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论文

土地经济学论文
土地经济学论文

中国土地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姓名:范国平

班级:10土管01班

摘要:研究目的: 中国土地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研究方法: 系统分析。研究结果:在保护环境与后代利益的前提下,合理充分地利用每一寸土地。研究结论: 为调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土地利用;可持续土地利用;保护耕地土地利用: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一定的经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

我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东南面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地区差异大,人口众多,经济基础差,科学技术落后,这些都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地貌类型的复杂和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影响着土地的性质、肥力状况及其开发利用方向。对发展林业,牧业和开展多种经营有利,而对发展农业(耕作业)受到一定限制。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我国的人口多,密度大,这对于有限的土地利用是一个大难题。

东南沿海及四川盆地人口稠密,因为沿海地区有着良好的地理,气候条件,农业的发展历史非常悠久。在现代化建设中,也因为良好的地理位置,对外便捷的海陆交通使得经济比较发达。使得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土地利用率也相对较高。西北地区及青藏高原因为寒冷的气候条件,贫瘠

的土地资源,人口比较稀少,农业发展历史相对较晚,交通、文化、经济、技术等条件也比较落后,土地的利用水平较低,但进一步开发利用潜力较大。

20世纪以来,由于中国人口再次急剧增长,对越来越少的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座座城市的跃起,城市的占地面积日益扩大,引起用地的紧张。此外,由于技术进步,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环境的能力日益提高,如稍处理不当,就会出现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的问题,往往首先表现在土地利用上。

目前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2个一级类、56个二级类。

根据上面的分析和表格我们知道,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具体表现为

以下特点:

①我国土地开发历史悠久,开发程度高,但是利用程度低,因此发展潜力很大。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开发并利用的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3.95%,剩余未开发利用部分多属难利用土地,例如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已开发土地中,耕地中和低产田约占2/3,但林地森林覆盖率低,草地产草量少。可见,我国土地开发利用潜力是非常大的。

②我国土地资源丰富,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我国土地资源面积大、种类多,为多种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主要用地类型有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等,其中耕地按水利灌溉条件,又分为水田和旱地。

③我国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比重大。耕地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

14.2%,人均耕地1.6亩;林地约占16.8%,人均林地仅1.89亩;草地面积约占28%,人均草地3.1亩。从这些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我国耕地,林地,草地的面积较大,但人均所占面积较小,这对于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大难题。

④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显著。从结构上看:东、南部以耕地、林地、水域、非农建设用地为主;中部农牧交错地带以耕地、草地为主;西北部以草地和难利用土地为主;从利用程度上看:东、南部农业历史悠久,土地利用率较高,中部土地利用率较低,西北部地区土地利用率低;从地形分布上看:平原及盆地以耕地、水域、非农建设用地为主,丘陵、岗地区以耕地、林地为主,山地以林地、草地为主。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以草地和难利用土地为主。

而当前,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土地利用结构是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长期相互作用发展的结果,是土地利用合理与否的真实反映。土地利用只有适应区域的自然条件和满足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要求,才是合理的和可持续的。尤其在北方半农半牧区、黄土高原区以及南方山区,由于农林牧用地安排不当,争地矛盾较为突出。;②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较低。土地经营方式粗放、投入少是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耕地中低产面积大,包括涝洼地、盐碱地、风沙干旱地、红壤低产地、坡耕地等;林地中有林地比重小,尚有大面积宜林荒山荒地及沙荒地未充分利用;牧草地质量较差,载畜量低;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以后,受利益的驱动,农牧民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农林牧业生产逐渐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但是

到20世纪中,“围湖造田”等问题造成了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等。③土地破坏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165万平方公里,尤以黄土高原地区更为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8.66%。西北地区由于滥垦、过牧,草场退化、沙化严重导致可利用土地的面积减少和土地功能下降;南方地区工业污水的不合理排放使得土地资源受污染严重。④土地管理不善,非农业建设用地盲目扩大,加剧了人地矛盾。城市化的建设使得城市的面积日益扩大,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占用。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业用地上竖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

人类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必不可少地会对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产生干扰或破坏,导致其功能越来越弱,生产力越来越低。面对这种局面,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土地利用的概念,即在满足当代人们对土地利用的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也不损害当代及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其他利益。

可持续土地利用的思想是1990年2月在新德里由印度农业研究会,美国农业部和美国Rodale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的首次国际可持续土地利用系统研讨会

上正式确认的。根据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五大原则:1)保持和加强生产;2)减少生产风险程度;3)保护土地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的退化;4)具有经济活力;5)社会可以承受。

研究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土地保护思想。从这个现实出发,土地保护的战略是要坚决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保护环境”等基本国策,把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和速度降到

最低限度,在其中我们要处理好保护土地资源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改变以往一味提高经济不顾环境的模式,不在实行先污染后治理,我们要把预防做到位,使得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再次提高。再次我们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在土地评价的基础上,按土地的适宜性合理安排农林牧用地,随着房地产事业的发展,我国许多农业用地变为了建设用地,这对长期的经济环境发展是不利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我们还要保护森林资源,建设草原,大力植树种草,扩大林草面积,退湖还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牧业发展。保护耕地资源是保护土地资源的一块大内容。一、实行耕地保护领导责任制度,把耕地保护各项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二、宣传《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规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群众认识到破坏耕地是违法的。三、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针对非法占地、非法转让土地、无权批准征用、使用土地的单位或个人非法批准占用耕地的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打击。四、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自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其他原因造成耕地减少的,由县国土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土地整理。最后我们要加强土地管理,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有计划地开垦宜农荒地,改善土地经营的方式,变粗放式为集约型。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发展先进的技术,开发利用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的土地资源。处理好人地矛盾。

参考书目:【1】《中国土地科学》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数字正射影像图与GIS技术的应用》

【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4】《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开发管理实用技术手册》

【5】《耕地保护法》

经济学课程论文 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经济学概论》课程论文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题目: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治理措施学生姓名: 学号: 院部: 专业: 班级: 任课教师: 二O一一年 5 月29 日 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摘要:抑制通货膨胀、物价稳定是全球大多数国家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目标。由于通货膨胀不仅扭曲,侵蚀储蓄,抑制投资,促使资本外逃,而且妨碍经济目标的实现和经济增长,甚至还会造成社会混乱和治安不稳定。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失衡的一种表现,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十分广泛,需要多种措施综合治理。 关键词: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供给需求关系;货币贬值;贫富差距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的定义:在信用货币(包括纸币和电子货币)流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的货币经济现象。这一定义,包含以下三层意思:其一,通货膨胀以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为反映载体。这就是说,通货膨胀要通过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程度来反映,只有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才有可能(但不必定)产生通货膨胀;如果流通中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没有下降,则必定没有产生通货膨胀。 其二,通货膨胀是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时所出现的一种货币经济现象。这就是说,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经济现象,并且是一种在信用货币流通中所特有的货币经济现象,在金币流通(即不存在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同时,这一种货币经济现象,是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时才产生的。只有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才有可能发生通货膨胀;若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没有超过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则没有发生通货膨胀。 其三,通货膨胀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过多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降的一种货币经济现象。在现实货币经济生活中,一方面,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和同名货币流通速度都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与它象征地代表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之间的量比关系也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流通中货币量既可能过多也可能偏少。另一方面,单位货币名义上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是由国家强制确定的,而单位货币实际上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既受国家强制调整比例(币制改革)影响,更受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与它所代表的商品和劳务流通所需要的金币量之间的量比关系影响。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没有过多的情形下,因国家调整比例(币制改革)而使单位货币所代表的金币价值量下

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参考文献 [1]王新.中国商业地产发展前景分析.商场现代化.2006(05):262 [2]TURBER MG. Aspatial simulationmodel of land use change in a piedmont county in Georgia.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1998(27): 39-51 [3]H. Lutkepohl.Introduction to Multiple Time Series Analysis.Berlin: Springer-Verlag.1993: 93-95 [4]何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评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5]陈倍麟.大型商业地产项目与商圈发展.上海商业.2009(02):22-23 [6]王广平.我国商业地产项目的风险分析.金融经济.2009(10):94-95 [7]马洪波.基于消费者角度的商业地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6 [8]翟宝辉.商业地产需求决定模式及发展方向. 城市开发.2006(07)16:17 [9]贺晨商业地产市场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4 [10]黄文献.我国大型商业设施开发的制度缺陷及其治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州:暨南大学,2007 [11]万琼.商业地产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科技经济市场.2007(12):12 [12]姜增伟.商业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5):84 [13]王珍莲.南宁商业地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商业时代.2007(26):117-119 [14]从蓉.天津市商业地产的市场分析及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6 [15]刘勤.商业地产租赁估价模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16]刘刚.上海批发零售商业结构演进、发展及效应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8 [17]王聪利.商业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18]禹来.商业地产如何实现盈利.城市开发,2005, (7): 22 [19]何芳.浅析商业地产的投资运作.开发与建设,2005,(4):34-35 [20]刘洪玉.房地产开发(第二版).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21]赵旭.基于实物期权的商业地产投资决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湖南大学,2006 [22]Mike E. Miles, Gayle Berens, Marc A. Weiss, Real estate development,Peking:zhongxin,2003.8-12 [23]John D .Benjamin, G. Donald Jud, Daniel T. Winkler. A simultaneous model and empirical test of the demand and supply of retail space. Journal of real estate research.l996(16) :1 一11。 [24]毛永增.彭州市Y 商业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四川:电子科技大学,2006 [25]吴小坚.基于商圈理论的城市商业地产开发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东:广东工业大学,2006 [26]李毕万,姚晓娜.百货店营销.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 [27]江西省赣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赣州城市总体规划》[R] 1997 年3 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8]刘鹏忠,苏萱.房地产市场营销.北京:人民交通出版,2007

土地经济学答案

1.土地的概念是就土地作为( C )而讲的。 A、矿产资源 B、生产资料 C、自然资源 D、可再生资源 2.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 C )为基础。 A、历史特性 B、地理特性 C、自然特性 D、使用特性 3.把土地类型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D )。 A、质地 B、所有权形式 C、经济用途 D、地貌特征 4.把土地分为粘土、壤土、沙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C )。A、所有权形式B、经济用途C、质地D、地貌特征 5.把土地分为私有、国有、集体所有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B )。 A、质地 B、所有权形式 C、经济用途 D、地貌特征 6.狭义的土地利用计划是由( C )作出的。 A、单位 B、个人 C、政府 D、都不是 7.下列属于狭义土地利用计划范围的是( A )。 A、政府制定的计划 B、一个农场的规划 C、一个农民的规划 D、村庄的规划 8.土地的( A )决定了人类利用土地的活动必须合理安排。 A、有限性 B、固定性 C、差异性 D、可再生性 9.土地经济供给的( D )决定了土地实行计划利用,确定合理的利用方式。 A、固定性 B、差异性 C、可再生性 D、稀缺性 10.在社会形态中,土地法权制度形成的基础是( C )。 A、土地所有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经济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 11.土地法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C )。 A、土地所有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经济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 12.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 C )。 A、土地经济制度 B、土地使用制度 C、土地所有制度 D、土地管理制度 13.土地关系的基础是( A )。 A、土地所有制度 B、土地使用制度 C、土地管理制度 D、土地分配制度 14.土地所有制的法律体现形式是( C )。 A、土地分配权 B、土地处置权 C、土地所有权 D、土地使用权15.迄今,人类社会已经经历的社会生产方式有( C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16.下列土地所有制中属于公有制的是( B )。 A、奴隶主土地所有制 B、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 C、封建土地所有制 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17.下列土地所有制中属于公有制的是( B )。 A、奴隶主土地所有制 B、原始社会土地所有制 C、封建土地所有制 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18.土地使用制的法律体现形式是( B )。 A、土地所有权 B、土地使用权 C、土地占有权 D、土地处置权 19.在整个土地制度中,土地使用制是由( C )决定的。 A、土地管理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所有制度 D、土地占有制度 20.在整个土地制度中,土地所有制决定着土地的( D )。 A、土地管理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占有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 21.土地所有制的反映和体现是( D )。 A、土地管理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占有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 22.实现和巩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和手段是( A )。 A、土地管理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占有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 23.在封建社会,占有大量土地的是( C )。 A、农民 B、手工业者 C、地主 D、商人24.就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互关系而言,“两权”合一的是( C )。 A、地主 B、佃农 C、自耕农 D、农奴25.土地租赁权人为取得土地租赁权就必须向出租方缴纳( C )。 A、管理费 B、使用费 C、地租 D、以上都是 26.现实的土地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综合体,而且是一个由各项自然因素并综合了人类劳动成果的( C )。 A、自然——历史综合体 B、自然——地理综合体 C、自然——经济综合体 D、自然——政治综合体 27.可以作为土地自然属性反映的是( A )。 A、自然特性 B、经济特性 C、历史特性 D、地理特性 28.人类在对土地的利用过程中产生了( B )。 A、自然特性 B、经济特性 C、历史特性 D、地理特性 29.在奴隶社会中占有大量土地的是( B )。 A、奴隶 B、奴隶主 C、农奴 D、商人30.迫使人们必须节约、集约地利用土资源的是( B )。 A、位置固定性 B、面积有限性

经济学论文

摘要:经济与生活密切相连。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学习经济学无疑是每位在校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的必备课程,对其择业、就业、创业有较深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学市场生活就业创业指导关系密切 在机电系,每天与汽车机械生活在一起,浑身沾染着浓厚的理工味,我本是文科生出身,没有才华但渴望文学,酷爱文学,文学可以让我似乎徜徉在一个隐逸的无比平静的世界。但大二开设经济学与生活这门课程后,才感觉到要融于当今的现实社会,真正感触现代生活,不能追求陶渊明一样的隐逸,说这些并不是不在喜欢文学,只是要同时注意投资理财、就业创业、个人发展这些词汇,做一个德才兼备,适应社会的当代大学生。 经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西方可以追溯到亚里斯多德时代,在我国则可追溯到孔夫子那里。但如果以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的发表作为经济学诞生的标志,则经济学至今也不过只有200多年的历史。经济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实用科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当今社会是个经济时代,经济学存在于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中,每个人都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运用经济学规律进行选择和取舍,消费、投资、理财、谈判、营销、管理乃至人际交往、职场竞争、爱情婚姻…无时无处不与经济有关。大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小到个人日常消费的计划。经济学是一门生活化的学问,经济学就在我们身边。对经济学的理解,大致具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个人或社会的目的或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而经济资源在绝对量上来说是有限的,稀缺的。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工农业的调整发展,污染的日益严重,森林和地下水等可再生的资源及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日渐匮乏,甚至就连以往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气和江河之水也因污染而变得稀缺起来。第二,稀缺资源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用途,但一旦用于某一用途就不能再用于其他用途。因此,人们的各项经济活动都牵涉到选择问题。在这里,效率意味着一国经济应将它的生产和消费单位组织得使社会能够得到最大数量的所需要的物品和劳务,而且,在现行习惯、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经济资源应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第三,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下,可通过“机会均等”或“结果均等”等制度来寻求公平

土地经济学复习资料(文字题)

土地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题 1. 土地开发 2.土地抵押权 3.行政划拨 4.垄断地租 5.土地纯收益 8. 土地所有制 9.土地产权 10. 市场比较法 11. 区位地租 12. 土地计划利用 13. 土地利用规划 1 4.土地制度 16. 土地租赁权 19.地役权 20. 土地使用权出让 22. 地租 23. 经济地租 24.城市土地分等定级 25. 土地使用权出租 27. 土地 29.土地利用结构 31.土地权属管理 32. 土地市场 34. 收益还原法 35. 土地利用管理 36.土地市场的微观管理 37. 土地使用权终止 33. 土地分区 39. 土地流转 40. 土地人口承载力 41. 土地制度 42.土地利用集约度 43. 区位因素 44. 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 45.土地计划利用

46.土地财产制度 二、简答题 1.简述实现土地利用目标的手段 2.简述土地管理的具体任务。 3.简述要在尽量减少占用农地的条件下实现非农用地的供求平衡,应采取什么措施? 4.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制的改革的突出表现? 5.简述土地合理配置的原则。 6.简述农业土地规模效益的内涵。 7.社会主义级差地租的性质与特点? 8.简述影响土地价格的政策因素? 9.土地市场宏观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10.简述土地利用的基本经济原则。 11.简述我国应如何实现耕地供求平衡。 12.土地资源管理的特点。 13.简述中国土地市场的特点。 14.现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5.简述土地利用的必然性。 16.如何改革和完善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 17.影响资本主义绝对地租量的因素 18.简述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 19.影响资本主义绝对地租量的因素? 20.影响土地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的因素 21.简述人类利用土地的四个阶段。 22.简述土地管理的基本目的。 23.简述土地所有权具有的基本属性。 24.简述土地自然供给的制约因素。 25.简述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因素。 26.简述土地所有权具有的基本属性。 27.最坏耕地产生级差地租的几种情况? 28.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制的改革的突出表现 29.简述建立土地管理制度的客观必要性。 30.简述实现土地管理目的与任务的主要手段。 31.简述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来源。 32.简述土地的经济特性 33.如何理解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涵义 34.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一般步骤 35.画出土地报酬变化三阶段曲线图,并分析土地资源利用的最适宜投入点 36.我国适度土地经营规模的内涵 37.中国土地利用计划体系的主要特点

资本论 课程论文 -王小飞

河南大学 浅析《资本论》部分理论与中国当下的房 价 资本论课程 王小飞 2012/5/8 1012019214 经济学实验班

浅析《资本论》部分理论与中国当下的房价 (王小飞经济学实验班) 摘要:中国当下的房价可谓是铁公鸡充血,居高不下。然而房地产业又是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产业之一,因此近几年国家一直在调控房地产业,但确是收效甚微,那么原因何在?马克思在几百年前就认识到了其本质因素。本文将从马克思《资本论》的地租理论和虚拟资本理论获得的一些感悟分析下当前新形势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 关键词:级差地租房地产虚拟资本虚拟经济资本论投机泡沫 0引言 房地产又称不动产,是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所有自然资源和永久性建筑。房地产有三个基本功能:一是为消费者提供居住和工作场所;二是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投资或投机机会;三是为整个信用制度提供最基本的抵押资产。表面上看来我们仿佛在买的是房子,就是实实在在供人居住的那部分空间,那为什么不同的地段,城市,房价就会不一样,他们不都是钢筋水泥构成的,为什么中小城市房价三四千,而大城市就有三四万。马克思告诉了我们级差地租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地租是土地使用者由于使用土地而缴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马克思按照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的不同,将地租分为三类: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前两类地租是资本主义地租的普遍形式,后一类地租(垄断地租)仅是个别条件下产生的资本主义地租的特殊形式。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土地资料归国家所有,所以垄断地租应不予分析。那么既然房价在不同地区会有所不同,为何近几年房地产不断发展壮大,竞争机制渐渐完善,房价却增长的如此迅猛。我想这是与当前我国虚拟经济不断发展,进而与房地产市场联系日益密切不无关系。虚拟经济的概念由马克思提出的虚拟资本衍生而来。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可以作为商品买卖,可以作为资本增值,但本身并不具有价值;它代表的实际资本已经投入生产领域或消费过程,而其自身却作为可以买卖的资产滞留在市场上。当前我国房地产与银行信贷紧密挂钩,以至于房地产近乎绑架了金融业,一旦房产市场泡沫崩溃,所带来的危机可能正如美国的次贷危机一样难以预料。因此当今形势下必须从虚拟经济角度分析当前我国房经相背离的进行合理的解释。 1 地租理论与房地产业 中国房价如此之高,一些大城市快赶上了国际水平,这完全是不符合中国当前整体经济形势的。中国当前虽然总GDP已达到世界前列,但人均收入水平却还在百十位,中国经济发展仍然有很多的问题,中国相当一部分地区还很落后。很显然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泡沫。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富人越来越多,中产阶级越来越壮大,当前对房子的需求量还是供小于求的,这是房价攀升的内在动力。 目前房价过高主要集中的一线大城市,它的高房价应按“级差地租”理论来解释,肥力和位置是级差地租存在的两个不同原因。而我们现在讨论商品房,所以,可以抛开肥力不谈,只考虑位置因素。目前城市建设中广泛进行的土地置换实际上就是利用地区差异来换取更多的利益,按“级差地租”理论,不同级别的城市就应有不同的房价,有不同的进入成本和居住成本。如果采取一样的房价,那么必然会进一步加剧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拥堵。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写道:资本主义建筑业主,“他的职业是为市场建筑整排

智慧树知 到《土地经济学(黑龙江联盟)》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土地经济学(黑龙江联盟)》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土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 A:对 B:错 答案:对 2、土地是一个动态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随人们认识的深入而变化。() A:对 B:错 答案:对 3、土地资源利用是指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与使用。() A:对 B:错 答案:对 4、土地经济学的三大研究领域包括土地报酬递减、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财产制度。()A:对 B:错 答案:对 5、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 A:位置固定性 B:面积有限性 C:供给稀缺性

D:质量差异普遍性 答案: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普遍性 6、土地的功能包括()。 A:生产(养育)功能 B:仓储功能 C:承载功能 D:景观功能 答案:生产(养育)功能,仓储功能,承载功能,景观功能 7、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为基础。 A:历史特性 B:地理特性 C:自然特性 D:使用特性 答案:自然特性 8、土地的概念中包括以下哪几部分()。 A:岩石 B:矿藏 C:土壤 D:水分 答案:岩石,矿藏,土壤,水分 第一章 1、按其最终发挥的作用来划分,土地利用的目标是()。

A:经济目标 B:生态目标 C:社会目标 D:物质产品 答案:经济目标,生态目标 2、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评价包括农田的生态效益分析、农业能量投入产出效果分析、农业生态效益分析、非农建设项目的环境效益评价。() A:对 B:错 答案:对 3、()是人们依据土地资源的特殊功能和一定的经济目的,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是指由土地质量特性和社会土地需求协调所决定的土地功能过程。 A:土地开发 B:土地利用 C:土地复垦 D:土地整理 答案:土地利用 4、土地利用中的问题包括() A:经济问题 B:社会问题 C:生态问题 D:技术问题 答案: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生态问题,技术问题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2篇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2篇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一:互动媒体教学设计西方经济学论文 一、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目标在于,通过具体学科的教学交互活动的安排,以达到充分利用数字互动媒体设备与数字信息资源,促进学习者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者自身学习能力以及利用数字化设备与信息资源的信息素养能力。因此,在互动媒体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包含的步骤有:教学活动整体设计、师生交互设计、学习者交互设计、交互内容设计以及交互媒介工具设计。 (一)教学活动整体设计 教学活动整体设计是在互动媒体环境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通过教学活动整体设计来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进而结合目标和客体去设计必需的、合理的活动情景主题,明确大致的活动流程,将教学目标具体化从而在后续环节中便于操作和执行。教学活动所具备的情景主题,为师生之间、学习者及其群体之间的共同理解与经验分享创造了宝贵的交互机会。教学情景的设计旨在促使学习者通过原有经验知识的回忆与提取,为学习目标提供共同经验,同时有助于为良好的互动关系建立基础。 (二)师生交互设计

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人际交互的主导核心仍然是师生双方。教学活动中,学习者认知机能的发展、知识的建构、技能的获得、情感态度的变化等,都有赖于教学活动中交互操作的结果。在互动媒体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尽管处于同一个时空维度中,但互动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却可以使双方有多维度的交流和互动———不仅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多向的面对面、言语书面信息传播方式,还有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通过多媒体的人———机———人的交互传播模式,从而使得交互的实时性和互动性更强。这种师生间的交互形式以互动媒体为依托呈现出言语书面交互、实验操作交互、教师主导交互、学生主导交互的形式。 (三)学习者交互设计 学习者交互的设计是对学习者及学习者团体之间的具体安排和组织。基于教学活动整体设计的安排可供学习者交互选择的方式有合作式交互、竞争式交互以及角色式交互。合作式交互可以使学习者在个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通过小组讨论、沟通、展示、汇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学习目标的建构。竞争式交互能够使学习者间形成进取的氛围,强化学习者自觉学习的动力。角色式交互可以使学习者端正认知态度,明确学习动机。 (四)交互内容设计 交互内容是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和参考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涉及目标内容设计、支撑内容设计、交互规则设计。针对具体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交互内容首先让学习者了解学习目

土地经济学课程论文格式

《土地经济学》课程论文撰写要求 1.课程论文的标准是类似于一篇可以在专业杂志上发表的科技论文。 2.内容上,清楚地分为导论、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 导论内容:问题的提出 主体内容:对问题的切入点、前提、逻辑推导过程、基本结果 结论:本人的评论和其他作者的评论 3.结构上,清楚地列出题目、目录、正文和参考文献四个部分 4.形式上,是一篇用第三人称写成的科学论文,而不是草稿、感想、议论、抄录或小品文,也不是没有论证过程、没有理解的摘录。 5.课程论文封面统一,但作者自定论文题目。 6.正文字数不少于4000字,不多于10000字。 7.引用的文献不得少于5篇。 8.正文后列出的参考文献必须是正文中引用过的。正文中引用的所有文献必须在正文后列出。 9.正文中引用文献和加上特别说明时,请用脚注。 脚注在全文内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脚注放在每页的下方。 10、严禁一字不漏的抄袭参考文献的内容 11.论文封面和格式详见附件

附件一:地籍管理学课程论文格式要求 1.页面设置:左2.5cm,右2cm,上下各2cm,页眉写“土地经济学课程论文”,居中,5号字;页码居中,封面和目录不计入页数中,不标页码; 2.目录(包括摘要、关键词、正文二级以上标题,参考文献对应页码) 3.摘要和关键词:“摘要”二字采用四号黑体,加“:”后打印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摘要内容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四号黑体),加“:”后打印关键词(小四号宋体),每两个关键词之间空两格。“Abstract”采用小四号加粗“Times New Roman”字体,英文摘要的内容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Key words”采用小四号加粗“Times New Roman”字体,英文关键词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4.引言、正文、结论:正文内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粗;二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加粗表示;三级以下小标题与正文内容用小四号字,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0.5行,行距固定值18磅; 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四字采用黑体小四号字顶格打印,条目内容采用五号宋体字,每一条目均另启一行顶格打印;条目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文献的著录格式举例如下: ①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②译著:[序号]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③期刊:[序号]作者.文题[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④论文集:[序号]作者.文题.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⑤学位论文:[序号]作者.文题[D].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答辩年份:起-止页码. ⑥外文文献:著录格式同中文,题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 ⑦专利:[序号]申请者.专利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⑧网络文献:[序号]责任者.文章标题[文献类型标识].(发布时间)[下载时间]文献网址. (时间格式如:2007―02―08)

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地 2、土地的自然供给 3、土地的经济供给 4、土地需求 5、级差地租 6、绝对地租 7、地租 8、地价 9、土地利用 10、土地集约利用 11、土地的规模利用 12、土地的利用规模 13、土地利用计划 14、土地计划利用 15、可持续发展 16、土地可持续利用 17、土地人口承载力 18、土地所有制 19、土地使用制

、产权20 21、土地所有权 22、土地使用权 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二、名词辨析 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 3.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 4、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 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土地经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土地经济学 2、土地市场是依靠以土地的供求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运行的土地价格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 3、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 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量的

大小《土地. 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 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他人使用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土地的经济特性的是:() A、功能的永久性 B、供给的稀缺性 C、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 D、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2、属于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法律手段的是:() A、土地储备制度 B、土地交易许可制度 C、土地登记制度 D、土地计划利用制度 3、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基本因素的是:() A、气候条件 B、具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生产资源 C、交通条件 D、社会需求 4、耕地的供求的变化 主要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A、人地关系的紧张程度 B、人均粮食占有量 C、土地的利用率 D、人均耕地占有量 )(首次系统地论证了土地位置与地租的关系的科学家是:、

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论文设计 对我国GDP影响因素的分析

广西工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课程论文设计 科目金融计量经济学 课题对我国GDP影响因素的分析 任课教师杨毅 班级国贸091班 姓名 二○一二年元月

对我国GDP影响因素的分析 (研究范围:城镇、农村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以及就业人数) 【摘要】:运用1990-2009年我国城镇、农村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以及就业人数的数据,建立了ARLM、古典线性回归模型,通过OLS回归、怀特异方差检验、BG自相关检验、非正态检验、多重共线性分析、RESET检验、邹至庄检验等实证分析了城镇、农村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以及就业人数对我国GDP影响。通过这一系列统计分析和检验方法,拟合出比较优良的GDP模型,得出1990-2009年间我国经济增长的情况。由此来分析所选取的这四个变量对GDP的贡献情况,结合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找出目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GDP 恩格尔系数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全世界震惊的巨大成就,持续25年年均增长率超过9%,经济总规模已经稳居世界第四。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更是高达10%。因此,许多专家学者指出,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最好的。由此可见,GDP作为现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它的总量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及人民的生活水平,其结构可反映社会生产与使用,投资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宏观经济效益,对于经济研究、经济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从1985年我国开始正式统计GDP后,它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GDP的核算中有许多因素在起着作用,为此,本文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因素作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以期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结合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土地经济学讲义

土地经济学 第一讲土地利用的经济法则 1、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2、地租理论 第一章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一、报酬递减的规律的含义: 影响实物产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要素的品质,二是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 生产要素的品质越高,产出越高,如良种的使用使得产量增加。 报酬递减规律是研究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与实物产出之间的关系的。 含义:当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生产要素配合以生产某一个物品时,倘如其中有些因素的数量固定不变(如土地),而其他生产要素的数量不断递增单位,则起初每增加变量因素一单位,所增得的报酬是大于它前一单位的所增的报酬;及至某点以后,产量报酬又依次递减,即每次变量因素增加一个单位,所得的报酬是小于它前一个单位的。即边际报酬最终会递减,这就是报酬递减规律。 总产量 边际产量 平均产量 图: 1、边际产量最大时,总产量达到最大点。 2、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在平均产量的最大处相交。 3、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切线的斜率就是这一点的边及产量。 4、总产量曲线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就是这一点的平均产量。 第二章生产成本理论 地租理论之前,需要首先讲解西方的“生产成本理论” 一、成本的概念及分类 边际成本:生产最后一个单位的物品所支付的成本。 平均成本:总成本/总产量 总成本: 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可变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会计成本: 我们一般所说的成本指的是会计成本,也叫显成本,是指企业在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经济学上所研究的成本一般是指经济成本。 经济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 隐成本(Implicit Cost):对自己拥有的、且被用于生产的要素应支付的费用。不在帐目上反映。如自有房屋作厂房,在会计账目上并无租金支出。 机会成本:在资源有多种用途时,使用目前这一种用途而损失的其他各种可能的用途所能带来的最高收入,就是使用目前这一种用途的机会成本。 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经济利润=总收入-总成本 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 会计利润=总成本-会计成本 正常利润:厂商对自己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支付的报酬,是隐成本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二、短期成本曲线 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盈亏平衡点:总收入-总成本=0 停止营业点:总收入-可变成本=0 第三章地租理论 第一节西方的地租理论 契约地租 经济地租 准地租 第二节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级差地租、绝对地租、矿业地租 第一节西方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地租的含义 ?地租理论的发展 一、地租的含义及其分类 1、地租(rent)rent一词来源于拉丁文rendita,含义是指报酬或收入(return or yield)。 2、分类: ?契约地租(contract rent)或商业地租(commercial rent): ?经济地租(economic rent )或纯地租(pure rent) 契约地租:是指物主将土地或者财物租给他人使用时,由契约所规定的佃户按期需交纳给物主的租金。 纯地租:利用土地或者其他生产要素所得的报酬,减去利用所费的成本后的剩余。 两者的关系: (1)契约地租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地租反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 (2)先有经济地租然后才有契约地租,即一块土地由人们利用以从事某项

土地经济学读书笔记

阅读了日本野口悠纪雄教授写的《土地经济学》一书,对其中一些观点加深了自己的理解和对中国土地市场的客观认识。 一、监测房地产市场是否出现泡沫应该以监测商业地产的价格和租赁情况为主我们现在所说的土地市场往往是一个“大不论”的土地市场,因为我们并不能指出它们的分类。具体的土地市场是有其分类的,即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其他用地。这四类土地市场因为其特点的不同,它们的价格、区位、升值潜力等都会有所不同,如果我们对其不加以区分,直接冠以“土地市场”这样的宏观定义,那么在现实的研究中就会出现很多与实际情况不对接的现象。检测一个地区的房地产市场是否有问题,是否健康发展,我认为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这一地区的商业地产的价格来断定。如果商业地产的价格异乎寻常地高涨,但是它的出租市场并不乐观——造成大量的待租商铺时,政府就要考虑是否应该调整相应的政策了。我认为商业房产最能反映当前时间和区域内房地产市场的状况,原因有以下几点:1、商业地产的投资收益率在房地产领域的各类投资中是最高的,房地产领域的投资收益率在各项固定资产投资中是最高的,所以这个领域比住宅地产领域聚集的投机性资金要多。只要是资金足够雄厚,人们在投资的时候更多地选择商业地产,相比住宅和工业,商业给人们更多的美好预期,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问题,我认为必定是先从商业房产领域初露端倪。2、商业地产的租赁情况要比其他市场的租赁情况易于了解,平时从大街上走走看看,做一些调研工作,基本情况就能掌握。知道一个房子现在的租金、现在的售价、购买时的价格、租金上涨趋势等信息,就能简单地判断这所房子是否物有所值。如果大量商铺面临着出租困境,租金相对售价来说过于便宜,这无疑是给该区域的房地产管理部门敲了警钟——人们的投机性行为该收手了。住宅用地的统计工作未必会有商铺那么容易,并且购买住宅的人大多没有商铺购买者的强烈的投机心理和投资眼光。3、从野口教授书中的数据(15页)我们可以看到,在产生房地产泡沫的年份,比如1985—1987年间,市区商业用地的价格变动率要比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其他用地高出很多,也证实了如果大家把土地作为一项资产来购买并且对地价的将来产生了美好的预期,那么商业地产无疑最能吸引大家的关注。在本书的35页也提到了日本80年代地价高涨的发展过程,东京圈的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与上一年平均上升率相比,分别上升了21.5%和48.2%,大城市市中心、商业用地主导了地价的上升。4、野口教授对地价高涨原因的解释是这样的,首先,随着信息化、国际化、服务化等等经济结构的变化,对写字楼的需求增加了,因此市中心商业用地的地价上升了,由于提供大楼用地而卖掉了土地的人们需要购买别的土地来替代,从而波及到了住宅用地。显然,商业用地的价格高涨是地价高涨的主导因素,其他还有一些因素比如投机性需求、宽松的金融政策等等。 二、地价理论1、古典理论:以地租的现值作为地价假定现在的地价为q,现在的地租为R,利息率为i,地租增长率为g,那么土地的价格是:q=R/(i-g)我想是因为公式的原因,规定g必须小于i,但是现实生活中,地租的增长是有可能大于利息率的。不考虑地租有增长现象的话,地价就表现为:q=R/i 作者把这个公式出现的背景归因为:产生了这种理论的英国,连同所有权一起转让的土地本身的交易甚为罕见,一般的土地交易都以围绕着出租契约的交易为中心。在这里,我查到了英国的土地所有制度,英国的全部土地在法律上都归英王或国家所有,也就是说英王(国家)是唯一绝对的土地所有人,个人、企业和各种机构团体仅以某种方式持有土地。在英国,持有土地所受的条件限制总称“土地保有条件”,土地持有人所保有的有关他的土地权利的总和,就叫做他的土地产业权。粗分一下有四种土地产业权:(1)无条件继承的土地产业权;(2)限定继承的土地产业权;(3)终身保有的土地产业权;(4)限期保有的土地产业权,即租业权。英国的土地虽然在法律上属于英王(国家)所有,但完全拥有土地权益的土地持有人纯粹是该土地的永久占有者,只要他不违反土地法、土地规划或侵犯他人利益,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占有和使用土地。因此,在实际生活中的这些土地持有人也往往不严格地被称做地主。或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连同所有权一起转让

最新土地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土地 2、土地的自然供给 3、土地的经济供给 4、土地需求 5、级差地租 6、绝对地租 7、地租 8、地价 9、土地利用 10、土地集约利用 11、土地的规模利用 12、土地的利用规模 13、土地利用计划 14、土地计划利用 15、可持续发展 16、土地可持续利用 17、土地人口承载力 18、土地所有制 19、土地使用制 20、产权 21、土地所有权 22、土地使用权 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二、名词辨析 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 3.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 4、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 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2、土地市场是依靠以土地的供求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运行的,土地价格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 3、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 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量的大小。 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 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他人使用。 六、简述题 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 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 3、为什么会存在土地市场失灵? 4、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 5、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 6、如何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7、简述城市集聚经济及其表现。 8、农业区位理论对我国农业布局的借鉴意义。 9、土地产权的权能结构是怎样的?

经济学基础论文

从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垄断现象浅谈日常生活 学院:文新学院班级:汉语言文学1401 姓名:柳自全学号:201430401081 一、摘要 市场垄断指的是企业通过市场行为在竞争性行业形成的独家垄断或多家垄断,企业通过这种“寡头式”的垄断对某个区域内的某种市场进行价格操控,从而造成消费的被垄断和被抬价,给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市场垄断的含义及其表现 (一)市场垄断的含义 市场垄断指的是企业通过市场行为在竞争性行业形成的独家垄断或者多家垄断。市场垄断这种这种垄断行为是在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源配置中会产生,在这样的市场经济制度下,市场垄断行为才得以生存。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市场经济中一些行业的壮大和行业中某些规模较大的企业的发展,多家企业联合起来对市场进行垄断甚至是独家企业对市场中的某个领域进行垄断,这已经开始成为一个趋势。(二)市场垄断的表现 从较大的范围内讲,在某一个区域内,可以是一个地区,比如珠三角、华北地区、华南地区等等,也可以是一个省份内,都有一些地区性的企业会对该地市场进行一些垄断,以攫取更大更多的经济效益。在这样的市场中,消费者往往是处于被动地位,任由独家或多家垄断企业

对该地的某个市场领域进行独家蚕食或瓜分,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买方和卖方实际上并不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而更多的是卖家处于比较优势地位,而消费者是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特别是在这样的市场垄断行为下,消费者挣扎更显得苍白无力。有些消费者是无法选择自己家里

面使用的燃气供应公司的,有的人从一开始,自己选择权就被房地产开发商“垄断了”,因此燃气供应这块自然也“被选择”和“被垄断”。就算消费者不满意现行的燃气供应公司,想选择其他的燃气供应公司也发现自己无能为力。一来是本身所处的小区已被燃气公司捆绑;二来,当某个区域内所有燃气供应公司都选择联合起来定价,不同的燃气公司价格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也只能付出同样的价格来购买同样的服务。所以在这块领域不存在竞争,损害的自然是消费者,得益的是燃气供应公司,因为所谓的“定价权”被秘密的掌握在他们的手里,但是我们不要忘了,燃气供应公司是企业,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利润。 三、市场垄断有利有弊 当然,我们也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样的市场垄断。也就是说,市场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它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无法否认市场垄断有利的一面,而相对于市场垄断的本身来说,统一定价是这种垄断行为的表现,因为不同的企业之间的发展水平,资金实力,运作模式不尽相同,如果采用统一的定价方式,势必会造成不同的企业之间所获得的利润是不同的。

土地经济学教案

4-3 《土地经济学》教案 课程基本要求:了解土地的基本特性、分类及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掌握土地利用的基本理论,并用于对我国土地利用实践的分析;了解土地制度的内涵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及如何完善我国的土地制度;掌握地租、地价和土地市场的基本原理,了解土地资产流转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并对我国的现状进行评价,提出改革的方向。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28学时,教学实践4学时,共32学时。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土地的概念与特性 一、土地的概念 从横的角度看,有四种观点:土地即土壤;土地即陆地及水面;土地即地球的纯陆地部分,不包括陆地的水面;土地即地球表面。 从纵的角度看:“土地是指大自然为了帮助人类,在陆地、海上、空气、光和热个方面所赠与的物质和能量”——马歇尔 “经济学家所使用的土地这个词,指的是自然的各种力量,或自然资源。……经济学上的土地是侧重于大自然所赋予的东西”——伊利 综上所述:土地是由地球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分、空气和植被等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且由于人类投入了大量劳动,现实的土地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综合体,而是一个由各项自然因素并综合了人类劳动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二、国土的概念 国土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全部疆域,即其所管辖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总和,包括这一区域范围内的全部资源条件 三、土地的特性 1、自然特性: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功能永久性。 2、经济特性: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第二节土地的功能与分类 一、土地的功能 承载功能;生育功能;资源(非生物)功能 派生:资产功能;景观功能 二、土地的分类 (一)按经济用途分 1、农用土地:耕地;园地;林地;草地 2、非农业生产用地:厂矿用地;交通用地 3、城乡居民点用地 4、水域:河流;湖泊;水库;其他 5、特殊用地:休息用地;自然保护区;军事用地;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共分8个一级类型,46个二级类型。 8个一级类型是: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域、交通用地、未利用地 (三)新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一级(3个):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二级(15个):A. 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 B. 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特殊用地、交通用地、水利建设用地; C. 未利用土地、其他土地 三级(71个):略 (四)国外分为10个类型: 住宅用地、工商业用地、耕地、林地、牧场和放牧地、矿业用地、娱乐用地、交通用地、服务性用地、裸露和荒芜的土地 第三节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包括四个方面:市场;土地权属转移及收益分配;土地利用经济;土地制度二、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土地利用中的生产力组织和土地所有、使用与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