰、铁等微量元素的症状。 发病规律:黄龙病的病源是类菌原体,主要通过苗木调运和带病接穗进行远距离传播,使无病的橘园成为病区。柑橘园内主要通过木虱和其它传病昆虫(如橘蚜)进行传播。其发病率和病情轻重与许多因素有关:柑橘园内病树多、木虱量大时,黄龙病的发生量就大;幼树易感病,中成年树较耐病;树势强的抗病力强,树势弱的易感病;春梢发病轻,夏秋梢发病重;柑、橘、橙、柚类均可感病,但柑橘等耐病力弱、感病后衰退快,而柚类、橙类耐病力较强。 对柑橘黄龙病,至今尚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能彻底治愈。对其防治,只能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主要防治措施有:

1、及时防治虫害,消灭传播媒介。①做好冬季清园。杀灭越冬期的木虱,这是全年防治的关键。②在春夏秋梢抽发整齐时,用40%水胺硫磷乳油800倍液、5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喷杀木虱。③在1/3以上的新梢上有蚜虫发生时,用50%马拉硫磷乳油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2、加强苗木检疫,防止病原侵入和外输,杜绝病穗、病苗和病果进入新种植区和无病区。 3、建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壮苗。苗圃地应选择在无病区、隔离条件好的地区,或实行塑料棚隔离封闭式育苗。砧木种子应采自无病树,播种前进行热水浸泡处理,即将种子浸入50℃左右的热水中5分钟,捞出后再浸入55℃左右的热水中50分钟。也可用1000倍的盐酸四环素或盐酸土霉素浸泡2小时。接穗应取于无病母树,最好是采自无病区,在嫁接前用1000倍的盐酸四环素浸泡1.5小时,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嫁接。 4、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对幼龄树,在生长季节的4~8月份,每月施一次稀薄水肥,年施肥4~6次。对结果树,每年要施好萌芽肥、稳果肥、壮果肥和采果肥。同时要科学地进行水分管理,要保证水分及时、充分供应。否则,水分过多或湿度过大,会造成烂根和出现脚腐病,严重时还会死树;水分过少或严重缺水,会使植株萎蔫,生长势转弱,甚至死树。 5、尽快挖除病树,减少病菌来源。在每次嫩梢转绿后,要认真全面地检查每一棵树。一旦发现病株,要尽快挖除,不留残桩,并将

文献综述-柑橘黄龙病的研究和防治

柑橘黄龙病的研究和防治 摘要:介绍柑橘黄龙病病原及其危害、主要发生区域。根据黄龙病发病机理控制其病害的传播,减少经济损失,促进柑橘业的发展。 关键词:柑橘黄龙病病原植物病理防控措施 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20世纪初在我国的华南地区首先发现了黄龙病,以后在福建、广西、海南、江西、浙江、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和和台湾等地区相继发现。目前,柑橘黄龙病在印度次大陆、亚洲、东南亚、阿拉伯半岛和非洲等地方都有发生;2004年,巴西和美国的佛罗里达州也发生了黄龙病。黄龙病至今没有根治的方法,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其综合防治的效果并不理想,给柑橘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加强对黄龙病的研究很有必要。 1.柑橘黄龙病的病原研究 1919年Reinking报道我国华南地区发生了柑橘黄龙病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该病害的病因并没有得到确认。水害、镰刀菌、线虫、植株缺素等都曾经被认为是引起柑橘植株黄化的原因。1956年,林孔湘证实了兵书的单芽或枝条嫁接传播此病害,从而否认了水害、镰刀菌、线虫和缺素症等观点,并将该病害命名为柑橘黄龙病。之后曾有人认为该病害是由一种状病毒引起的。1979年,柯冲等在电镜下观察到了黄龙病原,菌体多数病原呈圆形或椭圆形,少数呈线粒或不规则形,大小为(50~600)nm×(170~1600)nm,其外围的单位膜是由3层膜构成,内、外的电子密度较浓,而中间的电子密度较薄,厚度为17~33nm,内部似有核糖蛋白体及似脱氧核糖核酸的构造。但是,由于无法通过人工培养,该病原曾被称为类病原体(MLO)、类立克次体(RLO),后来又将其归于类细菌。柑橘黄龙病是由一种叫做韧皮部杆菌的病原引起的,已经确定的病原有亚洲、非洲和美洲3个种。病害通过种苗、嫁接和木虱介体等途径传播。病害可根据田间症状诊断,也可以通过血清学、电镜技术和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目前,柑橘黄龙病主要依靠综合防治的方法。;开展病原的人工培养、抗病育种、致病机理和病害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对揭示病原特性和病害防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病原对热的反应、流行区域、虫媒种类等,以及单克隆抗血清反应、克隆的DNA片段的序列分析和DNA-DNA杂交反应等特征,将黄龙病病原分为亚洲和非洲两个种。2004年,巴西的圣保罗州发现了黄龙病,通过对症状、柑橘病叶和介体木虱等方面的研究,以及rDNA序列比较等,确定该病害主要由一个新的黄龙病病原引起,命名为黄龙病美洲种。 2.柑橘黄龙病的危害 柑橘黄龙病又叫黄梢病,它不仅使叶片转黄,果实发育不全,使柑橘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病情严重时会使根系腐烂,影响地上植株的生长,甚至造成整片柑橘被毁,是柑橘管护中的重要防治对象。 2.1症状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