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段、不同类型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

不同时段、不同类型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
不同时段、不同类型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

不同时段、不同类型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段、不同类型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6月和2014年7~12月两个时间段的血液样本、粪便样本、呼吸道分泌物样本、胸腹水样本,共2000份,每个时间段各1000份,对其阳性率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14年1~6月的呼吸道分泌物样本、胸腹水样本的阳性率明显高于2014年7~12月的样本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液样本的阳性率明显低于2014年7~12月的血液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1~6月的粪便样本阳性率与2014年7~12月的样本阳性率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不同时段、不同类型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可以为临床上流行病学提供参考信息,同时提高诊断水平,可为临床疗效的判断做参考。

【关键词】不同时段;不同类型;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

临床微生物检验为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对医生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的提高有很大的意义【1】。本院选取我院不同时段、不同类型的临床标本,对其微生物检验的结果的阳性率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1~6月和2014年7~12月两个时间段检验科采集的共2000份临床标本,2014年1~6月和2014年7~12月各1000份,两个时间段均包括血液样本600份、粪便样本300份、呼吸道分泌物样本800份、胸腹水样本300份。对采集的样本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时间段的标本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两个时间段的样本的阳性率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由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员进行操作,根据样本的类型分类。

2014年1~6月的样本采用平皿培养法进行微生物检验,分类后根据检验的目的使用不同的平板培养,如巧克力平板、血平板、SS平板和麦康凯平板,在接种后放入36摄氏度恒温培养箱,在孵育24小时后统计培养的阳性率,在操作过程中,保证无其他微生物。

2014年7~12月的样本采用平皿培养法联合微生物检验仪器进行微生物检验,分类后根据检验的目的使用不同的平板培养,如巧克力平板、血平板、SS平板和麦康凯平板,在接种后放入36摄氏度恒温培养箱,在孵育24小时后统计培养的阳性率,采用珠海迪尔的细菌鉴定仪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在操作过程中,保证无其他微生物。

1.3评价指标

观察2014年1~6月和2014年7~12月两个不同时段的血液样本、粪便样本、呼吸道分泌物样本、脑脊液样本、胸腹水样本的阳性率,并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 1 不同时间段各个类型标本的阳性率

不同时间段例数血液样本

(300)粪便样本

(150)

呼吸道分泌物

样本(400)

胸腹水样本

(150)

2014年1~6月100022

(7.33%)

13

(8.67%)

154

(38.50%)

21

(14.00%)

2014年7~12月100034

(11.33%)

14

(9.33%)

130

(32.50%)

24

(8.00%)

P值- <0.05 >0.05 <0.05 <0.05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4年1~6月的呼吸道分泌物样本以及胸腹水样本的阳性率为38.50%、14.00%,明显高于2014年7~12月的呼吸道分泌物样本以及胸腹水样本阳性率32.50%、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014年1~6月血液样本的阳性率为7.33%,明显低于2014年7~12月的血液阳性率1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1~6月的粪便样本阳性率8.67%与2014年7~12月的粪便样本阳性率9.33%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随着医学的而不断进步,微生物实验检验结果已经成为临床上感染性疾病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2】。保障疾病诊断与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就是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而标本阳性率能随着病原微生物的检验水平的提高而提高【3】。在微生物检验中,如果工作人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例如采集标本时操作不规范、在运送标本或者保存标本时处理不科学,在检验时不规范或者在判断阳性时不仔细等,这些都与检验结果有很大关系,都会对检验结果有影响。在整个过程中,应该做到:①采集标本时要规范操作,按照无菌操作规程,采集有效的标本,保证标本不被污染。有资料显示,患者自身的一些原因会对标本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如患者的情绪、用药历史以及标本的采集时间等【4】。②科学合理地运送和保存标本,防止凝血或其他微生物的污染和病原微生物过度繁殖等异常情况出现而影响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③在检验时,应有专业的操作人员对标本进行检验,在检验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保持认真仔细的态度,操作规范,确保检验结果准确。④实验室应该提供有针对性的培养基,使标本的微生物能更好的得到培养,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⑤实验室应有良好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照明、通风情况等。实验组的各类化学试剂应该符合标准。

以上说明,在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各项指标均应符合标准,能有效提高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参考文献

[1]尚德福,杨迎军.不同时段不同类型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布[J].医学信息,2014,(31):307-307.

[2]曹军.探讨不同时段且不同类型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布情况[J].中外健康文摘,2014,(14):18-19.

[3]杨文龙.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结果的阳性率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4,(2):215-216.

[4]粟爱平.不同类型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对比探讨[J].医学信息,2014,(21):258-259.

常见微生物标本的采集

常见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处理与检测 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尽早采集、根据可疑的病原体,选择不同采集时机和标本种类、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遵守无菌操作、正确保存和运送。容器应密封不易碎,标本不得污染容器的口和外壁。 1.血液标本正常人的血液是无菌的。当细菌侵入时可引起严重的菌血症或败血症。 一般情况下在患者发热初期或发热高峰时采集;持续性菌血症可随时采集;间歇性菌血症,应预测其体温上升期进行采血。一般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2~3次;多部位采集,如两侧肘静脉或动、静脉同时采取;对于已使用抗生素而无法停止的患者,也应在下次用药前采取。在感染局部的附近血管中采血,可提高阳性率。采血量成人一般5~10ml,婴幼儿1~2ml。 采集的血液标本注入培养瓶中先进行增菌培养,培养基和血液标本量的比例应>10:1,将血液中的各类杀(抑)菌物质充分稀释。需氧菌常用培养基有胰酪蛋白大豆胨肉汤和葡萄糖酚红肉汤等,常加入对氨基苯甲酸(PABA)50μg/ml中和磺胺类,青霉素酶2单位/ml破坏青霉素类,硫酸镁中和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新霉素及多粘菌素等抗生素。加入0.03~0.05%的聚茴香磺酸钠(sodium polyanethol sulfonate, SPS)可抑制血清中的抗菌物质,并对氨基糖苷类和多肽类抗生素有灭活效果。并加入Ⅹ、Ⅴ因子等生长因子。 培养瓶每天观察一次。如发现①培养瓶内液体浑浊;②血球层上面出现颗粒状的生长物,并且有自下而上的溶血;③有明显的凝块;④液体表面有菌膜,培养液清晰或浑浊等,表明有细菌生长。直接进行涂片染色初步报告。同时分别接种血平板、巧克力(色)平板,普通培养和5%CO2 35℃培养。也可直接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无细菌生长迹象的培养瓶孵育至第7d,接种血平板、巧克力(色)平板,分别进行普通培养和5%CO2环境35℃孵育24h。为了提高检出的速度,在培养的第2~3d时应移种一次。 有厌氧菌感染时,同时注入需氧瓶和厌氧瓶,厌氧培养基通常用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牛心脑浸液肉汤等;培养液中有刃天青,无氧时无色,有氧时呈红色。需氧瓶和厌氧瓶同时浑浊,或需氧瓶无生长而厌氧瓶液体浑浊,提示厌氧菌生长。分别接种血平板和厌氧血平板,置需氧和厌氧环境中,如果都只生长1种细菌,则为兼性厌氧菌;如果仅在厌氧环境中生长,可以直接报告“有厌氧菌检出”。 若长期应用抗细胞壁类抗生素,应考虑细菌L型存在,将血液接种高渗培养基中,分别进行需氧、厌氧和5%CO2环境培养。每周移种2~3次于高渗固体培养基上,观察有无细菌L型菌落生长。 2.呼吸道标本 正常上呼吸道有正常菌群。下呼吸道正常情况下无细菌或仅有少量细菌侵入

常见微生物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细菌培养与其它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卫生部规定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卫办医政发〔2011〕56号)。特介绍微生物检验项目,方便统计与分析点评。细菌检验为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目标性治疗:提高微生物的送检率与检出率,有利于诊断与使用抗菌药。 经验治疗:根据本地区病原菌类型时间、区域、耐药谱等使用抗菌药。 调整治疗方案针对性用药:获得准确病原菌和细菌药敏结果。 细菌培养的临床意义 细菌培养与其它检验项目不同,由于其样本采集易受杂菌的干扰和培养条件的限制,因而造成检测结果有时与临床不完全一致,故在分析细菌培养报告时应明白:细菌培养阴性不代表无细菌感染、细菌培养阳性不代表该菌一定是病原菌,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1、血液和骨髓培养 目前血液培养仍然是菌血症和败血症的细菌学检验的基本方法,并且广泛地应用于伤寒、副伤寒及其它细菌引起的败血症的诊断。菌血症系病原菌一时性或间断地由局部进入血流,但并不在血中繁殖,无明显血液感染临床征象。常可发生在病灶感染或牙齿感染,尤以拔牙、扁桃体切除及脊髓炎手术后等多见。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身体的严重损害,引起显著的全身症状(如不规则高热与全身中毒等症状),它多继发于组织器官感染,尤其是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及烧伤等。 单次的血培养结果,对临床无鉴别指导意义,应多次多部位采集血液进行培养,才可判定检出菌究竟是病原菌还是污染菌。 抽血时应特别注意皮肤消毒和培养瓶口的灭菌。 2、脑脊液培养 正常人的脑脊液是无菌的,故在脑脊液中检出细菌(排除操作中的污染)应视为病原菌。引起脑膜炎的细菌种类不同,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多为脑膜炎奈瑟菌,除此之外尚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3、尿液培养 尿液细菌培养对于膀胱和肾脏感染的及早发现和病原学诊断很有价值,对于尿道、前列腺以及内外生殖器的炎症也有一定价值。尿液中出现细菌通常称为菌尿症,如果尿液本身澄清但培养出细菌,一般为标本采集时未彻底消毒尿道口引起。如果细菌培养阳性同时伴有脓尿出现,则提示有尿路感染的可能(需指出轻度感染时可无脓尿出现)。泌尿系感染常见菌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等,除结核分枝支杆菌外,这些细菌又是尿道口常驻菌,极易引起标本留样污染,应注意鉴别。某些真菌疾病,如曲菌病在播散时也可造成肾脏感染,且尿中也能检查到。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采集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采集及微生物检验报告的解读 一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采集 1.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思路和原则 确保标本可靠((分析前质量) 保证检验质量 全面了解机体的正常菌群 快速准确提供信息 微生物学的定性、定量和定位分析 结合病情,与临床联系 2.微生物结果的影响因素 2.1针对性的检验申请、病人准备、标本的采集、标本的运输标本的保存和处理(46~68.2%);标本检验( 4-15% );结果审核和批准、危急值报告(18.5-47%) 2.2正确采集、转运与保存微生物标本直接关系到致病微生物培养的正确性与阳性率,是从临床微生物检验获得正确结果的最关键一步。 2.3Garbage-In- Garbage-Out 不合格的标本-不正确的检验结果-错误的诊断-错误的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病人费用增加、耐药菌株增加 2.4成功治疗感染症的重要前提:正确的微生物学检验始自标本采取。否则工作人员水平再高也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临床医师、护士及检验人员都必须通晓其要领 3.标本采集前临床医师及护士要考虑的问题 3.1是否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还是病毒、寄生虫感染? 3.2何时采集样本? 3.3采集什么样的标本?怎样采集?样本是否足量? 3.4采用哪种无菌容器或运送培养基采集标本? 3.5如何完善的填写标本申请单?针对某些特殊致病菌的排查要求应怎样写?(申请单信息越详尽,越有助于实验室出具符合临床情况的结果报告,如疑似诊断、准确的取材部位、甚至取样时用抗菌药物。) 3.6关键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标本采集是否规范;标本保存、运送是否规范?;无菌体液培养重视与否? 4.微生物检查的样本收集原则: 4.1收集样本时应使用严格的无菌技术,将污染情形降至最低。

微生物标本采集 送检及处理原则

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及处理原则 一、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1、病程早期、急性期或症状典型时,使用抗生素前。 2、无菌采集应无污染,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3、根据目的菌的特性用不同的方法采集适量标本,采集量不应过少。 4、注意在不同病程采集不同部位标本。 5、采集标本时要防止传播和自身感染。 二、标本的处理: 1、标本保存在4℃环境中,在2h之内送检。脑脊液则要在25 ℃保存,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h。对环境敏感的细菌应保温并立即送检。 2、标本中可能含有致病菌,必须注意安全防护。切勿污染环境。对于烈性传染病标本运送时更要由专人运送,严格按规定包装。 3、厌氧性标本应放在专门的运送瓶或试管内运送,有时可直接用抽取标本的注射器运送。 Ⅰ血液及骨髓标本: 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是诊断菌血症或败血症的基本方法。如从患者血液中检出细菌,一般应视为病原菌。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或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A、B群、肺炎链球菌等)、肠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脑膜炎奈瑟菌、伤

寒及副伤寒沙门菌和厌氧菌等。 1、采血时间及次数 2、抽血部位及抽血量 3、报告方式:培养5d无菌生长者报告“培养5d无菌生长”。 查见细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 4、菌血症、败血症的诊断标准:1)两次培养均出现同一种细菌(可排除污染); 2)发病星期后血中抗体滴度上升。 Ⅱ脑脊液标本: 脑脊液的细菌学检查对于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正常人的脑脊液是无菌的,检出细菌提示有细菌性(急性化脓性、结核性等)脑膜炎。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链球菌(A、B群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1、涂片检查: (1) 一般细菌涂片检查:例如:革兰阴性、凹面相对的球菌,可能是脑膜炎奈瑟菌;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长丝状等多形态性的革兰阴性杆菌,可能是流感嗜血杆菌。 (2)结核分枝杆菌涂片检查 (3)新生隐球菌涂片检查

临床微生物检测的意义

自动化微生物检测的意义及必要性 一、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2004年10月联合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卫生部在《医院分级管理实施细则》中规定二级以上的医院检验科必须开展细菌培养和抗生素药敏测定。 二、自动微生物检测仪的临床意义: 感染性病的病原菌种类多,致病性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所发生的变化,给感染性病症的预防和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对微生物检验也提出了不少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微生物检测可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特征 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性和无(或低)传染性者。其病原可为有毒力的病原菌和无(或低)毒的条件致病菌。近30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可引起正常菌群失调和耐药性菌株的出现;加上因年龄因素(新生儿和老年人),其他疾病(糖尿病、肿瘤、爱滋病等)和免疫抑制应用等所造成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以致平时对正常宿主不致病的常居菌引起的内源性、无传染性感染日益增多。近年来临床上由感染病标本分离的细菌约60~70%为革兰阳性菌,尤其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沙雷菌、肠杆菌属和不动杆菌等多见;革兰阳性菌中多为化脓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真菌感染则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这些资料的获得均得益于的近年来使用微生物自动化设备的结果。为今后我们加强对条件致病菌、耐药性细菌的研究,监测临床感染优势菌的组成和变迁的规律及趋向,以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 2、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由于同一种病原体在不同情况下可以表现为不同作用或引起不同感染(如大肠埃希菌为肠道正常菌,若在尿路感染病人尿中发现则为病原菌),以及同一疾病可由多种病原体所致(如烧伤病人的创面感染往往为复数菌所致),特别是现代临床感染原体的特点,增加了病原学检验的难度和复杂性。而微生物自动化设备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难题,能做到及时全面分析检验结果,提高检验质量及正确解释检验结果,为临床提供正确的病原学诊断,以便对病人及时作出恰当的处理。 3、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 现在由于各种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导致耐药菌株数的迅速上升,尤其广谱及超广谱抗菌药物的不加控制的使用,造成抗药突变株的大量出现。经验用药因此而失败率增高;某些重症感染,如脑脓肿、败血症、腹腔脓肿等,可因抗菌药物剂量治疗造成药物中毒。因此临床细菌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对所分离病原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其意义: ⑴药敏试验可以对抗菌药物的临床效果进行预测,查出耐药,减少治疗错误,

微生物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及注意事项 正确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直接影响到微生物培养鉴定结果。据相关统计:微生物标本的检测误差来源:80%来源于分析前20%来源于分析中和分析后其它检验样本的检测误差来源:45%分析前10%分析中(仪器))45%分析后.检验标本采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分析前的误差来源所占比例的这个数据是惊人的,在我们的大型医院都存在这个问题,而在我们医院应该不会低于这个数据。 可靠的检验结果可以指导临床诊断治疗,为临床科学用药和成功的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是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监测医院感染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为此应正确采集各种细菌学标本。 一、血液标本的采集 1、采集方法 (1)75%酒精清洁局部皮肤。 (2)待皮肤干后,再用2%—2.5%碘酒从穿刺点中心部位开始消毒,范围不应小于5cm (直径),且不能用手指触摸消毒后的皮肤。 (3)皮肤碘酒干后(约1min),穿刺采集血液,采血量成人5-10ml,婴幼儿1-5ml。 (4)采血后立即在床旁接种培养瓶,并迅速轻摇,充分混匀防止凝固,但又不可剧震以防溶血。 2、注意事项 (1)怀疑菌血症应尽早采血,体温上升(38.5℃)采血可提高阳性率,但也要防止因等待而延误时机。 (2)对已经使用抗菌药物,而又不能停药者,应在抗菌药物浓度最低时采集也即在下次用药前采血。切忌不要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取血标本,也不能从静脉导管及动脉插管中取血。 (3)培养基与血液之比以10:1为宜,以稀释血液中的抗生素,抗体等杀菌物质;有人主张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病人,培养基与采血量之比可为20:1或大于这个比例。 (4)近年研究表明,将血液注入血培养基前,更换针头反而易导致污染。 (5)每例至少采血两次,间隔0.5-1h,以利于提高阳性率和区分感染菌与污染菌。 (6)疑为细菌性心内膜炎及布鲁氏病的病人,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除在发热期采血外,并要多次采血(24h 3-4次)和增加采血量(可增加10ml)。 (7)采血后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可置室温,而不能放置冰箱。 (8)如临床表现很似败血症,而血培养多次阴性者,提示考虑厌氧菌和真菌感染的可能。 二、呼吸道 1、痰标本 (1)采集方法 ①清晨起床后用凉开水漱口多次,以除去口腔内大量杂菌,用力咳出肺深部的脓痰,置于清洁干燥容器中或无菌管中送检。 ②痰量极少者可用45℃ 3%-10%的氯化钠溶液约25ml雾化。对于咯痰量少的幼儿,可轻轻压迫胸骨上部的气管,当其咯痰后用无菌棉棒采集标本。

常见微生物检验项目与临床意义

微生物检验项目与临床意义 卫生部规定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卫办医政发〔2011〕56号)。特介绍微生物检验项目,方便统计与分析点评。细菌检验为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目标性治疗:提高微生物的送检率与检出率,有利于诊断与使用抗菌药。 经验治疗:根据本地区病原菌类型时间、区域、耐药谱等使用抗菌药。 调整治疗方案针对性用药:获得准确病原菌和细菌药敏结果。 细菌培养的临床意义 细菌培养与其它检验项目不同,由于其样本采集易受杂菌的干扰和培养条件的限制,因而造成检测结果有时与临床不完全一致,故在分析细菌培养报告时应明白:细菌培养阴性不代表无细菌感染、细菌培养阳性不代表该菌一定是病原菌,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1、血液和骨髓培养 目前血液培养仍然是菌血症和败血症的细菌学检验的基本方法,并且广泛地应用于伤寒、副伤寒及其它细菌引起的败血症的诊断。菌血症系病原菌一时性或间断地由局部进入血流,但并不在血中繁殖,无明显血液感染临床征象。常可发生在病灶感染或牙齿感染,尤以拔牙、扁桃体切除及脊髓炎手术后等多见。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身体的严重损害,引起显著的全身症状(如不规则高热与全身中毒等症状),它多继发于组织器官感染,尤其是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及烧伤等。 单次的血培养结果,对临床无鉴别指导意义,应多次多部位采集血液进行培养,才可判定检出菌究竟是病原菌还是污染菌。 抽血时应特别注意皮肤消毒和培养瓶口的灭菌。 2、脑脊液培养 正常人的脑脊液是无菌的,故在脑脊液中检出细菌(排除操作中的污染)应视为病原菌。引起脑膜炎的细菌种类不同,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多为脑膜炎奈瑟菌,除此之外尚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3、尿液培养 尿液细菌培养对于膀胱和肾脏感染的及早发现和病原学诊断很有价值,对于尿道、前列腺以及内外生殖器的炎症也有一定价值。尿液中出现细菌通常称为菌尿症,如果尿液本身澄清但培养出细菌,一般为标本采集时未彻底消毒尿道口引起。如果细菌培养阳性同时伴有脓尿出现,则提示有尿路感染的可能(需指出轻度感染时可无脓尿出现)。泌尿系感染常见菌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等,除结核分枝支杆菌外,这些细菌又是尿道口常驻菌,极易引起标本留样污染,应注意鉴别。某些真菌疾病,如曲菌病在播散时也可造成肾脏感染,且尿中也能检查到。 尿液的细菌学培养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但培养阴性并不能否定泌尿道感染,一般应注意病程、采样的时机、方法以及其它原因的影响。 尿道口的消毒是中段尿细菌培养的关键步骤,是引起假阳性的最主要因素,故尿液细菌培养阳性要注意排除留样污染,如果检出菌的数量大于10万CFU/ml,则基本可认为是病原菌。 4、痰液和咽拭子标本的培养 痰液及支气管分泌物的细菌学检验对于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对无法咳痰的患者,用咳嗽后的咽拭子做培养检查,仍是发现致病菌的主要依据。

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程序

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程序 1.目的 规范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保证实验检测前标本质量。 2.范围 微生物检验标本。 3.职责 3.1 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负责指导病人如何正确留取标本。 3.2 门诊抽血人员和病房护理人员负责临床标本的采集,特殊标本由临床医师采集。 3.3 标本运送人员负责及时送到检验科细菌室,急诊检验标本和值班采集的标本由临床科室相关人员直接送到细菌室(备注:周一至周五8:00AM~5:30PM、节假日8:00AM-12:00AM 送细菌室,余下时间送门诊检验室)。 4.程序 4.1 采集标本前,采样人员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确认采样计划并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包括核对医嘱,打印条形码,选择合适的标本容器,粘贴条形码及指导病人做好采样前的准备工作等。 4.2 认真核对病人、标本容器和检验申请是否一致,严防差错。 4.3 选择正确的解剖部位,采用适当的技术和设备来采集标本,注意避免自身正常菌群的污染,各标本采集技术、设备和方法参见微生物标本采集指南。 4.4 采集厌氧菌培养标本时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拭子,最好选择活检或抽吸物;厌氧菌培养标本的运输应避免接触空气,立即送检,切不可冷藏;厌氧标本采集与需氧标本采集均参见微生物标本采集指南。 4.5 收集足够量的标本,量少可能导致假期阴性结果。 4.6 在每份标本容器上贴上条形码标识,标识中包含有病人基本信息与检验项目,有时还需标明标本来源、采集部位、采集时间。 4.7 将标本放置于合适的密封容器中。 4.8 采集样品所用材料需按照废弃物处理程序处置,参见《废弃物处理程序》)。 4.9 采集标本后,运送人员及时送到检验科细菌室。 4.10 标本运送人员收集标本时,需核对标本数,用硬质、密闭防泄漏的二级容器将标本安全送抵细菌室,参见微生物标本采集指南。

血液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程序

血液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 程序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血液标本的微生物学检验程序 1.血液中可能出现的微生物、化脓性球菌: 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真菌、厌氧菌、支原体、螺旋体、病毒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2.基本思路: 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上分区划线对未知细菌进行分离培养,根据其菌落特征以及不同的溶血现象,挑出单个菌落,进行下一步鉴定。 不同的细菌具有不同的生理特性,通过多种实验操作的阴性阳性对照,可以较为准确地辨别未知菌属。 3.实验内容: ⑴过氧化氢酶实验有些细菌含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生成水和新生态氧 ⑵凝固酶试验金葡菌能产生血浆凝固酶,使血液凝固 ⑶甘露醇发酵实验致病性葡萄球菌能发酵甘露醇产酸 ⑷新生霉素敏感实验表皮葡萄球菌对其敏感 ⑸胆汁溶菌实验胆汁可溶解肺炎链球菌 ⑹菊糖发酵实验肺炎链球菌能发酵菊糖产酸 ⑺奥普托辛实验肺炎链球菌对Optochin敏感 ⑻杆菌肽敏感实验A群溶血性链球菌对杆菌肽敏感 ⑼透明质酸酶实验A群溶血性链球菌可产生透明质酸酶 ⑽药敏实验:纸片扩散法

该法是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滤纸片贴在已接种了测试菌的琼脂表面上,纸片中的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加,抗菌药物的浓度呈对数减少,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浓度梯度。同时,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菌株不能生长,而抑菌范围外的菌株则可以生长,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透明的抑菌圈,不同的抑菌药物的抑菌圈直径因受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速度的影响而可能不同,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测试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物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 粗略结果表: 试验项目结果 XXXX 阴性阳性 ++++ XXXX

试题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

《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规范》培训试卷科室姓名职业得分 一、单选题50分(每题5分) 1. 微生物实验室误差最大的影响因素为: ( ) A. 实验前误差 B. 实验误差 C 验后误差 D. 随机误差 2. 血培养必须在( )内送检 A. 30min B. 1h C. 2h D. 4h 3 血培养的阳性检出率与( )成正比例的关系 A. 温度和时间 B. 采血量和采血时间 C. 采血量和采血套数 D. 采集方法和采血量 4. 某患者采血培养1套,培养结果为“表皮葡萄球菌”,判断这是污染菌还是致病菌,需要( ) A. 增加消毒次数 B. 增加采血量 C. 增加采血套数 D. 延长培养时间 5. 血培养瓶接种前和接种后,放置的最佳温度为( ) A. 0℃ B. 4℃ C. 室温(15~25℃) D. 35℃ 6.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最佳的送检标本为( ) A. 痰液 B.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 C. 咽拭子 D.唾液(口水) 7.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除了做痰培养以外,还应该做( ) A. 血培养 B. 咽拭子 C. 厌氧菌 D. 分泌物 8. 下列申请单中标本采集部位不确定,检验目的不明确,属于不合格申请单的是( ) A. 中段尿培养 B. 痰培养 C. 分泌物培养 D. 脑脊液培养 9. 中段尿标本最常见的影响因素是( ) A. 容易受污染 B. 喝水过量 C.喝水过少 D. 无影响 10. 下列尿液标本中适合做厌氧菌培养是( ) A. 清洁中段尿 B. 留置尿管导尿 C. 耻骨上膀胱穿刺 D. 24h尿 二、多选题25分(每题5分) 1. 下列标本类型中, ( )属于有价值的标本,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鼓励送检 A. 血液 B. 骨髓 C. 胸腹水 D.脑脊液 E. 关节液 2 常用的拭子标本不适合作为送检标本的原因有( ) A. 使用方便 B. 标本量太少 C. 容易干燥 D. 不易接种到培养基中 E. 木(竹)签中含有抑菌物质 3. 下列关于痰液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做法正确的有( ) A. 采样前应刷牙(不用牙膏)或用冷开水漱口,以避免口腔正常菌群污染 B. 采取晨痰第一口痰最佳,咳痰时应咳取深部痰液 C. 做结核分支杆菌检查时,痰液量应增加 D. 肺部感染患者中有25%~50%可能会有菌血症,因此应同时做血培养 4. 下列关于血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做法正确的有( ) A. 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 B. 如患者已经使用抗菌药物的,应在下次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C. 应在患者寒战开始时,或发热初起时采集 D. 血培养标本应按“套”采集,采集套数为2~3套,不能采集单一瓶数 E. 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污染,采集后应快送检,如未能及时送检,应放置4℃冰箱保存 5.下列痰培养标本属于不合格标本,应予拒收的有( ) A. 24h内重复采集的痰样本 B. 唾液(口水) C. 咽拭子 D.. 痰液做厌氧菌培养 三、简答题25分 简述微生物样本采样基本原则

病原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

病原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操作规程正确的标本采集,运送,保存和处理对于微生物检验工作质量至关重要,为了准确检出病原菌,避免漏检与误诊,临床医护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掌握微生物标本的选择,采集,运送,保存及处理的一般原则。 一、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1.早期采集 采集时间最好在病程早期,急性期,且必须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确保病原菌的检出。 2.无菌操作 采集标本时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感染部位附近或皮肤黏膜正常菌群的污染,使病原菌与正常菌群混淆,造成临床误诊。采集的标本应存放在无菌容器内,容器不能使用消毒剂处理,标本中也不能添加防腐剂,以免降低病原菌的检出。3.适量的标本 标本量过少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 4.适当的采集方法 对于厌氧菌,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的采集方法是不同的,用于厌氧菌培养的标本应尽量用注射器采集抽取物,室温保存,不能冷藏和冷冻。 5.盛放标本的容器 采集标本应存放在无菌,防漏,应带有螺旋盖的容器内。 二、标本的运送 1.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若有延迟也应在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否则会影响病原菌的检出,一般性的细菌培养标本若需延迟送检时,应置于4度冰箱保存,且不能超过24小时。 2.临床标本最佳运送时间取决于标本的量,少量液体(小于1ml)或组织(小于1cm3)应在15~30分钟内送到实验室,较多量的标本置于运送培养基中可放12~24小时,厌氧培养标本原则上是床边接种,如延迟送检,需保存在厌氧运送培养基中,室温保存,不得超过24小时。 三、不同标本的采集,运送 (一)血液标本采集,运送

1.血培养指针征 当患者出现:发热(大于38度)或低温(小于36度),寒战,白细胞增多,皮肤黏膜出血,休克,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及呼吸加快,血液病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具备上述一种或几种体征时,临床怀疑菌血症应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血培养,对入院危重感染患者应在未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及时做血培养。 2.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患者,在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必须同时或间隔短时间内采集2套以上血培养标本。成年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3套(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即双瓶双臂同时采集血培养标本),采血量每瓶不少于5ml;婴幼儿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次(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采血量每瓶不少于2ml。(少于病人总血容量的1%).在采取血培养后的2—5天内,无需重复采取血培养。两个例外:细菌性心内膜炎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 3.血标本采集的量是影响检出率的最重要的因素。 检出率与采血量成比例增长,每增加1ml的血液,病原菌的检出率就会相应增加。儿童患者血液中病原菌浓度较高,血培养量无需等同于成人。采用一对(需氧瓶+厌氧瓶)组合,比采用二个需氧瓶的组合可检出更多的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和厌氧菌。采血量不能满足推荐的量时,应首先满足需氧瓶的需要。 推荐从外周静脉采集血液标本,不推荐静脉留置导管,因其常伴有高污染率。如果必须从留置导管内采血,也应同时从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个血培养标本以帮助阳性结果的判读。 4.血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在采血之前,血培养瓶的橡皮塞需使用75%酒精消毒并干燥。然后再进行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严格按照“酒精、含碘消毒剂、酒精”的消毒步骤操作,并等待足够的消毒时间。严格无菌操作,不允许在皮肤消毒后用手接触静脉,除非带有无菌手套.不推荐采血和接种血培养瓶更换注射器针头;采集后的血培养瓶应在1小时之内送往实验室,血培养瓶在接种前和接种后均不得冷藏或冷冻。 (二)痰培养标本采集,运送 1.痰培养指征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喉炎,会咽炎等都可采集鼻,鼻咽,口咽拭子标本

试题: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

《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规范》培训试卷 科室姓名职业得分 一、单选题50分(每题5分) 1. 微生物实验室误差最大的影响因素为: ( ) A. 实验前误差 B. 实验误差 C 验后误差 D. 随机误差 2. 血培养必须在( )内送检 A. 30min B. 1h C. 2h D. 4h 3 血培养的阳性检出率与( )成正比例的关系 A. 温度和时间 B. 采血量和采血时间 C. 采血量和采血套数 D. 采集方法和采血量 4. 某患者采血培养1套,培养结果为“表皮葡萄球菌”,判断这是污染菌还是致病菌,需要( ) A. 增加消毒次数 B. 增加采血量 C. 增加采血套数 D. 延长培养时间 5. 血培养瓶接种前和接种后,放置的最佳温度为( ) A. 0℃ B. 4℃ C. 室温(15~25℃) D. 35℃ 6.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最佳的送检标本为( ) A. 痰液 B.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 C. 咽拭子 D.唾液(口水) 7.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除了做痰培养以外,还应该做( ) A. 血培养 B. 咽拭子 C. 厌氧菌 D. 分泌物 8. 下列申请单中标本采集部位不确定,检验目的不明确,属于不合格申请单的是( ) A. 中段尿培养 B. 痰培养 C. 分泌物培养 D. 脑脊液培养 9. 中段尿标本最常见的影响因素是( ) A. 容易受污染 B. 喝水过量 C.喝水过少 D. 无影响 10. 下列尿液标本中适合做厌氧菌培养是( ) A. 清洁中段尿 B. 留置尿管导尿 C. 耻骨上膀胱穿刺 D. 24h尿 二、多选题25分(每题5分) 1. 下列标本类型中, ( )属于有价值的标本,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鼓励送检 A. 血液 B. 骨髓 C. 胸腹水 D.脑脊液 E. 关节液 2 常用的拭子标本不适合作为送检标本的原因有( ) A. 使用方便 B. 标本量太少 C. 容易干燥 D. 不易接种到培养基中 E. 木(竹)签中含有抑菌物质 3. 下列关于痰液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做法正确的有( ) A. 采样前应刷牙(不用牙膏)或用冷开水漱口,以避免口腔正常菌群污染 B. 采取晨痰第一口痰最佳,咳痰时应咳取深部痰液 C. 做结核分支杆菌检查时,痰液量应增加 D. 肺部感染患者中有25%~50%可能会有菌血症,因此应同时做血培养 4. 下列关于血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做法正确的有( ) A. 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 B. 如患者已经使用抗菌药物的,应在下次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C. 应在患者寒战开始时,或发热初起时采集 D. 血培养标本应按“套”采集,采集套数为2~3套,不能采集单一瓶数 E. 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污染,采集后应快送检,如未能及时送检,应放置4℃冰箱保存 5.下列痰培养标本属于不合格标本,应予拒收的有( ) A. 24h内重复采集的痰样本 B. 唾液(口水) C. 咽拭子 D.. 痰液做厌氧菌培养 三、简答题25分 简述微生物样本采样基本原则

微生物标本采集大全

微生物标本采集大全 日期:2015-12-17 20:44:38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网点击:21 次 正确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直接影响到微生物培养鉴定结果。可靠的检验结果可以指导临床诊断治疗,为临床科学用药和成功的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是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监测医院感染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为此应正确采集各种细菌学标本。 一、血液标本的采集 1、采集方法 (1)75%酒精清洁局部皮肤。 (2)待皮肤干后,再用2%—2.5%碘酒从穿刺点中心部位开始消毒,范围不应小于5cm(直径),且不能用手指触摸消毒后的皮肤。 (3)皮肤碘酒干后(约1min),穿刺采集血液,采血量成人5-10ml,婴幼儿1-5ml。(4)采血后立即在床旁接种培养瓶,并迅速轻摇,充分混匀防止凝固,但又不可剧震以防溶血。 2、注意事项 (1)怀疑菌血症应尽早采血,体温上升(38.5℃)采血可提高阳性率,但也要防止因等待而延误时机。 (2)对已经使用抗菌药物,而又不能停药者,也应在下次用药前采血。切忌不要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取血标本,也不能从静脉导管及动脉插管中取血。 (3)培养基与血液之比以10:1为宜,以稀释血液中的抗生素,抗体等杀菌物质;有人主张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病人,培养基与采血量之比可为20:1或大于这个比例。 (4)近年研究表明,将血液注入血培养基前,更换针头反而易导致污染。 (5)每例至少采血两次,间隔0.5-1h,以利于提高阳性率和区分感染菌与污染菌。 (6)疑为细菌性心内膜炎及布鲁氏病的病人,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除在发热期采血外,并要多次采血(24h 3-4次)和增加采血量(可增加10ml)。 (7)采血后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可置室温,而不能放置冰箱。 (8)如临床表现很似败血症,而血培养多次阴性者,提示考虑厌氧菌和真菌感染的可能。 二、骨髓的采集

临床微生物标本和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标本采集培训试题

临床微生物标本和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标本采集培训试题一填空(15分,每空格1分) 1、采集血培养要从不同的部位获得__套血培养,一套血培养包括一个____ _和_____,“双侧双套”是指_______________。 2、从静脉取血不宜从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口取血,除非怀疑_____;若从导 管取血,必需同时从__取血。 3、尿液标本尽量采集晨起第一次尿,且应在膀胱内停留__小时以上,所以夜间 最好_饮水。尿液培养标本宜立即送检,_小时内接种。 4、抽血培养时的皮肤消毒程序:首先____擦拭静脉穿刺部位30秒,再用__ 30秒或__60秒;最后用__脱碘并待干。 5、婴幼儿采血量不能超过全血量的()不能少于()ML. 6、空气细菌培养(自然沉降法) (1)、采样时间:选择后与进行之前采样。 (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米(洁净手术室等除外)。 (3)、布点方法(洁净手术室除外) (3、1)、室内面积,设一条对角线取三点,即中间一点,两端各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 (3、2)、室内面积,设两条对角线,于东、西、南、北、中取五点,其中东、西、南、北距墙均1米。 (4)、采样方法及培养时间:用直径普通琼脂平皿放置各采样点,打开后盖面朝__斜扣到底盘,在采样点准确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5)、要求标准: (5、1)门诊手术室、美容科手术室、宫腔镜室、介入科、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5、2)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注射室、治疗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等,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7、物体表面细菌培养 (7、1)、采样时间:在后或有关时进行采样。

微生物标本采集及保存要求

微生物标本采集及保存要求 一、总则:用于培养的标本在收集时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和及时送检,检测后标本应妥善保存。 二、临床标本的采集 (一)下呼吸道分泌物(痰液) 令患者早上起床后用清水濑口,不要刷牙,立即从下部呼吸道咳出第一口痰,吐在无菌塑料痰盒中,及时送检。 (二)、尿液(中段尿) 护理人员协助采取中段尿约3ml入无菌试管中,及时送检。 (三)、粪便:取有粘液、脓血部分的粪便置玻璃大便专用管中,如为稀水便,可直接收集于玻璃管中,及时送检。 (四)、眼、耳、鼻、喉拭子:将棉拭子沾取少许无菌生理盐水(如沾取的太多,可在无菌生理盐水瓶壁上挤去多余的水份),然后采取可疑部位的分泌物,倒悬于无菌试管内,及时送检。 (五)、脓液:用沾有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沾取脓液,要尽量多取一些,然后将棉拭置于无菌试管中,及时送检。 (六)、: 1、凡怀疑菌血症和败血病的患者,采血培养时,应尽量在未使用抗菌素前采血,如已使用抗菌素,应尽量选择抗菌素在体内浓度最低时采血,应在病人第二次使用抗菌素之前采集血培养标本。当然在病人发热或寒颤时采集也可。 2、成人每次采血5—10ml,小儿采血2—3ml; 3、严格消毒病人采血部位和血培养瓶口,抽一定量血液后,无菌注入血培养瓶内,轻轻摇匀, 4、从抽血到接种入瓶,动作要快,防止血液凝固,同时要及时送检。 (七)、穿刺液:胸腹水、心包液、关节腔液、鞘膜积液: 严格无菌抽取后,注入含肝素抗凝的无菌试管中,轻轻颠倒试管10余次,使肝素与穿刺液混匀达到抗凝的目的,或直接无菌注入血培养瓶内及时送检。 (八)、胆汁:由专科医生以无菌方法取引流液10ml注入无菌试管。 (九)、脑脊液:以无菌方法取脑脊液3-5ml,置无菌试管内,常温保存送检,如只做培养可直接无菌注入血培养瓶内,及时送检。 (十)、生殖器官标本:阴道、子宫颈及前列腺等分泌物应由医师采集,收集于无菌试管内送检。如疑为淋病奈瑟菌感染,做培养检查时,采集的标本应床旁接种并及时放入孵箱培养。(十一)、烧伤标本:以无菌棉拭子直接采取多个部位创面的脓汁分泌物放入无菌试管中. (十二)、支原体(解脲、人型)培养+药敏的标本采集 1、支原体对干、热抵抗力差,标本采集后应尽快接种支原体运送培养基送检。 2、男性:用细的无菌棉拭子沾取无菌盐水少许深入尿道口内2.5-3cm。 三、临床标本的保存 细菌室标本原则上要求及时送检、及时处理,不得保存。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与答案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与诊断及细菌生理 一、名词解释 1.血清学诊断 2.培养基 3.基础培养基 4.选择培养基 5.鉴别培养基 6.菌落 二、填空题 1.实验室细菌学检查结果的准确与否和标本的选择、、有直接关系。 2.辅助诊断风湿热的抗“O”实验属于。 3.血清学试验一般需作两次,其血清分别取自疾病的和.第二次抗体效价比第一次时方有诊断意义。 4.对流行性脑炎患者进行细菌学检查,可采集的标本 有、和。 5.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时,从有正常菌群部位采取的标本应接种于培养基 或培养基。 6.细菌感染实验室检查中,常用的血清学方法 有、和三大类。 7.属于直接凝集反应的血清学试验有和。 三、单项选择题 1.目前在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中,使用减毒活疫苗比使用灭活疫苗普遍,关于其原因下述不正确的是 A.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灭活疫苗 B.减毒活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的持续时间比灭活疫苗长 C.减毒活疫苗能在机体内增殖或干扰野毒株的增殖及致病作用,灭活疫苗则不能 D.减毒活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分泌型IgA,故适用于免疫缺陷或低下的患者 E.减毒活疫苗一般只需接种一次即能达到免疫效果,而灭活疫苗需接种多次 2.白百破三联疫苗的组成是 A.百日咳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B.百日咳死疫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C.百日咳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伤风类毒素 D.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活疫苗,破伤风死疫苗 E.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伤风死疫苗

3.使用时要注意防止Ⅰ型超敏反应的免疫制剂是 A.丙种球蛋白 B.胎盘球蛋白 C.抗毒素 D.白细胞介素 E.干扰素 4.关于胎盘球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健康产妇的胎盘和婴儿脐带中提取制备 B.一般含IgM C.一般不会引起超敏反应 D.主要用于麻疹,甲型肝炎和脊髓灰质炎等病毒性疾病的紧急预防 E.免疫效果不如高效价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5.伤寒病人发病第一周内,分离病原菌应采取的标本是 A.血液 B.尿液 C.粪便 D.呕吐物 E.脑脊液 6.咽喉假膜标本涂片染色后,镜检出有异染颗粒的棒状杆菌,其临床意义在于诊断 A.结核病 B.军团病 C.白喉 D.脑脊髓膜炎 E.百日咳 7.一般需经3~4周培养才能见到有细菌生长的细菌是 A.结核分枝杆菌; B.淋病奈氏菌; C.空肠弯曲菌; D.炭疽杆菌; E.军团菌 8.在标本的采集与送检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及注意事项.

标本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结果的正误, 不当标本可导致假阴性。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因此正确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 直接影响到微生物培养鉴定结果。可靠的检验结果可以指导临床诊断治疗,为临床科学用药和成功的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是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延缓细菌耐药, 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监测医院感染的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为此应正确采集各种细菌学标本。 一、血液标本的采集 1、皮肤消毒程序:a.75%酒精清洁局部皮肤 30s 以上。 b. 待皮肤干后, 再用1%-2.%碘酊作用 30s 或 10%碘伏作用 90s 以上,从穿刺点中心部位向外画圈消毒,范围不应小于 3cm (直径 , 且不能用手指触摸消毒后的皮肤。 c. 皮肤碘酒干后 (约 1min , 穿刺采集血液, 采血量成人 10-20ml ,婴幼儿 1-2ml 。儿童 3-5ml 。 d. 培养瓶消毒程序:70%酒精擦拭血培养橡皮塞,作用 60s ;用无菌棉签清除橡皮塞表面残余酒精。用注射器无菌采血后立即在床旁接种培养瓶,并迅速轻摇,充分混匀防止凝固,但又不可剧震以防溶血。立即送检,切勿冷藏。一般情况下可把血培养瓶放 20-22℃。不放冰箱。 2、注意事项:a. 怀疑菌血症应尽早采血,体温上升(38.5℃采血可提高阳性率, 但也要防止因等待而延误时机。 b. 对已经使用抗菌药物,而又不能停药者,也应在下次用药前采血。切忌不要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取血标本, 也不能从静脉导管及动脉插管中取血。 c. 培养基与血液之比以 10:1为宜,以稀释血液中的抗生素,抗体等杀菌物质;有人主张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病人, 培养基与采血量之比可为 20:1或大于这个比例。 d. 近年研究表明, 将血液注入血培养基前, 更换针头反而易导致污染。 e. 每例至少采血两次,间隔 0.5-1h , 以利于提高阳性率和区分感染菌与污染菌。 f. 疑为细菌性心内膜炎及布鲁氏病的病人,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除在发热期采血外,并要多次采血(24h3-4次和增加采血量(可增加 10ml 。 g 采血后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可置室温,而不能放置冰箱。 h 如临床表现很似败血症,而血培养多次阴性者,提示考虑厌氧菌和真菌感染的可能。 二、呼吸道痰标本

临床微生物检验基本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临床微生物检验基本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标本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137)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标本接种标准操作规程 (138)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细菌鉴定操作规程 (139)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不染色标本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140)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革兰染色标准操作规程 (141)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抗酸染色标准操作规程 (142)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墨汁染色标准操作规程 (144)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药物敏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45)

取粪便脓血部位标本根据检验申请单要求选择平板,立即接种。 4.6 尿标本接收标本后,立即对标本进行编号、登记,将尿标本混匀,用10ul定量接种环立即接种血琼脂平板、麦康凯平板,分离细菌和菌落计数。 参考文献 [1] 周庭银编著.临床微生物诊断与图解.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编写人:AAA、BBB 操作人:本室操作人员批准人: XXX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标本接收标准操作规 程 文件编号: XXX-JY-CZ-WSW-0563

灭菌。用接种环伸入菌种管内挑取移种之菌落。伸入斜面培养管内,先从斜面底部到顶端拖一条接种线,再自下而上蜿蜒划线,或直接自下而上蜿蜒划线。将接种环垂直插入半固体培养基的中央,穿刺至培养基底部,然后穿刺线推出接种环。 4.4 穿刺培养法 4.4.1 此法用于保存菌种,观察动力及某些生化反应。 4.4.2 以接种环挑取细菌培养物,插入半固体培养基的中央,穿刺至培养基底部,然后沿原穿刺线退出接种环。 4.5 液体培养基接种法用灭菌接种环挑取菌落或标本。在试管内壁于液面交界处研磨,使细菌混匀在液体培养基中。 参考文献 [1] 周庭银编著.临床微生物诊断与图解.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编写人:AAA、BBB 操作人:本室操作人员批准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